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研究(精选11篇)
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研究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加强, 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财政职能加强的一部分, 能否切实发挥财政配置资源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 更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措施研究
1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全面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一是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管理的组成部分, 是财政部门固有的职能。从其历史沿革来看,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且从未停止, 具体工作是由建设银行来承担的 (1954年财政部设立建设银行, 专司基建概、预、决算审查;1979年独立为国务院直属单位, 财政部门委托代行该职能;1983年改为政策性银行, 继续代行该职能) 。1994年建设银行改制成为专业商业银行后, 不宜再代行财政职能, 财政部收回了其代行使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职能, 并于1999年5月成立了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
二是财政投资评审是强化财政职能的具体体现。近年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增长, 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乡财县管等相继出台, 又赋予了财政投资评审新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评审领域。一方面投资评审要为相关财政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另一方面投资评审也是这些改革全面实施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按程序办事, 规范操作
由于各级政府及领导的重视,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各项制度逐步健全, 尤其是2009年财政部颁布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对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内容、程序进行了更详细的要求, 各级政府的配套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当前影响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问题, 是一些项目单位不按基建程序办事, 有的不按规定和要求及时报送评审资料, 有的报送的资料不全, 设计不细, 内容不详。有的不经评审没有预算先施工, 有的不按预算执行, 超标准、超规模施工。所以在进行投资评审中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办事, 规范操作, 否则一切制度形同虚设。
3 做好项目事前评审工作
在项目初期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充足的论证, 在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充分考虑。有过许多这样的例子, 一些公共设施在建设前期进行论证时, 未充分考虑周围的居住环境、发展方向, 在项目完工后不久, 由于区域规划、供暖改建等各种原因又要拆掉, 白白浪费了资金。这就需要我们在项目开始前期就“扎”进去, 全方位思考, 不单单是简单地做个预算。
4 做好合同评审
《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要对“项目招标程序、招标方式、招标文件、各项合同等合规性审核”。这是作为项目实施阶段工程款的支付及发生纠纷时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有人说, 合同有什么好评审的。但在签订合同时, 往往由于建设方对一些政策、标准了解不到位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设计、监理等服务类的合同, 对合同中的服务内容含糊其辞, 合同金额超标等。
5 严格合同外工程及设计变更评审
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过去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低价中标, 高价结算”现象。在投标时为了中标压低报价, 当然其合理利润有些就得不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千方百计增加工程量, 最终出现“高价结算”的结果。二是前期准备不充分, 项目的设计不切合实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无法正常施工, 因此需要进行设计方面的变更, 往往会出现新增加的工程量加上了, 而需要减掉的工程量却没人管了。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 我们应对签证变更的内容及时、准确地作出判断, 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要求建设单位及时报告, 及时会同设计、监理等确定其真实工程, 严格执行项目概、预算, 不该增加的坚决不能增加。
6 做好工程项目的资料整理工作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一些市政项目也紧跟而上。然而在实施过程中, 当需要以前实施的项目的竣工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地探资料等时却哪里也找不到, 当时的经手人已经换了好几任, 没办法只有重新再来, 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研究 篇2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目标是:规范和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和监督,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和预、决(结)算审核方法,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审核与评价,力求使财政投资项目造价最合理,尽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操作程序
按照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的“暂行规定”、“操作规程”要求和《津市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评审工作的实际,评审中心在接受委托后将坚持按以下程序开展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
1、组织项目评审小组。接到评审任务后评审中心组织项目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对该项目组织全过程评审并对评审结论负责。
2、资料审查。评审小组对建设单位的申请报告、送审资料和相关业务股室签署的资金来源及意见的完整性进行审查,由建设单位填写预(结)算送审资料登记表,如有漏报应要求及时补报,并详细记录追收资料的时间,由评审组长和建设单位共同签收。评审中需要追报的资料建设单位应及时送达。
3、制定评审方案。由评审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方案,评审方案应包括项目评审程序、评审方法、评审内容、需勘验的隐蔽工程、评审时间。评审方案经评审中心主任认可后实施。
4、开展学习培训。根据项目的具体评审内容及要求开展业务技术培训,组织评审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专业资料。
(二)、项目评审阶段
1、项目初审。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方案对项目进行全面审查,必须到项目现场勘察、核实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量等;对评审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要在现场书面取证、量度、拍照以备查,反复核实、仔细计算;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详细记录和计算,及时向评审中心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建设单位给予解答;评审工作底稿必须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存入项目档案。评审报告披露问题应充分,要有分析,有评价,有建议;初审完成后由初审人员签署初审意见。
2、项目复审。复审主要对评审原则、依据、方法是否合法、合理,计算是否准确,运用政策尺度是否一致。对项目投资进行复审,发现疑问,必须查阅初审工作底稿,核实清楚。复审的内容应形成工作底稿,复审过程中随时和评审组长沟通,补充材料,并取得一致意见。
3、初步评审结论。初步评审结论要对评审项目及其委托要求有全面的反映,包括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资金来源渠道的表述要清楚准确,对审增审减的原因要依据充分、计算准确。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既要客观披露,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又要阐明文件、法规依据;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作重点说明。
4、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对于形成的初步评审结论,经评审中心领导审查后,由评审组(2人以上)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建设单位对初步评审结论有异议的必须出具书面意见说明理由;评审中心原则上不单独与施工单位交换意见,若需要施工单位参与时,必须与建设单位同时参加。
5、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异议内容,评审中心须进行复查,根据确认的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工作底稿中说明调整的理由、依据、计算调整的额度。
(三)、评审完成阶段
1、项目评审三审制。项目评审实行初审、复审、评审中心主任审核。参加评审的人员均要客观详实地签署意见并签字确认。评审结论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后,建设单位在评审结论征求意见书上签署意见。如建设单位在五个工作日内未签署意见的,按照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财建[2001]591号),视同同意评审结论。评审组在上报评审报告的同时,应对建设单位未签署意见的原因做出详细合理的说明。
2、评审报告。根据评审结论和建设单位反馈意见,各评审组按照财政部办公厅《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操作规程(试行)》(财办建[2002]619号)的要求出具评审报告。评审报告由评审中心填写报告签发单(见附表五),报财政局相关领导签发。
(四)、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评审
1、隐蔽工程。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隐蔽工程,评审中心以现场查勘计划表(见附表六)形式告知建设单位,工程施工到相关部位时,建设单位必须及时的通知评审中心现场查验,否则结算时对该隐蔽工程不予认可。对于现场及隐蔽情况,评审中心应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查验,查验人员应留好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并填写好工作底稿,为结算评审提供依据。
2、工程变更。涉及工程变更的项目必须征得评审中心的同意,未经评审中心同意的工程变更,结算时一律不予认可。
(五)、资料存档
1、评审资料整理存档。项目评审结束后,要及时将评审资料整理归档。各评审组在项目评审报告发出后,除了将评审结论、相关表格、评审底稿、资料清单等文本资料存档外,还应将定稿的评审报告、评审结论、评审报告审核意见表和相关表格的电子版存档。
2、评审资料借阅。评审中心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评审资料的,由借阅人填写资料借阅单,并经评审中心领导签字同意。借阅人须对借阅评审资料的完整性、保密性负责,用后要及时归档。
三、评审内容
(一)工程预算评审的主要内容是:
1、建设项目及其概算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
2、施工图设计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是否符合批准的初步设计要求;
3、建设项目工程预算是否完整,是否控制在批准的概算之内,是否经济合理;
4、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费用和费率的计取是否正确;
5、材料、设备的取价是否合理。
(二)工程决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1、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完备(有无立项、初步设计、工程预算批文,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
2、工程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资金来源到位和使用情况,有无截留挪用工程款的现象);
3、现场踏勘工程量变更、隐蔽工程审核情况;
4、工程量验收与计算、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费用和费率的计取是否准确;
5、材料、设备价格是否合理,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6、竣工决算是否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
7、工程税费控制。
(三)评审要点:
1、审查工程量
工程量应以设计图纸为对象,以定额为依据,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逐项审查送审的工程量,查看是否有错算、漏算、多算或重算。尤其对下列单价高、工程量大和容易出错的子目应认真审查:钢筋砼部分(基础、梁柱、墙壁、楼板、楼梯等);以块料装修的地面和墙面工程,以及有吊顶的天棚工程。
2、审查定额基价的套用
审查预结算中采用的单价是否正确。应着重审查单价是否与定额的单价相符,名称、规格、计量单位以及所包含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定额子目一致。
3、审查换算单价。
首先对已换算的子目,审查其定额是否允许换算,然后再审查换算结果是否正确。
4、审查补充定额。
审查补充定额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这种单价计算有时候无依据可循,因此必须对其各组成因素做调查分析或进行具体计算,使其尽可能符合实际。
5、审查间接费和其它有关费用
审查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等有关费用的计算是否按文件规定执行,并着重审查以下问题:间接费的计取基数;取费标准等级,查看是否有高套取费标准;人工工日数量,查看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的动态工资调整工资价差;主要材料用量,查看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文件价和市场信息价调整材差。费率与取费标准会因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计算上述各项费用时,应注意按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6、工程合同的审查
工程合同是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为完成特定的建设工程任务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评审人员应认真阅读,熟悉工程合同,并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查工程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类别确定取费标准。二是审查工程合同的承包范围是否与送审的结算相符,是否有计划外工程,对不属于合同标的的工程不进行评审。三是审查工程合同的条款是否详细、明确。审查预算包干费所包干的内容及其费率,审查工程质量、工期等奖惩条款。
7、现场签证的审查
现场签证费用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评审人员应依据定额的有关规定、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来判断每一张签证的内容是否允许调整,调整的额度是多少。严格防止合同之内的子工程重复签证。
四、评审纪律
1、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投资评审程序,围绕中心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
2、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评审工作“十不准”》。
不准接受被评审单位以各种名义送的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和收取好处费或回扣;
不准索取或借用被评审单位的钱款、交通、通讯工具以及其它物品;
不准接受被评审单位的宴请和参加由被评审单位支付费用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休闲、娱乐活动;
不准违反规定利用工作职权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不准违反规定利用工作职权为个人装修、购买住房、建私房侵占被评审单位的财物和要求被评审单位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不准办理有损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人情评审业务,以提高造价等方式作交易换取个人私利; 不准为经济违法单位和个人出谋划策,通风报信,开脱责任,隐瞒实情,出具伪证; 不准泄露被评审单位的有关工程、财务等方面的商业机密;
不准办事推诿、拖拉、扯皮、敷衍塞责或刁难、报复、打骂评审对象; 不准参与赌博、吸毒、色情、封建迷信和其它影响中心形象的活动。
3、发现评审工作人员在评审过程中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的,给与纪律处分、辞退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财政投资评审“东台立法” 篇3
这项《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进行了如下几方面说明:
确定评审范围。将政府投资项目定义为使用市本级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所有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政府投融资平台借贷资金、由政府承诺还款的借款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都纳入评审范围。镇、区及国在企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的公共工程的资金管理参照该办法执行,一并纳入评审范围。
建设单位应编制概算文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外地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不编制投资概算,建设单位用投资估算代替投资概算,而投资估算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概算深度要求,不能满足概算评审的需要,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预算。推行财政评审举措要求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文件,概算编制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建设单位须对设计单位概算编制的内容进行复核。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总投资10%以上,建设面积超过原批准建筑面积10%以上,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预算应提交评审。在传统的政府投资管理模式下,项目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个专业技术审核环节。为此,东台市将造价审核引入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有效弥补财政性资金监管手段的不足。概算由市财政局组织评审,在这项《办法》规范下,东台评审意见作为市发改委审批的依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应明确初步设计和概算报经市财政局审查和市发改委审批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准后,项目业主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依据施工图编制预算,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在招标前应提交市财政局评审,评审意见作为项目业主组织招标的依据。在这项办法规范下,东台市殡仪馆建设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均按规定提交财政局评审,建设单位按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的招标控制价作为最高限价组织招标,为财政节约资金281万元。
建设项目应限额设计,市财政局统一出具招标资金证明。建设项目概算报批后,为了使建设单位节约使用财政性资金,强化限额设计的理念,确保预算不超概算,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以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招标都应当持有市财政局核定的资金证明。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依据建设单位报送的施工图和预算,审核工程量和造价,形成施工图预算审定价,根据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调整系数审定招标控制价,在招标控制价不突破概算审批数的前提下,按照审定的招标控制价出具招标资金证明。市城管系统办公用房装修工程、实验中学风雨操场多功能厅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等建设项目均按审定的招标控制价出具招标资金证明。如招标控制价突破概算审批数,则要求建设单位对施工图进行调整,重新编制预算,确保招标控制价不突破概算审批数。政府各投融资平台安排的建设项目招标资金证明由市财政局和投融资平台共同核定,市财政局统一出具。上述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各个环节招标未经核定资金证明的,市招标投标管理中心不得组织招投标,擅自发标或中标价超过核定金额的,市财政局和政府各投融资平台不支付任何价款。
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应报送完整的评审资料。在评审工作刚刚起步时,部分造价咨询中介机构提供施工图预算时,不提供工程量计算书和钢筋实抽表以及电子文档等资料,不配合评审工作,从而降低了评审效率,影响评审质量。该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编制的施工图预算应附工程量计算书、钢筋实抽表及其电子文档等资料,如建设单位报送的评审资料不完整,评审机构不予受理项目评审。
项目资金按比例拨付。建设项目资金的拨付严格实行比例控制。在年度建设资金总预算内的在建项目按形象进行支付合同约定额的50%;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经审计确认的财务决算,支付审定额的80%;保修期满结清全部价款。
(作者系东台市财政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副主任)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强化措施研究 篇4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强化
一、前言
财政投资评审作为发挥财政职能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建立与完善, 对财政部门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更加重视, 并提出了财政投资行为的客观性、专业性、公正性要求, 为社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在全新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下, 如何进一步规范并发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将成为财政制度公共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资评审体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财政部并没有对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统一设置、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等进行统一规定。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只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 自主设立各种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 从经费管理来看, 有全额拨款、自收自支、定额补助等多种方法, 在运作模式上各地也不一样。可见, 财政投资评审体制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2、缺乏相互监督的约束手段
对于我国财经投资评审体制来说, 是行政管理监督职能与社会中介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 以此形成双重监督与自律效果,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统一, 才能减少主观评审失误。但是在我国, 由于财政部门的评审机构刚刚起步, 因此相关评审工作机制及评审工作条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财政投资评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远落后于评审工作的开展。财政投资评审, 作为代表政府对投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评审机构, 其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保障。自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归纳到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以来, 财政部门已出台一些制度法规, 给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供依据与制度保障, 但是相关法律仍有所欠缺, 不适合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性、依法性发展。
三、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快财政投资评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财政投资评审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是改革财政投资支出的关键。因此, 财政投资评审建设需要不断完善,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提高日常工作制度管理。建立项目的预概算评审、决结算评审、国库集中支付审核、绩效评价操作规范等制度, 其中包含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职能、程序、范围, 以及各建设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等, 加强财政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明确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运转程序, 加强内部效力与作用。
(2) 完善评审质量的控制制度, 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预概算评审、决结算评审、国库集中支付审核与绩效评价的质量标准等,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 包括主审责任制、内部校核制、专家与集体会审制等, 加强三级复核制度, 即评审组现场复核、稽核部门复核以及评审机构的领导把关相结合, 以此确保评审结论的准确性, 提高项目预算管理部门的评审结果精准性。
(3) 建立内部工作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制度、外聘人员与委托业务的管理制度、评审业务内部运转制度及廉政制度, 建立并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的风险管理制度, 有效规避评审风险, 同时制定项目评审人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
(4) 根据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政府投资代建制度管理方法, 制定与政府投资代建相符的评审办法, 寻找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切入点, 以提高评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不断完善全过程监审工作
财政部门应认真落实并履行财政投资工程的评审与监管职能, 所有涉及到政府资金的投入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等, 都应做好工程的概预算、工程款拨付以及结算等一系列工作, 并逐渐将投资的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 参加到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评价以及初步设计评审等工作。
另外, 还应建设规范统一的自律监督机制, 其中包括:行政组织管理的合规、合法制度;对中介机构审核结果的内部稽核制度;中介服务监督的评审制度;开展二次交换意见制度、评审结果认可制度、市场信息的动态管理制度、交叉评审与综合评审制度, 行政处罚制度等。只有实现多种制度、多种监审方式相统一, 才能真正树立财政投资评审的权威性, 提高评审质量。
3、加快财政投资评审的法制化建设
尽快制定并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等, 实行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统一性, 并充分发挥其在评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项目的支出管理环节, 设立规范统一的评审环节与评审程序, 落实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责任, 确保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获得有力法律支撑, 主要从以下几点加强规范:一是在部门规章制度的建设上, 明确项目支出的预算与决算两个审批环节, 并设立事先评审程序, 加强对预算核定、预算审批等重视程度, 明确纳入评审的项目范围, 加快落实各种责任。二是加快推动评审的立法工作, 通过加强评审立法的调研工作, 为加快《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条例》的制定而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制定并完善相关财政投资评审的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四是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建立投资评审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涉及到的信息量大、时间长, 评审工作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 财政部应考虑建设全国财政投资评审信息交流平台, 例如建设投资评审法规库、财政投资项目库以及评审人才专家库、效益评价指标等, 可为评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供交流与讨论平台, 这将进一步促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桥兵.浅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投资评审体制机制[J].山西建筑.2010 (6)
[2]、陈松林、王立公.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 (35)
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 篇5
第一条为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估与审查的行为。财
政投资评审工作由财政部门委托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进行。
第三条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包括:
(一)财政预算内各项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三)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政府性融资安排的建设项目;
(五)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支出。
财政部门根据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要求,确定每年的评审重点和任务。
第四条财政投资评审的内容包括:
(一)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二)项目招标标底的合理性;
(三)项目概算、预算、竣工决(结)算;
(四)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五)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其他情况;
(六)财政部门委托的其他业务。
对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对项目概、预、决(结)算进行全过程评审。
2.对项目概、预、决(结)算单项评审。
第五条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开展财政投资评审的程序是:
(一)接受财政部门下达的委托评审任务;
(二)根据委托评审任务的要求制定评审计划,安排项目评审人员;
(三)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评审所需的资料清单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
(四)进入建设项目现场踏勘,调查核实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五)对建设项目的内容按有关标准、定额、规定逐项进行评审,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
(六)审查项目建设单位的财务、资金状况;
(七)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核实、取证;
(八)向项目建设单位出具建设项目投资评审结论,项目建设单位应对评审结论提出书面意见;
(九)根据评审结论及项目建设单位反馈意见,出具评审报告;
(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程序向委托评审的财政部门报送评审报告。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投资评审任务,应及时向委托评审的财政部门汇报,并说明原因。
第六条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开展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的要求是:
(一)应组织专业人员依法开展评审工作,对评审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二)应独立完成评审任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投资评审任务再委托给其他评审机构。确需与其他评审机构合作完成委托评审任务的,须征得委托评审的财政部门同意,并且自身完成的评审工作量不应低于60%。
(三)应在规定时间内向财政部门出具评审报告。评审报告的主要内容有:项目概况、评审依据、评审范围、评审程序、评审内容、评审结论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其中评审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1.该项目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
2.该项目是否符合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3.该项目是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
4.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对建设项目概、预、决(结)算投资的审减(增)投资额,应说明审减(增)的原因,如发生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概算外投资审增情况,应与概算内投资的审定情况分别表述。
(四)不得向项目建设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五)应建立严格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和记录项目评审的情况,做好各类资料的归集、存档和保管工作。
第七条财政部门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财政投资评审规章制度,指导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工作;
(二)确定财政投资评审项目;
(三)向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委托评审任务,提出评审的具体要求;
(四)负责协调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与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等方面的关系;
(五)审查批复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报告,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经确认的评审结果进行处理;
(六)加强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委托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的评审结论进行抽查复核;
(七)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向承担财政投资评审任务的机构支付评审费用,财政部门委托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评审的付费办法按照财政部财建[2001]512号文件执行。
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在接受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评审的过程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应向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提供投资评审所需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二)对评审中涉及需要核实或取证的问题,应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隐匿或提供虚假资料;
(三)对于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出具的建设项目投资评审结论,项目建设单位应在自收到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并由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盖章签字;若在评审机构送达建设项目评审结论5个工作日内不签署意见,则视同同意评审结论。
项目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开展工作,对拒不配合或阻挠投资评审工作的,财政部门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根据情况暂缓下达基本建设预算或暂停拨付财政资金。
第九条对财政投资评审中发现项目建设单位存在违反财政法规行为,由财政部门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予以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监督浅谈 篇6
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评审监督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项目预、决(结)算环节浪费及损失的表现
最初的投资评审主要侧重于预、决(结)算环节的审核,即挤掉工程预、结算造价编制中高估冒算的“水分”,而预、结算审核的依据是既定的施工图、施工承包合同、造价定额等。但事实上,除预、决(结)算编制中的“水分”外,建设项目较多的投资浪费、损失是在工程前期的决策、设计、施工合同约定等环节就形成的,而这些环节造成的浪费、损失在预、决(结)算评审时“生米已成熟饭”。例如:
1、盲目建设造成投资浪费、损失。在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工程项目,有的形成重复建设;有的“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直接造成初始投资大量浪费;有的项目建成后不能投入正常运行需付出高额运行、维护成本。清徐县三国城的建设就是典型案例,该项目总投资3500余万元,由于各种因素估计不足,这几年来门庭冷落,游人稀少,非但不能收回投资,运行费用都不能维持。
2、“钓鱼工程”造成投资浪费、损失。某县城建局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修建污水处理厂,为争上项目故意压低投资估算申报立项。财政厅拨入400万元后于1997年开工建设,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被迫长期停工,直到2003年底才投入运行。
3、设计不当造成投资浪费、损失。设计单位顺从建设单位贪大求洋的意愿,超规模、超标准设计,造成投资大、使用效率低。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基建程序,手续不全提前开工,致使投资增加。建设单位不了解市场行情或主观故意高价采购设备、材料,造成投资浪费。此种行为也较为普遍。
造成投资浪费、损失的行为有多种多样,其原因如下
1、有的建设单位责任意识淡薄,或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合一,更助长了建设单位贪大求洋的意识。
2、建设项目零星分散,工程管理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对建筑管理、合同、造价等知识知之甚少,节约投资的经验更为缺乏。
3、基建投资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从管理现状看,投资监管的力度和深度还远未到位。
提高投资效益,决策是关键。项目投资成本控制更涉及到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的每一个环节。某些投资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盲目决策、设计不合理)甚至可能造成“终身”遗憾。财政投资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确保财政投资合理、节约、有效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由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和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的分散性,依靠专业技术队伍,强化财政投资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评审监督,已势在必行。
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强化评审监督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一支由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等各类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由于长期从事投资评审,接触大量、各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熟悉造价定额、财务制度和市场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对投资评审监督比社会中介机构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接受政府(财政部门)的委托对建设、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不会因机构经济利益被被审单位意志所左右,能够从出资人的利益出发,有效履行监督职能。项目建设各阶段财政评审工作的重点和作用:
1、项目设计阶段。要严格审查设计功能与决策要求、设计投资规模与计划投资规模是否相符,防止超计划、超标准建设。同时,对设计不合理、不完善的项目要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2、投资预算编制阶段。要认真搞好投资预算审查,为投资预算的编制和资金的拨付与控制提供准确依据。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制后,招标前要特别注意对单位工程项目进行完整性和工程量准确性审查,避免施工单位高价索赔和连带索赔造成投资损失。
3、施工合同签订阶段。评审机构要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工程造价等专业知识和价格信息,搞好施工合同签订前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审查,选择合理的承包、计价和结算方式,规避设备、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变更部分的计价方式进行明确约定,尽可能避免索赔纠纷。
4、建筑材料、设备采购阶段。要配合采购部门搞好标底审查或评标工作,要积极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使建筑材料报价进一步公开、透明,力求材料、设备质优价廉。
5、建设施工阶段。首先是对建设资金的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截留、挪用、挤占建设资金。其次是对设计变更部分进行审核。对设计变更的内容、必要性、合理性、追加投资额度及资金来源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建设单位变相套取建设资金的行为。
6、竣工决(结)算阶段。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和项目投资批复文件和竣工图等各种计价依据,及时做好项目投资决(结)算評审,为建设单位办理竣工结算和资产计价提供依据;对项目投资行为和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对有关违纪违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7、投产运行阶段。通过追踪问效等事后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加强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
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须处理好几个相关的问题
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评审监督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既需要评审机构做出较大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
1、取得政府对投资评审监督工作的支持。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财政投资全过程评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重视科学决策,尽可能杜绝“三边工程”、“献礼工程”、“政绩工程”。
2、协调好与计划、城建等部门的关系。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可行性论证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全过程评审监督更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大力提高评审队伍素质。投资评审监督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建设高素质评审队伍是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保障。评审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评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要大力抓好业务培训,拓宽评审人员的知识面,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评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按照公正、廉洁的要求,抓好评审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确保评审人员行为廉洁。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财政投资评审的防腐机制探究 篇7
一、财政投资评审的定义
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将财政投资评审定义为:“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结算、决算进行的评估和审查, 以及对使用科技三项费用、技改贴息、国土资源调查等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的行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财政部做出具体的规定时, 充分考虑了主体、客体与内容。主体即地方财政部门;客体则是财政性的项目, 或是专项资金项目;内容则是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决算。但是,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 很多地方的财政投资评审的客体与内容都有所扩大。在实践中, 财政投资评审的概念已远超出所规定的范畴。
二、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近年来, 财政投资工程领域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因此本文对腐败现象的分析主要集中工程建设项目中较容易产生的环节。
1. 批地、规划环节
目前, 土地开发是“权力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双密集地带。也因此, 很多的腐败案件就在此产生。据相关部门的统计, 近几年已审判终结的腐败案件中, 仅涉及批地环节的就约占到了3/4以上。领导在批地环节, 往往有着绝对的权力, 造成了各类腐败交易, 使得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规划是紧接于土地的, 当土地到手后, 就寄希望于规划。开发商寄希望于能够大开“权力绿灯”, 进而谋取更多的利益。而规划往往只是领导的一句话便可“敲定”, 这种高度集权便造成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 招投标环节
通常要进行招投的工程, 数额都较大, 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是综合评估法。即相关的单位事先做出工程造价的标底, 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得分最高者即为中标人。但在此环节中, 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大。有的甚至出现事先单位的一把手向专家打招乎, 暗箱操作。
3. 分包环节
由于分包环节没有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没有具体的标准, 给一些领导干部“创造”了腐败的空间。一些工程建设项目, 因层层转包、压价, 最终到了个体建筑户手中, 技术的薄弱及材料的劣质造成了“豆腐渣”工程。
4. 材料设备采购环节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个别领导干部, 为了收取巨额的回扣, 指定了材料供应商。而供应商也趁机抬高价格, 变相地增加了财政的投资。一些工程建设项目就是材料的不合格, 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虽然当前已将一些重要材料、设备的采购交由政府相关部门把关, 但仍然无法避免暗箱操作。
三、财政投资工程领域产生腐败现象的成因
1. 委托———代理关系
目前我国政府项目的法人机制并未建立, 而授权的法人往往是项目的使用单位。这种“项目法人的缺失”造成了管理者的责任难以落实, 权利与责任不清晰。建设单位更是难以积极主动地控制投资, 进而出现了委托问题。且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诚信制度, 使之委托———代理关系下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这就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土壤。具体表现于: (1) 存在多个管理主体, 由此造成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统一、规范的协调与决策机制, 没有真正完整的利益主体。 (2) 目前很多的财政投资项目由使用管理单位自建自用。这种非专业、高度分散的实施方式, 往往造成投资的控制机制。 (3) 财政投资的资金拨付后, 缺乏追踪问效机制。 (4) 目前我国对项目投资效果的绩效考评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体系, 造成对投资效果无法考量。
3.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有形的建筑市场的运行与管理, 仍旧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场外交易依旧存在。且由于在招投标过程中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造成招标工作不规范, 为腐败现象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四、构建财政投资评审防腐机制的措施
1. 改革财政投资评审的组织工作
建立专家库,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协作网络。针对不同的项目, 依照其具体的技术特征, 由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随机地选取相关的专家。并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考量, 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客观性, 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 重新定位财政投资评审机构
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重新定位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职能, 提升其监督地位, 拓宽其评审的范围, 实现在公共支出项目上的投资管理职能与评价职能。
3. 建立全程监控模式
建立财政投资评审的事前、事后、事中的全程监控模式, 对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控制造价使工程项目中的利润率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以此从根本上截断腐败的利润空间。同时采取对全方位的监管手法预防和化解腐败行为的诱因。
4. 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
财政投资评审是政府行为, 必须使之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因此, 必须对其所涉及的范畴、管理制度等构建统一的标准, 即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 加大财政评审过程中的执法力度, 对每一个环节严格用法律进行规范与约束, 从而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孙志伟.浅谈财政投资评审档队伍建设[J].投资评审, 2011, (2) :20~2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篇8
一、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及原因
(一)固有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固有风险归结于审计本部制度的不完善,对投资项目而言,固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只能通过采确合理的措施将其控制到最低。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建设环境、周期等因素的不断改变,又缺乏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举措,评审人员很容易过高或过低的评估资金,从而对投资效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政策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政策风险主要是缺少相关政策法规造成的,虽然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起步较早,开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与财政投资评审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制度建设仍很欠缺,使得评审活动缺乏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撑。新《预算法》规定“财政部门有分配和监督财政资金的权利…”,它可以当做财政投资评估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只是明确了财政评审的范围和职能,但相关法律依据及相关政策并不够细化,且没有进行及时更新。财政投资评审是政府对投资行为中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有据可依,由于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使得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三)技术风险
财政投资评审的技术风险是由于评审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薄弱,在评审投资项目时,因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财政投资是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评审人员在进行资金评审时,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工作量比较大,对评审人员的要求有很高,但由于评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引起失误,造成资金损失。一般情况下,项目评审工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所有的审核数据都需多次计算、复核,而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错误,以致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风险。加上评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事务,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但由于各个部门的局部利益的存在,导致沟通有障碍,也是引起技术风险的因素。
二、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应该依法开展,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财政投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依据,确保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规范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评审结果的权威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投资评审必须对项目的立项、建设技术、资金支出情况、效益等进行全程监控,要通过完善的法律依据,体现出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资金使用的主体。要加强地方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完善,根据本地域财政投资评审的实际情况,以新修订的《预算法》为契机,制定严肃、稳定、权威的规章制度,并在规章制度的监督下,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管理,从而保证财政投资评审的稳定发展。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职能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实际是替社会公众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各级人大、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目前,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内容大多属于微观经济,是根据投资项目的效率进行评审的,考核的内容也不是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而是项目本身活动,可以说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还处于简单的核减财政投资额度的基础层面,并不能对项目后期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经济、环境等效益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财政投资评审的工作职能。在项目立项审批阶段,要对项目的可行性、投资概预算、初步设计等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对项目安排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评价;在项目预案编制阶段,要对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实施方案及其他项目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避免出现高估虚报的现象,从而为项目投资的翔实性、严谨性提供保障;在项目竣工结算及财务决算过程中,要对合同、进度款支付、项目变更签证及其他相关资料等进行认真的审核,同项目的概预算比对,有无存在大幅超财政概算的现象;必要时应审核建设单位、财政部门的工程建设报表、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从而科学的核定项目价值。
(三)提高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评审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要加强评审人员的政治素养,注重提高评审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有效地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评审中心要与时俱进,根据本区域财政投资范围、类型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定期组织评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评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学习钻研与财政投资评审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勤总结、细琢磨、多探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评审中心更要注重评审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评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评审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
三、结束语
财政投资评审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时,存在固有风险、政策风险、检查风险、技术风险等风险,因此,要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风险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财政投资工程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人士对财政投资效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为有效地提高政府财政投资效益,我国成立了各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以确保财政投资的绩效性,文章重点分析了财政投资审计风险,并提出了一些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孟九国.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防范及管理略谈[J].中国经贸,2014,(05):125-126
[2]田天.浅谈财政投资评审的风险与控制[J].科学时代2014,(05):141-142
[3]孙珊.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的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6):178-179
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研究 篇9
一、当前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 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共同介入、各司其职切块管理的。其分工是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立项、批复概算, 财政部门编制预算、监督预算执行, 建设部门制订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监督工程质量, 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各部门既分工又有合作, 比如, 决定一个项目上不上, 上多大的规模, 决策权主要在发展改革部门, 财政部门只是在项目确定后, 根据项目概算来下达预算并拨付资金。由于财政部门未能有效参与财政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前期评审, 以至于发展改革部门确定的项目是否符合地方发展要求, 决策是否恰当, 安排是否合理, 投资额是否准确, 财政部门往往是事后被动应付, 根本无法在预算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凸显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 项目决策流于形式, 可行性调研不够充分
项目投资决策层对项目前期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普遍只将其作为项目走过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疏于审核, 流于形式。一些项目业主在部门和单位利益驱使下, 为争取财政性资金投入, 片面夸大项目使用效益。有的项目还是“面子”工程, 或是“献礼工程”, 围绕“长官意志”转, 中央立足宏观出台的建设项目政策, 地方立马紧跟, 依样画葫芦制订相应项目的引进或是配套政策, 也不管项目是否符合地方发展的需要。再加上项目资金来源姓“公”, 是所谓用国家的钱建设国家的项目,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一般都是临时成立或组建“指挥部”、“筹建办”等机构负责基建, 项目法人责任制就难以落实, 形成投资主体缺位;而临时机构又会因为组成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而出现对施工企业监管不力, 施工现场签证不规范, 造成资金浪费的局面。在项目可行性调研上, 缺乏严格的科学评估、规范的评审和论证, 可行性调研报告形同虚设, 以至于项目盲目上马, 损害国家利益。
(二) 项目建设“自建、自监、自用”三位一体, 缺乏投资控制理念
“资金来源是财政, 项目建成自己用, 反正不要我掏钱, 怎样舒服怎样来”, 有相当多的建设单位持有这种思想。项目的建设、监督都是自己, 建成后自己又是直接受益者, 于是建设单位往往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 满足自身使用的需要而提高了标准、扩大了规模, 从节约财政资金和兼顾工作实际着想的比较少, 投资控制观念相当淡薄, 从而导致项目工程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还有一种项目搭车现象, 在原有申报、立项的项目基础上, 边建设边增加, 名义上是调整, 其实是盲目扩大项目规模, 最终项目结算时已是面目全非, 有的项目甚至是本末倒置, 这些现象不仅仅使单个建设项目失控, 而且严重干扰了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并影响到后年度的财政预算安排大局, 甚至带来腐败问题。
(三) 忽视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前期设计、规划不科学
这种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项目前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没有规范的施工规划、设计方案, 对项目设计阶段重视不够, 以致方案不合理、不科学。或是设计观念落后过于保守;或是设计重技术轻经济, 没有“多少面粉做多大饼”的意识;或是为了赶进度、赶工期;或是设计单位顺从建设方贪大求洋的意愿等。由于前期设计、规划的不科学, 形成了错漏残缺、“肥梁、胖柱、深基础”、“高投入低产出”的场面, 造成施工时因矛盾重重而现场反复商洽、变更、返工等严重后果。这种忽视基建程序的结果拖延了工程工期、浪费了大量的材料、加大了管理成本、增加了工程造价, 最终损害了国家资财, 真正是得不偿失遗害无穷。
(四) 工程预算失真、造价高估冒算, 严重背离实际
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利益驱动, 在争取项目时故意压低投资估算, 形成概预算失真;在争取资金时故意加大财政投资总量, “戴个高帽”人为虚高;在项目施工时, 也有部分施工企业抱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故意抬高工程造价, 存有“审漏就赚”、“审出再减”的念头。而对于财政监控却相对弱化, 甚至虚与委蛇, 有的项目审核财政部门只能简单参与或走过场;有的项目干脆就没有财政部门评审或审核一说;财政部门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凡此种种现象, 导致了“项目申报时:戴个高帽;项目审批时:拦腰一刀”, 或是“半拉子工程”的局面, 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 从而也使工程造价不真实, 严重背离实际。
(五) 项目建设监管不到位
一是管理部门的监管“错位”与“越位”。由于财政投资项目是政府行为, 在管理和监督上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 容易出现政出多门、监督标准不一等问题, 再加上各部门缺乏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机制, 存在重复检查、各自为政, 造成监督、管理的“错位”与“越位”;二是工程监理的“缺位”与“换位”。由于监理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唯利是图导致监理作用弱化。一些监理单位为了钻“空子”, 投标时报了一套职称高、经验足、实力强的人马, 而项目施工时要么以种种理由换人, 要么监理人员走马灯式的跑动监理多个项目, 造成监理力量不足, 甚至滥竽充数的现象。
(六) 招投标环节缺乏财政评审, 工程造价控制难以到位
由于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普遍存在重后期轻前期的现象, 使投资项目造价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 不仅会使财政资金流失, 而且有可能滋生腐败。一些预算、标书的编制机构站在承建方的立场, 提高了工程造价幅度, 达到套取国家资金的目的。有的人为编制错漏设计方案预置缺陷;有的与承建方串通一气明招暗定;有的非法转包哄抬市场;有的不合理的低价投标勾结舞弊;有的弄虚作假肢解项目再违规分包等等, 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 履行职能对建设、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 不会因机构经济利益而被被评审单位意志所左右, 能够从出资人的利益出发, 有效履行监督职能。
二、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环节嵌入财政投资评审的作用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加强财政管理, 特别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改革的突出任务。财政支出管理是一个从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督的有机整体, 部门预算有效改变了各部门“基数加增长”的传统资金分配方式, 优化了资源配置;国库集中收付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资金“以拨代支”的支出方式,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 是为了节约财政资金, 提高支出的透明度。而这些制度的实施, 都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形势的发展, 财政投资评审审时度势应运而生, 边实践边总结, 不断拓展评审环节和范围, 由蹒跚学步到趋于成熟, 探索出了“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批复”的评审工作模式。
按照项目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应当为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提供科学、准确、合理的依据, 使各项资金的分配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精细、决策更加科学。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 使我们也看到建设项目损失浪费最多、影响建设成本最大的是在工程前期的决策、设计环节的事实。如何站在“大财政”的高度, 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作用, 为财政综合预算管理服务, 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 加大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力度, 在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切入财政投资评审, 由老模式的“全面出击”转换为新形势下的“关口前移”机制, 严格进行项目评审和跟踪问效, 真正把国家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发挥出财政资金最大的投资效益。
(一) 充分运用财政评审职能优势, 把好项目预算编审关
目前部门预算的草案是由各预算单位自行编制的, 财政各业务科室只是分别下达支出限额和对各预算单位编制的草案进行汇总, 而各预算单位出于本位思想, 利已之心, 往往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 在编制预算中注入了太多的“水分”, 显示出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在预算编制环节适时地嵌入财政投资评审, 充分运用财政投资评审职能, 强化项目的技术性把关, 挤干“水分”, 剔除项目中的虚列成分, 晒出项目家底, 为合理确定项目预算和准确确定预算指标服务。而且,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作为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 不以营利为目的, 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 出具的评审报告能确保用款部门和单位必要、合理的资金数额。还可以通过财政投资评审, 合理确定投资额、工程进度以及标底价等, 形成“倒逼”机制, 倒逼部门预算单位合理安排项目支出预算, 建设单位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倒逼相关部门科学合理安排部门预算, 从而真正实现财政投资评审“三先三后”的工作机制, 即“先评审后编制”、“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批复”。
(二) 关口前移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有效遏制“三超”现象
除预、决 (结) 算编制中的“水分”外, 建设项目较多的投资浪费、损失是在工程前期的决策、设计、施工合同约定等环节就形成的, 而这些环节造成的浪费、损失在预、决 (结) 算评审时“生米已成熟饭”。因此, 关口前移就是指财政投资评审在项目的立项、可研阶段就要介入, 充分参与调研, 并同步对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评审, 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工程建设项目所发生的全过程费用, 包含土地成本、前期规费、工程造价、资金成本和相关管理费用等。一是理清项目概预算思路, 通过项目经济绩效评审, 让决策层事先能了解到完成该项目所需的资金规模、投入估算和能实现的经济效益, 发挥参谋作用;二是既能防止预算编制过大, 又能防止有意或无意的漏列和少列预算, 将项目超预算、超规模、超标准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 强化招投标阶段的财政评审,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现行的招投标阶段, 由于开标前的防止泄密等种种原因, 评标专家在评标时的时间相对有限, 根本无法对项目单价是否在合理报价范畴给予充分对照审查, 而投标公司又是鱼龙混杂, 一旦中标的是些蒙混过关的投标单位, 势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财政性投资的项目, 如何在招投标阶段把好评审关, 合理控制项目工程造价, 也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着替政府理财, 为国家节约的原则, 项目在进入招投标程序之前先进行财政投资评审, 通过调查市场掌握人工、材料、机械等单价来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标底 (或上限值) 作为招投标控制价, 从而有效地规避施工单位的不平衡报价和招投标市场的恶意竞争。在对招标文件的评审上, 注意审查合同文件相关条款, 保证文件的严密性, 可以减少在工程结算环节出现扯皮拉索, 这样也有利于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
(四) 事前监督, 事半功倍
充分履行财政投资评审职能, 加强对财政性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 不仅可以有效遏制相关部门的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等行为的发生, 避免事后监督时出现“问题已经发生, 损失难以追回”的现象, 切实做到防止财政资金损失浪费, 而且还可以大大减轻财政监督的压力, 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审核次数,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对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自身而言, 服务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评审, 未免战线过长, 精力分散, 效果可能是事倍功半, 而将投资评审牢牢嵌入到预算编制环节中, 取代而之的效果是事半功倍。
(五) 立足源头除隐患, 消除滋生腐败土壤
近年来, 工程建设领域已经成为腐败问题发生的高危区域, “项目上马, 官员落马”、“大楼建起来, 干部倒下去”的案例已是屡见不鲜。工程立项人情审批、不按规定招标投标、暗箱操作违规中标、项目超标资金失控、工程施工虚报造价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败坏了社会风气, 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在项目预算编制环节牢牢把住投资评审关, 起到了源头治腐作用, 消除了滋生腐败土壤, 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节约了财政资金, 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富平面对面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 篇10
近年来,随着富平县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大幅增长,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大量增加。为了提升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益,激发评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富平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评审制度、向社会公开招聘七家具有专业工程造价咨询等资质的专业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积极有效的业务交流座谈会。邀请省、市评审中心有关专家、主任,招聘的七家专业机构,以及县评审中心主管领导、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一是由县评审中心副主任简单介绍了近两年本县评审工作基本情况、业务范围,工作成绩、工作困惑等情况,使大家对富平县评审工作有初步了解。二是由七家专业机构人员逐个提出目前在和富平评审中心合作过程中以及业务工作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以及对进一步提高评审业务质效的建议,再由其他机构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方法。三是由本县评审工作人一一提出评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专家及上级评审领导一一解答。四是为了能让招聘的几家机构更负责、更阳光、更有效的做好评审业务,由省评审中心领导对他们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要求他们一定要对财政负责,对自己负责,不但业务必须精,职业道德高,而且要随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工作既要严肃又要方法灵活,质量效益共重视。这次座谈会不但解决了各有关部门工作中一直以来的困惑和难题,更重要的激发了大家对评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创造性,提高了评审工作质效。
浅谈合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的举措 篇11
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意义
1. 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是规范财政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导力量, 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影响着社会投资的方向和结构。而财政投资评审作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财政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2. 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是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基本建设领域一直是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 普遍存在项目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执行不严肃和随意追加调整预算等问题, 使财政部门常常陷入“部门点菜、财政买单”的被动局面。
3. 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握紧拳头保重点, 集中力量办大事”, 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功能, 增强“评审出效益”、“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 通过科学有效地评审, 挤掉水分, 堵塞漏洞,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 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举措。
通过对项目概、预、结、决算实行全过程跟踪评审, 并将评审结论作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直接约束和监督了财政投资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二、合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的举措
1.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操作程序。
制定《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责范围》、《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工作规程》等一系列评审程序办法及规章制度, 明确了财政投资评审的具体职责范围和工作规程。凡是财政投资建设的项目, 先由建设单位拿出规划、设计及预算, 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 最后由投资评审中心把关后, 根据工程审定价格进行招标, 既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又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2. 坚持关口前移, 加强预算管理。
将评审范围延伸到规划设计阶段, 严把项目决策设计方案关, 在政府投资项目可研和论证阶段提前介入, 从财政角度对项目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调研, 正确估计和计算工程造价, 对项目建设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3. 建立“三先三后”机制, 提升工作实效。
建立“先评审、后招标采购;先评审、后办理拨款;先评审、后批复办理资产移交”的管理机制, 把财政投资评审意见作为调整项目预算、掌握项目建设资金拨付进度、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实现了财政投资评审与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及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4. 加强复核监督, 确保评审质量。
坚持内部复核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对每一个项目的评审, 严格执行内部复核机制;加强与审计部门的沟通, 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复核和监督;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评审结论通报制度, 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报告。
三、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切入点点
1. 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实现依法评审。
制定指导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法律法规, 可以使财政投资评审系统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2. 以调整机构性质为切入点, 使评审机构真正履行财政职能。
把评审机构定性为行政系统或者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赋予其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和监督的财政职能。
3. 以提高评审质量为切入点, 提升投资评审工作的科学性。
评审质量是财政投资评审的生命线。目前, 全国投资评审行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 评审报告质量参差不齐, 格式各不相同, 势必造成委托者在比较、决策时的困难。
财政投资评审加绩效评价就决定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也决定着财政资金的分配方式、分配额度和分配方向。要努力构建一个从资金分配到资金使用全过程的投资评审、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以评审或评价结果决定资金分配的方向、规模和结构, 形成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的良性循环。此外, 通过加强财政投资评审, 审出项目管理漏洞, 提出改进建议, 为政府投资决策当好参谋, 可以有效增强财政部门在政府投资领域的话语权。财政投资评审充分利用其技术手段包括行政管理职能, 将财政支出管理延伸到了基本建设领域。通过专业技术对建设项目预算进行评审, 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通过对施工图预算、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评审, 提高了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和及时性;通过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评审, 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成为深化财政支出改革,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如通过项目概算评审, 可以有效防止设计不合理、不经济和“钓鱼工程”;通过项目跟踪评审, 使项目实施与项目计划一致, 可以强化预算约束。实践证明, 通过加强财政投资评审, 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得到有效监管和约束,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目前财政投资评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洪流.加强财政投资评审, 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 2009 (20) .
[2]唐振友.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 2010 (02) .
【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研究】推荐阅读:
财政投资评审报告规范08-09
财政投资评审实施方案05-26
穆棱市财政投资评审调研报告05-30
古丈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2011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05-10
财政投资10-28
财政基建投资06-05
财政投资体制08-13
财政直接投资09-09
财政投资项目工程06-10
财政政策与投资政策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