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保障(精选12篇)
铁路运输保障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铁路建设发展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在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是政府和铁道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铁路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和关于铁路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 迎难而上, 开拓奋进, 努力实现铁路的现代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一、保障铁路运输的几项措施
1、增强铁路员工的责任感。
做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需要一批有责任心的员工。铁道部门在进行人员选拔之时, 要考察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养, 坚决不用那些毫无社会公德与不负责任的人员。铁道部门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 提升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求工作人员一切以乘客为先, 努力满足乘客的合理要求, 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2、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做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在整个铁路运输服务中, 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也可以明确各个人员的责任, 对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可以保证人员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避免员工之间或者部门之间出出现任务的不合理分配, 也可以很好地防止越权行为的发生。安全的铁路运输需要有一套安全有效的保障机制, 在大力加强保障工作的同时, 铁道部门需要不断完善铁路运输的协调工作, 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 按照协调机制保障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在制定协调方案与保障方案时, 相关部门要尽可能的保障此项方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并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的细化方案, 根据实际运输情况, 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3、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铁路发展、推进客运专线建设、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高度重视, 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全国铁路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加快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 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铁道部的政府主导作用和中国铁路市场巨大的优势, 成功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车车辆技术, 同时, 以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为重点, 深入实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努力做好铁路运输的保障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铁路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能力
在新形似下, 铁路运输的保障工作仍有待加强。面对日益严峻的运输铁, 党和政府以及铁道部都在进行持续的努力。铁道部近日强调, 铁路运输要继续坚持运力向重点物资运输倾斜, 对煤炭、石油、粮食、化肥、棉花、救灾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品实行优先安排运输计划、优先配置车辆、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卸车“五优先”政策, 确保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铁道部要求, 各铁路局要突出抓好电煤运输, 继续加强电煤台账分析, 及时掌握电煤装车和重点电厂存煤情况, 随时报告电煤运输中发生的问题, 对存煤可耗天数低于3.5天的电厂, 要组织抢运, 给予重点保证, 确保电煤运输均衡。
三、保障铁路运输工作, 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铁路运输是大宗物件转运的重要方式,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做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 就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美好供良好的保障, 就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的和谐生活。铁路运输运输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在运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铁路部门要始终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集中运力资源积极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完善和落实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 积极推进重点物资运输规范化、制度化。铁路运输要继续坚持运力向重点物资运输倾斜, 对煤炭、石油、粮食、化肥、棉花、救灾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品实行“五优先”政策, 确保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四、坚持科学发展, 确保运输质量
铁路是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铁路运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铁路运输安全也难以保障。每年春节, “春运”就会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买票难也是困扰广大民众的一大难题, 如何做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 提高并完善铁路运输系统,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 是政府和铁路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召开之时,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 铁路系统要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建设“优质、平安、绿色、和谐”铁路目标, 以强化质量和安全为重点,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建设步伐, 推进自主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 加强队伍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近几年, 经过政府和铁道部门的努力工作,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 铁路建设取得新发展, 路线更加合理, 铁路服务更加优良;其次, 铁路客货运输实现新增长, 大大增加了人员以及物品的流通量, 为保障人民正常出行以及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 铁路运输领域实现了技术的创新, 铁路运输新技术取得了新的成果, 为铁路运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铁路运输改革开放迈出了新步伐, 在交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铁路运输要想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进行整个行业的改革与创新, 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并将铁路运输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提高经济利益为中心;经过长期的努力, 铁路运输安全保持基本稳定, 较之前的状况有所改善。
铁路运输工作是保障人民正常出行, 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形势下, 我国的铁路运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铁路运输工作要动用各方面力量,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从基层工作做起, 注重细节, 努力实现铁路运输的现代化。在大力加强铁路运输保障工作的同时, 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努力贯彻国家关于铁路运输改革工作的重要精神, 真正实现铁路运输在新形势下的转变。
摘要:铁路运输是一项很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是保障人民安定生活, 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新形势下, 铁路运输面临严峻的挑战, 铁路运输保障工作有待加强。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走好铁路运输保障工作。
关键词:铁路运输保障,改进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张书淮;构建铁路运输价值协同网络的研究[J];中国铁路;2010年08期[1]张书淮;构建铁路运输价值协同网络的研究[J];中国铁路;2010年08期
[2]陈飞亮;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研究[J];科学之友;2011年10期[2]陈飞亮;铁路应急通信系统研究[J];科学之友;2011年10期
[3]席斌;影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改革;2011年08期[3]席斌;影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改革;2011年08期
铁路运输保障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人身安全;管理;保障
安全既是铁路运输的首要特性,又是铁路运输管理的综合反映。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铁路企业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安定,这一特性决定必须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受到伤害或职业病危害,以及国家、集体、个人财产不致受到损失的综合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相连,贯穿于全过程[1]。随着铁路公司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已经难以充分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必须注入新的内容,结合铁路局安全管理情况,探讨如何解决面临的难题,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系统人身安全保障。
1铁路运输系统人身安全管理现状
1.1人身安全管理概况
近年来,随着有丰富生产经验人员的退休,新员工不断充实现场生产,一线职工更趋于年轻化、专业化,但由于其工作时间较短,现场经验不足,对人身伤亡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了解较少,给铁路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以某铁路局2005—2017年间行车、客运、货运系统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为例进行分析。在发生的铁路交通死亡事故中,接发列车被撞轧占总数的6.25%、站场应急处置被碾轧占总数的6.25%、调车作业突发疾病被碾轧占总数的6.25%、班后横越线路被碾轧占总数的12.5%、岗中突发疾病占总数的62.5%、道路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25%。发生的铁路交通重伤事故中,调车作业被碾轧占总数的66.7%、列尾作业被碾轧占总数的33.3%。发生的生产安全轻伤事故中,物体击打占总数的5.7%、车辆伤害占总数的11.2%、机械伤害占总数的5.7%、灼烫占总数的3.8%、高处坠落占总数的3.8%、其他伤害占总数的69.8%。从以上统计可知,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占比较高,职工的遵章守纪是关键;其次,岗位突发疾病也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铁路工作特点,行车岗位需要上夜班,导致个别职工生物钟紊乱,健康状态起伏不定,加之不良生活习惯,也给突发疾病埋下隐患。
1.2人身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与运输经营脱节。各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配备了各级安全专(兼)职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人员的责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在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安全和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人员的意见或建议易被忽视,给安全工作埋下隐患。(2)对事故的超前管理和分析预测不足。安全管理忽视了事故发生前各环节的潜在风险[1],工作重点放在事故的查处、已形成的伤害结果和经济损失的分析,没有做到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造成同类事故重复发生。(3)安全管理存在松懈现象。个别车站领导干部安全思想松懈,安全管理有所放松,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现场作业盯控不严不细,加之职工简化作业标准,导致事故发生。再者,对职工人身安全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上班期间[2],对间休期间、上下班期间管理的放松,难以切实防范个别职工随意穿行站场、横越线路发生意外。(4)岗位培训不到位导致应急处置能力欠缺。职工在上岗前应经过严格的业务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但存在个别单位岗位培训针对性不强等情况,造成部分职工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置能力。
1.3影响运输系统人身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1)思想观念。在运输生产中“以人为本”,各单位领导干部在研究、布置、检查、考核、评价安全工作时,应将劳动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在关注生产任务、行车设备、行车安全的同时,重视人身安全的内容。(2)劳动组织。在劳动组织上,应针对不同工种作业特点、高温特点、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等,合理安排作业人员、作业方式、作业时间。(3)标准执行。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认真执行标准和规章、是否严格履行职责,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只有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执行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4)监督到位。在日常管理和现场作业检查指导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要求,面对违章违纪行为坚决制止,如果在标准上降一格,则要求上就松一扣,监督管理不到位易埋下安全隐患。
2完善运输系统人身安全保障的建议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观念从发生事故的机理而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而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主要努力方向。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激励人的安全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安全生产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此外,以“健康体检、健康宣传、健康维护”为重点,深化职工健康行动常态化长效机制[3],全面提升单位、车间、班组健康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动职工各项健身运动,组织好每年健康体检,建立重大异常指标告知制度,开展重点高危人群筛查,对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患病风险评估,对于风险偏高实施预警管理,有效降低职工在岗因病突发死亡率。
2.2正确处理安全与运输的关系安全风险主要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摆正安全与运输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劳动组织,为一线做好服务,如给足维修“天窗”,有效减少或避开夜间施工项目,避免因夜间作业人员精神不振、照明不良、视线不良等带来的风险,杜绝违章施工、减少劳动安全隐患。
2.3变“事故分析”为“事件分析”事故是作为一种现象的结果而发生的,在其发生之前必然有一个不安全因素逐步交叉重叠和加剧恶化的过程,存在着事故先兆和潜在的事故危险[4],通过推行系统工程逻辑分析方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失误等不安全隐患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研究、综合、决策,掌握事故动态趋势,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2.4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通过座谈会、现场调查、过程分析等方法,结合监测检测、安全信息和事故致因,辨识全过程风险;规范风险等级划分[5];当管控效果不理想可能导致事故时,铁路局对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单位、单位对车间下发《安全风险预警通知书》,提出管控要求和时限,并及时跟踪督办预警落实情况。铁路局每半年、专业管理部门及各单位每季度分别采取平推检查、现场调研等方法,重点从安全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等方面开展隐患排查。铁路局、专业管理部门、单位、车间分别建立健全本层级安全隐患库,全过程跟踪排查治理情况,对重大安全隐患专题立案,确定治理方案并挂牌督办。
2.5积极倡导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深刻理解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安全文化包括物态安全文化[6],即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场所环境和装置,以及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包括行为规范的安全制度文化,即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建设和完善;包括对人行为的引导,使职工认同安全的行为。因此,应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提高广大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使全员的安全行为向高层次深化,逐步向科学管理迈进。
3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深化改革[7],是建立在对传统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总结、对发生事故教训不断汲取、对先进企业管理技术不断运用的基础之上,只有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全面提升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人身安全平衡有序,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全方位投入 全面保障运输安全 篇3
农村客运管理一体化
重庆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全市目前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路网密度西部第一。由于重庆复杂的地形,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重庆的一些公路光安全护栏我们就装了1.1万公里,共花了18个亿。目前大约十分之一的公路都有护栏。装上护栏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道路运输的安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管理上看,重庆高速公路由交通部门一家在统一执法。从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看,目前每百公里死亡人数我们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2011年行人事故百公里的死亡人数下降到了3.2人。重庆每天进入高速公路的营运客车大概有五六千辆,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处我们都要进行例行检查。
早在2009年,重庆就做过一次尝试,就是当时的农村客运要实行低票价,政府希望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纳入到交通委,我们就向政府提出由财政出钱,交通委运作,统一为1.2万台农村客运车辆交纳交强险等安全保险。农村客运车辆统一上保险有几个好处:一是农村客运的经营者降低了经营成本,可以实行低票价。二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会产生社会矛盾,赔付很快。这一点在近四五年来的作用非常大。以前发生一次农村客运事故,就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跑农村客运线路的经营者大多都没什么经济基础,而死亡一个人的赔付是很高的,这些跑农村客运的车主根本赔不起,有的甚至会因赔偿而倾家荡产。实现保险赔付后,这种现象就能避免。事实上,我们现在保险支出总费用也不是很大,一年才六、七千万元,平均到一辆客车上也就三、四千元,不是很多,但是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城市公交管理集中化
2012年,我们要重点抓运输管理如何为民生服务的问题,这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一个工作重点。运输市场管理对于重庆来说压力比较大,重庆九个城区的运输管理、执法队员由市交委直接统一管理。
运输市场的多小散弱现象是当前交通运输管理上的最大问题,所以我们想花大力气先把城市公交稳定住。389辆公交车收回后,我们进行了检测,发现有一半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在出租车管理方面,2010年我们投放了1350台出租车,2011年又投放了1000台,总的运力情况目前还是基本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现在重庆主城区的出租车已经达到了1.1万台。目前重庆市出租车的价格也比周边省便宜,由于运价比较低,市场的需求表现旺盛,市民打的难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也想在适当时候对出租车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我们还推出了长途车电话订票、网络订票和联网售票,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也规范了长途客运,树立了行业的良好形象。
水运安全管理强制化
铁路运输保障 篇4
目前,集装单元化技术已在外军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国军队在军用物资运输中集装箱运输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军事、经济效益。例如,俄军已有一半以上的军用物资采用集装箱运输;美军采用集装箱运输的物资已达到80%以上。然而当前集装箱物流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货物丢失、在运物资运输情况难以掌握等问题,因此如何准确获取货物的位置与安全信息是集装箱运输亟待解决的问题。
RFID是一种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已经开始应用,用于实现集装箱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自动识别;而GPS与GPRS在车载定位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将RFID与GPS/GPRS技术融合到一起,实现对集装箱运输的实时监控以及在运物资的安全检测,能够使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2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由车载终端、监控中心以及在运途中一些关键位置的RFID阅读器组成。装载在车辆上的集装箱内都有一个带有射频标签的电子标签锁,可以记录集装箱内物资的种类、数量、目的地等信息,并能记录集装箱是否被打开,RFID阅读器可以读取集装箱内射频标签的各种载运信息和安全信息。车载终端部分由车辆故障检测模块、GPS定位模块、RFID阅读模块以及GPRS通信模块组成;监控中心由GPRS接收模块和服务器组成,GPRS接收模块与服务器通过串口连接。车载终端上的GPS定位模块接收到的车辆位置信息、车辆故障检测模块通过与电子控制单元(ECU)通信得到的车况信息以及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集装箱内货物信息和安全信息经过主控制器处理后由GPRS模块上传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GPS接收到的位置信息与GIS电子地图信息进行匹配,在地图上显示车辆位置并实时更新数据库内车辆状态、物资安全等信息。同时,监控中心还能根据故障检测模块采集到的车辆速度等信息,计算出到达下一目的地和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间,发货方和收货方可随时通过用户名和用户口令通过因特网进入监控中心数据库,查询这些信息。另外,在物资在运途中的关键点也设有RFID读写器,这些RFID读写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将读取到的集装箱内物资及其安全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
3 系统实现
3.1 下位机设计
3.1.1 硬件设计
系统中存在高频无线发射模块,因此对模块的选择和布局、布线以及电源和地线的处理都将影响到电路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而且车载终端最终要安装在车辆上,其工作环境恶劣,系统需要较好的稳定性才能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3.1.1.1 MCU主控制器与主要模块选择
MCU主控制器选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MEL ATmaga128。ATmega128具有以下特点:128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4K字节的EEPROM、4K字节的SRAM、53个通用I/O 口、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实时时钟计数器RTC、4个灵活的具有比较模式和PWM功能的定时器/计数器、两个USART、面向字节的两线接口TWI、8通道10位ADC、具有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SPI串行端口、与IEEE 1149.1规范兼容的JTAG测试接口, 以及6种可以通过软件选择的省电模式。[1]
GPS定位模块选用GARMIN GPS15模块,该模块使用简单,整个外围只有6根线,可以通过串口方便的跟MCU进行通信,利于电路设计。单片机可根据实际需要, 每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数据。[2]
RFID射频读写芯片选用Nordic公司生产的nRF2401 (以下简称2401)作为射频收发芯片。2401工作在全球开放的2.4GHz频段,125个频道,采用GFKS调制,最高无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it/s,内置硬件地址解码和CRC编解码电路。实际设计中采用单通道模式,MCU 需要同2401的6个引脚相连,分别为DATA 、CLK1 、DR1、PWR、CE 、CS。其中PWR、CE、CS用来配置工作模式。DATA、CLK1组成SPI总线。DR1为数据准备引脚,与MCU的中断I/O 引脚相连。[4]
GPRS无线通信模块主要负责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以无线方式实时传送给监控中心,同时还提供监控中心和车辆的信息交互。GPRS模块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G24模块,宽温高可靠性的Motorola工业级GPRS模块G24可以在车辆运行时的恶劣环境下工作。
3.1.1.2 硬件抗干扰措施
要提高硬件的抗干扰能力就要尽可能的抑制干扰源、降低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提高敏感元件的抗干扰性能。在制作PCB板的时候通过给电源加滤波电容、单片机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采用多层电路板等措施提高硬件的抗干扰能力。
3.1.2 下位机软件实现
传统的单片机系统在程序设计上一般采用的是前后台方式或超循环方式。对于简单的应用,这种前后台方式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但是随着应用的复杂化, 系统可能要同时监测、控制多个外部设备,要求较高的实时性,有多个任务要处理。如果在系统软件设计上仍然采用上述的传统方式,就会出现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中断响应,为了保证某一项重要任务的实时性,就必须在中断中进行较为复杂的处理,这样要考虑代码重入、系统硬件堆栈溢出等问题;二是任务多,各种资源调度不当就会造成共享数据不一致,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有延时子程序,系统实时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单片机的内核中移植源码开放的实时性操作系统UC/OS-Ⅱ,一般来说,移植UC/OS-Ⅱ的CPU 及其编译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用户的编译器能产生可重入性代码;(2)用C 语言就可以打开和关闭中断;(3)CPU能产生定时中断, 而且给用户留有自定义中断向量;(4)具有一定的数据和代码空间, 至少4K的ROM和2K的RAM;(5)CPU有将堆栈指针和其他CPU寄存器读出和存储到堆栈和内存中的指令。[3]
由于该系统在运行的时候是多任务的,既要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况,又要接收GPS定位信息,还同时可能读取RFID电子标签锁的内容和向监控中心发送数据,通过移植UC/OS-Ⅱ操作系统可以解决多任务的问题;而选用的ATmaga128能够满足移植UC/OS-Ⅱ的条件。
3.2 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监控中心系统实现对车辆及在运物资的监控及查询,监控中心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整个监控中心系统主要实现两个功能:查询与监控。
查询功能包括实时查询车上在运物资各种信息,如物资种类、数量、目的地等;安全信息查询主要是读取电子标签锁里安全信息,即读取集装箱被打开次数与合法打开次数(已知)进行比较,如果吻合则安全,否则集装箱被非法打开过;到达信息包括到达下一目的地和最终目的地的时间等,这个主要通过车辆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车辆速度与数据库中到达各个目的地的距离进行估算得到。
监控功能主要包括车辆位置监控和车辆状况监控。车辆位置监控主要是通过GPRS发回的定位信息与GIS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匹配并在电子地图上实时动态显示;车辆状况监控实现对车辆运行状况的掌握,包括发动机转速、液位等信息,这些信息与SQL数据库里的车辆正常的状况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发现车辆出现问题监控中心能迅速掌握并研究解决方案。
4小结
车辆运输物资安全及运输保障监控系统实现了集装箱在运过程的可视化,由于监控中心能够对集装箱运输的整个过程全部掌控,使监控中心对各个环节都能进行精确调度,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安全。集装箱运输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车辆运输物资安全及运输保障监控系统在集装箱运输方面有广泛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潮.高档8位单片机ATmega128原理与开发应用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4.12.
[2]张佐经,吴旭光.基于GPS和GPRS模块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设计.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7).
[3]杨林孟,吴光强,邱绪云.基于UC/OS-II操作系统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器设计.汽车科技[J].2007年05期.
[4]高阳,李正勤.基于RFID的电子关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设计应用,2006.5.
恶劣天气运输保障应急预案 篇5
1.1 编制目的
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行动顺利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安徽省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运输局《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制订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属蒙城交通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中,针对公司及交通系统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的,需公司提供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事故应急救援而编制的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需要公司提供应急处置保障的事件。
(1)突发事件引发的道路处置、救援保障
包括发生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台风、暴雨、雪灾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大疫情、重大伤亡救治等)和道路运输事故等引发的道路救援、处置、保障。
(2)交通运输所需的道路运输保障
包括重大节日(春节、清明、“五一”“十一”、中秋节等)期间的货运保障;其他运输方式中断需要公司配合时的运输保障;
公司自身交通安全事故导致企业运输生产发生重大异常或中断情况时的运输保障。
(3)上级下达的重要道路运输保障任务
包括举行重大活动时的运输保障;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由公司负责处置的重大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需要由公司提供道路运输保障的其它紧急事件。
1.4 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级公司部门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
(2)职责分明、规范有序。根据公司相关部门的现有职责,明确其应急任务的分工和具体职责,确保所建立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相应程序规范有序。
(3)平战结合、反应灵敏。日常做好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习,确保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反应灵敏和运转高效。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开展道路应急救援、处置、保障工作。
2.1 组织指挥机构
2.1.1公司应急由XXX经理担任指挥,副经理XXX为副指挥,成员由部门负责人、安全员XXX/XXX/等。
2.1.2指挥及成员责
2.1.2.1指挥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公司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审定相关应急预案;审定应急经费预算;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保障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负责统一公司应急处置工作,发布指挥调度命令,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根据上级要求,或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指定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应急事件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向交通运输部门报送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承办交通运输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1.2.2副指挥:负责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指导相关部门及时调配运输车辆、人员,保障道路应急的需要;组织道路应急培训和演练;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1.2.3安全员:负责收集汇总需要有关信息;接收、处理上级预测预警信息;应急预案的编制;承办应急指挥交办的其他工作。
其他部门负责人:在应急指挥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参加应急协作。2..2 应急工作组
启动本预案以上响应后,公司即成立应急工作组,由分管副经理任组长,下设运输保障小组、通信联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总结评估小组4个工作组,处置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1)运输保障小组 组长: 成员:
② 责组织、协调人员、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
② 拟定运输补偿资金补助方案;
⑤承办应急指挥交办的其他工作。(2)通信保障小组
由 XXX 任组长,成员:XXX XXX XXX。
① 负责通信联络工作;
②负责应急指挥与上级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机构、内外相关应急管理机构和公司人员的联络、信息上传与下达等工作;
② 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后勤保障小组
由XXX任组长,成员:XXX XXX XXX。
①负责应急状态期间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③ 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总结评估小组
由XXX任组长,由其他应急工作小组、专家顾问有关人员组成。
① 对应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② 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2.3.现场工作组
现场工作组由应急指挥按照要求,指定成立并派往事发地的临时机构,组长由应急指挥指定。现场工作组具体职责如下:
l 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或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组织开展的道路应急救援处置(消防、人员救护、现场警示、运输等)工作,及时向应急指挥报告现场有关情况;
l 负责公司道路应急队伍的现场指挥和调度,并保障作业安全;
l 提供应急方面后勤支持;
l 承办应急指挥交办的其他工作。
2.4公司其他部门职责
各部门积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随时听从应急指挥部调遣,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3. 预防与预警
3.1.预警信息
l 气象监测、预测、预警(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信息; l 公路损毁、中断、阻塞信息;
l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l 公司车辆道路运输事故信息。
3.2预警信息接收与分析
(1)公司通信联络组即时接收各类预测、预警信息;
(2)应急指挥负责对接收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判断其影响程度、预测道路应急范围和级别。
3.3预警分级
参照《国家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司负责企业级预警的启动和发布。
企业应急运输保障与突发事件
l县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令需要公司提供道路应急响应时;
l公司出现突发事件(交通事故、灾害)超出车辆应急处置能力,驾驶员提出援助请求时;
l 其他可能需要提供应急救援、保障时。
3.4预警启动
公司应急指挥根据各类突发事件认为需要启动本预案时,应急指挥部按以下程序启动预警。
(1)应急指挥部在1小时内决定是否启动预警,如同意启动,则正式发出预警启动命令,并向交通运输部门报告,各应急工作组进入待命状态;
(2)通信联络组立即开展应急预警信息专项报送工作,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形成突发事件动态报送制度,并根据应急指挥要求增加预警报告频率;
(3)各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筹备工作。
在预警过程中,如发现事态扩大,超过本级预警条件或公司应急处置能力,应及时上报道路管理机构,提高预警等级。
3.5预警终止
应急指挥部按以下程序终止预警。
(1)根据预警监测追踪信息,确认预警涉及的交通突发事件已不满足本级预警启动标准,需撤销时,应急指挥提出预警状态终止;
(2)应急指挥在终止后,明确提出预警后续处理意见,并向交通运输部门上报预警终止,各应急工作组自行撤销;
3.6应急资源使用
(1)预警启动后,由应急指挥向部门下达预警启动命令,相关部门根据命令集结待命或前往指定集结地待命。
(2)各应急工作组和相关应急保障的人员将车辆、装备和物资,集结到指定地点待命。
4.应急处置
4.1响应程序
4.1.1应急响应时,公司按以下程序和内容启动响应。
(1)应急指挥部对收集到的交通突发事件信息,通过评估应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如启动,则应同时报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指挥根据事件的类别决定召集应急工作组,派出现场工作组人员赶赴现场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4)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指挥和各应急工作组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根据各自职责规定开展应急工作。
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向上级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提出请求。
4.1.2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结束指标
上级应急机构取消应急救援指令。
根据突发事件对应急处置的需求,安全、及时的将事故救援、现场清理等工作完成。
5.信息报送与处理
建立完善应急信息报送与联动机制,公司将应急突发事件信息,及时与相关的部门沟通,提供相互协作与支持。
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启动后,事件所涉及的信息随时上报上级部门。
当事态发展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请求援助。
通信组负责上报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l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情况、损害程度、防控和处理的情况;
l 应急物资需求的情况,包括货物种类、数量、作业地点、l 请求上级或其他应急机构增援的具体要求 l 其他相关信息。
6.后期处置
6.1.奖励与处罚
应急处置终止后,公司根据应急评估结果,组织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应急响应过程中,行动迟缓延误应急任务或在应急过程中出现严重安全事故者,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6.2调查与评估
应急状态解除后,总结评估小组具体负责应急行动的调查与评估工作。调查评估结果须编制评估报告,并按时上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
l 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况
包括事件种类、预案级别、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l 应急响应的执行情况
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时间、地点、救援处置情况、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投入的人员和装备情况、人员伤亡和装备与货物的损坏情况、应急任务完成情况等。
l 应急的经验和教训
包括应急的经验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和教训; l 应急工作建议
包括对相关预案进行修改与完善的建议、对完善应急的基础设施、装备及组织等工作的建议。应急保障
7.2应急人员队伍保障
公司应急保障人员队伍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员工组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人员队伍的职务、职责、个人资料、通讯联络方式等信息均上报上级道路应急机构(附表)。
7.3 装备保障
1.货运应急运力储备
公司选定5辆核定载质量为5吨及以上大型普通货运车辆为应急车辆,车辆出厂年限不超过5年,车辆技术等级为二级及以上。以满足不同种类的应急物资运输需求。平时进行正常的运营,一旦应急事件发生,根据需要转为应急车辆。2.应急装备
其他应急物资如:灭火器、安全锥、人员防护、救护装备等见附表。3 资金保障
公司应急投入包括应急设施设备费用、组织办公费用、培训及演练费用等。应急救援投入属于安全生产成本,据实列支。7.4 信息保障
依托交通应急平台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道路应急运输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加入上级管理部门的通信调度指挥网络和现场移动通信指挥网络,保障通信畅通。培训与演练
公司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工作,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应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定期开展预案或专项方案的演练活动。
9责任与惩罚
公司应急处置、救援、保障工作实行经理负责制,对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要及时地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信息或者应急工作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有关制度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10预案管理
铁路运输保障 篇6
关键词 道路 运输管理 保障体系 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自然灾害,灾害发生时如何确保道路畅通、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等问题给交通运输应急机制屡屡带来考验,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道路运输应急保障机制,搞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及运输保障已刻不容缓。
二、构建道路运输管理保障体系的意义
1.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及各个层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道路交通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形势下的运输业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交通格局,这种变化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已成为交通运输管理者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道路运输方式已发展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体,但与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运输安全管理还显滞后,特别是近些年呈现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重特大事故频发。针对道路交通运输的特点,构建有效的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发生,降低交通事故损失,对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及提高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具重要意义。
3.客观经济环境促进了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有力促进运输业的大发展,交通与经济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员的流动和物资的流通日趋频繁,形成了全国商品大流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随着交通量的大幅度增加,交通事故频发,这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依据国外专家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6%即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大幅增长升,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自1994年始GDP增长率已连续十几年超过8%,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所以说客观的经济环境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三、构建道路运输保障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1.不断完善道路运输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交通相关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交通部,应提高交通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速度,要重视运用科技途径提高针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加强道路交通保障相关理论及政策的研究,以及对决策技术和事故救援及处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道路交通保障的科技水平。
2.加强运输队伍建设,强化运输保障体系。要加大对道路事故救援及运输保障方面的人才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及应急救援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技术专业优势及特长;以地市为单位整合组建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队伍。合理规划省级运输保障队伍和应急救援布局,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的覆盖面;发挥和利用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努力构建“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协调专业运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应急管理服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专兼职队伍结合的道路突发事故救援及运输保障队伍,勇于探索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动员机制,力争实现道路突发事故应对工作的社会化。
3.加快对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机制的建设进度。加快对道路运输事故预警机制的建设步伐,结合现实情况可建立四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科学的预警信息发布、更新及解除程序,并对有关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起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新闻机构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准确地收集道路突发事故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筛选、统计及分析的相关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的能力和预警水平。加强信息报告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应急信息的报告、举报、传递和共享机制,建立事故应急值班、渠道联络、应急会商、信息报告等制度,明确各个级别的应急信息报告标准、时限及相关程序,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决策机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责任明确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危机决策问责机制,明确责任追究的相关细则,积极探索构建应急保障事后独立调查制度。加强对事故相关信息发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应急运输补偿机制等的建设。
4.加强道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构建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各级、各类交通应急预案的衔接和互补,针对事故损害严重程度编制相应级别的事故救援应急保障预案,形成覆盖面广、种类齐全,有很强实用性及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道路交通应急危险源的相关调查,结合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估方面的调查分析,尽快建立分级和分类管理制度,就道路突发事故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详细设置相关人员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工作责任的追究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努力实现动态监控和管理。规整现有的各类各级道路事故应急救援及保障的相关培训和演练设施等资源条件,逐步构建起事故应急科普、宣教、培训及演练基地,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逐步形成基本上能覆盖各类道路突发事故的应急培训和演练体系,推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深入全面开展。
四、结束语
道路运输管理保障工作是积极有效应对当前交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务必要下大气力积极构建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开拓思路,提高认识,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保障水平,维护运输企业合法权益,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华,刘丽.浅谈构建道路运输生产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8).
[2]孟明,左琳.浅析北方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
[3]肖殿良,田雨佳.公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现状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9,(1).
[4]孟庆芳,吴安基.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道路运输保障体系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铁路运输保障 篇7
一、铁路运输设备概述
铁路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线路设备、铁路机车、车辆、电力、信联闭设备等。线路设备包括区间正线、站线、岔线及特殊用途线, 因为建设时投资额巨大, 一般来说除非必要的技术改造或改扩建之外线路设备更新较慢, 日常维修养护和大中修工对线路技术状态起到直接作用。而车站站线与车场的富余程度, 对运输效率会产生直接影响。
当铁路线路设备布局和基本运输方案确定后, 本段铁路的最大运输能力就随之确定, 但实际运营中, 由于人为操作和客观情况的差异, 最大运输能力一般是无法达到的, 改善设备更新和维护, 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线路运用效率, 最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性能。近年来, 机车车辆技术更新速度也较快, 尤其机车三项设备 (机车信号、无线调度电话、机车监控装置) 的投入使用, 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日新月异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信号及通信设备的更新, 然而近年来, 由于铁路信号技术设备发展日新月异, 公司信号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已经明显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安全与效率。
二、推动运输设备技术升级改造对保证运输安全意义重大
设备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犹如安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此, 设备维护和更新对处于相对劣势的专用铁路来说, 是一件值得排在重中之重的事情, 不断改善和更新运输技术设备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设备, 辅以高效的管理, 必然能够将安全之堤筑牢。
铁路线路上道岔钢轨的裂缝、铁路信联闭设备以及内燃机车、货运车辆车轴、车钩缺陷常常会引起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这已足以证明, 技术设备性能的优劣与运输安全系数是成正比的。随着科技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各种设备的技术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尽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远程监测控制、自动报警控制等先进手段, 切实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三、黄陵矿业铁路专用线技术设备现状
2007年以来, 黄陵矿业铁路专用线经过扩能技术升级改造, 引入新装备、新技术, 主要新装备有:以功率稳定、高效清洁的内燃机车替换了机械效率低下、条件简陋的蒸汽机车;以操作维护简便能够实现自动转辙的微机联锁系统取代了机械故障多人工转辙的8502色灯电锁器联锁方式;以多角度跨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取代了仅靠肉眼观察的现场监控方式。还采用了象无线平面调车系统、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450M无线列调通信、800M列车尾部装置。目前应当推广应用的有:针对货运业务的铁路货运信息系统、可视化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针对牵引机车的机车信号、运行监控记录;与国铁可以兼容的TDCS调度指挥系统。这些系统如能全部得以应用, 将会为公司行车组织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 也能极大提高作业效率, 最大幅度的保证安全监控监测。
四、健全和完善设备管理机制, 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
虽然投入应用新技术设备必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社会效益, 但如果只是简单增加投入和装备, 而不注重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 导致设备彻底报废停运的话, 将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成本支出和不必要的浪费。因此, 要不断加大设备养修作业的技术含量,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手段提高设备维护人员的维修水平, 成立设备故障攻关QC小组, 对惯性故障要深入剖析, 有的放矢地进行全面设备整治, 拿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继而达到向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效率、要质量、要安全, 以全新的思路指导安全工作的目的。
五、及时制定和完善关于设备管理相关配套的制度, 健全设备维修培训考核机制
通过技术改造新增的设备由于技术含量高, 构成复杂, 对相关的管理、检修维护、操作应用要求也更高。要求职工必须集技术与管理知识、能力于一身, 必须通过培训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 增强职工自动自发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使其专业技术业务素质逐步适应公司技术升级改造的需要。要全面创造条件, 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对岗位成才和自学成才者要在待遇上倾斜, 真正做到“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是收益最大的投入”, 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 提高公司技术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建立设备信息化管理机制
设备管理要充分依靠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手段, 坚持做到人控向机控转移, 从机关、站段、班组、职工形成四级管控网络,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优化生产工艺, 确保行车安全, 使人、财、物在生产中得到最佳配合。充分利用既有的的计算机局域网络, 实现设备管理信息的共享, 用现代化的设备及时传递设备质量信息, 特别要在局域网上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和网页, 将各种设备检查资料输入进去, 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网络中心所发布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这样对设备状态的即时信息就可随机动态掌握, 并能做出预判, 将设备发生故障影响铁路行车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另外加强设备管理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良引起的, 对及时防止设备故障的职工要给予重奖, 通过奖罚挂钩考核,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 要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 要确保铁路运输在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抓好运输安全。而要抓好运输安全, 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去不断改善铁路技术设备的条件, 不断完善和健全设备管理体制, 这才是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与质量最根本但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对铁路运输设备的不断改进, 对设备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升, 为铁路运输的发展开辟出一个新的里程。
摘要:本文对铁运公司设备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设备升级改造、科技兴企、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机制及信息化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阐述了铁路运输企业应跟上科技时代步伐, 及时进行设备升级, 并做好设备日常维修养护管理, 是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对铁路职工保障房建设的现状研究 篇8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界定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 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住房困难家庭对住房的保障需求由来已久, 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唐朝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著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国于1995年开始实行安居工程, 保障性住房也就始于此。到今天,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为支撑, 公共租赁住房为辅助的住房保障框架体系。
(二) 铁路保障房建设现状
自2009年新一轮住房建设启动以来, 在路局、路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我局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硕果累累。截至2013年末, 全局共计建成职工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 总建筑面积103.89万平方米, 共计8198户职工喜迁新居;全局在建职工保障性住房项目7个, 总建筑面积72.03万平方米, 建成后可提供住宅5296套。铁路职工住房困难局面有所缓解。但是, 铁路职工住房与国家住房小康水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近年来因新职工增加、职工易地调动等, 铁路职工住房紧张问题比较突出。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为铁路职工住房建设添砖加瓦, 重点实施了冀铁馨苑、石铁锦园、石门新城、霸州京铁和谐嘉园、邢台铁路六宿舍和枣强铁路住宅等项目, 提供住房近千套。从我公司实施的项目来看, 许多中低收入铁路职工的住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还应看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 资金来源的狭隘性。
2013年, 我公司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一共1400套, 据初步估算, 仅土地所需资金约为4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路局投入是很难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建设的。路局的投入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需要多方筹集。只有把资金来源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 才能把保障房建设落到实处。
2. 土地供应面临较大的挑战。
住宅建设关键取决于资金和土地两大因素。只有资金和土地的供应得到长效保证, 保障房建设方能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必然导致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和投资不足。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土地供应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3. 减免税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市、县 (市) 政府均要制定认真落实现行税费优惠政策的具体办法, 对行政区域内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买卖、经营等环节涉及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印花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予以减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 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但是在执行过程中, 各地落实程度参差不齐。以我公司的项目为例, 石家庄市的项目基本上能部分享受减免税, 而在邢台、枣强等地并不执行保障性住房相关的减免税政策。
二、推进铁路职工保障房建设的建议
1.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 及时研究解决职工住房建设、配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最大限度地降低建房成本, 多建住房, 建好住房。
2.用足、用好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的前提下, 用好、用足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等优惠政策, 要积极争取将职工住房建设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 争取优惠政策, 报经所在地方政府批准后实施。房管部门下达保障房计划后, 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 争取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种的减免;积极与建设部门沟通, 争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减免。
3.努力扩大建房土地来源。要充分利用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的空置用地和闲置生产、办公用房和生活用地, 在不影响铁路发展规划和运输生产安全的前提下, 建设职工住房。结合危旧房 (棚户区) 改造工程用地建设职工住房, 对具备改造条件、居民又有改造愿望的小区进行改造。铁路新线建设要适当考虑职工住房生活设施需要,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给予土地支持政策。
4.多渠道筹集职工住房建设启动和周转资金。针对职工住房建设前期启动资金量大的实际情况, 建议铁路局为承担职工住房建设的铁路房地产企业增加注册资本金, 提高融资能力。铁路房地产企业和施工企业因承建职工住房所需流动资金贷款, 建议由铁路局一级多元经营有限责任 (集团) 公司为其提供担保。
5.精心组织职工住房配售。住房配售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住房配售办法和方案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对于购买和承租住房的职工要进行公示;严格执行一户家庭购买一套房改住房或一套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坚持职工自住原则, 职工购买的保障性住房, 在取得完全产权以前不得用于出租经营和交易;鼓励职工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的合理消费。利用铁路自有用地以及从地方政府争取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建设的职工住宅, 应全部配售给铁路职工。
参考文献
[1]高广春, 侯菊萍.保障房融资的国际经验[J].银行家, 2011 (2)
[2]郭琳.保障房市场融资难题[J].中国投资, 2011 (7)
铁路运输保障 篇9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安全保障
1 铁路信号设备系统的性能与故障分析
1.1 信号机的维护
1.1.1 未能正常发出警报问题的解决
信号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如果未能正常发出警报信号, 必然是信号机内部机构出现了问题,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信号机进行检查。一般来说, 在相对干燥的季节可以根据信号机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而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则应该每月对信号机内部结构进行检查, 检查信号机内部是否存在渗水情况, 避免因雨水浸泡而导致信号机的损坏[1]。
1.1.2 使用报警仪对LED信号机故障进行检测
如果信号机出现故障而发出维修警报是因为单个发光二极管出现的问题, 这时候只需要将信号机中的光源进行切换即可, 如果信号机出现故障而发出维修警报是因为点灯变压器也发生了严重的故障, 那么此时则应该更换变压器。在更换信号机光源时, 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首先将遮檐上的螺丝拧开, 将遮檐取下, 然后将镜框上的螺丝拧开, 取下玻璃和压圈, 再将镜框上的螺丝拧开, 取下镜框, 最后打开机构后盖, 将损坏的光源取出, 换上新的光源。在更换变压器时, 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拧开变压器安装板上的四个螺丝, 将整个变压器取出。
1.2 转辙机的维护
1.2.1 加强转辙机的巡检
在转辙机巡检过程中, 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转辙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收到外界的干扰, 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是否存在杂物;道岔的密贴状态是否正常, 尖轨、基本轨、新轨的竖切部分是否存在肥边;尖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声、磨卡等现象, 密贴调整杆和拉杆是否与道岔保持着10毫米以上的距离;道床是否平整, 列车在过道时转辙机是否有过大的起伏问题, 保证期起伏不超过10毫米;检查安装零件的螺丝是否有松弛或脱落现象。
1.2.2 完善转辙机的季度检查
季度检查的内容应该包括:巡查的各项内容必须在季度检查中重新检查;每个连接头和销轴之间的旷量都应该小于1毫米;在操作转辙机时应该在尖轨第一牵引点和新轨第一牵引点地方插入4毫米厚度和2毫米宽度的铁板, 锁闭齿轮与齿条块不应该锁闭, 并且不应该接通转辙机内表示节点;对钢轨和尖轨固定螺栓以及各种杆件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和检查。
1.3 轨道电路的检查
轨道电路的检查工作不仅包括轨道外部的检查还包括内部的检查, 只有全方位做好轨道电路检查工作才能够更好的维护铁路信号设备, 为铁路信号正常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1.3.1 轨道电路的外部检查
在轨道电路的外部检查工作中主要涉及的检查内容包括:塞钉连续线道岔跳线的连接情况, 确保塞钉孔得到全面的接触, 保证线条没有弯曲现象, 并且跳线没有锈蚀情况;检查钢轨绝缘外观是否良好, 连接板和安装装置绝缘外观都应该进行详细检查;箱盒的外部也应该进行检查, 检查箱盒有没有损坏现象, 是否漏水, 有没有防尘功能等;轨道外部的螺丝松紧情况也应该得到全面检查, 如果出现螺丝松动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修正。
1.3.2 轨道电路的内部检查
在轨道电路的内部检查工作中主要设计的检查内容包括:检查箱盒内的配线端子与螺丝是否存在松动情况, 配件是否有破皮的现象;检查箱盒内是否存在灰尘, 如果有灰尘应及时进行清扫, 在清扫过程中应注意一个问题, 为了避免短路, 清扫时应将毛刷上的铁皮用绝缘胶布缠起来使用, 尽量不碰到电缆[2]。
1.3.3 轨道电路的测试
需要对轨道电路进行测试, 并将测试内容记录下来, 需要测试的轨道电路包括:送受轨面电压、送受端电压、送端限流器、抗流送受端电压;对轨道电路入口的电流进行测试, 入口电流主要是列车信号感应线圈能够感应到的电流, 此时的电流相对较小, 如果不进行跟踪测试往往会造成列车信号掉吗, 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对轨道电路的残压进行测试, 在残压测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0.06欧姆标准分路线在轨道电路轨面上封连短路。
2 铁路信号维护的安全保障措施
2.1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人员应该总结和吸取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的教训, 牢固数据安全第一的关键, 任何时候都将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重心, 并在生产、经营和改革中处理好安全问题, 尤其是需要加大对列车安全运行的监督和检查, 在处理好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同时, 加强部门的规范和调度, 使其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2.2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和检查力度
为了强化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应首先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相关规程, 管理人员做到依法行政和管理;其次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这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以此提高工作人员对现场事故的应力初级能力。
3 结束语
铁路信号作为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和效率保证, 随着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 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铁路信号设备的维护和安全保障的重视。针对铁路信号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保证铁路信号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进而促进铁路事业更加稳定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序跃, 刘敏军.铁路信号设备的雷害分析及防雷措施[J].电气化铁道, 2006.
铁路运输保障 篇10
1 大准铁路增二线铺架概况
大准增二线点岱沟至二道河段建设工程共计大准线增二线二道河至点岱沟段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境内,线路长59.138km,全段既有车站7处(二道河站、王桂窑站、清水河站、老牛湾站、窑沟站、龙王渠站、点岱沟站),改建后设站5处,既有站2处关闭(王桂窑站、窑沟站)。增建第二线与既有线大部分线间距为4m,全线7处换侧,长度5.6km。铺架工程量见表1。
表1铺架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 保证工程运输采取的几项措施
2.1 组建合理的运输组织机构
铁路运输组织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工程运输组织也不例外。为了确保大准增二线工程运输的顺利进行,我们按照铁道部以及大准铁路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首先建立健全运输机构,将路料运输纳入既有线运行图管理,以确保运输目的实现及保证运输安全。具体组织机构见图1,职能简述如下:
大准铁路生技部:负责工程运输计划的审核管理,负责运输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部门的协调组织。
大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中心:负责运输计划的调度指挥工作。
大准铁路车务段:按调度命令,负责工程列车的放行及站区工程实施协调会的组织。
铺架施工运输领导小组:由项目部、调度室、运输队、技术人员人员组成,是具体运输计划的执行者,负责与大准铁路公司的运输协调、运输组织工作。其调度室负责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工程运输计划,指挥工程车整点运行。运输队负责车务、乘务人员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技术室负责运输设备管理,对运输过程出现的难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准铁路车务段:按调度命令,负责工程列车的放行及站区工程实施协调会的组织。架施工运输领导小组:由项目部、调度室、运输队、技术人员人员组成,是具体运输执行者,负责与大准铁路公司的运输协调、运输组织工作。其调度室负责根据施工计工程运输计划,指挥工程车整点运行。运输队负责车务、乘务人员的技术管理和人员技术室负责运输设备管理,对运输过程出现的难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2.2 合理投入运输设备,加强日常养护维修
2.2合理投入运输设备,加强日常养护维修大准铁路增二线点二段铺架施工中,根据铺架施工组织,合理投入运输设备,既要保证的顺利进行,又要适当考虑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略有富余,工程总体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全面实现。在铺架基地具备进车条件后,即组织架桥机、车、路用平板车及运梁专用车等主要设备进场,具体投入力量如下表2。大准铁路增二线点二段铺架施工中,根据铺架施工组织,合理投入运输设备,既要保证铺架的顺利进行,又要适当考虑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略有富余,确保工程总体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全面实现。在铺架基地具备进车条件后,即组织架桥机、DF4机车、路用平板车及运梁专用车等主要设备进场,具体投入力量如下表2。
表2投入的主要生产设备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检修、维修、保养制度,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对设备操作人员施行考核制度,配备业务技术过硬的维修人员,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实行设备保管责任制,对设备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正常,使保管人自觉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出勤率。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档案台帐,实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对所有设备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机械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加强日常维护,提高了车辆的良好状态,保证了出勤率,保障了运输的顺利进行。
3 加快车辆使用管理,提高车辆周转率
大准增二线点二段铺架运输的主要路料是桥梁、轨排、道碴等,如何确保将大批路料按照铺架进度要求,及时的运输到铺架地点,合理运用运输车辆、加快车辆周转是保证运输及时性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是根据铺架工程量和线下工程进度,合理投入运输车辆,避免车辆投入过多造成运输成本增加。二是加快车辆周转,除必须作业时间外,尽可能压缩其它时间。从装车、运输、卸车全过程着手,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实行“快装、快运、快卸”作业,减少车辆的中间停留,从而提高了车辆使用率,确保了铺架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了“投资省、周转快,效率高”的目的。
4 加强行车组织管理,确保运输顺利进行
为切实加强工程运输组织,我们把所有路料运输计划全部纳入大准铁路年度运行图,编制合理路料运输计划、纳入年度运行图,按图行车,由大准铁路集中统一调度指挥,确保路料运输畅通。大准铁路运输部门与铺架单位紧密配合,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与前方铺架施工与后方运输之间的协调联动,根据铺架进度对运输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加强运输各环节及不同工种间的协作配合,确保路料运输的正常进行。
5 提高工程线质量,减少线下施工对运输影响
由于工程线供临时作为施工车辆和各种施工机具的运行使用,因此线路质量远达不到合格线路要求,存在荒道多、行车速度低、施工干扰大等困难。要保障工程运输的安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线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对刚铺架后的线路必须经过上碴整道,做到铺架一段,上碴一段,整道一段,个别线路还要经过反复补碴整道,保证了工程列车的运行安全,也提高了运行速度。为保证桥上施工人员及行车避让列车,还要求加快桥面系安装进度,避免列车为避让行人而降低行车速度。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大准增二线点二段铺架施工情况,我们采取了对应措施,成立合理的运输机构,确保了工程运输及安全,满足铺架的需要,确保铺架工期目标的实现,对下一步大准增二线工程运输组织工作也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铁路运输保障 篇11
关键词:道路旅客运输;应急保障机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交通车辆的突发状况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的秩序,因为这些交通事故给我们的人民的生活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危害了国家的安全。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我们往往会惊慌失措,会束手无策。因为我们缺乏相关的应急机制,缺乏相关的应急设备,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该类事故造成的损失,我们就应该加快健全我们的应急机制,增强我们的应急的管理的能力,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更好的保障。
一、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的重大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快建立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可以提前预防各种灾害,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国家的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加强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可以更好的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的解决人民所关心的实事,解决道路运行中存在的一切不利的因素,为人民的出行做出更好的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国家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减少人民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在我国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道路建设跟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道路超负荷承载。同时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造成了严重的道路问题。同时随着汽车大潮的兴起,机动车司机也是越来越参差不齐,其中有很多的司机的交通素质和驾驶技术并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就上路,这给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条件也是影响我们的安全出行一个条件,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季节性强,分布广,所以交通车辆易遭自然灾害影响而产生长时间滞留甚至车毁人亡的突发事件。所以加快建立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能够及时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能够最好的减少交通事故为我们带来的不便,减少我们的人民安全的财产损失,保障我们人民的安全。
二、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的建立
建立健全相关交通车辆应急指挥机构。交通车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是统一指挥应急工作的领导机关,在我们的应急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现代交通道路的突发事件往往需要我们各级部门相互的配合,共同的行动,将人民的安全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建立交通车辆应急指挥中心,可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集中调动一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事项应急队伍在行动上的统一性。在平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应急队伍的素质的培养,对应急队伍的技能的培养,配备一切需要的物资和装备,使整个应急体系协调发展。应急指挥机构需要根据交通车辆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负责,做到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快速有效。
建立和完善应急资源体系。应急资源是有效应对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的人力保障和物资保证,在整个机制中具有基础作用,也是我们应急体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引进先进的高校的管理人员,将这些人才引进我们指挥的应用部门,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对高校的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给予优惠的政策,从而更好的保留人才,发挥人才在我们单位中的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单位中的管理人才进行集中的培训,培育他们的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最后我们对应急物资采购应该全面,例如:交通车辆、起重机械、供电设备、切割装置、救护设施、治疗药品、燃料等,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统一调控物资。
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单位应该加强多对员工的技术的培养,对员工处理突发情况的技能进行及时的考核,保障员工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善单位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责任制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承担起责任,控制员工的失误行为,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单位的员工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将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的行为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才会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的环境,才会对企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必须具体、周密、细致。预案要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全面,把准备的工作做得踏踏实实。保障当紧急事情发生时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达到最佳效果。
有针对性的科学预防。我们的预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之前,应该积极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周密安排各种计划安排,了解引进的或存在的各种设备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真正做到将员工和事情一件一件的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班组会讨论三措,要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重点学习需要进行技改的工作;做好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用最短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使人员、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突发事件发生地,开展及时救援。有针对性的预防,是我们进行科学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该将这种科学预防的认真谨慎的落实。建立群众性监控报警体系。要加强对交通车辆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提高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高防灾救灾和救护能力。要建立群众监控报警组织,推举有威信、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责任人。从具体的措施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改进,从而保障此机制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
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的完善这项机制,不断创新这项机制,不断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道路事故减少到最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国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维民.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的探讨[J].管理学报,2012(03).
[2]王孝英,商学中.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的困境及出路[J].管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赵军凯.新形势下道路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管理对策[J].天津科技,2013(05).
铁路运输保障 篇12
福州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我司除开辟“两会”专线、优化常规线路外,还专门安排23部车容整洁、车况良好的新能源公交车作为会议保障车,并挑选了25名安全驾龄长、服务意识强的驾驶员接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往返于会场和驻地之间。
“两会”期间,参与保障任务的驾驶员每天准时抵达聚春园会展酒店、世纪金源会展大酒店、中庚喜来登酒店、中庚聚龙酒店等驻地,以统一着装微笑迎接代表们的到来。在此前的专题会议上,我司针对保障任务进行了层层部署落实,要求驾驶员树立“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的观念,到站后必须认真清洁车厢内外卫生,为“两会”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