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2024-12-11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共12篇)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篇1

学法指导的目的, 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方法很多, 根据新课程理念, 我从学习习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思维训练等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 共同探讨。

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 明确学习目的, 合理安排时间,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 既有长远打算, 又有短期安排, 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磨炼自己的学习意志。

2. 课前自学。

这是上好新课, 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 要讲究质量, 力争在课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 专心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 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课, 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 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 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 而不是全盘抄录, 顾此失彼。

4. 独立作业。

这是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 通过作业练习, 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5. 及时复习系统小结。

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效,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 参照笔记与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 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二、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要学好高中数学, 需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来把握。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集合与对应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运动思想, 转化思想, 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 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在具体的方法中, 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 联想与类比, 比较与分类,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一般与特殊, 有限与无限, 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 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 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切入, 应遵循什么原则。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1. 学会读数学书。

学会看目录:预习时先看目录和内容提要, 了解知识的大致内容, 然后从头学习各个组成部分, 并在学习过程中要求自己先把书本读“厚”, 再把书本读“薄”。厚是因为对书本的各个部分有了详细的了解, 薄是因为对书本的整体和主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本从预习到复习至少要仔仔细细地看4-5遍, 基础差的更要多看。预习中的难点, 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 可进行补缺, 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例题要重读:教材中的例题, 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最一般的示范。阅读时要作为重点。读时要边看边想边算, 可先试着算算不出来, 再看解答。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

概念要精读: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 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阅读概念时一定要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弄明白。精读的精字, 可以分两层意思理解:一是阅读的时候要精细, 要非常认真仔细;二是总结的时候要精炼, 不能啰唆。力求把内容吃透, 在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 多想想为什么, 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2. 学会上课, 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听能使注意力集中, 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 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 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应适当地记笔记, 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 剖析概念的内涵, 分析重点和难点, 突出思想方法。

四、比较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特点, 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

高中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自觉性更强, 他们善于阅读分析, 乐于自行钻研。所以, 在教学中使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 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学习。

高中学生认识事物更全面, 他们善于分析思考, 勇于质疑探索。因此, 让学生解答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 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批判性。

高中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 独立意识更强。在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更自尊自爱, 对成功充满渴望。根据这一特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提供给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使其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激发其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训练思维的办法有:多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意义的练习, 促使学生思索, 使学生思维经常保持活跃状态;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训练可采用题组训练、变式训练、一题多解训练、多题一解训练、纠错训练等多种形式。

总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信心、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变化是很大的,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 课上与课下结合, 学法与教法结合, 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 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 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 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加快自身的发展, 积极主动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努力工作, 大胆实践, 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课程的建构者和研究者, 争当智慧型、研究型教师。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篇2

1、做好及时的复习

高中数学课结束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小结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3、听课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质量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可以提前发现难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

首先应做好高中数学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3、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

解题思路的理解

解高中数学题必须反应快、思路清楚、有主见。同一道数学题,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由不同的看法最终汇聚成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是解题的必然。无论 是推导、还是硬性套用、凭借经验做题,都是思路的一种。有的同学由开始思路不清渐渐转变为清楚,有的同学根本没有思路,这就形成了做题的上的差距。

练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其实只要掌握一种即可,解答高中数学试题的万用法门,也是最直接、最快捷的答题思想,就是通过所求结论或者某一限定条件寻求前提的思想。几乎所有数学命题都可以用这一思想进行破解。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考察。这就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大大加强。

解题途径

遇到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我们会发现出题者设置了种种障碍。从已知出发,岔路众多,顺推下去越做越复杂,难得到答案,如果从问题入手,寻找要想获得所求,必须 要做什么,找到“需知”后,将“需知”作为新的问题,直到与“已知“所能获得的“可知”相沟通,将问题解决。

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技巧

1、理解知识,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要用到哪里去;

2、善于分析,一道题目,能够快速找到可以利用的条件,对应前面的恰当知识;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探究;学习方法

G633.6

高中校园推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知識并获得乐趣。一方面探究式学习能让我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还能开发智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所以,根据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对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概况

在高中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结合自己目前的数学学习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首先,高中探究式学习模式,要以所学数学知识为基础,当熟练的掌握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理论后,将逐步更深一层的去探究,让我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全面,遇到问题能积极的去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自己养成探究式学习的好习惯。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究式学习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需要我们学会为问题创设理想情境,并积极的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并加以合理利用,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其次,数学探究学习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楚的大脑和正确的思维模式,思维方面要符合高中生的正常思维模式。

另外,数学探究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自主独立思考和研究,不要一遇到问题就老是喜欢找别人求助,当确认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向后可以找老师共同探讨,让老师对自己的探究结果给予科学的解释。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让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方法得到发展和利用。学习成绩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圆柱的体积--切拼法探究活动时,每个人的大脑中首先要知道这几个问题 1: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应该如何计算推导?2: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方法一样吗?3: 我们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列出对应的问题: 1、如何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 16 份切开后怎么才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能不能实现? 2、得到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3、能不能利用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来计算圆柱体积?如何计算?这就是学会用园的面积来研究推导圆柱的体积,学生独立的去探究学习,通过假设和推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也让自己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二、高中数学的探究学习方法

1.转变自己数学思考的思维模式

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清晰的逻辑推理是学习好数学的关键, 数学思维模式和我们平时的学习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基础。但是要想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就应该经过不断的锻炼和积累。所以在平时的数学学习生活中,自主探究式学习非常重要,自己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正常的思维模式是什么,自己的思维模式是否是正确的,如果自己的正常的思维模式不正确,就应该主动的寻找正确的思维模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己数学思维模式的学习和培养,养成遇到问题就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好习惯,这样有助于良好思维模式的养成在高中数学课本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一些数学公式和定理。所以很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只会套死公式,这样当我们遇到直接套公式可以解决的题时可以计算出正确结果,但是当遇到稍微深奥的数学题时就束手无策。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找老师及时沟通,得到老师的帮助后我们可以学习老师的解题思路,逐渐让自己学会老师的思维模式,然后加大对难题的攻克力度,就可以让自己从中总结出规律,只有养成这种反复探索和研究的习惯,遇到难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难题也能迎刃而解。例如: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课题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成一个数学情景,按照一个探究性课程来学习:在市场调研易拉罐大小,可以将不等式的知识在其中灵活运用。这样既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明白数学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的理念,从而激发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自己数学基础运算能力

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就是要具备扎实的运算功底,要想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掌握,数学运算能力必须过关。常见的高中数学运算有:指数、对数以及向量等,运算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是一个数字的不同,将导致的后果就是算错答案。因此,良好的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算过程,一步一步运算,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和严谨的运算过程,同时还应该具备一个科学的解题方法。只有经过反复的运算和总结,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对每一道数学题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一个科学的思维模式。除此之外,在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我们如果有好的解题方法,可以及时找老师去交流沟通,让老师对我们的解题思路进行评判,这样就能够及时纠正我们的不足,也能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反复的探索和思考,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

3、学会积累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和抽象性,以至于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脚踏实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牢固,因为数学具有连贯性,当一个知识点模糊不清,对后面新知识的学习会造成很大的阻碍,最后导致多个知识点的模糊不清,使自己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我们要学会积累每一个数学知识,只有牢固掌握每个知识点,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回头复习,如果不及时对旧知识点进行复习,就会导致旧知识点的遗忘。只有做到长期积累,通过自己反复的复习和总结,才能把自己所学习过的知识点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活学活用。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后,我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就会大幅提升。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自学探究学习模式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人类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和巨大的成就。探究式学习模式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俊钦.数学建模活动是数学探究实践课的全息元[J].考试周刊,2013,(94).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入门课,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进入高中后, 学生除了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外, 还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枯燥、复杂的学科, 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 并由此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 在影响自身数学学习的同时, 还会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在此, 本文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等三个方面出发, 针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展开探讨.

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中, 主要包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以及注意营养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 学生在学习之前, 还应注重课前预习, 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难点.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除了需要学生的恒心与毅力外, 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 学生应提前预习, 通过预习来了解三角函数的重点、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跟上教师的思维.在预习的过程中, 必要时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相关知识, 将初中的三角函数与高中的进行对比, 同时可以尝试着做一下数学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要想在入门初期学好高中数学, 就必须对数学感兴趣, 能够从数学知识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才能为下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 首先, 教师要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指导,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应紧紧抓住学生刚入学时新奇、好动的心理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最后, 教师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 还应紧紧结合着数学教材, 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数列”时, 教师若一味的对书上的例题进行讲解, 不仅达不到预计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时, 教师可以结合数列的一些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将其编制成口诀, 如:等差等比两数列, 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 四则运算顺序换.数列问题多变幻, 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 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 裂项求和公式算.这些口诀通常具备言简意赅、记忆方便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数列的用法, 同时还能通过口诀来灵活运用数列.由此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能够结合教材内容, 适时的用口诀来代替枯燥、艰涩的定义, 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若一味地靠老师的引导, 不仅无法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还会阻碍自己的思维创新, 直接影响自己的数学学习.由此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地探索知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不会的难题, 要及时地向老师、同学请教.其次, 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 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时, 能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完善.最后,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遵循知识掌握的规律, 面对数学知识, 要善于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 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学生在学习高中“函数”时, 除了在课前积极预习外, 还应结合函数的特点, 对一些简单的习题进行探索, 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做出记号, 在第二天上课时着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记录, 若还没有明白可以在课下及时地请教老师.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是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根本保障,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根本所在.只有积极持对新知识进行预习,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才能在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 享受到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四、总结

“万事开头难”, 对于数学而言, 其入门课的教授与学习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本文从若干个方面, 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将做好高中数学入门课教学的相关经验与同仁们共享, 以期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应结合着教材及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高中生在刚刚学习数学时,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 使学生在深化数学知识的同时, 还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真正提升数学的学习水平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振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打造高效高中数学课堂[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1, (10) :83.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篇5

数学大厦是由一个个公理、定义、定理作基础砌成的,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解题。且不谈对集合、极限、三垂线这些内涵丰富的概念的理解,单是从“a大于b”的定义上就可挖掘出很多东西。书上如此定义:“如果a-b>0,则称a>b”,从定义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判定两个数大小的一种方法------作差比较法,深入思考可得a=b+△x(△x>0)(增量代换法),a>a+b/2>b(放缩法)等。越是这样深入想,就越觉得数学有无穷魅力。

二、总结实践经验

高三时,题目得很多,这就得从题目中理出一个头绪来,掌握通性法。例如,做了不少不等式的证明题后,可总结也证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为:比较法(作差、作商)、公式法、判别式法、数学归纳法等,特殊方法有放缩法,常用技巧有“图像法”、“换元法”、

“裂项法”等。总结之后,对运用这些方法解出的典型题目做一个回忆,加深印象,达到“见过的题目类型会做,棘手的题目可用这些方法分别去做”的境界,解题能力大为提高。

做题目难免出错,要对常出错的地方进行总结,写出错因,并用一个本子记下来(不必记题目)。例如:等比数列求和要考虑公比是否为1,偶次根号下的数要大于0(实数),除数不能为0等等。

应该说,每次考试后,总有自己的一些对解题的体会,不妨定在一个本子上。如:考试时应注重时间的分配,解题速度如何,是计算出错还是方法不对,书写要整洁有条理等。

通过这些总结,对自己有了更深地了解,哪些地方娴熟,哪些地方薄弱,然后对症下药,使自己的知识完善,技能得到提高。

三、形成知识网络

在做好一、二点的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由厚变薄”。高中数学知识包括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其中代数分支较多,包括集合、函数、不等式、数列与极限、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各章又可细分,于是形成了一个大的网络。不过,要构建这个大网络,首先得构建好一个个小网络,即对每一个章节进行构建,内容包括概念、重点、基本解法与数学思想、易出错点与其他知识联接点等,待第一轮复习后,花大概两天的功夫将这些小网络并成大网络,在以后的复习中不断对这个网络补充,加深印象。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究 篇6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的良好的认识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中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在大纲中明确、肯定地提出来,尚属首次,足见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如何教学的问题已引起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视。

二、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a.数学理论的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其涵义主要是指数学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在中学的数学理论中也不例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概念(除原始概念外)必须定义;其二,命题(除公理外)都要证明。

b.对中学生的量力性

在掌握数学科学的严谨性方面,必须根据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量力而行。对中学生的量力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数学严谨性的要求,只能逐步适应,中学生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开始学习时往往都是不够严谨的,理解上依赖于直观,解题中依赖于模仿。例如,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但直到高中阶段才作初步的研究,进入理性认识阶段,才能逐步达到严谨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顺应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要求恰当,量力而行。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要求,才能达到逐步理解和掌握教学严谨性的要求。

(2)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具有相对性。由于数学的严谨性是相对的,人类认识数学的严谨性又经历了相当长期的过程。而且,中学生的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学习数学就是对人类经过漫长历史认识所获得的成果进行认识,这一认识过程不必要也不可能重复历史,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一般认识规律进行的。再加上中学的数学课时和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与能力都有限,因此,中学生只可能认识数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方法,相应地,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也只可能是基本的、相对的和初步的。

(3)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局限,但可塑性也很大,应该充分估计到他们认识上的潜力。在教学中应恰当地诱发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c.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数学科学是严谨的,中学生认识数学科学又要受量力性原则的制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体现数学科学的本色,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是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数学教学的总要求。这条原则的实质就是数学教学要兼顾严谨性与量力性这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对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要提出恰当而又明确的目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循序渐近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数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数学理论的抽象性、严谨性都有实践基础,数学理论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这说明了数学理论既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这就是数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把实践中多种多样的客观事物、现象,根据需要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从而形成抽象形式的理论,这就是“由繁到简”的认识过程。

b.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的过程。这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学习过程。

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是经过前人若干世纪的实践锤炼、整理而形成的。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中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不可能也不必要都从实际开始,更不可能事事都让学生去发现。但是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背景,来龙去脉,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将生产实际、生活实际问题抽象出明确的数学问题,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模型,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问题。这也是造成许多学生害怕学数学,进而不愿学数学的重要原因。

中学生由于对数学原理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不善于具体分析,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水平上,对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分析不清楚,因此,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中,很难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又是教学论与学习论的基本原则。应用这一原则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a.注重中学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逐步教会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逐步达到数学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b.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强化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深刻理解理论、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有加深知识理解,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水平,才能牢固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使之应用到实践中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理论指导,只讲算法不讲算理;不注重理解和系统掌握,满足于记忆加模仿;不注重科学的“通法”,追求所谓解题技巧等。

c.掌握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情境,使之与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密切联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当掌握哪些典型实际问题,根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与要求,根据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通过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训练,如何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类比能力等各种能力,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有计划、经常化、全面地进行考虑。

4.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巩固与发展相结合,是科学的教学原则之一,它是由中学数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特点与规律所决定的,是受人的记忆发展的心理规律所制约的。巩固是为了发展知识,而发展了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

a.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知识的掌握包括感知、领会、巩固与应用四个有联系的层次和过程。感知是由不知到知,领会是由浅知到深知,巩固是由遗忘到保持,应用是由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但如果所学的知识得不够巩固,应用也就成了空话。要巩固所学的知识,关键在于记忆,只有提高记忆力,才能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注重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说明数学教学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发展思维。

c.巩固与发展相结合

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就是要把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巩固知识的关键在于知识系统化和应用,发展思维的关键在于逻辑化和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效地组织复习,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不断深化,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篇7

一、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同学在从初中步入高中之后,往往难以适应,部分同学在上课时可以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却无法自主完成作业,即便能够完成,也存在很多的错误.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和初中阶段有着本质的不同,初中数学通俗、形象,但是高中数学中有大量的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集合符号语言,特别是刚刚进入了高一阶段,与初中阶段的逻辑梯度相差是非常大的,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很多同学在头脑中都建立了特定的思维模式,而高中数学抽象化要求非常高,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此外,在知识内容上,高中数学的学习量更大,消化与练习的时间非常短,致使原先存在依赖心理的同学不适应这种节奏.采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是无法体会高中数学的思想的,对于其中的公式、法则和概念也只能一知半解,收效甚微.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这样的思想,初三的学习非常辛苦,进入高中后想松口气,这种学习态度无疑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在高中数学中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论性是非常强的,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多进行研究和思考,寻找出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科学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加强课前自学、专心上课等等内容,科学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计划不仅要有长期的,也要有短期的.在上课前,需要进行系统的预习,这既能够提升我们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把握好数学学习主动权,预习要注重质量,在课前吃透教材,这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重点放在难题的解决上.在学习时,要注重独立思考,灵活分析,实现融会贯通,在课后作业时,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不能放过一个难题和错题,强化易错地方,进行反复练习,将老师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各个章节学习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小结,采用类比法、分析法、概括法类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继续巩固知识.

2.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学习的方法必须要遵循“活学活用”的原则,在看书的时候累计知识,培养自己的一题多解能力,区别好相关的数学概念.正确理解充分必要条件、四种命题、三段式推理的关系,重视题目的转化,学好数学模型,真正体会数学语言的核心.只要我们可以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就可以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

3.讲究学习技巧的应用

题目是数学的心脏,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但不是进行“题海战术”.做题不是目的,关键是如何能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道题目考察了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做题时,没有必要把每道题目的答案都详细的解出来,只要知道它属于哪种题型,要借此考查哪个知识点,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就可以了.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只是盲目做题不加思考的话,很容易陷于题目里面,而对整个知识网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制作出课题集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经验:一个题目做错了,隔段时间再做时,又会犯同样的错误,这种错误并非一次就可以改正,同样的错误常常会犯第二次、第三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制作出课题集,将自己平时的错题收集起来,平时多翻、多看,直到自己可以真正的战胜错误.特别是在学期末,要寻求知识上的突破往往是不可能的,而利用错题集便可以实现飞跃性进步.

三、结语

高中数学中学习方法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几种学习方法,但是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寻找自己的弱点,及时寻求老师的指导,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粉凤.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

[2]王兴国.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心理过程的调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篇8

一、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人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都是因为兴趣高中生在学习时更是如此。就我国目前高中生实际学习情况来看, 导致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学习数学没兴趣。这一情况的存在, 就让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 久而久之, 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 从而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对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 明确数学的学习地位。数学作为高中三大主科之一, 是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并且, 因为数学的特殊性, 成为了学生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科目。因为各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学好数学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二, 采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学习任何一样东西都应该要采用由简入难的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也是一样。学生只有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才能够更快的学习和掌握后面那些难度相对较大的数学知识。因此,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重视知识的积累, 全面掌握教师要求的各个数学知识点, 不可以因为有些知识点应用的范围较为狭窄就放弃学习。

第三, 多与同水平的同学沟通和交流, 经常和自己同样学习水平的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既能够有效的激发自己的进取心, 还不会打压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 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们各抒己见, 还能够更好的学习对方身上存在的长处, 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做好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建设

正如上文说到的, 基础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 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性建设, 对学好高中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 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 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 应该要将预习的着重点放在弄懂教材基础知识内容上, 从而保证自己可以在课堂听课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 并将自身掌握的零碎数学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 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因为高中数学课堂知识教学的连贯性相对较强, 一旦学生有走神的现象, 那么就将无法在顺利的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 因此,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自己学习的注意力;并且, 一旦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 需要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与此同时, 学生还应该要边听边记, 即将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自己无法在第一时间理解的知识记录下来, 方便自己课后复习。

第三, 课后加强练习, 巩固知识。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 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手段, 虽然有时会讲解几个案例, 但是讲解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需要。因此, 为了能够全面的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点, 学生在课后就需要多多练习。当然, 这种练习指的并不单是完成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 还应该要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 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此外, 为了保证这些学习要求都能够被全面的完成, 学生还应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 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科目,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在日常学习中, 要想学好高中数学, 学生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通过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 还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数量多, 而且也比较复杂, 因此, 笔者只是讲述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期能够为高中生学习数学、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提供一定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学生要学会“看教科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0 (11) :162-163.

[2]史仕华.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探讨[J].学周刊, 2013, 32 (12) :105.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漫谈 篇9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 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的着力点。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两方面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3.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知识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

4. 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1)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4)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5)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从数学思想、解题方法、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摘要:进入高中以后, 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 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 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供同学参考。

高中数学课堂预设方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途径

一、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课堂都呈现出清一色的机械沉闷问答式教学.通常是老师在讲述完一段分析或原理后问学生“对不对”“懂了吧”之类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学生多半都不会有思考有回应.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光靠老师一成不变的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大部分老师思想比较固化, 习惯“满堂灌” (就是单方面霸占课堂时间不断地讲述) , 强行灌输之后再叫学生自己看看书理解, 这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反而是不假思索的一看到底, 多半不会有什么信息反馈给老师.长期如此, 通过一份死板的教学计划, 越来越限制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自有的思考创新精神.

二、通过课堂预设改变传统的教学

课堂预设就是根据近期的学习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预先设计好每堂课的内容、层次、互动环节等.当然这主要是依靠高中老师的思路和计划, 不仅需要老师提前根据教材认真研究, 还要有计划地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 并且能够起到师生间的互动, 反馈有用信息.对教学过程展开一系列精心简单而富有思想的设计, 针对实际的教学, 灵活的调整, 使课堂更优质, 效率更高.高中数学课程预设对教学有重要意义, 一改传统的低效率的教学方法.现在高中数学课堂预设已经受到广泛重视, 反应了数学老师对课程的把握水准.配合新型教材, 数学老师针对其课程标准有目的性的来进行探讨研究.

三、正确的高中数学课堂预设的途径

1.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自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对原本死板的数学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 激发学生兴趣是不可或缺的.让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中, 通过独立思考再经过合理的逻辑表述出结论.因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课本也要提出新要求.新教材的编排要与高中生的年龄、情商以及认知相贴合, 便于学生在课堂之前进行自主预习.学生提前阅读材料, 自我探知的同时记录思考之后遗留的难题, 阅读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设置提纲, 这样带着问题客观的认识知识点, 了解整个逻辑体系, 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想要带动学生的兴趣, 数学老师的预设很重要.

2.分组合作加大互动

在小组讨论中, 学生要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现在很多课堂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分组讨论, 但是很多都是在课堂之上随性提出问题, 不是很有创新性和建设性.分组合作要和预设结合起来, 即一些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前整理好与小组成员讨论, 尝试在小组中就能获取答案, 若讨论未果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在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保持好交流与沟通, 要避免被较优秀者占据, 不能以个人的意见为标准, 而让学习稍差的同学失去了发言权变成听众.所以需要各成员平起平坐, 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长期这样良性循环才能使成绩稍差的学生可以有所提升.

3.开展创新课题进行讨论

课堂预设新增加的一大特色就是开展“研究性课题”,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性, 使学生多动脑, 努力钻研.但并不是所有的章节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预设课题讨论, 创新课题讨论时针对较为深层面的问题.老师提前筛选好课题, 然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实现一个愉悦活力有创新性的教学过程, 在这个环节, 老师主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以学生占主导地位.例如, 课题由一个数学知识展开, 让学生积极发挥联系到实际生活应用中, 构建模型, 再通过随机抽样等知识建立统计图将数据整合起来, 最后根据数据对生活中这一个现象作出深层分析和总结.在这种互动中, 依然要靠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 才能加强其思考力与创新力, 从而加强学习能力.

4.先思考后总结

在每轮环节当中, 学生在遇到难题要学会先自己思考一段时间, 如果无法解答可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是询问小组其他成员, 或是问老师, 得到答案后这个难题在学生的脑袋里印象会更深些.在此之后不要就这样轻易放过这个知识点, 必须学会用书面总结来记录.这样整理好后方便于日后的复习重温, 让知识点记得更加稳固.总结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要完善整个数学体系, 绝不能间断或半途而废, 这时高中生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时间越久学习效果越明显, 长久下来,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因此, 思考加总结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相辅相成.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教育也面临着革新.对抽象机械式教学的高中数学也必须得到改善, 高中数学课堂预设具有重要发展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老师通过对教材的研究之后精心的预设, 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使课堂气氛更有活力.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 老师通过预设之后, 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往, 质疑问难, 真正地从课本上学得知识, 增强思维能力.从认识到实践, 再经过研究处理一系列动态变化, 将高中数学变成一个工程, 由老师抛砖引玉, 通过学生的钻研将其一一攻破, 将老师脑子里的知识真正地转移到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 2005.

[2]章飞.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 (Z1)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浅谈

一、做好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制定得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在执行过程中要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与教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学生可以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计划步骤,它包括:长期目标、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计划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二、重视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学生在课上能更加专心听课,因为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主次不分。课前自学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学生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实现由“了解”到“懂”。

三、保证听课的高效率

课堂是提高学习成果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听是主要的,听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教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会。学生听的時候不能“左耳进,右耳出”,要注意思考、分析问题。如果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会顾此失彼,导致课堂效果低下,因此应适当地做笔记,领会课上教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做到五官协调活动。

四、独立高效地做作业

在课堂、课外练习中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独立、高效。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得整齐、清洁,使页面有一定的美感,还要富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关键环节与有利时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因此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独立作业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这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由“会”到“熟”的过程。此外,在作业时学生要保证效率,十分钟能完成的作业,绝不能拖到半小时完成,拖拉散漫的作业习惯会使学生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五、正确对待错题

多年以来,我始终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常规改错——对每次作业或测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整理,这将是以后复习时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改错不是简单地将错题重做一遍,重要的是要有错因分析、方法小结,并尽可能地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做到触类旁通。我要求学生在改错本上写旁批与反思,主要从这些方面思考:一是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思考采用的方法;二是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三是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四是有无其它方法,想多种途径;五是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对于作业里出现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只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错误,学习才会进步。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所以第一次没有做对的题目,虽然经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但是如果不及时整理好这道题的思路及需注意的问题,那么第二次再遇到这样的题型时,很可能还会犯与上次一样的错误,因此,错题集的整理是必须的。而且整理好之后,也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六、善于归纳总结

抓数学学习方法必须要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灌输。归纳总结就是一个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不断遭受挫折,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不会总结的学生,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总结是成功的捷径。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小结,能实现对知识的由“活”到“悟”。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节一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学会梳理归纳、总结规律,我指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知识点,二是题型方法,三是易错点。这样反复训练,也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从效果上看,学生因为尝到了甜头,成绩节节攀升,所以兴趣也浓厚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步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后,教师也轻松了。

参考文献:

1.王锐.培养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11(19).

2.孙兵华.注重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0(23).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篇12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则要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 以致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 觉得离生活很远, 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 由于老师已把各种题建立起了统一的思维模式, 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 因式分解先看什么, 再看什么, 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 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式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要求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有所减少.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会使自己的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 勤思考, 好动手, 重归纳, 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 并永久地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 及时了解, 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 需要我们站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运动思想, 转化思想, 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 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 比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 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 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 联想与类比, 比较与分类,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一般与特殊, 有限与无限, 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 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 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 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 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 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胜不骄, 败不馁, 养成积极进取, 不屈不挠, 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 要遵循认识规律, 善于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 经常进行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做题不行, 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 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 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1)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 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 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 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 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 以防再犯, 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的东西, 能由果溯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形成板块结构, 实行“整体集装”, 如表格化, 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 由一例到一类, 由一类到多类, 由多类到统一, 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4) 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 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 通法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 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想, 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 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 在解其他问题时, 是否也用到过.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预学实践下一篇:节能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