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过程

2024-08-08

阐释过程(共7篇)

阐释过程 篇1

曾有不少同学问这样的问题: 学物理最难的是什么? 学物理最困难的有两点: 一是对一个具体的物理过程作出准确、透彻地分析; 二是依据物理过程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很多同学在物理学习中都有着相似的体会: 老师讲课能听懂,书也能够看明白,就是题目不会做,即使“会”做也易错。这恰恰说明了“应用物理知识对物理过程作出正确、透彻的分析”往往要比 “掌握物理知识”更为困难。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考试中要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题时,不是立即动笔,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这时一定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快速读题,一边读题一边思考,思考怎样将问题一步一步的进行分解,也就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一旦将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为几个简单的过程,这个问题原则上就可以解决了。

解决物理问题总是从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关系等几个方面循序进行; 这其中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最能体现物理思想,也最能展现学生的物理素养。

物理过程,即物理现象变化发展过程,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对应。状态则与物理过程中的某个时刻相对应。任何一个物理过程均有初末两个状态及无数个中间状态。物体的状态通常用状态参量描述。

一个物理问题的求解,很重要的环节即是对题目中包含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只有对物理过程的本质作深刻的透析,才能发现其遵循的规律,才能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规律去求解某状态下的未知状态参量或某过程中未知过程量,达到对问题的求解目的。

一般说,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可能是只讨论某一确定状态下各参量间关系; 有些复杂问题往往包含几个或多个连续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树立善于将复杂过程隔离分为若干个不同阶段来处理的意识,对每个阶段初末状态及每个过程遵循的不同物理规律作深入的分析,同时要注意两相邻阶段中间状态,或某过程中临界状态的分析。所有这些如果都分析清楚了,一般说来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明确了。

成功的中考命题具有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特点。尽管“立意”是考题的灵魂,但是复杂新颖的情境设置同样是命题者苦心经营的重要环节,考生能否从复杂的物理情景中,对物理状态和过程作出清晰明了的认识和分析是重点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目前各地中考题目最后两个都综合题,其目的就在于现场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书面表达,观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评判学习能力的高低。通过综合题的考查可增大对考生的区分度,便于高校选拔新生。

要提高物理复习的质量,一定要坚持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上下功夫, 如果某个环节或某个过程分析不清楚,恰恰说明你在这个环节上出现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这正是需要通过复习提高学习能力的地方。

没有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应从三个方面加深理解: 学会分析物理过程; 学会等效物理过程; 学会利用物理过程。下面结合具体问题阐释一下上述三个方面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学会分析物理过程———解决问题的关键。任何过程的发生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 1) 从时间的角度分析: 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把一个复杂过程分成几个简单过程。( 2) 从空间的角度分析: 将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几个相关联的过程,分成几个简单的过程。

做物理习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维,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物理问题的求解,很重要的环节即是对题目中包括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只有对物理过程的本质做深刻的透析,才能发现其遵循的规律,才能正确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规律去求解某状态下的未知状态参量或某过程中的未知过程量,达到对问题的求解目的。

一、物理过程在头脑中的再现呈现

物理过程的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综合题而言, 需要通过过程分析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并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加以综合解决。本文谈谈分析物理过程的一般方法。

用动力学观点分析物理过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性质由力、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因此物体的运动过程也通过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反映出来。这种以分析力统领分析问题之“纲”,从而得出其它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方法称为动力学方法,也是分析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

二、利用约束条件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对象的变化分析物理过程

1. 利用约束条件分析物理过程。对研究对象的运动轨迹构成限制的物体叫约束物,习题中常见的约束物有平面、轨道、杆、绳等。当约束物变化时往往意味着物理过程的改变。

2. 根据物体间相互作用对象的变化分析物理过程。有些物理问题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构成,这些物体间依时间先后会相继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可根据物体间相互作用对象的变化区分物理过程。

三、寻找临界点,进行过程分析

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要引起其它物理量的变化,物理量变化到某一值时,要引起物理过程的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 一定存在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分析临界值,可以知道物体在临界状态前后的运动过程。

临界问题常可分为下列几种: ( 1) 连接相邻的物理过程的状态; ( 2) 某些物理量出现极值的状态; ( 3) 某些物理量的值变为零的状态。

四、通过计算推理,展现物理过程

有些题目物理过程比较隐蔽,即不能从题目所给的物理现象中直接知道物理过程的全貌,也无法从某一物理事实直接推知整个物理过程,必须由题目所给的数据和条件经过仔细计算才能了解其中一个子过程,由此进一步计算分析,推知下一个子过程。这样层层攻坚,逐步推理,才能拔开迷雾见本质,获知全部物理过程。对于这类题,物理过程的探寻过程同时也是直接获得答案的过程。

综观以上分析,初中物理当中力电、光电、力热结合的物理题目过程极其隐蔽,物理情景非常复杂,只有经过一步步准确的计算,层层推理,才能逐步展现出物理过程,得以见“庐山真面目”。这不仅要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及想象力,还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耐心。

阐释过程 篇2

荀子和谐思想阐释

荀子的著作里处处闪烁着和谐的思想,荀子的.和谐思想源于和谐音乐的思想,它以和谐政治思想为核心,以和谐经济思想为基础,并深入运用到军事上,最后回归到生态和谐,是先秦诸子百家最有理论体系的和谐思想.

作 者:王闰吉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丽水,32300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9)分类号:B222.6关键词:荀子 和谐思想 和谐音乐 和谐政治 和谐经济 和谐军事 和谐生态

阐释时代和“时代的阐释” 篇3

那个一袭红衣、小手托着下巴、圆圆滚滚的胖女娃,伴着“中国梦,我的梦”的大主题,获得了覆盖大江南北的出镜率。她的创作者—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林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被自己命名为“憧憬”的彩塑作品,会被这样“发现并升华”。

传统艺术何以安身立命

清朝末年,擅长捏泥人的穷孩子張明山将泥塑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家族生意,开创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著名流派,并得名“泥人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内忧外患,在天津这个商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泥人张”的绝活不仅传承了下来,还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1949年之后,张氏的几位传人有的做了天津市文史馆馆长,有的受聘到中央美院等高校任教。而对保存“泥人张”流派的彩塑工艺最为重要的是,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归天津市文化局下属,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泥人张”正式成为一个事业单位。

“按现在的话来说,这其实就是抢救。”“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钢告诉本刊记者,其实当时张家的后人已经没有几个在做泥人了,如果当时不成立这个工作室,不招收学员,“泥人张”很可能早就濒临失传的境地。

“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直不断从美院招收毕业生,教给他们这一传统工艺,培养出的几代学徒有的陆续转行,有的留下钻研精进。许多优秀的学徒在学习掌握“泥人张”传统技法的同时,开创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虽然说艺术有它的生命力,但是传统的东西与现在毕竟是有隔膜的。就比如说京剧,现在的人如果不是从小长期接触,很难对它有兴趣。所以,传统艺术有没有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差别会很大。”与林钢同时期进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玉生对本刊记者说。

张玉生所说的“差别”,在天津三大民间艺术的不同命运上就能体现。半个世纪前,“泥人张”成立了工作室,杨柳青年画成立了画社,都归文化局管,不仅搜集、留存了很多珍贵的老作品,也都开枝散叶,培养出了几代传人。然而,一百多年前同样出名,和“泥人张”一样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天津“风筝魏”却逐渐式微。

1949年以后,“风筝魏”没有像“泥人张”那样成立工作室,一直局限于家族内部传承。今天,虽然还有魏氏后人以“风筝魏”为名开风筝店,但一些古法手艺已经失传,作为一门工艺流派,它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计划经济时代,“事业编制”为搞工艺美术的人们提供了重要平台。他们不仅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充裕的创作时间,也获得了“采风”的合法身份。民间的彩塑艺术灵感源于生活,“泥人张”的工艺美术师和学徒们每年都会外出“体验生活”以获取灵感和素材,作品也因此记录见证阐释着时代精神。

1978年,第五代“泥人张”的代表人物杨志忠创作了一件佤族少年跟几只鹅“打架”的泥塑,被选入了人教社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课文名叫《颗粒归公》,讲述的是“弟弟”为了保护公家的粮食跟自家的鹅对峙,被路过的“泥人张”看见并表扬,然后为他塑像的故事。佤族少年双手高高托举着麦穗,睁大圆圆的眼睛瞪着几只跟他抢粮食的鹅,这个艺术形象以及“大公无私”的教育阐释,一起留存在许多70后、80后的记忆里。

“现在我们也会下乡采风,但是跟那个年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张玉生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他和林钢一起到河北兴隆的乡村体验生活,出发前,先要拿本地粮票换全国粮票,到单位开介绍信、盖章。到了河北之后,要先到当地县里交介绍信,然后让县里的文化局或者宣传部再开一个介绍信到乡镇,乡镇里再给安排一个接待他们的村子,在老乡家里吃住。白天,大人们下地干活去了,他们就跟村子里的小孩一起玩,给他们捏泥人。

正因如此,从“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陈列在橱窗里的成千上万件作品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找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记忆。而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又被一代代的欣赏者发掘、阐释,赋予新的意义,投射进现实中去,表达人们新的想法和价值观。

2013年,被选中进入“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还有高级工艺美术师孙永升的一套作品─《村官》。一个女大学生村官,背着背包,戴着鸭舌帽,蹲在地上跟老乡一面交谈,一面用本子做笔记。其形象与村官的传统形象迥然不同。

有趣的是,因为那位女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太像记者,所以在“中国梦”系列宣传画里,这组作品被改名为“新闻战线走转改,基层采访中国梦”。

面临考验的杨柳青

与“泥人张”的作品一同入选“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还有很多天津杨柳青画社的年画作品。

在杨柳青画社的博物馆里,收藏着6400多块画板和1300多种画样。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历史上,天津杨柳青有很多家年画店,创作出了大量画式和雕版。即便是在很艰难的历史时期,杨柳青年画依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创造力。

传统的杨柳青年画作品里,有大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宣传优良民风的作品。这些作品多由当时的官方出画样,委托画店制版印刷,然后张贴在乡间市集,成为早期的“公益广告”。比如一幅讲述爱说谎话的“王大谎”真遇到麻烦时没人再相信他的老年画,这次就被“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发掘出来,以“诚信”为题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大半个世纪的战争动荡中,大量画版曾被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国军等部队征集了去当柴烧,还有很多画版流落民间,变成鸡窝棚、搓衣板。近年来,因为出版业本身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雕版印刷的杨柳青年画工艺正渐渐失去市场。

而最为核心的,是艺术的创新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和“泥人张工作室”一路“事业”到底不同的是,杨柳青画社在改革开放之后改制,开始了企业化管理。虽然依旧归属于文化局,但财政上开始独立,对艺人们而言,绩效和考核变得非常重要,潜心搞创作的空间变小了。现在,重复生产更多,有影响力的创新的画式作品较少,出售的年画商品和延伸产品,也都是以老的画式为主。

阐释过程 篇4

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是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阐释学 (Hermeneutics) , 又称解释学、诠释学, 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后期的阐释学, 在伽达默尔手里被发展成人文学科, 他认为作品的表现和玩游戏的过程相似。游戏本身乃是游戏者和观赏者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被展现的过程。 (汉斯-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1999) 文学阐释学研究中心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译者的解释和再创造与阐释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斯坦纳用阐释运作的四步骤说明了翻译行为: (1) 最初的信任 (initiative trust) ; (2) 进攻 (或侵入) (aggression or penetration) ; (3) 吸收 (incorporation) ; (4) 互补或补偿 (reciprocity or restitution) 。 (George, 2001)

2 按照翻译阐释运作理论对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解构分析

(1) 最初的信任

信任是斯坦纳翻译阐释运作的第一个步骤, 指的是相信原文能够被理解, 一种信心的投入, 以过去的经验为保证。不过, 这种信任在译者面对所要翻译的文本时, 它的意义和严肃性受到影响。 (谢天振, 2008)

“论读书”写于十七世纪初期。王佐良充分发挥了翻译活动主体选择和信任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并且信任由古英语向现代英语过渡时期的, 大胆借鉴外来思想文化、抒发情感、表现自我的散文文本。作为一个诗人, 王佐良讲诗、评诗、译诗得心应手。他的不少著述是讲诗的, 如《英国诗选》《读穆旦的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等, 散文作品翻译涉猎不多, 《论读书》的翻译对他来说不像译诗那样驾轻就熟, 但是译者考究了原文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原文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 他认为原作是一部持之有故、言之有物的、有学术价值的严肃作品。而且, 王佐良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时, 师从英国著名的文艺复兴学者威尔逊教授, 深受英国文学的熏陶, 拜读了许多培根的作品, 喜欢他的简约风格, 这更是让王先生信任“论读书”的可译性和翻译价值。

(2) 进攻

“信任”之后, 便进入翻译阐释运作的第二个步骤——“进攻”, 即两种文化、两种意识形态间的矛盾。在斯坦纳看来, “进攻”是具有暴力性质的抢掠行为, 译者抢掠的资源是异国丰富的语言宝库, 因而这个阶段“不可能不存在成见, 译者不得不对他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视域妥协”。 (George, 2001)

例1 :

原文: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oy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译文: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王佐良的译文超越了原文的表层结构, 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化成汉语表达习惯常见的主动语态, 又深入探究了原文的思维逻辑层次、信息分布以及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如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译作主动语态的“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加入了逻辑词“又”, 而且把perfect很好地译为了“补……不足”。在句子后面的读书类比中, 王佐良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根据汉语阅读与思维习惯, 颠倒了句子顺序, 对原文进行侵入, 使译文更倾向于译语读者。我们由此可见, 译本深受译者文化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译者积极地“侵入”并非被动翻译, 并使原作在译入语中获得了第二生命。

(3) 吸收

“进攻”的目的便是“吸收”, 这是译作的表达阶段。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 有完全归化的, 有彻底直译的。正如斯坦纳所说不管“本土化”的程度如何, 引进原文的行为都会使整个本土结构潜在地错位或重新定位。 (George, 2001)

《论读书》语言古朴简练, 保留了一些古英语词汇, 如nay, sloth。原文中还有一些拉丁文, 如Abcunt studia in morse, for mey ale cymini sectores。此外, 原文中的长词、大词显得庄重。王佐良充分吸收原文古英语特点和散文风格, 用汉语中语言色彩正式的文言文进行翻译, 保持了原文句式对称的特点。

例2 :

原文: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se.

译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可以看出, 原文句子中有许多带有长元音/ei//ai//i:/的词, 如make, wise, deep和带有流辅音/m//n//l//r/ 的词, 如men, mathematics, natural。在处理这一类的排比句时, 王佐良竭力保留原文平衡对称的节奏, 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属于不同的语系, 译文不能完全吸收。他巧妙地使用“使”字句结构, 补充了后五处排比句中省略了的谓语动词和宾语, 且把原文中的拼写简短的单个形容词译为汉语中多见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在译最后一小节时, 用中国人更能接受的“凡……皆……”的四字结构来处理, 这便是吸收。

(4) 互补或补偿

斯坦纳翻译阐释运作理论的第四个步骤是互补或补偿。如果没有第四个步骤, 阐释运作是危险且不完整的。斯坦纳认为对于翻译工作和翻译职业道德而言, 通过这种互补行为来恢复平衡至关重要。 (George, 2001)

例3 :

原文: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译文: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作中的sloth和affectation对应的直译应该是“怠惰”和“矫揉造作”, 王佐良考虑到汉语文化因素和典型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作为补偿, 将它们译作单字的“惰”和“矫”, 更加精悍、醒目。此外the humor of a scholar没有译为“一个学者的幽默”。原文中的humor在这里表示A person’s characteristic disposition or temperament, 即“人的气质”。王佐良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 他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加明白原作者想要论述的道理, 考究了上下文, 没有选择直译, 而是译作“学究故态”, 很好地在形式对等的基础上补偿了意义对等。

《论读书》被王佐良译成中文后, 被广大中国人民所熟知、传诵、研究, 赋予了原语语言以力量, 经翻译后成为了经典, 这就是补偿的互惠互利行为。

3结语

斯坦纳将翻译看作四个步骤的阐释行为, 从哲学的高度而非技术操作层面来解释翻译的操作过程, 克服了长期统治翻译理论的传统翻译三点论的不足, 为后来学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7, 93, 95, 312, 313.

[2]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上) [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5.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篇5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阐释过程 篇6

关键词:强制阐释,本体阐释,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

0 前言

阐释学“ Hermeneutics”源自于希腊语, 意思是“ 了解”。 这是从希腊神赫耳墨斯 ( Hermes) 的名字得来。 阐释学是由19 世纪德国哲学家F.E.D. 施莱尔马赫 ( 1768~1834) 和W. 狄尔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创的。 施莱尔马赫致力于圣经释义学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有关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性理论, 使神学的解释成为普遍解释理论的一种具体运用。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他仿效为自然科学奠定哲学基础的。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 提出了作为“ 历史理性批判”的解释学。 他所关心的中心课题是:处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解释学如何能对其他历史性的表现进行客观的理解。

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 他把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 从而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 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 海德格尔通过对“ 此在”的分析达到对一般“ 存在”的理解, 并把理解作为一种本体论的活动。 他提出了“ 解释学循环”这一著名理论, 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 认识预期”是待解释的意义的一个部分, 理解活动的完成因而依赖于理解的“ 前结构”, 即一组在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

在国内, 强制阐释论被学界广泛知晓始于2014 年8 月的“ 开封年会 (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 是由学者张江提出的, 虽然这并非会议的勘定议题, 但在很多小组会议上, 关于强制阐释论以及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1 “ 强制阐释”到“ 本体阐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当代学者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审视当代西方文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论? 基于多年潜心贯注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正当性提出了有力质疑。 他认为“, 强制阐释”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重大缺陷。 他提出“ 本体阐释”的建构思路, 超越“ 强制阐释”的局限, 勾划了重建当代文论的有效路径。 文论的研究源于文学又高于文学“,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研究是文学文论研究的一部分。

17 世纪的哲人莱布尼茨曾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从广义上讲,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所有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 因此, 对文学翻译中“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研究, 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关系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引起了翻译界的极大重视, 翻译研究从探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转向从文化层面去审视和考察翻译, 翻译被看作两种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 外国文学翻译中, 文化信息是否得到了准确传递;中国文学翻译中, 文化信息能否通过语码转换被读者接受;杜绝出现或者极少出现“ 文化误读”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在研究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化关联方面的主要议题。

3 探究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关系意义

学者们对“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种研究对加强异质文化交流、增进文化之间的对话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 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 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中国文学是怎样通过语码转换把中国的本土文化传播出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文学翻译的“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现象进行研究, 是文学翻译界一个极为紧迫的研究课题。

4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因此, 伴随着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往来, 文化与语言间的联系和碰撞也越来越多。研究“ 强制阐释论”, 探究“ 话语转换”“、 硬性镶嵌”“、 词语贴附”“、 溯及既往”的深层次含义, 顺应“‘ 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的依据, 探寻“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是文学翻译急需解决的议题。

总而言之,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既要使得译文能够体现中国文化艺术和语言创作的水准, 也要使得译文自然流畅, 具有较大的可读性。 只有将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利用, 才能充分发挥文化思想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才能够为海外读者所认同和接受, 从而对其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 2014 (5) .

[2]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艺争鸣, 2014 (12) :7-20.

[4]Derrida, Jacques, “The Time Of a Thesis:Punctuations, ”In Alan Montefiore eds., Philosophy in France Today,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5[J].

[5]李彦明.反思与重构‘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 2015 (8) :90.

[6][加拿大]艾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 译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

阐释过程 篇7

在《反对阐释》一文未开始之前, 苏珊·桑塔格引用了王尔德书信中的一句话:“惟浅薄之人才不以外表来判断。世界之隐秘是可见之物, 而非不可见之物。”按照传统的艺术理论分析, “可见的外表”是物质的表象, 即现象, 而“不可见之物”相对应的应该就是内容, 这其实暗示了桑塔格的立场—重视现象。在她看来, 内容说在今天“是一种妨碍, 一种累赘, 是一种精致的或不那么精致的庸论。”但无奈的是, 内容说已经根深蒂固于以严肃态度看待艺术的人们之中。

西方对艺术的思考, 一直都局限于古希腊艺术模仿论或再现论所圈定的范围。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与现实世界隔了一层, 是“影子的影子”, 不具有真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 只是有三点差别, 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所取的对象不同, 所采取的方式不同。”17世纪的古典主义提出的“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是“模仿说”的延续, 而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以再现社会现实为宗旨, 是对古希腊模仿说继承的高潮。模仿说的历史渊源, 让大多数艺术家和批评家即便是在现代, 都依然具有其特点, 人们依然断定所谓艺术作品就是其内容。内容说让内容和被忽视的形式形成了二元分立, 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即重视内容, “对阐释的持续不断, 永无止境的投入。”

苏珊·桑塔格所说的阐释, 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阐释, 而是指“一种阐明某种阐释符码、某些‘规则’的有意的心理行为”, “从作品整体中抽取一系列的因素, 阐释的工作实际成为了转换的工作。”在艺术批评的世界中, 大多数情况下, 概念阐释为了驯服一切艺术, 对内容予以阐释, 拒绝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 “传统风格的阐释是固执的, 但也充满敬意;它在字面意义之上建立起了另外一层意义。现代风格的阐释却是在挖掘, 而一旦挖掘, 就是在破坏;它在文本后面挖掘, 以发现作为真实文本的潜文本。”概念阐释抛弃人们对艺术的体验和感受力, 根据自己需要从文本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概念, 最终导致了一种旨在对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的抽象的普遍性的理论。

其中最有影响的现代学说, 即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 实际上是侵犯性的、不虔敬的阐释理论。“用弗洛伊德的话说, 所有能被观察到的现象都被当作表面内容而括入括号。这些表面内容必须被深究, 必须被推到一边, 以求发现表面之下的真正的意义, 即潜在的意义。对马克思来说诸如革命和战争这样的社会事件, 对弗洛伊德来说个人生活中的事件以及文本, 这些都被当作阐释的契机。”这里的“必须”, 表明如果不对它们进行阐释, 它们就没有意义, 去理解就是去阐释, 去阐释就是去对现象进行重新陈述, 是为其找到一个对等物。它不是探求文本的可能性, 而是指定其必然性, 扼杀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相当简单和粗暴的。桑塔格将这一切具有“破坏性”的阐释视为“智力对艺术的报复”, 认为这种现代风格的深度阐释模式“是反动的、荒谬的、懦怯的和僵化的”, 它使世界贫瘠和枯竭。

因此, 桑塔格主张向现象学观念里那样对待艺术现象, 按照现象学的理解, “现象”的本意是显现出来的东西, 现象学家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物本身, 在现象与本质之间不存在一层隔膜, 这就区别于柏拉图理念说的几层世界的分法。海格德尔认为, 现象和真理不是相互独立或平行的客观与主观这样两个过程, 二者都是发生于“存在”的过程中。柏拉图以来的全部西方形而上学都在谈论“存在”, 实际上, 谈论的只是“存在者”, 虽然“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 但“确实不能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者’”。现象学之现象是可以被人经验的东西, 它既不是单独的东西, 也不是经验的经验, 而是物性与经验结合的结果, 这才是真正的存在。正如现象学所追求的那样, 人们要真正地存在于世界, 必须避免把多样性和模糊性限制在人们所熟悉的美学倾向的一些观念, 使它们变得容易处理和解决, 正如桑塔格所抵制的僵化一样, 因此, 从现象学的角度, 桑塔格认为艺术无须借助文本之外的意义而存在, 艺术自有其多元的世界。

桑塔格曾自命为文化多元论者, 她自己曾说过“我曾经赞成——现在也赞成一某种多元的、多形态的文化”, 显然, 作为一位多元论者, 桑塔格反对对文本作出概念阐释, 就是她所说的:“如果我反对释义, 我也不是这样地反对释义本身, 因为所有的思考都是某种释义。我实际上是反对简化的释义, 我也反对花巧地不意念及名词调换和作粗浅的对等。”正如《诗经·蒹葭》, 这是一首怀人之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本诗通过情景交融将纯粹的、美好的男女之恋描写得自然生动。但有阐释者解析成“思贤”之诗, 表面上是男子思慕女子, 实质上是以此来隐喻, 借此来表达“求贤”之情。这首来自民间, 经过士大夫加工过的诗歌暴露出了阐释者对作品的不满, 以别的东西取代它, 让这首诗成为当时主流意识模式的物品。

桑塔格正是觉察出人们盲目地、错误地抬高了理性的地位, 拓宽了理性独裁统治, 因此用“反对阐释”宣判了“理性的毁灭”。《反对阐释》抨击对真实的信仰、对纯粹的古典主义的信仰, 提倡反对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以取消理性对感性的绝对统治地位, 取消理性对感性的挤压与驱逐, 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并存, 取消美学上的二元对立。

现代学说的阐释失误在于其“深度意义”模式, 以及对理性主义的推崇, 这种机械的, 僵硬的阐释正在逐步的削弱艺术的魅力, 直至艺术消亡。感性作为与理性相对的对立面, 应该得到重视, 而不是一直遵循二元对立的批评方式, 应该回到事物自身, 体验事物本来面目的那种明晰。

摘要: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论文集《反对阐释》, 对传统的文艺批评进行了根本的颠覆, 反对旨在挖掘深层意义的传统批评理论, 反对理性主义至上的观念, 提倡艺术批评的多元化, 寻求感性去体验艺术作品。“反对阐释”的颠覆性新观点, 对今天的文艺批评仍然极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反对阐释,现象学,理性主义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 著.反对阐释[M].程巍,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1, 5, 6, 7, 8.

[2]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 著.诗学·诗艺[M].罗念生,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5-6.

[3]海德格尔, 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王庆节,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5-11.

上一篇:综合网络管理下一篇:校园文化市场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