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互动(精选4篇)
纸媒互动 篇1
近年来,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 传统媒体面临网络媒体的不断冲击, 包括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和专业网站等, 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艰难生存。如何使传统报纸摆脱危机, 如何探求纸媒的发展道路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纸媒的优势
1、工作人员受过专业训练
报纸工作人员大都是从高校新闻院校毕业的, 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 理论功底扎实, 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对新闻职业道德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有多年的实践经验, 对新闻事件评论深刻, 对新闻事实观察敏锐。其次, 报纸的品牌优势是网络媒体远远不可及的, 纸媒在社会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2、纸媒的权威性高
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不仅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 还有传播信息的作用, 需要不断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不仅帮助人们了解国家大事, 还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不断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在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树立自己的权威性、赢得良好的声誉。
3、信息真实性高
传统媒体由于依托于政府, 不仅牢牢把握新闻源头, 政府的一些活动、会议等等往往会优先通知纸媒, 并且纸媒由于经过多年的实践拥有自己的影响力, 很多受众也会主动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其次纸媒的新闻来源真实性比网络媒体高很多, 网络媒体在发布新闻前, 由于网络新闻编辑缺乏实践经验, 并且没有把关渠道, 使得网络上出现虚假新闻的概率比较高, 在这方面传统媒体要好很多, 记者采写出新闻后, 不仅有编辑把关, 还经过层层审查, 新闻真实性比较高。
二、网络媒体的优势
1、新闻时效性强
对于一些突发事件, 网络媒体凭借其技术优势, 往往在时效性上领先于传统媒体,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 我们首先是在网络上而不是在报纸、广播、电视上看到, 网络的超强的时效性是和网站的新闻编辑理念息息相关的, 由于网站对利益的追求, 就促使它要在时间上取胜, 时间就是金钱是对他们职业最好的诠释。
2、表现手段多种多样
网络新闻有多重表现方式, 不仅有文字、图片, 更有纸媒所不具备的音频、幻灯、视频优势, 网络媒体凭借其丰富的视觉呈现, 能够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纸媒单一的文字呈现与网络媒体丰富的传播手段之间, 受众肯定会选择吸引力更高的网络媒体,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他们中已经很少有人看报纸更不用说买报纸了, 很多年轻人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浏览新闻网站。
3、互动性强
虽然读者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写信的方式参与纸媒互动, 但是这种互动不是即时的, 有相对滞后性, 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在线即时参与互动, 可以通过评论、讨论、转发、分享等方式实现互动, 不仅实现与网络新闻编辑的互动, 用户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 在网络上, 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交流, 实现了交流的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
三、纸媒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1、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互动
重大体裁的事件报道可以用这种互动方式, 两者以新闻价值为评判标准进行合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 更是测试新闻媒体水平的赛场, 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仅传统媒体包括各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开辟专门的奥运栏目, 新闻媒体在这场竞赛中也发挥了各自的水平, 实时跟踪奥运赛事, 转播多种体育赛事, 并开辟奥运专栏, 不仅有大量新闻报道, 还有展现运动员风采的幻灯、以及比赛的视频, 受众可以随时点击浏览。
2、内容上的互动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自己的优势, 但是,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的采编能力和经验远远比不上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对报纸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方面网络媒体为了赢取受众, 不得不在内容上以传统媒体为依托;但是另一方面, 网络媒体超强的时效性也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 因此, 根据新闻的及时性和时新性原则, 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合作, 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是必要且可行的。如新闻报道经常会受到版面、节目时间和容量的限制, 而网络媒体有充足的空间, 这时传统媒体可以把自己不能承载的内容利用网络进行播出。
3、传播形式的互动
传播形式的互动主要通过新闻栏目之间的互相合作体现出来, 好的栏目是报纸、电视的支柱, 为报纸、电视留住观众和读者。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新闻”、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 新浪网的“微博”等等, 都是媒体、网站的重要支撑。当前,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不仅只有竞争, 还可以通过共同策划、合作报道实现共赢。如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救助方面, 媒体可以与网站合作, 比如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 媒体可以采取实地采访、进行连续报道, 网站可以与媒体呼应, 策划专题报道, 并可以向网友征集建议、表达看法等等, 达到较强的影响力, 其次, 在社会救助方面, 网站也可以和媒体合作, 通过网络平台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募捐方面网络的优势发挥得更明显。
四、结束语
传统媒体虽然面临网络媒体的冲击, 在新闻时效性、互动性、表现形式上弱于网络媒体, 但是传统媒体在新闻真实性、权威性、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方面有网络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 鉴于两者各自的优势, 实现双方的互动合作是一条双赢之路。双方可以通过实现在内容上、新闻价值上、传播方式上的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刍议纸媒如何与读者互动 篇2
一、主打民生牌
作为一家生活服务类报纸, 始终坚持走民生路线, 热线、新闻帮办等一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版面, 这些版面架起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生活服务类报也一直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人力、物力、版面, 但相较而言, 在民生报道的力度上与增强读者互动的功能上仍稍显不足, 若每天能有一到两个“民生在线”之类的互动版块, 将物价、交通、社保、医疗、教育等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与读者互动, 进行解疑答惑, 困难帮扶, 这些新闻贴近百姓生活, 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更容易引起共鸣, 更能体现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影响力。
民生报道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需要掌握技巧, 从百姓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
1. 报道充满感情
民生问题最具人情味, 特别是关心弱势群体的民生报道更需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在采访报道山区的孩子、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时, 应当充满感情, 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也更能体现媒体的平民化本色和气质。
2. 会讲故事
讲故事是现代传播的重要手段, 面对已变得日趋理性的消费群体, 如果读者感觉新闻内容空洞, 一派官话, 就会失去阅读兴趣, 进而影响媒体在消者心中的形象。很多深奧的道理是可以通过讲故事来传递的, 深入浅出, 才易于读者理解。能将一篇简单的社会新闻写得感人至深, 让读者感同身受, 不仅满足了受众的阅读需求, 也抓住了受众的眼球。现代传媒已经越来越重视新闻的故事性, 并将其视为媒体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切入口和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有力武器。
3. 善于抓典型
抓典型就是“解剖麻雀”, 以小见大, 从微观里看宏观, 从一滴水里看太阳。民生是个大主题, 又是一件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我们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典型, 在时代背景下进行解剖, 以体现历史进步的脚印。语言要鲜活生动通俗易懂。要使民生报道更贴近百姓, 就应当用鲜活生动的语言传情达意, 摒弃文件语言。让读者是在看报纸而不是在读文件, 应当把官方语言、政策语言转化甚至翻译成百姓语言, 使政策通俗易懂, 使百姓喜闻乐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百姓、贴近民生、贴近生活。
二、广泛征集线索, 倡导好人好事
现在媒体的负面报道比较多, 如果专门设立一个版面来宣传报道好人好事, 关注底层人群, 既树立新风尚, 倡导主旋律, 又能给现如今冷漠的社会带来一丝温暖。其实有很多的读者身边不乏好的新闻线索, 只是苦于无处提供, 报社适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既实现与读者间互动, 同时又提升品牌效应, 有些媒体在这方面做得已经很不错。有一家媒体报道一名大学全城寻母的报道曾引起强烈反响, 市民纷纷伸援手, 掀起一场火热的爱心接力活动。还有一家媒体报道寻找熊猫血的报道, 曾一度被新浪等国内知名网站转载, 并引起香港明星的关注, 反应响烈。
大连的一家媒体曾做过一个关于磨刀老头的报道, 反响空前强烈:一个在大连靠走街串巷磨、卖菜刀为生的65岁山东老汉, 被诊断为肝癌后对医生说:“我不怕死, 但怕死不瞑目, 老家还有精神不太好的妻子和智力有问题的儿子在等着我养活。”事情经当事医生报料给媒体后, 大连晚报一连数日连续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市民深受感动纷纷去买刀, 有的甚至花数干元去买几把刀, 老人的菜刀瞬间被抢购一空。一件简单的好人好事通过报道将正能量扩大, 烘托出了一座城市的大爱。在事件发酵的同时, 该媒体的知名度亦大幅升。
三、加大宣传力度, 引发蝴蝶效应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可在市场经济下的当今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西藏一家媒体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他们把一份特刊印在了雨伞上, 醒目且具有文化特色, 如此流动的广告, 相当吸引人, 广告效应显而易见。而《广州日报》也曾有过类似的动, 社会反响也不错。一些投入不大, 既实用又具收藏价值, 还能在广告宣传上引发蝴蝶效应的做法值得一试。另一家武汉媒体的做法也值得一提, 《武汉晚报》会在每天投递的报纸中夹送一包面巾纸, 相较于夹杂其他小广告来说, 面巾纸的实用性会让读者感到贴心, 令读者更容易接受并对报纸产生好感。而面巾纸则是由一些厂家出钱定制的, 媒体与商家双方互惠互利, 一举双贏。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服务, 为媒体树立了好的口碑。
摘要:民生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各地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将民生报道跃上一个新高度。如果报纸能够更加关注民生, 加强与读者互动, 并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有了胜算的筹码。
关键词:纸媒,读者,互动
参考文献
[1]闵大洪.微博客的媒体特质与传播能量[J].新闻战线, 2010 (9)
纸媒互动 篇3
用战略布局, 以策划提速
纸质媒体在多元传播时代中, 尽管有着很多看起来老、旧、熟的劣势, 但其无论是做新闻还是搞活动, 如果通过全面而深刻地审视全局, 纵横捭阖的精准策划来弥补劣势突出优势, 也可以出奇制胜, 打造经典。
我们《大庆油田报·都市生活》于今年4月29日举办的“向爱誓师·吾爱百年”幸福石油人大型集体婚礼的策划、实施, 之所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较好反响, 正是源于策划精细、内涵饱满、含义深刻、寓意深远而深受广大读者及参与新人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的。活动的背景是, 1960年4月29日, 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广场召开, 铁人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吼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万人誓师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大庆石油大会战正式打响, 中国石油工业的命运开始被改写。而在万人誓师大会52周年之际, 一场新时期幸福石油人的大型集体婚礼, 为的是让更多青年一代石油工作者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凝结力量、服务油田, 也为了较好地展现出大庆油田新一代青年员工热爱油田、拼搏奉献、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活动当天, 油田领导、铁人老战友、油田各界工作者等几代石油人代表以及中国婚庆协会有关负责人纷纷到场向新人致以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祝贺, 油城众多企业也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集体婚礼提供了多方有力的支持和援助。
作为这场集体婚礼的策划者、筹备者和组织者, 在历经三个月的时间里, 我们经历了很多辛苦、欣慰、操劳、感动的过程。若不是主题鲜明、凝聚人心, 不会有三十几对新人及其家人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若不是策划新奇、布局全面, 不会有十几个企业的慷慨相助、鼎力配合;若不是精心筹备、锲而不舍, 不会有当天隆重的盛况、顺利的推进;若不是深入报道、文图并驾, 不会有至今深远的反响和始终留存在读者心底的感动。通过这次活动, 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纸媒互动活动尽管在时效性、直观感、现场感染力等方面存在着可谓致命的缺陷, 但所有参与者与支持者关注和重视的是这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活动的过程,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 纸媒组织策划活动留给人的长久力量有时候要大于其传播新闻的价值和能力, 而这些对其他传媒形式的超越、对新闻本身超值的原动力, 无疑来自于战略布局和新奇策划。
用贴近定弦, 以新奇取胜
如何能让更多未到现场的人感受到活动的影响和价值, 这需要策划者坚持贴近的原则, 从受众的角度去考评自己的点子, 从社会现场去称量自己的点子, 从局外者的视角去评价自己的点子。
2012年春节前夕, 如何开展让读者乐于参与的互动活动成了我们甚是挠头的难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大庆油田党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离退休党员, 在各社区成成立了众多油田社区党员联系服务站, 这些基础组织身置百姓身边, 深受百姓信赖, 于是我们联系了物业管理一公司的党委组织部, 与该部门共同制定了“亲情饺子大赛”活动方案, 活动要求参加活动的家庭必须经辖区社区党员联系服务站推荐孝心家庭, 参赛者必须是婆媳关系, 比赛比的内容是婆媳包饺子的速度和质量。随后, 报纸利用几周时间连续对参赛家庭的孝顺故事进行系列报道, 在新春之前, 通过报纸版面刮起孝心风。
从这次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 活动主题从孝心切入、从增进婆媳感情切入很是恰当, 既迎合了新春氛围又发挥了社区党员联系服务站扎根基层的优势, 贴得很到位、近得很适合、新得不生硬、奇得不陌生, 一切都恰到好处, 拉近了报纸与读者、记者和百姓的距离, 大大增加了办报的情感温度。
用真情报道以思想传播
相对来说, 纸质媒体对活动盛况的报道具有着可选择、可渲染、可全面采访活动反响的余地, 但这不是为了言过其实, 而是更加深入、认真、生动地报道“镜头”、“音频”所无法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例如, 我们在报道“向爱誓师·吾爱百年”幸福石油人大型集体婚礼盛况中, 除撰写一篇实况消息外, 又配发了一篇《为永续辉煌贡献爱的力量———“向爱誓师·吾爱百年”幸福石油人大型集体婚礼综述》, 从“这是一场婚礼, 更是一次对石油新人的‘献礼’”, “这是一场婚礼, 更是一场对石油青年的‘洗礼’”, “这是一场婚礼, 更是一场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赞礼’”三个角度采写这场集体婚礼给参与者、关注者、旁观者等不同人群带来的感动和反响, 由于采访深入、制作精心, 消息与综述呼应恰当、文字和图片相互渲染, 为活动增色不少。
纸媒互动 篇4
如果说, 传统的纸媒最初对互联网的应用, 就是将报纸搬到网上去, 纷纷出版各自报纸的电子版、网络版, 让报纸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扩大传播范围, 提高传播速度, 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那么, 现在的报业, 则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 加快新媒体应用, 加强新闻转型升级, 在当前的竞争中跟上步伐。
相对于新媒体, 传统纸媒长期以来居于信息传播主体地位, 信息获取的渠道和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以及采编流程的严格, 确保了其权威性和必读性。而传统媒体经过岁月沉淀所体现的品牌优势、固定的读者群以及雄厚的专业人才优势, 也是新媒体等不可比拟的。
但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 传统纸媒的劣势也显而易见。时效性差, 甚至不如电视和广播, 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读者等看到报纸时报纸可能已经成了“文物”了, 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劣势更加明显;互动性差, 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不能与信息发布者和其他读者产生交流和互动, 影响阅读的效果。还有, 信息量有限, 阅读不过瘾, 历史信息不能检索等, 也使得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冲击中日显软弱。
如果说, 互联网初期, 各家纸媒纷纷推出电子版, 仅仅着眼于报网互动, 那么, 新媒体的出现, 则是一种全新的传播革命, 要求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 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等, 更为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 据腾讯公司2015年5月13日发布的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 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 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新媒体在发布中, 可以插入图片、视频、手工漫画、图表等各种手段, 增强传播效果, 而互动性, 则通过读者的评论、转发等, 每一个读者都成为二次传播、三次传播的参与者, 优质的话题或新闻会迅速得到更大范围传播。而海量信息, 以及方便的检索功能等, 则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阅读饥渴。
目前, 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读者对传统纸媒的阅读量大幅度减少, 以往乘坐地铁, 几乎人手一张报纸阅读, 但现在, 都被手机所代替, 很难再见到手抱报纸的匆匆人群。“纸媒已死”的论断让从业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而读者群的流失, 也带来了纸媒发行量的大幅度下降和广告经营的难度加大。据2014年中国报业物资供应年会上透露的信息, 2014年全国报业用纸量为276万吨, 比2013年减少31万吨, 减少幅度超过了10%。传统纸媒要生存发展, 就要和新媒体融合,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尽力弥补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权威性不足、内容质量不能保证、缺乏专业人员的劣势,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传统纸媒必须要有进行自我变革的勇气, 强化互联网思维, 全面融入到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著名的南非媒体集团纳斯普 (Naspers) 公司, 15年前还仅仅是出版南非语报纸的一家纸媒, 但新任CEO贝克把互联网业务摆在首位, 投资或购买了许多在WEB上诞生的公司, 其中, 就有腾讯公司, 至今, 仍是腾讯的第一大股东, 一举发展为一家领先的跨国传媒集团。英国BBC历经15年努力, 将一家有着90年广电传统的媒体成功转化为一家新媒体时代的媒体集团, 其网站与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安迪强调:“一定要让高层领导接受转型理念。”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转型, 才能推动这一改革, 而顶层设计, 即决策管理层能否真正接受转型的理念, 是这一战略成败的关键。目前, 一些发展规模小的传统纸媒由于观念陈旧, 还缺乏对新媒体知识的掌握, 面对当前的挑战能力恐慌, 缺乏系统的应对手段, 出现了困难局面。对此, 要放下身段, 积极接纳新媒体, 强化互联网思维, 研究和借鉴新媒体流行的特色和内在规律, 大力对传统纸媒进行改造, 全面融入到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要改造传统纸媒的新闻获取、编辑和发布流程, 将自己的内容生产过程与新媒体相结合, 借助微博、微信等扩大新闻信息传播, 实现媒介联动。
实现融合发展的目的是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分层传播、立体传播。虽然新媒体在信息形式上多样, 但在信息海洋里, 真正吸引读者的还是内容, 是新闻的品质。传统纸媒的优势在于深度报道, 在于对社会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析。《南方周末》主打深度报道, 在当前传播环境下其发行并未受到较大冲击, 就是做强品质的典型例子。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也是新媒体所不可替代的。而一些核心读者、专业读者、老读者对传统纸媒情有独钟, 更是传统纸媒的优势。新媒体的多终端、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的优势, 可以最快的速度将事件报道出去, 这样, 就可以形成“网络 (消息传播) +报纸 (深度剖析) ”的立体传播模式, 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
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人的融合发展, 而不是设备或技术。全媒体和新技术发展要求报业要具备与之适应的采编队伍。纸媒采编人员要进行知识理念和知识结构上的更新, 适应新的读者喜好和新的信息接收方式。要建立全媒体时代的新型考评激励机制, 多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 强化创新能力, 激发纸媒活力。还要调整纸媒的生产流程, 通过新闻资源和人才使用管理模式的共享、整合, 打破报纸和新媒体之间的部门界限, 实现新闻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如果继续是冷冰冰的面孔, 或者满版黑压压的文字, 期望通过填鸭式、灌输式达到传播效果, 显然不会好。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一些的手段, 让传统纸媒更好看、更美观, 也成了很多纸媒发展的追求。如“一张图看懂XXX”等, 既为受众提供可读性、实用性的信息, 也便于读者留存, 得到读者喜爱。报纸借助新媒体方法在版面或信息内容上的包装, 也能够给读者带去艺术上的享受。
总之, 传统纸媒实现全媒体转型、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这是一个巨大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从理念到行动的艰苦实践。传统纸媒只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才能战胜挑战, 拥抱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石艳红.媒体融合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02) .
[2]梁超.全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跨越[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4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