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学法

2024-07-28

指导教学法(精选12篇)

指导教学法 篇1

概述

1.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地球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地球仿佛变成了一个“村庄”所以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英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英语翻译, 同声传译, 英语导游等等职业都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职业。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 人们对于英语的重视已经超越了以往, 小学生从3年级开始补习英语, 初中生已经学完了高中的课程, 高中生已经开始涉猎托福和雅思的词汇, 而大学生呢?仿佛又回到了起点:说的是Chinglish, 写的便是满篇的简单句, 语速稍快就似懂非懂, 词汇量一大就稀里糊涂。那么, 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英语学习, 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又为什么会造成今天的局面?是让所有英语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2.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现状

从我经历的十年英语学习过程中, 我深刻的体会到对写作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不会教授写作方面的知识。大块时间用于讲授单词, 词组, 句型。让同学们反反复复的记笔记, 背句子。即使书后有写作的版块, 教师也只是一带而过。即便留了作业也是课后自己完成, 至于写成什么水平, 就无人知晓了。我在高中阶段就经常把一个经典模板套用在很多topic身上, 最后书法写的优美一点, 基本上得个基础分是不成问题的。在很多高中生眼中, 只要考试有作文, 最后得的分数就不会太低。也有很多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 有的是看到题目, 稍加思索动手就写。很快, 一篇文章就跃然于纸上, 看起来文思泉涌, 但仔细读起来才发现文章缺乏新意, 内容乏味。多数句子中式英语味道很浓, 简单句充斥全篇, 同时受汉语思维影响较大, 毫不地道。甚至与初中程度相比并无明显提高。这样的周而复始导致学生对写作的不重视,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但是我认为, 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模式的老化。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大多数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很多高中生在高三的时候写的作文还依然是简单句满篇, 语法错误满篇, 三段式成为固定的格式, 很有清朝“八股文”的味道。我个人认为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3. 什么是非指导性教学?

什么是非指导?顾名思义, 就是不需要教师指导的意思。那么又有人会问, 教师不指导, 学生要怎么办呢?这就是非指导性教学的优越之处。非指导性教学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首先于1960提出该理论, 并率先应用于实践中去。罗杰斯认为, 一名教师不应该只是具备教学功能而是充当一名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这种促进者的角色绝不应该每天把实践花在整理句型, 整理模板, 整理教案, 或是想出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上。而是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如何帮助学生简化学习步骤, 少走一些弯路, 以及在学生困惑时如何提供一些资源上的帮助, 而不是手把手教学。

4. 什么是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非指导性教学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若想提高当前写作教学水平, 我想非交互式写作教学莫属了。那么什么是交互式写作教学呢?它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又有哪些不同呢?

交互式教学法最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在60年代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兴起后, 这是英语教学届新兴的一朵奇葩。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提供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topic, 然后布置任务, 说明要求, 提供帮助。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写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写作习惯, 不再千篇一律, 不再东张西望。教师在写作结束后, 参与点评, 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点评, 互相学习, 一起成长。这是一种十分健康向上的学习系统的循环模式4.交互式的写作教学方法与其它写作教学法不同的特点

交互式写作

前文提到, 交互式写作在课堂上应该是在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提供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topic, 然后布置任务, 说明要求, 提供帮助。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写作学习。交互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吸收知识, 在互动中赢得技能。比如, 交互式教学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 一些不爱交际的同学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这都是一种锻炼。有时因为课堂需要还会要求一些同学去扮演一些书中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爱上写作学习, 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发展创造性写作思维。, 觉得写作不再是一项枯燥的差事。

同时, 在交互式教学中还有一点比较突出的优点。就是经常会涉猎外国文化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 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可以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感受英语的魅力。

5. 结束语

从中国目前的写作教学现实来说,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仍有借鉴和发扬的价值, 中国学生普遍羞涩, 尤其是遇到中西文化碰撞的时候就越发的拘谨。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可以极大的帮助中国学生的弱点, 尤其是它着重于学生的内心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思想, 有着健康向上的意义。写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它可以体现英语的综合水平, 所以历次英语考试中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测试。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是众多一线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有些学生基础薄弱, 短时间难以提高。而有的学生又十分自负, 写作起来“行云流水”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交互式写作的出现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一难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让我们的学生都可以写出生动又深刻的文章而努力。

摘要: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出现于20世纪中期,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 形成的在西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由学生与教师间的非指导性谈话, 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 这种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和教师坦率地享有某些观念和互相之间真诚沟通思想的意图。在这种人本主义精神指引下, 交互式写作教学模式显得正合时宜。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交互式,交互式写作,互动

参考文献

[1]张华, 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广惠, 文秋芳, 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4)

[3]于飞, 张慧芬, 写作教学中的成果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浅析, 外语界, 1996 (3)

指导教学法 篇2

通过对以下这道题的多种证法,可以归纳总结出证“垂直”的多种方法,提高了我的论证能力,形成多方面探索思考的良好习惯。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1,在△ABC中,AD=BD=C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1如图1,利用两锐角互余.

∵AD=CD,CD=BD,∴∠1=∠A,∠2=∠B。

在△ABC中,∵∠A+∠B+∠ACB=180°,∴∠A+∠B+∠1+∠2=180°,∴2(∠A+∠B)=180°,∴∠A+∠B=90°,∴∠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2如图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延长AC到E使CE=AC,连接BE.

∵AD=BD,∴CD是△ABE的中位线.

121∵CDAB,2 ∴CDBE。∴AB=BE.

∴BC⊥AC,∴△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3如图3,利用此三角形与某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或全等).

过点D作DE⊥BC交BC于点E.

∴CD=BD,1

BEBD1∴,BCAB2 ∴BEBC,∵∠B是公共角,∴△BDE∽△BAC。

∴∠ACB=∠DE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4如图4,利用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则也垂直于另一条.

取BC中点E,连接DE.

∵AD=BD,∴DE是△ABC的中位线.

∴DE∥AC.

∵CD=BD,CE=BE,∴DE⊥BC.

∴AC⊥BC,∴△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5如图5,构造四边形,并证其为矩形.

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AD=BD=CD.

∴AD=BD=CD=DE,且AB=C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6如图6,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设AC=b,BC=a,AB=c,取BC中点E,连接DE.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Cb。

∵CD=BD,∴DE⊥BC。

在Rt△DEB中,∵DE2BE2BD2,111∴bac。222222121

2∴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7如图7,利用两直线平行,再证同旁内角相等。

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BE。

∵AD=BD,∠1=∠2,∴△ADC≌△BDE(SAS),∴∠ACD=∠E,AC=BE,∴AC∥BE,∴∠ACB+∠EBC=180°。

又∵AD=CD,∴AB=CE。

∵BC是公共边,∴△ACB≌△EBC(SSS)。

∴∠ACB=∠EBC。

∴∠ACB=90°,∴△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8如图8,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以D为圆心,DA长为半径作圆。

∵AD=BD=CD,∴点C、B在圆上,AB是直径。

∴∠ACB=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研究《化学教学》 指导化学教学 篇3

《化学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创办较早的中等教育类学术期刊,正如她的办刊理念“探索化学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一样,成为中学化学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考试、共同提高业务水准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书。阅读和研究她刊出的关于教学研究、实验研究、原创试题研究的文章,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及高考备考等都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电极是阴极

B. a 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 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 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化学教学》杂志2008年第4期,陈凯老师等撰写的“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 详细阐述了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NaCl溶液,在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上用铅笔芯做电极进行电解的实验现象。指出:“在pH试纸上浸泡Na2SO4溶液,发现铅笔芯与试纸接触端各呈现两个微小的有色同心圆,其中阳极附近极内圈pH约为3,外圈pH约为5;阴极附近pH约11,外圈pH约9”;“在pH试纸上浸泡NaCl溶液,阳极附近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主要是由于C

漂白的原因;外圈为红色,pH约为1,主要是Cl2溶于水产生H+所致,阴极呈现深绿色,pH约13”。

阅读“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题设情景及所给的选项中,D选项自然符合题意。

还是在这一期,“好题赏析”栏目刊登了余方喜老师的“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2], 以高锰酸钾的工业制备的一种方法为知识依托,而设计的一个原创实验题,本题框图及第(4)问如图2所示。

“(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_____mol KMnO4。”

这个题恰好也与2008年理综全国I卷的第26题有很大相似。相比之下,有如下差异:其一,一个是实验室制备,一个是工业生产;其二,在流程上,一个是用空气做氧化剂,一个是用KClO3做氧化剂,在解题思维方面,一个着重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计算;一个重点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与化学基本计算相联系,余方喜老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比高考题广,高考题的设问比余方喜老师的问题深,更有冲击力,两个题在设问上可以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有一点是要指出的,余方喜老师的原创题是刊登在08年第4期上,认真研究这个题,其中所设计的“问题(4)“与2008年高考题26题第(2)小题就计算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是高度相似,即:3MnO2—2KMnO4。如果能够及时地将本期《化学教学》加以研究,对问题进行适当改造之后,熔入综合训练中去,对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只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时收集和整理《化学教学》杂志上的各个栏目,在“课程改革”和“教师论坛”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或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验与创新”中学习和研究新的实验方法,力争取得更佳的实验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借鉴他人对新课标、新教材展开研究的优秀教研成果和课程资源,通过再创造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把别人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成果创造地应用课外探究活动中去;通过学习和研究“考试研究”、“试题研究”,将新信息、新题型、新实验等优秀科研成果,根据具体实际加以改造和转化,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去,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就能达到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凯等.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化学教学,2008(4):10~11.

[2]余方喜.无机消毒剂制备的化工生产流程题(二),化学教学,2008(4):封三.

向玉耀 余文芝

中学化学教学学法指导 篇4

一、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不但要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而且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并且要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争取完成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所有探究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参考探究活动的四大程序,提前设计出探究实验方案,待到了实验室,学生就可以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活动,避免探究实验的盲目性,通过动手做、动脑想,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预习

预习活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课内预习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授课更顺畅,更有针对性,而且预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自学过程。所以教师应把预习指导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学习;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提问的积极性。学生从找不出问题到产生问题是一大进步;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勇敢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例题,检查学生理解和使用上的偏差。在预习这一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老师好像是路标和拐杖,关键时刻给学生以指示和扶持。其效果比仅由老师讲、学生听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引入预习的教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学生会逐渐地学会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如何提出问题和抓住重点,如何概括总结,等等。这就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学会这种学法,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最终可以摆脱老师这个“拐棍”自己列提纲,总结知识,掌握知识。

三、思考

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实现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并使之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活动。思维能力及其发展直接关系着智力水平及其发展。思维的方式有具体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与辐射思维、辩证思维等。老师要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老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刺激、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例如经常在教学中提出一些“为什么,如何进行,否则怎样及要求解释,比较批判或找出因素、关系、用途”等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觉性。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认知、情意和心理操作领域的首要教学目标,其核心是发散思维能力。老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等方面,教学中要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试、操作等活动反馈的信息及时地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教训,从正确中提炼出更为优秀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四、创造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学化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才能,应该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目标。可通过以下途径操作。

1. 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小论文活动。

一般采取的形式有知识归纳型、心得体会型及真知卓见型等。例如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在单元知识学完后,用图表、图示或线索式的方法对所学知识归类;假期要求学生读一本好书并写出心得体会;利用讲座介绍科技发展状况,环境科学、化学工业的现状,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创造性的见解。科学小论文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加工能力,为以后参加科研等工作奠定基础。

2.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主要是指导学生制作各种模型,设计、改良、革新化学实验等。

如可指导学生制作分子结构模型、简易多功能实验箱,幻灯片、电解水等实验的改良等。这种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实施的小制作活动,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

3.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竞赛活动。

通过富有创造性的题目,激发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发现超常的解决问题途径。如可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口赛、笔赛、操作演练等。竞赛题目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指导教学法 篇5

心得体会

2013年8月,我参加了兴义市教育局在七舍镇七舍中学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法指导技能指导》的培训。我觉得,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在职业中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有了更加规范的理解,了解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思想,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方法等等。现将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害。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预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预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能摧残人才。“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我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制定自我发展目标。

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丫溪田小学教师:罗廷荣

作文教学与指导 篇6

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面对学生的作难,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深深感到了作为指导的重要性。作文,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材料,材料的来源取决于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学生所掌握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生由于年级从低到高的变化,对作文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口头表达到文字叙述,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由浅到深,步步深入,这就给教师的作文教学与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作文呢?

一、审题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只有审准了题,弄清了文题的要求范围,尔后把文题剖析。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了《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个命题作文,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这次作文的总要求-写事;接着把题剖析,”这次作文是以写事为主,是写一件事“。而且又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教室。缩小了范围,增加了难度,这就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了困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选材

材料的选择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材料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遇到的事物是非常多的,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甚至于眼花缭乱。学生一看到题目,一件件、一桩桩的事物会杂乱无章地浮现在眼前或是在头脑中闪烁,认为材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山有水、有景有物、有静有动;若是不加辨析地无目标地区叙述,写出的文章是层次紊乱或是抓不住中心,材料的安排也不会合理,甚至还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怪现象,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嘴,这说明积累的材料虽多,若不合理布局、不动脑筋思考、分析、研究、比较,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其结果是很难写好文章的。因此,合理地安排材料、按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再如上例,有些学生认为教室范围太小,整体围着教室转,没有多少新鲜事情发生,无事可写,为难发愁。真对此种情况,我千方百计地启发诱导,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以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正在我指导学生怎样选材、怎样安排材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一只麻雀从窗子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当时学生的目光立即投向满屋乱飞、惊慌失措的麻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没有马上命令学生转移视线,因势利导,让学生注意麻雀惊恐的神态及每个学生对这个不速之客的反应。同时要求学生下课后把麻雀赶出教室,并以此为材料,完成这次作文,由于学生注意了细致的观察,这次作文获得了写作的成功。这次作文学生写起来轻松,叙述起来自然,有话可说,内容丰富活龙活现。由此证明学生的观察,教师的指导,循循善诱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指导得法,灵活性强是写好作文的宗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按照顾重点、兼顾一般,使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出作文的乐趣,在愉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更上一层楼,下笔如有神。

研究特点 指导教学 篇7

作为教师, 首先要深入地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通过研究, 我们可以找到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特点, 为我们指明教学和复习的方向。课程标准是国家教委制订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是进行教学工作和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 钻研教材要了解教材是如何体现课标的。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 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教材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 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上, 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也就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由这些阐述我们可以看到, 思想品德课具有一些非常鲜明的学科特点, 这些特点必须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中。

思想品德学科第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就是思想性。每一个国家都要教育自己的公民具有符合本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思想意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德育工作应该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它不仅是一门学科课, 更重要的是它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这些论述体现了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一般理念, 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凸显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可以设计各种场景,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去选择, 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于实际行动中。例如2010年适应性考试第29题:2009年10月24日, 长江大学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三位大学生舍己救人, 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有人说, 他们用自己的肩膀铸造了生命之梯, 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你赞同这种评价吗?为什么?虽然不提倡未成年学生参与救人, 但通过这类试题, 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

其次, 思想品德学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也就是和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具有正确的教材观。教材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范例、题例, 是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工具, 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 也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过去书本便是世界, 现在世界就是书本。教师要在用好教材的同时, 积极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规范、道德、情感的理解,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2010年中考试题第30题:2010年3月27日晚8点30分至9时30分, 贵阳市首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起, 参与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熄灯公益活动。许多同学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请依据课本内容回答,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是:。这道题很明显地体现了时事与教材的紧密联系。2010年的中考试题还涉及“三创一办”、“两会”、建国六十周年、上海世博会等热点问题。所以, 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 把学生们关注的热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 紧跟时代步伐和学生的思想脉搏。

第三,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人文性, 就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可在教学中使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寓意深刻的故事、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对仗工整的对联、中外名著中的著名片段以及图片、图表等帮助教学, 注重用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例如九年级第五课引用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名言, 教师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后, 再加以一些故事, 这样的讲解方式让学生不仅学到文化知识, 更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 引导他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四, 思想品德学科要通过教育, 让学生了解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并在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所以其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 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扩展知识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生活经验, 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例如2010年适应性考试第35题:贵阳市大力开展“三创一办”工作, 将不断提高贵阳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请问可持续发展有什么要求?请列举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行为。

加强学法指导 优化教学质量 篇8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英语教学法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现行的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制约着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笔者现就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如下总结。

1.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语法分析法

英语语法分析法一直是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所习惯采取的以精讲为主、强调规则、注重分析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知识讲授, 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语法分析上。究其原因, 主要有: (1) 以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考试着重考查语法知识, 受这个指挥棒的影响, 语法分析法教学大行其道; (2)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缺少实际的操作模式。

2. 扭曲的英语能力训练方式——“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已经在学生的心理上烙下了深深的烙印。进入高中后, 教师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考高分, 从高一起就以“标准化题型”来训练学生;学生为了考高分, 课上课后都在忙于做题。进入高三以后, 学生几乎全泡在“题海”之中。“题海战术”严重影响着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更谈不上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也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所要学的新知识进行了认真预习, 才会发现教学的难点、重点, 从而能减少听课的盲目性, 增强听课效果。对于教师来说, 通过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重难点, 就能在备课过程中较为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并想方设法设计教法来突破这些重难点。

(2) 认真听课。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主渠道。只有认真听课, 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的思维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才能动用各种感官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 认真记好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正印证了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对听到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分析、加工、筛选、浓缩。尽管辛苦, 但学生必须高度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努力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 因为做笔记不但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且还有利于解决课后学生知识遗忘的问题。

(4) 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应对遗忘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心理学家对遗忘规律的研究表明, 人对所记忆的东西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 所以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复习,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知识的遗忘, 便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5) 充分的交际操练。语言是一种工具, 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它来自于交际, 应该让它回归到交际活动中去, 只有这样英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活力。作为英语的学习者, 只有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交际活动, 才能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因此,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理应努力地创造恰当的英语交际情景, 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交际应用, 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2. 加强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并指导他们灵活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传授给学生实效的学法, 他们才能从辛苦的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一些主要的学法。

(1) 归纳法。归纳法就是由特殊现象导出一般规律的推理, 或者由已知真实的前提导出可能存在的真实的普遍性的结论的推理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培养高中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让学生通过特殊现象导出带有一般性规律的原理, 比如通过观察bee、see、greedy、sweet等发现ee组合的发音都为/i:/, 于是得出一般结论, 即大部分的ee组合发/i:/。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 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力。创新型人才离不开求异思维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打勾、划叉、寻找标准答案, 这是不行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分析问题, 并针对某些问题从多角度提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力, 不仅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而且还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 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 只有通过教学互动活动讨论, 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疑难语言现象, 同时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尤其是Speaking和Listening的能力, 这对每个学生都十分重要的。比如, 高中牛津译林版Module 3 Unit 3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 Part F有个问题“History repeats itself.”What do you think this saying means?Do you agree with it?or why not?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去讨论, 然后要求他们给出各自的见解, 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较好地训练了学生speaking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 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就是为了将来不用再教了, 也就是学生可以独立地思考、处理问题了, 这正是学法指导的真谛。在英语教学中, 重视学法指导,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高效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 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担负的神圣责任。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学法指导与物理有效教学 篇9

一、高中物理中的几种常见学习法

物理学法大致有以下几类:观察学习法、实验学习法、理想化学习法、类比学习法、假说学习法和数学学习法。

观察学习法的程序为:第一, 确定观察的目的任务;第二, 制定观察的方案;第三, 仔细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及结果;第四, 记录关键数据;第五, 进行初步描述与解释;第六, 进行观察结果的核实。

实验学习法的程序为:第一, 知晓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第二, 构思实验程序并熟悉实验步骤;第三, 实际操作;第四, 观测实验现象并记录关键数据;第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类比学习法是一种推理方法, 它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 从而推出它们可能相似或相同的其他方面。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学习物理, 也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分类比方法与比较方法。

假说学习法。物理教材中的某些理论常常以假说的形式出现, 目的是为了展现历史上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 让学生在逻辑线索与历史线索的统一中学会假说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数学学习法是指借用数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法、矢量分析方法、微积分方法、矩阵代数方法等。

二、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观察指导的作用。观察是整个物理学习的基础。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应要求学生做到把目标时刻放在心中, 从而排除无关或次要的干扰现象, 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具体注意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指导, 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实验学习指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指导, 能够杜绝 “黑板上讲实验”带来的害处, 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 应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使学生敢于做实验, 乐于做实验, 在实验中获得知识。

3.理想化学习指导的作用。在一些需要立体空间思维或者抽象思维的知识传授过程中, 通过模型学习, 更能突出事理的本质, 排除人为的干扰或者环境的限制, 能够让学生更直观、便捷地理解与接受知识。对学生进行理想化实验指导, 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4.类比学习指导的作用。类比方法具有探究与迁移功能。探究功能体现在学生发现类似现象时, 能够大胆地进行类比假设与推断, 从而发现未知的问题, 并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迁移功能表现在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供的表象的类似性, 引发学生的惯性思维, 以达到旧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因此, 加强类比方法的指导, 在物理教学中能够调动学习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5.假说学习指导的作用。假说在很多物理学理论的得出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建立、量子理论的到来、正电子的发现等都与假说息息相关。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数学方法指导的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学习指导, 一方面对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学生提高物理学习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并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高度融合, 对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 辛辛苦苦地改变教师的教, 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学。让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提升教师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 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教师单纯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但是, 随意放任的, 缺乏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 又会使物理课堂教学陷入另一条歧途。在此, 着重阐述学法指导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法指导,物理,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梁树森著, 阎金铎编.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指导教学法 篇10

所谓“编组教学、分类指导”, 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 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 在分类的基础上编成优中差三个组, 其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随差生学习成绩的升降, 差组的成员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应是差生组的逐步解体, 中组和优组成员不断增大。但也应注意:三个组成员的变动, 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 要遵循几个原则: (1) 三个组的调整, 每学期以两次为宜 (学期初和学期中) , 制定各组标准由学校严格验收, 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变动。 (2) 各组成员的变动, 要以学习成绩的升降作为对学生的考核依据, 必要时与家长取得沟通, 使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3) 各组成员的每次变动情况和学生学习升降情况、学校和班主任均要有具体的记录, 并建好档案, 以便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4) 各组成员的变动, 要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 对学习进步的要积极鼓励, 促其继续努力, 不断前进, 对学习成绩下降或进步不快的, 要帮助他们总结教训, 找出差距, 制订计划, 有步骤地补缺提高。“编组教学, 分类指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阶段都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特别是给暂时学得差的学生提供足够的补偿机会。因此, 在编组教学、分类指导中, 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1) 定目标、分阶段的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 要分阶段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保证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阶段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能有反馈的机会和补偿的余地。一般安排这样几个阶段:师生信息交流, 教师启发指导, 分组自学辅导, 课堂分层次练习, 整体强化巩固等环节的学习能力。

(2) 多调控、重强化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 要完成教学目标, 并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 除了按照课堂教学中的五个阶段进行教学, 还要坚持三个原则:采用总分结构、及时进行调控、坚持不断强化。

(3) 分类型、多形式的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一般以个别辅导为主, 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如将优等生组成学科兴趣小组, 参加提高性的辅导活动;中等生分学科建立自学小组, 参加补缺性的辅导活动;差等生建立补课小组, 从最低起点开始, 进行补课性辅导活动。每次活动都要记录, 并把课后辅导的优劣程度, 作为自己工作的镜子, 使今后的课后辅导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准则。

(4) 分层次、有梯度的作业练习。作业和练习一般要分两个层次, 即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 三个层次的学生全做;提高性作业, 优等生全做, 中等生选做, 差等生能做则做, 做对一题加倍鼓励。

注重学法指导 提高教学质量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24—02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语文考试考前觉得什么都懂,考场上什么都不知道……”“语文考试复习不复习都一样,都能考八九十分……”有的语文教师也这样说:“其他学科通过复习,成绩提高幅度大,语文课实在不容易。”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从汉语拼音到字、词、句、篇,再到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写作基础知识,内容包罗万象,贯穿在小学到大学乃至更高学历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堂语文课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每一篇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拼音(读音)、生字、生词、句子、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及写作基础知识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就课文而讲课文,这样只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一无所获”。

二、注重范文的学习,举一反三

现行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篇目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教材处理上,我们先把讲读课文作为范文讲解,然后把自读课文留给学生,通过自读自练提高阅读能力。初、高中语文课本每单元都有好几篇课文,我们应以第一篇和第二篇为范例,先由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明确课文的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再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学边想边练。学生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们提出,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引导解决。最后由学生、老师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教读范文以后,本单元另外的几篇课文,由学生运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老师巡堂指导,在重点、难点之处作适当的引导点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多思多问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学生多思多问,生疑释疑;从知识增长的规律看,知识的真正获得,需要经历从有疑到无疑、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必须在指导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思多问。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2)作者选取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3)这些景物都有怎样的特点?(4)家乡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同?(5)试选择典型景物,描写家乡冬天的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设疑释疑,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写景的特点,进而运用这一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受到熏陶。

联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除了就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展开联想。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初中课文《孔乙己》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对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的结局展开联想:(1)孔乙己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2)孔乙己在爬出咸亨酒店的那夜是怎样死的,死时他会想些什么?(3)孔乙己从此痛改前非,用功读书,以后中了举人,那时他的表现及众人对他的态度又如何?

四、注重触类旁通,总结归纳

从文体看,中学课文主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从文学体裁看,可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知识规律,只有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议论文,我们可根据其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出基本规律:“通览全文找论点,论据必须看齐全;体会论证说服力,联系实际明道理。”

又如学习散文,根据其形散“神”不散、联想丰富、语言优美、构思精巧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学习要领:“写景状物‘神’不散,联想丰富抓主线,优美语言细品味,点睛之笔记心间”。

再如学习小说,我们根据其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概括出一些应该弄懂的问题:文中写有哪些人物?人物处于怎样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有何特点?塑造人物用何方法?主题思想怎样表现?指导学生学习时,第一步,先读课文,了解人物和故事梗概。第二步,按小说情节结构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解情节内容。第三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第四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12

一、引导学生预习, 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非常重要。但是,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 预习仅是流于形式, 草草看一遍,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 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 共同提高

同学的含义就是共同学习, 学生中有优等生有差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 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 进行好生差生配对,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关注了差生的发展, 构建了团结, 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 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必须狠抓课堂, 而一部分初中生不注重课堂学习。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 顾此失彼、精力分散, 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四、指导学生思考

学会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 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 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 随听随思;深思, 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勤学苦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要想学好数学, 多做题目是难免的, 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 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六、指导学生记忆

上一篇:供应链研究下一篇:企业经营模拟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