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gsaw教学法

2024-09-08

jigsaw教学法(共5篇)

jigsaw教学法 篇1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也存在大班 (50人以上) 授课实施困难;少数学生“垄断发言”;教学中的小组讨论难以开展, 学生参与度低;计算机网络教学经济成本高;学生的口语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启而不发的现象等诸多问题[1]。直接教学“direct instruction”的理论家们认为, 练习的机会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因此, 我们不难推断语言学习的成败就在于学习者得到的交流机会的多少。如何组织、管理和控制课堂, 并且还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是英语听说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留学英国的教学体验以及国内课堂的实践探索, 认为活用Jigsaw (切块拼接) 教学法是解决目前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Jigsaw教学法的内涵

Jigsaw是一种“拼图”游戏, 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图案分成若干小块, 然后游戏者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完整的图案再拼合起来。而Jigsaw教学法 (被译为切块拼接法) 是对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综合应用。它是阿伦逊 (Aronson, E.) 及其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开发的, 并得到了斯莱文 (Slavin, R.E) 、Holliday, D.C等人的修正和发展[3]。Jigsaw教学法主要步骤是:1) 分割主题: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小主题,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小主题。2) 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诸多小组, 每一小组人数取决于小主题数。3) 组建专家组:把分在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主题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 组成“专家组” (Experts Group) , 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直至熟练掌握。4) 归队交流: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去, 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同组其他同学。5) 成果验收。Jigsaw教学法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应用颇广, 而在我国各级各类英语听说课上应用甚鲜。笔者对Jigsaw教学法进行大胆移植, 并进行不断改进与创新,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目前学校中较为普遍的“大班授课”、“垄断发言”、“小组讨论难”等实际问题。

二、Jigsaw教学法的优点

1. 适合我国大班教学的实情,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论认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4]。如果班级人数太多, 互动会受影响。按Jigsaw教学法的分组法, 教学不受总人数的限制。Jigsaw教学法在英语听说课上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发言的机会, 同学之间又相互启发、借鉴、点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往往可以达到1+1>2的教学效果。这满足了英语听说课的需要, 同时又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大班教学的现状。此外, 由于Jigsaw教学法实行的是分组并行活动的方式, 因此它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 强调合作教学。

课堂上, 同学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更强有力[5]。同学的榜样作用胜过老师, 同学是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资源。为了满足语言课程本身的特点需要之外, 更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 就是要给学生大量的交流、发言的机会。如果自己不去仔细听别人的讲解, 那么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如果自己不认真说、讲解不清楚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内容, 整个小组都不能完成任务, 会受到全体组员的抱怨。因此, 各小组要求团队成员相互合作, 互相鼓励, 互相促进。同时也就迫使每个人都得去听、去说、去交流。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阿伦逊 (Aronson, E.) 等人于1971年设计开发的Jigsaw教学法, 旨在缓解学校暴力事件造成的学校气氛紧张, 学生间的交流受阻[6]。Jigsaw教学法应用的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 而是学生的协助者, 指导、协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服从”关系, 而是“指导—参与”关系。同时, 同学之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你上我下的竞争关系, 而是追求人人进步的互助协作关系。在面对面的互动中, 他们相互交流, 彼此争论, 互为补充, 共同提高。这样的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气氛。

4.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提高了交际技能

Jigsaw教学法应用的课堂要求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自己的, 更是整个小组的, 带着责任去完成任务必定能增强责任感。对比在传统的教学中, 成功者只有少数, 而在Jigsaw教学法应用的课堂上, 人人都有可能体验成功, 享受成就感, 因而更能增强自信心,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容易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 Jigsaw教学法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听讲和讲解责任, 在自己搞懂问题的过程中有请教有质疑, 有赞同有反对。无论是表达自己有共鸣的还是有冲突的观点, 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交际技能, 否则就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此外, 在自己为整个小组讲解时, 要求表达准确、思路清晰, 逻辑连贯, 还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 这都对学生交际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Jigsaw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1. 课前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听说材料选择的合适程度会对Jigsaw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施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除了选择精品教材中的内容外, 教师还可选择那些实用性强、属于英语交流中的核心语言、趣味性强、语言精练、适合学生表达的材料, 如:主题为一次图书馆借书过程中的5个有联系的小故事、一次生日晚会5个有联系的小故事等内容。同时, 教师应在上课前进行一些必要的课前准备, 如:口语课前利用道具或幻灯片进行一定的会话场景布置 (如:圣诞树、超市货架、图书架等) 。这会对英语口语课中降低中西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根据课堂上小组数的多少, 提前打印一些小组课上使用的材料或卡片。

2. 教学的分组

因听说课堂应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练习机会, 并要保证每组能够按时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还要有利于各小组形成良性的相互竞赛局面, 这就要求各个小组实力均衡。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分组时“均衡”的原则, 即“异质分组”。要求分组前应尽可能的把全班每位同学进行听说水平排序, 分组时要考虑水平高低的同学相互搭配、男女生相互搭配、性格特征不同的相互搭配, 以便形成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相互鼓励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3. 教学活动的实施

活动的实施的基本步骤为:分组 (原组) ———下发任务材料———个人、小组学习材料———组建专家组讨论———归队 (原组) 交流——成果评价及验收。首先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 (原组) 。然后按学生分组后的座位, 竖排的一列桌子的人为一组读故事A另一列读故事B, 每个人, 在听的同时做记录, 对于不解的信息及时询问求教, 以此类推分组来读各自的故事。到规定的时间以后, 各小组 (原组) 同一任务的同学组成一个专家组对同一任务的材料进行讨论学习一定时间后, 各专家组成员回到自己的小组 (原组) 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其他人听, 小组完成讲解后, 等候测试。

4. 教学效果的总结及评价

当课堂时间剩余三分之一时, 教师应开展对本次听说课进行评价及总结。评价时可以采用小组积分的形式进行竞赛, 教师根据不同的故事设计一些问题由学生竞赛来回答。如:针对第一组的故事A的问题, 除第一组外的其余几组来竞争回答, 每个故事设5-8个问题, 得分多的组获胜。总结阶段教师应对各小组表现突出的小组以及进步较大的个人, 尤其是听说较差的同学进行口头表扬或者小的物质奖励, 以激发学生以后的学习热情。最后, 教师对学生忽视和掌握不好的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常见的发音错误等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讲授。

四、Jigsaw教学法中的注意事项

Jigsaw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满堂灌”和口语教学中的“精英发言”。它是一种集互动式、互相监督式、讨论式、自主式教学为一体的合作教学法。这就要求小组的各个成员不能懈怠, 都要为完成小组任务而积极努力参与。除此之外,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课前要进行精心设计及准备。

不仅要尽可能的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 材料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听说能力水平仔细挑选。

2. 对经常上课缺席的同学, 分组时要尽量把他分

到同寝室或和他关系较好的一组, 这样同伴就会对他进行一定的“帮扶”, 组员也绝不会容忍因他的缺席而小组完不成任务扣分。

3. 课上、课后要提倡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学习手段。

如课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情景视频引导学生, 或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英语听说文化氛围;课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背景材料和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雪梅.论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新闻爱好者, 2010 (7) .

[2]王坦.试论合作教学理论基础.山东教育科研, 2000 (12) .

[3]Holliday, Dwight C.The development of Jigsaw IV in a Secendary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Reproductions Supplied by EDRS, 2000.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 2002 (2) .

[5]王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析要.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 (3) .

[6]Aroson, E.Jigsaw Classroom[DB/OL].http://www.jigsaw.org, 2005.

jigsaw教学法 篇2

爱自己 再爱英健

Janice Engsberg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博士,1986年应邀到华南师范大学工作,两年后到厦门大学新闻系任教。当时,洋博士很抢手,Janice拒绝了美国不少高校的邀请,来到中国传授知识。Janice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气十足的中文名——英健。

很多人都问英健为什么要来中国,其实她博士毕业后,就确定要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任教,让最新的传播学知识能够被感兴趣的学生获知。她投了多份简历到中国、马来西亚等。最先收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邀请。从一开始,英健就是抱着“授业解惑”的目的,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学生陆靖回忆说,记得她第一节课时的亮相,脸颊有两团绯红,气势夺人,嘹亮的大嗓门。“她介绍自己是新闻传播学博士,所以,她是来教授传播学理论的,不是来教英文的。后来她总是不断强调,她允许我们出现各种语法和单词错误,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传播学的真谛。” 陆靖说。

1998年,新闻传播系的一位本科生因车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为此,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募集了几万元捐款,英健一人掏出了约10000元。同学康复后,余下近7000元的资金,英健又拿出几千元,在2000年设立了“英健奖学金”。“英健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用基金的利息支付3~4位困难同学寒假回家的路费,连续资助了3年。后来,因为银行利率的调整,仅靠利息不够支付费用。于是,英健停止了每年一次的圣诞联欢活动,将活动费用放到基金中。

人生的起承转合是那么地难以预料。2003年开始,英健觉得左肢不便,左肩酸痛,左手轻微震颤,她接受了中医的按摩,针灸。2004年初病症加重,经诊断她得了帕金森症!最后,十分消瘦衰弱的英健坐在轮椅上,被她的弟弟和弟媳接回美国治疗。

2011年12月,英健给关心她的中国朋友发了封邮件,说明自己的病耗费了全部积蓄,已经破产,即将中断重要的治疗。熟悉英健的人知道,向来骄傲的她,一字一句打出这样一封求助邮件,是多么不易!她曾经的学生、同事,还有很多陌生的学子很快行动了起来。

负责运营“Love英健”新浪微博的刘伟是2011级广告学硕士生,她没有和英健打过交道,是从别的老师口中知道了英健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帮一下,尽一份自己的爱心。”刘伟说。她开始是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回复评论和私信,最忙的一个月,凌晨三四点,她还在刷微博。在其他老师的支持下,粉丝增长得很快,不少毕业生也在帮着转发,高峰期每条微博被@几百次甚至超千。经常有人私信说要捐款,但不希望留下名字,只说年级、班级。刘伟和其他十位同学,分工负责更新博客、微博、翻译来信和QQ群管理等。

这场跨越国度的爱心接力是如此火热,2012年1月,收到人民币20多万元,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他们给英健汇去了31482.05美元,使得她能继续治疗。33个86级的新闻人也行动起来了,约定每月每人向英健的账号存入100元。英健收到的汇款越来越多,她在邮件中劝大家:“即使你们能捐助,也请量力而行, 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会需要别人的照料,希望你们以我为鉴,对未来要有所规划,为晚年的生活做好准备。”英健的话,让很多师生的眼睛都红了。“爱自己,再爱英健”,简单的七个字,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坚持和理性。

生活就像一幅拼图

“Life is like a jigsaw puzzle to be completed piece by piece. You have never seen the enough picture of it. That’ s the fun that life offers, and that makes you open, flexible and curious.(生活就像一张要一块一块拼成的拼图,你看不到全貌。这就是生活给你的乐趣,让你开放、灵活、充满好奇。)”这句话,是英健送给学生们的。因为“LOVE英健”的活动,她的中国同事、朋友、学生,还有很多陌生人,纷纷拾起记忆里的那一片拼图,努力拼凑英健在中国的时光。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英健总是穿着宽大的衬衫,宽松的长裤,类似男鞋的平底大鞋子。她背着标志性的大包,低着头,顶着满头灰白的短发,迈着大步,飞快地前行。英健很忙,不仅要教课,还参加公益活动。她去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她会戴着漂亮项链给学生们上课,俏皮地问大家是否好看。

英健任教的时候,曾在新闻系内设了一个读书角,捐了143册书。新闻是“杂学”,这些书是她费尽心思找来的,分属114个不同类别。读书卡片是英健为学生建立的“档案”,第一堂课时发下去,让学生们填写自己的简介和梦想,她会一一认真地看。

她的学生,福建电视台的马晓春在微博上写到:“记得Jan总说每天的时间不够用,每天要看好多书、好多报纸,查阅资料、备课、改学生论文、作业,总是晚睡早起。曾去机场接过美国回来的Jan,沉沉的箱子里全是为学生们准备的书籍资料,她说要学生们买这些原版书太贵了,还是为大家搬回来的好。”

著名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郑小瑛,也拼上了英健在厦门的另几片拼图。原来,热爱音乐的英健和郑小瑛是好朋友,爱乐乐团的演出她场场不落。2002年,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在厦门举行,乐团承担这场国际赛事的协奏任务,要购买大量原版的协奏曲总分谱。这些乐谱只能从国外购买,又非常昂贵,费用一时没有着落。

英健听说郑小瑛在为这事发愁,像个天使般出现了,她说:“我可以替你在美国买乐谱!”看到郑小瑛面带难色,英健又说:“不要紧,如果你拿到了拨款,就给我;如果你没有钱,就算我送给爱乐的吧。”就这样,英健在回美国探亲的时候,为爱乐购买了一批乐谱和CD。这以后,郑小瑛每次提到还英健的钱,英健总是安慰她:“你不必为这件事担心。我的钱最后再考虑。”在筹备期,英健还义务承担了资料翻译工作。有时候为了弄清一个音乐术语或查清报名者的情况,她会从厦门大学跑到大赛筹备办公室面谈,最后干脆连续16个小时蹲在印刷厂里,在上机印刷前把好最后一关。

又想起在中国的春节

Quality life(有质量的生活),是英健常挂在嘴边的话。即使在病中,她依旧希望她爱的人们可以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而她带给大家的震动,远远不止于此。

新闻传播学院的林升栋老师说,英健常让他想起在伊利诺伊大学访学时,认识一个身患重病的美国老太,起身会客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然后由老头搀扶着向来客微笑地致谢。

新闻传播学院的佘绍敏老师是发起“LOVE英健”的主要成员,一直在为英健积极地募款。在整个活动中,喷涌出来的爱心和最后的汇款数目,让佘绍敏吃惊。她回忆说,英健这个1980年代毕业的社会学博士,曾经是新闻系唯一的博士,身在厦大18年,却一篇学术论文都没有发表过。“她的每一门课程都是期中一小考,期末一大考,平时还经常做作业,发回去的作业是她密密麻麻修改过的。”佘绍敏说,“我想她是真没有时间写论文的。”英健曾说,退休后再著书立说,算是一个她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恐怕她此生难再续了。

通过为英健募款,佘绍敏深有触动:“很多学校都以科研为导向评价老师,有一次我梦见学院搞了个科研成果排名,我落在最后,羞愧地醒了。” 对佘绍敏来说,在英健日益丰富的拼图里,一个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会被学生牢牢地记住,是如此鲜活地被证明了,她也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

现在,英健在大家募款的支持下,不仅继续了本已中断的治疗过程,而且可以出门就餐了。2月,她的生日当天,英健像个孩子一样要求去中餐馆品尝美食。“手擀面、烤鸭、小白菜、四季豆、葱油饼……每一口下去,我觉得离厦门又近了一点。”她还不能自己写邮件,由好朋友Trisha记下她的话再发给中国的朋友们。英健说,她又想起了在中国过的那些个春节,以美食度过的新年,“对我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那都是令人快乐的时光。”

责任编辑:张蕾磊

jigsaw教学法 篇3

相关理论及研究

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形式, 强调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小组内各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鼓励学生从获得知识过渡到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 由于能有效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 因此, 合作学习理论深受各国教育界的欢迎, 逐渐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主流理论之一。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为约翰逊兄弟 (D.W.Johnson&R.J.Johnson) 和罗伯特·斯莱文 (Robert Slavin) , 他们认为合作学习包括必不可少的五个要素: (1) 积极的相互依赖。要求学生懂得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要为同组其他组员的学习负责。 (2) 面对面的交往。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组内学生相互促进彼此学习的成功。 (3) 个人责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4) 社交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 以进行学生小组内的高质量合作。 (5) 小组自评。要求各学习小组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 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 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根据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 合作学习的研究学者设计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其中, Jigsaw是应用最广泛的活动之一。

Jigsaw活动研究Jigsaw最早由阿伦森 (Aronson, E.) 等人于1978年提出, 试图开创学生之间彼此依赖、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Jigsaw是指教师把完整的文章分割成几部分或片段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文章重新拼接成整体的教学活动。Jigsaw需要学生进行3~6人的异质分组 (heterogeneous group) , 即组成home group。教师发给home group每个学生同一文章的不同段落部分, 指导学生与其他组学习同一内容的同学组成expert group并进行讨论、归纳等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一阅读材料的内容后, 各自返回home group向其他组员讲解在expert group所学习到的知识和信息。活动结束后, 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测试, 检查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情况和合作学习的效果并给出及时的评价, 可以不进行小组间评比。罗伯特·斯莱文 (Robert Slavin) 于1980年在阿伦森 (Aronson) 的Jigsaw基础上发展出Jigsaw II, 认为应该引进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STAD) 的进步制计分法, 即每个成员测试分数提高的程度大, 成绩才会高。通过将分数归组, 可促进小组间的竞争, 提高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小组评比后, 教师可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卡坤 (Kagon) 提出的Jigsaw III不适合中国国情, 因为它是为双语教学设计的, 要求各合作学习小组必须有一名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霍利迪 (Holliday) , 德怀特 (Dwight C.) 发展的Jigsaw IV主要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度和教师提供补充讲授两方面出发, 尤其强调教师应对学生忽视和不太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讲授。

Jigsaw活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Run Like the Wind课例分析以复旦大学出版社《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 (第二册) 第四单元“Run Like the Wind”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对象为桂林旅专10级高铁班36名学生, 教学目标为掌握Jigsaw活动的运用, 提高学习者的词汇量, 理解文章大意, 提高学习者的阅读、听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该课例中Jigsaw教学活动的运用步骤如下。

1.把学生按每组4人组成home group, 共分为9个小组。班上的学生分别在性格、兴趣和语言水平等方面各有差异。例如, 有的学生个性比较沉闷, 不喜欢发言, 因此, 为了突出公平参与、平等竞争的精神, 教师在分小组的时候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并指定组内考虑问题最周全的学生为小组长, 协助本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2.教师选定阅读材料。教师选定课文“Run Like the Wind”, 该课文为说明文, 内容为如何提高跑步的技巧。教师提前将课文打印好并相应地分为四部分 (即四张小字条) , 用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分。

3.把小纸条即不同的学习内容分配给home group的各个小组成员。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发放不同的学习任务单给各小组成员, 并在黑板上列出小组成员名单及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分给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 相反, 分给语言水平较差的学生难度相对较小的学习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能使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得到挑战, 又不会挫伤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同时, 有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专长。

4.学生离开home group与持相同学习任务的学生组成expert group。学生在expert group内共同阅读学习任务两遍, 熟悉阅读内容, 但不必全文背诵。然后, 学生对文章的生词、内容和大意等进行讨论, 分析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轮流进行简短的内容陈述。教师在任务开始前提示学生通过做笔记和图表记录等方式对所学习内容的相关细节及信息进行记忆、整理和掌握。

5.学生返回home group, 根据自己所做的笔记和记录的图表信息轮流向本组其他组员口头复述所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相互学习新知识及内容, 鼓励其他组员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最后, 全组达成共同的理解, 如文章标题的最终确定、段落的逻辑排序、文章大意的归纳等, 并以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

6.教师巡视各小组。教师对某个小组出现的问题, 如某个小组成员喜欢打断组员的发言, 教师应指定组长处理这种情况, 或者用耳语向组长传授如何干涉, 指导组长终止这些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

7.Jigsaw活动结束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进行所学习内容的评估, 检查学生对所有材料掌握的程度并给出评价与反馈, 让学生明白这个活动是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评估通过小组竞赛和全班小测试的方式, 让全班学生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复习当中, 奖励完成预期目标的学习小组和个人并给组内每个成员计分数。

实施Jigsaw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虽然Jigsaw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活动模式, 但如果活动过程操作不当的话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甚至会导致学习活动失败, 从而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信心及兴趣。因此, 在实施Jigsaw活动的时候, 教师除了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之外, 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活动任务要合理。可读性是阅读成功的保证, 教师在选取Jigsaw活动的阅读材料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 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搜寻题材比较新颖的, 与学生的兴趣、生活及专业相关的阅读材料, 并且难易度应为学生所能接受和理解, 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2.教师的活动任务指令要清晰。教师在Jigsaw活动前应该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如何分组、学生在home group和expert group两个合作学习阶段要进行的活动任务及完成时间、活动结果要求以口头报告还是笔头报告呈现等。

3.活动过程要连贯有序。尤其在home group和expert group进行角色转变的时候, 很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局面。教师应该安排好合理的教室座位布局, 同时加强每个学生的角色职能训练, 还要随时细心并及时地对班级的Jigsaw活动进行有效监控。

4.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随堂或阶段性地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点评和测评并提供反馈。教师点评可以穿插在Jigsaw活动的各个环节, 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式点评, 但要确保点评到位。测评可以通过口头、笔头或抢答竞赛等方式进行, 以检查学生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并帮助学生进行复习。除此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或组内互评, 如评出小组内最积极参与者、最佳语言表达者等。

毫无疑问, Jigsaw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方式, 能让学生集体学习, 同时, 发挥每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长, 促成小组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但是, Jigsaw活动还有很多有待研究的地方, 如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或思维没有那么活跃, 他们在进行小组汇报的时候很吃力。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另外, 有的学生很优秀, 他们和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起学习会感到厌倦。Jigsaw活动对优秀学生有效吗?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英语教师注意和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Aronson E, Blaney N, Stephin C, Sikes J, SnappM.The Jigsaw Classroom[M].Beverly Hills, CA:SagePublishing Company, 1978.

[2]Slavin R E.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Longman, 1983.

[3]郝晓静.互补式阅读———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2002 (5) :69-61.

[4]孟凡胜.拼图II外语教学应用的模式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4) :51-54.

[5]乔梦铎, 金晓玲[J].中国应用语言学, 2010 (4) :113-127.

jigsaw教学法 篇4

1 PBL法在医学中的应用特点和缺点

PBL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临床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医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为形式, 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医学领域内专项研究课题和临床病例的学习[1]。对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 可从真实病例出发, 将“为学而学”的纯粹、枯燥的学习融入“为答疑解惑而学”的复杂而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将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使医学生树立整体医学观, 掌握系统性的方法, 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但是在医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仍存在一些影响预期教学效果的不足之处, 如2~3个课时的PBL课程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和准备资料, 对于习惯“填鸭式”教学的学生而言, 他们缺乏主动发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在问题的准备阶段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 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层次和角度不同, 在准备过程中由于缺乏相互交流, 也没有教师的指导, 难免出现对同一问题理解千差万别的现象,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较多的时间进行修正, 故而削弱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因此, 有必要在PBL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寻求更完善的, 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2 Jigsaw法的特点和优势

Jigsaw的含义是“拼图”, 即把一个完整的图案分成若干小块, 由不同人员按照一定的思路再拼接成完整的图案[2]。Jigsaw教学模式又称互补式教学法, 它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Aronson首先倡导[3]。目前Jigsaw教学法已发展到Jigsaw IV, 并且Jigsaw合作互动的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专业的教学, 特别是实用性较强的英语、计算机等科目, 已有许多有益的尝试[4,5]。归纳Jigsaw教学的基本步骤包括: (1) 明确总体学习任务, 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 (2)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内每位学生只负责掌握任务的一个部分; (3) 把分在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专家组”; (4) 在各自的“专家组”内, 学生互动交流, 形成最终的“专家意见”; (5) 当“专家组”对同一问题意见不统一时, 教师给予指导; (6) “专家组”成员回到原来各组内, 将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未学习此任务的学生; (7) 所有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8)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修正和总结, 并给予测试[6,7]。

与PBL教学相似, Jigsaw教学也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某一任务 (问题) , 但不同于PBL教学。在Jigsaw教学中, 学生仅需要在分配给自己的学习任务方面成为“专家”, 并不需要完成全部任务, 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准备时间;同时通过“专家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以及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专家”能够知道他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并将正确的回答教给其他学生, 最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因此Jigsaw教学是对PBL教学一种较好的补充和完善。

3 Jigsaw与PBL教学在医学实习生临床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根据Jigsaw和PBL法的基本步骤, 笔者在军医大学四年级实习生中分批次进行了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比较。将123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PBL组 (60人) 和Jigsaw组 (63人) , 两组学生性别构成比例、年龄、进入学习阶段前已完成课程的成绩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课程内容是“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 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PBL教学和Jigsaw教学,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1 传统的PBL组

(1) 实习生3个批次共60人, 每批20人; (2) 根据具体病例, 请学生提出关键点和难点问题并反馈给教师; (3) 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和补充, 确定课堂内重点讨论的问题7个, 并通知学生进行准备; (4) 学生在课前归纳分析这7个问题, 列出每个问题的回答要点; (5) 学生自愿在课堂内以幻灯片形式对这7个问题逐一讲解回答; (6) 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打分, 对问题的解答情况进行补充和总结; (7) 课后对病例中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测试; (8) 对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表现和课后测试分数进行统计分析。

3.2 Jigsaw组

步骤1:实习生3个批次共63人, 每批21人, 随机分为3组, 每组7人;步骤2、3与PBL教学步骤 (2) 和 (3) 相同;步骤4:各组学生每人分配一个问题进行准备, 学生在课前归纳分析, 列出此问题的回答要点;步骤5:准备相同问题的学生组成“专家组”, 将各自总结归纳的成果在“专家组”内进行讨论, 并形成“专家组”见解;步骤6:“专家组”如意见不一致, 可请教师指导, 指导方式包括当面解答或邮件、书面反馈 (时间较为灵活) ;步骤7:“专家组”成员回到原小组内, 将自己掌握的问题传授给其他6位学生并分享;接下来的步骤与PBL教学 (5) 、 (6) 、 (7) 、 (8) 相同。

3.3 教学效果评价

统计学生准备问题所需的时间、教师参与指导的时间、课堂表现 (包括把握问题关键、表述问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表述的问题与临床的联系、多媒体运用能力) , 每项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课堂表现总评为各项总分, 课后测试成绩的满分为100分。将数据录入Excel 2010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见表1~2)

两组教学相关时间比较, PBL组的问题独立准备时间、教师课堂指导时间显著多于Jigsaw组 (P<0.01) , Jigsaw组的课前指导时间明显多于PBL组 (P<0.01) , 但学生问题准备的总时间和教师指导总时间两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学生表述问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表述的问题与临床的联系、多媒体运用能力、课堂表现总评成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Jigsaw组学生在把握问题关键的得分上及课后测试成绩上较PBL组高 (P<0.05) 。

5 Jigsaw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讨论

通过对医学实习生临床案例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发现, 应用Jigsaw教学方法后, 学生课前独立准备问题的时间较PBL组减少 (P<0.01) , 同时有了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时间, 有了向组内其他学生传授已掌握问题的互动时间。Jigsaw组的指导教师在课前即参与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中, 利用较短的时间对“专家组”成员中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避免了在课堂内花费大量时间纠正学生错误的现象。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 通过Jigsaw教学方法, 学生把握问题关键的能力明显加强 (P<0.05) , 通过“专家组”的相互讨论和总结, 每位学生都成为了某一问题的“专家”, 因此课后测试成绩也优于PBL组 (P<0.05) 。

与PBL教学法相比, Jigsaw教学法强调从同伴身上相互学习, 这种高度互动的网状交互使得学生能更加充分地理解知识, 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的学生向同伴请教和学习, 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通过组内讨论和教授其他组的学生把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在这种动态的学习共同体中, 学生经历了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 增加了在某些问题上是“专家”而在有些问题上是“新手”的体验, 从而更容易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理解和感悟。更值得肯定的是, 这样的学习模式解决问题更快, 使学生更容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任务, 而教师则是扮演帮助者的角色, 在各个阶段都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临床医学是一门内容庞杂、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 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面对的是需要沟通交流的病人, 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简明清晰的表达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临床医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因此, 临床医学也特别适合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 通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同伴间合作互动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实践表明, Jigsaw教学法学习任务的分配明确, 不同的学生既可独立思考, 又可彼此合作互补, 这样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保证了学习效率。Jigsaw教学法除了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交互, 还有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学习者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和教师之间的交互, 多种不同的学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是适应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

6 结语

Jigsaw教学法是克服传统医学教育弊端, 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与PBL教学法有共通之处, 也有自身的优势, 是现代医学教育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当然, Jigsaw教学在国内刚刚开始应用, 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使之成为更加科学、高效、成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震雄, 窦维佳, 赵曙光.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 (5) :972-973.

[2]Charania NA, Kausar F, Cassum S.Playing jigsaw:a coope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J].J Nurs Educ, 2001, 40 (9) :420-421.

[3]Aronson E, Patnoe S.The jigsaw classroom:Build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M].New York:Addison-Wesley Longman, 1997.

[4]张迅红.巧妙拼图片, 轻松学英语——用“jigsaw”拼图教学法上高中英语阅读课[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 (18) :141.

[5]Ruthenbeck GS, Carati CJ, Gibbins IL, et al.A virtual reality 3D jigsaw for teaching anatomy[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08 (132) :436-438.

[6]Phillips J, Fusco J.Using the Jigsaw Technique to Teach Clinical Controversy in a Clinical Skills Course[J].Am J Pharm Educ, 2015, 79 (6) :90.

jigsaw教学法 篇5

JIGSAW教学模式是美国阿朗逊 (Elliot Aronson) 提出的, 其原理和我们玩的拼图游戏差不多, 设计者将一幅完整的图片切成若干个小块, 游戏者想办法把这些小块拼回原来的整图。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先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 并且使每组的水平大致相当。然后教师把教学任务平均分解成和组员同样份数的几份分配给各个小组, 领到相同学习任务的学生就自动组成一个“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先对同一任务进行学习、研究、汇报。掌握后, 各“专家组”成员回到原来各自的小组, 每个组员分别将自己学习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同组的其他成员。最后再检测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JIGSAW教学模式的特征

1. 全体参与, 纵横重组

JIGSAW教学模式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从组织形式上看, JIGSAW小组和专家组的重组促成了学生间纵横交错的交流, 使得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两个不同结构小组的合作学习, 从合作的时间、参与的人数、讨论的内容等方面保证了合作效率的提高。

2.均分任务, 拼合原貌

教师将任务均分给JIGSAW小组内每个人, 学生的学习内容不相同, 研究的方向也自然不同。相同任务的学生聚到一起来学习、讨论、研究、分享,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形成小专家。回到原来的小组后, 每个学生都以“专家”的身份在组内介绍、传授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观点, 与大家分享信息资源。大家齐心协力把各自的成果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努力恢复心目中知识的原貌。

3.双重角色, 互教互学

学生们在专家组中细致地研讨所领到的任务, 并策划返回后如何教会别人。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成为解决此任务的“专家”。当他们返回各自的JIGSAW小组后, “专家们”都成为了愿意“倾听”别人观点的学生。JIGSAW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扮演了双重角色, 合作的有效性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4.基于资源, 主动建构

JIGSAW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基于资源的合作交流平台, 组内和组间的互动时时都离不开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收集、交流、加工和整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依赖教师的说教, 而是自己利用网络资源, 在教师和小组的帮助下, 通过积极主动的交流后获得的, 从而完成对自身知识的建构。

●应用实例

下面以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为例来谈谈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尝试。

1.活动准备

教师要事先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问题应有其实在的价值, 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本课中, 我把学生需要了解掌握以及延伸的知识构造起来, 并将它们优化归类合并, 均分成如下六个部分: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我们身边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利用学习网站, 制作《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将相关视频、音频以及图文资料等学习资源上传至学习网站。

2. 第一阶段

(1) 异质分组

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 每个小组称为一个JIGSAW小组。“异质分组”就是从学生个性差异入手,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态度和能力等特征来分组, 每个JIGSAW小组都按优、良、中、差分层搭配。每组指定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来协调该组的学习。通过异质分组既可以促进组内成员优势的互补, 又能保证组间整体水平大致相当, 利于开展公平竞争。每个组长在学习网站上开始组队, 将自己的组员吸收起来, 并和组员一起商量小组名字。

(2) 任务分解

教师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同样结构的6个片段, 每个JIGSAW小组的六名学生1~6号报数, 分别领取与自己同号的任务。

(3) 专家研讨

领到相同学习任务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组, 利用探究学习网站的网络资源, 合作研讨同一个学习任务, 形成一个解决此问题的“专家组”。他们不仅要掌握该部分内容, 还要策划学成回归后如何将自己“精通”的这部分内容教给JIGSAW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教师不停地巡视, 看看有没有“专家组”需要帮助的地方, 起到一个“助学者”的作用。

3. 第二阶段

各“专家组”成员返回到各自的JIGSAW小组中, 根据自己所学轮流传授自己“精通”的那一部分内容, 强调自己所学部分的重点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进而在组内广泛交流。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 在知识上、技术上给予适当的帮助。组内学习结束后, 每个JIGSAW合作小组成员可以自由流动到其他合作小组, 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方法, 弥补各自的缺失。

4. 第三阶段

(1) 网上自评

教师发布“探究学习”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 将本次学习活动中需要让学生掌握了解的基础知识编制成测试题, 全体学生可实名登录“探究学习”网站进行测试。测试完毕, 系统自动生成每个学生的成绩, 并计入其所在JIGSAW小组总成绩, 最终分别生成学生总成绩和小组总成绩,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出优秀讲师团、优秀专家团、优秀展示团等称号的小组。

(2) 感悟创作

通过组内、组间广泛和充分地学习交流, 学生初步感悟到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并利用“探究学习”网站的网络资源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喜好, 以《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主题创作了形式多样的作品, 有采取小组合作的也有自主独立完成的。

5. 活动延伸

课后学生对作品继续加工、完善, 满意后上传至“探究学习”网站, 教师批改作品后, 自动生成学生的学分, 同时也计入小组总成绩, 得分高的作品还将在全年级学生的登录首页中得到展示。在下节课的上课前两分钟, 教师只要再点评一下作品, 展示小组成绩, 将会更加促进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

该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发挥, 既提高了自己, 又促进了别人。最后网上自评时, 全班96%的同学成绩都合格, 42%的同学90分以上, 这么好的成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少能达到的。反思这次的教学活动, 我认为:

1.成功之处

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精神值得肯定。在信息复原的过程中, 各JIGSAW小组拼出的原貌虽不尽相同, 但这种求同存异的原貌, 正好说明在充分的合作交流后, 学生的个性并没有丧失, 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获得的成绩、奖励、能力, 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更是整个合作小组的共同成果, 他们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达到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目的, 每个人都获得了进步, 与合作前相比较所掌握的知识较系统、较全面。个人绩效归属小组的做法也有效弥补了个别学习中过于强调竞争的遗憾, 更促进了学生间合作意识的形成。

2.不足之处

目前, 每组10个人的专家组, 在一起学习时, 受教室里电脑位置的限制, 妨碍了专家组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探讨。同时, 由于有学生临时请假, 造成有两个小组缺人。只好安排两位学生同时参加两个小组的活动, 对各自小组的活动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经过实践, 我认为JIGSAW拼图教学模式是非常值得在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时借鉴的, 如何应用好这种教学模式, 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深入研究。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时, 我尝试将国外的JIGSAW拼图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 结合我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探究学习”网站对该模式进行应用实践, 本文就此阐述了如何运用该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促进有效合作探究。

上一篇:分析及认识下一篇:社区应急管理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