忠孝文化

2024-09-25

忠孝文化(精选9篇)

忠孝文化 篇1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早已是人们熟知的一项全民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来构建和谐校园,并且把“忠孝雅诚”地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去,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事情。

关键词:和谐校园,忠孝雅诚,构建

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民主、健康、向上的校园,既是悦纳包容的家园,也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花园和乐园。近年来,各地教育局根据中央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普遍重视忠孝雅诚的教育理念,在中小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实施“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我校以此为契机,在“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皆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忠孝雅诚”的教育理念正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传统的真、善、美为基础,培养人知礼、懂爱、诚信的好品质,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教育。

(1)“忠”的内涵是忠贞爱国,精忠报国。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爱国主义是人民在祖国大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青少年学生和全国人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要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同时教育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要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密联系的。

(2)“孝”的要义是尊敬长者,友爱同事,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忠孝雅诚”的德育教育是规范人的活动,重在内化。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成长过程让他们有了学校教育,有了社会的关爱,更有了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要让学生善在家庭,善在校园,善在社会,懂得感恩,懂得爱,懂得回报。在“5·12”大地震中,无数可敬的老师,无数可爱的学生,无数无私的父母,他们用爱和一颗感恩的心融化了灾难。这无不让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得到心灵的震撼,这是爱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当然,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情感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正因为如此教育责任显得尤为重大。

(3)“雅”的要义是文明、礼让、温文尔雅。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个人素养的培养无疑是教育之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印度一位诗人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我们在学生身上播种了一个习惯,学生将收获到一个命运。由此可见,进行习惯教育责任重大,它关系学生们今后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学校教育直接影响学生习惯的形成。

(4)“诚”的要义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要有责任心。说到守信,我们会记起古代大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说轻易答应别人一件事,就一定没有足够的信用。没有信用的人,不会有朋友,也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我们应如何教育学生做到信守承诺呢?那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够做到的再答应;一旦答应了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样你才能不失信于人,你才值得别人信任。有一个士兵,他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他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他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他对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占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到达终点后,他却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进过。然而,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大家突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忠孝雅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阐释,更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德育的新理念。忠贞爱国、孝敬父母、行为高雅、诚实守信,以精致的归纳在新的教育环境中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应推动德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让师生成为“忠孝雅诚”的践行者,在实践中创新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忠孝文化 篇2

年 班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以来,在长期的文明文化熏陶中,具有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性格。总的来说那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愈挫愈坚、继往开来,是因为这些文化内涵,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与时代同步,与日月齐辉 今天我就要来说说“忠孝仁义礼智信”之中的“忠孝”。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送他的孩子到国外读书,他的父母对他殷殷期望说,我对你就两个基本要求:其一,你可以反对什么,但一定要爱国;其二,你的小孩可以不学什么,但一定要学会普通话。“孝”,孝是孝敬忠诚思报国,孝举谢亲恩。

忠孝两难,誓言无声 篇3

1962年,思念妻女心切的黄旭华干脆把家安在了荒岛上,但是忙于工作的黄旭华早出晚归,女儿很少能见到父亲。黄旭华有三十年从未回过老家,就连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能回家奔丧。直到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成功,黄旭华顺道回家探望老母亲。95岁的母亲终于见到了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她抚摸着儿子双鬓上的白发,老泪纵横。黄旭华用衣袖擦去了母亲的眼泪,跪在母亲身前哽咽地说:“母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国家需要您的儿子,请您责骂儿子吧。”“儿子,你的事情妈妈都知道了,妈妈不怪你。”

原来,前几天,黄旭华的母亲在《文汇月刊》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两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记录了黄旭华隐姓埋名的水下人生。读着读着,母亲的嘴唇哆嗦起来。她没有想到,三十年杳无音信、被兄弟姐妹们骂为不要家的不孝之子,竟在为国家做着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黄旭华来到父亲的墓前,仔细地把杂草清理干净,并将刊有自己事迹的那本杂志放在墓前,含泪说:“儿子的事情,相信您也能理解……”陪了母亲两天后,黄旭华就告别母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因其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因为年龄的原因,黄旭华早已不再从事第一线的设计工作,他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对人才的培训上。但闲不住的黄旭华在教学之余总会到设计院看看,给研究部门提些建议。在此期间,中国的核潜艇更新换代,迈进了世界一流的行列。

2016年6月,在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上,92岁的黄旭华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勉励上海交大的国防生:国防事业艰巨,要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好好学习,锻炼体魄,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忠孝文化 篇4

一、忠孝道德规范的起源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长)朋友”五大类,即所谓“五伦”。在五伦之中,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调整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子女对父母及长辈要尽顺从、敬养义务,即“孝”。调整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臣民对君主要绝对地服从,即“忠”。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

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天长日久,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到了西周时期,便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其意思是说农事完毕之后,人们便赶着牛车外出做些买卖,是为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意思也是敬爱、奉养父母。这与现代“孝”的观念在含义上就比较接近了。“孝”的功能最初只是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认为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后来儒家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意思是说,在家庭或家族的关系中维持其稳定和睦,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辞妇听,国家才能安宁。孔子特别看重孝,把它看做其仁学的根本,孔子的学生还进一步说明了倡导孝梯之道的社会政治意义。“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意思说,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这无疑会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孝梯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首位,也就不难理解。儒家把孝推广到社会,便移“孝”为“忠”。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于是忠孝便为一体,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结果,忠是孝的扩大,孝是忠的缩小。一个人在家能孝顺父母,在朝就能忠君,所以便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历代统治阶级也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汉代以后,都将忠孝规范赋予法律的效力,《唐律》中把“不忠”、“不孝”作为“十恶”的重罪。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等级特权和宗法关系,竭力抬高忠、孝的作用,提倡愚忠、愚孝,把忠、孝道德规范引向歧途。这也是没落地主阶级保守性、反动性在道德上的反映,是忠、孝道德规范历史局限性的反映。但它并不影响忠、孝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孕育、产生、发展和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正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强大凝聚力的主要源泉。不管大家庭内部发生怎样的兄弟相残,一旦遇到外敌入侵,绝大多数华夏儿女都会同仇敌忾,这就是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最有力的彰显。不管历史上发生过多长时间的分裂割据,但最终还是出现了众望所归的民族大融合。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无处不显现出它耀眼的光芒。

忠孝道德作为封建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是欺骗人民、压迫人民的工具,其中许多内容是违反人性,违背社会历史进步的规律,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但是,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种道德规范,都是阶级性和全人民性的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准则的提出,都有它的阶级利益基础,但也有全民利益的根据,忠、孝不仅有阶级性,但也有广泛的全民性,作为调整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如,儒家的“爱人”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仁以孝为先”这不仅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找到了人道意识培养的起点,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要求他(她)去博爱他人呢,这也为我们当前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了启示。如,认为孝不仅是“养亲”,更重要的是“尊亲、敬亲”。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指出养亲不敬与犬马无别。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家庭美德、社区文化等建设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想理论根据。如,把忠孝同“义”联系起来。讲忠孝,要讲申明大义,荀子提出:“从道不从君,(《荀子·臣道》),从义不从父,父行不义则净谏为孝,必要时大义灭亲君不明,则诌谏为忠,必要时“禽择良木而栖,臣择明主而事之”。这些思想,虽然未全部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但在中国历史上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忠孝美德的一种流变。

古老的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忠孝道德,形成了光耀千秋的传统美德,而体现这一美德并使之大放异彩的主体,不是或主要不是历代统治者和道德家。虽然统治阶级中也不乏高尚的仁人志士,但可以肯定地说,劳动人民的这种传统美德,要远比统治阶级载入史册的忠孝典型感人得多,高尚得多。因为只有劳动人民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养育子女的不容易,因而,劳动人民的敬老孝亲的自然纯朴的情感更强烈,自古就有“寒门出孝子”的说法。《诗经》中就有关于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描写:“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如果没有真切的体会和自然的情感,哪里会有如此情真意切的感叹。千百年来,这一主题,一直在中华民族中传唱。唐诗中的《游子吟》,这首朴实无华,却能催人泪下的诗句是对中华民族广大母亲的颂歌,是劳动人民知恩图报、敬爱双亲的传统美德的真实流露,上层统治阶级哪里能体会得到。而“忠”的道德情感,表面看来,只是统治阶级内部臣子,达官贵人,士大夫的道德体验。实际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更能感受到国家兴亡,社会治乱,民族强弱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如果说封建士大夫、达官贵人和臣子之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天子的话。那么,劳动人民的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国家和民族,是一种更伟大的忠,也是最具美感的悲壮的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有价值的所在,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国家民族受到侵略的时候,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歌颂赞美,就业是很好的证明。

三、忠孝文化在当代的社会意义

忠孝美德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范畴。许多仁人志士在践行忠孝道德时,孝不唯从父,还推得敬老爱众;忠不囿于事君,而扩大为国家社稷,忠于国家和民族,在家庭和国家关系上,坚持社会本位,忠孝不能两全时、精忠报国为之最大的孝,如古代的岳飞,当代的孔繁森,等等,从而使忠孝规范博大而崇高,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中华民族历来把忠孝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率先垂范的民族。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主要是指忠国孝亲等伦理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忠国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忠国孝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从忠国孝亲的道德功能上看,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忠国孝亲是人类社会,特别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烈要求。当代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家庭还是生产或消费单位的情况下,子女赡养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义务,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养老的问题可以由社会来解决,但孝亲、敬老依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羁绊,而子女之孝,亲友之情,天伦之乐,是任何时候、任保法律或行政行为所不代替的。这与西方社会人情冷似冰亲、情淡如水相比,中国人其何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令世界称羡不已。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忠国爱民,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发扬光大,创建更高、更博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责无旁贷。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以各个民族为主体创造的,中国人世代传承,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它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形态且不断发展延续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中华民族的血脉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齐鲁书社, 2002.

[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法律出版社, 2004.

[3]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 2005.

[4]刘大钧.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03.

[5]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 2006, 03.

[6]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

[7]肖群忠.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12.

忠孝雅诚论文 篇5

宣恩龙井小学

吴磊

最早接触 “忠、孝、雅、诚”,还是在我小的时候,爷爷读《千字文》时对我说“忠则尽命” “孝当竭力”,后来在父母的教化下又强记了举止文雅和诚实守信。再一次接触“忠孝雅诚”还是在今年五月开通讯员培训会时一位黄冈代表所提出的中国梦里,不管是小时候还是现在,我只寻找属于自己的忠孝雅诚。

1.忠于梦想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做科学家,有的想做医生,还有的想做厨师······而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我心目中,教师是一个纯洁、崇高的职业。世界上有多少动听的诗篇歌颂教师职业的伟大,赞美教师的灵魂。确实,教师是伟大的园丁,祖国的花朵在教师手中培育,祖国的栋梁从教师手中输送,他与其他工作不同,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任,教育我们的孩子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做一名教师是光荣的,因为老师可以帮潜心修学,教书育人。我知道,当一名好教师这个愿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只有努力学习,用心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为渴望知识的孩童敞开求知的大门。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可能有万丈深渊;可能有鲜花的诱惑。因为,要成功走完这条路,必需拥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永远都是对的。只要有负出就一定有回报。我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

2.孝于父母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孝”。一个人,就算再怎么伟大。他都是母亲十月怀胎所生,父母千辛万苦所养。自己养了多年的爱犬都能知恩图报,何况我们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文昌帝君在《元旦劝孝文》中指出:“为人子者,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也就是说,当父母处于贫贱、衰老、寡独困境时,仍能一如既往地尽孝,才可称为竭力尽孝。

或许有人说:“长大了我再报答我们的父母。”我却不这么认为。长大那是长大的事,和我们现在一点也沾不上边。在那里凭空想象,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啊!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重担才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3.雅于言行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回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因当初生活比较困难,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先让老人吃,家长的尊严高于一切,绝对服从,在学校尊敬老师,走向社会,尊敬老师傅,提前半小时到工作单位,打水、扫地,忙个不停,吃苦在前,脏活累活抢着干。不像现在,年龄大的人在单位已经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在部分年轻人的身上找不到那种“尊老敬贤”的风气了。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4、诚于自己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们友谊的精神基础。

诚信是落于人们心灵的轻轻绿叶,它飘渺,它闪现在我们迷糊的时候,它让我们的心受到洗涤,重新感受这一美好;迸发的那一份热情,那同样是这样的耀眼,它跨于我们的心间,它分辩纵横交错的道路,但是,它会通向真理。

别让那金钱淹没道德,淹没诚信,无视那贪婪的欲望,歌唱神圣的歌曲。就像华盛顿的父亲说的“你知道吗,我宁可损失掉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意听到你说谎话。”而我们的心灵,也是如此,我们宁可损失掉一切的利益,也不能放弃这光辉的诚信,也不能受谎言的摆布,受利益的诱惑,那么,拥有生命的环境会越来越美好,生命也会日益完开卷有益,生命的意义也会光辉灿烂。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信守“忠孝雅诚”一同建设、一同奋斗,共筑“中国梦”。

个人简介:

吴磊,1988年生,宣恩县龙井小学教师。

古人在细细地阐述他,诉说他,怀揣着和我们一样的中国梦。古树森林,芳草依依,圣洁而素朴的氛围含蕴在这中国路上。千年后,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多少龙腾虎跃的中华魂在我们面前展示出来,在我们的周围汇聚,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风霜雨雪,兴衰沉浮,中华民族的光芒永远散发着。他们的梦也是我们的青春梦,我的中国梦。

梦想在长城脚下放飞,希望在我们的脑海中点燃,黑暗中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的去向。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从不怀疑。因为梦想只要经过奋斗,就可以变成现实。这里的“中国梦”不再是一串漂亮的宏观数据,不是畅销书榜单上的大国崛起,不是外国媒体派送的花篮活炮制的标签,它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

“国”,要为每一个社会的个体实现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正义的土壤,为他们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合理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变在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与希望。物质日渐富足,国力逐步提升,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责任将更加重,我们要化为动力,让我们的中国梦永远促进我们为民族奋进,为国家奋进,闪烁出更多的爱国精神的光芒。

中国梦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携手进入新世纪,未来的中国梦将减少很多的悲伤痛苦,多出很多的欢声笑语,没一处角落不在黑暗,太阳的曙光将温暖每一处地方,照亮每一处心房。也许,我们的中国还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我们的中国梦值得去尊重,我们的中国梦会获得平等放飞的机会。

现代版之“忠孝难全” 篇6

择业难孝方贤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从小就离开家乡,去外地甚至漂洋过海到了国外读书、工作,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一次。年少的时候,家是游子的港湾,总觉得自己创出一番事业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可随着岁月流逝,父母越来越需要照顾,这个时候如何在兼顾事业的同时,照顾好双亲就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

刚刚进入济南家省级媒体工作的张晓楠是家里的独生女,今年已经28岁。年近六旬的父母身体都不好,父母为供她读书,已经把家里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小张也想尽快毕业回到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尽女儿的孝道。但是面对进入事业单位的机会,她又非常为难,一时难以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像小张这样的“游子”远离家乡亲人,到外地学习、工作甚至安家。只是,面对在远方逐渐老去的父母,这些多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该如何尽孝,成了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儿。有调查显示:如今93%的人确认身边朋友同事中存在与父母“两地分居”的年轻人,其中70%的人表示这样的年轻人“很多”。

考虑到男友在济南工作,最后小张决定留在济南。她的母亲特意打电话来表示支持,并一再强调“好好在省城工作,我们不想耽误你的前程。”当时,泪流满面的小张告诉母亲:“我定会把你们接过来的!”

但小张坦言,承诺目前仅仅停留在美好的愿望階段,她和男友还没有能力将双方父母都接到济南。她说:“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即使租房,我们也租不起能容纳双方老人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大房子,更别说还要负担4位老人在济南的各种开销了。”

如何抓住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机遇与为老人尽孝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生的碰撞,令许多像小张一样的年轻人进退两难。年轻人与父母“两地分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城市”。

前不久,一道孝心计算题各大论坛广为流传“如果你和妈妈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每个人的计算答案各不相同,但我相信,有超过一半的人会算得泪眼婆娑。

“421”家庭之惑

最近,一则新闻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九成804无法养父母1对这个调查结果,虽然有专家存在质疑,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越来越多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其父母也日渐迈入老年人行列,“421”家庭时代降临,本已深感生存压力的80后无力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突出。

按中国的传统,对老人的照料义务,更多是由家庭承担,但家庭的抚养能力却几乎达到极限,不得不借助于社会机构和服务,这越发加剧了社会养老服务的短缺。家庭形态的变化无疑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推手。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已有30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已步入晚年,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为主流,家庭负担极为沉重。

同时,当前城市化大潮下,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也大大冲击了家庭旧有的代际抚育功能。民政部及中国老龄委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已达49.7%。而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孩子和中年以上的妇女在家的留守几乎成为常态。据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2008年在山西、陕西、甘肃农村的调查,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超过半得自己照顾自己,或由配偶照顾。空巢家庭的增加以及家庭人数的减少大大降低了其对老人的抚养能力。

从中国的国情看,传统的“孝文化”也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要承欢膝下,以尽天伦。但是,现代社会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其先决条件就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当2亿多劳动力大流动的格局形成后,青年人对于家庭,尤其是对家中的老人的生活照料也就鞭长莫及了。另方面,当“第二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流动大军的主力时,与父辈不同的经历和心态,可能使他们可能会更在乎自己的未来发展,他们想在城市工作、生活、恋爱、成家乃至扎根,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会使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因此对农村老家的经济支持可能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尽心尽力、全心全意。

孝道润物无声

有调查显示,现在中国青年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在照顾老人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精力不够,尽孝正在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上海一家电视台曾在街头就尽孝道的问题随机采访了200名市民,统计结果如下:

20%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这些人孝顺父母的方式是给父母过生日,买一束花,小学生还会写一篇感恩父母的日记。

30%的人年龄在18-35岁之间,他们多处在创业当中,很多人成家立业,没有时间成了他们孝顺父母的最大困难,攒钱买房买车的压力,使他们很少陪在父母身边。

40%的人为35-55岁之间的中年人,上要孝顺父母,下管子女上学,自己也有份工作和事业,工作的压力和儿女精力上的牵扯,加之父母年龄的偏大与疾病的袭扰,使得他们孝顺父母最难。

10%的人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多数已经退休,目前赋闲在家。他们几乎全部认为自己儿女都很尽孝,能理解儿女由于空余时间紧和经济上压力,带来的诸如不能“常回家看看”等种种难处。

一句话,儿女很为难,老人很宽容。但如果把这个调查放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进行,还能得出如是的结果吗?

亲情,特别是对于父母的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却也最容易忽略的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父母心存感恩,在内心珍视与父母的亲情。但又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和宽容,总是疏于表达,把对父母的孝顺置于生活各种选择的最末选项。偶有自责,又侥幸地想来日方长,以后有钱了有闲了,再孝顺不迟。但不幸的结局往往是相同的:子欲孝而亲不在。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分析,现在独生子女不少是“421”的家庭结构,扶养老人的负担确实很重,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生活照料上。一旦老人面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时,过去有兄弟姐妹可以轮流照顾,但如今只有一对夫妻,很难实现照顾。另外,老人还有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子女对他们的心理慰藉作用不是其他人能替代的。因此,“如何在父母的实质性照料和心理慰藉方面尽到孝心,这可能是80后及其以后的人群感到更加力不从心的地方。”

从另个方面来说,如果说尽孝的过程中都能一帆风顺,我们也就没有了感天动地的孝、没有了润物无声的孝。恰恰是在一般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面前,这些儿女们没有忘记父母的恩情,并从这些恩情中获得力量,想尽办法努力回报,才演绎成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今天,天地更加广了,我们离父母更远了,想要忠孝两全似乎更难了,正因如此,当代人的孝道才更显珍贵。

践行“忠孝雅诚”与构建和谐校园 篇7

践行“忠孝雅诚”活动能促进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而这个“环境”就依靠于“忠孝雅诚”的培育。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 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 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 置身校园、社会, 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 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 那么, 首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依赖于“忠孝雅诚”的开展与落实。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 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 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通过“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第三, 践行“忠孝雅诚”能促进学校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践行“忠孝雅诚”活动能促进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 增强竞争实力, 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 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 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等。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 涉猎其他学科知识, 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 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 完善学校的合格机制,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践行“忠孝雅诚活动”能促进“五育”的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 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 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 所谓素质教育, 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 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 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 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即培养文化素质的同时, 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 成为一个有理想, 忠于国家, 忠于人民, 孝行天下, 志趣高雅, 诚实守信的时代新人, 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践行“忠孝雅诚”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 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 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 特长充分展现, 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而推动校园的整体发展。

由此可见, 学校大力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 能很好地促进和谐平安校园的建设, 应把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对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日本近世文学中的忠孝世界 篇8

在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作品《国姓爷合战》的第五段中, 国姓爷和藤内当上了延平王, 为了光复大明, 率领众军准备于龙马原与吴三桂、甘辉率领的鞑靼军决一死战。面对吴三桂、甘辉等所施飞镖、毒药战术, 和藤内镇定自若:

变化无常的诡术, 这算什么本事, 且看我直接攻入敌阵, 与李踏夫决一雌雄, 不把这厮剁成肉酱决不罢休。对此时的国姓爷来说, 一切的军功, 忠君也好仁义也罢, (为这些) 没了母亲则为不孝之罪。[1] (p456)

和藤内的母亲为使儿子抛却顾虑, 完成灭掉鞑靼, 光复大明的重任, 自绝了性命。为母亲报仇———以非凡的意志突入敌阵的和藤内及其部下, 奋力战斗, 迫使鞑靼军队到了弃城投降的边缘。此时, 鞑靼军队又把和藤内的父亲绑到阵前威胁说:“退回日本, 则可保你父亲性命, 若继续攻击, 即刻杀掉你父亲!”一向勇猛果敢的和藤内此刻“身体发软, 动弹不得。”而此时, 和藤内的父亲冲儿子大喊:“老朽已经年迈, 命不足惜, 我儿尽快攻击!”听到父亲的喊声, 和藤内恢复了镇定, 欲重新杀入敌阵。但是, 在李踏夫举剑刺向父亲脖子的刹那, 和藤内“两腿又像灌了铅。”在光复国家, 向主君尽忠的大义感召之下, 他亲眼目睹母亲自杀。如今, 要是再置父亲性命于不顾, 使自己陷入双重不孝之境地, 他如何承受得了。

与《国姓爷合战》一样, 《平家物语》也塑造了陷于“忠”与“孝”纠葛中的人物形象。在卷二“烽火事件”一节中, 平清盛欲拘捕鹿谷谋反事件的幕后主使后白河法皇, 这时, 长子平重盛冒死向父亲谏言:

多么悲痛啊!欲行忠君之大义, 则必违背恩重如山的父恩。多么痛苦啊!若要避免陷于不孝之罪, 则必将成为大逆不道之臣。进退维谷![2] (p324)

想必读者都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重盛要对主君尽忠, 虽未必一定要牺牲父亲。但是, 如果遵循了父命, 则会陷入对法皇的大逆不道之中。頼山阳在《日本外史》中对重盛的这一两难境地, 用“欲忠则不孝, 欲孝则不忠”这句著名的话进行了概括。

从《平家物语》到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世界, “忠”与“孝”的命题开始逐步进入文学作品, 并成了近世文学的主要命题之一。那么, 这一命题又与奈良时代的忠孝观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二.中国孝子谭与奈良时代的忠孝观

要说忠孝观念在日本的形成, 就不能不提中国的孝子传说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在现存日本文献中, 最早收入中国孝子故事的典籍可以说是《经国集》残卷卷二十中主金兰的一篇对策文。策问如下:

问:孝以事亲, 忠以报国。既非贤圣, 孰能兼此。必不获已, 何后何先。[3] (P188)

在策问中, 首先提出了孝以事亲, 忠以报国的命题。作为普通人, 当做不到二者兼顾而又必选其一的时候, 应该如何选择。策问一开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对策者提出了这一命题。下面为主金兰的对策文:

臣闻, 夫人之生也, 必须忠孝。故摩顶问道, 负笈从师。然后出则致命, 表忠所天之朝;入则竭力, 循孝所育之围。是以参损偏弘孝子之风, 政轲犹蕴忠臣之操。蓋是事亲之道, 莫尚于孝;奉国之义, 孰贵于忠。资孝以事君, 前史之所载;求忠于孝门, 旧典之所编。故虽公私不等, 忠孝相悬, 扬名立身, 其揆一也。别有或背亲以殉国, 或舍私以济公。故孔丞割妻子之私, 申侯推爱敬之重。即是能孝于亲, 移忠于君。引古方今, 实足为鉴。在父便孝为本, 于君仍忠为先。探今日之旨, 宜先忠后孝。谨对。[3] (P188)

对策文首先针对策问中“孝以事亲, 忠以报国”展开论述, 指出忠孝二者缺一不可。接着, 对策文列举了参损 (曾参) 、闵损 (闵子骞) 等孝子以及忠臣政轲 (聶政与荆轲) 的故事。参损、闵损的故事见《孝子传》,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二人同为孔子的弟子。聶政与荆轲的故事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在列举了这些例子之后, 紧接着主金兰引用了“孔丞割妻子之私”和“申侯推爱敬之重”两个例子从忠与孝的效用出发进行了论证。“孔丞”的故事见《后汉书?列传》卷三十一, 孔奋传:

孔奋, 字君鱼, 扶风茂陵人也。 (中略) 除武都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 夜攻府舍, 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 乃执其妻子, 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 终不顾望, 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 莫不倍用命掩。[4] (卷三一)

这则故事在白居易所撰类书《白氏六帖》卷二十八“盗寇”条亦有记载, “孔奋字君鲁, 为武都丞。贼魏茂等攻郡守。奋追急, 乃执奋妻。奋已年五十唯有一子, 终不顾, 遂擒贼。妻子亦死, 世祖褒美之。”

据日本学者黑田彰考证[5] (p28) , 《孝子传》中登场的“申明 (申鸣) ”应为能够进入上代日本人的视野内且符合对策文引用条件的“申侯”的人选:

申明者楚丞相也, 至孝忠贞。楚王兄子, 名曰“白公”, 造逆无人能伐者。王闻申明贤, 躬以为相。申明不肯就命, 明父曰:“我得汝为国相, 终身之义也。”从父言往起, 登之为相。即便领军伐白公, 白公闻申明来, 畏必自败, 乃密缚得申明父, 置一军中。便曰:“吾已执得汝父, 若来战者, 我当杀汝父。”申明乃叹曰:“孝子不为忠臣, 忠臣不为孝子。吾今舍父事君, 若受君之禄而不尽节, 非臣之礼。今日之事, 先是父之命, 知后受言。”遂战乃胜, 白公即杀其父。明, 领军还楚, 王乃赐金千金, 封邑万户。申明不受, 归家葬父, 三年礼毕, 自刺而死。故《孝经》云:“事亲以孝, 移于忠, 忠可移君。”此谓也。[6] (p326)

除了被主金兰对策文引用外, 申明的故事还出现在当时《律令》等的注释文中。因此, 可以说, 主金兰是通过《孝子传》引用了申明的故事, 这应该是确认无疑的。虽然我们不能从前面引述的资料中发现“申侯”的称谓, 但从前面阳明本《孝子传》中楚王对申明“封邑万户”的记述来看, 也许主金兰所看到的当时的资料中有申明被封为“侯”的记载。金兰在引述了“孔丞割妻子之私”的故事后, 接着列举了“申侯推爱敬之重”的故事, 从而在对策文结尾得出了“宜先忠后孝”的结论。

由此, 奈良时代的大学寮官员通过传入日本的《孝子传》中类似于申明不得不亲眼目睹生父被杀的悲惨故事, 似乎已经找到了应该如何取舍的依据。

三.近世文学与申明谭

考察可知, 除了主金兰的对策文中引用了《孝子传》中申明的故事以外, 平安后期至镰仓前期的一些说话集、唱导资料, 例如《注好选》、《今昔物语》、《言泉集》、《普通唱导集》等也都引用了《孝子传》申明的故事。因此, 可以说, 在从奈良时代起直至镰仓前期数百年间, 《孝子传》对日本人的忠孝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开始逐步进入文艺领域, 对当时的文艺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 到了近松的时代, 情况又是如何呢?换句话说, 近松是否也是通过《孝子传》来吸收申明的故事并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呢?众所周知, 从镰仓后期至室町时期, 《二十四孝》已经完全取代了《孝子传》, 而《二十四孝》版本中并无收入申明的故事。因此, 近松所看到的文献, 应该不是流传于镰仓以前的《孝子传》或者引用了《孝子传》资料的其它文献。如果说近松引用了申明谭的话, 他所参考的资料很可能是在中世室町时代已经在日本广为流传的《纂图附音增广古注千字文》, 在“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一句的注释中, 引用了申明的故事:

昔, 楚惠王兄子白公乱, 楚王伐之不得。王曰:“寡人闻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若得孝子为将军必能伐之。”左右奏曰:“臣申明者, 事父极孝多闻。” (以下为申明的故事, 此处略) [7] (p257)

流传于镰仓时代以前的《千字文》注的原文, 现在仍能见到的版本有《上野本注千字文》 (弘安十年 (一二八七) 书写奥书, 建仁二年 (1202) 本奥书) , 但是对该句的注却没有引用申明的故事, 而正如《纂图附音增广古注千字文》的书名“增广”所示, 这本《千字文》在该句的注中“增补”了与之相关的孝子传说。也正因为此注, 在室町时期以后直至江户时代, 该“千字文注”作为童蒙教育的一个版本广为流传, 从而进入普通人的视野而被广为阅读。而近松等作家也恰好是通过这一部《千字文》的古注了解申明的故事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的。

四.结语

综上可知, 《孝子传》中的孝子故事, 特别是申明的故事为奈良时代的对策文所引用并对这一时期日本的忠孝观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这一观念也影响到了后来的众多文艺形式, 比如中世时期的《平家物语》以及近世前期近松的净琉璃作品《国姓爷合战》等。

申明的故事最早见于《孝子传》, 随着《孝子传》的东传日本, 申明的故事自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中世以后, 《孝子传》失传, 但是, 申明谭仍然被童蒙教育课本《千字文》注所采纳, 从而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它不仅为日本人在认识“忠”与“孝”, “公”与“私”问题上提供了思想上的帮助, 也成为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的重要素材被广泛书写。

摘要:“忠”“孝”问题是日本近世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姓爷合战》和《平家物语》中均成功塑造了在“忠”“孝”两难选择中挣扎的人物形象。早在奈良时代, 随着《孝子传》的东传, 日本已经在中国孝子故事, 尤其是孝子申明故事的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忠孝观, 到了近世, 申明故事仍然被《千字文》注所采用并深深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近世文学,申明谭,忠孝

注释

1[1][日]近松门左卫门.近松杰作全集三[M].东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 1910年版。

2[2][日]富仓德次郎校注.日古典全书·平家物语[M].东京:朝日新闻社, 1970年版。

3[3][日]正宗敦夫等编.经国集[M].东京: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版, 1926年版

4[4][宋]范晔.后汉书?列传[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5[5][日]黑田章.《孝子传》研究[M].东京:思文阁出版.2001年版。

6[6][日]幼学会编.孝子传注解[M], 东京:汲古书院, 2003年版。

“忠孝仁义”从语文课抓起 篇9

这些事件更激发了全民道德大讨论。有人说:“不是道德出了错,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上,鲜明地写着一个字,那就是“人”, 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可是,我们的教育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却完全成了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教给学生的知识只是为了考试,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要想改变这种困境,需要从我们的基础教育入手,为人性补课,为良知补课。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就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奋朴实、宽宏大度、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清正廉明等道德品质为内容的人格塑造。

一、树立学习榜样,使学生自觉效仿

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渗透名人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效仿,向这些名人学习。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周恩来,“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可从中受到感染,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地向榜样人物学习。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受到感化

我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查询网络资料,整理了一些有关爱国主义主题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等资料,这些资料对我们来说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如《背影》和《春》的作者朱自清,晚年宁可饿死,也不愿意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和气节。通过学习,学生从思想上受到了感化,对自己的志向、人生观和思想行为进行了思考,道德品质得到了提升。

三、通过课文激发学生完善性格的动机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性格教育材料。例如,《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她一岁半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是个连爸爸媽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她并未因此颓废,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她通晓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她的著作有的被译为50余种文字,风靡五大洲。1965年,84岁的她被评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这本身就是好的榜样:好学、坚毅、热爱生活……这能激发学生完善性格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性格。

四、通过评价人物,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归纳整理名人事迹,并写读后感,作好读书笔记,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名人的感染,形成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从而终身受益。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儿先生,《春望》的作者杜甫,《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他们的精神可归类为爱国主义精神。又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蜡烛》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体现出了国际主义精神。再如,《月亮上的足迹》《邓稼先》等文章体现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

五、加强对学生忠孝仁义的教育

正所谓“要做事先做人”“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前,应先从教育学生学习做人开始。所以,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忠孝仁义的教育,从忠孝仁义引申到对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从忠孝仁义引申到对人的尊重,从忠孝仁义引申到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从忠孝仁义引申到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来。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到怎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时间,明确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让学习生活变得开始有目标、有意义,让教与学变得更加快乐。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拒绝冷漠,弘扬传统美德,从语文课抓起,使“忠孝仁义”真正回归到我们身边。

上一篇:自定义网络下一篇:河南省民间投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