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发展策略

2024-10-08

产业化发展策略(精选12篇)

产业化发展策略 篇1

近年来,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下, 我国乡镇茶叶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每年茶叶产业都会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 茶叶收入成为山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本文详细叙述了中国乡镇茶叶产地的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指出了当前发展茶叶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给出了进一步促进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1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 茶叶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茶园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目前, 中国大部分乡镇茶业产业园区都呈规模化良性发展[2]。大部分乡镇茶叶产区都建立了茶叶及其衍生品合成深加工企业, 建成了集茶叶种植与采集、初加工、深加工及销售推广于一体的一条龙茶叶产业生产模式。大部分乡镇茶叶园区发展良好, 积极选育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从源头杜绝了劣质茶叶的产生。且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新老茶园拓植改造, 使茶叶生产基地连成一片, 方便管理。进行茶树野生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了自己的茶树优质树种选育基地, 为乡镇茶叶产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注重自身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 严把茶叶质量关, 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大部分乡镇茶叶产业园区注重茶树种植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的茶树管理技术, 严格按照科学标准, 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地耕作施肥, 利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对茶树进行修剪。目前, 中国乡镇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数目越来越多, 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1.2 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辐射带动作用加大

多个乡镇茶叶产业园区的茶叶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很多茶叶在众多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各种奖项[3]。进一步加快了茶叶加工相关企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 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利于进一步提升茶农生产优质茶叶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了一个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1.3 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在各级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及积极引导下, 许多乡镇茶叶产业基地成立专门的茶叶种植协会或茶叶产业协会, 积极规划建设新的茶园, 制定更加合理的茶树种植管理方案, 大力发展茶叶加工新技术, 积极对当地茶叶品牌进行推广, 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 茶叶销售渠道变得多样化, 不仅能通过传统的市场进行销售, 还拓展出网络销售及厂家直销等销售途径, 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销量, 促使茶叶销售市场变得越发完善。

1.4 茶文化在茶产业链中作用凸显

中国的先人们很久以前就已有了饮茶的习惯,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已经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茶文化, 加上中国自古地大物博, 茶文化资源也相应地多姿多彩。在一些乡镇茶叶产区, 一些商家就把茶文化当作茶叶的卖点, 在一些旅游乡镇, 业者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项目有机结合, 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将茶叶的产销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挂钩, 打造茶文化消费品, 能够使茶叶相关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使茶叶产品融入文化气息。

2 茶叶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

2.1 强势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衡量茶叶产业发展是否良好的标志就是当地茶叶品牌是否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一个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是与它的整体实力成正比。企业只有把品牌做大做强, 它的经济社会效益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 只有企业有足够的实力, 才能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乡镇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建设自己的特色茶叶品牌。在建设自己的品牌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配合, 制定一些切合自身茶叶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 对市场资源进行合理地调控。企业管理者应严把茶叶质量关, 做好品牌营销工作。茶叶产业各个相关企业互相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强强联手,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加强区域性的大品牌建设, 提高茶产业地区竞争优势, 实现共赢的局面。

2.2 深化茶叶结构调整

随着各个乡镇茶叶产业园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茶叶产业正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然而, 一些乡镇茶叶产业园虽然规模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但种植的茶树很多都是经济价值不是很高的品种。这就要求乡镇茶叶产业园工作人员积极补充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逐步减少经济价值不大的茶树品种。应积极引进适应性好、生命力顽强、管理方便并且所产茶叶品质优良的树种, 逐步替换掉经济效益不好的茶树品种。积极引进先进的茶树种植管理技术, 做到科学合理种植茶叶, 以不牺牲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 来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除了在茶树品种方面进行调整外, 乡镇茶叶产业相关人员还应在茶叶产品方面进行调整。目前, 我国的茶叶产业还是以生产茶叶为主, 所采用的技术多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 并没有进行实质性地改进。乡镇茶叶产业相关人员应大胆创新, 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 积极尝试茶叶生产新技术, 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茶叶衍生品, 提高茶叶的附加价值。

2.3 茶叶科技支撑是茶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

一般的乡镇茶叶产业都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运作,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附加值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茶产业正逐步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 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乡镇茶叶产业才能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4]。首先, 要进一步改变依靠人力修建采摘茶叶的现状, 继续引进先进的机械化修建采茶设备, 逐步增大茶叶产业基地茶树采摘面, 进一步提升茶叶原材料的产量, 提高茶树鲜叶的利用率。同时, 应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设备, 严格把控茶叶生产的过程, 提高茶叶品质, 降低劣质茶叶产生率, 以实现茶树经济效益最大化, 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

3 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茶叶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 总结出中国乡镇茶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相对应地提出一些对应的意见与建议, 以期能给专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夏雪飞, 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 2009, 37 (3) :18-19.

[2]郑宽明, 李天芳, 郭亚锋.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0) :7-9.

[3]杨胜益.平塘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今日科苑, 2009 (15) :14.

[4]梅小宝, 舸锥庭, 林建荣, 等.景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8) :368-369.

产业化发展策略 篇2

加快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绿色食品产业化通常意义上是指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环境基础上,一绿色食品为主导产品,依托其生产基础,通过其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之路.

作 者:王振东 康雪莲 刘洪伟 作者单位:刊 名:农民致富之友英文刊名:NONGMIN ZHIFUZHIYOU YUEKAN年,卷(期):“”(14)分类号:F3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篇3

路径一:学习研讨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今制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瓶颈,不是经验、技巧,而是教育思想贫乏、欠缺。如果能在教师教育中,增加提升教育思想的内容,如教育家思想的讲座、研讨,必将有助于教师的成长,有助于新课程的深层推进,有助于形成一大批“教育家”。

为此,我校实施了教育思想研究策略。首先,让教师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如加德纳·霍华德、比德圣吉、杜威、陶行知、孔子、叶圣陶等。然后,明确分工,例如五年级教研组解读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四年级教研组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等。形成讨论命题后,提前一周公布。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搜集,小组合作研究等,撰写具有学术价值的发言稿(包括名家简介、教育思想及思想精髓、可借鉴的成果等),最后择优进行交流。这种研究,不仅实现了名家教育思想资源的共享,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长足发展。这与以往的课堂观摩,专家讲座,个案剖析等截然不同。

学习研讨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真正领悟其精髓,批判地借鉴前人的成果,必将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路径二:诊断式培训练就教师教学真功夫

我们开展诊断式培训的目的是:“激活课堂,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研究的形式是:同备一节课,共研一堂课。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一个课例,多次研讨

即在学年组成员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由一位执教者多次执教同一个课例。具体流程为:理念支撑→确定课例→众人备课→集体研讨后形成教学设计→一人上课,众人听课→集体反思,修正设计→再次上课→再次反思、完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从实践中理解、深化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寻求理念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2.一个课例,多人研讨

即多位教师执教同一个课例。具体流程为:理念支撑→确定课例→个人备课→上课→集体反思,修正设计→再次推荐一人上课→再次反思、完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教师学会向同伴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诊断式培训实现了“三个成长”。首先是讲课者个人的成长。经过培训,讲课者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诊断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其次是学年组的整体成长。每次活动的集体反思、研讨都带动了整个教研组的教师成长,乃至整个学校教师的成长。再次是诊断式培训活动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路径三:实施教师反思策略,提升教师能力品味

教师的反思小结很重要,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师讲述的故事可以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我今天看到了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

实施“五个一”制度,贵在坚持

我校推出的“五个一”制度,即:①每学期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②记一万字以内的读书笔记。③设计一节精彩的案例。④讲一节高水平的优质课。⑤写一篇有价值的教科研论文。

此外,我校通过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反思,总结,提升,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的方式。如针对新教师的“在学中培训”,针对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在做中培训”,以竞赛促进教师能力提高的“在赛中培训”以及“在研中培训”等。

几年的校本研训实践,使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变了,课堂变了,学生也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品味也明显提升。教师们在校本教研中有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系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五小学校长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策略 篇4

一、农业生产现状

㈠农业生产者多、小、弱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用地分散在几亿农民手中, 农业生产者多为50~70岁的老农民, 24~45岁的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不愿种地。虽然农业生产者数量众多, 但生产实力小而弱。

㈡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技术、手段落后 每个农业生产者用于生产的耕地面积少, 生产力水平低, 生产技术手段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 现代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因生产面积小, 投入少。

㈢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科技投入少 目前农业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元生产, 不计算劳动力成本, 不讲效益, 不核算投入产出比, 不计算劳动力成本。若计算这些劳动力成本, 农业生产是亏本的生意。当前的农业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赚钱, 是为了解决生产者的生活问题, 所以生产者投入生产的科技含量低, 而且科技投入少。

㈣农业生产投入资金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农业生产以农户家庭单干为主, 实力小, 投入生产资金少, 无规模可言, 如遇甘旱、地震、洪涝、大风等自然灾害则损失严重, 甚至颗粒无收。

㈤农产品价格偏低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不是为了赚钱。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各类产品价格大涨, 物品价格和改革前相比平均上涨10~15倍, 粮食价格上涨2~5倍。1991年小麦价格1.90元/kg, 现在小麦价格2.40元/kg, 23年上涨26%, 每年上涨不到1%。农业生产者生产的粮食定价话语权在国家手里, 为了让我国13亿人都能吃的起饭, 国家对粮食价格定的低, 但是却造成了农业生产者收入低, 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低, 农业生产无利可图, 农业发展跟不上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㈠实现农业规模化 现代农业必须以土地为核心实现规模化, 只有实现规模化, 集中联片生产才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产出, 提升效益。

㈡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 才可大量投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 才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成本, 降低劳动强度, 增加产出比, 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㈢实现农业科技化 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为农业科技化奠定了基础, 可大力进行科技投入, 从而大幅增加农业产量, 提升农业产品品质, 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

㈣实现农业生产者技术专业化 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 必须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会操作现代农业机械, 懂市场经营管理等知识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让农民生产者技术专业化。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㈠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策略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 土地是核心, 只有土地集中, 统一规划生产, 才能形成规模,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政府必须制定各项政策法规, 促进土地通过流转、入股、参股等方式, 形成规模, 为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

㈡农业领域投资扶持策略 各级人民政府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创办现代农业生产企业。投资农业收入高, 赚大钱, 投入产出高, 使农业领域在全社会成为投资热土。按市场经济的规律, 社会工商资本才会投资农业, 大量资金的流入,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㈢人才引进激励策略 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制定政策, 创造宽松环境, 鼓励懂经营、会管理、掌握科技技术的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农业部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带头创建现代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公司、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 引领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㈣政府补贴策略 农业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弱势产业, 农业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受农产品自身特点影响大, 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非人力可控, 投入风险大, 回报率低, 效益差,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进行补贴。我们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后, 对农业生产者进行了各项惠农补贴, 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帖、良种补帖。只有增加农民种地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才能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策略。

促进校办产业发展的策略 篇5

促进校办产业发展的策略

要促进校办产业发展,必须完善校办产业理论:正确估价校办产业在教育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校办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树立育人和创收并重的.观念,用“教育经济”概念取代“校办产业”概念.同时建立完善的校办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作 者:徐书理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刊 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4(2) 分类号:F276 关键词:校办产业   教育经济   政策保障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篇6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肩负着促进经济多元进程的宏大使命,影响澳门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的进程,在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基础和优势,澳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澳门的中西文化长期並存,交相辉映。未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向,在於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遊业的融合发展为重心,以文化创意项目为突破,以区域合作为依托。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对澳门的特殊意义

回归十年,澳门特区经济突飞猛进,卻陷入博彩业一业独大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经济越发展越依赖博彩业”的怪圈。因此,澳门各界社会人士普遍希望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能推动经济转型,朝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转变。这个思路和意见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认同,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便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发展旅遊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适度多元化”成为澳门经济政策中的“元政策”,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指导精神。依靠第二屆澳门特区政府对於“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阐释,“经济适度多元化”並不意味着四处作战,也不是要削弱博彩业的发展,而是在巩固博彩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第二屆特区政府推进“经济适度多元”进程的施政实践来看,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包括会展业、文化产业以及中医药产业等等。其中,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二屆特区政府为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而重点培育和寄望的核心产业。为此,第二屆特区政府组织专门的文化产业培训班和参观考察团,並提出要以“饮食文化”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

第三屆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兑现了崔世安特首的参选政纲中“传承创新 共建和谐”的承诺,既传承了第二屆特区政府“经济适度多元”的基本理念,即“巩固博彩业的同时发展其它产业”,又在如何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策略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一方面,新一屆政府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诸如会展业、文化产業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产业人才,体现政府资源对新兴产业的倾斜。另一方面,特区政府更为集中和重点地体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新一屆政府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便着重提到,“文化创意产业为推动本澳经济多元的重要一环”,承诺研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並成立“文化产业委员会”,同时在文化局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

因此,与其它地区相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澳门的经济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除了一般的“促进经济发展、拉动GDP上升等”的经济增长价值之外,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肩负着推动经济多元进程、促进经济转型、減轻对博彩业发展、拓宽青年人就业空间等的重任。这种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使命,就往往超出了经济发展本身而上升为关乎整个社会发展以至整个地区发展的高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於“全球第一赌城”的澳门特区来讲,意义尤为凸出和明显。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澳门特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並不是盲目跟风,澳门特区有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首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城区,是澳门发展文化产业紮实的根据和基础。其次,澳门作为一个以博彩业发展闻名於世的国际旅遊城市,旅遊休閒业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基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更是显示澳门旅遊业发展的强大后劲。这意味着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的支撑。

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及“世界文化遗产”,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正是由於这个原因,崔世安在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委员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切实保护澳门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很多澳门人都以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而感到光荣和自豪。所谓“经济香港、文化澳门”,澳门並不简单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赌场,澳门富有特色而被世人所了解的一面在於澳门有历史悠久的文化。特别是在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之后,全澳上下从政府到民间,无不极力宣传澳门的文化形象。“文娛之都”等各种城市定位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澳门特区政府对於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是澳门除了博彩之外的另一张城市名片。依靠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是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一项主要内容。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之外,发达的旅遊业是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个核心优势。根据英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潛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遊业关係非常密切,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於拓宽旅遊业的发展空间,比如很多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如艺术与古玩艺术品、工艺、表演等本身就是旅遊吸引物,文化创意的理念更可以渗透进旅遊产品的开发、旅遊景区的设计等方面。反过来,成熟、发达的旅遊业则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基础。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珠江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澳门设定的一个发展定位,是澳门未来城市发展的指挥棒。“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的提出,意味着未来澳门将进一步朝向国际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旅遊胜地发展,同时将产生国际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旅遊客源和旅遊需求,这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有进一步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对於有着中西文化並存特色的澳门文化,可以向西方遊客提供有东方文化韵味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又可以向内地遊客展销欧洲文化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有望成为一个国际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平台。

未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向

如何发展澳门的文化创业?这是现时澳门特区从政府到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根据当前特区政府的文化创意规划和政策框架,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

首先,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和重心在於做好文化与旅遊的结合,切实形成文化创意与旅遊的融合发展。以当前澳门发展得最为成熟和最为成功的旅遊博彩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较为可行的策略。对此,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明确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心所在,是旅遊业和相关产业。“澳门旅遊已具有相当规模,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尤其是如何将文化与旅遊结合,真正实现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力或生产力。”实际上,比如“水舞间”等表演业和博彩旅遊业的渗透和融合,已经悄悄拉开帷幕。然而,如何在现有的博彩旅遊业带领下,借助澳门作为国际旅遊城市的条件,利用多元而庞大的旅客市场,滋生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贸易,促进更多的文化消费,仍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其次,文化创意项目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当前,特区政府已经设立了並具体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短中期计划,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八大文化创意项目。以“有基础、有特色、有前途”的标准,澳门文化局已经列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八大重点发展项目,即视觉艺术、设计、电影錄像、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出版、服装及动漫。其中,以“视觉艺术”和“设计”先行先设。

最后,加强並融入区域合作,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内地正蓬勃发展,珠江三角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具有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在最近广东省推出“文化强省”政策后,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种有利时机下,澳门需要充分利用区位的优势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广东省及内地其它兄弟省市开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和内地的合作带动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内地相关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並积极创新跨境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合作模式,都是未来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篇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产业化,信息产品

1 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势在必行

我国中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从上一世纪末开始起步, 到2001年, 已经形成了包括内容提供商 (出版社) 、技术提供商 (IT企业) 、高校 (第一级用户) 在内的庞大产业链。作为国内最早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研发者, 北京超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12月就将其远程图书浏览器安装到“瑞得在线”网站上, 创建了国内首家以图像存储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2000年6月, 超星被列为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2000年底, 又一家民营企业——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了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运营;2002年, 本来一直在电子图书领域下功夫的方正, 也突然出现在数字图书馆市场上。众多企业的进入, 立刻盘活了这个市场。

虽然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因为商业化运作较早, 发展迅速, 但是, 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良性发展, 还是摆在众企业及教育机构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制作成本比较高昂

虽然大量图书被加工成了数字图书, 但是高昂的制作成本, 使得图书电子化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2000年网络高潮的时候, 许多刚刚成立、还没有一本电子图书的网站突然发现了一个实际问题:要电子化一本图书, 光是把铅字转化为文本, 就需要近1 000元。如此一来, 需要投入近1亿元才能建成一个有10万套图书的小型图书馆!这1亿元又如何回收?

1.2 数字图书馆产业结构比较简单

企业制作数字图书资源库, 然后出售给各地的图书馆, 各地图书馆再把这些图书提供给读者。在这个环节中, 位于上游的出版社只是简单地成为了纸质文本的提供者, 他们的资源根本没有利用起来。

1.3 数字图书馆标准不统一

国内目前已经建起了上百家数字图书馆, 但是, 这些馆各自独立, 数字化标准格式不统一, 相互之间不兼容, 读者检索起来很困难, 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市场营销效果差强人意

数字图书馆概念如今已深入人心, 林林种种的数字图书馆也相继问世, 许多数字图书馆已开始市场化经营, 其中有经营成功者, 但多数经营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其中有数字图书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因为其市场营销手段问题。

因此, 就我国现状来看, 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2 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于产业化的定义为:生产连续性、生产物标准化、生产过程各阶段集约化、工程高度组织化、尽可能使用机械代替人工、生产与组织一体化的研究和实施。可以看出, 要想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加速我国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教育机构, 都应该看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意义,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2.1 加强统筹规划管理

众所周知, 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和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程, 它的成败对整个IT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 制订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和目标。这是确保将来工程顺利完成并能有效运行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2.2 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目前, 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引入了商业化的运行机制, 在进行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正在积极寻求其中的利润点。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就是知识和信息, 而知识和信息既可以是产品, 也可以是内容, 还可以是服务, 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态出现。无论是面对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 数字图书馆都能找到自己的产业价值和利润来源, 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实体。采用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数字图书馆将极大地缓解传统图书馆长期面临的众多压力, 如馆藏文献不断增长的压力, 馆舍紧张与资金短缺的压力, 为到馆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压力等。这样不但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浪费, 真正实现“资源面前人人平等”, 还将为图书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会员费收入、网络广告收入、网上出版物销售收入等。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众多的数字图书馆企业树立了榜样。

2.3 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在中国已入世的今天, 大力保护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任务已成了数字图书馆界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 在这方面急需做的工作, 一是大力进行适应产权法的宣传与教育, 结合国家普法教育, 逐渐形成人们的法律意识;二是努力地、大幅度地提高政府、企业和个人掌握、运用知识产权法的能力和水平。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来说, 对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已与他们从事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 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很高的法律素质, 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落实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过程中。同时, 图书馆从业人员还负有向所有被服务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责任。这样, 通过多方面的工作, 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尊重知识产权。

2.4 联合攻克技术难关

数字图书馆既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创新工程, 其技术性、超前性很强。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过程中, 会遇到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用户界面是数字化图书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标准而友好的用户界面将使用户不需特殊训练就能掌握各种信息源的检索操作, 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但目前的界面状况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又如数字化图书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却带来了语言的障碍, 这就需要开发能够进行自动翻译的系统。诸如此类的技术难题都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 并注意对可行的新技术及时推广。

2.5 讲究产品开发策略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网络产品, 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 如何营销, 需要讲究一定的数字图书馆产品开发策略。只有适销对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 才能吸引广大的用户, 为市场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信息产品, 并获得利润。产品开发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水平, 开发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权威, 而在于市场择优劣汰的机制。首先, 数字图书馆开发要规模化。一方面, 数字图书馆如果不达到一定规模, 不可能吸引用户;另一方面, 数字图书馆实现规模化, 就可产生规模效益。其次, 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开发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特点, 过时的信息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经营者必须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 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 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意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 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如查询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第四, 数字图书馆开发需要高投入。一方面, 数字图书馆经营成本较高, 需要投入;另一方面, 数字图书馆许多技术尚不成熟, 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高投入。同时, 数字图书馆还不为人们所熟知, 经营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数字图书馆的高投入需要经营者广开融资渠道, 多方融资。

2.6 制定行业统一标准

数字图书馆产业要健康发展, 就必须具有很强指导性的行业统一标准。在解决标准化问题上, 应贯穿实践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概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工程应包括系统硬件平台标准、系统软件平台标准、开发工具平台标准、应用软件平台标准、生产工具平台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标准、资源建设标准、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兼容标准、文档标准等一系列内容,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赵永兰.走向数字化图书馆[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

[2]秦松伟.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字图书馆[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0) .

汉滨区蚕桑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篇8

关键词:蚕桑,产业化,发展,对策

实施陕南绿色产业突破发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汉滨区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区蚕桑产业力争实现“四个翻番”的发展目标,即发种量由14万张增加到30万张,蚕茧产量由450万kg增加到1 125万kg,厂丝产量由900 t增加到1 800 t,蚕业收入由2.5亿元增加到5亿元。全区上下围绕“四个翻番”目标,坚定发展蚕桑产业信心和决心,举全区之力,齐心齐力,加强扶持服务力度,狠抓基地规模建设,创新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但是在蚕桑产业化建设发展过程存在很制约因素,出现了新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探索解决,以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

1 蚕桑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蚕桑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全区现有桑园面积1.2万 hm2,其中多倍体优质桑园0.53 hm2万亩,养蚕16.8万张,产茧550万kg,蚕茧总产值9 570万元,有7.8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生产,户均蚕桑收入1 227元。全区年产茧10万kg以上的蚕桑基地乡镇21个,年产茧5 000 kg以上的村287个,全年养蚕5张以上的农户5 100户。蚕桑产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初见端倪。

1.2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茧丝绸加工体系

目前区内有一家制衣厂,年生产真丝服装20万件;缫丝企业二家,年加工干茧能力2000 t,生产加工白厂丝670 t。全区45个乡镇拥有蚕茧收烘网点196个,从种养、收烘、缫丝、制衣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区是旧的体制没有打破,新的体制未能建立起来,蚕业体制改革处在转型期,新旧两种体制交织,旧体制的障碍和新体制缺位影响,使蚕业内部各环节脱节,农、工、贸不能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各自为阵,各图其利,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营管理欠科学,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2.2 蚕茧价格不稳,严重制约产业化的发展

蚕茧经营权由区内二家丝厂租用供销、乡企茧站,划区域收购。丝价好时争相收购,市场疲软时就将风险转嫁到蚕农头上,蚕农在蚕茧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吃亏的经常是农民。蚕农则因茧价大起大落,收益不稳,缺乏长期从事蚕业生产信心,也不愿增加投入。又因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养蚕大户必须雇工饲养,若茧价过低,不赚钱甚至亏本,挫伤蚕桑大户的生产积性。

2.3 土地面积分散是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最突出矛盾

全区人均耕地667 m2左右,一般户均土地面积在1400~2000 m2,这样就势必导致户户栽桑,家家养蚕,户均养蚕规模小,而对懂技术、善管理蚕户的发展产生制约。在全区7.8万余户养蚕中每季养蚕0.5~1张的农户占60%以上,把养蚕作为副业经营,对蚕桑生产投入物力、资金和技术严重不足,导致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蚕桑生产增产潜力和效益未能得到发挥。

2.4 在土地或桑园的承包,租赁或流转这一环节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全区有一部分农户全家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无力对其经营,造成土地或桑园荒抚,由于没有规范性、约束性政策加以引导,这些农户不愿将土地或桑园流转他人经营。

2.5 技术力量薄弱

全区有2/3乡镇没有蚕桑技术人员,科技力量发展相对滞后,致使蚕桑产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速度缓慢,蚕业科技难以落实,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推广体系甚至有“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导致蚕桑生产发展后劲不足,活力不强。

3 发展思路及对策

3.1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实现蚕业突破发展必须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改变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组建成立蚕业总公司,下设两大分司,即蚕桑生产原料公司,丝绸开发加工贸易公司。生产原料公司由林业部门,各茧站、蚕种场、科研单位组成;丝绸开发加工贸易公司由丝厂、丝绸加工企业和经贸部门组成。蚕业公司实行高度统一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整个行业成为统一有机整体,形成行业间相互照应,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依托专业大户,大力发展蚕桑合作社、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模式,达到供种、供药、消毒、治病、售茧“五统一”,使协会成为广大蚕农利益代言人,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应对能力。三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机制。坚持谁扶持蚕桑基地,谁收购蚕茧产品的原则,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有偿服务,采取“订单”形式,鼓励企业在所辖茧区或跨区域建立蚕桑基地,实现企业和蚕农利益的“双赢”。四是建立抓点示范的工作机制。从区级领导到部门,乡镇领导及技术人员分层次落实“抓点帮户”责任制,制定严格考核奖惩措施。五是建立和完善领导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内容以任期内发展桑园面积,养蚕张数,鲜茧收购量及蚕桑产业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定,从而调动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抓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蚕业

3.2.1 狠抓科技培训,强化科技推广

围绕高效蚕业发展目标,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转变,贯彻“良种良法”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力度。建立和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稳定科技队伍。通过培训提高乡镇、村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基地乡镇配备1-2名懂业务、熟悉蚕桑技术推广的干部,专业大村配备1名蚕桑技术辅导员,每个养蚕季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技术培训,提高广大蚕农科技水平。

3.2.2 加快基地建设,建立优质原料茧基地

按照区域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选择有基础、发展潜力大的大村大户,集中连片发展,优化品种结构,一是倾斜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按期达产达效;三是制定行之有效奖惩措施,以推动基地建设规模化发展。

3.2.3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制定出稳定蚕桑产业发展资金政策,对农业资金项目进行捆绑式使用,重点扶持。每年从蚕桑风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蚕桑生产有偿扶持,蚕农售茧时一次性还清本息。

3.3 大力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

采取典型示范抓样板,强村大户促全面的方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大户,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针对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桑园闲置的实际,制定政策,确保土地、桑园承包租赁、流转顺利推进。一是鼓励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户流转或承包租用他人土地、桑园发展蚕桑产业。二是制定政策,征收土地、桑园荒抚费,引导这部分土地(桑园)向蚕桑大户转移。三是根据不同土地、桑园类型规定出市场指导价,推动土地桑园流转或承包的有序、规范、顺利进行。

3.4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稳定政策和调控体系

建立蚕桑发展基金和蚕桑风险基金制度是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每年从收购鲜茧中提取鲜茧总值的1%作为蚕桑发展基金,用于蚕桑生产的发展科技扶持;提取鲜茧总值的2%作为蚕桑风险基金,在茧丝市场疲软时用于补偿蚕农或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制度既是提高茧丝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又是蚕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保障条件。

3.5 改革蚕茧流通体制

产业化发展策略 篇9

1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榆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 优质马铃薯、地膜玉米、名优小杂粮、无公害大漠蔬菜、羊子、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杂果等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主导产业规模扩大, 优势产业格局形成

目前全市草地保存面积73.3万hm2, 占全省总面积的22%, 羊饲养量达到605万只, 占全省饲养总量的37%, 位居全省第一。红枣种植面积7.4万hm2, 产量5.6万t, 分别占全省面积和产量的67.6%和42.7%。马铃薯种植面积18.7万hm2, 产鲜薯280万t, 面积占全国5%, 全省50%。绿豆种植面积2.6万hm2, 产量近1.8万t。面积占全国2.8%, 占全省44%。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带四区”的格局, 即210国道沿线农副产品加工带;以榆阳、神木、横山等县为主形成的北部风沙滩畜牧和制种产业区;以佳县、吴堡、清涧为主的东部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区;以米脂、横山、子洲为主的南部丘陵沟壑小杂粮产业区;靖边、定边为主的西部白于山优质马铃薯产业区。“一带四区”优势产业格局的形成, 进一步带动“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和绿豆、荞麦、谷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壮大, 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1.2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 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有各类注册完善、手续齐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 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1家, 省级4家。截至2011年底, 全市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1亿元, 销售收入4.8亿元, 净利润6400万元, 创汇2000万美元, 带动农户21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有效对接, 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 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培育主导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 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1.3 企业农户联结紧密, 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 强化对基地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许多农民进入了农产品运销、加工领域, 利益联结也日趋紧密,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1.4 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涌现, 农业增收步伐加快

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达276个, 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0个, 中介组织带动型有80个, 专业市场带动型28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达4.5亿元, 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7980人, 其中农村经纪人有1000多人, 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工、营销企业不断兴起。全市皮毛及其制品加工企业达到112个, 淀粉加工企业102个, 红枣加工企业140个, 肉类蛋类加工企业10个。农民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不断加大, 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2 榆林市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不强;科技基础薄弱,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低下。

2.2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订单农业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 履约率较低, 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 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2.3 资金严重不足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收购原料占用资金时间长, 一般商业贷款难以满足收购需要。

2.4 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与国际标准对接工作有待加强, 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率较低。

3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3.1 强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 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这些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 整合资源, 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 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群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根据当前榆林市产业和企业现状, 要在红枣、马铃薯、玉米制种、小杂粮、外向型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上, 以优势企业为龙头, 通过改组、改造、改制、联合或引进等方式重力打造出枣业、薯业等优势特色企业集团。重点龙头企业在发展上要以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 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率先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实施品牌战略, 以标准创品牌, 靠品牌拓市场, 向品牌要效益, 创立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要力争把陕北羊子、陕北洋芋、黄河滩枣、大明绿豆、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六大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要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 所有产品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部分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认证。

3.2 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农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要使榆林市更多的农副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必须按标准建立基地, 组织生产。一是对市场上已确定的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 在保证面积稳定的基础上,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创出品牌,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对已有一定规模的名、优、特出口创汇产品, 如大明绿豆、三边荞麦等小杂粮, 要坚持改造、提高、创新, 不断优化。要以横山、佳县、米脂为中心, 建立6.7万hm2优质绿色杂粮杂豆出口创汇生产基地,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使之真正成为稳定的创汇产业。三是对具有明显开发优势, 市场前景广阔的外向型蔬菜、中药材等新型产业, 要进行重点培育, 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投入, 使之健康稳步发展。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 要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引导和价值、利益机制的调节, 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3.3 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 针对榆林市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效能低的局面, 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扶持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 重点要充实其职能, 强化其职权, 使其有职有权, 在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监督、制约、协调和指导上有所作为, 以改变目前合作经济组织无职无权的“空架子”局面, 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4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各级政府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农业产业化, 扶持龙头企业, 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也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 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 只有采用“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 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 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 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应重点发展“订单农业”, 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收购, 确保农户利益, 要使双方在共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过程中, 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 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 提高诚信度, 提高合同履约率。这样既可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也可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 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3.5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

要重点建设市级农产品综合市场, 并按照生产区域规划建设马铃薯、小杂粮、蔬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不断加强市场硬件和软件建设, 增强市场的流通能力和对生产的带动力。

3.6 抓好对重点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产业化发展策略 篇1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习武者在健身、训练、比赛中穿着特定的武术服装,融合着武术自身的运动之美,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

庞大的习武群体和武术健身群落,为武术的发展,特别是开发武术产业,奠定了深厚的群体基础。武术服装是武术产业的一部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我国武术服装产业的发展还很匮乏,本文通过对我国武术服装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策略,以期为武术服装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武术产业、体育产业和品牌相关的信息资料和论文专著,并对相关的信息资料和论文专著进行了梳理。

1.2 访谈法

走访了一些武术名家、武术用品制造商、武术用品专卖商等,共同探讨武术用品品牌战略的新观点。

1.3 分析法

通过对国际知名运动品牌产品打造品牌形象进行研究分析,从理论角度提出打造中国武术用品业品牌形象的途径。

2 武术服装产业化发展现状

2.1 小作坊式生产难以提高武术服装的质量和标准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在市场上衡量品牌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就是质量。有一流的质量,才可能有一流的品牌产品,质量是品牌的支撑点,是创造品牌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优秀的品牌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必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我国的武术服装无论是在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是质量标准与国际著名体育品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况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许多武术服装是小作坊半自动制作的,有的甚至是仿造的。大多作坊的裁缝师对武术不甚了解,而武术运动又是复杂的身体运动,对武术服装的功能性要求很高,导致武术服装做工粗糙,达不到武术服装特殊的运动及审美要求。产品质量低劣,严重地影响我国武术服装业的建设。因此,提高我国武术服装产品的质量,刻不容缓。

2.2 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

武术服装产业经营人才严重匮乏,虽然服装人才济济但结构不合理,我国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多,但对武术服装开发研究的甚少。武术服装不同于一般的服装,它是功能性服装,既要满足武术运动的功能性要求,又要使服装颜色、款式、与不同年龄、身高、体重的人结合好,在武术运动、表演中起到良好效果。从事武术运动竞技、培训的人才多,但懂相关服装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少,缺乏既懂武术又懂现代服装经济的专门人才。急需培养高水平的熟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精通市场营销技巧,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

2.3 宣传包装力度小

媒体宣传对任何一种新兴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众传媒发达的今天,建立品牌与广告宣传几乎是同一概念,大量实践证明广告是提高品牌认知程度,塑造品牌个性的有力工具。服装品牌的推广是一种有效方式,只有选择恰当的媒体,才能使产品从默默无闻走向世人注目的中心。应通过电视广告、媒体时装发布会、时装表演等推广手段,拓宽大众对服装的了解。武术在推广发展中利用了大众传媒的宣传效应,通过报刊、杂志、影视等都对武术知识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很少看到有关武术服饰方面的传媒推广,媒体的宣传和自我包装方面存在不足,使得超凡脱俗的武术服装文化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深入民心,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有关的部门没有充分重视,以至于很多商业效应都无从发挥。我们应利用广告、专业媒体、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造势。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服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去欣赏武术运动中的服装美。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自身形象的包装力度,全新改造,以期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在资源。

2.4 武术服装产业市场没有形成

中国现有武术人口7000万,其中常年在场馆习练人数多达100万以上。中国武术的国际市场也颇为可观,随着中外文化、体育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武术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考虑,他们是武术消费的基本群体,是推动武术产业发展的主体。面对偌大的武术服装消费群体,我国相关的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对此重视不够,没能够当作一项重点产业来抓,一块巨大的服装市场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2.5 没有自己的服装知名品牌

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逐步成熟,体育用品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品牌已成为打败同行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武器,品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体育用品都走品牌之路,并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代表项目的武术在这方面显然有些滞后,武术服装业应该紧跟其他项目的体育用品业走品牌之路,树立武术用品品牌形象,促进武术产业的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有些武术用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河北定州的武术器械,福建的散打用具,浙江丽水的龙泉剑,这些武术器械在武术爱好者中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而相对武术服装而言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是没有知名的服装品牌。武术服装与体育服装相比算是冷门商品,在一个城市里,或许连一家专门卖武术服装的商店都找不到。与琳琅满目的体育服装品牌相比,武术服装自己没有可以叫得响的品牌,至于买武术服装,何种面料、款式适合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更是迷茫。像浙江丽水传统器械生产区域内的230余家生产龙泉剑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500万元,230家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武术服装产业将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良机和异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武术服装产业化发展推广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电视促进了现代体育信息的传递和传播,扩大了体育的社会覆盖面。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通过电视途径,直接被传播到大众的面前,被大众所接受、喜爱甚至信仰。武术作为的中国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代表,其发展和推广将中华传统武术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可选载体首推电视媒体,央视“武林大会”节目通过各个传统武术门派的擂台比赛,把传统武术的风采展现给广大的电视观众,同时将各个门派传统武术服饰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各个门派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等,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观众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武术服饰的魅力所在,在形成认同感的同时让其产生身受之感,加强武术服饰展示的效力。河南“武林风”节目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探就了一条成功之路,通过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和国外电视台的合作交流,把武术文化很好地加以推广。借助这个交流平台,在武术套路与武术服装的契合上下功夫,不仅让全球观众欣赏到了武术的节奏美、造型美、劲力美、技击美、结构美,而且习武者穿着特定的武术服饰进行演练,在攻守进退、闪展腾挪的运动中,一种灵动飘逸的审美效果就立刻凸显出来,武术运动与武术服饰共同创造的这种意韵情调,是其他体育运动所不能刻意追求的。在武术表演期间注意武术服饰的展示,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很好的融合,让更多的人喜欢武术服饰。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传播有关武术及武术服饰发展的动态信息。还可利用报纸、刊物等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来展现武术服饰之美,利用“殊途”的多元媒体关照,达成武术服饰之美尽显的同归立意。

3.2 武术主管部门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创造服装品牌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作为武术事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要加强武术服饰的设计与推广工作,设立组织开发的专职职能部门。同时应加强体育从业人员和其他专业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综合武术服饰设计多维度切入点的立意,力显服饰的现代性格。同时,随着武术文化世界融入性的日益明朗,武术竞赛服饰的设计理应纳入上级主管部门的视角之内,将中华民族的深邃底蕴与兼容并收的性格体现于武术服饰设计理念之内。在设计上既要兼顾传统武术服饰的继承,又要兼顾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即要在保持民族性服饰的同时兼顾西方服饰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多元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构成了他们消费心理的不同,因此,在武术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年龄、职业、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差异,深入分析其内在需求,设计出适合不同习武人群的武术服装。同时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设计出休闲的服饰,让更多的人在休闲时也能穿上武术的服装,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广武术服饰,让更多的人喜欢武术服饰、喜欢穿武术服饰,让武术服饰成为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核心要素,但是由于标识与图标是非语言的,它可以更容易地跨地区跨文化传递品牌的含义,所以给人留下来的印象更直观,更容易记忆,在品牌联想上具有更多的优点。但是有些国内品牌的标识并不含有什么特殊意义,或者基本上对此未加考虑,无形中为服装的推广设置了潜在的障碍。因此,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图标,对品牌含义的传递至关重要。标识与图标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它的设计要符合眼睛的视觉感受,也就是设计好字体、颜色等。其次,要设计出赋有运动含义的标识图标来。大多数知名品牌的标识都附有一定的含意,国内武术服装品牌的创立还有待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3.3 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武术服装的科技含量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战略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受人们的青睐,武术服装产品也是一样。我国武术产品企业应该努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大科研力度,注重科技开发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打造企业产品品牌。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如1991年美津浓公司利用航天技术,为卡尔·刘易斯制作了仅重115克的专用跑鞋,帮助其打破世界记录,从而美津浓品牌也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成了知名品牌。中国武术服装可以吸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塑造武术服装自身品牌。

3.4 赞助武术赛事,提高武术服装的知名度

现在企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体育,一是许多企业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往往将目光投向体育;二是企业的产品,要通过一个载体来推广、扬名,体育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武术用品如果要创造品牌,那么就必须提高武术产品的知名度。对于体育用品企业来说,赞助各种体育赛事是见效最快、最能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方式,有许多企业就是一“赞”成名的。赞助体育赛事是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体育赞助是一种双赢行为,作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赞助体育赛事是真正的“取之于体育,用之于体育”,它更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宣传和推广。如:武术服装生产企业可以赞助武术的锦标赛、传统武术节等各种武术赛事,提高武术服装的知名度,从而创造品牌。

3.5 用“明星效应”来提高武术服装品牌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为品牌选择名人代言,目的就是希望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其所宣传的品牌上来,通过名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让消费者联想到品牌的内涵。因此,在选择做广告的名人时,一定要注重名人与品牌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有价值的联想。

当今是一个广告信息时代,只要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报纸、杂志的地方,就有广告,而广告当中肯定少不了明星的推销。体育产品大部分时间是面向广大青少年,而当代青少年又深受“明星效应”的影响,因此,利用“明星效应”来创造体育品牌,无疑也是一种有效途径。例如,乔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耐克请乔丹作广告,利用他的高超的技艺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在无数人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耐克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星代言服装品牌的人很多,都拓展和巩固了体育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武术服装用品可请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国际知名度较好的武打明星来做广告代言,利用他们在功夫世界的影响力,不断进取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打造武术服装品牌,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等,对武术服装在国内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武术服装发展推广策略,以期为研究武术服装的同仁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武术服装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武术服装,产业化,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唐韶军.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及其传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50-52.

[2]武展.曹海.论武术服饰的继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2-23.

[3]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9):5-6.

[4]郭庆平.武术产业开发及发展趋势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9):49.

[5]陆绢.现代企业品牌发展战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产业化发展策略 篇11

【关键词】农业高新技术 产业化 策略

一、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内涵

农业高新技术是有效消除农业增长约束或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是一种知识密集、各种先导技术高度综合的人力资本集约型的前沿技术。它具有超前性、综合性、渗透性、长期性和风险性,属于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事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某个领域的农业高新技术自身产业化;或嫁接一个或多个领域内的高新技术使传统农业产业实现高新化和产业化。它是一个动态、不断更新的过程。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将高新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之中。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产业化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发展速度缓慢。一方面可产业化的农业高新技术有效供给不足,“闲置技术”的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很多技术如基因技术等都是模仿别人的,没有知识产权,存在产业化运作的法律风险。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到目前为止,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没有整体规划,缺少一个对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重点建设与一般支持相结合的统筹安排的整体方案。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优惠扶植政策,致使科技人员的成果不易转化,企业难于参与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更不用说成为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主体。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技术投资力度太小。此外还表现在技术发展受限、产业化渠道不畅通、种业受到冲击等方面。

2.2农业信息化程度低,产业化步伐缓慢

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农业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且研究力量分散、重复、水平低;农业信息技术成果不过硬、应用程度低,不能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2.3现代农业环境工程技术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如农业节水技术存在节灌设备与工艺落后,产品功能单一,缺乏适合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新技术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品设备,难以发挥整体节水效益;农牧业生产环境恶化,农畜产品质量差;可控环境技术水平低,设施栽培下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农药用量大。无公害技术与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尚存较大差距等问题。

三、加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我国农业发展一直面临资源、环境、人口压力等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较大幅度地下降,农业增长的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农业的收益越来越低,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农业发展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地阻碍农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特殊的国情、既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所有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都离不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造传统农业产生新的经济生长点;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产业与就业结构;扶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它是我国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是调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1.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以市场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按科学或产业为主体进行力量重组,建立相适应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农业科研单位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确立科研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规范科研行为,更好的为我国农业服务。

2.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有效的制度供给

如制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法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采取“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一些重要领域及有基础的优势领域力争有所突破。如重点扶持农用生物制剂产业、肥料增效技术产业、节水技术产业、设施农业产业等产业;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地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抗逆动植物和微生物良种塑造与快速繁育工程等政策。

3.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体系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市场化和企业化,企业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这就需要尽快创新运行机制,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现代农业企业特别是鄉镇企业制度的建立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吸引和流动机制,建立起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促使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

4.其他策略

如增加投入,防范和化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健全农业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提高高新农技推广绩效;构建农业高新技术需求的动力机制,提高农民文化科学水平,增强农民采用农业高新技术意识;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硅谷” 与科技先导型产业;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模式;积极引进国外科学成果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等策略。

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策略 篇12

1 我省玉米产业现状

1.1 玉米是我省的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特别

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我省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细农艺相结合, 以推广高产、抗病、杂交种为突破口, 增加物质投入和种植密度, 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 扩大覆膜栽培面积和改革耕作制度综合组装使用技术, 充分发挥了玉米的增产潜力和栽培措施的综合效应。西部、南部、中部玉米长势良好, 东部、北部由于前期气温偏低, 苗情生长略显缓慢。虽然玉米播种面积较2007年减少, 但全省大部玉米出苗普遍好于2007年同期, 预期玉米产量接近和高于2007年产量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 投资者也要清楚地看到, 一方面是农民及家庭农场和粮商收益普遍上升, 另一方面是养殖户和部分饲料加工企业却在涨声中承受煎熬。由于玉米和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 而饲料销售价格不同步提高, 导致养殖业及饲料企业效益持续变差, 影响到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可持续回暖和协调发展。

1.2 面积与产量

近年来我省玉米市场行情利好因素增强, 需求和销售相对旺盛, 农户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 播种面积稳步扩大。黑龙江省近三年来播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 总产量在逐年增长, 由2004年1050万吨增至2006年的1453.5万吨。今年我省玉米播种面积为4442.1万亩, 比上一年增加347万亩, 预计总产量为1453.5万吨, 比上年增长74万吨, 2005年产量为1379.5万吨, 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且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地。预计今年玉米商品粮在1078.5万吨, 比上年增加74万吨, 2005年商品量为1004.5万吨。

1.3 质量

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检测统计, 今年新玉米由于受初秋成熟期雨水较多的影响, 玉米质量整体状况接近去年, 但水分普遍较高, 今年黑龙江省玉米等级占总产比例为:一等8.4%, 二等41.1%, 三等33.5%, 三等以下6.0%, 平均水平为29.7%, 最高为35.8%、最低为24.2%, 平均高一个百分点, 千粒重为期27克, 比上年低0.8克。

1.4 玉米行情的变化

1.4.1 首先黑龙江玉米丰收产量增加玉米供给条件明显改善玉米行情压力日渐凸显。

二是养殖业利润出现缩水, 部分地区养殖规模出现下降, 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业玉米进货数量开始减少, 多数企业维持较低的库存量。三是玉米深加工企业效益普遍下滑, 加之资金普遍短缺入市收购难度增加, 虽然新玉米没有大量上市但在玉米丰收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的态势下, 玉米行情趋低的势头已经不可避免。2008年10月20日中国对黑龙江存储玉米收购政策出台。政策规定, 中国存储玉米的收购价格为1.48元/公斤 (国标二等质量标准) , 新玉米收购数量为130万吨。收购政策的出台对黑龙江玉米市场起到稳定和积极地引导作用。在利好消息的影响下, 黑龙江玉米现货价格小幅回升。其市场行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玉米收购价格提高但市场压力依然不小。由于养殖规模持续萎缩及肉、蛋、奶的价格持续回落对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业影响比较明显, 多数企业持续缩减玉米进货数量和玉米库存数量。二是中国公布玉米收购价格后玉米价格较前期提高但依然没有达到农户及家庭农场的心理价位, 惜售观望心理依然站主导地位。即使玉米卖到0.74元/斤的价格, 在一些地区包地的农民及家庭农场种植玉米收益依然不够理想。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0.73~0.74元/斤, 水分13%~14%, 中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0.72~0.73元/斤, 水分13%~14%, 东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0.71~0.72元/斤, 水分13%~14%, 比较月初价格降低0.01~0.02元/斤。

1.4.2 国储玉米收购的进行并没有改变玉米行情持续下降的势头。

其影响因素表现在, 一是国内需求减弱是玉米行情走低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猪肉价格再创年度新低, 存栏大幅度下降, 玉米需求再次减弱, 部分饲料加工企业经营亏损已经停机、停产。二是国储玉米收购数量不足, 收购网点不多对国储玉米收购数量上升及行情变化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农户及家庭农场对玉米行情期望值依然较高, 等市观望情绪依然较浓。虽然临近年终还贷时节但农户及家庭农场买粮的依然不多, 部分农户及家庭农场不急于脱粒上市已经准备应对长年销售玉米的打算。同时农户及家庭农场对于国内外玉米市场的变化难以把握, 缺乏市场引导方向, 观望、等待气氛依然较重, 玉米出手压力有增无减, 价格走低已经不可避免。

12月上旬, 黑龙江第二批中国临时储备玉米130万吨指标已经下达。虽然收储指标增加但各地收购情况依然缓慢, 玉米市场低迷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其影响市场的因素, 一是多元主体收购受国内玉米需求减缓, 行情低迷影响收储数量有限。同时玉米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销售不畅, 利润大幅度缩水, 等待观望气氛较浓收购活动基本停止。二是第二批国储玉米是中国临时储备, 本着收进来销出去的原则收购玉米, 收购风险明显增加, 加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对收购的负面影响, 一些收储企业顾虑较多也是收购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三是第二批增加的部分临储库点多年来一直没有批量收粮, 收储条件、收储资材、收购资金和有经验的收购人员缺乏适应不了大量收储的需要, 部分收储粮库对大量收粮感到吃力。四是国储玉米收购数量260万吨仅占黑龙江玉米总量的12%~15%, 即使全部收购进来, 在没有其他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状况下, 玉米市场很难走出弱势行情。临近年度末一些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开始加入到收购行列但仍是看的多收购的少, 借机收购、观望收购的意图比较明显, 玉米购销市场依然缺乏信心和人气。

2 黑龙江玉米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2.1 充分发挥政府功能, 调控玉米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 农业部针对玉米产需变化形势, 未雨绸缪, 提出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战略部署, 看得准、抓得早, 对增加生产供给、满足国内需求、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得到业界的普遍好评。

2.2 立足国内玉米自给, 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必须继续狠抓玉米生产, 严格保护好耕地, 保证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开发优质高产玉米种子, 提高玉米单产。另外要做好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工作, 保证粮食丰产。充分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3 适当时机增加储备。

全球玉米供需紧张, 一旦我国玉米减产, 我们将很难从国际市场获得充足的供应。如果我国大举进口玉米, 将推动国际玉米价格进一步暴涨, 这又会大幅增加进口成本。我国应该保证相当数量的储备, 以应对不可预期的自然灾害发生。

2.4 科学制定进出口政策。

2006年起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 为保证国内玉米供应和人民正常生活, 应对需求的快速增长, 维持稳定的玉米市场价格, 在国际玉米市场风起云涌变化之时,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制定合理的进出口政策。为保证我国玉米安全, 限制出口是必要的。

2.5 培育大型一体化玉米龙头企业, 出国拓展粮源。

目前国际玉米供应基本被把持在几大国际粮商手中, 难以充分为我国的玉米安全和国家利益服务。我国要大力培育自己的大型一体化玉米龙头企业, 支持其走出国门, 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开展合作, 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直接种地收粮, 切入国际玉米市场的生产和流通环节, 保证粮源。

2.6 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

“企业+农户、期货+订单”成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的主要形式, 以“企业+农户”的形式来发展订单农业, 以“订单+期货”来保证订单农业的顺利实施。

总之, 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专有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玉米产业总体效益和农民收入为目的, 以提高玉米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 以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和提高玉米转化能力为重点。实现专用玉米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加快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专用玉米产业带。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提出发展玉米产业的应对策略。

上一篇:苏北物流下一篇:思想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