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2024-11-03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精选9篇)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1

2007年, 中国银监会在金融创新监管工作会议上, 针对我国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大型商业银行用5—10年的时间, 将中间业务收入从原来的17%提高到40%—50%, 让中间业务能够逐步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 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生成点。然而, 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何种作用, 仍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研究假设及相关因素分析

1.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假设

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 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这两种效应可能与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高低有关。当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较低时, 中间业务占比的提高, 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收入, 也有利于金融创新。但是, 当中间业务的占比逐渐提高到超过某一水平时, 将会产生中间业务收入信贷化、风险增加等负面影响, 反而不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 对银行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忽视中间业务数占比的差异, 而单纯讨论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很可能会因为缺乏重要的条件限制, 而导致结论不够全面和可靠。

产权性质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也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 非国有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 拥有相对完善的产权制度, 更有助于公司发展和治理, 提高公司效率。另一部分学者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也进行了股份制改革, 因此, 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在研究中间业务收入时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因此, 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在中间业务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将会于某一水平处发生方向性变化, 也就是“阈值效应”。

假设2:产权性质的不同, 并不会对“阈值效应”产生显著性影响。

参考张金清对外资银行进入水平的研究, 将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变量的二次项引入原有的线性模型中。另外, 模型还通过增加虚拟变量以表示产权性质。其模型为:

其中, ROAit为商业银行效率, Intert为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Scali为产权虚拟变量 (股份制商业银行取0, 国有银行取1) , M为其他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本研究主要从银行、行业、宏观经济三个层面进行考虑。Scali×Intert在下文中实证中用SS替代。

2.评价指标选择

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对银行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所面临的经济指标, 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GDP) 、货币供给量 (M2) 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INVEST) ;对行业层面的因素的考察, 借鉴了Yildirim、Philipatos的研究, 引入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该比值可用来考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非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 将会挤压商业银行传统盈利空间,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关于银行自身的层面, 主要通过引入外资银行总资产与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值, 衡量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进入程度。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也将产生影响。产权性质则用虚拟变量, 国有银行取值为1, 其他为0。各变量总结见表1。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样本选择

选择我国15家主要的商业银行为样本, 以2007—2013年作为样本的时间段。

2.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表3是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1.实证结果与分析

依据上述模型, 就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表4是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 表5为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由表4、表5可知, Hausman检验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结论有显着差异。

在《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一书中, 提及如果样本时期观测数目T较小, 而样本截面个数N较大时, 固定效应模型 (FEM) 与随机效应模型 (REM) 会有显着差异。如果此时能够确信样本中的个体或者截面成员不是随机从一个大样本抽取, 则用FEM。文中的截面个体并不是随机抽取, 所以, FEM结果更适用于本研究。下面对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分析。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 (INTER) 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有正有负, 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呈现出了一种倒U型的关系。这表明中间业务水平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前文提到的“阈值效应”。当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处于阈值 (即转折点) 的左侧, 即低于阈值时,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增加能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这一结果的出现, 是因为初期中间业务收入太低, 业务产品单一。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中间业务收入构成多元化, 提高了中间业务收入, 也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效率。另外, 当中间业务收入水平超过“阈值”时, 将会对商业银行的效率产生负的影响。可能是因为在中间业务收入构成不合理, 收入增长模式不规范以及相应产品创新度低。刘必金 (2012) 提到, 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激增, 在很大程度上由信用证业务的计征、理财市场的不规范、包含贷款附加费所导致。

由表4可知, 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 产权性质并未对结果产生显着影响。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异, 已随着国有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初步完成而日益减少。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 金融开放程度也日益加深, 市场竞争度对商业银行的效率也日益重要, 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都同样面对来自外资银行和同行业机构的竞争压力。

针对宏观、行业、银行三个层面的变量的研究结果, 与现有文献中结果基本一致。在宏观层面中, 货币供应量 (M2) 增长率的系数为负, 在5%的条件下显著。货币供应量 (M2) 增加, 则意味着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利率下降, 从而导致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消极影响;GDP增长率的增加 (GDP) 和固定资产投资 (INV) 的增加, 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两个指标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发展加快, 企业对银行贷款和其他业务的需求度增加, 银行的效率也会因此增加;股票总市值与GDP之比 (Stocks) 的系数是正数, 且在5%的条件下显著。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非银行金融集团的发展, 会对商业银行带来竞争压力, 商业银行因此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竞争效应, 商业银行效率也因此得到增加;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 (FOREIGN) 代表了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结果显示, 其对商业银行的效率存在消极影响。这是因为外资银行抢走了一部分优质客户, 使得商业银行风险上升、盈利下降。

2.适度性分析

根据前文得出的结论,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与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 阈值大约为=0.5 (按中间业务收入水平计算) 。其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阈值处是指当中间业务收入处于这一水平时, 商业银行的效率达到最大值。此时,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对商业银行的积极效应达到最大。

接下来, 估计阈值的置信区间以获得可靠的阈值估计。当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位于该置信区间内, 将会对商业银行的效率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上述方法与万晓莉 (2008) 、张金清 (2010) 在构建银行体系脆弱性适度区间, 或外资银行进入的阈值效应分析方法类似。适度区间表示为:

其中, INTER*为阈值, 为给定置信度1-鄣和某自由度时的双侧t检验临界值, SINTER为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变量的标准差估计值。在95%的置信水平下, 通过查表可得t检验临界值1.983。根据上式, 可估计出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水平的区间大约为[18.36%, 19.06%]。该区间表示:在给定95%的置信水平、在用手续费和佣金替代中间业务收入的情况下,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位于该区间内时, 将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最大的积极效应。

从我国2007—2013年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际状况看, 样本期间内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都由原先的远远低于适度水平到处于适度水平, 有些银行甚至超出了适度区间的上界。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日益重视, 并不断创新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需要指出的是, 该判断方法仍处于初期阶段, 并不成熟, 本研究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思考方向。同时, 由于能够获得完全数据的商业银行较少, 因此, 对该区间的估计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3.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从表4、表5可看出, 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 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符号与随机效应模型在5%的水平上显著, 拒绝原假设, 即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 最终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的结论。

结论与建议

由统计性描述和实证分析结果可知, 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并不会永远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当中间业务收入水平达到20%左右时, 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最强的促进作用。所以,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时, 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规模和数量增长, 应更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价值增值, 通过产品和机制的创新, 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同时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 提升商业银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清, 吴有红.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阈值效应”分析——来自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10 (6) :60-74.

[2]Yildirim, H.S., and G.C.Philippatos, Restructuring, 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Latin American Banking Market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7 (31) :629-639.

[3]万晓莉.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金融研究, 2008 (6) :80-93.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2

2009年11月4日,局党组在全局系统开展“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活动”动员大会,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讲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因为作为人事系统的窗口单位,我们履行着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养老基金综合管理的服务职能,我们始终以提高办事效力和服务水平,树立文明单位良好形象为契机。通过这次活动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现就我个人在工作中的的几点做法做以简单汇报:

一、抓学习,努力提高机关事业养老经办中心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健全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拓宽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注重学习效果,努力提高我中心工作人员素质,增强创新意识,为局党委做好助手,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创造良好环境。

二、抓制度建设,确保我中心工作高效规范运转。紧紧围绕我单位的中心工作,以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效率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不断探索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单位的《办公室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统计科职能》、《业务科职能》、《财务管理制度》、《微机及局域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加强对上联系,对内管理,对外协调,对下服务,促进机关事业统筹整体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和规范运行。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做到认真办公,慎密办会,扎实办事,圆满成功的组织了2009年九九重阳节、老年书画展并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顺利召开了西安市养老保险工作各区县主任经验交流会,通过几次大型会议的组织、筹备、充分发挥了我中心的整体作用。

三、抓作风,推进机关事业统筹的整体形象。紧紧围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与发展这个中心,狠抓机关作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一是完善工作会议制度正确处理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注重整体效能的发挥,能够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主要工作和重要事项能够及时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示汇报;二是坚持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大事和小事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既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又注重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在班子中建立一种团结协作,互相信任,生动活泼的关系;三是坚持廉洁奉公,始终以大局为重。在工作需要时主动放弃节假日,保证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在接待费、会议费和办公费的管理上,精打细算;四是维护整体形象,高度重视对干部职工的正确引导工作,从人员素质,思想纪律,团结协作,工作作风,环境卫生等方面入手,加强教育,严格要求,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维护单位的整体形象,维护局党委和局领导的威信。

四、抓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争取和筹备资金,加强硬件建设,切实保障单位日常办公和会务接待的基本需要。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3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提出建设“审计免疫系统”的科学理论。现代国家审计应当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 而建设“审计免疫系统”主要应当注意把握审计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批判性”是指审计揭露出问题和错误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审计查出问题的数量、涉及金额以及案件数量上;而“建设性”是指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 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提升审计成果、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 主要体现在审计处理执行的效率上。而我们在建设“审计免疫系统”的过程中, 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如果要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审计“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的提升, 从增加审计经费方面着手是否有效?而审计经费的投入, 又受到地方政府财力的制约 (熊建华、李卓, 2008) 。也就是说, 是否经济越发达或者审计经费越多, 审计揭露的问题也越多?审计“批判性”与“建设性”功能更加能够得到发挥?

本文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为研究主体, 根据各地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揭露的问题以及审计处理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分别对审计“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同地区GDP均值进行回归分析发现, 审计揭露问题数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比较密切, 但对问题的执行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并不明显,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政府审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审计免疫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引起注意的方面。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国家审计机关要具有“免疫系统”的功能, 其不仅要揭露问题, 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升审计成果, 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也就是说, 审计“免疫功能”可以分为两部分:批判性与建设性功能。“批判性功能”即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能发现、揭示多少问题, “建设性功能”即审计机关在发现问题后所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多少被采用执行。毫无疑问, “批判性”功能虽然是政府审计立足的根本, 也是政府审计自出现以来一直具有的功能, 但仅仅坚持“批判性”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政府自我监督以及不断完善机制、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绩效的目的。如果政府审计不能有效发挥“建设性”功能, 必然造成“屡查屡犯”, 审计机关忙于“救火”的局面, 难以从制度层面根本的解决问题。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也将局限于“查漏”这一较低层次, 难以发挥“补缺”的作用。

在我国的行政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下, 地方审计机关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我国《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 当列入财政预算, 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影响地方财政对审计的经费支持以及政府领导对审计的重视程度, 但这种来自于行政体系的经费支撑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以及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一般来说,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财政对审计的经费支持也就越充足, 地方政府领导对发挥审计的作用也就越重视。

那么,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投入能够从多大程度上帮助审计发挥作用?经济发展对审计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分别有哪些影响?为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地方审计机关揭露问题的数量以及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线性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1. 变量设计。

(1) 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 选取了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其余全部31个行政区划的GDP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变量, 分析中使用的GDP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的各地区2003~2007年GDP的算术平均数。

(2) 审计揭露问题数量。本文选用各地方审计机关2003~2007年审计结果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审计揭露问题数量的指标。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3) 审计处理执行效率。选取各地方审计机关2003~2007年审计结果执行情况总数占审计结果总数的比例以及审计结果利用总数占审计提供信息总数的比例作为审计处理处理执行情况的指标。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如表2所示。

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文的样本是2003年至2007年各审计机关的审计数据统计, 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审计署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栏目, 且各地GDP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以上设计, 由于本文将审计执行水平分为18个指标, 为了便于数据分析的相互比较, 本文将上述18个指标再次归类为四部分:金额绝对数 (指标1~5) 、非金额绝对数 (指标6~9) 、金额相对数 (指标10~14) 以及非金额相对数 (指标15~18) 。

本文采用双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 分析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审计机关在上述方面是否与该地区GDP均值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关统计指标意义如下:

(1) Pearson Corr, 即皮氏积矩相关系数。用于表示GDP和对应统计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该指标的数学意义如下:0~0.3代表变量间几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0.3~0.5代表变量间有弱线性相关关系;0.5~0.8代表变量间有中等程度线性相关关系;0.8~1代表变量有较强相关关系。

(2) Sig表示其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 (显著性水平) 。当Sig=n时, 表示可以在1-n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认为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3) Sig右上角的“*”表示统计结果满足的置信水平:**表示在α=0.01时可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示α=0.05时拒绝原假设, 认为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四、统计分析

1. 审计揭露问题的金额指标分析。

金额绝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中数据显示:

(1) 地方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应上缴财政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587, 检验概率P值近为0.001。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2)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500, 检验概率P值为0.004。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3)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应归还原渠道资金”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58, 检验概率P值为零。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4)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应调账处理金额”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51, 检验概率P值为零。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5)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应自行纠正金额”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83, 检验概率P值为零。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综合上述结果, 关于审计揭露问题中金额方面数据与地区GDP的关系, 本文有如下结论:审计揭露问题的金额大小与地方GDP有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这与本文的假设相符。

2. 审计揭露问题的非金额指标分析。

非金额绝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中数据显示:

(1)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移送司法机关案件数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504, 检验概率P值为0.004。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2)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事项数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473, 检验概率P值为0.007。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3) GDP与审计结果中平均建议有关部门处理数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08, 检验概率P值为零。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4) GDP与平均应调账处理金额之间简单相关系数为0.564, 检验概率P值为0.001。这表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1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综合上述结果, 关于审计揭露问题中非金额方面数据与地方GDP的关系, 本文有如下结论:审计揭露问题的案件以及提供的信息数量与地方GDP有正向相关关系, 这与本文的假设相符。

3. 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金额指标分析。

金额相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中数据显示:

(1)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应上缴财政金额中已执行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242,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线性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仅为0.189,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相关关系。

(2)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中已执行比例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283,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线性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122,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3)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应归还原渠道资金中已执行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128,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线性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492,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4)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应调账处理金额中已执行比例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027, 说明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885,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几乎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微弱的线性相关关系。

(5)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应自行纠正金额中已执行比例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为0.202,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线性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277,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综合上述结果, 关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金额方面数据与地区GDP的关系, 本文有如下结论: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金额大小与地方GDP不具有明显的线性向相关关系, 这与本文的假设不相符。

4. 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非金额指标分析。

非金额绝对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6, 表中数据显示:

(1)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移送司法机关案件中已立案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371,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正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040, 表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两者有弱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当α=0.05时, 认为两者不是零相关的。

(2)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的已处理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228,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正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217,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3)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建议有关部门处理事项中已落实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151,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正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417,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4) GDP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中提供的信息被采用比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290,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弱正向相关关系, 检验概率P值为0.113, 不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弱线性相关关系。

综合上述结果, 关于非金额相对数本文有如下结论:审计建设性中的非金额方面与地方GDP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与本文的假设不相符。

五、结论与启示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建设“审计免疫系统”的科学理论, 无疑为我国未来政府审计建设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在建设“审计免疫系统”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怎样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审计“批判性”与“建设性”功能, 保证审计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发现问题, 而是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升审计成果, 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 这是在建设“审计免疫系统”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一个核心问题。

本文预期, 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揭露问题的数量以及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决定地方财政对审计经费的支持程度以及地方政府领导对审计功能的重视程度, 这又将促进审计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但根据公开的政府审计处理数据发现, 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揭露问题的数量与地区GDP存在中等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而审计处理执行效率则与GDP几乎没有相关关系。这一违背本文假设的分析结果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阻碍我国政府审计职能转变、阻碍“审计免疫系统”进程的瓶颈并不是财政对审计支持的程度或政府有关领导对审计功能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是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和双重领导模式的存在导致审计处理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政府审计仍未脱离“屡审屡犯”的怪圈。

也有研究结果表明, 政府干预是影响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显著因素 (郑石桥、许莉, 2011) 。经济发展水平高而政府对审计的干预并不一定减少, 这一观点为本文的研究发现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导致审计处理执行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局限于此, 由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和双重领导模式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可能促成这一结果的出现。

本文的分析结果也为我国未来政府审计职能的转变以及“审计免疫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合理建议。在建立“审计免疫系统”的过程中, “批判性”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同等重要, 在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下, “建设性”功能的提升更加紧迫。而本文已经证实加大财政投入或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对增强审计“建设性”功能的作用并不明显。对审计模式以及领导体制的探索、创新以及改革才是我国建设“审计免疫系统”工作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国政府审计职能转变、发挥更加广泛作用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石桥, 尹平.审计机关地位、审计妥协与审计处理执行效率.审计研究, 2010;6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4

孟宏伟副部长在全国边防检查工作会议上提出,提升边检服务水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提升服务水平与提高通关效率及加强严格管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边防检查机关一直以来都思考讨论的,只是以往我们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及加强严格管控的关系认识上还有些不到位,或者说是没有正确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及做法:一强调严格管控就往往态度生硬、忽视效率、不讲情面;一强调通关效率就片面求快、不留意出入境人员的需求、不讲服务;一强调服务水平经常出现脱离本职工作去谈服务,以致服务也做得有些勉强。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通关效率及加强严格管控三者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辨证统一关系,加强严格管控是基础和前提,提高通关效率是灵魂和关键,提升服务水平是追求和目标,三者统一于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口岸秩序、方便合法往来、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工作任务中。

一、边防检查机关工作性质决定三者关系的统一性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国家设在对外开放口岸的执法机关,依法承担着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其携带、载运的行李物品、货物等实施检查、监护的任务,其作用是维护国家主权、打击各种非法出入境人员、方便合法出入促进友好往来。行使边防检查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是国际间正常交往的保证,是国家安全的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入境检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出于各种目的的国内非法出入境人员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边防检查机关必须严格加强管控以保证国家的安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良好出入境秩序的实现。此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国家的门面,是面向世界的窗口,直接向国外展现我国的社会制度、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边检民警的文明素质,这就要求边检机关及其民警要以良好的服务、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高效的通关效率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友谊和往来,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因为边防检查机关这种特殊工作性质,我们只有做到在严格管控中体现服务和效率,在服务和效率中体现严格管控,使严格管控、服务和效率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体,才能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边防检查任务。

二、提升服务水平与提高通关效率的统一关系

美好的语言、良好的姿态来自美好的心灵,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正是反映出他的内在情感,体现出他的道德修养程度,我们边检民警工作的地方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员踏进我们祖国的土地,第一个见到和接触到的人就是我们边防检查民警,而当他们离开我国时最后一个送走他们的仍然是我们边防检查官员。所以我们边检民警必须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美好的、高尚的心灵,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内心世界的道德修养,在边防检查工作中与服务对象、出入境人员交谈时做到谦逊有度,热情诚恳,表情自然大方,既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也不趾高气昂,目空一切,强词夺理。特别是在执勤中,当出入境人员有事咨询时,做到态度诚恳和蔼,百问不厌;当出入境人员对检查工作产生误解时,我们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不急不躁,冷静对待,按照文明国家窗口的要求行事,力求做到真情化解,妥善处理。只要这样,我们就能赢得出入境人员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工作接受边防检查,从而使通关效率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出入境人员来到口岸接受边防检查时,往往都怀着出国的兴奋或回家的期待之情,都希望能迅速的完成检查、登上出国的飞机(轮船、火车等)或踏上回家的路途,这时如果我们边检机关的通关效率不高,让他们侯检时间过长,就会使他们产生烦

躁情绪,对边检机关的服务水平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注重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提高通关效率,使它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三、提高服务水平与加强严格管控的统一关系

加强严格管控是国家赋予边防检查机关重要的职责,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提高服务水平是边防检查机关践行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关系到边防检查机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边防检查机关作为对内和对外的窗口单位,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带动边检工作的发展提高,实现与国际接轨,争取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音符,减少不安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此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门,边防检查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不断加重、难度不断增加,特别是恐怖主义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非传统安全因素等都给我们边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服务好,另一方面要控制住。

四、提高通关效率与加强严格管控的统一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入境人员大幅增长,2006年达到了3亿多,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增多和出入境人数的迅猛增长都对边检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和更高要求,需要边检机关在简化各项手续、优化勤务组织、改良工作机制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通关效率适应“快出快进、大出大进”的通关要求,服务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边检机关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又要求我们在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必须能够将国外各种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拒之门外,能够不让国内各类违法犯罪分子潜出国门。

综上所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通关效率与加强严格管控三者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的,三者结合构成了边防检查工作的统一,边防检查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这三环节。我们边防检查机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在工作中树立“以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坚持通关效率,坚持严密管控”的指导思想,用提高服务水平统领全局,同时“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5

一、集卡制

集卡制是为学生准备激励卡进行奖励。学生在品德、行为、学习、劳动等方面,只要有进步都可以获得一张激励卡。教师的兜里都装有激励卡,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精彩的回答可以获得一张激励卡,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获得一张激励卡,作业完成得有进步可以获得一张激励卡,考试名次有所提升也可以获得一张激励卡。激励卡从低到高分为“起航卡”“扬帆卡”和“致远卡”。卡的正面有卡名和校名,背面是祝贺、激励学生的一段话。如,祝贺你获得“起航”卡!希望你扬起前进的风帆……祝贺你获得“扬帆”卡!希望你能到达更远……祝贺你获得“致远”卡!希望你能成为一名文明学生、优秀学生……“起航卡”是基础卡,主要采用班主任授予、科任老师授予、获奖授予、随机授予等。“扬帆”卡比“起航”卡高一个级别,5张“起航卡”方可换取1张“扬帆卡”。授予他们“周文明学生”的称号,并将名单在宣传栏上公布,还要大力宣传他们的竟卡事迹。“致远卡”是此组卡中级别最高的卡,3张“扬帆卡”才可换取1张“致远卡”。获得3张“致远卡”的学生就可以成为本学期的“文明学生或三好学生”,在期中考试表彰会或新学期开学典礼上颁发文明学生和三好学生奖状。学校还把获得“致远卡”最多的学生作为县级“文明学生或三好学生”的候选人,向上一级推荐。此项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对学生激励的全面性、时效性和连续性。

二、积分制

积分制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给学生计分,课堂表现主要有遵守纪律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额中学生较多,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甚至影响到教学活动,因此,纪律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若没有良好的纪律,开展好教学便是空谈。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学习成果评价等,回答问题的质量分为两级:一般和质量较高。学习成果是指对课堂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情况进行计分,也分为一般和优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起到监督的作用,用分去管理学生。具体做法:每位学生每期可以给底分100分,违反课堂纪律一次扣1分,持续一星期纪律良好加1分;回答对问题一次加1分,质量较高加2分,回答错不扣也不加;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加一分,成果优秀可加一分,并且计入小组的得分等,然后每星期、每月、每期进行评比,包括小组和个人得分。小组评出最佳课堂表现小组,个人评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并向学校和上一级部问推荐,以此鼓励学生。这样不仅课堂井然有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责任制

建立鼓励机制中的责任制是指教学与管理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承担一定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习的动力,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班级,提升大班额班级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为他们设定一个可能达到的但又较高的目标,正如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道理,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努力去追求美好的前途。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也是一种重要的鼓励方式。参与可以激励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自觉地为班级出点子,想办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参与激励要求班主任有高度民主的精神,信任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放手让他们去干,以此激励他们前进。

1. 教师肩负着以爱和宽容使学生快乐的责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思想基础。爱学生,最难的是爱后进学生。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克服教师对后进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厌恶,不嫌弃,不疏远。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要像园林工人对弱苗一样呵护,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扶植,才能促其健康成长。孩子,无论乖巧的、调皮的、成绩优异的,还是落后的、积极活泼的,或是默不作声的,你若仔细观察,用心理解,就会发现他们眼中都充满对爱的渴望。所以在课堂上、午间、课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他们说上一两句话,或开个小玩笑,有时远远地注视着他们,有时微笑着轻轻摸一下他们的头,他们的那种兴奋、得意劲立即溢于言表,因为他们感觉到了老师的爱,知道老师一直关心着他们。恰如人们所说,“比天空和大海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教师就必须有这样的胸怀,包容孩子所有的错误和过失,而教师的宽容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影响。教师行为中的宽容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榜样,因此,教师要大方地表现他的宽容,特别是对那些屡屡犯错的孩子,更要以宽容的心待之。

2. 教师肩负发现学生优点和潜力的责任

学困生往往虚荣心强,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情绪易波动,行为反复无常。要想改变非一日工夫,不能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关注,及时诱导。班级中的学困生的问题,开学以后,可以在第一次召开班干部会议时,特地邀请他们参加,共同商讨班级工作。这样出乎意料的举动会大大满足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会上,他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建议,教师不但要接受了他们的合理建议,还根据他们的特长与能力委以重任。因此,这些学生渐渐把精力移到班级工作上,也不再惹是生非了。

3. 建立学生管理班级责任制

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做点事,为班级其他的同学服务,肩负着一种责任,同时又能体会到是一份荣耀。如,在班级中实施“值日班长大循环”“班干部轮流制”“个人岗位责任制”等,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任务为驱动,让他们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为集体做事光荣,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水平;创建班级良好的班风,同时为大班额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良好的班风就意味着良好的课堂纪律,也是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作保证;学生听从老师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可能提升大班额课堂教学效率。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6

1 调查消缺工作存在的问题

该公司对县域内16个供电所的缺陷消除情况做了全面调查, 并制定了调查表。经分析得出危急缺陷的平均消除时间是7.8 h, 严重缺陷的平均消除时间是65 h, 一般缺陷的平均消除时间是81天。由于危急缺陷所占比例不到5%, 所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提高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的消除效率。

2 设备消缺效率低的原因

对造成设备消缺效率低的原因进行汇总归类, 并绘制出因果分析图。根据因果分析图, 采取现场调查、验证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引起设备消缺效率低的各种末端因素进行了逐个判断确认, 对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分别找出了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运维部未设置专门的配电专责或主管, 由于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审批不及时, 造成维修物资不能及时批复, 故而拖延消缺时间。二是执行人员分工不明确。供电所人员分工不明确, 没有专人负责设备消缺工作, 直接导致设备消缺效率低;执行人员上报不及时, 造成物资无法审批;执行不及时, 也造成设备消缺效率低。三是制度不健全。供电所职责不明确, 缺陷消除细节要求不清晰也直接导致设备消缺效率低。四是执行过程比较烦琐。供电所发现缺陷后要以书面形式上报运维部, 运维部接到报告要到现场确认, 之后制定消缺方案, 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到物资公司领取材料, 这样消除一处缺陷, 在供电所与公司之间至少要往返3次进行手续传递,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降低了设备消缺效率。五是监督考核力度不大。由于考核不严格, 缺乏有效奖惩, 致使设备缺陷的上报审批及消除不到位。

3 提高设备消缺效率的做法

3.1 建立制度标准, 优化工作流程

该公司制定了《设备巡视管理办法》《设备缺陷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设备验收管理办法》, 并依据各种制度办法绘制出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图, 对缺陷的上报时间、上报程序、审定协调、消缺执行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加强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规范性, 有效解决了由于管理人员审核、审批不及时和执行人员上报、执行不及时造成设备消缺效率低的问题。

设备缺陷管理工作流程主要有6项。一是缺陷的发现。发现缺陷的环节包括巡视、试验、检修及事故处理。二是缺陷的上报。供电所设备专责将缺陷汇总分类, 经所长审核后报运维部配电专责, 时间限制为2天。三是缺陷的确定。运维部配电专责接到缺陷传递单后, 对缺陷性质进行确认, 提出消缺方案及所需物资报运维部主管, 时间限制为2天, 对需现场勘察的可以延时2天。四是物资的审批。运维部主管对消缺方案和物资审批后, 供电所专责组织领取消缺物资, 审批时间限制为2天, 物资领取时间限制为5天。五是缺陷的消除。运维部统筹安排各供电所检修计划, 供电所专责负责组织本所人员进行消缺。六是消缺的验收。运维部专责每月组织对各供电所消缺情况进行验收, 确保消缺质量。

3.2 结合创建工作, 落实责任分工

结合星级供电所创建活动, 对供电所人员按作业组织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分工, 要求供电所设置设备管理专责1名, 负责统计本所设备缺陷并按时向运维部上报, 以及组织领取物资和消缺工作, 有效解决了由于人员分工不明确而造成设备消缺效率低的问题。

3.3 结合系统升级, 提高消缺效率

结合办公系统升级工作, 为提高设备消缺效率, 该公司向厂家技术人员提出了把缺陷管理流程纳入办公系统的建议, 经过小组成员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完成了缺陷管理流程操作台的搭建工作。

缺陷管理流程共有4项流转过程, 每个环节设专责或主管1名, 其中包括供电所专责1名, 供电所所长1名, 运维部专责1名, 运维部主管1名, 每个专责和主管都有自己的账号登陆办公系统。4个流转环节分别是:首先是供电所专责录入的缺陷内容转至供电所所长审核, 其次是供电所所长审核后转运维部专责审核, 再次是运维部专责提出消缺方案后转运维部主管审批, 最后是运维部主管批复后转给供电所专责, 供电所专责按批复内容领取物资, 按网上公布的检修计划进行消缺, 流程结束。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由于执行过程比较烦琐造成设备消缺效率低的问题。

以正常巡视中发现的一般缺陷为例, 各供电所每月5日前巡视设备, 5日将缺陷内容附照片经办公系统缺陷管理流程转运维部专责, 运维部专责7日前提出各供电所缺陷的消除方案和所需物资, 并转运维部主管审批, 对不能给出确定方案的另安排现场勘察, 但最晚不得晚于9日, 运维部主管9日前对消除方案和所需物资进行审批, 未通过的转运维部专责重新制定消缺方案, 审批通过的转供电所专责, 供电所专责14日前按审批的物资安排领取以备消缺使用。运维部专责每月10日前统计审批通过的缺陷报运维部计划专责, 计划专责根据公司的检修任务在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则下做出消缺计划 (时间限定为当月16日至下月15日) 并上网公布, 对本次安排不了的则安排在下月检修, 各供电所根据公布内容进行消缺, 由此一般缺陷大多45天内即可消除。对危急和严重缺陷而言, 要求各个环节即时上报、即时审批、即时消缺。

3.4 增强执行力建设, 严格监督检查与考核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7

对于进入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商业组织来说,达到并持续保持高水平的数据质量管理是保证战略决策成功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企业组织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水平,以向企业决策者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数据质量经常被描述为数据使用的合适度,或者也可以说是数据采集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1,2,3]。在以往的研究中,评估数据质量水平大多依据用户对数据的满意程度,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将完全满足客户需要作为数据提供者改进数据质量的重点[4];然而在提供数据服务产品时,还有必要考虑数据供应商自身的需求,即评估与数据质量管理活动相关的成本和收益,虽然数据整理和升级需要一定费用,但更高水平的数据质量能为组织内部业务的高效运营提供更好的保证。鉴于此,本文认为高水平的数据质量管理应以能同时满足数据供应商和用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从供应商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视角,建立基于配置效率的数据质量模型,以分析产业的数据质量水平。

1 配置效率理念

以往对于质量管理主要采用零缺陷的管理方法,力求设置最高质量价值目标,让供应商在数据质量目标方面能够完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零缺陷理论曾经在日本盛行过一段时间,然后被引入到了美国半导体行业[5]。实施零缺陷的管理程序的基础理论是5S理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是由菲利普·克罗斯比在1979年出版的名为《质量免费》一书中提出来,用途在于能够找出哪里有缺陷[6]。零缺陷理念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希望每个人应该做到“在第一次实施时就将事情完全做对”,实现数据服务产品效用最大化。

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失败总是难以避免,在实践中很难实现零缺陷,因此,与零缺陷理念不同,本文提出了配置效率理念(如图1),并且将构建基于配置效率的数据质量模型,用于分析最优的数据质量水平。所谓配置效率理念,是以数据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双方总体分配效率最大化为核心思想,促进供应商增强数据管理质量,对数据服务进行有效配置,提高数据服务产品的质量水平,使得长期收益最大化,适合于规范供应商和客户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本文基于效率配置的观点重新考虑提供数据服务产品过程中管理机制的设计,以期能通过高效资源配置来获得长期最佳水平的数据服务产品。通过建立基于效率配置的数据质量模型,同时考虑到数据供应商和用户的共同利益,分析不同产业的数据质量水平,进而获得最优服务产品,并不断改进效用最大化的标准。

采取配置效率理念进行数据质量管理具有四个主要优势:(1)适应日益复杂的产业内部互联关系的影响;(2)协调数据管理成本与效应的关系;(3)注重产业内不同用户类别的差异;(4)调控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长期关系。总之,配置效率的理论十分适合于调控数据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本文将首先分析数据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效用,进而将数据服务过程中双方的成本和利益引入配置效率模型,进而提高数据质量水平,使得产业获得最佳数据管理水平。

2 数据质量管理效用

为了统筹数据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配置效率,首先需要明确供应商和用户各自的效用,进而分析其效用总和。

2.1 数据供应商效用

一般来说,数据供应商P的效用可以准线性函数表示,其表达式为:

Up(X)=P(X)-Cp(X) (1)

其中:P(X)表示价格,即代理商P提供的总的资金额为P(X)用于支付通用的合同X的费用(给付条款);CP(X)在这里则代表了成本,该成本是由代理商P提供的用于维持合同X的费用(负价值条款)。

在多类数据服务方案中,数据供应商P收到来自于每一个服务类中用户给定的服务产品QC的准备金后,将会为用户提供资金所对应的服务产品,即:

Ρ(QC)=k=1Κp(qck)Μk(2)

其中p(qck)是在用户类k中提供给用户的数据价格,Mk是在类k内的用户的数量。

数据的质量改进会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考虑到现实中产业发生互联服务的情况下,获得的数据和提供给用户的数据都是通过组织中供应商的业务进程开发出来的,一项质量改进可能会为数据供应商带来一定的货币利益B(QC)。在互联服务环境下,通过质量改进所获得的利益B(QC)是来自很多方面的,而且互联程度影响了所获得利益的大小。数据服务中的互联状态包括独立服务和互联服务两种。对于给定的供应商和数据服务来说,互联系数α是一个布尔值。当α=0时,表示服务是完全独立的;α=1时,表示服务是完全互联的。互联水平α会受周围环境和组织自身影响,不同的产业可能会有不同特点的α水平,通过对产业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项指标的计算,产业互联水平能够测算,其表达式为:α=f(产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aindustry=i=1Νwi[j=1nLijΗj](3)

因此,对于已知服务产品QC和用户类中的供应商的效用函数可以定义为:

Up(QC)=Ρ(QC)+αBp(QC)-Cp(QC)=k=1ΚΡ(qck)Μk-Cp(qck)+αBp(qck)(4)

2.2 用户效用

一般来说,用户效用函数为准线性函数,其表达式如下:

UC(X)=VC(X)-P(X) (5)

其中:Vc(X)代表了用户的价值,即用户从所提供的服务中获得的货币价值;P(X)表示为获得合同X而需支付的价格。

考虑到同一产业具有不同的数据用户类别,对于不同的用户来说,业务流程和数据管理具有较大差别,可以依据不同的商业特点将他们以组的形式进行分类,因此,本文首先对一个用户类UCk中相关的效用进行定义:

Uc(qck)=Mk·Vc(qck)-Mk·P(qck) (6)

其中:Vc(qck)是指在用户类UCk中一个用户的数据质量水平qck的价值;P(qck)是指用户类中UCk中的一个用户所支付的价格;Mk在这里则表示在用户类k-th中用户的数额。

综上,各类用户的总效用可以被定义为:

Uc=Vc(QC)-Ρ(QC)=k=1ΚVc(qck)Μk-k=1ΚΡ(qck)Μk(7)

2.3 供应商和用户的总体效用

数据供应商和用户的效用之和Up+Uc可以被定义为:

Up+Uc=α·Bp(QC)+VC(QC)-Cp(QC) (8)

函数式Up+Uc表示一个由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服务产品QC的函数。供应商和用户效用和最大化减少了供应商非质量成本的边际收益,相当于为用户带来的边际价值和边际成本的差额。根据效用最大化的理念,数据供应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将会导致获得最优的数据服务产品,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最高的数据管理质量成本。而根据配置最佳效率的理念,数据供应商应该致力于寻找质量改进的活动、改善服务产品的成本与效用最佳比例,从而使持续执行的改进成本和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3 数据质量配置效率模型

准线性效用函数是一个高效的和精简的数据建模工具,适用于易于区分的环境和每一个使用者,具有反映正效用条款(价值)和负效用条款(给付)的双重功能,能够包含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7]。

3.1 数据管理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管理投资不足将会导致服务缺陷,进而会产生极高的成本,如果组织能够通过投入资金来提高数据质量,那么他们就能避免因低数据质量而带来的问题。事实上,组织也正在从投资行为中获益[8]。很显然,这些利益是通过为了达到具有最高数据质量水平qck的一类用户对最高数据质量的要求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后获得的,而总数据质量成本为与用户类对最高数据质量水平需求有关的预防成本、检测成本和维修成本的总和[3,9,10]。通过对数据质量成本的分析,本文对预防成本函数、检测成本函数和维修成本函数做出了假设。假设数据的预防成本函数是直线型,表示为:

Cp=ap+bp·qck (9)

其中:αp表示截距,bp代表很小的斜率,而qcK是用户对最高数据质量水平的要求。

检测成本和维修成本函数为指数函数,表达式为:

Cd=aD+bD·eqcK (10)

Cr=aR+bR·eqcK (11)

其中:αDαR表示常数项,bDbR为指数函数的增长系数,而qcK是用户对最高数据质量水平的要求。针对数据供应商的总数据成本函数为:

C(QC)=C(qcK)=Cp+Cd+Cr=R+S·qcK+T·eqcK (12)

其中qcK表示用户类的最高数据质量水平,且有0<Bp=S<1,R=αp,T=αD+αR

在确定了数据质量的成本函数后,本文继续讨论成本对配置效率模型开发中另外两个重要的模型,即从数据供应商Bp(QC)角度出发的数据质量效益模型和从用户Vp(QC)角度来说的数据质量价值模型。

3.2 从数据供应商Bp(QC)角度出发的数据质量效益模型

基于数据质量成本函数模型,假设最高数据质量成本和利益是呈线性关系,那么,其函数式表示如下:

Bp(QC)=Bp(qcK)=bCqcK=bR+bS·qcK+bT·eqcK (13)

其中0<B<1,为达到最高数据质量水平qcK来增加对数据质量的投资,从而因避免低质量成本而获得的利益将会缓慢地增长。

3.3 从用户Vp(QC)角度来说的数据质量价值模型

从用户Vp(QC)角度来说的数据质量价值函数模型代表了数据的价值,是用户在服务中获得的货币价值。假设每个用户从数据中所获得的价值与达到的数据质量水平qck是呈线性关系。本文将函数模型的系数命名为D,且在某一特定的用户类中D系数为一确定的常量;用户接受的数据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所获得的价值也会增长,从所有的用户中获得的总价值应该等于在每一类用户中获得的价值总和。因此,用户类数据质量Vp(QC)的价值函数模型表示如下:

Vc(QC)=Vc(qck)=i=1kDΜi(qci)(14)

其中:Mi表示用户类i中总的用户数量,qci表示用户类i的数据质量水平。

3.4 最佳数据质量模型

通过上面对从数据供应商Bp(QC)角度出发的数据质量效益函数模型和从用户Vp(QC)角度来说的数据质量价值函数模型的推导,本文将公式(12)、(13)和(14)带入到公式(8)中,进而可得:

Up+Uc=αBp(QC)+Vc(QC)-Cqck(QC)=αbR+αbSqcΚ+αbΤeqck+i=1ΚDΜi(qci)-R-SqcΚ-ΤeqcΚ(15)

传统效用最大化理念认为供应商和用户的效用和应该达到最佳,即产生的数据服务产品QC水平最高。根据配置效率的理念,本文认为供应商和用户的效用、价值和成本配置效率达到最佳才是最有利于长期发展,即数据质量qck水平最高,因此将函数式Up+Ucqck求导数,并让导数等于零,即可得:

d(Up+Uc)dqck=αdBpdqck+dVcdqck-dCpdqck=0(16)

进而,可求得最佳数据质量水平为:

qck*=ln[DΜΚ-S(1-αb)Τ(1-αb)](17)

3.5 针对模型主要变量影响作用的讨论

从模型推导过程可以发现,当确定了某一类用户时,参数RST可以被看作是常量,因此,影响数据质量水平的主要变量为互联水平α和用户类数量Mk,下面将着重探讨这两类变量的影响作用。

3.5.1 互联水平α对数据质量水平qc*K的影响

产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会影响α水平,而且如果考虑到某一特定组织时,那么还会有一些来自于组织内部的因素会对α的水平产生影响,如果把这些内部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α的取值将会随着特定的组织而变化。为了理解α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数据质量水平(qc*K)的,本文将对α取值的变化提出假设。

保持其它变量不变,通过将不同的α值带入到公式(16)中,可以得到产业互联水平α的变化是如何对qc*K产生影响,如图2所示。

3.5.2 用户类数量Mk对数据质量水平qc*K的影响

通过改变Mkα的值,可以得到不同Mkα情况下的qc*K值,如表1所示。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图3,展示了Mk的变化对qc*K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见:α值与qcK*成正比变化,证明如果一个组织的互联水平较高,那么对数据质量水平的要求就会越高的规律,这也符合商业实践中用户对数据质量水平的要求变高,那么组织就需要通过使用数据反馈原理来提高进程效率。

此外,本文还发现Mk也会对qcK*产生影响。如果Mk值变大,那么qcK*将会增加;如果Mk值减小,那么qcK*则会随之减小。这也符合商业实践中的规律。在现实中,不同的用户对数据质量的需求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组织要面对更多用户时,为满足组织业务增长的要求,提高数据质量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本文还发现当组织的用户类较少(Mk较低)时,如果用户类数量增加,那么qcK*将会有显著的增长;但如果用户类的数量初始值很大,当Mk的变化不是很大时,那么qcK*的值也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为了验证数据质量配置效率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下面将选取轻型汽车产业作为实际应用案例,应用模型评估其数据质量水平。

4 轻型汽车产业数据质量评估案例

过去十年中,轻型汽车产业一直是世界中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在未来,这种激烈的竞争还会延续,因此,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产业中生存,汽车企业就需要不断提高数据质量水平,以快速准确地做出相应战略的调整来应对环境条件的改变。下面将首先测算轻型汽车产业的互联系数,并分析用户类别,进而计算产业整体数据质量水平。

4.1 轻型汽车产业α系数的确定

互联水平α会受到产业内外部环境所影响。本文采取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PEST分析法,来测算轻型汽车产业的互联水平。

4.1.1 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力量。

目前,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力量非常巨大。总的来说,汽车产业受到政治和法律较强的影响,产业参与者必须时刻注意产业中的政治行动和政治趋势。本文假定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7。

(2)经济力量。

汽车产业因利益和交换率会对可支配收入产生影响,因此,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税收。因汽车产业的利益和交换率与购买行为有直接关系,与消费呈负相关性,因此,减少汽车的生命周期可能会推迟购买行为。除此之外,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着所设计的汽车要符合全球市场需求的巨大挑战。不同的国家的经济情况也不相同,作为汽车产业中的成员,产业参与者不仅要在一个国家中生存下去,还应充分考虑到全球的经济因素。本文假定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8。

(3)社会和文化力量。

市场中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极大差异性,而且全球化的水平和范围内不同市场的用户增加了选择的广度,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迅速改变使得制造商不得不以非常快的节奏去开发新汽车种类,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了解,能够为制造商继续创造发现新的扩展业务和相关用户服务的机会。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7。

(4)科技研发水平。

有关用户安全、舒适和奢华以及燃料能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不断改善,这种改善力求能够将一个公司品牌同其它公司的品牌区分开,对于从事汽车特定方面的技术需求中,科技已经成为了一项关键的差异因素。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9。

4.1.2 产业内部环境

(1)内部竞争强度。

汽车制造业中的竞争环境是十分激烈的,近十年来,汽车制造商之间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兼并。这是因为竞争者们试图使规模经济达到最大化,同时还期望创造积极的合作关系,而通过掌握了这些信息,公司就能够采取最好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9。

(2)新进入的威胁。

在汽车产业中,一方面,新进入者购进成产设备需要巨大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改变了全球的商业环境,这就造成新入者具备一定的实力。总的来说,新进入者威胁的水平是处于中等偏高的。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7。

(3)间接竞争者/替代品。

与拥有一辆汽车相比,一般都可有几种替代的选择,例如公共交通工具、摩托车、自行车或步行,但是,这些替代品在不同的地域其替代程度是有很大不同的。总的来说,替代品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是处于中等水平的。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5。

(4)用户议价能力。

汽车产业中用户的议价能力是很高的,因为用户能够感受到公司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所付出的努力,这也意味着用户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的水平为0.8。

(5)原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汽车产业的制造环节需要购买和管理大量的原材料,为了高效地管理原材料供应商,产业中组织通过与自己的供应商建立控制采购和采购流程的关系网,这样汽车产业中组织若要变更供应商将不会付出巨大的转换成本,而数据和信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总的来说,汽车产业中的组织不会受到来自供应商方面非常高的影响,供应商对产业的影响是处于居中水平的。本文假设这一分变量水平为0.5。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各分变量进行了设定。下面本文利用公式(3)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汽车产业互联水平α:

αindustry=0.2*[0.7*0.25+0.8*0.25+0.7*0.25+0.9*0.25]+0.8*[0.9*0.3+0.7*0.2+0.5*0.1+0.8*0.3+0.5*0.1]=0.755

可见,汽车产业的α水平属于较高水平。

4.2 轻型汽车产业用户分类

在轻型汽车产业中,用户大致能够被分成四类:最终消费者(B2C)、汽车比赛选手(汽车拉力赛)、汽车租赁和出租汽车公司(B2B)及零售商。

4.3 轻型汽车产业数据质量水平测算

本文以轻型汽车产业为例,令α=0.755,同时本文假设:D=4;Mk=60;S=100;b=0.5;T=120。可得出:

qcK*=ln{[4×60-100×(1-0.755×0.5)]/[120×(1-0.755×0.5)]}=ln2.379=0.87

通过以汽车产业为应用案例,测算了其产业数据质量水平,结果与商业实践中情况较为符合。通过测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配置效率视角数据质量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5 结论

与以往基于零缺陷的数据质量方法相比,本文提出了一种为最终用户评估最优数据质量水平的新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通过改进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数据质量模型,本文构建了基于配置效率的数据质量模型,能够反映数据供应商和最终客户的长远最佳合作利益。在实践中,可利用模型分析不同产业的数据质量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模型参数,以获得数据质量的长期最优水平。

参考文献

[1]Y WAND,R Y WANG.Anchoring data quality dimensions in onto-logical foundation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6,39(11):86-95

[2]K ORR.Data quality and systems theory[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8,41(2):66-71

[3]R Y WANG.A product perspective on total data quality managemen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8,41(2):58-65

[4]宋敏,覃正.国外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26(2):7-9

[5]T C REDMAN.The impact of poor data quality on the typical enter-pris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8,41(2):79-82

[6]高丽华.“零缺陷”理念下的质量成本管理[J].科技和产业,2010,10(12):78-80

[7]A PARSSIAN,S SARKAR,V S JACOB.Assessing data quality for information products:Impact of selection,projection,and cartesian product[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7):967-982

[8]M EPPLER,M HELFERT.A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quality costs[C].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Quality,2004:311-325

[9]C CAPPIELLO,P FICIARO,B PERNICI.Hiqm:A methodologyfor information quality monitoring,measurement,and improvement[J].Advances in Conceptual Modeling-Theory and Practice,2006():339-351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8

一、改变教学观念, 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 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 可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机, 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消除掉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 增强其学习信心。在阅读课文章节的讲解中, 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与章节主题相关的演讲活动, 积极搜集与阅读内容相关资料, 指导学生先采用中文演讲一遍, 在激发其课文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 教师应用英文翻译一遍演讲内容, 进而帮助实现对学生英语词汇及知识面的丰富及拓展, 之后再指导学生将演讲内容应用英文复述一遍, 以此帮助增强其对于阅读内容的记忆。另外, 在阅读课文讲解中, 还可采用课堂辩论、情景模拟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 进而实现在增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理解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升其阅读水平及效率。

二、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生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及优良阅读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项暂时性的活动。阅读训练最为重要的便是坚持不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需指导学生彻底丢弃掉不良的阅读习惯, 包括:视幅小、精力不集中、出生阅读、手指助读及回眸重读等方式。需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及时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由一个句子迅速扫视至另一句, 指导学生开展连贯式的阅读理解。如对于“Would you like to do some shopping together with me? If you are free, please ring me back to tell me about it.”这个句子, 只需明确其核心词汇:shopping、free等, 便可明确整个句意, 进而帮助提升阅读速率。与此同时, 还需注意科学选取英语读物, 科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现今网络时代的逐渐推进化, 各类丰富网络资源出现于人们面前, 各类英语阅读资料也展现出来, 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 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师可在教学中, 充分应用丰富网络阅读资源, 实现其与新兴教学受到的有机结合, 全面拓展教学内容。与此同时, 如何准确辨认适用的人网络资源对于阅读教学而言, 也是现今面临的一大挑战。新课标及新课改活动的同步开展, 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仅将目光放置于教材文本之上, 还需注意科学利用各类丰富资源及辅助工作, 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及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 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即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应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 不应仅仅将重点局限于知识传授之上, 还需注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其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会, 需注意加强对“学”的关注, 指导学生由“学会”的学习观念转为“会学”, 告知其科学的学习方式, 将学习自主权交于学生手中。首先在课文教学中, 教师需做到科学利用课文载体优势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需对课文潜在内涵予以挖掘, 对课文予以精读理解。其次在长句中通常包含着丰富的从句、语法结构, 是阅读理念的难点所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于此类语句的学习通常是采用囫囵吞枣的方式, 有时会出现理解错误的状况。教师需做到的是, 需对课文中的长句、难句予以耐心解答。最后, 为了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及内涵, 需采用朗读教学方式, 促使语句阅读更为流畅化, 学生的阅读效率得以提升。在朗读学习中, 可帮助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科学理解、记忆, 最终达到自主欣赏及感染他人的目的。

五、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需做到有机结合教学内容, 将德育融入其中, 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存的思想教育因素, 将英语知识作为载体, 融入思想品德及爱国教学。如在Unit Four Wildlife Protecti的教学中, 文章讲述了由一些野生动物由于受到频繁捕杀而濒临灭绝, 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威胁。针对于此, 教师可在教学中, 设计此问题: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wildlire?进而帮助引导学生保护野生动物, 保持生态平衡, 指导其由小事做起, 积极保护周边环境, 避免购买动物皮毛类商品。与此同时, 在教学中, 还可依照教材的需要充分利用讨论合作的方式教学, 将德育完全融入至英语阅读教学中, 促使学生感受到充分的思想教育。

六、结语

在本次研究中, 主要是从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渗透情感教育等方面入手, 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效率, 促进其良好发展, 且还会对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及高效开展发挥积极正面的意义, 促使英语教学工作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重视, 可为其英语学习效果的增强提供强大的助力。文章主要是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阅读水平及效率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以此帮助有效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 增强其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增强其阅读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水平,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苗晓梅.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效率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 2015, (33) :50.

[2]姚素华.浅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 (初中版) , 2011, (05) :44-45.

效率发展水平论文 篇9

一、流变仪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科研、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0年江南大学从美国引进一台流变仪AR1000。仪器到货经安装调试后就投入正常运行, 8年多来一直处于连续高负荷状态下使用, 平均每周为用户提供50个有效使用机时 (不包括维护、调修) 。8年多来除了为本校多个院系、多个教研组的教学科研服务外, 还为校外的多个单位提供服务, 充分发挥了引进先进仪器的作用。

二、流变仪利用率高、使用紧张的原因

流变仪使用效率较高并出现使用紧张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是使用仪器的教师、学生的人数多;二是流变仪发挥理工科大学食品学科的技术优势, 在流变仪管理中配备了较强的技术力量;三是流变仪自身性质决定的, 它不是定性定量分析仪器而是流变学特性研究设备, 学生要进行实验条件的摸索, 实验模式多且实验时间长。

2008年上半年, 江南大学就有56名学生利用流变仪做毕业论文, 其中本科生占7%, 硕士生占73%, 博士生占20%, 每位学生有效使用机时都在25小时以上。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约650人, 外国留学研究生29人 (其中博士8人, 硕士21人) ,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80名, 博士研究生约50名。从发展看, 以后将每年约有130名硕士生、博士生做毕业论文。一般一篇毕业论文的分析样品少则十几个, 多则几十个, 流变仪使用时间少则二十几个小时, 多则一百多小时, 单是本院这些论文的样品量就非常大, 有时还要为本科生教学提供服务。在完成本院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还要敞开大门积极为外院师生和社会服务, 因此流变仪工作室的任务一直安排得很满, 流变仪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三、对改善大型仪器使用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这台流变仪从2000年引进至今, 其为食品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再精良的仪器也有自己的使用寿命, 该院这台流变仪由于购买时间较长且超负荷工作, 已出现老化现象,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影响了学生实验进程。而预约的学生又要排长队等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流变仪的使用效率, 并尽可能地保护好仪器, 学院和仪器管理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实施专人管理制度

随着仪器设备先进性的不断提高,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3]。先进的大型仪器必须配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管理, 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乃至开发新功能。为此, 食品学院物性实验室建立了大型仪器专人管理制度, 对所有大型仪器都由中高级职称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持仪器的完好率、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又有利于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科研水平以及仪器新功能的开发。仪器管理人员还可以与教师合作, 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这样既能加快科学研究进度又能将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教学实验, 起到了良性互动的效果。

2. 实施培训制度

培训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仪器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因此通过各种有计划的技术交流和仪器公司组织的培训班, 使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提高与拓展, 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最新技术动态, 切磋故障修理技术, 研讨改进测试条件。此外, 针对学生存在对试验仪器设备不够了解, 不会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问题, 仪器负责教师或者仪器公司技术人员每学期为学生举办一次免费的仪器应用及操作技能的讲座, 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试验, 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开创性的试验, 为仪器新功能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实施大型仪器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大型仪器有偿使用制度可以适当限制实验样品数量, 缓解仪器的使用压力, 也可以适当解决仪器维修费用紧张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仪器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如流变仪是按3元/半小时收费, 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算, 依次累计;而差式扫描量热仪则按照15元/个样品收费。

4. 实施仪器资源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建立网上预约系统

仪器资源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分两大部分, 一是仪器的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将平台上所有仪器的型号、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等资产信息及仪器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通过网络公布, 可使资源利用者更容易地获得相关资源信息并快捷地与仪器管理员取得联系;二是仪器运行使用的网络信息化, 建立网上预约系统[4]。将物性平台的仪器预约系统与学院的主页联网, 每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用户名轻松上网预约, 节省了学生很多时间。学生只需试验前一天在网上预约;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进行实验的学生, 也要提前一天取消预约。仪器管理员也只需在网上轻点鼠标就可批准学生实验。网上预约系统不仅方便快捷, 而且可以使仪器运行使用的过程非常透明, 因为平台上每台仪器的预约记录和批准记录等信息完全公开化。这样提高了仪器在教学和科研服务中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5. 建立严格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食品学院物性平台管理员由实验室负责资产管理的老师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此外, 学生也对教师进行监督, 可以在网上预约系统发表自己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 建立考核机制, 管理员的年终考核采取打分评价方式, 70%由服务对象 (实验的学生和教师) 给打分, 30%由实验室老师互评、领导评价、卫生评比三部分组成。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管理员的自身素质, 也提高了服务质量。

6. 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

物性平台的仪器管理人员每人至少管理3台大型仪器, 承担着教学实验、科研实验以及仪器日常管理和实验室日常管理诸多任务, 工作量大、负担重;而流变仪、质构仪等设备使用频率极高, 尤其是流变仪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钟一直连续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 有时周末还要开机。大型仪器又都很昂贵, 一旦出现问题, 维修起来很麻烦而且费用高, 许多单位都怕用坏, 不敢让非技术人员独立操作。为了充分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使用好这些仪器, 减轻管理员工作压力, 物性平台采取仪器管理人员与研究生共同管理仪器的模式。平台邀请仪器公司的技术人员或者仪器管理员本人定期面向研究生举办仪器操作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学生可以独立上机操作。从这些参加培训的研究生中聘用有责任心、肯钻研的学生作为助教, 与仪器管理人员共同管理仪器, 并给其发放上机证。这种教师主管、学生协管的管理模式, 既解决了仪器使用紧张的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动手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7. 自编实验指导书, 促进科研、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8~2009年, 笔者正在编写有关流变仪、质构仪等大型仪器的实验指导书。书中内容轻理论重实践, 笔者根据近些年积累的工作经验, 将大型仪器的操作规程、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及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重要知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这样, 不仅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验参考资料, 也能为学生大胆、独立地进行仪器操作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物性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上述一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提高了仪器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大大降低了仪器的故障率, 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实验技能强、责任心强的创新型研究生, 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分析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物性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提出了加强管理,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物性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蔺丽, 李世雄, 陈虹锦, 等.大型仪器管理探讨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2) :150-152.

[2]莫小曼.加强大型仪器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4 (3) :84-86.

[3]韩静, 钱圣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2) :1402142.

上一篇:血液的常规检验下一篇:原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