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现场质量管理

2024-07-17

审计项目现场质量管理(精选10篇)

审计项目现场质量管理 篇1

项目现场管理在施工管理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多年施工现场情况,就现场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1 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又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它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切实增强现场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是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管理面貌、施工面貌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反映。一个文明的施工现场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会赢得很好的社会信誉。

施工现场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间接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要想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到现场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现场是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现场是项目管理活动的第一线,无论什么问题,都是直接来自现场,出现问题时如不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放任自流而任其发展,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比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概率小得多;现场最能反映出员工思想动态,人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一个人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认为最理想、最顺心的工作,如果他感到不称心,心里就可能别扭而意气用事,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会反映到他的工作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作效率。

项目的现场管理要做到有条不紊,有条有理,明确管理职责是规范项目现场管理的前提。项目部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类别,配备相应的现场管理力量,并按各自的职责明确相应的责任。

总之,到了现场才能清楚地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看其现场管理是否到位。因此,加强项目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项目现场管理“脏、乱、差”,生产经营秩序混乱,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这再次敲响了项目现场管理的警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施工企业人员对项目现场管理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了解现场管理的重要性。2)企业管理层对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3)项目现场规划不够合理,没有合理的设计和论证。4)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现场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工完场清。5)全员没有参与到现场管理中,管理出现脱节。6)现场管理中各种规定和制度不统一,步调不一致,没有企业特色等等。

3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同时在生产活动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现场资源有效利用,现场施工安全科学,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4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2)以班组为重点优化项目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项目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工作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3)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

总之,现场管理与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效益等诸多方面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它在节能降耗方面更是表现突出,抓住了现场管理,也就抓住了项目管理的命脉,只要加强现场管理,那项目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夏玉英.浅谈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8,34(11):212-213.

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的相关思路 篇2

一、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编制科学的审计方案。把现场管理的关口前移至审前调查阶段,重视审前调查,编制科学的审计方案。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必须从审计现场管理的源头抓起,加强审前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现场工作开始前,召开业务会对审计实施方案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对未成熟的方案要重新修改直至通过。让实施方案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审计工作中,依据方案,结合实际,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真正调查研究,避免审计过程中审计重点与工作方向出现偏差。

(二)严格现场取证程序。审计证据是影响和决定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是审计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审计证据质量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充分性、合法性、相关性、目标性五个方面。在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要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其资料的简繁要依据信息含量和价值大小处理,在保证证据质量的前提下,突出对重要事项的取证,有针对性的收集、归档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二是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为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在采用审核、观察、监盘等审计方法时,由于取证的要求不同,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也不相同,应分别加以明确规定,以规范审计取证行为;三是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应要求证据的提供者进行签名或盖章,无法获取签名盖章的证据,要了解原因,并在底稿中注明原因和日期。在评价审计证据时,应考虑证据间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

(三)做好审计组人员的分工及现场调度,加强审计现场组织管理。根据总体审计目标,把所有审计事项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充分考虑审计组每个成员的特长,分配其适当的审计任务。对重要审计事项能够迅速集合处于分散状态的个体共同开展审计工作,对不再作为重点审计的事项,及时分配审计人员到其他岗位,达到及时协同、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开展审计业务的目的。这一过程主要在于审计组长的领导,审计组长要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布置工作,督促落实,指导其他审计组成员审计检查、收集证据、沟通协调等工作: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成果,以及如何调动审计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化管理。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保证审计质量为目标,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编制工作底稿时,应遵循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做到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

(五)强化审计现场沟通管理。审计现场的沟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现代化审计现场每个审计人员的工作按照各自分工进行审计是相对独立的,但他们又组成一个审计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审计活动,某个审计人员发现的线索对于另外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也许至关重要,有些事项的审查本身又需要相关事项的审查结果进行印证。这就要求在审计现场有一个信息交流系统和氛围,并有一个组织者来确保这些有用的信息得到沟通,定期召开审计组现场业务例会和审计组与分管领导碰头业务会议是解决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有效途径。例如,陕西省审计厅每月第四周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由厅主管领导、办公室、法制处、计划统计处、审理稽核处、审计业务处、监察室主要负责人和审计组长组成的会议成员,遵循简明、效率和重要性原则,定期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事项详细汇报和研究,这一制度保证了审计信息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审计人员在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的前提下,注意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协调。沟通可以采取询问、座谈等不同方式,要避免生硬的态度和不文明的语言,学习换位思考,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尽可能的使其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避免被审计单位出现某些抵制审计的情绪。在审计交换意见阶段,审计人员要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反馈意见。

(六)加强审计现场信息管理。一是加强对审计信息认识的管理,重视审计信息对国民经济宏观决策的作用;二是加强对获取与开发审计信息的能力与效率的管理,按照专业标准、综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等技术快速准确获取审计信息;三是加强储存与处理审计信息管理,把审计信息的储存与处理的技术、方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管理;四是加强反馈审计信息管理,突出审计信息反馈的能力与效率,使审计信息能有效的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五是加强审计信息载体的管理,要求对审计现场全过程的各种工作进行记录记载,包括审计计划、审计通知、审计工作方案、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结论、审计建议、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保管,为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总结审计工作和日后的年度审计提供使用依据。

(七)做好审计现场考核管理。注意审计现场的学习和审计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强审计现场考核,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审计人员执法行为的考核;二是对审计组阶段工作的考核:三是对项目审计进度的考核;四是对项目审计工作质量的考核。开展现场审计考核管理可以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种方式,将考核成果录入成果考核登记表,与年度目标责任挂钩。

二、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的机制保障

(一)“人”的保障:加大审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培养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培养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行业知识、专业的判断能力及执业经验,还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审计机关要以职业能力建设为目标,坚持实务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专业职称与提高学历教育相结合,参审实践锻炼与脱产培训学习相结合,办班培训与联网培训相结合,着力完善学习培训教育的扶持、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开展各种业务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的力度,重点加强财政、投资(工程)、绩效、经济责任和计算机审计等专业培训。同时,注重审前学习培训,做好开展审计现场一L:作前的知识准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领域)背景、市场状况、经营规模、行业法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绩效状况等。

(二)“法”的保障:建立健全审计现场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不规范的制度,创新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现场会议制度、现场组织调度制度、现场查证制度、现场进度控制制度、现场工作职责制度、回避制度、适时跟踪检查制度、现场总结考核制度、现场保密制度、现场信息管理制度等等,要逐步进入制度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规范审计基础工作包括规范审计方案的制定程序、审计测试取证技术、审计工作底稿、规范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程序等,要确保不随意调整和更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

(三)“技”的保障:改进和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审计现场管理方式方法,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审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现场工作效率。积极推广运用“金审工程”,审计机关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方法、手段,实施审计监督和审计工作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化系统连通审计机关内部、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各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有效网络通信,开发满足审计业务需要的应用软件和信息资源系统,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借助AO和OA交互系统,审计组上报现场审计资料,包括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简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规定每个项目阶段性上报信息的次数,充分发挥AO和OA系统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便于审计组所在部门领导和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及时掌握审计动态,掌握现场工作与进度控制,对于促进审计人员强化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增强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浅析 篇3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1.1 是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

现代化施工采用的都是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材料以及设备,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和采用素质较高的职工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要求。如果施工现场的秩序是混乱的, 没有进行文明施工, 既使是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更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如塔式起重机在工地的作用主要是垂直运输, 如果整个场地的材料堆放混乱, 施工的平面不合理布置, 那么再好的塔吊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1.2 是企业展示自身综合实力的需要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只有拿出优质的产品才能获得竞争力, 而产品是在施工现场生产的, 这样就突出了现场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说现场成为企业在市场展示产品的窗口。如果施工现场脏乱差或者是“野蛮式”施工, 那么建设单位一定会拒绝这样的施工队伍。实践证明, 只有拥有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秩序, 才能更多地获得建设单位的支持和信赖, 才能使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

2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要求

项目经理要抓好现场管理, 使得整个工程安全、文明顺利进行, 就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 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标牌, 比如介绍工程概况的牌子, 包括工程的规模、承包人、发包人以及监理单位和工期时间等都要详述在内, 整个施工平面图清晰明了, 还有就是项目部的组织架构以及主要的管理人员名单图都要详细展示。整个施工现场要不断地进行巡视检查, 并进行日常管理。积极听取广大民众意见, 抓好整改。总之, 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形象的策划和部署, 在项目经理的指导和协调下, 搞好文明施工规划并严格执行。

3 组织管理措施

3.1 健全管理组织

施工现场要设立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以及栋号负责人等职位, 让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人员都成为文明施工管理的组织成员, 施工总包单位有权对分包单位进行统一的管理, 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保证其文明施工。

3.2 健全管理制度

(1) 岗位责任制。现场文明施工应按照栋号、岗位、专业等分片进行包干,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 经济责任制。单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应包含文明施工, 实行奖惩制度, 要制定奖、罚细则并兑现。

(3) 检查制度。每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 并填写检查表和张榜公布, 这是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要采取定期和随时检查相结合, 综合和专业检查相结合, 个人和集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3.3 健全管理资料

各项文明施工的标准、规定和法律法规等各项质量要做到齐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 质量和安全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都要符合管理的要求, 季节施工方案和平面布置图都要及时地制定出来, 施工日志必须写, 而且施工自检资料填写也要完整, 签字准确无误, 不得涂改, 每次关于文明施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及会议都要有相关记录。

3.4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现代化生产要求文明施工, 就需要积极地采取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为文明施工打下基础, 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集中设置现代化搅拌站, 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大胆地改革施工工艺, 积极的采用新的防水和装饰材料, 应用计算机和监控系统来提高机械化水平, 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手工作业, 降低了劳动强度, 最大程度地实现现代化施工。

4 现场管理措施

4.1 开展“5S”活动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保养, 简称“5S”, 这是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进行的活动, 此项活动在日本和西方的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 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素质, 还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 是实现文明施工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也能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控制, 进而为整个施工现场提供一个整齐、清洁和标准化的施工环境。实施“5S”活动, 需要领导重视, 将其纳入岗位责任制中, 对其施工标准还要不断地进行检查和评比以及考核, 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5S”水平。

4.2 合理定置

把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布置就是合理定置, 这是改善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 也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办法。这不仅可以实现人和物、场所和物之间的最佳结合, 也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进而实现文明施工。

4.3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搞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又一项重要措施, 是符合现代建筑业施工要求的科学管理方式, 这是一种看得见的管理, 贯穿于整个施工现场。该管理方式形象直观, 可以用各种视觉感知来组织现场施工。

摘要:就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要求及现场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施工现场,意义,要求,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诸葛赟.试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S1) .

审计项目现场质量管理 篇4

在审计现场管理中,审计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是审计前线的指挥官,也是审计组与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领导沟通的桥梁,也只有审计组长有资格、有条件全面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职能。审计组长对审计组工作负全责,从程序上讲包括组织编写、实施和调整审计方案;确定审计组人员分工;领导、控制审计组工作进度;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组织编写、讨论、审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对审计组的廉政工作负责。审计组长要组织协调审计资源,确保现场审计按既定方案确定的目标和步骤实施,发现线索排除困难深挖细查,指导审计组查清问题准确定性形成报告,并对例外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应对处理,沟通协调被审计单位配合工作,从而保证审计项目按预计的进度顺利完成。无论从程序和实体方面来看,审计组长在现场管理中始终发挥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职能,掌控了现场管理的实质内容,因此说,一个审计项目是否成功,审计现场管理是决定因素,而在审计现场管理中,审计组长则发挥着决定性核心作用。

二、审计组长核心作用的现状分析

从相关法规规定来看,审计组长权力大、责任大,但是审计组长不是行政职务,而是一种为完成特定审计工作临时受审计机关委托的技术职务。因此,在审计实践中往往出现审计组长核心作用发挥的两个极端现象。

(一)审计组长形同虚设,核心作用无法体现

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审计组长由非部门负责人担任时。审计组长在行政上隶属部门负责人管理,虽然《准则》明确规定审计组长在审计项目上的职权,但是实际上经常出现审计项目由部门负责人操控的情况,审计组长有名无实,有责无权。同时,由于权责不对等,对审计项目的认识程度不同,审计组长与部门负责人在审计项目中经常出现对审计事实和问题认定上的矛盾和分歧,出现内耗掣肘,在审计项目实施中不能形成整体合力,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审计组长难以按照自己思路实施部署安排,最终实际由部门负责人决定,严重挫伤了审计组长的积极性。这种审计机关内耗的结果就是对审计项目审计实施不到位、不深入,问题反映披露不全面、不真实,给审计机关造成极大审计风险。

(二)审计组长越俎代庖,超越权限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审计组长由部门负责人或审计机关负责人担任时。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组长拥有审计组内部的分工用人权、检查复核权、和事实上的审计处理权,尤其是审计机关负责人担任审计组长时,没有对组长权力制衡的机制,审计权力无限放大,审计取证、问题取舍、处理处罚往往是审计组长一个人说了算。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始终有限,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团队积极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工作出现疏漏肯定在所难免;加上各种利益诱惑,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利用审计权力寻租交易也就难以避免,形成徇私舞弊的审计风险,给审计事业造成灾难性后果。

三、如何正确发挥审计组长核心作用

(一)健全完善选拔机制,提高审计组长的准入门槛

一名合格称职的审计组长,首先要具备开拓进取精神、清晰灵活的工作思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其次是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敢于负责、办事公平、廉洁自律。因此,审计机关选定审计组长任职条件要严,标准要高。在各级审计机关中考虑实行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制度,组长任职资格可采取通过统一资格考试或者若干硬性限制条件来获得。任职资格考试可采用各省、市统一组织考试的方式,报考审计组长的条件可以从参加审计工作时间和应具备的学历职称两方面来加以限定。一般为从事一线审计工作三年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助理审计师以上职称的审计人员即可报名参加组长考试,取得资格后方可由审计机关委托担任审计组长。考试内容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组长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特点来设置,侧重于审计实际操作考评。审计人员通过组长任职资格考试后由各省市统一颁发资格证书,审计人员担任审计组长原则上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的审计人员一般不允许担任审计组长。在规定审计组长任职资格的同时,各级审计机关可以规章或文件的形式规定审计组长职责,明确其在审计项目中的权利,确保审计组长能够真正行使职责权限,发挥在审计现场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二)建立职权、利益和责任相统一的审计组长管理体系

审计组长责权利三者必须统一、对等配比,这既是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也是保证审计组长责任制有效运行的核心。各级审计机关可以在内部对审计组长给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如实行组长岗位津贴、优先评优树模和推荐后备干部等办法,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审计组长的责权利与审计组成员的责权利也要进行合理分配。只有每个人的责权利都合理明晰,大家才乐于尽职尽责,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审计组长一要严格遵循审计职业规范,保证审计组按照《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及审计项目计划安排进行审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遵守工作纪律;二要对审计项目业务质量负总责,对派出的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只有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审计项目任务,审计组长才有资格享受组织给予的政治经济待遇。

(三)内外监督结合,完善与强化审计组长权力的制衡机制

为防止审计组长权力滥用,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对审计组长行使权力实行制衡。首先,审计机关引入外部监督方式对审计组长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审计进点公示、廉政纪律反馈单、举报电话信箱邮箱、征询意见函和审计回访等制度,公开有关审计事项,要求被审计单位或被调查单位以及社会协助监管审计组工作。其次,建立重大审计事项必报制度。审计组的工作受部门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监督指导,审计组长要定期作好工作汇报,听取工作指导意见,对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领导,不得隐瞒审计问题,不得擅自违规处理审计问题。同时部门负责人也要按审计分工做好自身工作,不得无原则干预审计组正常工作。第三是完善审计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理处罚“三权分离”制度,发挥审理机构、审计业务会议的职能作用。第四是加强内部监督,由审计机关指定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强的审计人员作为廉政监督员,可直接向审计机关负责人汇报审计过程中违反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的问题和苗头,同时推行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审计组围绕审计目标,进一步检查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对其事实和证据、结论和定性、处理处罚建议、引用法律法规等进行讨论与认定。第五,推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质量事故、违反审计纪律情况及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职、渎职等行为,应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划分应该承担的责任,即使离开审计机关也要追究到位,增强审计纪律的威慑力。

(四)创新落实激励机制,关爱引导审计组长健康成长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委派的审计组长大多属于所在单位的精英型人才,是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石。这类人群,除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外,往往还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理想,但是由于受干部管理权限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大多数审计组长最终只能成为审计机关部门负责人,提拔成单位负责人只是少数,更高层次的发展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作为审计机关的领导人就要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建立对审计组长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的有效机制,包括薪酬激励 、精神激励、晋升激励等,提高审计组长工作积极性。各级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要尊重和保护审计组长应有的权利,为审计组长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放手培养人才,教育引导审计组长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优质审计资源向优秀审计组长集中,激发其创造更好的成绩,积极向党委政府推荐优秀人才,用优秀人才的鼓励带动作用推动审计事业跨上新台阶。

(五)建立审计组长考核制度,优胜劣汰

根据年度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审计机关每年年终对审计组长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审计组长业务能力,由审计机关法规部门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审计项目业务质量,包括审计方案执行情况、审计任务完成质量、审计风险水平、审计资源运用是否合理、审计成果的优化运用情况。二是审计项目审计效果,主要采取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回访、后续审计的形式来完成。三是审计组长廉政责任,由审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考核,还可以采取内部民主评议及聘请审计机关以外社会人士评议的方式进行监督。综合三方面成绩奖优罚劣,对于履行职责优秀的,应当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表彰和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据;审计机关每年按照考核标准对组长资格进行认定,对胜任审计项目的组长保留其资格,对不合格组长应当采取诫勉措施,对连续两年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应当免除其组长资格,取消其组长待遇。通过奖优罚劣,在审计机关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为主的争先创优工作氛围,督促审计组长不断进步。

谈施工现场项目管理 篇5

1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对建筑场地进行科学安排, 合理使用, 并与各种环境保持协调关系。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场管理的目标是:规范场容、文明作业、安全有序、整洁卫生。

(1) 有效的现场管理能促使开发项目正常的建设。现场是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积聚地, 通过建设活动将其逐步转变为建筑物。因此, 现场管理的好坏, 就关系到人流、物流是否畅通, 建设项目是否能正常进行建设。

(2) 有效的现场管理能促使各项专业管理正常的合作。各项专业管理工作是集中在项目现场来完成, 现场管理的好坏, 就关系到各专业管理工作能否密切协作, 正常开展各自的工作。

(3) 有效的现场管理能提高社会效益。项目管理的好坏, 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项目现场管理的好坏。如果现场管理文明有序, 就为项目的利益各方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反映出执行了有关法规。开发项目现场涉及到房地产开发、规划、市政、环保、卫生、消防等法律法规, 如果现场管理好,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遵守了相关法规。

(5) 现场管理对工程质量, 特别是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 运用先进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的一系列运作活动。

(6) 现场管理是各参建单位间联系纽带:工程建设是多单位协作参与建设, 参建单位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这时的现场管理工作便起着润滑和导向的作用, 只有缓和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 把各施工单位局部利益统一到整个工程的整体利益上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既而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现场管理同整个工程中设计、监理、检测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 现场管理在设计、监理、检测和施工单位之间起着联系核心和纽带作用。首先, 在一个工程的施工中,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会对设计进行一些改动, 现场管理部门将改动要求反馈至设计方, 再由设计、建设方和监理一起共同论证改动要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并在达成共同意见后, 以设计变更单或施工联络单的形式通过现场管理部门通知施工单位。其次, 现场管理部门根据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衡量当前的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情况, 当施工质量、工期进度不能达到整个工程质量水平和工期要求时, 现场管理部门将汇同监理、检测进行情况分析, 提出后一阶段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办法并由现场管理部门传达到施工单位, 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

(7) 现场管理起着信息上传下达的作用:从施工现场反馈回的各种施工信息经过现场管理部门的分析、汇总、整理后形成简单、准确、全面的报告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 便于上级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施工情况, 并据此作出明确要求, 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宏观控制, 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和投资三大指标的实现。

2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在大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作过, 也曾亲自管理现场的工作, 发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 开发项目的建设总平面设计与现场的平面布置偏差较大。建设总平面设计是项目现场管理的重要依据。建设总平面设计规划出现场的人、材、机的位置, 然而在现场的真正布置却出入很大, 笔者认为, 现场布置的依据就是总平面设计, 如果不按事先的计划执行, 势必会出现现场随意布置性较大的问题。 (2) 开发项目的现场平面布置动态调整不灵活。尽管要依据建设总平面设计来布置整个建设现场, 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 常常出现一些变数, 而且在开发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 现场布置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多数开发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动态调整拖拖拉拉, 灵活性太差。 (3) 开发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有待加强。项目现场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现场道路不硬化、不通畅;材料堆放不挂牌、不整齐;机械设备缺少漏电保护、防雨措施、操作规程;作业人员不戴牌上岗、无上岗证、穿拖鞋、酗酒等;住宿区及办公区防火设施不完备等。 (4) 开发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检查和监督现场不够。现场的平面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各项规定, 是否满足建设需要, 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检查才能发现, 而如果政府部门和上级部门不来检查, 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就会视而不见, 监督也成为形式。

3 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策略

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管理过程, 要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笔者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现场管理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3.1 合理定置

合理定置是指合理布置项目现场所需要的人、材、机, 实现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最佳配合, 使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定置是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更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应贯穿于整个项目进展过程之中。首先认真调查研究, 找出现场问题之所在;其次, 分析实际情况, 改善现场定置的方案。通过作业分析、工序分析、流程分析等, 掌握定置现状, 提出改善方案。再次, 修改设计。建设平面总设计, 是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变化的。一次性的设计不能满足全过程的动态需要, 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补充、调整, 确保科学合理。最后, 合理定置方案的实施和考核。对现场的各种材料、机具设备、临时设施、施工人员等进行科学的管理, 将所有的物品定置, 做到物必有区, 区必有牌, 按区按图定置, 按标准、规定存放, 图物相符, 并定期进行现场考核。

3.2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建设活动。目视管理便于进行项目参与人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应贯穿于项目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在项目现场的相应位置展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各种标准、管理实施细则等, 可以采用看板、挂板、广告布幔和贴纸等形式展示。利用各种色彩、安全色、安全标志、防火和交通标志等清晰、标准化的视觉信息, 预防事故的发生。

3.3 制定奖惩措施

项目现场管理的好坏最直接有效的策略是加大对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奖惩力度。制定现场管理奖惩制度, 并对项目人员进行交底。在奖惩制度中把有关现场文明、安全等检查内容、评判标准、奖惩金额让每一个参与人员了解。检查要定期进行, 每次检查结果要及时公布, 奖惩都要及时兑现。这样, 项目人员就会自觉地遵守有关制度, 项目现场就会更加文明、安全。

3.4 定期召开现场文明、安全例会

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各专业管理人员定期召开现场文明、安全例会, 并做好每次例会的会议纪要, 让参与人员各自汇报工作和提出合理化建议, 会议纪要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各参与人员, 同时各参与人员在会后要组织所管理的作业人员召开文明、安全例会。层层有责任, 人人有义务, 整个现场管理才会有效果。

3.5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各种素质

鉴于现场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现场管理的要求, 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必须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有关合同。协议的管理规定。现场管理人员要在各级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办理各种地方手续, 这就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合同或协议。在多数情况下, 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凭着自己掌握的法律基本知识和有关合同、协议的管理规定同地方管理人员初步拟定合同或协议主要条款, 再交给项目部中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审查并签订。这样可大大节约合同、协议的办理时间, 保证施工周期。

第二, 必须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现场管理人员在得到一阶段的施工质量报告和施工进度情况报告后, 必须有预见性地去分析按当前的质量水平和进度发展下去, 在工程完工阶段是否能达到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的各项要求, 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很明显, 一个没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现场管理人员将无法根据掌握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和改进措施, 也就不能很好的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进行控制, 甚至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工期指标。

第三, 必须具有相应的、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现场管理工作也是技术管理的工作, 现场管理人员常常需要对现场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工作量、对设计的局部修改进行明确的判断分析, 及时会同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技术人员解决问题, 所有这些都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扎实的技术知识作保障。一个工程、一个项目, 它不可能只涉及到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技术, 相反的, 它必定是各种资源、各种专业知识的综合体。

第四, 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利害关系较多, 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 就需要协调。协调就是联结、联合及调和所有活动及力量。协调的目的就是取得协助, 使协作各方协同一致, 齐心协力, 实现目标。组织协调需要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组织协调的基本工具, 组织协调还依赖于项目人员的合作愿望, 需要项目人员为完成项目目标而做出贡献。在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 现场的组织协调的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项目开始初期, 现场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协调外部关系, 如组织地方政府各部门共同参加工程建设的主要工程量及管线、站场通过的地区的通告, 协商赔偿标准等等。

综上所述, 现场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整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 是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和不可缺的部分。抓好现场管理的工作对整个项目管理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萍, 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刘宝和.油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论文集[A].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1.

[4]马连宏.建设项目管理技术协调[J].山西建筑, 2004 (5)

[5]刘莲欢.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4) .

浅议施工项目现场管理 篇6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管理

在建筑工程现场, 旌工工序繁琐, 工作人员相对来说也比较多, 所以实现对每个人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闲难的。经常会出现由于个别工作人员施工违反规定造成质量问题的现象, 不仅会使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声誉受损, 而且给承包商带来不必要的赞同。因此, 如何控制好施工现场人员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2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方面, 工程项目呈现出线长面广、工程关键点多的特点, 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 对图纸掌握程度不够, 不熟悉新材料、新工艺, 缺乏责任心, 导致施工现场问题较多。常常违规施工、不规范施工等, 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1.3 物料管理

现场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物料种类繁多, 但在实际中, 工作人员把所有物料都放在一起, 而不把这些物料分类, 由于物料的相互影响致使某些物料的性能有所降低, 最终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或者费用的浪费。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 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力, 材料, 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 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 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4 安全意识不高

施工现场安全问题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但在实际中, 人们总是忽视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的制度以及责任落实到个人是建筑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但是, 目前制度和安全责任已经完善, 而实际的公司制度还是不完善、责任还是不明确。比如, 有砦施工单位制定的制度不按照实际情况来, 根本就不考虑有些变动冈素, 就是以前制定的制度现在还能使用, 不做任何的改动, 这样就导致上机领导和施工现场的指导脱节。施工现场是建筑安伞发生的主要场地, 如果施工现场的制度和责任都不明确, 那么贯彻实施工程中, 就只是走形式而己,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就很高。

2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2.1 以人为中心, 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 众多的工种和岗位, 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 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 处处检查。因此, 加强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2.2 以班组为重点, 班组是企事业管理的保证

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 工作对象也在现场, 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2.3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的效益, 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 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 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 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3 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项目管理非常复杂, 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管理体系中, 包括有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合同及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下面仅就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3.1 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 直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 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项目的投资主要在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 因此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和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3.1.1 组织措施。

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成本控制的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编制本阶段成本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3.1.2 经济措施。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帐单, 签发付款证书,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跟踪控制, 定期地进行成本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的比较, 发现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采取纠编措施。

3.1.3 技术措施。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3.1.4 合同措施。

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 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做好工程施工记录, 保存各种文件图纸, 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化情况的图纸, 注意积累素材, 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 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3.2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 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 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

3.2.1 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1) 组织措施。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 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进行进度目标的分析和、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以及调整进度计划。 (2) 管理措施。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在理顺组织的前提下, 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科学和严谨的管理十分重要。 (3) 经济措施。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 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 通过对资源需求的分析, 及时调整计划, 以保证计划得以实现;同时为实现施工进度目标采取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 (4) 技术措施。为实现施工进度目标采取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

3.2.2 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以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开始, 直到工程项目保修期满为止。其工作内容主要有: (1)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求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 编制直接指导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 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的计划, 除此以外还包括物资需求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以及资金需求计划等。 (2) 组织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按进度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施工, 跟踪检查, 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分析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措施落实情况。 (3)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定期检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 分析进度实际完成和计划的偏差,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进度调整, 以达到完成预期目标。

3.3 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

3.3.1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 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 事前质量控制:即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 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 明确质量目标, 制定施工方案, 设置质量管理点, 落实质量责任, 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防患于未然。 (2) 事中质量控制:在施工质量形成过程中, 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 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 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3) 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 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最终产品 (包括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 不流入下道工序、不进入市场。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控制的重点是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缺陷, 并通过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改进的措施, 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3.2 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监督控制手段。

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 旁站监督控制。即在施工过程中于现场观察、监督与检查其施工过程, 注意并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其他的质量问题等, 以便及时进行控制。 (2) 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 严格控制, 不合格者不得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应随时注意控制, 发现偏差, 及时纠正;中间验收时, 对于在施工中的工程体几何尺寸等不合要求者, 应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3) 试验控制。试验数据是监理工程师判断和确认各种材料和工程部位内在品质的主要依据, 每道工序中诸如材料性能、拌料配合比、成品的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打桩的承载能力等, 常需通过试验手段取得试验数据来判断质量情况。 (4) 指令文件控制。所谓指令文件是表达监理对施工承包单位提示和要求的书面文件, 用以向施工单位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提请施工单位注意, 以及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或指示其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 (5) 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6) 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而又不能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承担处理质量缺陷的责任, 予以处理使之达到要求的标准, 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绝开具支付证书的手段, 停止对施工单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显然, 这是十分有效的控制和约束手段。

4 结束语

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篇7

1 目前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最近几年,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建设石油工程项目, 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与工程完成的好坏也越来越多,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工作观察不够仔细也不够严格, 是使工程发生事故数量共同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工作, 从而引起事先做好的应对意外的措施得不到实施, 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不能够具体的去实现和施行, 所以引发了近些年有问题的石油项目工程质量逐年增加, 而且在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件越来越多。引发了这些情况之后, 不但会影响石油工程项目的后续发展, 也是把安全生产建设的理念抛在脑后, 使石油项目工程建设的发展停滞不前。

1.2 管理人员平均水平较低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是现场管理的直接执行者, 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石油工程的项目多数工程巨大而且程序复杂, 在管理人员挑选的过程中, 都是从基层的施工工人里面选择的, 这样的选拔方式很难保证管理人员的道德与专业水平。此外, 工程项目的发展不是一层不变的, 随着工期的不断前进, 科学技术也不断的进步, 施工的难度也会逐步加大, 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逐渐提升, 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又是一种考验。一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不达标, 很容易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或者对现场突发的问题解决不当, 也会对施工的总体进度与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是保持施工环境的基本要求。

1.3 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和完善

就现在来看, 还没有一个管理石油项目施工现场工作室可以按照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去做, 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无秩序工作, 工作室毫无配合性。具有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 可以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管理手段更加规范, 可以很有效的去监视和约束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 这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态度, 使工作人员更热情的去工作, 能够很大程度的推动石油项目施工的速度。而且, 具有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当意外事件突然发生时, 便可以马上找到相关的管理人员, 可以快速有效的处理问题, 保障了施工人员最基本的权益。

2 加强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解决办法

2.1 充分认识现场管理程度加强的重要性

在管理建设石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时候, 利用科学而且规范的方法去控制和管理施工现场, 可以提高建设结果的质量, 有效并且很大程度的使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为了保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具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手段, 提高他们对于现场管理的认识程度, 从而促进工作完成后出色的质量和, 使项目建设的速度加快, 负责工程项目的领导者, 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 宣传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以以上为基础, 使管理人员在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作时能够有效的行使自己的职责, 使他们可以知道在建筑工程中他们的作用是不可以缺少的, 如果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认真负责, 使现场的工作环境和谐稳定, 把自己的管理计划能够运用到现实, 为了石油项目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挥洒自己的热情和汗水, 就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石油项目施工建设工作。

2.2 加强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水平是保障施工项目现场安全有序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就需要我们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首先, 在管理人员的任用与选拔的过程中, 一定要符合专业规范, 要聘用具有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管理人员, 并且通过统一的专业技能考试, 在应试者中, 择优录用。

2.3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质量要有一定的保障, 这就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做以规定, 层层把关, 不允许任何人做出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行为。其次, 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做出规范, 绝对不容许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在施工现场出现。最后, 要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对所有规定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 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与考核制度, 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约束, 弥补施工现场中管理的不足。

3 结语

石油的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在我国的发展中确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前文的总结, 若想保持石油工程顺利的进行, 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很重要, 对此, 一定要从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有效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优化施工现场的环境, 使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 促进石油工程项目的稳定的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摘要:石油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 其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对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石油工程的发展, 对我国的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国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 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场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浅谈做好石油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的几个问题[J].交通企业管理, 2012, (08) :50-51.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篇8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依靠科技手段,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由于土建类行业是以工程项目部为基本单位进行, 管理重点其实就是项目工地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这对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树立良好的施工企业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前沿阵地, 一个项目制定的各项目标能否实现均要通过施工现场这个平台来完成。

2、施工现场是企业的对外窗口, 而现场管理则是一面镜子, 它能照射出施工企业的面貌, 对外起到向社会宣传的作用。

3、施工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焦点:施工现场管理涉及社会各方面的职能部门, 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安全消防、交通运输、文物保护及周边居民等。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加人WTO与国际接轨后, 国外大建筑承包商已经大量涉人到我国国内建筑市场, 特别是一些高尖端、技术实力雄厚的外企进入, 致使我国建筑企业经济结构布局发生了质的改变。那就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土木建筑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把目光定在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模式上。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跟上新的市场步伐, 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使企业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同时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以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使施工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 (3) 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力; (4) 施工组织设计得不到良好的执行; (5)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差。

施工现场管理的混乱是当前建筑企业普通存在的问题。有些施工企业管理不严格, 规章制度不执行, 施工无计划, 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 生产效率低, 材料、工具设备乱丢乱放, 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

三、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现场管理要以经济效益、科学合理、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内容:

(1) 以市场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 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 优化人力资源, 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3) 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 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4) 优化现场协调作业, 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 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 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5) 加强定额管理, 降低物耗及能耗, 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 不断降低成本;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 建立安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施工现场综合考评工作。 (2) 加强培训, 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紊质, 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打下墓础。 (3) 结合施工现场, 探索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规律和工作方式, 并予以落实。

四、施工现场管理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技术在创新, 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土建施工企业管理更有挑战, 它要求管理者要有超强的现代意识, 敢于创新, 树立战略管理理念, 统揽全局, 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现场的管理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管理理念创新,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注重长远利益, 加强战略管理;重视劳动保护, 树立服务形象;加大创新力度, 坚持可持续发展。

2、推进经营方式创新, 发挥品牌优势

结成战略联盟, 扩大经营空间;多元化经营,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行品牌战略, 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项目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管理机制创新, 突出资金管理, 深化成本管理, 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 落实项目管理, 实行质量安全目标管理。

3、加强人才培养, 注重安全教育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创新中还要注意优化人才结构, 发扬企业文化, 要以人为本, 注重安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 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平衡点的过程。

五、总结

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 应引起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施工企业的效益与发展, 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 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 缩短工期, 降低施工成本, 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泽辉:《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工程科学》, 2009, 73-89。

[2]陈志永、刘标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广西城镇建设》, 2007年第9期。

[3]张雷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要求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9, 17。

[4]宁玉辉:《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若干思考》, 《广西城镇建设》, 2010年第10期。

[5]王钊洪:《浅析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6期。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现场是指一项建筑工程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结束的施工主场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影响到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同时还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提升工程质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指导施工全局,应通过综合考虑工程性质、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编制。一个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能降低工程造价,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极大地节约工程费用。因此施工前,要组织相关人员集思广益,共同编制方案,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探讨、调整,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其次,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要定期组织施工工人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的培训,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让施工人员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确保施工现场的规范性施工,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计出更合理的施工方案。

再者,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严格按照工程程序施工。

此外,还应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白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最后,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3.严把建筑材料关

工程造价的60~70%都消耗在工程材料上,所以,材料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容小视。

首先,材料准备充足,及时供应。因为施工的需要,所有施工企业应当准确地准备原材料。材料的及时供应就是为了配合施工企业准确地储备,提供所需原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为了避免拖沓,我们要精心测算出材料消耗速度,并通知材料商准备下一批材料,准时供货。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通知材料商供货。同时,认真学习和掌握建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以方便日后出现各种安全问题,方便管理及查验。

其次,优选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由于材料采购单种类繁多,为避免材料订购与设计不相符,使得工程进度被拖延,必须将品牌、数量、产地和规格等一一地标识清楚,做到材质、尺寸以及模板等一次到位。例如我们需要招收或者适量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有着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又有较好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采购管理人员。

最后,材料检验,严格把关。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因此,材料管理部门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材料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存档保管,特别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种材料分类堆放,例如易燃品、防潮品需要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4.加强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的到来。施工管理要依据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能够保证如果实际施工和原有的计划发生偏差,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首先,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和资料管理员,要求熟悉工程内业资料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资料的归档,根据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对文件资料的有效管理。其次,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施工中发生的各类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和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设计变更、测量记录、试验报告、隐蔽工程报验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和工程签证,工程完工后的竣工图、验收报告等,都要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一收集归类存档,并在工程中积极与业主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联系,弄清业主的具体要求与规定。

5.加强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

首先,建立安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其次,安全员要落实到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此外,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考核监督和技术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考核监督是为了使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建筑施工有关业务知识和技术规范,有效地执行施工过程中的法规及有关安全规范。要抓好施工人员和关键部位与设备的安全,特殊工位等关键施工人员要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6.抓好现场环境管理

一方面,要做好扬尘控制。作业前进行扬尘控制策划,并确保扬尘控制目标、指标和控制措施完善有效。主要道路按规定洒水后清扫并定期洒水,现场目测无明显扬尘;裸露地面按规定覆盖或洒水;运输易飞扬的材料、渣土、土方采用封闭式运输车或覆盖严密,无遗洒污染;运输砂浆、砼时,装车高度应低于槽邦并确保无遗洒污染;四级以上大风停止土方和拆除作业;搅拌机或其他可能引起扬尘的设备应按规定封闭,场内运输不得发生遗洒污染。

另一方面,加强噪音控制。施工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施工噪音排放前应进行管理策划,并确保噪声控制的目标、指标和控制措施完善有效。施工前按规定办理噪声排放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按施工方案采取降噪措施,不发生扰民事件和被投诉现象。在施工禁令时间内,停止噪声作业,做到噪声排放不超标,不受到地方政府部门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

7.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保证,同样也是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质量、材料、资料、施工安全管理,从而保障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地进行,使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齐超.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2(1).

[2]姜竹君.浅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浅议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 篇10

1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的规定, 对工程项目全国成进行组织、管理及服务。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保障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以及经济。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标准,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与协调, 确保工程项目施工顺利的进行, 达到安全、文明、高效低耗的生产目的。近些年来,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质量、效率、进度、造价等等, 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及优化措施

2. 1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者要把握好关键环节以及施工的流程, 充分发挥好现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 同时结合着基础性管理、综合性管理以及动态性管理的原则, 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进行把握: 第一, 管理人员应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 做好工程投标、合同管理、施工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及协调工作, 确保各个环节正常顺利的进行, 同时应加强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第二, 现场管理者应结合着施工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性的管理, 最终使施工效益以及效率达到最大化。第三, 由于项目施工可能会存在工期较长、露天工作、物料管理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 因此管理者应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流动性特征, 将所涉及的经济、技术、法律等各项工作协调组织好,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2优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2. 2. 1做好施工准备,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施工准备是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点, 只有做好周密的准备与统筹的安排, 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具体来说,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构建一流的项目管理团队。 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应有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 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养, 还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做好相互的协调与配合。应根据项目的大小以及实际需求适当的配备项目管理人员, 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做到管理人员齐全, 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标。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后勤人员, 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有力的后勤保障, 免去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第二, 根据计划合理的储备材料, 做好各项物资准备。在工程项目进行之前应做好物资的充分准备, 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 将施工各项材料按照计划以及工序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 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 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 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置机械的位置, 这是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以及保障施工进度的有效途径。

2. 2. 2坚持安全生产, 优化现场管理

安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重中之重, 近些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因此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首先, 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管理者应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项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 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同时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需求, 配备专门的安全检查及管理人员, 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 形成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其次, 应加强管理与检查, 防范于未然。安全检查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项目管理者应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 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那些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指正与教育。实施全方位的检查制度, 最大限度的确保施工的安全。

2. 2. 3以质量为中心, 创建精品项目

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其是否能够成为精品名牌工程。一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材料以及工序较为众多复杂, 因此在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方面应紧抓细节, 实现一流工程质量的目标。首先, 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计划,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 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确保观感美观。其次, 应加强过程的控制, 加强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应加强对过程的控制, 树立过程精品的理念, 严格各项验收及检查制度, 确保每道工序都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 使之成为精品。材料员配合取样员应加强对材料性能的检测, 对材料严格进行品质及外观的检验, 严禁有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工程施工中。最后, 应注重细部的处理以及成品的保护。细部一般指的是一些细小的部位, 不同材料及做法的交接处等, 这些部位的质量一般没有具体的规定, 但是却体现着操作技术以及施工水平, 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操作者应注重细部的处理, 做到精工细作。此外, 还应保护好成品, 防止污染或者破坏, 减少返工的损失。

2. 2. 4以人为本, 创建文明工地

项目施工势必会给周边的居民环境带来影响, 长期的施工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而原则, 提高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打造文明和谐的建筑工地。一方面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另一方面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 应建设节约型文明工地。 应推行绿色环保型的工地, 结合着安全规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施工环境。其次, 应建设具有特色的文明工地。施工前项目经理应召开讨论会议, 落实各项计划方案, 建立责任制, 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还要尽可能的缩小施工的污染范围, 确保居民出行方便。最后, 应加强后勤保障, 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工人, 管理人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后勤保障, 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 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顺利高效的完成施工。

2. 2. 5以成本为核心, 增加企业利润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成本管理是扩大企业资金积累, 为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 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 同时还要保证质量与安全。首先应明确各项责任与目标, 制定综合管理计划。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 并将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量化分解, 形成全员控制的局面。其次应做好预算, 进行成本控制。预算人员应做好综合单价分析, 使项目部能够根据预算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还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 防止返工的现象出现, 以免浪费成本。最后应进行分项管理, 节约成本。分项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以及其他费用, 严格控制及管理这四个方面的费用, 在确保质量以及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控制费用, 合理组织。

3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施工安全、高效、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统筹安排与合理规划, 不断总结先进经验与不足之处, 将施工现场管理趋于科学化与规范化, 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同时,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摘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效率, 实现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 建设精品工程项目。本文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 并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树军.浅议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11 (7) :192-192.

[2]康怀鹏.浅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2) :133-134.

上一篇:鼻内镜下鼻出血的治疗下一篇:有效性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