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冷思考

2024-09-20

创业教育冷思考(通用11篇)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这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于1998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 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当前, 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大院校铺开, 但很多高校关注创业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把“为什么要教”这个问题视作理所当然。忽略“为什么要教”的问题, 就是忽略了创业教育的本源问题, 这会降低创业教育的实效。面对喧嚣热闹的创业教育浪潮, 究竟什么是创业教育?只有冷静反思, 追本溯源, 我们才能作出正本清源的回答。

一、从教育理念看, 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少数精英的创业活动,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

当前, 多数高校编写了创业教育教材, 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创设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大学评价中包含对大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及其获奖情况的评估指标, 一些高校为提升学校美誉度, 对少数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而忽视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受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个别学校学生的创业参赛作品由教师越俎代庖, 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强, 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普及率并不高。国内创业教育很多都是轰轰烈烈的创业活动, 并未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鉴于此, 正本必先清源, 只有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内涵, 才能真正开展好创业教育。

按《辞海》释义, “创业”指“创立基业”。“创业”的本义是指开办企业, 创造利润。Cole (1968) 将创业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创业者首创、保持并最终将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一种有利润来源的生意。Gartner (1985) 也认为创业其实就是创建新企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业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拓展。很多人依然停留在狭义创业的层面上, 这一狭隘观念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其实, 创业教育的内涵比我们想象的要宽泛得多。创业不仅指创办企业, 还包括开创事业。美国学者Pinchot (1985) 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首次提出“内创业者” (intrapreneur) 概念。他将“内创业者”定义为:“能够在现行公司体制内, 发挥创业精神和革新能力, 敢冒风险来促成公司新事物的产生, 从而使公司获得利益的管理者。”内创业理论启示我们, 创业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少数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 而应是全体大学生。《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创业教育”的解释是:“第一, 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第二, 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 既是为了让少数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创业之路,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成为一名成功的“内创业者”。因此, 从教育理念看, 创业教育不是少数人的创业教育, 而是普惠式的创业教育;不是面向少数精英的创业活动, 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普及教育。

二、从教学内容看, 创业教育不是功利性的创业技能培训, 而是非功利性的创业素质教育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出现了重创业技能传授、轻创业素质培养的不良倾向。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训大学毕业生创办公司或企业的技能, 让他们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不可否认,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而言, 掌握创业技能对毕业后创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向大学生传授创业心理、政策法规、金融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创业技能, 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创业各环节的基本知识, 是大学生毕业后从容应对各方面挑战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这些“短平快”的创业技能只是创业教育的“冰山一角”, 绝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当前高校以传授创业技能为目标的功利性教学远没有形成系统深入的创业教学体系, 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业技能培训并不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 不利于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针对这一现状, 教育部于2012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第一次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作出了规范, 对于推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为核心, 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 以提高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的素质教育, 旨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坚强的意志力及领导才能、组织才能、协作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强烈事业心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美国创业教育之父、百森商学院蒂蒙斯教授认为, “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 更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打造所谓的“创业者”, 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 其结果只能削弱创业教育的成效。真正的创业教育应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 从教学内容看, 创业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营销、财务、融资、人力资源等教学内容“打包”压缩、填鸭式塞给学生的创业技能培训, 而是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非功利性的创业素质教育。

三、从价值导向看, 开展创业教育不是解决就业难的权宜之计, 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之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的稳定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 政府机构减员增效, 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也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将有4.5亿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根据创业倍增效应, 1人成功创业, 可拉动5人就业。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 大学作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和创新创业的沃土, 理应担负起自身的职责。大学大力推进创业教育, 在培养创业者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 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这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毕业生, 使其走上社会后积极投身创业热潮, 由被动就业者转变为主动创业者,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且有利于社会创造新岗位, 这就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诚然, 创业教育勃兴的直接动因是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 但绝非仅为解决就业难题而开展创业教育。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把创业与就业混为一谈, 凡谈创业, 必谈就业。从长远看,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 这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趋势。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不在于功利性地为学生毕业后创业作准备的教育, 而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从而为其毕业后创业 (含“内创业”) 奠定基础。创业教育是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绝不是高等教育中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临时性教学任务。开展创业教育, 既是大学应对就业难问题的被动选择, 更是大学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作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高校深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 开展创业教育, 不是解决就业难的权宜之计, 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10-5-7.

[2]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3]黄兆信等.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9) .

[4] (英)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 2006 (4) .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2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但其成功几率却不足5%,这不禁引人反思。文章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深入研究,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制约因素,如:创业机会日益减少;“网贷”平台良莠不齐;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等。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大学生有效地规避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风险规避

一、引语

近年来,艰难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未雨绸缪,急着想抓住各种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5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从2012届的2.0%上升到2016届的3.0%。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5届的2.1%和3.9%,2015届与2016届持平。[1]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无疑为大学生创业模式提供了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殊不知,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公司,甚至骗子抓住了大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给他们设置陷阱诱其上钩。

二、“互联网+”的背景与优势

(一)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基于此迎来了创业狂潮。[5]那么何为“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系统。

(二)优势

1.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最近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手机成为我们日常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3]

2.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税收、贷款、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不仅如此,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将给劳动者创业带来的好处包括降低了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获得更多的能力培训、融资渠道拓宽以及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

3.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接触互联网使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之于他们,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能敏锐的捕捉到个中蕴含的创意想法与商机。此外大学生有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创意无限,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转化为能力,进而创造。[2]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一)创业机会日益减少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制造生产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等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创业机会大大减少。况且,“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通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传统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5]再加上金融危机对我国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银行借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力、消费疲软等现象依旧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汇率、信贷和税收调整的诸多矛盾,创业形势依旧严峻。

(二)“网贷”平台良莠不齐

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活动,而大学生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小额、快捷的“校园网贷”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但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其负面效应和金融风险也开始不断显现,而且愈演愈烈,“校园网贷”**不断,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不法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各种安全风险和诱惑难以抵御,一次次落入网贷陷阱,悔恨终生!“裸条”借贷、虚假套现、刷单负债等问题对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严重危害,校园网贷的危害可以说是擢发难数!

(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的网络发展迅猛,但网站安全建设却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网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漏洞,很易遭到“黑客”攻击,并且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伴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式的急速增长,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植入恶意程序、诱骗网络用户访问系统连接等方式获取网络用户的重要隐私信息,以此获取不法收入。中国互联网协会23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6]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法律意识的薄弱、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为缺乏、对于各种欺诈行为难以分辨、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出现了海量的信息,大家被动地接受。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信息发布平台的APP中,各类理财、加盟、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不断刷屏;自媒体的兴起,更是让网络信息量与传播速度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假消息泛滥,甚至谣言也在飞速传播。

而大学生创业者要透过层层虚假的消息找寻消商机绝非易事。网络平台虽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一条便捷之道,但虚拟的网络世界深不可测,陷阱重重,一着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五)媒体的报喜不报忧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于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报道席卷而来。但是,纵观这些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并不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现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创业报道都是关于成功典型的,而对创业失败者的报道却特别少。如此,在大众的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大学生创业其实并不难,如果你敢于创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取得成功。

媒体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谈成功,不谈或很少谈及失败。[7]其实,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大学生创业也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及早地解决问题。失败的创业故事不一定传递的都是负面的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说,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讲才更加珍贵,正如俗话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制约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企业合力鼓励创业

1.政府。(1)政府指定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2)构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深入分析挖掘创业机会,为大学生指点迷津,指引方向。(3)政府还可以积极拓展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种创业基金,联合社会人士使得大学生创业融资多元化。

2.企业。(1)大学生想要创业困难重重,企业如果能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对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确定今后的创业方向,并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4](2)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硬件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摸索。(3)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创业中心,通过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外部联系,形成一个高校、社会、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效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帮助。[6]

(二)规避“网贷”风险保障创业

1、在校大学生应多学习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骗技能。(1)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提高警惕意识的同时也应不回避新生经济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提高在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敏锐性。(2)认识高利贷陷阱,零门槛、无抵押,最快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3)自行了解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高校应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力度。(1)高校要普及信用知识,对大学生普及必要的经济、财务知识,认识经济的增长规律,来增强在校大学生信用意识。(2)建立大学生校园网贷保险机制,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降低网贷平台的经营风险。

3.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取缔不法平台。加强网贷平台业务拓展过程中广告用语的规范,对于煽动性、言过其实甚至是虚假性的广告,坚决禁止并追究广告发布者的责任。最后,高校的网贷安全知识普及的责任重大,监察机构和网贷平台应共同努力,还大学生一个清静的校园。

(三)排除避免网络安全隐患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1.课上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2注重课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开设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提升网络信息甄别能力

对于创业的的学生,掌握海量的信息是前提,但如何保证其获得信息的质量,就需要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1.高校教师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与判断能力。2.学校要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帮助、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去分析不良信息产生的根源并认识其危害。为此,高校创业中心教师应及时了解新兴事物,为学子分析利弊,教其辨别是非。

(五)媒体全面报道“以人为本”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强大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关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创业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加慎重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一边倒的片面报道。[7]媒体如果只是片面地给大学生描述创业的美好前景,渲染创业成功者的风光和收获,却少了对创业的科学分析,理性引导,更没有全面的展示创业的不易与坎坷,那么会导致大量有志青年受到打击,更有甚者,或许是一辈子的阴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当然也有文中提及的诸多的制约因素,而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规避创业风险,进而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1,27(11):183-186.[2]

亓传伟,陈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6,(4):76-77.[3]

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5):49-55.[4]

黄荡.当代大学生创业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9-210

[5]

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6]

吕宏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1-104

[7]

创业导师热的冷思考 篇3

这股热潮给我们创业者带来了福音。难能可贵的是,创业导师行动行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首先,创业导师为政府补位,承担了最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责任。其次培养了更多的企业家带动了社会和谐,也是一个非常智慧的选择。企业家队伍壮大对社会的贡献起到了杠杆的放大作用,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往往能够造福成千上万个普通群体。创业导师正是因为其先进、务实的理念,得到了政府、企业、社会、创业者各层面的认可,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

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家承担风险建立企业,通过管理企业向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可以看作是企业家被定义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史记?货殖列传》中讲“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除了经营自己的企业之外,企业家还可以承担更高一层的社会责任,帮助创业者创业就是非常有价值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形式。参加创业导师行动,对企业家来说就是一种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深谙所在行业,更是在自身创业、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经验和教训,具有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诸多优良的素质,所有这些正是创业者最需要学习的。通过成功企业家的指导和影响,将他们在创业、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信息以相对低的成本地“传递”或者说“复制”给创业者,使创业者从中获益,这当然可以看作是企业家创业、经营成功的一种正的“外部效应”。

《科技创业》最近连续参加几场创业导师成立或活动之后,对时下的创业导师热却有了几许冷的思考。

一是政府、机构在创业导师行动中的定位。在创业导师行动中,政府发起、号召、支持都责无旁贷,但看一次导师聘用仪式后发现,发放聘书的政府领导和接受聘书的导师成员大都熟悉认识,细看名单,体系内,上下级者居然占了相当比例,这还只是人的角色定位问题。说到导师的服务机构,大都一句话,常设办公室设在某处某室,一个本应同市场接轨的事情最终又回到了官场,只这一句话,足以让对导师行动抱有极大热情的人们顿时拔凉拔凉。

二是那些喜笑颜开接受聘书的导师们,不知有几个是否作好了做导师的准备。先不论是否创过业、有经验,即使创过业能做导师的也还得具备许多苛刻的条件,比如奉献精神,比如总结传播能力,比如拿得出时间精力。活动一开始,导师就变成了荣誉、价值认同、开会、上台的理由,那对于千千万万创业者而言,无异于拿他们说事,玩的却是自慰的游戏。

诚信教育的冷思考 篇4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道德理想,道德根基

近年,诚信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比较热点的领域。这得归于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在《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方针中,有两个字就是“诚信”。类似的教育很多,如廉洁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责任感教育、挫折教育、爱心教育等。

十多年过去了,诚信教育的效果如何呢?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1 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可见,十多年以来的诚信教育,成效不大,社会上依然“诚信缺失”。

那么,诚信教育为什么成效不大?问题出在哪里?

一、人的品德是一个整体,诚信教育对整个道德人格作用不大

各种具体的品德,如诚信、正直、勇敢、节俭、仁爱等,并不是机械、孤立地存在于人的身上,而是有机统一于道德人格之中。任何一种品德与其他品德之间并没有截然清晰的界限,而是与其他许多品德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种种途径、方法挑选出若干品德条目来,进行专门培养、教育,显得非常机械、勉强。杜威早就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说:“像诚实、正直、贞操、温和等,道德把它们孤立起来,称它们为德行,就好像把骨骼当作有生命的身体一样。骨骼当然是重要的,但是,骨骼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它们支撑身体的其他器官……道德和整个性格有关,而整个性格又与人的全部具体特性和表现相等。一个人有德行,并不意味着培养了少数可以指名的和排他性的特性。”[1]

杜威这段话具有多方面深刻的含义。或许,各种品德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半独立的。根据杜威的论述,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具体的品德条目比喻为人的手、脚、耳、眼、鼻、口等器官。我们需要的是整个身体的健康,但是我们所做的却是分别对各种器官一一进行锻炼:今天花一小时进行手部锻炼,明天花一小时进行脚部锻炼,后天花一小时进行胸部肌肉锻炼……这是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就如西医,把人体进行解剖,机械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对于身体特定部位有问题的人或专项体育运动员,或许可以这样做,但对于普通学生、对于正常的学生,把人的道德人格割裂开来,分别进行教育,以期望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人格,可以这样做吗?有效吗?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教育家哈桑和梅就“诚实”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可能将这个世界分为诚实的人和不诚实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在某些时候欺骗过人”“即使某人在一种情形中欺骗人,但不能保证他在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会欺骗人……某个儿童在一种特定的情形下之所以欺骗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不诚实的品格特性”“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和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关系。”[2]

二、诚信教育治疗不了社会上不诚信之病

从我国诚信教育的兴起来看,最主要原因就是如《纲要》所说,“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也就是说,诚信教育不是立足于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而是治疗社会不诚信之病的需要。这就有两点值得思考:

第一,诚信教育找错了对象。既然是社会上的人存在诚信品质缺失问题,那么就应当对那些缺失的人进行教育。正如廉洁教育一样,应当对那些不廉洁的人加紧进行廉洁教育,为什么转而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呢?究竟是在预防,还是转移注意力?如果对学生的预防是必要的,那么对社会不诚信的治疗不是更加迫切吗?

第二,社会上不诚信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诚信教育;不廉洁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廉洁教育;不孝敬父母老人之风有所蔓延,就开展感恩教育……显然,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一种修修补补的做法。难道,道德教育就是专做修补、治疗的工作吗?道德教育究竟是要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全发展,还是要去预防、治疗学生道德上的不良倾向?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因此是治标不治本。就其结果来说,很可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人们之所以不诚信、不廉洁等,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正如《道德经》所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人们不诚信、不廉洁等,有着根本性的原因。所以,不寻求根本原因并加以积极预防,而是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被动地进行补救,是扬汤止沸,有多大作用呢?

三、诚信不具有自足的、最高的、绝对的道德价值

诚信,以及其他许多品德如勇敢、节制、仁爱、感恩、节约等,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的、最高的道德价值。以杜威的比喻来说,这些具体的品德就如身体的骨骼、四肢等外部器官,这些外部器官如果脱离了人体生命,脱离了大脑的调节、指挥,那就不能运动了,也就毫无意义了。也就是说,各种具体的品德并没有自足的道德价值。它们的道德价值依赖于一个更高的中心,就如骨骼、四肢的运动依赖于人体,依赖于大脑的调节一样。

可见,各种具体的品德存在的价值,依赖于一个更高的东西。缺乏了那个东西,诚信等品德不仅不会给人民带来积极意义,反而可能危害人民。例如,你若诚实对待正在寻找机会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诚实地为他们提供你所了解的相关信息,那是助纣为虐;对假乞丐同情与仁爱,就是被欺骗;对“落水狗”手下留情,是妇人之仁;黑社会成员勇敢地攻击警察,对社会是灾难;小偷夙兴夜寐,勤奋地去偷窃,只会让百姓遭殃;对专制政府或政党的忠诚,将会延缓专制政权……一种品德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德,在另外的人看来可能就是恶德。柏拉图早就指出:“对疯子讲实话也是不正义的。”[3]美国现代著名道德教育哲学家柯尔伯格也指出:“一个人的正直在另一个人看来是顽固;某人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另一个人却认为他不顾他人之情感。”[2]

所以,诚信教育如果实施成功,把学生都培养成诚实、守信的人,也就是表里如一、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吗?他们进入社会将会怎样呢?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时代,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只会处处碰壁,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早在两千多年之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这一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孔子一方面非常重视“信”(诚信)这一品德,作为其“四大教育”(文、行、忠、信)之一,要求做人应“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诚信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根本。另一方面又反对死守具体的道德信条,强调“权”。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主张随机应变。在《论语·卫灵公》中他还提出:“君子贞而不谅。”“贞”是“正”的意思(或解释为“大信”),“谅”即诚信。这句话是说:君子只要走正道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诚信。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认为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三流之士。

四、还有比诚信更根本的道德

那么,那个赋予各种具体的品德以积极的道德价值,并调节、统率各种具体品德的东西是什么呢?孔子、孟子认为是“仁”和“义”。《论语·阳货》记载,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宪问》记载,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口才、勇敢这样一些具体的德、才,可以由根基性的“仁”和“义”外化而出。反之,具体的德、才却不能升华出道德根本。如日本侵略者当年对我们的侵略、攻击,在他们看来是多么勇敢,实际上却是凶残!因此,人不能仅仅停留于追求枝节性的德、才,更应追求道德之根基。

《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只有接近、符合“义”,诺言才是可以践履的。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也指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就是说,是否该诚实,要看是否符合“义”。如果不符合“义”,那么“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五、道德教育还有更根本的追求

仁、义,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道德等,可以说是人道之极。但“人道”还不是道德之极。因为在人道之上,还有“天道”。天道,就是《道德经》所讲的“道”。因此,所谓“道德”,要“由道而德”,有“道”才有“德”。舍弃了“道”而仅仅追求“德”,如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爱心教育等,之所以实效不大,根源就在于此。

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可以划分为二:“道”的教育和“德”的教育。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彭正梅先生所说:“道德教育包括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训育即德育,同时还包括一种信仰教育的道育,其中,后者是道德教育之根。”[5]

可见,道德教育不能抛弃根本。正如《道德经》所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否则,根基出了问题,却去治疗皮肤之痛,非但无益,甚至有害。害在哪里?《道德经》还深刻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道德经》看来,人们若失去了道德的根本,却追求枝节、末叶,那是根本没有作用的。

当然,从实施过程来看,一方面,道德教育应从具体的品德开始,因此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还不能立即开展“道”的教育,而应以美德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但是,美德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不能机械地被分割成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廉洁教育、爱心教育等。另一方面,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在不放松具体品德教育的前提下,就应注重“道”的教育了。否则,从学前、小学到中学、大学,德育就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升了。这显然跟不上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4][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关于语文名师与教育的冷思考 篇5

“浙派名师”的名实之争也许意义并不是最主要的。想当年民国时代的那批教育家,如春晖中学白马湖畔的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等一批大家学者有谁去册封过他们是名家大师还是名师特级。就我们的当下教育教学来说,好多时候,这“名”终究只是一张皮,一张画着名头的纸,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这几年语文教学从全国到浙江哪些地方出了问题,需要反思什么,干点什么?

当下我们缺的不是教育教学的理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语文教学之“实”。亟需一批真正为语文教学作出新的探索研究,不断创造革新,为课程改革走出一条实实在在路子的探索者、实践者、引领人。他们应该是具有令人崇敬的人格魅力,有扎实的知识功力、厚实的专业素养,既站在语文教育之道的高端,又静静执守着三尺讲台的语文真人。这才是今日学界所需要、时代所期望、学生所期待的,这才是“浙派”之“名师”的意义所在。下面粗浅谈谈作为“名师”应该做点什么、可以做点什么,一孔之见,乱弹几点。

一、我们需要有灵魂的教育与名师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下,语文教育领域常常会有一些花花绿绿赶时髦玩噱头而悖离教育本质的东西。许多一线的教师心里应该明白,这两年我们很多时候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太多折腾、太急功近利、太看重脚尖前的一丁点儿。这里也必须承认,其中有的是一些专家名师在起引领与推波助澜的作用。好多语文课堂已经没了语文的内涵、学养、见识及美丽,却像是“皇帝的新装”在自我陶醉中招摇聒噪。

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浙江,她育养了一批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浙江名师”。我觉得当下若真有“浙派名师”的话,其成长发展,必然也是一个很长且复杂的过程。民国时代的教育家且不说西南联大、春晖中学,就拿我们浙江人来说,如蔡元培、竺可桢、陈鹤琴、蒋梦麟,还有我们慈溪的杨贤江,等等,这些“先生”无不青布长衫习习,手不离卷,目光如炬,都怀揣着伟大的民族教育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应该看到这些年我们语文教师作为知识者的心灵在异化扭变,作为读书人的面目不再优雅美丽,专业尊严渐渐丧失,语文也渐渐成了学生厌烦的粗鄙、粗糙、僵硬的学科。教师中会搬用现成的网络课件教参教案的多,以自己的生命感去研读体悟母语与文本真谛的少;只会靠灌输硬塞来教所谓语文知识的多,而真正研究文本、研究学生本质的少。有些年轻教师少了生命朝气、知识视野、学术灵性,而抱残守缺;有的搞起血淋淋的应试的一套轻车熟路,义无反顾;有的教师就是不愿去阅读、去思考、去探寻。

我们如今要做的是寻梦、续魂、立本。我尊敬的叶澜教授、于漪老师一直呼吁:教育焕发人的生命活力!我们要回到教育教学的本源,来凸现语文教育的文脉气韵。简单、粗鄙、狭隘、唯功利的教学,正制约着教师自身的正常的发展,导致语文本质的失落。学生生命决不可被漠视,不可任意揉搓甚至糟蹋,而需要敬畏与爱护。学生的一句话、一丝微笑、一声叹息,其书写的一个词语、一道题目……这当中应渗透着学生以及教师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生命,人的生命与文本生命应该是温暖融和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到,语文教育其出发点与归结点应该是对人的“唤醒”:唤醒教师自身的生命感,唤醒学生潜在的智性与创造力,唤醒文本与知识的含量,唤醒课堂的精神活力。寻求有底气、有灵魂的语文,她应该是语文精神与审美的生成,母语与文化的共生;也是教师教育智慧与学生灵性的碰撞,生命与情感的互动。让学生享用语文的美丽与魅力,为其成人夯实精神底子。这样的语文与这样的名师才是有灵魂的。

二、凸现教育的底蕴与尊严

我们当下的教育发展、课程建设关注新的理论多,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理念多,但我们更应该多回望我们身后并不遥远的民国时代。我读春晖中学历史,白马湖成为群贤毕至的地方,它是一块安静的土地,一批批学者先后聚集于此,教书育人。他们创导的“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是站在教育的中心地,是在研究教育的本质。我们极为需要这种安静,这种探寻教育本质的思考实践。

捍卫专业尊严、遵循语文规律。一个语文教师的学养见识必然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语文文本、语文课堂、学生都是有生命的,有气韵的。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必要的学养与见识,他的课最多只是热热闹闹的胡里花哨,只是在冰面上滑行,无法抵达母语思想的精髓处。在浅薄、狭隘之中,其课堂必然是剥离了生命的,久而久之消解并击溃语文本质,也制约伤害教师自身的发展。

这几年听了不少同行的课,常有一种忧虑,为什么我们好多优秀教师的课,只有文章而没有文学,只有内容而没有体式,只有社会形态的主旨而没有作者情感深处精神的语言意蕴;只有媒介传输系统层面的意义构造而没有文意语言系统的艺术创造;只有作者的文本而没有教师学生作者共同建立的教学文本。如阅读的核心是语言学习,它是学生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品格的最重要路径和平台。若阅读教学悖弃了语言本质,必然是泛语文,必然是没有语文味,是架空的语文。

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努力,试图回到语文教育教学本来应该关注的东西上来,贴近文本的体式,关注母语与思想的本源,寻求语文课堂学生生命感的存在。如散文教学,《想北平》凸现老舍散文的情感与语言中自我言说的独到性;《荷塘月色》则试着从作者的潜意识的梦幻与苦闷之现实的纠葛角度去探寻散文中的“人”。

又如小说教学,如教《祝福》我努力把重心落在小说的虚构真实关系,以及对悲剧美学的思考。在师生共同阅读研讨祥林嫂的个人悲苦命运“悲剧”后,体悟文本通过小说中“我”的特定叙事视角以及意境小说独特的独白性之后,上升到鲁迅小说所独有的生命哲学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学习中再让学生体悟“祝福”这一题意的勾连、呈现强化、提升的意义。从备课思考到教学运行中我觉得:语文文本、语文课堂以及我的学生都是有生命的,有气韵活力的,课堂、文本、教师、学生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存在。

三、教学需要教育力与创造力

要教好一门课,研究一门学问,个人觉得只有青灯黄卷坐冷板凳,衣带渐宽独上高楼,有时甚至要“笨”一点、“傻”一些。语文是大学问,教学是一门科学,我们要的是努力寻求凸现语文的厚重广博、柔软温润、智性意蕴,研究语文的本质,不断创造,寻求有效教育的本质。我常说教师不必忌讳说“分数”,它终究也是教学的检验考量,分数也是一个学生素质的构成本分。最要紧的是,这分数应是有精神含量的,我们应努力寻求来自学生心智的、优质教学而获得的好分数,而一定要排斥用粗鄙劣质手段挣得的分数,抵制伤害学生心灵而挣得的分数。分数与素质本来不矛盾,真正的分数它是学生智慧、心灵、技巧的生命结晶。

首先,要激活教育的活力,不断寻求、摸索教学的有效路子。当下语文教学最要紧的已不是理念,而是理念与知识的融合,知识与人的融合。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要警觉伪问题研究,伪学科探寻,保持教育思想的清醒与清新。如研究文本阅读活动中的散文教学的情与理、内与外;小说教学法的虚与实;诗歌教学的韵与情、文与质;文言文教学的言与意、古与今;等等。

其次,作为一个现代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摸索发现,创新教学的有效路子。我这二十多年来对作文教学一直在寻求摸索有效教学的路子,如今,已逐渐清晰起来。其中我大体经历了从应试写作—才情写作—观念写作—公民写作的途径,初步建立起以“人”为原初,以及以学生内在阅读情趣、生活语言个性为需要的教学系列;注重学生立体阅读、深度模仿,将生活个性与写作个性对接,并做好个案培训,引导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开发与学生心智一致的写作技术。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研究与创造力。譬如,作文的语言问题一直是学生写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很多学生作文一直受此困扰,无法提升。学生作文语言之病痛,从根本上来说不只是语言运用的本身,与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关注探询,与心灵之对视审视有关。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此是漠视与不作为。事实上作文只有贴着语言写、贴着内心写,才能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质与智性,才能找到属于学生自己的写作话语的位置。

四、在阅读思考中获得学养

在阅读中生存,怀揣好书前行,这是我三十多年教书生涯的深切体会。我常有机会听课,常感到很多教师不是没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其课也不乏新意,而其最大的不足是教师底蕴的浅显,知识视野的狭窄。好多课的文化精神内涵被剥离了,智性被耗损了。病根何在?我想这可能与教师是否好好读书思考关联。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结构是一个多元组合:良好的道德修养、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功底及一定的理论素养。最要紧的是理念与思想的融合,思想与学识的融合,唯有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精神。就拿我自己来说,忝列浙派名师班导师,但我深知自己先天不足,中空外瘪,故从不敢此山望着那山高,亦不敢潇洒走一回,只得老老实实读书学习,战战兢兢地守于讲台。我常觉得做教师这点学问不是人们常喻说的半桶水一桶水,而只有像那活源泉水,才能使腹中知识清澄,少点朽腐颓败而不至于误人子弟。读一些好书能与那些智者善者交心接脉至少是一种福祉,至少可以让内心得以一点充实与安妥,在喧嚣的欲念夹缝中让心沉淀,静心治学,平心处世。

国际班招生热潮与教育冷思考 篇6

外国教育机构纷纷瞄准中国这一颇具潜力的市场, 推出越来越便利中国学生出国就读的条件。有例可证:

根据悉尼大学官方网站所发布的消息, 从今年起正式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中国内地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高考成绩申报悉尼大学。

某环球雅思培训学校校长说, 以往, 中国的毕业生无论高考成绩有多高, 都需要加读8个月到1年的预科才能进入悉尼大学的本科学习。这项新的政策使得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入读悉尼大学, 最快只需要三年就能拿到本科学位, 节省了一年的宝贵时间和学费。

“国际班”真是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吗?教育就应该如此“与时俱进”吗?

国际班之所以能迅猛发展, 因为——

有冠冕的包装: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国际视野, 办人民满意教育……

有炫人的招牌:合作的都是发达国家教育机构, 承办的都是当地名校……

有诱人的前景:直升国外名牌大学, 本科毕业可直选国外名校读硕读博……

有高效的业绩:圈了地, 投了钱, 建了校, 收了钱, 出了国……

国际班之所以迅速成势, 乃由于认识误区所致。

因为是国际班, 就必然和国外教育机构合作, 这就是国际交流, 对外开放。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现实, 我们的国际学校、国际班, 从生源构成看, 涉及多少个国家?从师资配置看, 中外教师呈何种比例?从使用教材看, 有多少是经过专业部门审核认可?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看, 有多少完全符合本国规范?

学生都是中国学生, 何谈“国际”?教师都是中国教师 (有的可能有个别外教) , “国际”元素有多少?教材虽有外国原版, 但主要是语言类教材, “国际交流”到何等程度?管理还是原学校, 沿用的是一以贯之的方式方法, 国际管理经验借鉴几何?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大多强化了外语, 增加了课时, 增加了课业负担, 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多少可行性?

因为有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出国这一前提, 由于是当地名校, 可行度与中介机构有别, 家长放心。学习好有经济实力的, 学习不太好经济实力强的孩子就有了一条出国就读的“金光大道”。这就是满足市场需求的绝佳路径。

采用国外语言教材, 学习中国的相应课程, 修得国外认可的学分成绩, 学校配备最强的师资队伍, 提供最优的学习生活条件, 以努力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国外教育机构需要的“考试”。这也是能够招徕生源的重要保证。

但是, 这种国内三年的高收费, 国外就读的高支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在国内高收费为出国, 到国外高收费没商量。我们的国际班就是收大钱, 下大力, 为外国送人送钱。在悉尼大学发布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内地学生可以凭高考成绩申报的消息后, 某知名中学的学生反应是:“真的很向往报读悉尼大学, 只是, 以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计, 三年下来光学费就60万元, 再加上生活费, 开销太大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据了解, 目前有的大中城市, 不仅中学招收这样单纯为了送孩子出国的国际班, 而且开始向初中甚至小学延伸。

国人之所以会热衷于送孩子出国, 相当程度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社会竞争能力之需要, 而外国教育对于人的能力培养得到世人公认, 有条件的话, 出去几年再回来参与竞争, 谋求一份好职业。这恰恰是对中国现行教育的无情嘲弄!

提高认识, 走出误区, 让国际班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其实,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开办国际班实属高明之举。问题是, 我们必须从教育自身的规律出发, 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科学内涵出发, 规范国际班乃至国际学校的办学之路。

明确国际班的特点。国际班, 首先学生要有国际性, 否则就只能叫“出国就读预备班”。既然叫国际班, 就要立足为国际友人、外籍在华人士子女在中国就读服务, 为体现国际性, 应该是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在同一环境中学习成长。

规范国际班的审批。现在申请举办国际班的学校, 一般都是当地有条件有水平的名校, 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除了要审核合作方资质的可行性、合法性, 还要审核申办学校的国际班是否具有国际特点, 其合作办学的方向宗旨是否科学。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7

关键词:技能大赛,初衷,现状,应对

当下职业教育各类各层次技能大赛层出不穷, 各职业院校为了出成绩创水平全身心投入。有的院校不惜调整课程设置, 停课突击集训, 更有甚者少数院校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大赛进行, 提出一切为了大赛的口号。这样势必造成一种疑问, 职业教育究竟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还是为了技能大赛的所谓成绩?笔者认为, 技能大赛只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促进手段, 而非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1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初衷

人才强国, 我们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管理者, 而且还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一流的服务人员, 培养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劳动者, 这是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 组织职业技能大赛的出发点是好的, 是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近几年来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向, 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技能大赛成了各类职业院校发展的大检阅, 引领和推动着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技能大赛成就了名教师, 也造就了一批成功的学生, 使他们得以自信走向社会, 开始新的人生。

2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现状

目前, 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运作总体情况是好的,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 特别是一味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 技能大赛成为少数人的“锦标竞赛”、“精英竞赛”的倾向愈演愈烈, 参赛学校的急功近利使大赛本身的公平公正性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正因为这些不协调的因素, 技能大赛有可能偏离初衷, 其有效性与质量使人产生了诸多怀疑。

2.1 职业院校“应试教育”的另类形态

“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说法, 如果将其分别作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检验和选拔方式, 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 有违素质教育思想。

出于功利或其他原因, 现在职业技能大赛出现多层次、多类别、多部门、多行业, 名目繁多, 动辄公布各类比赛成绩排行榜, 以引起社会轰动, 学校应顾不暇。使得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指挥棒, 学校为了体现教学水平、求得社会地位、赢得生存机会, 只能被动地围着职业技能大赛来组织教学、突击训练, 以求得较好成绩, 就像高考指挥棒一样, 职业院校陷入技能竞赛指挥棒中。这样一来, 使得职业教育不能按照本来规律运行, 不能按照常规组织教学, 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到广大受教育者的利益。

2.2 有重蹈“精英教育”的嫌疑

目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明显的一个偏差, 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倾向就是为赛而赛。一些学校为了夺金牌、拿冠军而只关注少数学生, 忽视或漠视大部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锻炼, 成了“精英教育”的翻版, 未能真正做到“全员提高”。技能大赛另一个危险倾向是竞赛内容与教学要求脱节, 甚至一些比赛项目与专业教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

技能大赛的少数尖子选手有的已成为大赛的“职业选手”了, 他们脱离正常教学秩序之外, 配备专任教师, 一对一指导。选手越来越“精英”, 内容越来越“精尖”, 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脱节, 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 丧失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功能, 长此以往, 应该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举办大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选出一些尖子学生, 而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3 职业技能大赛投入多, 成为职业院校的新负担

参加技能大赛已然成为各个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从在校的技能尖子的选拔, 假期的强化训练, 到市赛、省赛乃至国赛, 周而复始, 至来年新学期就又开始筹备校赛, 一年下来, 只留下7月份全身心投入招生。

各职业院校准备职业技能大赛均采取了“举校体制”, 抽调全校最优秀的教师、甚至不惜重金从多家知名企业中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组成指导教师团队, 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 校内所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均对参赛选手全天候免费开放, 并根据参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 全体指导教师团队、全体参赛选手停课, 针对竞赛题目或项目进行长达几个月的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 举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 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参赛选手来实现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

期间一些“种子”学校更是要“养一批人”, 要“买一堆东西”, 要“花一笔钱”。事实上这样的备赛参赛牵扯大量精力, 已经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进程, 学校往往感到“喘不过气来”。

2.4 职业技能大赛商业气味浓厚, 不利于大赛公平公正

由于相关职业院校是生产教学仪器设备企业的目标客户, 企业出于宣传和推销教学仪器设备的需要, 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企业参与技能大赛的热情很高, 因此, 目前参与技能大赛的企业, 绝大多数是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企业, 缺乏世界知名生产企业和国家大型工业生产企业的鼎力支持和深度参与。而学校负责命题和考评, 学校老师出的题目, 都是从教学、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 从国家职业标准题库中筛选题目, 教什么考什么, 有什么现有条件考什么。

由于受学校教师能力、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仪器 (或冠名商赞助的教学设备仪器) 条件所限, 竞赛在教学仪器设备上进行, 而不是在工业设备上进行, 竞赛内容无法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无法反映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 无法完成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重任, 因此技能大赛总体质量不高。有的省或行业协会组织技能大赛甚至提前公布专业知识竞赛题库、技能竞赛的内容, 为比赛而比赛, 失去了比赛的意义。校内技能大赛质量更差, 某职业技术学院维修电工技能大赛年年只考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安装、调试, 钳工技能大赛每年只考“锉配”。

2.5 从职业技能大赛走出来的冠军未必真走得远

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 但这绝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单一内容的教育, 也绝不意味着职业院校的教学就是一种纯岗位或工种所需的单一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直接指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的单一技能训练, 会使我们技能大赛选出来的“精英”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道路上实力不足、机会不多, 难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尊严感。

诚然有部分尖子选手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并借此扣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但由于忙于技能大赛, 长期接受封闭训练, 导致他们与日常教学相脱离, 知识面非常狭窄, 甚至只是熟识了比赛学科中一块内容而已, 一些公共课乃至专业基础课的知识非常薄弱, 导致他们在深造的过程中挫折不断, 一下子从先前学校的云端和鲜花中重重掉落, 内心落差极大。其间不乏有人坚持不了, 最终退学。

3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弊端的应对

3.1 完善技能大赛管理机制, 让技能大赛回归本位

完善技能大赛管理机制, 既不能过分夸大大赛的作用, “以赛代考”、“以赛代学”, 走向“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极端, 也不能排斥或弱化技能大赛的价值, 更不能因噎废食, 远离或废止技能大赛。要端正思想, 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竞赛观, 让大赛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与职业院校日常的技能教学有机结合, 将技能大赛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以赛促教。这种有机结合应该是覆盖全方位的, 包括教学内容和竞赛内容的匹配, 全员参与和层层选拔的真正实施, 使大赛真正做到常态化。要使技能大赛的“阳光”普照到所有学生和所有技能教育教学上, 要像关注大赛金牌那样关注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 把全面提高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作为最大的备战手段, 化技能大赛的“非常”为平时教学的“寻常”, 这是技能大赛制度完善的要务, 也是我们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

3.2 校企深度合作是技能大赛质量的保障

职业教育的成果需要企业的认可,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和深度参与。因此建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要由学校来组织, 政府来统筹协调, 工业生产企业负责竞赛设备的赞助、命题和考评。技能大赛的命题和考评以一家生产企业为主体, 多家生产企业参与完成。而生产企业负责命题和考评, 企业技术专家和技能大师出的题目, 生产中用到什么出什么, 生产中需要什么出什么, 企业标准就是考评的标准。竞赛采用工业标准化的元件和材料在工业生产设备上进行, 而不是在教学仪器设备上进行, 竞赛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可以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 检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

在技能大赛过程中, 职业院校师生与行业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 可以详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衡量标准, 为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拱依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担当起引领、推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重任, 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成职业教育真正的“高考”。只有坚持校企深度合作,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企业积极支持大赛, 大赛人才回报企业”。自2008年以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现场, 就引来了众多企业的“星探”, 抢夺企业需要的技能“明星”。

“企业积极支持大赛, 大赛人才回报企业”, 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互动双赢的最佳契合点。只有坚持“学校组织、企业支持、政府协调”的运作原则,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才会获得成功, 达到预期的目的。

3.3 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评判制度

在大赛组织层面上, 要认真总结历届大赛的得与失, 科学谋划未来技能大赛的规划, 优化大赛设计, 稳定运行机制, 让竞赛过程更趋规范。适当制约或减轻学校负担, 可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中职两年一期, 高职四年一期, 更加合乎不同职业院校的特点, 同时建立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

健全制度, 规范大赛过程尽可能减少技能大赛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首先, 要明确规定“比什么、怎么比”, 让大赛规程更明朗化。其次, 要科学组织大赛, 要做到公平、公正, 确保整个过程流畅、程序良好, 在公正、公平、有序的前提下, 比赛组织要尽量做到开放。

各级技能竞赛组织机构应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技能训练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 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制订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和评判标准。应从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出发,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评委可由职教专家、学科带头人、教研中心成员, 行业、企业的专家、技师、技术能手等组成。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确保技能竞赛的评判质量。

综上, 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确实有效促进了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但仍须把握住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 在细节和制度上进行恰当的约束和改革, 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确保技能大赛的良性循环, 真正做到为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9) :36~37.

[2]刘琴, 杨璐伊, 曹磊.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教育改革方向[N].中国教育报, 2008-7-11.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8

笔者曾在百度上输入“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关键词进行搜索, 搜索到的相关文章竟达74.8万篇。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到生命教育“热炒”的现状。但“热炒”过后, 生命教育亟须冷思考的淬炼。

一、生命教育难以开展的现状透视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在现实中开展生命教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现状

一方面, 近年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生命教育”的概念已逐渐被国内教育界所认可。上海市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 其中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 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的发展。上海市这一决定, 意味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正式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另一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个省市有了对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 但是在地区层面缺乏相关的硬性要求。这是生命教育执行不力、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生命教育的师资配备现状

笔者日前走访了青岛市黄岛区部分中小学校, 对生命教育的师资配备现状做过专项调查。经统计发现, 生命教育的师资配备现状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1) 年龄大, 非专业专职教师, 约占60%; (2) 学科教师, 非专业兼职教师, 约占20%; (3) 心理健康教师兼任, 约占5%; (4) 班主任兼任, 约占15%。

生命教育的师资配备现状, 说明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资源比较缺乏, 这也是生命教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现状

近几年来, 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爱惜生命。2006年1月出版的袁卫星主编的《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是全国首本关于生命教育的读本。青岛市2006年9月出版的小学生命教育课本, 是青岛市首套关注生命教育的教材,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 生命教育作为地方课程, 进入青岛市中小学课堂中。生命教育课本“出炉”后, 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将更加“有纲可循”。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命教育, 最理想的状态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并列入学校课程计划。但现状是生命教育并没有单独开设课程, 而是作为地方课程融合在两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程里面。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生命教育有效地开展。

4. 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现状

生命教育的开展虽是势在必行, 但事实上, 效果却是差强人意。近年来, 中小学生自杀或者他杀行为逐年增多,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中小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 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生命教育开展的实效性较差。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建议和措施

学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把握生命的丰富内涵, 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追逐梦想, 实现生命的价值。为确保生命教育的开展卓有成效, 学校要拓宽渠道, 多方位构建生命教育的平台。

1. 设立生命教育课程, 构建生命教育的最佳阵地

学校必须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 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当中。通过课程这个有效的载体, 不断地渗入正确的生命教育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挖掘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进行生命教育。

2. 畅通心理咨询渠道, 对中小学生进行危机心理干预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各学校均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大多形同虚设。一是根本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坐班, 二是因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真正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通常也不愿意前去咨询。因此, 必须畅通心理咨询的渠道, 创建心理咨询与沟通零障碍的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可以通过开通心理咨询博客、QQ聊天室、电子邮件、微信等渠道, 对中小学生进行危机心理干预, 未雨绸缪, 及时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避免惨剧的发生。这些平台的使用,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除心理咨询教师以外,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教师、学生参与到该活动中。尤其是班主任教师, 他们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的经验, 这样可以扩大心理咨询活动的影响面;而学生的参与, 更容易拉近同龄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二个优势是学生可以采用虚拟名字来咨询, 这样就可以打消学生的顾虑, 让学生愿意参与咨询。通过这些渠道的开通, 真正实现心理咨询与沟通的零障碍, 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3. 高度正视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部分却也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通过死亡教育, 要让中小学生了解, “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自杀或他杀的潜在原因是, 他们根本不明白“死”意味着什么。网络世界的诱惑, 学校生命教育的贫乏, 使得孩子不能客观地看待“生”和“死”的现象, 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弄不清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 “肉体死亡、灵魂升天”“转世”等网络游戏规则误导了学生对生死的正确认识, 让他们误以为“肉体死亡了, 灵魂就可以升天”, 从而轻率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只要我们正视死亡教育, 让学生明白了死亡的概念, 他们也就自然会真正明白活着的意义, 从而知道珍惜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4. 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

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生命既属于自己, 又属于家庭和社会;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要爱护自己的生命, 也要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实现生命的价值。

5. 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的众多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例如小学《数学》中“三角形的稳定性”, 《语文》中“司马光砸缸”, 初中《物理》中“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信息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 挖掘显性的和隐含的生命教育资源。

6. 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糅合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

(1) 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资源, 开展主题活动。1996年, 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 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学校可根据此主题, 组织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2) 紧密配合“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 开展相关活动。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2013年9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2013年的主题为“歧视:自杀预防的绊脚石”。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比较大, 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这就造成了他们心理素质不高, 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要配合“世界预防自杀日”的活动主题, 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

(3) 合理利用“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契机, 开展教育活动。教育部2008年8月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2008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 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 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 倡议全国的中小学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自此, 每年的9月1日, 都要开展“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各学校应合理利用“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契机, 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

(4) 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 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5) 坚持实践体验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7. 学校、家庭、社会联合互动, 共同关注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实施不能只局限于校内, 而应是学校、家庭与社会整体合作, 共同参与。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上呼吁, 关爱生命, 必须齐抓共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家庭、社区的合作, 开拓进取, 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动, 齐抓共管,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努力为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9

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准确定位

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 首先要明确人文的含义。“人文”两字我国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事, 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之中的信仰、思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 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在西方, 人文主义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 指的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 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作为人的思想核心, 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 它讲求反封建束缚, 主张以人为中心, 颂扬人性至上, 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张扬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更多是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理解, 它一般包括: (1) 个性人本化。《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第一条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 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 尊重学生个性, 重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2) 文化思想性。这是基于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的, 如对祖国的忠贞、对民族的热爱、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全人类的博爱、对社会的责任、对母亲的报答、对爱情的真诚, 等等, 重视文化思想及其积淀, 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3) 审美情感性, 即语言的文学性, 这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 即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的文化内蕴等等。语言来自于生活, 形成文学后更是生动优美颇具美感, 它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的高度概括。读语文应该是与一些内心丰厚、情感丰富的智者对话, 体验作品中形象, 体验生活, 体验万物, 通过审美体验, 体验出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空间, 对外界的反映也是通过心灵的情感评判, 人文性更多反映文学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 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启蒙与人格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训练, 还应关注学生心性与人格的成长, 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曾花费二十多年时间实验证明, 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需要 (成就需要) , 而这些需要都是后天习得的, 尤其与人们的早期教育与生活阅历有关。可见小学阶段的人文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度”的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如何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做到有效的平衡, 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 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 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语文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 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 听、写、读、说这些基本技能更应该成为基础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训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格熏陶、性格养成、情感培养、真善美丑的辨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形成人的价值观念, 激发人的梦想与追求有重要意义, 它体现的是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育人性。工具性往往比较关注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往往更关注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只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 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

语言文字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人类的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 人类的文化、做人的道理以及真善美假恶丑都是蕴涵在语言文字之中的。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透视出真善美、假恶丑, 就必然要通过读、说等手段, 情在读中悟, 理在读中悟, 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的去感悟、去体会, 不能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看成相互平行的两个东西, 二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文章不是无情物”, 如果语文教学抽掉了人文内涵, 只一味地训练语言文字, 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生命而暗淡无光。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 一味地强调人文, 就背离了语文的本质, 变成了空洞乏味的说教。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所看到的是两幅图景, 一是重视读写听说的传统教学, 忽视人文教育;一是参与教改的教师们, 他们热衷于公开课、示范课, 往往是教学中目标定位面面俱到, 文本视域盲目拓展, 过程安排头绪繁杂, 教学形式花样翻新, 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 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 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从理论上讲, 是有道理的。但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实效考虑, 语文教育应该明确目标, 语文教学要减轻负担, 轻装前进, 集中精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从另一角度看, 若对语文教学期望值过高, 什么都想加在它的身上, 也是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不清的表现。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语文课姓“语”, 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的专责。语言文字没有学好, 还奢谈什么思想、情操呢!还有什么人文性可言呢!虽然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人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着多样的综合性, 但形成和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是第一位的,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所在。由此,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 工具性是第一位的, 人文性是第二位的, 二者的统一要有一个适度原则, 更不能舍本求末。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路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段话阐明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其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 人文教育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 不应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外, 另外“附加”一个人文教育的环节。

针对学生特点,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保障。小学生处在心智发蒙阶段, 其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限度, 将人文性内容融入到小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去, 需要教师结合人文性的具体内容加以区分、调整、阐释。对于培育小学生, 不是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介绍并解释给学生去理解, 而是教师在理解其内涵的前提, 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在语文课讲解当中, 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人性的优劣、平等的重要性, 逐步领悟基本的人性光辉。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同时, 在制定教学目标、选取教法与学法等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 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 都力图使学生实现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

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之前, 首先要静下心来和文本、编者和作者对话, 吃透每一篇教材。教师要从单元文化主题的高度来解读教材, 把握住一单元几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文本使自己的心意与作者的心意息息相通, 从而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使自己在阅读的感知、理解、鉴赏方面优于学生, 如此, 方可肩负起“引领者”的担子, 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同时, 教师面对语言文字要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 “字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通过揭示文本的丰富精神内涵来培养一个个意识与情感并重、知识与品性俱备、有灵有肉的生命个体。

注重体验, 尊重个性。人文性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美感染学生的心灵;通过文章的情节、形象、思想感染学生的心灵;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使学生与课文内容、故事、人物同悲喜共愤怒;通过读书感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 是一个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历程。要尽量让孩子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文化内涵。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以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融入进去, 教师就要注意在阅读的教学中, 细心指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文章中所散发的人文气息, 品味语言的优美, 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另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不可能相同, 课堂上的发散思维和多元化倾向是正常的, 健康的。无视差异、千篇一律、抹杀个性的教学应当摈弃。

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 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设计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 构建开放、鲜活、充满人文气息和富于生命力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外, 或在课外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课外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 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 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 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 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是生活的反映, 并服务于生活。处于思想启蒙时期的小学生, 对其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存在困惑。小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止于课堂, 应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去。小学语文教育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用习得的人文观点来看待生活。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生活, 合理地看待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反思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 两幅图景比较明显, 一是重视读写听说的传统教学, 忽视人文教育;一是热衷于教改的“泛人文教育”现象。厘清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内涵, 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度”的准确把握, 有效实现人文教育的路径选择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人文性,工具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谷声然, 欧阳康.人文精神的本质与基本特征[J].求索, 2009, (02) .

[3]郑淑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新课程 (小学版) , 2010, (08) .

[4]方斐卿.为什么小学语文教学总患“多动症”“浮肿症”[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5, (06) .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信息技术;西部农村;评价机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93-02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茫茫数十载,素质教育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天地?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有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谈一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1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西部农村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西部农村中小学是否按《纲要》的要求去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了呢?特别是有没有切实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呢?

事实上,在广大的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造成的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经济落后,使得西部农村的很多村校校舍到现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更别说投影仪、电脑、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大屏幕彩电和教学监控系统了。这对试行新课改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虽然国家逐年在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投资,但是真正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时日。目前,广大的西部各省市村级小学都与现代信息技术无缘。

2师资力量薄弱,配置不尽合理,使西部农村的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我国西部许多地区,由于近几年在校学生人数的逐渐减少,使学校教师表面上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但是从所开设的课程来看,有显得极为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学科结构也存在严重偏差,而这些教师又主要集中在教育实力薄弱的村级学校。在很多乡镇的各所学校中,物理、化学教师多为半路出家,音乐、体育、美术、外语等课程教师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落实国家课程,开齐、开足课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最简单地说,单是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就需要一大批专业教师,退一步讲即便是都能开足课时,谁又能保证质量?特别是在新课程中,能胜任一些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更是没有,但有些中心小学的师生比例却严重超标,这种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学校之间的教师人数比例失衡的教师配置不合理状况,严重的制约着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再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无法吸引优秀师范人才扎根西部。由于价值规律对人才资源的调配自然作用,西部民众教育支付能力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引发达地区的教师人才。在人才流动的市场取向的条件下,反而使西部高校培养的教师人才纷纷流向东部发达地区,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输入的源泉。同时原本在西部工作的教师从业人员,也在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后,成为发达地区教师职位的“抢手货”,在人才流动的市场趋势下流入东部发达地区。

3单一的评价机制,使素质教育成了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

高考制度的存在,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也有它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高考指挥棒的“隐形”作用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也是唯分数论,分数也成了学校评价每一个科任教师的主要依据。在这种以分数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机制下,素质教育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怪相。某些地区更是将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推向极致,就是划定一个标准,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比较,对于未达标的教师进行罚款,甚至末位淘汰。在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单一的考核办法下,一方面,会导致教师给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掠夺”,课业负担急剧加重。小学生晚上十点以后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六年级还有补课现象。这种让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会使学生过早的产生了极度的厌学情绪,相应地,学生就会找一些娱乐场所来放松自己,如逃学、进网吧、打台球等等,久而久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 会使教师之间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正常的竞争。

评价是总结经验,克服缺点;评价是激励先进,激发后进。我们虽然打出的素质教育的大旗,但是,如果不能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恐怕这杆旗帜不会飘扬多久,就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4社会差别的存在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强化了应试教育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追求生活的美好是每个人的愿望。在我国目前阶段,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处境,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高考是一条主要途径。特别是西部农村青少年,凭借读书升学来改变自己命运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大学有限的招生名额成了莘莘学子的竞争目标,大家都渴望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争得一块蛋糕。

“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等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大大强化了应试教育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入世”的功利思想,在今天并没有失去其依存的土壤。正因如此,对知识的追求演绎成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的同义语。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能否为社会所用作为衡量标准,以别人的认同为标准,使人失去自我。不论自己或别人,都会觉得“没用”,“书白读了”。不仅自己觉得脸上无光,失了面子,家人也有同样的感受。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面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家长,都应该好好检讨和反思:为什么孩子会累得让我们如此心痛?为什么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EB/OL].http://www.wsbedu.com/chu/szjy/szjy51.html 2010-9-8/2012-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5891.htm 2001-6-8/2012-11-1

创业教育冷思考 篇11

一、我国学前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期的表现

我国学前教育进入发展加速期, 是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条文、政策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的实施为标志的。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提出

针对入园率低的问题, 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标志着我国所有学前儿童到2020年都能享受学前教育。

(二) 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动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2月5日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在该《通知》中, 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 这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也标志着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此前在2010年10月24日启动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 有4个项目是关于学前教育的: (1) 明确政府职责, 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辽宁省大连市, 上海市闵行区, 江苏省部分市县, 浙江省部分市, 安徽省合肥市, 甘肃省部分自治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 ; (2) 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浙江省, 云南省) ; (3) 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 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 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 (黑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县, 贵州省毕节地区,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 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江苏省, 浙江省) 。

(三) 多种形式幼儿园的兴办

针对“入园难, 入园贵”的问题, 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 会议研究部署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并于11月21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简称“国十条”) 。“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 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

(四) 对幼儿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

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 分别对3岁~6岁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应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五) 对幼儿教师素养的高度重视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本着“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强调和规范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 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也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六) 国家划拨专项资金投入学前教育

与此同时, 2010年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各地随后纷纷出台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确定了2011年至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安排了项目和资金。如“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启动, 该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5亿元, 2011年增加到15亿元。 [2]

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还具体表现在对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方面。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年~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其中“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包括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精神, 为加大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 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从此, 将幼儿教师的国家级培训单列出来, 足见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加速期背后的冷思考

加速发展是必要的, 然而美好的主观加速发展意愿与客观的发展现实之间, 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在高速发展的热思维下需要一些客观的冷思考。

(一) “质”与“量”的平衡问题

有形的物质建设之“量”与无形的理论基础建设之“质”之间要达到平衡, 必须警惕加速发展易导致的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理论基础建设的倾向。

当前, 在学前教育发展加速期内,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幼儿园的数量大幅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然而, 学前教育物质形态的发展, 硬件设施的提高是否能如期实现我国学前教育质与量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呢?细细思量, 与世界他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加速期相比, 不难发现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加速发展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基础要素———理论发展的支持。就国情而言, 科学儿童观的社会大众认识缺失, 学前教育理论尤其是民族化、本土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水平尚显不足, 更缺乏一些具有革新和指导性的理论基础, 这势必会影响或降低我国学前教育物质形态大发展下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 “成”与“果”的一致性问题

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加速扩张, 造就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速成品”, 进而易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的速度之“成”与其相应的质量之“果”的不一致。

1.幼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幼儿园数量扩大之需要。从目前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看, 在学期教育的加速发展期, 不少地方出现了师资的培养速度和质量明显满足不了幼儿园加速发展之规模的现象。由于幼儿园需要大量的教师, 许多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转入了学前教育领域。国家为此推出了“国培”幼师转岗项目以提高转岗教师的素质。然而, 短期的转岗培训能否真正满足幼儿教育需要的高水平师资的需求, 还亟待实践的检验。

2.幼儿园的硬件水平迅速提高 , 而与之相应的学前教育理念的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偏低。与硬件发展不同, 学前教育理念和管理的发展水平均需要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换言之, 加速发展的规模、可见的硬件水平的提高不能自发带来与之相应的理念和管理能力的发展, 这从当今幼儿园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小学化”现象中就可见一斑。

3.幼儿园数量明显增加 , 但仍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发展加速期内政策的倾斜和相关的行政指导使得幼儿园总体数量明显增加, 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差异, 在幼儿园总量增加的同时, 反而使得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间的幼儿园数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而在同一地区, 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加, 幼儿园之间的质量差距也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 “统”与“分”的关系问题

在学前教育的加速发展期, 还必须处理好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所易导致的学前教育事业指导之“统”与各地学前教育事业或机构自主发展之“分”之间的关系。

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教育政策、方针等确实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世界各国也都在通过这样的做法来发展本国的幼儿教育。但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的, 因此, 政府及其行政部门的指导要符合教育自身的特征和规律,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过度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反而会僵化和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自上而下的引导必不可少, 而自下而上的改革也不可或缺。统一指导只有与各地实际情况切实结合, 才能真正促进各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另外, 学前教育的加速发展与现有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发展之间及学前社会教育与学前家庭教育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现状, 因此, 还必须处理好幼儿园建设的加速所需要的管理之“能”与现有政府管理体制之“职”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同时强化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

三、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加速期的一些建议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切忌大跃进式的思维

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所处的发展加速期要保持清醒的、冷静的意识, 要客观地看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 对各种问题要实事求是, 防止冒进和盲目加速的思想。要冷静地看待各种量化指标, 如幼儿园的绝对数量, 或者优质幼儿园的绝对比例等, 在重速度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 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要夯实发展基础。

(二) 政府和学前教育机构双方努力, 加强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是保证学前教育事业顺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前所述, 加速期的理论缺乏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因此, 加强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理论的开发主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保障工作, 切实加强立法保障和经费投入。在这方面, 美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比如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促进学前教育科研中的重要职能; 保障学前教育科研经费, 重点项目重点投入;明确学前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明确学前教育科研人员的权利与科研竞争机制;规范与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等等。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要加强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比如, 幼儿园要加大园本教研的力度, 尤其要注重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加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充分发挥教研员的引领作用、积极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等等。

(三) 建立和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幼儿园园本管理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学前教育的良好管理, 尤其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加速期, 更应该强化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要健全学前教育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必要时可适当设立学前教育独立的专门管理部门, 做到权责明确, 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分开。

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行政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管理的泛行政化, 应加强幼儿园园本管理。幼儿园有自己的决策机构和内部管理机制, 要有一定的自主权, 尤其是关于幼儿园自身的教育教学与课程管理, 管理部门更要适度放权。仅以课程管理为例, 我国目前幼儿园课程管理在课程目的、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路径、课程实施的组织结构上均表现出泛行政化的现象, 比如不少省市明确规定要使用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教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园与教师的课程自主权。幼儿园应从单一的行政管理逐渐走向专业自主管理;在改变管理模式的同时, 实现幼儿园愿景管理、策略管理与结构管理的有效整合。

(四) 加强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互倚重, 彼此促进, 协调统一才能形成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上一篇:语文刍议教学管理下一篇:CFG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