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2024-10-16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精选6篇)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篇1

当前,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生态补偿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补偿问题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较新课题, 从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生态补偿的内涵的解释;[1,2,3,4,5]第二, 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6,7,8]第三, 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9,10,11,12]流域是完整的地理与生态系统区域, 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典型单元。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应用领域的拓展, 体现生态责任和生态利益分配正义, 是调节流域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经济手段。[13]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其在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特殊作用和地位。因此,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

1.1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

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地域系统内各组分及要素在地理空间上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内部相对统一的整体, 主要表现在一个要素 (组分) 的变化将带来另外一个要素 (组分) 的变化, 这些变化又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 而且也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14]国际上所说的“生态补偿”主要是指:通过改善被破坏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或建立新的具有相当的生态功能或质量的栖息地, 来补偿由于经济开发或经济建设而导致的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或质量下降或破坏,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16]显然, 从这个概念来看, 它是把生态系统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其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 必然影响其他部分。为了保持其整体的平衡, 通过人为的其他手段来实现补偿很有可能和必要。

1.2 人地关系协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指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 有意识的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 与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流域生态事关人与流域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区域间协调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现已成为协调被破坏了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重要措施, 它试图通过政策、财政、税收等手段来协调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环境受益区与受损区及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人文系统之间的关系, 是人地关系协调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 人地关系协调论也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样两种力量的妥协或矛盾的统一,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核心是发展;第二,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第三,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第四, 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协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流域内的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有效保护, 协调部分与整体、当代与后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使代内与代际之间拥有同样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因此,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1.4 地理区划理论

地球表层系统的各要素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因此, 作为地理学工作者, 对地理空间按照需要进行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以地域分异规律、发生统一原则、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综合因素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等原则进行。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 必然涉及到流域补偿主体与客体的地理空间区划, 因此, 区域内的统一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是指导流域补偿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

2 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生态受益区与受损区的区域界定问题, 即“谁补谁”的问题

划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地理范围, 判断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是生态补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谁受益、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因此, 在生态补偿开展之前, 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 明确生态补偿中受益区和受损区是生态补偿中的关键问题。在划定补偿区域的过程中, 研究生态受损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基本特征、地理方向 (或地理路径) 、分布范围或基本分布格局, 得到受损区与受益区的基本事实, 进而界定流域中的受损区和受益区。这是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区域划分的一个基本方法。如在确立受益主体时, 可根据获得水资源补给 (包括生态需水) 、大气质量改善等关联分析, 得到“直接受益地区”, 根据碳循环和其他物质循环的相对均衡、同一景观区域内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完好程度和自然生产力 (总量) 的增加, 判断“间接受益地区”, 据此承担不同程度的补偿责任。

2.2 补偿标准的计算问题, 即“补多少”的问题

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 计算相关补偿费用。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 必然产生不同区域为确保主体生态安全而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矛盾, 受益区和受损区之间补偿额度多少一直是双方争议的焦点。目前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没有统一的方法, 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计量模式, 对生态系统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估,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才是协调各区域公平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将生态系统的产品及其生态功能转化为人们明显感知的货币值, 这不仅能较好地反应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可以依据的合理标准, 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有效帮助。

2.3 补偿途径的选择问题, 即“怎么补”的问题

流域生态补偿的途径有很多, 主要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和智力补偿等。这些补偿途径各有利弊:前两者在补偿中的优势是让被补偿方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方便快捷, 属于“输血式”补偿, 但很有可能转化为消费性支出, 不能从机制上保障补偿真正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 并有可能造成被补偿区对生态补偿的路径依赖, 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后三者是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或是政策支持安排到被补偿方 (地区) , 从而增加落后地区发展潜力, 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17]这几种补偿方式属于“造血式”补偿方式, 这种方式见效慢, 周期长, 且很难直接用货币进行量化, 操作不便。因此, 在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 如何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选择合适的补尝途径十分必要, 也是事关生态补偿能否成功的关键。

3 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当然也离不开地理学科的支撑, 地理学者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到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联点。

3.1 主体功能区划与流域生态补偿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根据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从全局利益出发, 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四种功能区, 并对不同功能区在发展重点、政策支持及业绩考核等方面区别对待, 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而言, 必然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公共物品的流失, 甚至还要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建设的额外成本支出。基于此, 为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 在主体功能区划的过程中实施生态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实施生态补偿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首先, 这种机制建设应重点考虑于区域之间的利益不平衡, 各类主体功能区是问题的主体。其次, 由于主体功能区这一区域类型的独特性, 政府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要弥和区域间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 重点回答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核心问题。[18]区域外部性、空间格局 (自然、经济) 、区域本底的性质和区域结构 (产业、人口、就业等) 等方面是分析生态补偿问题的重要地学基础要素, 生态补偿核心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这些地学要素的基本特征为基础。[19,20]

作为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流域而言, 其整体性很强, 上下游彼此关联度很高, 并且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很大。因此,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必须以地理学思想为指导, 充分讨论流域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差异, 分析这种空间差异的总体特征和基本格局, 并从地理运动与过程、地理要素禀赋的价值计算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从而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2 新经济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

早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通过空间作用力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分布, 将空间经济学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 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关系密切, 从流域的污染成本计算而言, 由于污染的净成本推动力使下游地区的生产成本增加, 在利益驱动下要素必然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 而生产向上游地区集中更进一步地增加了下游地区的污染, 从而使经济陷入污染的循环累积陷阱, 导致污染外部性下的市场失灵。[21]因此, 对流域的上下游实施政府干预性的生态补偿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政策。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过程中, 因为各级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一, 政府间的博弈导致利益相关方均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争取利益最大化, 导致政府调控失灵, 这就要求上一级政府在协调下一级政府 (区际) 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就流域生态补偿而言, 中央政府在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中, 可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推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流域生态补偿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 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者———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它既要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同时又要追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决定了政府在经济与生态之间的选择十分纠结。因此, 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机会的竞争等问题是摆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关键问题。而生态本身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尴尬处境, 政府尽管有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职能, 但在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价体制之下, 它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不高, 在生态与经济的选择过程中更趋向于选择区域经济发展。

在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流域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尤其是要协调好上下游各区域之间的关系, 解决好“经济不生态”和“生态不经济”之间的矛盾。当流域内各区域横向之间出现利益矛盾和关系冲突的时候, 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在上级政府主持下促进流域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了正面的外部作用, 并因此从那些区域获得生态补偿, 是我国当前生态补偿问题的焦点。[22]

3.4 流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与流域生态补偿

科学制定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一直是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李文华院士认为, 广义的生态补偿, 应该包括社会公平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和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 对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产生的科研、教育费用等进行补贴。[23]因此, 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之前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评估, 给出一个可以实施的补贴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生态系统价值, 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目前, 国内外的计算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生态建设成本核算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张伟 (2010年) 等提出:“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测算方式, 从地理要素的角度提出了社会生态补偿的区域空间分配标准, 这是从地理学角度测算生态补偿的一种新方法。地理要素禀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 因其空间差异将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同样也是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 在具体的社会生态补偿过程中, 各地区地理要素禀赋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公平和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 就应该成为实施补偿的重要标准。[24]

综上所述, 从地理学角度探讨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流域所特有的综合特征和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 决定了其补偿能力、补偿成本和补偿效益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就必须在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这种地理空间差异, 并努力寻求具有地理意义的生态补偿方式, 这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摘要: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地理学理论基础, 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 并找出了地理学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几个关联点。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地理学

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学地理教学创新 篇2

【关键词】大数据 教学创新 翻转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0-02

“大数据”是指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2]《课程标准》和《规划纲要》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成果实现中学地理教学创新,以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一、大数据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学决策的科学化

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快速分析。教学决策将跨越人类的有限理性,从依赖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使教学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精准性。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是分析一个或是几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变化,这类数据适应目标少,无法实现科学性的应用;一些类似于学习因素变化的隐性信息,需要通过技术的方法挖掘、分析和甄别。通过对大数据的技术处理,教师能迅速得到有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决策依据。

二、大数据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大数据使“经验式”教学模式变为“数据服务”教育模式。依据大数据对教学的诊断,进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变革,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相关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教育。

“翻转课堂”是一种日渐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微视频”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是教学视频的浓缩精华,主要适用于学生的前期学习。翻转课堂变革了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从单纯教师的讲解,到现在“视频再教育”。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制定学习进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做题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此外,大数据时代还将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性、陈述性的内容退居次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加工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大数据时代所显现出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将与现代信息技术共同构成中学地理教学的新生态系统,推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師转型。

三、大数据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学对象的精准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2]大数据时代可以实现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学习行为的预测。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实现对于学习动机的发现,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行为的预测及导向。大数据让教育真正面对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真正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实现教学对象的精准化。例如,分析学生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学习搜索痕迹,就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指导其学习,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学习路径。因此未来的教育将是精准的个性化教育,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都可以建立在对过去行为数据的分析基础上。[3]

四、大数据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大量的地理图文信息会给我们提供非常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积极捕捉,善于思考,系统变革教学思维。中学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教师与学生长期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习惯、方式。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者可以通过技术层面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和学习活动效率。

首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归纳”,找出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例如,通过记录在线学习者鼠标点击的次数或在搜索引擎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进而发现教学中需要重复或强调的知识点。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多元的,通过数据分析,多角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态与学习行为的变化情况。大数据时代,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活动报告、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式。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中学地理教学评价应实现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传统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记录教育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有横向评价,还有纵向的连贯性动态发展评价,从而使评价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多元评价方式。只有通过这种多元的教学评价,才会带来正确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学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五、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学地理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有效教学”首先要体现在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上,通过传递形成关于知识的重视记忆、重视思考力培养,建立“相互赋予意义”的师生活动等一系列行为,形成基于理解的学习、产生迁移的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学地理教学过程通过全面了解信息,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高科技与高效能的时代,更是一个彰显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相关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软件的研发来支撑其发展。然而大数据其规模之大,数据之复杂,以及数据量的激增都为数据的挖掘增加了难度。如何应对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过载,如何从信息的浪潮中精准地提取有效信息,如何防止学生在这轮浪潮中迷失方向,是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唯有掌握“冲浪”的技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育素养和数据素养,建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眼中有学生,教学有思想、教育有灵魂,才能在大数据时代逐浪而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篇3

一、地理美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核心保障

地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地理美育与地理德育、智育密切联系。形象化、愉悦化的地理教学可避免抽象说教,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增进学生对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以及全球意识等德育内容的理解及教育层次提升,促进言行一致。同时,美的鉴赏会激发学生探究美的动机以及对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知识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发展智力,有利于中学生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发展。地理美育是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必要保障。然而,现实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不足,许多教师注重地理自然美的熏陶,忽视地理其他美育渗透,学生对地理学科内隐地理美和美的标准含糊不清,且美育形式多为讲解说教,影响地理美育有效性。因此,探究地理美育内涵、特色及有效实施意义重大。

二、丰富的美育素材构建地理美育特色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蕴含丰富的美育素材,造就了该学科美育类型的多样化和特色性。

1.地理的自然美,带来外在的视觉享受

地理自然景观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地表奇迹,以不同表现方式给人带来视觉盛宴。就美的风格而言,地理景观让人惊叹于泰山的雄壮之美、青城山的幽深之美……就美的内容而言,地理之美,异彩纷呈,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神奇各异的地貌;从热带葱郁森林到寒带冰原,从广袤田野到无垠草原沙漠,不同季节色彩纷呈,体现自然景观的色彩美;瀑布飞流、滚滚江河,体现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寒来暑往、四季交替体现了自然景观的节奏美。这些形象化、直观性的自然美易通过实地观察或影视、图片等间接感受,带来外在的视觉享受。

2.地理的创造美,彰显人类智慧的魅力

美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地理社会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种种活动,表现为工农城市交通等生产及生活上的各个方面,教材中的人文部分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注重联系学生熟知或亲身体验的事物和现象,尽可能使中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美就在身边。

地理创造美不仅表现在上述物质层面上,还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各地语言文字、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构成地域文化差异,这些文化还体现在古今中外民居建筑风格上,带有独特的民俗信仰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感悟到人类创造的物质和文化之美,使人学会包容,相互理解。

3.地理的科学美,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美求“真”,美求“是”。美应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创造美须尊重规律,否则美不长久。地理观察发现获得的美是地理现象、景观等外显的感性美,而地理科学美是透过层层的地理表象,经过抽象思维加工而得。这些呈现地理科学的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是解释地表地理事物和现象结构的有序性、海陆分布的平衡性、各区域要素间的联系性和协调性,以及地理过程演替的阶段稳定性的科学理论,体现着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在种种地理理性的科学美的基础上,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和谐发展观等观念,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三、中学地理美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把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作为美育核心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想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非易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人地协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指导学生明晰美的概念和本质,明确判断美的标准,把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作为美育核心。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运用直观影像、图片等呈现手段呈现地理信息,能把学生看得见或没看过的地理外显的自然美和人类创造美展示给学生,带来外在的视觉享受,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当今人地关系恶化、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直观影像、图片等呈现地球上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开发、肆意破坏的现象,将这些破坏现象和原始自然美联系起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明辨美的标准,规避自己不美的行为举止。在此基础上展开培养学生审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的活动,更好地实现美育目标。

2.以多变地理教学方法实现多类美育渗透

地理文化美和科学美隐含在地理知识中,接受式教学难以让中学生体会和领悟地理科学之真正魅力,这种有缺陷的地理美育渗透方式会阻碍中学生对地理科学美和隐性创造美的欣赏和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这要求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启发、引导、探究和体验式教学,以多变地理教学方法实现多类美育渗透,注重地理方法的优化组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情景,把地理课堂的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通过生动的审美学习活动,使地理教学过程转化为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资源观、环境观等教育时,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或采用辩论、模拟、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多类美育渗透。

3.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的美育素养

在地理美育的渗透过程中,既要注意使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且意义重大的。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离不开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地理教师。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中包含美育素养,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审美观,认识、发现和创造地理美的地理学科审美能力,还有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审美元素的审美化地理教学能力。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中学地理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中学教学应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华德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教育应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使学生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

传统智能理论认为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校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霍华德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这种观点与《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谋而合。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创新意识和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培养。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新教学方式,实行最大限度的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课程内容要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因此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需要,发挥地理学科特色,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智能,通过分析新闻热点事件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等。例如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互助合作分析地震的成因,探究地震后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地理教学内容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显性教学内容,也要引导学生挖掘隐性的教学素材。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从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中学地理教学创新包括“为多元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是教学目的,“通过多元智能来教”是教学手段。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达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1.创设语境,加强学科融合,培养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

地理课堂可以挖掘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例如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可以利用物理方面的气压数值的变化解释热力环流中的气流流向;或者利用数学知识,根据直射点的纬度推断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等。

2.实践体验,培养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在“做中学”。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摩认为“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通过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3.通过音乐或者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

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韩红的《天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藏铁路建设时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谷歌地球、MapChina等地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开展合作,引导思考,培养交往智能和自省智能。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利用角色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企业家”、“规划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在互助合作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元认知水平和自省智能。

四、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分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将学生科学地分组,依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课程标准,设计由低到高、由简到难、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设计层次化,使各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达成相应的目标。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中学地理教学的良性循环。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篇5

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泰国热”现象也不例外。本文将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古地理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产生“泰国热”的原因。

一、自然地理学方面的分析

(一)地理位置的相近,来往便利

泰国位于北纬5°37'~20°27'和东经97°22'~105°37'之间,中南半岛中部,中国的西南部,是通往中国西南部的天然门户(见图一)。据谷歌地球的测算工具测算,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边境离泰国只有114.8公里,距离比较近(见图二)。地理位置的相近,使得两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便利。

(二)在气候上,对中国人的普适性

地方依赖感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的评价往往不取决于绝对性的客观指标,而是取决于人们对这种气候下的温度、湿度等的适应性和习惯程度。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般来说,泰国的季节可以分为:夏季、雨季和凉季。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温差在38℃到19℃之间,平均气温为28℃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湿度在82.8%到66%之间。泰国年温差很小,即使在凉季,月平均气温也不低于18°C。南部半岛地区属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湿差小,年平均气温在26°C~27°C,泰国北部的气温则低于全国其他地区,最高温度约20°C。我国的海南、台湾、广东和云南南部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的南部地区的亚热带地区与其气候相差不大,这就使得大部分中国人能够适应其气候,具有普适性。

(三)美丽热带风光带来的视觉美感冲击

泰国因其处于热带,拥有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泰国北部山区森林密布、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湖泊河流众多,素有“天使之城”曼谷、“泰北玫瑰”清迈、“东方夏威夷”芭堤雅、“泰国明珠”普吉岛、“椰林海岛”苏梅岛和“金汤城池”大城等都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样的视觉美感不仅能让身在其中的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搬上大荧幕之后,也能让观众获得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比如《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的取景地——清迈,当男主角徐朗和王宝强开着卡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周围绿树葱葱、清澈的河水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当徐朗和王宝在掉入河里之后走的栈道、河水、多样的植物也把在中国很难见到的美景搬上了大荧幕,让观众眼前一亮。

二、人文地理学方面的分析

(一)地缘政治关系密切,两国坚定的政治互信

中泰两国的地缘政治关系密切,维护好两国友好关系对中泰两国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就中国而言,泰国的地理位置能够保护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通道安全,更快更好地维护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打破美国的战略包围获得更加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泰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保障中国出海口实现多元化,泛亚铁路、湄公河航运、曼昆公路、克拉运河这些交通渠道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泛亚铁路、湄公河航运、曼昆公路不仅仅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和经济大动脉,在军事上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中国的军队迅速地集结在中南半岛地区中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地方,克拉运河开通后,不仅可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海上贸易安全、分化东南亚各国,而且可以使中国海军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进入印度洋,维护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泰国领土上的国际大通道既可以保障中国多方面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实际上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和遏制,经济中心转移到中南半岛后,西南地区的经济将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实现巨大的发展,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地区经济的互补性,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将有利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西南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战略意义,使得两国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政府在决策中也具有偏斜性。比如中国人很容易办理去往泰国的签证,在旅游上也给中国游客价格优惠,在政策上支持中国电影在泰国取景拍摄等。

(二)中泰两国处在亚洲文化圈内产生的文化异同

由于中泰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在文化上都处在亚洲文化圈中,在文化上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具备各有一方特色。泰国是一个具有融合多国民族文化特色,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国度。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的泰国服饰,金碧辉煌的庙宇,皮肤黝黑、鼻梁塌、多种混血儿的泰国人种,曼妙美丽的人妖,讲究酸辣、结合中西方饮食特色的泰式菜肴等都构成了泰国独特的文化。这些使得泰国对于人们形成了一种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如果现实中满足不了,那把自身放置在电影中,也能让观众感受颇多。但同时,同处于亚洲文化形态之中的中泰两国,在文化交流上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两国在佛教文化方面就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些年来,中泰两国在佛教事宜上,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另外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泰国也是一个很具民俗礼仪风范的国家,这也是两个国家文化相似性的体现。文化上相似性而形成的共同文化认知,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交往,在某些事宜上很容易形成共识,且观众也易于形成对泰国文化的亲切感而乐于接受和探索。

(三)特色的文化景观,“领略”异域风情

独特的“泰式风情”不仅体现在它美丽的自然风光,更体现在它特色的文化景观上,把这些文化景观搬上荧幕,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石雕和绘画,长年青绿的椰林掩映下的古迹,构成一幅幅别致的图画,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活,闻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别具一格的泰拳、斗鸡、玩鱼和美丽的人妖等,都让人们对泰国这个有趣的国度产生了向往。比如在《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和徐朗一路寻找的庙宇、穿插在剧情中的人妖、电影结束前展示的泰拳,把泰国的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和美感。

三、区域地理学方面的分析

(一)泰国——“微笑之国”

泰国素有“微笑之国”之美誉,泰国人热情好客、温和有礼、对人总是面带着微笑,无论是官员、企业家,还是基层百姓、商贩,见面打招呼都是一个动作:微笑,低首,双手合十,口诵“sa wa di ka”(泰语“你好”之意)。这源于95%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的缘故,他们总是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哪怕路上出现堵车,都不会像中国一样出现狂按喇叭、躁动不安的情况。这这种优良的传统,是泰国国民素质的体现,也是对其文化的反映,在别的国度很难感受到。这种友好表征,让中国观众对泰国人民形成了良好印象,有利于中泰两国人民的合作交往。

(二)泰国拥有众多华人移民

早在暹罗素可泰王朝(Sukhothai,1238-1378)建立时,泰国便成为中国的藩属,向中国进贡方物,并与中国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当时,中泰两国互赠礼物,形同贸易,中方允许泰方豁免缴税,使泰方有厚利可图,自明朝洪武初年(1367)开始,前往中国朝贡的暹罗使者当中即有华人参与,他们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现,13、14世纪之际,克拉(Kra)地峡两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与六坤(Ligor)等商港,最早吸引了华裔前往经商,16世纪西方努力参透泰南时,华人锡矿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础,16世纪初,阿瑜陀(Ayudhya)既有华人聚集区,据当时华人的记述,华人在这里已住了好几代,他们在阿瑜陀王城与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展开商业竞争,法国驻阿瑜陀王城的法国大使劳贝里(dda Loubere)的纪录17世纪中叶时,王城约有华人3000至4000人,到了17世纪末,全泰国的华人人口约有1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弱,那时的泰华多来自华南福建与广东商港,属商贸移民,华人在商场上所向批糜,17世纪时日本人在阿瑜陀王成失势,华人更乘机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对贸易深感兴趣的心理,成为皇家贸易的代理人,从中取得利益,随着185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的步伐,19世纪上半叶时,华商季节性地涌入泰国,到了下半叶时,一种有组织的预付船票应运而生,导致大批劳工移民的涌入,到了19世纪末,泰国华人已遍布各地,据估计,泰国华人约有450万至600万人,占全国约6,00万人口的10%。这种区域性特征,使得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互渗透、交往上更加便利。

(二)电影市场的区域性特征——独特的泰式风格和政府支持

在电影市场上,泰国有其独特之处。独特的泰式风格已经让全世界的人民所喜爱。本土气息浓厚、画面和谐美好、服饰和建筑的多样、饮食的独特性等,这些元素把独特的泰国文化展漏无疑,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中国电影选择在泰国拍摄,虽然是中国的演员和拍摄剧组,但是把泰式风格引入到电影当中,也增添了电影的趣味性和独特性,这也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快乐到家》两部影片都能取到搞笑、诙谐的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泰国政府很支持泰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相继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比如降低泰国的准入程度、降低明星的个人税、在泰国购买拍摄器材等的价格优惠、优先给予国外电影的拍摄场地,打击盗版光碟,加大电影投资力度、免费或者地税提供经典进行广告、写真、MV的拍摄等等,还有像曼谷的某些地段,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形成了一个影视后台制作的商业街,形成了专业化和一体化的影视拍摄和制作服务。正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愿意去往泰国拍摄,而这种优惠政策,在其他很多国家都难以见到。

四、古地理与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分析

由于泰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中国与泰国之间就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泰国领土上的孟人国家就与中国有经贸文化交流,双方互派使节,保持了长期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孟人国家的消失,泰人国家期间的各个王朝与我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通过朝贡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二战后,由于受冷战格局的影响及中国与泰国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制约两国的关系受到了影响,但是民间的经贸联系一直在继续,1975年3月15日,泰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7月1日两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泰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泰国商业部的目标是在今后的几年将两国的贸易继续扩大,中国将成为泰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市场。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使得中泰两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且在今后的互动交流中也会继续保持着良好关系。这就为两国人民友好发展,洽谈合作等事宜提供了历史保证和政治支持。

五、总结

地理视角下的耶路撒冷 篇6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中更多地融入了学生主体性,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将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要更好地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并深入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因此对教学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理念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重要指导和目标,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应当秉承“非指导性”原则,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多以间接性的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以直接的命令式和灌输式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促使知识体系得到优化和拓展[1]。同时,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而不是强制教学的实施者。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得到整合。此外,作为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来进行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自我的提升。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上首先教师应当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的规范性。教学目标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以简单的个体为例,通过举例个体的行为和对具体的行为观察等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还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应用这些知识,从而做出相应的目标定位。例如,在《锋与天气》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图示来对锋进行描述。同时让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将灾害性天气和寒潮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描述。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中播放南方地区的雪灾情况等内容,让学生来分析寒潮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深刻地领悟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将所学与生活相联系,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未来的实践应用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地理教学的内容设计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内容设计,促使内容设计更加的合理化。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应当选择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并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当中,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向学生讲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例如,在学习《山地的形成》这一节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用实际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到山地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并得到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由简到难,并采取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多一分乐趣,少一分无味,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的教学方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入实践,促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君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155.

上一篇:物理单位下一篇:简约成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