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2024-09-17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篇1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年,调入教研室曾多次深入课堂进行探究,特别是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总认为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仍旧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一言堂。

教师一言堂,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最大流弊。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名副其实地当好“讲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唯恐讲不够。这些教师把无休止地讲当作万能的法宝,唯讲至上。

‘一言堂’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机械重复。一步一回头,时刻担心有疏漏不周的地方,自然而然的重复一通。有时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细小问题也总要纠缠几分钟方肯罢休。(2)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教本、教参及有关教育教学报刊上的内容,把类似的内容一一搬进课堂里,教学内容成了参考资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砌。(3)肆意拔高。有些教师总嫌小学课本里的内容太浅,没有“教头”,因而凭着自己的性子肆意拔高教学难度,或把高年级的内容提前到中年级来教,或把初中的内容提前到小学来教。由于难度提高了,教师也就感到“有得讲了”,于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超纲脱本”,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云里雾里,摘得稀里糊涂。

克服和纠正“一言堂”,关键应抓好三条:

第一是认真备课,在备课时将课上要着重讲的内容写进教案,力求语言简练、明白,切忌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第二是认真学习和优化选择教法,采用那些先进的教法,克服单纯使用“讲授法”,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助”。

第三是切实控制好课堂教学结构,除在新授部分作适当讲解外,其余教学环节尽可能少讲或干脆不讲。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自我控制,你就会越来越明白“讲风太盛”不仅害学生,也害自己,真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第二,简单形式化。

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形式过多,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时间和效率。现在有些课,一会儿比赛,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唱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人看不懂到底是数学课还是班队活动?有些老师还美其名曰:“愉快教育”;真叫人啼笑皆非。

形式过多也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展览型,把数学课当成了教学具的展览会。

二是热闹型,以说、跳、演等外化活动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表面、肤浅的思维过程,真正有效的思维应当是静悄情的内化过程。

三是魔术型,教师表演式的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列就对、一验就灵,把思维过程全部掩盖了,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来龙去脉,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神秘的魔术,把学生思维活动量降到了最低限度。

要克服和纠正“形式过多”的不正之风,关键要抓两条:一是认真学好儿童心理学,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恰当地选用必要的教学形式,坚决杜绝追赶时髦、盲目效仿、华而不实的种种做法,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二是要注意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加强智力活动的内化设计与实施,使知识教学落实到思维训练上去,教学形式有力地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发展。

第三,资料和作业堆积。

小学生学业负担偏重,尤其是仍然实施会考的毕业班学生,他们的负担不亚于高中考大学的学生。小学生负担偏重,也有三种形式:一是上课负担,教师照本宣科,把数学课上得枯燥无味,弄得学生听与不听左右为难;二是作业负担,数学题目超纲脱本不说,光布置的题数就让人吃惊,尤其是家庭作业,大有“题海战术”向“题洋战术”发展的趋势,使学生望“题”生畏;三是心理负担,每次作业,尤其是考试,要求越来越高,一有失误,便遭教师和家长的冷眼和冷落,学生焦虑很大。

防止负担偏重,一要靠教师精选习题,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盲目练习,漫无边际。二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经常性检查、督促,作业布置和作业要求要严格按年级段有关规定执行,要把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项目,防止不管不理、任其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篇2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杰作。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近50首古诗词。就入选的古诗词来看,多是脍炙人口之作,作者又是历朝的著名诗人、词人。这些诗词的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语言浅显易懂,比较容易为儿童所接受。

但是,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诸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取代了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自主、探究学习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各科教学的共性。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有着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词教学的“味道”。

二是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读通读顺。目前古诗词教学大都停留在这一层次。一些以学习经典诗文为特色的学校,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师生重视不够。教不重视,学也不重视,学不重视是由教不重视引起的。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教师重视现代文教学,轻视古诗词教学,总认为古诗词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表层理解,零碎感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故而不愿多花功夫。其实学一首古诗词,并非把诗词中字词意思翻译为生活语言就预告这首诗弄懂了,学完了。还应该体会感情,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即使是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是其表达的深厚情感及深刻的教育意义还是值得联系实际体会。此外,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也很少有人涉及到古诗词,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了古诗词教学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2、考试方法失当。考试无疑是教学的指挥棒,“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是教师心态的真实写照。可现今考试只重书面考试,不重口头背诵,书面考试又以默写诗句及意思为主。为保证不丢分,少失分,平时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机械抄写、默写,苦不堪言。考试只考讲读篇目,不考阅读篇目,只考教材上的篇目,一般不考课标推荐的篇目,即使要考推荐篇目,对师生来讲也是大海捞针,谁知道会在70篇中选哪一篇呢?因而许多古诗词的教学只能是落空了,更谈不上情感培养了。

3、教学方法枯燥。古诗词作品中的字词意思与现今白话意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了理解古诗词时的一只拦路虎。有的需要联旧启发,有的需要教师讲解,有的还可让学生查查资料、工具书,可不少老师一味启发,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只能是启而不发,造成学生学的畏惧心理。古诗词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教学古诗词,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体会诗词中传达的情感,可老师们往往不善于帮助学生悟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理解意思后,教师只是问:同学们从诗中看出李白和汪伦感情怎么样啊?学生答:感情很深。这样的回答缺少想像,缺少生活的联系,显得苍白、空洞。

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改进策略,创新教学呢?

1、钻研教材,把握情感内涵。小学阶段要求学习的古诗词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者在进行构思创作时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的,作品本身就是丰富的情感传播的载体。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深入研教材,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不仅情感培养要落空,就是对词句的理解也要大打折扣。⑴课前要广采博览。古诗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必须对写作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蓬蓬。”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句,教参认为是老人喝酒后讲话带着醉意,也有资料认为是作者带着醉意,因为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他长期未得任用闲居农村,比较郁闷,时常借酒消愁。两相比较,教师觉得还是取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更能体会词中所反映的农村生活的愉快,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⑵读诗词要感受形象。科学以明晰的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力量折服人,文学却以它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来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具式的模型,而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绝不是水天浑然的空旷寥阔中渐渐远去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是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艺术的形象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2、语言的品味

语言素养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实践诸多方面。对诗的语言的理解是读诗的基础。许多老师都指点学生自己看注释、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的意思读懂。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泪”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

3、意境的想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味,就没有创意。大多数观摩课都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小学语文教学误区浅析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误区;整体效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哪些内容重要,哪些内容不重要?从平衡认知结构,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这个意义上来说,凡是选进课本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教学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理念陈旧,评价机制落后

作文教学理念陈旧主要是指教师的教法不当。教法不当则是教师对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理解,或违背素质教育方向的纯应试教育行为,这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现行语文教材吸取了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语文教材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已使作文训练系列化、程序化。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与单元教学是脱节的,具体表现为单元末进行作文写作时,教师的作文指导并不考虑本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而是随意命题;教师在作文批改和讲评时,也不紧扣本单元的要求,批语只是一些常规性的“中心明确”“层次明确”“句子通顺”等,这种教法严重违背《大纲》和教材意图,达不到循序渐进、系统训练、逐步提高的目的。教法不当还表现为作文题目与生活实际的脱节。命题作文虽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这样做背离了作文反映生活的原则。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是要求他说一些他真正知道的事,说一些他的真情实感呢,还是满足于他东抄西抄,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这其实是训练他做什么样人的问题。”(张志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种为作文而作文的做法,偏离了语文教育文道统一的原则,这种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因此,笔者认为单元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应紧扣单元阅读教学,而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选择。

二、基本功训练缺失,存在侥幸心理

作文教学中还有一种弊病,就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为了应考得高分而让学生背作文。笔者的一位同事连续参加了三年小学升初中统考作文的评卷工作,据他统计和调查,每次应试的学生,或者有二三十人,甚至四十多人所写的作文在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是雷同的,这些雷同的作文往往是同一个学校,或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所写。这就充分说明在临考前任课教师帮助学生猜题,每个题目教师都把作文写好,之后让学生抄、背。一旦猜中,学生写的作文基本上都符合试题的要求,因此,他们都能够得高分。从表面上看,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实际上这些学生往往高分低能,素质低下,给中学语文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教师应加大读写密度,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等方面下工夫,在培养学生的灵感方面找出路。

三、忽视写字教学,影响作文表达能力

各种语文能力的发展应力求基本均衡,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而目前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不协调的一个方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是解放前的读书人,不论其文化水平高低,大部分能写一手好字。而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写字教学却被忽视了,尤其是文字书写方面,不仅有很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写字很不成体统,不是缺点少捺,就是结构不合理,而且很多大学生,甚至一些教师也没有练就一手好字。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书写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书写习惯的形成。现代社会虽然很多文稿可以打印,但是打印并不能完全替代书写。因此,汉字的书写训练不仅在小学阶段应特别加强,而且应该在小学初中、高中形成一个完备的训练体系。现行教材尽管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相应的《大纲》,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了铅笔写字课,在初中配有颜体、欧体字帖,高中有硬笔书法的训练,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字课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只上与应试有关的内容,而将写字课抛向一旁,从而造成了学生书写水平普遍低下的局面,这种书写能力与其他能力的不均衡性,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障碍之一。

四、注重记叙文,轻视应用文

语文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均衡发展,但从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以偏概全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重视记叙文而轻视应用文。如果长期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呈畸形发展。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早就指出:“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要作文,所以要作文。在以前并不是人人需要,而今天却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份报告,起个发言稿,写一篇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这段话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各种文体均衡发展,也特别强调了应用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只重视大作文,忽视应用文的教学观念得不到矫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便是一句空话。

五、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获取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不少农村语文教师不习惯于开展实践活动。据统计,按照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活动的教师不到十分之一,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除正常上课外,很少组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辩论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及办报等活动。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没有机会发挥,成为死啃书本的书呆子,也就无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误区剖析 篇4

一、“穿靴戴帽”:游离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只是在课程内容 (糖果) 上人为地裹上一层糖衣, 学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 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 他却全然不知。

如:一位教师教学“两步计算式题”时, 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 遇到了“拦路虎”, 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 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 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 (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 其余均为一步式题) 。学生顺利闯关后, 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

案例所创设的情境非但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 甚至还可能成为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 把学生的数学思维淹没在美丽的画面中。情境创设是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的过程, 它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 以“形”为手段, 以“趣”为突破口, 以“情”为纽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 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如果创设情境只图表面上的热闹, 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 就会淡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 体验其中的数学才是目的, 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 以免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创设的情境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而且要具体、明确,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 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 为教学服务, 不能“浅尝辄止”, 把情境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和“敲门砖”。

二、“瞎子摸象”:偏离认知心理

有些教师没有认真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 所创设的情境没有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寻找、筛选学习需要的信息要素, 没有引导学生自己提取已有的知识, 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以看似热闹繁华的场面实际空洞无物。

如:一位教师教学“钟表”一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观赏各种各样的钟表, 在玩中学。

师:我发现你们今天带的钟表很漂亮, 想玩吗?

生:想!

师:那就玩吧,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看谁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多。

学生有的在拨指针, 有的在摸钟面, 有的在和同伴边说边看。 (自由活动)

师:刚才你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钟面上有一些数字。

师:钟面上有哪些数字呢?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做手势)

生2:有1~12这十二个数字, 它们是这么排列的。 (做手势)

生3:不对, 我的闹钟里只有4个数字。

生4:我的闹钟里没有数。

……

案例中, 教师的本意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让学生在玩中发展思维。但是, 由于学生受特定的年龄、心理和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不可能按教师所预设的情境去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恰恰又未能突出学习主题, 导致学习时间和学生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必须是为数学教学服务, 所以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除了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外, 还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 再去努力寻找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点, 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从而完成对新意义的建构, 实现学生关注的目标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创造出水乳交融的效果。

三、“隔靴搔痒”:忽视学生体验

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形式多样的平台, 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因此许多教师把它当成了“万金油”。其实, 情境的创设并不只局限于多媒体, 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体态, 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 关键是要能符合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 有位教师认为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 小组合作探究, 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材料准备麻烦, 课堂纪律难以控制, 时间花费较多, 还不如用课件演示来得简单、高效。于是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制作了动态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生动地展示了圆锥体积推导的全过程。

案例中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似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 思维活动明显受到了课件的束缚, 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被扼杀了。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手段再先进, 课件再精美, 演示再生动, 也不过是“隔靴搔痒”, 无法替代学生的操作, 因为听到过会忘记, 看到过会记得, 做过了就会理解。

四、“去伪存真”:揭穿美丽谎言

有的教师设法把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想让学生明白现实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进而明确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于是便挖空心思编造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

如:在教学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时, 教师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下星期学校将要组织学生去熙春公园春游。顿时,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教师接着提问, 那我们怎么去熙春公园呢?然后展开如下内容:

1. 学生列举去熙春公园的各种方法, 并比较得出, 选择坐2路公交车是一种较经济、便捷的办法。

2. 说说2路车的行车路线。

3. 如何去熙春公园? (该从哪儿上车, 哪儿下车, 怎么走) 如何回来?

4. 坐这路车还可以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5. 游览熙春公园景区:李纲塑像、越王台、梅花亭、儿童乐园、省委会址。这些景点中, 你想到哪几个地方, 该怎么走?在小组内交流。

6. 假如我们要游览所有景点, 怎样走可以不走重复路?

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反思与对策 篇5

二、反思

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作文教学仍是薄弱环节。针对以上列举的误区,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错误的教学观念所造成的,其中最突出的是作文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实在令人忧虑,值得深思。

(一)、重加工应考,轻实践应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指出了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但事实上有的学生小学毕业甚至初中毕业了,都不会写一封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的书信,这是因为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脱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一切训练均是为了应考。1、以“背”促“效”。考试前让学生按老师所猜题目背优秀作文,以便应考。2、以“假”促“新”。让学生不根据生活实际,为达到效果而让学生作文一味虚构,胡乱编造。3、以“拔”助“长”。有的老师不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高标准、高要求”。

(二)、重形式,轻内容;重指导技巧,轻作文育人。

语文教学向来重视文道结合,作文教学也应重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形式,文章成为学生的真情实感的一次流露,要文如其人。然而现在的小学作文往往重文轻道,即偏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

而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根本宗旨:育人。

(三)、重求同思维,轻求异思维。

现在,我们纵观中国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大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培养“窗户型”的孩子。一项资料表明,中国大陆孩子与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孩子同样用华文写的习作,从表面上看中国大陆孩子的作文洋洋洒洒,作文水平要高出二至三倍。但仔细分析一下,中国大陆孩子写的作文好像八股文,作文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文章里属于自己的东西太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太差了。这一现实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利,对发展素质教育不利,对中国不利。

三、对策

为了让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喜欢作文,必须走出上述误区,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确实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但很久以前的作文教学,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形成了所谓形式,把学生束缚在课堂,束缚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造成了“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的严重状况。

1、多放少收、走进生活

“放”即写时不受章法约束,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推敲琢磨,精益求精。“多放少收”,就整个小学作文过程而言,先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

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过多地给予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要改变评价的观念,尽量做到“重内容轻形式”。

走进生活,就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把社会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开放式作文教学可以直接面对生活、社会,评论是非曲直,感受酸甜苦辣。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力。

2、先写后导,尊重个性

“先指导,再作文”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教师的先导,强调了过多的“章法”,使得学生千篇 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新。“先写后导”,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不受拘束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的写的基础上,使之导向明确,有的放矢,保住了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篇6

关键词:创设情境;误区;创设情境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75-01

皮来杰认为:人的认知发生于动作,维果斯基认为:人的认知产生于活动,即在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如,我们“看”苹果,同时,苹果的表皮将阳光红色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里,并传入大脑,我们从而认识到这个苹果是红色的。我们“看”过去,苹果“反射”回来,在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我们的“认知”。就是说,人的认知不是产生于大脑,也不是产生于客观事物,而是产生于人与被认知对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某一数学知识,它是前人在与某一类事物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所以,孩子们要学会这种数学知识,也就必须在与这类事物相互作用中才能学会。

当然,孩子们学习数学,不需要重复前人那些无数次错误,而是要重复那些“关键性”的“步骤”,即重复那些关键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成人,特别是教师创设相应的典型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必要动作和活動,从而获得认知。显然,对学生来说,特别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尤为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减少无数次错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

一、创设情境,照搬学生现实生活

我们先来看例子,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将学生6人分成一组,带着准备好的工具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田块后,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班级出现混乱的局面:有的组无法确定高,有的组找不到底,有学生怀疑田块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有学生抱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边不直……大约折腾了20分钟,将学生带回教室,分组讨论交流,学生的热情高涨,讨论激烈,有的组还由争论变成了争吵……学生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辩论之后,仍然没有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课前每个学生也准备了两个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硬纸片,学生就是不动手,他们的兴趣只在那个平行四边形的田块上)。

这个案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现实情境,并让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探索活动。教师在努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中,也发现有很多老师和这位老师一样,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苦思冥想”,有的讲故事,有的做游戏,有的放课件等等,特别是公开课,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实际上,教师挖空心思创设的情境,偏偏没有达到预想的设计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其注意力有时会被情境意图之外的素材所吸引,好久不能进领悟教师设计情境的意图,出现节外生枝现象。你看在上例中就如此。

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基础。在“真实”而直观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建构。然而,创设数学情境不要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这样会导致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教学进程。如,田块边不直、田块面非标准平面、田块里的植物,周围的景物,等等。这些都可能干扰学生只经历“关键性”的“步骤”。这毕竟是数学课。我们必须运用数学的思想去创设数学情境,从而使情境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上述的情境如果改一改,情境的作用就不同了。老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西边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田块,被老师缩小了的,它的这条边长是20米,这条边上的高10米,你能想办法算它的面积吗?”……这就大大地屏蔽了很多与该知识无关的信息,也就减少了学生无数次错误。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剪、移、拼等活动,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创设情境,没有现代化设备不管

某学校有一天要同时开8节数学学科的公开课,竟然有6位老师争着要使用唯一的一口多媒体教室,几个准备开课老师还宣称,如果课件不能用,就拒绝上公开课。弄得学校领导左右为难。

其实,创设情境有很多种方法,像物理的、环境的、互动的等。案例中的现象,是一种赶时髦、追风现象。一位教研员听了一位教师使用投影投出一道解决实际问题,字迹很不清晰。这位教研员评课时,讲的非常好:“我看小黑板比投影仪要好:小黑板价钱便宜、省电又不怕停电、使用方便、板书清晰……而投影仪……”不是说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好,我们不能无限地夸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

例如,我们要学生理解面积与周长的不同时,最好用课件。用课件,可以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将长方形的面,用红色填充,并多次闪烁。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周长:让组成周长的四条绿色的边线多次闪烁。从而让学生感知到“面积”是“块”状的,而周长是“条”状的,……

三、创设情境,只要学生喜欢就行

为了吸引孩子,一位老师:“同学们你喜欢猪八戒吗?……猪八戒先偷吃了9个仙桃,后来又偷吃了2个。他一共偷吃了多少个仙桃?”这里的“偷”字显眼,刺耳;还有的老师创设与抢啊、鬼啊、怪啊、仙的有关的情境;也有的创设一些低级、庸俗、消极的情境来讨学生的喜欢,等等。

我们认为,上述的创设情境的做法是不当的,它缺乏教育性,不利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利于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

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误区不止这些。怎样防止创设情境的误区呢?笔者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创设教材有效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李晓波,学周刊,2011-11-15,期刊.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解决方法,曹建芳,新课程(下),2014-03-28,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误区,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 情境教学已然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伴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的开展, 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提供智力的思考背景。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开始暴露出种种问题:情境创设目标模糊化、内容过于生活化、创设手段多媒体化等, 致使这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远离了教学本意, 教学过程浮华低效。因此, 在追求“减负高质”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改进情境教学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下面, 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科目, 谈谈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及具体的解决对策。

误区一:情境创设目标模糊化, 教学缺乏正确引导

案例一:以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的教学为例, 上课伊始,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各种娃娃照片、 建筑物照片以及蝴蝶等小动物照片, 随即问学生:同学们, 这个娃娃漂亮吗?这些图片漂亮吗?为什么?随着教师的一连串发问, 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 有的学生沉浸在对图片颜色的议论中, 有的学生沉浸在如何帮这些娃娃照片美容的讨论中, 还有的学生沉浸在对建筑物外观形状的热议中。 在感受现实生活中这些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时, 却始终没人道出“对称”一词。在学生情绪高涨的同时, 教师不得不打断学生, 生硬地引出“因为对称才显得美”。

案例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创设情境是为了能够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 但在上述的案例中, 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深陷其中, 教师却未能将学生再带出来, 即使学生的情绪高涨, 却也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解决策略:明确目标, 情境创设应结合引导性的提问

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情境创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才能收获水乳交融的效果。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可以通过有引导性的提问来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 比如由歪斜的娃娃脸谱与一张修整好的娃娃脸引出美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上的物体, 看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以这样富有引导性的提问启发学生在寻求“共同特征”的过程中引出“轴对称”概念, 也能为之后通过对平面图形折一折, 比一比, 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并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 说说在自己身边的对称物体而打下基础。

误区二:情境创设内容生活化, 教学远离数学本意

案例二: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 某教师为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放弃了以教材上的邮票图作为引入, 而是以商店购物情境为新课作铺垫: 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 让学生说说商品的价格, 问:你喜欢哪种商品?课堂甚是热闹, 同学们纷纷说着自己喜欢的商品和知道的价格。待学生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后, 教师又以“你想买哪两种商品”的问题引起学生新一轮热闹的购物交流。到这儿, 时间已经过去7分钟, 学生却还不知道今天到底是要学习什么内容。

案例分析:教学中的“买商品”情节, 教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意识到计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然而在创设的过程中, 教师却忘记了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是“进位加”, 而在“买商品”这一生活情节处花费了过多的时间, 迟迟未接触到要解决的问题, 造成了这样的情境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

解决策略:慎选内容, 情境创设应来源于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要求教师能够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数学内容完全生活化, 不应出现盲目多余的“生活情境”。在上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 教师不妨在复习加法的基础上直接开门见山, 不仅能节省时间, 可以把重点放在“当堂练习”的环节上, 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 创设情境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教学都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原型,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做到把数学与生活有效的整合。

误区三:情境创设手段多媒体化, 教学过程浮华低效

案例三: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 课件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图案, 文字背景采用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 结果学生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而不能 “自拔”, 连教师在说些什么都顾不上听, 教师不得不加大声音并提醒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 而教师也常常为课件所累。

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情境的创设存在着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现象, 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现象, 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动眼多、动手少、思考少, 不利于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的提高。

解决策略:丰富手段, 情境创设应摒弃浮华而追求实效

情境的创设手段是丰富多样的, 比如语言、实物操作、研究活动、教具演示等都可以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 虽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也不可过度依赖。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不妨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 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 中,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估算教学,误区,对策

课程标准、教材,对于估算教学、估算思想培养,有着准确的认识和明确的要求。新课改以来,数学教师对估算教学也展开了积极、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在估算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误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结合自身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及日常教学中的探索和尝试,提出具体对策。

一、估算教与学中存在的误区

1.为了教材安排而教“估算”

很多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和计算能力来培养,基本上是教材有安排则教,无安排则不教,也就是为了完成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而教。培养估算思想和估算计算能力和习惯就成了一句空话。

2.“大约”就是估算

受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的估算实际教学的影响,部分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见到“大约”两个字就用估算,这样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有“大约”两个字不一定就是估算,没有“大约”一词,却可用估算解决。教师如果只教给学生根据某个字眼来思考问题、判断计算方法,不但会造成解题上的麻烦,更会养成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3.根据精算取近似值估算

部分学生在估算解题实践中,没能运用估算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判断、解题,而是先精算然后把精算的结果取近似值。估算是估计大概的结果,与近似数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先求准确值再求近似值,岂不是画蛇添足。

4.一种方法“估算”

受固化、僵化思维的影响,许多师生只认识一种方法的“估算”,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估算方法,暨认为把数字看成整十整百才是最准确的估算方法。

例如,在一个体育场,长57.5 米,宽43.5 米。计算出这个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列式57.5×41.5。怎样估算呢?少数学生是这样做的:57.5 接近58,41.5 看成是40,估算算式是58×40=2320。但教师认为这样不是很好,让学生再想想我们平常是怎样做类似估算题的。估算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要能口算,60×40 是很容易口算的,可58×40 就不能口算吗?

二、解决“估算”教学误区的对策

为了避免产生估算教学误区,提高估算教学的实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估算教学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愿“估”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估算的兴趣,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估算的意义,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通过努力让学生形成估算思想,具有通过估算解决问题的意愿。

例如,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创设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让他们知道语文书大约有多厚,1 米大约有多长,桌子大约有多高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对估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估算习惯的形成也可在活动中不断养成。

2.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方法,使学生会“估”

教师应适当地总结归纳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估算策略、方法主要有:

(1)四舍五入。例如同学们跑步,跑了1480 米,用了11 分钟,大约每分钟跑多少米?可以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1 看成10。

(2)以小估大(或以大估小)。例如,估计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可以先估计100 张纸的厚度,再除以100,就能估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了。

(3)取一个中间数。比如33 36 30 38 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 多一点,有的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4)利用特殊关系。如129×8,就可以想到125×8,125 的8倍,就得到1000。

3.积极开展好估算评价工作,使学生爱“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估算结果的评价过程中,切忌出现“你估的方法真准”的评价语,这样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估算结果是不唯一的,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教师应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当然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老师长期的努力,不断发掘方法,经常性地训练。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误区 篇9

一、初中小学学校普遍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

这是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严重误区。素质教育目标对于人才的定义是:人才是思想、道德、知识、气质、能力等多方面优秀的人。对于新时期人才“高素质”要求, 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思想品德优良是人才的重要标准。古人曾经强调过:德才兼备是圣人, 德才俱无是愚人, 德胜才是君子, 才胜德是小人。足见人才培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 道德滑坡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各种各样道德丧失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待大力加强。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 加强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学是国家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五育教育德育为首是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

当前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有明显的社会和学校两方面原因。

(一) 社会和学校普遍重识轻德, 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地位的认识有偏差

1.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竞争十分激烈;加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就业压力巨大。这导致了人们的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盛行。本来德与才两方面应该成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完整标准。但是, 现阶段社会和学校基本上仅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品德可以被造假或忽略不计。因此, 思想品德课是副课, 没有必要下工夫学习, 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 相当部分思品课任老师也不重视思品教学, 这使初中小学思品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最终几乎使思品课程的德育功能没有发挥。这是现阶段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升学, 评价学生学业主要看各种考试中学生的成绩, 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点不合时宜, 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需要急速解决的问题。

2. 素质教育考试方法没有系统确立, 学校教师全面落实

国家教育方针课标不够。时至今日, 素质教育考试方法仍然没有系统确立, 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 把有限的时间主要用于主课教学成了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必然趋势。我国教育方针和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 但是初中小学领导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它的特殊重要性, 没有严格落实这一教育方针和严格依据新课标教学。

3. 过于运用学生成绩评价学校教学质量, 学生的成绩与

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校和老师的教学, 成绩几乎成了学校和教师追求的唯一目标, 以成绩为唯一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无所不到其极。

小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得不到重视比较普遍。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普遍不被重视, 一些学校不开设这两门课, 一些学校由非专业老教师应付这门课的教学, 小学思品课时普遍被语文数学占用。相当数量的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任教师自认为在教师中是二等公民, 并不重视所教学科, 教学质量较低。

(二) 某些学校领导和教师误认为落实其他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取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新教材内容缺乏深刻全面认识, 认为初中小学没有必要开设思想品德课程, 品德教育可以通过落实其他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和班主任工作替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系统教学,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设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伦理道德的系统教学, 政治经济常识、国情国策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是其他课程根本无法代替。同时, 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上一定数量的活动课。所以, 其他课程教学不能够替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二、中小学校普遍把思想品德课程上成知识教学课

晓之以理, 必须导之以行,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导之以行,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但是, 这一最终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当前, 中小学校普遍把思想品德课程上成知识教学课。思品教师备课时, 几乎都是把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最重要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而并不是教学重要目标。由于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学比以落实德育为导向的教学简单容易, 也由于现在中小学依然实施的是应试教育, 中小学校思品课堂教学, 主要在引导学生理解甚至识记各种课本知识, 最多延伸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现在, 中小学思品考试依然采用笔试的单一形式,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和初步的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业成绩也以分数的唯一形式呈现。这几乎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状况毫无关系。这种考试形式为教师把思品课程上成知识课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误导学生把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完全当做知识学习, 这也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最终使思想品德课程丧失了它的基础德育功能。

中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把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 新教材十分重视教学活动, 几乎每节课都有许多小活动, 还设计了许多专门的活动课。但是,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为了多争得教学时间, 每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 专门活动课几乎不上。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教学失误, 较大弱化了思品课程的教育功能。活动课是思品新教材的一大亮点, 是落实思品课程教学目的重要环节, 也是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到自己生活的环节。当前, 新教材的这一亮点没有落实。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不够和专门活动课没有上, 直接使中小学思品课程教学变成了纯知识教学课。

三、新教材内容仍然和学生生活相脱离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应该能够抵制不良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腐蚀。但是, 修订后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内容仍然和学生生活脱节。

(一) 新教材教学无法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对学生的腐蚀

当前, 社会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 道德滑坡严重, 这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远不及校外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仍然脱节, 不能够回答解决他们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 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也就无法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二) 新教材内容面对网络不良信息十分苍白

上网已经成了青少年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网络信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巨大作用。面对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 怎样使学生避害趋利, 新教材做出了努力, 但是学校德育的力量远不能消除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思品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很少, 所能发挥的教育力度很有限。

四、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整体德育相脱节

一个学校的德育应该是一个整体工作, 是一个系统。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是学校整体德育的基础,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积极对二者进行整合。但是, 当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相脱节, 学校德育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 把思品教学当做纯教学排斥在外, 没有把思品教学纳入学校整个大德育系统。新思品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解决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思想品德问题为主要内容编排, 这为整合学校的整体德育和思品教学提供了基础, 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做这一工作, 它的最终影响是思品教学几乎成了纯知识教学, 大大降低了它的德育功能。

走出目前中小学思品教学的误区, 完善新教材内容教学, 最终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落实科学的中小学思品素质教育考试模式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类:

1. 引导性观察。

中小学思品教材内容是由中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一个个普遍性问题组成的。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完成后,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就相关内容在行为中的表现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 思品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日常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信息,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评价。

2. 品德评语。

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 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写成评语, 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3. 探究学习评价。

即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评价必须成为学生思品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谈话。

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 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交流的前提是师生必须有平等的地位。

5. 成长记录方法。

即教师建立学生思品成长记录档案, 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 主要是进步和成就, 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 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 考试。

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 教师要认真思考,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 如何体现考试内容的新颖性及开放性, 考试内容应该新颖、真实、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则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 发表各自的看法、认识, 并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展现出来。

(二) 以落实德育教育目标为落脚点进行教学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落实德育功能, 教师必须认识到知识教学是为实现德育功能服务, 所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为这个根本目标服务。

(三) 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 是完成思品教学目标最适合的教学学习方法之一。但是当前中小学思品探究性学习教学进行得很不够。当前, 中小学思品教学应该大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每一个学期, 要给每一个学生布置1~2个课题, 要求学生完成课题。学生思品学业成绩中, 探究性学习成绩应该有一定比例。

(四) 紧随社会发展和学生新特点修订教材

中小学思品教材必须以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为目标, 以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遇到的普遍性的不同问题为主线构建课本内容, 要每年修订教材内容, 以提高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10

当前, 书店里各种各类作文选名目繁多, 什么样板作文、应试作文、获奖作文……可谓琳琅满目, 五彩缤纷。当然, 如能正确对待作文选, 未尝不是好事, 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写作材料及众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多阅读些不同类型的文章, 可以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 目前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师让学生读背抄写优秀作文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错误的, 他们是为应试而强迫学生去读、背、抄写的。现在小学考试中的作文考试, 仍然是采用的命题作文, 给学生发挥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狭窄, 改卷教师给学生的作文定级打分。试想, 在短短的三、四十分钟时间内, 大多数小学生能达到那样的水平吗?且不说学生, 据笔者所知, 即使我们多数语文教师在短暂的几十分钟时间内也写不出作文选中那样的作文。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学识水平考试中, 语文教师作文的写作状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能达到作文选中优秀作文标准的寥寥无几。学生在作文考试时不加分析, 更不结合当地实际状况生搬硬套, 笑话百出。一位生长在山区的学生, 当地水源并不充足, 但他笔下的家乡依然是稻浪翻滚, 鸭子成群, 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

一、造成小学作文教学误区的原因

1. 教师作文教学思想观念陈旧, 为应付考试而教。

2. 作文考试形式陈旧, 大多仍沿袭老套的方法。

3. 教师业务素质低, 写作知识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贫乏。

4. 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范文, 作文思路狭窄。

二、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方法

1. 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

更新观念, 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必须认清应试教育的危害性。所以, 教师应迅速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

2. 改变作文考试陈旧的形式。

这里主要指结构形式的陈旧, 即布置一个题目, 便让学生写作文。这是科举时代就开始流行的方法。这种形式当然是需要和必要的, 但长此以往将会堵塞学生的思路, 束缚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 笔者以为作文考试时可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给他们充分选择的余地, 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 写自己最熟悉和最拿手的。教师可在考试时让学生多题自选, 也可给材料让学生叙写、扩写等, 这样变换形式, 使学生跳出所谓的“真人、真事”的圈子。实践证明, 这样可大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 应加强

业务学习,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不断总结作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不断学习借鉴科学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激活学生大脑的兴奋点, 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示范, 学生就一定写出富有创造性的文章来。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以肯定, 能力欠缺、知识贫乏、素质低下的教师是难以完成这一重任的。所以,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身能力。

4.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模仿范文。

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 模仿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统一的。面对目前多种多样的作文选,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模仿范文, 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作文模仿应以对范文的理解为前提。教师可帮学生先分析范文, 从中归纳出写作方法和技巧, 指导学生仿写, 应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模仿只是学习优秀文章中的描写、刻划方法, 仿照优秀文章的布局结构及写法。这样, 才能在模仿中有所创新, 使仿写成为创造性作文的起步。教师在作文教学训练中, 应坚持遵循大纲的训练原则,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可先从模仿范文的语句开始, 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如教《趵突泉》时, 让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好像……有的……”写一段话。只要坚持, 这种模仿是易见成效的。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训练模仿范文的结构方法、立意方法、语言风格等, 逐渐增加模仿的难度。作文模仿还应强调广泛阅读, 综合借鉴。那种一对一的模仿在开始阶段是必要的, 但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从大量的范文中去领悟写作的真谛。

5. 开阔学生视野, 重视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 接触社会实际少, 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限, 如果经常让他们坐在教室里, 苦思冥想, 让他们写那些根本没看到的、没做过的, 或虽看到过或做过, 但早已淡忘的事物, 他们是写不出的, 这就造成了学生不是干巴巴的几句话, 就是照抄范文。因此,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多接触大自然, 观察大自然, 使学生开阔眼界。如让学生参观一些建筑、工厂, 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 身临其境去体味祖国壮丽山川之美, 然后再让学生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一方面学生有内容可写,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 让学生写出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活动经过。这样就可避免或大大减少学生照抄或生搬硬套范文的现象。教师平时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让他们多接触社会, 多了解社会, 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把平时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人、新事、趣事记下来。这不但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 而且又为学生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走出小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11

当我们走进小学英语公开课的课堂的时候,看到的是上了彩,涂了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学习形式五彩缤纷,课件绚烂多姿,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看似一道华丽的景色。但是,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背后,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与交流、情境的创设的真实有效很值得怀疑。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教学的步伐、课件的动画大展示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走进学生的课堂?

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几乎都是由几个优等生完成,其他同学则成为“摆设”;而所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成为师生 “表演秀”。通过了解,课件在更多情况下只用于公开课,平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是无法采用的。对此,我有必要思考一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英语课堂?

二、教学误区

1.“小组合作”的误区。

(1)“小组合作”采用过滥过频。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新课程理念,无论问题难易,都采用合作的形式,有时设置的问题都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一节课下来,合作了好多次,忽的就围坐在一起,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2)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没有参与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也没有深入倾听学生学习的情况,甚至有个别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读单词或者课文,自己却站在讲台上看教案,等时间一到,就喊停,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这样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2.“活动化”和“游戏化” 的误区。英语课堂“活动化”和“游戏化”,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可是有的教师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整个课堂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和“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语言实践最终目的却不能达到。

3.“课件” 的误区。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扩充课堂的容量,可以为教学创设更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课件这个辅助手段认识不到位,对课件的采用是宁滥毋缺,认为只要沾上多媒体的边就是“现代化”,过频过滥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没有考虑它是否有必要运用,或者是否运用得当,因此步入“课件”的误区,从而贬低了“课件”的价值。

三、走出误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回归其本质,创设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學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对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用自是不可忽视。课件运用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并非选择这些学习方式、教学途径、教学手段就等同于选择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适当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受到限制时,可以选择“课件”辅助。而当学生的精神出现倦怠状态时,可以自觉选择“活动”。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少一份盲从,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实在,潜心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体现学习本色很重要。所以我可以努力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

2.赋予“活动”、“游戏”实质内容。采用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英语而活动,不是盲目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要让课堂成为充斥着“活动”、“游戏”的舞台。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抓住恰当的时机,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3.要有有效使用课件。对于课件,我们要思考其是否有针对性,能否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如何。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和优势,把计算机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去。对于动画,只要适用、够用即可。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中比较sister,brother,mom,dad,grandma,grandpa时,其实只要用几张图片就可以说明问题,并无一定要动画效果。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篇12

一、师生互动与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课堂“效果”良好, 气氛热烈。但是一堂课下来, 学生学不了多少知识。

实际上, 新课程提倡的解放学生, 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讲”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控制全局、把握课堂走向的作用, 过多的游戏, 反而会疏忽对最基本知识的学习和领悟。

二、多媒体教学与教学效果

不少教师在上课时, 总是离不了现成的课件。用多媒体教学, 用现成的课件, 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用上课件后, 既没有教会学生做笔记的方法, 也没能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做笔记。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课件中度过一节节快乐的课堂, 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大脑和干干净净的书本。上课好奇, 下课迷茫, 已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三、课堂气氛与课堂效果

我参加过很多次公开课, 我也听过很多公开课。一堂公开课成功与否, 就看谁的“花样”多, 越多越出奇, 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也就越“成功”。学生激动、教师陶醉, 掌声、欢呼声造就“成功人士”。但是这些成功者还是不免坦言:这样上课, 教学任务完成都是难事。

四、不设情境不上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这已是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但是, 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切合实际, 不是为设情境而设情境, 更不可为了一堂课变得更加“活跃”, 更加“成功”而特设情境。

五、教学“大道不为”

现在的教师们总是太信任学生、太相信学生了。总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总是那么聪明、那么可爱。所以, 栋梁之材无需雕琢、无需粉饰。

后来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学生很多方面还需要细细地引导, 但是又以新课程理念来搪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这样, 一些可以雕琢的学生被不良习气所淹没, 后悔已迟。

上一篇:摩擦机理下一篇:改进小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