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

2024-07-15

治疗方案(精选12篇)

治疗方案 篇1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方案和药物很多, 治疗效果和药物价格也千差万别, 为选择有效、安全又经济的最佳用药方案, 笔者对我院采用的治疗脑梗死的不同方案进行效益成本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91例, 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组, 分别为58例, 59例, 59例, 57例, 58例。Ⅰ组, 男34例, 女24例, 年龄42~80 (62.22±4.37) 岁;Ⅱ组, 男35例, 女24例, 年龄42~79 (61.79±4.08) 岁;Ⅲ组, 男36例, 女23例, 年龄40~80 (61.88±5.12) 岁;Ⅳ组, 男33例, 女24例, 年龄41~80 (62.18±5.01) 岁;Ⅴ组, 男33例, 女25例, 年龄41~80 (62.57±4.58) 岁。291例脑梗死患者中, 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138例, 在脑干68例, 脑叶53例, 小脑梗死32例。5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降颅内压、保护神经、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Ⅰ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 Ⅱ组给予血栓通300mg, Ⅲ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 Ⅳ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 Ⅴ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 均加入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注射, 1次/d, 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成本效果分析以单位成本效果比 (C/E) 和增量成本效果比 (△C/△E) 表示, 值越小表示取得相同效果时所花费的成本越低[1]。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ESS评分法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显著进步:上述指标评分减少21分;进步:上述指标评分减少8~20分;无效:上述指标评分<8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Ⅰ、Ⅱ、Ⅲ、Ⅳ、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3%、88.14%、86.44%、87.72%、87.93%, 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费用

与Ⅰ、Ⅱ、Ⅳ、Ⅴ组比较, Ⅳ组治疗费用最高, Ⅲ组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Ⅲ组比较, *P<0.05

2.3 成本—效果

与Ⅰ、Ⅱ、Ⅳ、Ⅴ组比较, Ⅲ组C/E最低, △C/△E最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Ⅲ组比较, *P<0.05

2.4 敏感性

假设药物费用下降10%, 其他费用不变。与Ⅰ、Ⅱ、Ⅳ、Ⅴ组比较, Ⅲ组C/E最低, △C/△E最小,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与Ⅰ、Ⅱ、Ⅳ、Ⅴ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 目前治疗脑梗死费用正以高于消费者物价指数15%的速度增长,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治疗脑梗死的方案有很多, 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尽量以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中药丹参、红花, 现代药理学证明, 两种成分对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脑部微循环,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恢复脑部受损区域的功能有明显效果[3]。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 前者有抗血小板凝聚、抗炎的作用, 后者有抗溶栓、抗凝的作用, 两者联合具有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组织的作用[4]。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对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脑部微循环、改善脑缺血、减轻脑水肿等有显著功效, 从而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5]。血栓通和血塞通成分和功效相同。丹参川芎嗪的作用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本资料中, 我们采用药物经济学常用的评价方法C/E分析对脑梗死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 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Ⅰ~Ⅴ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C/E中Ⅲ组最低, △C/△E最小。提示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方案最好。

以上结果表明, 在脑梗死的3种治疗方案中, 综合治疗效果和经济成本考虑, 丹红注射液效果最好, 安全有效, 投入低, 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谷世平.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成本—效果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10) :2721-2722.

[2] 傅颂华.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25 (12) :1104-1105.

[3] 王叶萍.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33) :126.

[4] 黎春辉.对三种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 (18) :17-18.

[5] 黄越冬, 徐书雯, 肖豪.疏血通注射液对高卒中风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纤溶系统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3 (10) :311-313.

治疗方案 篇2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治疗方案 篇3

【关键词】西医治疗;小儿肺炎;治疗方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20-01

1.一般资料

所选的126例病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患儿,将他们随机分两组。其中,治疗组有64例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15岁;病程14—25d;其中,无发烧发热者21例,而发热者19例(以正常体温为38°C为计);咳嗽并喘息者8例;小儿肺部有干湿啰音的21例;小儿肺部胸片显示有支气管肺炎或肺部周围有炎症者30例;对照组64例中,男32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17岁;病程15—28d;无发烧发热者18例,而发热体者20例(以正常体温为38°C为计);咳嗽并喘息者9例;小儿肺部有干湿啰音的20例;小儿肺部胸片显示有支气管肺炎或肺部周围有炎症者31例。两对照组小儿在年龄、体重、性别、发育、营养及居住生活环境方面的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中药组用以下方剂作为治疗办法。方剂组成:五味子10g,麻黄3g,细辛1.5g,野菊花10g,黄芩10g,半夏10g,甘草3g。药量加减:高热者则加生石膏10g;喘重者则加蝉蜕3g、地龙6g;痰多则加橘红3g。1岁以下小儿,每天1/4剂;1~2岁小儿,每天1/3剂;2—5岁小儿,每天1/2剂;5—8岁小儿,每天1剂;8岁以上小儿,每天1.5剂。年龄较小的可加糖服用。

2.2西药治疗:患儿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12~19d,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或者内酰胺类抗生素来控制小儿的肺部感染,如果存在支原体感染或者伴有剧烈的咳嗽,则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痰多或湿啰音多者,应该加盐酸氨溴索,以3mg/kg分2次对小儿给药,加以吸氧、降温以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稳定等一系列的辅助治疗,针对喘息重者,还应用0.4mg/kg地塞米松进行静滴。按照肺炎治疗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存在并发症者,则应对症处理。比如,对于肺炎病情较重者应该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心脏。可以尝试给予患者氢化可的松以及冬眠合剂或者进行吸氧治疗。对于烦躁不安者,则应肌肉注射异丙嗪1mg/kg,至小儿的病情稳定后才停用。

3.结果

3.1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小儿用药2—3d后,喘咳症状明显减轻,并且,在10d以内小儿喘咳停止,小儿肺内病态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小兒用药3~6d后,喘咳症状减轻,l2d之后小儿喘咳停止,小儿肺内病态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6d以上,小儿喘咳症状未见减轻者。

3.2疗效比较:两实验组额疗效进行比较之后,发现治疗组小儿在用中药治疗之后,除2例小儿因并发症存在而治疗无效外,其余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得出,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8.1%,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见表:

4.讨论

小儿肺炎病因及病情情况较为复杂,而抗生素的使用只对某些特定的细菌有效,对于耐药的菌株和病毒所致的肺炎并无太大帮助。而且,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但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容易发生体内的菌群失调,并可能产生抗药性和二重病菌感染等情况。因此,使用西药治疗时,要避免上述的不足外,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疗程和剂量,这样才能提高疗效。中医学认为,肺炎属于咳嗽一类范畴,由于风热、热毒、风寒等因素引起。

中医学认为,肺脏为“娇脏”,当邪气侵袭,肺失宣发,肺气闭郁,阻塞气道,则为喘或痰鸣。因此,在临床表现上,小儿肺炎多以痰热闭肺以及风温闭肺等症状多见。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肺炎的治疗应当以清肺化痰,复肺脏清肃为目的。小儿肺炎为小儿易患的常见病,严重威胁着小儿健康。平喘是中医药方的主要目的,喘的病理原因是小儿呼吸道黏膜充血,因为水肿而导致分泌痰量增多,进而导致小儿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即为咳嗽喘促,难以平卧。因而,用解痉挛、扩张支气管、平喘的药方能够治疗小儿肺炎,并缓解小儿的支气管黏膜肿胀,利于过量的分泌物排除。

西医治疗方法认为,小儿肺炎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及生理结构和免疫学特点有密切关系,本测试组中选用头孢菌素类以及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来感染,并且,用地塞米松来平喘,并与盐酸氨溴索共同配合使用,达到祛痰效果,能有效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这对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婴幼儿的气管直径狭窄,婴幼儿的气管的黏膜柔嫩,而且血管丰富,婴幼儿软骨柔软,常常因为缺乏弹力组织,导致支撑作用差,也因黏液腺的分泌不足,导致婴幼儿呼吸道干燥。婴幼儿的纤毛运动较差,也容易导致清除能力差。另一方面,因为抗生素的应用,这就造成了病菌的耐药性能的增强,这也逐渐增加了肺炎治疗的难度。西药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如果做到抗生素的使用正规、恰当、足量,就能够使小儿肺炎的病情得到改善,缩短治疗的病程,进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98.

[2]吴亚军.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18.

论眩晕的治疗方案 篇4

在古代医书中, 眩晕有多种名称, 如头眩、掉眩、眩冒、目眩、癫眩等。在现代医学中, 眩晕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颈椎病等患者。祖国医学认为, 眩晕可由风、痰、湿、虚引起, 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在临床上, 根据患者眩晕的类型可对其进行辨证施治。

1 风火上扰型眩晕

此种类型的眩晕多因患者平素阳盛火旺或虚阳上亢, 或因恼怒郁闷, 气郁化火, 耗伤肝阴, 引起风阳内动、风火上扰而发病。

风火上扰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涨痛, 烦躁易怒, 面赤耳鸣, 多梦少寐, 口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清火息风、平肝潜阳, 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方药组成为:天麻、钩藤、栀子、黄芩、石决明、川牛膝、杜仲、夜交藤、夏枯草、龙胆草。每日一剂, 用水煎服。中老年人若眩晕较重, 应警惕是否为中风的前兆, 并应对病情进行监测。

2 痰浊中阻型眩晕

此种类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 使水谷运化失常, 湿聚而生痰, 痰阻中焦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病。

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重, 胸膈满闷, 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肢体沉重, 舌苔白腻, 脉濡滑。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祛痰化湿, 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其方药组成为: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甘草、生姜、大枣。每日一剂, 用水煎服。若患者出现痰郁化热的症状, 如头目涨痛, 口苦心烦, 苔黄腻, 脉滑数时, 应使用清热化痰的药物, 可选用温胆汤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姜、大枣、甘草) 加黄连、黄芩。每日一剂, 用水煎服。

3 阴虚阳亢型眩晕

此种类型的眩晕多因患者平素肾阴不足, 或热病久病伤阴, 导致阴津不足, 水不涵木, 以至肝阳上亢而发病。

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目涩, 心烦失眠, 多梦, 面赤, 耳鸣, 盗汗, 手足心热, 口干, 舌红少苔, 脉细数或细弦。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滋阴平肝, 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其方药组成为: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菊花、白芍。每日一剂, 用水煎服。

4 心脾血虚型眩晕

此类眩晕患者多因思虑太过, 伤及心脾, 耗损气血, 或因大病、大失血之后, 引起气血不足而发病。

心脾血虚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 劳累后加重, 心悸神疲, 气短乏力, 失眠, 纳少, 面色无华, 唇舌色淡, 脉细弱。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补气血、益心脾, 可选用归脾丸, 每次服9克, 每日服两次。其方药组成为:白术、茯神、黄芪、人参、炙甘草、木香、当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 生姜, 大枣。

5 中气不足型眩晕

此种类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过度劳累, 元气受伤, 或由于平素脾胃虚弱, 中气不足而发病。正如《灵枢·口问》中所说的“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中气不足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 气短喜卧, 劳累后加重, 倦怠懒言, 自汗, 面色苍白无华, 纳呆便溏, 舌淡苔白, 脉细弱。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补中益气,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每日一剂, 用水煎服。

6 肾精亏虚型眩晕

此种类型的眩晕多由于患者先天肾气不足或年老后肾气衰弱, 或因房事过度, 肾精亏耗而发病。正如《灵枢·海论》中所说的“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肾精亏虚型眩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 精神萎靡, 记忆力减退, 腰膝酸软, 眼花, 遗精, 阳痿, 舌瘦淡红, 脉沉细。

治疗此种类型的眩晕宜补肾填精, 可选用左归丸, 每次服9克, 每日服两次。其方药组成为: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若患者出现肾阳虚的症状, 如形寒肢冷, 小便清长, 舌淡, 脉沉微等, 可用左归丸加附子、肉桂、当归、杜仲。

艾滋病治疗方案 篇5

一、活动宗旨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为根本目标,围绕今年宣传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关键技能,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推动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XX年12月1日前后。

2、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3、活动内容:

(1)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要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活动期内,以课时保障(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时间和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时间)和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为重点,检查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或专题讲座落实情况。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微信及手机短信、室内外电子屏幕等新型媒体,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广场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国家防控艾滋病相关政策。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公益类社团的作用,运用同伴教育或防艾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在校园内外开展防控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3)省级层面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项调研及优秀和宣传周活动组织实施方案选评。具体组织实施任务由省教育厅委托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承担。

(4)积极参加当地政府防艾办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协助配合相关公益组织做好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

三、相关要求

1、宣传周活动形式与内容设计,应紧密联系当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特点,按照教育部对于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重点内容以及身心发育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广泛性。要让学生全面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引导学生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拒绝婚前性行为和非法同居。要教育学生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断提高防艾工作质量和效果。

2、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主管领导牵头,细化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并有效发挥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专家作用,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保障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

3、省级层面专项调研、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工作主要面向普通高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可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择优原则推荐参加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要通过实地调研和优秀方案评选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丰富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查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加强专业指导。专项调研可结合全省年度学校卫生工作联合检查一道实施,也可单独选点择时进行。专项调研具体时间、地点和优秀、方案评选组织实施方式由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完成受托任务实际需要确定。各地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经评选产生的优秀、优秀活动方案,由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以适当的方式通报表彰,并将上载到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平台作为示范性教育教学资源在全省教育系统共享。

活动结束后,各地各高校应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宣传效果和经验以及活动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15日前发邮件至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邮箱xx)。

★ 音乐治疗活动方案

★ 早期抑郁症怎么治疗的方案

★ 治疗小儿遗尿的营养方案

★ 雨,淋湿了我的心情--转载

★ 怎么治疗感冒

至关重要的癌症首选治疗方案 篇6

可是这位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原因是他得知这种手术的范围较大,颇有顾虑;何况他自我感觉良好,除了黄疸以外,并没有其他不适,误以为只要把黄疸“褪掉”,病就会治好。于是,他隐瞒了病情,到专门出售中草药的店铺买了许多可以“褪黄”的清热解毒中药;还找江湖医生要了一些“褪黄”的单方。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黄疸反而更加深,皮肤搔痒,还出现了恶心、上腹胀痛、胃口大减,人体逐渐消瘦,只得再求教于医生,接受手术治疗。医生打开他的腹腔,发现原来发生在胰头部的癌组织已经广泛转移,无法作手术根治。不久,这个患者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一种疾病常有多种治疗方案。例如肺结核除了必须采用正规的抗痨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作肺叶切除术;肢体烫伤时既可敷药物后作消毒包扎,也可采用暴露疗法。任何方案都要考虑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首先选择哪种方案,至关重要。癌症的治疗方案有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及服中草药等。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更是重要,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如果首选方案不当,难免会延误病情,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有的患者在得了癌症后,首先想到服单方,这是错误的。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癌症的发生部位、是否已转移等多种因素来慎重抉择。目前,对癌症的治疗方法虽然还不尽人意,却并不是无法可施。一般说来,如果患者的健康情况允许,没有转移或只有局部范围的转移,对发生在某个脏器(如肺、食道、胃、肝、胰、结肠、肾、膀胱、前列腺、乳房、生殖器等)的癌症,应尽可能采取“手术根治”的首选方案。实践也证明,手术根治由于能彻底消除“祸根”,往往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跟化疗、放疗及服中草药等方法相结合,更能提高疗效。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已高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不易,得到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期,可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仍应首选手术,切除肺叶及附近的淋巴腺。对不适宜作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则可选择化疗、放疗作为首选疗法。

在旧时,有“单方一剂气死名医”的说法。意思是一个病人服了名医的许多帖方剂,毫无效果,改服了一个“游方郎中”的单方或“秘方”后,霍然而愈。当然,在生活中出现这种奇迹是可能的,不过,切不可把偶然出现的现象当作必然会发生的事,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从实践来看,凡是用单方治愈的疾病不一定能在第二个患者身上取得验证。况且,不少疾病有自愈性,癌症也有停止发展甚至自行消退的可能。某一个患者在服了单方、“秘方”后迅速好转,也不见得一定是单方、“秘方”的神效,可能是前一阶段的治疗方法开始见效;也可能正处于疾病的自愈阶段。

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极为重要,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癌症病人应听取医生的意见,接受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尤其是首选方案。如果把服单方、“秘方”作为癌症的首选方案,必然会贻误治疗的良机,造成遗恨终生的严重后果。

绝经激素治疗方案及流程 篇7

1 MHT的方案和药物

目前,国际国内相关MHT的给药方案主要有4种:(1)单用孕激素;(2)单用雌激素;(3)联合应用雌、孕激素;(4)替勃龙(tibolone)[1,2]。

1.1 单用孕激素方案

绝经过渡期MHT的首选,通过后半周期或全周期使用孕激素,主要改善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出现的月经失调问题,也可以部分缓解绝经早期症状,重要的是对子宫内膜有保护作用,避免因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导致内膜过度增生或异常增生。一般建议采用天然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每周期至少使用10~14天。

临床应用孕激素药物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法国的E3N人群研究等提示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的风险与选用孕激素种类相关,MHT方案中应选择天然孕酮或最接近天然孕酮的地屈孕酮以减少风险。新的孕激素屈螺酮(drospirenone)因有抗盐皮质激素的优点,对血压和体重均有良性作用,目前被作为连续联合MHT方案的复方药物的孕激素成分。在具体MHT方案中,单独孕激素方案和雌孕激素序贯方案的常用孕激素药物有地屈孕酮10~20 mg/d或微粒化黄体酮胶丸或胶囊200~300 mg/d或醋酸甲羟孕酮4~6 mg/d,每周期使用10~14天。而在连续联合方案中,孕激素每日使用量为地屈孕酮5 mg/d,或微粒化黄体酮胶丸或胶囊100 mg/d,或醋酸甲羟孕酮1~2 mg/d。

1.2单用雌激素方案

适用于已切除子宫的妇女出现低雌激素症状。因为无子宫内膜的存在,所以不需要使用孕激素来保护子宫内膜。药物的选择为天然雌激素为宜,每日应用剂量以症状改善为度。天然雌激素符合生理,用药后可测得体内水平,便于监测。药物有雌二醇(estradiol,E2)、雌三醇(estriol,E3)、结合雌激素(conjugated estrogen,CE)等,其中E2作用最强。E3的特点是对阴道和子宫颈管具有选择性。目前,常用的雌激素剂型有口服制剂、非口服外用制剂(皮贴剂、软膏、凝胶等)。由于非口服途径用药更多地减少MHT风险如静脉血栓风险、心血管事件,以及胆囊疾病、乳腺癌发病更低等益处,近来渐被重视[4]。已切除子宫者MHT单纯雌激素补充可选用戊酸雌二醇片0.5~2.0 mg/d、结合雌激素0.300~0.625 mg/d或雌二醇贴片每7日1片(Climara!25或50、松奇1.5 mg/片),连续应用。

1.3 联合应用雌、孕激素方案

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分为序贯法(周期序贯或连续序贯),以及连续联合法。序贯法的方案模拟生理周期,在全周期应用雌激素的基础上,后半周期加用孕激素10~14日,因此可有“月经样”周期性出血。连续联合方案是每日均联合应用小剂量雌孕激素,连续不间断,因此可避免周期性出血。临床上可根据用药女性是否愿意来“月经”的意愿选用不同方案。

在雌孕激素周期联合方案中,雌激素选用:戊酸雌二醇l~2 mg/d或结合雌激素0.300~0.625 mg/d,或雌二醇贴片每周1片(Climara!25或50、松奇1.5 mg/片)。MHT连续联合方案为连续用药不停顿,雌激素多采用戊酸雌二醇0.5~1.5 mg/d,或结合雌激素0.30~0.45 mg/d,或雌二醇贴每周0.5~1片。在联合方案MHT中,应用复方制剂可能使用者更方便,如周期序贯方案可选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按序每日1片,用完1盒后停7天再开始下一盒;连续序贯方案可采用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1/10或者2/10),按序每日1片,用完1盒后直接开始下一盒,中间不停药。连续联合方案采用雌二醇屈螺酮片,每日1片连续不停药。

1.4 替勃龙方案

因替勃龙的主要成分7-甲基异炔诺酮在口服后迅速代谢成3种化合物,从而发挥雌激素样、孕激素样和雄激素样活性,类似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无月经样出血。至今替勃龙已在91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绝经综合征,其中55个国家同时获批用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替勃龙作为连续联合方案用药推荐1.25~2.50 mg/d。

2 MHT的启动和方案的选择

2.1 MHT的时间窗

MHT的初始治疗存在“窗口期”,即适合启动治疗的时间段。一般为绝经10年之内或60岁以前,对绝经早期有症状的中年妇女进行MHT会形成一个对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长期保护作用的时间段。在窗口期开始MHT风险最小,而对远期健康获益作用最大。因此,年龄和绝经年限是MHT对象最重要的个人史。患者在因绝经相关症状而就诊时,首先需要全面采集病史,评价其绝经状态,并在给予相应处理前,进行基本的临床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和系统查体[5]。年龄≥40岁的妇女,如平素月经规律,在10个月之内,发生2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7天,表明其进入绝经过渡期。连续12个月的无原因停经,即为绝经。评估妇女的绝经状态,符合MHT窗口期的对象进入MHT处理流程。

2.2 MHT启动的病史询问和基本检查[5]

询问病史的详细内容应包括:症状、一般病史、妇科病史、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史)、性生活史和婚育史,以及绝经相关疾病的高危因素。根据基本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了解其是否有MHT的适应证、禁忌证或慎用情况。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肺听诊、腹部检查、妇科专科检查和乳腺检查。辅助检查的必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宫颈细胞学、盆腔B超和乳腺B超或钼靶。而心电图、骨密度、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E2为可选项目[5]。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该患者可以MHT,抑或不适合MHT而需给予其它替代治疗。

2.3 MHT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慎用情况的确定[2]

具有A级循证依据的MHT适应证有3项:(1)绝经相关症状,用计量法表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症状情况,可便于评估MHT的疗效。目前临床较多采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各症状评分的总和被称为绝经指数[4];(2)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3)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含低骨量)或绝经骨质疏松症。在MHT风险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在用药前排查出MHT的禁忌证。目前绝经学研究领域确认的不宜进行MHT的禁忌证有8项。还有一些病症目前纳入MHT禁忌证尚属证据不足,需经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研究,故称为MHT慎用情况。有慎用情况时应积极与相关专科医师会商,综合考虑疾病的不同个体状态,在慎重衡量利弊并充分告知MHT对象前提下,决定是否行MHT,以及给予何种MHT方案,包括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具体用法等。无论患者是否适宜MHT治疗,围绝经期的健康指导都是必要的,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正常体重、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戒烟控酒,保持社交活动和脑力活动等[3]。

2.4 MHT方案的选择

最重要的原则是个体化,即经问诊、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后,评估绝经女性的个体状态,以及其进行MHT的获益/风险比,同时结合患者个人的用药意愿等综合考虑,由医患充分沟通,知情选择MHT方案。然而,各不同用药方案并非决然隔绝,在MHT的使用过程中,因患者的需求而选择方案,也因患者的需求而更换方案。如在刚进入绝经过渡期早期,雌激素并不缺少,首先缺少的是孕激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规律性的变化,如月经频发或月经稀发乃至闭经,此时合适的用药方案为周期运用孕激素即单孕激素方案来调整月经。随着卵巢功能的进一步衰退,雌激素的水平也开始波动性下降,患者出现了雌激素波动或低下的症状,早期典型的症状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睡眠不良等,此时既需补充孕激素也需补充雌激素,一般建议应用雌孕激素周期序贯的方案,不仅使得月经规律,也缓解神经精神症状、躯体症状等。患者应用雌孕激素周期序贯的方案若干时间后,如已逾当地平均绝经年龄,本人不愿意来“月经”了,也可以改换成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或替勃龙,既享受激素补充带来的健康获益,又免除“月经”后顾之忧。

尽管MHT周期序贯方案与连续联合方案在绝经健康获益的临床效果方面不分仲伯,但是在一些特殊病例或MHT的慎用疾病方面,还是有选择的侧重[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增生病史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宜选用雌孕激素联合方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即使已经切除子宫,仍建议在初始MHT 2年之内应用连续联合方案。而胆道疾病史患者和静脉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在选用雌孕激素联合方案的同时,还应选用非口服途径雌激素而降低用药风险。

3 MHT的规范流程[1]

3.1 围绝经期门诊

MHT规范流程见图1。

图1 MHT的规范流程

3.2 MHT的随访

对于接受了MHT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进行随访[4],并特别建议在围绝经期门诊或妇科内分泌门诊进行随访。初始MHT的患者,分别在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诊随访。在MHT随访中主要有3项内容,评价疗效、观察用药副反应、调整MHT方案。随访中应进行妇科检查,可了解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改善程度,还可监测异常情况的出现,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处理。MHT用药12个月应复诊和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与启动MHT时项目相同,目的是重新评估该患者的MHT禁忌证和慎用情况是否有变化,并根据风险效益比调整次年MHT用药方案[1]。MHT 1年后的随诊间隔可为12个月。若出现异常的不良反应,应随时复诊。MHT的时限没有强行规定[3],只要评估利大于弊就应鼓励绝经女性坚持长期MHT,争取长远健康获益。值得提醒的是,虽然MHT应对了生殖衰老问题,但生理衰老还会逐渐出现其他生理或病理问题,应避免漏诊或误诊。

4 MHT副反应的处理

4.1 初始MHT

无论周期方案还是连续联合方案,可能会出现少量非预期出血,应详细询问病史,以鉴别出血原因。如持续出血时间长或不规则出血,应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宫腔镜检查等。B超检查对个体评估至关重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 mm(撤退性出血后)的个体,使用MHT是安全的,而内膜>5 mm者需着重关注。观察1~3月仍超过5 mm可行宫腔镜检查,必要时活检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连续联合方案(无月经方案)中少量频发出血3个月以上,可先改为周期序贯方案,待人工月经量渐少后再换用连续联合方案。

4.2 乳腺胀痛

是常见的初始MHT副反应,多数能在2~4周左右缓解。对于年度体检时乳腺彩超或钼靶检查提示的乳腺增生属非病理性改变,宜耐心向患者解释可逐渐减弱;若为乳腺结节,协助其联系乳腺外科就诊进行专科处理,最好是联系到对MHT有正确知识的乳腺专科医生,避免引起误判。

4.3 消化道不适

多数反应轻微,能在2周左右缓解。如消化道症状存在时间较长,可更换为非口服途径用药,如皮贴剂或霜剂等经皮给药。

在现代女性期望寿命达到七十岁以上后,越来越长的绝经后岁月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关注。规范MHT是全面解决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案,从个体化状态出发,合理选择MHT方案,循规范而行MHT流程,是推广MHT、提高MHT健康效益以及降低MHT风险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规范诊疗流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2):155-158.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0):795-799.

[3]The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Updated 2013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on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midlife health[J].Climacteric,2013,16(3):316-337.

[4]张绍芬主编.绝经-内分泌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43.

治疗方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文从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随机选出100例,其中有男性病人54例和女性病人46例,年龄在39~64岁之间,平均(48.5±1.5)岁。所有病人都有疲乏无力、口干舌燥、水肿、腰膝酸软和夜尿 增多等表现,参照《糖尿病 中医防治指 南》,符合DN诊断标准。收纳标准 :符合DN诊断标准者 ,给予运动、饮食、降糖治疗后病情稳定两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病人,随机入组。排除标准:年龄在64岁以上或39岁以下的病人 ,哺乳期或妊娠孕妇等对药物过敏的 ,合并其他严重心、肾并发症的,不积极合作的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或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都进行严格的饮食、运动控制,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有男30例和女20例,平均年龄(48.1±1.8)岁,给予中药治疗 ;另外50例作为对照 组 ,有男24例和女26例 ,平均年龄(49.1±1.2)岁 ,给予西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1.2 治 疗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 药方为白术15 g、丹皮15 g、车前子15 g、山萸肉15 g、制附片10 g、肉桂10 g、金樱子30 g、熟地30 g、茯苓30 g、泽泻30 g、益母草30 g、川牛膝20 g、党参20 g、山药18 g、生黄芪40 g、生大黄6 g等,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2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病人给予西药治疗,两组病人都进行4个疗程之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疗 效评 价

按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临床控制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显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改善显著,积分减少>70%;有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无效为病人症状、体征没有改善或加重,积分减少<30%。

1.4 统 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47例,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35例,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年都有2%的DM病人发展到早期DN阶段, 如果控制不及时则会有80%的1型和40%的2型DM病人在未来的10年左右转变为临床肾病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DN肾病是DM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病变为肾血管损害,早期出现肾体积变大,率过滤变大,随后出现间断蛋白尿,最后变为持续的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率过滤下降,严重者导致尿毒症、肾衰等,是DM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当前西医方法对此类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差,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会增大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该研究发现中药方法对此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同时还可降低肾脏损害[2]。

治疗方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采用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KOA[2]56例。根据临床及辅助检查确定患者的致病因素,标准如下:a)根据查体所见怀疑有关节内损伤,可行MRI检查,确定有无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有半月板损伤或交叉

韧带松弛或游离体形成者,确定为有关节内损伤致病因素。b)根据病史及查体有反应性关节炎表现,结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nti-streptolysin O,ASO)和/或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查异常,确定免疫损伤是致病因素。c)化验血尿酸,血尿酸大于400μmol/L或有典型痛风发作者,确定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为致病因素。d)追问病史有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者,行腰椎CT或MRI检查,或者阅读既往腰椎CT或MRI检查,确定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定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营养障碍是致病因素。患者可合并有上面列出的多个致病因素。对于有关节周围骨折或下肢畸形所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排除本观察。根据致病因素综合治疗56例患者中,1例因病去世,5例失去联系,50例完成随访,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51.5±6.4)岁,病程(15.5±4.6)年。

1.2 治疗方法

本组完成致病因素综合治疗和2年随访的KOA患者共50例,其中确定单一关节内损伤为致病因素1例,单一免疫损伤致病因素3例,单一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3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和免疫损伤2个致病因素11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和关节内损伤2个致病因素18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和关节内损伤及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3个致病因素6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和免疫损伤及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及关节内损伤4个致病因素7例;确定a)关节内损伤的因素在26例KOA患者出现,有5例采取关节镜清理术;b)免疫损伤致病因素在27例KOA患者出现,有5例行抗生素治疗2周;c)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因素在14例KOA患者出现,全部行抗痛风治疗,并控制饮食;d)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因素在45例KOA患者出现,全部行严格卧床、抗骨质疏松、被动锻炼等方法治疗2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其中42例患者均确定有2个以上致病因素,7例患者4个致病因素都存在。对多致病因素的病例,针对致病因素采用联合致病因素治疗,所有病例入院治疗时都应用活血类中药治疗(红花黄色素),其中有9例患者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15例疼痛严重者,口服尼美舒利5 d后停用,所有患者都配合应用膝关节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4周。

功能锻炼有腰部和下肢主被动锻炼,所有锻炼均在平卧位或俯卧位进行,以活动时患者无疼痛为原则。腰部主动锻炼是双飞燕练习,被动锻炼是牵引式腰部放松训练;下肢主动锻炼是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和下肢肌肉等长练习,被动锻炼主要是膝关节的屈伸练习。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秀:疼痛及夜间疼痛消失;正常活动后无疼痛(劳累性疼痛);无关节肿胀;随访2年无持续性疼痛发作。良好:疼痛及夜间疼痛消失;正常活动稍有疼痛(劳累性疼痛),对正常生活无影响;无关节肿胀;随访2年有持续疼痛伴肿胀发作,需进一步治疗疼痛缓解。有效:疼痛及夜间疼痛消失;正常活动后疼痛明显(劳累性疼痛),对正常生活影响明显;轻度关节肿胀;随访2年有持续疼痛伴肿胀发作,影响正常生活,需进一步治疗疼痛缓解。无效:仍有疼痛或夜间疼痛;或正常活动后(劳累性)疼痛明显,进一步治疗后不缓解;或明显关节肿胀。本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治疗6周、治疗2年后在疼痛及肿胀、持续疼痛发作等疗效方面进行评定。

2 结果

56例KOA患者中50例完成致病因素治疗和2年随访,所有患者经致病因素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2年后随访,11例随访2年无持续性疼痛发作,29例随访中有持续性疼痛发作,有14例再次治疗,且治疗有效,15例休息后缓解。根据疼痛、夜间疼痛、劳累后疼痛、持续疼痛发作等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治疗效果,优秀10例(20%),良好18例(36%),有效21例(42%),无效0例(0),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生多认为原发性骨关节炎是多致病因素疾病,主要与关节内损伤、免疫损伤、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等有关[3]。通过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之一。

3.1微循环障碍是KOA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

早期的无菌性炎症是KOA的病理基础,即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早期为小静脉收缩而小动脉扩张,从而导致淤血、渗出增加,微循环血栓形成,进而出现关节积液或滑膜炎。KOA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而微循环障碍的存在影响免疫复合物和结晶体的沉积,因此推断,它是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抗凝溶栓及扩张小静脉是矫正无菌炎症进展的关键,因此临床上有应用抗凝、溶栓等活血化淤药物治疗此病[4]。我们认为活血药物种类虽多,但只有抗凝溶栓、扩张小静脉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减少渗出、促进微血栓消失的作用,按照对此点的理解,可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因此我们入院治疗时都应用活血类中药红花黄色素治疗。我们正在筛选其他合适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

我们早就注意到膝骨关节炎常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发生率很高。本组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因素在45例KOA患者出现(95%),理论上腰椎间盘突出可导致膝关节发生神经性营养障碍,导致半月板及软骨退变,出现骨关节炎;同时由于感觉及运动神经功能下降,膝关节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可导致膝关节内软组织损伤的机会增加,出现交叉韧带、半月板及软骨损伤,发展为关节内损伤因素,进而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合并椎间盘突出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积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措施是严格卧床,适当腰部锻炼,抗骨质疏松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3.3 免疫损伤

膝关节免疫损伤是反应性关节炎累及膝关节所致,是其他系统的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膝关节的滑膜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出现无菌性炎症,有循环障碍的病灶易导致更多免疫复合物沉积。滑膜炎导致关节内滑液异常,由于软骨营养主要来自关节的滑液[5],进而导致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导致软骨退变反应性关节炎多反复发作,反复的软骨退变将出现骨关节炎。目前认为导致反应性关节炎致病因素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细菌感染导致的反应性关节炎所占比例最大[6],因此对判断为免疫损伤导致的骨关节炎患者,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CRP、ASO、RF等变化,出现预期相反的变化,应及时停用,这种变化可能是过敏反应、细菌耐药或其他生物感染所致,继续应用对患者的病情不利。3.4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结晶体沉积损伤典型代表是痛风,痛风是由尿酸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也易在有循环障碍基础的病灶部位沉积,如多侵犯循环差的第一跖趾关节,但膝关节的结晶体沉积性滑膜炎发生率也很高。患者早期已经有结晶体沉积,但沉积的结晶体足够大时才引起滑膜炎,结晶体沉积性滑膜炎反复发作,可引起软骨退变,最终出现骨关节炎,因此临床上多见中年人痛风发作,而老年人表现为骨关节炎。另外临床上还有焦磷酸钙沉积所致的假性痛风发作,其导致骨关节炎发生的机理与痛风是一致的[7]。因此对有代谢异常导致结晶体沉积的骨关节炎患者,应积极控制饮食,导泻,多饮水,抗痛风药物治疗等。

3.5 关节内损伤

关节内损伤主要指膝关节内软组织损伤。近几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有关节内损伤存在的。膝关节内软组织损伤主要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或剥脱等。

3.5.1半月板损伤

损伤程度可轻可重,重的有“提篮样损伤”,多有绞锁,多需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损伤后出现创伤性滑膜炎,导致半月板营养改变,继发性出现半月板变性,从而导致磨损加重,容易出现损伤,因此损伤可能多在半月板变性基础发生,因此骨关节炎患者多有半月板异常(破裂或变性磨损)[8],从MRI上观察,骨关节炎患者半月板病变发生率很高。我们认为有半月板损伤的KOA患者,尤其是损伤重,或反复发生滑膜炎或肿胀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应行关节镜清理,减轻滑膜炎的发生率,减缓半月板变性发展,减少膝关节的退变。本组患者有15例行MRI检查,均有半月板变性或损伤,其中5例同意并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3.5.2 交叉韧带损伤

目前临床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者,常合并半月板损伤,同时又可继发半月板损伤,内侧半月板更易继发损伤[9],因此患者的膝关节退变严重,最终进展为骨关节炎。交叉韧带损伤除了典型断裂外,还有两种韧带损伤情况可引起关节的退变,最终进展为骨关节炎:a)前交叉韧带后束损伤或断裂,这种损伤的患者仅有少许膝关节松动,肿胀轻,疼痛消失快,病情轻,不被患者重视,但患者出现反复膝关节疼痛(滑膜炎表现),进而导致关节内软骨、半月板营养障碍,出现膝关节退变。前交叉韧带后束损伤的诊断,主要是仔细查体发现松动的表现,结合MRI的变化来确定,这种损伤目前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这是膝关节退变的重要原因。b)后交叉韧带断裂或损伤:后交叉韧带断裂多是不全断裂,其束膜多完整,断裂不易移位,经自发制动后多愈合,但韧带变松弛,临床表现可有少许松动感,尤其是屈曲30°位时(两侧对比检查),此时MRI示后交叉韧带屈度增加,信号变的不均匀[10],这种现象不是韧带变性或韧带退变的表现。后交叉韧带断裂或损伤是膝关节退变的原因。以上两种损伤可导致关节的不稳,随时间增加,必然出现骨关节炎。临床上应早期发现这两种损伤并合理的制动,促进其正常愈合,减少不稳的程度,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过早出现骨关节炎。

3.5.3 关节软骨损伤或剥脱

急性外伤可导致软骨自软骨下骨分离,形成软骨游离体,或不全分离形成软骨剥脱,出现膝关节嵌顿或打软腿现象,这种损伤亦可能继发于软骨的退变。外伤后脱落的软骨游离体不显影,游离体形成或软骨剥脱造成软骨或半月板异常受压,出现滑膜炎,并进一步导致软骨退变,对此有学者提出“隐蔽抗原”学说,认为关节软骨受到各种原因的损伤后,会使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及胶原蛋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而成为自身抗原,诱发免疫反应,出现滑膜炎[11]。

综上所述,关节内损伤虽然损伤不重,功能恢复快,对关节功能影响不大,但会反复引起滑膜炎;由于软骨营养主要来自关节的滑液[12],反复性滑膜炎会导致关节软骨营养障碍、软骨退变及骨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关节内损伤,去除导致损伤加重的病变,如游离体、游离的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等,行关节镜手术时注意防止损伤加重,防止出现膝关节不稳定进一步加重。严重损伤修复后,再进一步药物治疗和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6多致病因素协同致病是骨关节炎发生的基本机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损伤是骨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关节内营养障碍,出现退变或神经肌肉不协调运动,造成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形成关节的原发病灶(轻微损伤),局部血循环障碍出现,在循环障碍基础上,代谢异常导致结晶体沉积或其他系统的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使膝关节滑膜的微循环障碍加重,退变加重和关节内损伤加重,形成中度损伤,在此损伤基础上,免疫复合物更易沉积于此损伤部位,进一步导致局部炎症加重,出现滑膜炎,滑膜炎将导致半月板、韧带、软骨变性,使运动损伤进一步加重或扩大,进而导致免疫复合物或结晶体进一步沉积,局部炎症加重,出现严重损伤,在此反复加重的循环障碍基础上,就会出现骨关节炎进一步发展。这种多因素反复叠加现象,可用“累积效应”来表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此机制用图表示见图1。

上述致病因素协同致病,是骨关节炎发病的致病因素病理基础,因此我们所采取的致病因素综合治疗措施主要有:a)严格积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b)积极科学治疗关节内损伤;c)控制饮食,积极治疗痛风等结晶体沉积症;d)应用抗生素等控制免疫损伤;e)应用活血药物防治微循环障碍。

综上所述,我们的致病因素综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治疗方法及对膝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及病理基础的认识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根据膝骨关节炎致病因素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致病因素的作用机理,尝试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临床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56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每个患者的致病因素:关节内损失、免疫损伤、代谢异常所致结晶体沉积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膝关节神经营养障碍损伤,分别采取关节镜清理、抗生素治疗、抗痛风治疗、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活血药物防治微循环障碍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2周,膝关节功能锻炼4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肿胀及日常活动情况的改善程度。结果 有50例完成致病因素综合治疗并随访2年,总有效率为100%,疗效优秀20%。结论 上述致病因素协同致病,是骨关节炎发病的病因病理基础,膝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综合治疗(关节镜清理、抗生素治疗、抗痛风治疗、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法)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致病因素治疗,疗效,病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谈超,魏伟.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研究和治疗的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2,23(2):166-169.[1]谈超,魏伟.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研究和治疗的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2,23(2):166-169.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1):702-704.[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1):702-704.

[3]Burrage PS,Mix KS,Brinckerhoff C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role in arthritis[J].Front Biosci,2006,11(1):529-543.[3]Burrage PS,Mix KS,Brinckerhoff CE.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role in arthritis[J].Front Biosci,2006,11(1):529-543.

[4]苏雅虹.活血化瘀法加补肾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增刊):30-37.[4]苏雅虹.活血化瘀法加补肾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增刊):30-37.

[5]王建华,李靖年.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2):941-944[5]王建华,李靖年.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2):941-944

[6]Tsurumoto T,Matsumoto T,Yonekura A,et al.Nanobac-teria-like particles in human arthritic synovial fluids[J].J proteome Res,2006,5(5):1276-1278.[6]Tsurumoto T,Matsumoto T,Yonekura A,et al.Nanobac-teria-like particles in human arthritic synovial fluids[J].J proteome Res,2006,5(5):1276-1278.

[7]王淑丽.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PPD-CDD)的研究现状[J].放射学实践,2007,22(3):312-313.[7]王淑丽.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PPD-CDD)的研究现状[J].放射学实践,2007,22(3):312-313.

[8]张理,桂鉴超,王黎明,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3):221-223.[8]张理,桂鉴超,王黎明,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3):221-223.

[9]陈东阳,蒋青,徐志宏.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0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4):346-348.[9]陈东阳,蒋青,徐志宏.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0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4):346-348.

[10]朱振安.重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治[J].中国骨伤,2009,22(3):161-162.[10]朱振安.重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治[J].中国骨伤,2009,22(3):161-162.

治疗方案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 (内固定组) 20例, B组 (外固定组) 20例和C组 (内外联合固定组) 20例。A组的20例患者中, 男14例, 女6例, 年龄19~63岁, 平均年龄 (34.1±2.7) 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 坠落伤5例, 其他4例;合并伤:尿道损伤5例, 直肠损伤3例, 其他2例。B组的20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5例, 年龄18~64岁, 平均 (35.0±3.0) 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 坠落伤4例, 其他4例;合并伤:尿道损伤5例, 直肠损伤4例, 其他3例。C组的20例患者中, 男性15例, 女性5例, 年龄17~62岁, 平均 (33.8±3.2) 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 坠落伤5例, 其他3例;合并伤:尿道损伤6例, 直肠损伤3例, 其他3例。三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B组采用外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C组采用内外联合固定进行治疗, 治疗步骤及方案严格按照正规操作进行, 其他治疗细节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2~14个月。后将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优秀:患者的肢体等长, 无旋转, 功能正常, 无症状及体征;良好:患者的肢体长短差异<4 cm, 下肢无旋转或旋转角度较小, 无疼痛或轻微疼痛;较差:患者的肢体长短差异>4 cm, 下肢旋转角度较大且有明显的疼痛感[2]。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4.0, 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处理,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三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C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及B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 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及B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 其发病率较高, 且其病死率在5%~30%之间, 严重影响患者的患者的生命安全[3], 其治疗以手术为主, 且治疗方案较多, 固定当时有内固定、外固定等, 其主要为将患者的骨盆固定于较为稳定的功能位, 使其在愈合的过程中能够较为稳定地达到治疗效果[4]。本文中我们就不同治疗方案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及对比, 发现内外联合固定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进行内固定与外固定的疗效, 具体体现在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 表1中的数据可以肯定其综合优势, 可能与其固定更为稳固, 对于骨折的愈合更为有利有关, 骨折愈合过程可达到最佳的稳固状态[4], 因此我们认为内外联合固定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要优于单纯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志道.重度骨盆骨折现代救治.中华创伤杂志, 2000, 16 (8) :453-456.

[2]郭志民, 丁真奇, 郭林新, 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1) :27.

[3]家顺, 贾连顺.重度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2003, 11:699-701.

我的治疗方案合适吗? 等9篇 篇11

我今年76岁,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患2型糖尿病6年。每日口服拜唐苹3片。无心脑血管和肝肾病变。血压120/80mmHg,服用络活喜1片/日。空腹血糖一般在7.0~7.8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8.0~9.3mmol/L之间,HbA1c6.7%,低密度脂蛋白4.43mmol/L。医生说我的血糖控制还未达标。让我加服降糖药文迪雅和降脂药“乐知草”。请问:我的治疗方案合适吗?

北京华某

答: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饮食、运动、教育、病情监测和药物治疗等。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情况,其治疗应从降糖、降压、调脂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还要顾及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他的心理因素,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对您目前的治疗方案,医生的考虑较全面,血糖、血压、血脂的治疗都顾及到了。您的血糖检测结果接近达标,这说明过去的治疗基本正确。所以望您继续遵医嘱,控制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

(北京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郭仕林)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南瓜?

我患糖尿病时间不长,现在对食用南瓜降糖的问题感到很迷惑。有文章说。南瓜血糖生成指数是75.0,应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还有文章称,南瓜升高血糖能力较弱,餐后血糖变化平稳、舒缓。这么不同的说法,我们患者到底应该怎么认识南瓜呢?

河北田某

答:您看到一些对南瓜降糖效果有争议的文章,是因为学术界对此问题意见也不统一。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在对南瓜进行科学研究,因结果不一致,所以有不同看法。中国农大蔡同一教授等认为:南瓜有大量果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南瓜多糖有降血糖作用;南瓜中的蛋白成分CTY(环丙丙基氨基酸)和r-氨基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南瓜中丰富的微量元素锌、钴、铬是合成胰岛素的必需元素。而北京中医药大学雷顺群教授等却认为南瓜含糖量高,生血糖指数高,多吃南瓜不降糖,甚至会升高血糖。少数以销售为目的厂家对南瓜也有过度宣传,把南瓜说成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实际上,南瓜品种很多,营养成份相差很大,用量、用法没有规范,结果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南瓜降糖还需进一步研究。不过南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经常适量地吃对人体是有益的。但用多吃南瓜及其制品来代替降糖药肯定是不对的。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杨筠)

我是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型,还是胰岛素不足型呢?

我患糖尿病3年了,经过治疗目前血糖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我想知道,根据我的病情,我应该归属为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型,还是胰岛素不足型呢?如何针对用药?

安徽张某

答:如果您想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就要了解自己B细胞的功能和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做一些检查,至少要做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您提供的资料较少,无法精确判断。一般认为确诊糖尿病时,胰岛分泌功能只有正常的50%。您的空腹血糖及C肽值正常,而餐后未能达到5倍以上,说明已存在胰岛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患者90%存在胰岛素抵抗,您的空腹胰岛素量正常而血糖也常有升高,说明也存在胰岛素抵抗。您若想把血糖控制得更理想,可以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艾汀)或小量胰岛素促泌剂(诺和龙、瑞易宁等)。这样可以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

(北京石景山医院内科杨筠)

按医嘱注射胰岛素,为什么晚饭前血糖还高?

我患糖尿病12年了。12年来由于我控制得不是特别好,血糖忽高忽低,今年初终于被医生宣布必须用胰岛素来控制病情了。我每天都按医生的要求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但我发现,每顿饭之前注射了胰岛素,可晚餐前血糖水平还是高,这是为什么呢?

海南姚某

答:根据您12年的糖尿病病史、既往病情控制不满意、目前每餐前注射胰岛素这些情况,可以说明您自身胰岛功能很差,应该进行替代治疗。但由于不知您的胰岛素类型与用法,所以我猜测造成晚餐前血糖水平高有以下可能性:如果您是三餐前用短效,晚上睡觉前用中效,后者作用仅维持到次日上午,午后体内基础胰岛素不足所以会引起晚餐前血糖增高。另一种可能是单用短效胰岛素午餐前用量稍大,造成午后血糖偏低形成反应性血糖增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午餐前注射的胰岛素量不够,其作用不能维持到晚餐前。如何鉴别这些因素,请注意监测血糖,尤其是午餐后2小时和晚餐前血糖,必要时加测下午3~4点时的血糖。

由于对于您的具体情况不清楚,以上仅供参考。您最好到专科门诊进行调整。

(中关村医院内分泌科凌晓虹)

每次在用血糖仪之前,也要消毒吗?

我刚刚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家里人给我买了血糖仪,要我好好控制。我想请教一下:我在每次用血糖仪之前,是不是应该像在医院里一样,先用酒精消毒一下手指?还有,我可以用碘酒消毒手指吗?

青海牛某

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否正确地使用血糖仪,是能否得到准确测试结果的关键因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血糖测试结果的误差都是由于使用者没有正确操作血糖仪导致的。下面我来谈谈糖尿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

①在开始使用新的一瓶试纸时,需要调整血糖仪上的编码,也就是在测试之前先确定血糖仪的编码与试纸瓶上的编码是否一致。然后在试纸瓶上注明开瓶日期,以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试纸。②彻底清洁和干燥双手,使手指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再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然后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为让疼痛降低到最轻的程度,应该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采血。每次测血糖时应轮换选择测试部位,10个手指应轮换采血。③刺破皮肤后勿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④测试血糖后,应将采血针丢弃在适当的容器中。得到血糖结果后应该立即将血糖结果和测试时间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⑤患者应注意保持血糖仪清洁,但不要用水清洗血糖仪。还应定期联系血糖仪生产商或相关服务人员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保证血糖仪的正常功能。

在医院一般用75%酒精消毒手指,因为医院是个特殊环境。在家里,只要彻底清洁和干燥双手即可。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家切忌用碘酒消毒手指,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刘翠平)

外出旅游,应该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时,如果步行为主,应该怎样使用诺和灵30R呢?按运动来说,消耗热量,会使血糖下降,可少用胰岛素;然而运动量增加,必然增加饮食,又必须增加胰岛素用量。我总不能运动一个小时就测一次血糖吧,请问专家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

办?

深圳余某

答:您说的不错,“按运动来说,要耗热量,会使血糖下降,可少用胰岛素,然而因为运动量增加,必然要增加饮食”,但这时未必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因为运动可以降血糖。这要您自己来掌握自己的情况,监测血糖。我的好多病人都喜欢爬山、打球和游泳,他们做得都很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饮食量及胰岛素的注射量。希望您通过实践慢慢地掌握自己的胰岛素用量。

(北京煤炭医院内分泌科李洪梅)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如何吃豆制品?

我在某刊物上看到,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少吃豆制品多吃动物脂肪,可我又在另一刊物上看到另一种说法,说糖尿病肾病患者要多吃豆制品。这两种观点相互矛盾使我无所适从。我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江苏黄某

答:从来信可知,您已患临床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天稍低于正常人,即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例如体重为60公斤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48克。蛋白质来源以动物蛋白质即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这些食物可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大豆及大豆制品也不应是肾病患者的饮食禁区。首先,大豆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中生理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同时大豆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大米、白面等传统主食中的蛋白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提高混合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另外,最新的研究发现,以大豆蛋白质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低蛋白饮食,可以像以动物蛋白质为主的低蛋白饮食一样延缓肾功能的恶化,维持正常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并且,这样的饮食可以纠正患者原有的离脂血症。明白这个道理,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就可以适当进食少量大豆制品。

对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正常者,根据肾功能不正常的程度,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要严格限制,应该摄入动物蛋白质即优质蛋白质,同时加用相关药物。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刘翠平)

下午总是血糖高是怎么回事?

我的病情较奇怪,空腹血糖正常,规律是下午血糖高,经常在13.0~17.0mmol/L之间。我观察过自己,午饭后做运动血糖会高,中午少吃饭还是高,有时中午加一次短效胰岛素还是高,而且总是在下午15:00~16:00间血糖高。凌晨有时又会出现血糖低(大概2:00~4:00之间)。现在胰岛素的用量是30R,早饭前16单位,晚饭前10单位。请问专家我该如何是好?

江西牛某

答: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含70%中效胰岛素,其作用高峰时间在皮下注射后8小时左右。应用诺和灵30R早晚餐前注射,会出现下午15:00~16:00血糖高,凌晨2:00~4:00低血糖的现象,这分别与其中的中效胰岛素不足或过多有关。建议调整治疗方案:①监测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以及晚餐前的血糖,若午餐后高血糖持续至晚餐前,给予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50毫克,与第一口午饭嚼服,并增加早餐前胰岛素至18~20单位。②减少晚餐前诺和灵30R至8个单位,并将晚餐分餐,在睡前少许进食,如半杯牛奶、几片苏打饼干,可以防止半夜低血糖的发生。另外,午餐适当少吃,下午15:00~16:00适当加餐,也可以降低午餐后血糖;如果午餐后增加运动量,如快速走步半小时,也可以降低午餐后血糖。

(福建医科大学代谢病研究室赖鹏斌杨立勇)

服降压药头晕,还要继续服用吗?

我今年69岁,患糖尿病4年多,1 0多年前发现高血压,用药后血压一直控制在120/90mmHg左右。我在贵刊上读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首选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且血压不高时也不能停服。最近我服用卡托普利(短效)每日仅一片,血压降至90/60mmHg,但伴有头晕。后改为每日半粒及隔一日服半粒,血压仍是90/60mmHg,还是头晕,请问我还能吃这个药吗?

南京华某

答:我认为您选用卡托普利降压是正确的。但目前每日半粒及隔一日服半粒,血压仍是90/60mmHg,而且头晕,您不妨停药观察观察血压以后再说。先查出头晕的原因最重要。

治疗方案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 (环磷酰胺组) 25例和B组 (雷公藤多苷组) 25例。A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7例, 年龄13~57岁, 平均 (38.9±3.6) 岁, 分类:微小病变型肾病6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 膜性肾病3例,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9例。B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7例, 女8例, 年龄13~59岁, 平均 (37.8±4.0) 岁, 分类:微小病变型肾病5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 膜性肾病4例,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环磷酰胺2~3 mg/ (kg·d) 口服, 2次/d, 2 d为1个疗程, 2周应用1个疗程。B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雷公藤多苷1~2 mg/ (kg·d) 口服, 3次/d。治疗8周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各项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 24 h尿蛋白少于0.3 g, 清蛋白高于30 g/L, 且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部分缓解:各项症状及体征有很大改善, 24 h尿蛋白虽未降至0.3 g以下, 但是其水平有很大程度降低, 清蛋白也有很大提高, 且患者的肾脏功能有所改善;无效: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24 h尿蛋白及清蛋白也无改善, 且患者的肾脏功能无改善或进一步恶化[1]。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2.0, 计量资料为t检验, 计数资料为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高于A组, 经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B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A组, 经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患者肾脏内的功能细胞长期缺血、缺氧, 因超负荷工作而使受损, 肾小球的基底膜滤过孔径增大, 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从尿中漏出, 患者外在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病症。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较多[2]。本文中作者就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苷在肾病综合征中的综合效果进行研究及比较, 发现雷公藤多苷较环磷酰胺的效果要好,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雷公藤多苷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 同时其安全性也较高, 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因此,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雷公藤多苷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效果较好, 且安全性也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参考文献

[1]黎磊石, 刘志红.应用雷公藤治疗肾炎二十五载的体会.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3, 12 (3) :246-247.

[2]谭海荣, 刘恩棋, 潘竞锵, 等.益肾Ⅰ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中国新药杂志, 2003, 12 (4) :264-267.

上一篇:成本管理模式下一篇:现代农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