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不是慢性肾炎

2024-08-03

肾盂肾炎不是慢性肾炎(精选5篇)

肾盂肾炎不是慢性肾炎 篇1

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病, 常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1], 本病中医属“劳淋”、“虚劳”、“腰痛”范畴, 可因多食辛热肥甘之品, 或嗜酒太过, 酿成湿热, 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 秽浊之邪侵入膀胱, 酿成湿热, 病延日久, 热郁伤阴, 肾阴亏虚, 湿热留恋, 治当扶正祛邪, 标本同治。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3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均符合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辨证标准, 治疗组男8例, 女22例, 年龄24~72岁, 平均52.5岁, 病程1~75年, 平均3.4年, 2例合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例合并轻度前列腺增生。

1.2 治疗方法

1.2.1 气阴两虚, 湿热留恋

治法:益气养阴, 清利湿热。方药:偏气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偏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若气虚偏重者, 加重黄芪用量, 并用西洋参以益气培元;以肾阴虚为主者, 加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枸杞子或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以重在补肾养阴;阴虚火旺者, 加知母、黄柏以养阴清热;头晕耳鸣甚者, 加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以滋阴潜阳, 若湿热较重, 小他涩痛明显者, 加车前草、萹蓄、瞿麦、滑石、鱼腥草以清利湿热;下肢水肿者、加苍术、白术以燥湿健脾;腰酸痛明显者, 加全毛狗脊、巴戟天、杜仲、肉苁蓉以补肾壮腰。

1.2.2 脾肾亏损, 湿浊缠绵

治法:益肾健脾, 利湿化浊。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仙汤加减。若气虚者, 重用黄芪健脾益气;若少腹坠胀, 小便点滴而出, 配合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陷;若浮肿明显, 加大腹皮、木瓜、白茅根以利水消肿;尿频余沥,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气衰神疲者, 加用右归丸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若有瘀血征象者, 加当归、红花、泽兰活血化瘀;若脾肾阳虚兼湿浊者, 改用无比山药丸加车前子、滑石以温补清利相合, 标本同治。

1.2.3 阴阳两虚, 余邪未清

治法:调补阴阳, 佐以清热利湿。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若湿热未尽, 内蕴膀胱而见尿闭不通, 少腹胀满者, 加滋阴通关散 (知母、黄柏、肉桂) 以清下焦蕴热, 肋膀胱气化;若身倦乏力, 舌淡胖脉细者, 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补益气血;若肾阴亏虚, 五心烦热者, 可加知母、早莲草、地骨皮、白薇养阴清热;若舌质紫黯有瘀滞者, 加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若见小便频数, 伴男子遗精白浊, 女子带下或尿检有蛋白尿者, 加芡实、金樱子、生龙骨、生牡蛎以补肾固涩。据临床实践, 生龙骨、生牡蛎二味药不仅能收敛阴精不碍祛湿, 又可使诸药镇守下焦, 有较好的降蛋白作用。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尿常规正常, 6周复查尿细菌培养阴性, 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 尿细菌培养阴性, 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 尿细菌培养偶有阳性, 于6个月内复发者;无效:症状、体征及尿常规无明显改善, 尿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者。

2.2 结果

本组30例中, 治愈20例, 显效9例, 无效1例, 疗程20~50 d, 平均30.2 d, 总有效率92.3%。

3讨论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辨证宜分虚实, 在急性发作期偏实、偏热、以尿频尿急, 尿道涩而不利, 小腹胀满, 舌苔黄腻, 脉滑数等膀胱湿热为主;在缓解期偏虚, 以腰痛时作, 困倦乏力, 小便时而不畅, 尿道有灼热感, 或低热缠绵, 舌淡脉弱等脾肾亏虚证为主。在虚实转化过程中, 有主次之别。一般的在由实转虚的初期, 常为实多虚少;随着病情的延长, 渐为虚多实少。虚证复感外邪而急性发作者, 虽属本虚标实, 但以标实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病邪常易起伏而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属内外相感的全身性疾病。本病之初为肾虚膀胱湿热, 由于湿热日久伤阴, 加之治不得法, 或病重药轻, 致湿热未尽, 肾阴已伤, 肾虚湿热停蓄下焦, 日久暗耗气阴, 转为劳淋;病至后期, 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和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易遇感冒、劳累、情志不遂等因素诱发, 且多伴有血瘀的临床表现, 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 常因正不胜邪, 使病情反复。

在疾病的转化阶段多表现不明显, 易被忽略。应知道湿热之邪常贯穿其病变始末, 是本病缠绵难愈和反复复发的重要环节。慢性肾盂肾炎大多病史较长, 由于治不得法, 或病重药轻, 或正不胜邪, 使湿热余邪留滞, 停蓄下焦。此时, 气阴已伤, 脾肾亏虚, 正气逐步消耗, 在遇到劳累、感寒、郁怒、思虑等诱发因素则要复发和加重。本病日久不愈, 可致脾肾衰败, 成为水肿、癃闭、关格等变化。

摘要: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 归纳为清热利湿通淋、疏肝泄热、养阴益气、补益脾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六法, 并举例说明。探讨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临床指导作用。

关键词:慢性,中医,辨证施治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46.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篇2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若治疗不彻底或出现失治、误治等情况,其病情往往迁延不愈。由耐药菌引起的慢性肾盂肾炎更是临床上的难治病之一,往往会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变。中医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其病因多为湿热邪毒侵袭人体,或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亏损所致。慢性肾盂肾炎的病位主要在肾和膀胱,与肝、脾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笔者根据相关的医学文献及本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归纳了6种可治疗该病的方法,这6种治法是:清热利湿通淋法、疏肝泄热法、养阴益气法、补益脾肾法、滋补肾阴法和温补肾阳法。这6种治法分别可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型、肝胆郁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肾阴耗伤型及肾阳亏损型慢性肾盂肾炎。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具体症状及如何选方用药,供参考:

1膀胱湿热型慢性肾盂肾炎: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小便频数、淋漓不尽、灼热刺痛、急迫不爽、尿色黄赤混浊(甚则出现血尿)、发热、口苦、腰痛、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此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情往往处于急性发作期。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清热利湿通淋的原则,可选用八正散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瞿麦、六一散各15克,扁蓄12克,木通、车前草、栀子、黄柏、蚕沙各10克,熟大黄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表证,可在此方中加入金银花、薄荷、柴胡、防风等药物。患者若有较重的小便灼热刺痛、急迫不爽、尿色黄赤混浊、发热、口苦、便秘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贯众、黄芩、紫花地丁、土茯苓等药物。患者若有小便涩痛、尿液中含有沙石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等药物。患者大便秘结的症状若较重,并出现了腹胀,可在此方中加入枳实,并适当增加熟大黄的用量。患者若出现了血尿的症状,则应选用小蓟饮子合导赤散的加减方进行治疗。

2肝胆郁热型慢性肾盂肾炎:肝胆郁热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小便涩痛、灼热不畅、色黄赤、心烦易怒、口苦纳呆、胸胁胀痛、少腹拘急、尿道口及睾丸疼痛、带下黄臭、寒热往来、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疏泻肝胆、利湿清热的原则,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生地20克,栀子、车前草、泽泻各15克,龙胆草、黄芩、柴胡、木通各12克,甘草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小便涩痛、灼热不畅、色黄赤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土茯苓、蚕沙、萆薢等药物。患者若出现睾丸疼痛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山楂、荔枝核等药物。患者若出现少腹拘急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香附、乌药、金铃子等药物。患者胸胁胀痛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乌药、青皮等药物。患者若出现头痛眩晕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菊花。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此型慢性肾盂肾炎的女性大多会伴有情志不舒的症状,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应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本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3气阴不足型慢性肾盂肾炎: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漓不畅、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腰酸痛、舌边尖红、苔白少津、脉沉弱或沉细。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益气养阴兼清湿热的原则,可选用清心莲子饮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炙黄芪、益母草、地骨皮、白茅根各15克,党参、赤茯苓、麦冬、车前子、莲子、白花蛇舌草各12克,甘草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黄柏、泽泻、玄参、蚕沙等药物。患者腰酸痛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杜仲、续断、龟板等药物。患者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边尖红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青蒿、知母、生地等药物。

4脾肾两虚型慢性肾盂肾炎: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病情长期不愈、小便频数、淋漓不尽、遇劳易发、面色白、神疲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冷、纳呆便溏、舌淡、脉虚弱。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补肾健脾兼解湿毒的原则,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其方药组成是:黄芪18克,泽泻、生地、山药各15克,茯苓、党参、车前子、蒲公英、牛膝各12克,山茱萸、丹皮、白术、萆薢各10克,肉桂、附子各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腹泻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炒扁豆、干姜、砂仁、肉豆蔻等药物。患者若有水肿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大腹皮、木瓜、茯苓皮等药物。患者若出现神倦欲睡、泛恶、口有尿味等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大黄、黄连、半夏等药物,并增加此方中附子的用量。

5肾阴耗伤型慢性肾盂肾炎: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小便频急涩痛、量少色黄(或有血尿)、淋漓不畅、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滋补肾阴兼清湿热的原则,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其方药组成是:土茯苓、泽泻、龟板、蒲公英、生地各15克,知母、半边莲各12克,黄柏、山茱萸、丹皮、枸杞各1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头晕目眩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菊花、龙骨、牡蛎、珍珠母等药物。患者若出现血尿,可在此方中加入旱莲草、小蓟、阿胶、藕节等药物。患者小便频急涩痛、量少色黄、淋漓不畅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白茅根、通草、蚕沙、瞿麦、扁蓄等药物。患者的病情若长期不愈,还可在此方中加入附片、肉桂、补骨脂、仙灵脾等药物。

6肾阳亏损型慢性肾盂肾炎:该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小便频急涩痛、淋漓不畅、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尿少身肿、腰以下部位水肿严重、按之没指、男子阳痿、女子白带多而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此型该病患者大多为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症状往往较为复杂,在辨证施治时需要特别谨慎。治疗该型慢性肾盂肾炎应坚持温补肾阳的原则,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其方药组成是:茯苓20克,泽泻、淮山药、白花蛇舌草各15克,蒲公英12克,白术、补骨脂各10克,熟附片、山萸肉各9克,桂枝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小便频急涩痛、淋漓不畅的症状若较重,或病情处于发作期,可在此方中加入贯仲、瞿麦、扁蓄、马齿苋等药物。患者浮肿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防己、茯苓皮、车前子、猪苓等药物。患者腰酸、腰痛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川续断、杜仲、菟丝子等药物。

肾盂肾炎不是慢性肾炎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间的门诊患者。治疗组80例, 男15例, 女65例, 平均 (42±13.76) 岁;对照组60例, 男性16例, 女性44例, 平均 (41±12.86) 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论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1.2.1 中医论断标准

均符合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拟定的标准[1]。

1.2.2 西医论断标准

X线检查:肾盂有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 伴有邻近的肾盏变钝;尿常规以白细胞为主, 白细胞>10个/HP;尿细菌培养有致病菌生长[2]。

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 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 经治疗症状消失后, 仍有肾小管功能 (尿浓缩功能等) 减退, 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 为慢性肾盂肾炎。

1.2.3 中医辩证分型

热淋 (下焦湿热证) :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伴腰部酸软, 小腹部胀满,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或滑数。本组患者起病后均已在西医内科应用了大量抗生素, 多种抗菌素耐药。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银花泌炎灵片口服 (银花泌炎灵片由吉林华康药液有限公司提供) , 4次/d, 8片/次 (每片0.25 g) 。2周为一疗程, 观察3疗程。对照组:三金片口服, 3次/d, 5片/次 (每片3.5 g) 。

1.3.3 观察期间禁用其他药物。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泌尿系统感染指导原则》制定。治愈:临床症状、体症消失、尿常规检查两次恢复正常, 尿菌阴性, 并于2、6周复查尿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症基本消失, 尿检接近正常, 尿菌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症减轻, 尿常规改善, 尿细菌真培养偶有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症无改善, 尿细菌培养阳性, 且为同一菌种。

2结果

见表1。

注:两组治疗对照 P<0.05

3讨论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分析, 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 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下焦湿热。一般认为本病的形成前提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肾虚, 外邪乘虚而入, 蕴结化热而成。临床常见的热邪主要有热毒、湿热、郁热等。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热邪所引起的实热证候, 转为慢性以后, 除热邪羁留不退外, 肾元亏虚已经累及肝脾, 临床所见患者大体可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肾阴阳俱虚, 并均有气虚、挟热、挟瘀等表现[3]。本病是虚实夹杂的疾病, 属于中医“淋症”范畴, 《诸病源侯论·淋症诸侯》云:“诸淋者, 出肾虚而膀胱湿热故也。”本病病机为湿热交阻, 脉络瘀滞, 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银花泌炎灵片由金银花, 半枝莲、翟麦、石苇、灯心草等10味中药组成, 金银花清热解毒, 有广谱抑菌作用, 其含有天然氯原酸可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半枝莲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并有化瘀止痛之效;用萹蓄、翟麦配合以增强清热利湿通淋作用;石苇、车前子利湿通淋, 并有凉血止血作用;桑寄生为补而兼通, 可使湿邪毒去而正气留守无伤。诸药合用既清除了脏腑郁结的毒邪, 使致病菌不易附着而被消灭, 又固护了正气, 达到标本兼治之效。经现代药理学研究, 银花泌炎灵片有有效抑菌、抗感染止痛作用, 且增强机体免疫力, 并有激活巨噬细胞活性作用, 同时可修复感染病灶, 减少尿路感染所致尿路及肾脏的纤维性变化[4]。

关键词:银花泌炎灵,三金片,肾盂肾炎,慢性

参考文献

[1]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28.

[2]叶任高.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64-366.

[3]戴京璋.实用中医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6.

肾盂肾炎不是慢性肾炎 篇4

【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益肾通淋方;脾肾亏虚,湿瘀互结;临床研究

慢性肾盂肾炎(CPN)是感染性肾病中占首位的疾病,发病以已婚妇女居多。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作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纤维化及变形。据报道,调查的妇女人群中,尿路感染率为2.05%,最高感染率在31~40岁年龄组。尽管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进展很快,抗生素种类不断更新,但是其发病率及复发率并未显著降低,特别是由初始的肾盂、肾盏粘膜受病原菌侵犯引起的炎症性改变,逐渐发展成为不同程度的肾实质及肾功能损害,迁延为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慢性肾衰的发生率为18.6%~37.5%,慢性肾盂肾炎所致的慢性肾衰约占慢性肾衰病例总数的20%[1],本病已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单纯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致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及整体观念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亏虚,湿瘀互结是CPN发生的主要病机,鉴于此,确立了益肾健脾,化瘀通淋法,在临床实践中,几经筛选,自拟益肾通淋方,对30例CPN患者进行了系统地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制定。

1.1.1中医诊断辨证标准脾肾亏虚,湿瘀互结证。主症:小便频数,努责难出,淋沥不尽;次症:面浮足肿,纳呆腹胀,神疲乏力,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舌淡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细。

1.1.2西医诊断标准病程1年以上,每年复发(以明确的尿路刺激征为准)3次以上,并符合以下标准:常多次急性发作,发病时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尿路局部表现及尿液变化等,类似急性肾盂肾炎。?实验室及理化检查:①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多±~+,尿沉淀镜检白细胞≥10/高倍视野;②尿亚硝酸盐试验阳性;③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或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④在静脉肾盂造影片上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⑤肾外形凹凸不平,且两肾大小不等;⑥肾小管功能有持续性损害。

1.2病例来源本研究共60例病例,均为2006年9月~2007年12月来源于吉林省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选病例共60例,按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药物益肾通淋方的处方组合:黄芪30g、白花蛇舌草20g、枸杞子15g、党参15g、山茱萸15g、石韦15g、赤芍10g、王不留行15g、蒲公英15g、连翘15g、甘草10g。按上述比例配制,水煎取汁20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100ml,早晚饭前30分钟口服。

1.3.2对照组药物:三金片药物组成:金樱根、菝葜、杨开口、金沙藤、积雪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1645;桂林三金制药厂生产。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上述各组均以2周为1疗程,必要时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试验期间原则上停用抗生素等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药物。

2结果

2.1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临床控制12例(40.00%),显效10例(33.33%),有效6例(20.00%),无效2例(6.67%);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临床控制5例(16.67%),显效5例(16.67%),有效11例(36.67%),无效9例(30.00%)。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治疗组的小便频数(P<0.01)、努责难出(P<0.01)、淋沥不尽(P<0.01)、面浮足肿(P<0.05)、腰酸腿软(P<0.01)、输尿管点压痛(P<0.05)、肾区叩痛(P<0.01)等各项症状体征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小便频数(P<0.05)、努责难出(P<0.05)、淋沥不尽(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便频数、努责难出、淋沥不尽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从具体症状﹑舌脉及体征,生化指标来看,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疗效与病程,疗效与疗程,疗效与病情相比,均有密切的关系。说明病程越短,疗程越长,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2.4通过肝功能(ALT)、心电图、肾功能(BUN、CER)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证明本方临床使用安全。

3讨论

慢性肾盂肾炎(CPN)治疗困难,容易复发,且易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不可忽视。因此,如何有效治疗CPN,以及开发和研究彻底根治该病的有效药物是社会的需要。单纯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治疗CPN,很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致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经过多年来中医临床工作者的证实,中医药的合理应用在CPN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疗效,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公认。中医学对CPN有多种分候,但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经验发现,本病仍以脾肾亏虚,湿瘀互结证多见。在治疗过程中,应分清标本缓急,适时调整用药,注重把握标本兼治的有利时机,在控制尿路刺激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加强中药的调理作用,从而逐渐改善患者体质。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参考大量医学文献,证实部分益肾健脾、化瘀通淋中药及自拟的益肾通淋方对治疗CPN有很好的疗效。应用安全,避免了细菌耐药性、人体菌群失调、药物肾损害等副作用的产生。方解及配伍意义:方中以黄芪、白花蛇舌草为君药。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之要药。黄芪建中气、益心阳,升补阳气以利小便。邹润安《本经疏证》云“阳不得正其治于上,斯阳不能顺其化于下。”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并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和很强的利尿作用。白花蛇舌草味苦、微甘,性微寒,归肺、肝、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广西中草药》云:“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治……尿路感染……”《泉州本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体内实验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而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体外实验能增强人血中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可使实验性阑尾炎病兔体温下降,白细胞明显下降,炎症基本吸收。二药相伍,温凉并用,凉而不伤阳,温而不伤阴,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

方中以枸杞子、党参、蒲公英、赤芍为臣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本草经集注》云:“补益精气,强盛阴道。”《本草纲目》云:“滋肾、润肺、明目。”《食疗本草》:“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本草备要》:“润肺清肝,滋肾益元,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本品含枸杞多糖、亚油酸、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压、降血脂、降血糖以及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本草从新》:“主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本草纲目拾遗》:“治肺虚,能益肺气。”党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本草备要》:“专治乳痈、疔毒,亦为通淋妙品。”药理研究证实[12],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双球菌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亦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滇南本草》云:“……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攻痈疮。”药理研究表明[12],赤芍制剂体外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及某些致病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赤芍的正丁醇提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指数,增加肝脏重量。

以山茱萸、连翘、石韦、王不留行、甘草共为佐使药。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日华子本草》云:“暖腰膝,助水脏。”《医学入门》云:“山茱萸本涩也……,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利,闭者通而利者止。”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2],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促进Mφ的吞噬功能;山茱萸水浸剂体外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菌、铁锈色小芽孢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连翘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药性论》云:“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本草衍义补遗》云:“泻心火,除脾肾湿热。”连翘的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史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等[12]。石韦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功效利水通淋,止咳。《神农本草经》云:“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本草从新》云:“清肺金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韦以2.5%~10%的药物浓度作体外实验表明对痢疾杆菌,尤其对弗氏杆菌以及肠伤寒菌,副伤寒甲、乙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此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石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本草纲目》:“利小便。”《本草求原》:“通淋,利窍。”药理证实,王不留行有抗炎作用,由王不留行和丹参、赤芍等组成的消癃片对炎症早期的渗出、炎症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都有抑制作用[12]。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神农本草经》云:“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别录》:“解百药毒。”甘草具有解毒抗炎及抗变态反应功效。对肉芽组织增生的慢性炎症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

现代医学认为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肾脏出现的弥漫性的间质浸润现象,肾实质有大小不等的脓肿以及日久形成瘢痕萎缩和纤维增生,这些病理变化与中医的“瘀”有其共同点,因此“瘀”是尿路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治疗中应佐活血化瘀,而用赤芍、王不留行等药[14]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化瘀通淋,利湿解毒之功。

参考文献

[1]陈以平.肾病的辨证与辨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0

[2]张艳,张志坚,张福产.张志坚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探要[J].陕西中医,2006,27(12):1552

[3]宋炜,董征,宋维明.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4,26(6):431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分析 篇5

【关键词】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220-02

急性肾盂肾炎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而导致机体肾小管、肾间质和肾实质等肾脏多处等部位出现炎症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积极治疗,便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肾炎,最终导致肾衰竭的出现[1]。目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药物较多,但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应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我科于2014年3月~2015年8月共收治68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女性患者,年龄17~66岁,平均40.5岁;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有尿频、尿急、尿痛、畏寒、发热、腰痛等症状,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实验室检查:大量白细胞和管型,尿沉渣涂片;白细胞10≥个/HP,尿沉渣细胞计数白细胞>30万/h,红细胞>10万/h;尿培养:杆菌≥105/ml,球菌≥103/ml。肾脏彩超有或无肾盂或肾盏积水表现,治疗前均未用过其它抗菌药。

1.2 治疗方法 0.9%生理盐水250ml+头孢哌酮舒巴坦2g,静脉点滴, 2次/d。左氧氟沙星0.2g,静脉点滴,2次/d ,疗程均为14 d。

1.3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尿菌阴性,并在疗程结束后第2、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2];②显效:患者的病情显著好转,临床全身症状和局部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基本正常,尿菌阴性;③有效: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全身症状和局部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基本正常,尿菌偶见阳性[3];④无效: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临床全身症状和局部体征较用药前无减缓甚至加重,且尿菌定量培养仍阳性,或治疗后转阴,但于第2、6周尿菌又呈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2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治愈4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

3讨论

急性肾盂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如果首次发病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发为慢性肾盂肾炎,病情缠绵难愈。由女性于生理条件尿道较短,发病率最高,已婚妇女发病率最高。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黏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引起,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急性感染期治疗不当或者不彻底可导致慢性肾盂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休克[4]。对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一般选择磺胺类药物、氟哌酸、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但随着抗菌药的不断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常规抗菌药物的效果减弱,临床上呈现反复性或顽固性炎症表现。针对这些情况,选择一些更新、针对性更强的抗菌药物是必要的。头孢哌酮是一种广谱高效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5-6],其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能对细菌细胞壁合成加以抑制,组织细菌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但其对细菌释放的内酰胺酶抵抗能力较差。舒巴坦是一种半合成的光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可有效抑制细菌释放的内酰胺酶的活性,与头孢哌酮联用,可有效保护头孢哌酮免受内酰胺酶水解,保证药效,增强抗菌作用[7-8]。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其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故可有效防治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杆菌的急性肾盂肾炎。

本组急性肾盂肾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治疗,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吉.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34:121.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04-609.

[3]金晓兵,张富裕.左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1):97.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5]李文跃,赵鹏.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42-243.

[6]黄柏勇,林新伟,董慧丽,等.综合药物治疗急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49-150.

[7]郝海英,郑朝霞,巩楠,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三金片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80-81.

上一篇:汽轮机选型下一篇:全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