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理念

2024-08-02

慢城理念(通用4篇)

慢城理念 篇1

摘要:当下社会对于速度的过分迷信使得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活不堪重负。单一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面对已有的城市格局也陷入困境。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遇之下, 农村经济、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迅速第三产业化。城市居民向周边农村“逃亡”式的度假行为释放了高速运转的城市压力, 也对农村规划和文化传承造成困扰。本文引入“慢城”的概念和规划理念, 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周边的新农村规划为例, 从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出发, 探讨城市周边村镇发展成为城市附属“慢城”的规划思路与策略, 并使由乡村反馈城市, 对城市问题的“解压”转变为“理疗”, 试图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探求一条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慢城,新农村规划,城市规划

引言

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 “速度”已然成为对“效率”的误读导致了缺乏思考和远见的盲目建设。这虽然让城市在物质上得以蓬勃发展, 但也引起了不少当下城市建设的诟病, 有些甚至上升成为社会问题, 导致矛盾的激化。

中国东南沿海城市, 快速的城乡一体化, 虽然带来了农村发展的机遇, 但是随着城市价值观的强势植入, 周边农村也无法回避急速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以一种寻根朔源, 逆流而上的思路进行对于农村规划问题的思考, 不仅能够去探求一条避免农村过度城市化的出路, 也具有反馈城市问题解决思路的意义。

1“慢城citta slow”理念 (what)

“慢城运动 (citta slow) ”作为慢食文化 (slow food) 的延伸扩展, 于1999年在第一届意大利奥维多“慢城市”大会上提出, 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有诗意的生活。目前全球已有25个国家的145个城市成为了“国际慢城”组织的会员。1

常言道:静能制动, 沉能制浮, 宽能制偏, 缓能制急。因此不可否认, 其中一条可行之路便是引入“慢”的理念去反思在快速发展中遭遇困境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探索一种崭新的农村规划模式。在“慢城”概念之中必须强调和解释的是“慢”相对性。“慢城”并不意味着将时钟拨回到过去, 相反, 它更加注重综合现代和传统生活中那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欧洲一些小城已发展出各有特色的“慢城”哲学, 值得中国农村发展规划的借鉴。

2. 城市周边农村“慢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why)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临近城市周边的农村通过接纳城市度假人流、接入城市信息和服务网络等方式吸纳城市资源, 并逐渐从农业向服务性产业转变。这种转变, 让农村与城市的交流和碰撞更加激烈, 也突显了其“慢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p1)

2.1 必要性——“慢”的筹码

优良的生态环境, 松弛的生活节奏, 单纯的人际交往, 浓郁的文化特色是农村对城市的致命吸引。发达城市周边的农村直接面对城市的繁华, 难免无从选择的模仿, 从而丧失农村的特质却又无法达到城市的规模, 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 农村规划发展的错误定位, 最终将导致农村丧失其吸引城市资源的筹码。

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来看, 农村慢生活的营造和保护也是牵引城市健康发展的绳索, 使其不至于在飞速发展的巨大离心力中偏离生活的轨道。因此, 城市周边农村“慢城化”对城乡发展都具有非常必要的意义。

2.2 可能性——“慢”的需求

此外, “慢城”概念中所强调的慢是提倡在宽松的环境中有效率、有思考、有品质、可持续的扎实发展。“慢城”理念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甚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更长远地发展, 这从某个程度上显示了“慢城化”的可能性。一方面, 这些农村在经济上基本都达到小康水平, 对经济发展的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 逐渐出现的第三产业也体现了这些农村对村庄生活品质的内在需求。因此, 在“慢城”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的当下, 这一区域的农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也最具“慢城化”的可能性。

3."慢城"理念下的农村规划思路与策略 (how)

虽然起源于欧洲的“慢城”规划理念对中国农村的规划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但是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政策法规等大环境之下, 针对沿海城市周边的农村“慢城化”规划思路和策略必须符合其自身成长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特殊需求。

以下通过一些对东南沿海城市周边农村的规划研究实例, 列举“慢城化”实践中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 试图通过体现出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 以抛砖迎玉的方式去探讨“慢城”慢城理念下的农村规划的思路与策略。

3.1 无处不生活——生活在空间上的延续性

城乡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农村的各个功能模块日趋单一化, 人们在各个功能块之间疲于奔命, 生活也变得片段化, 而片段之间的生活品质就被忽略和牺牲。“慢城”的规划理念便是要通过对过于单一的功能模块的多功能化, 去减少活填补被忽视的片段间隙, 连接分离的片段, 保持高品质生活在空间上的延续性。承担交通功能的道路系统是众多单一化模块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故鉴于篇幅, 仅以此为例进行讨论。

3.1.1 城乡交通的生活化

从城乡整体结构宏观层面上看, 农村不应该被看做是城市周边的散点, 而应该是一个慢生活系统的片区, 作为拉结城市, 为城市“降速”的功能带。这种关系的实现, 需要寻找到一个纽带, 并对其强化和补缺。城乡交通系统不应该只具有从城市抵达农村的单一交通功能, 更应看待为用以丰富这个抵达过程的一个空间。因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快速道路就是这个纽带关系最佳承载者之一。以舟山市定海区美丽海岛乡村休闲文化廊道 (以下称“舟山廊道”) 为例, 规划中的两条城乡交通线路被规划为两条景观廊道, 将沿线村庄整合其中, 复合旅游观光、劳动体验、体育运动等多种功能, 并将定海老城串联其中, 形成首尾相接的一个环形海岛休闲文化片区。 (p2)

舟山廊道保留了城乡交通的基本功能, 综合已有的农村休闲文化优势, 规划成为一个“处处景致”的环形慢生活片区 (p3) 。其中主要的策略有:1, 结合地形水系, 拓展交通的慢行层次, 整合车行、步行、骑行三大系统;2, 处理廊道整体节奏, 规划设计片段节点;3, 保护生态系统, 修复山体, 织补绿化, 整治水体;4, 统筹产业发展, 鼓励特色经济产业;5, 整合海岛特有农村文化资源, 维护宗教信仰, 促进邻里交流, 突出村庄的人文个性。

3.1.2 村域交通的生活化

从农村自身的聚落格局的微观层面上看, 慢城概念下的农村规划反对对城市肌理的简单模仿。农村的规划若以城市模式为蓝本, 必定画虎不成反类犬, 出现更多问题。以安吉大竹园规划为例, 通过在村庄内部丰富道路功能, 减少车行道数量和增加步行道等方式, 为村庄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优质生活空间。

大竹园中心村的规划道路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走向进行整理。五条横向尽端式道路尽端均设置小型生态停车场, 使得面向景观面的步行区域的通达性提高, 又不至于破坏步道系统的慢节奏和休闲氛围, 为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4) 。在组团道路设置时, 通过说服村民采用双向入户道路, 改为车库北入户农户的南面就多出一块步行空间 (p5) 。这块空间跟随房屋的进退、偏移自然形成收放的节奏, 刻意削弱了线性感觉, 并在这些空间里复合入多种功能, 如休息停驻、宣传展示、小型健身场地等等, 两侧的农户都朝着这个空间增开人行的入户门, 以激发更多偶然自发的邻里交流2。这不仅满足了所有住户需要南向主入口的需求, 也形成了一个适合亲密邻里交流的慢行空间。

3.2 无时不生活——生活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农村与城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天地的尊重, 它跟随地气的枯荣, 依照天时的作息体现了它最本真的气质所在。因此, 农村的“慢城化”除了强调生活在空间上的连续性, 同样也必须关注生活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它包含建造过程的生活化和生产过程的生活化。

所谓建造过程的生活化, 可以大致解释为对“工业化”规划模式和“统一”的建筑形式的抗争。在“慢城”规划理念之下的农村规划, 应提倡“手工”和“情感”构筑, 将农居的建造过程中视为农村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控制整体农村风貌, 提供细致丰富的菜单选项, 指导农民动手进行自主营建。

而所谓生产过程的生活化, 即是强调在规划和设计中保留支撑农村固有的生产形式的各项要素, 如农田、灌溉水渠、田埂、鱼塘等等, 并使其更好地融入生活, 体现农业生产对天地的特殊情感。

关于体现时间延续性的规划具体策略, 限于篇幅将不再具体展开, 笔者在未来的村庄规划的实践中也将进行持续的探索。

4. 乡村的反馈

总而言之, 慢生活, 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是一种积极的奋斗, 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周边的农村的“慢城化”研究, 着眼点在农村之上, 但意义却涉及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和一种对城市问题追根朔源的解决方式的探索。这甚至可以理解成为农村对城市的反哺过程。当然, 这个过程并不是仅仅通过农村规划能够完成的, 它更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和政策上的跟进。希望经过对农村各个层面的“慢城化”改革后, 其成效能超越各部分相加的总和。将农村定位为城乡一体化的主体, 从根本上转变农村模仿城市的规划模式, 从而缓释城市高速运转的压力, 传播“慢”生活的理念, 带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慢城——slowcity http://wenku.baidu.com/view/e900680e844769eae009edd3.html

[2]绍兴台门传统街区的继承思路[J], 倪书雯、于文波, 新建筑, TU984.12, 2010, (3)

慢城理念 篇2

关键词:国际慢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 引言

湿地本身是一个种群丰富的复杂生态系统, 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1]。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2]。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是指纳入林业系统规划的, 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 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3]。基于此, 结合旌阳国际慢城建设, 融入慢城元素, 以期提升丁家山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水平, 实现县全域旅游战略目标。

2 基本现状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丁家山湿地公园东至尚村河, 南至溪家边沿河直上丁家山水库, 西至绩溪南门岭, 北至桥埠村下南山, 总面积27hm2。交通条件优越, 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紧邻建设中的扬绩高速公路旌德连接线, 距京福高铁旌德站20min路程。

2.1.2 地质地貌

丁家山流域属于低山地貌。丁家山湿地公园地质属于杨子地层区下杨子分区皖南小区, 地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板岩、页岩。

2.1.3 气候条件

丁家山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光照适中, 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5.8℃, 年均降水量1490.5 mm, 相对湿度78%, 平均无霜天数231d。

2.1.4 土壤条件

丁家山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土壤主要是红壤、黄壤及水稻土, 主要土壤母岩为板岩。

2.1.5 水文条件

丁家山湿地公园水域由仕川河、浣溪河、丁家山水库组成, 属长江———水阳江水系, 水质良好。

2.1.6 动植物资源

丁家山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内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初步调查统计, 动物共有4纲11目22科30种, 植物有15科24属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梅花鹿,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虎纹蛙、大鲵、穿山甲、水獭、红隼等。主要湿地植物有河柳、垂柳、水杉、枫杨、酸模叶蓼、空心莲子草、虉草、陌上菅、鸭跖草等。

3 国际慢城介绍

3.1 慢城理念

慢城 (SlowCitiesorCittaslow) 是1999年自意大利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如今在欧洲及欧洲以外的地方已有相当规模,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慢城协会。一般来说, 慢城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体现出对小镇、居民与客人的关心呵护;保持小镇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在不丧失传统遗产的前提下, 融入工艺技术;承诺为所有人提供纯净的环境, 公平的交易与健康的食品, 并且为子孙后代着想, 一直保持高品质的生活。慢城是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具有独特的地方感, 拥有美食、健康的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节奏悠闲舒适的社区生活。

3.2 慢城创建

旌德县位于黄山东麓, 徽文化核心区。21世纪以来, 这个皖南小县城正以独具特色的“慢”映入人们视野。青山绿水, “慢”享自然之美;徽风德韵, “慢”感人文之味。2016年10月, 在“国际慢城2016中国年会”上, 旌阳镇成功加入国际慢城组织, 并获得授牌。据悉, 这是安徽省首个, 全国第6个“国际慢城”。至今, 全球已有25个国家145个城市宣称为“慢城”。

4 总体规划

4.1 规划目标

根据丁家山湿地公园的自然现状, 确定了以“皖南山水、慢城印象”为主题, 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突出利用植物综合生态功能, 创造一个各物种和谐共生、“林、湖”完美结合、具有皖南地域特色的湿地公园。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为前提, 营造一个生态稳定、各物种和谐发展, 具有皖南山水特色的优美景观, 发挥其净化水体、保护动物、蓄洪排涝等综合生态效益, 成为旌阳国际慢城的绿肺之一, 同时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和景观质量, 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重功能[4]。

4.2 规划原则

4.2.1 系统保护原则

多样性是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4]。利用系统理念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 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 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4.2.3 科学恢复原则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 结合湿地公园实际, 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 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4.2.4 合理利用原则

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开展科普宣教与休闲娱乐活动, 彰显国际慢城形象, 提高公众幸福感, 同时让公众在娱乐中感受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功能, 增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

4.3 功能分区

在规划区内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将山体、陆地、水岸、湖泊和湿地有机结合, 以山体为骨架, 道路为经脉, 水系为血液, 植被为肌肤, 文化为灵魂, 形成有机衍生, 立体拓展的景观网络体系[5]。根据湿地公园资源特征和分布情况、自然人文的完整性和管理便利的需要, 将丁家山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

4.3.1 湿地保育区

位于湿地公园的水库中心小岛缓冲带, 面积1.46hm2, 占5.4%。此区域是湿地公园范围内鸟类的主要栖息地, 以白鹭居多, 目前该区域未受到较大的人为干扰和破坏, 生境状态良好。在保育区内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另外, 在小岛上种植陆生植物, 小岛四周水域 (缓冲带) 开展退化湿地植被的重建和培育工作, 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4.3.2 恢复重建区

丁家山湿地公园内主要的河流区域, 面积16hm2, 占59.3%。该区域原有部分滩涂湿地, 是湿地公园重要鸟类栖息地。但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 原生湿地环境破坏较严重, 水生植被减少、退化, 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栖息环境变差。将上述区域划为恢复重建区, 在该区域内恢复水生植被和栖息地环境, 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4.3.3 合理利用区

合理利用区是湿地公园内主要的利用区域, 面积9.24hm2, 占34.2%。规划建设内容主要有旅游观光园、滨湖景观道等。

4.3.4 宣教展示区

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湿地生物净污等相关内容, 辅以宣传湿地起源、类型、功能等大众科普知识, 重视科普过程中体验型、参与型环节的设计, 面积0.1hm2, 占0.4%。

4.3.5 管理服务区

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区设在公园的入口处, 供湿地公园管理者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 综合服务区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及集散广场、停车场等服务场地和设施。服务管理区的面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游览条件, 面积0.2hm2, 占0.7%。

4.4 规划设计

4.4.1 道路系统

对外交通规划。在湿地公园东北侧修建景区大门, 道路两旁竖立两块天然巨石, 体现丁家山“皖南山水、慢城印象”形象意境, 简约而不简单。内部交通规划。车行系统:主干道:为丁家山周边现有的主干路, 从S323省道延伸到丁家山水库。整条主干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两旁种植当地树种, 并设置一整套符合国家标准的道路指示系统;步行系统。游步道即景点内部道路及分支道路, 路宽1.5~2m。游步道的组合因素包括栈道、阶步、栈桥、条石、块石、石屑等, 通过游步道将整个规划地块内的景观景区串联起来, 形成有序、和谐的观览序列。

4.4.2 水文系统

坚持水系保护第一的发展原则, 将园内各类型水域视为整体, 协同保护;保持水系景观和谐。控制丁家山河流沿岸污染源, 针对公园周围的山体绿地, 做好植被保护工作, 同时开展植树造林, 为湿地公园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以发挥园内水系的灌溉、观赏、美化环境等作用。

4.4.3 栖息地系统

在丁家山水库下的浅滩区设立水禽栖息地恢复区, 面积为5.17hm2。补植芦苇、菖蒲、陌上菅、肉根毛茛、虉草等滩涂植物, 营造适宜鸟类生存的浅水湿地环境, 吸引多种鸟类停留栖息。在特定水域, 划定鱼类产卵场保护区, 合理调度水闸, 补充湖区渔业资源。为有效保护重要生物种群和水生植物群落及其关键生态过程, 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水域内人工促进植被恢复, 种植苦草、黑藻、菹草、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等优良水生植物等沉水植被, 同时在人工种植沉水植被区域内采用浮网低拦技术进行围隔, 促进植被生长。使未来沉水植被覆盖率指标达到60%以上。

4.4.4 合理利用

在西双湖湿地公园的开发与利用中, 要把展示地域文化与湿地公园建设和谐关系结合起来, 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憩活动—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6]。丁家山公园周围山水相依, 植被茂密, 空气清新, 风景秀丽, 堪称“天然氧吧”。依托这些有利条件, 围绕旌阳慢城建设, 修整环湖盘山公路和登山步道等基础设施, 开展环湖骑行、登山远眺、湿地写生、科普宣传、风光摄影等旅游活动。

5 结语

丁家山湿地公园是以河流湿地为景观特色, 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 突出水土保持、生态防护等保护功能, 融慢城元素、地域民族文化和休闲活动于一体的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旌阳国际慢城的核心区域, 供游人徜徉游玩。

参考文献

[1]陈斌.解读湿地与湿地规划[J].城市环境设计, 2007 (1) :74~75.

[2]张丽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的国际进展[J].国土资源情报, 2004, 4 (2) :7~15.

[3]朱玉菲.阿拉善黄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河北林果研究, 2008 (9) :331.

[4]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8.

[5]叶惠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 2011 (19) :73.

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篇3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入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入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入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2.文明礼仪融入活动。将文明礼仪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幼儿既学会了观茶、闻茶、品茶的礼仪,又促进了礼貌待人、耐心倾听、愿意请教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桠溪国际慢城发展模式研究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追求“高速、高效”的发展方式, 城市规模不断蔓延, 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在不断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我们发现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我们的生活完全笼罩在一种快节奏的氛围下, 呈现出忙乱、浮躁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 并随之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 各个城市的地方性和民族性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国际性”。对城市专业化的空间设计和商业化的空间组织和运作, 非但没有造就所追求的空间特色, 反而导致城市原有的独特性和地方感逐渐消失, 变成了“无处不在的社区”。城市发展趋于同质化, 城市的个性走向模糊。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是否有必要放慢步伐来重新审视下我们的城市, 未来城市发展的出路在哪就成了各个城市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慢城研究概述

慢城一词是英语和意大利语的合成词——cittaslow, 意为慢节奏的城市。“慢城”最早源于“慢食运动”,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以美式快餐为代表的快餐文化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 改变了当地原有的传统习俗和生活节奏, 其中也包括意大利, 但强调速度和标准的美式快餐与追求情调与品味的意大利慢餐格格不入。在此背景下, “慢食协会”成立起来, 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了“慢城运动”。2010年11月27日, 南京高淳区桠溪“生态之旅”被国际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 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慢城, 有关慢城的一系列概念、理念等也逐渐被国内学者所了解。

“慢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理念和城市发展模式, 自兴起以来, 就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在国外, Mara Miele、Heike Mayer、Paul L.Knox和Sarah Pink等学者对它的发展的内涵、作用、发展路径、慢城运动及其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 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慢城概念与内涵的基本解析

目前, 关于慢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是由于慢城分布于各个发展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 具体发展的目的和路径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作为新兴事物, 慢城至今没有定形, 仍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国内很多的学者也只是在慢城宪章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 内涵大致包括慢城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回归与升华。它吸收了其中的精髓,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种更为人性化和更具人文主义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其思想充满了对人的关爱、对地方自然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对丰厚精神体验的诉求与实践, 是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终极发展理念。

2. 慢城发展类型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仍较少, 目前仅有赵四东、杨永春等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慢城发展形成的过程及不同主体在发展过程的地位、作用, 将慢城发展类型划分为四类:自然发展型、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自下而上的组织联盟型和综合发展型。另外, 他们还指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不同城市申请加入慢城组织的目的的不同, 可分为保护本土文化型、发展特色旅游型、追求持续发展型等。

3. 慢城发展机制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慢城为核心, 研究其发展机制。总结起来, 普遍认为“慢城运动”源于“慢食运动”, 慢食主义的推行对于慢城的建立和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必须明确, “慢城运动”虽是在’慢食运动”中衍生出的, 但两者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 二者存在着互动关系。“慢食运动”产生“慢城运动”, 慢城作为慢食运动的产物, 一旦形成就会为慢食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场所和环境条件, 慢生活和慢旅行模式作为慢城的典型体验是建立慢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 对国内城市发展建设的启示及其应用

作为对高速度和高效率的现代生活的一种回应, 慢城的出现和发展为国内众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特别体现在因地制宜实施科学规划、发扬地方特色传统资源、塑造优美的生活空间、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培养可持续的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

国内学者在对慢城研究的基础上, 将慢城主义引入到实际的规划设计之中, 如旅游景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城镇规划等。这些规划并非生搬硬套慢城的发展模式, 更多是通过引入慢城的理念, 以便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资源, 更多的关注人的生活品质和感受。

总体上来说, “慢城”仍属于新兴事物。关于它的研究至今仍未得到深入的开展, 特别在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慢城研究亟待深化。

二、桠溪国际慢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 区位与政策层面

从区位环境层面来说, 桠溪慢城地处“江南圣地”的高淳, 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越。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安逸宁静的生活环境, 使其生活节奏明显慢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同时, 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使得桠溪慢城的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旅游客源优势。相对封闭的环境而言, 也使得传统的生产和手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从政策层面来说, 桠溪慢城的发展本身就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因此在政府的政策上给予了相当多的支持, 并针对慢城发展特色专门制订了《高淳国际慢城规划》。为了避免慢城发展的孤立性, 立足于桠溪慢城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一带、一心、四区、多点”的慢城发展格局。

2. 文化和传统层面

慢城发展的理念核心在于一个“慢”字, 从本质上来说, 慢城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城市形态, 更反映了一种哲学理念。

从文化传统层面来说, 慢作为我国传统的哲学理念, 自古以来便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作为传统的江南水乡, 更是强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这些都是桠溪国际慢城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慢, 城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习俗的传承。作为吴楚古地, 桠溪慢城保存了大量的极为珍贵且极具地方特色的习俗和传统 (目前已有多项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很多习俗和传统仅仅通过口头上的代际相传。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不仅是桠溪慢城的特色所在, 更是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所在。

3. 经济发展层面

慢城强调“慢”, 但并不意味着不发展。慢城的“慢”是相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城市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以环境能耗为代价的“快”发展而言, 慢城更加的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2010至2011年, 慢城桠溪居民的人均收入均超过9 900元。而这些收入中, 60%来自当地的有机特色产业。就人均GDP水平来说, 慢城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远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同时在产业构成中, 当地的特色传统农业、生态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占90%以上。从产业结构来看, 也符合慢城的发展要求。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

1. 存在问题分析

桠溪慢城作为国内首个被“国际慢城联盟”组织认可的慢城, 它的存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慢城的出现和发展为国内众多的中小城市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视角和模式。但作为新兴的事物, 慢城至今仍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桠溪慢城的实际情况来看, 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1) 公共配套设施不齐全

从国外慢城的发展来看, 慢城虽然限制私家车的通行, 但并不意味着交通闭塞和落后。国外的很多慢城市都拥有极为便捷的公共交通, 居民出行非常方便。同时公共的体育设施和休闲游憩场所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 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从这点来看, 桠溪慢城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的。桠溪慢城虽然已经建成了多层级的慢行系统, 但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本地居民设备的使用率低下。而且由于管理上的不到位存在乱收费现象, 外来游客也基本不使用, 出行仍主要以私家车为主。本应大力提倡使用的慢行设施成为摆设, 至于其他的公共锻炼和游憩设施基本属于空白。

(2) 民众的慢意识不高

从国外慢城的发展来看, 慢不仅是生活节奏, 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 是对生活品质的注重和追求。在调研的过程中, 通过和当地居民的交谈和亲身体验可以发现, 虽然桠溪慢城的很多居民关于“慢城”能够谈一些看法, 但基本大都只是关于慢城的定义和标准等一些最基本的认识。对于真正的慢城实质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更谈不上把慢城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生活节奏上, 当地居民则是忙于利用“慢城”这个招牌带来的旅游客流来发展农家乐以及各种政府性质的“做秀活动”, 慢城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生活理念和态度的转变,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慢了游客, 快了居民”, 这与慢城的发展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3) 发展理念本末倒置

慢城并非不发展, 也不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但首先要考虑的是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慢城发展特色旅游业, 是在民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之上, 兼顾发展旅游业、高效农业以及各种特色传统手工业。桠溪慢城在发展中, 过于偏重经济利益发展, 民众一味追求经济收入的增加, 忽视了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更有甚者, 出现了外地居民专门来到桠溪慢城租赁门面房专门发展农家乐的现象, 整个慢城小镇热衷于农家乐发展热潮。

(4) 对历史建筑保护力度不够

老建筑见证的是历史的发展, 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居文化和艺术, 具有极大的开发和保护价值。高淳片区的建筑风格本为混合型的, 既带有徽派建筑的古朴典雅, 又带有苏南香山派建筑的通透轻盈。但桠溪慢城在旧村改造过程中不顾这一特色, 盲目的将建筑风格完全改成千篇一律的徽派风格, 破坏了原有的风格。而且由于一味地追求发展农家乐, 将大量的古建筑拆除, 从而替之的是各种现代建筑。

2. 发展建议

这些问题都是桠溪慢城在发展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 慢城的发展仍未定型。对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桠溪慢城来说, 存在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针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转变发展理念

慢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提高, 慢城的发展不能只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有关部门和当地的民众都应该认识到:1) 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 相应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特别需要的, 特别是传统的民俗活动;2) 农家乐是外地游客体验慢城生活的途径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发展, 但绝不能因此而破坏环境和历史遗迹;3) 慢城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 要尊重历史和传统, 要保持地方的特色, 避免盲目的跟风和模仿;

(2)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 真正受益的还是当地居民, 提升的是居民的生活质量。桠溪慢城要进一步完善慢行交通体系, 形成以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为主, 私家车为辅的多级慢行交通系统。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确保慢行设施的实施到位。同时, 结合慢行道布置丰富的休闲游憩设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的品质, 更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除此之外, 各种公众活动和锻炼的设施场所也是亟需增加的, 应逐步形成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体系。

(3) 民众慢意识的提高

一个慢城的发展水平如何, 当地民众的生活意识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慢不仅是一种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 更是一种生活观念和态度, 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哲学观念。它体现在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传统美食的注重, 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 慢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 并非一蹴而就的, 在慢城发展的初期往往会被忽视。作为处于发展初期的桠溪慢城, 在注重民众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 要逐步通过慢生活环境和慢行设施的建设来引导民众慢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慢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 它的出现给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道路。在目前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和城市问题日愈加剧的背景下, 它的发展模式特别值得中小城市借鉴。同时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来说, 它的发展理念也是值得借鉴和应用的。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于慢城的研究刚刚起步, 很多领域仍是处于空白。例如在慢城发展的内质机理探讨、中国式慢城发展模式理论探讨、区域背景下慢城模式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发展探讨以及慢城发展活力探讨等这些方面仍是空白, 有待相关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朱晓清, 甄峰, 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2]张明斗, 王雅莉.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3]赵四东, 杨永春, 齐君等.慢城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以晋北中部城镇群为例[J].规划师, 2012.

[4]王立.国外慢城市生活研究进展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 2012.

[5]张明斗, 杨霞.慢城现象:理论评述与城市发展启示[J].江淮论坛, 2012.

上一篇:惯性稳定平台下一篇:土地确权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