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释

2024-10-25

理论阐释(精选12篇)

理论阐释 篇1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尽管有所不同, 但它毕竟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雷欧提斯, 不是奥菲莉娅。文学作品结构中包含着若干的“不定点”和空白, 这些在本体论层次上是不能消除的。基于这样一种特点, 文学作品就呼唤读者来充实和填补, 使作品趋于完整。然而, 读者是否完全掌握了阐释权, 可以任其阐释?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对阐释者的制约状态, 寻找阐释的度。

一、从文艺起源角度解析

关于文艺的起源, 伽达默尔有这样一种看法, 他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游戏, “游戏的正直主体 (这最明显地表现在那些只有单个游戏者的经验中) 并不是游戏者, 而是游戏本身。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吸引游戏者的东西, 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的东西, 就是束缚游戏者于游戏中的东西。”[1]他认为, 是游戏让游戏者进入游戏, 游戏者在这游戏过程中得到自我表现或表演, 但一旦要自我表现或自我表演就需要观赏者, 因此, 整个游戏就有游戏者和观赏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理, 文艺也应如此, 作者、文本同样也需要读者, 文艺作品只有被阐释、被展现时才具有价值, 艺术的真理也就在于接受者和作者的对话。对文本来说, 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

既然文艺本质上是游戏, 游戏是游戏者与观赏者的对话, 那么作品也理应有作者和读者的对话, 既然是对话, 就不可能完全取决于一方, 单方面站在读者角度任意阐释显然不可取。然而, 英伽登也提到了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的不平衡。首先, 在本文与读者的交流中, 信息发出者的意图语境消失了, 只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其次, 这种交流本身不构成反馈, 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本文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 本文与读者之间无法建立调节意图的直接语境, 这种语境只能靠读者从本文的意指中去建立。

虽然本文无法自发地响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指示和提问, 但本文通过未定性或构成性空白等各种不同形式来作为与读者交流的前提, 呼唤读者的合作。“所以文学中的交流是一种产生在调节基础上的过程, 这一调节不靠既定代码, 而是通过一种明确与暗隐、展现与隐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来实现。”[2]这种基于调节的交流, 从一定意义上也限定了读者的阐释。

二、从“具体化”层面解析

英伽登在“再现的客体层次”中, 提出一个关键概念“未定点”。在具体化过程中, 读者填补本文中的未定点, 复原被省略的内在逻辑联系, 将“轮廓化图式”描绘得更充实、具体, 而且这一过程充满各种可能性。“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3]每个读者按照自己的知觉方式和审美情趣进行, 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具体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差异, 甚至同一读者每次阅读同一作品时也会出现差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的过程。因此, 读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未定性与空白的具体化就出现了两种情况:有的具体化与本文明确表现的部分和潜在的部分协调的较好, 有的则协调得较差, 甚至完全是读者自己想象的产物。

“第一种是忠于原作者意向的‘恰当的具体化’方式……恰当的具体构成了科学地阐释作品的外部极限, 而文学批评家通过多次阅读也许能够接近这个极限。具体化的第二种形式是‘虚假的具体化’。某一具体化可能会由读者自己想象和虚构去任意对未定点和空白加以填充, 从而背离作品原意, 甚至成为一部面目全非的‘新作品’, 而仅仅与原作存在或多或少的一点联系。这种‘具体化’会导致原作品质量的丧失和对作品的错误理解。”[4]他认为未定性与空白的填补越接近作者的本来意图, 那么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会越正确些。

因此, 阐释的度应该也在“恰当的具体化”之中。读者不能任意地填补本文中的未定性与空白, 而必须依照本文的引导和暗示去将作品中的图式现实化, 否则这种具体化便是不恰当的, 作品就愈可能被粗劣地歪曲

从阅读过程中解析

本文符号间存在着先于读者刺激的既成关联, 即“自关联”。面对一篇本文的不同符号, 读者试图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格式塔, 一种“一致性阐释”。如果符号间原本就不存在任何潜在关联, 那么格式塔的建立便子虚乌有。但格式塔又不会自动联结, 还需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填补作用, 在本文符号之间的先在联结关系中得到构筑。

未定点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本文的未定点赋予确定的含义, 填补本文中的意义空白, 体现在作品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现实化, 未定性与意义的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 这就是作品所谓“召唤结构”。这些基础结构显示着某些不完整, 没有自主性, 并需要实现其完整性, 通过基本结构的显现, 使观赏者意识到其中的不足, 令观赏者感到不满足, 并诱导、说服观赏者去探寻其他性质, 不断填补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完整,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发现那种完整的性质, 并达到内心的满足。“只有 (在作品纯粹的重构之外) 形成一个赋予艺术作品简单框架以充分审美性质和审美价值的审美具体化时, 符合作品特征的理解过程才能显现出来。”[5]

同时, 视域融合的观点又使读者的作用不至于过分任意, 阐释学的视阈融合是哲学阐释学的重要概念,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拥有自己的视阈, 所有的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的前理解, 依赖于理解者的传统影响和文化惯例, 理解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但是阐释者的任务不是孤芳自赏, 而是扩大自己的视阈, 与其他视阈相融合, 这就是视阈融合。在视阈融合中, 过去与现在、主体与客体不断地进行对话,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所有的文学阐释也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理解与再创造。

摘要:阐释学认为读者接受具有远比文本创作及文本客体性阐释更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 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 使其未定点获得了活生生的具体化。而有人则将阐释误解, 建构了完全不同于文本的新的文本。本文试图从文艺的起源、具体化、召唤结构等方面来解读对阐释者的制约的状态。

关键词:阐释学,未定点,具体化,召唤结构,视阈融合

参考文献

[1]、《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伽达默尔, 洪汉鼎译

[2]、《接受反应理论》, 金元浦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63-164, 2001

[3]、《本文的召唤结构》伊瑟尔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 236, 慕尼黑, 芬克出版社, 1970

[4]、《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王岳川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66, 2003

[5]、《现象学美学:其范围的定义》, 英伽登, 单正平、刘方炜译

理论阐释 篇2

日常生活中,我们免不了要向别人求助.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求助时,使用的话语也各不相同.这些话语都表达了怎样的求助含义,这些话语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求助话语?就是要尝试性的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来解释并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英语中的求助话语.

作 者:周红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11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1)分类号:H3关键词:认知 原型 范畴 礼貌原则 经济原则

理论阐释 篇3

关键词:习语;cool;概念隐喻

一、引言

“习语”是指习惯用语,“是某一特定民族的语言在长期的使用中经过提炼而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孙毅,朱文静 2011)。传统的习语观倾向于将其置于纯语言层次,而独立于人的概念认知体系之外,对其研究局限于词汇—语法层面。迄今已有学者从认知隐喻理论视角对习语的理解做了有益探索,如王文斌和姚俊(2004)等。但鉴于目前研究缺乏个案分析,本文拟以英语中含“cool”的习语为例,从认知隐喻理论视角阐释其意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揭示习语意义的深刻理据性。

二、概念隐喻理论与习语的隐喻本质

传统语言学把习语看作固定结构,认为其语义与各语素意义间无必然联系。Lakoff(1987)指出习语意义的建构具有理据性,而非形式和规约含意的任意搭配(唐玲,王维倩 2014)。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不仅被看作是修辞现象,更重要的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赵虹 2006):以已知、具体的领域来理解另一陌生、抽象的领域。

三、英语“cool”习语及其概念隐喻

1.“cool”是“冷静”

我们常用“头脑发热”来表达“冲动”的含义,与“热”相对,“cool”则经常表达“冷静”,如cool down/off, (as) cool as a cucumber, cool it, keep/lose ones cool, play it cool:

例1:Just take it easy. Cool off a bit.

不要紧张,冷静一点。

例2:...Ahs bout crazy. But Miss Ellen jes as cool as a cucumber. (Gone with the Wind)

我都气疯了。不过爱伦小姐还照样冷静,像没事一样。(《飘》)

例3:His friends were holding him back and telling him to cool it, but he broke free and punched the barman on the nose.

朋友拉住他,让他别激动,可是他挣脱开,一拳打在酒吧服务员的鼻子上。

从以上例句不难发现,“cool”的概念义侧重褒义,即与愤怒、激动、紧张、担心等强烈感情或过激行为相对的“冷静”状态。

2. “cool”是“遭受冷遇”

遭到冷遇而不被理睬时,人们难免感到些许凉意,如cool ones heels。

例4:Although Chou Chung-wei was normally quite patient, he was beginning to feel he had been left to cool his heels too long.

周仲伟虽然好耐性,却也感到坐冷板凳的滋味了。

当某人持续“等待”,脚跟都冻僵了,意味着很长时间不被理睬,由此引申到认知域是“遭受冷遇”。

“Cool”习语隐喻理据考究:习语的意义不能通过字面含义直接推导,须通过概念隐喻在字面义和隐喻义间建立映射、搭建桥梁。当人类受到外界较低温度刺激时,身体会将“凉”的信息传至大脑,产生“凉爽”或“冰凉”的温觉。基于“凉爽”这一知觉,人们联系到在面对“愤怒、激动”等感情冲动时需降低头脑的温度、保持镇静,从而得出“cool(凉)是冷静”的隐喻概念;而基于“冰凉”,人们联系到不被理睬、需长时间等待的境况,便将身体体验到的“cool”的知觉拓展至心理范畴,即用“cool”表示“遭受冷遇”。

四、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某些构件经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的短语或短句,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本文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含“cool”的习语进行了分析,阐释了“cool(凉)”概念投射到英语中不同领域的隐喻义。习语意义是通过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互映射而产生并结合特定社会背景而融会贯通。审视习语隐喻投射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提高英语习语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孙毅,朱文静.习语的认知隐喻学机理读释——基于“冷(cold)”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11(6).

[3]唐玲,王维倩.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习语理解与记忆研究[J].外语研究,2014(5):55-58.

[4]赵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60.

关于阅读的理论阐释 篇4

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求知和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情操陶冶为目的的阅读越来越关涉到人们的生存质量。我们一直在阅读, 也一直在谈论阅读, 但究竟什么是“阅读”?

从字源学意义上来说, “阅”和“读”, 两词同义, 都意为“看”。“看”和眼睛相关, 即用眼睛接受外在信息 (“外在信息”在此主要是指阅读文本) 。但“看”不仅仅止于“接受”, 英语中的“看”为“view”, “view”有“看法、观点”之意, 故而, “看”还包括对所接受信息的理解并形成自身的“看法”或“观点”, 亦即理解和内化。除此, “阅读”之“阅”, 还有“经历”之意, 我们经常说的“阅历”、“历尽沧桑”即是此意。因此, 阅读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经历”, 即经历文本中所传达的一切喜怒哀乐、人世沧桑、社会变迁、闲情小思等等, 这是一种文本情感和个人情感的磨合、乃至融合的独特的“经历”。

综上, “阅读”之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为“看”, 即接受信息, 此为感性层面的;一为“洞见”, 即对所接受信息的理解和内化, 此为理性层面的;最后为“经历”, 即体验, 这是情感层面的。概言之, “阅读”者, 读其文、明其理、阅其情也。阅读这一看似简单的活动, 内涵了感性、理性、情感三个层面, 而这恰好也是人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三个阶段。

二.阅读之意义: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深入了解了阅读的内涵, 就足以明确阅读之于人生之重要意义:阅读即人生。无论是感性、理性, 还是情感, 都是人类存在的生活方式。感性追求直观, 活得随性而轻松;理性崇尚完美, 使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而情感, 追求真挚, 让生命充满温情, 使人生充满回忆。而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到上述各个方面。比如, 阅读小说, 我们既能从文字中领略作者和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也能比照自身的经历, 与其同乐同悲, 当然, 我们也能于文字外获得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一个人生命中缺少了阅读, 其人生是不完整的。故而, 也就非常容易理解, 为什么古今中外之名人贤士如此重视阅读了。苏东坡认为, “退笔如山未足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莎士比亚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等等不一而足。古代之“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近代之“鲁迅嚼辣椒驱寒”、“闻一多醉书”等美谈则以事实说明了他们是如何重视阅读的。

无论古今, 亦无论中外, 阅读之于人生之重要性自不待言, 但阅读之于中国更有其独特境遇, 亦即阅读是君子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 其作为修身立命之道内在于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

众所周知,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是“文质彬彬”, 即内在德性与外在形式的统一。这就要求重视个人修养, 并把个人修养内化为主体的自主追求, 这即是儒家一再强调的“成己”、“成人”之说。而提高个人修养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充实自己, 即学习。《礼记·学记》中有“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之言;孔子也言“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这都是对学习重要性的强调。而学习一个重要的方面即阅读, 这甚至是古代学习中最重要的方面。欧阳修所谓的“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而, 在中国儒家传统里, 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承载着“读其文、明其理、感其情”之义, 它更承载着中国人的至高理想:通过阅读, 充实自己, 加强自己的修养, 从而成其为君子。

三.阅读之方法:感性·理性·情感

既然阅读对于人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作为语文教师, 又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作为内在于人们生命深处的活动, 具有读其文、明其理、感其情三个方面的内涵。这对于我们日常阅读及其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 要重视感性积累。感性积累在古代表现为启蒙教学。古代, 小孩入学始便要阅读并背诵“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 乃至“四书五经”、各种史书等。也许, 由于年龄的关系, 孩子并不一定能读懂、读透其中的文字。但这并无紧要, 关键在于积累。“好读书, 不求甚解”也是读书必不可少的一个境界。诸如宋代之朱子、清代之纪昀、近代之陈寅恪等都是自幼熟诵经典的。所以苏轼强调要“博观”、“厚积”。杜甫也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都是在强调文本积累对于人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因此,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必要的文本积累。

其次, 要注重理性升华。阅读不止是简单的接受过程, 亦是创造性的文本理解过程。文本的理解在于文本意义的生成, 而文本意义的生成一方面在于文本自身孕育的意义, 一方面在于读者赋予的意义, 唯有二者的结合才是文本的意义。而语文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读者所面对的文本是一个开放的文本, 正因其开放而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而读者作为主体之一具有自身独特的经历和经验, 也决定了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和主观性。故而, 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课标)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解读文本, 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应该建基于文本自身的基础上。

最后, 要重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文本本身即是作者情感的凝聚, 读者在阅读时就不能仅仅限于读其义、明其理, 还应该感其情。朱熹在《训学斋规》中特别强调了“心”的作用, 认为:“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 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看不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唯有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文本所流露的情感, 才能有所得。《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对阅读的要求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重视情感体验反映在教学中, 就要求老师的阅读教学不仅只是局限于知识性传授, 而且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上的熏陶, 将知识、道理等内化为情感, 形成文化积淀。

在知识、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当代, 阅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方式, 但其普遍性的彰显, 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对阅读本身的遮蔽, 因此对阅读自身的思考便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此, 笔者思考了阅读自身, 并从此出发, 探讨了阅读之于人生之意义, 以及阅读之内涵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几点启示。

刘志立, 武汉大学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教师。

摘要:阅读是人们求知和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情操陶冶为目的的阅读越来越关涉到人们的生存质量。深入了解了阅读的内涵, 就足以明确阅读之于人生之重要意义。阅读作为内在于人们生命深处的活动, 具有读其文、明其理、感其情三个方面的内涵。

理论阐释 篇5

从阐释学的视野融合理论看翻译研究

阐释学的视野融合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尤其是处于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当今社会.从该理论来看,译者视野和作者视野永远无法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现象无可避免.就翻译而言,这种过滤现象从语言形式、文化意象等各方面都很容易得到印证.

作 者:李黎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7“”(33)分类号:H059关键词:语言 文化 视野融合

理论阐释 篇6

关键词: 图形—背景 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 凸显

一、引言

双关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而备受青睐。所谓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手段(李中行,1992:10)。近些年来,对双关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结构形式、语用功能和美学功能上(薛冰、李悦娥,2000;欧忆,2000)。双关的使用不仅能使语言简练、丰富、诙谐,而且能引人注意,突出主题,本文将从图形—背景理论阐释双关语的凸显功能。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格式塔心理学先驱、丹麦籍心理学家Rubin提出,他在研究视觉感知时最早采用脸与花瓶幻觉图来说明图像感知与背景的关系。在脸与花瓶幻觉图中,有两种可能来感知画面上的图案:要么是两张相对的脸,要么是一只花瓶,但一次只能看到一种图案。如果脸是图形,花瓶则是背景;如果花瓶是图形,脸则是背景,图形和背景的确立是以人的识解为基础的(刘宇红,2006:12-13)。

脸与花瓶图案中,图形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或者是脸或者是花瓶,但大多数的视觉情景都是图形-背景相互分离的。完形心理学家认为,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āgnanz),即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运动或移动的物体用作图形(转引自田龙菊,2010)。例如,当一页扁舟泛波江上时,我们会把扁舟当做图形,把小河当做背景,因为小舟相对小河来说,是小的物体且容易移动的物体。

那么,如何区分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首先必须弄清楚图形和背景的基本特点。本文采用Talmy(1978: 627-649)的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来确定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

三、双关语的定义及分类

1.双关语的定义

双关语(pu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中的解释为:humorous use of a word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different words that sound the same.根据该词典的解释,英语双关语是指用一个词去表达两种意思,或者使用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达到幽默效果。根据这一定义,双关语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2.双关语的分类

(1)谐音双关(homophone)

谐音双关(homophone),顾名思义,指两个词语意义大不相同,但发音相同或相近,即使用同音异义词或发音相似意义不同的词语,“使语言新鲜活泼,诙谐有趣,能收到滑稽幽默、冷嘲热讽、生动有力或醒目的效果”(沈志和,2002:346)。谐音双关一般出现在广告、幽默笑话、文学作品中等。

例1:Then there was the man in the restaurant.

“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 the waitress said to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 the man replied.(Reader’s Digest,June 1980)

不难看出,sea和see发音相同,但意义悬殊。男士的回答乍一听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但这样就会让人费解,男士和服务员素未谋面。服务员稍加思考,再结合当时的语境,就不难明白男士是指这盘鱼已经离开大海很久了,一点也不新鲜了。男士运用谐音双关,诙谐幽默地表达了自己对食物不新鲜的态度,让服务员意识问题的所在,又不至于太尴尬。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homograph)是指利用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将原本表示彼义的词用来表示此义,并使这两种意义互相关联,即不直接表露,而指桑说槐,显得曲折含蓄(范金玲,2007:435)。语义双关可以使语言增加幽默感,既耐人寻味,又别开生面,常用于幽默故事、广告、文学作品等。

例2: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e assured hang separately.

——Benjamin Franklin

这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耐人寻味。要理解这句话,就要从“hang”的意义着手,一般其意为“拧成一股绳,团结”“被绞死”。因此本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我们不团结一心,就会被绞死”,一语双关,话语简单,哲理深刻。

四、双关语的图形—背景阐释

1.双关语图形、背景的确定

根据Talmy(1978)区分图形—背景的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可知,双关语中的双关部分是句子的语义焦点,具有凸显性,不可立即被感知,不太熟悉且不易预料,因此作为图形,而整句话则作为背景来描述双关部分的未知方面的已知特征。

2.谐音双关语的图形—背景阐释

图形—背景理论中会明确地划分图形与背景。在谐音双关语中,图形—背景的区分是比较明显的,谐音部分是图形,整个句子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是背景,帮助析出谐音部分的语义。由于谐音会存在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语言单位,使得人们在理解时会有一定的有意注意,在知觉感知上会较为明显。

例3: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该例中,pray与prey发音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pray意为“祈祷”,而prey意为“掠夺,剥削”,该句的意思为“周末他们为你祈祷,周一他们就剥削你”。Pray与prey发音相同,意思不同,语义上的悬殊使得这一对词语在认知上较为凸显,因此是该句话的图形。

值得注意的是,双关语中作为“图形”的谐音的选取很重要,要想达到凸显效果,谐音的选取就要十分讲究。

3.语义双关语的图形—背景阐释

和谐音双关语不同,语义双关语凸显图形的手段不是靠异词同音,而是靠同词异义,即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多义性,故意造成语义冲突,营造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氛围,从而增强表达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语义双关语中,具有多义的这个词语是图形,在背景的烘托下表达效果更突出。

例4:Customer:Waiter,will the pancakes be long?

Waiter:No,sir.Round.

初看该句,似乎难解其意。该句理解的关键在long的意思上,它既可以指“时间长的”,又可以指“形状长的”。顾客使用“long”,意在询问是否等待的时间会很长,而服务员幽默地解读为“形状长的”,这一语义的冲突使得该词在句中立刻凸显出来,因此是句子的图形,在整个句子背景的烘托下具有显著的幽默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知,语义双关语中图形和背景二者相互依存,图形靠背景而存在,背景则为图形提供了相关的语境,这正印证了Langacker(1987)所说的情景围绕图形组织,并为之提供了一个环境。

五、结语

双关语这一特殊的修辞手法给语言带来了生动与活力,无论是在文学语言、日常生活中,还是用在广告语中,其特殊的表现力总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具有很强的凸显性。从图形-背景理论来阐释双关语,则为双关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谐音双关语中,谐音部分是认知的焦点,具有很强的凸显性,是图形,而语义双关语中,多义词则是图形,是认知的焦点,双关语所处的整个句子或段落是背景,为双关语的理解提供了相应的语境。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Greenberg,J.H.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27-649.

[3]范金玲,魏华.英汉双关辞格比较与翻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欧忆.广告英语中的“一语双关”及功能[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4):62-64.

[6]沈志和.“Pun”与“双关”比较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2(3).

[7]田龙菊.双关语的图形—背景阐释[J]外语学刊,2010(1):45-47.

顺应理论对礼貌的阐释 篇7

关键词:礼貌,顺应性,语境,动态顺应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 但在交际,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往往采用自己认同的礼貌原则进行表达和理解, 这就容易引起误解, 导致交际失败。礼貌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语用学的热点话题, Brown and Levinson提出的“面子论”, 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 虽然被认为是礼貌现象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但也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问题的阐释能力提出了质疑。

BrownandLevinson的“面子论”存在一种西方偏见, 只适合西方文化中的礼貌现象, 对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 如中国、日本则阐释力不强。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六条准则, 但这些礼貌策略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不尽相同, 而且没有与具体的语境结合, 只能称为“绝对礼貌”。这些对礼貌现象的解释和礼貌策略只能在个别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运用, 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它们不能够解释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为什么有些时候语言本身非常礼貌, 但听者却认为不礼貌或者语言本身看似粗鲁, 实际却是一种礼貌表达。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在理论上能够较全面地阐释礼貌的生成。首先, 顺应理论的语境内涵能够解释上述语言现象。其次, 顺应理论采取动态的视角, 把礼貌的产生过程看作语境和结构的各个层面相互动态顺应的结果。再次,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 解释了为什么当人们礼貌意识很弱, 甚至没有礼貌意识时, 也能达到礼貌交际的目的。因此, 顺应理论克服了先前研究的缺点, 较有说服力地阐释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现象。

1. 语境关系顺应性

a.语言无礼和话语有礼

(A和B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来自中国东北, 在街上相遇)

A:今晚我请客, 你一定要来!

B:不去了吧, 太麻烦了。

A:有什么好麻烦的?叫你来你就来, 这么客气干什么?

B:好好好, 我去, 我去还不行吗?

A:这就对了嘛。

根据礼貌原则, A的话语很直接甚至有些粗鲁, 似乎是在责怪B不愿到自己家里做客。根据“面子论”, A威胁了B的消极面子, 是不礼貌的表现。然而, 若考虑到A是在表现他的热情好客 (精神世界) , 这又是中国东北的习俗 (社会世界) , 而A和B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物理世界) , 我们就可以理解A并不是不礼貌。可见, 语言无礼的言语行为在具体语境中是可以表示礼貌并实现话语有礼的。

b.语言有礼和话语无礼

A: (对家人) 能劳驾您帮个忙把汤勺递给我一下吗?

即使在语言上非常礼貌, 说话者还是被认为是无礼的。此处语境很明显:他在和家人说话, 没有必要用这样复杂、正式的句子来表达礼貌, 听者会认为他很不耐烦, 甚至是在讽刺。这种情况下, 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合适, 如“爸, 把汤勺递我。”

2. 动态顺应过程

Middle-agedwoman:Wouldyouliketohavemorerice?

Girl (Silence) :Am Iaboy?

Middleagedwoman:Oh, youhaveagoodfigure.Itdoesnotmatterifyou havemore.

Girl: (smiles) really?

在对话中, 中年女士慷慨地向女孩提供食物, 这在礼貌原则中是礼貌的行为。但女孩却认为更多的食物对她的体型不利, 因此很恼怒并说“Am Iaboy?”, 在语境改变的情况下, 女士相应地改变了她的礼貌策略, 迎合女孩的想法, 达到了交际目标。

3.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

a.无意识礼貌

(李全是某校校长, 平时同事、同学们都叫他“李校长”)

A:我上次出差的发票还没报销呢!

B:你要去的话赶紧去, 听说李校长星期五去美国, 要去一个月呢。

当B提到“李校长”时, 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出于礼貌。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礼貌行为。在对话中, 称呼“李校长”只是出于一种习惯, 说话者的意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b.有意识礼貌

(甲的一位大学老师刚从英国归来)

甲:好久不见了, 顾老师。我们都很想念您!

乙:我也很想念你们呀!

甲:多年不见, 顾老师真是越来越年轻亮了!

乙: (笑) 还年轻呢, 都快成老太婆了。

当甲称赞老师时, 她对交际语境非常清楚, 因此有意在语言上保持礼貌。她知道大家都喜欢听别人的称赞, 并且, 人们都希望会被人记起。在这个过程中, 甲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礼貌语言, 成功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

礼貌现象的共性在于礼貌的顺应性。只有承认礼貌的顺应性, 才能找到并弥补礼貌原则的缺陷, 促进礼貌研究的发展, 丰富语言顺应论的理论体系。在交际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 只有在动态语境的顺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礼貌策略, 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消除误会, 为各文化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124, 131, 132.

[3]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mold.1999.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11一17.

马叙伦象形理论之阐释 篇8

……而于六书之义, 亦未尝茍立同异。遵许书自叙旧文, 剖析疑难, 正其封略, 几自形声一类以外, 五书皆立新诠, 然不敢以主观自误, 而取卤莽蔑裂之报, 故规矩能立, 而文字之形义, 塙然无所遁焉。

马氏自信地认为他对六书, 除了形声之外, “五书皆立新诠”, 每一书立规矩, 分析文字之形义则可以“塙然无所遁焉”。

从马氏诸多著作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他关于六书的主要观点, 其代表性著作《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以下简称《疏证》) 属于20世纪说文学流派中的“发展前进的六书疏证派” (张标, 2003:87) 。《疏证·凡例》云:“恉在依据六书分析许书文字, 各归其类”, 每类各有规律。象形是创造汉字最原始的方法之一, 本着“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的信念, 马氏如何诠释象形理论呢?笔者浅陋, 在吸收前贤时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略作阐释, 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说文·叙》:“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六书解例》/51:象形之文, 许慎以“日月”为例, 日字说解曰:“实也, 太阳之精, 象形。”月字说解曰:“阙也, 太阴之精, 象形。”“盖造文之初, 不殊作画, 图写物象, 务似其真。”《疏证》册八卷廿九/15:“不殊作画”作“即是作画”;“务似其真”作“务似其形”。马氏以为书与画同源, 象形的本质在于图写物象, 而且“务似其真”。故我们可以理解, 象形要求描绘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 随事物圆转曲直而直观地表现。

1. 象形乃“纯形独体”

《六书解例》/51:“象形之文咸为独体也。惟考象形之文, 亦无一致之作。《说文》所列古籀小篆往往而殊。”《六书解例》/53~54:“惟在取似物体, 不徒正侧。固无规齐, 亦复简繁, 未尝刻定。然而界以一言, 曰凡画成物之形状, 不可分析者, 为象形。象形既为纯形独体, 理绝疑端。而郑樵倡兼生 (1) 之论。近人多合体之谈, 变例减文, 家自立说, 视听易昏, 未可谧尔。”章炳麟等同段玉裁一样地持“合体象形”之说, 对此, 《六书解例》/66明确指出:“象形则成字可读, 坿于从某者不成字, 不可读。此等字半会意半象形。”马氏认为章氏所举的“果”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 象木上有果, “一体成文, 一体非字, 当在指事之科, 不入象形之列”。

段玉裁 (1981:755) 把象形字分做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两类, 认为“有独体之象形, 有合体之象形。独体如日月水火是也。合体者, 从某而又象其形, 如眉从目而以象其形, 箕从竹而以象其形……”王筠 (1962:7-22) 共分象形为正例、变例二大类, 十四小类, 正例如天地之形“日月”、人物之纯形“君臣”、动物之纯形“鸟隹”、植物之纯形“来禾”、衣服器械屋宇之纯形“巾车”等。朱宗莱 (1908:8-9) 分作纯象形、合体象形和变体象形三类, 以为纯体象形为最古之初文。

马氏认为“不可分析”的象形字“咸为独体”, 而且是“纯形独体”, 相当于段玉裁的独体象形, 王筠的象形正例, 朱宗莱的纯象形。唐兰 (1979:87) 也曾表示过类似观点:“象形在旧六书说里本应该是容易分析的一类, 但我们看这些前人的分类, 依然要感觉到眩惑。”这种细分“是用不着的”。

所谓合体、变体之说只会增加六书之间界限的模糊不淸, 是不必要的。就段玉裁所举的合体象形例字“箕”而言, 《疏证》册三卷九/49“箕”字下伦按:

甲文作, 多作, 纯象形也, 此从古文箕之作即之变也。后加丌声作其, 此齿从止得声之例……而箕则以竹为箕复之后起字, 如今篆当为从竹其声。

甲文即簸箕之象形, 后来增加声符“丌”, 写作“其”, 变成形声字, 因其久借用作虚词, 于是又在“其”的基础上增加形符“竹”作“箕”, 如此一来, 从“”到“其”到“箕”, 已由象形变为“从竹其声”的形声字, 不宜称作“合体象形”。“齿”, 《说文》古文作, 甲骨文作, 后来加上声符“止”, 也变为形声字。《疏证》册一卷四/76“齿”字下:“……伦谓齿自可象形为文, 作, 后以疑于他文, 乃增口为, 篆变为, 后复以疑于囧字, 乃增止声, 为齿耳。”

姚孝遂 (1983:25-26) 认为, “所有‘象形’字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形体, 不能加以分割 (这不包括叠体的象形)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象形字有独体与合体之分, 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果”是“不可分割的形体”, “‘果’如分割则为从木从田……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合体”, “应该是两个以上独立形体之‘合’”, 而所谓的合体象形字, 分割之后, 就无法成为各自独立之形体。

《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39指出持兼生之说在于未能彻底了解六书的界说, “郑樵以来直到近时的朱骏声、张度、王棻, 都说六书有兼生, 什么象形兼指事啦, 象形兼会意啦, 象形兼谐声啦, 指事兼会意啦, 其实都由于对六书的界说, 并未彻底了解。”兼生之说徒增繁琐之感。马氏反对兼生之说, 《疏证》册八卷廿九/16~17亦一一考辨。姚孝遂 (1983:27) 持有相同见解:“这些分类 (笔者按:即郑樵对象形字的正生、侧生、兼生之分以及林义光分象形为全体象形、连延象形、分理象形、表象象形、殽列象形等) 都比较复杂, 有时甚至混淆了象形与指事、会意、形声的区别, 对于了解文字形体结构本身的规律作用不大, 均无足取。”

高明 (1996:47-48) 以为, “凡是一物, 体积无论大小, 或独立, 或附于它物之上, 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因此表示物名的象形字也必然是独体的。过去段玉裁所谓‘合体之象形’, 王筠所谓‘象形兼意’或‘象形兼意又兼声’, 这种分类没有必要。”“象形字是仿照物体描绘的图形, 是最早创造的一种汉字形体结构, 后来逐渐变图形为象征性的符号。由于它原为完整的图形, 所以也必然是个整体符号, 形、声、义俱备, 根本不存在‘象形兼意’或‘象形兼声’的问题。”

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 象形字是独体的“文”, 是用“随体诘诎”的方法而“画成其物”, 画出物体最突出的带有特征性的部分作为独体文字符号。象形字的鲜明特点是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因而“合体象形”之说是不必要的。而且那些所谓“合体象形”的字, 有的是将隶变之后的字形作为分析对象, 即使是甲金文字字形, 那些处于从属位置的点画之类也不成“文”, 只能算作是抽象性的指事符号。韩伟 (2010) 在考辨之后提出, “在考察在合体象形的问题上, 虽然持合体论者不在少数, 但是我们认为, 就‘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这种文字学意义上看, 合体象形是不存在的, 因而这种观点也是应该否定的。”

马氏以“纯形独体”论来分析象形构造, 有不少学者认同。为避免分类使结构分析趋于繁琐, 象形乃“纯形独体”, 不再细分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等, 未尝不是化繁为简的好主意。高明 (1996:45) 对于将六书每一种条例分成若干细目 (比如象形字分作独体象形与复体象形等) , 以为“条例繁多, 内容复杂。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首先要正确、简要, 便于掌握。如果把理论条文搞得过于繁琐, 不仅徒费精力, 而且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依类象形”即“依物之类而各象其形”, “本于物形, 不可虚构”

象形为文字之本, 而指事、会意、形声皆由是而出焉。象形者, 象其物形, 随体诘诎而画其迹者。《说文解字研究法》/76~77强调象形与指事、会意、形声相比所具有的“原始”意义:象形之文为原始字。指事、会意之文, 形声之字, 皆自此生。然象形者, 谓象物之形, 故许书说到象形者是“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凡于物形之外有所增损, 皆非象形。马氏在此强调象形之文是原始字, 指事、会意、形声三书皆以象形字为基础, 故提出“凡于物形之外有所增损, 皆非象形。”

采用排除法将“象形”从指事、会意和形声等划分出来。但“有所增损”的衡量尺度实际分析有些难度。象形以点线曲直顷仄表物之形象, 若点线有所增损而不影响人们对事物之状的认识, 它依然是象形。《疏证》册八卷廿九/11-14指出:

形系之文, 本是图画, 图画必先象物为形, 此理可断。……书者, 如也。如也者, 各如其物之形也。日月犬马弥似其形, 谓之象形, 副其实也。……盖依类象形, 夫类为物类。日月山川牛羊屮木之区以别者是也。依物之类而各象其形。

盖文字之中, 惟象形之文, 任何分析, 俱不成字, 缘画成其物者, 徒以点线曲直倾仄之集合, 表物之形象而已。

从前面这段话可以看出, “以点线曲直倾仄之集合, 表物之形象”等一再强调象形字的图画意味非常强, 象形即象物类之形。类似马、牛、羊、鱼、龙、燕、雀这些象形之文, 马氏多援引金石甲骨文字作为佐证。他认为得金石甲骨文相校, 辄若冰解。我们知道, 早期文字可以反映汉字的原始面貌, 所以象天法地的造字者“依类象形”即“依物之类而各象其形”, 这样的造字理据可以从古文材料中求得一二。比如《疏证》册六卷廿二/58-59“龙 (龙) ”字下伦按:

《系传·祛妄篇》曰:龙, 《说文》象肉飞之形。则今本《系传》作象肉飞之形者讹。然象肉飞之形不可通, 承培元谓飞象形疑当作象肉飞形。然肉飞二字不当连文, 盖本是从肉象飞之形, 两者皆有挩讹也。孔广居谓龙疑本作, 象形。伦检甲文作。金文嬴字, 子叔嬴芮君盦作、笋伯簠作, 从女龙声。象首尾足及脊上。仲龏父甗龏字所从之龙作、陈龏字所从之龙作、郘钟作、龙伯戟作。《书·舜典》释文, 竜, 本又作, 古龙字。由此观之, 转变之迹可寻也。从肉由而讹, 童省声由而讹, 其初文实象形。若其形多異者, 以龙为爬虫类, 种类甚緐, 其状一也。

《说文》“龙”字释形为“从肉之形, 肉飞之形, 童省声”, 按其体例, 在六书归属为“形声”, 但是据《疏证》, 马氏征引甲金文字字形, 分析了古今“转变之迹”, 并得出“初文实象形”的结论, 此解恰恰说明了通过象形手段所造的字, 只取形似而不拘于点画之异同, 也就是说, 象形, 乃“依物之类而各象其形”, 此意在解释古文字形体各异的原因:“以龙为爬虫类, 种类甚緐, 其状不一也”。

《疏证》册八卷廿九/15:“岳森曰:‘象形一法, 非实有是物, 即无从虚造此字。’”马氏在疏证过程中阐明象形之规律, 如以为象形造字须本于物形, 不可虚构。《疏证》册一卷一/115“中”字下伦按:“……此离字形字义而虚构其说, 不可据也。……然此皆不悟造字本于物形, 不可虚构。”

寻此法, 马氏常为象形字的疏证寻找象形之“实物”。如《疏证》册一卷一/116“”字:“经传亦不见‘’字。《诗》作干即竿之省。五篇:‘竿, 竹挺也。’旗竿用竹挺, 今犹有然。即旗竿之竿象形字。由而讹, 象县旗之竿, 则所以县旗者及升降之绳, 淸代官署门前旗竿正作此形。”《疏证》册四卷十三/31~32“”:“况祥麟曰:当作。罗振玉曰:字全为象形, 卜辞作, 与古金文同。象杠与首之饰, 乙象游形。伦按一篇‘’字可疑, 已详彼文下矣。伦谓篆当如金文作, 说解当曰旗杠, 象形, 杠借为竿, 《毛诗》以‘干’为之, 是其证。今杭县尚呼旗干也。象旌旗之杠形者, 丨其竿而为斗饰, 亦所以止旗不复上也。即今杭县所谓旗干斗也。一为县旗之具, 丿其升降之绳, 试观古图画及清制官署前之旗竿可明也。”

“文者, 物象之本。”马氏以实物来疏证象形字, 这反映古人造字“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事实。另外也说明分析汉字, 一切与汉字的历史环境相关者, 皆不得而弃, 象形字本于客观实物, 从客观实物而生, 分析它亦需回归到事物本身。

《疏证》册七卷廿五/1“纟”字下伦按:

蚕吐丝成茧, 茧如鸡卵而小, 可画成其物也, 一丝之微, 可画而不可画也, 然绎茧所成纠而为者, 则随体诘诎而象其形矣。以其为蚕所吐之物所成, 故即藉以为蚕所吐之物之名, 此部属字, 有从束丝得义, 有从蚕所吐之物得义, 从蚕所吐之物得义者, 从假借之义也, 字形秦篆作, 古文经传中作, 然亦即初文也。甲文纟字偏傍作, 是系为象纠丝之形, 而非蚕所吐之物之形, 乃缫绎而成之丝矣。伦目譣农家绎成之丝聚而丩之, 正如此形。读若覛者, 今杭县谓以两手持一股以上之丝麻丩之为线, 亦正曰覛, 是则纟者, 谓聚丝而覛之。故文即象其形。

这是利用生活经验和日常实物来加以证明, 同时也与“造字本于物形, 不可虚构”相互印证。

3. 图画式构拟原始象形文

依物之类而各象其形, 本于物形, 不可虚构。因此马氏往往结合实物画出原始象形文。《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33-34指出, 中国文字的来源, 既然就是图画。图画因为艺术的关系, 有所谓“画法”, 其本身不过点线集合成面成体, 要紧的只是被画出来的东西象不象它。所以画不能凭空而造, 必须依着对象, 照对象画下来。

文字与图画关系极为密切, 原始图画逐步发展, 分化成为图画艺术和文字技术, 即产生“象形起源说”, 世界各地发现的原始文字也都证明了这个说法。马氏坚持本物形而画, 坚持中国文字起源于图语的论断, 往往用图画来拟写初文之形, 而且旁引麽些 (纳西) 文字、埃及文字等作为佐证, 马氏虽有主观臆测、削足适履之嫌, 但是《疏证》所描写的初文与《纳西象形文字谱》所收录的纳西文字有相似之处, 而且有些字形基本相同 (2) 。

《说文解字研究法》/81:“按之许书大例, 凡言从某, 象形之文, 皆指事之文。……然指事字所从者, 皆象形之文, 绝无变例。”指事与象形关系极为密切, 易混淆。区分象形字必须牢牢抓住许愼给象形所下的八字定义。《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39认为, 我们对于象形文字有一个“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的信念, 再加以细密的考察, 何为纯粹象形、何为指事、何为会意则不再发生纠葛。《六书解例》/90~91:

盖惟象形之文, 任何剖析, 俱不成字, 缘画成其物者, 徒以点线曲直顷仄表物之形象而已, 故曰随体诘屈。既非以某字之何部会合而成, 故虽有点画类某字, 而不得谓之以某字相合而成, 不然即无一字剖析至于两体或三体而皆不成字者。若会意、形声, 则显然以两体或两体以上之成字相合而成矣。独指事为异, 类象形, 而有一体或一体以上之成字者焉, 类会意、形声, 而有一体或一体以上之不成字者焉。以是为指事, 既合许书八字之条, 亦不溷于象形、会意矣。

《疏证》册八卷廿九《自叙》/114称:

形符文字之本为具体图画, 在今日篆文中犹彰之可见, 然图画固当夗如其物, 而物象入于图画, 则有正侧之异, 緐简之殊, 或以画理关系或以作者意想之异, 止须于理不背, 而形势无拘。……人之与大, 天之与元, 亦其例也。若夫车单嘼、乙燕、屮艸、林丵, 亦一字而异文, 緐简之势殊也。

可以看出, 马氏已经能非常准确地把握象形表词方式的主要特点, 形符文字具有较强的图画性, 从物象到图画再到文字, 有“正侧之异”和“繁简之殊”, 差异在于画理关系不同, 另外, 因为依物形造字也反映“作者意想之异”, 这也好比画同一样事物, 画家之意不同, 则画法各异, 写意笔法的特点让象形字的“笔势”不受拘束, 所以马氏认为, 士大天元兀夫都是人字。艸茻屮都是屮字。纟丝玄兹都是丝字。炎焱都是火字。巜川都是水字。也是羊字。隹也是鸟字。夕也是月字。乙也是燕字。丙也是两字。在马氏眼里, 这些“一字异文”现象实在是一样东西的两样画法。

象形字反映造字之初人们大脑中所具有的形象思维, 图画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象形文字可以画成其物, 也是因为某种意义, 象形文字是图画之变, “随体诘诎”而“画成其物”则成为象形字。象形字可以反映事物之形, 是原始之文, 物象之本, 正因为此, 马氏也将象形字列于形系之首。

象形字的形象性非常明显, 所以马氏亦指出, “然象形之文, 纯为画成其物, 视而可识, 不须说明。……诸象形下皆同。”比如《疏证》册一卷二/1“屮”字下伦按:“《韵会》引作象屮出形, 盖本锴本, 当从之。然象形之文, 纯为画成其物, 视而可识, 不须说明。……诸象形下皆同。屮之形盖本作, 纯象艸形。篆乃政齐之耳。屮艸一字。”

黄以周《六书通故》谓:“古人图像, 大判髣髴其意而止, 不一一求其肖也。……近之治六书者, 好攻《说文》, 于象形字动改古篆, 力求其肖, 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者也。许云画成其物, 谓字之诘诎, 随意为之, 非必逐形曲肖, 深有戒夫乡壁虚造者矣。”这种见解是对的。 (姚孝遂, 1983:25)

马氏“屮之形盖本作, 纯象艸形。”类似这样的做法是否有擅改古篆之嫌疑?这很有必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考辨。按郭荣芳 (2009:58) 评价, 马氏当时能如此追溯文字的原始样貌, 一方面谨守许慎在《说文叙》中“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的定义, 又以“图画式”的诠释方法, 在当时研究《说文》方面, 可谓是“另辟研究蹊径的学者之一”。

象形是原始之文, 故它与图画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20~27指出, 图画是文字的本质, 尤其是象形文字的本质。我们中国的文字, 是从图语变来的。/30指出, 在图语时代这些本是图语, 后来取了它们来造成的文字, 便成了所谓指事、会意的字。各字都给它们一个相当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的意思, 也就是一种进步。

这里说明了文字和图画相比的进步性在于它有着相当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的意思。书画同出、图写物象、物似其真、酷肖物形等特点, 说明了象形字是具有强?的图画性, 作为“六书”的基础, 它们彰显了原始图画以及原始图画到象形文字阶段的演变结果。作为符号系统, 文字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脱离具体的描绘, 笔划线条因而简省和讹误。而人类的原始象形文字具体如何, 可以参考现有的象形文字材料往上推测, 有些已经得到证实, 但是有一部分还只能等待新材料的考证。文字与图画是同源的, 但文字不就是图画。图画意在对实物进行比较客观和具体的拟像, 意在求其形似, 而文字则是事物的写像, 相对图画而言, 它比较主观和抽象的, 重在传情达意,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即可, 不求个个象形字都“画成其物”。

《疏证》册八卷廿九/112~113:

原夫各民族之文字, 其始盖皆起于图语。及其流变, 然后异趣, 吾国文字为象形之体系, 自必经过此一时期。今所谓青铜者, 率为商周之遗物, 由其刻识中可见其为图语者。……此类图语, 本为吾国今日所用文字未经过造成以前之记事工具, 由此转变演进, 而成今之文字。故形符文字, 本是具体图画。

马氏以为从商周遗物所观察的“图语” (比如“析”字图语就是以斤对木, 表达伐木;“禽”字图语就是手执网捕鸟, 表达捕鸟执业等) 是原始“记事工具”, 后经转变演进而成为文字, 应该说, 图像性浓厚的原始文字 (“图语”) 形态是进化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之前的雏形。因此象形理论的探讨是思考汉字起源的关键所在。

在沈兼士“文字画”、董作宾“图画文字”这些说法之外, 马氏的确建立起本身的诠释观点 (3) 。

4. 象形、指事、会意皆象形

马氏在《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31指出:“其实指事、会意都是象形, 不过所谓六书里的象形, 是单纯的, 象物体的, 指事、会意都是复体的象形, 是表示物体上发生变化的。”《读金器刻词》/5也曾言及“其实象形、指事、会意皆象形也, 其原出于图语。”

“指事、会意都是象形”, 从解决问题本身有一定道理, 前三书属于形系, 象形、指事和会意三书统称作象形, 这样一来, 可以避免了三者之间的纠缠不淸:象形本身“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其形状本身就有正侧、繁简之分, 指事和会意是复体的象形, 复体象形与单纯象形之间又有区别。而这些繁简之分就极易带有判断者的主观性。再说指事和会意以象形为造字的基础。

马氏在《读书续记》卷六/18曾指出, “虽金甲文字亦有点画差歧, 异形别状, 然详审之。一则多属象形之部, 盖象形之文, 摹写物形, 大体既具, 而正侧异同, 毛物或增或减, 皆所不避也。……”前“三书”并作“象形”一书, 应该是他对《说文》小篆和金甲文字作一番考察之后所做的决定。兹图解如下:

《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59~60讲到:“这三书 (象形、指事、会意) 都属象形文字的系统的。……可见文字混称虽没有分别, 严格的说, 文是专指象形、指事、会意的。这就因为文是图画性质, 字是指形声的字, 已经脱离了图画的性质, 不过表面还是图画化, 所以, 只好称他做半形符半声符的文字。象形文字到了指事、会意, 已无法再钻牛角尖了, 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里也算做一结束。”“……所以我以为指事、会意不是表形的而是表意的。这两类字的产生, 必在表形的象形字以后, 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进展, 所以更进一步便产生了表音的形声字, 和世界民族的文字进展的过程还是一样。”马氏对于象形、指事和会意三书还是有其看法。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马氏提出, 象形、指事和会意可以合为一书。这应该说是马氏“三书”说的重要基础。

裘锡圭 (1988:98-99) 提到象形、指事和会意三类之间的界限实际并不明确, 它们是用意符造成的字, 即属于表意字。他说到“在上古文字里, 用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表意字, 多数是使用形符的, 字形往往有图画意味”, 如“立”“步”多数看作会意字, 但是郑樵《六书略》把它们列入象形字, “立”象人立地上, “步”象二趾相前后, 解释字形比《说文》高明;他还提到林义光在《文源》明确主张只有“止戈为武”“人言为信”那样取其词义连属的字才可以算会意字, 等字那样, “随体画物, 其会合也不以意而以形”的字, 都应该算象形字。

其实用象形来涵盖象形、指事和会意这前三书是可取的, 合称作“象形”, 恰恰反映中国汉字象形为文的重要特点, 象形字往往可以画出图画, 不但表示实物的形状, 而且可以表示物的状态和动态, “象形字不但象物, 并且象事、象意”, “在文法上, 同一象形字兼具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 (陈梦家, 2006:31) 。陈氏关于“三书”的第一书———象形就是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和一部分形声。马氏将前三书合为“象形”的思想, 学术史方面的考察应该加以关注。

结语

马氏以形音义为主轴, 将六书分为形、声两大系统 (4) :形系文字———象形、指事、会意, 即“依类象形”之“文”, 强调形体关系;声系文字———假借、形声、转注, 即“形声相益”之“字”, 强调声音关系, “文”与“字”如同母子联贯相生。马氏有“三书说”的见解, 这与他的“六书二系”说相辅相成。马氏的疏证原则是“综形声义而条贯之”, 综合研究让马氏的六书思想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研究六书以应时局之需要, 尤其是可以运用到识字活动中去。《疏证》册八卷廿九/17~18:“此则周礼教国子, 必先六书, 盖使明于形系之文, 自即可辨孰声孰义, 缘字有形、有义、有声, 义生于形, 明其形, 则义可得, ……形系之文, 大氐不过数百, 而皆如图画, 则识之不难。”

《疏证》册八卷廿九/109:

吾国文字, 义寓于形。形讹而义不可求矣。许书先篆后隶, 今本篆经传写违失自多。……抑且即许原文, 未必无讹。观其所列, 小篆为主, 而与金石甲骨刻词文字, 已多具体而征。盖由原始图画文字, 渐就传写之便, 变入方卦, 则形象遂失。故日月尙似其形, 艸木便殊其体。单嘼全无车状, 壶岂有器形?……以金甲文证知……是知……皆由象形之文, 变为篆文, 失其形似, 而与他字转生嫌疑, 乃谬增一体, 以为识别。而此类初文, 或存或失。……夫文之始作, 皆象形也。指事、会意亦在形系。而后起之字, 或就形增形, 或就形增声。

因传写之便, 汉字之初文或存或失, 后起之字或者就形增形, 或者就形增声, 所以形之考察至为关键, 马氏非常明白形义之关系。《疏证》册八卷廿九/117指出, 理董文字, 欲使形义相合, 故莫亟于正形。如前面所举诸字, 如果不从金石甲骨刻词文字和实物中考察, 则不知它们之间的讹变过程即不知“其形所由来与其所以讹”。《疏证》册八卷廿九/109云:“……不少象形之初文, 后或以变为篆体而形近, 加声以为别;后并其初文而讹同他字。”对于象形字的界定, 马氏多利用古文字给予证明, 他利用甲金文材料纠正和补充前人的观点, 不见得每一字头都说得对, 但是瑕不掩瑜, 比如《疏证》册一卷四/71“行”字下伦按:

《尔雅·释宫》:“行, 道也。”此行之本义也。《诗·小弁》“行有死人”谓道有死人也。《吕氏春秋·下贤》“桃李之垂于行者, 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 莫之举也。”行与道对文, 亦行即道之证。篆当依锴本作, 象形。石鼓文之, 乃行走之行本字。从人, 行声。父癸鼎之, 疑与一字, 皆非即行也。“人之步趋也”疑非本训。

“行”字, 《说文》分析为“从彳从亍”, 会意, 朱骏声也归之为会意, 王筠归为指事。而马氏在罗振玉 (“卜辞作, 象四达之衢, 人所行也。”) 的考释基础上提出“篆当依锴本作, 象形”的结论。对此, 张标先生评价此注疏“胜过诸家” (张标, 2003:91) 。

考察马氏的象形理论及其具体的疏证例子, 不难发现马氏在继承前辈时贤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马氏以“纯形独体”论来分析象形的构造, 化繁为简, 也有不少学者认同;通过象形理论探讨文字起源问题也有所创获, 他提出“图语”的说法, 图画式地构拟原始汉字, 积极关注古文字材料, 不乏己见。因此, 从六书研究史的角度来审读马氏的象形理论, 我们可以意识到马氏在六书理论的阐发方面自成一家, 从而挖掘马氏的学术贡献, 并放在历史长河进一步探讨马氏的缺失和不足。

理论阐释 篇9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也叫概念融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Integration Theory), 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批判和发展。该理论解释的是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语用信息和背景知识以实现意义建构的。

关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定义,苏晓军、张爱玲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即得到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1]这一定义是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再现,将概念形成过程的四个空间视为新意义形成的必需因素,类属空间包含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性,跨空间映射对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表征空间,一个是所指空间)进行交互映射,表征空间和所指空间的同一性在第四个空间整合而生成新创意义,从而完成概念整合的过程。

二、相声与相声中的“包袱”

相声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关于相声的分类,按表现形式的分类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分为“单口”、“对口”和“群口”三种。“口”即指人,所以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的主要区别是表演人数的不同,单口相声的表演者只是一人,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群口相声也叫多人相声,表演人数众多。

相声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即使没有特定音响或舞台的衬托也可以很好地完成。那么这也对相声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声语言不仅要言简意赅,而且要满足表达要求和实际表现目的。

“包袱”就是相声里的笑料、噱头、引人发笑的地方。[2]相声演员在表演的过程就相当于将装包袱的过程——一个个的将笑料实现所需的东西装入包袱,而笑料实现目的的结果就是包袱散落一地的过程——包袱打开,观众豁然开朗,爆笑目的实现,相声寓意也得以引人深思。[3]所以,“包袱”装得好不好是相声表演得好不好的关键,装好“包袱”是体现主题、刻画人物形象和实现深刻寓意的重要手段。

三、概念整合理论与相声中的“包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相声片段《逗你玩》:

小偷:“咱们俩一起玩吧,我姓逗,叫逗你玩,你叫我,叫我。”

宝宝:“逗你玩。”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宝大声地叫:“妈妈,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首先,妈妈嘱咐宝宝如果有人偷自家的衣服的话,就喊妈妈,这就相当于打开了包袱。之后,小偷告诉宝宝自己名字叫“逗你玩”就是“装入包袱”,接着妈妈问宝宝小偷的名字,妈妈误会宝宝就是“包袱”抖出的过程。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包袱”实现的三个过程—“开包袱”、“装包袱”和“抖包袱”,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实现过程基本相似。“开包袱”和“装包袱”就是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Ⅰ(“开包袱”)就是如果有人偷衣服,宝宝要告诉妈妈;输入空间Ⅱ(“装包袱”)就是宝宝看到有人偷衣服就叫妈妈,妈妈问是谁,宝宝就如实告诉了妈妈。而最后“抖包袱”就是两个输入空间在最后一个空间进行概念整合的过程,两输入空间的冲突在整合空间进行融合创新,从而形成新创结构即新创意义。

四、结语

概念整合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理论为解释语言现象提供理据,特别是为日常使用语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艺术 - 相声进行分析,认为概念整合的过程就是相声效果达到的过程,相声中“包袱”打开、装袋和抖出的过程和概念整合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为我们理解相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促进了人类语言学的发展。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部分,为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相声“包袱”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声中“包袱”打开、装袋和抖出的过程和概念整合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题元理论对语言错误的阐释 篇10

在管约论中, 动词的所有题元角色共同构成动词的题元栅 (theta grid) 。题元栅对句子结构的约束称为题元准则 (θ-Criterion) , 指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 而且只能获得一个θ-角色;每一个θ-角色必须被指派到同一个论元上, 而且只能是一个论元。根据题元理论, 本文从逻辑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语言错误进行分析。

2 语言错误的逻辑阐释

2.1 逻辑阐释的基础

谓词逻辑研究简单命题的内部结构。谓词 (predicate) , 即动词, 是一个把一些性质或关系给予所指实体的项。论元是谓词所述事件参与者, 在生成语法中表示逻辑关系。根据向论元分派语义角色的数量, 谓词可以分为不能带宾语的一元谓词 (如cry) 、能带一个宾语的二元谓词 (如eat) 、能带三个宾语的三元谓词 (如pass) 。与谓词和论元相关的结构叫做论元结构, 其逻辑表达形式分别是P (x) 、P (x, y) 和P (x, y, z) , 如:

cry:<1>

eat:<1, 2>

pass:<1, 2, 3>

2.2 逻辑阐释的方法

根据谓词逻辑, want、send和love的论元结构分别为“want”<1, 2>, “send”<1, 2>, “love”<1, 2>。如果遵守题元准则, 可以避免类似以下错误句子产生。

(3) *a.He wants.

*b.Want a cup of tea.

*c.He want a cup of tea that green apple.

既然want<1, 2>是二元谓词, 而且根据每一个θ-角色必须被指派到同一个论元上的题元原则, (3) a和 (3) b都少了一个论元去接受谓词want指派的θ-角色。可以看到, (3) a只有一个论元“he”做主语, 做宾语的论元缺失, 其论元结构为want<1>, 所以该句子不符合逻辑。 (3) b只有一个做宾语的论元“a cup of tea”, 缺失做主语的论元, 其论元结构为want<2>, 也使该句子因不符合逻辑而错误。同理, (3) c违背了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的原则, 因为它有3个论元“he”、“a cup of tea”、“that green apple”, 其论元结构为want<1, 2, 3>, 很明显, 句子均有错误。可见, 如果要句子正确, 就必须使句子遵守题元准则, 使句子谓词符合逻辑。我们可以把 (3)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He wants a cup of tea./He wants that green apple.

(4) *a.He spends.

*b.Spends a lot of money.

*c.He sends a letter that run fastly.

(5) *a.The girl loves.

*b.The girl loves her doll her friend.

(4) a的论元结构为spend<1>、 (4) b的论元结构为spend<2>和 (5) a的论元结构为love<1>, 它们都少了一个论元去分配θ-角色, 其中 (4) a和 (5) 都缺少宾语位置的θ-角色, (4) b则缺少主语位置的θ-角色。而 (4) c的论元结构为send<1, 2, 3>和 (5) b的论元结构为love<1, 2, 3>, 都多了一个论元, 这个多出的论元无法获得谓词的赋值, 所以句子同样不正确。我们可以把 (4) (5)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 (4) He spends a lot of money. (5) The girl loves her doll./The girl loves her friend.

(6) *a.I gave Lily.

*b.I gave a book.

在 (6) 中, give的论元结构是<1, 2, 3>, 也就是它必须拥有三个论元才能符合它的逻辑结构, 但这里两个句子都只有两个论元。 (6) a为<I, Lily>& (6) b为<I, a book>, 都缺少一个论元, 所以从逻辑方面来讲, 两个句子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把 (6) 生成为正确的句子:I gave lily a book.

综上所述, 以上错误句子的逻辑结构要么是P (x) , 要么是P (x, y, z) , 他们都违背了他们相应的谓词的逻辑表达式P (x, y) 。所以只有论元数目符合谓词才能构成正确句子。因此, 我们要遵守题元准则, 避免出现错误句子。因为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论元多余或者缺失, 都使谓词有效地不能赋予题元角色, 直接导致错误句子的产生。下面就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例子,

(7) a.It’s odd[e to hate Lily].

*b.It’s odd[Lily to hate t].

7 (a) 中Lily是受事, e为隐含论元, 是施事, 是hate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其论元的逻辑结构为hate<e, Lily>, 完全符合题元准则的原理, 所以这个句子符合逻辑而且正确。如果将Lily移位到7 (a) 中的e位置, 就会产生句子7 (b) 。由于Lily的移位到e位置, Lily就获得了施事和受事两个θ-角色, e位置出现了两个论元, 违反了每一个论元只能获得一个θ-角色的题元准则。因此 (7) b是一个错误的句子。

3 语言错误的语义阐释

3.1 语义阐释的基础

θ-角色表示的是论元在谓词所表示的事件或行为中所担任的角色, 也可以把它说成是表示一种存在于论元与谓词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θ-角色包括施动者 (agent) 、受动者 (patient/theme) 、体验者 (experiencer) 、受体 (recipient) 、目标 (goal) 等。谓词的论元数量决定了它的θ-角色的数量, 每一个论元都在该词项的语义结构中对应一个θ-角色。通过主语、宾语同述语的结构关系可以进一步了解谓词与论元角色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 cry、eat、pass的语义结构的表达式分别为:

3.2 语义阐释的方法

根据θ-角色理论, 从语义结构来分析句子 (4) 、 (5) 、 (6) , 其谓词“want”、“send”、“love”都是二元谓词, 他们的语义结构分别为“want”<agent, goal>, “send”<agent, patient>, “love”<experiencer, patient>, 也就是他们都带一个宾语和一个主语, 其逻辑结构都只能是P (x, y) , 不能是P (x) , P (x, y, z) 。但是 (3) a只有一个施动者—“he”, 其语义结构为want<agent>, (3) b只有一个目标—“a cup of tea”, 其语义结构为want<goal>; (4) a只有一个施动者—“he”, 其语义结构为spend<agent>, (4) b只有一个受动者—“a lot of money”, 其语义结构为spend<patient>; (5) a只有一个体验者-“The girl”, 其语义结构为love<experiencer>。由于在论元结构中, 每一个论元都在该词项的语义结构中对应一个θ-角色, 而他们都缺少一个语义成分, 因此这些句子不正确。在 (6) 中, give的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 goal>, 但这里 (6) a只有agent—“I”, goal-“Lily”, 缺失theme, 其语义结构为give的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 (6) b只有agent—“I”, theme—“a book”, 缺失goal, 语义结构为<agent, theme>。同样例 (6) 的两个句子也分别缺失语义成分, 所以从语义层面来讲, 这两个句子也是错误的。

(8) There believed that he escaped.

(8) 中的there位置是一个θ-角色位置, 因为谓词believe要赋值它做施事者做主语, 但there是一个虚词, 不能充当语义角色, 虽然在逻辑上没有违反论元结构数目, 但是由于没有θ-角色, 违反了θ-准则的每一个论元必须获得一个θ-角色。

此外, 一个谓词的语义结构决定谓词的论元的分配:只有某些论元才能承受特定论元角色 (θ-roles) 。譬如, 只有带有情感的生物才能作为施动者。

* (9) The letter received Kate.

* (10) The classroom entered Kate.

* (11) The apple ate John.

* (12) The book sold the author.

所以, 上面句子 (9) 、 (10) 都不正确, 因为他们的施动者-“the letter”、“the classroom”、“the apple”、“the book”都不带有情感因素, 而不带情感因素的事物去做施动者是不合逻辑的。如果把这几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兑换位置, 施动者都就变成有情感的生物-“Kate”、“John”、“the author”, 那么句子就会符合语义和逻辑, 形成正确的句子。

4 结语

由于题元理论把语义角色引入了生成语法, 这样题元理论就把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本文通过介绍语言错误以及题元理论的概念, 列举一些有错误的语言, 然后运用题元理论原理, 从逻辑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语言错误进行了阐释。论文对于深入理解题元理论, 以及怎样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处理语言错误问题, 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Cook, V.&Newson, M.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付有龙, 庄会宾.转换生成语法诠释[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3]管小繁.论旨理论及其应用[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胡壮麟, 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刘宇红.生成语法中题元理论的批评性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 2010 (2) .

[6]伍雅清.疑问词的句法和语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理论阐释 篇11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歇后语 认知解释力

一、引言

歇后语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语言形式之一,歇后语的一大特色是:歇后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意象是虚构的。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歇后语的呢?概念整合理论强调以语境驱动进行动态意义构建,广泛运用于各类语言现象的解释。那么概念整合是否能解读歇后语呢?本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以《歇后语大全》中的歇后语为语料,对其认知解释力进行再评估。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得到动态解释的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进行构建。Fauconnier & Turner(2002)提出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过程是通过关键关系的压缩实现的,这些关系有时间、空间、角色、因果、部分和整体,关键关系连接输入空间中的相对应成分,建立起外在空间的关系。概念整合网络的类型包括: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非现实虚构歇后语的阐释

人物虚构是指歇后语的谜面中的人物纯属虚构、或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中;动作虚构是指谜人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动作是虚构的;超常规搭配是指超越语义限制,将荒诞离奇的语义项搭配起来。下文将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对三类非现实虚构句意义构建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1.人物虚构歇后语:白骨精翻跟头——鬼把戏。这个歇后语属于简单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包含框架,框架中含有角色,另一个输入空间包含价值,合成空间整合了框架和价值,产生了含有新创结构的复合空间。这一歇后语本身是一个概念隐喻,对其阐释必须置于理想化认知模型中,因此必须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输入空间1是白骨精,白骨精是含冤而死又不能投胎的鬼魂,最早出现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是一个擅长变化,狡猾又通晓人类弱点的妖魔。输入空间2中,翻跟头激活的框架含有角色杂技表演者,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白骨精只有在合成空间里才能获得翻跟头这样的事件结构。下一步的意义建构需要借助大链条理论(Great Chain of Being),大链条理论将世界上虚构或真实存在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等级,在中国文化中,上至玉皇大帝,下至阴间鬼怪,都处于大链条中,每种形式的生命都拥有低于它的等级生命的所有特征,因此我们在谈论鬼怪时也可以推衍出人类行为的图示,因此我们就动态构建了鬼把戏的言外之意——某人手段阴险狡诈。

2.动作虚构歇后语:锅里煮娃娃——熟人。这是一个多域复合网络,该歇后语情境中,动作是虚拟的,这个歇后语首先存在一个单纯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享有相同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1是锅,这一框架激活的是锅的功能;输入空间2是煮娃娃,这属于虚构性动作,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在合成空间中,娃娃被煮熟了。然而要理解这条歇后语,仅到这里是无法得到相应的新创结构的。我们需要将合成空间里的“熟人”当作另一个输入空间1进行第二次概念整合,输入空间2中是与“熟”这个词相关的语义阐释,可能是熟悉、熟透、程度深等。因此在歇后语的阐释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借助百科知识、生活常识和文化传统进行判断,第二次概念整合的过程中,复合空间内就是:越熟悉的人越容易对身边的人做残忍的事情。

3.超常规搭配: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这是一个双域网络,输入空间1是老和尚,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和尚不问红尘琐事;输入空间2是看嫁妆的待嫁新娘,年轻貌美,待嫁心切,留恋红尘。类属空间包含了两个组织框架,两个输入空间经过选择压制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假设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和尚去看嫁妆,这可能隐含着两种情况,一是老和尚和他的女儿去看嫁妆,二是老和尚自己嫁人去看嫁妆,这在中国文化中,老和尚只有等到下辈子重新投胎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层创结构就是老和尚看嫁妆——毫无可能。Fauconnier (2002) 认为双域网络的整合能力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重要特征,人类文化的发展依赖于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因此双域网络能够为人类新的文化形式的诞生创造条件。本节分析的歇后语“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在复合空间内出现的层创结构将两个互相冲突的心理空间在关键关系和整合原则的操控下得到人们易于理解的内容。Glebkin, V (2015:100) 认为“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具体分析过程中的程序并不清晰”,只有具备相当语言能力的人才能在整合原则的使用中保持前后一致。

四、结语

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似乎是不可证伪的,而且“不能对语言现象做出准确地预测”。概念整合的过程受到很多原则和条件的限制,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并且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得到相应的新创结构,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对非现实虚拟歇后语的解释力是受限的。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M.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

[2]Glebkin,V.2015.I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 key to the mystery of human evolution and cogni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26:95-111.

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篇12

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是西方翻译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以斯坦纳为代表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75年, 斯坦纳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中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翻译的本质, 以及翻译任务与目标等重要问题。斯坦纳也因此书名扬天下, 而此书亦被称作一部有关语言和翻译理论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二、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阐释学 (Hermeneutics) 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 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阐释学最早用于探索词句或作品文本的意义, 尤其是用于确立“上帝之言”的意义。据古希腊文献记载, 为了消除文本的歧义和误解, 那时的阐释学主要用于解释逻辑术和辩论术, 以及阐释一些宗教、文学名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阐释学的研究领域从宗教经典扩大到对整个古典文化经典的阐释。这一阶段的阐释学理论处于神学阐释学阶段。

具体而言阐释学的发展历经两次重大突破:18—19世纪, 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 (F.Schleiermacher) 融合了不同领域阐释学思想, 从语法和心理学角度将革新了古典阐释学, 使其系统化, 形成了具有普遍方法论特征的普通阐释学 (general hermeneutics) ;20世纪, 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M.Heidegger) 和伽达默尔 (Hans-Georg Gadamer) 将阐释学解释为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 并确立了其独立的地位, 将阐释学推向兴盛。这一阶段的阐释学理论进入了方法论阐释学阶段。

总之, 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 无论是阐释的主体 (读者或接受者) 还是客体 (文本) 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 因此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性, 并且哲学阐释学还认为偏见是理解的前提条件, 换言之, 任何人在进入阐释过程时都不是如同一块白板, 他/她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的。

三、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 阐释学主要用于研究理解、意义及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问题。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在其所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一书中, 率先将阐释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 从而确立了翻译与阐释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翻译是对原作品的阐释与理解, 阐释过程极富主观性的翻译研究, 因此赋予译者对理解和阐释文本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海德格尔把阐释者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乔治·斯坦纳正是以海德格尔的翻译思想为基础, 将哲学、语言学、诗学、文学批评和文化史学的理论应用于对语言的解释, 因此阐述的重点落在翻译这个中心问题上。从阐释学角度来看, 斯坦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 他将翻译分为三种类型, 即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 其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不仅跨符号系统的翻译和不同语种之间的语际翻译是困难的, 就算在同一语种内, 方言与通用语或古语与现代语之间的语内翻译也并非易事, 因此翻译的难点在于理解。

总之, 乔治·斯坦纳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在实质上等同于一个解释的过程。他认同阐释学的普遍性, 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 这也是斯坦纳的翻译理论被归入阐释翻译学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说阐释学翻译理论就是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 并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 从而产生的一种用来描述翻译过程或阐释运作的系统化理论体系。

四、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步骤

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反之亦然, 因此其阐释学翻译理论步骤构成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描述的核心, 共分为以下四步:信赖 (trust) 、侵入 (aggression) 、吸收 (import) 和补偿 (compensation) 。

(一) 信赖 (trust)

心理学认为信赖是对以往认知行为的肯定和体现, 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对原文的信赖基于两方面, 一方面来自经验, 另一方面在于理论。首先, 斯坦纳认为任何翻译活动都始于译者对译本的信任和选择, 而信任和选择又源于译者对原文本的评价和认识、译者自身语言文化能力和个性爱好, 以及其翻译策略和目标等多种因素;其次, 读者必须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 言之有物, 有阅读的价值, 因此必须透彻地加以理解, 否则不必阅读。但从反面来看, 在现实翻译过程中经常很难达到译者与原文本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此时从心理上看是极度危险的。译者可能要面对“对他十分不利甚至充满敌意的文本”。此时译者会下意识地进入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个步骤, 即侵入 (aggression) 。例如晚清时期的文人志士面对着遭受国外列强入侵、国内政府无能的局面, 他们充分发挥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 使得不少本来政治色彩较淡甚至毫无政治色彩的外国小说, 在翻译成中文时都被冠以一种“政治性阅读”的使命, 用以激发国人斗志。

(二) 侵入 (aggression)

斯坦纳认为侵入 (aggression) , 作为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 是对原作者意图的理解, 同时也是对原文的理解, 简言之就是指译者侵入原文, 对原文加以理解。其理论源于伽达默尔的翻译理论,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 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 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而这种理解的偏见却又是“合法的”, 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斯坦纳进一步提出任何译者都会受到来自主观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 任何译者对于原文和原作者的理解都是历史性的, 绝对“信”的译文不可能存在, 换言之, 译者不可能完完全全再现原文或原作者的意图。因此译者对原文和原作者真正的理解并非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要顺从和适应它, 所以“侵入永远都是有偏见的”。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 译者的“侵入”却是积极的, 因为正是这种“侵入”使得译入语读者有机会接近原作者的意图, 最大限度地理解原作。

(三) 吸收 (import)

基于翻译阐释活动的第二步, 译者会在第三步即吸收 (import) 环节中对原文意思进行吸收, 给译文注入新的活力, 将原文的意思和形式移植归化到译入语中, 用译入语完整地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在这个阶段, 不同译者虽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把自己对原作语言和原作者意图的理解作为新的成分吸收到译入语中, 但从宏观上看主要是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表达阶段的吸收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种是消化, 即译文在译入语中完全取得了地位;一种是感染, 即译文在译入语中永远保持陌生和边缘的地位。然而斯坦纳认为“吸收”也可能会“出现译入语文化被操纵, 甚至被致残的现象” (斯坦纳, 1998:315) , 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翻译阐释活动中的“吸收”环节。

(四) 补偿 (compensation)

补偿 (compensation) 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走失或走入进行补偿, 即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斯坦纳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无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 如在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 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 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删除过多或添加过多。而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 因此, 补偿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 换言之, 完整的翻译必须以“补偿”作为终结。尽管完美的译文并不存在, 但正如斯坦纳所言, 译者必须尽力“弥补以恢复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

五、结语

本文就乔治·斯坦纳本人、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步骤进行分析, 认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作为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 从独特的视角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后来学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摘要:作为翻译理论的经典, 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围绕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对乔治.斯坦纳本人、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步骤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重点阐释了斯坦纳翻译理论四步骤的内涵与外延, 即信赖 (trust) 、侵入 (aggression) 、吸收 (import) 和补偿 (compensation) 。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内涵与外延

参考文献

[1]Steiner, 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

[2]乔治.斯坦纳著.庄绎传编译.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3]符白羽.阐释学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6.

[4]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1.

[5]吴志萌.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上一篇:预拌砂浆下一篇:矿用电子信息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