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2025-01-04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共12篇)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1

一、引言

在谈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我们过去更多的是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 把生产运作管理作为常规型的例行工作, 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把握生产运作只能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利器。而事实是, 企业经营战略如果没有运作只能的支持, 那也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没有融汇到运作流程中, 资源就不能转换为竞争优势。这是因为, 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中, 生产运作是其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和获取利润的主要环节。生产运作经营过程中的其他活动都是一种成本支出, 只有生产运作活动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 斯金纳就指出运作决策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协调, 二者结合起来, 可以帮助企业或得竞争优势 (Skinner, 1969) 。奈杰尔.斯莱克 (Nigel) 和迈克尔.刘易斯 (Michael Lewis) (2004) 认为运作战略能确定运作管理中应一直遵从的决策模式并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因此, 本文试着从运作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并做了相关的理论分析。

二、运作战略对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

运作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为此, 我们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框架模型。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运作战略

(1) 一个科学合理的运作战略一定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有能力。特有能力是一个组织拥有的、使其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或能力 (Stevenson) 。特有的运作能力会形成竞争优势, 因此它是运作战略的核心。一个最有效率的组织应能根据顾客所需及竞争者所为发挥自身能力, 利用运作加工能力, 加上大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生产运作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某方面的只能目的, 它是运作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

(2) 一个科学合理的运作战略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内外因素分析是对给该组织嗲来威胁和机会的事件或趋势所进行的思考。运作战略的制定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1) 外部因素:市场需求及变化、技术进步、供应市场。市场环境对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种类、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制定运作战略时必须要考虑市场需求及变化情况。在制定运作战略时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技术的变化, 因为技术的变化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真正的机会或威胁。技术的变化表现在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上。因此随着技术进步的发展, 生产运作战略必须相应的做出调整, 如果能够很好的适应技术的变化, 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2) 内部因素。主要指产品特征自身资源 (人、财、物等) 等。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普通功能型产品, 企业往往会设计大规模生产的运作战略;而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时尚创新性的产品, 企业往往会设计柔性的运作战略。

(3) 运作战略要有完善的支持系统。 (1) 运作系统对运作战略的支持。一方面要实施运作战略对生产系统的要求, 另一方面支持运作战略实施的生产系统设计。 (2) 企业人员对运作战略的支持。一方面领导要对运作战略的实施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其深刻的重要意义又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一般员工要对运作战略的作用又足够的了解。

2. 运作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

和一般的战略制定一样, 运作战略的制定同样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但是在制定运作战略时, 我们首先要意思到作为职能型的运作战略, 最终是为了支撑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因为生产运作战略能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支持企业战略, 是否和企业战略一致 (于俭, 2006)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时, 运作战略就应该是将生产系统设计为产品品种少、工艺简单的产品, 以低成本生产产品, 以获得竞争优势;如果运作战略与企业战略不匹配, 那是必然以失败告终。很难想象一个以成本领先为竞争优势的企业, 选择高差异的生产系统。只有将运作战略与公司战略相匹配, 才可以既保证运作战略的有效实施, 又可以对企业整体战略起到很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3. 运作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结合执行

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包括各个部门的职能战略, 部门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引导业务部门正确处理与顾客、市场、竞争者的关系 (任建标, 2004) 。传统的战略规划是由营销部、财务部和管理总部制定, 事后才引进运作来实施这些规划, 结果企业的运作部门就不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力。但如果把运作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在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中将二者同等对待, 就可以纠正这种情况。

三、小结

尽管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有多种途径, 但是生产运作作为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对生产运作的管理,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作战略并贯彻执行确实企业获取最终的竞争优势, 取得市场成功的根本之道。

摘要:生产运作作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和获取利润的主要环节, 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 很多企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型向服务转型转型的过程。本文从运作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并做了相关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运作战略,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于俭: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7.6p17

[2]任建标:战略运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2004.12.P14

[3]奈杰尔.斯莱克 (Nigel) 迈克尔.刘易斯 (Michael Lewis) :运营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2

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知识理论视角探析

作者: 时间:

内容摘要:

在企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复杂性系统理论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探求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知识能力的系统方法。

关键词:知识;复杂性;自知识能力;持续竞争优势

正文:

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管理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系统(Nelson & Winter 1982;Sprender 1996;Demsets 1988,1998),并指出蕴藏在组织层次的群体知识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企业知识理论过分强调知识功能却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人的依附作用。为此,近些年来,技术能力(Meyer &Utterback 1994)、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Prahalad &Hamel 1990)以及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Leonard-Barton 1992)频频出现于管理文献之中,这些围绕着“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决策和活动形成了企业的能力体系(Eliasson 1990);由于将能力过于具体化,企业能力理论在不断得到丰富的同时反而削弱了核心能力的“核心”概念,特别是一些能力只能在企业的某个具体时期内产生竞争优势,随时间的推移反而有可能成为企业智障,如IBM在上世纪70年代把操作系统外包给微软公司,把CPU外包给INTEL公司,现在看来其决策有值得商榷之处。企业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经营的诀窍(Spender 1989),所以,其本质上是知识与技能。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知识具有自组织性质(Allee 1997; Nonaka &Konno 1998)以及受Teece(1998)的独特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的启示,笔者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系统(Collis 1994),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知识能力①,当自知识能力在某一载体上超过知识自组织临界态(criticality)时即表现为具体的核心能力,其表现形式如:技术、组织平台、资源和竞争力等等。本文试图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即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探求当前企业存在隐性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因素,搭建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

1.自知识能力的复杂性机制

成思危指出,复杂性系统本质上是指系统组分具有某种职能。无论是个体知识还是组织知识,都存在着流量知识与存量知识,知识流动的大小、速度和质量反映出自知识能力中的控制水平和适应力,存量知识的多少反映自组织能力中的稳定性强弱。自知识能力包括: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即强调运用已有的差异知识背景将外部知识最大限度地与组织知识存量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和丰富内外部知识的联结模式[4];内部学习能力,又称为知识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一种基于企业内部创造的知识机会而持续地重新界定产品组合的能力,它强调知识的存储、激活和合成[5];协调能力,即对新旧知识存量进行控制、反馈、分类以及运用能力,是对知识涌现的把握。

1.1个体层面的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r)和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组成。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个体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个体的知识的产生,积累和运用是企业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由于个体知识来源于学习、整合和创造,因此个体能力对知识存量具有重要依存作用,知识的流量是知识增长的源泉。个体的非逻辑思维决定着知识流量的大小、速度与质量,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非逻辑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直觉的内涵是指对问题的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它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达到理解与感情产生共鸣时而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是经验知识、禀赋能力与情感的非线性交融,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灵感是在创造过程中当思维活动从高度紧张状态下跌时,借助随机诱因所闪现出来的一种“峰值”跳跃,是新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一种非线性思维活动。灵感引发是随机性的涨落所造成的,并伴有强烈的情感思维作用,是各种因素协同思考的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知识的集中爆发;想象是思维在“边际搜索”把各种处于非平衡态的成分经过非平衡相变改造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完整形象。由于环境不断变化,知识的掌握是远离平衡态,因此个体在吸收、转换和综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出自组织性。

1.2组织层面的分析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企业能力是企业知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展现,实质上是企业知识流量产生,知识自我进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能力的建立过程中,企业首先是通过外界通道提供的吸收能力而组建起来,并通过企业内部通道将从市场上吸纳负熵形成组织知识,使系统组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创造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溢出,在知识和能力层面上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内部组织成员共同作用和相互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复杂性,它在整体上难以简单量化到个人或者还原为各部分之和,以及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Keed & Defillcppi 1990;Lippman &Rumelt 1992)。在否定知识产生与能力增强过程间的线性关系后,Kline 等提出了创新的“链环一回路”模型[7],指出它们在不同阶段或环节之间存在着多样性的反馈性联系。企业知识系统中存在着知识不对称分布(Saviotti & Mani 1998),由于个体以及团队的异质性,因而在知识存量的大小、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企业知识网络处于远离平衡态,知识的主体通过维持潜在的变化而抗拒平衡态(Metcalfe 2002),并且Metcalfe 进一步提出被主体的创造力驱使组织知识决不可能处于平衡态(2002);同时企业在认知上存在“观察渗透”、“边际搜索”以及“路径依赖”都决定企业知识与能力的分布不均衡性。在知识与能力演进、惯例的适应性调整或创新性变化中(Winter 1995)也伴随着涨落,从而导致核心能力演变。例如: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创造共同的语境(context),但共同的语境又会产生锁定(lock-in)效应,使组织知识主体激情与创新精神慢慢淡化,这就是典型的自知识能力系统中的“熵增”现象,但没有共同的语境,企业知识的自组织能力难以加强,同时内外的随机因素使会涨落放大,进而使整个组织崩溃。协同学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任何新知识的涌现和涌现的过程(即能力)都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战略在本质上是涌现(emerge)出来的,而非设计出来的(Hamel 1998),新知识得以涌现来自于至少五个条件的系统:意图、自主权、创造性混乱、冗余和必要的多样性(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 1999),这些条件很显然是由许多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子系统支撑,并且决定系统演化进程是慢序参量。

企业知识产生的根源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是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组分相互之间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形关系以及共同作用通过涨落与涨落过程中的涌现。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产生新知识和增强核心能力,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根源于内部长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及自知识能力的差异。因此,企业的自知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据其表现强弱可以划分渐进型、根本型、变革系统型和变更经济范式型。在市场竞争中,当自知识能力表现在企业具体竞争方面的载体上,并产生比较优势时就会产生通常意义所说的核心能力,即载体的核心竞争力。2.自知识能力的隐性扼杀因素

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分析,当今企业的竞争已超越了具体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间创新能力即企业存续创造力的竞争。它不仅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是获得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管理上采取促使组织趋于稳定的措施的长期存在,会阻碍自知识能力的成长与增强,企业中普遍存在扼杀自知识能力的隐性因素。

2.1企业文化因素

Bohm认为,若不是文化支持的“各种障碍,每个人的潜在创造力本可表现至远远超过一般认为可能的程度,企业自知识能力会异乎寻常的强大。在现有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下,管理者往往沉湎于已有的成绩或他们成功的技术和知识,当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即使存在另一种更符合顾客需要的创新技术和知识,他们也只是通过现有技术和知识,或者是通过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企业中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他们害怕犯错误和创造性破坏,回避创造性摩擦,而弃之等。

2.2组织结构设计因素

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流,价值流的畅通和涌现,这里的组织结构主要指逻辑结构而非物理结构,我国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着人浮于事,奖惩不明,不合理工作安排和岗位设置,甚至是为了解决人员工作而设岗位,根据Gresham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没有创造力的人将驱逐有创造性的人,这样会造成人力资源的点浪费和群污染;现行的“组织再造”既是对过去策略的否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结构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企业自知识能力,组织结构的逻辑结构越不合理,组织创新的阻力越大,制度化、程序化程度越多,组织的反应力越弱,对自知识能力的抑制力越强。

2.3分析性思维因素

今天的环境等越来越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演变,得出不可预测的结果,哈耶克认为线性的思维方式在非线性空间显得毫无办法。在我国企业管理十分普遍存在以单向、终结性的思维去考虑双向、动态的问题,管理者往往是出于对结果的需要,结束了解释性思维对知识的探索,这样足以毁灭组织自知识能力产生。在总结自己过去所犯错误的原因时,SUN公司总裁麦克尼利认为主要是处理问题过早地下结论以及其导致的短期支出。任何的决策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尤其是决策者的心理和经验假设,这种假设往往使管理者局限于某种环境下牺牲全局利益,只考虑一定时期的收益最大化,这样不仅带来远期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扼杀企业自知识能力,如河南许继公司实施ERP的教训说明:决策中往往存在着战略性假设与策略性假设以及显性的假设与隐性的假设相矛盾不利于提升企业自知识能力。

2.4激励性体系因素

完善有效的激励体系有利于企业自知识能力增强,并提供有力的保障。违反战略性的规则进行激励,在表面上短期内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本质上却抑制企业创新能力。例如,在我国企业中创造者得到的奖励是鼓励创新和激发其创造力,但企业又普遍给予他们对所获奖励的捐赠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并且常常把这种行为与创新者的成果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基于这种奖励方式来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动机渐渐地消失(厉以宁 2002)。同时,企业普遍认为创新是某个部门和某些人的特权,忽视了大多数具有潜在创造力的员工,造成激励体系的不平等。研究表明,企业中75%已经实现的创造性工作都是由普通人完成,显然企业自知识能力浪费是巨大的。3.构建自知识能力系统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现在已被企业广泛接受与传播,虽然不存在外延上统一的“企业核心能力”,但存在内涵上统一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自知识能力是企业根本的核心能力。建立自知识能力系统会产生“无为而治”的管理至高境界,并且对突发的一般事件进行“冷处理”,由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内部进行吸纳。硅谷企业群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自知识能力,Choong-Moon Lee等人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它形成了特殊的优势要素,首先开放性因素:开放的经营环境和与工业密切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其次非线性因素:很多的知识密集度和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都是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非线性来源;第三涨落因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环境;第四协同因素:有利的游戏规则,员工的高质量的生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基础设施;第五远离平衡态因素:不断进行适应环境变化和内部人员的高流动性。从硅谷成功案例中可知,尤其在知识型企业中,企业的自知识能力产生于知识与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并在企业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1形成企业自知识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远离平衡态的非线形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内部存在知识流和自知识能力,知识依赖于自知识能力,它们相互联系并决定着企业的可能状态和可能的演化方向。而耗散结构的三个基本条件的企业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和非线形,因此组织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即不仅仅由组织边界来衡量,允许物质和能量的进出,而且要求利用人员流动可以解决组织内部开放性。同时组织结构是使等级制度的事物组织和网络中的团队进行竞争,因为前者对自组织能力的积累应用有效,而后者可以增强自知识能力,适应于创造。不断调整岗位和目标以及战略,运用解释性思维和反馈机制。

3.2组建自组织团队

高层管理者为团队提供不确定的挑战,允许团队成员在给定的工作范围内自由地组合工作,成员在这样的组织能作出贡献并影响他人。

3.3鼓励多元文化的产生 不仅允许正式文化的存在,而且鼓励非正式文化的传播,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文化与企业处于强文化的差异之中,从而倾听不同的声音。

3.4发展新的控制观 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存在各种冲突组织加以控制的一种形式—学习型组织,明确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度会谈和自我反省,并且视环境动荡为组织发展的机会和动力源泉。鼓励公开质疑,使用领导魅力导向,防止破坏自知识能力系统。否则,管理者越忙,其效益不见好转,反而下降,这就说明不少企业家整天忙而效益节节下滑。4.结束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自动生成(Dodgson & Bessant 1996),而是围绕着战略目标不断有意识地学习、超越、积累,在自组织系统中涌现出创新的结果,自知识能力系统的序参量—— 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必须不断提升(Miyazaki 1999),特别注重自知识能力的不断培育和壮大,否则会舍本逐末,就会可能转移而消失(Hamel & Prahalad 1994)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转变为核心障碍(core rigidities)(Prahalad 1998)。

复杂性理论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至于企业自知识能力的审计测度、识别以及实证分析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李 军(1970-),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潘安成(1970-),男,安徽省舒城县人,现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主要参考文献:

[1]Metcalfe S.J Knowledge of growth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J].Jourr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2(1):3-15 [2]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00(3)[3]潘安成,刘红军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自知识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2(10)[4]Cohen W.M & Levinthal 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28-152 [5]Garud R & Nayyar P R Transfonmative capacity:continual stra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365-385 [6]Manson M.S Simplifying complexity :a review of complexity theory[J] Geoforum 2001(32):405-414 [7]Kline S.&N.Rosenberg.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A] in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C]W.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275-305 [8]Choong-Moon Lee,et al The Silicon Valleg edg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 Utterback.J.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10] Richard K Lester & Michad J Piore & Kamel M.Malek 解释性的管理:一般管理者能从设计中学到些什么[J]Havard Business Reiview Mar-Apr 1998 [11]刘洪 涌现与组织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

[12 ]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Exploring Source of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heory Li Jun Pan ancheng(AnHui University,Heifei,230039)(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96)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篇3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2]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24-25.

[3]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Michael E.Porter:Whatis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6.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4

1 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及特征

1.1 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企业为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关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体计划从而实现其发展战略目标, 是系统的、完善的、长远的员工管理计划和政策。

1.2 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

人力资源战略具备以下四点显著的特征:一是长远性。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效果要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才能体现, 并且需要企业长期、较高的投入度和关注度;二是全局性。企业的成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成败密切相关, 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三是稳定性。企业战略的内容一经确定, 企业很少会大幅度地调整人力资源战略, 当然, 随着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对人力资源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是有必要的;四是阶段性。人力资源战略是一项长期性的管理, 但是为了保证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企业还是需要将战略进行分解, 制定出阶段性的目标。

2 人力资源战略的基本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在制定时要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在战略制定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 优化原则。人力资源战略应该以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保持企业旺盛生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潜力为最终目的, 应该以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点, 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 做好企业培植接班人和人才再造的工作。

(2) 成长原则。企业在规模和市场扩大、资本积累、销售额增加的情况下, 必定会相应的增加人员, 与此同时企业必须要注重对员工的培养, 因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是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而不单单是组织人员数量的庞大。

(3) 安定原则。人力资源是以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其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在不断提高效率, 积累经营成本, 寻求变革的同时, 要把握人力资源调整的力度, 例如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养、轮换、解聘等要能够稳定过渡。

(4) 合理性原则。由于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实施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中, 情况比较复杂, 同时企业受到信息庞大复杂化、决策能力以及决策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对未来的预测难以做到准确、及时, 所以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也不可能是最优的, 因此企业只要在关键技术点和核心层面上达到了企业的预定战略目标, 就可以认为这一人力资源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是有效的、成功的。

3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关系分析

(1) 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是知识、信息和技能的“承载者”, 是企业创造垄断性技术优势和独有知识体系的根基, 是企业相关知识、信息、技能和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对组织进行有效建构, 从而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2) 人力资源实践的系统化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不断创造新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新的竞争能力来源于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实践, 人力资源实践的系统化能够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 这意味着, 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不同手段、不同方式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源活动, 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不同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人力资源模式, 而这些相关的服务和模式是决定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3) 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所以企业要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同时建立起能够良性流动的人才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辞退等激励机制和体系, 使企业成为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形成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格局。

4 人力资源战略能够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践证据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具体体现。体现人力资源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涉及到下面七点:

(1) 招聘时的甄选。以正确、有效的方式认真挑选合适合本企业的员工。一个非常合格的员工要比不太合格的员工平均劳动力要高出两倍以上。此外, 通过在招聘活动中甄选, 企业向求职者发出的资讯是:企业对绩效有高度期望, 求职者将要加入的是一个精英企业。

(2) 高薪酬。薪酬要高于市场相同条件下所要求的薪酬。高薪酬倾向于吸引更加优秀、合适的求职者, 员工的流动率比较低, 并且显示出公司对员工的重视程度。

(3) 员工持股计划。给予员工公司部分股份份额, 允许他们分享公司改进的利润绩效。公司以放弃股权为代价来提高生产率水平的激励方式往往会有不错的效果。如果能够恰当地加以运用, 员工持股可以让员工们的利益与其他股东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员工将可能对公司、对公司的战略部门和投资政策保持一种长期的忠诚和信念。

(4) 员工参与权和授权。在控制员工们的工作中扩大员工的参与权和授权, 鼓励企业决策的分散化。企业应当从等级制的控制和协调活动的系统走向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决策的系统:在系统中, 基层的员工能够授权做那些能提高绩效的工作。

(5) 团队合作和工作再设计。通过设定恰当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的规范机制, 使得团队对个体能够施加某种强烈的影响。同时使用跨学科的团队来协调和监控相关工作。当团队对工作方式和环境拥有某种自主权、决策权和控制权时, 当团队受到工作努力和高效的奖励时, 以及当团队受到组织的严格控制时, 更有可能产生来自团队影响的正面结果。

(6) 员工培训与技能开发。提高员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技能水平。培训不但能够保证员工和各层管理者胜任自己的工作, 而且也展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承诺,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组织忠诚度。

(7) 内部晋升渠道。内部晋升是指让处于公司基层和较低层的员工晋升去填补职务空缺。晋升能够带来“示范效应”, 提供给员工“好好干”的诱因, 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和正义, 更加自觉积极的工作。

5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

人力资源实践会直接地或间接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直接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指贯彻某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方法本身就能够对竞争优势产生一种直接影响。间接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是指某种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通过导致某些结果去影响竞争优势。具体地说, 是通过以员工为中心的结果引发以组织为中心的结果, 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如图1所示。

该模型表明,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创造, 获得的竞争优势更难以被模仿的、复制、比其他方法与手段获得的竞争优势能够保持更为持久。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竞争者很少或很难深入接触、理解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 竞争者只是模仿一种实践, 很难成功。

6 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巴尼和沃特菲尔等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 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将企业这样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能够从理论上说明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资源基础理论”中阐述了具有形成竞争优势潜力的企业资源必须具备五个特征:

(1) 价值性。这类资源对企业减少外部环境的威胁以及企业的利用机会是有价值的。

(2) 稀缺性。这类资源在企业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中是稀缺的。如果一个公司战略实施必需的资源不是稀缺的, 那就意味着拥有相同或相似资源的其他公司也可以实施这一战略, 那么该公司也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在一个行业中, 能够拥有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的企业数少于形成完全竞争状态使所需的企业数, 那么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而且是可以产生持续性竞争优势的。

(3) 不可模仿性。这类资源应该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 其他企业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努力创造出类似资源。

(4) 不可替代性。也就是指这类资源无法用其他资源来替代。

(5) 附加值性。这类资源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意义上的资源。

综合企业所有资源, 只有人力资源符合巴尼提出的企业保持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以上条件。原因有以下四点: (1) 企业员工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使得员工之间的智力水平和拥有的知识存在某种差异, 但是企业员工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以, 在某一特定时期, 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占少数, 他们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2) 企业员工的不可复制性。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 个体一旦融入到一个企业文化中去, 他就会受这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理念的影响, 印上该企业的烙印。这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 (3) 人力资源的不可或缺性。企业一般不愿意雇佣不合适的专业人才, 也不会轻易放弃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可以说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4) 人力资源的附加价值性。我们都知道商品的“附加价值”是劳动创造出来的, 所以人力资源是商品利润的真正来源。商品的附加价值越高, 企业的利润越大。

因此, 企业要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 就必须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职能的角度来讲, 将企业的员工视为非常珍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 是企业各项投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至少应被视为与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其他要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只要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部分资源, 就能使人力资源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关系分析, 找到人力资源战略能够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践证据, 并建立了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 从而阐述了如何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获得持续的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赵耀.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寒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3]方振邦.战略与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篇5

(一)产业竞争力概念

一般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一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较之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都更为复杂。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前提下,本国的某一产业依靠自身资源、环境等优势,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更高质量、更高生产效率地提供产品并获得持续利润的能力。

(二)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

1992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钻石模型”理论。他通过对1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析后得出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简称PDM)。钻石模型是由四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决定因素和两个外生的影响因素构成的一个体系。模型内的四个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他认为这四项要素形成的“钻石体系”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够成功的决定因素,两个外生影响因素分别为政府和机遇。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每个因素都会相互作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

波特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条件: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练的劳工或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2.需求条件:国内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本质。国内市场需求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发挥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作用。大型的国内市场会鼓励企业大规模投资,因而有助于提高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学习经济特点的产业竞争优势。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该国是否具备这项产业的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以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4.企业战略和结构: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国内的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5.机遇:机会是外在因素,不受模型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有很多,比如说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汇率的变化,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6

摘要: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自身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集群对于企业知识水平的影响无疑是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创造,从而提高了集群整体知识水平,提升集群竞争力,表现在一方面是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以及纵向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另一方面是集群的模块化结构有助于知识创造。

关键词:模块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知识理论

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现有文献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节约、产业环境优化、柔性化生产优势等。这些因素都解释了集群某一方面的优势,但也有各自不足的地方,比如都没有回答集群对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影响。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自于所拥有的具有稀缺性、无法模仿、无法替代的资源(Barney,1991),主要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Grant,19961。因此,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必须研究集群对群内企业的知识水平以及创新水平的影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本文从集群的内部模块化结构着手,分析了集群对于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创造的影响。从知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模块化生产以及集群的模块化结构

“模块化”(Modularity)概念最早由H.Simon提出,他认为模块化是一种在进化环境中促使复杂系统均衡动态演进的特别结构,它不仅在在制造业公司很普遍,在服务业组织中也大量地应用。青木昌彦在《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一书中定义,“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行为。称为“模块化分解”:把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的行为,称为“模块化整合”。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模块化生产已开始应用于制造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大规模应用。

模块化生产在产业集群中的大规模使用,推进集群中形成了典型的模块化网络生产体系,构成了模块化组织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不同的企业按照模块标准、规则分别进行不同的模块生产。最后把不同的部件组装为成品,实现最终产品的生产。例如在我国东莞等地的电子产业集群中,一些企业生产电脑机箱,一些企业生产主板,一些企业生产机箱电源等,相互间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脑产业链。把这些不同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就能够成为一台完整的电脑。同一模块的不同生产企业、不同模块的生产企业以及不同的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状的生产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集群整体。在这有机整体中,模块制造企业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平等的地位,企业自主性很高,构成一种模块化的组织形态。

二、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知识转移和交流

知识转移作为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之一,在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eece于1977年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思想,它是指组织内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Szulanski,1996),强调从外部知识主体中获取知识。组织间知识的转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人才的流动。通过在人才市场上聘用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等方式,实现了依附于“人才”主体上的知识转移。二是技术的购买。通过在技术市场上购买自身所必需的技术,实现了知识的转移。三是设备的购买。企业购买自身所需设备,实现附着于设备上的显性知识的转移。四是技术的联合开发。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在联盟内,由于技术、信息等的共享,实现了知识的转移。五是面对面的交流。人才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转移,特别是对隐性知识来说。这是主要的转移方式。

模块化集群中,存在大量的同类模块制造企业和不同模块制造企业。同类模块制造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纵向模块制造企业间为了提高模块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存在知识转移的客观前提以及必然需求,从而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同一模块不同生产商间以及不同模块生产商间的知识转移和交流。

1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为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知识的转移,知识都必须预先存在,否则知识转移则成为空谈,集群内部的模块化结构以及同一模块生产企业的聚集,保证了模块知识的存在。在模块化产业集群中,竞争在产品的各个组成模块和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之间进行,通常围绕同一个模块有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和团队同时进行研发,而且只有少数企业或团队才能被选择作为模块供应商。为了能在“淘汰赛”式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模块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自身的产品、技术,必须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同一模块中不同的制造企业拥有不同的模块知识,为知识在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的横向转移提供_r前提条件。如温州的打火机产业集群有二千五多家生产企业,其中成品厂只有500家,而零件厂则有2000家,单纯打火机专用的工业标准0.5毫米~0.88毫米螺丝就有上百家企业提供。由于同一模块制造企业具有不同的模块知识,使得知识转移成为可能。

相对于集群的模块化结构,在一体化的模块化结构中,虽然产品仍然是模块化生产,但由于同一模块只有一个部门进行生产,且由于管理的层级性所造成的信息不畅,模块制造部门根本无法在一体化企业内部便利地获取其他企业同一模块的相关知识。

2集群的模块化结构促进了不同模块生产商问的纵向知识交流。模块化集群中实行专业化分工模式,一个产品被分成不同的模块,一般由不同的模块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竞争不仅在产品的各个组成模块和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之间进行,而且在产品之间进行,在生产不同模块的多个企业组成的模块链之间进行。为了最大化模块链利益,从而最大化同一链上不同模块制造企业的利益,上下游模块制造企业必须充分合作,即它们有相互间交流各种知识、信息的激励。

集群内的模块生产商都是市场主体,直接与各类消费者接触,能够迅速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以及相关技术发展。不同模块生产商间不但相互交流各种关于市场需求的信息,各种关于产品的发展方向、新产品的技术知识等也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从而能够更快地推出新模块,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共同对“设计规则”作出修改,生产出新成品。不同模块制造企业间不但进行非正式的交流。由于利益的一致性它们间还大量地进行正式交流。如在一个摩托车产业集群中。消费者对什么摩托车车型更感兴趣,支架应进行什么样的调整,与其它模块的接口应作出什么样的变化,在哪些方面应进行技术的创新、改进等这些信息都

能在不同模块生产商间进行快速传递,从而能够促进符合消费者需求产品的更快生产,赢得市场。

但模块化结构本身并不会带来技术创新的优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优势,或者协调“设计规则”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修正。在一体化企业内部,也可以实行产品的模块化生产,并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模块的生产和设计,促进模块化组织的产生。但是,由于各模块间的“设计规则”是由系统设计师设计的,并由上往下执行,各组织模块本身并没有权力对“设计规则”进行调整,当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时,由于信息的流动是从上至下的单向流动,整个组织并不能快速地作出反应。即一体化的模块化生产企业由于内部信息、知识交流渠道的不顺畅,阻碍了它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相对于一体化的企业,由于集群内部是一种扁平的结构,各模块化生产商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且各自有自主决定权,弥补了一体化的模块化组织所具有缺陷。

3集群促进了知识的低成本转移。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显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对于显性知识,一般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转移,成本低、速度快。在集群内部,由于地理空间接近,同一模块生产商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看到、获得某一模块生产商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如一个新的五金制品等,其他模块制造商能够直接了解新产品的外形设计、价格、原材料等显性知识,而不需要经过别人的编码后再获得,节约了信息获取的时间以及成本,实现了显性知识的快速、低成本转移。

集群不但有利于显性知识的转移,更主要在于它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低成本转移。由于隐性知识具有情景性、因果不明性以及经验性等特性,它比显性知识转移困难,必须借助于人与人间的直接交流以及情景性学习才可能实现。相对于集群外部,同一模块生产商在集群中的聚集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集群内部空间距离的接近,为员工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波特等人(1998,2005)认为。面对面的接触似乎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在交换隐性知识时体现出来。根据对我国产业集群的观察,它们一般集中在一个较小地理空间范围内,企业空间聚集,企业员工居住的区域也相对集中。深入了解知道,大规模地企业间直接、正式联系不多。但在工作之余,相互间熟悉的管理人员以及其它员工还是会较多地聚在一起:且由于“亲缘关系”的影响,模块生产商中很多员工都具有老乡关系或同学关系,这更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二是同一模块不同生产商间人才的流动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才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非常平常,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所面l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才难留。人才流动一方面短期内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会使附着于人才身上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企业间转移,导致技术外泄: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才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提升了集群的整体知识水平。同一模块企业地理空间的接近极大地降低了流动成本,使得人才在集群内企业间流动,实现了隐性知识在群内的低成本转移。三是模块组织间以及员工间具有共同的情景以及共同的知识基础。知识都具有情景性,特别是隐性知识,更是深深地植根于情景中。知识的创造是当地参与者、当地环境、独特的关系和惯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于一个地方的技术、制度、管理方式可能并不适应于另一个地方:一个“圈子”内部的“行话”可能并不被另一个“圈子”人员所理解。对于这类知识,只有深入当地的情景,与圈子内部人员长期交流,掌握共同知识基础,才有可能获取。集群内部具有统一的社会、经济环境,处于相同的情景中。从而有助于隐性知识在集群内不同模块组织间的转移。

三、模块化结构促进了集群知识创造

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转移等方式获得外部知识;二是通过知识创造获得新知识。模块化集群不但促进了集群内部企业间知识转移:还促进了集群内部的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在个人的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的基础上通过显性知识(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在某种共享环境的影响下,将那些想法、直觉、经验、灵感等具体化为新知识的过程(樊治平、李慎杰,2006),强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整合、利用进行创造活动,获取新的知识。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知识创造分析框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Nonaka,1994)。他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分别经过社会化(Soe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内部化(Intemalizafion)四个阶段后,新知识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博伊索特(Boisot。1998)基于编码、抽象、扩散三维信息空间,对社会学习周期进行了分析,强调社会学习周期的不断循环创造出了新的知识。模块化集群有效地促进了知识创造,提升了集群的知识水平。

1模块化集群内部大规模的知识转移有助于知识创造。从知识创造的有关模型可以知道,知识创造实际上与知识转移紧密相连,随着知识转移的不断进行,集群知识水平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集群知识创造。第一,模块化集群中,模块链上的模块制造企业相互间交流各种市场信息、管理经验以及技术诀窍,能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整个市场的需求偏向。有助于形成新产品的概念,能够更加迅速地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工作人员基本专业知识相同,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交流频繁,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能因各自不同的非专业知识的碰撞激发灵感,创造新知识;第三,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同一模块链上的企业间、企业与研究发机构间的知识转移提高了企业的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企业知识创造的能力。

2模块化集群内部“淘汰赛”式竞争要求企业不断创造新知识。模块化集群内部,同一模块制造企业间展开背靠背的“淘汰式”竞争,极大地激励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在“淘汰式”竞争中,具有规模相近性、资源同构性、工艺相似性、产品同质性和市场同一性特点的模块制造企业,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够获得模块生产订单,而很大部分竞争企业则陷入生存危机。要想在众多模块企业中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优势产品,必须不断的创新,开发新技术,创造新知识。只有比其他模块制造企业的产品做得更好,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模块化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激发创新欲望,产生创新的动力,不断创造新知识。

3模块化集群内部企业的高度自主性有助于企业创造新知识。模块化集群中各模块制造企业地位相对平等,企业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遵守“设计规则”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知识储备积极创新,自主地设计、生产模块,以充分的提高自身模块的竞争力。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技术创新,有创新的主动性。企

业还能够根据需要自主地与集群内部以及外部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创新。因此,集群内部高度的自主性有助于企业创造新知识。

四、结论

在当前对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的文献中,主要从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节约、产业环境优化、柔性化生产优势等方面分析集群所具有的优势,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集群的优势所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但是它们都只是片面地、局部性地解释了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所具有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因此集群对企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应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基于企业知识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知道,模块化集群促进了模块知识的横向转移以及模块链企业间的纵向交流,促进了知识创造,提高了集群的整体知识水平,提升了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Barney,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nir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 991,1 7(1):99-120

2Grant,R,M,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0f the Fi 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 996,(17):1 09-122

3Nonaka,Ikujiro,A Dynamic Theory 0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Organization Sol-ence,1994,5(1):14-37

4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 S:Impediment s tO the Transfer 0f Best PracticeWi 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pecial i s sue),1 996,(1 7):27-44

5博伊索特著,张群群,陈北译,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4,(8)

7迈克尔·波特,厄尔扬,瑟尔韦,地理在企业创新过程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中的作用,载于钱德勒等编,吴晓波,耿帅译,透视动态企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课题项目“企业成长与集群发展”(06jdxm63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祝宪民,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蔡进兵,就职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7

一、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方式

竞争优势是企业通过经营管理,在竞争性市场上创造价值、创造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业绩。根据现有的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企业根据行业结构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定位,并且将企业的定位通过竞争战略和企业独特的价值链活动方式予以落实,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也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资源是能力的基础,与资源产生的竞争优势相比,基于能力的竞争优势让竞争对手更难模仿和赶超。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资源与能力需要更新和重新配置,即塑造企业的动态能力。最后,将企业活动、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视野扩展至企业外部,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资源外取等方式也能进一步扩充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服务利润链的构成

服务利润链是哈佛商学院的几位教授:詹姆斯·赫斯克特、小厄尔·萨塞、伦纳德·施莱辛格通过对服务业利润来源的多年深入研究而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成功的服务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素及其关联(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服务利润链由外部市场子链、内部经营战略和服务传送系统子链以及顾客价值等式子链组成。这三个子链既自成系统又彼此关联。

外部市场子链(图1右边方框)表明: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带来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导致重复购买增加,进而提高服务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增长能力。而只有当顾客价值提高时,顾客满意度才会增加。

内部经营战略和服务传送系统子链(图1左边方框)中,生产率、员工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员工能力四者构成企业的能力循环:当员工具备了能够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能力并实现这种能力时,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员工满意不断积累形成员工忠诚,员工忠诚度提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生产率改善后,顾客价值提高;在外部市场子链的作用下,服务企业获利能力和增长能力提高,从而具备了改进经营战略和服务专递系统的动力与财力,并实施相关改进;改进后的经营战略和服务专递系统则使得员工实现顾客满意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最终,服务企业的能力循环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

顾客价值等式子链(图1中间方框)中的顾客价值等式表明:应该从顾客的角度看待服务的价值,并用顾客价值等式衡量服务价值。如果服务组织能分别或者同时改善服务结果和服务过程质量,并且能分别或者同时降低服务价格和服务获得成本,就可以提高为绝大多数顾客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顾客价值等式是顾客实际价值判断的抽象。只有顾客认为特定服务的结果、过程质量、价格以及服务获得成本都令人满意时,服务价值才得以实现,企业才能从市场获得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和稳定的收益增长。另一方面,价值为顾客所认可也表明内部经营战略和服务传送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是有效的,同时企业的市场定位也是准确的。换言之,价值等式是判断企业外部战略定位准确性和内部运营有效性的标准。

三、服务利润链理论和竞争优势培育的关系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将服务利润链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服务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合适的定位;准确的服务企业的定位应该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第二,服务企业的服务提供能力是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而服务提供能力由经营战略和服务传送系统决定。第三,服务企业应当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进行战略定位调整的同时,不断更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可以认为,服务利润链是一种融合顾客价值导向定位和动态能力构建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培育理论。

四、基于服务利润链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培育路径

服务利润链理论中的战略服务愿景的要素组合(图2)反映了服务企业依据服务利润链理论形成竞争优势的具体路径。

本质上看,基于服务利润链的竞争优势培育就是设法实现目标市场选择、服务概念设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服务传送系统运营四者的协调统一。基于服务利润链的竞争优势培育具体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合理定位。

首先,服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能力及资源、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三方面因素选择对顾客有影响力、与竞争对手明显区分同时企业能够把握与控制的目标市场,再以服务概念的方式把这种定位传达出去。其次,服务企业应当保持战略体系的一致性:总体战略定位决定服务产品特色,服务产品特色决定运营、融资、营销、组织、人力资源、控制等经营战略。再次,服务企业的经营战略应当以创造服务价值为目标,具体战略定位可以是低成本、歧异性或者二者兼顾。

2. 以能力循环为基础构建内部能力。

服务传送系统是服务企业竞争战略得以贯彻,竞争优势能够发挥的基础和保证。服务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生产率——员工忠诚度——员工满意度——能力这一能力循环良性运转,从而支持经营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定位获得成功。

3. 以价值等式自测激发企业形成动态能力。

贯穿运营始终的价值等式自测,是服务企业保证战略实施的自我控制机制。一旦发现服务企业提供的顾客价值有所下降,或者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的成本提高,企业就应立即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施战略调整,重塑企业的能力。这种自我控制机制,是服务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在服务业经营管理中,运用服务利润链理论从目标市场选择、服务概念设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服务传送系统运营四者的协调统一中培育独特的竞争优势,必将产生更好的管理效果。本文关于竞争优势培育的路径分析是针对所有的服务企业的,而将服务利润链理论运用于分析特定类型的服务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将得到更加具体的路径和方案,为其经营管理提供具体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齐捧虎著:企业竞争优势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5.第7页

[2]丁金辉:快递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J].物流技术,2009(1):47~49

[3](美)詹姆斯·赫斯克特等著 王兆刚 夏艳清译:服务利润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7页,第16页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8

关键词:联盟网络,竞争优势,耗散结构论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 经济一体化、经营虚拟化、需求个性化、关联网络化已成为普遍现象, 不确定性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企业仅靠自身力量已很难保持竞争优势, 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逐渐演化为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那么, 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和路径是什么?大多数学者从网络结构特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强关系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1], 有的学者认为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2]。但他们都从联盟网络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 企业加入网络联盟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 但同时企业在参与网络联盟时还会考虑其它方面目标, 如增加地域势力并实现全球化战略、扩展企业边界、提高核心能力、降低成本、分散风险等等, 多重目标性决定了联盟网络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也需要处理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认识, 本文利用耗散结构论和熵理论的核心思想, 提出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概念模型, 从而解释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 指导实践企业管理工作。

1 耗散结构论、熵理论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熵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能量只能由有效转化为无效, 系统的整体状态只能由有序变为无序[3]。熵理论运用到管理领域, 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系统中, 管理将产生熵增效应, 也就是混乱程度将增大, 有效能量总是逐渐减少, 而无效能量不断增加[4]。与熵相对应的一个理论是耗散结构论, 该理论主要讨论了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 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因此, 耗散结构论运用到管理领域, 是指一个开放组织, 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 通过组织内部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由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有序状态, 从而形成新的更高级的有序结构[5]。

在管理中, 熵和耗散结构二者此消彼长, 共同主导着组织的发展演化。当“熵”起主导作用时, 组织系统的正熵大于负熵, 组织管理的混乱无序性增强;当耗散结构起主导作用时, 组织系统的负熵大于正熵, 组织走向有序管理。这种交替作用使得组织呈现出动态的规律性波动, 推动组织螺旋上升到更高级的结构。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外界环境, 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资源和能量, 如人员、资金、管理技能、技术等, 通过管理的各项职能, 将投入转化为产出, 如产品、服务、利润等。一些产出在管理过程的系统模式中, 重新转化成投入, 例如, 利润可以进行再投资, 以保持系统的动态性, 使企业活动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 对于企业管理来讲, “投入—转化—产出”是其基本过程, 企业的输入和输出一旦停下来, 内部将混乱无序, 显然, 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就是吸收和产出, 因此企业绩效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内部能力, 也取决于外部环境, 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进行考虑。

2 联盟网络的复杂性特征

联盟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安排, 这种组织模式能够通过不断地与联盟成员互相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结成联盟, 将自身不具备竞争力优势的部分通过网络化达到优化, 通过各个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整体协同效应, 使成员企业扬长避短, 保持自身的发展和演化, 联盟网络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5]:

一是开放性。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不同, 联盟网络是一种松散型组织结构, 是凌驾于企业之上、形成跨企业的松散型构架, 其边界比较模糊, 节点的准入、退出门槛低, 可能难以统计节点的数量, 淡化了企业供应商、销售商、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因此, 联盟网络依靠开放性而存在, 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自组织动态系统。

二是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不是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 是量与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使得整体不再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 而是大于部分之和。联盟网络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 产生互补性的协作关系和竞争性的协调关系, 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异质资源的互补和耦合作用, 产生倍增效应和相乘效应。

三是远离平衡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市场供需的快速变化, 联盟网络不断地产生成员之间目标的冲突、联盟网络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冲突等, 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提高竞争力, 不断地寻求外部合作者, 使联盟网络的边界不断地被打破, 这种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组织形式时刻处于动荡之中, 改变着原来网络系统原有的平衡, 使联盟网络远离平衡态。

四是存在涨落。由于环境变化, 网络组织不可能保持或停留在某一个水平的有序结构上, 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内, 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系统不断受到干扰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 当这些“小涨落”聚合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产生“巨涨落”, 推动系统达到临界状态, 这时输入微小的变化, 系统就会发生突变, 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3 联盟网络对企业持续优势的影响机理和路径

网络组织的治理包括学习创新、决策协调、激励约束、利益分配等机制[6]。学习创新机制既是网络治理的灵魂, 也是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前提, 合作节点之间的互动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合作成员通过吸取对方的优势知识与技术, 实现协同效应;决策协调机制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 充分利用人机接口工程、管理科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 形成以整个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模式, 代替了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单位的决策系统;激励约束机制是为了整合不同资源、促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平衡、建立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修正合作者不当行为, 以推动网络组织的健康运行;利益分配机制涉及到伙伴之间签订协作协议时对利益部分的安排, 是协作契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是合作方参与协作的出发点和基础。这四大机制通过非线性耦合作用, 产生互补效应、协同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 这三种效应增强了合作成员对知识的吸收和资源的互补, 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一是互补效应。互补效应是指对有形资源的互补, 受生产周期和季节性的影响, 包括机器设备、金融资产在内的有形资源很难在某一个市场得到充分利用, 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将处于闲置状态, 这一方面会产生机会成本, 另一方面仍将会产生维修、保管等方面的成本, 导致这些资源的收益回报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了充分使用资源, 以获得较高利润, 要从企业外部引入负熵流, 这可以通过资源互补的路径来达到目的, 资源的互补可以将闲置资源出租或者外包方式实现, 也可以通过合作合资、并购、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实现, 联盟网络一方面由于合作方重复博弈导致了组织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因为由于其是一种松散型组织能保持必要的灵活性, 所以能为合作方资源互补提供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借助于联盟网络, 企业通过组合挖掘出没有得到利用的实体资产并充分利用而提高了整体的效能, 达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目的, 实现1+1=2的效果。

二是协同效应。互补效应是一种靠数量的增加产生的效果, 本质上是一种低层次的合作, 而协作效应是合作的高级阶段, 是互补效应升级后的效应。邱国栋、白景坤认为, 网络联盟中合作方之间的互补效应是初级协同效应, 而利用隐形资源互补合作后发生的效果才是高级协同效应[7]。因此, 与互补效应不同的是, 协同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质量上的提高, 是对隐性资产的共享和互补而使整体发生的质变, 这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过程。可见, 协同比互补更具备战略高度。Igor Ansoff (1965) 认为协同就是企业通过在研判和识别自身内部能力强弱和外部机遇的基础上, 寻找自己发展机会的过程, 协同战略像纽带一样, 通过寻求合理的投资、运营、管理、销售等过程, 把企业多元化的业务、各种要素以及与外部环境联结起来, 有效配置和安排各种生产要素、作业和过程, 实现报酬递增, 通俗地讲, 协同即“2+2=5”[8]。虽然Ansoff意义的协同针对企业内部而言的, 但我们可以引申到网络组织中, 同样对网络组织的协同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联盟状态下, 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易由外部市场转变成内部交易, 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每一个合作方而言, 其他合作方都是外部主体, 通过不断地与这些外部主体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在非线性的交互作用下, 提高整个网络的运作效率, 使得整个联盟网络呈现出一种指数式的上升趋势。

三是知识溢出效应。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尤其是隐形资源已经成为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由于主体之间知识存量的差异而导致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知识的无意识流动。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 显性知识由于可编码, 受法律保护, 可以进行合法公开的交易, 而隐性知识由于难以传递、难以编码化, 从而难以被其他主体所模仿和利用, 成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重要来源。联盟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得隐形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网络内部某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的包括技术、产品式样及市场信息和管理方式等新知识较多的外溢出去, 成为网络中的公共知识。所以, 企业通过加入联盟网络, 可以高效地实现技术、诀窍等隐形知识的交换组合与优化配置, 更好地获取外部知识和技术,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促进企业的创新;有利于降低产品缺陷的数目, 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 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提升创新绩效;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顾客求和反应市场, 促进产品改进和新功能开发。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看, 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成员企业来说, 实际上是一个熵减的过程, 通过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企业核心能力得到增强。但是, 由于隐形知识被模仿或掌握, 有可能使得企业竞争力减弱。所以, 知识溢出效应也有正负效应之分。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 联盟网络就是通过合作方之间物质, 能量, 信息的交换, 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和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 在学习创新机制、决策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网络治理机制的耦合作用下来影响了熵流, 当耦合作用产生的互补效应、协同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是正的, 产生负熵流, 当耦合作用产生的三个效应是消极的, 产生正熵流, 正熵流与负熵流相互抵消, 相互交织, 并通过网络内部各要素的内部互动关系的调节, 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 推动联盟网络由杂乱的无序状态演化为新的有序状态, 由低度有序演化为高度有序, 由一种耗散结构演化另一种新的耗散结构, 促使联盟网络的良性发展, 进而实现竞争优势的持续。

4 结语

联盟网络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加入联盟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快速反应外界瞬息万变的环境,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系统论角度, 运用耗散结构论和熵理论的核心思想, 对联盟网络的复杂性特征进行了充分阐述,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构建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机理和路径, 在联盟网络的构建和管理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合作方产生互补效应、协同效应、知识溢出效应, 使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提升整体网络联盟和单个成员的竞争力, 这些研究充实了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并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Uzzi 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6, 61 (4) :674-698.

[2]Tsai 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 (5) :996-1004.

[3]杰里夫·里夫金.熵:一个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4]任佩瑜, 宋勇, 张莉.论管理墒、管理耗散结构与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 :46.

[5]丁月华, 王俊岭.基于熵变模型的网络组织演化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4 (11) :110-114.

[6]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 2003 (4) :20.

[7]邱国栋, 白景坤.价值生成分析:一个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6) :92.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9

1970年代以前, 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把竞争力等同于能力, 所以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早期研究都可以划入企业能力理论的论域。早期的企业能力理论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研究, 比较接近竞争力的内涵。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结构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就使得这一理论缺少应有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 企业能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还没有尝试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1970年代初期以后, 由于企业经营者很难切实确定什么是公司实力或弱点, 关于独特竞争力或公司实力的研究停滞不前, 学者和咨询专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对市场环境的研究, 形成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或环境学派。但是, 环境分析无论如何严密, 仅仅是故事的一半。对业务层次和公司层次的战略分析方法在80年代主宰了管理学理论, 但是着眼于企业内部竞争力的理论并未被完全遗忘。直至1984年, 以沃纳菲尔特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资源理论》为开端, 几经丰富和完善, 形成了与企业能力学派并驾齐驱的企业资源学派。自此, 在企业理论中, 形成了企业能力学派和企业资源学派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因为从本质上看, 资源依赖学派理论家们把内部特征和能力看作比反复无常的市场上可变的需求更稳定的靠山。这与早期的关注企业优势的理论家和关注竞争力与能力的著作有点类似, 正因为如此, 也有人把这一理论称为“新能力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对于广义地理解资源和不同层次的分析, 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使我们能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更全面的理解。但企业资源理论既没有摆脱能力论的影响, 也没有把企业内部资源与市场要素有机结合, 这限制了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入。1988年, 德姆赛茨在《企业理论再认识》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知识理论。把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那么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最终将走向何方呢?

竞争优势内生论 (早期企业能力理论) , 因企业内部的实力和弱点难以确定以及市场力量的变化 (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 而转向竞争优势外生论 (市场环境学派) ;竞争优势外生论 (市场环境学派) 因对同质化市场条件下, 不同企业之间绩效的差异难以解释, 而转向竞争优势内生论 (企业资源理论) ;因为企业的有形资产的可模仿性和易获得性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为继, 无形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中的具有粘滞性 (或黏性、柔性) 的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其中最具基础性 (同时具有一切粘滞性要素所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粘滞性的) 知识的价值重新得以开掘, 企业知识理论 (竞争优势内生论) 也应运而生;核心刚性的存在, 使得企业越发重视企业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 同时鉴于知识也存在寿命的问题, 不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正在变成知识社会中竞争力的源泉, 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进化[1]。由此可以推断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将会走向融合, 迈入竞争优势双生论的路向, 并驻足于此;企业知识理论将走向企业知识·生态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将驻足于竞争优势双生论很容易理解, 因为, 在评估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时, 内部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企业知识理论为什么要走向企业知识·生态理论则不那么容易理解。

二、知识·生态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趋势

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中野中郁次郎深入地探讨了知识的情境嵌入性并以“知何促进”和“场”的概念对企业的知识情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野中郁次郎指出:“鉴于知识创造过程的脆弱性和知识创造的种种壁垒, 我想知识创造必须伴随知识促进的观点……有效的知识创造取决于促进情境……关于促进情境, 我指的是一个可以在组织成员中培育不断涌现的关系的共有空间……知识扎根在‘场’里, 并且支持知识创造的全过程需要必要的情境或‘知识空间’”, “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以情境为转移的……我们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人们很容易将‘场’想象为像会议室一样的物理空间, 但也应该将‘场’理解为在特定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场’可以存在在于个体、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团体、临时会议、虚拟空间之中以及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之时[2]。”

从野中郁次郎对“场”的定义也不难看出“场”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学的而不是物理学的概念, 或者是一种生态物理学的概念, 即生态场的概念。这一判断从尚会鹏对中日两国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中亦可得到佐证。尚会鹏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对中日两国的家庭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时指出:“日本家庭对‘血的共同’这一点的强调则没有中国那么极端, 它还考虑其他因素, 如共同生活的‘场’。……在更强调‘场’的制度下,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趋向于同接触的时间和频率成正比。”[3]因此, 进一步而言, “场”的概念可以看作是社会人类学的概念, 社会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或者人文生态学的概念。故“场”具有生态意涵。

乔治·波尔在《通过知识生态孕育系统智慧》中首次从管理学意义上提出知识生态的概念, 并在《知识的生态:理论和实践的场域, 理论研究与科技开发成功的关键》中对知识生态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则等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并且指明:“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 数据、信息和灵感在生态系统中交互融合自他相养孕育结实[4]。”

因而可以说知识创造理论与知识生态理论在生态学意义上走向融合, 尽管异构但不碍同质。所谓同质, 即无论是知识创造理论还是知识生态理论其所强调的都是“知识与生态的相伴相生, 主伴圆融”。所谓相伴, 即“知识创造必须伴随知识促进的观点”、“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所谓相生, 即“生态促生知识, 知识成就生态”。所谓主伴, 即“若以人类生态视之应以生态为主知识为辅, 而若以知识创造视之则应以知识为主生态为辅”。所谓圆融, 即“生态与知识归元无二共同促进企业成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 知识创造理论的命名失却知识生态的含义, 而知识生态理论的命名也失却了知识创造的含义, 所以应以知识·生态理论命名之, 以体现知识与生态的相伴相生主伴圆融意涵。

三、结论

综上,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经过不断地螺旋演进和辩证发展最终将走向知识·生态理论, 且知识·生态理论和竞争优势双生论紧密相连, 故而知识·生态理论是对企业内部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企业内部生态和企业外部生态的综合, 并以其综合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

参考文献

[1] (日) 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企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 (日) 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3]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10

可以看到,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静态的资源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 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能够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静态资源具有以下特性:

1、有价值的 (Valuable)

2、稀少的 (Rare)

3、不可取代的 (Non-Substitutable)

4、难以模仿的 (Imperfectly Imitable)

可以说, 正是资源的这四点特性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可以占据有利的地位。但是, 早期的资源基础理论理论有着很明显的不足与缺陷, 首先过分强调企业内部而对企业外部重视不够, 因而由此产生的企业战略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其次对企业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模仿资源的确定过于模糊, 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而且这种战略资源也极容易被其它企业所模仿。在这种情况下,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一种扩展和补充, 它更强调企业组织产品快速地上市, 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 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试和重组内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

一、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影响因子

1、影响企业静态资源的前置因素

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几乎毫不例外地把企业特殊的资源指向了企业的能力和知识, 而获取能力和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学习。由于企业的能力和知识不是每一个员工能力和知识的简单加总, 而是员工能力和知识的有机结合, 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知识, 而且可以促进个人能力和知识向组织的能力和知识转化, 使能力和知识聚焦, 产生更大的合力。知识只有被特定工作岗位上的人掌握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企业的知识最终只有通过员工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知识, 需要不断地对员工创造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 需要将特定的知识传递给特定工作岗位的人, 企业处置知识的效率和速度将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 我们的推论1:企业对知识微观活动过程进行管理 (智力资本的提高) , 有助于企业获取特殊的资源, 增强竞争优势 (见模型) 。

2、内部调节变量

资源基础理论的本质在于强调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因, 然而上升到长期角度, 静态资源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制, 资源基础理论就没有清晰的说明, 话句话说, 链接静态资源和动态能力的因果关系依然是模糊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企业静态资源会导致核心刚度 (Core Rigidities) , 使得企业过于关注自身资源最后丧失了市场的主动权。

在传统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与上下游的合作仅限于工作的承接, 但是在当今市场竞争中, 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实力对比, 而是供应链之间实力的对比。在当今服务主导逻辑 (Service Dominate Logic) 的理念下, 企业应该重视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 从传统的价值链关系变为联系更为紧密的共创价值网络, 才能提高企业的柔性和敏捷度, 增强竞争力。

在顾企关系方面, Vargo和Lurch (2008) 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企业与顾客在交互行为中提出, 并在交互中共创价值。张祥和陈荣秋 (2008) 针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各项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应用结构方程方法实证分析, 得出顾企之间交互香味中, 顾客的参与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企业柔性, 加快相应速度, 还能增强企业定制化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

因此, 我们的推论2:企业的价值网络和顾企交互行为都影响着企业由掌握静态资源转化为具体的企业动态能力, 其中越是紧密的网络关系, 越高程度的顾企交互行为, 企业越是容易由掌握静态的资源转化为具体的动态能力 (见模型) 。

3、外部调节因素

由于我们的模型是建立在动态的环境中, 因此动荡的市场环境成为外部的调节变量。环境动荡描述的是由于客户偏好和技术发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一般情形。环境动荡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市场动荡带来的市场需求, 消费者需要和竞争者策略的不可预期性;二是技术动荡带来的关于新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

适度动态市场情况下, 企业主要依靠现有知识, 而在高速变化市场中, 主要关注于创造新知识。也就是环境动态增加了动态能力重构运作能力的优势, 但是削弱了挖掘运作能力转换为竞争优势的效率。环境变化增加了动态能力将重构新运作能力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商业环境向全球开放的条件下。动态能力可以被视作战略期权。当机会来临时给予企业追求新方向的选择。环境越动荡, 这些期权将会更有价值。相反, 稳定的环境有助于挖掘现有静态资源的效率, 因为运作能力必然是昂贵的、需要时间的、难以逆转的资源, 能力和惯例的积累, 它们如果不停地被重构会损害到其效率和价值。

因此, 我们的推论3和推论4:环境动态性虽然降低现有静态资源的价值, 但提升了动态能力的潜在价值 (见模型) 。

二、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模型

三、企业建议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和模型, 我们对企业如何建立竞争优势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经常通过培训的方式, 提高员工的知识程度和学习能力,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

2、加强上下游的合作企业关系。

通过供应链协同中的各项手段, 加强合作伙伴的关系, 并提倡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有助于企业快速反应市场变化, 并抵御动荡的市场带来的风险。

3、鼓励一线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行为。

企业需要为员工的互动行为提供必要的硬件 (设施) 和软件 (规定) 支持, 始终了解顾客需求, 有助于企业始终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

4、组织结构有机化。

这种有机化主要体现在组织层级的减少, 员工的权利增大, 信息可以在组织中快速的流通。一方面有机化的组织结构为企业实施顾企互动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 企业动态能力中要求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为支撑。

摘要:当前,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Resource Based View) 是战略管理领域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之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企业在建立竞争优势时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静态资源, 还需要了解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动态能力 (Dynamic Capabilities) 。本文通过梳理以前学者的研究, 分析了企业静态资源和的影响因子, 并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来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模型。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5 (2) :171-180.

[2]郭跃翔, 孙晓敏.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价值增殖来源分析[J].价值工程, 2008, 26 (8) :41-42.

[3]Vargo S L, Lusch R F.Service-dominant logic:continuing the evolu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 (1) :1-10.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11

关键词:长江三角 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

引言

随着经济进程逐渐向全球化方向靠近,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也在慢慢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世界经济的趋向变化,三大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的长三角洲优势尤为明显。产业集群是浙江、上海、江苏地区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与周围各省市相比,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最最为完整。拥有良好的条件基础,拥有规范的市场运作,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使得很多大型的生产基地,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注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腾飞必然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长三角又成了一个人才聚集的中心。多年来国家对该地区经济的所做的相关整合,使得长三角已经发展成我国现阶段沿海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人才聚集程度最高的经济区之一。

1、比较优势理论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世界上各个国家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让其形成一个比较优势结构,对于那些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进行集中生产自己优势较大的商品,对于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可以进行应集中生产自己处于绝对劣势的商品,然后绝对优势的国家和绝对劣势的国家再通过国际贸易,相互交换自己的商品以达到双方都能获得益处的思想。即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发达则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劣势国家的廉价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出口自己优势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发达密集的产品。

2、长三角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2.1、拥有资金、高素质人才、新型科技技术,高素质劳动力等优势

因为拥有强大的经济体系,长江三角地区自然成为了人口流动、技术交流、商品流通、资金融通和中枢管理等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地。

作为三角之一的浙江省就已强大的民营资本和经济出名。从职工人均固定资本方面来参考,在1998年,上海市人均固定资本为2.3万元,江苏省人均固定资本为0.7万元,浙江省人均固定资本为0.7万元。1998年长三角地区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三项技术专利累计统计数据为:上海2334件、江苏3787件、浙江4470件,“发明”,“实用技术”两方面累计统计为上海1316件、江苏2374件、浙江2014件。正因为拥有创新的技术、充足的资本和各方面人才的汇聚形成就长三角的独特优势,使得长三角区域很快成为我国最重要经济区之一。

2.2、发展经济腹地广、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好的经济成长优势

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长三角区域2002年创下了全国18.5%的GDP,为国家贡献了22%的财政收入和全国28.4%的出口额,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已名列全国前茅的经济地位。

就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率统计数据方面来看,浙江省2002年经济生产总值总和为8004亿元,2007年就在2002年基础增加了10636亿元 变为18640亿元,2007年底浙江省GDP总量是2002年总量的2.3倍;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6978元增加了20153元,年均增长达到高达12%。2007年,整个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更是突破2.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2万元,2002年到2007年间增长了91.5%,上海2007年人均GDP达到65573元,GDP逼近1.2万亿,与上年相比同期增长13.5%,长三角区经济的快速上升使的不得不成为资金、人才、商品、技术和信息的汇聚之地,成为各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向往的投资场所,上海、江苏、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成功的推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和发展。

3、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环境的良好和多元文化的汇聚的人文资源优势

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重视完善自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活环境,城市交通体系地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难有所救、居有所住”不再只是空话,而是正在逐渐实现的的基本目标;社会治安状况,公共安全一天天不断的在提高。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减少,健全的信用制度等等一系列改变为国内外人才的创业与发展提供公平的的环境、竞争公平的制度和优胜劣汰的人才培养环境;长三角区域加强软环境建设。软环境的优势极大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的影响力不仅企业的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生产要素重组和流动提供便利条件。文化对一个城市就像一张名片,就像文化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它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灵魂的体现。

上海是中国文化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文化名城。人口流动性大,信息开放,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融汇并存,这些优势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开拓精神。江浙一代历史上文化璀璨,文化自古发达,才人辈出,盛产大儒鸿士,江浙重商轻农的思想决定了他们乐于经商,善于经商,而且目光犀利而理想远大,江浙人们会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去赚他们的钱,正因为有这些聪明之处使得江浙地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4、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长三角区域各方面的优势很快使其成为中国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群之一,既是重要化工企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又拥有强大的外向型经济,还具有廉价的水路运输系统。对于国内外经济贸易、吸引直接的外国投资、物流交通运输、金融、高新技术研发等长三角都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5.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篇12

一、大数据思维特征

大数据改变了传统思维方式。舍恩伯格等[2]。认为大数据思维是一种意识,即公开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赵国栋等[3]认为炒作、视野狭隘、维技术论等片面认知是阻碍企业深入应用大数据最重要因素。对企业而言,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及其如何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正确、全面地认知大数据是企业基于大数据深入分析和研究战略决策、运营管理及商业模式的前提,是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学者们的大数据思维特征观点如表1所示。

综上,大数据思维突破了传统固有思维方式,对传统战略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战略决策主体不再依赖高管人员,而更倾向于由下而上、由外而内、网络化的基层群体;决策依据不再依靠结构化小样本数据,而更倾向于来源广泛、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大数据。吕本富等[6]认为,大数据改变了依靠观察、思考、推理、决策的传统逻辑思维过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力量解决问题的新型逻辑思维。其思想与舍恩伯格等相关思维理论一致,即不过分探究事物间因果关系,而直接挖掘相关关系来寻找解决方法。刘力刚等[5]基于战略视角的大数据思维,是对舍恩伯格大数据思维理论的继承和升华。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整理。

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究了大数据思维特征,但存在共性:依靠大数据探究事物相关性以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体现了总体和相关思维。传统战略思维已不能满足日益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企业应秉持大数据思维,融合基于社会公众的社会化决策、基于异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切实提升竞争力。

二、大数据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动态能力观,战略资源的动态化处理和整合能够塑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对大数据资源的动态挖掘和分析,并应用于企业管理,有助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大数据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研究视角如下。

(一)战略决策视角

McAfee等[7]认为,大数据是一场企业管理革命,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往往是更好的决策。何军[8]认为,通过探索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式,挖掘大数据中的信息,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从大数据中获取洞察和挖掘潜在价值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能促使企业决策智能化和敏捷化。James等[9]研究发现,已经大规模部署“云”的企业比其追赶者在广泛通过分析技术从大数据中获取洞察方面领先170%。企业战略决策正以知识和经验为主的决策向以数据挖掘为主的决策转变。

结构化数据有助于企业解决常规问题,而非结构化数据往往有助于思维拓展和创新。杜丹青[10]认为,互联网企业深入挖掘大数据潜在商业价值更容易采取扩张型战略。然而企业战略决策不能完全依赖于数据。基于客观数据的决策与以知识和经验为主的直觉决策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陈龙等[11]认为,直觉决策能创新思路、优化选择和做出创造性预见,能避免数据决策过于程式化,减少决策失误,而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能避免过于主观,降低不确定性。企业战略决策既要注重大数据的现实客观性,又要发挥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日益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下,非常规或非程序化问题日益突出,动态分析大数据资源与发挥管理层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有效性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运营管理视角

根据动态能力观,整合重构企业战略资源、能力、流程等能增强环境适应性和塑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大数据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企业流程优化、成本降低、产品创新等运营管理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Brown等[12]认为,大数据能通过优化流程、改变生态系统和促进创新影响企业竞争。资武成[13]从生态系统视角认为,基于大数据的运营模式能实现产品设计协同、生产协同、物流协同等,从而提升组织敏捷性。Davenport等[14]基于案例研究发现,利用大数据技术能显著降低企业成本,有效改进执行计算任务或创新产品和服务时间。牛西等[15]从交易费用视角认为,大数据技术能降低企业内外部协调成本,当内部协调成本下降明显快于外部协调成本时,企业纵向边界趋于扩张。此外,吕本富等[6]基于案例研究提出了大数据“飞轮效应”,即数据驱动的运营如巨型飞轮,持续努力推动才能缓慢运转,随后不断加速,当快速运转时只需少许动力,就会产生巨大效果。Davenport等[16]认为,企业要学会利用大数据,使用智能设备实时信息来充分了解其业务环境,及时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应对环境变化,强调应更加关注数据流,依靠数据科学家、产品和流程开发者,重点关注核心业务、运营和生产功能,为企业加强运营管理和提升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方向。综上,大数据能促进企业优化流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等,甚至存在“飞轮效应”,不断加速企业运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三)商业模式视角

商业模式是一个通过不同途径,以挖掘潜在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和获取价值的过程。George等[17]认为,管理学者需探究大数据新价值来源的产生方式及价值创造路径(价值创造机制),以及是如何通过新商业模式和管理工具等在各利益群体之间分配(价值捕获机制)。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关键不是如何获取大数据,而是如何将大数据与商业模式整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固守原有商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动态复杂的环境,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才能保持竞争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基于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李文莲等[18]认为,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在大数据思维指导下,利用大数据资源及技术改造企业资源和流程等,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刘丹等[19]基于案例研究发现,大数据不仅能通过IT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三个阶段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能直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揭示了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此外,部分学者开始探究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荆浩[20]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围绕产品、过程、营销、组织四大目标的渐进式创新、创造性探索和商业模式变革。金郡等[21]基于案例研究,提出了大数据商业模式研究框架和现有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矩阵,为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思路。综上,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顺应大数据时代以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结论

大数据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异质性战略资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大数据思维特征,有助于提升企业对大数据的认知和理解。此外,大数据对企业战略决策有效性、运营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创新等起积极作用。当前基于竞争优势视角的大数据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其次是案例研究。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还十分匮乏。总之,学术界对大数据理论研究要远落后于企业应用与实践。

(二)研究展望

企业如何将其异质性资源、行业特点、环境特点等与大数据资源动态整合是学术界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如何应用大数据进行战略决策、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提升竞争优势,是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虽然部分学者已进行初步研究,但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基于竞争优势视角的大数据未来研究方向如下。

1. 大数据应用影响因素研究

大数据时代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在积极应用大数据进行战略决策。决定企业选择应用大数据进行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例如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管理层对大数据的认知等企业因素及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等宏观因素,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将为促进大数据应用的快速落地和广泛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性指导。

2. 大数据对管理层影响研究

大数据对管理层战略行为影响也值得研究。一方面,动态复杂的环境迫使管理层更加注重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和非市场战略整合,以快速应对环境变化。例如,如何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更多、更廉价、更原始的数据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智能化决策水平不断提高,高管人员将会解放部分决策职能,会有更多时间关注政策导向、产业趋势等宏观环境变化,及时把握潜在机遇和应对各种挑战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3. 大数据对企业敏捷性影响研究

提升运营敏捷性是企业适应动态复杂环境的需要。实时更新、处理和分析大数据为企业运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以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对企业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优化,以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敏捷性,例如,如何基于大数据实现流程冗余诊断与优化、产品设计的虚拟化处理与分析、不同部门间的调配与协同等。此外,大数据对由企业、供应商、顾客、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系统优化和构建值得深入研究。

4. 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作用研究

企业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源泉。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实现大数据内在价值的商业化,是学术界未来研究的重点。此外,大数据催生了许多新商业模式。基于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案例值得深入研究,以不断挖掘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特别是中国情景下对应用大数据企业研究,有利于本土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为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了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从竞争优势视角探讨了大数据思维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决策、运营管理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上一篇:当前营林工作研究下一篇:医学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