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贸易(精选12篇)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境管理日益加强, 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益提高, 除了价格和质量以外环保成为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日趋严格的环境法规、标准以及各类自愿性环境措施, 如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等形成的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一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为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市场凭借其环境保护的优势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例外条款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它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重的绿色壁垒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实质的基础上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绿色壁垒的定义
绿色壁垒是指现代贸易中, 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由, 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为目的, 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 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 设置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 实施环境标志制度, 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一经出现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 在这方面已有152个国际环保条约出台。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还要求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循环等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这无疑给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和产品出口障碍。目前,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制定强制性技术水平标准。指发达国家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和环境水平, 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 将发展中国家产品拒之门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的有食品农药残留量指标、重金属含量指标等等。二是认证制度。除了ISO14000系列认证之外, 发达国家还有各国的实验认证及具体到某个行业的认证, 这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造成巨大压力。此外还有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环境措施等表现形式。
二、我国是农业绿色壁垒的受害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 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按照WTO的统计口径, 2005年, 我国农产品出口196.3亿美元, 仅占出口总额的2.6%, 但是涉及的企业多, 对农民的影响大。据估计, 2002年各类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造成损失达到100亿美元。日本历来有明显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2006年5月底, 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做出了规定, 设限数量大幅增加, 限量标准更为严格, 检测项目成倍增加。在日本制定的标准中, 严于我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 恰恰是我国输日的粮谷类、水产类等61种大宗农产品和食品。日本是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占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 “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 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 涉及到60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 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商务部公布的《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指出, 我国至少l1种农产品对日出口将难获日本“肯定列表”的肯定。2007年6月份, 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影响较大, 我国对日出口农产品5.96亿美元, 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8%。欧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2002年1月, 欧洲以中国出口的小龙虾所含氯霉素超标为由, 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 这导致中国包括蜂蜜在内的10多亿美元的水产、畜禽等农产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目前, 欧盟对进口中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 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新增到62种, 其标准总体比原先提高了250多倍;对农产品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1~0.3ug/kg, 远超过日本标准 (50ug/kg) 和美国标准 (4~5ug/kg) , 以至于欧盟国家自己的产品也常常达不到。
三、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跨越绿色壁垒的措施。
绿色壁垒这一新的贸易保护方式, 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而精心设计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我国既不能因其是发达国家来限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而笼统地加以反对, 也不能因其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的目的而盲目接受, 而应正视绿色壁垒, 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消除其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不良影响。
1. 倡导绿色环保产品,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严把出口关。
绿色壁垒以绿色、环保为旗帜, 有利于推动绿色经济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应该从绿色壁垒的积极面来看, 倡导农产品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进行生产, 提高环保意识以跨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与此同时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 搞好质量管理工作。我国许多农产品出口时是合格的, 但到了进口国却不合格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 对农药残留、细菌指数、重金属含量等检测结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所以,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 提高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 把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关。同时, 还应采取积极措施, 主动与国际社会、发达国家取得联系, 建立双边合作关系, 争取技术、资金、人员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支持, 促进我国检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绿色贸易的稳定发展。
2. 抓住绿色壁垒中的隐含机会, 发展规模化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 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并有利于资源再生回收的产品。工业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壁垒, 是因为其国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大, 并且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我国只要在原料来源、加工生产等关键环节提高环保水平, 就可以成为绿色食品的出口大国, 同时利用我国很多未开发地区的优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搜集绿色信息, 设计绿色产品, 开发创造各具特色的天然生态经济环境, 把生态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但大多数是分散经营, 生产规模较小, 很难实行统一的生产标准, 出口到国际市场难免会遇到各种绿色壁垒。如果实行规模经营, 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由公司向农户统一供应种子、化肥、农药, 对其进行种植方法、用药方式、管理技术、采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对基地农作物进行跟踪调查、记录档案、统一产品标准, 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好原料的质量。企业应用战略的眼光通过改进管理方式,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树立“绿色观念”。只有顺应潮流, 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并使之同国际接轨。
绿色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特定的图形标签, 印制或张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 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对环境均无危害。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了环境标志制度, 如欧盟的“CE”标志、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尽快实施“国内绿色标志”认证工作, 在出口产品的质量、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 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 争取国际社会承认。
4. 建立自身绿色壁垒, 严格禁止国外不合标准农产品向我国出口。
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壁垒的同时, 正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猛增, 其导致的环境危害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一些转基因农产品, 有疫病、虫害、公害及不合格的食品进口危害了我国人民、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 影响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为防止国外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淡薄, 借机向我国出口不符合标准农产品, 我国应当根据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国际的环境标准, 建立自身的绿色壁垒,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建立统一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体系。建立绿色贸易措施体系应涉及到经济管理, 对外贸易、科技管理、技术监督、商检、海关等政府各有关部门, 确保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2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 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 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
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 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 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 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 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 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 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 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 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
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 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 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 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
三、发展策略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 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 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 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 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
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
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
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 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
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 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
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
济问题探索,!”“(;$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反补贴 篇3
摘 要在WTO协议中,农产品贸易受《农业协议》管辖,因此农产品贸易中的反补贴内容与工业品贸易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存在差异,值得关注。
关键词国内支持;绿箱补贴;黄箱补贴;蓝箱补贴
世贸组织关于维护公平交易和正常竞争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有《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按这三个协议,各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数量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
入世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很大增长,但同时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涉案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其中反补贴调查案远不及反倾销立案多,但其依然能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尤其目前关于反补贴的研究,主要是依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进行。其实在WTO协议中,与工业产品贸易不同,农产品贸易是受《农业协议》管辖的,因此农产品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内容也有差异,值得我们关注。
一、WTO《农业协议》的特殊性
因为“无农不稳”,所以世界各国对农业、农产品长期以来给与很强的政府干预。理由不外乎提高农业产出、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等等。可见对农业的保护与其说是出于纯粹经济方面的考虑,还不如说是出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考虑更为恰当。正因为如此,世界农产品贸易在很长时期一直是作为特例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管理和约束之外。但不能不看到,农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扭曲国际农产品贸易,其实施代价也让各成员方日益不堪重负,因此有必要予以节制。
直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它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首次将农产品贸易与其他工业产品协议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管理之中。不过,在反补贴方面,工业产品贸易受《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管辖,而农产品贸易是受《农业协议》的管辖。相比较而言,农业协议仍是一个软约束的协议,在许多方面对这个领域的纪律约束仍然相对软弱。
所谓将农产品贸易纳入《农业协议》法律框架,就是为推进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要求减少并规范农业的国内生产支持、削减对出口的直接补贴、提高市场准入程度、建立农产品贸易以单一关税制作为调节的约束机制。
《农业协定》开宗明义“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持续对农业支持和保护逐步进行实质性的削减,从而纠正和防止世界农产品市场的限制和扭曲”。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市场准入,即对进口限制的规范;②国内支持,即政府对国内主产的支持;③出口补贴,即政府对出口的支持。上述三项中,除市场准入规定以外,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都与补贴相关。
二、减少成员方的国内农业生产支持
《农业协议》将各成员方政府对农产品的各项价格支持和其他补贴制订了规则,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在《农业协议》第七部分划分了黄箱、绿箱和蓝箱补贴。
(一)绿箱补贴政策
根据第13条(a)-(ⅰ)款,绿箱补贴指“完全符合本附件2规定的国内支持措施”,包括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等,这些“属不可诉补贴”。具体如对农业生产的研究、病虫害防治、培训服务、检验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保障食品的公共储存支出、国内食品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用于环境保护和对贫困地区的援助等项目。采取这些措施,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因其对农产品贸易或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
(二)黄箱补贴,或“红箱”补贴政策
根据第13条(B)及第6条第2、3款,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支持、营销贷款、牲畜数量补贴、面积补贴、种子、化肥、灌溉等项目的补贴,以及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须加以控制和减让。成员方采取了这些措施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违背这些承诺将对农产品贸易可能产生扭曲。
(三)蓝箱补贴
根据第13条(C)及第6条第5款,下列补贴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成员方不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①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与的补贴(如休耕补贴);②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与的补贴;③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与的补贴。“蓝箱”政策只存在于极少数国家在实施主产限制计划中对主产者进行的直接付款。
农业协议规定的最低豁免是:发达国家任何一年对特定产品的国内支持,黄箱政策范围内不超过该产品生产总值的5%,对非特定产品的国内支持不超过农产品生产总值的5%,可免于减让,不进入综合支持量。对于发展中国家这两个标准都为10%。
三、逐步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GATT在乌拉圭回合之前的各轮谈判中,只对工业品出口补贴进行了有效的限制。而在乌拉圭回合加入了削减农业出口补贴的议题并最终通过了《农业协议》。农业协议要求成员方承诺削减现有的补贴农产品出口的数量与农产品出口补贴的预算开支(对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补贴只需削减预算开支)。如果一国在基准期没有对某种农产品进行出口补贴,那就禁止该国将来对该产品实施出口补贴。
关于出口补贴的定义,《农业协议》第1条 “指视出口实绩而给与的补贴”,是一项对贸易产生严重扭曲的政策措施,虽然《农业协议》并不禁止成员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但要削减出口补贴。
在第9条第1款列举的出口补贴措施受削减承诺的约束:视出口实绩而提供的直接补贴;以低于同类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将非商业性政府库存处置给出口商而形成的补贴;利用征收的农产品税对相关农产品的出口营销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出口农产品的国内运费补贴(发展中成员除外);视出口产品所含农产品情况,对所含农产品提供的补贴。
四、我国的承诺和应对
经过长期艰苦的入世谈判,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承诺,在《农业协议》框架下保留对农业国内支持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即黄箱补贴),两项支持分别占相关特定产品和农业生产总值的8.5%。当然,绿箱补贴部分可以维持,并且没有数量限制。关于出口补贴,因为我国早在1992年已经宣布取消出口补贴,所以入世承诺中写明“中国对农产品将不维持或采用任何出口补贴”。
入世以来,尽管我国在中央政府一级按承诺办事,但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考虑,通过信贷、税收、电价、运价等措施,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很多产品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补贴,尤其是由于许多省份都普遍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很可能招致反补贴调查。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绿箱补贴,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开发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同时大力利用外资,引进农业技术,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增加农民收入。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尽快熟悉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深入了解有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法律法规,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一方面从事反补贴措施调查和应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贸易救济措施,主动出击,维护我方合法权益。
参考资料
[1] 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第(一、二、三)册[M] 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作者简介:
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4
(一) 现代农业概念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 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农业部长杜青林的概述: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 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 农工贸紧密衔接, 产加销融为一体, 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1]。现代农业按发展特点可以分为: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和生产技术型农业等。
(二)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自给自足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 然而传统农业之所以被现代农业所取代, 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更有效率, 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别。
首先, 从手段来看, 传统农业从生产方式还是比较落后, 还是以人力, 畜力为主体, 生产不具有规模, 也缺乏技术含量;现代农业则是更多依靠科技, 无论从生产工具还是经营方式来说, 都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其次, 从生产经营者来说, 从事传统农业的主要是农民, 而且文化水平较低, 传统农业往往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几乎没有专业化分工生产;而现代农业则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需要的是新型农民, 对人力以及技术资本的投入也较大。再次, 从生产目的来讲, 传统农业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所需, 虽然产品也会有所剩余, 会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但是其目的是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交换;现代农业具有市场性, 商品性, 它是为了实现商品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生产, 其交换所得不仅可以维持扩大再生产, 还可以增加教育、健康和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情况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而农产品出口贸易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国际贸易得到了很多发展的机遇, 享受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图1具体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通过图1可以看出, 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出口额大体上是呈上升趋势, 进口额除2009年略有下降之外, 也大体呈上升趋势, 但明显进口增加的速度要大于出口, 我国存在农产品贸易连续逆差。而据海关统计, 2014年1~12月, 我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 928.2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 (下同) 增长4.2%, 但贸易逆差为501.4亿美元, 可见贸易逆差是个相当大的数据, 不容忽视。
出现逆差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 涉及的内容广泛, 涵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 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 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 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 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随着关税壁垒对贸易的影响逐步减弱, 技术壁垒已逐渐成为各国争相采用的维护该国利益的手段, 尤其是农产品贸易。而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很严重[3]。
三、绿色农业与农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对现代农业以及农产品贸易现状的了解, 也为了找到现代农业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现代农业的一个类型绿色农业入手, 绿色农业具有对农产品要求严格, 农药残留少等特征, 而考虑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也经常在这些方面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因此把绿色农业与技术性贸易壁垒联系在一块。
以中国与欧盟贸易为例, 通过我国2013年农产品出口年鉴查询, 得到2001年到2012年我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额数据, 以及从中国WTO TBT-SPS通报咨询网查询到反应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指标: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法规条数。使用简单的一元线性模型如下:
考虑到数据的平稳性, 在做回归时, 我们采用ln EX与ln TE。EX表示我国出口欧盟农产品总额, c为常数项, TX为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法规条数。对参数α估计的预期值是负数, 即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法规条数越多, 我国出口欧盟农产品总额越少。估计结果如下表:
R2为0.856, 修正的R2为0.833, F值的显著性检验值为在1%的水平下为0.000127, 而模型中F远大于1%的水平下的临界值, 表明模型整体拟合度很好。
ln TE的回归系数为-0.233, t值为4.741, 通过了1%水平下的t检验。系数符号也与预期相同。说明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法规条数越多, 我国对欧盟农产品的出口越少, 反之, 则越多。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到, 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法规条数抑制着我国农产品出口, 相反如果我国在这些技术法规上都符合, 即严格要求本国农产品, 走绿色农业道路, 则会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因此可以得到绿色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起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由实证分析可知, 绿色农业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现代农业不只包括绿色农业, 但是无论是其他哪个类型的现代农业都是以高技术为依托, 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力, 不仅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有促进作用, 对我国其他类型的贸易也肯定是促进作用, 因此发展本国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贸易, 增强本国经济的必经农业化道路。我国可以从加强农业技术设施建设、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以及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去发展现代农业, 进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
[2]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 (1) .
[3]孙东升, 周锦绣.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 (5) .
[4]胡子昂.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策略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13 (11) .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5
1实习目的
农产品贸易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的应用课程。我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掌握WTO农产品贸易规则;学会应用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可以考察我们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培养我们分析、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教学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实习,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加强对我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产品对外贸易业务而言
通过实习,能够了解储运部的业务范围,熟悉出口部的业务范围,了解进口商品经营方案制定的过程及其要求、询盘等
对于农产品市场流通而言 通过实习,能够了解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认识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熟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制度;了解批发市场的日常运行;掌握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与农贸市场的区别于联系。
当然,通过到贸易相关公司或企业实习,对了解我国当前产品贸易政策及形势、认清产品市场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掌握产品市场的具体运行模式以及再通过对产品贸易企业进出口情况调查,来认识该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现状、主要问题等更是对该课程实习的升华。
2实习地点和时间
地点:福州
时间:2013.7.15—2013.7.26
3实习单位
福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4实习内容
4.1实习单位简介
4.1.1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简介
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始创于1998年,至今拥有各类人才2500人以上,年出口额达1亿美元以上。是目前福建省最优秀的服装生产外贸企业。公司连续五年被评为“福建省知名品牌”。福建顺邦集团公司设有五家下属公司,分别是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欧洲办事处、福州汇邦制衣有限公司、顺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为劳保服、户外服、工装、手套等。顺邦人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攀升了一个又一个业绩目标。我们不仅致力于发展业务,努力工作,还十分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2008年顺邦国贸公司为四川灾区捐献救灾物资,被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冠名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的荣誉称号。我们将以此为勉励,再创佳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顺邦国贸公司上至最高决策层,下至普通的基层员工,都秉承着企业发展、个人发展的共赢理念,在以项目化运营的各类管理手法的推行下,不断拓宽发展平台、设计多元化的个人晋升途径,最大限度的吸引与留住人才。在顺邦的良好环境,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4.1.2福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简介
位于闽侯南通的福州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规划15个片区,包括副食品市场、果品市场、畜禽定点屠宰场、肉类冷冻区等。该中心规划用地4000多亩,第一期工程占地1931亩,该中心将配备果品市场、农产品加工区、蔬菜市场和污水处理厂,其中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占地365亩,畜禽定点屠宰场占地224亩,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全省规模最大、信息化水平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的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批发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区。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一期建设用地1933亩,总投资12亿元,建有蔬菜、果品、副食品、畜禽屠宰场、肉类冷冻品等5个专业批发市场,首批投入运营的是蔬菜、果品、副食品和家禽批发市场,并于2010年9月12日搬迁入驻。北距南屿京福高速公路3.5公里,西距上街京福高速公路19公里,东距青口福厦高速公路13公里。原来通过该中心的316—324国道连接线将作为中心内部通道,连接线将移到中心南端。
4.2实习过程
4.2.1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4.2.1.1了解了该贸易公司大体情况及环境。
我们在公司相关人员带领下参观了服装的展览厅、进入厂房观摩以及办公大楼的参观,使我们通过这些对外贸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了外贸公司的环境氛围。
4.2.1.2集体进行”脱产“培训。
培训过程中主要讲述了其企业文化、通用技能、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强化等。
通过这个培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多么的重要,秉持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所在。
期间,多名主管带领我们进入厂房了解了服装生产的大体流程。熟悉了外贸业务流程。其中收益颇多,外贸业务执行是必须环环相扣的,函电上的一字之差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2.1.3进行轮岗培训。
所谓的轮岗培训就是教练系统绑带、实际操作,实时指导,针对性在岗培养。
第一环节:面辅料仓、IQC。在面辅料仓,我们进行了面辅料种类分类,名称的记忆以及熟悉料件进料、备料发货各工作流程;至于IQC,主要是学习了面料检测的方法,认识了其检验标准以及检验流程步骤、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第二环节:技术部、品质管理部。
学习了各系列产品成衣制作以及工艺和注意事项及工作流程。当然对于品质管理部我们就更加顺手了,在其中我们了解了成衣初中尾期品质检验流程、记忆了服装检验标准,学会了验货报告填写。
虽然做这些都挺辛苦的。但是,这些天的确让我充实了不少,我想说,对于生命而言,空虚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有所作为,需要意义。
第三环节:运营采购部。主要学习了面辅料的采购以及采购系统的操作;接着我们了解并熟悉储运部的业务范围,了解并熟悉出口部的业务范围、进口商品经营方案制定的过程及其要求、询盘。
4.2.2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福州南通蔬菜批发市场)4.2.2.1了解批发市场的大体情况,日常运行、规章制度等。
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到南通批发市场是福州地区著名的菜篮子基地,原址于鳌峰洲的蔬菜、果品、家禽批发市场。目前,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建有蔬菜、果品、副食品、畜禽屠宰场、肉类冷冻品等5个专业批发市场。该新市场全部采用信息化管理。市场主入口有触摸显示屏,市场内还有大型显示屏,同时建有电子结算交易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蔬菜和果品两个市场可实现刷卡交易、电子结算。
4.2.2.2了解并熟悉批发市场采用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亲身去体验刷卡交易、电子结算以及市场入口进入了解市场显示屏信息掌握了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熟悉了电子结算交易中心窗口的运作。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亲身体验才最真。电子结算交易操作让我深刻体会到认真细心的重要性。
4.2.2.3了解并熟悉5个专业批发市场。
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建有的蔬菜、果品、副食品、畜禽屠宰场、肉类冷冻品等5个专业批发市场。
该批发市场日常运行时间是从15:00至次日1:00。我们在档口与商户交谈了解,认识市场价格波动,并对其进行了挖掘、分析。例如:蔬菜的批发其价格
高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物流以及保鲜技术等,而并非本身品质贵。4.2.2.4了解蔬菜瓜果和畜禽肉质的检验检疫。
总的来说,这是实习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操作了。实习过程中掌握了对随机取样的规则,掌握了对水果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比如我们操作并掌握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于畜禽肉质 学会检查气味、色泽的判断、品质是否正常,有无风干、血污及冰霜以及冷冻状况、有无杂质、羽毛等。
这些活儿的确很艰辛很复杂,就相当于学校做的化学实验那样,不仅需要专业性的知识,即便在老师的知道下,实际操作真的很难。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2.2.5充当买家商家,进行现场操作。
虽然其中闹了不少笑话,这无疑是最具收获的。亲身的体验了一次在批发市场上买卖的流程,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贸易中那种难以言语的艰辛和贸易双方议价的那股巧劲。
5实习总结
5.1实践操作上 5.1.1捕获信息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信息是至关重要,往往及时的信息将是企业在竞争中决胜的关键。在此次实践操作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信息的到位是多么的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盈亏盛衰。市场的信息、市场信号需要我们及时的去发现、挖掘,这样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5.1.2掌握工作内容
要熟悉全面工作流程,掌握相关软件。对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深入了解,对于一系列的工作流程需要熟练掌握,只有认真学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够真正又快又好的完成产品贸易工作。必须时刻保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绝对要避免操作过程的不仔细而导致的经济损失。5.1.3为工作而学习
其次,随时间的推移,市场的法规和外贸作业的程序也在不断的改变,为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能够清楚的了解贸易相关程序和法规政策及其他贸易管制措施,很多东西要靠自己在工作中去学习、积累和实践,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上级不定期下发一些文件或资料,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先锋。
5.1.4为工作而总结
善于总结,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工作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好的工作方法可以共同探讨交流一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工作中难免有失误,要及时总结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可以提高工作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可
以使我们在工作中活动意想不到的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也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是我们工作所希望的。
比如在实习当中通过对业务的操作,从中也发现很多的不足。以前在学校里学的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和实际的操作有很大的差别的。就业务单据的填制就可以知道的。世界组织或者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而具体到每个实际情况,就有不同的规范了。是我们在办理相关事务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这时便需要我们灵活根据当地特殊情况进行操作,然后 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5.2理论认知上
5.2.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的了解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对自己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工作相结合,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公司乃至社会服务。5.2.1认识社会
从大学校园生活直接步入社会,需要你去接触的不再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换之而来的是各行个业的人。对他们的了解要从头开始,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何去和一个人沟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你去探索和解答。但是最重要的是切记“人心叵测”,外面的世界固然很诱人,而它不再像校园生活那样单纯了,所以你要时刻留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处理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同时建立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与同事,与客户,与海关,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通过在学校的知识积累和交际方面的经验的积累,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成功的。也许正是我的自信,使我向往外面的世界,勇于去接受现实的考验。5.2.2认识自己
通过实习我体会到在工作中,首先,一定要做个勤学好问的人,只有这样你的业务才能够熟练和精通;然后,就是要积极好动,多和带你工作的同事帮忙,多付出就会有多的收获的;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好人际关系和塑造自己的形象,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你是要经常和人打交道的,尤其是像我们在报关行工作的,与人的关系处的好,而且自己的形象也不错,那就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受到欢迎的。
6实习心得
6.1专业知识与技能上
通过实习,我对产品贸易整个操作流程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
实习中,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使我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工作当中。
6.2精神意识上
一段时间的实习,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充分的发挥了专业知识,将理论切实运用到实习中,还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综合实习空间。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无论什么工作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对我们以后,有利于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
纵观国际农产品市场 篇6
国际农产品进出口的国际环境
国际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
国际农产品贸易在经历了从1997至1999年3年的负增长以来,从2000年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幅。根据WTO统计,2000~2004年全球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9%,与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持平。
国际市场谷物库存回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12月预计,2005/06年度全球的谷物产量为20.05亿吨,同比下降2.42%。消费量20.25亿吨,同比增长1.03%。当年产需缺口0.2亿吨,期末库存将回落到4.44亿吨,同比下降4.47%。
棉花产量下降,库存小幅增加。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005年12月预测,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497万吨,同比下降5%。消费量达到2438万吨,同比上升3.97%。产大于需59万吨。贸易量为875万屯,同比增长13.18%。期末库存将上升到1096万吨,上升5.59%。预计全球棉花价格将会上升到每磅65美分,升幅为24.52%。
植物油产需同步增长,库存小幅回落。据美国农业部2006年1月发布的《油籽:世界市场与贸易》分析,2005/06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为1.14亿吨,同比上升3.58%(主要是豆油和菜籽油增长)。消费量为1.14亿吨,出口为0.4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72%和4.78%。期末库存下降到769万吨,同比下降1.79%。分品种看,豆油、葵花子油产量增幅超过需求增幅,期末库存有所回升,菜油、棕榈油等品种库存下降。
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例失调
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极快,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从不到60%增长到70%以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缓慢,份额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占比重不到30%,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农业竞争力强,购买力充足,有能力出口和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加工制成品比重上升。谷物占食品消费的比例不断下降,水海产品、蔬菜、水果所占比例稳步增长。目前美国消费者每年消费的蔬菜和水果的数量比20年前增长了25%,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高速增长。可直接消费的最终制品的比例从1980年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30%以上。“十一五”期间,中国要全面实施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战略,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品出口,使其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品出口达到190亿美元。具体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需求弹性低,且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需求弹性高,且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日趋恶化,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依然不公亚2006年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壁垒波及范围相当广泛,从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性农产品,到花生、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制品,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出口农产品。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并继续使用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等出口支持政策。巨额补贴极大地扭曲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一方面提高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农业竞争力,抵消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带来冲击,对没有能力补贴农业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害,不利于中国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此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传统的关税配额以及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季节性关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也普遍存在,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
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关税、高补贴的高保护政策,对国际农业竞争环境造成严重的扭曲和破坏。目前发达国家每天给农民的补贴高达1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非常不公平。其次,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肉类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不仅继续受发达国家高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技术性措施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影响。
优势农产品出口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食品安全法等国际新型贸易壁垒的制约。加之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中国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和其他贸易争端,国际贸易环境改善前景不容乐观。加入WTO以来,先后暴发了中欧动物源产品、中韩大蒜、中日大葱、中美蜂产品和水果等贸易争端。“今后有可能形成农产品进口激增,而出口受阻的不利局面”。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农产品关税高峰、关税升级问题严重,而且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特保条款”也有可能不断升级。
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农产品贸易与各国的利益息息相关,一直是各国保护的对象,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1994年达成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Agreement On Agrjculture)标志着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贸易协议》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从而实现“消除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扭曲现象和实现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目标。
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从1933年上溯到80年代中期前的50多年间,为了缓和农产品过剩危机并努力拓展国内,尤其国外市场,美国政府推行了一整套以价格支持体系为手段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概述起来,在此期间,这些以价格支持手段为代表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价格支持。指联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贷款,以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稳定农场主收入的各种措施。其中,价格支持措施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财政补贴,如限耕和限额补贴、休耕补贴、自然灾害补贴等;另外一类是各种贷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产品
抵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实际上也是一种农业补贴,一种价格支持的形式。
(2)限制生产与销售。既是以价格支持为中心的美国农产品政策的重要环节,又是农场主获得各种补贴的先决条件。概括地说,限制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分配播种面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的播种面积。第二,实行农产品销售限额制。农业法规定,由于参加限耕的农场主中须有3/4的人投票赞成,方可生效。若销售限额尚未通过,那么,自愿限制播种面积的农场主只能获得较低标准的价格支持。同意销售限额的农场主,将由政府发放销售卡,凭卡销售并获取政府的价格补贴。第三,签定市场销售协定。这种办法主要适应于水果、蔬菜和奶制品的生产。农业法规定,凡是同政府签署了限耕和销售限额合同的农场主,都必须遵循他们与政府达成的协议,否则,不仅将失去享受价格支持的资格,还要受到严厉的经济制裁,超过限额部分,要缴纳罚金,其数额高达价格支持标准的50%甚至70%。
(3)扩大农产品出口。开辟和扩大国外销售市场,给过剩的农产品寻找出路,是美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联邦政府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局,农产品交易管理局,具体负责扩大农产品对外销售事宜。联邦政府一向重视农产品对外出口,不仅将农业出口作为对外推销其剩余农产品,转嫁危机的重要手段,还把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作为支撑其整个国民经济的既定方针。2002年5月2日,新农业法首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主要内容包括(1)对当前享受庞大财政补贴的谷物和棉花种植者继续增加补贴;(2)对近年来不再享受补贴的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也进行补贴;(3)对历来基本上不予补贴的牛奶、花生种植者也开始给予补贴:(4)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地保护增加政府支出,其数额比目前增加80%。这意味着以往一直很少得到政府财政拨款的畜牧业乃至水果和蔬菜生产者都将获益匪浅。
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新农业法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5月13日签署了农产品补贴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内,联邦政府将向美国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还决定在2003年~2008年的6年内,联邦政府将农产品财政拨款增加67%。这一新农业法案规定,向农作物和乳制品每年追加64亿美元的补贴,这笔补贴在2002年冬季收割季节开始发放。
欧盟农产品贸易促进项目主要措施和资助标准
欧盟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计划主要有六项措施,即:
(1)推进公共关系建立,宣传、推介欧盟高质量的、营养及安全的并且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福利的产品。为出口企业打开“第三国”市场建立公共联系。
(2)参加重要的国际商务展览及其他相关活动,尤其要根据欧盟会展标准,促进欧盟产品规范化宣传。
(3)开展商业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对欧盟建立的产品原产地标识(PODS)、产品地理标识(PGIS)、传统产品特性保证标识(TSGS)和有机农业体系进行宣传。
(4)对新市场进行调研,进一步拓展扩大已有的市场。
(5)开展欧盟高层贸易访问。欧盟高层官员亲自参加大型国际博览会,开拓新市场。
(6)对贸易促进及信息服务措施经验的评估报告进行研究。
在上述措施中,第4、5、6项活动欧盟将提供全部资金支持,其他措施费用由欧盟负担50%,申请者负担30%,申请者所在成员国负担20%。
欧盟对受资助产品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一,出口机会大,具有开辟新市场潜力并可直接消费的产品和加工产品,特别是那些有较大潜力、需求量很大的欧盟产品,而这些产品在目标市场中,比如日本、东南亚、中东、美国、拉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市场中会遇到强大的竞争力。其二,欧盟传统优势产品和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日本品牌农产品的出口战略
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农产品出口快速增加,一向被认为是拖日本经济后腿的农业开始转守为攻,并制定了扩大出口的五年计划。
日前,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岛村宜伸宣布了要在2009年之前使农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一倍的目标。由于成本过高等多种因素,日本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农业而采取的贸易壁垒政策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批评。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以及日本农业协会等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其品牌农产品的出口战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举国体制
日本政府在品牌农产品出口中发挥主导作用。2000年,日本政府成立“农林水产品出口推广协议会”。该协议会负责制定日本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战略,确定农产品出口的具体目标,完成并实施年度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与外国政府交涉取消农产品进口壁垒等。
全国性农业组合,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和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全农和全中),利用其遍布各地的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制定的农产品出口战略规划,帮助农民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储运和销售。
有政府预算支持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利用其人力资源和全球网络,组织专家进行市场调研,提供分析报告,提出具体建议,并在展览、推销、宣传上提供资金支持。2005年度仅展览推介会一项,即安排资金1亿日元。
日本政府对农产品出口有直接的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被称为“推动农林水产物出口倍增事业补助金”,2005年度为6.56亿日元,2006年度翻番为12.58亿日元。该补助金一是用于促进出口,包括海外出口环境调查、面向海外出口所需业务调整费用、海外销售促进费用等:二是用于新品种保护的费用,包括从事新品种保护的费用和开发新品种鉴定的DNA技术的费用等。
(2)日本实施品牌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措施
日本农产品以高价著称,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进口低价农产品的冲击,出口是否有市场也受到各方质疑。迄今政府一直坚持“防守”为主,消极应对进口冲击。随着WTO农业谈判的明朗化和对外FTA、EPA协议的需要,日本政府开始转守为攻,全面推出扩大出口战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以饮食文化带动农产品出口,以高质、高档、安心、安全,树立日本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追求食品安全、美味的要求。目标是自2004年起到2009年出口额由2954亿日元增加到6000亿日元,实现5年倍增。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五大措施:
1、树立日本品牌优质、安全的形象
2、加强对外交涉,为农产品出口铺平道路:
3、加强品牌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4、建立面向出口的生产、流通体制:
5、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推广。
经过两年的努力,日本政府的农产品出口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4年出口额为2954亿日元,2005年增长12%达到3311亿日元。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逐步向欧美扩展;出口品种以在日本市场已确立主导地位的品牌产品为主,代表日本的品牌产品走向世界,不仅被消费者认可,也受到很高评价。
中国农产品出口政策
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贸易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严重滞后,各国采取了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农业的竞争性,造成了农产品贸易的极度扭曲。在这种国际贸易环境下,作为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和贸易国的中国面临着如何重新确定其农产品贸易政策问题,这个抉择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和消费的格局,而且也会影响到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因此,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问题是继续实行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政策还是开放农产品贸易。按照《农产品协议》的规定,各成员国将逐步消除和废除市场准入的保护,通过各国实施的关税、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来降低保护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场导向型的农产品贸易体制。中国在加入WTO后,已承诺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国内市场准入程度将逐步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应加快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尽快适应WTO体制的要求。
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如果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就应当选择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等资源。
要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和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
从保护方式来看,应强化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在调整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同时,要将政策转向充分利用“绿箱”政策上来,把它作为支持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1)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即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以及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即水利、道路交通、邮电通讯、能源及市场信息等设施建设,以减少农民用于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支出,减缓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速度。(3)增强农村环境和生态投入,即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4)利用“国内支持”措施,在允许的期限内,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构建农产品进出口的新体制
中国加入WTO后,就必须从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卫生与食品检验等方面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系统设计,逐步实现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的国际化。为此应:(1)完善关税保护制度,建立合理的关税结构和关税升级制度。根据WTO协议农产品进口配额措施要实行关税化。(2)构建农产品市场注入体系。根据国内农产品供求的长期发展趋势,按国际惯例制定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样既可防止国外有补贴的农产品过度地进入而冲击中国的农业生产,也可避免中国农业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巨大受害者。(3)合理利用非关税堡垒。如利用《农产品协议》对环境与动植物检疫(SPS)的规定,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在出口方面,加强质量检测,促进中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减少出口贸易障碍:在进口方面,制定严格的、动态的、具有灵活性的动植物检疫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限制国外有疫情农产品及劣质农产品的进入。
为农产品出口提供资金支持
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点支持出口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信贷: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研究制订对农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具体办法。
保险:继续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有效提高企业投保比率。
税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调整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鼓励企业出口深加工农产品。对农产品出口生产企业进口生产加工检测检验设备及企业自用的通用设备,在关税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费用: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改进检验检疫办法,由主要依靠每批检验向加强基地监管转变。
充分利用WTO《农产品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期,培育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优势”
《农产品协议》规定,鉴于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和各国农产品贸易长期游离于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的实际情况,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别于其他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强调贸易“回归”,强调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度,改善贸易环境,推进贸易自由化。同时,又兼顾贸易各方利益,允许在履行承诺方面有适当的弹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特殊待遇优势,在过渡期内,大力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1)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贸易战略。把参与国际竞争的农产品进行分类:一是敏感性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敏感性农产品依次为大豆、油菜籽、植物油、玉米、棉花、食糖,任何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动都会影响主产国的生产者收入和市场格局,对这类农产品应当重支持,速度保护:二是竞争性农产品,如肉类、蔬果类、加工食品等,对这些农产品,只要国内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就有可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定的地位。三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或农业产业,应下决心予以调整,以优化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2)依靠科技,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对中国农作物品种的保护,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品质,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搞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抓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形成中国特殊竞争优势。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大为改观, 不但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且实现了农产品丰年有余, 部分农产品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 和其它的生活品一样, 农产品也逐步进入买方市场, 出现了丰年不丰收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 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农产品众多, 品质差别很大, 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具有与一般产品流通不同的特点。当前,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的特征主要有:营销大户和农民个体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的主要力量。我国农产品的销售除了相关企业收购粮、棉等大宗产品外, 其余农产品主要通过营销大户和农民个体在农产品生产地收购, 批发市场是鲜活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的流通形态还停留在自然阶段, 基本没有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加工处理等现代农产品加工手段。
2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的畅通, 让农民与农产品生产企业更多的参与流通领域的利润分配, 从而更好的保障农民与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利益,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有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流通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制约流通效率、限制农民增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
我国农产品购销主要是即时现货交易, 收获后很少采用预处理措施, 加上绝大多数市场无库存能力, 使得批发市场上农产品事实上必须“即日全量售空”, 成交价格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状况。由于信息不畅, 我国批发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数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供求失衡, 成交价格上下起伏较大, 就可能给生产者和购销者传递错误的市场信号,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者和购销者主要是个体农民, 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 错误的市场信号会诱使他们共进共退, 导致市场出现反复大幅度涨跌, 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2.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时间长、成本过高
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环节过多, 一般要经过农民 (生产者) 、产地收购者、运销批发商、销售地批发商、零售商, 最后才到消费者手中, 有的农产品中间还会多出加工的厂商这一环节, 如此多次的运输、流通环节大大消耗了资源, 增加了流通成本, 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时间, 而农产品作为鲜活产品必将大量消耗。
2.3 市场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产品信息是现代市场流通的决定性因素, 直接决定着产品流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郭航
通所带来的效益。当前, 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农业信息集中与发布体系, 市场的信息传递与发布还处在自发阶段。而我国的广袤国土, 各省或多或少的地方保护主义, 带来了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盲目性与局限性, 制约着农产品快速科学流通。
2.4 流通主体素质低、规模小
由于缺乏专业化经营公司,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主要还是以营销大户和农民个体为主。这样的组成情况, 不管从资金、信息收集加工还是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的产销能力来看, 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必然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同时也不利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的专业化与规范化, 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领域的营销能力无法得到全面体现。
2.5 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必将导致农产品的竞争力差, 进而也成为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农产品由于大多分散生产, 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并且由于农药、化肥等不当使用也导致了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另外, 整理、分级、分类、烘干、散热、消毒、防腐包装等处理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我国农产品缺少专业的加工包装, 导致了这些环节的薄弱, 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原因之一。
3 以现代物流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的具体措施
3.1 运用现代物流技术, 减少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环节
现代物流手段发展到今天,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可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借鉴的经验。首先是农产品配送环节, 通过建立配送中心, 及时、准确的实现农产品派送, 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速度;第二是运输装卸环节, 包括多种方式联运、装卸业务、维护货运安全服务。通过现代化大规模集中式作业降低运输装卸成本, 减少这个环节的产品破损, 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第三是储存环节, 通过中转仓储服务和保管业务, 尽可能地减少农产品因时间季节及气候所带来的损失, 提高流通效益。第四是产品加工包装环节, 在流通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筛选、包装、分装等加工业务, 包装后要便于运输、装卸、保管、保质保量, 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有利于销售。根据不同农产品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储存条件, 创造农产品的时间价值, 解决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连续性的矛盾。
3.2 开展电子商务, 降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成本
电子商务的蓬勃开展, 为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了一个新的交易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模式, 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网上订购、客户开发与客户服务等一系列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服务, 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的接洽, 避免农产品的滞留, 并且可以大量节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流通成本。现代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及实时供求信息,
参考文献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8
一、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质量低下, 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待于提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量不断高速增长, 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我国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质量出现严重下滑。我国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还受到质量安全方面的严重影响, 在国际市场中的声誉一度下滑, 甚至引起了整个国际食品市场的抵触。我国食品国际竞争力与美国、欧洲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相关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 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转变。
(二) 出口结构不合理, 市场单一化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出口的农产品整体处于较低层次。农产品加工程度较低, 缺乏必要的技术含量, 使得我国出口农产品基本停留在初加工水平, 深加工农产品占比不到20%, 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同时,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十分单一, 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亚洲市场等, 在国际市场中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出口到欧美地区的比例一直较小。这一现象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呈现低水平发展状态, 整体竞争力严重不足。
(三) 出口成本高, 贸易壁垒难以消除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以家庭生产为主, 发展程度较低, 小农生产模式下的农产品出口要接受国际市场较为严格的检查, 同时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正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对技术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 严格限制进口农产品的质量,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我国农产品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本以获得国际市场的认证, 以打通贸易关口。但是, 由于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质量频发, 很多国家甚至禁止从我国进口农产品, 这又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 出口成本高居不下, 贸易壁垒难以消除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四) 贸易政策和体制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但是国际贸易市场的秩序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和体制受到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产生产的管理方式十分落后, 依旧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在国际贸易过程中, 针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及相关制度还十分欠缺, 现有的体制和政策显得十分落后, 难以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使得我国农产品在贸易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阻碍。完善贸易政策和体制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首要步骤之一。
(五) 农业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都是小农经济, 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低产能产业, 虽然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应用, 我国农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 但是却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 这使得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不断面临新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方面依旧难以形成新的竞争合力, 因此使得我国农产品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 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 不但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六) 缺乏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越来越频繁, 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虽然给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但同时也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中容易遭受风险, 现阶段, 我国农产品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 对国际市场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 在进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缺乏抵御风险的意识。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对存在的风险分析不足, 难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 因此缺乏抵御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相关贸易政策及制度
完善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制度是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促进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 各级部门应该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 要不断加快我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 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检查力度, 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证词及制度, 坚持与时俱进, 以全新的政策及制度来辅助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 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中赢得声誉和信任, 以进一步强化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 强化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监管
鉴于现阶段国际是市场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及监管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并对相关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管控, 使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政府同时要与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协调沟通, 了解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及时发展和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要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预警机制, 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降低相应的风险。
(三) 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现阶段, 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 必须要全面优化我国农产品现有的进出口结构,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出口具有特色的农产品, 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 打造优秀的农产品出口品牌, 要实现农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发展, 在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对部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对现有的农产品品种进行改良,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以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整体质量。
(四) 优化国际贸易环境
长期以来, 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都对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际贸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与国际社会进行深入洽谈,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进行相关有效的贸易合作与协商, 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同时, 要在提升我国农产品绿色安全标准的同时与国际社会进行协商, 减小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压力, 使得我国高质量的农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中畅通无阻。
(五) 强化农业产业链
首先, 要进一步强化农业规模化生产, 逐渐改变现有的小农生产模式,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来。其次, 要在农业产生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采用新的生产工艺, 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 尤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 要采用国际统一标准, 实现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的统一产业链。最后, 政府必须要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现有的农业生产补助难以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政府必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 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另外, 要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补助, 使其能够顺利进行生产和加工。
(六) 增强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其一, 要对农产品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 增强对风险的认识, 时刻保持警惕性。其二, 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预警机制, 不断强化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以保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安全性。增强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离不开政府的职能, 因此, 政府发挥必要的职能是抵御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的必要措施之一。
我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在近些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 必须要从优化贸易环境、优化出口结构、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相关政策等方面着手来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策略的有效性, 以此来进一步强化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强化。农产品成为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必须要对其策略进行充分研究。应完善相关贸易政策及制度;强化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国际贸易环境;强化农业产业链;增强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雨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3 (8) .
[2]卢宪英.自由贸易区项下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 2013 (10) .
[3]张伟如, 胡冰.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 .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9
一、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实况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农业大国,时至今日,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日渐提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也日渐升高,但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依然存在优势农产品特色不足、农产品发展规模受限等诸多问题,具体如下所示:
(一)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遇到阻碍
从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进口农产品数量速度快,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数量速度缓慢。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都是秉承着低价格、低成本的出口策略,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本身而言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策略改善,在农业扶持力度上,相对于工业发展而言,力度稍逊一筹[2]。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在扶持工业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工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致使农产品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此种局势下,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拉大,劳动力、土地以及农产品的投入资本逐渐上涨,农产品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不断受到剥削,水产品出口一直处于曲线浮动状态,水果的出口量已经出现下滑现象,这说明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乏力。
(二)农产品市场结构失衡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中国香港、日本以及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流中,与巴西、墨西哥、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都已经建立良好的双边贸易关系。但是,在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往来中,埃及、南非等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我们国家,所以说,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关系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虽然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已经进行了诸多挑战,比如我国农产品贸易逐渐多元化,并且与东盟、新西兰等国家建立了农产品贸易协定[3]。然而,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出口比重,逐渐呈现下降状态,但是从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比重总趋势来看,出口市场仍存有集中度过高的现象,这无疑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中国农产品进口方面,进口市场的集中度仍呈现上升趋势,进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会严重增加我国农产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二、“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及作用
“一带一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宏观方面可以认为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合作发展”,“一带一路”主张依靠我国与其他周边国家或者是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国外的国家既存在双多边机制,借助共同的农产品合作平台,来发展各自的农产品行业,进而推动双方农产品合作进展。同时,“一带一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还需要主动出击,即: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负责人员主动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其目标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和责任共同体[4]。“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旨是在现有农产品国际贸易基础上,打造一个完善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合作平台,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循序自由流动,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沿线的经济协调,借助各国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以及均衡的农产品经济合作架构。
(二)“一带一路”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指引
由于我国部分农产品生产已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比如,我国茶叶的生产量已经超出总出口和总内销量之和,这样会造成茶叶产品的堆积。农产品生产供过于求,不仅直接影响农户的利益,还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长久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模式下,消除了各国农产品贸易壁垒,尤其是各种隐蔽性质的非关税壁垒,使得各国农产品出口更加畅通无阻。再者,贸易壁垒的消失,进一步实现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公平化发展。
“一带一路”引导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以我国新疆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为例,新疆地区本身具有水、土、光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为新疆瓜果蔬菜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先天基础,进而使得新疆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生产地。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新疆农产品种类异常丰富,因而受到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的热烈欢迎,也为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流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5]。此外,新疆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地居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是来自于农产品贸易出口,而且该地区居民有着丰富的农产品种植经验,因此新疆农产品的质量非常优良,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当前新疆农产品贸易市场有“一带一路”策略的引导,改善了传统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全靠摸索的弊端,加快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出口步伐,使新疆农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三)“一带一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体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当前社会,无论是金融贸易还是农产品国际贸易,都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扶持,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国际市场农产品销售信息,把握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动态,避免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6]。此外,在各国农产品贸易交通中,因有网络平台的帮助,可进一步实现农产品贸易交通的信息沟通,明确各国对各类农产品产品的需求,便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种植人员进行各类农产品的种植数量调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建立专属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委员会”,并委任各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负责人员分别担任委员会部门人员,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统一化协调贸易通关的便利化措施。此外,各部门之间也需互相监督彼此各项举措,深化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各项策略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合作。
(四)“一带一路”带领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
“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模型已经建立完毕,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立又打破了农产品贸易信息交通闭塞的缺口,这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然而,现实中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易成本过高,资金周转缓慢,市场供需之间不对称。鉴于此,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这也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
首先,跨境电子商务合作能准确掌握市场对农产品的供需要求,并以最快速度进行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易,便于资金的及时回流。再者,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完全解决了各个国家的沟通交流障碍。由此可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已然是大势所趋[7]。
三、结语
根据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心人员对农产品出口各项数据信息的研究得知,我国近些年农产品出口额呈持续增长,贸易逆差逐渐拉大,这会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在贸易市场的地位。“一带一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能及时把控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便于农产品生产商对农产品生产出口的数量操控。
摘要: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而农产品种类异常丰富,且我国农产品种植区域遍布各个省市区,这对各个省市区农产品国际贸易往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化发展的贸易系统,使得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仍处于一个摸索状态。毫无疑问,这样就造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步伐的滞缓。“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可靠的发展路径,也给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创造了无限可能。基于此,就基于“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论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红.“一带一路”战略下宁夏枸杞品牌策略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15,(34):70-71.
[2]杜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2002—2014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106-112.
[3]王野,李慧,孙东升,等.2014年新疆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5,(9):63-68.
[4]王燕青,武拉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洲国家农产品贸易与流通[J].农业展望,2015,(7):53-57.
[5]谭晶荣,王丝丝,陈生杰,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90-96.
[6]谢宪华,朱其太.陆桥沿线检验检疫机构共谋提速“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大通道[J].大陆桥视野,2015,(19):68-69.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10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一) 进出口贸易呈增长趋势, 但增速由快到慢
2001年我国“入世”时农产品贸易总额仅为279亿美元, 其后, 基本上是逐年增长, 2014年达到了1945.0亿美元, 累计增长了近七倍。从表1可知除了2009年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外, 其它各年间,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总额都在增长, 并且增长速度虽然有波动, 但是在近十年来总的趋势是由慢到快, 再到增速放缓, 2010年达到了32.2%的历史最高峰。2010年后, 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实施的新贸易保护措施,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开始放缓,
(二) 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 并且趋势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入世”承诺中对农业保护的逐步放开, 2003年农产品顺差为25亿美元, 这也改革开放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最后一年“顺差”。2004年就变成了46.4亿美元的逆差。从表1可知, 从2006年起, 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在扩大我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 近两年都超过了500亿美元的逆差。逆差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西方国家各种贸易壁垒和多种类型的补贴。例如, 农业补贴超过欧盟总财政支出的四成。西方国家对本国农产品的补贴扭曲了农产品真实价格, 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 (见表1)
(三) 我农产品出口摩擦不断, 形势不容乐观
西方国家很重视食品安全, 对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特别严, 使我国每年出口农产品因绿色壁垒屡屡遭禁、退货和索赔, 损失惨重。随着竞争加剧, 西方各国不断地增加和创新贸易壁垒类型, 例如, 各国法定标准、基因工程与环境标准等新型壁垒。特别是近几年西方的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传统农产品是个较大的威胁, 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 挤压了我国产品的市场份额。特别是环保, 很多国家通过设立各种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当然, 绿色壁垒的实质也属于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就是指商品进口国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对外国进口商品构成了贸易障碍, 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另外, 也由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权的放开, 很多不熟悉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商人都参与到了农产品贸易活动中, 从而常常遇到一些贸易摩擦。例如2014年12月山东兰陵县运到了韩国的2200吨大蒜, 出现了退货现象, 从而损失惨重。
(四)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结构不科学, 附加值低
我国出口近十年的农产品品种统计可知, 主要是谷物、油料作物、棉花、烟草等价格比较低的土地密集型产品。而蔬菜、鲜花、水果等价值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较少。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另外, 据统计, 初加工的出口农产品占超过总额的八成。深加工产品的价值及其附加值比初加工产农产品要高很多。
(五)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较窄, 市场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产品主国出口到亚洲的近邻国家, 出口市场较窄, 其中日本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从表2可知, 我国“入世“以来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三大区域, 累计达到总额的九成左右, 并且市场相对稳定。而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份额却很小。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相对单一, 既有利, 也有弊。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有一定保障作用, 但是如果相关地区发生突发事件时,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会产品巨大影响, 因此, 风险性比较大。 (见表2)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一) 充分利用WTO政策, 加大农产品间接补贴力度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绿箱政策”, 尽量减少或叫停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与管理环节的补贴。例如, 由政策出资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生产的科研投入, 集中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的专业培训, 放宽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 加强农产品的科学管理, 适应WTO绿色壁垒规则
根据WTO规则中关于农产品贸易的相关规定, 政府主管部分和行业协会加快环境标准建设、技术标准等农产品标准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ISO国际标准的接轨, 重抓农业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环保管理工作。不断改善我国农产品的检疫制度, 生产绿色农产品。努力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质量, 推动绿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贸易法律制度。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工作。
(三) 提高农产品出口批发市场服务职能, 健全流通服务体系
我国农产品国际商务工作还属起步阶段, 通过提高出口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 可以发挥保障农产品出口质量的作用。制订农产品出口批发市场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批发市场支持力度, 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批发市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 引导建立世界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出口批发市场, 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摘要:通过对我国“入世”十四年来的农产品贸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的五个主要表现是进出口贸易呈增长趋势, 但增速由快到慢;农产品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出口摩擦不断, 形势不容乐观;出口的农产品结构不科学, 附加值低;农产品出口市场较窄, 市场结构不合理。最后从适应WTO规则、政策扶持和企业科学管理三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四条发展对策。
关键词:入世,农产品,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张琳, 李慧, 孙东升.入世10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回顾与展望.农业展望2012.8 (5)
[2]陈锡文.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2 (6)
[3]鲁德银, 雷海章.农业支持:W T O下的中国农业财政政策.财经研究.2002, 28 (2)
[4]寇平君, 卢凤君, 沈泽江.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战略性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2 (8)
[5]赵一夫, 田志宏, 乔忠.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 (4)
主要农产品国际价格周报 篇11
小麦、玉米、大豆、豆油、棕榈油和棉花价格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大豆和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59美元、289美元、500美元和1248美元,环比分别跌5%、4%、2%和2%,其中小麦和豆油价格分别为连续第3周和第2周下跌,玉米价格在连续4周上涨后小幅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玉米价格高106%,在所有监测农产品中同比涨幅最大,小麦、大豆和豆油价格分别高54%、43%和49%。马来西亚棕榈油荷兰鹿特丹港到岸价周平均每吨为1134美元,国际棉花指数(SM级)周均价每吨为3849美元,环比均跌3%,均为连续第2周下跌;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分别高41%和80%。
大米和食糖价格环比小幅上涨泰国100%B级大米曼谷离岸价(国际基准米价)周平均每吨为518美元,5%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价周平均每吨为502美元,环比分别涨3%和4%,均为连续第2周上涨,同比分别高9%和14%。国际食糖理事会原糖价格周平均每吨为546美元,环比涨3%,为连续第5周上涨,同比高53%。
农产品国际贸易 篇12
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的主要问题
1.1 农产品进出口增长失衡
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量在2013年达到了1867亿美元, 实现了新的增长, 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超过进口贸易增长速度。但是, 加入WTO以来, 我国农产品的进口总量不断增加, 然而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 从2003年至2013年, 我国农产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为24.2%, 但是出口增长速度仅为11.1%, 因此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增长出现严重的失衡, 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不断面临新的问题。
1.2 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扩大
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量的不断增长, 其贸易逆差也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截止2013年,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已达到510.4亿美元, 达到连续十年逆差, 成为全球大二大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国。由此表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呈现下降的趋势, 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1.3 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失衡
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 出口主要集中在水产品及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中, 进口主要是牛奶等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进出口农产品的种类方面, 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蔬菜、水产品及水果等, 进口的主要是大宗农产品, 比如大豆、粮食、食用油、畜产品以及棉花等。进出口结构失衡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 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1.4 农产品贸易区域格局失衡
我国农产品市场集中度不断呈现下降的趋势, 亚洲及南美洲依旧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在进口方面, 我国对东盟、美洲等地区具有较高的依赖度。同时, 我国农产品国内区域发展格局也处于失衡状态, 东部沿海地区的进口占总量的81.6%, 出口占67.7%, 处于国内最高水平。东北地区进口7.5%, 出口11.5%, 中部地区进口为3.5%, 出口为9.4%。因此, 我国国内农产品贸易区域格局呈现严重的失衡状态, 这也使得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出现严重的失衡。
2. 应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问题的对策
2.1 优化农产品贸易品种结构
优化农产品贸易品种结构是缓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问题的首要措施之一。首先, 要以农业发展禀赋来优化农产品的贸易品种结构。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受到技术和资源方面的限制, 因此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要转变原有的“自给自足”等传统农业发展思维。其次, 要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寻找农产品新的出口增长点, 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最后, 要以集约化等经营发展模式, 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途径, 以食品安全为原则, 进口国内较为缺乏的农产品, 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农产品稀缺问题, 同时要不断强化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 转变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逆差格局。
2.2 强化我国农产品行业价值链
强化我国农产品的行业价值链是缓解我国农产品贸易失衡的重要措施。首先, 食品加工企业只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才能真正打造出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其次, 要不断对我国农产品行业进行整顿, 以市场产业价值链来构建我国农产品行业, 将上下游企业进行联合, 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农产品产业价值链。最后, 要增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激活企业参与农产品生产的热情, 完善我国农产品发展的行业价值链。
2.3 调整农产品贸易区域格局
农产品贸易格局部完善是我国其在贸易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必须要打破现有格局, 加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区域的调整, 在农产品进口市场中减小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另外, 要从战略的高度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强化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对国内农产品贸易区域进行必要的调整, 降低进出口的依赖程度, 为我国农产品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完善的发展环境。
总结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农产品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强化行业价值链, 并不断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等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等国际贸易的健康长期发展, 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晓亮, 高钟庭.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态势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 2014 (08)
[2]王燕铭.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些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