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的误区

2024-08-21

数学课改的误区(共12篇)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1

目前, 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 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一) 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 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 提问随意性大, 缺乏精心安排, 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 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 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 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 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 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二) 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 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 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所谓“精练”, 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 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 决不是少讲少练。

(三) 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 不钻研大纲、教材, 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 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 《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 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 提供处理教材方法, 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其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 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 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 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 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 知识面广, 勇于改进教法, 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 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不拘泥于形式, 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 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 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五)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教学中, 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 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 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 (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的培养, 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 (逻辑思维) 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 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 企图强化思维定势, 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认真学习, 加强研究, 走出误区

(一)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素质, 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 要以“人有我新, 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 要立足实际, 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 要认真研究, 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 仿中创新, 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二) 更新观念, 增强新的意识, 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 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 要更新教学观念。如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 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 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 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 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 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其次, 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大纲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知识点的层次要求。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 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 目标制定要具体化, 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 便于测量、评价。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 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其中不乏一些成效非常明显的改革, 但是其中也确有改革进入了误区。文章结合笔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 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 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误区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2

先前以传授知识为主,贯彻一节课的一人言课堂。在新课改深入到老师观念中,听课老师评价一节课,也只看这堂课是否热闹,以表面现象衡量课的成功与否,有关知识技能则无人问津,好象一提双基(即知识技能和基础知识)就是应试教育,就是旧观念。

误区二:音乐课堂变成大容器

课改不是将40分钟音乐课分成几部分,又唱又跳,又画又剪,只要稍微有一些相连的都成为课的内容。

误区三:课堂秩序“自由”

解析数学课改中的若干误区 篇3

忽视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知识。

(一)淡化概念的教学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无需讲得那么透彻具体,有不少认为这才是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我觉得这样还不如说是“彻底减负”较恰当,对知识无需学透,也降低了能力。“淡化概念”其实是对有些繁、难、偏、旧的概念可以选择不学,而不应该对概念讲不完整,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学错概念的负面影响,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增加了负担。作为数学老师,有的概念就短短的几个字,若教师不分析透彻,那还要教师干什么?教师不是来背书给学生听的,而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难道知识不说出来就变得容易了吗?

(二)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一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做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

(三)忽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定理的讨论尚未展开,就急于转入解题教学。教师只要求学生会记住定理,会用公式就行。这样的教学不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例如: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在推导公式后急于让学生套用公式,对推导公式的“配方法”没有认真分析,导致学生必须死记求根公式,这为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不会用“配方法”求顶点坐标,而又陷入死记“顶点坐标”公式的局面,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毫无意义。

二、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

(一)情境创设过度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化,堂堂必有情景,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不明白到底学了些什么,甚至有些是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二)提问欠科学

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以“满堂问”代表“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一堂课下来,学生回答整齐划一,但仔细分析,教师提问的大部分以记忆为主,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而且以不加思考脱口而出的回答居多,这种提问达不到启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讨论过滥,有名无实

在听课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活动,学生敢讲能讲,气氛很是热烈,但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只说不做,解释问题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只是一味地加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回答让老师太高兴了……”缺少引导,给学生留下疑难甚至误导。

(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

教师把“少讲”作为原则,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的局面,他们往往把顺理成章的结论和学生“兜圈子”,让学生不断地猜想。如在定理的学习过程中,课本上已经明确了探索的结论,教师硬是安排结论“猜想”环节,在小结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但是一些思想方法学生是不易得出的,学生难以真正地掌握知识。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从而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增加辨别错误的能力。

浅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4

误区之一: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 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 提问随意性大, 缺乏精心安排, 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 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 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 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误区之二:对“精讲精练”缺乏正确认识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 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 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所谓“精讲”, 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 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 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 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 绝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之三:过度依赖《教学用书》

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 不钻研大纲、教材, 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 教学无针对性。《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 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 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重视教法而忽视学法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 知识面广, 勇于改进教法, 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 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不拘泥于形式, 灵活处理。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 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素质, 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 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 要以“人有我新, 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 要立足实际, 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 要认真研究, 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 仿中创新, 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 更新观念, 增强新的意识, 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 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 要更新教学观念。其次, 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 (1) 大纲意识: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 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 (2) 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 目标制定要具体化, 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 便于测量、评价。 (3) 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

三、结束语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5

走出三大“倾听”误区――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

误区1.倾听=听课

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动听课,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左耳听右耳冒,老师说啥不知道”的现象。倾听则不然。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误区2.能听=会听

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教学存在三大失误。其一,从来没有认真界定“能听”与“会听”两个概念,或混为一谈,或避而不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其二,一般来说,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他们几乎都是能倾听的。许多教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因而,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听课,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其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资力量时,疏忽了让未来的教师们学习如何教学生进行正确听课的方法。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正是这些失误,从根本上阻碍了教师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误区3.甲听=乙听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 新课改 ; 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61-01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爱动手勤思考的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也是小学教育率先践行新课改试验的重要学科之一,从中既可以看到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数学在教学方面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但在新教学的探索中也凸显出了一些不足,走入了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新课改中的具体教学实践对一些误区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与方法。

一、小学教学新课改下教学误区的集体措施的表现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过于放大,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都知道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改以往应试教育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这固然是新课改的一个正确方向,是在教育领域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符合“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但是,一味地强调、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就会出现一些教学误区。比如在数学的教学中,一些学校的数学老师在一些数学难点重点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反应觉得难,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于是这些老师就在“一切以学生为主”的口号下,理直气壮地避开了这些教学内容,既顺应了学生的要求,自己也落得一身轻松,何乐而不为?这明显是错误的,它错误地理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内涵,同时又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些老师应该在发现学生出现学习难点时及时采用新方法新途径来达到教学这些内容的目的,而不是避开这些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指数学教学的模式、方法等要围绕学生的智力的充分发展来展开,而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

(二)教学重形式主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知识教育得不到培养和训练

在新课标的教育改革下,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教育,都提出了许多教育的新理念,提倡许多教学的新方法和教学新模式,这些方法模式是值得运用到新课标的教学当中的,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成了重形式主义。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一开始就强调要如何应用新的学习方法,以前的那些一定不再适用了,然后就是大谈特谈数学的学习方法,每节课都谈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方式等,或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能运用到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数学的趣味游戏,但是有时一节课就只是做游戏,而忘了做游戏的目的——为了教学,学生收获了许多的笑声,却没有学到任何知识,试想一个学期有大半的课都是这样的形式,那还会学到多少知识啊。显然的,老师并不懂得利用这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表面上看学生很快乐地在学习,其实却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内容。

(三)老师同学的合作交流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知识内容上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新课改的又一重要目标和主要方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加强老师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是新课改后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分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但是一些学校虽然分了学习小组,老师也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交流,然而并不能发挥这些小组的作用。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让各个小组讨论交流,但是最活跃的,老师最爱提问的,往往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并没有调动起成绩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更沒有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此外,一些学习小组在课后并没有积极去完成老师的学习探究任务,而是打着学习小组的幌子一起去做些无学习无关的事。究其原因,是在分组时没有合理有效地分,从而使同学的合作交流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知识内容上。

二、小学教学新课改下教学误区的改进措施

(一)正确认识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的具体内涵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同时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正确认识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具体内涵。

(二)要把教学的创新方式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情境教学法,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难点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其中,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但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因情境教学而只是单纯的情境,而没有落实具体知识点。

(三)老师要重视数学学习小组的作用

出现小组的合作交流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知识内容上的情况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重视学习小组的作用,认为小学生年纪小,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差,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胡乱分组,造成小组实力参差不平的情况,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所以老师要重视数学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这种形式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卜玉婵.试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误区[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2012(03)

[2]余志君,张培芬.在浮华的背后——浅议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误区[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02)

[3]苏松山.莫让气氛流于形式——谈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两点误区[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01)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7

1 新课改常见的教学误区

1.1 情景教学牵强附会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冲击下, 情景教学、人文渗透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以“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 使“情境创设”似乎成为课堂的一种摆设和包装, 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 让“情境创设”失去了教学意义。例如:在教《不等式的性质》时, 情境创设为播放学校学生运动会拔河的场面, 教师说:学校开学生运动会, 七年级 (1) (2) 班各有15人参赛, 第一局 (1) 班胜, 老师问:第二局双方各加了3人, 是几班胜?生争论不休, 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师使出浑身解数, 硬是把答案引到还是 (1) 班胜上来, 师又问:第三局双方各减去5人, 是几班胜?有了前一问的“经验”, 学生变得“聪明”了, 齐答: (1) 班胜。这时, 师大喜:由此得出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 (或减去) 同一个数 (或式子)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表面看这个问题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但实际却没有抓住不等式性质的数学意义, 步入了“貌合神离”的误区。形式化的演绎使问题情境充满“问题”, 牵强附会的情境使数学意义产生失真。

1.2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 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 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 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教室里每个人都在张嘴, 但谁也听不清说什么, 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 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 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 就结束了。

1.3 问题探究拓展不够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作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广泛拓展题目的辐射面, 不能只照本宣科。例如, 七年级数学课上, 教师直接出示问题:已知D是BC上一点, BD=CD, 求证AB=AC, 小组合作交流后, 最后共同分享成果, 由于问题起点较高, 很大一部分学生产生了思维的障碍, 更谈不上思维的求变。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要在“导”字上下工夫。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一位充分利用教材的老师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用了这样的铺设:提出问题 (1)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对于一个三角形有无两线合一的可能性?学生活动过程中, 能比较轻松的解决两种比较简单的情况: (1) 由三角形高与中线重合, 证明原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则必然三线合一。 (2) 由三角形角平分线与高重合, 证明原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则必然三线合一。第三种情况, 由三角形角平分线与中线重合, 能否证明原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老师借助几何画板, 作出的中线AD和角平分线AE, 拖动点A, AD和AE处于变化之中, 当AD与AE重合时, 利用度量工具, 度量AB与AC的长度, 使学生信服:AB=AC。最后引导学生论证。老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加强了研究性思维的训练, 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进而发展什么”。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维片段连接在一条思维链上, 使学生的探究潜能得到发展。

1.4 多媒体使用本末倒置。

新课程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 绚丽的色彩, 清晰的画面, 美妙的音乐, 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 使抽象的变成形象的, 静态的变成动态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 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 又能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了直观上的感受, 易于接受和理解。因而使得很多教师的公开课中普遍存在“课件代替板书”, “电脑代替人脑”, 为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 甚至出现了“教师辅助课件”, 教师不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而是执行课件程序的过程, 希望学生按照课件的预设进行学习活动, 回答问题, 最终引导学生得出预想的结果。一位老师在引入《轴对称图形》时, 演绎了大自然中美丽的蝴蝶, 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精神。但多媒体运用的FLASH动画, 画面上成群蝴蝶穿越于美丽的花丛中, 画面美伦美焕, 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老师又为画面配上了动听悦耳的音乐, 整个媒体的光华色彩使学生陶醉于美丽的画面中, 却忘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应当明确师生交往中的情感交流, 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电脑替代不了的。因此, 许多知识的融会贯通, 是多媒体课件解决不了的。

2 走出新课改误区的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 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环境, 加强交流与合作, 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 让学生有成功感。

2.1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 在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上, 要以“人有我新, 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 要立足实际, 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 要认真研究, 结合实际, 逐步发展, 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2 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 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

(1) 要更新教学观念。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 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以及如何寻找解题途径的方法, 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

(2) 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特别是强调后进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

2.3 对自我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的教学行为常常无意识地发生在课堂教学中, 不断重复, 逐渐产生固定的框子, 形成教学定势。如果教师不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 那么教学也可能成了例行公事。如能经常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地自我反思, 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也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真正做到带着理念进课堂, 伴随反思出课堂。

(1) 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例如: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点时出现障碍, 我该怎么处理?学生精神不振, 如何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兴奋过头, 如何使他们趋于平静?学生在小组学习时, 发生了争议, 又该怎么处理?

(2) 课堂教学后行为反思。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哪些方面还没有完成设计的意图?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与教学实际是否相吻合, 哪些方面出乎意料?哪些方面不够理想?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活动的量够不够, 机会多不多, 学习的习惯、状态、水平怎么样?哪些环节时间没有有效利用?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学习有困惑, 怎样解决更好?

(3)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反思。可采用案例分析法, 对教学中的情景、故事作分析和思考;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 反复听、反复看, 此时自己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发现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分析以前从未引起注意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写反思日记, 在课后, 对教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 然后记下来。

3 结语

只有转变教学观念, 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和要求。课堂上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师生交流顺畅, 实现新课改的目的, 顺利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丽艳.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0 (4) :69~69.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误区 篇8

一、重“学”轻“教”, 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倡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 这一理念表明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实现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改变以往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 进而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有的老师片面追求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以至于有时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该主导时没有主导, 一味地放任学生发展, 使得教学过程散漫、无目标,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夸大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削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另外, 新课改还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自行控制学习过程、自行检查学习结果等。这也表明,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 它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及时参与是分不开的, 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教师在一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 我就看到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整堂课让学生自己阅读、提问、讨论, 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一做法会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思考, 从而表现为“探究了, 但是没有收获”的局面, 误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教师们的注意。

二、滥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并达到了很多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这也使得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期待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多媒体应用得是否合理、科学, 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地进行评估。此时, 我们应该理清思绪, 重新审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它并不能改变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实质。我发现, 在教学时, 不少教师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在教学中不运用多媒体就是教学方法落后的表现,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 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教师为了制作一个个绚丽缤纷的课件而大费脑筋, 而对于如何理清教学思路,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却无暇顾及。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了。的确, 多媒体在增加课堂容量, 加快课堂节奏, 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如教学容量太大,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如果没有对多媒体的真正认识, 我们就会把课堂有“人灌”变为“机灌”, 这是更为可怕的事情。只有教师合理、科学地应用多媒体, 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的发展。

具体来说,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时, 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反映, 注意在重点、难点出多留出些余地, 让学生有思考、吸收和消化的时间。另外, 我还发现一个问题,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会不自觉提高教学速度, 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 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多媒体的滥用, 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是教师不断提高和学习的过程。有的老师上课时只是按照网上下载的课件照本宣科, 没有对知识的深刻把握, 一旦没有了多媒体, 他们就会无所适从。这一点是明显违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的。

三、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是对于传统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而不是对于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我们在教学改革中, 应该“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对于其中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然要坚持实行下去, 为我所用。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要正确领会新课改的精神, 对于出现的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思想要及时进行纠正。例如, 有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的了解仅限于一两次的培训或是听了几次示范课, 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教学中就会因为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而在落实新课程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例如,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 自己反而置身事外, 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这种片面、偏执的认识应尽快进行修正, 否则就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四、教学思维转变不到位,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在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精神时, 应始终坚持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来指导实践。只有教师真正认识、理解、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才有可能正确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穿新鞋, 走老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例如, 那种“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还被很多老师广泛应用着;教学内容滞后、偏深偏旧, 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仍然很缺乏;重知识的讲授、轻情感的交流等等。这些都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没有认识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真正使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落到实处。

五、教师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谈“课改”中的误区 篇9

关键词:课改,误区,形式,功利,实效

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得最响、频率最高的词汇要数“课改”一词,“课改”的提出,一时间成了好多教育工作者时髦的口头禅,有理无理“课改”挂前头,却缺乏对“课改”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国家在刚刚进行课改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但经过十来年的时间后,“课改”改的花样百出,面目全非,特比是我们稍微边远的农村更为凸显。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感触颇深,现就自身工作实际谈点体会。

一、“课改”应走出“重形式,轻创新”的误区

当下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课改的认识,甚至歪曲理解,认为只学习“杜郎口”那样砸讲台、砸黑板、封住老师的口”这种表象就是搞课改,而别人课改内涵的精髓却一无所知。认为印出导学案发给学生,就是“课改”了,认为把标语往墙壁上一贴、理论往嘴巴上一挂、发达地方成功的课改学校的资料复制后往资料柜一装,就可美其名曰: 我们学校在搞“新课改”了。汇报工作时总是说: 洋思中学怎么怎么样、杜郎口中学怎么怎么样、我们怎么怎么样,狗尾续貂后发现照搬照套的“课改”有形式却没有成效,也没有创新。其实搞“课改”,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国度而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农村孩子相对城市孩子来说身体素质较好,而文化素质较弱; 动手能力较强,而探究能力较弱; 农村孩子大部分有担当、有责任感和有爱心,而城市孩子在这方面有所缺乏。所以复制来的课改可能会变成形式上的东西,失去起码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课改”应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瓶颈,开拓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之路,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

二、“课改”应走出“重功利,轻实效”的误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敢说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我还是期望搞教育的人不能利欲熏心、功利熏心。歪曲教育的本质、歪曲生命的本真。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要有改天换日的斗志,要有咬定青山的决心,要有择善而从的睿智,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现在的”课改“工作中,时不时会出现功利迎合功利,肤浅标榜肤浅的现象。导致好多一线教师对“课改”失去信心,导致学生迷失方向。笔者经过观察发现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

1. 评价不够精准导致上课作秀

部分教师由于功利驱使,在上公开课或者示范课时,会请“导演”参与,不断打造,要学生怎样怎样回答,表情要怎样怎样,声音要怎样怎样等进行训练。更有甚者还会根据不同领导、专家的调研目的对学生做不同的训练,这样作秀后,专家和领导看到的是完美的假象,教师可能会得到表扬,但却失去了职业生涯中最可贵的东西———孩子的信任。这样下去,教师不相信领导,孩子不相信老师。请问,当孩子不信任你时,你还能教育孩子吗,你做老师还会幸福吗? 不得不引起深思! 这不过是功利迎合功利罢了。

2. 教学秩序紊乱失信于学生

当下部分学校出现的又一怪象是教学秩序紊乱。比如,迎检卫生大突击较为普遍,有的教育工作者因过于功利,当接到迎检的通知后,便急忙召集师生停课抓卫生,搞工作大突击等。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秩序,严重扰乱学生的学习思维,并给学校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领导不把专家领导的指示当作下步工作改进的任务,而把它看成是自己政绩的丢失。现在好多学校一接到相关检查的通知后,领导就会对教师大吼大叫,再扣上年终考核、绩效工资、职称晋级三大顶帽子,不分抉择的对错、问题的实效与否,只想到自己的表面政绩。领导成了农村酬客办酒宴的“总管”,教师成了“跑堂弟兄”,完全没有章法、没有目的、没有长远规划。我想,如果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会感到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幸。如果孩子长时间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再健康的身心也会患上“恐官症”,试问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有价值吗。其实任何专家领导的调研考察,都希望看到真实的一面,专家领导的批评是社会责任的另一体现,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财富,但却被部分教育工作者歪曲理解。

3. 为制造声势天天喊口号,发空叹,“奴育”孩子,不求实效

好多学校天天喊口号,或者是面对国旗天天宣誓同样的话,既滑稽又可笑,还有的学校领导站在旗台上用“声音的洪亮与否来评价班级”管理是否到位; 有的还大言不惭地说: “同学们,今天某某领导要来学校,请大家要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我们的口号,哪个班不响亮,明天的大课间留下来训练。”有人说: 谎言说了一千遍成了真理,可天天念同样的一句真理可能会变白痴! 笔者不是说喊口号,宣誓对学生没好处,但当台下两千多学生都不张口的时候、当所有班主任都反感的时候,抉择者是否应该反思自己所做的还是不是教育,如果强行下去将会走进“奴育”的误区。其实,本真的教育不是学生跟着我们走,而是我们跟着学生走。

三、“课改”应走出“重理论,轻实际”的误区

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方法都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发挥它的效应。当前有部分业界人士会提出新课改的课堂必须要分小组,要坐成马蹄形,还提出了许多理论。又有业内人士提出分小组坐不可取,学生爱讲和本课堂无关的话题。对此,我对小组交流学习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但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一成不变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话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才会达到最佳效果。不是所有学科知识点都能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有些学科知识点还是需要老师单一的传授才能见成效。总的来说,不要相信一种理论或一种方法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如果真有这种方法的话,那发明的人一定是世界首富,因为他将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四、“课改”应走出“重媒介,轻优势”的误区

每当我们翻看学校的各种方案、制度,看到的都是根据上级的文件、方针、政策制定的,都是从电视媒体复制而来的,很少看到有为帮助学生家长和学生实现理想、达成心愿而制定制度。好多名校非常注重自身文化优势,你一进去,就有一种想读书的感觉,因为他们根据自己地方学情,地域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打造自身特色文化,走进去,一下子就被改变。这就是优势。这样的学校就是办学成功的学校。

谈谈课改中的误区 篇10

一、否定一切的误区

有的人则错误认为“过去的=过时的”。我们今天的课改只是应该把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 或证明已经是错误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摒弃, 而代之以适应新情况的教育思想、方法、手段。而对教育史上的精华, 特别是教育思想的精髓仍应继承下来, 并发扬光大。例如陶行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思想, 其实质是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强调“老师的良好职业道德”, 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完全吻合, 仍应继承和发扬。但有的人由于陷入了否定一切的误区, 便武断地认为这一思想是过时的, 必须

教学是一门科学, 又是改革。而代之以“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显得非常幼稚无知和对教育的虚无主义。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用科学的现代教育思想衡量, 评价教育思想、方法中的具体问题,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才不致使我们重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概否定一概打倒”和“唯我独尊, 唯我独革”的错误, 才能使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

二、形式主义的误区

我们进行课改, 实质上是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应在本质上体现教育思想, 观念的变革, 因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有的理化教师在演示实验内容中, 把看得见, 摸得着的仪器不用, 应该做的演示实验不演示, 而代之以录像或幻灯片, 并称之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都是对课改没有正确的认识, 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

三、脱离实际的误区

有的学校或教师虽然课改中采取了热情的态度, 确定课题、积极试验、认真探索, 但收效甚微, 接连失败, 出现了“一年学一个样, 学来学去都不得不像”的怪圈。甚至连专家严格论证, 值得普遍推广, 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成功的科研、课改项目也失败, 因而对课改产生了怀疑态度。其实他们一开始就陷入了脱离实际的误区。

进行课改, 要高效、实效出成果, 就一定要实事求事, 结合实际去进行。辩证法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研究具体问题时, 既要注意其普遍性 (共性) , 更要注意其特殊性 (个性) ,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 跳高运动中的“背越式法”在理论上, 实践中都证明比“跨越式法”优越得多, 为当令世界上优秀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跳高技术。但现有一特殊情况:运动员身患重病, 强行进行背越式训练, 能有良好效果吗?在这种情况下, 正确的程序应当是让运动员休息养病, 待身体强健后再进行训练, 而不是按原计划强化训练。这样才能体现“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越性, 并达到训练效果。课改也是如此, 必须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 并根据学校, 学科的具体实际情况及课改过程中的新问题, 不断地进行调整、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 我们在课改过程中, 既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积极投身教改教研, 勇于探索、试验。更重要的是在课改中要结合实际,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教育强校的目标去进行, 还要善于鉴别真伪, 避免形形色色的误区。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课改顺利, 高效地进行。

数学课改的误区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出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提倡算法多元化。应该说算法的多元化来体现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但是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断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呢?对这方面的情况应该有何良好对策。下面结合我近几年常态的教研活动中的思考与大家展开交流。

一、重视问题情境,忽视计算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教材编写者将计算教学融入学生非常兴趣的生活情景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计算教学和问题情境融为一体,谁轻谁重?在教学中引出一些问题。

某教师在教学北师版本二年级数学“乘法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教师就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喜欢儿童游乐园吗?(喜欢)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儿童乐园,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儿童乐园好好玩!有很多可以玩的游乐玩具。

生2:我发现小火车在铁轨上跑。

生3:我发现飞机玩具最受人欢迎,有很多小朋友在排队。

生4:我发现小朋友不能去这个湖里乘小船。湖边被拦住了。

……

10分钟后,学生还在对自己喜欢的儿童乐园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不断对学生的汇报加以激励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儿童乐园汇报自己的发现。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兴趣十足。在情景和计算一体协调的前提下,教师适度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快引导学生从情景生活中回归计算课堂的数学模型,突出计算课堂的教学本质。

二、重视计算数量,忽视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计算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容易掌握的。随着新课程对计算教学的改革,计算教学也引来一种新的挑战。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越来越关注,但是对计算的过程越来越忽视。计算题出错的原因有很多,但学习习惯不好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常态的教学研讨中发现的问题及我的思考。

1.记忆的弱化

九九口诀表的背诵开始弱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能根据算法直觉感说出结果,对计算的算理的理解增加难度。教师探讨计算教学新方法的过程中,计算教学的优势加以继承和发扬,加强学生的九九口诀表和常用数据的记忆,让学生将基本口算和基础思考转化为直觉,形成计算的“熟能生巧”,高效率地提高学生计算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2.不重视习惯培养

(1)书写格式不强化

书写是反馈学生的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师越来越不重视孩子的作业书写格式。比如,学生字迹潦草,3和5差不多一样,教师作业批改难度加大。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没有规范地采用脱式计算,而是直接等出答案,看不到学生的计算过程,更不明白学生错在何处。所以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给出计算过程的范本,针对学生的字迹和书写格式要形成统一的格式要求,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习惯。

(2)检查习惯的缺失

学生感觉计算题是一种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之间的较量不是谁的正确率高而是谁的速度快。只要学生完成就宣布完成计算而忽视了计算结果的验算,导致了计算错误率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将初步计算过程的验算过程进行示范指导,通过作业的批阅反馈验算是提高计算高正确率的必要过程。教师作业验算的提醒、强调,验算过程的督促、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养成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

三、重视计算多元,忽视策略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元化,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希望学生独立自主探索发展个人思维能力。但是在算法多元化的汇报和交流过程中,由于群体发散思维的思考角度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的认知化存在差异。

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好地根据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发展空间,不断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元化的思想。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挖掘的多元化算法以一种平等的参与者身份进行引导,难道每种方法都是平等的吗?事实上,学生汇报的几种口算方法都是常见的计算方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方法。但是学生汇报的竖式计算方法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第一次出现的方法,它也是学生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一个基础,甚至是后面所有计算问题的通用方法。

通过强化引导学生归纳掌握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在练习时,统一采用竖式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探索、操作、比较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题的多元性,同时感知竖式计算的优化性。

综观目前的计算教学,算法多元化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思维的舞台,它不是教学目标的追求,在学生多元展示的思维下,教师要充当最佳算法优化的引导者。作为一名教育者,教师要继承和发扬计算教学传统的优势,照顾整体学生对于算法优化的掌握,真正做到“重算理、优算法、达快算”的效果,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飞速提高。

参考文献:

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课改力戒四误区 篇12

课堂活跃不等于一堂好课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教学形式。他们认为,只要课堂上“花样”多、形式新颖、课堂活跃,就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好课。

有一节语文课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相信这个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某教师执教这节课的时候,让三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到前面来,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打了一遍又一遍,总算打完了三遍,下面的学生笑得直弯腰(这不是因为学生演得好,而是演得太不自然,太滑稽了)。然后,这位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课堂显得非常活跃。但到最后,当一名学生提出“以孙悟空的能力,应该一次就能打死白骨精,为什么还要打三次?”的时候,学生们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了。

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其他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欢呼雀跃,“老师,我!我!”看着情绪激昂、不停喊叫的学生,教师也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来维持纪律。这样的课堂,常导致教师难于驾驭,使课堂处于失控的状态。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获,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从而使课堂成为戏台,华而不实。我们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和方法的掌握,这绝不是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乱哄哄的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

课件设计好不等于课堂效果好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学校评优秀课,上研讨课,总是把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制作课件摆在课堂教学设计的突出位置上。认为课件制作好了,就大功告成了。

笔者曾听过一堂历史课,题目是《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主要讲有关香港、澳门回归,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大屏幕播放《七子之歌》,让学生跟着音乐一齐唱。然后,教师播放了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影视资料。那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骄傲的历史时刻啊!当时,所有听课的教师激动不已,但听到授课教师极其平淡地说“看下一个”的时候,听课者顿时感到,这节课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授课教师接着播放了澳门回归的场景,以及台湾的名胜古迹等,然后提出问题,进行精讲。这些课件,显然是这位教师煞费苦心去收集和设计的,设计得也很合理,但是课堂效果呢?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放映者,而学生变成了观众,课堂即没有激情的渲染、智慧的闪烁,更没有高潮的迭起。本来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应该产生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的课堂教学,它的利用应该给课堂带来更多的资源、智慧和高潮,但是,本堂课就这样平平淡淡,在教师的放映和学生的观看中结束了。

课件设计得好不等于课堂效果就一定好。关键是教师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深刻领悟,使课堂更加精彩有效。

提倡学生主动性不等于学生“一言堂”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新课程倡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少讲,多让学生活动。但这不意味着过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一言堂”。

有一位地理教师讲授《巴西》一课,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他首先以播放巴西的足球场景引入课题,“你对巴西还了解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然后,他发给学生预先准备好的学案,学案上列着有关巴西的自然地形、人口、文化、经济、工业等方面的24个问题。这位教师布置学生依学案自学,并采取“一问一答”式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了学案上的24道题,完成了教学计划。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问,学生读教材上的现成答案。学生、教师都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自主探究,但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更不能撒手不管。教师没有理由放弃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责任。如果教师仅仅将自己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或者为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敢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见识,那么课堂产生好的效果就值得怀疑。教师适当地讲述,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表达能力,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每一堂课下来,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应该紧密围绕着知识线索,结合学生的经验,讲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清楚地掌握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清楚地了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进行完整而系统的学习。反之,学生的学习将是支离破碎的,毫无系统性可言,这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一个真正有学识、有思想、有本领的教师,能够在有限中展现无限,在局部中构架完整,在滞后中开掘未来!

提倡鼓励不等于表扬越多越好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要多进行激励性评价,少批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研讨课中,我们再也听不到教师批评和指责学生的声音了。而听到的都是“你真行”“你真棒”“你太棒了”“掌声鼓励一下”之类的表扬性话语,课堂上不时地响起哗哗的掌声,而且次数之多让人感觉有点虚假、牵强、极不自然。

作为教师,对学生尊重、赏识、鼓励是正确的,但是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在学生发言时,教师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教师应作点评。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表扬学生,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闪现智慧火花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赞赏也该有个“度”,一节课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性话语,教师把表扬变成一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惰性;骄傲的情绪,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一味表扬如同一味惩罚一样,都不可取。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要认真地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课改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历史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各中小学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闪烁,很多教师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闪光点”和“创新点”。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上一篇:基于信息管理下一篇:高速卧式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