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

2024-09-09

新闻主体(精选7篇)

新闻主体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英语新闻将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获取外界消息的来源。针对这一独具特色的文体形式, 该文将对新闻主体文体进行详尽叙述, 主要从文体学的视角, 分析新闻语篇的构成, 以透析新闻这一特殊文体的语言形式特点和风格独特性。

1 我国英语新闻文体学研究现状

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的新闻文体研究以传统修辞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 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新闻文体的修辞特点对读者的影响。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文体研究主要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 秦秀白指出了言语风格主观因素的形成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客观因素就是所谓的情景语境。张德禄在介绍系统功能理论时, 重点将功能语法应用于字位、语音、词汇、小句和语篇层面的突出形式进行了分析。他对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的分析, 既有语言的形式, 又有形式背后的功能, 标志着功能文体学研究在我国的深入展开。

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新闻文体研究从文体特色分析转向文体、语言学的体裁和语域分析等多方面, 以功能主义和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 但其论述往往无法形成层面体系。张健从语言信息功能角度出发, 把消息分为背景资料和本体, 指出背景资料中可以借助语法手段穿插段落, 虽加深了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认识, 却未能涉及词汇层面的特征描写。

2 英语新闻文体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研究范围对于诸如社论、特写等次语体的不多;研究缺乏对于影响新闻文体的社会文化、常规和组织规约等方面的体裁分析, 对于新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方面没有论述;对新闻文体受到新闻学的何种影响论述较少, 对新闻文体对于文体学和语言学有什么意义则未加探讨。该文在对英语新闻文体进行分析的同时, 将结合新闻学及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理论, 并通过分析来说明新闻文体在文体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

3 英语新闻主体文体的分析策略

英语新闻一般指英文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媒使用的英语, 新闻文体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工具在消息报道和评论中使用的文体。该文以报刊上的新闻报道作为主要讨论对象, 借以说明英语新闻文体所具有的特征。以下将对主体部分的文体结构和语法特征做出分析。

3.1 英语新闻主体的文体结构

一则新闻的正文所记录的事件是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原则写作的, 这种安排正文架构的方式被成为“倒金字塔式”。这样的文体既方便编辑删减, 又方便读者了解新闻要点。但这种结构也有不足, 比如段落间的连贯性差、难以制造悬念、给人以啰嗦和乏味之感。

也有新闻主体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布局, 随着事件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高潮, 结局往往推至正文末尾, 被称为“顺时记叙法”或“金字塔式”。这种文体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引人入胜, 但占据较大的篇幅。

介于上述两种方法之间的另一种谋篇布局法是“倒叙和顺序混合法”。按这种方法撰写的新闻常有一个概括性的导语, 而后按事件顺序逐一陈述事实, 并常用一句发人深省的妙语收尾。

3.2 新闻主体的语法分析

(1) 主从复合句, 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只包含一层关系, 即简单的“主语+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结构。这是因为单层的主从复合句有口语化的特征, 更易于受众快速理解和接受。例如:BEIJING, China——China’s worst winter i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showed no signs of abating Wednesday as forecasters told citizens to brace for three more days of snow and sleet.中使用了状语从句 (CNN Jan.30, 2008) 。

(2) 简单句扩展, 对简单句进行扩展, 使句子只包含一个主要意思和数个相关的次意思, 结构简单, 却内容丰富, 特别适合在新闻中运用。例如:Searchers look for miners feared trapped (CNN Jan.20, 2006) 其中feared trapped这个分词短语作了定语, 使意义表达更为完整, 各部分之间关系紧密、层次分明。

(3) there be结构简单明了, 是英语新闻报道开头或文中的常用的句型, 用来表示“发生”某事或“存在”某事。这样构句使报道读起来更为客观。例如:

There’s been considerable public anger at the actions of pho-tographers who were pursuing the Princess’s car on motorcyclesat the time of the crash. (BBC Sept.1, 1997)

(4) 松散句 (1oose sentence) 使用, 松散句是新闻写作的典型结构法, 会在句首显示句子的核心内容, 而将起解释和说明作用的成分推后。例如:

Troops began moving aid to the cyclone-shattered town of In-nisfail on Tuesday as residents picked through waterlogged streetslittered with rubble and mangled roofs destroyed by Australia’smost powerful cyclone in decades. (CNN Mar.21, 2006) 句中“Troops began moving aid to the cyclone-shattered town of Innis-fail on Tuesday”为主句要点, as从句以后的均为附加的次要内容, 这种句式的重点在前, 一目了然。

(5)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 英语新闻报道中使用引语, 既可以突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生动性, 又能表明撰稿人立场的客观性。如:

“It is a disgraceful lifestyle to drive a BMW but have onlydirty water to drink, ”said Zhou Sheng xian minis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Daily, June 5, 2009)

US Defense Secretary Robert Gates said this week during avisit to the Philippines that his country has“no position”on terri-torial claims. (China Daily, June 5, 2009)

(6) 多重前置定语经常出现

在英语报纸新闻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名词同时被两个以上的前置定语即多重前置定语所修饰的现象, 这些前置定语很多都是脱胎于短语或从句。这种现象在普通英语中不多见的现象, 在英语新闻中则屡见不鲜。这是新闻写作强调语言结构简短易读这一特点所决定的。例如:The Queen closed the boy cott-hit, rain-affected Commonwealth Games in Edinburgh yesterday after Steve Cram had cruised to his second gold medal. (=the Commonwealth Games which were bit by boycott and af-fected by rain.) (The Bserver, Aug.3, 1986.)

本部分内容对英语新闻的主体分析策略作了研究。针对英语新闻这一特殊的文体形式, 分析了正文的结构、用词、语法方面的特点。新闻英语是相当不同的文体样式, 通过消息来源引述凸显其客观性。至于语言本身, 通常是准确、简洁、生动的, 却蕴含了诸多文体学、语言学的内容。其结构根据新闻事件的类型和所要突出的重点而有所不同。

4 英语新闻文体分析的意义

英语新闻作为普通应用文体, 表述过程中的意思必须明确的, 而且从其使用的目的上来讲, 时效性、客观性相对要强一些。对英语新闻文体的系统分析, 一方面, 可以通过这一熟知的文学体裁促进大众了解文体学, 使其以一种更为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方式为英语学习者接受;另一方面, 基于它和语言学相辅相成的联系, 也将给英语新闻的语言学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外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内在化过程, 英语新闻的文体分析不仅有助于学习者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 还利于其运用语用文体规则对言语行为进行必要的推理, 领悟其隐喻和意义。

5 结束语

结合新闻报道实例可以对英语新闻报道中标题和主体的文体特征、词语使用、语法现象进行分析。新闻英语要求在遵循精确、简洁的大前提下, 灵活地运用各种遣词造句的方法, 以其独有的特点突出新闻文体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在报纸有限的版面上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 同时又不失趣味性, 符合广大受众的阅读需求。通过对英语新闻文体的分析, 可以了解英语新闻这一特殊文体的重要性;对写作规则的认识, 更有助于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英语新闻。

摘要:新闻英语作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特点的文体, 是现代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 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已逐渐从普通英语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的风格独特的语言资料。该文结合优秀英语新闻的具体例子, 针对英语新闻主体中的文体结构、语法特征方面进行了剖析, 指出了通过文体分析对英语新闻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有助于其更好地被运用于实践中。

关键词:新闻英语,主体,文体分析,用词,语法

参考文献

[1]Craig S.Smith Indian PM reaches out to Pakistan[N].China Dail y, 2009-6-10.

[2]Laura Wright, Jonathan Hope.Stylistics:A Poractical Coursebook[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 1998.

[4]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6]张健.新闻文体浅述[J].外国语, 1990 (3) :66.

[7]周学艺.美英报刊导读[J].英语文摘, 2005 (1-3) :13-15.

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机制 篇2

逻辑在先的他律机制

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机制, 也就是新闻道德主体形成的方式。如果分开说, 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机制有两条:一是他律方式;二是自律方式。如果统一起来说, 就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新闻道德主体的塑造过程, 就是他律与自律共同作用的过程, 那种把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方式单一归结为他律或自律的想法, 常常是有偏差的。

新闻道德, 不管是规范还是观念, 对于任何新闻活动主体来说, 首先是先验的、外在的客观存在, 然后才是经验的、内在的主观精神、心理和品质。任何主体不可能天生就有某种比较完整的精神理想和信念。不管人性最初是什么, 后天影响才是人性善恶走向的关键, “社会使我们成为德性的或恶的力量” (1) 。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过程, 必然是他律机制逻辑在先的作用过程。每个人都是首先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 接受文化环境的濡染和洗礼, 然后才有可能去改造环境、创造环境。优良的灵魂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塑造的 (2) 。石头能够变成神像, 让芸芸众生顶礼膜拜, 是因为它先前经历了“千刀万剐”的塑造。“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历史经验, 则说明了塑造灵魂、培养精神的艰苦。

新闻道德主体的塑造、成长过程, 首先是接受他律的过程。他律过程, 就是通过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这样的途径和方法需要专文进行具体论述) , 让主体学习、理解、认可、接受、信奉、实践新闻道德、新闻活动规范 (主要是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 的过程, 让本来外在于主体的新闻道德、新闻活动规范内化于主体的过程。显然, 这主要是一个类似“灌输”的过程, 由外而内的作用过程。

其实, 按照或者不按照一定的优良精神实践和生活, 遵循或者不遵循一定的优良道德规范行为, 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一定的人性根源。人不是天生向恶的, 但也不是天生向善的, 任何人的生存发展前提是一定的社会存在 (3) , 他首先需要适应他所面对的社会。每个人面对的现实社会都是既有善的精神、又有恶的观念的社会, 还有诸多善恶界限不是十分分明的观念、习惯。于是, 为了使人们能够努力更多地向善, 社会就建立起各种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 这就形成了相对个体或一定群体的他律 (4) 。从整个社会生活到每一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莫不如此。并且, 至少从人类现有的发展历程来看, 越是文明的社会, 越是他律规范繁多的社会。而规范越多的社会, 越是不自由的社会。顺便说一句, 这大概是人类进入自由王国之前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真有一天人类进入了真正的自由社会, 大概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规范了。

职业道德与社会普遍道德本质上的一致性, 使得每一个体在成长为某一职业个体之前, 都已具备了职业道德的底色和背景。个体的职业道德品性并不是纯粹职业化的产物, 而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积淀结果。职业道德的成型过程, 乃是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化的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融入了不同职业特有的道德诉求和道德价值。因此, 职业道德的他律塑造, 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化塑造, 首先的、更多的、基本的塑造方式是个体的普遍社会化、道德化。

道德觉悟的自律机制

新闻道德主体的塑造、成长过程, 同样也是一个主体自律的过程。自律过程, 就是充分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 运用新闻道德理念、新闻活动规范进行自我限制、自我约束的过程。“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5) “自律的基本原理是‘主动遵守’。” (6) 是主体主动学习、理解、认可、接受、信奉、实践新闻道德和新闻活动规范的过程。显然, 这主要是一个类似“吃奶”的过程, 由内而外的作用过程。

人能自律的一个重要心理根源就是人有耻辱感, 人能知耻, 而为了避免被耻、自耻, 就会自主约束自己的言行。我国伦理学者高兆明说:“正是对于做人的执著与对于耻的畏惧, 才使人自律, 才使人要努力找回‘我’的人格、本质。有耻感, 才有自律精神, 才有自律能力, 才有向善而行的勇气与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耻感是自律的根据。” (7) 对于职业新闻人来说, 如果惧怕公众的斥责和耻笑, 惧怕社会舆论形成的强大压力, 不使自己感到对不起职业角色的要求, 就会自律;就会从“被迫”的自律逐渐转变为自愿的自律, 从形式上的自律转变成实质的或真实的自律。

同样, 新闻职业道德主体的自我成长, 首先也是一个社会化成长的过程, 是一个主动学习、理解、认可、接受、信奉、实践普遍社会道德的过程;人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了自律的意识、懂得了自律的必要。自律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的。自愿从事了一种职业, 就等于做出了一种自律的承诺:自愿按照职业规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自律最终使道德规范转化成自身的心理品质、道德品性。

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职责道德, “讨论媒体职业道德规范意味着谈论新闻记者的各项职责” (8) 。能够在职业新闻行为中自律, 就是指在职业行为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既遵守普遍的新闻道德规范, 也遵守适应特定社会环境中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则能够自觉追求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公开的报道, 追求新闻的公益性;能够在职业新闻行为中自律, 就是能够在职业活动中意识到、自觉到自己的职业身份或角色, 并在职业主体人格上追求职业美德, 能够通过职业实践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诚实、勇敢、智慧、正直的新闻职业人, 成为有职业责任感的、负责任的职业新闻人 (9) ;能够在职业新闻行为中自律, 就是能够始终怀有职业理想, 追求“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职业目标。

他律自律统一的最高境界是“无律”

他律与自律过程, 其实是难以分开的同一过程,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律与自律的共同作用, 正是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基本机制, 也是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只有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约束机制下, 新闻道德观念、新闻道德规范, 才能内化为主体的品质, 正如有学者所说, “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引导, 以及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 把外在的应该逐渐融合于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 并在道德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德性的过程。” (10)

在他律与自律之间, 自律不是自然而然的产物, 自律是社会化的结果。自律是在他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首先是生存在他律的环境中, 这是不可超越的, “他律才是自律的真正源头。” (11) 因此, 失去他律的自律是软弱的, “人们永远不能放弃通过他律途径来实现新闻自律。长期迫使下的自律, 也会通过习惯成自然的力量, 使他律下的自律者变成自律下的自律者。” (12) 在他律的约束下, 主体逐步锻造出优秀的品质和品格, 形成成就事业和美化人生的美德。这时, 自律会变成一种神奇的力量, 引导主体进入自主的境界。“只有处于美德自律的境界, 道德才能真正被遵守, 从而得到实现。” (13)

当主体能够在新闻活动过程中, 自觉按照 (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中) 新闻道德的内在要求、按照新闻活动规范的诸多规定支配、指导自己的新闻行为, 他或她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新闻道德主体。仁者为人, 一个人只有达到“仁”的状态,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一个人只有达到自然而然的 (甚至可以称之为本能的) 合理新闻行为状态 (14) , 他 (她) 才真正进入了新闻道德的崇高境界。这时的新闻道德主体, 是无须他律的主体, 他 (她) 才是社会公众可以“放心”的公仆。每一位职业新闻工作者, 都应该有这样的理想, 追求这样的境界。新闻活动主体成为真实 (真正) 新闻道德主体的内在条件, 也是根本的条件, 是其具有了做人的徳性, 具有了新闻人的品德 (美德) , 当其具有了这样的内在徳性, 他 (她) 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新闻活动、新闻职业活动的伦理规范展开自己的新闻行为。

对于职业化的新闻活动主体来说, 达到自律比受约他律更加重要, 诚如一位学者所言:“一种行业的职业化水平高, 并非体现在很多看得见的控制上, 其职能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 强调的是个体例如教师、医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 (15) 一旦把自己的职责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义务、必须承担的天职, 那就无须他律的威慑和约束。自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为消费者、权利者的服务, 在媒介领域里就是要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16)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律”, 而不是“有律”。一个人在“无律”状态中、无律意识下做好事、做应该做的事, 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才是处于真正的自由状态。英国哲学家西季威克说:“如果一个人不是被当下的刺激及其引起的暂时的欲望所决定, 而是被目的的观念和理想所决定、被义务和良心所决定, 那么我们说这个人的行为是自由的。” (17) 这是一种道德自由的状态, 是真正的“自律”状态, 这种状态中的生活是幸福的, 工作也是幸福的。诚如有人所说:“只有自己真心喜欢做好事, 心灵才是自由的, 才会有无负担、无压抑的幸福。” (18) 当一个职业人在无律状态下做着符合职业目的的事, 他 (她) 就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人, “如果我们总是 (或常常是) 不得不完全依赖对什么是道德的有意识的选择, 我们将比我们所是的更少些道德。” (19) 因而, 无律境界是值得追求的境界, 是处于道德自由的境界。进入无律境界也就超越了道德境界、升华为审美境界, 实现了一种“道德美”, 在这样的状态中, 主体的“行为必然合乎道德, 但他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做应该做之事, 无任何强制之意。” (20) 当然,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服从他律, 能够慎独也就很不错了。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新时期新闻观念变革与新闻业发展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道德的主体是新闻传播道德性的根本保证。把新闻活动主体塑造成具有新闻道德品质的主体, 只能通过自律与他律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他律”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 “自律”则是成为道德主体的根本, “无律”是真实道德主体的自然状态, 是值得追求的道德自由境界。

也说“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 篇3

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 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 也是广大电视观众所企盼的。一条好的电视新闻, 其功效是能把观众带进新闻事件的现场, 使观众的思绪随着事件的进展而变化, 从中得到启迪, 引发思考, 使电视新闻的无形资产得到更好的积累和增值。电视记者的任务就是把画面和事件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 事件必须深刻地反映主题。把事件放到时代大背景、大环境中去深化主题。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 是说这个事件必须是反映时代和生活本质的新闻事实, 是新鲜的、真实的、典型的, 而不是纯自然主义的事件。把握让事件成为新闻的主体,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接触事件的角度。成功的采访, 是从最容易开采新闻价值的地方去接触事件, 例如, 报道一位辖区民警保一方平安的事迹, 镜头从这里切入:“这位民警顶风冒雪在辖区走访, 晚上在居民区巡视的感人镜头, 还拍摄居民在温暖的家里, 学生在学习, 老人们在聊天、看电视、喝茶水等祥和安宁画面, 室内外反复分切组合, 反映了人民警察用自已的艰辛工作换来了人民群众安定祥和生活的崇高精神”。看似些平淡无奇的画面, 实际上它的新闻价值就显示出来了。这条新闻从这里切入, 就把事件的主题挖掘出来了。 (2) 观察事件的角度。记者要选择最好的观察点, 找“新闻眼”, 用“新闻眼”拓展主题。例如:从公路两侧IC磁卡公用电话亭的设立, 看市民的文明素质;从餐桌上变化, 看人民生活的提高;从商品市场看经济形势。 (3) 截选事件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 有些庞杂的事件, 并不全能反映主题, 就好像有价值的药材不是全牛, 而是牛黄一样, 两者必须分开, 把那些有新闻价值并能反映主题的部分截取下来,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有特殊的新闻职业眼光, 有对事件的综合判断能力, 有敏捷的思维意识。

第二, 从事件切入, 必须实事求是, 生动感人, 不能造假, 但可以有不违背事实的描写。对新闻的主要事实或人物, 或某一侧面, 作简洁而又有特色的描写, 以造成引人入胜的气氛。例如上海电视台拍摄的现场新闻《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 画面拍摄的很独特, 记者没有拍通车剪彩的场面, 而是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谈参观大桥的感受, 各有特色, 令观众感动不已。富裕电视台播发的一条新闻采用现场报道, 《张大妈学微机》:“现如今青少年学微机已是很平常的事了, 今天向您介绍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 不仅学会了微机, 而且还用微机管理居委会工作, 引来了邻近居委会的大妈们竞相观看……”几句话把一位肯与新事物挑战、有毅力, 不怕吃苦的老人展现在观众面前。

第三, 事件必须是“新的、活的”。“新”是指我最先发现的, 他人没发现的新闻事实。“活”是指动态过程中的新闻事实。即是一个时期内, 领导关注, 群众关心, 而近期又能解决的热点问题。

电视是视听艺术, 是艺术就要讲究技术、技巧。一是语言的描述;二是画面构图的处理。

第一, 语言的描述。语言的描述是用来表现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电视语言包括:声音语言, 无声语言 (手势、眼神以及其他动作等) , 声音语言又包括导语, 画面中人物的讲话, 旁白和解说词。在声音的语言描述中, 导语是关键, 即通常所说的“引子”或叫“新闻由头”, 汉语中的导语是诱导、指导, 引导之意。电视新闻事件的切入, 贵在导语, 它要求用简洁的话语, 写出新闻事件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揭示全篇的主题思想、目的或结论。也就是将事件中最提神的新闻眼亮起来, 吸引观众锁住这个频道, 关心这个新闻, 直到把整条新闻看完。

事件性的导语, 必须把事件放在前面, 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 龙头作用。导语是龙头, 龙舞的美全靠龙头带。 (2) 激励作用。它迫使记者尽快确定主题和报道内容。高尔基曾形象地说:“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是最难的, 就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 往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3) 生命作用。美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从编辑的工作角度看, 导语尽是空话、套话, 没有鲜活事件, 引发不了编辑的兴趣, 这篇稿子就有可能被“枪毙”。 (4) 诱饵作用。从观众欣赏的角度看, 事件的导语是吸引他们往下看的诱饵。毛泽东曾说过, 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 第一句看不下去, 就不看了。这或许道出了大多数观众的共同感受吧。

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及其呈现 篇4

关键词:新闻叙事,新闻文本,主体姿态

凡是叙事活动就必须要有叙事主体的参与, 而叙事主体一出场就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一定的主体姿态。“所谓叙事方式中的主体姿态, 指的是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动行为, 也就是叙事者作为叙事主体对事件本身所作的编排、加工、叙述, 最后使之呈现为文本的整个行为方式与行为过程, 它具有浓厚的创造色彩。”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学问。复旦大学林帆教授将其归结为“事学”, “新闻是‘事学’, ” (1) 是一门以‘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著名新闻人穆青也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 (2) 新闻除了要有客观存在的事实外, 还要有人叙事, 没有叙事主体便不可能有叙事文本, 自在状态的“事”也不可能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新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新闻的生成过程就是一个叙述的过程, 不管是从话语还是从文本角度解读新闻, 都离不开叙事这个主题。

凡是叙事活动就必须要有叙事主体的参与, 而叙事主体一出场就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一定的主体姿态。“所谓叙事方式中的主体姿态, 指的是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动行为, 也就是叙事者作为叙事主体对事件本身所作的编排、加工、叙述, 最后使之呈现为文本的整个行为方式与行为过程, 它具有浓厚的创造色彩。” (3) 在文学叙事中, 叙事主体的目的往往不只专注于事, 还专注于情和理的表达, 所以文学叙事中“事件”不是叙事的目的, 而是作者主体意识的载体, 是作品抒情主体意识的承载者, 文学叙事的主体姿态也就很突出很重要。新闻叙事的目的正好相反, 它是以事为目的, 新闻叙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揭露、挖掘、证实事实的过程, 在新闻叙事中叙事主体的作用不像文学叙事那样被强调, 就像我们读小说一般都会关注或选择小说文本的创作者是谁, 而阅读新闻时我们却只会专注于事实而不会去过问创作此篇新闻的记者是谁, 所以相比而言在新闻叙事中叙事主体往往不是很突出, 有时甚至很隐蔽。叙事主体角色的淡化是否也会相应地影响新闻文本中的主体姿态呢?新闻文本的主体姿态是该凸现还是该淡化?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与新闻的客观性是否矛盾, 有着怎样的冲突, 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对新闻叙事主体姿态的认识

在人们的思维习惯里, 新闻就是要把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 其文本重心自然而然是事实、事件, 只因为有了现实生活存在的事实, 才得以构成叙事的新闻文本。而且人们对新闻文本的接纳, 首先也取决于其事实、事件本身是否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离开了事就不可能构成新闻叙事文本, 事是新闻文本的主要内涵。然而“事实本身不会也不可能传播, 被人传播的绝不是事实的叙述。同样, 如果人们没有亲身经历某个事件而又要认识它, 认识的绝不是这个事实, 而是有人对它的‘叙事’”。 (4) 所以, 客观世界存在的事实, 无论有多大的变动, 有多大的新异, 有何重大的社会价值, 如果没有进入新闻文本, 没有人主动叙述出来, 它就不可能成为新闻事实。因此新闻之事是所叙之事, 没有叙事主体, 便不可能有叙事文本, 自在状态的“事”也不可能成为新闻。“凡‘叙事’当然由‘事’和‘叙’两方面构成。‘事’表示的是一种客观存在, ‘叙’则反映着叙事者的主体行为。主动作用于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才构成‘叙事’”。 (5) 因为叙事主体的介入, 叙事就成为了一个主动性行为, 承认叙事者的存在, 其实也就等于承认了叙事中主观能动性的存在, 也就必然会呈现叙事主体一定的主体姿态。

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与新闻倾向性是两个含义非常相近的概念, 但是在本人看来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新闻倾向性较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而言功利性目的更强, 新闻倾向是一种明确的立场观点表态, 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既可以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主观倾向表达, 许多时候也可能是一种自然呈现, 一种叙述中无意识的流露。所以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许多时候是自然生成的, 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 叙事主体所呈现的主观倾向是否与新闻的客观性相矛盾呢?本人认为客观主义就像新闻自由一样只能是一种价值追求, 一种富含理想化色彩并值得为之努力的新闻理念。新闻作为意识形态掌控下的声音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一定的观念立场, 表达叙事主体的主观倾向。新闻的倾向性与新闻的客观性永远是制约新闻文本使之趋近理性的两极, 这两极势力的较量最终使新闻文本落脚于客观与主观最恰当的平衡点上, 所以不能回避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问题, 相反应该得到重视, 并认识到其在舆论引导、意识形态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二、新闻叙事主体姿态的呈现过程

新闻传播的过程, 是“事实→传者→内容→媒介→受者”渐次传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实是基础, 传者将新闻事实加工成传播内容的核心, 而传播内容总是依靠合适的媒介传播, 最后将信息传送给受者。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与之同步进行的是一个新闻叙事主体姿态不断呈现的过程, 在新闻叙事中, 新闻报道者与“隐指作者”作为叙事主体应该是体现新闻倾向的起点, 新闻事实通过叙事主体的视角与聚集, 进入叙事主体设置的框架是新闻叙事主体姿态呈现的关键环节, 而最后生成的新闻文本却是呈现叙事者主体姿态的终端。

(一) 叙事主体

叙事主体姿态的表现首先反映在叙事人身上。叙事人以什么样的立场认知事实, 以什么样的态度叙述事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到底谁是新闻叙事人?尽管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莫衷一是, 但国内学者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集合体”说,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何纯教授的观点“一个新闻文本的隐指作者总是一个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 (6) 为什么不说新闻文本的作者就是新闻叙事人, 为什么新闻叙事者要将许多身份隐蔽的社会角色也纳入进来,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新闻叙事的过程中许多隐蔽作者都会从自己的利益、立场出发, 间接或直接地将自身的主观意图施加到新闻文本中去从而掌控叙事声音, 许多时候我们直接看到的新闻文本制作者反而只是一个“委托代言人”的角色。这样认识新闻叙事人的科学之处就在于将隐蔽在文本背后的编辑、采访对象、报台乃至直接控制其的党政团体也揭示了出来。从而也可看出新闻叙事所发出的是一种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事声音, 新闻叙事中的主体姿态是叙事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策略的主观呈现。

当然也不可否认, 新闻的创作主体在文本转化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新闻是大众传播, 在新闻文本叙事中, 主体姿态或许有作者的个人元素, 但总体上说是群体的, 非个人的。也就是说, 叙事者有着鲜明的立场, 而且是鲜明的群体立场。对于其它文体, 叙事者可以‘文责自负’, 新闻却不能。” (7)

(二) 叙事视角

叙事主体姿态的表现其次反映在叙事主体的叙事视角上。叙事视角一直是文学叙事, 特别是小说叙事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小说叙事中, 叙事视角是主体姿态的宏观起点。在新闻叙事中, 叙述视角是“叙述新闻的观察点或视点,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叙述框架”。 (8) 叙事视角不仅决定着叙事人“看什么”和“不看什么”, 而且“叙事视角包含着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倾向, 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9)

同样的新闻事件, 新闻记者采用不同的视角所叙述出来的内容就不一样, 所呈现出来的意义也大相径庭。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 记者决定用什么样的视角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选择, 也可能是为突出什么、强调什么、遮蔽什么而刻意为之的策略手段。但不管怎样在叙事中都会从叙事主体的立场出发, 对叙事对象投射出一定的经验, 打上叙事者“固定成见”的烙印。即使是叙事者采用纯客观的视角, 所呈现出来的也是作者客观、冷静的一种姿态。

(三) 新闻文本

叙事主体姿态最终要体现出来必须依赖新闻文本的产生。新闻文本是新闻传播意义上的载体, 是新闻在物理上表现出来的文本形式。新闻文本的物质形式是符号语言系统, 形成过程是写作, 形成结果形态是文本形式。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由文本、故事和素材三部分构成, 新闻文本也不例外。素材是指原始的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 但是挑选什么样的素材却有赖于叙事主体的主观认知;故事是文本创作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新闻文本是受众最终看到的由语言符号和其它媒介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新闻文本由记者编码后, 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再由受众将其解码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由此可看出, 新闻文本的创作过程是一种主体意识非常强的活动。而且许多时候叙事人为了追求文本的生动、可读, 会对文本的结构方式、表达形态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 在新闻文本生成中, 无论在哪个环节, 只要有叙事主体的介入就会呈现出一定的主体姿态, 新闻文本也就是表现叙事人主体姿态的载体。

新闻文本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和蓝本, 对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本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决定着新闻传播的价值。生成新闻文本是新闻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也应该是叙事主体承载其主体姿态、表达其主观倾向的最终实现形式。

三、新闻叙事主体姿态的呈现形式

本文前面已指出了新闻叙事的主体姿态既可以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流露, 也可以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主观倾向。那么新闻叙事的主体在有明确目的, 要表达其主观倾向时, 要让自己姿态、意识影响受众认知时该如何实现, 通常有些什么样的策略、手段呈现叙事者的主体姿态, 本人认为以下三种手段应该是新闻文本创作中最经常使用的手段。

(一) 通过时空设置呈现

所谓时空设置就是要将现实时间转化为文本时空。而这一转化会毫无疑义地呈现出叙事人的主体姿态。在新闻文本叙事中, 叙述的线性时空整合现实时空、人、物时, 叙事主体的主体意识必然参与其中。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永远都是人们头脑中经过意识的过滤、加工、选择后形成的世界, 真正的现实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印象, 是个人对真实的理解。因而叙事的时空是叙事主体感受和理解的时空。叙事主体凭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用符号将现实时空转化为文本的叙事时间。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的真实观察和观察视点必然要投映出去, 主体对现实时空的感受方式和能力、叙述的方法和习惯等也将呈现出来。譬如在新闻叙事中, 以某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或细节开头, 其实就是对时间的一种变异, 它追求的是叙事的传播效果和审美表现。也就是说, 在新闻叙事中记者之所以要将现实时空打乱、变异, 其目的往往是要表达一种意义。

(二) 通过修辞手段呈现

转喻和隐喻是叙事中两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段。其中, 转喻是以主体与它相邻的代用词之间的接近或相继的联想为基础的, 它是基于事物的接触性。而隐喻是以人们实实在在的主体和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之间发现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这两种修辞手段除了在文学创作中被大量使用外, 在叙事主体构建新闻文本时也得到了借鉴。新闻一般都强调客观、平衡、中立, 也一直忌讳新闻记者在新闻中直接涉入自己的价值判断, 表达自己的主观倾向, 然而新闻作为意识形态下掌控的声音, 许多时候新闻记者必须隐蔽地出场表达自己的立场倾向, 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修辞手段来呈现。

另外,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对象有时候不大为公众所熟悉, 或者有时报道对象的情况错综复杂, 一时间难以理清头绪。这种情形下, 有的记者为尽量清楚地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并帮助受众尽快地对新闻报道中所述事件形成认识, 以实现自己的叙事目的, 采用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 或对其特性比较了解的事物来做报道对象的喻体, 这就是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现象。隐喻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 而这种选择首先就代表了选择者 (在新闻报道中是记者) 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价值观, 体现了作者的主体姿态。

此外, 新闻叙事还经常从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中汲取营养。借鉴它们的修辞手段, 运用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以服务于特殊的叙事目的:或为增强可读性, 或为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叙事目的。如对历史叙事中“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的借用, 就可很好地表现叙事主体的主观倾向。

(三) 通过新闻的第七要素呈现

新闻要素的构成由“五要素” (5W) 到“六要素” (5W+H) , 发展到“七要素”, 第七要素即M (meaning) 意义。许多人认为在报道新闻时, 特别是财经新闻等专业性较强的报道, 记者除了要客观陈述新闻事实, 向人们告知以外, 还要阐明事件所蕴涵的意义, 这样可以帮助受众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理解所报道的内容。艾丰曾说:M“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物本质, 这件事实的实际意义……为什么必须加入M这个因素?因为前六个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主要指的事物的现象, 即事物的外部现象和内部联系, 而完整的事实, 必须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10) 揭示意义必然会包含着叙事主体对事实的认知和判断, 也一定会体现叙事人的主观意志, 从而呈现了叙事人的主体姿态。

在新闻叙事的过程中, 叙事主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随着新闻叙事的发展, 主体姿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它是新闻文体成立、表达新闻价值倾向和人文品格的决定因素。所以, 我们要正视新闻叙事中主体姿态的积极作用, 探寻其呈现规律和策略手段, 充分发挥其在舆论引导、构建社会规范、形成社会共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林帆:《新闻是‘事学’》, [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五期, 第90页

②穆青:《新闻散论》, [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年版, 第76页

③张永明:《叙事方式中的主体创作姿态》, [J].《曲靖师专学报》, 2000年第一期, 第62页

④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11个焦点》,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84页

⑤⑦谢晖:《新闻文本学》,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166页、第170页

⑥⑧⑨何纯:《新闻叙事学》, [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第27页、第41页、第53页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 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演变

随着现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促使新闻传播主体也发生了转变。然而对如今的新闻媒体人来讲,要想促进新闻传播的发展,就要对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从而找出一条适合新闻传播发展的道路,进而加快新闻传播发展的步伐。

1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

1.1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之下,新闻传播无论是在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正是因为数字化网络技术的支持,使新闻传播有了新的特点。第一,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有了较强的时效性;第二,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了。区别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当下的新闻传播加入了很多观众互动环节,能第一时间了解观众的动态,从而突出社会大众的主体位置,进而更好地方便媒体人员了解受众的需求;第三,新闻传播全媒体化的特点。传播的新闻传播因为技术问题的限制,只能以图片、音频、文字的方式传播大众需要的新闻信息,而新媒体时代下除了以往的传播方式的保留外,还增加了动画视频的传播,此外,受众在看新闻的同时还能通过手机、电脑进行随时的互动[1]。

1.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主体演变

相比于之前新闻传播人员和接受者之间的固定关系,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原有的关系模式已经被打破,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的界线不再那么明确,即接受者也可以是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接受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更确切地说,接受者和传播者由两个独立的个体变成一个共同的整体。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改善了新闻的传播方式,通过对当前媒体演变形式的总结可以看出,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呈现了多样化、数字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受众可以利用微博、QQ、微信、网络电视和报纸等一系列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因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界限已经模糊化,所以说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都可以成为一个新闻的提供者,再加上网络平台的支持,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既可以实现新闻信息的共享也可以对同一新闻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2]。

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主体演变引发的思考

2.1 新媒体时代下传播主体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新闻主体的演变使得当下的新闻传播活动更加丰富化和多彩化,进而也改变了新闻媒体工作者传统的工作格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和信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只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就被称之为新闻,使得新闻的数量快速上涨,从而导致整个新闻主体质量上的下降。

2.2 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者和接受者除了关系的改变之外,两者之间对话语权的掌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媒体时代下,话语权一般都是掌握在传播者的手中,而接受者只能进行新闻的被动吸收,很难对该新闻发表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因为这样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一直呈现僵化的固定模式。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电子产物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转变,也正是因为如此,接受者可以利用时下的交流平台,对新闻及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就方便媒体人员及时了解大众的看法,从而对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方式做出恰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观众的心声[3]。

2.3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所带来的启示

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转变,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新闻的整体质量下降的局面。所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为大众传播一些积极向上的正面新闻,也要提高新闻真伪的辨识度,避免遭受不法分子的诈骗。只有这样,我国的新闻行业才可以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新闻传播主体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当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然而,要想深入了解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过程应该先对新媒体的发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进行评判。因此对于时下新闻传播主体的演变,无论是新闻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正确对待新闻发展的利弊,才能促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栾鹏.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的讨论[J].才智,2015(4).

[2]陈李发.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新闻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分析 篇6

1 语言文化与新闻翻译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等级、宗教、时空观念、宇宙观念以及物质观念的总结, 由后天习得并且代代相传,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禁忌等 (黄颖, 2009:25)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方面。语言被文化所定型, 反映了发话人的态度、信仰和观点, 同时语言又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塑造。 (Kramsch, 1998)

在新闻翻译中, 如果不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这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变成拦路虎。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西方对“狗”情有独钟, 所以“狗”在西方的语言文化里面有很多的褒义, 如果一位西方人说:“you are a top dog”, 如果你对西方的文化不是很了解, 那么你会觉得对方是在骂你, 但实质上“dog”在这句话的意思是“优胜者, 左右全局的人”。

新闻作为当今文化传播和交流之间一项很重要的媒介, 其特点是:重在“新”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爆炸性新闻出现) 、真实、言简意赅、传播速度快, 新闻翻译的步骤:编辑、重写、制作、组合。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包含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新闻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机械翻译活动, 更是文化的移植。经过再次传播, 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源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 而且还能获得与源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或文学享受 (刘其中, 2004:62) 。

2 译者主体性及表现形式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 其在文化交流和构建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语言文化多元化这一系统中, 长期处于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但是随着国际翻译研究的深入以及翻译体系的完善, 翻译主体研究才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继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译者主体性主要有三个特征, 即: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原文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不再受原文的控制, 根据译者的专业知识、翻译目的、众期待等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那么在新闻翻译中,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新闻翻译的整个过程中, 根据翻译目的及相关背景知识, 灵活运用新闻语体特点, 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策略。

2.1 对原语文本的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是运用科学方法, 对收集的信息按照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研究、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一系列过程, 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用户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使之容易利用而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 (吴斐, 2008:113) 。对于新闻翻译来说, 译者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新闻, 查阅相关资料, 对原语文本信息重组, 再进行翻译。

比如说:On March 8, 2009, five Chinese vessels shadowed and aggressively maneuvered in dangerously close proximity to USNS Impeccable, in an apparent coordinated effort to harass the U.S.ocean surveillance ship while it was conducting routine ope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Foxnews, 2009-3-9)

美国国防部说, 星期日 (3月8日) 在南中国海公海水域一艘美国海军“无懈级”监测船遭五艘中国船只围堵。 (BBC中文网, 2009-3-9)

据美国国防部给美联社的声明称:“3月8日, 距离中国海南岛75英里 (约120公里) 的水域, 5艘中国船‘挑衅性地接近’美国海军的‘无暇’号海洋调查船, ‘骚扰’正在‘国际水域’执行‘例行任务’的美军海洋调查船。” (新华网, 2009-3-15)

比较BBC和新华网两篇译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BBC译文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没有根据事实进行翻译, 译文会误导读者以为是中国的无礼。但是新华网的翻译对信息进行加工, 使用引号来表达中国对此新闻的不满, 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信息, 又说明了引号以内的是美国颠倒是非,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译文就相对的客观公正。

2.2 异化

所谓异化, 就是说我们翻译出来的文本不管是句法结构还是文字类型与原文保持一致, 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又能保持其形式不变。

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Today, No.4 April 2011:48)

茶马古道:Tea Horse Trail (China Today, No.6 June2011:78)

虽然Venuti支持异化策略, 但异化策略也有缺憾:可能造成译文语义、句法、文化上的错误, 使读者读起来怪异, 晦涩难懂。所以新闻翻译多采用归化手法。

2.3 归化

所谓的归化也就是说是要把源语本土化, 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 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 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 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比如:Mr.Romney’s China-bashing seems studied and methodical.

对于这句话中的studied and methodical翻译, 我们采用意译的手法, 翻译成:“深思熟虑、有条不紊”就显得更加恰当。

2.4 编译 (改译)

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语言习惯差异, 很多情况下, 我们对新闻的翻译不能采用直译或者意译, 而是要采用新闻翻译中的另外一种方法:编译或改译。黄忠廉给改译下的定义是:“改译是根据特定要求改变原作形式或部分内容乃至原作风格的一种变异活动。它是地道的归化处理手段。” (黄忠廉, 2000:149)

比如:The blind activist arrived in America on May 19th, more than four weeks after hefirst took refuge in the American embassy, 这句话more than four weeks的翻译如果直接翻译成“四周多”就没有改译成“一月有余”更加恰当。

2.5 增译

有时候我们为了使上下文的联系更加紧密, 也为了使得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我们有必要采用增译的方法。

比如:If even a former community organizer shies away from a showdown with China, the assumption runs, then a pinstriped man offinance certainly will.

我们对former community organizer以及a pin-striped man of finance的语言背景不知道, 如果知识间的翻译成“前政党组织者”、“穿着条纹西装的人”, 显然是不准确的, 应该翻译成:“前政党组织者 (奥巴马) ”、“穿着条纹西装的人 (罗姆尼) ”就准确的多了。

2.6 其他注意事项

2.6.1 使用原语

在新闻翻译中, 有很多地方可能会采用某些人的原话, 对于此类的翻译我还是建议采用原话比较好。

例如:On May 16th Mr Yang used his microblog to trumpet his full support of the new campaign against illegal foreigners, saying that the public-security ministry“must clean out the foreign trash, catch foreign lowlifes and protect innocent girls”.我们都知道杨锐的事件, 所以在对于此微博里面话的翻译还是采用其原文比较好, 所以翻译成:“必须清扫洋垃圾, 抓住洋流氓, 保护无知少女。”比较好。

2.6.2 译者态度

另外我们还要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要做到按照实事说话, 对待新闻文体不偏不倚。比如说: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most Chinese people are extremely courteous and hospitable to foreigners who come to China.在这句话当中出现了China, 为了保证文章的真实性, 虽然我们是中国人, 但还是要翻译成“中国”, 而不是“我国”。

3 结语

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 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Nida, 2001:82) 对于新闻翻译来说, 其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我们作为译者要考虑到新闻里面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译者, 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了解新闻背景知识,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及受众类型、可接受程度等等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 以事实为依据引导读者正确、及时地了解时事新闻, 促进各国文化信息有效、顺畅地传递和交流。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跨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新闻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多情况下是文化的转移。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中间人, 对传播不同区域的文化担负着桥梁作用, 新闻翻译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译者对新闻翻译本身的认识、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其翻译目的。基于此认识, 本文通过对新闻翻译特例分析如何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新闻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Kramsch, C.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2.

[3]黄颖.英语新闻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25.

[4]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49.

[5]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62.

[6]吴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谈新闻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13.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篇7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是由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所共同构成的, 而由于所处的环节不同, 传播者和接受者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新闻活动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发生了相对的变化, 进而引起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而对于新闻人来说, 进行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现象的研究, 从而掌握新闻活动的发展方向, 才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产业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新媒体指的就是具有数字化、多项互动性、分众化和个性化等多种特征的媒体形态, 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在新媒体出现之前, 以电视、报刊和广播为代表的媒体形态被称之为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传播者、接受者和新闻信息而构成, 彼此之间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并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稳定。但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得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一) 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新闻传媒活动具有典型的事业特征, 所以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分属于传播过程的两端, 很少进行角色的互换。[1]所以,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有着明显分立的对应关系。但是,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分别经过了朦胧和对应的发展阶段。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彻底到来, 过去传播方式和效果遭到了变革, 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单向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和接受, 进而使得新闻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 随着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间的界限模糊, 二者逐渐拥有了一体化的关系。

(二) 当前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发展现状

从当前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发展现状来看, 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首先, 在过去, 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的传播时, 会根据利益集团和自身需要来进行传播的新闻信息的选择, 因而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传播者与接受者有着平等的地位, 进而加深了二者的互动, 从而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其次, 现今的新闻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多向传播特点。[2]所以, 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进行了频繁的变换, 新闻传授者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多, 并逐渐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再者,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 传统的媒介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 占据着有利的地位。但是, 个人新闻者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也逐渐成了一种常态。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媒体开始向新媒体转移, 从而使新闻传播主体变得多样化。另外,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现在的新闻接受者具有更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进而表现出了更加主动和目的化的接受行为。所以, 新闻传媒的经营情况逐渐受到了新闻接受者的影响。因此, 新闻媒体只有认真进行受众需求的研究, 才能进行媒介发展方向的把握。

三、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引发的思考

(一)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

新闻主体的变迁, 使得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媒工作者和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变得越来越小, 从而为个体新闻、小众新闻和社区化新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与信息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所有具有新闻五要素的消息都被称之为新闻, 进而使整体新闻质量遭到了降低。

(二)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启示

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为个人新闻者追求理想提供了条件, 同时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但是, 现今作为传播主体的受众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重复性强和客观性差等特点, 从而导致了整体新闻质量的降低。因此, 为了保证新闻传媒能够稳定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媒介的管理, 并完善新媒体传播的管理制度, 进而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另外, 虽然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变迁, 但是新闻传播的整体格局并没有改变。而在当前的情况下, 由于人人都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 所以,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素质教育和法律宣传, 进而维持媒体竞争市场的秩序。一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从而提高受众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进而使受众对社会传播环境和新闻的社会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 政府要进行新闻传播行为的规范, 避免新闻传播中过多的网络暴力事件、虚假新闻的出现。再者, 政府要利用行政手段和市场对新闻媒体力量的内在利益进行调整, 进而引导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媒介发起、变革、讨论中来, 进而推动新闻传播新媒体竞争秩序的构建。

四、结论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是必然的, 也必将会为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 政府应该关注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情况, 从而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 进而完善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规范建设。而这样一来, 新闻传媒活动才能在政府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稳定的发展。因此,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问题进行的研究, 有利于促进新闻传媒活动的稳定发展。

摘要:近年来, 数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也频繁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而新媒体时代的莅临, 使得新闻传媒方式发生了改变, 进而引发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在新媒体的时代, 过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接受者开始逐渐向着传播主体的方向发展, 进而使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变迁问题进行了研究, 进而对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

参考文献

[1]王卉蕾.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及其影响初探[J].科技传播, 2014, 24 (01) :48-49.

[2]毛淑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与特点[J].新闻传媒, 2014, 06 (01) :98.

[3]梅琼林, 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媒, 2012, 10 (01) :10-13.

[4]任晓宝, 李维龙.浅谈新媒体冲击下行业类报纸发展之策[J].新闻知识, 2011 (3) .

上一篇:宏观经济结构下一篇:培训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