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2024-10-03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精选12篇)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2]。高血压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目前我社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4],减少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防治是防治高血压及并发症最好的办法。2006年3月~2007年3月,笔者通过一年的实践,体会到社区防治高血压有效可行,可减少费用、方便患者。现将防治过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通过体检调查发现,辖区有高血压患者406例,其中,男226例,女180例;20~29岁5例,30~39岁26例,40~49岁92例,50~59岁208例,60~69岁43例,70~79岁26例,80岁以上6例。糖尿病104例、高血脂52例、冠心病3例;肥胖5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规律、饮食情况、患病及用药情况等,并且做到定期随访。

2 防治方法

2.1 宣传教育

对35岁以上患者中血压偏高且确诊者,给予行为干预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患者每季度开展1次形式多样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生治疗的必要性。建立高血压俱乐部,让患者之间、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使其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结果有大概的了解,从思想上认识到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2.2 危险性评估

每年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评估,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优良、尚可、不良3个等级。优良:全年有3/4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尚可:全年有1/2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以下;不良:全年有1/2或以上血压记录在140/90 mm Hg以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层[5],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脑血管危险性评估,使其了解自己病情的重要性,增强防治的依从性。

2.3 生活方式干预

要求认真改变生活方式,戒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膳食适当,限制钠、脂肪摄入量,多食蔬菜、水果,节制饮酒,坚持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讲究心理卫生。无论是优良、尚可、不良高血压,还是单纯期收缩高血压,均需认真、持久地将上述各项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即使已经接受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并且要持之以恒。

2.4 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根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酌情为其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治疗。降压治疗的目标[5]: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 mm Hg,糖尿病患者降至130/80 mm Hg以下,出现肾脏损害的降至125/75 mm Hg。降压药的用药原则:(1)从单药低剂量或两种药物低剂量联合开始,单药剂量未达标,更换另一类药物,增加剂量;低剂量联合未达标,则采用较高剂量联合;如果还不达标,联合第三种药物。采取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同时使不良反应最小,如疗效不满意可以逐渐增加剂量。(2)为了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 h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防止血压波动造成的猝死和卒中或心脏病发作。(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最低剂量单药治疗不满意时,采取联合用药方式。

2.5 6类降压药物的选择

2.5.1 利尿剂

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尿剂有利于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从而降低血压;同时还能引起血管的扩张,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性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为痛风。

2.5.2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交感神经起作用,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禁忌证为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

2.5.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扩张动脉血管来降低血压,适用于年轻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蛋白尿。对服用其他药物出现较多副作用的患者,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禁忌证为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2.5.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类似作用机制,但是更加直接、全面。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如科素亚,适应证为高血压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肾脏损害者及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大患者,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禁忌证为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2.5.5 α-阻滞剂

适应证为高血压伴有前列腺增生、高血脂。禁忌证为体位性低血压。

2.5.6 钙通道阻滞剂

一般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低肾素活性的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且不影响血糖和脂质代谢,不良反应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度降压,以免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

所有患者应根据上述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选择降压药,开始用一种药,用药后两周复查1次血压,效果不好时联合用药。同时,对有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合理治疗。

3 结果

经过1年左右的观察,除2例患者患恶性肿瘤死亡,1例原有冠心病复发,手术过程中死亡外,大多数患者血压控制为优良,未发生脑卒中及心肌梗死事件。

4 讨论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社区管理高血压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社区医院贴近百姓、服务态度好、药品价格便宜、疗效确切,使患者没有了到医院看病难、药品价格高的恐惧感,适合农村经济水平偏低、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因此,社区医院具有方便、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所以,社区管理高血压的模式要继续加强,坚持不懈,把高血压病控制在社区,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健康。

摘要:近些年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例不断增加,通过对辖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管理防治,建立社区管理高血压的模式,有效地防治高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和病残总危险,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方便患者,提高其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朴湘红,赵梅静.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就诊特点及诊疗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55-156.

[2]刘瑛,赵子彦,赵生法,等.城市老年人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12-13.

[3]苟志平,宋镇,周黎黎,等.有家族史高血压病患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2-4.

[4]陆再英.高血压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92-94.

[5]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3.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篇2

高血压,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了解高血压,重视高血压,高血压可治,并发症可防!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规律服药、勤测血压、定期复查、不适随诊。保护心脑肾、远离并发症;战胜高血压,生活更美好!

通过健康讲座,为在院病人及家属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健康体重,健康血压”“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自己在家中如何监测血压”“如何正确服用降压药”等核心知识理念。

高血压病的防治 篇3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发病原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的,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导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约有1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的升高是因为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及疾病所致的一种临床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按照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根据血压水平,相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将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高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成年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安静休息时,动脉血压≥140mmHG(收缩压)或舒张压≥90mmHG时,可确诊为高血压,这个标准适用于男性、女性任何年龄的成人。

根据2005年高血压指南分为六类,即利尿药,β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药和β受体拮抗药。

(1)利尿药:通过利尿排钠,降低容量负荷,改善增高的血压,主要具有降压作用的排钾类利尿药有噻嗪类及襻利尿药兼有排钾及护血管作用的利尿药,如吲达帕胺,以及排钾保钾双全作用的固定复方制剂,如氢氯噻嗪。

(2)β受体拮抗药,通过降低心率及交感活性,使心排血量降低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常用于高血压治疗的β受体拮抗药有普荼洛尔、美拖洛尔拉贝洛尔等。

(3)钙通道阻滞药,通过拮抗平滑肌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从而发挥扩血管,以及降低心排血量的降压作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通过抑制ACE酶,使血管紧张素Ⅱ减少,增加缓激肽生成而降压,主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AT,受体有可能继而激活AT2,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主要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6)γ受体拮抗药,通过拮抗血管平滑机上的γ1受体,使血管扩张而降压,主要的药物有多沙唑嗪,哌唑嗪等。

(7)固定复方制剂,通过不同降压机制药物的小剂量联合起到协同降压作用,不良反应下降,主要药物有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片,复方罗布麻等。

高血压治疗要合理选择,适宜有效的降压药物,具体的选用原则有:

(1)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应当针对有明确高血压或伴靶器官损害者及相关临床疾病的高血壓患者。

(2)降压治疗中本着个体化的原则,例如以容量增高为主的高血压或老年人以钙通道阴滞药和利尿药作为优先初始治疗。交感活性增高无代谢综合症的患者以β受体拮抗药作为初始治疗,有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激活或有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为基础治疗。

(3)高血压的治疗要本着时间治疗学原则,对非构型(夜间高负荷血压)以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效,控释剂型抗高血压药物或改变服药时间,以保证全天的血压平稳控制。

(4)高血压分层治疗①低危和中危组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常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导治疗,当无效时间考虑药物治疗,如有代谢综合症,可考虑首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如无代谢综合症,可考虑但有心率偏快,可使用β受体拮抗药;②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无危组因素,但血压水平在3级(>180/110mmHG或有1-2个危险因素而血压水平在2级(160-179/100-109mmHG),通常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要使血压值达标(<140/90mmHG)一般应用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治疗也可以应用固定复方制剂。

有心脏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血压在1.2级水平的高危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但LVEF>50%。通常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联合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药或在β受体拮抗药的基础治疗上联合钙通常阻滞药治疗。

有肾脏靶器官损害者(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血压在1.2级水平的高危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现象,尿常规或尿蛋白/肌酐比异常,临床药物治疗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作为基础抗高血压药物,通常采用双倍剂量,在血压没有达标时(<130/80mmHG)可联合应用疏通道阻滞药。

有血管靶器官损害(颈、股等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血压在1.2级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多数为高龄,血压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为特征,治疗方案以钙通道阻滞药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为首选。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选择依从性好,不良作用小,强效且平稳的药物,尽可能减少血压的波动,避免增加不良的代谢异常,以达到较好的改善靶器官损害,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风险。

高血压的预防原则:

(1)合理饮食,主要是低盐低脂,控制甜食,多饮甜食会促成肥胖,肥胖可加速成为高血压病患者。

(2)适量运动,多做有氧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性运动可有效预防高血压。

(3)健康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不良的情绪也是高血压的原泉,保持良好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都至关重要。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篇4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社区检测防治,社区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疾病, 它已成为现代人类的主要威胁之一,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当血压高于正常时, 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显著增高, 因此, 合理地控制高血压, 积极开展社区预防—检测—治疗, 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社区是人们从事生活、生产的基本环境, 以社区为基础, 积极开展高血压的检测、防治, 有助于提高血压的达标率和控制率, 现对我院所辖社区40例正常高值和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35岁~55岁。血压检测:体态为卧位或坐位, 测前维持状态5 min, 仔细测量2次血压, 间隔2 min, 取平均值, 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增高。观察期间, 开始测血压每天1次, 3个月后每周1次。判断标准与分级标准:按1999年WHO/ISH标准进行危险分层。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查, 以便寻找靶器官损害的依据, 评估患者相关器官的情况, 并作出治疗决策。

血压130~139/8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正常高值) 28例, 危险因素 (遗传、肥胖、酗酒、嗜盐等) 1~2个, 属低危, 无合并临床症状;血压140~159/90~99 mm Hg (1级高血压) 12例, 危险因素2~3个, 属中危, 血脂异常者7例, 合并糖尿病2例, 左心室高电压1例。

1.2 防治方法

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 建立健康档案, 进行健康教育, 确认可能改变的生活方式, 提高检测者的自我保健防护能力, 一级预防的内容贯穿血压控制的全过程: (1) 首先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控制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与益处, 调动起积极性:推荐钠的摄入量, 每日小于6 g盐 (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瓶盖) ;建议改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嗜吃咸菜、酱豆腐;多吃水果、蔬菜, 喝新鲜牛奶、豆类制品, 补充钾和钙。 (2) 肥胖者控制体重:只要降低体重的10%~15%, 就可以使血压有实质性的改变, 体重往往不容易控制, 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自信。 (3) 锻炼:每日至少30 min的规律性运动, 可以获得功效:降压、减重、改善睡眠、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从小量运动开始, 但不要进行举重和静态用力憋气项目。 (4) 戒烟限酒:吸烟能降低服药的顺应性, 并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 家人应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最好不饮酒, 或每日饮酒量男性控制在20~30 g以下, 女性控制在10~15 g以下。 (5)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压力和情绪忧郁既可导致高血压, 又能影响降压治疗效果。应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鼓励他们参加体育和文化社交活动。

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以外, 适当应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采取个体化原则, 从一种药物开始, 尽量单纯治疗, 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均可认为是一级降压药。美国预防检测与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建议, 噻嗪类利尿剂应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起始用药[1]。

2 结果

经非药物治疗后, 正常高值中21例已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收缩压<130 mm Hg, 舒张压<85 mm Hg) ;1级高血压中, 经非药物治疗和服单一小剂量降压药物后, 均已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血压 (收缩压≤140 mm Hg, 舒张压≤90 mm Hg)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青年人、中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降至理想或正常血压, 老年人降至正常高值[2]。传统的治疗目标是收缩压<140 mm Hg, 舒张压<90 mm Hg.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预防提出:若无副作用, 将血压降至130/90mmHg更为理想, 尤其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 有肾功能不全和尿蛋白大于每天1 g的患者, 其血压目标应该是120/75 mm Hg[3].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文件指出, 人的寿命15%取决于遗传因素, 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 60%取决于自己———“自己便是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的干预方面, 社区医生优于专科医生。21世纪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常见疾病是生活方式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生活方式病之一。高血压的许多危险因素通过干预是可以控制和消除的, 因此, 调整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危险因素的非药物治疗, 在高血压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在健康教育、医疗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 社区防治可在患者中提高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社区医疗有利于对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指导,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专科医生由于种种原因, 均向患者强调一级预防, 亦常常忽视有关饮食和规律锻炼的健康咨询。青少年很难从专科医生那里得到戒烟的信息。

早期综合治疗高血压, 可以使高血压并发症减少50%.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疾病, 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抗高血压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非药物治疗措施, 可轻度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 且无不良反应, 临界和轻度高血压患者, 首先应调整生活方式, 即使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也应将“优化生活方式”作为治疗的基础, 并贯彻始终。大量资料表明,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是预防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1.

[2]施榕.社区预防与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06.

高血压防治知识 篇5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个人的健康。

* 2002年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1.6亿高血压,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与1991年相比,2002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

* 目前我国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明显(发病低龄化),女性更年期后高血压显著增高,儿童高血压也不少见(往往被忽视,儿童期高血压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美国每3个成年人就有1人高血压,美国55岁血压正常的人90%以后会发展为高血压,我国6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进一步诊治。非同日3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

2、高血压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 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许多人发病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因无不适而疏于防范。许多在体检或就诊时被偶然发现,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检查才发现高血压,因此被称为“无声杀手”。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危害更大。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比例高,易发生恶性高血压。

3、心脑血管高血压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高血压是中风(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出血、脑梗死80%由高血压引起,全国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2/3病人致死或致残。

* 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

*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 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或透析维持生命。* 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

*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

* 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

* 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

* 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增加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措施,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60分钟,有利于调节血压水平。*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克,收缩压升高2毫米,舒张压升高1毫米汞柱。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健康人每天饮酒应限量:即啤酒小于5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白酒小于1两。妇女减半,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

* 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剧烈运动、危险作业、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 治疗不规则,用药不按时或忘记服药是造成血压波动较大。* 血压骤然升高常导致急性心脏病和中风发作,故保持血压稳定十分重要。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 吸烟是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危害您和家人的健康,目前我国每天有2000人因患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而死亡。国际社会公认,吸烟危害健康,应坚决消除吸烟这一社会公害。

* 大吃大喝是不良生活习惯。无节制的摄入大量动物脂肪,能量过多,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大量饮酒是不良生活习惯,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运动,合理膳食,保持体重,心理平衡。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限酒可降低收缩压2–4 毫米汞柱,规律体育锻炼可降低收缩压4–9 毫米汞柱,限盐可降低收缩压2–8 毫米汞柱,合理膳食可降低收缩压8–14 毫米汞柱,肥胖者减重10公斤可降低收缩压5–20 毫米汞柱。

* 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可调节血压,强身健体。健身运动要做到持之以恒。*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终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7、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 高血压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损害,导致心脑血管事件。血压水平与中风危险性连续正相关,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危险有关。2002年100万人群资料分析表明,血压越高,心肌梗死、中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

* 国内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 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有利于预防中风。

* 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发生。

* 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国内大规模降压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减少40%。

* 中国及国际大规模降压治疗预防中风再发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血管病患者的中风复发危险减少28%,并减少心脏病发生。

8、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高危病人和血压中重度升高者,应尽早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性治疗。

* 低危病人和血压轻度升高者,可先进行生活方式改善性治疗,观察数月以后在必要时加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140/90 毫米汞柱;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毫米汞柱;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小于130/80毫米汞柱。

9、合理选择、长期规律服药。

* 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需长期规律服药控制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合理选择降压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维持降压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合理是理想的降压药。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用药,长期有效平稳降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医患长期配合、坚持合理的治疗方案。

* 高血压应定期复查,建议每月一次(至少3月一次);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治疗率25%,控制率仅为6%,处在极低水平。我国有1.1亿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1.2亿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1.5亿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

* 每个人都有权懂得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告诉其他人。* 加强宣传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 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青少年应作传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使者。

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防治高血压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21-2

高血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的特点[1],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有病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太少所致。因此,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关键。2008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对15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个性化的宣传教育,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防止高血压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高血压病病人150例,男95例,女55例;年龄40岁~85岁,平均62岁;早期高血压病45例,二期高血压病70例,三期高血压病35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32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88例;有高血压病家族遗传史38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对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服药的依从性、血压监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自我保健意识等的认知情况。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本研究显示,80.5%的病人不能遵医嘱长期规律服药,68.4%病人不能自我监测和记录血压,5.0%病人仍未戒烟酒,48.0%病人饮食方式未得到改善。通过各项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心理护理,所有病人对以上问题认识有所提高,并能自觉地配合高血压病的防治。

3高血压病的观察及护理

3.1分析高血压病控制不理想的因素[2]①治疗依从性差:是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病人对降压药物及服药的方法、用量、时间的认识不足,对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负性情绪的影响:高血压病早期或轻症时常被忽视.当重要器官受累时又易产生恐惧、焦虑,这种情绪波动容易使血压升高。③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病病人常喜吃高钠、高脂肪、高热量饮食。④不能合理安排生活:病人自控能力差,生理能力差而导致血压波动。

3.2血压监测①定期测量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时,需要每周测1次,必要时每天1次;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以下后,每月测量1次。②准备1个自我监测本,将每次测量的血压数值进行准确记录。③家中自备的血压计应每半年到指定的血压计监测部门,校对1次,以保证血压计的准确性。④正确测量血压。测血压前应让病人休息5min,剧烈运动后应休息30min后测量;测量的部位应固定于同一肢体,通常选右上臂血压为准,间隔1min~2min重复测量,取2次计数的平均值记录,以减少误差;偏瘫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在健侧肢体;吸烟、饮酒后暂不测量;测量时应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3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干预的每位病人都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记录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有无过敏史、有无吸烟、饮食习惯、服药情况(包括自觉服药、被动服药、经常未服药),是否每天都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否了解自己的病情等。定期随访并跟踪记录,及时了解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以便根据现状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

3.4坚持遵医行为,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高血压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许多病人不能坚持按医嘱服药,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诱因。病人自以为症状缓解、血压降低了就自行减量甚至停药,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应严格按照用药原则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环节。

3.5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高病人药物依从性的关键。由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生的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向病人提供有关的知识,回答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从而形成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良性循环[3]。Becker认为,通过医患亲密交流。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以此来强化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由此所产生的动力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程度[4]。

4健康教育内容

4.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高血压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机体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我们在给病人进行宣教的过程中要强调这种方法应贯穿于每一位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生活的始终。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生活等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

4.1.1合理膳食改变病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应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少量多餐饮食,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的高血压病饮食原则。指导病人少吃或不吃煎炸及腌制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需要,控制热量摄入,根据病情不同,给予低盐(每日5g以下)或无盐饮食,并要讲究烹调方法。对合并肾损害病人,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教育病人戒烟限酒,说明烟酒是诱发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4.1.2减轻体重坚持有氧运动,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指导病人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减肥。避免剧烈运动,强调有氧运动。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骑车、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瑜伽、气功等。运动强度应据运动时的心率来判断(最大心率=170一年龄),尤其老年人应注意,对中青年最好每次运动时心率应大干120/min,每周运动3次~5次,每次持续30min~60min较好。但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

4.1.3保持心理平衡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高血压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长期抑郁、情绪激动或精神、心理压力过大是血压升高的诱因。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向家人、朋友倾诉。指导病人采用放松疗法,如

(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221页)

听音乐、读书看报、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与此同时,还应指导病人的家属给病人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

4.2学会自我监测预防并发症自我监测可使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身体状况及用药水平[5]。所以学会自我监测、自我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要求病人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血压、肝肾功能、眼、血脂、血糖及心功能等。指导家属学会观察和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6、7]。

5小结

通过给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掌握了高血压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血压得到良好控制,从而缓解了病情发展,减少了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218.

[2] 刘志芳.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6):124-125

[3] 戴俊明.原发性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43—144.

[4] Becker MH,Maiman LA.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811ce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J].Med Care,1975,13:10.

[5] 尤红.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C):1311-1312.

[6] 陈希萍,潘杰,李子萍,等.高血压病病人杜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5B):1223-122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2年来收治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年龄20岁~42岁;经产妇12例, 初产妇26例;孕周31周~42周, 其中31周~37周8例, ≥37周30例;单胎36例, 双胎2例。妊娠期高血压2例;子痫前期34例:轻度18例, 重度16例;子痫2例。孕产妇无死亡, 剖宫产23例, 阴道助娩15例。

1.2 症状与体征

妊娠期高血压2例, 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140/90 mm Hg, 尿蛋白阴性, 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子痫前期34例:子痫前期轻度18例, 妊娠20周以后出现血压≥140/90 mm Hg, 随机蛋白尿 (+) , 同时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子痫前期重度16例, 血压≥160/110 mm Hg, 随机蛋白尿≥ (++) ;子痫2例, 血压150~200/90~130 mm Hg, 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抽搐。诊断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1]第七版教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1.3 心电图检查

38例孕产妇的心电图检查中有13例心电图异常, 其中10例心动过速, 1例ST-T波改变, 1例心律失常, 1例左心衰竭。

1.4 治疗方法

(1) 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天不少于10 h, 坚持左侧卧位, 减轻子宫的右旋, 增加血液回流, 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2) 镇静:首选地西泮, 其具有镇静、抗惊厥、松弛肌肉的作用, 对胎儿影响小, 口服2.5~5 mg/次, 3次/d;或5 mg睡前口服;或地西泮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推注 (不少于2 min) , 抽搐过程中应用要注意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以免引起心搏骤停。 (3) 解痉治疗:首选药物仍是硫酸镁, 硫酸镁可以预防及控制子痫抽搐, 对于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 先静脉点滴负荷剂量, 即25%硫酸镁注射液20 m 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 50滴/min。继而25%硫酸镁注射液6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 L静脉点滴, 1.5 g/h, 20~25 g/d, 产后24 h可停药。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膝反射、呼吸、尿量, 监测血镁浓度, 准备钙剂解毒。一旦出现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16次/min、尿量少于25 m L/h或少于600 m L/24h等中毒反应需停用硫酸镁, 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 L。 (4) 降压药物:目的是延长孕周和改善围生儿结局, 理想的降压药应是安全、有效、便于控制调整、对母儿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不影响子宫胎盘的灌注。血压≥160/110 mm Hg时, 应用降压药物降压治疗, a) 硝苯地平10 mg, 口服, 3次/d, 24 h总量不超过60 mg;b) 甲基多巴250 mg, 口服, 3次/d。 (5) 扩容:仅用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及贫血者, 可选用人血清蛋白、全血、血浆等。 (6) 利尿药物:对于全身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者给予呋塞米、甘露醇等利尿治疗。 (7) 适时终止妊娠。治疗的同时要心电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发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必要时终止妊娠。

1.5 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选择[2]

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 终止妊娠的指征如下: (1) 子痫前期患者积极治疗, 24 h~48 h无明显好转者; (2) 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 或孕周不足34周, 而胎盘功能减退, 胎儿已经成熟者; (3) 胎儿未成熟, 可应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4) 子痫控制后2 h。分娩方式的选择椐病情和宫颈条件决定: (1) 病情得到控制后, 宫颈条件成熟, 先人工破膜, 羊水清亮无污染, 给予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儿变化, 如果病情加重, 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2) 引产失败, 宫颈不成熟, 胎儿窘迫等有产科指征者, 均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组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经阴道自然分娩5例, 经阴道助娩分娩8例, 死胎2例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剖宫产术23例, 剖宫产率达60%, 剖宫产指征包括:胎儿窘迫、巨大儿、臀位、子痫。

2 结果

2.1 产妇结局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2 新生儿结局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 4例新生儿重度窒息, 2例新生儿死亡, 分别占5%, 10%和5%, 新生儿体重:1 600~2 499 g 15例, 2 500~3 900 g 22例, >4 000 g 1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 尤其是先兆子痫、子痫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因素。母儿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子痫前期重度和子痫期, 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伴发多脏器功能受损, 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等甚至死亡, 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虽然危害大, 发病率高, 但其是可以防治的, 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做好孕期保健。

4.1 孕期保健必须从孕早期开始, 即从发现怀孕到孕

12周就要到当地妇幼保健院或者医疗部门做首次检查, 首次检查应全面系统, 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手册, 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 预约下次检查时间。整个孕期应体检不少于5次, 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从而筛查出高危因素, 对高危孕产妇要建立专册, 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使孕妇掌握基础的孕期保健知识, 重视孕期检查, 并了解孕期检查并不是只做B超, 每次检查均要查血压、体重, 看有无水肿等, 从而预防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4.2 孕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要注意休息, 每日应保证不少

于10 h的睡眠时间, 同时减轻心理负担, 保持心情愉快, 坚持左侧卧位, 以减轻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压迫, 增加血液回流, 从而改善子宫和胎盘的血液供应。

4.3 饮食应注意进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钙、

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从孕4个月开始每日补钙1~2 g, 不但可以补充孕期胎儿和孕妇对钙需求的增大, 而且还可有效地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适当减少盐和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避免过度肥胖。

总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点要做好一级预防, 这就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重视孕期保健工作, 应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使孕妇及家属懂得疾病的危害, 并自觉接受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 预防其发展, 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2.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诊断和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 根据1999《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0 mm Hg, 则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 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 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关闭不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药物性高血压、中度以上贫血等方可诊断。

1.2 临床资料

老年高血压510例, 男314例, 女196例, 年龄60岁~93岁, 平均年龄67岁, 60岁~70岁312例 (61.2%) , 71岁~80岁186例 (36.5%) , 大于80岁12例 (2.4%) 。老年前期 (老前期) 高血压192例 (38%) , 老年期高血压318例 (62%) 。老年前期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98例 (62.3%) , 混合型高血压120例 (37.7%) 。

伴有心血管病变50例 (9.8%) , 脑血管病48例 (9.5%) , 肾脏损害66例 (13%) , 脂肪代谢紊乱194例 (38%) , 糖尿病71例 (14%) 。

心血管病变50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20例 (40%) , >10年的30例 (60%)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23例 (46%) , 老年期高血压27例 (54%)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8例 (76%) , 混合性高血压12例 (24%) 。

脑血管病变48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12例 (25%) , >10年的36例 (75%)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36例 (75%) , 老年期高血压12例 (2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0例 (62.5%) , 混合型高血压18例 (37.5%) 。

肾脏病变66例中, 高血压病史<10年的14例 (21.2%) , >10年52例 (78.8%) 。其中老年前期高血压18例 (27.3%) , 老年期高血压48例 (72.7%)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6例 (54.5%) , 混合型高血压30例 (45.5%) 。

2 防治体会与分析

2.1 将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贯穿高血压防治的始终。

改变生活方式:所有患者包括需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适时采取改变生活方式的措施, 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同时得到专家支持和定期强化。笔者体会除一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外, 还需增加电话随访次数, 医生要将电话随访做成电话关怀, 可明显促进患者的依从性。健康教育内容数据化:例如减轻体重, 许多研究都证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 体重指数 (BMI) ≥28为肥胖, BMI≥24为超重, 指导患者科学减肥, 使BMI逐渐降至正常范围。限制钠盐, WHO建议每天氯化钠摄入量不超过5 g, 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膳食钠盐入量大大超过这一标准, 北方15~19 g/d, 南方7~12 g/d。增加钾盐,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钾与血压之间呈负相关, 钾对血压的作用独立于钠,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摄钾量应为每日4 g, 我国一般为每日2~3 g。增加钙摄入量, 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钙摄入量应为800 mg, 而我国成人每天钙摄入量300~500 mg。

2.2 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总体危险, 降压的同时应治疗所有的可逆性危险因素,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患。控制血压目标值:高血压病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高危患者 (冠心病、糖尿病、肾病) 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 Hg以下,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2]。鉴于舒张压过低有害, 舒张压应保持在60 mm Hg以上。

2.3 选药原则

从药物依从性和降压的平稳性考虑, 老年人最好选用长效制剂。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联合用药可有效降压, 同时可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注重个体化原则, 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

2.4

随访药物治疗483例, 至2013年3月底统计, 用钙拮抗剂 (CCB) 治疗达标377例 (78.1%) , 其中单用钙拮抗剂达标208例 (55.2%) , 需加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和β受体阻滞剂69例 (44.8%) 。单用ACEI达标106例 (21.9%) 。

3 讨论

本文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说明老年高血压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高血压的发病高峰年龄在60岁~70岁 (61.2%) , 老年期高血压明显多于老年前期高血压, 老年前期高血压以混合型占绝大多数, 老年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62%, 与文献报道相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基础是血管顺应性下降;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水钠潴留;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活性增高;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降低;肾素系统的改变;血小板释放功能的增强。

本文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血管病变为9.8%, 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9.5%;肾脏病变 (高血压肾病、肾功能不全) 13%。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肾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76%, 脑血管病变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62.5%, 肾脏病变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54.5%。说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病变的重要因素, 并且高血压病程>10年的并发症显著多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说明并发症的发生与高血压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本文随访药物治疗483例, 78.1%的患者用CCB治疗达标, 说明CCB为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少数患者有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或足踝部水肿, 加用小剂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其副作用, 仅少数患者需停药。ACEI在理论上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从而降低血压, 但在实际应用中, 因老年人往往伴有肾血管退行性变, 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特别是并发糖尿病时有糖尿病肾病的存在, 在应用过程中需行肾功能监测, 以防高血钾症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虽可降低血压, 防止心脏意外事件发生, 但因老年人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存在,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也是心、脑、肾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同时进行调脂和降糖治疗也很重要。

总之,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心、脑、肾病变的危险因素, 也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积极发现和有效控制高血压可减少或延迟并发症发生, 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成蓓, 刘承云.老年病科疑难问题解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7.

影响农村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误区 篇9

虽然防治高血压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并引起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但在农村地区, 影响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误区更多, 应引起重视。

1 在高血压病诊断方面漏诊多

(1) 一般来说, 高血压病诊断比较简单, 但是多数农村居民长期不测血压, 且高血压病是血压长期缓慢升高的过程, 多数病人在适应这种高血压病状态后, 以为自己没有病, 没有必要就诊, 因此相当多的病人漏诊、漏治。

(2) 虽然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已公布多年, 但仍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基层卫生人员的观念仍然没有更新。目前全世界公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理论要求诊断时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 不同日3次测量才可以确诊。但在临床工作中, 对于一些中老年人, 舒张压正常, 收缩压≥140mmHg, 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由于年龄所致, 属正常现象而不采取干预治疗。

2 不重视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是指针对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个体存在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指导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个体采取相应的健康措施,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生活习惯, 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以及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目的。相当一部分基层卫生人员不重视指导、落实非药物干预措施, 加之病人非药物治疗自觉性较差, 致使非药物治疗得不到落实。

3 无自觉症状病人治疗的积极性差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被发现的高血压病人, 会以没有自觉症状为由拒绝治疗,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认识不够, 导致发生严重并发症时难以控制。

4 病情一旦得到控制就停药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服药治疗, 在血压得到控制时停药, 血压会很快回升, 甚至反弹。正确的做法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指导其坚持科学治疗、终生服药;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应找出病因, 对因治疗。

5 病人怕降压药物有副作用不吃药

目前降压药物说明书都比较详细, 对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都有详细提示, 这本是对病人负责任的做法, 但吓住了不少病人, 使他们不肯服药。有些病人因自觉症状明显就吃中药或常用的低价西药, 不能对因治疗, 致使高血压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一般而言, 血压的良好控制可改善病人的各项体征, 而药物的副作用对病人产生的影响远远小于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具体用药时医生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 为病人选用一些副作用小的药物。

6 对顽固性高血压病人放弃治疗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 已经选择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物, 以最佳剂量使用而血压仍无法降到正常值的病人, 被称为顽固性高血压病人。这时农村医生会感到束手无策, 他们不再想办法调整用药, 也不建议病人去找专科医生会诊, 使这部分病人的血压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其实只要认真查找病因, 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

7 病人自行进行药物治疗

我们发现不少农村病人吃药不找医生, 而是听别人说吃什么药效果好, 就买什么药吃, 也有些病人到药店根据药物说明书买药进行治疗, 还有部分病人因药店有优惠活动, 降压药降价, 就一次买很多长期服用, 这些都是非理性用药现象。高血压病的多因性以及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决定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在具体临床治疗时还应提倡个体化原则, 我们建议病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 合理用药。

谈谈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常见误区 篇10

1 血压测量中存在的误区

血压测量简单、易行、无创、便捷、花费很少。是诊断高血压的前

提和基础。但看似简单的测压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问题, 这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中较明显, 在执业 (助理) 医师技能操作考试中也有部分考生不能正确测量血压。

1.1 测量方法和要求不合标准

主要问题有测量前不按要求嘱被测者休息5~10min;对有些肥胖者袖带不够宽 (至少要能包绕上臂的23) ;松紧不适宜 (以能插入1个手指为宜) ;诊量器置于袖带内;放气速度过快;两次测量中间隔休息不到1min。这些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错误, 但忽视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测量血压的结果, 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这些问题。

1.2 因医师认识不足而存在的误区

常见问题有:为了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较多省份已规定35岁以上患者首诊必测血压的规定, 但一些医师并没有做到, 原因在于不知道或不重视这一规定;首次测血压应测双臂血压、以血压值高的一侧为以后的测压臂。同时应测立位血压。也不是都能做到;医师应重视教导高血压患者养成自测血压的习惯, 因其可鉴别"白大衣效应", 也可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评估降压效应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因24h动态血压监测花费较贵而不能普遍应用。但它比单纯诊量血压测定更好预测心脑血管疾病, 更好地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 指导治疗, 有助于白大衣血压、隐匿性高血压、非勺型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及鉴别。其实在基层我们可建议患者从上午6时开始、每4h测量1次血压, 上午10时所测量血压值为峰值, 夜间2时的血压值为谷值、以6次所测血压值来反映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性变化、血压和靶器官的关系、降压药物疗效等。

2 医患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高血压病病程长达数十年, 以家庭治疗为主, 治疗中时有错误的观点和判断。

2.1 患者的常见误区

(1) 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这是不正确的, 高血压病患者, 症状与血压高低不成正比, 有些患者没有任何不适, 但也可发生心血管事件。因此,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应该定期主动测量血压, 每周不少于2次。 (2) 治疗随意性较大, 跟着感觉走, 没有不适, 不坚持服药, 对降压治疗的目的认识不足, 血压一降自行停药。 (3) 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这其实是错误, 降压要平稳降压。 (4) 单纯依赖降压药物而不做综合治疗。 (5) 盲目道听途说或迷信广告迷信高血压可以短期根治。

2.2 医师方面常见的误区

(1)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够。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患者依从性差是临床上降压达标率低的原因之一。要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就要求医生主动与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了解, 包括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性格喜好、服药的情况、效果和反应并长期跟踪。 (2) 有重治轻防的倾向。面对高血压病患者多数医师重视对他们的治疗及降压达标, 而往往忽视预防。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实践证明高血压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是行之有效的, 且事半功倍。 (3) 不重视对正常高值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血压值在120~130/80~89mmhg范围内称正常高血压, 我国统计资料显示, 当高血压从120/80mmHg上升到140/90mmHg时, 心血管发病将增加2倍以上, 且心血管并发症多数发生再140/90mmHg左右 (包括正常高值) , 所以应对这些人群进行干预, 主要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如果这些人群和并有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病应适当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那开宪, 余平.应关注高血压诊治中的一些误区[J].中国临床医生, 2009, 4:3.

秋冬季节高血压的防治 篇11

王玉民大夫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近20年,他所在的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是全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科室,是全国高血压病中医医疗中心、国家“十二五”心血管重点专科,在全国治疗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王玉民大夫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压异常以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他对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疑难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增减、调换降压药要谨慎

王玉民大夫介绍说,人的血压在一年四季中会出现有节律的变化,一般规律是春夏有所下降、秋冬有所升高。因为春夏气温升高,为保持体温平衡,人体的散热机能加强,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微小血管舒张,血压就会下降。相反,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气温低时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王大夫特别提醒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秋冬季节要注意血压变化。因为,这类人群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气温突然变化较大的时候,极易诱发。所以,如果发现血压偏高,要及时就医,在大夫指导下增加降压药的剂量或调整降压药的品种,使血压恢复正常。高血压病人如果经常出现头昏、胸闷、眩晕,面部有麻木感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心内科或者是神经科就诊。另外,不要在秋季停服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因为较低的温度会促使血压升高,又容易导致血黏度升高而造成脑卒中。

王玉民大夫建议,秋冬季节最好做到每天测量血压。一般来讲,清晨时血压偏高,在上午10点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下午5点左右有短暂的升高,但不会高于上午的血压水平;子夜时分血压最低。所以,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最好一天测量两次血压,从而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以便使自己的血压调整到正常而且稳定的状态。

注意保暖、饮食和运动

王玉民大夫还给出了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健的建议。

第一,注意保暖。尤其是寒流袭来、大幅降温时,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第二,合理饮食,避免“三高”食物的大量摄入。“三高”(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芹菜榨汁、黑木耳炒菜、山楂炖汤、洋葱头生吃等具有软化血管、辅助降压的作用。西红柿可以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每天早晨选1~2个鲜熟西红柿空腹吃,降血压效果明显。另外,血液黏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一个诱因。所以,要多喝水、多喝粥汤、多吃水果蔬菜,以稀释血液。

第三,适时、适度运动。早上,老年人血压偏高,这个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段。因此,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应避免早晨起床后突然做剧烈运动。可以先饮水,然后慢慢增加运动量,或者把运动健身放在上午10点以后或者下午。

具有降压作用的花草茶

王玉民大夫还给高血压患者介绍了一些日常保健的花草茶。王大夫说,绞股蓝、野菊花、菊花、苦丁茶、槐花(国槐)、茉莉花、红花、莲子心、栀子等都具有降压作用。

山楂茶:菊花、茶叶各10克,山楂30克,茉莉花10克,用沸水冲泡。每日1剂,代茶常饮,具有清热、降痰、消食健胃、降脂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癥。

菊槐茶: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加盖浸泡5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常饮,具有平肝祛风、清火降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涨、眩晕等症。

甘菊粥: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每日服食,连服7~8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患者。

高血压病的防治体会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高血压病患者160例, 年龄35~82岁, 中位年龄56岁。病例入选标准, 体检时收缩压≥140mm Hg和 (或) 舒张压≥90mm Hg, 有高血压病史且坚持服药, 体检时血压仍高者诊断为高血压病。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46例, 女34例;对照组男42例, 女38例。2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与随访, 对照组予一般防治护理与随访。1年后评估比较2组症状改善及血压控制情况。具体健康教育与随防内容如下。

1.2.1 开展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如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分发健康教育资料、播放健康教育录像、开办健康教育专栏,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 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 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预控理念[4]。

1.2.2 心理指导:

保持平静的心境,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 如向朋友、亲人倾吐, 与他们交谈等, 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1.2.3 饮食指导: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原则, 每天钠盐量≤6g。肥胖者应降低每天热量的摄入以减轻体质量。多食富含钾、钙食物, 如蔬菜和水果、豆乳类。戒烟、限酒, 过度摄入乙醇使血压升高。预防便秘, 因排便时用力使收缩压上升, 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1.2.4 休息、活动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 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和放松疗法, 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音乐疗法等。

1.2.5 检查指导: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 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 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等。眼底检查: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早期肾脏损害, 高血压是否由肾脏疾患引起, 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动态血压监测:用小型携带式血压记录仪每隔15~30min自动测量血压和心率, 测定24h动态血压, 可靠地反映血压的波动和日常活动、休息状态下的情况。

1.2.6 用药指导:

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 逐步降压, 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 用药要因人而异, 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必须坚持长期用药, 在用降压药物过程中, 宜向患者说明, 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 动作应尽量缓慢, 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 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不能自行停药, 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或乱用偏方, 以免影响治疗并延长病程。定期复查血压, 调整药物剂量, 以获得最佳降压效果[5]。避免无症状不服药的想法, 否则会使病情加重, 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突发血压升高时, 应全身放松, 静卧休息, 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片或口服其他降压药物, 稍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

1.2.7 定期随访:

坚持随访制度, “一对一”地给予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1.3 疗效标准

显效:高血压病常见的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消失,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效:高血压症状明显改善, 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但偶有波动;无效:高血压症状无改善, 血压时有波动。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健康教育,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如不积极防治, 可致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 使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社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 患者对高血压基本防治和危险因素有了更多的认识,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戒烟戒酒, 控制饮食, 使高血压危险因素得以控制, 适当运动可降低外周阻力, 减缓了血管硬化速度。总之, 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必不可少, 不仅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又方便易行, 减轻社会压力, 值得推广应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刘志全, 牟建军.高血压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321-322.

[2]洪震, 黄胜茂, 王文志, 等.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及效果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 3 (3) :169.

[3]EUROASPIREⅠandⅡGroup.Clinical reality of coronany prevention guidelines[J].Lancet, 2001, 357:995-1004.

[4]王思琛, 钟旋, 欧燕妮.我国原发病高血压防治的现状与思考[J].家庭护士, 2008, 6 (94) :10-11.

上一篇:大肠杆菌疫苗下一篇:年轻人在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