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制度

2024-10-22

价格制度(通用11篇)

价格制度 篇1

商品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单纯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农产品价格, 因农产品生产自身的特性易于形成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 即生产者错误地根据上一期的价格决定供给量, 消费者被动地消费生产者提供的全部产量, 而价格则由盲目生产出来的数量所决定。从而形成“粮食价格上涨—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价格下跌—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价格上扬—粮食产量再提高”的循环机制。[1]是故, 自古籴其贵伤民, 甚贱伤农。采平籴之策, 国家参与粮食市场活动可以平稳粮价, 有效避免民、农两伤。在我国玉米市场长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下, 可以说玉米托市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而且对维护我国重要粮食品种—玉米生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现行玉米价格保护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对其进行反思, 以完善我国玉米价格保护制度。

一、我国玉米市场现状

1.玉米供需基本情况

(1) 玉米播种面积增长较快, 种植面积比重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稳居第一。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690万公顷 (见表1) , 年平均增加115万公顷, 年均增幅约4.3%。2001年以前, 玉米、小麦和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1.2%、31.7%和37.1%, 玉米一直位居第三位。此后,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攀升, 200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首次超过稻谷和小麦。2008年玉米、稻谷、小麦种植面积之比为28.0%、27.4%和22.1%, 玉米种植面积比重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2]并在此后持续保持第一。

数据来源:据中华粮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整理。

(2)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增长最快, 2008年玉米产量达到顶峰, 此后玉米产量进入了平稳期。1979年我国玉米产量不过6000万吨, 2008年玉米产量猛增至1.655亿吨, 增长了1.76倍。年均增长4.1%, 比稻谷高约2.9个百分点, 比小麦约高1.3个百分点。2008年玉米在三大谷物中的比重已上升到35.5%, 比1979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比2001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 玉米已超过小麦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此后连续三年玉米产量一直稳定在1.6亿吨左右, 在三大谷物中的比重也一直稳定在35%左右。

(3) 玉米需求稳步上升, 且产不足需的趋势明显。2010年我国玉米需求比2004年增加了2557万吨, 年均增长426.16万吨。产需之间除2008年有较大余额外, 其他年份均呈现紧平衡状态。实际上, 由于需求量的持续增长, 早在2004年就出现了产需缺口。2004年玉米产量为1.3029亿吨, 需求总量为1.3443亿吨, 产需缺口为414万吨。此后, 虽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有较大增长, 但需求持续上升, 供需平衡一直吃紧。2010年产需缺口再次出现, 当年需求高于产量200万吨。考虑到需求稳步增长的态势和近两年玉米产量踟蹰不前的现实, 玉米产不足需的趋势似乎难以逆转。

(4) 我国玉米进口井喷式增长, 出口持续大幅下跌。2010年是我国大规模进口玉米元年, 当年进口160.50万吨, 比2004年多160.30万吨, 是2004年进口量的802.5倍。实际上, 据海关数据显示, 2000年以来的前十年, 我国玉米进口总量也不过10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 2004年玉米出口量比2010年多743.5万吨, 是2010年出口量的65.65倍。进口猛增, 出口急剧下跌, 2010年我国玉米净进口可以说是突然间就高达150万吨, 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 一旦某个品种出现缺口, 国内又难以满足时, 大量进口难以避免。据荷兰合作银行预测, 未来五年内, 我国可能取代日本, 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到2015年玉米进口量可能达到2500万吨。

(5) 我国玉米库存量近年来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并呈下降趋势。2001~2004年连续4年大幅消耗库存以弥补供需缺口, 玉米库存已创历史新低, 据测算在2006年库存已不足1000万吨。此后, 除2008年玉米产量远超需求量, 国储托市收购3600万吨左右外, 玉米产需一直紧张, 国储收购价无竞争优势, 收储量较为有限。由于国内产需紧张, 玉米价格上扬过快, 临储和央储大量抛售库存稳定玉米价格, 玉米库存急剧减少。仅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底, 临储和央储竞价销售就成交4300万吨左右。另外, 国家在2009年还定向销售玉米577万吨。因此, 目前我国玉米库存量已十分有限。

2.玉米市场价格状况

(1) 我国玉米价格丰、欠年份波动较大。例如1995年、1996年玉米连续两年丰收, 并在1996年创造了截至该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供需状况由偏紧向平衡有余转变, 粮价自高位跌至1997年7月的最低价格965元/吨。1997年不仅农民因玉米价格不振削减播种面积 (播种面积为2378万公顷, 同比减少3%) , 而且玉米大幅欠收 (当年玉米生产遭遇了严重的干旱, 导致玉米单产水平较上年减少16%。) , 玉米价格迅猛飙升, 同年10月玉米最高价格竟高达1473元/吨。同月吉林省当地玉米均价为1275元/吨, 较同年7月份965元/吨的最低价格上涨了32%。又如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初, 国内玉米因需求旺盛价格上涨了26%, 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 达1.655亿吨, 农民出现买粮难, 价格急剧下跌, 在国家大规模托市收购的情况下才稳住跌势。

(2) 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趋势, 且产区价格涨幅高过销区, 玉米价格持续上行趋势明显。2006年11月中旬, 全国多数地区玉米价格上涨100~200元/吨, 并在12月份继续攀升。到12月底东北玉米收购价格同比涨幅已达21%~25%。玉米价格在上市期间如此暴涨在历史上极其罕见。此后玉米上市季节除2008年外都有小幅上扬, 2010年10月东北玉米批发价格为1805元/吨, 同比上涨6.4%, 比2009年底上涨10.5%。华北黄淮产区价格为1935元/吨, 同比上涨9.4%, 比2009年底涨7.9%。同月主销区批发价格2153元/吨, 同比上涨11.3%, 比2009年底上涨7.5%。在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态势的同时, 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现象, 即产区价格涨幅明显高过销区。继2009年产区价格涨幅超过销区后, 2010年产区玉米现货价格上涨幅度又高过销区。全年销区港口玉米平均价格水平比2009年高出16%, 同年产区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比2009年高出18.5%。由此可见, 我国玉米产需日益紧张, 玉米价格上行趋势明显。

(3) 政府采纳平籴之策, 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我国政府一直通过玉米收储政策和库存投放平抑玉米市场价格, 避免了玉米价格的剧烈波动。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 玉米价格的形成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2007年全球玉米大幅增产, 比上年度增产9.4%, 创历史最高纪录。同年我国玉米产量亦创历史新高, 产量为1.4548亿吨, 比上年1.4200亿吨增加348万吨, 增幅为2.45%。在此背景下我国玉米价格跌幅明显。2008年农民虽减少种植面积67.8万公顷, 但由于当年天气利于玉米生长, 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655亿吨。新玉米上市, 价格大幅下挫, 全国产区玉米批发价格从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累计下跌15.4%, 销区批发价格累计下跌14.0%。玉米种植者将面临丰产不丰收的窘境。为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政府出台了托市收购政策, 迅速地稳定了当年新玉米价格。2009下半年至2010年下半年由于供需进一步趋紧, 玉米价格上行压力极大。2010年10月初吉林省新玉米开秤价格已达1760元/吨, 上年同期的开秤价格为1480元/吨, 上涨了280元/吨, 涨幅18.9%。11月末吉林省现货玉米市场的收购价格为1860元/吨, 较上年同期的1620元/吨上涨了240元/吨。为抑制玉米价格过快上涨, 国家在此期间大量抛售库存, “保供稳价”终使玉米价格在2010年岁末迎来了高位企稳。

从以上分析看, 目前我国玉米产量增幅和库存都很有限, 玉米市场有从近年来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到需大于产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耕地有限, 大幅扩张玉米播种面积以满足需求的强劲增长不太现实, 净进口量快速攀升趋势有可能持续。我国玉米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似乎继大豆危机后, 我国又一重要粮食品种将陷于安全危机。因此, 进一步完善我国玉米价格保护制度, 保护我国玉米生产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

二、我国玉米价格保护制度的演变

1.玉米价格保护制度的建立

1990年我国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当年11月国家物价局、农业部和商业部下达了玉米的议购指导价 (按50公斤计价, 下同) :关外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 玉米为25.5元, 关内为27.5元。这一政策实行到1992年结束。

1993年, 我国正式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当年2月, 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的通知》中, 将玉米作为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的品种之一。在1993年粮食年度收购保护价格的标准规定中, 关内玉米保护价格的标准为21元, 关外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 玉米保护价格标准为20元。

1996年, 中央决定从当年新粮上市起进一步提高粮食定购价格, 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粮食定购价格实行中央指导下的省 (区、市) 人民政府定价。其中国家定购的中等标准的玉米收购价格由每公斤1.04元提高到1.48元, 提价0.44元, 提价幅度42.3%。[3]

1997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 即政府对不同的粮食品种制定不同的保护价和定购价。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保护价后,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将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户交售定购粮之后可供出售的余粮。但保护价与订购价相差较大, 且不断下调反倒拖累玉米价格上行。如1997年吉林省出台的玉米定购价格为1040元/吨, 保护价为960元/吨, 二者相差80元/吨, 差幅达8.3%。

1999年, 针对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 已经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的情况, 国家在缩小执行价格保护政策的粮食品种过程中, 调低玉米收购保护价格, 将玉米定购价格调低到保护价水平。2000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 再一次明确部分地区和部分粮食品种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规定;同时强调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也就是说, 在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 国家已不再鼓励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增加玉米种植。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式的变化, 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给粮食产销带来的新挑战, 国家继续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 其中规定山西, 河北, 山东, 河南等4省的玉米可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但出于对区域性经济效益的考虑, 以便充分发挥玉米主产区的优势, 继续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的玉米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

2.玉米价格保护制度的取消与复归

2004年后, 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执行中, 由于玉米在粮食中的地位较稻谷和小麦轻, 份额较少, 一直被政策边缘化。回顾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所涉及的粮食品种仅为水稻, 从2006年开始, 又增加了小麦, 从2008年开始, 才重新开始对玉米实施了临时收储政策。由于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低于稻谷和小麦, 在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粮改后不再受惠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故临时收储政策实际上成为国家调控玉米供求和价格的关键手段。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玉米价格保护制度走过了从“全面保护”到“重点保护”再到“放弃保护”, 最后回归“临时保护”的过程。这一方面反映出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远小于稻谷和小麦的现实, 故出现了时而保护、时而放弃的政策特点;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财政实力的增强, 以及玉米在整个粮食结构中地位的改变, 国家对其保护的力度将呈现逐步加大态势。

三、现行玉米价格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对平稳市场价格, 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通过实施临时收储政策, 国家在丰年或上市季节价格暴跌之时适当收储玉米入库, 在价格大幅上扬之时抛售库存, 不仅保障了农民收益, 而且有效的避免了价格的剧烈波动, 稳定了玉米生产。但我国现行玉米价格保护制度亦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玉米临时收储限于东北产区, 既不利于市场流通, 又不利于充分调动全部主产区的玉米生产积极性

现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仅局限于东北和内蒙主产区, 华北黄淮主产区并未执行该政策, 导致东北主产区与华北黄淮主产区价格倒挂, 影响了玉米市场的正常流通。由于生产条件、市场区位等差异, 我国已形成北方主产南方主销, 玉米自东北向华北及南方销区流通, 价格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而临时收储政策仅局限于东北和内蒙三省一区, 导致北方产区价格上涨较快, 华北产区涨幅较小。2009年4月, 长春、沈阳的批发价格分别达1560元/吨、1580元/吨, 而石家庄、郑州等地的价格仅为1500元/吨, 两大主产区每吨价格相差60到80元。价格的倒挂一方面致使部分粮商从河北购买玉米运到内蒙、辽宁乃至吉林南部, [4]另一方面, 以前上市季节通常前往东北产区购粮的南方销区粮商转而进入华北黄淮产区, 致使该区粮源急剧减少。粮源集中北方一地, 不仅增加国家跨区移库的费用, 而且人为的加剧运力紧张, “北粮”难以“南运”, 导致市场紊乱, 加大市场流通成本。另外, 临时收储政策仅限于北方三省一区, 政策执行区域范围有失公平, 不利于充分调动全部主产区的积极性, 增加玉米产量缓解我国玉米产不足需的巨大压力。

2.临时收储政策在执行中限制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收储, 国储压价收购, 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玉米生产能力

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本应是在丰产年份或者玉米上市季节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之时, 通过托市收购阻止价格的剧烈波动保护农民的利益, 换而言之如果玉米价格上扬对农民有利政府就不应该压价收购, 而是应该通过释放库存平稳市价。2011年1月末国际玉米价格与2010年8月份的价格相比, 上涨约60%。国际价格虽高企, 但1月15日中储粮公司在东北的入市收购价格却低于前期市场价格约60元/吨左右。并且与2009/2010年度在临时收储政策执行中积极鼓励各方市场主体参与收购不同, 这次在政策执行中为配合国储入市收购, 防止价格异常波动, 不仅中粮在东北的加工企业全部停收, 而且吉林省其他深加工企业也被要求停止收购, 部分贸易与收储企业亦按照要求停收或限收。国储压价独收有违临时收储政策之初衷。

3.政策收储出现部分“惠商”不“惠农”现象

一是收购网点布点不足, 部分地区农民卖粮困难, 给一些粮商、粮库利用收储指标赚取差价, 获得超额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粮食收购布点少且距离较远, 农民售粮运输成本高, 因此, 不少农民将粮食卖给附近商贩, 农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临储政策的优惠。

二是收购监管体制不完善, 收购中限收拒收, 压级压价的现象严重, 直接挤压农民收益。一些粮食企业抬水压价, 一吨就有200元左右的差价, 价格补贴的优惠流入了部分有收储指标的企业。

三是临时收储定价较低, 农民享受的实惠很有限。我国农民种粮的收益较低, 据张利痒, 张喜才 (2011年) 测算2005年至2007年粮食净收入比1994至1996年下降了34.53%。[5]玉米种植成本不断攀升, 而众所周知, 我国玉米直接补贴与出口大国美国相比相差甚远, 玉米价格总体水平又偏低, 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和玉米安全, 甚至会削弱玉米产业基础。农产品价格作为初次分配的重要手段, 有着比其他二次分配手段效率更高, 交易费用更少的优势。因此, 在直接补贴乏力的情况下, 不应该打压玉米价格的上涨, 而是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玉米价格。

四、完善玉米价格保护制度的对策措施

1.坚持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 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和收储数量

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价格的确定, 是保证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结合我国玉米产需发展趋势, 和国家直补现状, 玉米临时收储定价应体现出以下三方面:一是要体现价值规律, 即要体现商品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二是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供求因素对于价格的影响;三是定价要充分体现出保护玉米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和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并在考虑以上因素时适当调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 以刺激玉米生产。

收储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评估和准确把握生产与需求, 一般不宜明显大于供过于求的总量。特别是不能在某一区域实行政府垄断, 应当给当地需求方预留足够的市场空间。

2.扩大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的实施范围, 建立玉米收购的长效机制

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加, 耕地资源、淡水资源日趋短缺, 粮食耕作规模狭小, 粮食单产增加空间缩减, 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加之我国粮食安全不仅仅要求口粮安全, 还要求工业用粮安全和饲料粮安全。我国小麦、水稻两种粮食产量仅占粮食总产量的60%, 显然, 仅仅保护和调动上述两种粮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我国玉米产量不仅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高达35%, 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 而且玉米产业因其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还具有极其重要的产业战略意义。因此我们主张对玉米也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可将所有玉米主产区列入政策执行范围, 合理确定不同地区的收购价格梯度, 使玉米收购市场全国一盘棋互动, 提高国家惠农政策落实的均衡性。

3.让大中型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参与国家玉米收储, 减少玉米从农户到企业的中间环节, 减少层层截留的空间

政府临时收储玉米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平抑粮价, 防止农民丰产不丰收。因此, 政府在执行临时收储政策时应该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收储, 并在粮价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适时暂停收储。另外, 允许玉米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参与玉米收储, 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央储备粮库的仓储压力, 减轻国家对临时收储玉米的财政补贴, 而且也可以给收储企业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机会, 减轻下游用粮企业的生产成本, 还有利于农民更好地享受收储政策的保护作用。

4.在各主产区合理分布收购库点, 适当扩大库容, 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国家应加大投入, 在各主产区合理分布库点, 并适当扩大库容能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粮源的合理分布, 降低流通成本。适当扩大库容, 有利于在丰产年份阶段性过剩时以临时收储价大量收购玉米, 以备在价格剧烈波动时适时抛售库存平稳市价。

5.完善收储计划实施细则和粮食收购监管体制,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收储企业以质论价, 不压级压价, 保障农民利益

一是完善收储计划实施细则, 将收储时间、数量、价格、质量标准等内容具体化、明晰化, 并要求所有执行收储计划的粮库都及时公示, 让社会特别是农民及时了解收储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使收储政策更加公开透明, 这样才能给生产者和市场各方以明确的托市信号。

二是要制定粮食收购监督实施细则。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程序及内容。

三是要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壮大监督检查队伍, 并设立举报制度, 鼓励对收储政策执行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加大执法力度, 坚决惩处坑农害农行为。

6.探索和试点差额直补式的最低玉米收购价政策

差额直补式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把国家制定的玉米最低收购价作为目标价格, 当市场玉米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 由国家对农民按玉米产量直接补贴差价, 而市场玉米价高于目标价格时, 还是农民自行买卖。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减少托市收购对玉米价市场形成机制的干扰。另外, 差额直补式最低收购价政策, 符合国际惯例和WTO规则, 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但差额直补的环节较多,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主要以小而分散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单位, 这就使得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核算任务更加繁重。因此, 应进行试点, 总结差额直补操作经验, 并尽快研究制定与差额直补式政策相配套的操作措施。

参考文献

(1) 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03) .

(2) 徐伟平.2010年世界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J].种业导刊, 2010, (01) .

(3) 亢霞.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演变[J].中国粮食经济, 2010, (04) .

(4) 徐志刚, 习银生, 张世煌.2008/2009年度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状况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10, (03) .

(5) 张利痒, 张喜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中价格波动的传导与调控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1) .

价格制度 篇2

⑤物价监督和检查制度

物价监督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监督三种基本形式。

国家监督,是指通过各级物价机构、银行、财政、工商行政和税务部门从各个侧面对物价进行监督。社会监督就是群众团体、人民代表、消费者以社会舆论对物价进行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就是企业和商场内部在价格联系中互相监督。

物价检查,一般是指物价检查部门或物价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价和调价工作。

4、物价管理权限

(1)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物价的方针、政策,负责组织学习培训、加强物价纪律教育,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政策观念、业务水平和依法经商的自觉性。

(2)认真正确执行商品价格,按照物价管理权限,制定审批商品或服务收费的价格,检查、监督基层物价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发现价格差错,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予以经济处罚。

(3)认真做好物价统计工作,搞好重点商品价格信息的积累,建立商品价格信息资讯,分析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4)对重点商品和招商(引厂进场、店)商品的价格,实行宏观控制,限定综合差率,审批价格。

(5)凡新上岗的物价员,审批价格由市场经营部负责。半年后视工作情况,下放审批价格权。

(6)按照权限审批处理价格

凡处理残损商品,损失金额不超过500元的(一种商品),由各专业商场主管经理审批,交市场经营部备案。

凡处理残损商品,损失金额在500―3000元之间的(一种商品),由市场经营部主管部长审批。

凡处理残损商品,损失金额超过3000元的(一种商品)由商场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处理超利商品。对超过保本保利期,确属需要削价处理的商品每月月底,由物价员会同有关人员提出处理价格,处理价格不低于商品进价的,由各商场主管业务经理负责审批,交市场经营部备案;处理价格低于商品进价的,上报市场经营部,由市场经营部主管部长视全商场经营情况酌情审批;对一种商品损失金额超过5000元的必须上报商场总经理审批。

5、物价管理的基本要求

(1)商场所经营的商品(包括代销,展销商品)都要使用商品编号,按商场计算机管理要求,根据商品种类进行统一编号,并逐步实施商品条形码。各商场所有业务环节凡涉及商品编号的(商品购进、定价、调价、削价处理、标价签、出入库、销售、盘点等)所用票据,均使用统一编号。

(2)凡商品定价要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市场行情、价格信息、企业经营情况,坚持勤进快销的原则,合理制定商品价格。

(3)制作物价台账。物价台账是企业审查价格,实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其范围包括:经营、兼营、批发、展销、试销、加工。必须做到有货有账,以账审价。

根据专业公司新价通知单,自采商品定价单,进货票和进货合同,物价台账登载内容:包括产地、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单位、进价、单价税额、零售价。各商场专职物价员要全面、完整、连贯、准确登记,同时存入计算机对应管理。

(4)商品的价格调整,必须以上级供货单位下达的调价通知单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定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价格和调整时间执行。商品需要调整价格时,由各专业商场物价员会同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市场行情,调价依据,库存情况,资金周转率等,提出调价意见,填制《商品价格调整计划表》,由市场经营部审批。调整价格前,专职物价员按调价内容更改物价台账,须在执行前一天,通知营业部兼职物价员,填制新价签,并盖章。调价商品在执行前一天业务终了后盘点,填制《商品变价报告单》,报物价员审核盖章,部门做进销存日报表转财会注册。调价通知单建立存档制度,由物价员统一保管。

(5)凡柜台出售的商品和服务收费标准都必须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并使用统一商品标价签。在商品同部位设置商品标价签,要做到“一货一签”、“货签对位”。商品标价签应注明商品编号、品名、规格、单位、产地、等级、零售价,标价签由物价员审核盖章后方能使用。属于试销商品和处理商品应注明“试销”或“处理”字样。填写商品标价签应做到整齐、美观、准确、清楚,所用文字一律采用国家颁布的简化汉字,零售价格要盖阿拉伯数字戳。

(6)价格检查:商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收费标准(包括生产配件、加工费率、毛利率、产品质量等)是否正确。有无违反有关规定越权定价、调价和处理商品现象。是否正确执行明码标价和使用统一商品标价签。商品质价是否相符、有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改头换面、变相涨价的问题。

(7)价格信息:为使价格触角更加灵敏,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必须加强价格信息工作,价格信息来源于各方经营信息和国家有关行业信息反馈,其基础工作是采价。

市场经营部要组织各商场专职物价员每周进行一次半日采价,主要对某类商品或一段时间内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季节性商品、销售畅旺的商品等,进行类比分析,并做较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价商品的名称、零售价、所到单位名称。采价后物价员需对价格动态进行分析,计算出与本商场的.价格差,提出参考变价意见,报各商场经理室和市场经营部(专职物价员留存一份),建立价格信息数据库。

价格制度 篇3

试点积累了利用保险手段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初步经验

“在国内,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属于农业保险中的创新产品。”张峭指出,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对生产风险提供风险保障,比如自然灾害、动物疫病等,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或价格风险则基本没有保障。

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具体到生猪生产中,“猪周期”带来的猪价剧烈波动,不仅使养殖者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稳定,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则被认为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据介绍,在世界上最早开展此项保险的美国,目前已经推广到48个州;在加拿大,扩展到整个西部地区,保险产品包括生猪和肉牛。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尝试开展生猪价格保险。张峭认为:“将市场风险纳入保险范畴非常有意义。”试点地区先行先试,积累了利用保险手段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初步经验,而且针对保险实施中的问题,不少地方都在调整、完善。

提高保障水平、大范围推广尚存诸多现实难题

张峭坦言,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虽然被看好,但仍处于各省分散试点的阶段,面临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诸如:

如何在较高的赔付水平与较合理的保费间寻找平衡?

张峭认为,目前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和定价都较为粗放,产品种类少、保障水平低且单一。“以北京为例,2013年首批保险是以1年为赔付周期,但猪价的涨跌一平均,赔付款就会打折扣,农民不满意,要求缩短赔付周期、增加赔付次数。”安华保险2014年新增了理赔周期为6个月的产品,保费费率从1%提高到3.1%,投保负担相应加重,对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影响。

选择什么样的指数作为赔付依据?

张峭解释,指数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保险产品的风险和实施效果,比如美国的生猪价格保险是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据,我国试点省份多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为参照。“猪粮比是养猪的盈亏平衡点,那么保险就是‘保成本’,补贴的仅仅是养殖亏损。”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有待完善,又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以猪粮比为依据是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此外,由于养殖水平的不平衡,各地实际的猪粮比存在差异,比如北京测算的猪粮比为6.3∶1,这也造成了部分养猪户对目前保障水平“一刀切”的不满。

生猪价格的系统性风险怎么分散?

一种保险产品是否可行的关键在于其风险能否有效分散,赔付风险能否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张峭分析:“风险独立性是保险的一个要件,比如自然灾害风险,只在某个地点上发生,风险能够在空间上分散。而价格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比如生猪的价格在不同地区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这样保险公司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粗略地做了个假设:四川省年出栏生猪7000多万头,如果全部投保,按照安华保险半年期产品每头赔付92元算,那保险公司要赔70多个亿。所以,将生猪价格保险的实施范围控制在较小区域内、根据生产成本设定较低的保额,也是保险公司现实的考虑。

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保障条件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为养殖户的市场风险“兜底”,而这一保险本身也需要从制度上予以更多保障。张峭认为,价格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趋向,要借鉴国外经验,从国家制度层面加以考虑和设计。

第一,应将生猪价格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范畴,建立保费补贴制度。目前,各试点省份的保费均由地方财政补贴,资金来源不一、额度不同。要实现保险保障水平的“提档”、保障范围的“扩面”,保费补贴额度的增加在所难免,要增强中央财政对此的支持。

第二,要健全包括生猪价格在内的农产品价格监测发布体系。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及时与准确公布是保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美国、加拿大的生猪价格保险的实际销售价格都是以政府市场价格监测数据为依据计算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生猪期货,提高政府监测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支撑价格保险的发展意义重大。

浅析香港价格监管的法律制度 篇4

一、香港的价格法律体系

高度法制化是香港价格管理的一大特点, 也是香港价格管理机制高效运转的制度原因。香港是普通法适用地区, 属于典型的判例法体系。香港回归后, 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为其法律制度的宪制性文件, 并保持原有的法律制度特性, 使得法律制度更加完备, 更加适应回归后的香港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价格法规有两种模式, 即独立型价格法规和混合型价格法规。所谓独立型价格法规, 即国家立法部门专门制定的价格法规, 如, 奥地利、挪威等国的《价格法》, 日本的《物价统制令》, 韩国的《物价安定法》, 瑞士的《联邦价格监督法》等;混合型价格法规, 即没有制定专门的价格法规, 对价格的法律规范体现在其他各项专门立法中, 如美国的三大反垄断法案: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法案、1940年颁布的克莱顿法案、1914年通过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香港的价格法律属于混合型价格法律。

香港并没有系统综合性以成文法形式出现的价格法, 对于各类价格行为的规范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不仅繁多, 而且齐全。任何价格和收费行为, 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 并受到法律的监督。香港虽然没有专门的价格基本法律, 但它价格法规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商业、电讯广播、医疗卫生、公共财政、公众安全、环境自然、行业规管、地政房屋、渔农矿务、船务港口、知识产权、刑事、民事、政府行政、交通运输、司法等等各个方面的立法中对价格规管都有涉及, 对各种价格与收费行为都有细致而且明确的规定。与价格和收费相关的法律条例散见于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立法中, 使得几乎任何价格和收费行为, 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 并受到法律的监督。诸多法律成龙配套, 构成香港严密的价格监管法律体系。

香港的价格法律体系除了具有价格法规的一般特征, 如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国民生活及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 明确价格违法行为并进行经济处罚和法律惩罚等以外, 还具有以下特点:

1.香港没有专门的价格法律, 但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涉及价格方面的立法, 比较全面、系统, 能适应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其价格法规表现形式为“制定法”和“判例法”, 而“制定法”使用极为广泛, 已形成“制定法”为主体, 与“判例法”并存, 形成互为补充的法律架构。

2.对不宜竞争的、带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规管, 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干预色彩。虽然香港奉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自主经营、自由竞争。但对不宜竞争的、带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则实行多种形式的直接调控管理。如《储备商品条例》第3条规定,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可就“规管或管制任何储备商品的最高价格”、“费用及收费”等等事宜订立规例, 凡违反任何上述规例, 即属犯罪。

3.对价格的规管非常细致。香港虽然没有专门的价格法律, 但在金融机构、行业规管、公民权利、雇佣劳工、政府行政、工程工务、公共财政、地政房屋、涉外事务、渔农矿务、人事登记/入境、环境自然、公众安全/保安、交通运输、司法、船务港口、执法、电讯广播、诉讼仲裁、文康娱乐、刑事法律、教育、民事法律、医疗卫生、家事法律、宗教、商业法律、公益慈善、各类法团、财经事务、各类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中, 对涉及价格与收费等事宜都有细致而且明确的规定条款。

4.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重。香港的价格法律强调价格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特别严厉, 其处罚方式主要是经济处罚与监禁。在有关价格违法处罚的法律条款中, 对违法者进行罚款或者监禁处罚的条款很多, 如《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6B条规定, 对于在公众地方以高于批准价格出售或游说他人购买载运商或其代表发出的客票的行为, “即属犯罪, 第一次定罪可处罚款一千, 第二次或其后定罪可处罚款两千及监禁6个月”;《石油 (保存及管制) 条例》第6条规定, 获授权人员可就石油供应商或经销商贮存、供应、使用或处置石油事, 向任何石油供应商或经销商作出其认为适当的规管石油的供应价格或出售价格指示, 任何供应商或经销商“违反或没有遵守根据第 (1) 款向他作出的任何指示, 即属犯罪, 可处罚款十万及监禁2年”等等。

二、香港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

(一) 对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

正确处理价格违法案件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是对价格违法行为性质的认定。价格违法行为, 是指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违反价格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 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包括不履行价格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义务和实施了的价格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中明文禁止的行为。认定价格违法行为, 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违法的主体, 即法律法规中规定承担法律义务的人, 包括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二是侵害的客体, 即该行为侵害了价格法律规范所保护的客体, 包括社会、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三是危害后果。

在香港, 固定价格, 即各竞争者间明示或默契地协议, 将其产品的售价固定在一个统一的水平上;维持零售价格, 即同买方达成协议, 规定买方必须按固定的价格零售其商品;搭售, 即在合同中规定, 买方在购买某种商品时, 必须同时购买另一种产品等等价格行为都属违法行为。另外, 价格垄断、低价倾销、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价格歧视等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价格行为也是被禁止的。

香港法律体系对价格与收费行为的规管制定了诸多细致的规例和条例, 对违法行为的特征、构成及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细化和明确的阐述。任何违反这些价格规例和条例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这些规定, 为惩处价格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

(二) 香港价格监管执法体系

香港没有专门的价格监管执法部门, 香港价格监管体系主要由消费者委员会、竞争政策咨询委员会、各行业公会和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机构组成。它的价格监管执法体系主要是按行业归属于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机构以及法院。如, 香港的资源环境价格主要由香港政府环境运输及工务局规管, 该局负责的规管事宜包括环境保护及自然护理、发展运输基础设施、提供运输服务、交通管理事宜、公共工程、供水事务、斜坡安全及防洪措施等;负责监督属下八个部门的运作, 包括建筑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务署、机电工程署、环境保护署、路政署、运输署和水务署。

(三) 香港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

由于价格违法行为往往会对竞争对手、顾客或消费者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目前香港价格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价格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1. 价格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香港《释义及通则条例》第3条规定, 犯罪是触犯或违反法律而有刑罚之规定者。价格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也就是指价格行为触犯或违反价格法律而有刑罚之规定者。香港价格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处罚金与监禁, 并且这两种处罚方式常并举。

如价格欺诈的刑事责任, 《盗窃罪条例》第17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规定, “任何人以欺骗手段 (不论该欺骗手段是否惟一或主要诱因) 而不诚实地取得属于另一人的财产, 意图永久地剥夺该另一人的财产, 即属犯罪, 循公诉程序定罪后, 可处监禁10年”, 第18条“以欺骗手段取得金钱利益”也规定, “任何人以欺骗手段 (不论该欺骗手段是否惟一或主要诱因) 而不诚实地为自己或另一人取得任何金钱利益, 即属犯罪, 循公诉程序定罪后, 可处监禁10年”。

对干扰正常价格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防止贿赂条例》第6条“为促致他人撤回投标而作的贿赂”规定, “任何人无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 向他人提供任何利益, 作为撤回为了与公共机构订立有关执行工作、提供服务、办理事情或供应物品、物料或物质的合约而作的投标, 或不参与该项投标的诱因或报酬, 或由于撤回该项投标或不参与该项投标而向他提供任何利益, 即属犯罪”, “任何人无合法权限或合理辩解, 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 作为撤回为了订立第 (1) 款所指合约而作的投标或不参与该项投标的诱因或报酬, 或由于他撤回该项投标或不参与该项投标而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 即属犯罪”, 《防止贿赂条例》第12条“罪行的罚则”第1款规定, 对违犯第6条所订罪行者, 一经循公诉程序裁定, “罚款五十万及监禁10年”;一经循简易程序裁定, “罚款十万及监禁3年”, 此外, “法庭须命令该人按法庭指示的方式将所收取的利益款额或价值, 或该款额或价值中由法庭指明的部分付予法庭所指示的人或公共机构”。

《汽车 (首次登记税) 条例》第4I条规定, 在取得署长同意之前, “将任何新汽车 (本地装配汽车除外) 以高于根据第4A (5) 条所准许的款额的价格出售”、“将任何新的本地装配汽车以高于第4A (6) 条所准许的款额的价格出售”、“将并非新汽车或本地装配汽车的任何汽车以高于根据第4A (7) 条所准许的款额的价格出售”或“将本地装配汽车 (并非新汽车者) 以高于根据第4A (8) 条所准许的款额的价格出售”, 以及如果本身为注册分销商, “没有按根据第4A (1) 条所作规定以书面公布零售价目表”、“没有按根据第4A (2) 条所作规定以书面公布零售价”、“没有按根据第4A (4) 条所作规定在其拟公布的零售价目表公布前至少7天或之前将该价目表的副本递交署长”或“没有按根据第4A (4) 条所作规定在拟更改某型号的零售价时给予署长不少于5个工作天的通知”, 即属犯罪, 一经定罪, “可处罚款五十万及监禁12个月”。

对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 如《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6B条规定, “任何人均不得在公众地方以高于批准价格出售或游说他人购买载运商或其代表发出的客票”, 任何人违反此规定, “即属犯罪, 第一次定罪可处罚款一千, 第二次或其后定罪可处罚款两千及监禁6个月”。

2. 价格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价格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是指民事主体因价格违法行为对社会财产、他人财产或权利造成侵害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价格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承担, 主要是对已经造成的权利损害和财产损失给予恢复和补救。

如《商品说明条例》第35条“货品根据第15 (1) (f) 条被检取的损失补偿”规定, “凡任何货品被获授权人员根据第15条检取或扣留, 政府在符合本条的规定下, 有法律责任补偿货品的拥有人因货品被检取或扣留或因货品在扣留期间失掉、损坏或变坏而蒙受的损失”。

《邮政署条例》第18条“船长须接受邮包或邮袋予以运送”规定, “即将从香港开出前往香港以外任何地方的船舶 (军用船舰或具有军用船舰地位的船舶除外) 的船长, 须将任何邮政署人员交付给他运送的任何邮包或邮袋接收上船, 并须为此而发出符合署长订明格式的收据”, 而第19条“无法派递包或邮袋的损害赔偿”规定, “根据第18条获交付任何邮包的船长, 须当作与署长订有下述规定的合约:该船长以该等邮包而获支付的酬金为代价, 会在其抵达任何港口后立即将该等邮包妥为交付予邮包所致予的邮政当局, 且不会有故意或可避免的延误, 以及如其在任何方面没有履行该合约, 则他会向署长缴付一万的款项, 作为违约的算定损害赔偿。”

3. 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

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 是指违反价格法规定的行为人所要承担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给予的行政制裁。香港对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的处罚方式主要有:处罚金、责令停止、颁布禁令以及起诉。

如在参照货品的价值以评定和计算税款时, 《应课税品条例》第26A条规定, “为参照任何货品的价值以评定和计算税款, 该价值须为该货品于有关时间在公开市场上由独立于对方的买卖双方在售卖中所能取得的正常价格”, 同时规定任何进口的应课税货品和香港制造的应课税货品的正常价格, 须根据“价格不包括根据本条例须缴付的任何税额”等五项假设厘定, 其第46条“罪行与罚则”规定, “任何人违反根据本条例合法地施加、作出或发出的任何条件、限制、规定或指示, 即属犯罪”, “裁判官如认为任何人意图逃避缴税而犯罪, 则除可判处就该罪行所规定的罚款或监禁外, 并可另处罚款, 款额不超逾该人所就之而犯罪的应课税货品的须缴税额的10倍”。

责令停止, 如对住宅物业的广告宣传的管理, 《地产代理常规 (一般责任及香港住宅物业) 规例》第9条规定, “持牌地产代理不得安排或准许发出任何全部或部分与其地产代理业务有关并载有在要项上属虚假或具误导性陈述或详情的广告”;“持牌地产代理不得就其以持牌地产代理身分代理的住宅物业, 安排或准许以有别于有关的客户所指示的价格或租金或条款宣传该住宅物业”;“如关于拟分租的住宅物业的广告没有明文述明该物业是拟分租的, 则持牌地产代理不得安排或准许发出该广告”。而在有关的住宅物业不再可供出售或购买或租赁或有关的地产代理协议终止后, “持牌地产代理须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将所有由他发出或安排发出的广告移去”。

颁布禁令, 指对价格违法者颁布停止违法行为的禁令, 包括命令价格违法者刊登限期改正的广告、废除及变更经济合同、修补经济合同条款及做社会服务等。如《海鱼 (统营和输出) 规例》第4D条“输出许可证的发出、格式及取消”规定, 在申请输出许可证时, 如果处长认为“申请所关乎的指明鱼类的输出本身, 或此项输出在顾及其他鱼类的输出后, 可能对该指明鱼类在本地市场的供应或价格造成不利影响”或“批准该项申请会因任何理由而违背公众利益”, 处长可拒绝发出输出许可证, 并以书面通知申请人他拒绝发出输出许可证。

对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除行政处罚以外, 对特别严重或复杂的违法行为还进行起诉。香港实行的是由政府、法定团体和行业公会互相衔接、互相补充的价格监管模式, 但是像消费者委员会等价格监管部门本身不具备行政处罚权, 一旦它们认定某企业或个人行为违反法律规定需要给予处罚的, 可根据价格行为调查结果, 向法院进行起诉。

三、香港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

任何行政执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它是实体规范得以正确实施的基本保障。价格处罚程序是行政程序的一种, 它是价格执法机关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定过程、方式与步骤的总和。香港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分为两种, 即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对于一些情节严重、事实庞杂、违法事实和应用法律有争议的价格违法行为, 香港相关部门以普通程序进行处理, 依法将之上诉于法庭, 案件审理包括立案、调查、定案处理、执行、结案、备案程序。

香港价格执法部门在对一些事实清楚、情节轻微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时, 常采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为了达到易于执行的目的, 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它是一种即时处罚程序, 适用于对一些事实清楚, 情节轻微, 社会危害不大, 适用法律明确的一般价格违法行为的即时处罚。《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3条“权力的转授”规定, “凡任何公职人员根据本条例的条文, 获得权力以准许或同意进行任何事情, 或获得权力以发出进行任何事情的牌照, 则该人员所属机关的任何公职人员, 如获该人员书面授权代其行使上述权力, 均可行使上述权力”。

利用简易程序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即时处罚一般遵循的程序是:首先, 表明身份;然后进行取证与记录违法事实, 说明定性依据, 计算非法所得, 并由检查相对人签名或盖章, 以作为实施处罚的证据;第三步, 说明定性依据和处罚依据, 告知违法, 并允许当事人辩解;第四步, 实行处罚。经检查人员 (两人以上) 合议, 填写预定格式, 编有号码的一般价格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当场制作并送达被处罚者, 由被处罚者在处罚决定书存根联上签收;第五步, 执行。可立即执行或限期执行。当场执行即由被罚者当场缴交罚没款;限期执行是指被处罚者当场缴款有困难的, 可在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到执罚机关缴交罚没款, 或者通过银行执行。根据《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36条“罚款的追讨”规定, “任何违反本条例条文或根据本条例而订立的任何规例的罪行, 循简易程序定罪后, 可予处罚;而根据本条例或根据本条例而订立的任何规例施加的罚款, 则须按照任何规管裁判官的简易裁判权的条例条文予以追讨。”逾期仍未执行的, 价格执法部门可依法强制执行。价格执法部门在收到罚款后即向对方开具收据。至此, 价格处罚简易程序执行完毕。

同时, 《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34条“保留犯罪者接受公诉或负上诉讼的法律责任”规定, “本条例的任何规定, 均不得解释为可免除任何人在犯了根据本条例循简易程序定罪后可予处罚的罪行时接受公诉, 或免除任何人犯了上述罪行时循公诉程序或以告发形式被起诉, 亦不得解释为可免除任何人因其导致的损伤或损坏而被起诉:但任何人均不得因同一罪行而被处罚两次, 而有关的损伤或损坏亦必须是未经补偿的”。

摘要:高度法制化是香港价格管理的一大特点。香港并没有系统综合性以成文法形式出现的价格法, 对于各类价格行为的规范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 不仅繁多, 而且齐全。任何价格和收费行为, 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 并受到法律的监督。本文研究了香港价格法规的特点, 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程序。

关键词:香港,价格,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蒋善利, 文武汉, 龚培连.内地与香港经贸价格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03.[1]蒋善利, 文武汉, 龚培连.内地与香港经贸价格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03.

价格公示制度 篇5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精神,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及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并告知患者费用查询方式。

2、在门诊、住院部等显著位置设置电子屏、自助设备以供患者查询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

3、物价管理部门负责医疗服务价格、药品的维护、核定、调整。协调信息科负责计算机、公示、查询等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做好技术支持。

4、对所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费明细清单。

5、公布物价管理科咨询电话和价格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和社会进行监督。

6、定期听取患者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价格制度 篇6

关键词:土地储备制度;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1.城市土地制度的起源和概念

土地储备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的荷兰。随后,丹麦、法国美国、澳大利、等各个国家也相继实行。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于1996年8月诞生。接下来1997年,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实行。2001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提到“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由此土地储备工作在各地迅速开展。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具有经营性、微利性、循环性的特征,是政府以调控各类用地需求,委托或授权的机构将城市土地通过征用、整理、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集中起来,并在土地整治与开发这一系列工作后, 根据经济发展以及总规的要求,以招拍挂出让等方式将土地投入市场。

2.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概念

房地产是指不可移动的土地、建筑物及固定在土地和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和位置固定的特点,所以又被称为不动产,一般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和自然这五个因素。我们一般所说的房价仅包含土地的价格或房地合一的建筑物的价格,从生产成本理论而言其构成要素包括土地成本、管理成本、建设成本、销售成本、财务、税费和利润七部分。其中土地成本对房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界定,一是征用,包含了征用费和出让金。第二,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费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即房屋的拆迁改造。第三种是采取直接购买方式,这就要包含税费以及地价。

3土地储备机制和房价相关关系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价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对房价产生影响:

第一,土地价格。土地出让的价格决定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成本,而土地成本继而又决定着商品房的出售价格,并且一块土地的出让价格,也会影响周围土地甚至一个片区的土地价格。

第二,土地数量。一定时期内土地出让的数量对房地产市场的数量和价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用地结构。政府调整城镇用地结构指标会影响土地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供给减少则会使得房价升高。

4.土地储备制度对房价的影响

4.1有利于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自古以来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增值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为了防止不公平的土地交易,只有由政府对经营性土地统一招拍挂,将土地交易进行公开摆在明处,才能规范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竞争。

4.2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优胜劣汰。

房地产开发商想要拿到土地必须经过政府招投标等一系列激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通过多个企业的竞争可以淘汰一些不具备开发实力、资金不雄厚的企业。

4.3有利于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土地储备机制可以防止地价的过高增长,及时调节土地供应,即使防止“泡沫经济”现象,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也可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简化审批手续等方式吸引投资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但在目前地方政府土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程度上追求土地财政的倾向,这导致了房价占收入比例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土地的供应不能满足房地产刚性需求,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不满。一篇在《南方周末》上的名为《律师炮轰土地储备制度违宪》的报道中一名律師认为这项制度设立违背了我国宪法,他认为这项制度让地方政府从公共社会管理者转化成为利益经营者,政府收入应该是靠税收,而不是参与土地买卖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

[1]冯瑞娜.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对房价影响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原鹏飞.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D]. 厦门:厦门大学, 2009.

[3]郝圆. 土地储备制度对西安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D].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闫瑞君. 土地储备制度对郑州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D]. 河南:河南大学, 2011.

[5]叶檀. 谁说房产税不能降房价[N]. 每日经济新闻, 2011.05.06(1).

[6]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论文

[7]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法律快车

构建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 篇7

目前, 我国地价管理的制度与政策仅仅是针对城市土地价格制定的, 农用地价格管理的制度与政策几乎没有, 仅有学者在农用地估价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构想。随着农用地征用、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现象的出现, 迫切需要有关农用地方面的制度与政策, 其中农用地价格管理的制度与政策尤为重要。

二、构建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用地价格体

系的完善。目前, 我国农用地价格体系不完善, 对其研究的起步比较晚, 没有一个完整的价格体系, 使得城乡地价体系人为的加以割裂, 这样不仅有碍于地价的科学评估与管理, 而且也不利于“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的建立, 更不利于耕地保护及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构建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与政策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农用地价格体系。

(二) 有利于顺利开展农用地价格评

估。开展农地价格评估有利于实现农地产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 是合理征收地税、促进公共积累的需要, 有利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有利于农地市场的培育与规范, 有利于农地流转, 是贯彻《土地管理法》的需要。而要发挥农地价格评估的作用, 需要构建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的制度与政策来保证。

三、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内容

(一) 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配套建设的制度与政策

1、建立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按照《土地管理法》抓好落实。只有做到产权明晰, 农村土地市场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作用。通过明晰集体土地主体来进一步强化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权属意识和集体意识, 保障集体对承包土地的最终收益权和处置权。同时, 要稳定承包权、搞活收益权, 防止集体土地资产的流失。保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发展, 因此必须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尽快制定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法律性文件;出台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的政策性规定, 实行农村土地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用;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和产权转移的审批管理, 要实行农村土地有偿使用, 建立农村土地市场, 对土地产权进行登记和对土地产权转移过程进行必要的审批, 是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和促进农用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基本保证。

2、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

我国农村土地市场的健康发育对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稳定农地基本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农地市场的流转。加快农地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农地的配置效率, 使农地的产出增加。当前农地市场建设政策取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地经营主体确定问题。应在保证农村稳定的前提下, 将农地市场准入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和国外的投资者。二是农地市场内部的细化问题, 使农地内部的各种用途实现转换, 即强调农地内部的结构转换。

地价管理作为土地市场建设的核心, 地价管理的对象———价格是市场竞争的手段, 是市场供求状况的显示器和调节器。因此, 应通过公平竞争形成合理的地价, 在调控土地市场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真正要达到管理地价的目的, 还应通过管理、调控地产市场入手, 政府应将调控地价的注意力放在调控地产市场上。当然, 前提是政府必须立足于客观实际要求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二) 我国农用地价格管理制度与政策

1、建立基准地价体系与定期更新、登记和公布制度。在城镇基准地价的内涵上已基本达成共识, 即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 对现状利用条件下各级土地或均质地域, 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时点上一定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随着我国建设用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深入, 解决农民征地补偿问题, 首先是要承认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 走评估地价、照价征用的路子是必然趋势, 客观上需要建立农用地基准地价体系。目前农用地征用价格过低, 农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同时, 目前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十分活跃, 迫切需要建立农村集体农用地和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 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地价管理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且为了实现城乡地价统一管理, 应该建立农用地基准地价。

2、实施征地价格限价政策。实行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地价政策。最低限价是为了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最高限价是为了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利益。所以, 最低、最高限价也都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利益。以当地公布的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为依据, 交易地价不能超过这些价格的一定幅度。在征地价格中, 征地价格构成的确立很难, 在保证国家、集体、农户三者利益都不受到侵害的基础上构建, 在确定合理的征地价格构成之后, 我们依据限价政策来确定最终的征地价格, 以农地市场基准地价为依据, 确定征地价格的范围。

3、建立健全农用地估价制度。建立定期对农用地的地力进行测评和估价的制度, 由于农用地的土地物质 (土壤质量) 对于农用地的产出水平有重大影响, 因此必须重视对农用地土地物质的估价。这就要求定期对农用地的地力进行测评和估价。这项基础性工作应由政府来组织和推动, 可考虑由县级政府来具体负责实施。

实施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国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专门区分农用地估价师与非农用地估价师, 但也有部分国家做出了区分。如新西兰在1948年制定估价师法, 该法规定土地估价人员分为城市土地估价师和农用地估价师, 二者都必须通过所规定的资格考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对土地估价人员, 通常都是采取注册登记制度。例如, 日本的不动产鉴定主要向建设大臣办理登记, 至于鉴定业者则需向建设省或都道府县办理登记;法国的法庭鉴定土地需办理登记。我国现在实施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 但是主要针对城市土地估价, 若坚持城乡地价统一管理, 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 就必须对农用地实施土地估价。笔者主张在原有土地估价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基础上加入与农用地相关的部分, 主要包括农用地估价与市地估价不同的方法, 例如土壤潜力估价法、标准田法等;同时, 相关知识也应该增加土壤学与地质地貌学的有关内容。

4、建立农用地价格监督制度。不同的资源状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不同的土地占有方式,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能实行土地或农地的私有制。因此, 建立我国的土地市场, 只能是国家严管下的适当层次的土地市场。对农用地价格管理, 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要进行监督, 建立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加强地价监控, 为地价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的地价信息, 是实施地价管理的基础, 也是利用地价杠杆调控市场, 为地价管理提供翔实的地价资料、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保证。

四、结语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制度因素浅析 篇8

透过制度经济学分析可知影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交易费用、土地产权、房地产金融市场。因此, 想治理好房地产市场必先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

一、交易费用过高

交易费用的思想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 交易费用是指一笔交易时, 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交易费用又包括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通俗地说, 交易成本是指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为达到一项自愿交易所必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这里的交易费用是指为加快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化进程,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交易成本。

房地产价格同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 和普通的商品相比, 房地产商品具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房地产不可移动性;房地产的不可替代性;房地产的垄断性;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性。一般商品随着时间流逝, 会发生折旧, 而房地产却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性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升值, 从而导致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由于房地产商品具有与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性质, 因而它的价值构成与普通商品也有差别, 突出的表现在具有正常利润之外的垄断利润, 因此, 我国房地产价值的决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很大, 它的成本里不可避免的要有政府的强制性成本, 包括土地出让金、征地补偿费、拆迁安置费、执政配套费、政府代收费用、契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这些费用都是房地产的必须交易成本。

可见,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在房地产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交易成本。首先, 在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中, 办理任何的手续都需要花大量的费用、时间和精力。如向计委申报立项、向建委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到土地管理局办理土地征用或出让、转让、出租、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支出一定的费用, 花费大量的时间, 精力, 因此, 无形之中又提高了房地产的交易成本。其次, 房地产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特质, 使得部分追求短期利益的开发商利用其信息优势, 发布虚假不实的广告, 误导欺骗消费者, 加大了消费者选择信息的成本。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的眼球, 不惜夸大其辞, 隐瞒真相, 欺骗消费者, 并且, 他们为了求得利益最大化, 偷工减料, 大幅度削减建房成本, 造成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购房者必须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 尽可能的选择正确的信息, 才能购得合适的房。最后, 炒地、炒房等投机行为扭曲真实供求信息, 增大信息筛选难度。开发商大肆“圈地”, 储备大量土地, 就如近期产生的“新地王”他们拿到的地平均每平米高达2万多元, 那建成之后的房价会有多高, 真是不敢想像。炒地、炒房这种哄抬物价的投机行为不仅增大了交易成本, 是房价虚高, 而且制造了房地产泡沫, 威胁未来经济正常发展。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 其参与者众多, 他们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市场交易顺利进行的条件, 这些服务的费用可以看成是交易费用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控制交易费用的制度平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合理的税费安排。在房地产中, 国家对开发商征税过高, 尤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公用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很不合理。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应向开发商一次征收, 最好是向业主逐年征收;尤其是人防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等, 具有明显摊派性质的收费属于全民受益的范围, 更不应仅仅由开发商来缴纳了。废除不合理税费, 降低必要税费的征收比率, 杜绝巧立名目乱收、乱征税费的“盘剥性”行为, 减轻建房成本、交易成本。

第二, 简化审批程序。房地产是块“肥肉”, 任何人都想沾点儿油水, 于是只要是沾点边的权力部门都会对房地产进行各种盘剥, 房地产的审批程序繁杂, 开发商奔波于各个公章部门, 大大地增加了交易费用。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管理环节的各种审批, 简化程序;推广电子政务, 实行政务公开;将办事程序、审查要件、办事时限、收费标准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预售合同备案等内容在网上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 实行信息披露, 加强媒体作用。媒体是提供房地产交易信息的主要工具。疯狂的房地产广告说到底就是开发商在为业主们烧钱, 而媒体们更热衷于概念炒作, 总是大肆渲染某某房是什么豪宅, 某某房即将售罄, 某某房为国际高档社区……这样的炒作比比皆是, 每一轮炒作都拉动房价上扬。当然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真实信息, 但是普通购房者如何从这鱼龙混杂的房地产市场广告中挑出真实可靠的信息呢。这样的大肆吹嘘只能导致房地产的虚假繁荣, 这对房地产的危害是致命的, 加强信息披露, 加强媒体监督, 让购房者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便于降低交易费用。最好是加强房地产品牌建设, 毕竟品牌可以节省消费者的信息成本, 并且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可以吸引大量客源, 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良性循环, 降低交易成本。

二、与土地问题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制度管理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要素, 土地是一定的、有限的, 我们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建造更多的房屋来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 这一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土地资源缺乏且弹性小, 人们对土地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却与日俱增。我们的土地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 任何人都是国家土地的主人, 土地不是私人的, 也不是政府的, 而是全民的财产, 这种矛盾的产权说法暴露了房地产的缺陷:

在现行的制度条件下, 土地的所有权是不能转让和买卖的, 但是使用权可以买卖, 这实际上是土地的出租行为。现行土地“批租”形式, 即把多年的土地使用权捆绑在一起一次批给使用者。由于时间跨度很大, 开发商们可以将这种介于“租”与“售”之间得来的土地进行抵押贷款, 并将多年的土地租金一次加入房屋售价之中进行转嫁, 这是一种产权的错位与侵犯。

目前土地转让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就我们一般的购房者来说, 很难直接了解到土地是如何流转的, 协议出让土地所占比例很高, 并且在定价上随意性很大, 我们很难知道协议的内容, 很难了解到这个定价的依据。土地转让的过程中, 缺乏透明度, 用地问题上没有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现在总是用GDP来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 然而房地产对地方GDP增长的贡献率很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搞形象工程、提升自己的GDP只能不负责任地靠卖地来“维持生计”。地方政府更像是买卖地皮的商人, 利用土地谋取暴利已经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寻租的手段, 地方政府自然不会是最后的买单者, 最后的买单者只能是我们这样的亟待解决住房问题的购房者。

三、与产权有关的制度安排与制度管理

产权, 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我国的产权概念来自于西方, 最早是由科斯、威廉姆森等人提出的, 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 产权问题主要是体现在经济适用房中, 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 经济适用房产权关系混乱, 就我们所知的经济适用房的种类很多, 这些混乱的产权中, 有些相互重叠, 有些又不能完全区分开来, 理论上难以辨别清楚, 实践中也是容易造成混乱。第二, 经济适用房抵押制度不健全, 经济适用房不可以为实现其他债务而进行抵押。经济适用房虽然是有政府免收了土地出让金、行政收费减半等优惠政策, 但是其价格仍然是高昂的, 对于那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购房者来说, 无疑是支付不起, 他们需要向银行贷款, 但是经济适用房产权不完整, 申请抵押贷款很难。

要解决经济适用房的问题, 首先必须控制住经济适用房的产权人, 因为现在有很多经济适用房的主体是不合格的, 有一些人不够住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却住进了经济适用房。这对于那些没房住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其次, 统一经济适用房的有限产权, 我国经济适用房状况十分复杂, 存在多种居住房屋类型, 从而形成了复杂的产权制度。这不利于产权的平等保护,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 就是制定统一的住房产权制度, 使住房产权的内容不因主体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四、房地产金融市场问题

房地产市场要想长足发展, 离不开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急需资金, 而它巨大的来源就是金融市场, 从近年信贷超常增长来看, 房地产信贷的增长可以说是近乎疯狂。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很高, 于是银行也把住房贷款当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是现实中就存在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或是低估了风险, 或是只为了业务增长, 总之银行把大量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 开发商们大肆借贷, 导致房地产虚假繁荣。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运行管理机制、风险分散机制、监督约束与保障体系不健全。房地产融资多元化势在必行。借鉴西方的信托制度很有必要, 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托。这样可以形成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融资和证券投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为房地产基金做好安排。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控制信贷准入、加强审查管理, 健全信用、抵押、保险等制度;拓宽融资渠道, 尽最大努力防范房地产泡沫的爆破。

五、结论

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土地是有限的, 人是不断增长的, 并且人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 人们都希望安居乐业, 可是土地毕竟是有限的、房子毕竟是有限的。房价还得涨, 尽管不会永远涨, 政府现在唯一能做的, 就是放弃部分自己的利益, 防止这个巨大的泡沫球爆破。

参考文献

[1]、梁湖清.交易费用理论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J].经济新探, 2000 (3) .

[2]、许妮娅.房价何以与购买力脱节——房地产业的交易成本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 2004 (5) .

[3]、俞红.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房地产行业信用缺失及解决思路探析[J].网络财富, 2008 (12) .

[4]、陈艾丽.当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制度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08 (13) .

[5]、文福华, 刘伟.商品房产权瑕疵与补救解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 (3) .

价格制度 篇9

1 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

1.1 水价的管理形式与制定原则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供水价格工作。城市供水价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实行政府定价。根据《城市供水条例》 (国务院令第158号) 的相关条款, 城市供水价格应当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和经营用水合理计价的原则制定。

1.2 水价的分类与构成

《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9]1789号) 中提出逐步将城市供水价格分类由原来的五类简化为三类, 即由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五类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三类。城市供水价格是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利润按照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具体的利润水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确定:政府投资的,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企业投资的, 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

1.3 水价的调整

城市供水企业在面临价格不足以补偿简单再生产或是需要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 或是政府给予补贴仍有亏损的情况时, 需要调整供水价格, 应向所在的设区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价申请, 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测算审核并报上一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必要时, 上一级部门可对价格调整进行监审。城市价格主管部门接到申报后及时召开听证会审议, 对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界用户代表征询意见, 修改方案, 最后由价格主管部门公布实施。

2 英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

2.1 水价的管理形式与制定原则

英国实行对水资源宏观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形式。政府在总体上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下设环境署、水务办公室、饮用水监察署等有关部门对水资源进行过管理。水价的制定遵循公平供水、以成本为基础、差别性定价原则。在政府的对水价的宏观调控和这三项原则的指导下, 水务公司有权根据自身及服务对象的情况, 各自制定公司的供水价格。

2.2 水价的构成

水价由水资源费和供水系统的服务费构成, 其中水资源费从1969年4月开始征收, 是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费用。水价的确定与水务公司的投入产出目标直接相关, 水务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约为6%, 水务公司的水价基本根据投入产出的模式制定, 其基本供水水价包括输送水的运行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 然后根据投资回报率和通货膨胀率加成确定。水务公司向用户收取水费分为非计量收费和计量收费两类。非计量收费是根据用户财产可计价值收取的水费, 计量收费是根据水表测量用水量收取的水费。

2.3 水价的调整

英国对水价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水务办公室根据通货膨胀率、水务公司的投资成本和运营利润确定水价的价格上限, 这样既可以鼓励水务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规范水价,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水务公司每年需向水务办公室提交一次年度财务报表、收费依据和调整水价框架, 以便水务办公室进行成本预测和审查利润, 确保调整的价格符合批准条件。水价调整的基本公式为:△P=RPI+K+U;K=-△Po-X十Q±V±S。式中:△P表示水价比上一年增加的价格上限;RPI表示零售物价指数;K表示为履行正常供水功能必须在通货膨胀率以上增加的费用;U表示以前年度未承兑使用而余留的K值。△Po表示初始的价格下调;X表示实际运行效率提高的影响;Q表示改善服务质量和环保方面所需增加投资对水价的影响;V表示供需平衡的影响;S表示服务水平的影响。

3 国内外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比较

3.1 水价的管理形式

中英两国水价管理形式的共同之处是水价管理中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在水价管理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英国政府对水价实行宏观调控式管理, 而不直接参与水价的制定工作。我国政府在水价管理中, 不仅负责水价政策、方针的制订, 还负责具体水价定价的审批工作, 在水价的定价中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我国的水价制定表现为完全意义的政府定价, 由于水价审批决策既缺乏严密科学的定量评价体系, 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管体系, 导致实际水价大大低于理论水价的状况, 水价政策与水价实践脱节等多重问题。

3.2 水价的形成机制

英国水价的形成机制及水价标准的确定与供水机构的经济运行目标密切相关, 主要采用水资源价值加服务成本定价机制, 具体包括取得水资源使用权必付出的代价和供水系统的服务成本两大部分。我国根据《水法》规定的指导, 水价的形成机制是成本、费用、利润、税金加总定价机制, 我国现行的水价机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运行和调节机制, 这种机制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及市场变化对水价变化的客观要求, 使水价的运行缺乏灵活性和敏感度。中英两国水价形成机制虽不尽相同, 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水价政策中的体现比我国更加明确强烈, 水价的制定、运行和调节机制体现了政府宏观控制与供水单位自主决策相合的管理理念, 比我国完全的政府定价机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市场经济调节作用。

3.3 水价的执行

英国水价的执行通常都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水价执行过程中, 供水单位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投资利润水平等都是高度透明的。英国的供水机构的财务信息不但要向上级部门报告, 还要向社会公开。我国水价执行过程中通常表现为滞后的成本核算和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不敏感, 导致水价严重偏离水资源价值, 甚至远低于供水生产成本。我国在水价的执行上普遍实行单一的以量计收水费的制度, 大部分城市尚未实行用水量阶梯计费, 也没有实行季节用水和高峰期用水的差别制定。单一的水价结构, 使我国水价缺乏弹性, 不仅影响供水部门的财务收入, 也制约了水价作为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

4 比较结论对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的启示

4.1 健全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供水价格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明确供水价格定价方法;明确供水价格主管部门监管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供水企业对供水价格的调价申请权和对危害企业利益行为的申诉权;明确价格听证会对水价制定和调整的决策地位;明确消费者协会对供水价格调整的监督权等, 从法律角度保证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实施。

4.2 形成高效的供水价格监督机制

建立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供水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的价格监督机构, 这样便于充分协商达成共识, 有效解决价格主管部门与供水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强化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供水企业、消费者三方在价格听证会中的核心地位, 提高城市供水价格制定和调整的透明度, 确保水价改革顺利实施。

4.3 强化有效的供水价格补偿机制

为保证特困户和特困企业的基本生活、生产用水, 政府可以建立水价调节基金的方式来强化供水价格补偿机制, 水价调节基金的来源:

(1) 供水企业实行阶梯式水价而获得的超额收益;

(2) 政府的转移支付;

(3) 用水户交纳的水资源费的一部分。水价调节基金可以补偿城市供水工程和辅助设施所需的开发费用;供水计量设施改造所需费用以及抄表到户所增加的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收入用水户的负担;水价上涨后用水户的额外负担。

摘要:对我国和英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进行归纳, 在此基础上对水价的管理形式、水价的形成机制、水价的执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探寻完善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城市供水价格制度,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万军.英国水价管理[J].人民长江, 2000, (1) :57-58.

[2]王振霞.我国城市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5, (1) :38-39.

[3]许德智.水管理与水价的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 (5) :15-18.

价格制度 篇1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价格变化和国民经济核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1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来,经过数次修订与完善,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基本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变动趋势,满足相关方面的需要,但是在具体调查实践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大数据”思路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制度提出改进建议,原则是既保证数据质量、满足实际需求又切实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变迁与现状

我国从1991年开始按年度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97年以后改为半年报、年报,并增加了分类工程投资价格指数,2003年开始按季度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价格指数、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和其他费用价格指数,在调查对象与价格口径上基本上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一致。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范围已扩至全国30个省(区、市),涉及城市(区、县)1500个左右,调查企业约6000家(包括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样本工程10000个左右,调查规格品和项目约1500个。

(二)总体上能够保证指数的准确性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样本时,一方面选择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以及投资规模大、代表品购进金额多的项目,另一方面也兼顾不同工程类别。因此,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作为单独的价格统计,国际上没有任何国家编制我国口径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个别国家只编制了“建筑物”价格指数,或者“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我国编制的指数基本上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变动趋势,并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工程建设工期相对较短,价格同质可比难以做到。

按照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中的材料价格、人工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土地使用费等都要做到同质可比,即两笔价格在采集时的环境和条件要尽量保持一致。但是,现在由于很多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不到一年就完工,因此在填报去年同期价格时找不到相关记录和依据,有时需要估算,这就影响了指数的准确程度。

2. 调查样本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目前调查的样本建安工程投资额大约1万亿元,仅占同期全部建安工程投资额的10%左右,而且项目中市政工程以及房屋建设工程比例偏高,大量偏远地区的重大投资项目由于调查力量有限难以纳入调查范围。

3. 准确调查价格资料的难度大。

由于投资施工领域秩序混乱,工程多次转包现象普遍,企业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不足,准确调查价格资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4. 其他费用内容繁多,操作可行性较差。

一方面,其他费用涉及指标较多,查找资料比较困难,费时费力,且指标内容不甚明确,增加了操作的困难;另一方面,其他费用涉及内容一般是在工程前期,很多指标没有基期价格,很多费用发生的时间没有规律性,发生的概率低,涉及指标专业性强,数额变化幅度大,同质可比操作起来也不好准确把握。

5. 部分指标及调查目录陈旧,一些新的指标和产品无法及时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材料大量涌现,而我国调查目录更新速度相对滞后,除受原有产品分类的影响外,还受现有计算机程序和产品编码体系的限制。

三、以大数据思路改革现行调查制度的总体思路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目前由3大指数构成:一是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二是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三是其他费用价格指数。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又分为材料费价格指数、人工费价格指数和机械费价格指数。以大数据思路进行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汇总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用的基础数据不再通过调查获得,而是利用其他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替代。一是用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中的相关数据替代材料费价格指数,二是用住户调查中的相关数据替代人工费价格指数,三是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住户调查相关数据替代机械费价格指数,四是以银行利率和土地价格等相关数据替代其他费用价格指数。设备工器具指数本身即来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因此无须再用其他数据进行替代。

四、现行调查制度的具体改革措施

(一)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的相关数据替代材料费价格指数

1. 基本思路。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材料共包括7大类:钢材、木材、水泥、地方建筑材料、化工材料、电料和其他材料。这7大类材料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调查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分类(见表1)。依照对应关系逐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可以考察两套数据的相关程度和定量关系,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替代。

2. 可行性探讨。

为考察建安工程中材料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对应的材料价格指数的替代关系,可以分别对7大类中每一类材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所用数据为2010—2014年分季度同比指数,其中建安工程中的材料价格指数直接来自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汇总结果,相对应的PPI中的材料价格指数来自当季3个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指数的简单平均。

①钢材。对建安工程钢材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钢材价格指数做相关性检验,两者相关系数为0.97。可见,建安工程钢材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钢材价格指数相关度极高,也就是说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钢材价格指数对建安工程钢材价格指数进行替代。

②木材。对建安工程木材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木材价格指数做相关性检验,两者相关系数为0.92。可见,建安工程木材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木材价格指数相关度很高,也就是说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木材价格指数对建安工程木材价格指数进行替代。

③水泥。对建安工程水泥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水泥价格指数做相关性检验,两者相关系数为0.93。可见,建安工程水泥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水泥价格指数相关度很高,也就是说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水泥价格指数对建安工程水泥价格指数进行替代。

④地方建筑材料。对建安工程建筑材料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做相关性检验,两者相关系数为0.97。可见,建安工程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建筑材料价格指数相关度非常高,也就是说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的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对建安工程建筑材料价格指数进行替代。

⑤化工材料。建安工程中的化工材料对应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调查目录中的一个大类(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两个中类(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和塑料制品业)。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将建安工程中的化工材料价格指数设为因变量Y,将工业生产者购进中化学产品价格指数、塑料制品价格指数和成品油价格指数分别设为自变量X1、X2和X3,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2=0.87。可见,化学产品价格、成品油价格和塑料制品价格的变动较好地解释建安工程中化工材料价格的变动。因此,利用回归方程(1)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化学产品价格指数、成品油价格指数和塑料制品价格指数模拟出建安工程中化工材料价格指数。

⑥电料。建安工程中的电料对应着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目录中的两个中类(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和照明器具制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将建安工程中的电料价格指数设为因变量Y,将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价格指数和照明器具价格指数分别设为自变量X1和X2,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2=0.853。可见,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价格和照明器具价格变动较好地解释建安工程中化工材料价格的变动。因此,利用回归方程(2)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价格指数和照明器具价格指数模拟出建安工程中电料价格指数。

⑦其他材料。建安工程中的其他材料主要对应着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目录中的3个中类(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和陶瓷制品制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将建安工程中的其他材料价格指数设为因变量Y,将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和陶瓷制品制造价格指数分别设为自变量X1、X2和X3,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2=0.939。可见,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玻璃及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价格指数变动很好地解释建安工程中其他材料价格的变动。因此,利用回归方程(3)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中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和陶瓷制品制造价格指数模拟出建安工程中其他材料价格指数。

(二)用住户调查中的相关数据代替人工费价格指数

1. 基本思路。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中的人工费,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①基本工资;②工资性补贴;③生产工人辅助工资;④职工福利费;⑤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在住户调查中,按季度统计的城镇居民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中的人工费比较接近,因此,可以考虑用住户调查中的数据对人工费进行替代。

2. 可行性探讨。

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中的人工费指数与城镇居民收入指数做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91。可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中的人工费和城镇居民收入指数相关度非常高,城镇居民收入指数的变动可以较好地解释人工费的变动。因此,可以用城镇居民收入指数模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中的人工费指数。

(三)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住户调查相关数据替代机械费价格指数

1. 基本思路。

机械使用费,指使用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及进出场费用,内容包括:①折旧费;②大修费;③经修费;④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⑤燃料动力费;⑥人工费;⑦运输机械养路费、车船使用税及保险费。机械使用费的波动主要是由燃料动力费和人工费的变动引起的,因此可以尝试用燃料动力费和人工费两者的变动模拟出机械使用费的变动。燃料动力费价格变动可以由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的成品油价格指数来反映,人工费可以由住户调查中居民收入增速来反映。

2. 可行性探讨。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将机械使用费价格指数设为因变量Y,将成品油价格指数和居民收入指数分别设为自变量X1和X2,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2=0.886。可见,成品油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变动可以很好地解释机械使用费的变动。因此,利用回归方程(4)可以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成品油价格指数和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收入模拟出建安工程中机械使用费价格指数。

(四)以银行利率和土地价格等相关数据代替其他费用价格指数

1. 基本思路。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其他费用是指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以外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各种费用,包括:①土地取得费用;②前期工程费用;③施工工作费用;④建设单位其他费用。

在实际调查中,由于土地取得费等发生较少并且资料难以取得,难以做到同质可比,一般情况下用金融机构的贷款基准利率来衡量其他费用的变化。另外,由于其他费用还和土地成本关系密切,因此可以用贷款利率和土地成交价这两个变量来替代其他费用指数。

2. 可行性探讨。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将其他费用指数设为因变量Y,将贷款利率和土地购置价格指数分别设为自变量X1和X2,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2=0.924。可见,贷款利率和土地购置价格的变动很好地解释其他费用价格的变动。因此,可以用贷款利率和土地购置价格模拟出其他费用价格指数。

五、结论

近些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由于工程建设工期短,工程多次转包等因素,价格很难采集,同质可比也难以做到,开展这项调查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避开烦琐而准确度欠缺的调查,以大数据思路,利用相关数据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模拟和替代。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其他相关数据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中的各主要分类指数,从而不用实地调查就可以汇总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思路,利用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调查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用相关调查数据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数据进行模拟和替代,使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数据的采集无须经过复杂的调查,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关键词:大数据,价格调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相关分析,多元回归

参考文献

[1]刘建伟,王晓红.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中国统计,2002(12).

价格制度 篇11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制度构建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房地产业才正式步入市场化的轨道, 短短30多年, 已取得了超常的发展, 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 房价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现已威胁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了促使房价回归理性, 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但因房地产

的业务竞争。国家应将出口信用机构的费用支出和合理赔付列入国家预算, 进行年度审核和调整。

同时, 借鉴国外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部际委员会制度, 由财政部牵头, 外交部、国防部、农业部等部门组成, 吸收更多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 建立由保监会牵头的经常性的出口信用保险例会制度和重大事件的紧急处理制度, 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利益, 使公众的意见能够比较及时地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利用保监会的保险专业资源, 提高监管效率。

3.2制定和颁布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专门法规

立法上, 制定和颁布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专门法规。从国外经验来看, 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都是在法规基础和框架上建立起来的, 加速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发展, 迫切需要立法。具体建议如下:第一步, 我国可以在《对外贸易法》和《保险法》下, 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法律规范, 并将出口信用保险立法纳入立法计划。第二步,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专门的出口信用保险法。通过立法明确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地位, 明确该机构的管理者, 明确政府作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明确保险承保人与投保人的权利、义务, 投保人有权在投保前了解国家保险法规、费率等情况, 以约束和规范参与机构的行为, 明确各自的职责, 保证业务操作的规范化。

3.3选择合适的制度模式

制度模式的选择在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立法框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如承保主体、监管机构、承业涉及的面太广, 影响的因素太多, 调控政策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 笔者希望能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制度, 因为法律所特有的预决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恰好弥补了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和不确定性, 法律调控能有效地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对象这些基本制度的规定, 还影响着出口信用保险的运行效率及其作用的发挥。在模式选择问题上, 不仅要考虑出口信用保险的目的, 以更好地体现鼓励和发展本国对外贸易的宗旨, 而且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经济实力、国际政治地位。

3.4确立正确的立法思路

把出口信用保险法作为《保险法》的特别法, 同另一项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结合起来进行单独立法, 对于其符合一般保险原则之处参照《保险法》。保险法从立法上来讲传统上属于商法的范畴。由于保险法具有很强的行业性特征, 在经济意义上, 它又属于金融法的构成部分。所以, 在我国的金融法学教科书上能够找到保险法。但是, 保险法的金融性特征也并没有改变其商法的性质。保险法作为金融法的构成, 尤其是作为金融业务的构成, 本质上仍然是商法的内容。另外, 应该看到, 现代政府对金融行业监管的强化使保险法又具有经济法的特征, 在我国经济法教科书上也可以找到保险法。因而, 可以说保险法具有商法和经济法的双重性质。但还应注意的是, 保险法的商法特征是其本质, 而保险法的经济法特征则是政府对经济生活尤其是金融生活进行干预的表现。照此种立法思路, 出口信用保险法作为《保险法》的特别法, 理所当然的属于商法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J].知识经济, 2008 (2) .

[2]陈飞.国外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及借鉴[J].科技经济市场,

杨德文:探析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制度的构建

1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 特别是自2004年开始, 无论是地价还是房价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局面, 这意味着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进入了飞速高涨的阶段, 当然这样的发展是一种非理性发展的态势。2007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限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措施, 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持续上涨。不过, 2009年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房价又开始回升, 2010年1月,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 涨幅比2009年12月扩大1.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3%, 涨幅比2009年12月降低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政府近些年来虽一直在努力地调控房价, 但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难度较大, 而且涉及面广, 较为复杂, 加之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背后存在着诸多诱因, 如土地价格制定时的隐性操作, 不公开性, 不透明性, 房屋销售成本披露制度的缺失等;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调控的手段和方法不当、调控力度不大, 这应该是调控失效的关键。房价高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法律在房地产价格非理性上涨的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控功能。

2 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也无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都需要宏观调控, 而调控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即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调整经济变量来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行政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组织, 通过指令性计划, 直接指挥、管理经济活动的行政行为的总和, 主要体现为国家计划和行政干预两种方式。法律手段是以国家强制力做保障, 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 从而规范经济行为。这三种手段由于性质不同、功能不同、实施方式不同, 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

房地产价格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系统工程和决策实施过程, 如何选择适当的调控方式, 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中, 政府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 利用各种政策予以调控, 然而, 由于调控政策具有不稳定性, 大多流于形式, 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经济手段无能为力, 行政手段也难以奏效,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特殊功能主要在于它的规范性、预决性和强制性作用。运用法律手段, 加强程序性、责任性和监督性规范, 特别是要注重对违法责任的规定及追究, 从而有力地保证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因此, 构建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体系成为必然。

法制天地

3 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制度的构建

当前, 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的学者和房地产业内人士就房价问题作出了许多研究和论述, 但由于每位学者研究领域不同, 研究侧重点不同, 未能构建出一个完整而又行之有效的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法律体系, 因此, 本文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 从整体原则到具体措施, 提出了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制度的设想。

3.1 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体系的理论基础

我国房地产市场, 从住房福利分配制度, 逐步发展为住房商品化、市场化;房地产业从基础性产业变为先导产业, 再到支柱产业, 直至定位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一房地产领域的法律制度变迁, 充分说明了利益集团在追求高额利润过程中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变迁。房地产法律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立法内容, 建立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机制是国家行为, 国家对其正确构建负有首要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讲, 我国当前房地产价格问题以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 都说明我国现行制度存在问题, 需要进行制度变迁。因此, 构建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体系的理论基础要基于制度变迁和公共选择理论, 让政府作为主导, 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进行合理的制度变迁, 并将合理、有效的制度变迁的结果法律化、制度化, 使广大居民不再承受无力负担的高房价之苦, 使房地产市场上不再存在特殊利益集团, 使房地产业不再成为暴利行业。

3.2 构建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从我国政府出台的现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来看, 基本上是以微观行政方式来代替宏观调控的, 如政府一再出台政策来禁止住房投机、控制土地利用、调整住宅结构等, 这些措施可以说是政府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职能, 称不上所谓的宏观调控政策, 因而也未带来明显的效果。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住房供需关系的结果,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 因此, 要调控房地产价格就必然要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和社会发展总体因素, 要从供求两方面同时入手加以调控, 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准确定位, 这样才能构建有效的调控体系, 只有有效的制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定, 才能最终达到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目的。

3.3 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产业法律制度

我国房价非理性发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对房地产产业的错误定位。我国政府将房地产业定位为先导产业, 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的定位导致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 将房地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作为地方政绩的着眼点, 一味地利用土地财政来达到本地经济增长的目的, 全然不顾国家的政策, 不顾普通民众的居住需求。产业法是指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属于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的范畴, 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因此, 要调控房地产价格回归理性, 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尽快制定房地产产业法, 规范我国房地产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 明确地方政府建立保障性住房的责任并制定有效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3.4 构建二元化的房地产法律制度

由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和现实国情可知, 我国的房地产法律制度不应当采取“一刀切”模式, 而是应当借鉴新加坡的二元化体制, 构建二元化的房地产法律制度。对高收入群体和外来投资者, 实行市场化的有限的商品房制度, 不仅能够满足这类群体的住房需求, 而且能够有效地限制商品房投机, 保障对商品房市场的调控;对低收入的普通居民, 政府通过建立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予以解决, 如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居者有其屋”, 从而有效地保障全国居民平等地享有居住权利, 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3.5 构建合理的房地产土地、金融、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 构建合理的房地产土地制度。构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法律调控制度, 应先从土地制度入手, 因为土地是房地产市场开发的源头, 只有控制好土地市场, 才能控制好房价。首先, 建议修改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 改变土地收益分配模式, 让地方政府最多能取得土地收益的50%, 同时, 应对其收支管理实行透明化、公开化;其次, 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 针对特定的地块, 不应当一味强调招、拍、挂的土地出让方式, 因为只要土地优质, 开发商抱着风险能够转给消费者的预期, 纷纷加入其中参与争夺, 这样导致了地价盲目飙高, 可以采取最高限价;最后, 应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制度, 确立法律责任追究制, 对于违法违规批地行为及不执行中央政策的行为, 给予法律上明确的责任追究。如对于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政策, 不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等行为, 予以查处究责。

第二, 构建合理的房地产金融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房地产金融制度包括两大类, 一是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和相关服务的制度, 二是为住房消费者提供资金和相关服务的制度。然而现实中这两大类的服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由于金融监管的不到位, 银行机构为赚取利益, 违法违规放贷现象严重, 导致了房地产供给市场的紊乱, 促使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投机性需求, 造就了今天房地产价格的高企。因此, 笔者建议,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调整开放商贷款比例, 严厉打击开发商房地产囤积等投机行为;对于投机性购房者实行严格的贷款控制, 如提高首付比例, 实行较高利率等, 最好是对投机性需求直接用法律规定不予贷款支持。当然, 银行实施正确的金融信贷政策, 要以正确区分自住型购房者和投机性购房者为前提, 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尽快建立较为详细、明确的城镇居民住房登记制度。只有这样银行才能够对居民房地产信贷作出正确的判断,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第三, 构建合理的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高涨,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产市场投机引起的, 为调控房价回归理性, 我国政府一再提高房地产交易税等流通环节税, 但实质上都未达到抑制房地产投机的目的, 反而致使房价升高。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税收主要是在消费环节征收的, 这样房地产投机者很容易将其转嫁给真正的购买者。为此, 笔者认为, 首先, 我国应当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税收法律制度加以调控, 对自住消费性需求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对于投机性需求实行累计加重征收;其次, 尽快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物业税是财产税的一种, 建议对居民第一套住房实行免税, 对第二套住房开始征收, 而且对第三、第四套住房实行累进税率, 只要保有环节的税收与投机者预期收益持平或者更高, 投机者便无利可图, 自然不会再行投机;最后, 应大幅度提高土地增值税和土地控制税税率, 从而抑制土地投机和打击炒地行为,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建立这样一套完整的税收法律制度, 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房地产消费性需求, 又能对投机性需求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 只有将调控政策上升为法律形式, 并构建出一套统一、完整的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体系, 奠定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理论基础, 明确调控目标和房地产业的产业定位, 再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才能使我国房地产价格回归理性发展模式, 让全国居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简单梦想。

参考文献

[1]刘洪玉, 孙娇.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经济学研究[J].建筑经济, 2006 (280) .

[2]吴江波.房地产价格上涨成因和对策[J].金融经济, 2006 (14) .

[3]刘定华, 肖海平.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4]宏观调控手段[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723981.htm.

上一篇:6kV系统接地下一篇:农村水利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