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2024-10-22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精选6篇)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篇1

2014年5月中旬到6月底,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完成行政审批改革重要阶段性工作并全面推进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改革的基础上,着眼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成立了由发改委领导牵头,相关业务处室参加的专题调研组,集中走访旗县区发改部门和部分项目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对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了一次全面深入调研。总体上看,在全市统一部署和自治区发改委改革精神指导下,以市发改委为主导,市及旗县区两级发展改革部门承担的本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得以积极、全面、有效地实施,经过不到半年时间的努力,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一、确立“四个一律、四个公开”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底,围绕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决策部署,市发改委第一时间行动,连续召开推进审批事项改革专题会议,讨论、争辩、研究、论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力争走在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前列的工作目标。

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结合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短时间内就提出并确立了“四个一律、四个公开”的原则,即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符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国家规定的一律改为备案制,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按规定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一律做到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办理时限“四公开”。作为市发改委审批事项改革总的指导原则,“四个一律、四个公开”也为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打好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二、调整取消并大幅度下放市级审批事项

根据全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和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市发改委由主要领导主持,深入研究、强力推进、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合并压缩部门审批事项,将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等3类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合并为1类,即按规定权限审核上报或审批、核准、备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实行房地产项目专项改革,在盟市无取消权限的情况下,经请示自治区发改委并报市政府批准,取消房地产项目核准,一律改为备案制,市区以外的房地产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 ;

——实行工业项目专项改革,除按规定由国家和自治区审批的项目以及光伏发电、小型天然气存储设施2项能源类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审批,并全部下放旗县区办理。

本轮审批制度改革,在年初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公布保留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中,全市共下放审批事项68项,市发改委下放9项,为全市最多 ;全市共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3项,市发改委仅保留1项,为事项最少部门之一 ;除自治区明确实行委托管理、盟市不得再行下放的审批项目外,市发改委在权限范围内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数量可谓全市之最,审批项目下放幅度总体达到80% 以上。与审批事项改革同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招标审批事项,以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审批条件,也一并下放至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

市发改委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后,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迅速对接。到4月下旬,10个旗县区(含高新区)发改部门均已完成业务承接工作,市级调整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均已实现正常运转和办理。

三、全面实施“三集中、四到位”改革

根据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本轮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就是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并要求市直各部门在2014年1月底前完成。

“三集中”是指分散在部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审批平台集中 ;“四到位”是指职能调整到位、事项进驻到位、人员选派到位、审批授权到位。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市发改委将推进改革列为首要工作,精心设计,集中解决,按期全面完成了“三集中、四到位”改革,把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剥离出来,抽调精干业务人员,组建行政审批处,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做到职能调整、事项进驻、人员选派一次性全部到位,同时依托政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全部网上办理。2014年1月28日,委领导同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签订行政审批授权书,规定审批事项再不允许送交或拿回委内办理,除专家论证、现场踏勘、重大事项会议研究等环节外,审批过程一律控制为“受理、审批”两个环节,真正做到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完成。

此后,各旗县区发改部门“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全面推开,但鉴于各自具体情况和条件,目前进展不一,总体仍落后于市级改革进程,距离市政府的改革目标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出台项目审批办法及配套文件规范

在快速推进的改革中,市发改委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密集出台文件,审批事项改革成为全委工作热点。继1月23日《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改革的通知》、3月18日《关于做好自治区委托管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又于3月31日在全市发改系统下发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办法(试行)》。《审批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行政审批事项,清晰界定市级审批权限,不在范围内的项目一律下放旗县区审批 ;详细规定了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市本级严格遵守的同时,要求旗县区发改部门参照执行,并且只可简化和压缩,再不许增加和延迟。

——审批事项上,规定市本级审批项目3类13项(包括市本级及以上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9项及备案3项),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盟市管理的审批、核准项目16项,以及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审核上报项目。

——审批要件上,按审批、核准、备案3类项目办理要求,明确了报批项目需提交的手续、材料和支撑性文件 ;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管理项目和由自治区或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上报类项目,根据所属类别比照提供相应的要件。

——审批流程上,严明凡市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均由行政审批处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均执行“受理—审批—出文”单一流程,要求受理阶段向项目申报单位填发《受理通知单》,明确告知受理人、办件人、办理时限等全部信息,审批出文阶段由行政审批处按“分工预审—合议把关—审签发文”程序,将改革前须出具项目立项、节能审查、招标审批3个文件合并为只出一个批准文件,加盖“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由窗口在规定时限内向申请单位发文、完成审批。

——审批时限上,严格规定上报类项目2个工作日,审批类、核准类项目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1个工作日内办结,较国家和自治区发改委规定的项目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压缩。

与《审批办法》配套,将立项、节能、招标审批改为三项合一,1个文件出齐3个事项,同时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文件规范(试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样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审批样表等一整套格式范本,就审批、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分别制定文件格式模板,并提供旗县区参考,推动全系统改革同步。

各旗县区发改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以同样的力度和节奏,在充分参照市发改委项目审批办法和规范的基础上,还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本部门行政审批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或工作规范。到4月底,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公开透明,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已快速步入规范化运转的轨道。

五、加强业务培训与审批工作管理

搞好业务培训是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启动之初,市发改委就坚持上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注重加强全系统行政审批制度和模式的统筹设计与安排。在日常交流研讨基础上, 分别于今年2月初和5月初集中组织全系统行政审批业务培训,其间还应邀深入一半以上旗县区开展上门培训,3至4月又按旗县区发改局长、分管局长、业务科室人员三个批次组织参加了自治区发改委举办的行政审批改革培训班。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市发改委还积极开展全系统审批事项改革调研活动,在本轮调研之前的3月底到4月下旬,已完成第一轮旗县区专题调研,在其它调研和检查中,也都将行政审批改革列为重要议程,了解改革进展情况的同时,与旗县区的同志共同研究讨论、解读政策、答疑释惑。日常工作中,市发改委向委内各业务处室和行政审批处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起与旗县区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经常性联络机制,实现随时联系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三集中、四到位”改革后,加强对行政审批业务的监督管理,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4月底,市发改委决定建立行政审批核查制度,成立由纪检书记任组长,监察室、稽察办以及资深业务处长组成的行政审批核查组,每月对行政审批处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整改。经过5、6月份2次核查,取得较好效果,并已要求各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执行,尽快建立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此外,结合落实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对取消、下放和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监管的文件要求,市发改委目前正抓紧建立全系统行政审批巡查抽查和项目月调度制度,各旗县区发改部门现已展开相应工作。

通过以上培训、调研、监管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部署、有条不紊、齐头并进。

六、简政放权初见成效

自包头市发改系统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发改委下放审批权限以来(按审批事项改革基本到位的3月份计),截至6月底,全市发改部门共办理项目264个,其中审批62个、核准68个、备案134个。从构成上看,市发改委办理80个,其中审批30个、核准21个、备案29个 ;旗县区发改部门办理184个,其中审批32个、核准47个、备案105个。旗县区审批项目占全市70%以上,其中审批、核准以及投资5000万元以上备案项目,均为此次改革下放的审批权限。

在审批权限方面,旗县区审批项目已占到全市项目近70%,特别是在过去旗县区没有审批类、核准类项目办理权限,备案类权限也仅限于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的前提下,这是改革造成的市与旗县区两级审批项目结构上的质变。旗县区自主权扩大的同时,也势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基层加强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审批时限方面,与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相比较,市发改委审批类项目由不作时限要求到限定5个工作日,核准类项目缩短15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缩短4个工作日。实际执行中,得益于新的审批体制和机制优势,市与旗县区办理时限还都有进一步的压缩。尤其是推行房地产项目改核准为备案制、工业项目改为备案管理并全部下放审批权两项重要改革,更是极大地简化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项目审批手续,显著简化办理程序、大大提高办理效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

规范服务方面,通过审批办法及配套规范的设计和规定,市发改委正在切实做到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截至6月底,在市发改委已办理的审批项目中,全部在政务大厅由行政审批处按规定程序和时限独立出文办结。旗县区发改部门比照市发改委,正逐步建立起公开、规范、高效、阳光的一整套审批制度和程序体系。

职能转变方面,市发改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发改系统部门服务和工作效能,高效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加快转变职能,探索建立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发改委在委内做出明确部署,转变工作重心和服务作风,由过去的等人上门、被动审批,变为腾出手来、主动出击,协调上级、深入基层,把项目管理职能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强化前期策划辅导,着力后期服务推动。在简政放权、提高效能进程中,部门项目管理职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硬化和加强。当前,在全市重大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争取、北梁攻坚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中,发改委及旗县区发改部门都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实现着更大的作为。

风雨之后见彩虹。以市发改委的行政审批改革为样板,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初步形成“包头模式”,开始显现典型示范意义。发改委改革的努力和成果,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在自治区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包头市已明显地走在前列。经多次听取汇报并几次组织来包调研,自治区发改委领导高兴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开启之际,包头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包头模式”,建议全区各盟市向包头观摩借鉴。

七、问题与建议

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积极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是人力资源支撑方面。发改系统作为政府综合经济部门,除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之外,还承担着重点项目实施、招商引资、资金争取、物价监管以及经常性的综合协调、专项推动等大量的工作职能,超负荷运转、人员紧张问题久已存在。按照本轮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必须选调业务骨干、成立专设机构、授权专人负责,造成多数旗县区发改部门日常工作与审批业务疲于应付,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二是部门协同改革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涉及规划、国土、环保、发改、住建、维稳等若干职能部门,部门间联动机制、支撑关系、运转流程、前置条件等多方面制度和机制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的效能和结果。本轮行政审批改革中,市发改委在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旗县区发改部门也积极衔接和落实,但由于有些部门未能同步或协同下放权限,旗县区发改部门还必须时常到市直部门协调手续办理,造成发改系统审批改革的掣肘和梗阻,甚至使个别项目、某些环节的审批改革只能流于名义上的下放。

为切实解决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本次专题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

1. 加快软硬件建设和机构调整改革。以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为样板,尽快完成旗县区市民大厅建设,配备必要设施并提供必要条件,抓紧投入使用。加快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市与旗县区联网平台等软件开发,尽早完成互联网接通和软件安装调试,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研究解决旗县区发改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考虑行政审批改革需要,适当增加职能科室、人员编制和干部职数,同时给予业务经费保障。

2. 加快推进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改革。继续深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关于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上半年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实际,大胆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全面推进市直各部门审批事项改革,聚焦实现部门间改革的协同和共进,简化部门间的审批关联,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的整体效能。

3. 加快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判断标准,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改系统行政审批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应当马上着手,深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发展的成绩、形势和走向,分析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的变化情况,研判改革的影响和成效,找出深化和完善改革的路径、节点、突破口,推动全系统改革循着正确的轨道,走向更大的成功。

本次调研充分表明,以市发改委为主导,全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获得重要的阶段性成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局面。站在发改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项目业主和投资方在包头的事业已经开始进入“结束跑手续、走向市场化”的良好状态,这正是包头全体发改人努力的初衷,是全面深化改革至高的期望。

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仍在路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断的学习、总结、探索、创新中,全市发展改革系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入下去,发改系统也将为包头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篇2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通过试点推进人民调解制度改革

徐昕

人民调解是民间调解中最重要的一种,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规劝引导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依照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德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争执的一种群众性自治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继承发扬民间调解的传统,总结中国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来人民司法工作的经验,在1954年依照《宪法》正式设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阶段的长期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这一制度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赏,被誉为“东方经验”,为西方国家借鉴并有所发展。人民调解制度在预防及解决民间纠纷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一种解纷息争的有效制度,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制度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存在较多的制度性缺陷,影响了这一制度功能和效用的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的纠纷解决能力呈现出急剧下降的态势,人民调解员每年处理的民间纠纷平均不到一件。其作用的失落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国家逐步意识到人民调解工作不应随着法治建设的强化而受到抑制,故2002年9月,司法部出台《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强化人民调解的效力,对人民调解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3年人民调解处理的纠纷数量快速回升,比上年提高了43.02%.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84.71万多个,人民调解员509.65万人,年调解各类民间纠纷约448.68万件。人民调解处理的纠纷数量与法院审判的案件数量加在一起,每年大致

有1000万。但这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纠纷的一小部分,仍有较多纠纷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或者不了了之。从人民调解的纠纷解决能力来看,倘若人民调解员每年处理的民间纠纷人均提高到5件,则人民调解解决的民间纠纷数量就在3000万以上。事实上,人民调解机构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一个最近的例证是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当家人遇到矛盾纠纷时,选择找社区协调组织、政法机关、政府有关部门、其他渠道的分别为69.9%、9.5%、10.2%、10.4%①。因此,需大力促进人民调解的制度建设,提高其预防和化解纠纷的能力,使之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须承认,人民调解制度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至少包括:(1)原有人民调解的法律保障、工作范围、组织形式、调解程序、工作方法、队伍素质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人民调解等纠纷解决方式受到法治观念、司法中心观念的排斥和抑制;(3)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导致人民调解缺乏权威,效力微弱;(4)调解组织不健全,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和司法机关,对人民调解的制度支持力度不够,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也没有落到实处;(5)人民调解员的素质不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足;(6)人民调解的工作过程和方法本身存在许多缺陷,如难以保持中立,迁就封建习俗,迁就势大力强者,调解方法简单生硬,以罚代调,越权处罚,对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界限不清,过分强调“折中”等;(7)人民调解立法滞后,调解程序明显具有随意性,调解工作不够规范。②为了使人民调解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几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扩大工作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建立新机制,研究新情况,解决突出问题,从而促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为了适应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需要,化解跨行政区划重大矛盾纠纷,四川省广安市针对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建立市、县(区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和市、县(区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广安正在整合几十年来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先进经验,在辖区内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探索人民调解与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和群众工作的对接,力图建立

发挥各部门参与人民调解,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纠纷解决形式有机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最终在广安建立各种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相互并存、衔接、配合和补充的良性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四川省广安市的积极探索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民调解制度的“广安模式”已展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即构建一个以市县调解联合会和调解委员会为龙头、以乡镇为基础、以县市为骨干、以专业和行业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五级调解网络体系,立足广安实际,整合当代中国人民调解的各种经验,形式多样,与其它纠纷解决机制有效衔接、良性互动,以和平解决纠纷为首要目标的多元化大调解格局。

当然,广安对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尚处于探索性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近期广安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方向,或者说广安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的工作重心,应定位于三大方面:一是提升现有人民调解组织的纠纷解决能力;二是大力培育各种民间调解组织;三是打造一个国内一流水准的专业化调解机构。前二点属于“大众路线”;后一点属于“精英路线”。

第一,当今中国,调解网络虽然庞大,但组织建设、人员素质、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纠纷解决能力明显不足,有必要改革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是一项重大举措,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需要以此为契机,扩大调解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建立新机制,研究新情况,解决突出问题,从而促使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大力培育各种民间调解组织,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借鉴国内外经验,鼓励建立各种形式的ADR(代替性纠纷解决机构)。例如,鼓励设立个人主持的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组织,社区调解中心,企业和组织内部调解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的调解。只要有助于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都可以大胆尝试。民间调解机构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

第三,建立广安调解中心。根据目前的方案,广安市及各区(市、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我建议,广安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下设广安调解中心,承担具体的调解工作,广安调解中心在各区(市、县)设分部,负责各区(市、县)的调解工作。区(市、县)联合会不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其职能由广安调解中心承担。此举目标在于集中力量,将广安调解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水准的快捷、便利、高效的专业化调解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建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与行政级别对应,层级性较为明显,在实践中容易走向行政化。因此,应特别强调其自治性,在制度设计特别是今后的实践中确保其自治性。

同时,以广安调解中心为切入点,借鉴仲裁程序及香港调解中心等纠纷解决机构的程序规则,制订完善的调解程序,并使之成为全市调解机构的范本。调解机构可以主动介入,当事人也可以申请调解;主动介入应当及时,防止纠纷升级;申请调解可以适当收取费用;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员;调解中心应根据纠纷的地域性、专业性特点组成调解庭,等等。关于专家库,应建立广安市全市范围的专家库;可以增加主动报名的方式;根据地域性、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建立详细的专家资料库,方便纠纷当事人根据地域、专业等特点选择调解员;专家库信息可通过网络查询。并且,大力促进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健全调解工作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例会,业务学习和培训,民间纠纷排查,免费和补贴,回访,业务登记,统计,档案,考评、表彰和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及“大调解”格局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在地方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广安市司法局与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CJS)合作,引入相对中立的研究机构参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试点改革,研究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评估改革效果,完善改革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试点,全面探索改革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广安模式。

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纠纷解决与司法制度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准备,2005年4月,我在西南政法大学建立了CJS;2006年在诉讼法学科增设司法制度研究方向;2007年初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西南政法大学在法学一级学科中自主设置司法制度二级学科,独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是全国第一个独立的司法

制度二级学科。CJS将以司法制度学科为依托,努力成为国内司法制度研究一个有影响的交流平台,推进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图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改进有所贡献。司法制度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纠纷解决;司法改革;司法政策;司法的跨学科研究(司法社会学、司法经济学、文学与司法等);中国司法制度;比较司法制度。研究重点,一是历史,二是现实。考察历史可能做出大学问。研究现实即司法的经验研究,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而与司法部门合作发起司法改革行动项目,通过试点推进司法改革,则是今后几十年的核心工作。

该项目的主要思路是:与司法部门密切合作,以其工作为中心,针对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司法的经验研究,在国家确定的司法改革的框架下,提出或完善司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实践中试点,进而对试点结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改革方案,最终提炼出可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借鉴的司法改革的经验和模式。2008年,该大型项目已顺利完成一项子课题,CJS与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合作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走向。CJS与广安市司法局合作的《人民调解制度实证研究》项目将在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通过试点推进司法改革”的方法论,推动广安、四川乃至全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改革。因而,本次课题的主题确定为:通过试点推进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人民调解制度实证研究》课题组成员及有关参与者,以人民调解制度为中心,特别以广安对人民调解制度的探索为例,从不同角度讨论这一主题,故而,本次研讨亦可视为四川省广安市司法局与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的初步成果。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篇3

1 山西林业现状

1.1 工程化造林喜忧参半

山西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 就开始实行工程造林, 开创了工程化造林的先河。多年来, 林业工程大规模推进, 森林面积大幅提高, 尤其是近几年省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同步建设, 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可以说山西林业建设成就喜人。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立地条件日益恶化, 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工程投资益显不足, 使工程质量难以确保, 制约了工程造林的又好又快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 更将面临地难征、林难造的窘境。

1.2 工程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林木资源彼长此消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程管护任务太大, 二是没有专项管护资金投入。目前, 林业工程的造林后期管护普遍难以落实到位, 即使经济条件好的县所谓的专人管护, 也很难完全肩负起庞大的工程管护重任。牛羊啃食、私采滥挖、乱砍滥伐等状况, 依然是制约林业发展、影响工程质量、危及林木资源增长的重要问题。

1.3 可供造林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 有着其自身特殊的省情、林情。生态基础脆弱, 气候条件极差;可供剩余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东部山区干石, 西部山区黄土, 北部盐碱沙化, 造林难度巨大。据测算, 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太行山区, 油松直径生长到20cm至少需要50年以上。目前, 可供荒山造林的树种选择面极窄, 主要采用油松、侧柏、樟子松、刺槐、山桃、山杏等造林, 其成长慢、见效迟、周期长。因此, 单靠造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刺激农民自发造林, 难度巨大。同时, 由于山西采矿业发达, 劳动力价格在50元~100元/日, 且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不足, 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国家每公顷仅为3 000元的投资, 远远不能达到栽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目的, 也无法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发造林的积极性。

1.4 林业建设已经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的召开, 为山西造林绿化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实施绿化山西生态兴省战略, 建设生态省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态势。全社会关注林业发展、参与林业建设的形势已经形成,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改善环境、绿化山西生态兴省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 造林机制、体制及绿化模式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现有的造林机制和体制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山区现有的宜林荒山绝大多数都是干旱阳坡, 土层薄、造林难度大, 所造林基本是生态林, 几十年都没有经济效益, 而只有生态效益。从调查的几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情况看, 目前, 宜林荒山承包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家庭承包、联户承包、大户承包、集体预留。因此, 造林机制也要相应采取家庭承包造林、联户承包造林、大户承包造林、专业队承包造林等多种形式。

2.1 家庭承包造林模式

对于立地条件较好, 荒山面积比较大, 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庄, 应以户为单位, 按人头分配, 由农民家庭承包、自主经营。对实行家庭承包的荒山要限期绿化。家庭承包造林的工程项目, 要全面落实“户承包、村申请、乡组织、县管理”的运作机制, 以户建卡、以村建帐、以乡造册、以县建档, 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承包到户的宜林荒山荒地, 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 承包期一律延长到70年, 允许依法继承、转让, 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继续承包。林业部门要及时发放林权证。

2.2 均股不分山, 专业队造林模式

对村集体经济条件好、村委组织能力较强、有造林绿化能力的村, 按照均股不分山模式, 将宜林荒山股权分到户, 但不划分地块, 由集体统一组织专业队造林和管护, 成林采伐后按股分红、利益共享。

2.3 公开拍卖, 大户承包造林模式

对人均荒山面积比较小, 农民分山积极性不高, 造林难度较大的区域, 在全民共议、表决通过后, 公开组织拍卖招 (投) 标, 将宜林地承包给有造林经验的大户、企业或专业队等进行造林经营, 明确承包期限、绿化期限及管护责任等, 村民分享林地租让资金。大户承包造林收益归大户所有, 承包期满以后林地退还村民所有。

2.4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造林模式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扶持承包者从事林木种苗、花卉生产, 造林绿化、经济林建设, 森林管护、森林抚育采伐, 林下种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生态旅游, 林产品加工、运输、销售、贮藏等经营活动, 培养林业发展带头人。在自愿联合的前提下, 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也可以以资金、林木、林地、产品、技术、劳力等形式出资或折资折股入社, 力争形成有组织、有规模、能发展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鼓励和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工程建设项目。

2.5 积极鼓励形式多样的社会造林

鼓励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等进行以绿化、义务绿化、以资代造、生态旅游开发等为形式的社会造林, 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林业工程建设上来。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造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3.1.1 个户造林困难重重

山西立地条件差, 绿化可用树种少, 造林难度大, 见效周期长, 林业产业基础薄弱。因此, 如果没有明确的绿化限期、足额的造林资金扶持, 个人自发造林将是空谈。

3.1.2 工程造林举步维艰

林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尤其是在山西特有的立地条件下, 造林难度大, 荒山造林基本上以生态林为主。因此, 林业必需以政府工程造林为主体, 这一点是无可置疑、不可动摇的。荒山均分以后, 如何统一规划、统筹发展、规模实施, 将对工程造林产生巨大影响。

3.1.3 造林管护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新造林地和现有林地的管护将是新的难题。由于林地权属下放个人所有, 所造的林基本是以生态林为主, 社会效益显著, 而经济效益甚微, 群众对其进行管护严重缺乏资金。这就要求, 必须加大对未成林造林地和现有公益林进行补偿, 不然的话, 对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和生态省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3.2.1 坚持以专业队造林为主, 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造林模式

一是要坚持国家工程化造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提高工程投资标准, 以专业队造林为主, 以其他造林形式为辅。这是“均股不分山、均利不分林”的“北京模式”给我们提供的破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难题的好经验, 有利于“绿化山西”战略的实施;二是要积极扶持大户承包造林, 给予资金补贴和信贷扶持;三是要积极引导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造林, 鼓励在村集体或大户的带领下, 组建合作社, 利用自家荒山林地入社, 承包国家生态工程项目, 参与国家生态工程建设;四是鼓励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等以多种形式参与造林绿化, 努力形成社会化造林趋势。

3.2.2 提高工程投资标准, 创新资金管理机制

要加大力度提高工程投资标准和管护专项资金投入, 确保农户造林有利可图。既要国家工程造林得实效, 又要百姓自发造林得实惠。同时, 针对农民造林的实际困难, 摸索创新资金管理机制, 可采取预付苗木费或在工程投资款中设置专项资金预先统一购买提供苗木等方式, 解决农民造林启动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这就要求, 财政资金提前一年下达, 或者当年任务第二年完成。造林成活验收合格后, 兑现资金80%, 三年以后保存合格者全额兑现;保存不足的, 限期补植合格后予以兑现。

3.2.3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等进行明确立法, 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有效法律制度写入宪法, 明晰权属, 明确责任, 使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使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 真正做到“谁造林、谁受益、谁所有”。

3.2.4 强化农民管护责任意识

进行深入宣传讲解, 让农民深刻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 使他们明确在享有林地权利的同时, 必须肩负起造林绿化、林木管护等责任的意识。要坚持享有权利、肩负责任, 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 在林权下放之前就要签订管护合同, 落实管护资金投入。

3.2.5 转变林业部门管理机制

林业部门管理机制, 应由目前基层林业单位以组织造林、兼顾森林资源管护为主体的现状, 逐步向国家生态造林工程由专业队、大户、集体等承包形式转变。县级林业部门主要行使统筹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指导、竣工检查验收、监督执法、打击私砍盗伐、林权管理等职能。同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 随着林权下放, 林农增多, 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 应着力完善省、市、县森林公安机构, 尤其是县一级的林业派出所, 提高处理森林防火、林木资源保护、林权纠纷等案件的执法效能。

3.2.6 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市场机制

以县为基础建立省、市、县联网的林权流转市场, 在集体林地所有权和用途不变的前体下,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等方式, 实现林地经营权的转让。同时, 完善和规范流转程序, 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建立林地、林木要素流转市场, 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加强流转管理, 依法规范流转, 保障公平交易, 防止农民失心失地失林, 力争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 造林绿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介绍了山西林业建设发展现状, 探讨了造林机制、体制及绿化模式,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篇4

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改革重在行动,要扎扎实实、不停顿地向前推进。当前形势下,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要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抓紧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会议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制定实施严控新设行政许可和规范非许可审批项目的措施,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二)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削减、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形成资源税费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三)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四)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五)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出台完善水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六)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健全环保监管和生态补偿制度。(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九)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会议强调,对上述各项改革重点任务都要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抓紧抓好,对已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深化开放、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及其他领域的改革,要继续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会议要求,在推进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有效推进。

会议决定,在第一批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并依法依规及时公布。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篇5

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问题曾经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一度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 特别是21世纪头10年, 尤其是“十一五”期间5年的努力, 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源潜力得到有效发挥。一是2008年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惠及1.6亿在校学生。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4.2%, 在学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国家教育资助体系已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目前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总量达到了2.6亿人, 正在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应该说, 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政府在推进和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进程中, 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 强力推动, 中国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展。一是国家更加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近年来,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学生资助政策覆盖了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的近90%, 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每年使440万学生受益, 建立了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双证书”、优秀学生表彰和就业服务等机制, 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二是导向更加明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了职业教育与各大产业的对话协作机制, 持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5%和70%, 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就业针对性。三是基础更加坚实。各级财政支持建设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 组织培训了15万专业骨干教师, 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四是结构更加合理。中、高等职业学校共计达到16000多所, 每年招生1100多万人, 在校生保持在3000多万人, 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分别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 国家调整教育结构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

近5年来, 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了3800多万毕业生, 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左右, 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建设, 为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 也为支撑中国产业调整升级, 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再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贸易总额也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 中国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缺乏足够的高技能人才。当前, 中国已经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开始步入“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 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 面临着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双重问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应该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 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 职业教育仍然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突出矛盾: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尽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政府强调大力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策措施不到位。

为应对这些新挑战, 2010年7月中国政府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指明了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目标的确立, 标志着在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之后, 中国即将开始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规划中, 各级各类教育如何布局?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战略和改革重点是什么?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政府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确立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即,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要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作为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提出“到2020年,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四项历史任务。

为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推进职业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实现阶段性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明确的保障措施。一是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 聘任 (聘用) 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 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 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二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在全国部署36项试点工作, 探索形成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国家政策框架。三是《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制度、机制和措施, 也必将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行动导向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 从解决问题入手,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积极行动:

(一) 实施职业教育发展新战略

一是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中央、省、地、县各级政府明确职业教育各自的职责分工, 协同配合, 切实承担起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度建设、经费保障、政策制定、管理监督和信息服务等政府职责。当务之急是, 各级政府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不仅要履行举办、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而且更要履行鼓励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职责;完善鼓励政策,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立产教对话协商和校企一体办学机制。

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区域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 促进农科教结合。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推进城乡、区域合作, 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四是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 吸引更多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

(二) 开拓职业教育改革新领域

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体系建设, 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要求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 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和全民学习需求建设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政府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发挥教育部和财政、计划、劳动、企业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管理和政策优势, 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合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政府和示范院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建立健全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协作机制, 促进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是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 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

五是创新职业教育改革载体。持续开展“产教对话”, 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链、学校与企业融合发展。推进“校企一体”, 促进育人过程与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深度对接。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 吸收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调整、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教材开发与技术进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紧密对接。

六是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企业实践、集团化办学等制度;制定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制定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宏观政策;完善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制定鼓励社会捐赠的优惠政策等。

(三)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的行动

教育部印发的3年行动计划包括10项分计划、30个项目载体。每个项目载体分别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分工。

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 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 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 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 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 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

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实施10个计划, 即, 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计划、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支撑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计划、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校长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推进计划。

行动计划的实施保障是:明确各级教育部门的任务分工, 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建立计划项目的地区和行业联系点, 推进各地各行业开展试验试点;设立与行动计划配套的科研课题, 为计划实施提供信息服务和理论支撑;制定行动计划专项督导方案, 监测评估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教育科技投入, 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进入新世纪以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和实施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如, 欧盟制订了欧洲2020战略, OECD实施了Learning for Job职业教育计划, 英国颁布了国家技能战略, 亚洲国家也制定了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值得期待。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得技能短缺问题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使得技能型人才更加紧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历史使命。中国是亚欧合作的坚定倡导者和推动者, 以坚定的态度推动各方开展政策对话、经贸合作、文化教育交流, 促进求同存异, 凝聚智慧共识。中国将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化与亚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为巩固和深化亚欧新型伙伴关系贡献力量。

制度改革推进大江发展 篇6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针对吉安县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和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 吉安县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对夫妻投靠、老年父母投靠子女, 购买商品房, 组织、劳动、人事部门批准的干部、职工调动等事由在吉安县落户的, 取消县公安局审批程序, 当事人持所需材料在落户地派出所即可申报登记, 准迁证由县公安局委托派出所签发。

二是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未应聘就业的, 根据本人意愿, 可以将其户口挂靠在城镇亲属处。

三是在吉安县城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 (含租赁) 的人员, 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不受年龄限制, 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四是因其他原因务工、经商、求学等要求落户吉安县吉泰走廊区域城镇户口的, 本人书面申请, 凭本人户口和被投靠人户口均可落户 (出生上户除外) , 务工人员没有可挂靠的亲属, 可落务工单位集体户口, 但应遵循一址一户原则。

五是全面落实人口《居住证》服务管理制度, 进一步放宽《居住证》申领条件。截至目前, 吉安县公安机关共办理《居住证》1万余张。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户口仍与各种利益挂钩, 存在“非转农”反流现象。由于目前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税费缴纳、事故理赔、医疗、就业、教育优惠等政策仍紧密依附在户口上, 特别是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 取消“农业税”后, 农民土地享受粮食直补政策, 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补贴。同时, 农村户口又与集体资产收益、福利保障、土地征用、拆迁赔偿、宅基地分配、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 农村户口开始吃香。为了利益, 使得一部分从“农门”走出去的城里人试图跳回“农门”, 影响了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二是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合力效益。据调查, 一是低保方面。根据相关规定, 城镇居民每月最低保障标准高于农村居民最低保障标准。二是生育政策。农业人口可生育二胎, 非农业则不享受此政策。三是医疗保险。目前, 在吉安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高于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四是农业方面。农业人口可以享受农机购置补贴。五是住房保障。保障房、廉租房等主要对象是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 农业人口无权申请。

金庐阁夜景

三、下一步加快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取消与户口管理和利益有关的相关规定,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覆盖。加快实现户籍、金融、教育、文化、卫生、计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取消原来与户口有关利益相挂钩的所有规定, 大力推进劳动、工资、人事、教育、社会福利、医保、低保、社保等相关领域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逐渐剥离依附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 让户口与利益分配脱钩。尤其要尽快出台一个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政策, 力求消除相关政策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间的待遇差别,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格局。

二是加快县城区域经济发展,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 鼓励、引导一批企业、产业转移至城镇发展, 以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提高城镇的吸引力以及吸纳就业创业、引导人口集聚的能力, 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来城镇务工、经商, 并愿意在此落户和长期居住生活下去。对原户口在农村且通过公开招考招录为公务员、机关事业编制的人员, 要先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再办理招录手续, 防止其既享受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 又在农村享受拆迁安置补偿待遇。

上一篇:河南固始下一篇:绿色有机食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