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

2024-10-08

腰椎穿刺术(精选9篇)

腰椎穿刺术 篇1

腰椎穿刺术 (简称腰穿) 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操作之一, 在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采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替代传统腰椎穿刺针进行婴幼儿腰穿10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门诊或住院的有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的患儿, 均无腰椎穿刺术的禁忌症。其中男55例, 女45例;男女之比为1.22:1。年龄2月~3岁, 平均年龄1.6岁。

1.2 材料

10 mL一次性灭菌注射器, 7号注射针头, 纱布敷料, 胶布, 爱尔碘消毒液, 洞巾, 脑脊液测压表, 脑脊液标本瓶。

1.3 方法

患儿在助手和家属的协助下取屈颈屈膝侧卧位于诊断床上, 头部适当垫高, 使头部前正中线与脊柱保持在同一平面, 头部尽可能向胸部屈曲, 髋膝关节屈曲, 并使双股部尽量贴近腹壁;双肩、双髋与诊断床平面保持垂直。确定穿刺点, 双侧髂脊的连线与脊柱的交点通常为第4 腰椎棘突或棘突间隙, 确定第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标记穿刺点后, 常规消毒、铺洞巾;再次确定穿刺点后, 取10 mL一次性灭菌注射器, 套上一次性灭菌7号针头, 持针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 然后针头方向向头侧倾斜15度角缓慢向深部刺入, 刺入深度约2.0 cm~3.0 cm时有突破落空感, 停止用力, 轻轻回抽注射器活塞, 见有液体流入针筒, 标示穿刺成功;将针头与注射器分离, 针头连测压表, 读取脑脊液压力数据后, 取下测压表, 留取脑脊液1~1.5mL于脑脊液标本瓶中送检。拨出7号针头, 穿刺点局部按压2min后, 观察穿刺点无渗液, 局部消毒, 粘贴无菌敷料。腰椎穿刺术结束, 术后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6小时以上。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儿腰椎穿刺一次进针成功率98%, 二次进针成功率100%, 总成功率100%, 脑脊液标本留取成功, 无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腰椎穿刺术是诊断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必须检查。婴幼儿颅内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 应用腰椎穿刺术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脑脊液成份分析及微生物培养鉴定是颅内疾病诊断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CT、MRI检查已经在多数医院得到普及, 但是,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CT、MRI不能完全替代腰椎穿刺术[1]。

婴幼儿与成人不同, 有其自身的解剖特点;婴幼儿整体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正处于发育过程之中;婴幼儿脊髓的长度、椎管的大小、椎骨棘突之间间隙的大小及厚度、椎间肌肉韧带的厚度及柔韧性都与成人的相应的组织结构的大小相去甚远, 因此不宜用成人的腰穿针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多年以前我们也一直在使用成人的腰穿针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 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我们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穿刺失败率这么高是因为患儿的体位没摆好?还是我们的操作技术有问题?经过长期反复的研究后, 我们发现影响儿科腰椎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穿刺工具, 而不是其它。传统的腰椎穿刺针太粗、太长, 不能适应婴幼儿的解剖特点, 不适合用于儿科的腰椎穿刺术, 尤其不适合做婴幼儿和新生儿腰椎穿刺术[2]。在对比多种用于婴幼儿的腰椎穿刺针后, 我们发现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有如下优点:针尖锋利, 针芯壁薄孔径大, 材质好不易断裂, 消毒灭菌有保障, 价格低廉, 货源丰富;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很适合用于婴幼儿腰椎穿刺术。

近年来我们改用7号注射针头代替传统的腰椎穿刺针进行了数百例婴幼儿腰椎穿刺术, 成功率逐年明显提高。多年来在不断总结婴幼儿腰椎穿刺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提高婴幼儿腰椎穿刺术成功率的关键是以下5点:①熟记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的解剖要点, ②严格掌握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③穿刺前摆好体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关键, ④熟练掌握腰椎穿刺术, ⑤穿刺工具要适合婴幼儿腰椎穿刺术。近年来, 我科的每例腰椎穿刺术都严格对照遵循以上5点, 最近2年来我们用7号注射针头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100例, 总成功率已达百分之百。

我们在使用7号注射针头代替传统的腰椎穿刺针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的几年中发现, 使用7号注射针头进行腰椎穿刺术有以下6个优点:①创伤小:7号注射针头的针尖锋利, 针芯细小, 穿刺时组织损伤减小;②7号针头针芯粗细合适, 做腰椎穿刺时不易堵塞;③用一次性7号针头穿刺基本上无痛, 省去了局部麻醉, 操作更简单;④观察穿刺是否成功更直观, 可从后接的10 ml透明注射器活塞中直接观察到;⑤7号针头较细, 放脑脊液时速度适中, 容易掌握, 可避免放脑脊液速度过快诱发脑疝;⑥成功率高、安全。根据我们近二年的临床应用实践, 该方法简便、安全、高效[3,4],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替代传统腰椎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术100例。结果 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进行婴幼儿腰椎穿刺术100例, 总成功率达100%。结论 提高婴幼儿腰椎穿刺术有5个关键点, 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做婴幼儿腰椎穿刺术有6个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婴幼儿,腰椎穿刺术,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

参考文献

[1]王治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M]//沈晓明.临床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08-1221.

[2]杨理明.7号静脉输液针做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的临床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3, 16 (12) :1789.

[3]兰菊红, 周娇姝.头皮针在婴幼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 (附57例报告) .福建医药杂志, 2004, 7:130-131.

[4]郭雪松, 王葳, 沈乃霞, 等.7号注射针在小婴儿腰椎穿刺术中应用.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9, 4:256.

腰椎穿刺术 篇2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侧脑室引流 尿激酶 脑脊液置换

资料与方法

对象:选择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室出血43例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32~7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治疗。入院时意识状态按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昏迷评分:GOS<8分24例、GOS 8~10分19例;双侧瞳孔扩大11例、一侧瞳孔扩大8例;脑CT平扫:双侧脑室出血13例、双侧脑室加第三脑室出血15例、全脑室系统出血8例、单侧脑室出血7例;继发脑室质出血31例。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其中出血量<10ml17例,10~20m126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2例、小脑出血9例。

方法:所有病例均在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基础上,于病后6~24小时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取卧位、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应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必要时给予安定缓慢静推。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0~2.5cm,选择合适的钻头安装于枪式电钻后,快速穿透头皮及颅骨后拔出钻头,取带侧孔硅胶管,内置套管针,自颅骨孔刺入颅内,平行正中失状面,指向两耳道连线进针4~6cm,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退出套针,外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引流管高于侧脑室水平10~15cm。术毕后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3万U,脑室内灌注2次/日。缓慢引流脑脊液和脑室内积血,避免颅内压下降过快,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堵塞时应立即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时间根据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脑CT情况而定,一般引流5~8天。手术第2天脑脊液置换每次用生理盐水等量置换30ml后地塞米松10mg鞘内注射,一般隔日1次。根据脑CT复查结果,脑室内出血消失,第3、第4脑室、侧脑室大小正常。脑室引流出澄清脑脊液,腰穿时脑脊液无色透明,闭管24~48小时后无病情变化,拔除引流管。

结 果

所有病例均侧脑室穿刺引流后行脑脊液置换术,平均引流7天,脑脊液置换5次,平均住院3~4周。近期疗效观察手术后4天复查CT显示,43例中32例脑室通畅,第3、第4脑室及中脑导水管积血消失,仅两侧侧脑室后角残留少量积血;手术后8天复查CT时另11例显示积血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脑室积水。在3个月时按国际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标准评分:良好20例(46.5%);中残14例(32.6%);重残4例(9.3%);死亡5例(11.6%)死亡原因:脑疝2例、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

讨 论

脑室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重型脑室出血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快速清除脑室内的积血,解除压迫、梗阻,避免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继发损伤,才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侧脑室引流术通过建立脑脊液循环旁路,引流脑室内的血性脑脊液能够有效地缓解颅内压达到治疗脑室内出血之目的。在脑室内反复使用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块与吸附在脑室壁上的血凝块,加快脑室内血肿的清除。清除了吸附在脑室壁上的小血块,恢复了因血块吸收脑脊液障碍的蛛网膜颗粒的功能,术后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第2天配合脑脊液等量置换加地塞米松鞘内注入,优点如下:①避免颅内压与蛛网膜下腔压力相差悬殊而腰穿诱发脑疝的可能性。②减少了流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血流量,从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③降低了蛛网膜颗粒阻塞和蛛网膜粘连致脑积水的发生率。④间接促进脑室系统积血的清除,解除了第3、第4脑室阻塞。⑤在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过程中,还能直接检验脑室系统通畅情况,为脑室引流的拔管提供可靠的依据。⑥使沉积在蛛网膜颗粒上的红细胞随脑脊液排出体外,清除了残余的红细胞,减少了因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腰椎穿刺术 篇3

关键词:单侧脑室双穿刺,腰椎穿刺术,脑室严重铸型出血

我院自2006年4月到2011年1月, 共收治16例均为住院的侧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 (对侧脑室不超过5mL, 包括脑实质内有血肿者) 。行单侧脑室双引流, 用尿激酶溶液对位冲洗溶解血凝块, 并加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的方法, 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患者16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 男性10例, 女性6例, 年龄44-47岁, 平均56.4岁。有高血压病史11例, 糖尿病2例。

1.2 临床资料

患者入院时GCS计分平均6.5分。单侧瞳孔散大3例, 双侧瞳孔散大1例。头颅CT显示全部患者一侧脑室铸型出血, 对侧不超过5mL, 超过5mL者需对侧引流。其中, 原发性脑室脑室出血4例, 周围出血破入脑室12例。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在发病小于12h, 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北京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穿刺针, 于病侧发际内旁开各2cm额角穿刺, 穿刺成功后, 同法常规同侧外耳孔上后各4cm颞角穿刺, 拔额角针芯至一半缓慢放液, 当颅内压降低后, 拔除全部针芯, 接脑室引流瓶, 高度为8-10cm, 颞角用生理盐水250mL+尿激酶40万u维持15cm高度, 缓慢滴入, 进行对位冲洗 (多采用颞角滴入, 因颞角血凝块较多, 病人多采用仰卧位, , 从低位滴入, 高位流出, 利于更多的血液流出) 。随压力及脑搏动, 冲洗液从额角流出。以缓慢逐步的清除脑室内积血及血性脑脊液。每天2次, 在冲洗过程中, 密切注意血凝块堵管, 必要时两管交换, 防止堵塞, 引起脑压过高。术后第1、2、3、7、10天行颅脑CT检查, 及时了解脑室内积血引流及溶解情况, 一般2-3d时间侧脑室、第三脑室、四脑室血凝块大部分溶解排出, 并每日或隔日应进行腰椎穿刺术, 放血性脑脊液或生理盐水脑脊液置换。经CT检查证实脑室系统无积血, 脑脊液颜色变淡或淡黄后, 可以停止侧脑室及腰穿放液。持续闭管24h, 患者无颅内压增高等异常表现者, 可拔出脑室引流管。

2 结果

侧脑室引流者, 最多8d, 最少3d, 平均4d血凝块溶解排出, 其中4例脑疝患者经此治疗后瞳孔全部恢复正常。16例患者术后存活15例, 1例死于肺部感染, 16例患者中再出血1例同法处理后恢复正常。

术后6个月随访, 按照ADL分级法: ADL Ⅰ級完全恢复社会生活;ADL Ⅱ级部分恢复社会生活或可独立进行生活;ADL Ⅲ级, 家庭生活需人帮助, 并拄拐可以行走;ADL Ⅳ级卧床不起, 意识清楚;ADL Ⅴ植物生存状态。结果:按功能分级为:ADL Ⅰ8例;ADL Ⅱ4例;ADL Ⅲ3例。

3 讨论

脑室出血广义的讲包括原发性脑室出血和脑室周围结构出血破入脑室 (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室出血多发生在侧脑室而血肿可以在脑室系统蔓延, 阻塞了脑室系统, 使脑室急剧膨胀, 脑压升高, 中线结构移位, 脑深部结构被破坏, 特别是压迫、刺激丘脑下部及脑干, 引起高热、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以往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故病情危重, 预后差, 死亡率高达80%以上[1]。

尽快清除脑室内的血凝块, 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和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的关键。我院采用同侧脑室双穿刺, 尿激酶溶液对位冲洗血凝块, 腰穿放血性脑脊液正是从这几个方面达到此治疗的目的。 (1) 采用单侧脑室双穿刺, 快速建立两个硬通道, 排出脑室中的脑脊液, 起到快速降低颅内压, 稳定生命体征的作用; (2) 单纯的脑室外引流 (EVD) , 不能快速清除枕颞角的血凝块, 而且由于引流管常被血凝块堵塞, 积血及脑脊液的引流也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室脑室的扩大, 脑室出血的治疗不仅有赖于通过EVD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得到引流, 更有赖于清除血凝块及减轻血块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和出血性脑室扩张对下丘脑、脑干等重要结构造成的压迫[2]。尿激酶作为一种有效的纤溶酶原激活物, 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直接激活剂, 有较强的血肿溶解作用。我们采用低位对位冲洗的方法, 可以冲洗血凝块, 加快血块的溶解速度, 利于清除血凝块; (3)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 可减轻血性脑脊液中降解产物的神经毒作用, 和脑积水的作用; (4) 单侧脑室双穿刺治疗4例脑疝患者在诊断10-30min内就可以快速减轻脑积水、明显占位效应, 降低颅内压, 纠正脑疝; (5) 对位冲洗脑压平稳, 对周围结构影响小、血肿清除快, 故而后遗症小; (6) 不需要特殊设备, 适合在1、2级医院实施。此方法操作简便, 且便于观察护理, 不但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而且能防治脑积水,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文翠, 王兴生, 孙晨.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1) :36.

[2] 李卫军, 王艳玲.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4) :9-10.

[3] 程华东.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67例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0 (3) :227.

[4]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52-155.

[5] 门卫兵, 何祥, 曲芳, 等.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生命预后[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6, 9:369-370.

[6] 王世.脑室出血的治疗现状和展望[J].中风与神经病学杂志, 2002, 19:250.

[7] 王怀欧, 秦力.双侧脑室置管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10:244-245.

[8] 吕华, 王振焕, 孙万玲.侧脑室注射立止血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1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病学杂志, 1998, 15:181.

[9] Graeb DA, Robertsom WD, Lapointe, 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diagnosis of intravenricular hemorrhage[J].Radiology, 1982, 143:91-96.

[10] Ruscalleda J, Peiro A.Porgnestic factors in intraparenchymatous hematoma with ventricular hemorrhage[J].Neuroradiology, 1986, 28:34-37.

腰椎穿刺术 篇4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5-01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又可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出现[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来加固脊柱稳定性和病变椎体的抗压性,可迅速达到缓解或消除腰背部疼痛的目的,我科自2007年至今采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31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41椎体),其中,男10例,女21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30例,椎体血管瘤2例,合并高血压病2例,脑血栓1例,胸椎17节,腰椎24节,均有胸腰部剧烈疼痛,不能正常行走,无明显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所有病例术后按长海痛尺量表对疼痛评估均在术后6—72小时疼痛缓解,睡眠质量提高,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50%以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评定均提高15—25分,随访3个月至1年半,未见伤椎高度丢失。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因疼痛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性情急躁,护理人员要耐心与病人沟通,以“共情”的心理安抚病人,并用图片等形式将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原理、方法、准备、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告诉病人,并用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2.2、术前准备:

(1)术前患者均行X线,病变椎体CT扫描,必要时行MRI扫描;术前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各脏器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有无手术禁忌症;

(2)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体位改变引起排便不习惯,对于卧床病人应加强生活护理,正确指导床上使用大小便器,适时进行压疮及预防跌倒、坠床评估,教会病人轴线翻身;

(3)积极控制内科病;

(4)体位训练

术前要进行俯卧位训练,以提高前胸、髂部皮肤的耐压力,每次30—45分钟,逐渐延长时间,本组1例因不能耐受俯卧位而放弃治疗;

(5)肠道準备:因肠胀气影响术中影像显影,所以术前2天应禁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乳制品等,术前晚清理肠道,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行清洁灌肠。

3、术后护理

3.1、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位,有利于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聚合反应已达到最大强度,减少并发症及穿刺部位出血。

3.2、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抗感染等药物。

3.3、并发症的观察:

(1)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与注射骨水泥的量呈正相关,主要向椎旁软组织、椎间隙、硬膜外、椎间孔及椎体静脉渗漏,但大多数无临床症状,4%可出现神经根病变症状,仅有5%的骨水泥向硬膜外或椎间孔渗漏,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神经根功能障碍,需急诊手术椎板切除减压[3]。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本组1例发生骨水泥漏,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行走无力;发生率3.2%,1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症状,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对症处理,5日后拔除尿管,能自行排便。

(2)发热和疼痛:骨水泥聚合产热引起神经根或周围组织热损伤,致疼痛一过性加重,经抗炎药物对症处理可有效缓解[4]。

(3)栓塞的观察:主要见于供血丰富、引流过快的病灶、注射骨水泥过早或穿刺针位于椎静脉内所致[5]。术后护士要观察呼吸情况,有无气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4、饮食与康复:

指导病人进食高钙、高蛋白食物,如虾皮、豆类、牛奶、瘦肉等,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术后给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以提高骨质量,预防PVP术后再跌倒、邻近椎体的再骨折。3月内肌注鲑鱼降钙素配合口服钙剂治疗。掌握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和要领,先由5点支撑法过渡到3点支撑法,增强腰背肌力量。

4、讨论

椎体压缩骨折可产生脊柱的不稳定,使椎体内外的神经末梢遭受刺激、损伤,是产生胸腰背部疼痛的最常见因素[6]。PVP技术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后短时间内凝固成团块,阻抗椎体破坏造成的支撑力下降,对椎体起到了稳定及支撑作用,聚合反应时的高热使椎体内痛觉神经末梢发生变性坏死,感觉功能丧失,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和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只有通过精心的护理,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陈敏章,邵石扬。中华内科学: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99.3395-3401.

[2]吴静菊.术中应用骨水泥引起血压下降的预防及处理【J】.护理研究,2003,17(3):263.

[3]Kaufmann TJ,Jensen ME,Schweickert PA,et al.Age of fracture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JNR,2001,22:1860-1863.

腰椎穿刺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中, 其中男性患者87例, 女性患者73例, 年龄15~64岁, 平均年龄为44.5岁。颅内血肿61例, 颅内肿瘤4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63例) 和对照组 (97例) , 两组在年龄、性别、认知水平、疾病种类及病情程度上无明显差别。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腰穿护理, 即术前做一般对症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 即在穿刺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侧卧位是最理想的穿刺姿势, 患者双肩连线和双侧骼嵴的连线与操作台垂直, 大腿屈向身躯, 头颈向胸部屈曲, 这样可使脊柱达到最好的弯曲, 棘突充分分开。对烦躁不安的患者术前半小时可肌内注射镇静剂如鲁米钠。对不合作者协助固定正确体位, 尤其是在进针时要保持好体位,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腰穿的过程, 并示范腰穿的正确姿势, 为缓减患者的紧张情绪, 可允许家属陪伴左右。术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意识、呼吸情况, 若患者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可于穿刺前30 min快速静脉推注20%甘露醇, 患者症状缓解后再行穿刺操作。视患者情况术后去枕平卧4~6 h, 对习惯高枕者, 可以在其头后放一薄枕, 使颈部肌肉松弛, 腰背处也可垫一个薄枕, 以防止穿刺后腰背部不适。要根据需要控制脑脊液引流量, 过快过量引流有致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的危险。术中可以引流时总量在40~60 m L, 预防性引流量在150 m L/d治疗性引流量350 m L/d。注意患者体位, 可在头高15°~30°变动体位, 避免压疮发生。总之, 腰穿的姿势和体位, 尤其腰穿术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是保证腰穿过程的顺利进行及减少腰穿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2.1认知干预: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害怕腰穿后留下后遗症, 对腰穿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因此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术前的宣教和解释工作, 由责任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穿刺的大致步骤和相关的知识,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此项检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

1.2.2心理干预:心理护理包括穿刺前应该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是关键。腰穿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腰穿是患者所患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之一, 不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顾虑, 及时腰穿检查, 达到早诊断, 早治疗, 早康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脑脊液的生成过程, 抽出的2 m L脑脊液, 人体自身大约10 min就可产生。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年长患者尽可能地用肯定的语言耐心地讲解检查的目的和手术操作中的配合, 穿刺前后尽可能不与患者讨论或暗示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对幼儿患者, 因其不具备很高的理解能力, 穿刺时可以让家长陪伴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态度和蔼, 使患儿产生亲近感, 通过上述措施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从而得到患者的配合, 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

1.2.3行为干预:术前指导患者做放松肌肉的训练及穿刺体位的训练, 有助于放松能力的提高。术前要提醒患者排便。穿刺时握住患者的手守护在患者身边, 给患者以安全感。在穿刺过程中, 指导患者放松, 及时给予分散患者注意力等心理疏导直到穿刺术结束,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腰穿术过程中, 如果不慎穿刺针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有可能导致患者腰穿术后头痛 (PLPHA) , 有的甚至因头痛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要给予密切观察和相应的干预。轻微的头痛可以嘱患者卧床休息数日即可消失, 若仍无明显改善者, 可以采用针刺合谷、太阳等穴位缓解头痛或及时告知医师给予相应治疗。有研究表明, 不良暗示可以引起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是引发腰背痛的重要因素。

1.3效果评价

1.3.1恐惧程度分级:无或有轻度恐惧感及不舒适感为Ⅰ级;有恐惧及不适感, 并试图回避的为Ⅱ级;有强烈的恐惧感, 需用镇静剂或由他人协助固定保持体位才能完成腰穿术的为Ⅲ级。

1.3.2疼痛程度分级:依据WHO疼痛程度4级评估法[2]。0级:无疼痛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微疼痛, 可忍受;Ⅱ级:明显疼痛, 仍可忍受;Ⅲ级:剧烈疼痛, 不能忍受或大喊大叫。

2结果

2.1对照组 (97例) :Ⅰ级31例 (32.60%) , Ⅱ级57例 (58.20%) , Ⅲ级9例 (9.20%) ;观察组 (63例) :Ⅰ级35例 (56.50%) , Ⅱ级26例 (40.30%) , Ⅲ级2例 (3.20%) ;由此看来,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恐惧程度较轻。

2.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对照组 (98例) :0级5例 (5.10%) , Ⅰ级17例 (17.30%) , Ⅱ级69例 (70.40%) , Ⅲ级7例 (7.20%) ;观察组 (62例) :0级19例 (30.7%) , Ⅰ级40例 (64.5%) , Ⅱ级3例 (4.80%) , Ⅲ级0例 (0.00%) ;由此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

3讨论

腰椎穿刺是一项有创检查, 患者由于对疼痛等不适的惧怕, 在穿刺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致使穿刺时产生身心的紧张, 给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3]。

护理干预又称为行为及心理矫正, 是指干预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举止及具体的心理状态上, 通过学习和调整或改变异常的心理状态和身体自觉症状, 以建立起健康有效的行为[4]。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及行为示范进行心理的干预, 改变患者的身心状态, 增强抵抗力, 从而改善各种身体及心理的症状, 重新调整患者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行腰穿术的患者更好调整身心状态, 更好的配合检查及治疗。因为情绪与身体感觉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焦虑情绪以及心理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及不适感增高。上述比较显示, 观察组恐惧情况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通过护理干预, 不但使恐惧、疼痛及身心不适感的发生率降低, 还可以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主动配合, 使腰穿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护士应以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服务质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并通过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各种诊疗。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腰椎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62例) 及对照组 (98例) ,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恐惧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腰椎穿刺患者行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疼痛, 使腰椎穿刺顺利进行, 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椎穿刺,恐惧,疼痛

参考文献

[1]崔东辰, 耿军.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4) :692.

[2]薛萍, 贾萍, 王郁, 等.心理护理对大肠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2) :48.

[3]王兴虹, 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86.

腰椎穿刺术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取本院2009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收治的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的年龄3 月~ 10 岁患儿共100 例, 其中男52 例, 女48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0. 30 mg / kg保留灌肠, 观察组肌注咪达唑仑0. 05 mg/kg, 分别于穿刺前30 min给药[1]。入选标准: 年龄3 月~ 10 岁; 神志清楚; 不伴有呼吸衰竭; 肝肾功能正常。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和体重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1. 2 治疗方法穿刺30 min前记录患儿心率、呼吸、脉搏、情绪、意识状态, 继而开始观察组肌注咪达唑仑0. 05mg / kg, 对照组保留灌肠地西泮注射液0. 3 mg / kg。记录所有患儿在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时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及穿刺前意识状态、肌张力。用药6 h之内心电监护, 每h记录心率、呼吸、心律、氧饱和度。

1. 3统计学方法应用临床医学统计学助手V 4. 0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4 标准第1 针穿刺流出脑脊液即为穿刺成功。穿刺前观察患儿状态, 分为深睡、嗜睡、清醒3 种, 入睡率=深睡率+ 嗜睡率。

2 结果

2. 1 穿刺前患儿入睡率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穿刺前的入睡率, 观察组入睡率为100. 0 % , 高于对照组入睡率48. 0 % ( P < 0. 05) , 见表1。

2. 2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成功44 例, 其中男23 例, 女21 例, 失败6 例, 男2 例, 女4 例; 对照组成功31 例, 其中男17 例, 女14 例, 失败19 例, 其中男10 例, 女9 例。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88. 0 % , 穿刺失败率为12 % ,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62 % , 穿刺失败率为38 % ,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 且穿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2。

2. 3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及穿刺后监护6 h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变化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未发现明显呼吸抑制, 心率下降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腰椎穿刺术是儿科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技术, 尤其在小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儿科诊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小儿腰椎穿刺常会由于儿童因年龄小, 椎间隙狭窄, 加之紧张后肌张力增高, 配合程度差, 穿刺过程中活动多, 体位不好固定, 故给术者带来很大困难, 导致穿刺失败和穿刺出现并发症, 由此会导致家属的不理解, 甚至贻误治疗, 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目前没有统一的穿刺前用药方案, 总结这方面用药经验, 以此向临床推广很有实际意义, 尤其对年轻医师有较大的帮助[2,3]。

咪达唑仑作为一种新型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不仅具有苯二氮卓类药物所具有的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 同时由于其具水溶性、消除半衰期短、起效快、局部刺激小、无蓄积作用、无残留效应、安全限宽及治疗指数高等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麻醉领域。咪达唑仑静脉应用无疼痛不适, 且无耐药性和蓄积中毒征兆, 可通过适当调节药物剂量而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4]。腰椎穿刺前30 min给药后, 观察组大部分患儿达到睡眠状态, 部分也达到嗜睡状态, 无紧张情绪, 四肢松软, 对抗性明显减弱, 对照组一半以上处于觉醒状态, 仍有明显对抗。

腰椎穿刺成功关键在于穿刺针与躯体是否垂直。小儿椎间隙狭窄; 从皮下至椎间隙深度婴儿1. 0 ~ 1. 5 cm, 5 ~ 8 岁为3. 5 ± 0. 5 cm, 进针深度不确定; 加之小孩不易配合, 综上因素是导致穿刺失败主要因素。咪达唑仑镇静作用是地西泮2 倍; 应用咪达唑仑后患儿达到深睡或嗜睡状态, 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5], 患儿对抗性下降, 便于体位摆放及进针角度调整, 提高穿刺成功率, 同时咪达唑仑不良反应小, 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地西泮应用于小儿腰椎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的年龄3月10岁患儿共1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0.30 mg/kg保留灌肠, 观察组肌注咪达唑仑0.05 mg/kg, 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效果、入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咪达唑仑后患儿达到深睡或嗜睡状态, 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 对抗性下降, 便于体位摆放及进针角度调整, 提高穿刺成功率, 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穿刺术,咪达唑仑,地西泮,儿童

参考文献

[1]帅可鑫, 傅睿.小儿腰椎穿刺失败50例原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50 (12) :58, 62.

[2]沈亚儿, 邬盈云, 夏莲芳.不同干预方法对提高小儿腰穿质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4) :120-121.

[3]支英杰, 谢雁鸣.浅析临床研究中影响患者依从性问题的因素与对策[J].中医杂志, 2010, 51 (S1) :1-3.

[4]黄春苹.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现状[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09, 38 (24) :1091-1093.

腰椎穿刺术 篇7

关键词:腰椎穿刺术,腰痛,护理

小儿腰椎穿刺术是儿科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技术, 尤其在小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在儿科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其穿刺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 尤其是腰椎穿刺后腰痛的原因及护理。本文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共396例施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进行了观察及护理,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6例均为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拟诊为病毒性脑炎而进行腰椎穿刺的住院患儿, 男284例, 女112例, 年龄在8个月~10岁, 患儿一般穿刺1次, 最多穿刺3次。

1.2 方法

以3~4或4~5腰椎间隙为穿刺点, 按照正规穿刺技术穿刺, 穿刺针选用5mL注射器针头或7号穿刺针, 按常规测脑脊液压力及收集脑脊液2~3mL及时送检, 穿刺后去枕平卧6h。

2 结果

396例进行腰椎穿刺的患儿中, 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共128例, 其中出现腰痛者共96例, 占总穿刺人数的24%, 占总并发症人数的75%。出现腰痛的患儿中, 依据WHO疼痛程度4级评估法[1]评级。0级:无疼痛或稍感不适;1级:轻微疼痛, 可忍受, 患儿表现为轻微哭闹, 压迫穿刺点述疼痛, 压迫解除后或安慰后疼痛消失;2级:明显疼痛, 可忍受, 患儿表现为分散注意力或给予适当药物及物理治疗后缓解;3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 患儿表现为用药后疼痛不缓解, 剧烈哭闹。其中1级70例, 占72.9%, 2级20例, 占20.8%, 3级6例, 占6.2%。腰痛发生时间:术后1d内发生80例, 占83.3%, 术后1~2d发生16例, 占16.7%。腰痛持续时间:<1d者76例, 占79.1%, >1d者20例, 占20.9%。腰痛发生年龄:<1岁者2例, 占2.0%, 1~3岁16例, 占16.7%, 3~7岁70例, 占72.9%, >7岁8例, 占8.3%。

3 讨论

3.1

小儿腰椎穿刺术后腰痛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占总穿刺人数的24.1%, 占术后并发症的75%。据文献报道, 腰痛的原因主要与神经根受到刺激有关[2,3], 可能与穿刺针粗细不适宜, 穿刺时患儿不配合, 剧烈扭动, 损伤神经所致。

3.2

腰痛程度大多在1级和2级, 出现后及时干预及对症处理, 绝大多数能缓解, 3级患儿极少。

3.3

腰痛大多在术后1d内发生, 持续时间一般为24h。

3.4

腰痛发生的年龄大多在3~7岁, 根据观察与分析, 可能与此年龄组患儿自主意识较强, 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和误导, 对家长和医护人员的言语似懂非懂, 导致穿刺前异常恐惧, 穿刺时极端不配合, 穿刺后难以安静卧床有关。

3.5

<3岁患儿组相对发生率较低, 可能与此组患儿能接受家长安抚, 易于配合有关。另外, 此组患儿力气较小, 穿刺时医护人员易于制动, 减少了穿刺时损伤神经的机率。<3岁患儿穿刺时大多选用5mL注射器针头, 而不是选用号数较大的腰穿针,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伤神经的可能。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穿刺前首先要做好家长和患儿的心理疏导, 详细告知家长及患儿腰椎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手段, 医护人员会严格按照正规操作进行手术, 患儿如能积极配合, 不会留下难以治愈的并发症, 并详细讲解穿刺的必要性及大致步骤、穿刺时间、部位、穿刺中和穿刺后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处理措施, 改变家长认为抽取脑积液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的错误观念, 消除顾虑, 取得家长的配合, 积极与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心理工作。鼓励患儿配合穿刺, 并给予适当奖励。设法让患儿与有穿刺经历且无术后并发症的患儿交流, 消除其恐惧感。

4.1.2

穿刺前医护人员和患儿亲密接触, 取得良好的信任, 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通过和患儿做游戏演习术中的正确配合, 并告诉患儿只有与医护人员配合好, 才能将疼痛减少到最低限度。

4.1.3

取得患儿的初步同意后, 引导患儿参观手术室环境, 消除患儿首次进入手术室的恐惧感, 易于患儿进一步配合。

4.1.4

术前详细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 如体质量、体态、疾病类型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手术所用物品, 及时打包灭菌备用。

4.1.5

对烦躁不安, 剧烈哭闹不配合的患儿, 术前及时给与镇静剂, 以防穿刺时剧烈躁动, 误伤神经。

4.2 术中护理

4.2.1

引导患儿进手术室时, 态度和蔼可亲, 言语耐心, 要以患儿朋友的身份与其交流, 对患儿的疑问及时给予肯定的解答, 鼓励并表扬患儿要做一个勇敢听话的好孩子, 对三岁以下的患儿, 护士可通过拥抱, 爱抚等方式取得患儿的信任。

4.2.2

协助患儿摆好体位, 即自然侧卧, 患儿双肩连线与双侧髂嵴连线与操作台垂直, 大腿屈向身躯, 头颈部向胸部屈曲, 这样可使脊柱达到最好的屈曲程度, 棘突彼此分开, 易于定位和穿刺, 告诉患儿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不合作者协助固定, 尤其是进针时更要保持正确体位, 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2.3

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儿面色、意识、呼吸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穿刺时可适当和患儿交流, 以分散其注意力, 减少疼痛与恐惧心理, 利于穿刺的顺利完成。

4.3 术后护理

4.3.1

穿刺术结束后, 对配合者及时给与适当表扬。并鼓励其继续与医护人员配合才能减少痛苦, 尽快康复, 早日出院。

4.3.2

穿刺术结束后, 应尽量使患儿保持平卧位回病房, 移至病床, 保持去枕平卧6h, 禁饮食4h, 根据患儿情况, 对习惯用枕者, 在头部放一薄枕, 使颈部肌肉松弛, 腰背部也放一薄枕, 防止穿刺后腰背不适[4]。

4.3.3

妥善处理穿刺处, 保证穿刺点敷料包扎完整不脱落, 密切观察有无渗液, 嘱患儿不要抓挠, 以防局部感染。

4.3.4

加强病情观察,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有无呕吐等情况, 切忌诱导性询问, 以免误导患儿。

4.3.5

嘱患儿6h内保持绝对平卧, 因站立或坐起易引起并加重腰痛, 所以各种活动均应有人协助。给患儿铺好床被, 确保患儿舒适并保证患儿所需物品触手可及, 以免患儿因自动取物而变换体位而引起腰痛。

4.3.6

患儿卧床期间鼓励患儿看儿童读物, 给患儿讲故事, 听舒缓的音乐[5], 或选择患儿平时喜欢的音乐播放, 有利于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减轻或消除腰痛。

4.3.7

如患儿述腰痛剧烈难以忍受或年幼儿剧烈哭闹, 应及时报告医师, 遵医嘱正确给予局部热敷, 镇静, 止痛等治疗。

4.3.8

加强心理护理, 少数患儿由于惧怕腰痛, 术后平卧时极度紧张, 一动不动, 造成躯体肌肉紧张亦可引起腰痛, 要婉转的告诉患儿, 虽然要求平卧但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还是安全的, 不但不会加重腰痛, 反而会减轻腰痛, 在保证身体平卧情况下适当变换一下卧姿, 有利于减轻固定姿势带来的的不适, 6h后鼓励患儿下床行走, 并及时给予适当表扬, 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薛平, 贾萍, 王郁, 等.心理护理对大肠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2) :48.

[2]辛殷捷, 叶怀庄.儿童腰穿后成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4, 7 (20) :1509-1810.

[3]张庆民, 王道斌.腰椎穿刺后腰背部疼痛24例[J].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 (4) :305-306.

[4]Longstaff A.Instan notes in neuroscience[M].The united kingdom Bios.Scientif 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8:95.

腰椎穿刺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的38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定诊断标准, 且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标准:①脑实质原发出血灶>30 mL;②已有呼吸、循环衰竭;③年龄>75岁;④合并严重心肾疾病。38例中, 原发性脑室出血8例, 其中单侧脑室出血2例, 双侧脑室出血3例, 侧脑室伴第3脑室、第4脑室出血2例, 全脑室出血铸型1例;壳核区出血17例, 出血量 (20~30) mL;丘脑区出血13例, 出血量 (10~30) mL。继发性脑室出血病例30例中, 单侧脑室出血12例, 双侧脑室出血5例, 侧脑室伴第3、第4脑室出血3例。所有病人均不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8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6.7岁,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 (3~5) 分7例, (6~8) 分9例, (9~12) 分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为15例。对照组20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55.3岁, GCS评分: (3~5) 分8例, (6~8) 分9例, (9~12) 分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 继发性脑室出血为15例。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以甘露醇脱水、补液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外, 同时于发病 (4~72) h内根据CT显示出血情况, 选择非优势侧侧脑室前角最明显的层面, 测量出穿刺点的位置及角度, 并在额部予以标记。根据CT显示穿刺点处颅骨厚度, 固定可调节穿刺深度的螺旋式颅锥的挡块, 连续锥透颅骨, 用带针芯的微创伤硅塑引流管按所测方向及深度穿刺, 见血性液溢出后, 即拔出针芯, 再将引流管送入 (1~2) cm, 缓慢放出脑脊液, 达到减压的效果,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每次5 mL, 注意进入量与洗出量的均衡, 然后注入尿激酶 (5 000~10 000) U以溶解血凝块, 夹管4 h后放管。控制引流高度在15 cm左右, 观察引流的通畅情况决定是否开启引流最高点的侧孔, 以达到对引流量和颅内压力进行控制的目的。反复进行冲洗引流, 一般每天进行2次。对出血量较大的原发出血区的血肿采用同时经额入颅侧脑室穿刺及锥颅抽吸血肿双管引流, 共对6例病人进行双管引流。血肿引流的操作方式与脑室引流基本相同, 对颅内血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也注入尿激酶 (3 000~5 000) U, 对早期进行引流或冲洗引流液较新鲜的病人同时给予巴曲酶 (立止血) 1 kU血肿腔内注入, 夹管4 h后放管。血肿引流采用持续低位引流, 不用打开引流管的侧孔, 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 隔日1次, 每次置换量20 mL, 并酌情注入尿激酶 (3 000~5 000) U, 置换时关闭脑室 (及血肿) 引流管。保留引流至CT扫描显示颅内积血消失, 试夹管24 h~72 h后病人无颅内压增高等异常现象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疗效评定标准

引流时、引流后2周各按统一标准进行GCS评分1次, (3~5) 分为特重型, (6~8) 分为重型, (9~12) 分为中型, (13~15) 分为轻型。3月后两组再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结果比较, 5级:恢复良好;4级:中度残疾;3级:严重残疾;2级:植物状态;1级: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分别采用U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引流后 (3~7) d, 意识转清17例, 意识无好转或加重1例;对照组 (3~7) d, 意识转清7例, 意识无好转或加重13例。治疗组、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6%和40.0%,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两组GCS评分及GOS评分结果详见表1、表2。

3 讨 论

重症脑室出血病情危重, 内科保守治疗多效果差, 因其可迅速形成脑室内高密度铸型, 尤其是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的高密度铸型直接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 引起脑积水及颅内压增高;同时靠近脑室系统的脑实质内的血肿也有占位效应并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有学者认为, 出血后最初24 h在血块形成过程中凝血酶的释放, 会引起邻近脑组织的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细胞毒作用[2]。而红细胞溶解 (在最初出血后3 d左右达高峰) 是脑水肿形成的另一个机制, 这可能与释放游离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有关。尽早清除第3脑室、第4脑室内的积血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因此内科保守治疗对继发性重症脑室内出血形成的高密度铸型疗效差, 易形成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 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 且存活者因神经功能障碍易遗留较重的后遗症, 从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可迅速降低颅内高压, 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状况, 清除脑脊液中的血性成分, 使病人尽快从昏迷转为清醒。同时血肿内的积血因其通过破入脑室的裂口与脑室相通, 经脑室引流后也可通过脑脊液的冲刷作用得到清除, 达到尽快清除血肿的目的。部分病人直接对血肿同时进行抽吸引流, 以尽快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 这样可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抽吸引流以后, 对病人进行隔日1次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 可及早解除第3脑室、第4脑室的梗阻状态, 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廓清速度, 同时也可避免蛛网膜粘连的发生。加用脑脊液置换术, 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流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血液量, 从而减少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 另外还减轻血性脑脊液对颅内大血管的刺激, 从而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3], 减轻神经缺损征。

结合本组病例治疗结果, 认为本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行侧脑室持续引流, 因为此时尚未形成血凝块, 有利于引流成功, 早期穿刺可减轻高颅压对脑干、下丘脑的损害, 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本疗法操作方便、简单、损伤小, 更适合广大基层医院神经科医师作为应急抢救本病的疗法之一。对出血量较大的原发出血区的血肿采用同时经额入颅侧脑室穿刺及椎颅血肿抽吸双管引流, 有利于脑内血肿的尽快排出。所使用引流管的内径应够大, 以利于引流, 本组使用 (10~12) 号专用脑室引流硅胶管较为适宜。脑室内注入尿激酶量不宜过大, 以免引起再出血, 最好根据定期CT检查结果, 确定血块溶解程度指导给药。腰椎穿刺置换 (CSF) 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颅内与脊髓网膜下腔突然形成压力差而诱发脑疝, CSF澄清应作为终止置换脑脊液的依据。同时应用抗生素及胃粘膜保护剂, 注意防治并发症。

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无一例于术中死亡, 死亡原因为重要脏器衰竭。由于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合理应用抗生素, 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无一例诱发癫痫。临床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 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月后的GOS评分显示治疗组、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6%和40.0%,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因此采用侧脑室穿刺注入尿激酶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措施积极, 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显著, 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积极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远臣, 李振光, 于战涛, 等.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3:183-184.

[2]Yang GY, Betz AL, Hoff JT.Experi ment al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edema, blood flow, and blood-brain barri-erpermeabilityin rats[J].J Neurosury, 1994, 81 (1) :93.

腰椎穿刺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疼痛科2014-2015年住院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经椎板间孔入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节段分布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1.2 纳入标准

(1) 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2) 经CT及MRI扫描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且排除腰椎管狭窄、椎体滑脱及侧隐窝狭窄等特殊变异。 (3) 突出类型适合应用椎板间孔入路治疗者。

1.3 方法

A组根据术前腰椎CT扫描片, 确定拟行穿刺的病变椎间隙, 并做好标记, CT扫描病变椎间盘, 在CT显视器上测量病变椎间盘椎板间孔小关节内侧缘间距, 观察棘突下缘与病变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以及皮肤至突出部位椎体后缘的距离, 通过CT光标, 在皮肤表面做标记, 进一步确定病变椎间盘相应的椎间隙, 经该间隙正中点垂直向患侧旁开1/2小关节间距为穿刺点, 并做好标记进行椎板间孔入路穿刺, 详见图1。B组先自制排针, 用三根长约1 cm钢针以间距5 mm的距离排列并用胶布固定两端以备用。同样根据术前CT扫描片确定病变椎间盘, 将排针的第二根针放至在病变椎间盘棘突下缘,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 观察标记钢针、椎板间孔、椎间盘三者关系, 选择最佳穿刺平面, 取该平面距脊柱中心线旁开1/2小关节间距标记穿刺点, 详见图2。记录两组操作确定穿刺点所用时间, 穿刺到位所用时间、穿刺次数及介入操作结束所行CT扫描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确定穿刺点用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穿刺到位的时间、穿刺次数、操作结束时所行CT扫描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 笔者所在科自2000年以来, 采用经椎板间孔入路行椎间盘突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但在临床操作中发现, 即使CT扫描定位, 也存在穿刺不顺利、反复穿刺等问题, 通过多年的临床积累及收集腰椎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 很多患者的椎板间孔为不规整的鸭梨形, 但用CT平扫来确定穿刺点位置不一定能判断正确的穿刺点。穿刺点的精确定位不但直接决定手术成功与否, 而且还有利于缩短患者患者的俯卧位时间, 减少穿刺副损伤及CT扫描次数。

CT三维重建技术提出于1997年, 此后得到了不断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的扫描及软件技术的应用, CT三维重建技术提供的图像日趋接近实际, 其临床价值也越来越得到肯定[2]。有研究发现CT三维重建技术可成功模拟腰椎间盘的三维空间解剖结构, 为经皮椎间盘穿刺方案及穿刺路径的选择提高较准确的形态学依据, 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穿刺副损伤。很多外科手术医生在脊柱微创手术中, 为提高手术定位的准确性及减少手术创伤常用到体表定位的方法[3,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有效的体表定位的方法, 既可缩短手术时间, 又能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X线辐射伤害。

本研究正是将CT三维重建技术与体表标记方法有效结合。研究结果显示CT三维重建体表定位组穿刺到位所用时间 (2.80±0.97) min, 明显短于传统定位组 (3.61±1.19) min, 穿刺次数 (4.28±0.92) 次, 少于传统定位组 (5.42±1.02) 次, CT扫描次数 (3.57±0.68) 次, 较传统定位组 (4.23±0.82) 次也明显减少。

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 只需要制作一排针, 并利用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成像[5]。结果显示, 通过CT三维重建体表定位组定位时间为 (1.23±0.14) min, 与传统定位组定位用时 (1.22±0.13) min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操作并不延长定位时间。

可见利用体表定位CT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穿刺点, 且将患者腰椎立体化, 设置个体化穿刺路径的方法操作十分简单, 而且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避免穿刺并发症, 并减少了操作者人为误差, 减少了医患的放射性损伤, 是一种简便、有效、易推广的操作程序。

摘要:目的:探索CT三维重建体表定位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2015年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经椎板间孔入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60例患者, 随机分成A组和B组, 每组30例。A组按既往CT平扫方法定位确定穿刺点进行椎板间孔入路穿刺, B组利用CT三维重建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点进行操作。分析两组确定穿刺点所用时间、穿刺到位所用时间、穿刺次数及CT扫描次数。结果:定位用时分别为 (1.22±0.13) min和 (1.23±0.14) min, 穿刺到位用时分别为 (3.61±1.19) min和 (2.80±0.97) min, 穿刺平均次数分别为 (5.42±1.02) 次和 (4.28±0.92) 次, 术中CT扫描次数分别为 (4.23±0.82) 次和 (3.57±0.68) 次,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CT三维重建体表定位方法用于经椎板间孔入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不增加体表穿刺点定位用时, 明显缩短经皮穿刺到位用时、穿刺次数及术中CT扫描次数, 并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体表定位,CT三维重建,腰椎间盘突出症

参考文献

[1]杨磊, 吴云松, 巨辉, 等.CT引导下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 2006, 21 (1) :101.

[2]Kosling S, Dietrich K, Steinecks R, et al.Diagonstic value of 3D sulfate reconstruction in spinal fracture[J].Eur Radiol, 1997, 7 (1) :61-64.

[3]梁荣真, 曾炳恬.腰椎间盘突出空间定位诊断的CT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 :97-98.

[4]游箭, 张绍样, 谭立文, 等.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手术路径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5, 2 (4) :292-297.

上一篇: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下一篇:变电设计中的无功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