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发展

2024-12-09

服务与发展(共12篇)

服务与发展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提出了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在2007年3月发布了7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提出“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从发展服务贸易的国内环境看, 国家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 发展时机大好;就国际环境来说, 世界经济前景看好、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货物贸易持续增长、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等因素, 将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稳定快速增长。与此同时,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能忽视, 一方面, 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形成了完善的促进政策体系, 在服务贸易领域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 例如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树立世界眼光, 培育战略思维。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2007年12月, 商务部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

(一)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目前, 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06年, 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继续扩大, 比2005年增长10.6%。呈现如下特点:

1.从贸易对象看, 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 正逐渐转向知识、智力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以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它商业服务"增长最快, 占比从2005年的47.8%上升至2006年的49.7%。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 但所占比重下降。

2.从地区范围看, 亚洲服务贸易增长最快。2006年, 亚洲服务贸易增长超过北美洲和欧洲, 出口和进口增速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并已连续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商业存在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2006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比重超过70%, 在一些发达国家, 通过商业存在实现的服务贸易超过了跨境服务贸易。

(二)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1.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 规模不断扩大。

全年跨境服务贸易 (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 不含政府服务) 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 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917.5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22.1%, 逆差规模继续缩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进口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 分别为第八位和第七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3.4%, 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6%, 比2005年下降0.3个百分点。

(2) 新兴服务行业增长迅速。

2006年, 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领域出口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 部分新兴领域的进口增长显著,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行业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信和咨询服务出口快速增长, 分别比2005年增长60.8%、52.2%和47.2%;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金融和咨询服务进口增长显著, 分别比2005年增长4.6倍和35.7%, 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上升0.7和1个百分点。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目标

商务部《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指导思想, 并提出了3条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 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坚持市场化取向,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具体目标包括:

一是服务贸易规模显著扩大。到2010年,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十五"期末的1571亿美元达到4000亿美元, 年均增速超过20%;“十五"期末,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9%, 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 “十一五"期间要力争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

二是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 运输、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继续扩大, 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力争下降到60%以下, 提高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等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

三是服务贸易领域更加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利用外资, 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商业领域的经营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业务量明显增加。

四是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贸易“走出去"产生明显成效, 境外采购、分销、研发、远洋运输、物流、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 形成1~2个境外中资服务企业集群或服务贸易合作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规模和水平继续提高。

二、发展苏州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国内国际环境都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 苏州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促进苏州经济的成功转型。

(一) 什么是现代服务业

相对于传统服务业以人为服务对象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以企业为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是解决生产相关方面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密切,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使现代服务业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基于技术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并延伸至软件服务、系统设计、售后服务等多种价值形态, 从而出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化趋势。

(二) 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2007年苏州全市服务业投资超千亿元, 达1144.05亿元, 同比增长21.5%, 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9.2个百分点, 以物流、仓储、会展服务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最快, 2007年, 苏州仓储业、商务服务业投资以3.5倍、2.1倍的速度增长。

首先, 苏州将物流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优先选择, 按照保税、港口、配送的物流建设布局, 逐步完善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张家港保税物流区和苏高新保税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单位的功能配置。园区物流业充分发挥该中心的优势, 逐步推出跨关区深加工结转、海运集拼中转、保税零部件交易市场、内陆集疏输运体系、数字物流中心以及卫星式物流中心等新业务和发展模式。这些业务, 将江苏省物流业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园区将用3年完成现代物流园3平方公里开发, 建成省内第一、全国一流的保税物流基地和空运自由港区。

其次, 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 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目前, 苏州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0家、保险机构32家、综合类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42家, 已有11家外资银行、11家外资保险机构在苏设立分支机构及代表处。2007年, 苏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069.49亿元, 比2006年增加200亿元, 同比增长25.03%。

第三, 新兴服务业增势明显, 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以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2006年, 实现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超150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0%和17%。

第四, 服务外包产业初具规模, 服务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目前, 全市各类服务外包企业约有500家, 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 主要涉及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方面。2007年前三季度软件出口收入7400万美元, 接近2006年全年的3倍;全市通过CMM/CMMI国际认证的企业有10家;有7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 有1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服务外包重点企业, 其中新宇软件公司进入全球IT服务100强。

第五,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窗口功能、整合功能和集散功能。园区利用自己开放窗口地位和亲商理念的优势, 投入巨资建设国际博览中心, 展馆规模居全国前列, 设施一流。苏州国际博览中心2007年至少承接了25个专业展览会。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 已使苏州成为中国会展业的一颗耀眼新星。

第六,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产业, 引进优势中外高教资源, 推动苏州的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的飞跃。苏州建设了园区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目前签订协议进入独墅湖高教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已有13家, 其中6所在中国高校排名榜中位居前10位。高教区还与香港及国外的一些著名高校如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美国摩托罗拉大学、爱尔兰列姆里克大学、法国地中海大学等建立了联系, 进行合作办学。

最后, 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 辐射效应日趋明显。2007年全市3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吸引入驻企业近万家, 全年实现业务收入3500亿元, 入库税收72亿元。

(三) 发展前景

苏州要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 要从5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 瞄准创意设计、工商设计、软件研发和法律、会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 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二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 立足苏州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原有发展基础, 围绕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优先发展、全力推进现代物流、技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

三要着力抓好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把服务外包作为当前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推进服务外包市场开拓, 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 加快形成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独特政策优势, 发挥昆山市、太仓市、花桥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基地城市、省级示范区的效应, 加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水平的软件产品开发基地、出口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争取苏州进入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行列。

四要加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度, 继续培育发展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等一批重点集聚区, 在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的同时, 加强探索、总结、完善和提高, 不断形成更多发展有特色、带动能力强的集聚区。着力提高集聚区的规划水平, 按照成片规划、整体开发, 按项目、分区域逐步实施的要求, 形成整体效应,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五要培育、打响服务业新品牌, 政府要把服务业品牌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品牌产品, 加大扶持力度, 在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 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把苏州建设成为“服务业品牌强市"。

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 是苏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从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 政府、企业、行业应坚持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摆上更突出位置, 加快推动了苏州现代服务业向新的更高目标跨越。

摘要:近年来, 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全面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但也存在市场过于集中、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需要妥善应对。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提出了我国五年内服务贸易发展的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远景, 提出从五个方面入手, 促进苏州产业结构的优化, 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都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契机, 促进苏州经济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服务贸易,苏州,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商务部关于印发《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商服贸发[2007]446号) .

[3]付欣友.全球化时代苏州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6) .

[4]杨小佛.什么是“现代服务业”?[J].沪港经济, 2007 (1) .

[5]焦朝霞.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 2007 (9) .

[6]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R].商务部网站, 2007-12-04.

服务与发展 篇2

第一节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及世界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关于导游服务方面的管理规定。

2.通过导游服务发展史的讲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纵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

1.近代职业化导游及托马斯.库克对导游服务业的贡献,2.我国导游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中国关于导游服务方面的管理规定。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交流法

3.提问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选择导游这个专业(举手发言)?

2、你知道导游服务究竟出现于何时吗?

二、讲授新课

导游服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旅行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而形成和发展的。今天,导游服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并确立了在旅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与作用,被人们誉为“旅游活动的灵魂”。

第一节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原始化导游服务

(一)自学讨论

1、导游服务的早期雏形是什么?

2、比较一下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导游服务

人类历史上,原始导游服务究竟出现于何时,己无从可考。然而,根据中国历史的查考,为旅行者当“向导”可视为原始导游的最初形态。当时,充当“向导”者一般都是同旅游者邂逅的车夫、当地居民和店小二,没有雇佣关系,一般以“盘緾”和“酒钱”的形式,由“问者”根据路途的长短酌情支付。

中国古代原始导游服务的另一种类型就是“陪臣”、“书童”、“家奴”和“仆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对主人的旅行全程陪同,实行全方位的私家旅行生活服务。

“书童”、“家奴”和“仆从”则主要受雇于富人或富人子弟出门读书,当主人出行时他们全程陪同,照料自己主人整个旅途的生活起居。

我们把古代的“向导”、“陪臣”等划分为原始导游服务,是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自主意识和普遍需求,因而导游服务也不可能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一种社会化行为,更不可能成为一种职业。所以,它不具有现代意义的导游属性,而只是导游服务的一种早期雏形。

二、近代:职业化导游服务

(一)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期间,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并蔓延到整个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新兴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出现和新型商业城市的崛起,将人类的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然会引发人们新的需求。由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旅游消费成为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富人阶层的一大时尚,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寒家庭的托马斯﹒库克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消费现象的出现,于1841年7月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获得成功。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于是,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

(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旅行社业务和导游服务在中国起步较晚。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英国通济隆旅游公司(前身即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美国运通旅游公司等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组织旅游活动。这样,到20世纪初,中国的旅游市场完全被英、美、日、法等外国旅行机构所垄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银行中创设了旅游部,这样就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导游员。

1927年6月1日,陈光甫先生将附设在自家银行的旅游部迁出,正式成立“中国旅游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旅行社。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事业,旅游的发展经历了由官方接待到商业运作两个阶段。1949年11月成立了“华侨服务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

1974年,中国旅行社成立;

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我国旅行社业从而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也有竞争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现代:规范化和个性化导游服务

现代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服务质量,特别是导游服务质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对导游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从而实现了规范化服务与管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从1984年以后,旅行社外联权开始下放,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旅行社的组建热潮,与此同时,全国导游人员达到2.5万多人。

为了加强对导游服务的管理,我国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快了制定导游服务管理行政法规的步伐,如:

1978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旅游涉外人员守则》;

1987年国家旅游局分成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正式颁布);

1989年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导游资格考试;

1994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导游员职业等级标准(试行)》,并于次年决定分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四个行等级,对全国持证导游员实行等级评定;

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导游服务质量》,这是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导游服务标准,从1996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1997年3月13日,国家旅游局又颁布了《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行业标准,該标准从1997年7月1日 起实施。导游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导游服务在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下,已经完全走上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2002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颁布了《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从而使我国对导游人员管理的政策法规日臻完善。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导游服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相信同学们对导游服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导游服务认识的理解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作业

1、托马斯·库克对近代导游服务有何贡献?

2、为了加强对导游服务的管理,我国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导游服务管理行政法规,请举例说明。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与发展 篇3

1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

1.1 政务村务信息公开。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本手段。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层政府和农村纷纷建立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河北省唐山市档案局在广大农村开展“阳光档案、服务万家”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宣讲、利用公开栏展示、计算机查询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村级档案公开。湖北省宜都市收集了全市涉农现行文件7237份,汇集文件209册,供群众免费查阅,同时依托“三网”提供网上在线档案查询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1.2 基层档案信息整合。因为基层农村社区发展涉及档案信息较多且较分散,农村和社区居民利用档案不太方便,为此,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强档案信息整合就是档案信息机构日益重视的工作之一。天津市北辰区档案局加强与天津市档案局和区属各镇、街、村委局的联系,构建信息整合报送机制,资料搜集渠道广,信息可信程度高,内容实用性强,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居民档案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浙江省余姚市、慈溪市、镇海区档案局签订开展“就近受理、跨馆出证”的远程协同合作服务项目,实现异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信息的异地利用并当场获取档案证明,从而解决了三地居民档案利用的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1.3 档案下基层。开展送档案下基层是档案部门服务基层最常见的形式。2004年3月,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联合16个涉农部门举办“档案服务三农,现行文件下乡活动”,将两千多份与农民利益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送到农民群众手中。此后又于2007年举办“服务新农村建设送光盘下乡”、“送档案知识下乡”等活动。珠海市档案局(馆)创新举措,结合中心工作,开展“档案进社区”“档案入万家”服务月活动,把档案工作宣传普及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1.4 基层档案信息编研。辽宁省档案局(馆)与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协作,精选出省直单位的文件267份110多万字,制作《辽宁省县域经济政策法规性文件汇编》光盘2.5万张,免费面向全省发放。 吉林省梨树县档案局与县涉农部门联合编印了《涉农文件汇编》,传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受到好评。

1.5 基层特色档案建设。随着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档案信息部门要及时适应基层社区的新变化,建立了社区居民生活、就业、健康等常规档案,还形成了大批记录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开放型社区建设等特色档案,挖掘其利用价值。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猕猴桃种植大户杨声谋建立了300多盒档案,以档案为媒介,培养了10批猕猴桃种植,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河北武强县对当地2000余名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特长、业绩等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农村“能人档案”。浙江省对全省1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83个农民大户已开展建档和档案规范化管理。

1.6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新型的基层社区档案利用网络平台,是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档案利用网络平台一般可借助现有农村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信息传播网络传播档案信息,还可利用3G手机网络实现基层档案信息的沟通合作。2009年,天津市北辰区启动档案信息“村村通”工程,档案网与党员远程教育网相连接,使农户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终端——电视浏览平台也能在第一时间浏览信息。

1.7 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支持。在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中必然会形成相应的档案的内容包括:农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材料;文明村组、家庭建设材料;民俗民乐资料;家谱族谱、村史、名人实物材料;重大文化活动材料;文化遗产记录、保护与开发文件材料。建立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档案,不仅记录了基层文化活动,且记录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利用这些档案可实现传承文化,资政育人,倡导文明新风,构筑和谐社会。浙江嘉兴市利用档案资料开展《嘉兴名人展》、建设《馆藏档案陈列室》,免费向市民开放。

2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层农村社区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和多种经济的健康发展,基层档案工作和档案服务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但总体上看,基层档案管理体制还不尽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比较薄弱,基层单位建档率较低,规范化建档程度不高,档案开发利用能力不强。目前,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多归功于政府推动,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开展还需要不断努力。

2.1 持续增强基层档案信息工作的政府推动。政府部门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体系的主体,其在制定档案信息工作的宏观政策和总体框架、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构建基层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国家档案局早在2000年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就将“坚持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方向”写入指导思想。2008年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随后国家档案局大力实施“全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推进全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此外,国家档案局2007年与民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2009年启动“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2010年联合民政部、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乡(镇)活动,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开展,有效推进了全国农村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和总体项目推进下,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安徽实施“规划先行,多方联动,示范引导,以奖代补,服务促进”五项举措,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现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共进。扬州各地党委、政府号召开展“争创示范小区”的活动,并明确地将社区建档工作纳入“示范小区”的考核内容之中,对社区档案实行了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对新农村建档试点乡镇档案工作给予财政补贴,积极调动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形成多部门齐抓新农村建档的合力和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2011年浙江宁波市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各地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及各项基层档案工作专题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2.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做好基层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保证。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农业、林业、水利、规划、建设、交通、社保等多个部门,光靠档案部门一家孤军奋战不可想象。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争取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与高校、图书馆、农技推广站等公益性机构协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社区档案索引,推进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档案编研工作,提高基层社区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2.3 积极开展档案信息服务调查研究,体现基层档案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因其条件限制、对象分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服务。为此,需要档案信息机构随时关注社会热点,深入基层乡镇街道调研,根据基层农村社区的不同地理条件、成员构成、文化心态,对农村或社区的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社会保障与服务、生活质量、思想意识等诸多要素作出具体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布局和设想,确立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层次重点和内容重点,切忌贪多求全。面向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重点,如基本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劳动力培训、社保、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等开展专题档案信息服务。

2.4 加强基层档案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基层社区档案人员的力量非常薄弱,人员素质不高。因此,首先一定要充实基层档案服务队伍,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基层档案队伍的业务素质。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坚持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针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身份多样化特点,针对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侧重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集中面授、IPTV专栏、发放光盘、网络培训、在线交流、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干代训,边干边学,同时努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2.5 努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快速传播利用是农村档案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一是档案信息机构利用现有政策,如国家档案局的“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农业部与中国移动共同推进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和省市资金支持,建立完善基层社区两级档案专用网络,配齐专用设备,加快基层社区两级档案室网络平台建设步伐,为基层群众高效查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档案信息机构利用自身档案信息化平台优势,积极开发档案管理专用网络终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方便档案信息系统的查询和管理。

建设工程服务与发展 篇4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工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建筑工程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建筑工程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建筑工程的社会性。

1)影响因素多。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员素质,施工用的机具设备、施工方法等,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质量波动大。由于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

3)质量隐蔽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

4)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与挑战,以此来取得长期持续发展,而作为一名工程管理者,怎样面对“服务与发展”这个课题开展自我的工作,本人有着以下三方面的观念与同仁交流学习:

1)市场营销能力,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工程的用途及生产需求。深入研究图纸及时汇总,提出变更工程上的不合理部分,对易损部位进行技术改进或措施更新,把无形的服务转换成有形的商品来管理好施工现场,服务好业主,为做强做实单位的信誉和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服务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能力,用自身的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将发展的成果通过全面的服务表现出来。

2)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包含了组合社会资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就是组合各种社会资源能力,通过已有资源的集成来实现。对我们一线的项目管理者来说,就是将已建交付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确认,分析问题所在,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在将建工程中得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并进行功能性的改善。建筑工程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只有不断集成各种知识,信息,技术,产品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好本职工作。目前,企业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对技术创新要求是不同的。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方面,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主要表现在方案设计的新颖性方面。如果结构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就为通用技术。而面对开发的各种公寓房及办公楼等,作为建筑工程师,就要对如何改进施工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工程建筑质量,安全施工,保证工期方面做到细致入微的审图,阅图,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真正掌握施工的核心技术。如玻璃幕墙的建筑节点、保温节能的施工工艺等。对我们建筑工程管理者来说,风险控制能力非常重要,往往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与否。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运用,包括合同管理能力,项目反索赔能力,现场异常情况的决策能力,以及施工记录的同步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及时分散工程风险,将个人服务做细做全,为推动项目的顺利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力量。

3)服务创新能力。对建筑业来说,没有思想上的大解放,就没有行动上的大转变,只有摆脱不合乎科学发展的理念,建筑业发展才能有新的飞跃。虽然我们的专业在纵向上和服务扯不上多大的关系,但我们在横向上服务的范围还是很广,要求又很高。譬如,我们建设工程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业主的入驻时间,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由此,作为建筑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还要提高创新能力来更高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多元化发展、信息化建设、内涵化提升”正在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趋势。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谋求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开拓新兴市场、实现健康成长的“利器”。下面就如何维护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服务与发展的关系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着力提升竞争能力。正视我市建筑业的现状,找准定位,以技术先进、人才密集为目标,加速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专业结构、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2)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装备和新的管理改造传统的建筑业。重点围绕城镇建设,研究开发新型智能住宅、地下空间和建筑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实现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引进和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装备能力,提高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3)抓好质量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打造企业精品工程。工程质量是占领建筑市场的本钱,是企业可信程度的依据。4)积极加强服务引导,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分析、认清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对企业的组织形态、管理系统及服务功能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再造。同时,不断加强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功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如何深入服务领域,怎样做好建筑工程的服务,就是要真正去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根本上推动建设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个好的建筑产品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要求,在施工场地上将设计文件付诸实现的测量、施工、检验等,形成工程实体的活动。工程施工的好坏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真正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如设计文件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设计人必须对此做明确的设计交底。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施工阶段的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等来确定评价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当初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影响建筑工程服务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方法及环境三大方面。1)人员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建筑行业已实行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但一线施工人员能持证上岗的还很少,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2)方法。主要指做事方式以及管理途径。3)环境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建设工程领域风气风貌、技术环境,现场施工作业条件。

作为建设工程管理者,做好服务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特别是工程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出现矛盾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3)坚持按图(或规范)施工的原则,建筑工程的最终产品必须能将规划完整的意图得以真正体现。

建设工程的服务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达到预定目标,服务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长远发展的前提。建筑工程发展,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展,谋求更大发展。

摘要:简单概括了建筑工程的特点,针对建筑工程服务与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观点和建议,并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服务与发展的因素,总结了做好服务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的原则,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服务与发展,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与劣势 篇5

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既有比较优势,也有相对弱势。辩证地看待这种状况,是确定相应的贸易策略和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比较优势

市场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2004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3648.98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000多万人, 民办教育在校生1768.38万人。这一市场规模还是在约束需求的条件下实现的。2004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4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 19%,潜在教育市场同样十分巨大。在教育服务供给方面,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个体系完善、质量良好、教育严格的教育体系,建有各类高中阶段教育学校 3140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校2236所,民办高校(机构)7.85万所,教育服务供给发展能力强劲。

产品优势。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汉语、中医药、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戏曲等传统学科专业和 中国法律、中国财经等新兴学科专业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比如,汉语与英语一道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日本95%以上的大学将汉语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 语,美国将汉语作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超过700所,法国近几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我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提供和 发展汉语教学服务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要素禀赋优势。

成本优势。我国高等学校生均运行成本目前维持在1.2万左右,而美国高校仅生均经常性开支一项即达18383美元。(1995-1996),为我国的十多倍。生均成本构成中,教师要素的工资是主要部分。据《光明日报》(2002年9月10日)报道,2001年我国高校 教职工平均工资为18054元,而美国高校(2002年)全国教师平均工资达6万多美元,约为中国的27倍。

(二)相对劣势

1.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低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差,是制约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进口贸易规模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尽管加入WTO 后,我国政府已先后与20多个国定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和学位。而 且,由于高等教育中各个院校有权制订各自的录取标准,对于每一个国际学生而言,要顺利进入某所国外院校就读,仅有政府层面的资格保证是不够的,还必须达到 该院校的具体录取要求。2.教育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育服务仅仅视为公共产品,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即使举办各类民办学校也主要是针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不足。由于产权 制度和竞争机制的缺失,在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就既无动力又无压力去提高效率和改善品质,这是我国教育服务低效和优质教育供给匮乏的 基本原因。正如克拉克在解释美国大学在国际上的优良素质同它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所占据的位置形成鲜明对照这一现象时认为:“虽然全面的答案非常复杂,但是从 历史和组织的角度,解释集中在多样性的机构在一个具有独特的竞争性的领域中所采取的主动性上面„„正是由于学府之间的竞争性互动,才形成了„„在大众化的 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精英结果”。面对竞争的、开放的国际教育服务市场,我国似乎并没有作好足够的市场准备。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IDP教育机构曾预测,全球范围内出国留学的人数2003年为310万,到2020年将增长到580万,上升幅度超 过87%。这是一个令世界各国垂涎的巨大贸易市场。作为贸易大国,我们必须及早制定相关发展对策,积极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抢滩更大的市场份额。

(一)树立教育产业观。在开放的条件下,无论发展何种贸易,都必须尊重产业和市场运行规律,要充分利用市场这一效率机制来实现利益的最大 化,教育服务贸易不可能例外。因此,发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产业观。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已经从理论上给出了论 证,包括教育在内的传统公共部门同样需要引入或部分引入市场机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产业观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市场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但无法解决公平问题,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只能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将市场的效率机制和政府的公平机制完善地结合起来,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 易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培育和完善教育服务市场体系。在建立教育服务市场体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现代教育产权制度,要构造一个以真正意义上 的学校法人产权为基础的融国有产权、共有产权和个人产权为一体的教育产权结构,明确界定政府、高校和市场的权能边界,由此生成对教育市场主体的产权激励机 制。同时,有意识地在诸如招生、拨款、师资配置等教育领域引入一些竞争机制,逐步培植我国教育市场主体以赢得竞争和发展能力。

(三)加快建立我国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质量认证、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活动是解决学历学位互认问题的正确选择。与其寻求国家间外交对等 式的学位互认,不如着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教育质量标准、保证体系和质量认证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教育形象,提升我国教 育系统的国际地位。在这方面,我们应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建立以认证为基础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

(四)制定并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不仅是减少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我国世界影响 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把来华留学生教育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制订并实施系统性、综合性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相关支持体系建设意义 重大。必不可少的支持策略包括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外国留学生权益;发挥政府在宣传、推介等服务上的规模经济优势;适度扩大对外教育投入,增加来华留学 政府奖学金额度;扩大招生院校规模及其招收留学生的自主权;抓紧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

服务与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69-02

1专业设置背景及前景分析

北京市教委于五年前公布了2005年度该市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新设专业名单。在名单中新增加了近百个专业。(1)其中包括网络营销与物流管理、生物医药、电子政务、社区管理、现代文员等许多人们还比较陌生的专业。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部门在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设置成为改革的突破口。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专业应运而生。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为了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而开设的,目前,大部分农村都要变成社区,需要大量的社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社区融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使得原先的管理人员不能适应,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同时,从国家管理到社会舆论,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开始重视社区建设,并且大力倡导社区管理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因此,从事这个行业需要专业培养,就业前景看好。

2该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应该说,在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理轻文”的背景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党委决定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经过了教育专家的反复思考的,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而该专业自2004年被批准首度招生,到2005年招收学生14人,2006年因为生源的严重不足,无法开班。2007年、2008年也没有开班。时至今日,05社管的学生已经毕业,而2009级的新生中只有13人选择了这一专业。也就是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社区管理专业在校的只有这13名学生,一旦2010年学生生源依旧如此,那么这个专业将何去何从呢?

该种情况已经引起了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我们专业教师的深思。笔者经过与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经过与学生的座谈,经过教研室同志们的讨论,认为该专业存在着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教育应大力倡导能力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应侧重职业技能能力的培训。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2)那么在课程设置中,特别是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中,应该科学考虑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上过相当的理论课程之后,学生仍然比较茫然,并没有掌握预期中的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技能。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同学们在学完之后并不是底气很足的按照社会调查的预定目标去实施社会调查,很多同学还是需要老师去手把手的指导,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老师帮忙制订出调查的具体步骤。可以说,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相当的应变能力的。再比如说“沟通技巧”,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反映“开口难”,特别是在遇见特殊交流对象时,几乎无法选择能够适用的所谓“技巧”。

难道是我们的教师投有教好吗?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学生对教师的学期测评意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的,也调动了一切可能调集的资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在经过对教学计划的仔细推敲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理论课程占用的课时过多,缺乏必要的实践性训练去辅助理论的巩固,这样的理论教学当然应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

2.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理性的学生懂得选择师资较强的专业。人文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因为受到学生人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尚没有建立起一支独立的社区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而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引进在民政、社区管理第一线的外聘教师来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这些教师往往一个人承担了三门以上专业课的授课任务。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恰恰是这些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能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更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急需建立起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当然这是以学生生源为前提条件的。

2.3专业宣传不够

笔者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师之一,也曾经是05社管班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到了大二,学生普遍地不知道他们毕业之后究竟能做什么!很多学生问:他们这样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从事小区里琐碎工作的时候,究竟与收发室里的大婶大妈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相当多的学生并不理解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说明,很多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就业盲目性大。再深层次的看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招生宣传,在专业宣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也是明显不够的。当然,这和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片面追求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就业观念也是分不开的。

2.4对学生深造空间关注力度不够

人文科学系的专业不算多,但是和其他的系部比较起来,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几乎每一个专业都给学生提供了拿自考本科文凭的机会。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除外。笔者所带的05法律班,全班48人,有39人在考自考,拿本科。在社会日益重视知识经济的时代,专科文凭肯定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也给学生自身的发展做出了限制。全国承认的自考本科文凭无疑为学生的将来深造提供了另外一个渠道。很多同学选择读人文专业,也是冲着自考本科文凭来的。社区管理专业的学生限于专业,在拿本科这个途径上受到的关注不够,也限制了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另外一个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逐步采取市场准入制。该专业还没有引入一个通过考核拿取相对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也使得学校引导学生就业显得有心无力。

3应采取的对策

3.1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重点首推课程设置改革。这体现在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上。要科学合理的计划、分配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高职教育不可能象本科教育那样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阐述。学生只有近两年半的学习时问,我们不能贪多求快的把课程设置得多么全面,而应该把主要而有限的精力放在某些必修的技能性专业课上;不能让学生觉得“什么都学了,却又好象什么都没有学会”。与其广而杂,不如专而精。

其次要大力推进考试形式改革。职业教育不能什么都用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中很多都有较为完备的动手能力,而很多恰恰缺乏的是应试能力,应付传统的卷面考试不是他

们的强项。我们要把学生的所学真真正正正地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全面而充分的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受挫的沮丧,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宣传画册上有这样一句话:“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这句话虽然平实,但是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精彩:倡导了“先求其会,再求其懂”的教育思想。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真谛,

3.2尽快建立起过硬的、专业的师资队伍

在继续合理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引导部分教师积极进行转轨,除了进行相应而必要的师资培训外,还要鼓励教师多参与社区建设的第一线,用实践经验引导理论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授性。

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3.3对专业宣传要进一步提高到足够的高度

专业宣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学生的人数决定着我们的教学成本,是我们谈专业改革、谈师资建设等等问题的大前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1)对于已经毕业的该专业05级学生,要对他们的就业去向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可以从毕业的学生中选取就业的典型,对在校生进行针对性地宣传。而较高的就业率也是我们进行专业宣传最好的名片。实际上,随着社区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准入制的实行,发达城市的社区建设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极大的需求空间。我们的学生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我们在现阶段,就要开始为本专业大一的新生开始进行就业筹划了,争取能够往订单班的方向取得一定的突破,为明年的专业招生工作夯实坚实的基础。

(2)要格外重视在“迎新”阶段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宣传板,通过专业咨询,通过多媒体加强对新生的宣传,消除他们对该专业的陌生感,引导他们对该专业的兴趣。宣传的重点应是就业的前景。

(3)对于已经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也要进行宣传。这时候的宣传应该更有针对性一些。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或者了解。这时候应该就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实习渠道和途径,就业方向和前景进行一系列的宣传。不能让学生在选择该专业后还长时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要能帮助学生迅速把心态稳定下来,准备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个时候的宣传可以有效的防止临时要求调换专业情况的发生。

(4)对于平时日常教学也要注重专业的宣传。这个时候的宣传除了领导的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任课老师的工作了。应该把对专业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融入到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中来。让学生一节课一节课的培养能力,一节课一节课的培养信心。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整个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专业的宣传绝对不是某个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系部乃至整个学院的工作;不是某一阶段的工作,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工作。

3.4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

学生学习的目的除了掌握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尽量拿更高的文凭,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虽然在目前湖北自考本科中,社区管理专业还是个空白,但是在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专业已经有了类似的自考本科课程设置,出于为学生未来学历层次的提高考虑,我们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本科学习:另一个方面,应当积极与相关民政机关取得联系,将社会工作者或者助理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引入我们的校园,或者积极为本专业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创造更多的平台。这样,双管齐下,为学生创造了更广泛的个人发展空间,也为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良性循环,才能让我们的这个专业更加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总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靠某个个人的空想得来,而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适应整个高职教育的改革节奏基础上,集思广益,反复推敲,才能有所收获。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劳动就业报[N],2005年6月13日

服务外包与社会经济发展 篇7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 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中涉及的服务性工作 (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 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 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服务外包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从软件开发外包和测试外包开始, 逐步发展和成长起来。

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 (IT0) 和业务流程外包 (BP0) 。ITO是指企业向外部寻求并获得包括全部或部分信息技术类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等。BPO是指企业将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化服务提供商, 由其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服务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ITO和BPO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ITO强调技术, 对服务承接方的IT知识技术及软件技术要求较高。相对ITO而言, BPO更强调业务流程, 关注企业内部运作或客户的后端活动, 注重解决业务和运营的效明问题。因此, BPO对服务承接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更高, 服务外包转移方和承接方关系更为紧密, BPO的意义和影响也更为重大。ITO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成本、速度和灵活性的需求, BPO成为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

服务外包经历了从境内服务外包到近岸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境内服务外包中外包业务转移方和服务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 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近岸服务外包中转移方和服务承接方来自于邻近国家, 邻近国家很可能会讲同样的语言、在文化背景方面比较类似, 通常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离岸服务外包中转移方和服务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 外包工作跨境完成。以往离岸服务外包中被外包的业务流程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以及重复性的, 但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及服务承接方掌握更多的流程和商业知识, 开始了更为复杂的从头到尾整个流程的离岸服务外包。

2 服务外包与全球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全球产业转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说,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最早是转移制造业, 紧接着是制造业外包:在第二阶段, 发生的是服务业转移, 最近10年内服务业的转移和服务外包儿乎同时发生, 服务外包日趋成为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在第三阶段, 跨国公司转移研究开发 (R&D〉。在第四阶段, 跨国公司转移地区总部, 跨国公司总是稍后或最后考虑转移它的地区总部。全球产业转移的这四个阶段与服务外包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同时发生, 前者的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外包的发展。

服务外包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推动:.

2.1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资源的使用和流动更趋活跃, 使得外包承接地国家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当中。

2.2飞速发展的通讯和Internet技术使全球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快捷, 员工可以在全球各地以电子方式进行沟通, 完成业务流程所需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变得更为便捷, 实现远距离提供服务的可能性。

2.3产业分工的细化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 使跨国公司有动力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外包。

2.4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使跨国公司对降低成本的要求日益强烈。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 特别是由于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使外包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 这些都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入服务外包行列。

3 服务外包与现代服务业

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等特点。服务外包的发展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从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创新, 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 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服务外包中的ITO为现代服务业的所有应用领域提供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和手段以及IT服务, BPO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

承接服务外包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能够创造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 推动增长方式由粗放化向集约化发展。

当前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不足, 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面临国际市场的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 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可以扩大服务业规模, 提高服务业效率, 增加服务业的品种和档次, 真正实现服务业现代化。从而增加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使中国的服务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4 服务外包发展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

通信和信息技术是服务外包发展的技术资源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行为协调所受的距离限制。全球的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外包服务承接方能够在系统、网络和储存等方面共享基础设施, 并设立数据中心, 这为服务外包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建立了信息架构基础, 使得外包服务承接方能够从近岸或者远岸为本土提供服务。印度外包力量崛起的一大原因是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包括美国投资完成的横跨太平洋的光缆铺设工程, 也包括印度自身大力建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推出的综合网络服务及卫星通讯渠道。这些通讯设施的建立, 使得服务业在瞬时异地转移成为可能。

服务外包发展不仅需要通信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资源基础, 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也是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条件。软件业是培育服务外包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软件业是信息时代的至高点, 美国等国家正是靠着拥有着巨大的软件开发能力而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凭借已有的软件业的基础去发展软件业方面的服务外包是培育离岸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 发展软件业外包是对国内人才综合实力的一种挑战。国内软件人才将经受市场考验、迎战技术难关, 成为离岸服务外包人才的主力军, 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服务与发展 篇8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增长波动,服务经济

自20世纪中叶开始, 全球产业发展出现新的发展动向, 服务业日益兴起, “服务经济”开始来临。一般认为,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 或者是指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1]。在“服务经济”背景下, 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 服务业逐渐超越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首位推动力, 取得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经济研究的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对服务业的作用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悲观主义, 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对经济增长有消极影响, 如鲍莫尔和哲撒尼;另一种是乐观主义, 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如贝尔和纳斯鲍姆[2]。其实对于上述这些相互对立的服务业发展的评价, 正反映了服务业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的现实。

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服务业发展规律, 引导和推进服务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先后有一批专家学者投入到我国服务产业的研究中,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不仅彻底转变了理论界对服务业的忽视和低估, 而且成果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实践当中。通观国内研究成果, 关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生产率、就业等方面作用的研究“硕果累累”, 而研究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波动关系的文献则相对较少, 且这些文献的研究都比较笼统, 选取样本各有侧重, 所得观点也是大相径庭。本文认为, 服务业发展壮大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 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于发展服务业可以缓和经济增长波动,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基于此, 本文尝试着探讨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波动的关系, 并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的具体对象。

1 河南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河南面积16.7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74%。2009年底, 河南总人口为9967万人, 占全国的7.47%, GDP为19480.46亿元, 占全国的5.72%。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和全国行政区划的中心位置, 是全国交通、通讯的枢纽中心和咽喉, 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 河南服务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2009年, 河南服务业增加值为5700.91亿元,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6%。1978~2009年, 河南服务业的增加值由28.61亿元上升至5700.91亿元, 年均增长速度为13.2%, 超过同期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 (11.2%) 2个百分点, 高于同期河南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 (5.9%) 7.3个百分点。

随着河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在河南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迅速提高, 由1978年的17.6%增至2009年的29.3%, 上升了11.7个百分点。由此导致河南三次产业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1978年39.8:42.6:17.6变为2009年14.2:56.5:29.3,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 并慢慢开始促使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的格局演进。与此同时, 河南服务业从业人员稳步增长。2009年, 河南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509万人, 比2000年的1031万人增加了478万人,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比重也由2000年的19%增至2009年的25%, 提高了6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结构看, 河南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比重较高、增长稳定, 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小, 但增长速度快、发展空间看好。其中, 批发零售业2009年增加值为1057.81亿元, 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18.56%, 在服务业各行业居首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09年增加值为823.57亿元, 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14.45%, 居服务业各行业第二;房地产业2009年增加值为622.98亿元, 占服务业比重达10.93%, 居服务业各行业第三。除此之外, 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这些行业虽然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传统行业, 但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发展潜力大。

2 河南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波动的实证分析

为研究经济增长波动, 需将增长序列的中长期趋势剔除, 分离出波动的部分才能更为准确。本文采用HP滤波法, 它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时间序列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方法, 原理可以概况如下:

设{Yt}是包含时间趋势成分和周期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 {YtT}是其中含有的时间趋势成分, {YtC}是其中的周期波动成分。则Yt=YtT+YtC (t=1, 2, …, T) 其中T是样本长度。计算HP滤波就是从{Yt}中将{YtT}分离。一般地, 时间序列中不可观测的时间序列{YtT}被定义为下面最小化问题的解:

将 (2) 式带入, 则HP滤波问题就是求下面函数的解, 即

其中, λ被称为平滑参数, 衡量各种变化程度产生的权重。HP滤波依赖于参数λ, 该参数需要先验地给定。当λ=0时, 满足最小化问题的趋势序列为{Yt}, 随着λ的增加, 估计的趋势越光滑;当λ趋于无穷大时, 估计的趋势将接近线性函数。本文采用的主要是年度数据, 因此λ取值为100。

为了定量刻画河南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波动的关系, 本文分别考察了河南国民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序列和河南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序列。每个增长率序列是通过对1978年至2009年河南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年度数据取对数后做一阶差分得到的, 为剔除价格增长因素, 按照1978年不变价处理, 最终得到了实际增加值增长率序列。文中所需数据均来自于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并经计算后得到, 使用的软件为Eviews6.0。

图1即为利用HP滤波法分解的河南国民经济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波动。由图1所示, 河南国民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出现了波动幅度逐渐变小的趋势, 经济增长变得越来越稳定。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复杂多样, 河南经济增长波动变得稳定往往不是单因素所能作用的结果, 这与河南服务业发展是否有关?在国民经济核算中, 国民经济总量即总增加值由三次产业构成, 经济增长波动实际上是各个产业增长波动的综合效果。因此, 要考察是否是服务业发展缓和了河南经济增长波动必须同时对构成河南省国民经济总量的农业和工业增长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察。

从图1中可以发现, 河南农业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河南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 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波动幅度与河南国民经济波动幅度相比并不十分清晰。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增长波动性, 可以对河南国民经济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序列的周期性波动部分分别计算标准差和相对标准差来衡量波动性和相对波动性, 计算结果见表1。

注:表中数值四舍五入后仅保留至小数点后4位。

通过计算得知: (1) 河南三次产业中波动性最大的是农业, 波动性最小的是服务业。 (2) 河南服务业的波动幅度仅相当于农业波动的54%, 工业波动的65%, 说明河南服务业表现出比农业、工业更加稳定的特征。 (3) 河南服务业的增长波动要小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波动, 只相当于河南国民经济波动性的89.28%。而河南农业、工业的增长波动都大于河南国民经济的增长波动, 河南农业、工业的相对波动性分别是河南国民经济的1.6678倍、1.3793倍。这说明河南农业、工业的波动性大于总增加值的波动, 恰恰是河南服务业的相对稳定性缓解了经济总量的波动。由此判断, 在三次产业构成的河南国民经济总量中, 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贡献最大。

3 结语

在“服务经济”背景下, 我国产业调整经历了从最初的重视工农业、忽视服务业发展到把服务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再到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付诸实施的转变过程, 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认为, 服务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而且能缓和经济增长波动,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并以我国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从产业层面研究经济增长波动的尝试。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解释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 众多经济理论及学派更多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变量的自身特征和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 本文是从产业角度解释经济增长波动的尝试。二是可以为我国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导向。如果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稳定, 那么政府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也会有助于经济增长稳定的实现;如果服务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定, 相反会加剧经济增长波动, 那么政府在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时就要格外慎重。实证结果表明, 在三次产业构成的河南国民经济总量中, 服务业相对于农业、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贡献最大。河南农业、工业的波动性大于总增加值的波动, 恰恰是河南服务业的相对稳定性缓解了经济总量的波动。因此, 对于河南省来说,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是值得肯定的, 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稳定确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0.

[2]维克托.R.福克斯.服务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3]李迎君.服务业就业对我国总就业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 2011 (4) .

服务贸易发展与国际规则的完善 篇9

我能够参加今天的大会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参会的各位官员的级别很高, 同时会议组织的也非常好, 我也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这次的服务贸易大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 这是中方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互相协调的工作, 来实现服务贸易的发展。每一项经济行为都需要服务, 当代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电信、法律、金融、会计、电脑、运输等方面的服务是不可能发展的, 同样, 缺少了这些基础的服务, 一个经济体也不可能实现长足的繁荣和发展。对于中国来说, 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了服务业的增加值在GDP中要提升4个百分点, 达到47%, 服务对于取得其他一些重要的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贸易在服务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也会对中国在实现其他“十二五”重要目标做出贡献。而服务贸易不仅仅只意味着出口, 它同时也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动力。WTO的体系有赖于它的纪律和原则, 也确保了国际贸易中市场的稳定和机遇。当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 做出了大量的具有商业实质意义的承诺, 其中也包括与服务有关的承诺, 对服务所做的承诺要比绝大多数乌拉圭回合谈判参与者所做出的承诺更广泛、更深入。中国承诺向93个领域开放, 这和发达国家105个部门相比非常接近。也显示出了中国在服务业当中所做出的改革, 而这种改革对于中国也具有益处, 它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中国的服务出口自加入WTO以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2000-2010年, 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中国在商业服务方面出口的发展也充分证明WTO规范下的这种约束性的承诺实际上也可以为中国提供一种保护, 保护中国的利益。

当人们在看中国贸易的时候, 他们通常会考虑到制造业的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 2010年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商业服务出口商, 这个前提是我们将欧盟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另外一个特点, 和制造业不同的是, 服务贸易的进口比出口多, 中国在WTO服务业方面做出的承诺也得到了有效的履行, 已经就相关法律的变动做了各项公告。而就在服务贸易总协定项下规定的通报数量来说中国是最大的, 这也显示出了中国非常重视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透明度, 中国还单方面的进一步放松了对于FDI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的限制, 尤其在金融、电信和旅游业。在服务贸易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过程中, 中国也在放眼其他市场中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行为, 中国不仅仅是外国投资主要的接收国, 同时也是重要的向外投资的国家。例如2007年, 约7千家中国企业在173个国家建立了海外机构, 当年中国FDI的存量是1179.1亿美元, 到2009年的时候, FDI的存量超过2457.5亿美元, 其中一些重要的服务行业也在其中, 包括租赁、商业服务、分销、批发、交通运输、仓储、金融服务等。尽管这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中国对外的这种投资只占到了全球FDI的6%, 所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这样的发展趋势说明中国还需要继续更多的参与到全球服务贸易的规则谈判制定中来, WTO是唯一一个平台能够实现多边规则的谈判, 这对于中国是很重要的, 因为有大量的货物要出口到其他的市场, 在出口的过程中需要物流的服务, 人们在旅游、商业服务上也需要获得和转移知识等。还有一点很重要, 为实现中国的最大利益, 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这也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参与到正在进行的WTO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进程中, 当各个国家彼此之间互相配合来制定规则,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包容彼此。因此就说明中国一方面需要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倾听其他国家的要求, 这其中包括去除一些在许可和资格要求方面的程序以及一些监管的条件。

中国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内行业的实力大大增强, 他们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现在我们所制定的这些国际贸易的规则将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内治理规范着我们的贸易, 因此各国应该有远见, 而不是只关注一些短期的利益, 他们应该考虑在未来很多年里这种发展的大趋势。在服务方面, 这就意味着需要寻求开放市场的可能性和机遇, 尤其是在那些未来中国可能大有所为的一些领域, 如服务, 包括环境服务、矿产服务等等。这次服务贸易大会也会起到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 它能够为中国和其他的国家提供一种平台, 来更好的了解彼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动态, 特别是和服务业有关的内容。

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篇10

一、电信运营企业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因政府逐步降低电信市场的管制力度, 致使许多中外企业参与到我国电信市场中, 我国电信市场得到了不断完善与飞速发展, 使我国电信市场进入多家运营单位竞争的营销体系中。竞争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 更深层次的竞争背后是运营商服务成本与创新服务意识的竞争, 单纯的价格竞争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电信市场的需求, 因此,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成为增强竞争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价格战的表现形式有两方面内容:其一, 是电信市场刚兴起的需求, 那段时期运营商为获得更大利润, 不得已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使企业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当众多运营商先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后, 其产品社会价格就必然会有所下调。其二, 价格战是厂商减少积压产品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不能长久持续, 当产品质量稳定后, 就一定会进行更高层次竞争, 而服务竞争是最为突出的需求。因此, 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化是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服务创新与发展措施

1.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现代企业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也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必备要素, 更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 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创新文化的建设, 从企业战略高度确定其地位和价值, 积极引导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价值所在, 共同营造勇于创新的氛围, 并为其提供制度支撑, 完善包含技术、业务、服务、管理等方面创新机制的管理制度, 形成良好的创新互动, 建立相应创新人员与创新成果的评估激励机制, 以保护创新得以顺利、持续、稳定、快速的进行。最后, 还需要抓执行, 开展多种服务创新活动, 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方式来鼓励创新, 以全面改善员工的创新意识。

2. 加强创新管理力度

首先, 电信运营企业需要加强服务创新决策的管理, 提高服务创新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其次是加强服务发展与技术等相关要素的协调管理, 以保障服务创新得以顺利实施。另外, 创新服务需要资源包括人才与资金的引进, 建设通信网络, 推广市场网络营销, 以及扩大企业客户的资源量。其中资金与人才这两种资源是最主要的, 其为创新电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后三者更有利于推广创新服务, 必须予以保障。

3. 应遵守标准化创新服务过程

创新电信服务过程主要包括机会分析与市场扫描, 选择评估可行性与设计服务内容, 用商业化手段开发与测评服务质量, 推广商业性服务的反馈与总结, 建立健全反馈与循环服务模式。因企业服务种类多样且存在交叉现象, 因此, 也应制定交叉服务模式。由于创新服务的成本和投入较高, 因此, 推广创新服务必须遵守标准化的服务过程, 这样就可以减少创新服务的风险。

4. 控制创新服务的成本与投入

控制创新服务的成本与投入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客户对创新服务的敏感度来考虑, 如创新服务平均成本大于客户期望值, 或为达到客户满意而致使成本投入过高, 这种创新服务都会令企业无法承受。因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除应尽可能的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外, 还应综合考虑服务成本与客户满意度。因此, 电信运营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合理控制服务创新成本, 可通过设立创新专项基金来鼓励自主创新, 将成功可行的经验和模式予以共享推广。在此基础上, 我们需要对服务创新全过程的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控, 电信运营企业应将服务创新相应经费预算纳入整体预算中, 保证专款专用, 以确保预算与实施的匹配。

5. 应做好创新服务绩效评价工作

电信运营企业要加强服务创新效果的考核管理, 以真正掌握准确可靠的服务创新实施情况, 便于调整和加强。首先要逐渐完善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我们可以考虑将“服务创新”明确量化的指标纳入到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之中, 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服务创新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其次要完善面向员工的考核激励机制, 将个人绩效与服务创新方面的成绩相结合, 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新动力, 引导其主动探求创新。创新企业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可以将其表示为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客户递增与收入增长等。所以, 应对每一项创新服务内容进行综合成本评价与效益评价, 综合性评价创新服务应包括企业投入强度评价和产出结果评价等。

6. 防范风险有利于创新服务

企业在创新服务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经济风险, 由于市场变化性与复杂性因素的制约, 企业很难全面防范风险, 因此, 企业应加强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 强化企业各部门间的合作与分工, 注意创新服务过程中的灵活性与规范性平衡点, 注重管理创新配套性, 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创新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电信运营企业服务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所谓创新, 在学术界将其称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将生产要素、条件等进行新的组合, 其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材料供应创新、组织创新等众多内容。通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技术快速进步, 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对于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创新能力也是电信运营企业的生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更谈不上长足的发展。然而要想切实有效地落实好服务创新工作, 不仅需要上述条件和方法措施, 还需要将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使其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每位员工身上, 将各个环节的创新、每个人的创新联接起来共同形成企业的创新发展力。

电信运营企业的创新包括业务、网络、营销、服务等若干方面的内容, 其中服务创新虽然受其他环节的影响不大, 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是当前电信运营企业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因此, 我们需要在服务创新中充分考虑当前业务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为其他环节的创新提供支持帮助, 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制定服务创新的目标、路径和措施, 各环节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使服务创新变为市场竞争优势, 并以点带面加快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型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总结

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服务质量, 而对于企业价格优势并不十分关心, 因此, 在这种大背景下,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目标, 就必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效率, 在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优化企业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态度, 以期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梁雄键, 张静.论电信服务创新[J].中兴通信技术, 2012, (6) .

[2]朱道平, 追求用户满意, 实施服务创新[J].世界电信, 2011, (12) .

[3]梁雄健, 蔡淑溶, 霍煜梅编著.现代通信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3) .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篇11

制造业是工业化国家的基础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企业可由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企业由以前的关注产品功能生产,到关注顾客需求服务,通过服务增值活动,使得依附于产品上的价值大大增加。我国由世界制造中心向创造中心升级,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也有助于恢复健康的实体经济,并且有助于实现制造业在新形势、新常态下转型升级。

事件 工业界三个月两次高规格论坛

2014年11月14日,第十一届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召开。在论坛上,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在该联盟建立之前,关于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声音就已经不绝于耳。2014年9月18日,中国工业报社在江苏南通市主办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中国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论坛”。在这次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作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主题报告。在李毅中的报告中,努力企业向上下游扩展延伸、变革创新,构建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型企业成为重点。

在9月到11月连续召开两项重要的论坛会议,实际上是相关部门对2014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回应,也是我国工业领域为了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推进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而实施的具体行动。这次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11项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化起步晚,但这些年进步很快,个别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并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不过距离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中国制造业显现的高能耗,低价值,高社会成本的发展模式无法进一步支撑未来的发展,中国制造亟待转型。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能够展现资源整合、价值创造、知识创新等特性,因此其具备成为中国制造转型的一条有效的可选择道路。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际上是制造业向服务业靠拢和服务业向制造业靠拢的双方相互运动的结果。这次《意见》的出台,目标是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背景 制造业服务化大趋势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业就是生产加工。实际上,生产并不等于制造。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这种认识的深入,与是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密切相关,这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过渡,并掀起了一股制造业服务化的浪潮。在这次浪潮中,服务业被看做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工具,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被认定为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发现和开拓产品价值链的蓝海发展模式。

随后在90年代,GE、IBM等率先开始了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化战略。

以通用电气公司(GE)为例,GE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品逐渐扩展到电器和电子产品制造多个领域,从生产消费电器、工业电器设备到制造宇宙航空仪表、喷气式飞机引航导航系统、多弹头弹道导弹系统、雷达和宇宙飞行系统等。到上世纪80年代,通用电气在全球24个国家开设了100多家工厂,85%的业务集中于制造业,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制造业企业。但激烈的竞争也让制造业的利润迅速下滑。于是GE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冰箱、冰柜、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等传统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等低成本国家,同时将服务作为通用电气四大核心业务之一。目前,GE已经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公司”,2014年其7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金融、信息和产品等方面的服务。

随后,在全球顶级的制造企业中,服务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

根据德勤对世界500强的调查,全球顶级制造业公司2013年的收入50%以上来自服务。特别是全球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外包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潮流。

以世界最大的通力电梯公司为例,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欧元,其中制造占54%,服务占46%。芬兰的美卓公司以生产用于矿山、建筑、石油的泵阀为主,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欧元,其中49%来自产品销售,51%则来自服务。服务的70%是零备件服务,30%是特殊性及产品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

根据IBM商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如今在一些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兼有服务和制造业务的企业已达 20% 以上,其中美国高达 58%,而 97.8% 的中国制造型企业仍停留在纯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缺少服务业务。服务业务缺乏,其实也是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缺失、价值链亟待跃升等问题的集中反应。

国务院曾经在2007年3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在2009年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提出要大力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但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很多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对整个产业增值链的控制和主导能力,也难以做到与服务业进行融合发展。

进入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优秀制造企业开始自发地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这些企业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这一段时间来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物流企业的爆发式发展和跨界整合,促使许多制造企业将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的服务功能独立出来,原来的服务活动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这一转变也促使制造业企业进一步与服务业整合发展,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日益模糊。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也意在鼓励我国的工业企业赶上这场制造业服务化“大趋势”。

nlc202309031138

焦点

寻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接口”

制造企业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是制造业高度发展呈现出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低价优势逐渐削弱,企业要想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制造型企业都在寻找和服务业的“对接口”,寻找如何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的途径,而这两大问题也成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焦点。

一个企业要获得完善的服务能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必要条件。只有专业水平的提高,制造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包括顾客需求调研、个性化产品设计、融资支持、主动健康维护和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表现较好的制造型企业基本都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装备制造企业。

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位于河南的企业在2014年12月获得《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三大栏目的集体注意。2014年,中信重工以新技术新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制高点,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在2014年3月,中信重工为瑞典LKAB公司生产的PSZ3000半移动式破碎站试车成功,这是中信重工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成套矿山装备首次直接出口欧洲;2013年7月,与印度彼那尼集团成功签订一条日产7000吨水泥生产线所配套的12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合同,中信重工余热发电项目走向海外;此外,公司的水泥成套总包项目还在多米尼加、蒙古、巴西、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遍地开花,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水泥总包供应商及服务商。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中获得这样的成绩,核心秘密还在于公司专业化水平之高和自身强大的、成体系的研发队伍。中信重工建立了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矿山机械综合性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具有甲级机械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资质。在活性石灰领域,中信重工代表了大型活性石灰工艺及设备的最高水平,在水泥成套领域,成功实现了水泥装备制造由千吨级到万吨级的高端跨越,拥有万吨水泥窑生产线成套生产制造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除了自身技术的过硬,可以承接一系列地服务性项目,放多企业还依赖服务模式的创新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由于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延伸至产品服务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普遍存在于产品服务系统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所以今天的制造企业服务化,更体现在制造业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层面。

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接口”更为丰富,制造业要做的,就是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搞好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故障诊断、维护检修、检测检验、远程咨询、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在线商店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此外,还可以发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在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同时,注重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启示

健康的实体经济依赖制造业和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78~2002年的工农业尤其是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以房地产为核心的虚拟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过于依赖虚拟经济,已经造成目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紧张、实体经济创富能力大幅降低、房地产泡沫等一系列的问题

但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无论从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还是从国家的安全角度,中国都需要强大、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因此,寻求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是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世界经济依然低迷的今天,依赖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德国在欧洲经济版图中一枝独秀就是明证。德国产品的“高、精、专”品质,强大的零配件服务能力,如成千上万种螺丝规格,可适用于上千伏电压且耐耗的工业插头,铸就了其世界外贸顺差第一大国的地位。

今天,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云计算、3D打印、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将促进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新的制造模式以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远程检测、远程咨询等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过,这个过程也并非容易。从整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相关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缺位、交货工期延误、运行调试故障频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的掣肘。

但中国经济需要强劲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拉动。打造中国制造业基地,必须改变以往忽视或孤立服务业发展的倾向,把更多精力放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上。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开始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历史性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实现突破,迎接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到来。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12

1 农业气象业务的内容

1.1 为生态环境服务

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紧密。气象部门通过监测生态环境变化, 可以提供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气候变化资料, 为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1.2 监测森林、草原火情, 防御灾害性天气

森林与草原火情可以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 并及时提供火险气象预报。

每年春季都要进行人工防雹作业与人工增雨飞行作业, 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3 气候资源区划与分析

每隔几年都需要系统地分析各地农业气象资源, 同时进行分区, 为全国农业区域化发展和结构调整服务。

1.4 提供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

依据农作物面积、长势和气象条件, 提供农作物产量预报, 同时提供从农作物施肥、播种、生长期和收获期的预报。依据研究成果提供防霜、抗低温和抗旱等措施, 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短、中、长期预报, 在灾害性气象来临之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2 农业气象业务现状

2.1 农村气象服务机构建设取得进展

近年来,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立逐渐增多, 各类科普馆与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逐年增多。气象服务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2.2 与各个部门的合作逐渐增多

一是同林业部门共同开展森林火险气象服务和沙尘暴气象服务;二是同农业部门合作开展农业病虫害预报监测服务和农业干旱监测预警服务;三是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开展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报;四是同卫生部门共同开展一氧化碳中毒和高温中暑气象服务。

2.3 气象业务体系逐渐完善

气象业务体系形成了县、市、省、国家四级业务布局, 同时形成了专业化观测网, 对主要农作物和生产气象条件展开观测。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不断改进, 已由过去简单的由点到面的以信息发布为主的服务方式向点对点直接面向农户的服务方式转变。

2.4 显著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能力

近年来, 气象部门进行了粮食作物全年产量预报和世界主要产粮国家的作物产量预报, 其准确率可高达95%以上。人工影响天气的规模和水平逐渐提高, 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了火箭、高炮增雨防雹作业。作业范围由过去单一的农业抗旱扩展到农业防灾减灾、草原森林防火扑火、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水库蓄水等领域, 作业方式也由被动抗灾向主动防灾转变。

2.5 防灾减灾能力逐渐增强

气象部门已经建成地面气象观测站、探空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预报系统可以精确到乡镇, 并且由各个部门共同开展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海洋天气和沙尘暴天气预报, 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显著提高。

3 气象服务中现存的问题

3.1 服务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气象部门在运用高科技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体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不配套, 拓展与创新较少, 在部分高科技方面不能形成良好的服务体系等。特别是部分综合性项目, 缺乏统一的安排与部署。如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建立、农业气象观测内容的调整、气象业务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滞后等。

3.2 设备相对落后

伴随经济的发展, 气象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基层气象部门的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 仍然十分陈旧。技术人员不足、测量手段落后, 致使农业气象服务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 发展思路和趋势

4.1 科研、业务和应用相结合

部分科研项目在最初立项的时候, 应把业务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不能闭门造车。课题研究过程中, 要时刻为农户着想, 使科研成果可以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采用多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 使业务系统的服务信息与气象科技成果可以较快的传播出去, 力求气象为农业服务可以面向生产指挥部门、面向政府、面向农民, 创造出较高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1,2]。

4.2 增强气象灾害预警、监测和抵御能力

农业生产中危害较重的就是自然灾害, 加强自然灾害如暴风、冰雹、霜冻及干旱等的预警, 可以减少农业损失, 提高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气象所与气象站, 同时, 还应为人居环境治理与村庄规划提供科学环境评价依据。建立信息平台, 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3]。

4.3 强化理论研究

目前, 农业气象是边缘学科, 研究水平不高。我国在未来应加强对农业气象的投入, 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加强水产养殖业、畜牧业、林业与农业的研究, 使农业气象的技术方法与预报的原理研究可以得到提高[4]。

参考文献

[1]孔尚文, 宗锋.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11) :148.

[2]刘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 2010 (22) :35.

[3]贺宇.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2) :129-130, 148.

上一篇:巧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下一篇:空管中人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