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的原因分析

2024-08-20

差异的原因分析(共12篇)

差异的原因分析 篇1

1 引言

自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吸引了大量的FDI。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引资政策及各地区地理位置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FDI区域分布呈现极度失衡的状态, 东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等方面都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4.70亿美元, 其中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9.22亿美元, 占全国引资份额的81.94%。随着近年来我国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FDI区域分布的这种不平衡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FDI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 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如:武剑 (2002) [1]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得出FDI区域差距对GDP区域绝对差距的贡献度为19.71%, 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Fu (2004) [2]采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各自的人均GDP比值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 利用我国16个内陆地区1995-199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FDI流量差距每增加1%, 区域经济差异就增加0.02%。还有一些研究 (Yao & zhang, 2001[3];Demurger, 2001[4];Zhang, 2001[5]) 表明FDI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而对内地经济增长却没有正的影响, 这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实证研究从不同侧面证实了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为学者们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然而, 要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 更主要的是要了解FDI区域分布不平衡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作用机制, 不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该方面的研究。有鉴于此, 本文尝试以TFP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变量, 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 并对其中介效应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 以期能为我国制定相应措施以缩小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然后是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2.1 中介模型的构建

FDI作为我国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依然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 所占比重始终在80%以上,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FDI差异悬殊。从这个角度来讲, FDI的这种区域分布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另一方面, 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 它不仅为东道国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投入, 对东道国还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 (E. Borensztein, 1998[6];蒋殿春、夏良科, 2005[7], Yao and Wei, 2007[8]) 。这种溢出效应是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进力, 而技术进步又是经济增长另一重要源泉, 故FDI区域分布差异应该还会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差异而间接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称其为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间接效应或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为了实证分析FDI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影响机制, 本文构建以下中介效应模型 (相应路径图见图1) :

dgapit=a0+a1dfdiit+a2dkdit+a3dhit+ε1it (1)

dtfpit=b0+b1dfdiit+b2dkdit+b3dhit+ε2it (2)

dgapit=c0+c1dfdiit+c2dkdit+c3dhit+c4dfpit+ε3it (3)

其中:t表示年份, i表示省份;ε1、ε2和ε3为随机干扰项, 假设其服从均值为零, 方差有限的正态分布。式 (1) 中dgapitdfdiitdkditdhit分别为中西部①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FDI水平、国内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区域差异, 系数a1、a2和a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 (total effect) , 式 (2) 中dtfpit为中西部地区第t年省份i与东部地区TFP的区域差异, 系数b1、b2和b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式 (3) 中系数c1、c2和c3分别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 。

将式 (2) 代入式 (3) , 则有下式:

dgapit=c0+ (c1+c4b1) dfdiit+ (c2+c4b2) dkdit+ (c3+c4b3) dhit+ε4it (4)

式 (4) 中系数c4b1度量的是FDI区域分布差异通过中介变量TFP区域差异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mediating effect) 。

从路径图 (图1) 可以看出, 本文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是递归的 (recursive) , 即在路径图上直线箭头是单向的, 没有反向或循环的直线箭头;且误差项与应变量间无弧线箭头联系;加之本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全部是显变量。该情况下, 实证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通常的回归分析替代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估计及中介效应的检验, 因此, 后文实证分析采用常规的回归分析。

2.2 样本选择及变量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数据缺失严重, 故未将其纳入样本范围;而重庆市只有直辖后的数据, 故将其并入四川后纳入样本范围。文中1990—2004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6年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6年及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所有涉及价格度量的变量都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dgapit为区域经济差异。与Fu (2004) [2]类似, 本文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GDP的比值dgapit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设定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FDI区域差异dfdiit、国内投资区域差异dkdit、人力资本区域差异dhit和技术进步区域差异dtfpit等。

dfdiit为FDI区域分布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FDI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之所以选用FDI存量概念, 是由于FDI与其他各种资本一样, 在具体劳动生产过程中前面各期FDI残值也发生了作用, 若选用FDI流量概念则忽视了前面各期FDI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对FDI存量进行过统计, 故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FDI存量进行估计, 其具体的估算公式如下:

FDIit=FDIi, t-1 (1-δit) +fit (5)

其中, FDIit为省份it年的FDI存量;fit为省份it年的FDI流量, 即当期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δit为省份it年FDI存量的经济折旧率。与张军等 (2004) [9]估计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相同, 本文也采用固定经济折旧率9.6%;FDI存量的基期数据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计。

dkdit为国内投资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人均国内投资存量的比值来衡量。此处的国内投资存量为总资本存量与FDI存量的差值, 总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 (张军等, 2004) [9]计算, 基期总资本存量的估算同样采用稳态方法 (King and Levine, 1994) [10]进行估算。

dhit为人力资本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人力资本水平的比值来衡量。此处采用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设定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平均教育年数分别为0、6、9、12 和16年, 计算公式为:HUM=prim×6+midd×9+high×12+univ×16, 其中primmiddhighuniv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程度居民占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dtfpit为技术进步区域差异。采用第t年东部地区与该年中西部地区省份i各自TFP的比值来衡量, 分省份的TFP采用索洛余值法进行估算。

3 实证分析

3.1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

在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 若简单地使用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 会忽略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从而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因此,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估计模型, 这样可以控制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地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可靠。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 通常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fixed effects) 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s) 两种方法。固定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与自变量相关, 并通过给每个截面设置一个虚拟变量来对模型进行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法假设截面扰动项μi随机分布且与自变量严格不相关, 并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GLS) 对模型进行估计。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取决于Hausman检验, 若通过显著性检验, 则拒绝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否则接受原假设, 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另一方面, 观察变量dgapdfdidkddhdtfp的数据, 发现上述五个变量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同趋势性, 考虑到对变量取对数后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 且对数化后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 因此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本文利用STATA9.0软件对模型 (1) (2) (3) 分别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注:1.表中变量全部采用自然对数形式;2.***、**、*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3.回归系数下方为固定效应模型的t值或随机效应模型的z值。

就模型 (1) 而言, 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 (2)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拒绝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 (3) 的Hausman检验卡方值在1%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接受原假设, 故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参数估计后, 便可以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3.2 中介效应的检验

与参数的估计相比, 中介效应的检验相对要复杂些。根据检验的原假设来分, 一般对中介效应的检验有三种方法: (1) 依次检验回归系数, 即依次检验H0:b1=0和H0:c4=0, 若二者都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结果一目了然, 且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小;弱点在于当中介效应较弱时, 检验的功效很低,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2) 检验H0:c4b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 即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较小;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b1=0或c4=0只有一者成立时,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 (3) 检验H0:a1-c1=0, 若该原假设被拒绝, 则中介效应显著, 否则不显著。此方法的优点也在于检验的功效较高;但弱点在于检验结果不易观察, 且当中介效应不存在 (c4b1=0) , 只要c4显著, 则中介效应就显著, 此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很大。由于三种检验方法各有利弊, 以下分别利用三种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以期能实现三种方法的优势互补, 对该中介效应进行更加科学和客观地检验。

由表1报告的模型回归结果可知, 利用方法 (1) 进行检验, 中介效应显著, 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详细描述利用方法 (2) 和方法 (3) 进行检验的情况。

方法 (2) , 检验H0:c4b1=0的关键在于求出c^4b^1的标准差, 目前至少有5种以上的近似计算公式, 当样本容量较大时, 各种检验的功效差别不大, 本文采用Sobel (1987) [11]根据一阶Taylor展开式得到的近似公式:

sc4b1=c^42sb12+b^12sc42 (6)

其中, sb1, sc4分别为b^1c^4的标准差, 检验统计量为z=c^4b^1/sc4b1。由于本文中介效应c4b1为0.036, 相对较小;而MacKinnon等 (2002) [12]的模拟比较研究发现, 在样本或总体的中介效应较小时, 使用他们设定的新临界值②检验的功效比同类检验的功效要高, 故本文采用MacKinnon等设定的新临界值。从本文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c^4=0.266sc4=0.039b^1=0.134sb1=0.013, 则检验统计量z=5.745, 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新临界值3.283, 故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方法 (3) , 检验H0:a1-c1=0的关键也在于求出a^1-c^1的标准差。目前近似计算公式也很多, MacKinnon等 (2002) [12]的模拟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利用Freedman等 (1992) [13]推出的公式进行检验具有较高的功效, 其计算公式为:

sa1-c1=sa12+sc12-2sa1sc11-r2 (7)

其中, sa1, sc1分别为a^1, c^1的标准差, r为变量dfdi和变量dtfp的相关系数, 检验统计量为t= (a^1-c^1) /sa1-c1。从本文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a^1=0.104sa1=0.011c^1=0.068sc1=0.012r=0.522, 则检验统计量t=5.705, 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故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由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可知: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显著,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除了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外, 确实还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TFP区域差异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3.3 实证结果分析

从模型 (1)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总效应, 即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扩大,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也会随之扩大。另外,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总效应a1为0.104, 较之Fu (2004) [2]研究中的总效应0.027有较大的差异, 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本文的外资使用FDI存量概念度量, 而Fu (2004) [2]的研究中外资使用FDI流量概念度量, 忽视了除当期之外的前面各期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模型 (2) 测定的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差异、国内投资区域区域差异和人力资本区域差异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 但只有变量dfdidh的回归系数显著。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FDI分布差异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都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国内投资分布差异对TFP区域差异没有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FDI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存在正的溢出效应, 而国内投资却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变量dfdi的回归系数0.134较之变量dh的回归系数0.122略大, 这说明对技术进步区域差异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较之人力资本区域差异要更大。

从模型 (3) 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不难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都显著, 这说明四种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都有正且显著的直接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直接影响中,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FDI区域差异较之国内投资区域差异要小, 然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FDI区域差异不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直接影响, 它还以技术进步区域差异作为中介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间接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与及引入外资量的不断增加, 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为了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机制,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分别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对TFP区域差异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研究表明: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的正影响, 而且FDI的区域分布差异在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同时, 还以TFP区域差异为“中介”显著地间接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即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区域分布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不仅存在直接效应, 而且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本文实证分析所蕴含的启示是:外资引入量的日益增加, 确实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外资区域分布的严重失衡也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要缩小由于外资区域分布差异造成的中西部与东部的区域经济差异,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 中央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以此鼓励更多的FDI流入中西部地区, 从而减少由于FDI区域分布差异而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提高当地学习及模仿先进技术的能力, 即提高当地的技术吸收能力, 从而减少由于中西部与东部地区FDI技术溢出效应差异而间接造成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

差异的原因分析 篇2

很多研究者对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情况作了较为全而的比较调查研究。杨建芳(2009)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收入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各职级教师的总收入和津补贴都低于相应职级

教师的全国平均水平;教师基木工资的省际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津补贴上,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差异;省级津补贴政策对教师津补贴影响最大,县级津补贴政策也处于主导影响地位;中、东部省内工资收入差异受当地经济水平影响较大,西部地区省内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明朗。栗俪云(2009)对中国第四次工资改革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师工资水平进行的定量研究表明,教师工资呈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背离的现象。日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微观层而上,研究了我国各级教育的教师工资水平差异、工资结构差异以及差异的影响因素。而我国宏观层而的教师工资区域差异如何、如何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等方而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为此,木文试图利用离差法、相对比率法、极差法、标准差法、变异系数法、基尼系数法、泰尔指数法等多种衡量差异的方法,对我国教师工资的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两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卜。

表1歹J出了1997年~2009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教师工资。从总体上来看,不管是全国教师人均工资,还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都呈现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从纵向比较来看,1997年到2009年13年间,全国人均教师工资增长了4.32倍,东部地区增长了4.37倍,中部地区增长了4.01倍,西部地区增长了4.46倍;从横向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均教师工资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教师工资13年的平均值是中部的1.52倍、西部的1.33倍。

表2显示,全国及分区域人均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趋势呈现“波浪形”。1997年一2001年间,教师工资环比增长速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1年达到最高峰值;2001年一2003年间,增速呈现卜降趋势;2003年尸2007年间,增速又呈现上升趋势,到2007年又达到最高峰值;2007年一2009年间,增速又呈现卜降趋势。2001年和2007年教师工资环比快速增长背后有着明显的政策效应。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同年中央则政每年安排5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助中西部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以确保其按时足额发放,因此当年教师工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7年教师工资普遍大幅度增长,则得益于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的新一轮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各地落实法律精神和改革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大大提高了代写论文教师工资。教师工资绝对差距是由全国或该区域最高的教师工资减去全国或该区域最低的教师工资得到的,它可以粗略反映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1997年尸2009年,全国及三大区域教师工资绝对差距呈现逐

年加大趋势。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均超过了两万元,而中部地区绝对差距仅为5000元左右。可见,全国、东部及西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很不均衡,中部地区教师工资分布比较均匀。

从极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7517元增加到2009年的40382元,增加了4.37倍。从标准差指标来看,全国教师工资的绝对差距从1997年的1947元增加到2009年的10703元,增加了4.49倍。根据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我们计算出了全国及分地区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并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从总体上看,全国教师工资基尼系数均不超过0.2,说明我国教师工资分配的水平总体上是均匀的。但是,从分区

差异的原因分析 篇3

一、不同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因素

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国家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不同区域间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的来说,我国区域政策变化相对较大的有以下几次:第一次变化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前,针对解放前我国工业底子薄、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的特点,同时为满足国防安全建设的需要,国家长期以来把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内地和“三线”地区。通过国家的直接投资以及重点项目建设,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业城市,缩短了城镇化区域之间的差异。第二次变化始于改革开放,出于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需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政策注重向“沿海倾斜”,为此设立了“经济特区”(1979年),提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策略(1984年),逐步扩大开放的范围和幅度,并于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新区,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战略支持。但是,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于是政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第三次转变,由“沿海倾斜”转变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了当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现阶段,政策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积极意义,注重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因为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在不降低大城市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同时,能够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城市病”,而且相对集中的城镇化布局,还可以有效避免城镇过于分散所带来的土地浪费现象,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如果说政府因素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外在因素,那么经济因素则被称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城镇化就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

1.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过程反过来又能加速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随之居民的需求层次、消费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一般消费品的消费占比下降,而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商品消费占比上升,这一变化的结果必然带动各种要素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出现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出同样规律的还有三次产业中就业人口的变化,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二、三产业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演进又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中,这一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城镇化的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提升了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同时对周边农村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进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世界城镇化的过往经验表明,城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出现而逐步发展的。首先,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例,工业化、城镇化早期阶段,英国、法国等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均超过了95%,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能真正进入成熟的现代城镇化社会。就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推进工业化进程就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其次,工业化以增加收入的方式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同时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不断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非农业人口的生活需求。再次,在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企业和厂商也获得了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生产条件的便利场所,为自身在商品销售过程中获得利润提供了保障,使得政府可以运用企业利润缴纳的财政税收资金完善和改进城镇的基础设施,从而为城镇提供更好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居住环境。

3.资金投入是城镇化的保障。在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的持续流入有利于新城镇的形成、老城镇的不断发展,资金的充裕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进程的快慢。自工业革命以来,资金作为工业支撑城镇发展的源泉,对城镇规模的扩张作用明显,充足的资金投入能够有效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能够扩大城镇的边界,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工作。从城镇发展的历史来看,由资金拉动而形成的现代都市比比皆是,例如我国解放前的上海、天津以及现代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崛起就是例证。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既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又有社会资金的投入,前者的投入多在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后者多在房地产领域。此外,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跨境投资亦成为全球化条件下城镇发展过程中又一条资金来源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外资正在逐步成为其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城镇化日益国际化。外资对城镇化的直接推动作用表现为当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所创造的大量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结构由农业经济为主转为工业经济为主;间接推动方面则表现为本地企业通过外资大规模的技术转移、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而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创造大量的利润并有效促进本地经济的持续繁荣,本地经济的持续繁荣又能带动大量的金融、娱乐等服务型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就业的增加,促进经济繁荣的持续循环。

二、经济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通过对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内、外因素的具体分析,我们了解到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积极影响,特别是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显著影响。正是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工业生产总值,二、三产业比重,全社会固定投资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这些经济因素在不同时点变化的异同,形成了区域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具体而言,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造就地区之间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能够积累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行城镇化建设,通过承接技术转移来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的增长和长期繁荣,为更多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盈利的提升又能吸纳更多的非农人口就业,非农人口的减少又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最终,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现今不同区域间城镇化的差异。因此,除了在政策层面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的举措之外,还应提升城镇化水平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防止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之间二元差距的不断扩大,从而实现区域间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消除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不合理现象,除了在政策层面继续给予中、西部关照之外,更要注重影响城镇化的经济因素,不断提升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尤其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布局,发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适度有序吸引资金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旧城改造,大力提升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扩大新转移到城镇人口的就业比例。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城镇对周边农村的带动能力;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演进;注重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此外,通过解决弱势群体在城镇所面临的医疗、社保、福利、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诸方面的困难,切实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这样一来,不但众多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而且能够有效扩大内需,从而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差异的原因分析 篇4

1 引起医护记录差异的原因

1.1 开医嘱与执行医嘱时间不一致

在基层医院, 往往是医生先开医嘱 (除抢救时口头医嘱外) , 然后由护士查对医嘱, 领药、配药后才能执行医嘱, 给患者实施治疗, 因此, 必然造成医嘱与治疗时间不一致。在平时, 1个科室6~8名医生几乎同时开医嘱, 而护士只有1名或2名查对医嘱, 上电脑一一核对, 需用30 min~50 min, 即使是临时医嘱也需要1 min~2 min核对, 取药至少5 min, 如果科室有备用药也要花几秒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浅静脉细, 不好找, 老病号必须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 新入科患者若碰到静脉穿刺技术不高的护士, 1次穿刺不成功, 还需多次, 有的还要请别的护士穿刺, 而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后需要十几秒钟后才开始起效。医生往往记录患者入科时的病情, 护士则记录治疗前后的病情, 因此, 医生和护士记录病情变化必然有差异, 但其如实地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 必须标明记录时间。

1.2 医护记录病史差错

由于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后, 基层医院患者剧增, 值班医生每日收治患者数量高达十几人, 还要抢救患者, 书写4~5名治愈患者出院记录, 工作量大。住院医生一般由早上入科室后到晚上23:30后回家, 中餐和晚餐均在科室吃, 繁重的工作量易引起医生疲乏, 注意力不集中或忘事。有的患者在外院治疗过, 有的患者自服一些治疗疾病的药物, 医生有时漏记, 或将第1名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到第2名患者的病历中, 张冠李戴。有的患者有糖尿病史, 有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有胆结石, 而诊断中无此诊断, 发生了漏诊。有的患者家族中有传染病, 而病史中无此记录, 有的患者有遗传病家族史, 有的病历中未记录, 多数漏记项目发生在外科病历中。因此, 繁重的工作量是引起医生和护士漏记或错记的主要原因。

1.3 医护记录病情变化的时间不一致

除慢性疾病患者外, 一般入院患者病情都很急或很危重, 患者入院前与住院前症状和体征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前为端坐呼吸、发绀, 入急诊室处理后哮喘有所缓解, 端坐呼吸消失, 可以平卧。入病房时医生忙于给患者体检, 为了快速完成病历书写, 参照门诊病历记录, 病情记录较入科时实际情况重, 而护士记录则是按患者入科时的症状和体征记录的, 因此造成医护记录不一致, 这是医生偷懒所致。又如急性胰腺炎患者, 腹痛剧烈, 在门诊用止痛药后患者腹痛逐渐减轻, 入科后先医生体检, 医生记录在先, 护士接诊患者时, 患者腹痛明显减轻, 记录腹痛的症状和体征不一致, 而且血压和脉搏也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是事实求是的, 不必责怪[1]。另外, 医生开完检查单后, 一般在第2天早上做检查, 下午检验科和功能科出结果, 护士在看到检查单后先作了记录, 如果主管医生今日休息, 患者出现异常结果后由值班医生先做处理, 并复开检查单, 次日值班医生看到的则是复查的结果, 如果值班医生偷懒, 未记病程记录, 而主管医生次日所记录结果与前日结果自然就不一致。例如:1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2周后复查血象, 白细胞记数1.5×109/L, 当日值班医生给患者开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后, 次日查血象, 白细胞升到3.6×109/L, 由不正常变为正常, 但病程记录中未反映出来 (值班医生未记录或记录不全) 。次日, 主管医生若不认真检查化验结果, 将虚高的血象作为正常值, 一旦化疗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骨髓损害。

1.4 抢救记录时间不一致

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 当有急危患者时, 多数是口头医嘱, 先吸氧, 通畅呼吸道, 心电监护人工心肺复苏,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症状和体征用药。由于医生要做人工心肺复苏, 下口头医嘱, 请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医生会诊, 操作流程较复杂,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患者死亡后, 医生大脑一片空白, 不知何时何地采用了什么抢救措施, 有时病危通知书没有及时送达患者家属, 或未让患者家属签字, 至于抢救过程中的细节、何时吸氧、何时人工心肺复苏、何时下口头医嘱、患者何时苏醒只能记一个大概时间, 医生和护士在作记录时也没有统一时间, 因此, 必然造成记录不统一。另外患者死亡后, 医生记录患者死亡全过程较简单, 何时呼吸心搏减慢, 何时停止, 何时瞳孔散大, 何时对光反射消失, 心肺复苏多长时间, 何时用心三联, 何时用呼吸三联等等。患者死亡后的诊断和死亡原因为同一种结论, 如肺癌晚期呼吸衰竭患者死亡后, 患者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 有的医生将死亡诊断和死亡原因都填为肺癌晚期呼吸衰竭, 而护士则将死亡原因记为呼吸衰竭,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为肺癌晚期。因此, 有的医生的医疗文书书写水平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医生和护士都应有强烈的责任心, 对患者生命负责, 克己奉公, 每用一种药、每做一种治疗均要及时记录其全过程, 将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副反应、疗效等) 如实记录。医生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 要有对治疗的效果分析及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分析, 记录要全面, 记录重点突出, 记录时间要到分钟。每个科室都应成立病历质量控制小组, 医生组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任组长, 护士组也由副主任护师任组长, 平时医院医务处和护理部经常组织医疗和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长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 准确执行医嘱, 严禁涂改, 杜绝空缺。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医疗文书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认识到完整的原始资料对减少和解决医疗纠纷所起的作用[2], 从细节抓起, 反复要求, 反复检查, 从而使医护记录达到一致。

2.2 如实记录病情变化

有的科室, 患者在门诊用药后, 病情有所好转, 入科后医生记录的病情较重, 少数医生转抄门诊病历记录, 没有正确反映情况变化。有的患者的病程记录一直较平稳, 某时刻患者突然死亡, 病历中没有反映患者死亡的先兆和诱因, 也没有病情变化记录。如:某院一份抽查病历记录某老年冠心病患者08:00病情稳定, 一般情况尚可, 10:00患者心脏病发作, 猝死, 未记录死亡预兆和死亡发展经过, 纯属医生偷懒或未仔细观察病情所致。而护士则记录了患者09:00许乏力、头昏、心悸, 血压100/60 mm Hg, 09:30患者意识障碍,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发绀, 呼吸急促, 测血压80/50 mm Hg, 并给患者吸氧, 呼医生查房, 医生口头医嘱:继续观察病情;09:50, 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讲述患者病情恶化、昏迷, 此时医生给患者救治, 静推心三联、人工心肺复苏无效死亡。因此, 医护记录不一致并不是坏事, 有一方能正确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尤其不能机械统一。

2.3 加强医护人员法制教育

有的医生或护士之所以记录不认真, 错记、漏记, 书写病历不严肃是因为其法律意识淡薄, 把病历书写不当一回事, 而医疗纠纷则往往发生于此。在基层医院, 领导多注重医生病历书写, 而忽略了护理记录质量,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8条明确规定了护理记录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之一, 充分肯定了护理记录在医疗护理治疗中的作用。在平时, 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结合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将问题与法律、法规对号入座, 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对书写病历的认识。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 也要加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培训, 提高书写水平, 分专题学习, 改进常规错误, 杜绝习惯用语, 以医学名词、医学术语表达, 危重患者入院4 h内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科主任查房, 一级护理以上患者48 h内有护士长查房记录, 记录的时间要到分钟, 记录的内容要客观, 治疗及护理措施要落实到位, 体现治疗与护理重点, 减少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另外, 要加强医护沟通, 医生与护士工作中互相支持, 互相配合, 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而且能给患者一种心理安慰, 尤其在抢救急危患者时, 护士之间、医护之间要全力以赴, 不能医生在抢救, 护士在一旁观看, 护士在抢救, 医生在一旁写病历, 要分工明确, 合理安排, 有条不紊。书写记录要随时核对, 避免出现时间差异和病情转归的不一致, 减少记录中的差异。

总之, 在基层医院, 引起医护病历记录不一致的原因很多, 要克服这种弊端, 医护人员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心, 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病历书写和质量控制, 使医护病程记录与患者病情变化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孙雪玲.医嘱内容与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性问题分析与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 2010, 40 (9) :35-36.

物流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篇5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物流涵盖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所有的工农业产品除加工与生长期间外,几乎都处于物流过程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看,凡是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实现资源配置。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

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物流经济活动在横向上构成了物流产业。这个产业以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业为主体构成,同时还包含商业、物资、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的一些领域,涉及机械、电气化中的物流装备生产行业和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的物流活动。其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非常突出,若按国民经济现行的分类管理办法,物流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之中,但为了对现有分类管理体制加以补充,确定物流产业的分类还是很有必要的。区域物流产业的构成事实上,社会分工和区域分工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的形成、发展和替代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进而推动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广义地讲物流产业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基础产业

这个产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点与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构成,为各个经济系统运行提供物流基础设施,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主要物流设施包括车站、货场、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线、公路、仓库等。充分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和增量资源浪费是其重要的设计原则。

2.物流装备制造业

这是物流生产力中提供劳动手段要素,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大体上可划分为集装设备生产行业、货运汽车生产行业、铁路货车生产行业、货船行业、储存与搬运设备制造业等。物流装备制造业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3.物流信息业

这个产业由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及系统管理等产品与服务的行业组成,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结合。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它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

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

区域物流产业的性质

物流产业涉及多种行业,它具有三个性质,即基础性、服务性和综合性。

1.基础性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物流对所有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都有影响,它通过运输、仓储等生产、流通条件与手段对国民经济起基础性作用。物流产业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品使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又不断将产品输送给不同的需要者,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关系需要物流维系,国民经济也由此得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基础性有时也可以看作战略性,物流要素中的许多重要载体如铁路、邮政、电信等一直被认为是关系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行业和部门。

2.服务性

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它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说物流产业是服务性产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就供应链与客户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现由供应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动;二是就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而言,物流产业强调增值服务,仓储、运输等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服务是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综合性

物流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它既是一个庞大的纵向经济领域,也是一个为其他所有经济领域服务的横向经济领域,横跨多个基础性、服务性行业,涉及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区域物流产业基本特征

区域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

空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物流的经济基础。空间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天赋的,如土地、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矿产、耕地、水源、日照、风雨雷电等,并非人力所能轻易改变;社会资源指劳动力、资金、科技教育、各种知识、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工艺水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乃至思想观念等,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地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不同的区域都存在由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构成的空间资源。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资源分布都不可能完全等量、均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区域物流就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当然,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空间资源分布也是有差异的,但大体相同,否则就不会成为同一个物流区域了。

2.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物流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是划分物流区域的重要标准。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因此,物流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而经济发展程度又主要考察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地区将形成各自不同的物流区域,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物流区域内部,物流在不同地方的发展程度是相近的,而不同的物流区域其物流发展程度往往差距很大。物流发展程度与空间资源分布状况联系紧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物流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充足的社会资源则是提高物流发展程度的经济基础。

3.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毫无疑问,区域物流尤其是地区物流、地方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或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区域物流的形成与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区域或地区经济利益的反映,因而,区域或地区之间的物流竞争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应当受到鼓励、保护和正确引导。但在一国之内,区域物流应当接受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之间的支持,帮助也是必要的。即使经济发达地区,长期以来也得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其发展起来后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义不容辞的;另外,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也会产生生产要素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的差异分析 篇6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审计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在主体、手段、风险与结果等方面有着诸多共性,因而无论已发表的司法鉴定理论的研究成果还是司法实践中,常出以审计取代司法会计鉴定的情形。这些认识和做法不仅违反了有关诉讼法律规定,而且对于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的发展和司法实践都产生了消极后果。因此,有必要就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在概念、操作及结论的诉讼意义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划分,以便于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司法会计鉴定来查明事实,正确地处理案件。在这里从两者的概念、特征、主体、操作程序、工作结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概念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是司法人员在办理刑事或民事案件的过程中,通过对案件资金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从会计资料中收集会计证据、证明案件中与资金有关的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依照法规和有关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取得充分有效的证据对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经济监督、评价、鉴证的活动。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诉讼活动,而审计工作则是一项经济监督活动。

二、特征不同

司法会计工作是一项诉讼活动,因此,司法会计鉴定人有权查阅与鉴定事实有关的案件材料,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有权拒绝接受聘请或因材料不足,拒绝鉴定;司法会计鉴定人独立进行鉴定,不受任何人或单位的干扰;有权要求委托或聘请机关支付鉴定开支费用。司法会计鉴定人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它必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案件中的专门问题。鉴定人是鉴定活动的参与者,在诉讼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鉴定的目的是收集证据,鉴定结论在诉讼活动中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使用的。

审计是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工作。我国《审计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审计机关独立性的法律依据。同时审计的独立性还体现在审计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他经济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审计监督又促进其他经济监督做好监督工作。以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主体不同

(一)主体的产生程序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人是由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且不需要鉴定事项涉及单位的委托或认可,司法会计鉴定人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委托和被委托关系。审计人员是由审计机构指派或聘请的,除政府审计外,中介审计机构需要接受委托,才能委派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活动。

(二)主体的范围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人可以由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具有司法会计专业知识的专职司法会计技术人员、会计师、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担任,而审计通常只能由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进行。

(三)主体的诉讼地位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人是诉讼参与人,享有特定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而一般意义上的审计人员不是诉讼参与人,即使涉及诉讼时,通常只是作为当事人或一般证人。

四、操作程序不同

(一)操作环境不同

首先,司法会计鉴定属于诉讼措施,在获取检材和实施技术检验方面,有比审计措施更强的其他诉讼措施作保障;其次,司法会计鉴定证据是由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获取并提供;审计证据是由审计人员直接获取,并由被审计单位直接提供的。

(二)操作手段方面的差异

首先,由于法律诉讼中存在着诉讼分工,司法会计鉴定人只能采用技术手段(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验证等)来完成鉴定,而审计人员除技术手段外,还可依法采取各种非技术手段来完成审计任务,如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显然,司法会计鉴定更强调技术性。其次,有些审计应当或可以采用的技术手段,如抽样审计、鉴定等,司法会计鉴定中也不允许采用。

(三)操作过程方面的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程序是先结论后验证,具体的操作程序通常包括鉴定准备(受理、受检、备检)、初步检验(阅卷、测试检材质量、做出初步结论、制定详细检验论证方案)、详细检验、制作鉴定结论等四个阶段。涉及的基本程序是先审计后结论,具体操作程序通常分为审计准备(接受委托、测试内控制度、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制作审计报告书。

(四)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人与其他办案人员之间存在着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司法会计鉴定人在鉴定中发现与鉴定有关或无关的重要线索或证据时,应当案件承办人进行收集、固定,不得自行处理;审计人员则可以自行处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等问题,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五、工作结果不同

(一)文书种类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只能以司法会计鉴定文书形式进行表达,包括司法会计鉴定书和司法会计鉴定笔录两类。如果鉴定未能做出结论性意见,鉴定人则不能出具独立的证据;审计结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书进行表达,如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

(二)工作结论的诉讼意义不同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与审计结论有着不同的证据属性: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与审计结论都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但在法定的诉讼证据的类型中,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属于鉴定结论,审计结论则属于书证。由于属性不同,尽管审计结论中,也会存在判断性内容,但书证的性质决定了审计结论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判定,只能证明审计意见的客观存在,而不能作为鉴定结论使用。

(三)工作结论在证据依据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只能依据基本证据(只包括财务会计资料、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和司法会计检查笔录)做出,而不能采信诸如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其他鉴定结论等参考证据;审计结论则可以依据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证据,包括调查当事人时所取得的各种辅助证据。

其次,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所依据的鉴定证据必须是充分的,而审计结论则可以采用适当性原则来确定审计证据的多寡。

(四)工作结论的要求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能对司法机关提请鉴定的财务会计问题表达结论性意见;审计结论则应当依据审计准则和审计结果,由审计人员决定结论所涉及的范围。例如:对少计收入通常会对企业的收入额、应纳流转税额、利润额、应纳所得税额、所有者权益等财务指标造成影响。如果少计收入事项已被鉴定人确认,而司法机关提请鉴定的系收入额问题,司法会计鉴定人只认定少计收入对收入额的影响,对其他财务指标的影响则不予回答;依次论推,只有司法机关提请鉴定的系所有者权益问题,司法会计鉴定人则需要认定少计收入对各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但审计人员在发现少计收入的事实后,通常需要就少计收入对各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提出审计意见。

其次,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必须回答鉴定问题,审计结论可以提出问题而不与回答。

第三,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不能针对会计机构提出要求或建议,但审计结论可以对会计机构提出调整账目、完善制度等要求或建议。

(五)工作结论的范围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不允许表达涉及财务会计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问题,而审计结论有时则需要判断错误与舞弊,这必然涉及到行为人员主管心理状态。

其次,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不允许表达建议性意见,审计结论则可以(或必须)提出纠正财务会计错误的建议或要求。

第三,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不回答财务会计管理质量问题,审计结论则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和水平表达评价性意见。

(六)文书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书除需要表达检验结果外,还必须说明对结论的论证过程,审计报告书通常只要求说明审计的事实依据,无需说明结论的理由。

结束语: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经济交往、经济联系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广泛、深入和频繁。基于经济利害关系不同而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摩擦而形成的经济纠纷案件亦在所难免。因而,为妥善解决经济纠纷,严历打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就必须强化法制建设、完善立法、执法体系。司法会计作为连接我国两大中介平台—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桥梁和纽带,也必将得到充分重视并蓬勃发展起来。

中美金融差异的比较分析 篇7

一、中美金融开放度比较

金融开放度 (1) 计算采用姜波克的国际资本数量型指标公式 (2) , 使用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三个指标之和来表示。

其中FO (金融对外开放度) ;PI (证券投资与GDP比值) ;NIFDI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与GDP的比值) ;NOFDI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出与GDP的比值) 。从1990到2010计算结果如表1、表2:

数据得知, 除了在1991至1997年期间, 中国FO值偏高外, 从证券投资和FDI净流出两项来看, 中国还是比美国低很多。相对美国, 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口径非常小, PI/GDP表示的间接融资占GDP的比值多数年份在1以下, 而美国的这一数值明显更大。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较低。

二、中美金融结构的比较

下面通过对各类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值来分析中美两国金融相关比率 (FIR) , 从而来对比中美两国的金融结构差异 (3) 。

(一) 中美两国金融相关比率 (FIR) 相差较大

美国的金融资产总量从1990年的274806.3亿美元扩张到2010年的1183059.5亿美元, 扩张了4.3倍, 其FIR从1990年的4.14提高到2010年的8.14提高1倍。而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25.8%, FIR从1990年的1.84上升到2010年的4.08, 提高2倍多, 说明我国经济金融化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与美国比, 我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依然较低 (图1)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美联储在线数据库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bank.worldbank.org/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bank.worldbank.org/

(二) 融资多元化程度上中美两国相差较大

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 而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国的融资途径表现单一 (表3) 。而美国则表现为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特点。

三、中美金融效率的比较

金融效率比较借用周国富 (2007) 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进行计算, 三个指标包括:储蓄总额/GDP, 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和贷款额/存款额 (4) 。

(一) 从储蓄率来看, 我国高于美国, 金融体系集聚资本的能力强

(二) 从贷款/存款和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两个指标来看

中国的年均贷存比为86%, 美国为326%;而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中国年均为93%, 美国为121%, 其储蓄转化为投资效率较高。 (详见表4)

四、政策建议

(一) 优化金融结构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 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扩大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能有效地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推动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发展。因此, 第一步是要加大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提升其在融资体系中的比例;第二步是提高债权融资的比重, 多元化融资手段, 逐步降低乃至消除对债券发行量的管制, 改革债券发行的制度, 多元化债券类型;第三步是提高短期债券和商业票据的发行, 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明晰企业产权分配,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培育信用资本市场。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earch.worldbank.org/data

(二) 提高金融效率

首先, 要构建市场化的商业化银行体系,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盈利水平。开发银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技术丰富银行金融产品的种类, 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其次, 要积极推动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培养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格局。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建设, 完善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机制, 提高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最后, 要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如保险公司、抵押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 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介体系中的比重。

(三) 推进金融创新

首先, 要创新银行业的运营体制, 促进投资银行的发展。包括开发多种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种, 在内部控制与开拓业务方面充分吸收国际经验;其次, 要丰富基础金融工具的创新, 包括股权类资产、债券类、商业票据类创新, 为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最后, 要逐步开拓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包括综合开发债券类衍生工具、资产担保证券工具、外汇类金融衍生工具等, 充分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摘要:本文从中美两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 从金融开放程度、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中美间存在的金融差异问题,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金融差异,比较,中美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金融开放与经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 .

[2]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3 (07) .

[3]赖达鸣.发展银行主导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中美金融体系比较为出发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4]刘峻慈, 尹久.重新审视宏观审慎监管:基于总体流动性的分析[J].武汉金融, 2011 (10) .

[5]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 2011 (01) .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 篇8

一、美国公路概况

早在1944年, 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构思要在全美范围内的大都市间修建高速公路网。虽然早期所修建的高速公路标准不高, 问题较多, 但这一时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后来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对象和总结的资源。从1940年美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 用了近30年的时间, 经历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几任总统, 而每一任都是按照早已规划好了的公路网进行组织实施。

如今在美国, 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没有了车, 就基本没有了出门的可能, 无论游玩、工作, 还是购物。外加近年来不断加剧的经济衰退势头, 更使政府大力支持汽车产业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由于诸多原因, 在美国几乎每个长期居住者都有车, 有车就需要有公路。美国地广人稀, 虽然很多人仍在市中心工作, 可是人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安静的近郊居住。于是这里便存在一个交通上的时间问题。既然路程无法缩短, 那么提升速度便成了唯一的方法。

在美国, 出了门很快便能找到城市高速公路。这里的高速公路往往是贯穿全国的, 分成两类, 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南北走向的公路编号为奇数, 东西走向则为偶数。比如全长4000多公里的美国66号公路, 东起繁华的芝加哥, 直至加州的圣莫尼卡, 横贯美国。在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拓荒年代, 它是唯一的、承担着由东向西输送经济、输送历史和输送文化重任的载体。

二、中国公路概况

在中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分别是建国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及新世纪至今。每个过程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个时期道路发展的差异性。首先, 在建国初期,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 各方面发展都很落后, 尤其是经济实力跟不上, 使得道路发展永远跟不上人们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国的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质的飞跃, 但是公路依然是国家发展的“软肋”, 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 我国政府注意到公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开始把公路建设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并逐渐增加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 使得我国公路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到了21世纪, 我国公路发展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交通部“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国国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95%通公路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 (水泥) 路;到2010年, 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万公里, 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5万公里, 县、乡公路达到180万公里;另一方面, 我国80年代初期以来修筑的公路现在都进入大、中修期, 每年约有10%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同时, 提出了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使公路、水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到2020年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中美公路的差异比较

或许有人觉得各个地方的高速公路都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

1. 美国高速公路和中国高速公路之间有显著差异, 具体有以下四点:

一是使用频率上的差距。之前笔者已经提到过, 在美国, 几乎每个人都有车, 每个人都要用到高速公路。而在中国, 只有出差、短途旅游或者短途运输时, 人们才会用到高速公路, 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在中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二是费用收取的差异。在美国, 高速公路基本是不收费的, 建设修缮的经费来源道路信托基金。基金的78%来自民间汽车燃料税收, 其余的22%来自重车的道路使用税和轮胎税。而国内高速公路之所以要收费是因为建设起步较晚, 经验不足, 成本过高。相较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基本完成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 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全国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才开始进行调研论证, 确定下来已是90年代中期。三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差异。在美国, 一般的高速公路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道路中间一定没有绿化带, 道路两侧顶多只是简易的护栏。夜晚没有通明的路灯, 也没有警示的荧光纸。然而在国内, 或许同样是起步较晚的原因, 于是建设标准也就高了。不仅是注重路面的质量, 比如使用SIM改性沥青, 并且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 比如紧急停车带以及紧急电话亭。四是维护方式的差异。美国高速公路的路面不是很美, 上面有很明显的补丁。这里时常维修路面, 并且效率很高。几个护栏圈出一块区域, 几个工人, 几辆专门的维修车, 几个小时解决。高速公路仍然正常运行, 只是某个区域的某一小段暂时不能使用了。而在中国, 一旦维修路面, 就会是从一个区间到另外一个区间的道路完全进行修补, 而且各种重型机器全都出动, 几乎是从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这样不仅耗时长, 而且在修路的过程中, 会使得可以行使的道路变窄, 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也使得人们的行驶速度变缓, 在一些较繁忙的路段, 有时甚至出现连续堵车几个小时的情况。

2. 中美高速公路在所选路段上也有很大差别。

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出版的《灵活地建设高速公路》中明确指出: (1) 允许各州标准略有不同, 可以灵活设定取值范围; (2) 当受环境条件严格约束时允许特殊设计; (3) 对规划阶段的决策需进行再评估; (4) 在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 (5) 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 仅仅进行重铺, 修缮, 复原三重改善; (6) 认真考虑可选择的指标, 尤其对于景观道路; (7) 检查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行中的效果。总章中的这七大准则是美国高速公路呈现出目前这种状态的本源。美国高速公路可能途经繁华的地方, 可能是学校, 可能是住宅区, 可能是商场, 也可能是工厂。美国高速公路也不是一望无际的笔直, 可能有一小段上坡, 也可能有几个大弯。美国高速公路的限速也不是一层不变的75英里每小时, 可能70, 也可能80。美国高速公路两旁的自然风光也是千变万化, 可能是农场, 可能是沙漠, 也可能是河流。而在中国, 我们所见到的高速公路全都是在非城市, 非繁华地带, 道路两旁也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菜地或者是远方的高山, 限速也都是120km/h, 就像是有一个统一的高速公路模板一样。

另外, 中美公路的分类也是不同的。在美国, 公路可以粗略地被分成农村公路和城市公路, 每一部分都有六个更精细的分类。农村公路分为农村州际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农村主要集散公路、农村次要集散公路、以及农村地方公路。而城市公路分为城市州际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主干道、农村公路次干道、城市集散公路、以及城市地方公路。高速公路及主干公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出入控制, 以提供最高服务水平, 保证车辆能以最高速度不受干扰行驶最长的距离;集散公路的作用是聚集地方公路上的交通并连接到干线公路;地方公路则是为居民区或经济活动地提供出入。

全长163462英里的全美公路系统承担了美国公路交通的大部分流量。截至2006年底, 尽管全美公路系统只占有总通车里程数4.0%, 但其道路承担总行驶里程已达44.6%。州际系统是全美公路系统的核心, 所有的州际高速公路都是全美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 占农村主要公路干线83.5%, 城市高速公路的87.2%和城市主要公路干线的36.3%。从1997年至2006年, 由于自驾游的兴起, 州际高速公路的总行驶里程数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

据美国2008年国家公路状况报告, 截至2006年底, 美国的公共道路的通车总里程累计已达403万英里, 其中农村地区占74.2%。虽然城市道路仅占里程总数的25.8%, 但这些道路承担着的3万亿英里年总行驶里程数的66.3%。农村地方道路占总通车里程的50.8%, 仅承担总行驶里程的4.3%。虽然州际高速公路仅占总通车里程的0.4%, 却承担总行驶里程的16.3%。

在中国, 根据行政等级, 可以将公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 乡公路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会把国家公路和省公路称为干线, 县公路和乡公路称为支线。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开始兴起之前, 国道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公路。国道一般是指那些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 以及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 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口枢纽、商品生产基地等的公路。

总体来说, 我国公路在近些年已经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虽然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鉴于经验积累以及技术的进步, 加以思想理念的创新与高瞻远瞩, 展望我国公路事业的未来, 定有着美好的明天。

摘要:文章就中美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 并预期两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未来, 指出我国应该学习美国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中国公路,美国公路,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尹俊涛, 眭陵, 谷云辉.2005-2006年度中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扫描系列报道之四——公路信息化现状与年度进展[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7 (5)

[2].高树亭.建设高效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公路运输文摘, 2004 (11)

[3].雷英.关于完善道路救援保障工作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 2005 (9)

[4].美国2008年国家公路状况报告

[5].姚永平.美国交通安全研究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1 (4)

[6].李剑锋.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9)

差异的原因分析 篇9

►►一、金融市场原因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融通资金余缺的市场。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 按交易工具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是资金融通市场。金融市场的一大功能, 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无论是居民个人储蓄, 还是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都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金融市场的特征, 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市场原因。

中美两国存在两种不同的金融市场特征。美国金融市场是一个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金融格局。美国有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资产份额远远超越银行等机构市场的资产份额。资本市场在美国发挥了重要的储蓄投资转化功能, 资本市场成为吸纳社会资金的来源主要的“蓄水池”。

相比之下, 中国金融市场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 是典型的机构主导型金融格局。迄今为止, 中国金融市场仍然是一个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型市场, 银行融资占社会总融资比重高达80%左右。商业银行成为社会资金余缺调剂的重要中介, 投资的主要来源以银行储蓄包括居民储蓄的形式来实现。

►►二、金融工具原因

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各种可交易的金融载体, 证明债权债务关系, 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据以转让的工具。在交易中称为金融工具, 对于持有人则是金融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准则当中对金融工具作出明确的定义为:“一项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 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

美国金融市场上, 金融工具以各类适应资本市场需求的权益性金融工具为主。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工具创新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权益型金融工具发展的原因在于当时利率、汇率大幅波动, 银行信用恶化, 银行信用工具遇到较大的价格风险。而且银行业受到严格的管制, 比如在资本充足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方面的要求, 使银行业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处于劣势, 迫使银行规避管制, 开发新的金融工具来赚取利润。与此同时, 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预期提升, 投资偏好更多的向权益性工具转移。其实, 美国居民财富早已大比例地从银行储蓄转移为各类权益类资产了。

在中国等以间接融资、银行机构主导型金融市场当中, 银行业金融工具如储蓄、贷款等仍然是主流的资金融通工具。存款、贷款工具可以说是古老的金融工具了。目前, 中国金融工具种类仍然偏少, 债务类工具成为金融市场的主流工具。金融市场规模小、类型不齐、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实现可自由兑换, 权益类金融工具开发不足。居民投资渠道狭窄, 可以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品种有限, 只能大量地持有储蓄类资产。

►►三、金融中介原因

金融机构, 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 所以又称为金融中介。金融中介在金融市场上融通资金, 是资金供求者之间的媒介或桥梁。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把金融中介分为货币和非货币的中介机构。货币中介机构, 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货币。非货币中介机构只履行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对自身的货币债权的中介作用, 这种债权采取储蓄存款、股份、普通股票和其它债券形式。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制度安排, 储蓄——投资转化都通过金融中介实现。

随着金融中介机构的演进和发展, 美国的金融中介机构结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 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的供给脱离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 通过市场或其他非银行机构直接融通到需求方和融资者, 形式上表现为资金体外循环、规避金融管制, 导致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的快速发展, 表现出非货币中介机构快速发展, 商业银行在金融中介体系中的地位在相对降低, 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虽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发展出来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租赁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中介体系。但是, 由于中国金融深化程度有限, 非货币中介机构发育有限。银行在金融资源乃至经济资源的配置上仍然起着主要作用, 表现出商业银行的储蓄动员能力远远超过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金融体制原因

金融运营主要有混业经营、分业经营两种模式, 金融监管也因此有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两种类型。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中介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合交叉经营和服务。分业经营则是各类不同的机构从事不同的金融业务。对应的监管模式则是统一协调的共同监管模式和各司其职的分业监管模式。

20世纪80年代, 各种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 金融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欧美各国金融当局纷纷打破证券和银行业界限, 形成了现代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4日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该法案取消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跨界经营的限制, 从监管上、法律上支持了金融混业经营, 促进了非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发展。

中美学校危机管理的差异分析 篇10

近年来, 学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这给学校管理和学校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学校危机管理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 美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以此建立了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我国来说, 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为此, 我们要正视自己与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在积极向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 总结并构建我国学校危机管理体系, 提高学校危机管理的能力, 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构成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主要从组织行为方面进行阐述, 从学校危机管理的机构、法律、阶段以及沟通机制这四个角度来分析中美学校危机管理的差异。

一、学校危机管理机构的差异

总体上来看, 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上处理紧急事务的是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而中国学校危机管理的单位是危机管理小组, 这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学校危机管理在实质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危机管理的机构设置上。

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部门, 也是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直接机构和最高权力部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任务主要有:统领地方紧急事务所, 为其提供资金保障, 提供技术支持, 提供业务培训等等。地方的紧急事务管理部门对学校危机管理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例如, 其可以为全国学校危机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为学校提供进行危机处理的各种培训, 为危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等等。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是危机管理的直接单位, 其危机处理职责是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干预,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评价,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沟通等等。

对于学校的危机事件来说, 通常实行分级管理, 而分级管理要有相应的机构参与管理。一级一般就由学校负责, 二级就要由学校以外的救援机构负责。无论哪个级别进行危机管理都要有危机处理的技术人员参与, 他们经过了危机技能的培训, 掌握了危机处理的技能。在美国, 危机管理通常采用“政府主导、地方为主、学校核心”的方式进行危机管理, 美国的这种管理模式, 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使不同地区在进行危机管理时, 权力分配相互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地方危机管理机构的优势, 有效地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恢复。

在我国, 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是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级地方应急管理办公室。而这些机构都是以政府办公厅和办公室的值班室为依托而建立的, 可以说是一个新增的机构, 因此在职能上显得非常有限。只有遇到特大危机事件, 才会由国务院危机处理机构成立临时的危机处理指挥部, 指挥部起统领作用, 其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指挥。所以, 我国的这种危机处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 我国在学校的危机事件管理中, 具体的执行单位是临时的危机管理小组, 但是危机管理小组都属于临时机构。同时, 临时危机管理小组的成员范围较小, 成员也不固定, 缺乏必要的危机处理的专业知识, 职责意识薄弱, 任务划分不明确, 并且临时工作小组在工作上没有一定的连续性, 不能对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与此同时,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 临时管理小组要进行危机的沟通, 这样就把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错过了。此外, 临时危机管理小组在立法上存在缺陷, 从而影响危机处理的时效性。

当前, 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的体制还不健全, 危机管理的职责还不明确, 很多学校在危机管理方面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而政府利用自己的行政职权来对学校危机管理进行干预, 这就使得学校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不能发挥自己的权力。因此当学校出现危机时, 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政府, 而不是学校。不过在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中, 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可以及时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等等。

二、学校危机管理法律的差异

对学校危机管理的研究, 我国多趋向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而美国则对危机立法研究较多。可以看出, 美国对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律建设比较到位, 各种各样的危机立法非常全面, 例如联邦法律、总统令、州法律、地区法律等等, 形成了一套危机处理的法律体系。并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地写出了联邦、州、学校、教师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责和责任。如法律规定危机管理的资金支持要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责, 危机管理设备及危机管理的安保人员要由学校负责。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机构和危机管理计划都要根据法律来建立和制定。学校危机管理机构按照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可以有效地对各种危机事件进行早期发现, 并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遏制。因为危机管理机构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而不是某个管理机构,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 危机管理系统会自动启动, 而不用行政出面。

目前, 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法规意识在逐年增强, 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实施, 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学校基本具备危机管理的应急措施, 但是处理危机事件的法律还不健全。在我国, 各类法规并未把危机事件纳入其中, 而只是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一般来说, 我国学校很难利用法律武器来处理学校的危机事件, 更多的只能依靠上级行政部门来进行处理。另外, 法律职责不明, 当前法律法规对教育部门的责任分工并未作出明确的划分, 当发生学校危机事件后, 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例如,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发生危机事件时, 要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虽然提出了救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 但是其法律责任人却不明确, 是学校、教师还是其他, 法律并未说清。所以, 目前我国学校危机事件中, 法律对教师责任的规定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三、学校危机管理阶段的差异

在美国, 学校危机管理已经建立了全程管理的模式, 当遇到危机事件时, 学校能针对危机的情况和所处的阶段进行各种危机的处理和救援。从现实来看, 美国学校危机的预防、应对、初期处理等都做得非常的到位。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联邦、各州、各地区和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看出来, 其各个环节和部门都对危机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危机管理的培训和演练, 不定期地对师生进行危机预防教育, 增强其危机防御的能力。例如, 美国很多州都组织学校学生进行地震演练, 其中有几个州还专门建立了中美地震联盟。美国西部地区处在地震带上, 所以西部地区各州十分重视地震的防范预演工作, 政府规定在校学生要接受自然灾害教育以及地震到来时的演练。有些学校为了有效预防学校危机事件, 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演习活动。总之, 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计划, 计划涉及危机管理的各个角落, 使得危机管理有条不紊,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危机管理人员带来了便利, 也减轻了其压力, 节约了危机处理中的时间, 使危机的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但是危机的不确定性是其自身的特点, 有时候不可能按照预期的危机处理计划来进行危机的处理, 而是要因地制宜, 根据危机发生的性质、危害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处理方法。美国的危机管理计划虽然完善, 但是有时候却给管理人员造成了束缚, 也给学校危机管理措施的实施带来了麻烦。美国在危机事件后重建工作中做的更加出色, 特别是无形情境的建设。有形情境是指学校中的各种有形资产, 包括建筑、设备、道路等等, 无形资产是指学校的形象、声誉、师生心理等方面。经过学校危机事件的学校, 一般情况都会积极地对师生进行人文关怀。例如, 骇人听闻的弗吉尼亚枪击事件后, 学校立即做出了停课的安排, 并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安抚, 经过一段时间, 在恢复上课, 并且上课的第一天,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抚慰, 以便给学生减轻心灵上的创伤, 教育其遇到危机事件要如何处理、如何应对危机。学校对学生的恐惧和悲伤表示理解, 并且允许学生不参加考试。

在我国, 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是不明确的, 所以不能很顺利地实现学校危机的全程管理。第一, 我国传统的教育危机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刺激—反应模式, 所以一些潜在的危机不容易被发现。第二, 在危机管理计划和预防上学校也不能做到位, 缺乏必要的危机管理的指导, 危机事件处理起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当遇到学校危机事件后, 学校只能根据现实情况对学校危机进行摸索解决, 这样就会造成危机管理的资金浪费和成本增大。另外, 我国学校危机演练系统相对落后, 演练也存在缺陷, 演练只是形式主义, 不能真切地包含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总体上, 我国在进行学校危机的预防、预警方面还不到位, 演练、宣传等也都做得不够。虽然如此, 在我国处理危机事件的效率还是与美国不相上下的, 我国的临时应急小组, 临时应急指挥部等临时危机管理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危机作出决策, 可以短时间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应急、救援和重建, 效果明显。

在美国, 处理危机事件的理念是, 预防是最好的危机解决的办法, 可以说是重在预防, 花少量的钱预防。从美国处理危机事件的理念上可以看出, 预防工作是学校危机管理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 进行学校危机管理时, 每个管理部门和成员都分工细致、脉络清晰, 从而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危机管理工作。所以, 在学校危机预防、预警等最初处理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我国和美国在学校危机管理上进行对比发现, 我国的的学校危机管理没有计划, 也没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执行机构, 学校对危机处理的意识不强, 危机演练也不足, 这使得我国学校危机管理在危机监测、预防、预警等前期工作的缺口较大。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国家, 当学校遇到危机事件, 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调用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同时, 由于危机处理没有既定的规定约束, 可以随时根据危机状况调整危机处理的方案, 从而尽快解决危机。

四、学校危机管理沟通机制的差异

对中美两国的学校危机管理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 其管理模式都是由中央到地方的逐级领导。从横向来看, 美国在学校危机处理上常常借助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私人组织等来协调处理学校危机。而我国在处理学校危机方面则只是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

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在美国通常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承担。实际上,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确立了学校危机管理的主导地位。而其他的部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一些非政府机构和组织等在学校危机管理中也起到联系作用, 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有效补充。在我国, 国务院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 然而其专门进行危机管理的机构却不足, 从而导致行政部门在行使权力时, 各司其职, 出现了各自顾各自的现象, 降低了危机管理的效率。此外,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学校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只有在政府的指挥下才能使非政府组织行动起来。

此外, 美国始终都非常重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校还设立专门的家长协会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学生家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的学校在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时常常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 非常尊重并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就这方面而言, 我国与美国相比略显逊色, 我国学校在制定学校危机管理计划时, 并没有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涉及到家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应该担任职责, 但是没有明确家长在危机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所以家长在危机管理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即使家长向学校提出一些危机管理的意见或者想法, 也很少被学校重视和采用。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家长委员会, 但是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是为学校提供经费和赞助, 而对于学校的危机管理根本不参与, 家长委员会变成一种摆设。有时候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交流, 但是家长会每个学期只有一次, 达不到随时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而且家长会虽只是讨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 很少涉及到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

[2]康青主编, 徐蔚琴等编写.管理沟通教程.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孙华.美国大学校园危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3) .

[4]尹晓敏.美国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中小学管理, 2007 (4) .

[5]冯润民.中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及反思.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0) .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差异分析 篇11

一、编写体例方面差异

众所周知,台湾书籍为右侧装订,竖排,自左往右翻页,自右往左阅读,这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装订和阅读习惯完全一致,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台湾版教材的基本编写体例是,教材采用“单元组织”的方式统整编写,以每3~4篇课文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课文内容结束后,以较大篇幅组织“统整活动”。其具体安排顺序有6个方面的内容,即单元主题介绍→单元导读→问题讨论→课文3~4篇→统整活动→试一试或想一想。以第一单元为例,其按照先后顺序编写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元:生态与环境

单元导读:本单元通过三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来谈论生态与环境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维护自然环境。

问题讨论:

1.我们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怎么做?

课文:

第一课:湖边漫步(刘克襄)

第二课:带箭的花凫(夏婉云)

第三课:珍珠光彩的蝴蝶梦(王洛夫)

第四课:迈向低碳生活

统整活动:

1.词语的运用。(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笼统”用语和“精确”用语的区别,并提出问题,要求读者“想一想”)

2.概览式阅读。(介绍什么是“概览式”阅读方法,最后提出问题,要求读者“试一试”,概读下一单元的一篇新课文,然后自己说出课文大意)

3.凸显主题的“对比技巧”。(介绍“对比”这一写作手法,并要求“想一想”,学生个人在暑假前后心理活动的不同)

4.国字(汉字)的由来——象形字、指事字。(介绍汉字的两种构词方法,并要求学生分析具体字形)

5.认识书法的字体——篆书、隶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7种碑刻拓本)

以上我们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台湾版课本的编写体例,与之对应的苏教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相对简单:课本并不明确单元主题,而主要由习作和练习进行自然而然的间隔,虽然每个单元的文章也有主题上的相近性,但编者没有进行概述,课前亦不加任何提示。

二、课本编写特点与价值取向分析

从课文数量看,台湾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14篇,全年28篇。苏教版教材每学期课文数量为26篇,全年52篇。就篇目比较,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课文数量少46%。从篇幅看,台湾版教材篇幅在115页左右,苏教版教材在150页左右。台湾版教材比苏教版教材页数少24%左右。由于台湾版教材篇幅和容量都小一些,所以台湾语文课程讲解课文的进度较慢,一篇文章要学习将近一周,近5个课时,教师扩展引领的内容比较多,学生有更多机会阅读与主题相关的类似文章,而其在字词方面学习和练习的压力小于苏教版。

(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就语言和选编角度看,台湾版教材语言更通俗易懂,接近于口语化的表达较多,比较活泼。而苏教版课文的语言比较书面化,语言更严肃规范。

就学习内容而言,台湾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单元主题明确,便于教师把握并引导学生学习,也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其五年级两册课本共八个单元的主题都十分明确,且课文数量分布比较均匀,以上册为例,其四大单元是生态与环境(4篇)、文化巡礼(3篇)、书香园地(4篇)、感恩惜福(3篇),每个单元的内容具体而鲜明,同时在每个主题的后面,直接就有需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思考的问题,在其引领下,教师更注重孩子在思想观念和文化感悟上的提升,突出了生命教育。例如新北市永吉国民小学的曾绣绢老师设计的五年级上册四个单元14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

第一单元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借此唤起学生重视生态保育,理解人和大自然共存的关系,共同为生态保育尽一份心力;第二单元目标是借着探索“铁道的风景戳印”的演变,了解文化其实是随时代在演变;介绍阿里山铁路及铁道风景戳印,引导大家体会有趣的铁路风情与文化;第三单元目标是借由欣赏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创作,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进而学习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是希望学生透过多元的角度,学习默默付出与牺牲奉献的精神,了解人性温暖的一面;期望学生能够学习感恩,珍惜福分,使人间充满温馨。

整体学习要求是加强阅读策略指导,经由阅读前预测引导,阅读中摘要指导,以及阅读后心智图和漏字填空等练习,提升语文能力,奠定阅读的基础。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曾绣绢老师比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阔,良好情怀的养成,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对语文课文的功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示。

二是统整活动系列化,内容多,实用性强,体现大语文的要求。台湾版教材前后的脉络更清晰,逻辑建构更完整,对学生学习时的指导更明确。通过统整活动,比较集中地向学生提供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实现了具体文本阅读学习和概述性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小学生了解掌握较多的基础性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上文介绍的五上教材的统整活动涉及5个方面内容,包含词语的运用、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技巧、汉字的由来、书法的演变,涉及的内容十分全面。同时,编者有意识地在课文之前提出思考话题,往往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小处着眼,但却是关系人生、社会、环境等的重要命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引导。endprint

(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优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主要亮点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苏教版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精当而丰富。在选编的文章中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涉猎更多一些,在52篇文章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15篇,达到29%左右,其中包括成语故事、《水浒传》节选、司马迁著《史记》等。而台湾版教材仅选取古诗两篇、关于中国结的文章一篇,涉及传统文化的文章仅有3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财富取之不尽,对小学生强化传统文学精品的熏陶十分必要。

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苏教版教材更强调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是一课一练,课文与练习密切相连,课本与练习册融为一体,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苏教版教材背景下的学生语文基本功相对扎实。

(三)基于具体篇目的价值取向分析

台湾版教材的主题由编者确定,比较集中,两册课本的八个单元涉及的八个主题,如下表。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五年级(上册)生态与环境

(4篇)文化巡礼

(3篇)书香园地

(4篇)感恩惜福(3篇)

五年级(下册)台湾风情

(4篇)海天游踪

(3篇)语言表达

(3篇)生活点滴(4篇)

而苏教版教材的单元比较明显地由练习自然界定,课文也相应集中,如下册的《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谈礼貌》这一单元,其中《爱如茉莉》的主旨是谈父母之间的爱体会在细微之处,《月光启蒙》谈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我和祖父的园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深深的怀念,《谈礼貌》以事例告诉小学生如何礼貌待人和礼貌用语,学会和谐相处。虽然涉及中外、家庭和社会,但总的主题是集中的,是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情”字主题,富有感染力,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使学生能够得到心灵的顿悟、文学的熏陶和行为的感染。就其涉及主体看,主要分类如下表。

主题课文备注

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

秀丽河山

名胜古迹黄山奇松

黄果树瀑布

莫高窟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只拣儿童多处行

秦兵马俑

埃及的金字塔

音乐之都维也纳

人与自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装满昆虫的衣袋

变色龙

金蝉脱壳梦圆飞天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神奇的克隆

望月

灰椋鸟

传统文化古诗两首(贾岛、袁枚)

成语故事(两则)

嫦娥奔月

推敲

林冲棒打洪教头

少年王冕

黄鹤楼送别

清平乐 村居古诗两首(叶绍翁、杨万里)

二泉映月

郑和远航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古诗两首(苏轼、杨万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文章也可归类于修身板块

外国名人

外国文学伊索寓言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艾滋病小斗士

天火之谜

诺贝尔海伦·凯勒上述文章皆可归类于其他主题(不再重复归类)

读书

修身

感恩师恩难忘

陶校长的演讲

读书莫放“拦路虎”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在大海中永生

滴水穿石的启示早

爱如茉莉

月光启蒙

谈礼貌

精读与略读本主题与传统文化多有重合

戎马岁月 七律·长征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大江保卫战

就上述两表可以看出,台湾版语文教材更加关注文化、读书、生活与环境,社会小主题多,涉笔往往都是小事情,比较恬淡,并强调自我的认识和反思。即使面对深刻的生活哲理也往往通过书信、对话等途径娓娓而谈。其课文摒弃宏大的叙事和重大的主题,基本不涉及政治军事性话题,其追求的是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自然的主题,因此很多文章就出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强调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特别接地气。编者追求透过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去影响他们的感觉、思考,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观照苏教版教材,由于其课本容量大,因此课本的涉及面相对广泛。就其价值取向看,特别长于介绍名人典故、名人事迹,主流价值导向明显,例如课文《少年王冕》《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述谈迁不屈不挠著述史书的故事)以及关于邓小平、彭德怀的故事等,都是从名人着眼,传达自强不息,战胜自我,奉献社会的精神、勇气和毅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等文章则阐述了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缅怀先烈,体现了鲜明的价值观引领。

应该说,苏教版教材在语言的通俗性、内容的活跃、用少年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在体例上也可以借鉴台湾教材一些好的做法,以促进苏教版教材的科学化、实用性。

人力资本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篇12

一、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和资料来源

1. 主要概念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职业培训、移民和信息获取方面的开支,它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差别是它不能与其所有者分离。在人力资本中,文化程度和职业培训是最重要的部分,据此笔者在本研究中把人力资本操作化为文化程度和职业培训两个变量。文化程度按照从低到高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和研究生六种类别,职业培训分为受过培训和未受过培训两种。

2. 资料来源

本研究运用的是广西的抽样调查资料。广西属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同时又有一部分地区属于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居中,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资料来源于李文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广西不同民族职业流动与就业培训政策的比较研究》的数据库)。排除一些缺省的数据,本研究的样本容量为1 140份。其中男性样本577份,占样本总量的50.6%;女性样本563份,占样本总量的49.4%。

二、人力资本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根据我们对人力资本的界定以及操作化指标,我们将从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培训两个方面分析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

1. 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诚如戴维·波普诺所言:“学习(learning)是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1]特别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程度代表不同的人力资本含量,但是不同性别其文化程度是否相同呢,笔者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样本中男性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女性,但我们能否认为男性的文化程度就比女性的高呢?这必需进行统计推论,由于性别属于定类变量,文化程度属于定序变量,因此,我们对其进行非参数检验[2]。检验结果表明,男性的文化程度的平均秩为607.70,女性的文化程度的平均秩为532.37,男性的文化程度的平均秩高于女性,并且Sig值为0.000,小于α值0.05,由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男性和女性的文化程度分布存在差异,男性的文化程度高于女性。再从双样本K—S检验看:Sig值为0.000,大于α值0.05,说明男性和女性的文化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的文化程度高于女性。

2. 职业培训的性别差异

职业培训是指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劳动者的从业条件和意愿,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对劳动者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和实际技能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总和。通常是指直接面向就业或再就业市场某一具体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而进行的培训,培训经考试合格,可以按国家规定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强的职业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生产建设及经营服务结合最为密切,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对于个人来说,它是提高个人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否经过职业培训,代表着个人不同的人力资本含量。因此,职业培训是个人重要的人力资本。那么,中国的职业培训状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呢?笔者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样本中男性和女性的培训状况比较接近,男性的培训比例为76.8%,女性的培训比例为72.8%,说明两者的培训比例相差不大。我们继而对其进行统计检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Sig值为0.071,大于α值0.05,这样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男性和女性培训分布状况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关于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分布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三、结论和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和男性的人力资本是存在差异的。主要体现在女性的文化程度与男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那就是女性和男性的职业培训不存在差异。表明中国政府在职业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并且考虑了男性和女性的平衡发展。但是今后要在女性的文化程度方面加大投入,改进方法,才能缩小女性在人力资本方面与男性的差距,使女性和男性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感谢李文华教授允许我使用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广西不同性别职业流动与就业培训政策的比较研究”(批准号:04XSH003)的数据库。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418.

上一篇:托克维尔下一篇:报纸出版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