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

2024-09-18

媒介融合背景(精选12篇)

媒介融合背景 篇1

摘要:提到另类媒介, 人们会因日常生活中对“另类”所赋予的贬义色彩而对它持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其实, 另类媒介是与主流媒介相对而言的, 是在系统中对不同于主流媒介的一种命名。另类媒介不仅没有贬义色彩, 而且在新媒介的背景形式下还出现了与主流媒介相融合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主流媒介有时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的来源、话题的来源。

关键词:新闻传播,主流媒介,另类媒介,融合,系统,消息来源,话题

当前, 对于媒介融合或新闻融合的研究, 主要研究角度有两个。其一, 从技术的角度谈媒介之间的融合,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介技术出现后, 思考后起的技术对先前技术的融合问题。其二, 从人员角度研究从业人员的技能融合。就新闻业而言, 主要集中于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等技能的综合掌握。随着融合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融合研究中, 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间融合的事实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不同于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本文试图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的前提进行思考。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 并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 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问题。它们的融合, 主要是

山深处, 护送42名孩子走出大山上学的真实过程。观众收看后很震撼,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鼓励传媒从业人员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主流媒体在实现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尝试。在这个方面,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南方都市报》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主要特点是面对的受众明确、特色鲜明。《参考消息》2008年以318.3万份的发行量排名全球第五名, 这充分证明了新闻的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强化传媒从业人员思想素质建设。传媒从业人员不仅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政治的敏感性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同时, 要自强自立,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 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来说, 一是要注重编辑队伍建设。编辑是媒体的灵魂, 必须建立过硬的编辑队伍, 找准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 把好关口;二是传媒记者要践行“三贴近”原则, 准确及时地抓住受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报道和好文章;三是传媒从业人员要忠于党的新闻事业,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爱岗敬业,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自觉抵制错误观点,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建立严格的媒体评价、管理体系。目前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式雷同等倾向, 引起广大受众的不满。自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相互借鉴对方的某些特点。当前, 在媒介领域内出现的各种融合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报纸同照相技术的融合弥补了报纸只是文字表述的不足;电台和电视台将报纸融合进来也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区别, 它们依然各自存在;即便是网络将电台、电视台的音频和视频融合进来后, 电台和电视台也没有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消亡。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 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 是在继承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 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又不会对自己产生冲击的, 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融合进来。融合不能消除区别这一点,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对后视镜理论的解读能证明。“对后视镜和暗喻进行分析之难, 尽人皆知。镜子令人目眩, 常常使我们看不到新媒

对电视上星新闻类节目播出量、综合频道定位、改善节目类型结构、建立科学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进行了规范管理, 目的是为了让电视荧屏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健康向上、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深化传媒体制改革, 建立正确有效的媒体导向机制, 使传媒形成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管、放结合, 解决新闻管理与发挥媒体积极性、创造性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完善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完善新闻职业道德价值导向机制,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建立有关法律、纪律和自律等约束机制;及时处理诽谤新闻、黄色新闻及虚假新闻案件等, 净化媒体和传媒从业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娜, 高正方.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受众及媒体接受意识[J].新闻爱好者, 2011 (7上) :13—14.

[2]郑健.坚持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的统一[J].军事记者, 2004 (6) :36—37.

[3]寇纪淞, 荣荣.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54—58.

[4]张昆.浅谈如何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J].新闻爱好者, 2011 (11上) :

(作者单位:陆以放, 徐超, 河南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牛国强,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编校:张红玲介和旧媒介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的。我们把网络当做图书馆使用的时候, 一遇到死机、一遇到视窗崩溃, 就不能读下去, 一点办法也没有。手里捧着书看时, 根本就不可能‘死机’, 除非我们突然眼睛失明。”[1]网络不可能代替图书馆, 图书馆也不能代替网络的事实也是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关系的事实。

对另类媒介概念界定的实质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 目前对另类媒介的研究都是将它放在主流媒介的对立面来思考的。英国学者认为, “这个涵盖面很广泛的词用来指称各种由主流媒体集团之外的个人或是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所制作的, 包括新闻、一般信息和专题”。[2]美国学者认为, “它们也指‘激进’ (radical) 媒介或‘地下’ (underground) 媒介, 这些媒介由于表达了超越议会共识与议会辩论之确定范围的政治与社会主张, 从而与主流媒介的产品相对立”。[3]欧美学者无一例外地都将“另类媒介”置于“主流媒介”的对立面。

另类媒介有时也被称为另类媒体, 它们都是“alternativemedia”的中文表述形式。尽管对“media”的翻译有所不同, 但人们无一例外地将“alternative”译成了“另类”。由于受到汉语词义系统的影响, “alternative”的中文表述形式———“另类”在感情色彩上趋向于贬义。因此, 当人们看到“另类媒介”或“另类新闻”这些词组的时候, 就往往戴上了有色眼镜。

既然对另类媒介的认识受到了对“alternative”译作何种表达形式的影响, 那么再来看看“alternative”是否还有其他的意思, 由于词义间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各种联系, 从其他意思中或许能够还“alternative”的本来面目。“alternative, adj, 随便一个, 二者选一的。”[4]外研社对该词条的解释中并没有出现“另类”的说法。“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都具有中性的色彩。从这些解释中不难看出, “alternative”相较于它所比较的对象具有差异性。从系统的角度看, 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都是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基础出发, 如果将“主流媒介”和“alternative media”看做是一个系统, 那么二者彼此的价值则建立在它们的差异性基础之上。

鉴于此, 无论将“alternative media”翻译成“另类媒介”还是什么其他的形式, 其实质是因为它与“主流媒介”因差异而产生对立, 因对立而有了各自的价值。然而千万不能将系统内组成要素的对立看做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 系统内的对立与其说是对立关系, 不如说是互补关系, 因为差异在功能上产生互补。因此, 我们在对“另类媒介”进行理解的时候, 不要总是一看到“另类”就产生抵触, 要抓住它与主流媒介互补的实质, 这样方能避免将“另类媒介”归入真正“另类”的境遇, 从而开展对“另类媒介”的深入研究。

另类媒介关注的内容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弄清楚“另类媒介”并非“另类”这个问题可以说为研究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扫清了理论认识上的障碍, 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系统上讲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差异, 并不是立足于二者所依托的介质不同。无论是主流媒介还是另类媒介, 都不是依照信息传播的载体划分出来的, 而是以它们所关注内容不同的标准所做的分类。如果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来划分, 就会重蹈类似“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的覆辙。载体具有工具的属性, 主流媒介可以用, 另类媒介也可以用。如果从介质角度划分,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将会混同在一起, 根本无法将它们的界限厘清。

既然是按照传播内容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就不得不对这两类媒介的传播主体或传播者的不同进行区分。因为传播主体决定了什么内容可以进入其传播内容的结构中来。“其实, 任何感觉者的感觉方式都可以表明包含了一种固有的偏见, 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因此, 对个别实体的完全客观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任何观察者必定从他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因此, 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关系成了唯一能被观察到的东西。它成了现实本身的材料。……因此可以说, 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 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 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5]从这一理论出发,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传播主体对于所要传播的对象———信息认识有所不同, 或者说创造出了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 该传播什么, 不该传播什么。而这种关系是由传播者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 认清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有助于认识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上面的引文对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做了描述或者说定性。“非主流媒体集团”、“个人性”、“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激进”、“地下”, 这些描述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前三者揭示出了另类媒介传播者要么具有个体性, 不属于任何团体和组织, 要么属于小型的团体和组织, 具有独立性和非隶属性。后两者从严格意义上说, 并非是对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属性的界定, 因为“激进”侧重的是信息或内容层面, 而“地下”则揭示了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代表任何团体和组织的个人, 另一类是只代表某一小团体或组织的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团体或组织。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的这些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的愿望、利益和话语权等在主流媒介上表达得不充分, 有时甚至得不到表达。“它们并不渴求利润, 但却代表着某些利益集团, 例如社区和亚文化或政治团体。这些利益团体感到它们的意见、问题和立场被主流职业记者们制度化了的新闻议程所忽视, 或是遭到了边缘化和压制。”[2]“社区媒介有时也可以归入另类媒介之列, 它们经常代表那些感觉自己的观点与考虑在现有的地方媒介与全国媒介上没有得到足够体现的群体。”[3]此种语境就为另类媒介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 主流媒介对隶属于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的愿望和声音表达得不充分, 甚至没有表达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主流媒体之所以这样做, 是由从事主流媒介传播的传播者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 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 我们不应该对主流媒介的表现过分地苛责。

当然, 另类媒介传播者并不包括那些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前面所说的这些另类媒介的传播者从大的范围讲, 主体依然属于人民, 上面的“不渴求利润”、“社区”、“亚文化”和“社区媒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根本利益上与主流媒介是统一的。而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诋毁和攻击的个人和群体是敌我矛盾。这种性质的另类媒介不在讨论范围, 因为它与隶属于人民内部的另类媒介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我们所谈的融合专指同属人民的个体和群体的融合。

对于该种另类媒介的融合, 并不是要将另类媒介的传播者纳入主流媒介传播者的队伍中来, 而是尝试将它们所关注的内容融合到主流媒介中来。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人的世界观并非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但随着人们对另类媒介认识的不断深入, 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丰富, 主流媒介传播者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另类媒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融合进来。

前面从系统角度对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关系的梳理揭示了二者的互补性。互补并不意味着不相互融合。从另类媒介存在的语境看, 当前, 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可能只是主流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内容融合进来。因为主流媒介融合另类媒介, 二者就会形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另类媒介的内容会成为主流媒介内容的一个子集。反之, 则不能成立。

对于另类媒介内容的融合, 主要从两个向度上展开。一是另类媒介传播的而主流媒介没有关注的, 但是又具有普遍意义的, 主流媒介可以将之融合进来, 二是主流媒介尽可能地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意见进行充分地表现。当然, 这需要进一步探讨传播的方法与策略。

新媒介成为另类媒介的依托, 新媒介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主流媒介没有表达或没有充分表达另类媒介传播者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愿望等催生了另类媒介的产生。如果从对媒介的使用权角度看, 则是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传播者因无法通过对主流媒介的使用转而寻求自身能够驾驭使用的媒介形式来体现自身的话语权。

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介, 进入这样的主流媒介有着严格的规定, 人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拥有并使用这些主流媒介。拥有主流媒介和使用主流媒介具有很高的门槛, 即便是偶尔能够进入到主流媒介当中, 这些具有另类媒介精神实质的内容也会因为主流媒介的那种垂直式把关过程被排斥在议程设置之外。

用媒介环境学来审视这种现象, 主流媒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所关注内容的大众性, 而不是另类媒介所关注的个体性或局部性。正是主流媒介这种技术上的要求, 使得主流媒介不可能为另类媒介的传播者所使用。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技术上的不同还体现在:从传播主体看, 前者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 后者更多地为兼职, 即从事另类媒介的传播不是其主业, 他们还有其他的用于养家糊口的工作;前者的传播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 而后者的传播者往往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合二为一;前者的受众群数量非常之大;后者只是局限在相对较小的传播圈之内。

也正是从技术角度出发, 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媒介即讯息的阐述一样, 在报纸、广播、电视占主导的媒介技术时代, 另类媒介的存在相对来说困难重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 则改变了另类媒介的传播状态, 互联网为诸多个体和群体提供了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从理论上讲, 那些自认为被主流媒介所忽视的个体和群体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情表达他们对事件的看法, 显现他们对事件和诸多现象的话语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 与其说改变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 不如说给另类媒介提供了延伸的技术支持, 是另类媒介的延伸。“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 都是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6]

如果说在报纸、广播和电视技术面前, 主流媒介拥有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与优势, 另类媒介无法接近并使用它们, 可是在新技术面前, 另类媒介与主流媒介之间在使用新媒介上大体具有相当的权利, 另类媒介的劣势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也正是由于新技术给另类媒介带来的这种延伸, 使得另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了同主流媒介相当的地位, 即都能够使用新媒介, 这本身就是使用权的扩大与延伸。也正是新技术促成的延伸, 使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见和表达不充分的意见得以充分表现, 意见的范围和强度得到了延伸。新技术带来的延伸, 还体现在另类媒介受众范围的延伸, 受众不再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新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受众无限地放大、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冲破了国家的限制、冲破了民族的限制等。

另类媒介的延伸, 也使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得以更大可能地被主流媒介所关注。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的内容, 主流媒介甚至也会跟进报道, 从而成为主流媒介的议题。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驾车撞人案中的“我爸是李刚”就是一个另类媒介的内容成为主流媒介议题的典型。

对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 从技术上看, 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来源, 比如电台、电视台对属于个人性质的微博的使用;第二种为将另类媒介传播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选题, 主流媒介再跟进, 不是原始平移, 而是独立报道。

综上所述, 非敌我矛盾的另类媒介不仅不会威胁主流媒介的地位, 反而从内容上能够丰富主流媒介的报道内容。在新媒介背景下, 主流媒介对另类媒介融合的事实已经开始, 这些事实和现象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世纪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2, 250.

[2]鲍勃·富兰克林, 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 17.

[3]约翰·弗斯克, 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1, 9.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2, 21.

[5]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7, 8.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9, 33.

媒介融合背景 篇2

[摘要]当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各自传播中的特点、效果和不足之处,以及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焕发出来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象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以及两面提示等传播方式和技巧也做出了相应的阐释。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 气象信息 意见领袖

一、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传统的四大媒体主要包括了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这其中经常作为气象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当它们单独作为媒介传播气象信息时,共同特点是被时空所限。例如报纸依靠纸为媒介传播信息,属于空间性媒体,受到了空间的限制。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在时间上稍纵即逝,一旦错过节目的播出时间,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

例如,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今日美国》,开创了采用整版刊登气象信息的先河。目前中国的《新京报》等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其优点是信息在空间上得以保留,可以反复阅读,并在人际间传播,但是其缺陷也是受到了空间的限制。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也就无法实现了。广播和电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便19点36分打开电视,比《天气预报》节目开播时间晚了5分钟,也会错过,无法接收到气象信息。

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除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存在不足。在传统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符合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例如《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作为传播者,把从中央气象台得到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视图形和语言,传递给受众――广大的电视观众,让他们了解天气情况。

但是随着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表明,信息的传播并非是单向、线性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该模式更贴近现实生活,我们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的角色定位,而且体现出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但是反观传统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传者和受者角色分明,并不能发生转换,反馈和互动难以实现。这就使得传播的效果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在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作为中介才能实现。

按照传播学理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 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成为意见领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的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比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在深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着保持着横向传播的关系。

结合目前中国的情况,电视和广播当中播报气象信息的主持人和编导,以及报社负责采写气象信息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否能成为“意见领袖”呢?目前的气象新闻相关的编辑记者,大多是新闻院校毕业的人员,缺乏气象知识,其气象信息的来源大多源自对气象台人员的采访,或者气象部门的新闻稿。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气象节目中,主持人和编导也大多无气象专业背景。如中央电视台晚间19点31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6位主持人,只有宋英杰是气象院校毕业,其他5位主持人都毕业于非气象院校。他们中的多数人并非都对气象这个特定领域很精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大多无法成为意见领袖,因此也无法完成“两级传播”。

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受众的需求和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并不匹配。在气象信息的传播中,缺少了意见领袖。使得有些生涩难懂的气象术语,没有被意见领袖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就直接出现在大众传播中,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相比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出现得晚的媒体,例如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利用网络,在天气论坛上发帖传播气象信息。在开心网等社交网站上记录天气,或者预报天气,让自己的好友看到,再通过好友的,让好友的朋友了解到气象信息。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传者和受者角色的互换,信息实现了双向的互动。

但是仅仅依靠新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尽管可以知道谁接收到了信息,但是信息传播面相对较窄,受者人数少于传统媒体。例如本人在开心网上的好友221人,仅通过这个社交网站,能看到本人发布的气象信息也局限在200多人。例如10月31日本人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次日可能下雪,当时转帖的人只有2人。由于预报准确,当本人再次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11月10日有暴雪的时候,转帖的人数增加到10人。而转帖的10人中,好友数也不超过300人,加上还有这10人中的好友有半数左右的重叠,实际看到这条信息的人大约不超过1500人。目前中国讨论天气人气最高的网站论坛为台风论坛,截止到1月1日,会员28266人,每日发帖量约1300贴,折算一下大约5-10%的网友参与天气的讨论,每天的气象信息大多在1000多人当中传播。相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万人以上的覆盖面,新媒体的传播范围要逊色很多。

此外,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获取气象信息,通常花费要高于广播、电视。以北京为例,20使用北京联通宽带,1M带宽的包月费是138元。一份报纸的价格也大多不超过2元,一个月不超过60元。北京地区歌华有线电视的收视费每月只要18元。收听广播,完全是免费。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使用的费用要低廉很多。

四、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强,但这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的弊端就是缺少权威性。因为在网络上,特别是论坛上发表和气象信息相关的言论很容易,门槛低,即使不是专业的气象人员,也可以发表传播自己的观点。例如,台风论坛日最高发帖量可达3262帖。这样庞杂的信息量,造成的结果就是信息过载,并缺少权威性。对于没有气象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看到大量意见相左的气象信息,无法判断哪一方的预测结论是正确的。

而手机短信传播气象信息时,通常受限于字数较少,不利于将天气变化表达清楚。而且因为可以对短信进行编辑,修改或加入自己的观点,之后再转发给其他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当今的手机屏幕大多较小,使用手机观看天气预报的视频,很难看清楚天气预报的图形。而且在3G大规模应用前,网络速率较慢,手机电视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效果都无法和普通电视相比拟,可以说更像是“手机幻灯”。这样的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

21世纪以来,各种媒体趋于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媒体之间的融合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比如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相融合,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点播节目。网络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受到时间限制的缺陷。即时错过了原节目播出时间,或者节目播出时没有听清楚、看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反复收听、观看。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目前也轻松实现。

此外,通讯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报刊等空间性传统媒体也可以焕发活力。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可以使人们摆脱空间的束缚,在能找到无线网络的地方读书看报,不再需要纸质的报纸。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常见的有电视或网络直播中,受众利用网络或手机发来评论。

新媒体之间的结合,比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也有利于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机上网,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得手机上网变得方便快捷,真正实现摆脱时空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满足对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当人们在户外,遇到了糟糕的天气,或者出差旅行,需要了解气象信息时,手机上网的优势会凸显出来。因此不难理解,美国手机用户上网访问最多的网站排名第一,就是美国的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而且手机媒体整合其他媒体,会凸显其互动性和便携性,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整合其他媒体形成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也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六、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的传播技巧

气象信息的传者应该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了解大众的需求,并对大众的关注点适度引导,关注阴晴冷暖以外的气象信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论坛,从中发现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契合热点给出专业的分析。但是要求分析尽量深入浅出,充满趣味性,并且能引起思考,形成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因此,气象信息的传者需要具备专业的气象学和传播学背景。这样才能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转换为大众通俗易懂的生活信息传递给百姓,实现两级传播。同时了解大众的需求,发现并解答大众关注的气象问题,实现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除此以外,传播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高度关注。传播过程当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式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对象那里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比如,在预报天气时,采用“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当天气形势明朗的时候,最好选择一面提示。通常一面提示能够对某个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明快、易懂。但不宜过分强势和肯定,以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受者心理产生不快。当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的时候,应该选用两面提示。比如下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分别给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让受者充分了解背景信息,这样无论天气的实际结果如何,都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但是两面提示,会使得结论比较复杂,受者理解的难度增加。

此外,在传播气象信息的时候,以什么方式“打动”受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信息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往往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零下20℃这样的气象信息对于大多数人属于无用信息,没有概念。如果转化为滴水成冰、感觉耳朵、鼻子被冻掉这样的直观感受,就会给人深刻印象。而且针对冷空气引发的剧烈降温等信息,使用含有人情味的提示,比直接命令式、向下传达的口气好,更容易令人接受。例如,提醒老人在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小心被烫伤,室内烧煤取暖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醒在外地的儿女给年老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还有对于独居的老人,邻里之间也多加关照,以免冷空气带来的天气剧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无人关注,出现意外。

七、总结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缺陷。但是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需要气象信息的传者努力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传播过程中注意互动性、妥善选择“一面提示”或“两面提示”,传播的信息带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0.

[2]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6.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6.

[5]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4-136.

媒介融合背景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全能型记者 核心能力

无论是在大众传播领域还是大众传播教育界,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业态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去支撑。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传播业界渴望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①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只有少数几家设有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绝大部分只开设了几门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实践相比都显得滞后,再加上媒介融合在业界也兴起不久,其发展规律和对人才的需求,都还没有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新闻采编人员展开。

全能型记者(有的叫全媒体记者)不仅要会采、会写,还会拍摄照片、制作视频、音频,会编辑整合各种信息,将一条新闻作多样化处理,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提供信息产品。多媒体整合传播策划与管理人才,必须精通各类媒介的特性,知道技术发展为传播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技术使传播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和获取最大收益。

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通常是按照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有的把广告专业放在传播学名下)、编辑出版学设置专业。除了广告学,其它专业都主要以培养采编人员为主。而且专业的疆域分明,如新闻学的培养目标是为报刊培养记者和编辑,与此相应,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报刊编辑等,不开设数字音频技术、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这些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一样不开设报刊编辑之类的课程。媒介融合所要求的全媒体记者如果按照传统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显而易见是培养不出来的。可行的办法是改革——根据传播业界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这就是“变”。死守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媒介融合现实,不能培养出符合传播实践需要的新闻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变”是必须的,关键是在哪些方面“变”。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迫切需要改革。

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然媒介融合要求全能记者和编辑,那么,课程的设置就必须体现“全能”性。如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外,还应该设置手机媒体、网页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网络传播基础等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需要增加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比如特别需要增加各类消息、通讯、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写作课程,这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运用声音和画面进行表达,学生在思维习惯上往往具有直观性、浅显化的特点,在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上需要向以文字为表达符号的报刊新闻学习,否则让他们以文字为符号,遵循文字的线性思维方式,写作以深刻见长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时,会显得别扭。由于媒介融合大多以数字技术为平台(如平面媒体的网络化),因此,跟大众传播密切相关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新技术课程要多开设。

其次,要对实践教学(主要是实习)和实验室进行改革。

以往由于专业的界限比较分明,导致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也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报纸和期刊等媒体实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电台和电视台实习。而媒介融合的现实却要求记者和编辑掌握多媒体,具备多种能力。要做到这些,在实习时,就必须要求学生分阶段在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比如二年级在报社,三年级在电台和电视台,四年级在网站和具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介集团。总之,在教学计划里,要体现这个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新闻院系必须有意识地建立不同媒介类型的实习基地。另外,由于大多数新闻院系还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上就没有这样的教学项目,实验室也就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设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等少数院系有这样的实验室和媒介融合实验教学项目)。没有的,就要尽快建立(或与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体建立共建),设立多媒体传播的实验教学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融合的理念和知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中,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在业界,真正的全能记者和编辑是非常少的,一个融合媒体记者(或叫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既要文字采访、记录、写作,又要摄影、摄像、录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新闻信息稍纵即逝,容不得记者一个一个的换采访工具和采访方式。对于文字记者来说,他在采访时还能够兼顾的大致是录音和拍一些照片,再要去摄像就比较困难了。教学方面也是一样,在四年的时间里,其实无法把学生培养成样样精通的全能记者或编辑,而只能以一专为主,尽量多能。如果要求全能,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造成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一门深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最多只能成为一名新闻技工。我国的全日制新闻本科院系并不以培养这样的新闻人才为目标,技术和学术兼备仍然是本科新闻教育的追求。无论媒介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教育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面对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不变”。有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不变”——李建伟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把握“融”这个度,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不管怎么融,学生应该有一种专业精神。金月成提出,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从万变中找到不变以应万变?大融合媒体时代,是不是代表学生什么都要学?他认为这个不变就是“采”和“专”,采是广义的采写,专是专业性。刘笑盈表示,在当前实践热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当有一种清醒。实践这东西很简单,三个月就会了,学不会的是知识,是理论。他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战略形势而不是本质,如何在变化的形势中挖掘并发展一种不变的本质,才是新闻教育者们要做的。②

那么,哪些是不变的呢?

这应该是新闻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就是从事新闻业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将新闻信息进行编码制作成一个个由不同符号组成的新闻文本的能力、将这些文本传播到特定的对象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任何媒介生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要求不变。

这种能力就是新闻敏感,是从事新闻采编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的能力。西方学者布伦特认为,新闻毕竟与法律、物理、历史有很大的不同,知识体系并非新闻的全部内容,判断能力才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没有对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判断,就没有后面的采写和传播。无论传播环境如何改变,只要是新闻传播,这都是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新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不变的主题。

其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保障这些要求的技能教育也不会改变。

新闻报道要真实、公正、平衡,这些要求在媒介融合时代也不会改变。需要注意在媒介融合中,不能让技术的进步冲击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比如,在任何条件下,扎实深入的采写作风都不能丢。“新技术与‘三贴近’本来并不矛盾,但是现在很多记者依赖电话和互联网采访,有的甚至养成网上来、网上去的惰性,靠粘贴、拼凑、剪辑来完成报道任务。新闻报道必须落实‘三贴近’,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却对三贴近形成挑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可不变。但还有不可变的,就是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③

新技术并不必然影响“三贴近”,也不必然冲击新闻的真实、公正等,关键还是要扎实进行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作为准记者和编辑的新闻专业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理想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实践它的能力和技巧。比如,平衡报道就有一些特定的技巧,这些技巧在报刊新闻中可以用,在网络新闻中也可以用。把特定的素材写成符合传播要求的特定的文本,也是一项不变的任务,“无论技术如何改进,媒介如何融合,编辑和新闻专业人士无不认为,如何撰写好故事仍然是排在技能学习的首要位置,而且写作是新闻专业人士需要学习的最基本技能。”④因此,对新闻业务中的基本技能的教育也不因媒介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总之,保证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以新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业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些理想和道德的采写编评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不变的任务。这基本上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此外,尽量使学生丰富人文、自然各学科的知识素养,特别是通过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学习,形成扎实、深邃的思维能力,也是新闻教育不变的目标。

【本文是2011年度广州大学教研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部“2+2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①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新闻战线》,2005(9)

②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③陈芳,《复杂环境下端正新闻观的意义与方法——专访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专项教育活动负责人翟惠生》,《中国记者》,2011(3)

④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134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编:周蕾

媒介融合背景 篇4

1 媒介融合的相关内容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相关定义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 都是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论述, 一般存在两种说法, 即广义说和狭义说。从广义方面来说, 媒介融合就是将所有相关的媒介进行融合, 并且将相关的运行要素也一并进行融合。从狭义方面来说, 媒介融合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彼此结合在一块, 呈现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

无论是广义中的概念还是狭义中的概念, 媒介融合都指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合作, 彼此渗透的特点, 这种结合, 不仅仅是指传播技术, 传播形式, 传播工具的相互融合, 更是指彼此之间的运行机制, 信息生产理念等相关的规定也要进行相应的融合。

1.2 媒介融合呈现出的特点

首先, 媒介融合后的媒介内容呈多媒体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广播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相互融合, 为信息的生产提供了高科技的保障,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互融合下, 信息的内容就呈现了新的姿态, 在对信息生产的过程中, 利用技术对信息进行图片, 声音, 文字, 视频等多种呈现和传播方式进行创造。然后, 经过上一条的简单分析, 就会很容易的发现, 媒介融合后无论是生产信息还是传播信息, 都利用了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 这就说明媒介融合后呈现出了技术化的特点。最后, 媒介融合后的媒介世界呈现出更加系统化的特点。因为各种媒介进行相互融合, 融合后的结果肯定是彼此之间取长补短, 进行优势互补, 所以说融合后的媒体会更加的具有系统性。

2 融合新闻的相关内容

2.1 融合新闻的概念

融合新闻与媒介一样也没有具体的概念或者定义, 只是存在形象化的概念。对于融合新闻, 有时候也会被人们称为多样化新闻, 它主要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从事新闻职业的工作者, 他们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它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相互融合的产物, 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针对新闻的搜集, 生成, 传播等程序进行操作的结果。

2.2 融合新闻具有的特点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新闻信息的相关工作都是利用多种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而且在此基础上, 观众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自己所关心的新闻信息内容进行相关的设定。综上所述, 融合新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融合新闻是一份具有多样化特点的产品;其次, 因为多种媒介的参与, 所以融合新闻会进行全介质的传播;最后, 因为个人可以进行新闻内容的相关设置, 所以它又具有私人化需求的特点。

3 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

3.1 融合新闻内容的传播效应

在融合新闻内容方面的传播效应具有两个:一是, 长尾效应, 它是指融合新闻的内容涉及的方面或者领域比较的全面或者多, 所以它容易为新闻行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二是, 叠加效应, 它是指融合新闻内容由于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 导致融合新闻所传播出的新闻内容具有更加功效的特点, 绝对是大于各个媒介独自产出的效果的简单的相加。

3.2 融合新闻报道方式的相关传播效应

首先, 面对着多种媒介的传播, 融合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就变得各式各样, 由于新闻都是由某个窗口弹出来的, 所以说融合新闻报道方式具有“窗口效应”。

其次, 因为媒介融合后, 新闻的内容也将是相互参考的内容所以, 只要某一个媒介生产出某个信息, 其他的媒介也将会得到相应的相关内容, 根据物理现象中的水波能产生共振的特点, 所以就将融合新闻的这种现象称为“波纹效应”。

4 促进融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策略

由于各个媒介都会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所以要想将融合新闻的内容进行完美地生产, 就要进行以下的策略。

首先, 利用各个媒介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 将不同的工作分给不同的媒体,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也就是要将单一化的内容生产模式演变成利用全媒体进行生产的模式。

其次, 融合新闻相关的内容制作工作和发布工作等, 也都要利用彼此合作的方式进行。

5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 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各个媒介就在时代背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进行了相互融合, 同时又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发展, 推出了融合新闻这一新产物, 为了能够保证融合新闻的健康发展, 对融合新闻进行详细的了解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琳.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014.

媒介融合背景 篇5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进一步走向联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那么在这一大前提下,该如何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呢,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所查知识进行阐述。

媒介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所提出的各媒介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且渗透应用到广电通信传统媒介逐渐被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取代,媒介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媒介终端的越来越强大,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大众时代变为了分众时代,媒介受众从以前的单向听受者这一角色变为了对娱乐,咨询,服务有个人要求的客户,媒介和消费的互动接触更为充分,传媒这一产业正在以每天更加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所以,顺应时代要求,各媒介即将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那么新媒体又是什么呢?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搜集媒体,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还有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总的来说,新媒体也就是数字化新媒体。而如今,在媒介融合这一前提下,新媒体专业人才欠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下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需求,该建立怎样的机制。

(一)培养“复合”性人才

在我看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培养新媒体复合人才,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渗透融合使得新媒体有融媒性,所以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应当有复合性,即掌握相关媒体的所有从业技能,例如广播媒体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的从业技能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在实践反面,应当将实践面扩大拓宽,在网络新媒体专业应安排同学适当了解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新闻学专业安排学生适当了解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学等专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安排学习编辑出版学,网络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诸如此类。从媒介组织行为和从业人员角度可将媒体融合分为5种类型“所有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我们要培养这5种类型都擅长的人才,现在培养出来的人多数只有后两种,属于低级人才,只能完成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培养理论与实践贯穿统一的人才,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满足我国当前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并且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改变教育模式

从当前来看,新媒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变化一大截,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的,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信业这些行业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终端,且各行业有且只有一个终端,是纵向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学校的授课模式也是一种产业一种一种课程,除各产业的共同核心知识外,没有任何重叠知识,其他课程新闻业重视报纸新闻生产,广播电视新闻业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专业重视书籍,报纸杂志的编辑大部分学校看到了网络媒体,但是却没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作关系,没看到新媒体的融合性,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不适合媒介融合新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应当改变教育模式建立网状模式培养类型。各产业知识融汇贯通,从内容,网络,终端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新媒体人才。媒介融合时代应把信息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传播手段作为一个重点,相对而言终端的的研发和革新了解就好不必过分研究。

(三)加强人才的使用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版权保护策略 篇6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版权保护 博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18-06

[Abstract] The paper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game theory to establish a game model which includes the state, the copyright enterprises and the pirates,and makes som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and equilibriums among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outcome,some strategies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re given out,such as intensifying the campaign against pirating activities,uniting the anti-privacy organizations to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reduce the costs on it,giving wide publicity to raise the copyright awareness,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revising the provision of technology neutrality .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Copyright Protection Game Strategy

1 引 言

数字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作品的利用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使作品因使用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而加大了版权保护的难度。在这种矛盾较量的过程中,印刷时代诞生的版权法,难以支撑以版权为核心竞争力内容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在原有版权法基础上形成的版权制度对作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的规制和保护作用逐渐降低。正如有学者提出,“版权保护源于复制技术的发展,而复制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却是一个不断突破版权保护的过程”[1]。

本文借助博弈论,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由国家、版权企业、侵权盗版者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版权利益主体,它们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和均衡情况,通过博弈分析的结果以期对版权保护有所启迪。

2 博弈模型各参与人分析

博弈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2]。博弈论(Game Theory)是分析互动决策的工具,它研究社会中的人如何行为,人与人之间如何协调,社会制度如何演进,怎样设计更好的制度使人们实现合作[3]。博弈中决策的主体称为参与人(player),它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组织甚至一个国家。在分析博弈问题时,一般都要基于参与人完全理性,即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参与人总是追求目标效用的最大化,且做出的决策前后一致。本文的博弈模型涉及的参与人如下:

(1)国家——监管者。国家作为版权保护的主要监管者,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颁布、出台,借助法院、监狱、警察等国家机器的运行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打击,保护版权,同时国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与实施者,需要平衡社会各方利益。版权保护的确可以保护版权企业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社会创新力。但版权本身具有垄断性质,企业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极有可能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来扩张垄断权利,妨碍社会公众对产品的获取,影响全社会知识资源的增长[4],降低社会公众福利。国家监管力度过高,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公众福利的实现,版权企业容易“搭便车”,造成企业层面版权保护的低积极性;另一方面,过高的监管力度也要付出较高的监管成本。监管力度过低,容易损害版权企业的实质利益,不利于版权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创造和创新的积极性,也会降低社会公众的福利。可见,在版权保护问题上,国家层面与版权企业层面的目标和利益并非一致。国家的监管与不监管,以及监管的力度如何,与版权企业和侵权盗版者存在相关性。

(2)版权企业——生产者。如上所述,版权企业在版权保护中并非实质上的弱者,一旦有利可图便以牺牲社会公众福利为代价,扩张垄断权利,追求最大化利润。正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版权之争,新媒体兴起之时,传统媒体曾将“大量内容拱手相让,几乎没有从中得到过版权利益,反倒是内容经过网站传播后收获的影响力屡屡让他们惊喜”,直到传统媒体直接利益受损,“2005年传统报刊广告平均增长为7.08%,而互联网广告收入却达到78%的增速时,传统媒体才醒悟过来”[5],开始积极维权。版权企业在维权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提高版权保护技术以维持在版权方面的独占权利,一方面呼吁国家给予政策以保障在版权方面的垄断权利。通过技术保护版权,版权企业所投入的成本较大,相比之下,版权企业更希望国家给予政策保障,而自己则可以搭国家的“便车”。然而,作为理性参与人的版权企业,知道国家也是理性的参与人,因而他们既不会放弃投入成本提高技术,也不会放弃“搭便车”的机会。可见,在版权保护的问题上,版权企业是否维权、是否提高技术或者寄希望于“搭便车”,与侵权盗版者和国家存在相关性。

nlc202309040117

(3)侵权盗版者及社会公众。媒介融合背景下侵权盗版者实施侵权盗版行为的成本更加廉价,他们只需付出极少的成本就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润,甚至高出版权企业的利润。然而,其侵权盗版能力与国家实施的版权保护政策和版权企业运用的版权保护技术有关。当国家的处罚力度不大,侵权盗版者所获利益能够抵消一部分处罚时,侵权盗版行为不会收敛;当惩处力度足够大时,侵权盗版行为才会收敛。当版权企业很少运用或不用任何版权保护技术或采取维权行动时,侵权盗版行为不会收敛;当企业投入足够的成本运用版权保护技术和实施维权行动时,侵权盗版行为由于成本的上升,会有所收敛。然而,作为理性参与人的侵权盗版者,知道国家和版权企业也是理性的参与人,也知道他们拥有各自的利益目标,因而,无论国家和版权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版权保护和反侵权盗版行动,侵权盗版者只会在一定程度上收敛,而不是放弃。

作为另外一方参与人的社会公众,实质上在上述三者博弈中并不会与任何一方进行博弈,因为理性的他们只会获取相关的利益,而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了以往单向的传播,使社会公众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此种意义上讲,社会公众既是潜在的侵权盗版者,又是潜在的生产者,故社会公众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3 基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混合策略指参与人以某一概率随机地选择某一行动[6]。如上文所述,本模型的参与人包括国家、版权企业和侵权盗版者三者,它们各有两种纯策略,分别为监管和不监管、维权和不维权(包括技术和法律手段)、侵权和不侵权,且它们以某一概率随机地选择某一策略。为分析方便,表1预先定义使用如下字母表示模型分析中出现的各个变量。

3.1 国家与版权企业的博弈

在假定国家和版权企业都是理性参与人的条件下,国家的目标是在考虑实施监管成本的基础上,担负保护版权打击侵权盗版的职责,版权企业的目标则是扩张版权垄断权利,追求利润最大化。

假设C3>C2,C3≥F,F>C2,版权企业维权的概率为α,国家监管的概率为β。表2为国家与版权企业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

通过分析上式可知:

当β·(P-L + λL)+(L-λL-C1)>0,即β>[C1-(1-λ)·L]/[P-(1-λ)·L]时,版权企业的唯一最优反应是纯策略“维权”;

当β·(P-L + λL)+(L-λL-C1)<0,即β<[C1-(1-λ)·L]/[P-(1-λ)·L]时,版权企业的唯一最优反应是纯策略“不维权”;

当β·(P-L + λL)+(L-λL-C1)= 0,即β =[C1-(1-λ)·L]/[P-(1-λ)·L]时,版权企业的所有混合策略产生相同的预期收益,因而都是最优反应。

因此,国家与版权企业之间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 :国家以[C1-(1-λ)· L]/[P-(1-λ)· L]的概率选择打击盗版,进行版权保护,版权企业以(C3-F)/(C3-C2)的概率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在国家与版权企业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中,结果与版权企业的损失L、国家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F、侵权盗版者对版权企业的赔偿P以及国家和版权企业在不同情况下采取行动的成本C3、C2、C1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实施监管的概率β与版权企业维权成本C1成正相关,与侵权盗版者对版权企业的赔偿P成负相关,这是因为,当侵权盗版者对版权企业的赔偿越多时,会提高版权企业维权的积极性,此时国家的最优选择是搭版权企业的“便车”,降低监管的概率。版权企业维权概率α与国家实施监管的成本C3成正相关,与国家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F成负相关,这是因为,国家对侵权盗版者罚款的增加,会增强国家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积极性,此时版权企业会选择“搭便车”,不采取维权行动。

3.2 国家与侵权盗版者的博弈

国家与版权企业在版权保护的问题上的目标和利益并非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国家与侵权盗版者的目标是有一致性的。这是因为,国家担负保护版权职责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因为过度的版权保护会阻碍信息的传播,减少社会公众的福利。毫无疑问,媒介融合背景下,复制的便利性以及效果的完美性,使侵权盗版行为能够促使社会公众获取更多福利。如前文所述,假设国家和侵权盗版者都是理性的参与人,国家的纯策略为监管或不监管,侵权盗版者的纯策略为侵权或不侵权,它们二者之间构成典型的监督博弈。

假设(N+ C3-R)≤F,L≤F,且R≤(N+ C3),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为γ,国家监管的概率为δ。表3是国家与侵权盗版者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

通过分析上式可知:

当L-δ·F>0,即δ

当L-δ·F<0,即δ>L/F时,侵权盗版者的唯一最优反应是纯策略“不侵权”;

当L-δ·F = 0,即δ = L/F时,侵权盗版者的所有混合策略产生相同的预期收益,因而都是最优反应。

因此,国家与侵权盗版者之间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侵权盗版者以(N+ C3-R)/ F的概率从事侵权盗版行为;国家以L/F的概率进行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进行版权保护。这个均衡的另一种解释是,市场中有多个侵权盗版者,其中有(N+ C3-R)/ F比例的侵权盗版者选择侵权,有[1-(N+ C3-R)/ F]比例的侵权盗版者选择不侵权;国家随机检查L/F比例的侵权盗版者侵权情况。

可见,在国家与侵权盗版者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中,结果与国家不监管时的社会福利N、国家实施监管的成本C3、国家监管时的社会福利R、国家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F以及侵权盗版者的收益L有关。国家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越多,侵权盗版者的侵权概率越小,同时国家监管的概率也越小;侵权盗版者的收益越高,国家监管或实施版权保护的概率也越高。当国家实施监管的成本提高时,会降低国家实施版权保护的积极性,从而使侵权的概率提高。另外,当国家不监管的社会福利大于监管的社会福利时,侵权行为发生的概率也会提高,这是因为为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国家会采取较为宽松的监管政策,以提高信息的传播,增加社会创新动力。

nlc202309040117

3.3 版权企业与侵权盗版者的博弈

假设C1≤P,L≤(P+F),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ε,版权企业维权的概率为θ。表4为版权企业与侵权盗版者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

通过分析上式可知:

当L-θ·(F + P)>0,即θ

当L-θ·(F + P)<0,即θ>L/(F + P)时,侵权盗版者的唯一最优反应是纯策略“不侵权”;

当L-θ·(F + P)= 0,即θ = L/(F + P)时,侵权盗版者的所有混合策略产生相同的预期收益,因而都是最优反应。

版权企业与侵权盗版者之间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版权企业以L/(P+F)的概率进行版权维护,侵权盗版者即社会公众以C1/P的概率进行侵权。从表4可以看出,侵权盗版者如果不实施侵权,不管版权企业选择维权还是不维权,其预期收益都为0,因此只有当侵权收益小于或等于为实施侵权行为而付出的成本时,即L≤(P+F),才存在讨论的可能性。因而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以解释为:有L/(P+F)比例的版权企业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版权保护,有[1-L/(P+F)]比例的版权企业不进行版权保护,有C1/P比例的侵权盗版者或社会公众通过侵权行为获利。

在版权企业与侵权盗版者博弈形成的纳什均衡中,结果与侵权盗版者的收益L、侵权盗版者对版权企业的赔偿P、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F以及版权企业采取维权行为的成本C1有关。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ε与版权企业维权成本C1成正相关,这是因为,当版权企业采取技术或法律手段进行版权保护的成本提高时,会降低其维权的积极性,因此会提升侵权的概率;版权企业维权的概率θ与侵权盗版者对版权企业的赔偿P成负相关,这是因为,随着侵权赔偿的升高,侵权盗版者获利会越小,从而降低实施侵权的概率,版权企业维权的概率也随之而降低。

3.4 小 结

通过上述基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揭示市场中国家、版权企业、侵权盗版者三者由于版权利益产生的关系及相互之间博弈的结果。

第一,国家与版权企业之间在版权保护的博弈中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国家和版权企业之间容易产生相互之间“搭便车”的现象。

第二,国家与侵权盗版者在版权利益上有其目标的一致性,但要将侵权盗版现象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加大赔偿力度,并有效降低国家和版权企业版权保护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侵权盗版行为发生的概率。

第三,侵权盗版者依附于版权企业,如上所述,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与版权企业维权成本成正相关,即降低版权企业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版权保护的成本,可以提高其维权积极性,同时会有效降低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

4 版权博弈的启示

从表3、表4的支付矩阵图可知,在国家不监管、侵权盗版者实施侵权情况下,双方得到的支付为(N,L);在版权企业不维权、侵权盗版者实施侵权的情况下,双方得到的支付为(G-L,L),其中L为侵权盗版者的收益或版权企业的损失。由此可见,在没有版权保护的情况下,侵权盗版者可以随意实施侵权盗版以获取利益,而不受任何惩罚,其所获利益均为版权企业的损失。虽然国家在不监管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到支付N,但版权保护的核心是博弈各方的利益平衡,显然,在上述情况下不能达到利益平衡,因此必须采取版权保护措施,建立版权保护制度,实施版权保护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

4.1 加大处罚,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从3.2、3.3节可知,侵权盗版者与国家博弈时,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γ=(N+ C3-R)/ F;侵权盗版者与版权企业博弈时,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ε= C1 / P,由此可知,侵权盗版者侵权概率与国家对其罚款成负相关,与对版权企业的赔偿成负相关。侵权盗版者与国家博弈时,国家实施监管的概率δ=L/F;侵权盗版者与版权企业博弈时,版权企业实施维权的概率θ= L /(F + P),由此可见,当侵权盗版者的收益L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实施监管的概率与对侵权盗版者的罚款成负相关,版权企业实施维权概率与对侵权盗版者处罚(包括罚款和赔偿)成负相关。

因此,加大对侵权盗版者的处罚力度,能够有效降低侵权盗版者实施侵权盗版行为的概率,以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所以在版权立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在执法中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盗版者的侵权成本和风险,才有机会迫使他们放弃侵权盗版。

4.2 联合维权,降低维权成本

从3.3节可知,侵权盗版者与版权企业博弈时,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ε= C1/P,从该式可以看出,当对侵权盗版者处罚一定的情况下,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与版权企业维权成本成正相关。从3.2节可知,国家与版权企业博弈时,国家实施监管的概率β=[C1-(1-λ)· L]/[P-(1-λ)· L],从该式可以看出,在对侵权盗版者处罚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实施监管的概率随着版权企业维权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也就是说,版权维权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版权企业维权的积极性,达到版权保护的目的。

版权企业维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侵权盗版的技术投入,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投入,还包括在维权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无形成本。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侵权盗版的技术越来越高,侵权行为更加隐蔽,使得版权企业维权取证难上加难,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相关惩罚性条款,使版权企业维权收益极少,往往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版权企业组建版权联盟,进行联合维权成为版权保护的有效路径。联合维权不仅可以降低单个版权企业单打独斗的成本,还可以以联盟身份形成利益共同体,向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反映正当诉求。

4.3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版权意识

nlc202309040117

从3.2节可知,国家与侵权盗版者博弈时,侵权盗版者侵权的概率γ=(N+ C3-R)/ F,由该式可知,在对侵权盗版者处罚一定的情况下,侵权盗版者的概率与国家实施监管的成本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侵权盗版者的概率随国家监管投入的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从3.1节可知,国家与版权企业博弈时,版权企业维权的概率α=(C3-F)/(C3-C2),从该式可以看出,版权企业维权概率α与国家实施监管成本成正相关,在对侵权盗版者的处罚一定的情况下(且F>C2),版权企业维权概率随着国家实施监管成本的下降而下降,版权企业维权概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侵权盗版行为的减少。

国家往往通过法院、监狱、警察等国家机器的运行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如“剑网行动”。这些行动虽然在现实中只强调产出,很少提及投入或者成本,但在讲究效益的时代,必须要正视其产生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通过提高社会整体的版权意识,能够有效降低国家实施监管的成本。在国家、版权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层面加强版权宣传工作,在小学、中学及大学的课程中渗透版权教育,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版权氛围,从根本上杜绝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

4.4 完善法律,修订“技术中立”原则

从表2可以看出,版权企业在与国家博弈时,版权企业的支付都与λ(侵权盗版者实施侵权盗版行为的成功率,0<λ<1)有关,即无论国家监管与否,版权企业的最终支付都包括侵权盗版者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当国家不监管、版权企业不维权时,版权企业的支付为(G-L),因为侵权盗版者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媒介融合背景下,侵权盗版者的成功率会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如MP3音频压缩技术的发明可以将一首容量很大的歌曲压缩到几兆,使音乐能够在网络上快速传播[7],也使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法律不完善或存在漏洞,如“技术中立”原则。“技术中立”原则源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84年判决的索尼案,并将其称为“索尼规则”[8],或称之为“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原则”或“普通商品原则”,其涵义为销售一种同时具有合法和非法用途的商品,可免负侵权法律责任[9],“避风港”原则即为“技术中立”的具体体现。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往往将“技术中立”原则作为抗辩,力争免于承担责任,却在事实上助长了侵权盗版者的侵权行为。在“索尼案”之后的格罗斯特(Grokster)案,虽一审、二审法院支持被告“技术中立”的抗辩,但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二审判决,最终认定被告诱导他人侵权罪名成立[10]。从而在法律实践上予以“技术中立”原则有力的回应,然而并没有体现在法律条文之中。因此在完善版权法律法规时,应修订有关“技术中立”原则的条款,以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版权侵权的适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关版权侵权的案件,“技术中立”原则不应成为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免责的理由,这种技术提供行为还有可能被认定为间接侵权的过错责任,这将有助于提高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商的注意义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侵权盗版行为的成功率。

注 释

[1]冯晓青,胡梦云.技术变革与著作权法之间的关系:以法律史为基础的理论思考[J].武陵学刊,2011(4):84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3][6]张维迎.博弈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0,55

[4]彭辉,姚颉靖.版权保护与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分析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3):359

[5]程征.传统媒体维权之惑[J].中国记者,2014(11):5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音乐创新 永无止境[EB/OL]. [2015-10-26].http://www.sipo.gov.cn/mtjj/2015/201504/t20150415_1101748.html

[8]梁志文.云计算、技术中立与版权责任[J].法学,2011(3):87

[9][10]张今.版权法上“技术中立”的反思与评析[J].知识产权,2008(1):72

(收稿日期:2015-10-15)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转型 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应用不断推陈出新, 新闻传播也应势而动。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 新闻生产从内在运作和外部架构上都在发生变革, 各类媒体组织从最初的单一自主发展, 逐渐融合成不同媒体介质间的合作发展。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形式的催逼下, 传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遭遇巨大挑战, 高校新闻学教育也需要从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人才引进上进行调整,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 最大程度弥补新闻教育与新闻媒介实践活动之间的差距。

1 媒介转型下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

当前新闻媒介的融合已经成为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产业面临不断转型。融合的步伐从技术层面, 逐渐转向传播理念及组织架构上。面临结构性转变的新闻产业, 在对新闻生产过程提出挑战的同时, 也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首先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技术与素养皆有。在当前媒介发展的过程中, 专业人才要在信息内容的采集和加工中, 注重对不同媒介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新闻传播人才要一身多能, 不仅要服务于报纸、网站的需要, 也要顺利记录音频视频, 努力培养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新闻专业在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关于媒体技术的综合试验课程, 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 还要加强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不宜因偏重技术训练而忽视对新闻专业基本素养的培养。

其次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全能与专长并重。媒介的不断融合使得只有单一专业技能的人才难以适应需求。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掌握关于采访、写作、拍摄等工作流程, 能够熟练融合前期报道和后期剪辑, 掌握计算机和新闻媒体发布平台等多项技能。融合媒介背景下的新闻工作者, 除了应是掌握多项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还应是具备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掌握多项媒体技能、储备博大的知识理论, 还应有自己专攻的长项, 精通某一领域, 将全能与专长结合在一起。

再次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既是大众传播人才又是分众传播人才。媒介融合时代, 媒介市场被日益细分, 受众分化趋势明显, 分众化传播策略被媒体广泛运用。新闻定制、新闻互动和新闻转发分享等新型传播手段, 在精确定位受众群体的同时, 也对新闻工作者的用户意识及捕捉受众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分众化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也应适应这一变化, 在课程设置中作出调整, 合理定位院校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落实能够与本科专业课程所整合的通识教育、并提供跨学科专业化的教育模块。

最后要求新闻工作者将短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相结合。信息社会瞬息万变, 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 新闻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 在培养长期学习意识的同时, 不断通过短期学习掌握新的信息与技能, 以适应新闻媒介融合的新背景。

2 我国新闻传播教学的困境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学中面临着以下困境:一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不适应。我国高校陈旧的新闻教育理念, 使学生难以凭借单一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二是传统新闻教学模式与新媒介融合的不适应。媒介融合要求对多元信息进行技术整合, 技术人员要能够处理各种信息资源, 满足需求, 但高校的新闻教学模式并未跟上媒介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 多数院校以单一媒介的原理或技术技巧分别开设不同课程。这种以媒体介质为分割的课程设置, 使得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也不能更好地应用到新闻生产的实际流程中。三是专业设置跟不上发展。新闻院校目前普遍的单一化的课程设置, 仅仅将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新闻专业的技术者, 不重视交叉性、独立性和多元处理能力的培养, 毕业学生普遍缺乏综合能力。四是师资与管理不符合新媒体环境的需求。目前高校对新闻教育的师资招聘, 主要是通过学历选拔, 并不重视教师在业界的实际工作能力。高校新闻教师不具备新闻传播技能、不掌握新技术传播技巧已成为普遍现象。理论化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 使得教学效果既无法生动, 也与媒介环境脱节, 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

3 借鉴国外新闻学教育的体系与经验

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教育专业的国家是美国。随着媒介融合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美国各大新闻学院或新闻学专业紧跟时代步伐, 看准发展趋势, 从课程内容、教育方向等方面, 对新闻教育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构建, 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及跨学科教育并重的课程模式, 或新开设媒介融合专业, 或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媒介融合课程, 以此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教育造成的冲击。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学府, 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并不是简单的将电视、广播、报纸等技能相加, 也不是狭义上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相加, 而是强调在一个各类媒体高度融合的网络平台下制作新闻, 既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 也注重实践经验所赋予的训练。

密苏里大学的媒介融合专业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包括社交媒体、新媒体工作使用、采访技巧与拓展、媒体融合趋势探讨等。教学方法采用协调学习模式, 强调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教师与业界专家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搭配与合作,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搭建校内融媒体实验平台, 为学生模拟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新闻融合操作环境下采、写、编、拍、录的具体流程操作, 以此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平台和模式下对新闻的思考与创作。

哥伦毕业大学新闻学院是另一所美国乃至全球顶尖的新闻院校。作为常春藤盟校中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大学, 其办学理念体现出在兼顾传播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偏重新闻事务培训的特点。哥大新闻学院下设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 包括《哥伦比亚观察日报》、哥伦毕业大学电视台等, 在授课环节就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哥大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 包括各类获奖记者、专栏记者、以及其它数字媒介领域内具备丰富从业经验和专业思考能力的专家, 完全可以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工作。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思路

在新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 需要从当前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入手,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 改善师资力量, 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和实践环境, 以此满足媒介融合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4.1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调整办学模式

面对当前媒介环境的新形势, 新闻教育应该以“大新闻”理念作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所谓大新闻教育理念, 是以新闻实践为前提, 将所有的新闻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打破专业界线的基础上, 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以此引导学生对“大新闻观”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在办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牢固树立跨媒介、跨学科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科交叉, 达到知识融合。也可顺应时代潮流, 尝试国际合作办学, 或学校与新闻媒体合作办学等模式。通过调整合现有办学思路, 打破固有封闭框架, 在联动合作的基础上, 实现人力、财力、物力之间的最优组合, 以减少教育界和业界在新闻实践中的磨合成本, 培养符合媒介新形势下所需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4.2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强化通识课程

现有新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除了对原有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整合, 也要加强对通识课建构的培养。新闻教育是一个融合巨大社会信息体系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 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愈演愈烈,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 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一日千里。因此, 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 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 都应被考虑到新闻专业课程编排的理念中,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做到与时俱进。

此外新闻专业应围绕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开设并强化通识课程的建设, 以此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准备。通识课程的建设, 意在让学生接触大量非专业性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融汇贯通的能力, 为学生在今后面对包罗万象的新闻事实提供丰厚的知识储备, 帮助学生更好的举一反三。

4.3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在新闻教学过程中, 要逐步转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包括案例分析、视频观摩、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 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前到授课环节上, 通过课堂实践的反馈, 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

专业方面应着力打造融合新闻的综合性实践平台, 打破传统实验室边界, 融合多种媒介技术,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具体流程。学校方面则应在配合专业建设的基础上, 丰富校内电台、电视台、杂志、报纸和网络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一方面建设完备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及校园媒体, 另一方面签署校外媒体机构实践基地, 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4.4 注重新型师资引进, 教育评价转型

中国新闻院校在师资选择方面, 大都看重学历和科研能力, 比较忽略具体新闻业务的操作水平, 但在媒介融合时代, 新闻专业教师的从业经验尤为重要。注重新型师资引进, 重组教学团队, 首先要吸纳一批业界精英到高校任教, 并按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要求, 对原有的教师团队进行重新评估, 改变教师专长在某一领域扎堆的情况。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能力, 重组教学团队, 打造一支能够融合各种学科、各类媒体、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以此保障教学质量。其次, 要注重教师专业实践的培训, 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媒体交流学习。专业方面也应积极开展专业培训, 邀请业界专家来校指导, 在传递业界动态的同时, 将前沿的多媒体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最后在人事考评或职称评定上, 建议对新闻教育学者放宽学历或科研要求, 结合媒体实践、作品与项目等成果, 探索更为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

5 结论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既应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 又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赋予的训练。新闻融合教育所对技能所要求的全面掌握, 并不是以降低技能精通程度或报道专业水准为代价。我们在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善师资力量等方面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同时, 还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注重新闻线索寻找、新闻价值挖掘等基本功训练, 更好地完成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姜卫玲.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J].新闻界, 2011.

[3]张原.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闻学教育理念的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的转型 篇8

1媒介融合下传播语境的特征

人类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 都有自身的发展核心, 媒介融合背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信息为核心, 尼葛洛庞帝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变革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 一句话, 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都在围绕着信息展开, 没有信息, 人们将无法生活, 而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媒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 需求量加大, 要求的速度也更快,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并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都想了解信息的需求。正如芝加哥论坛报社社长Fuller说:“当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时, 人们才会购买诸如《芝加哥论坛报》这样的报纸。其他时间人们则倾向于选择更方便的媒体, 如网络。”[1]由此可见, 人们对于信息的来源已经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媒介而逐渐出现“碎片化”的趋势。一方面, 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有多样的传播渠道, 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人们沟通与交流的高效率。面对这样的背景, 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运营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熟练运用新技术的80后、90后逐渐崛起, 他们的思维方式、消费模式、话语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在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语言, 快捷、简单、幽默的表达方式, 都适应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步伐。任何一种媒体在媒介融合、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 都要寻找到突破时间与空间设置, 符合受众群体心理期待的传播方式。

2我国传媒产业的转型

当今, 传统媒体的“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为了继续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 以求共存共荣。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 整个传媒产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 传媒产业的形态在发生着变化。传统媒体盛行的时代, 媒体即是“权威”, 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 起主导作用, 媒介传播以“训示”方式出现, 即媒体说, 我们接受。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协商”。人们从单一的接受逐渐发展为主动询问, 主动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 受众开始由完全被动到主动筛选, 这也是传媒发展的趋势。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对话模式”的传播方式日渐兴起。网络、手机等聊天工具也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沟通日渐方便。在传播模式转化的背景下, 我们看到的是传播主导权的改变, 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移, 这样的转化就要求媒体放低姿态, 充分考虑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 媒介形态也相应转型。当新技术逐渐成熟时, 传统媒体也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他们借助新媒体传播消息, 各种媒体界限越来越不明显, 融合趋势加强。罗杰·菲德勒提到媒介形态变化的几条原则: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从旧形态中脱胎而出、会在原先旧形态之上增添新的特点、一切媒介企业都会被迫去适应这种演进、开发新媒介总需要机遇和社会政治或社会经济的理由、新技术变成一种商业成功, 总要花费比预期更长时间。[2]因此, 一种媒介的兴趣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 它们应该互相渗透, 共同发展。

其次, 新闻传播活动的多样化。在经过了传播形态的变革之后, 各媒体传播内容也逐渐变化、融合。以新闻传播活动为例,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比较单一, 局限在广播、电视, 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途径多元化, 信息的可控性也逐渐削弱。新旧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将信息统一到一个平台上, 依据各类媒体自身的特点、受众群体进行分类, 不仅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 而且针对性强。这就要求各媒体在新闻采集、编辑到播出这一系列过程中资源共享, 这种“跨媒介”的整合大大节省了资源, 提高了效率, 传播效果也较好。

第三, 改变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又称商业模式、商务模式、业务模式或企业设计, 其定义可分为三类:即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 三者呈递进式的次序关系。”[3]传统的运营模式下, 媒介将重点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即是增加广告收入, 广告运营商为何花费大量财力在电视台、电台播出广告, 原因在于收视率, 所以, 各传统媒体纷纷提高自己的收视率以及影响力, 不同时段、不同频道的广告费用也不同, 这样, 可能会出现一种现象, 各媒体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 不顾节目质量, 在如今“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 盲目满足受众品味而不考虑节目层次与质量, 损害媒介的健康。因此, 应打破原有的单一经营模式, 探寻新途径:更新运营理念, 打造综合信息平台、创新营销体系等等都可以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

如前所述, 科技的发展渗透到传媒产业, 使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面临一些列的机遇和挑战, 新事物的出现不等于旧事物的消亡,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在全媒体语境下, 传媒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迫在眉睫, 媒体人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探寻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运行模式和途径, 找到适合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方法, 在融合中创新, 在创新中融合。当今的时代的包容性为传媒人提供了多元化、多角度的探索途径, 而各境外媒体的深入也为本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危机, 但是,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 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各媒体不能固步自封, 应顺应融合的趋势, 在融合中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媒介领域也出现了大融合的现象,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传统的传媒产业运营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境况。新媒体的冲击, 信息时代的新特征都迫使传媒产业不断变化发展。本文正探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传媒产业如何抓住机遇, 寻求自身跨越式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Quinn, S.Convergent Journalism-The Fundamentals of Multimedia Reporting[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2005:36.

[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理解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24-25.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篇9

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表现出的一个现象, 即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以新媒体作为载体, 展开传统媒体的相关工作。比如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 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就可以升级为数字报纸、电子杂志、互联网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融合既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也是传统媒体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媒介融合在进行过程中, 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 新闻传播途径改变。随着媒介融合不断深入, 新闻传播途径出现了较大变化, 相较传统媒介而言, 媒介融合创造了更多的新闻传播途径。比如手机、PC、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终端设备, 不再局限于纸质端或电视端。第二, 新闻表现形式多元化。新闻表现形式实现多元化, 对于新闻采编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与新媒体融合, 新闻表现形式有了图片新闻、视频新闻、音频新闻等类型。第三, 内容多元化。内容多元化是媒介融合赋予新闻的另一个特点, 传统媒介传播的新闻多以时事、体育、经济、政治等为主, 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内容则增添了文化、娱乐、社会等方面的新闻, 促使新闻内容更加全面充实。第四, 实时性更高。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速度相对较慢, 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新闻的实时性。融合后的新闻, 可以通过网页、短信、推送等多种形式及时、快速地呈现到群众眼前, 实时性大幅提高。

2 新闻采编环境的变化

2.1 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全新的政策法规, 对新闻采编工作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新闻采编工作的外部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新闻采编工作性质的改变, 经济性更强, 竞争更大。

2.2 信息价值的变化

新闻采编会涉及诸多信息, 在信息时代逐步来临的背景下, 其本身价值不断增长。尤其是某些领域的新闻, 信息价值更是十分巨大。比如曝光黑心商家的新闻, 所涉及的信息价值不仅包含了经济价值, 更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信息商品是在信息表现出一定价值之后, 才逐步成为商品的。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信息商品主要分布在科技领域、经济领域和娱乐领域。以经济领域为例, 每天公布的各类经济数据, 都会对一个国家的货币形成影响, 进而冲击外汇市场。为了第一时间获取这些经济信息, 部分商家将其制作成了信息商品, 提供给需要的人。

2.3 新闻采编方式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新闻采编的工作方式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比如, 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远程新闻连线, 还可以实现全程视频直播。不仅如此,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融合以后, 新闻采编不再局限于专业工作人员, 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媒介渠道发布新闻。这不仅改变了新闻采编的工作方式, 更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3.1 信息资源庞杂

信息资源庞杂是新闻采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 新闻采编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中传播各类信息。这类人群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培训, 发布的信息在格式、内容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 他们确实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信息, 能够在新媒体上形成不小的影响。

3.2 主体改变

主体改变主要是指新闻载体出现变化。传统新闻载体主要是纸质媒介,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数字载体已经成为主流。新闻载体的改变, 标志着新闻采编工作方式的进步。不仅如此, 主体改变还表现在新闻采编人员上, 从专业人士到非专业人士, 新闻采编主体的变化也是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作用。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 非专业人士发布的新闻质量和效率, 正在不断接近专业人士, 促使专业新闻采编工作者不断提高。

3.3 报道方式创新

传统的新闻采编在报道新闻时, 通常是整理好新闻稿件以及视频内容, 然后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发布。但是, 由于民众新闻消费的需求增加,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实际需求。因此, 新闻报道方式出现了大幅改革。比如, 视频直播和文字直播, 就是传统新闻采编工作中没有的。视频直播和文字直播具有很高的实时性, 可以让民众及时了解事件的进展和最新情况。

3.4 工作流程优化

新闻采编具有一定的工作流程, 对于传统新闻采编而言, 一般流程为采集资料、撰写稿件、发布新闻, 这一流程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因此容易影响新闻的实时性。随着媒介的融合, 信息传输渠道和速度都有明显改善。比如, 图片新闻可以在拍摄图片之后, 通过软件处理, 直接发布新闻。总的来说, 媒介融合后的新闻采编工作有机统一了新闻采集和新闻编写这两个流程, 强化了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媒体受到明显冲击, 竞争压力显著增大。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应该紧扣时代变化特点, 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创新, 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为新闻事业进步发挥能量。

摘要:当今, 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在明确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应该对新闻采编环境受到的影响进行剖析, 深入了解新闻采编在媒介融合下表现出的特点, 从而对相关工作进行创新升级, 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采编,特点

参考文献

[1]薛雪.试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征[J].大众文艺, 2014, (20) :46.

[2]鲁迪.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 2014, (22) :63.

[3]高钢.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闻教育改革[J].当代传播, 2009, (03) :32.

[4]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 2009, (06) :32-39.

[5]王珏, 黄昌林.深度融合中新闻报道的形态变化[J].新闻战线, 2009, (02) :12-16.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研究 篇10

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困境

1.1 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数字技术革命最早兴起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受数字技术的影响也较大,所以也成了最早进入媒介融合时代的国家,目前已基本上实现了全媒体运作。我国的媒介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运作形式和实现路径与欧美发达国家保持一致。我国的媒介融合体现在“报网合一”和“三网融合”两个方面。“报网合一”是指报纸的全媒体运作,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以网站为主导,多媒体记者属于网站采编,新闻编辑工作统归于网站指挥;另一种是报网并行,新闻编辑的工作同时服务于报纸和网站,多媒体记者肩负着多重任务。“三网”是指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电网,“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的全媒体运作,也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将服务与内容在广电网和电信网上实现同步;另一种是通过相互的配合实现业务的融合。“报网合一”和“三网融合”都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

1.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无论是“报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都对新闻传播的模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内容制造环境正在发展转变,而作为内容制造的关键部分,新闻编辑将不得不面临着各种转变所带来的挑战。首先,要面临来自媒介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新闻媒体在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的调整都会对新闻编辑产生影响。其中,技术是关键性因素,不仅促成了新旧媒介的融合,还促使受众的接触习惯发生了变化,为新闻编辑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内涵日渐丰富,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内涵也得到了丰富,给新闻编辑工作提高了难度。新闻编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编辑工作流程的变化,新闻编辑不但要掌握足够的编辑技巧,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办公技能[2]。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出路

2.1 新闻编辑受众意识的转变

传统媒体构建起的是一种单向式的传播模式,受众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新闻编辑传递出来的信息,没有反馈的渠道,新闻编辑往往会忽视受众的意识。新媒体的兴起为受众提供了表达思想的平台,单向式的传播模式逐渐被打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还能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面对全方位的受众,新闻编辑应树立起主动的受众意识,将媒体定位与受众期待结合在一起,那种“固守一家之言,再不问其他”的编辑思想在新形势下寸步难行,传播者本位开始向受众本位转变,新闻编辑必须接受受众的参与、重视受众的参与,与受众形成一种共同体验的和谐氛围,以便于编辑工作的开展[3]。

2.2 新闻编辑角色定位的转变

媒介融合促使新闻编辑职能扩大化,传统的新闻编辑被视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其工作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的加工,并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媒介融合背景下议程设置的影响效果发生了变化,以往是新闻编辑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现在受众也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到新闻编辑,二者需要相互关注,新闻编辑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还要接受受众的反馈。除了要担任“把关人”的角色外,新闻编辑还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新闻编辑也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实现着角色转换。编辑工作中的策划职能开始与加工职能并重,加工是新闻编辑的一项基本功,而策划能够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这是媒介融合后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2.3 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发生转变,新闻编辑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既需要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成为一名“杂家”,又要掌握一定的跨媒体操作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编辑工作。可以预见,今后新闻业需要的是具有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跨文化思维的“三跨”人才,而构建新的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就应从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实践环节等三个方面入手,新闻编辑知识体系的重建以及媒介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4]。

3 结论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编辑的转型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即受众意识的转变、角色定位的转变、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只有实现这“三个转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编辑的转型。

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要想适应新形势,就必须进行转型。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在此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困境,并提出了有关新闻编辑转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研究[J].中国报业,2014,7(5):23-24.

[2]刘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策略初探[J].神州,2014,15(2):37-38.

媒介融合背景 篇11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出版业;文化责任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源于美国,一经提出即成为业界和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演进,我们对媒介融合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综合而言,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与传播有关的媒介要素的融合;在媒介形态方面,指原本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功能在同一个媒介工具上集结汇聚,比如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媒介;在媒介内容方面,指原本存在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要素在同一内容结构中集中呈现,比如同时包含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元素的“融合新闻”;在媒介组织层面,指原本具有不同功能的媒介组织基于传播效果和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融合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媒介组织的过程。麦克卢汉有言:“媒介即讯息”。作为网络媒介发展变革的重要成果,媒介融合正在全方位地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传统出版业也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面临重大变局。媒介融合作为传播领域内一场影响深远而广泛的革命,打破了过去技术、行业、业务和地域之间的壁垒,重构着内容生产流程、流通模式和市场结构,从而对出版业生态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一、出版权力结构发生变革

英尼斯提出:新媒介的出现会打破已有的权力垄断,促进权力的转移。尽管英尼斯所谈的媒介权力垄断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对权力垄断的重新分配也明显体现在市场经济领域。媒介融合改变了作者和出版社的权力对比,促进了出版权力向作者本身的转移,这种权力转移在大众出版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传统的出版模式中,作者与潜在的读者无法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出版社,因此出版社垄断了图书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成为相对强势的一方;作者由于必须依赖出版社从而成为相对弱势的一方。但随着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在智能移动设备上的实现,每一位作者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将作品传递给成千上万的读者,而不一定需要出版社的介入,从而促进了作者在出版权力结构中地位的极大上升。例如,美国颇有影响的犯罪小说家孔拉斯,其作品过去都是按传统做法交给Hyperion出版社出版。但从2010年起,他开始自己在网上出版新作,并通过亚马逊等网络平台自行销售新书,作品大卖。之后,他还收回旧作版权,同样利用网络渠道自己发行。基于“粉丝效应”,通过网络比出版社卖得更快,作家收益更高。尽管基于中国的出版体制,网上出版仍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媒介融合的网络环境仍然给中国的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对于较为知名的作者,可以充分借助“粉丝效应”在网络上自行宣传自己的新书,通过社会化媒介实现口碑营销的效果,促成销量在短时期内的快速提升。对于知名度较低的作者,则可以采用前期免费提供内容积聚人气,后期将读者流量变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和盈利模式。网络文学作者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比如“起点中文网”)免费发布自己的作品,当点击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成为网络平台的签约作家,并对自己上传的作品采取部分阅读收费的形式;此外,对于形成了一定粉丝规模的作品,还可以以完整版图书的形式(纸质版或电子版)出版发行,进而获得版税收人——在这一网络出版过程中,传统出版社逐渐被边缘化了。

二、数字出版出现新垄断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统计,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而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0.21本。我国传统的纸质图书市场自2012年以来并未得到实质发展,2014年纸质图书阅读量不升反降的现象更表明了传统出版已经遭遇发展瓶颈。相比之下,2013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在2014年又比2013年上升了8.0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比例的连续大幅上涨和纸质阅读的下降趋势表明: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和壮大,消费者接触图书资源的渠道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商逐渐取代传统的书店,成为出版商面向消费者的最主要渠道。电商对图书销售渠道的新垄断导致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流通领域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使出版社在电子图书的定价机制中受制于电商。在不断升级的电商大战中,“超低价”甚至“免费”早已成为各大电商打压竞争对手、争取更多用户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当当网”和“京东”的“0元电子书大战”),电子书的低价疯抢行为势必导致实体书店纸质书销量的下降,进一步削减出版社原本微薄的收入。因此,如何应对传统主流渠道中纸质书销售下降带来的收入下滑,如何应对来自渠道电商的价格压力,如何有效挣脱现有的电商渠道垄断的束缚,是传统出版社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长期思考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优质IP资源的跨界竞争涌现

在媒介融合时代,优质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方争抢的“香饽饽”,而能够产出优质IP的作者则成了稀缺资源。除了通过图书出版销售获得传统的版税收入,作者还可以通过作品IP的多元化授权成倍放大收益。比如,《何以笙箫默》的IP经过改编授权后分别在电视剧和电影等大众传播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作者和版权购买方带来了远远超出图书出版本身的收益。在巨大的潜在利益面前,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纷纷加入争夺IP的混战,进而改变了原有的出版竞争格局——传统出版业的竞争大多是行业内竞争,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出版业开始遭遇跨界竞争。互联网企业进军出版业,一方面斥重资购买IP,另一方面开发网上文学平台,从源头入手抢夺作者资源。比如,腾讯文学、阿里文学、百度文学纷纷上线,中文在线网、盛大文学等也都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市场影响力。以腾讯文学为例:作为腾讯打造完整互动娱乐体系的重要一环,腾讯文学在腾讯公司“泛娱乐”战略布局中的定位愈发清晰。作为腾讯公司进军文学出版产业的先锋军,腾讯文学从源头上网罗优秀的作者和文学作品,积累优质IP,通过“打造平台”和“扶持原创”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利互补优势,进而形成涵盖文学创作、全网阅读以及泛娱乐开发的一体化平台,对传统大众出版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nlc202309020651

与传统出版社相比,互联网企业在以下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一,互联网企业具有传统出版行业无可企及的雄厚资本优势,因此可以利用更有诱惑力的条件网罗各类作者;第二,互联网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将IP向出版、影视、游戏等方向的多元化开发)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放大一个IP的价值,因此一个成功的IP投资收益就能够抵消大多数失败的IP投资成本,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试错成本、扩展试错空间,这也使得互联网企业更有可能优先收入潜在的优质IP资源;第三,双向互动的互联网传播模式使得作者可以及时获知读者的反馈,进一步调整写作策略,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第四,大数据搜集和分析技术能够帮助互联网企业第一时间发现受众的喜好,更早地发现有潜力的优质IP,从而抢先购得IP潜力股的全版权使用权。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互联网企业的强势围攻下,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垄断优势(尤其体现在大众出版方面)正不断瓦解,跨界竞争的压力将愈发显著。

四、出版业的文化责任更需要强调

《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且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作为社会化媒体阅读的重要形式,80%的微信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41.1%的用户是为了获取资讯,36.9%为了方便生活,13.7%为了学习知识。由此可见,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已成为大众日常高频使用的媒介,而社会化媒体阅读也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对传播媒介的独特解读,将传播研究从专注于传播内容研究向媒介研究转变。与不同媒介对于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深刻影响相类似,媒介的不同使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社会化媒体成为主流媒介势必导致人们阅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首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阅读时间碎片化。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下很难抽出完整大块的时间用于阅读,因此随时随地“碎片化阅读”成为当下的普遍现象。其次,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养成了人们走马观花式的“浅层阅读”习惯。就像在限时的自助餐厅,人们往往希望尝遍所有的美食,而很难细细品味每一种食物;同理,由于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有限,因此面对社会化媒体中大量的未知信息,人们往往满足于对某一信息或知识的快速了解,因而更倾向于“浅层次认知阅读”而非“深层次理解阅读”。

“碎片化的浅层阅读”需要更加简明易懂的信息表达方式,因此,视频、语音、图片等形式在社会化媒体的表达中占据了主要位置,而文字则作为辅助性的说明信息退居相对边缘的位置。换言之,当下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进入了以“热媒介”(麦克卢汉)为主导的传播时代;形象化的、感性的、跳跃性的思维方式逐步取代纸质媒介时代理性的、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成为主导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模式。视频、图片等热媒介偏好“娱乐”的隐喻,因此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大部分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上娱乐化的色彩,消解大众的理性思辩能力,形成“娱乐至死”的大众文化氛围。

面对社会化媒体阅读环境下读者新的阅读习惯,是迎合读者的碎片化、浅层化的阅读习惯从而获得市场收益的最大化,还是坚守出版业的文化责任、强调出版的文化引导功能?对出版业而言,市场利益和文化责任的博弈在未来将长期存在。如果出版业仅仅作为国民经济部门,那么就可以直接迎合大众娱乐化、碎片化的阅读消费需求,大量炮制消费主义的、“快餐式”的阅读出版物;而事实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不仅要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还要实现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担负起文化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在顺应读者文化消费心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认知进行健康有效的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排头兵的作用,也必然是传统出版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创新 篇12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创新

科技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任何社会元素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而传媒界作为社会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着。而传播媒介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各种新型媒体媒介层出不穷。数字科技的广泛运用和互联网网络的发展,与传统媒介之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格局,这就形成了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现在不仅是个热门话题,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更在国家政策层面受到了重视。

1 媒介融合催生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1.1 新旧媒体不断融合

如上文所说,新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媒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思维角度,都发生了过去无法想象的改变。例如新型电子报纸,就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纸质报纸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不光是纸质的报纸,几乎任何传统媒介都与互联网进行了“亲密合作”,形成了全新的媒介融合。这样的变化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和广阔的传播途径,摈弃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方式,转而利用多媒体、多渠道进行广泛传播。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受众群在各种感官方面都有了全新的体验。新旧媒体的界限不再明显,而是朝着越来越统一的方向发展与融合。

1.2 新采访方法和传播工具的产生

纵观目前广泛流行的社交媒体,无论是脸书还是推特都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宽松的言论平台。这类社交平台的兴起,给参与上网的人极大的自由,同时也给新闻机构进行日常采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很多世界闻名的大学,先后开设了有关社交媒体工具使用的课程,提高广大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与时代接轨的程度。

2 新的媒体环境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创新

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反过来新媒体的发展也需要后者来进行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共同发展的良性系统。

2.1 课程设置要向融合的方向发展

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课程的设置,应该与目前的形势相适应。课程设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各种可能的影响要素考虑其中。虽然这其中的改变千丝万缕,但是从整体的大方向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总体改革方式是突破传统媒介壁垒,拓宽其涵盖范围。使学生在接触到课程之后,能够从全面和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掌握,提高其知识的积累水平,熟练掌握现代媒介的各种基础,树立课程的系统性概念。

2.2 建立多方向的新闻学课程设置

可以说,现在的媒体界已经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元素与板块,更多的是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培养全媒体型的人才和专业素质更是新闻学教育目标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达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过去,我国新闻学专业的设立以传统媒体为基础,进行发散式设计。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正统,但是不能符合日新月异的市场需要,学到的知识往往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建立多方向、多层次的课程内容,才是新闻学课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2.3 设立多功能、跨媒体的系列工程

在媒介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之下,课程体系的设置自然不可能“闭门造车”,需要不断了解外界媒体的变化和发展脉搏。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评价体系,都不能根据以往的传统经验而行,依靠考试和作业进行评分。更重要的是,将新媒体、新融合的内涵融合其中,树立更加先进而又全面的评判规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原有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入全新的思考,根据宏观的政策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重点设置。

3 结语

自从产业革命之后,科技的发展速度就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速度。而媒体其发展速度应该与社会整体情况同步。如上文所阐述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可能再一尘不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因此,了解新闻传播业的变化,同时同步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所教授的内容的前沿性都需要仔细推敲。因为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总体风气,马虎不得。因此,媒介融合下新闻教育创新的进程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5.

[2]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11):87-90.

上一篇:体验教室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