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2024-10-19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精选11篇)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1

nology

引言

而今, 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地加快, 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工程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明显。然而,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起步的较晚,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在我国产生仅十几年的时间, 还达不到国际化竞争水准的要求。项目是施工企业利润的源头、信誉的窗口, 施工项目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份额, 只有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而言, 增强施工过程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而管理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施行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控制、消费等活动, 因而其管理计划常常都会跟着施工企业管理体制变革及招标制度的变化而改动。目前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工程项目计划欠合理与综合协调不完善;施工进度计划体系混乱;施工前的成本预测预控不力、成本管理意识不足;质量检查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制度繁琐欠合理;施工风险等造成的负效益高。针对这些问题, 文中提出了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加强技术管理, 优化施工组织

当下, 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起技术管理在施工管理的核心作用, 施工过程中很多安全质量引发的事故, 往往是技术方案的薄弱与不完善所导致。因此要以技术方案的优化完善为先导, 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充分利用和发挥项目有效资源, 做到施工组织落实到位、设计要求施工到位、施工工艺管理到位, 努力实现施工方案最佳、资源组合合理、经济效益最大。要在各种方案的制定中, 充分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确保技术方案的安全、合理、高效。

另外我们要努力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设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技术创新的细化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要积极采用新工艺, 新材料, 新技术来提高质量, 降低造价, 节约成本, 节省工期, 同时也要适时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实施前, 集团公司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由总工程师牵头, 相关部门参加制定施工方案, 专家委员会审定;子分公司重点工程由子分公司总工程师牵头、有关部门参加, 总工程师审定。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 避免技术失误, 要认识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技术性的失误, 都会成为施工管理中影响质量、进度和成本三大目标的不利因素。

二、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与综合协调

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千变万化, 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就无法将工程顺利进行, 就会在工作中走很多弯路, 甚至可能会使企业本身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其具体内容包括:熟悉图纸、工程量、合同文件, 了解地形地貌、工期、质量要求等各方面信息, 制定汇总成一份完整可行的计划。计划与实际进度相结合, 与自身的生产能力相结合, 同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 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 及时调整计划, 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三、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即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行进度控制首先要编制施工计划, 施工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标准是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 分部精确到周, 分项精确到日。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 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计划施工, 这样才能使计划不流于形式, 使施工得到有效指导。

四、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的前提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 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 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 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 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 直至竣工验收,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 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五、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覆盖所有工程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其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体系要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安排好交叉作业, 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六、施工安全管理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实施的重要保证。施工安全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施工安全管理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实施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是保证施工进度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七、企业制度管理

制定管理制度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负责制定工程的实施方案, 指导、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 协调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目标考核, 掌握施工动态, 保证工程项目按设计、按计划全面完成。

八、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置技术, 以改变项目管理组织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中的风险回避、工程中的风险减轻、工程中的风险自留、工程中的风险分散、工程中的风险政府防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监督和控制。此外, 还应有针对性地对实施项目的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以增强其风险意识, 还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以控制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九、结语

言而总之, 我们在对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要在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与综合协调的基础上, 以进度管理为主线, 以成本过程管理为核心, 以质量管理为手段, 加强企业制度及施工风险管理的项目管理方法, 以达到“客户满意”的最终目标。

最后, 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同时也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先进的管理科学和哲学的深入发展、演进必然要求施工管理理念和模式不断变革与创新, 我们必须将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工程土木建筑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 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不遗余力地提高企业土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以使企业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建筑行业项目管理从业人员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外的差距和我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时对世界上盛行的管理模式进行学习, 以逐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我国尽快地融入到国际建筑市场中去。

摘要: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 建筑物一幢幢的耸立, 使得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施工的管理日趋严格。一幢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的好与坏是离不开项目施工管理的。作为建设工程的一大难题——施工管理, 本文主要就如何全方位地做好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施工,管理,安全,技术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2

1、质量目标

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标准: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标准,合格。

2、安全目标

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合格标准,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3、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某年某月某日,计划竣工日期某年某月某日,施工总工期不超过X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发布的开工令为准。

4、成本目标

根据设计和施工环境,选用最佳施工方案;按照项目法施工,实行责任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

5、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

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避免由施工作业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同时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规定的数值。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场区不受破坏,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

6、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创建文明安全工地标准。

7、职业健康目标

从业人员上岗职业健康体检率X,健康普及率X;无职业病发生;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X;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场管理

施工工地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部分。当前,优化施工工地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的必由之路。下面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出发,针对施工工地管理人员的合理调度、安排等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1.施工工地管理的基本内涵

施工工地管理被喻为“企业素质的活广告”,主要指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及方法,力求针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如人、机、料、法、环境等),合理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实现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达到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目的。通常来说,施工工地管理包括物料供用计划、变更及储存管理,企业与业主的合同管理,质量检查和验收管理,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

2.施工工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关键环节

工程项目负责人如何合理安排配置各环节的现场管理人员,是决定现场施工管理细节成败的决定因素。

2.1施工工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2.1.1基础性管理原则

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第一线综合管理,属于基础性管理。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管理,对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记录、统计核算等日常工作狠抓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项目合同中各项目标及时的保质保量的实现。

2.1.2综合性管理原则

现场管理可依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类:目标管理与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技术性管理与经济性管理;企业行政性管理与政府法制性管理。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应从系统的目标管理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各施工环节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最终完成施工工地管理的整体优化。

2.1.3动态性管理原则

动态性管理即针对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的人力资源、材料、技术、设施设备、环境、资金这六大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从动态、运动的视角不断优化要素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或变化。

2.2施工工地管理的关键环节

优化施工工地管理的重点在于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流程及关键环节的把握程度。项目负责人应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从系统的、全局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过程,如作业管理、质量管理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因此,优化现场管理、充分发挥现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应结合以上三点基本管理原则,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加以把握:首先,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施工生产、交易活动一体化的特征,在工程投标、合同管理、施工、验收等环节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密切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其次,结合施工各阶段管理内容的差异性特征,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施工效率、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应对施工工地管理的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与心理准备。这主要表现在因施工生产的流动性特征而可能存在的露天工作、物料管理困难及工期普遍较长等多方面不利因素,且施工活动所涉及的经济、技术、法律、行政以及人际关系都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以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3.优化施工工地管理的主要措施

3.1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前所言,施工工地管理存在复杂性、阶段变化性的特征,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难以保证现场管理的每个细节、每个突发情况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施工现场的愈发庞杂,工种岗位的细分、工期的缩短及管理层的不断压缩,都要求项目负责人落实现场管理人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管理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断提高员工整体思想素质及技术素养的同时,调动激发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企业责任感。此外,加强现场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现场管理队伍整体性优势的发挥,同样也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措施。

3.2立足调度机构调整,优化施工组织协调系统

在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立足于对工程规模及相应生产要素的分析,恰当选择组织形式,明确部门、岗位的权责;重点关注调度机构设置,合理配备调度人员,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调度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初步形成完备的动态控制体系;重点把握班组建设,搭建项目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间的沟通桥梁。

3.3结合技术经济指标,优化施工工地管理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而二者都依赖于技术经济指标的体现。因此,企业应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切实通过保障施工质量与实施成本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稳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占有率的上升。

3.4进一步优化施工工地管理

3.4.1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是优化施工工地管理的首要因素,即针对施工现场的各项项目成本实施全体员工、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计划管理与控制管理。首先,现场管理人员应注重对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的培养,力争节支挖潜增效;其次,项目负责人及以下各层管理者都有义务以身作则,推动全体员工节支挖潜增效理念的形成,并层层分解落实成本指标;再次,将成本责任制落实至各部门、单位、班组,从工序、工种过程中对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加以控制,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

3.4.2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将所涉及的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或技术应用至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实际中去。如依照量价分离原则,运用对比法分析研究管理控制目标的影响因素,对预计目标进行科学判断等等。

3.4.3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这是施工工地管理优化的基本目标,包括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在投入产出比取得最优解,实现经济上的有效性;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实现管理工作上的有效性。这主要依赖于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流程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控制协调施工现场诸要素,建立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进而实现施工现场的效率、效益的根本提升。

4.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一般而言,9~16 层(<50M)为一类高层,17~25 层(<75M)为二类高层,26~40 层(<100M)为三类高层,>40 层(>100M)为超类层。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5.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施工工地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项目负责人在提高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关注度的同时,要注意利用现场管理队伍在项目进度、安全、质量及成本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保障现场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论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 篇4

一、施工质量

做为一个工程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 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 即自检、专检、联检, 通过层层的检查, 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1、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 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 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 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 必须将数量 (含实际损耗) 、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 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 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 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 对材料做进场验收, 抽检抽样, 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 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 清验造册登记,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 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 避免材料丢失, 或者浪费。

二、施工进度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 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

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

2、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A、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 具体任务和工作员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 确定其进度目标, 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

B、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

C、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 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3、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A、有关单位的影响:施工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银行信贷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资金不能保证也会使施工进度中断或速度减慢等。

B、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的不符, 如地质断层、溶洞、地下障碍物、软弱地基以及恶劣的气候、暴雨、高温和洪水等都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C、技术失误: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 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 不能保证质量等都要影响施工进度。

D、施工组织管理不利: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影响施工迸度计划的执行。

三、成本控制

控制项目工程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最终的追求目标, 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项目成本构成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一些间接成本组成。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执行目标成本的核心。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就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 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经济措施, 将实际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

1、人工费的控制

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 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 又例行节约开支的原则。重点是定额定员的控制, 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劳动定额, 工时定额, 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费用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 一般在55%-65%, 因此, 材料费的控制在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 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材料成本的控制包括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机械使用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的20%左右, 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根据标准指标核算出的机械台班消耗量, 从实际情况出发, 申请配备合理、经济的施工机械, 对于使用时间短的特种机械, 可以采用外租的办法, 并搞好市场摸底。其次是严格控制机械设备利用定额和油料定额, 开展单机、单车核算。工作量与油料、配件损耗进行配比分析。再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 合理调度, 尽量避免窝工, 减少由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提高机械生产效率, 降低机械成本。

4、间接费用的控制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 间接费用多是半变动费用, 控制好间接费用的开支, 就要实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间接费用的项目繁多, 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业务招待费、劳动保护费、上级管理费等其他费用, 稍一放松, 极易失控。

四、竣工后的结算分析阶段

项目竣工验收后, 进入结算阶段, 在结算时, 工程造价人员根据施工图纸、中标价格、签证费用、索赔费用进行全面的计算出各工序的直接成本并与调整后的目标责任成本对比, 对项目部进行考核, 项目经理对班组考核, 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奖罚。

五、总结

总而言之,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必须事无巨细, 随时做好防备工作, 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 同心协力,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摘要: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 施工企业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科学的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从多角度、全方位、科学、系统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迪主编:《施工项目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张宝岭主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5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但能够美化城市环境、降低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还能够作为旅游景观,为城市财政增加效益,宣传城市文化。所以,相关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建立严格的监察施工管理制度,不断的对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其接受新技术、新理论,做好相应的工程预算,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整个园林绿化项目最主要的就是对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施工管理,要想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就必须确保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而提高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是提高整个绿化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有力途径,对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园林绿化工程可以从设计、技术和管理方面着手,这些方面的不够完善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如:设计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等都会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同时,在进行施工技术操作时要邀请有经验的技师来操作,除此之外,种植的绿化植物也对项目有所影响,因此整个项目的关键就是园林绿化项目中质量的控制。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企业对园林绿化的施工缺乏管理

在现在大多数人们眼里,园林绿化企业的普遍素质不是太高,它们在管理方面不是特别重视,尤其是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更是存有许多的欠缺与不足。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都散漫不积极,这对园林绿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在现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能不能顺利进行。现在的园林绿化不再只是简单的种树植草,而是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绿化园区的土质以及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合绿化区生长的植物,这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时非常高的,因此各绿化企业必须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园林绿化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取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最主要的一部分。

3、施工过程中缺乏对产地土的保护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对于绿化植被的产地土的保护还存在许多欠缺,由于土壤的被破坏,植在此区域的树木会很容易就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对土壤要求比较高的乔木,出现死亡的现象更严重。除此之外,在树木的运输过程中,工人们对于树苗的保护不到位,经常造成树根的损坏,这对树木的成活率有着极大的影响,给绿化工程的进行造成一定障碍,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绿化苗木质量不达标

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体系并不是多规范,尤其是在苗木的使用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现在绿化苗木的价格昂贵尤其是那些设计用苗,昂贵的价格让许多企业为了利润选择减少相关规格苗木的使用,以次充好,致使整个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为了经济利益选择不合适苗木的做法是极其不对的,对绿化工程的实施以及绿化工程的意义都有一定影响。

4、没有有序的市场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整体来说风险性还是比较低的,相对的利润率却很高,因此在园林绿化招标的过程中,竞标的企业以及相关小团体为了拿下工程而采取压价等策略,同时相关部门对投标企业的审核力度不大,致使一些低素质的小企业加入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这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市场的混乱,让相关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有着很大难度。

三、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措施

1、园林绿化施工工程的确立要因地制宜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应当充分结合施工地的自然生态因素,因地制宜,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与城市气候相适应,呈现出多样化的生态园林景观。在植被正式移栽前,应当先进行局部的试验,从而提高移栽效果,保证植被存活率。在当代园林绿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绿化地点土壤条件以及环境特点进行具体的考察与分析,在满足施工地绿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加强施工地的美感以及艺术感,同时要积极的改变观念,设计新的园林模式,把园林绿化工程的作用发挥到做大化。

2、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加强监督

成本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在工程质量优良、按时交工的基础上,对整个工程施工细节进行详细调控,从而规避失误,在低消耗低开销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及相关工艺的选择上要在保证满足绿化地基本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相关成本。同时,应当在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前提下,优化资金、材料的分配,进一步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

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筛选与培养

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绿化施工技术人员,提高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素质,增强绿化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爱岗敬业精神,并结合他们在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的经验,把园林绿化施工工作做好,从而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绿化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我作用,在人才选拔以及培训方面给予重视。只有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自我功效,才会使整个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这是园林绿化工程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好的管理部门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企业利润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的提高提供机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进行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效率。

4、合理安排绿化的时间

绿化工程和其他建筑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它要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性能,在植物成活率最高的时候进行相关植物的种植。在绿化工程的进行中一定要注重绿化后期的养护,不同的季节对于养护的相关工作也应该不同。在春季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雨水比较充足,气温也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在这个季节中,大部分的植物的存活率都比较高,因此春季是最好的种植季节。在秋季时要加强对树木的修剪工作,对于那些生长不太旺盛的植物,及时的使用相关肥料,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冬季,气温较低,一定要注重植物防冻工作的进行,这个季节也是防治害虫以及为树木塑形的好时期。

5、加强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的进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工序十分繁杂,为了更好的完成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每道工序的监督,确保在工程运行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能符合施工的相关要求每位园林绿化的施工的进行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它是工程原理和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对园林绿化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园林绿化的科学和技术更好的结合起来,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绿化项目。

参考文献:

[1]郭丰旭. 论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途径[J].民营科技.2011(05)

[2]姜建新.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J].河南科技.2010(16)

[3]陈继祥.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要点[J].吉林农业.2010(07)

[4]李月茂.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北京农业.2011(09)

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主要是限定资源、限定时间) , 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 项目管理就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 (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 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只能同所有管理的职能相同。

1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直接的主体有业主 (建设单位) 、交通主管部门、承包人、设计单位、监理咨询机构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均存在项目管理问题。设计和施工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的项目设计和施工, 它们有义务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载体 (管理者) 的不同, 可将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业主进行的项目管理;

2) 咨询公司代业主进行的项目管理;

3) 设计单位进行的项目管理;

4) 咨询公司代设计单位进行的项目管理;

5) 施工单位进行的项目管理;

6) 咨询公司代施工单位进行的项目管理;

7) 工程指挥部代表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的项目管理;

8) 政府的建设管理。

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

所谓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是指在公路项目建设中, 施工企业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手段, 针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特点, 对公路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科学管理的全面控制, 最好地实现公路项目施工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及质量目标。管理的目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行项目施工管理规划

项目施工管理规划是项目施工管理的组织、内容、方法、步骤、重点进行预测和决策, 作具体安排的纲领性文件。项目施工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1) 进行工程项目分解, 形成施工对象分解体系, 以便确定阶段性控制目标, 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施工活动和进行施工管理;

(2) 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体系, 绘制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体系图和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信息流程表;

(3) 编制施工管理规划, 确定管理点, 形成文件, 以便于执行。

2) 进行项目施工的目标控制

项目施工的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实现各项目标是项目施工管理的目的, 所以, 应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 进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施工的控制目标有以下几项:

(1) 进度控制目标

进度控制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 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我们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 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期限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在同样的时限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程量, 为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打下基础。

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把进度计划布置下去, 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 确保到位。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 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必要时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

(2) 质量控制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应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来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 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 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 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对于质量的处理, 绝不允许心慈手软, 必须按“三控制、二管、一协调”原则, 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控制、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3) 成本控制目标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 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 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 或者只节流不开源, 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 组织措施。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责任人, 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 应及时掌握和分析资金状况, 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 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 以降低工程成本。

(2) 技术措施。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3大内容: (1) 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2) 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3) 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 缩短验收时间, 节省费用开支。

(3) 经济措施。人工费控制管理。材料费控制管理。机械费控制管理。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

4) 安全控制目标

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 加强宣传教育, 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 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 统一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钻研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 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 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 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 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 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3 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

由于项目施工管理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特殊交易活动的管理, 这种交易活动从招标、投标工作开始, 并持续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因此, 必须依法签订合同, 进行履约经营。合同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涉及项目管理及工程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目标实现。因此, 要从招标、投标开始, 加强承包合同的签订、履约过程的管理。

4 结论

从管理的循环来说, 项目管理的总结既是对管理计划、执行、检查阶段经验和问题的提炼, 又是进行新的管理所需信息的来源, 其经验可作为新的管理标准和制度, 其问题有待于下一循环管理予以解决。项目管理由于其具有一次性的特征, 更应注意总结, 依靠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丰富和发展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太明.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5.

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7

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 所以其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周期, 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施工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实体工程, 关系到质量体系的建设以及后期使用的周期。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 成本较大, 分部分项工程也较为复杂, 在建设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施工问题。因此, 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它既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体系, 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作为相关人员, 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1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工程项目设计、设备机械、地质地貌、气象条件、操作水平以及管理制度等, 并且项目的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周期, 稍有差错, 就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 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 不能像一般的企业那样进行流水线生产, 而是绝大部分建设在现场完成, 设备零件的磨损以及环境的微小变动都会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因素, 且进行中的工程项目不能够“退货”。所以,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 必须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从而使得建设项目符合各项参数指标, 不至于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 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施工规划管理, 完善施工计划目标

项目施工的规划工作即指项目的前期工作, 主要是对施工中采取的内容以及方法作一定的分析和比较, 作出计划, 整理为纲领性文件。总体来说, 施工规划管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对项目进行分解, 一般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分类, 包括砌筑工程、基础工程以及装修过程等板块, 从而对项目的施工进行阶段性控制,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划施工管理;其次结合实际工程, 构建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在现代施工中, 主要采用双代号网络图的方式对项目体系图进行管理, 并编制信息流量表;最后编制施工管理规划文件, 该步骤的重点在于确定管理的关键环节, 使其在实际过程中便于执行。

2.2 推行质量管理, 确保企业信誉

质量是任何企业和产品都必须保证的关键, 只有质量过硬, 那么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 也需要将质量放在项目建设的首位。因此, 在工程开工之前, 需根据甲方的要求、工程图纸以及相关资料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在现场施工中,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项责任以及职责之间的关系, 有必要推行责任制度, 从而促使各个项目经理各司其职, 但又互相监督, 只有这样, 才能够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 确保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发挥其应有的骨干作用。此外, 还应该坚持检察制度, 当一项工程完成后, 首先由小组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邀请监理检察, 并做好检察记录, 由监理签字盖章确认后, 视为该项目合格, 当监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对项目检察结果回应时, 也视为项目合格。对于治疗问题, 严格按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进度控制进行, 坚持走合同路线,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 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3 注重施工成本管理, 减少企业开支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很多, 归纳起来, 即在施工管理中做到“开源”和“节流”。在一般的消费中, “开源”指的是创收劳动效益, 增加家庭收入, 而工程施工中所指的“开源”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优势, 如当地的水源或者是石头等原材料, “节流”即指节省各项费用开支, 主要通过经济措施来完成这一目标。经济措施节约成本的重要举措, 要求对于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综合管理, 做好材料的采购凭证记录以及人员工资的发放记录, 定期做好账目的核对工作, 及时进行项目的概预算, 保证预算不超过概算。此外, 组织措施也是成本控制的一大手段, 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的管理者, 有必要全面掌握资金状况, 定期排查记录;技术部门时刻关注市场动态, 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采取新工艺和新技术, 从而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 降低施工成本。

3 重视施工技术管理, 提升工程施工水平

技术是施工中的重点内容,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就笔者经验来看, 不妨从以下几个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做好技术的组织工作。技术组织工作的执行是为了确保各项施工工序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 避免出现差错或者更改。建筑工程和一般流水线产生有很大的不同, 一旦施工, 即存在很大的不可逆性, 若要变更, 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在施工中不可取。所以, 在人员的统筹中需要做好系统的安全工作;对于技术装备, 应该明确相关的图纸说明, 并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注明采用的机械名称以及数量, 确保机械登记的工日和实际工日相一致;第二, 严格审查技术工作。认真贯彻并执行监督验收工作, 在施工前进行图纸的会审以及核对, 针对其中存在问题, 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第三, 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安全水平, 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施工管理中, 可以充分利用局域网的优势, 在企业内部实行网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各种应用系统, 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4 落实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安全生产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在各行各业都适用。建筑施工作为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 在施工中落实安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安全重于泰山,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安全施工问题:首先是加强企业的安全宣传活动, 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强化安全在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施工问题, 促使工作人员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施工的各项规范;其二是利用企业的制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考核, 通过素质训练, 使得员工充分体会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严格采用与安全相关的证书制度, 不得录用无证人员从事相关建筑行业的施工。对于外来人员, 未经许可或者未采取安全措施, 不得进入工地范围。此外, 在任何一道工序施工前, 都应该做好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5 结语

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在资源、人力以及财力有限的前提下, 我们所要做的是以具体的施工场地为对象, 正确处理人、机械、材料、法律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即4M1E问题。只有作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各方关系和谐, 才能够创收高效益, 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此外, 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企业的首要目标, 对于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项目的施工中, 不仅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 更需要在项目的前期做好规划工作, 在项目的后期做好意见反馈工作, 从而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 从而在各项参数的参照下, 完成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吴吉义.工程施工应用系统研发中的项目质量管理[J].电子政务, 2010 (22) .

[2]顼志芬, 尉胜伟, 徐澄.工程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工程, 2009 (S1) .

[3]李慧英.工程承包项目中的风险管理[J].化工矿产地质, 2012 (2) .

[4]郭双宙, 梁金兰.基于PMBOK2004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开发[J].管理工程, 2010 (20) .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篇8

1 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上起步较晚, 各行业之间参差不齐, 石油石化行业实施较早但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 尤其在思想观念上还只是停留在被动服从国家规范、法律的要求上, 主动接受和开展管理的意识较差, 还只停留在传统的单纯的安全管理上, 缺乏项目管理性和三位一体化管理理念, 远没有达到自觉积极主动进行管理的境界,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作为社会经济母体细胞的企业, 越来越需要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及企业生产对大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否则将无法生存下去。这既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的最低要求, 也是企业为了自身生存而应做出的明智选择。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制订了管理体系, 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将管理文件束之高阁, 管理程序与实际工作出现两层皮。还是按原来的老习惯办事, 出现了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 企业领导不重视, 贯彻管理体系只是为了取证而取证, 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方面, 以致造成一边搞管理体系一边事故频发, 没有起到全员全过程项目管理化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 整体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更谈不上持续改进。

1.2 企业职工安全观念和责任心不强

人的行为决定于人的思想观念,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 相应的行动才有可能到位, 安全工作也不例外。鉴于安全事故的出现往往取决于多种风险因素的同时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 有侥幸心理, 不愿去花气力、财力使工作达到本质安全状态, 真正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即消除出现事故的各种条件。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各类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操作性差, 执行不严, 考核工作也不到位, 起不到约束作用, 没有形成严格的安全管理氛围。不少规则、条例都是为了各级检查, 实际上并没有付诸实施, 存在着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

1.3 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使得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从业人员对自身安全、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国外工程项目中的管理者认为:项目的任何成员都是项目的主人, 都要纳入管理的范畴, 每个职工都有责任按管理程序办事, 同时也享有管理体系所给予的权利。但在我国的工程项目中, 有的管理者不大重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把员工健康看成和项目无关的事情, 劳动保护条件较差, 甚至以牺牲员工的健康换取经济效益, 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差甚远。

1.4 环境保护意识差

管理体系中的环境保护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强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要保护生态自然环境, 减少三废排放量;第二, 强调要保持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减少环境对人的不良危害, 以致影响到人的安全和健康。有的管理者很少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施工过程中破坏环境的事件屡屡发生, 建筑垃圾随意乱丢, 施工中噪音、粉尘污染既破坏了周围环境给附近居民造成伤害, 同时施工人员健康也受到了损害。

1.5 缺少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管理刚刚起步, 虽然一些企业有相关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环境保护条例, 但还没有一套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2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项目管理创新的核心是项目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项目管理具有整体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创新只能是项目管理整体的创新, 即作为项目管理整体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从项目管理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看, 项目管理创新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情况: (1) 每个局部子项目管理效益都很好, 组合起来的整个项目管理也最优; (2) 从局部看并非最好, 但全局整体却是好的。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已确定的目标, 在整体效益最优的原则下,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争取第一种情况的实现, 即子项目管理最优, 同时整体项目管理也最优。在整体创新的前提下, 同时考虑到、照顾到局部的利益, 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 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因为, 整体效益差, 最终必然要影响局部, 使局部的利益也失掉了;而整体利益好, 则最终必会带动局部向好的方面发展, 使局部也受益。项目管理创新最可贵的地方, 不只在于在局部创新的情况下追求整体创新, 更在于即使局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也能通过协调实现整体创新, 使局部的、部分的劣势化为整体的全局的优势。

因此, 从项目管理整体创新原则来看, 在特定的条件下, “项目承包”和“企业统筹”形态都可能是具体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创新的结果, 因为它们符合上述项目管理创新的第二种情况:在“项目承包”形态中, 项目部管理者积极性高, 而企业层管理者积极性不高, 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企业统筹”形态中则相反, 即在两种形态中局部并非最好;但它们都分别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项目管理创新的具体目的, 即“项目承包”和“企业统筹”形态都和具体的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所以说, 这两种形态在特定的情况下, 可以是具体项目管理创新的结果。

但这两种形态符合的是小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但现时的建筑施工生产已经清楚地呈现出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因而, 我们要在建筑施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的创新, 即要探索与建筑施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形态。

3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的创新形态

项目管理论认为, 人造项目管理通常是在项目管理元素和环境都给定的情况下设计或运营的。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在于改造项目管理的内部结构, 以实现项目管理创新。此时, 结构的优劣就成为了项目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和决定性因素。同样的元素, 不同的结构方式, 可能组建出功能显著不同的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本质上是人造项目管理。人造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结构就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部管理者和以企业职能经理为主体的企业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外在地表现为他们之间责、权、利的分配关系。因此, 通过对他们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创新调整, 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得以创新, 从而既能使项目部管理者和企业层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又能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保证企业对项目的有效控制, 实现企业资源的创新配置, 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益, 最终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而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中,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部管理者和以企业职能经理为主体的企业层管理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竞争与协同是推动项目管理演化和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 在建筑施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管理的创新, 就是要在企业层管理者和项目部管理者既竞争又协同的基础上, 使协同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突出地强调企业层管理者和项目部管理者共同的项目整体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在目标子项目管理、权力子项目管理、项目绩效考核子项目管理设计中, 都要贯彻在兼顾企业层管理者利益和项目部管理利益的基础上, 谋求通过协作实现双赢和整体创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非零和合作博弈”理论的一个方面。“协作”主要是企业层管理者和项目部管理之间的协作, “双赢”指企业层管理者和项目部管理利益的兼顾和利益均衡, 以及在此基础上企业整体利益的保证。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的历史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之一, 承担的建筑施工任务日益繁多。但同时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减少或避免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 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 这是建设领域必须有效解决的主要问题。

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石油工程,施工项目,控制,施工,管理

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在工程项目由设计蓝图转化为工程实体的进程中, 根据现场的地形状况、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 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人力、材料、机械设备,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 保证项目实施前既定的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目标实现的过程。

管理学中将项目管理分成八个方面进行控制, 分别是: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合同、资源、现场、综合, 只有很好的控制这八个方面才能将项目管理工作做到极致, 创造企业效益。依据这八个方面的管理并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 在石油工程施工中主要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1 严格控制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工作是石油工程施工的重要方面, 技术管理实施的效果和深度, 对施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支持到位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技术管理工作应控制以下几点:

(1) 开工前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前, 项目部必须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和方案交底工作, 召开交底会议, 并做好书面记录。

(3) 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4) 项目结束后, 做好技术总结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有利于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2 严格控制材料管理工作

石油工程项目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比重大, 约60%~70%, 因此在项目管理中, 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 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材料供应。根据图纸、设计方和业主的要求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 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 组织材料商供货。

(2) 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 必须将数量 (含实际损耗) 、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 尺寸、材质等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

(3) 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 对材料做进场验收, 抽检抽样, 并报检于业主或监理单位。

(4) 材料发放、使用追踪, 清验。对于到场材料, 清验造册登记, 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 避免材料丢失, 或者浪费。

3 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质量目标, 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 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1) 严把材料质量关。业主采购的材料和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2)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3) 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克服质量通病, 搞好细部处理;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 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4) 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 开展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5) 严格执行“三检” (自检、互检、专检) 制度。实行“三检”制度, 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4 严格控制进度管理工作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管理目标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周计划、月计划, 用周计划保月计划, 用月计划保总计划, 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1) 实施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跟踪检查周计划、月计划的落实情况, 若有延误, 找出延误原因, 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并尽量在下一计划节点中将延误时间赶回。

(2) 材料要保证供应。甲供和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要保证供应, 项目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检验。

(3) 及时要求业主支付工程进度款。为了使工程按合同要求进行, 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执行合同, 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以确保工程进度。

(4) 搞好工期索赔。在施工过程中, 详细记录因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 并及时办理好甲方签证, 顺延工期。

5 严格控制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无小事, 必须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安全保障体系。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1)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

(2)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安全员要落实到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 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

(3)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 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

(4) 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

(5) 搞好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要分开, 材料堆放整齐, 道路通畅。

6 强化岗位责任, 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 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在项目内部, 技术员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 施工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 材料员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 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 各尽其职, 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 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 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

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 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7 结束语

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门科学, 需要我们严谨的对待, 认真的研究, 掌握这门科学, 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要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 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 并有效积累, 找出管理行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制定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其国内好的项目管理机制和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成果, 重视和提倡项目施工管理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施工员管理手册》苏振民周韬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1[1]《施工员管理手册》苏振民周韬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1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Abstract】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building construction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side business enterprise outsid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circulate regulation, pass produce various main factor of excellent turn allocation and dynamic state management, with realization engineering item of contract target, engineering economy performance and society performance.This text pass analys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istence of problem, elaborated i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inevitability, put forward innovation of principle and project.

【Key words】Engineering item;Construction management;Innovation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 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1.4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世纪50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顺猛,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 创新原则

2.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补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巳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退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以不断充实、更新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开拓市场,使项目部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前沿阵地;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3. 创新方案

3.1观念创新。

(1)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2)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够不上企业法人。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3)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3.4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5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

(2)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士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浅谈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篇11

1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1 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大规模、大投资、一次性、团队和整体的活动, 需要按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

1.2 公路施工项目管理, 目标是相对短期的、临时的, 管理者是以实现效益为基础的目标体系;

1.3 施工项目管理运行规律是一次性多变的活动, 以内在规律为基础;

1.4 施工项目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

财务管理、物质管理、劳动力管理、机械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

2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控制因素

2.1 事前主动控制

根据施工图、设计、数量, 所需劳动力、机械、资金投入、材料和当地地域情况, 事先分析预测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 进行全方位地有效控制。

2.2 事中偏差信息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如:人为因素、材料、机具、地域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与进度计划产生偏差情况的统计, 信息真实反馈, 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

2.3 矫正措施的控制

根据产生偏差反馈的信息, 偏差中各种原因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加以控制。目的是消除偏差, 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3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

3.1 定目标

首先, 应确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如工期、费用、质量、控制在预期的目标内, 实现有效控制的前提。根据工程规模大小, 建立组织机构、职责、岗位及完成目标任务。审查考核实施体系, 制定最低成本、各分项工程优良率、工程按计划完成率。平衡和协调各职能发挥最大潜力和作用。

3.2 定计划

根据确定目标, 所涉及的问题, 结合实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进行分析、预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点多线长, 涉及面广, 复杂多变, 带有不确定性的性质,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 有多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 应进行科学分析、对比、评价, 力争选出最佳方案, 根据选出的方案、再修订计划, 充分预测不利的干扰因素, 影响实施计划的不利作用, 从而才能取得主动控制的关键。

3.3 抓落实

为了确保计划的实施, 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在经济、合同、技术、质量、组织等多方面综合协调, 信息收集反馈。

3.4 重分析

通过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及信息收集反馈, 深入实际客观分析, 认真查明原因, 及时做出决策。采取相应合理调整, 修正措施, 完善计划。使目标更准确、各个职能职责更明确, 进而克服施工中受气候、地质、水文、人为等因素干扰的复杂性, 达到预期效果, 走上按计划实施正轨。

3.5 重要素

投入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 要优化配置, 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当的配置, 这样才能满足施工需求。这是一种动态管理,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

4 创新项目管理理念,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 自觉遵循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 以科学的精神对待工程项目管理

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 一是树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思想, 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工程廉政、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等置于一个有机的系统之中, 通过严密地组织使之成为一种群体行为, 凝聚为一种团队力量。二要依据管理对象和工程特点, 高起点定位, 确定总体思路、建设理念和要实现的目标, 并使之成为团队的统一认识, 统一行动, 统一意志。三是依据合同、规范和职能分工细化目标, 优化方案, 拟定创优大纲, 落实具体措施。四是加强组织协调,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将工程建设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真正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工作岗位, 达到管理闭合。

5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具体实施中, 应及时落实的方面

5.1 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首先, 管理者必须熟悉施工图纸, 研究施工图纸, 吃透设计意图, 澄清图纸中的问题, 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建立工地试验室, 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 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 并使图表上墙;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 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确保每一分项工程处于受控范围之中。

5.2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 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 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5.3 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在施工过程中, 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 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 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

5.4 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 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 合理调配施工资源, 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旗实施, 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 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 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 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5.5 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5.6 做好施工保通及施工安全工作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工程, 如果便道、便桥、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不能通行, 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 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 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

上一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下一篇: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