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紫癜性肾炎(精选8篇)
成人紫癜性肾炎 篇1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出血性胃肠炎、皮肤紫癜、关节炎及肾脏出现损害,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是其基本病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紫癜性肾炎,这是指伴肾脏损害[1]。据国内资料报告,在肾内科住院泌尿系疾病患者中,HSPN占8%,居第3位,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国内报道,紫癜性肾炎在过敏性紫癜中的发生率是30%~50%,几乎10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有人对过敏性紫癜性患者进行肾活检检查时发现上述结果。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HSPN患者61例,急性期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1~69岁,平均(31.8±5.5)岁。稳定期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30.7±4.5)岁。选取同期在巴彦淖尔市医院门诊体检中心的正常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8岁,平均(29.8±5.7)岁,采血前无任何服药史。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HSPN患者入选标准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90年HSP诊断分类标准[2]。HSPN组急性期:患者有典型过敏性紫癜皮疹;有血尿、蛋白尿表现,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关节痛;稳定期:患者既往曾患紫癜性肾炎,目前无皮肤紫癜,尿检正常或仅有微量尿蛋白或单纯镜下血尿。所有病例之前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
检测方法:主要仪器及试剂:①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FCM);②FACS Lysing红细胞溶解液;③抗人CD4-FITC CD8-PE CD3-Per CP抗体。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2 m L外周血液于患者就诊时被留取,并于6 h内进行检测。100μL抗凝血和20μL BD Tri TEST CD4-FITC/CD8-PE/CD3-Per CP抗体被加入到流式上样管中,室温暗处反应20 min,此步骤在充分混匀后进行,再加入红细胞溶解液(1x FACS)2 m L,并于暗处室温环境下反应10 min,PBS 500μL进行洗涤,洗涤次数2次;24 h内获取10 000个白细胞检测,利用的仪器是使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结果的自动分析,用于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计算的自动分析软件,采用的是已设置的分析方式。记录CD3+、CD4+、CD8+、CD4+/CD8+数值。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均运用SPSS16.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P值。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
注:急性期组分别与稳定期组、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结果
HSPN急性期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降低,而CD8+水平升高,与稳定期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CD3+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HSPN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目前认为其与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其他如花粉、接种疫苗、昆虫叮咬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HSPN的免疫学紊乱十分复杂,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异常。Wiercinski等发现[3],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SPN患者机体中普遍存在,活性增强的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而抑制性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4]。T淋巴细胞亚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抑制性T细胞(Ts)和辅助性T细胞(Th),由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互相制约,使其既能使异物抗原清除,又不至于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使适度的免疫应答产生。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型。CD3+即总T淋巴细胞,CD4+和CD8+细胞是其2个主要亚群。CD4+对细胞及体液免疫的辅助诱导作用,为辅助/诱导(Th/Ti);CD8+具有使T细胞活化得到抑制的作用,为抑制/杀伤细胞(Ts/CTL),起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对疾病的严重性及预后有着直接影响,本病出现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性高,起病5~10年后,15%发展为肾功能衰竭,35%持续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预后较差。本文通过对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T细胞数量的减少,这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肾损害中已非常明显,必须进行早期干预,防止进一步发展的肾损害。正常情况下,CD4+/CD8+比值维持动态平衡,使机体免疫功能保持稳定。本研究中,在HSPN的急性期,患者的CD4+、CD4+/CD8+均明显下降,反映了免疫功能失调存在于HSPN患者的急性期,且CD4+/CD8+比值降低,这同时又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5]。这一变化在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时则更为明显。而在急性期患者中,CD4+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因子和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浓度低下,导致T细胞功能的紊乱和低下。此时患者体液免疫应答占主导地位,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细胞(CD8+细胞)产生增加或者反应增强,引起免疫失调。导致大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上,是肾损害持续发生、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急性期HSPN患者的检测和重视要加强,进行干预要尽早。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组患者30例,稳定期组患者31例及正常对照组人群30例,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患者CD4+细胞、CD4+/CD8+百分率明显降低,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高(P<0.01)。急性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CD4+细胞的百分率稍低于稳定期组(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1),CD4+/CD8+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急性期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和观察是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流式细胞术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2-237.
[2]Mills JA,Michel BA,Bloch CA,et al.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J].Arthritis Rheum,1990,33(8):1114-1121.
[3]Wiercinski R,Zoch-Zwierz W,Wasilewska A,et al.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of peripheral blood in children with schonlein-Henoch purpura and Ig A nephropathy[J].pol Merkur Lekarski,2001,10(58):244-245.
[4]赵述胜,杨月亮,武金莲,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8,14(1):73.
[5]Synijiala H,Surcel HM,Lonen J.LOW CD4/CD8 Lymphociyte ratio in acute myocardial infection[J].Clin Exp Immunol,1991,(83):326.
成人紫癜性肾炎 篇2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40-02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文献中对皮肤出现紫色斑点, 一般归属“斑疹” “肌衄”,如果肾脏损害引起血尿者, 当归属“尿血”范畴【1】。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王志刚【2】自拟抗敏蠲肾汤(生黄芪、当归、大蓟、小蓟、银花、紫草、白鲜皮、芡实、金樱子、苦参、茜草、益母草、仙鹤草、生甘草、苍术、白术、薏苡仁、白茅根、蜈蚣1条)治疗本病18例,治愈16例,好转1例。侯广林【5】拟消斑汤(生山楂、生地、丹皮、赤芍、大黄、紫草、仙鹤草)治疗本病48例,治愈28例,好转14例。
李德文【3】用自拟抗敏消斑汤(蝉蜕20g,防风10g,荆芥10g,刺蒺藜10g,茜草10g,紫草20g,地龙10g,丹参10g,红花10g,牛膝10g,甘草10g,细辛3g)治疗过敏性紫癜。认为风热入血为其主要病因,而瘀血又贯穿于整个病程始终。故其治疗要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为主,热清瘀散而病自愈。根据临床症候辨证分型及方剂加减:如:风热动血型:急性发病,斑色鲜红或青紫,略高于皮肤,瘙痒,伴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凉血化瘀。方剂加减:抗敏消斑汤加银花20g,水牛角20g,石膏20g。腹痛者加白芍10g,元胡10g。
林艳茹【4】用止癜散治疗过敏性紫癜。基本方药组成:水牛角、生地、甘草、丹皮、赤芍、白鲜皮、黄芪、地肤子、当归、党参、白术、荆芥炭、三七、紫珠草。伴齿衄,鼻衄加炒山栀、白茅根;尿血者用大小蓟,凉血止血;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收敛止血;腹中陈痛者加白芍,甘草安肠止痛,亦可防止胃肠出血;水煎服,日l剂,分早中晚3次服,治疗l周为1个疗程。在56例中结果显效39例(69.64%),有效13例(23.21%),无效4例(7.15%),总有效率为92.85% ,见效时间5~15天。
清营宁络饮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中,基本方:生地、赤芍、徐长卿各10—15g,当归、金银花、连翘各5—10g,蝉蜕、防风、竹叶各3—5g。加减法:有肉眼血尿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水肿明显者加茯苓皮、车前子;尿蛋白持续不消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茱萸、玉竹。每天煎煮一剂,早晚两次分服。疗程1个月,觀察疗效1年。治疗效果满意,治愈33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5%。
薛孝明等【6】益母化斑汤: 益母草30g, 水牛角10g, 生地10g, 丹皮10g, 赤芍10g, 栀子10g, 怀牛膝10g, 知母10g, 石膏2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薄荷5g, 石苇30g。咽痛甚者加板兰根30g, 山豆根10g;皮肤搔痒者加蝉蜕10g, 芥穗10g,肉眼见血尿者加白茅根20g; 水肿较明显者加玉米须10g; 水肿消退而尿蛋白不消失者加黄芪30g, 三七粉5g ( 冲服) 。上方水煎服, 最少20 剂, 最多60 剂。每周化验血、尿常规1 次。18 例痊愈,2 例有效。
秦曼[7]通过应用益肾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研究,观察益肾汤治疗小儿HSPN的临床疗效。将确诊为气血不足型、脾肾亏虚型的HSP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肾汤(黄芪15g,党参10g,熟地黄10g,枸杞子10g,阿胶10g,当归10g,白茅根15g,小蓟15g,侧柏叶10g,白花蛇舌草20g,炙甘草10g),对照组加用火把花根片,疗程为1个月,观察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作出疗效评价。结果益肾汤能够有效地控制HSPN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无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娟薇,金川.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05):46-48.
[2] 张正良.补阳还五汤加铁茜草治疗过敏性紫癜10例[J].中医中药.中面医结 合.2110,23(9):179
[3] 李士刚.益肾祛斑汤治疗紫癜性肾炎36例[J].陕西中医,2002,4(23)
[4] 林艳茹.止癜散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2):122
[5] 李静.清营宁络饮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经验交流,222
[6]薛孝明,姬存栓. 益母化斑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20例[J]. 现代中医药,2006,(01):32-33.
[7] 秦曼.中医辨证加昆仙胶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J].中医儿科杂志,2010,6(6):33-34
作者简介:
王轶(1985-),女,汉族,天津,硕士研究生,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邱明亮(1984-),男,汉族,江西,硕士研究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
朱卫娜(1984-),女,汉族,江西,硕士研究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
中医疗法治疗紫癜性肾炎 篇3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小血管炎, 发病机制是由于血循环内含有IgA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 另外血管内凝血机制也参与了发病过程。中医认为“肌衄”、“发斑”发病原因不外风、热、毒、虚, 多因血热壅盛, 兼感风邪, 风热搏结于血分, 聚毒迫血妄行, 致血溢于肌肤而发斑。
在治疗上西医尚无理想疗法, 激素仅对肾外的表现如关节、腹部和皮肤的症状疗效较好, 但对肾炎疗效不佳;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病初起多由风热疫毒内侵, 治当疏风清热。若风热疫毒进而伤及营络, 久必阴伤血灼。《血内热者, 治以清降为主;衄虽多由火, 而阴虚者尤多, 当以补阴为主, 兼以清热, 治其标;久病必瘀, 故治血勿忘行瘀, 总之, 中医治疗本病以疏风清热, 养阴补虚, 行瘀解毒为治疗原则。
1 病例介绍
验案1:患者女性, 15岁, 学生, 2006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发热, 下肢有出血点, 关节疼痛、呕血、便血、尿血, 在四平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强的松40mg/d, 环磷酰胺200mg/d, 治疗2个月余, 无明显疗效, 故来我处转求中医。检查:体温37℃, 血压130/90mmHg, 尿蛋白 (++++) 红细胞10~20个/高倍视野。管型0~1/高倍视野;血小板134×109/L, 出血时间1min, 凝血时间2min, 血沉20mm/h;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5μg/mL;IgA 162mg/mL;胆固醇6.2mmol/L, 血浆总蛋白62g/L, 白蛋白29g/L。症状:发热、咽痛、四肢轻度浮肿, 关节疼痛较重, 腹痛、呕血、便血、尿血, 双小腿可见弥漫性, 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脉弦滑, 舌质红, 苔黄腻。辩证:风毒内蕴, 迫血妄行。治法:疏风清热, 活血解毒。方药:生地15g、大黄15g、生山楂35g、蝉衣15g、紫草15g、旱莲草20g、防风10g、鹿含草20g、五味子20g、白茅根35g、小蓟25g。10剂, 水煎服。二诊:4月25日, 药后诸症减轻, 仍有腹痛、尿血、有紫癜, 时有便血、呕血, 上方加丹皮10g、赤芍10g、白芍15g、白茅根改为20g。10剂, 水煎服。三诊:5月10日, 未见血尿、便血、呕血, 紫癜明显减轻。但仍觉气虚倦怠乏力, 上方加太子参15g、黄芪25g。10剂, 水煎服。四诊:5月25日, 诸症均减, 稍有发热, 守方加白花蛇草25g、败酱草25g。10剂后无任何自觉症状, 尿常规正常, 嘱服六味地黄丸巩固月余调理善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例属风毒内蕴, 波及营血, 扰动血络, 迫血妄行, 故治疗用疏风清热, 养阴清降, 活血凉血为主。方中防风疏散风热祛表邪;生地、紫草、大黄活血凉血, 逐内伏营血的热毒加小蓟凉血止血;山楂味酸, 微甘性平, 擅入血分, 为活血化瘀之要药;佐以旱莲草, 则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开郁气而不伤正气;鹿含草祛风湿而通利关节, 止血而不留瘀, 诸药合用, 共凑疏风清热, 行瘀解毒之功。
验案2:患者男性, 15岁, 学生, 2006年7月2日出诊。
主诉:双下肢泛发紫癜3个月余, 曾用西药激素氢化考地松治疗, 紫癜虽消失, 尿中红细胞满视野, 停药后紫癜又复现, 来我处服中药治疗。检查:尿常规:红、白细胞满视野, 蛋白 (++) , 透明管型0~2/高倍视野。症状:手足心热、咽痛、小便黄、大便干, 舌淡苔白厚, 脉数。辩证:血热瘀滞, 迫血妄行。治法:清热化瘀, 凉血止血。方药:大黄10g、丹皮15g、栀子15g、桃仁15g、蒲公英50g、白花蛇草50g、藕节25g、侧柏叶25g、生地25g。10剂, 水煎服。二诊:7月17日, 诸症好转, 食欲增加, 尿常规:红细胞 (+) , 蛋白 (+) , 上方去大黄、桃仁、生地、丹皮, 加黄芪30g、党参25g、熟地25g。10剂, 水煎服。三诊:8月2日, 诸症消失, 化验正常, 上方继进6剂, 告愈。
按:本例属血热内瘀, 瘀热蕴于肾与膀胱, 迫血妄行, 治以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为法, 方中用大黄、桃仁泻瘀, 加参芪之类, 清补兼施,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 结语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治 篇4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诊治探索
过敏性紫癜 (HSP) 是儿童结缔组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目前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它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 其中肾脏损害的预后影响较重要。紫癜性肾炎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在HSP中的发病率在儿童为41%~61%, 其临床及病理表现轻重不一, 预后也不一致[1]。本文通过对47例儿童HSPN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分析, 总结儿童HSPN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儿童HSPN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HSPN患儿是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 其中男30例, 女17例, 发病年龄4~13岁, 平均8.8岁。来就诊时病程为7d~1年。所有患儿均符合下列诊断条件:有确切的皮肤紫癜史, 伴或不伴消化道或关节症状;尿检异常, 伴或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排除Ig A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1)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病理Ⅱa级, 给予双嘧达莫或雷公藤多苷口服, 疗程3个月; (2) 急性肾炎或病理Ⅱb、Ⅲ级, 给予雷公藤多苷或强的松口服, 疗程3~6个月; (3) 肾病综合征或病理Ⅲ、Ⅳ级, 给予强的松口服和 (或) 环磷酰胺 (CTX) 冲击治疗; (4) 急进性肾炎, 给予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双重冲击治疗, 伴肾衰竭者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
2 治疗结果
47例紫癜肾炎患儿中除4例失访外, 余43例均随访1~5年, 按Counahan提出的判断标准;痊愈33例占76.7%;有轻度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肾功能正常9例占20.9%;活动性肾病组1例占2.4%。本组治疗有效率100%。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全身性毛细血管炎, 其中约80%以上有或轻或重的肾脏损害, 因此紫癜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据国外统计占小儿肾小球疾病的5.87%[2]。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本组资料显示以单纯性血尿和血尿并蛋白尿最多, 与其他医院报道相似, 未见单纯性蛋白尿者。其次为肾炎综合征及肾病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占少数。病理分型以Ⅱ型最多, 占69.6%, 其中Ⅱb多于Ⅱa, Ⅲ级占24.1%, Ⅳ级占5.1%, Ⅴ级占1.3%, 未见Ⅵ级。说明单纯性弥漫性系膜增生是HSPN最常见的病理改变。
紫癜性肾炎的治疗需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综合治疗。表现为单纯性血尿, 病理多为Ⅱ级, 常规多给予潘生丁或中药活血化瘀辅助治疗, 但仍有一部分病理分级达Ⅲ级, 伴有新月体形成者, 我院给予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此外,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和受体拮抗剂己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减轻蛋白尿、抑制系膜细胞增生、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损害的作用已在多种肾小球疾病中得到肯定。本组病例中有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者除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外, 均给予ACEI治疗,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紫癜性肾炎病好发于儿童, 本组患儿平均年龄8.8岁, 有70.97%的患儿无明显诱因。目前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多认为为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肾损伤所致。其临床表现的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发生率高, 与樊忠民报道的61例HSPN患儿相比, 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发生率基本一致, 分别为93.54%/96.7%和96.77%/95.1%, 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也相似, 为32.25%/42.3%, 而关节和消化道症状后者发生率高于本组患儿, 分别为54.1%/38.7%和44.3%/9.67%, 与刘志红报道的成人104例HSPN相比[3], 本组患儿中腹痛和水肿的比例高于成人, 肉眼血尿发生率与成人相似, 高血压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成人显著高于本组患儿, 成人组肾功能不全及少尿也占一定比例, 而本组患儿中未见。
儿童HSPN的治疗, 皮质激素对控制关节肿痛和腹痛疗效好。对肾病型HSPN应积极用激素治疗。对于激素治疗无效者, 王素艳等报道用环磷酰胺冲击有一定疗效[2]。总之, 儿童HSPN中临床表现为NS型和R-GH型者预后差, 大部分HSPN患儿激素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樊忠民, 刘光陵, 高远赋, 等.61例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 5:28.
[2]王素艳, 徐庆玲.CTX冲击疗法治疗重型紫癜性肾炎5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 11:674.
浅谈紫癜性肾炎的诊治 篇5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 (HSPN) 是指过敏性紫癜 (HSP) 引起的肾脏损害, 这种疾病疑似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 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的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多见于6~13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14~20岁的群体发病率居其次, 少数首发年龄>20岁。容易在寒冷季节发病, 确切病因尚未确定, 大约1/3的患者发病前会出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约1/4患者有过敏史, 如摄入某些高蛋白食物或药物引发过敏, 或因虫咬、花粉、尘螨、寒冷等刺激引发。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血便外, 还有蛋白尿、血尿。HSPN是肾病科常见病, 是HSP最严重的并发症, HSP累及肾脏的患者所占比例达到20%~90%[1,2]。
1 临床表现
1.1 绝大多数患者在臀部、四肢远端及下腹部出现对称性紫癜, 不痛但有痒感。
1.2 关节周围肿胀、触痛, 严重时无法行走, 但是无红、热表现, 不发生畸形。
1.3 腹部不定位绞痛, 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黑便, 可形成肠套叠、肠穿孔等。
1.4 肉眼或镜下血尿, 可持续或间歇出现, 在紫癜发作或感染后加剧, 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1.5 大多出现中等程度的蛋白尿, 部分患者有肾病综合征范围内蛋白尿。
1.6 轻度高血压, 轻度水肿。肾功能一般正常, 少数患者出现血肌酐一过性升高。
2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多与细菌、病毒感染;药物、接种疫苗、结核菌素试验等;虾、蟹、乳品等食物过敏;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循环免疫复合物, 主要为IgA。大量研究发现,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并非单一因素, 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和血管内凝血机制都参与了发病。
其病理学的基本特征是毛细血管炎, 严重时出现坏死性动脉炎, 导致皮下组织及内脏出血和水肿。
3 诊断鉴别
根据紫癜性肾炎病理改变由轻度系膜增生至伴有不同程度新月体形成, 按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会 (ISKDC) 病理分类法, 结合我国紫癜性肾炎的病理特点, 可将此病的光镜改变分为Ⅰ~Ⅵ共6级。Ⅰ级:肾小球微笑病变;Ⅱ级:单纯性系膜增生;Ⅲ级:局灶性或弥漫性系膜增生, 新月体形成<50%, 伴有肾小球坏死或硬化;Ⅳ级:系膜病变同Ⅲ级, 肾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比例为50%~75%;Ⅴ级:系膜病变同Ⅲ级, 肾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比例>75%;Ⅵ级:膜性增生性病变。
此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血常规检查, 如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等;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IgA、IgM、IgG值, C3、C4、CH50等参数值;肾功能、尿液水平检测等。
紫癜性肾炎必须具备过敏性紫癜和肾炎的特征才能确诊。由于此病有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受累等特殊表现, 肾脏有IgA沉着为主的系膜增生性病理改变, 因此确诊并不难。但是临床上要注意与一些相似疾病相鉴别, 如急性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原发性小血管炎、急腹症、血液病导致的紫癜等病症。
4 治疗
此病病情变化大, 一般在急性期或发作期, 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暖、预防感染。出现感染的患者应该分房收治, 使用抗菌药物, 查找并去除过敏原, 如药物、食物或者其他过敏物质引发的病症应立即停用。
可对症选用抗过敏药、维生素C及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治疗, 在肾炎急性期去除诱因可加用抗过敏措施, 注意休息, 大多数患者可自愈。出现消化道出血或严重咯血时, 可选用卡巴克络和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对于重症紫癜性肾炎患者, 必要时还需使用环磷酰胺、塞替派、硫唑嘌呤等细胞毒类药物。有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内凝血的患者选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凝聚剂治疗。
在使用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疗效均不理想时, 可加用双嘧达莫及肝素四联疗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可延长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时间, 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中医治疗此病重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5 预后
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比较高, 临床表现不一, 病理分布具有多样性。预后与患者年龄、肾组织学改变及临床表现的类别有关, 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恢复, 成人预后较差, 尤其是老年人。持续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起病为肾炎综合征患者预后较差。随着病理等级的加深, 患者预后恢复能力也相应变差。
6 预防保健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避免吃鱼、虾、蟹、牛乳、花粉等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肾功能不全时应多吃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 限制补水量, 保持水平衡。有肾性高血压的患者应定时测量血压, 根据情况增加休息时间。注意防寒保暖, 预防感冒, 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 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患者发病后要卧床休息, 避免劳累过度。尿蛋白多的患者, 要注意不要过多补充高蛋白食物, 防止虚不受补。尿血的患者禁止食用辛辣物品, 以免热性刺激上火加重病情。饮食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烟酒。可根据紫癜性肾病不同的辩证类型, 选用不同的食物, 通过食疗来改善, 提高治疗的效果。
经常做肾功能检查, 定期做尿液及血液的检测, 不要等到身体感到不适时才想到检查身体, 因为很多肾脏疾病都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病变的。
参考文献
[1]张彩香, 毕志军.过敏性紫癜性肾炎61例临床病理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2012, 41 (6) :592-593.
成人紫癜性肾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标准[2];有明确的皮肤紫癜病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和关节疾病等;尿检异常,伴有水肿现象;肾活检符合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异常的家族史;患有其他的免疫功能障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炎;患有其他的肾脏疾病如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等。患有严重的肾血管损伤和畸形导致的肾功能障碍。100例患儿中有男患儿55例,女患儿45例,年龄在4~15岁,平均年龄(9.6±2.5)岁。所有临床患者资料均经过患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临床分型
疾病分型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3]分为6种不同的类型:①尿检正常型:多次检查尿液无任何异常的情况出现,但伴有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趋势;②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型:镜下血尿红细胞(RBC)或肉眼血尿超过5个HP,1周内3次尿常规检查蛋白呈现阳性或者24 h尿蛋白量超过150 mg或者1周内3次尿检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值;③血尿和蛋白尿型: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现象且标准相同;④急性肾炎型:血尿、高血压以及氮质血症至少有2项以及以上出现;⑤肾病综合征:24 h尿蛋白量超过50 mg/kg并伴/不伴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⑥急进性肾炎型。
1.2.2 病理分型
行肾组织活检的患儿进行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病理电子显微镜检查,确定患儿的病理情况。肾活检光镜检查组织经过甲醛固定,切片的厚度为2μm,经过HE、PAS以及PASM和Masson染色。肾活检免疫检查主要包括血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将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分为4中不同的免疫病理类型:①Ig A;②Ig A+Ig G;③Ig A+Ig M;④Ig A+Ig G+Ig M。经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均表现为系膜增生且系膜区沉积电子致密物。肾活检后病理分型按照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肾小球轻微病变为I型;系膜增生为II型;系膜局灶(IIIa)或者弥漫增生(IIIb)为III型;表现为50%的肾小球形成新月体,有些节段有血栓形成,襻坏死或者硬化;系膜病变为IV型,表现为50%~75%的肾小球呈新月形;假膜增生型为VI型。
1.2.3 实验室观察指标分析患儿的血免疫指标,观察临床与病理分析之间的差异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的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经Spearman秩和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一般情况
10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有男患儿55例,占55%,女患儿45例,占45%,平均年龄在(9.6±2.5)岁,肾活检患儿65例。100例患儿中有25例患儿因为其他原因诱发疾病,主要与感染和食物过敏有关。
2.2 临床与病理分型
100例患儿中临床分型:尿检正常患儿占11.0%,孤立性血尿或尿蛋白型占10.0%,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占40.0%,急性肾炎型患儿占7%,肾病综合征患儿占29.0%,急进型肾炎型占3.0%。
100例患儿中病理分型为:I级患儿占9.0%,II级患儿占49.0%,III级患儿占29.0%,IV级患儿占7.0%,V级患儿占2.0%,VI级患儿占4.0%。
2.3 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尿检正常型患儿以及孤立性血尿或者蛋白型患儿中肾脏病理的损伤程度较轻,主要以II级为主,占68.2%(15/22)。经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r=0.392,P<0.05)。见表1。
2.4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
免疫复合物分型中Ig A型主要分布在I级和II级,Ig A+Ig G型主要分布在I级~III级;Ig A+Ig M型主要分布在II级以上,Ig A+Ig G+Ig M型主要分布在II级以上。经验证,r=0.4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作为一种血管炎症,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将其归类为白细胞破裂性血管炎,确定患儿在整个病程中的临床症状以及肾损害的程度对疾病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累及程度为20%~80%不等,研究患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能够加深对病理的认识,改善预后的效果[4]。
儿童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与免疫学有相关性,主要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为主。我国的研究表明[5,6,7],有73.4%的患儿在发病4周内出现严重的肾脏损坏,有96.7%的患儿在发病半年内出现肾脏损坏。刘玲等[8]研究89例患儿的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41.6%)、肾病综合征型(27.0%)、孤立性蛋白尿型(21.3%)多见,而三者的病理分级均以Ⅲ级多见,分别占67.6%、70.8%、73.7%。不同临床分型紫癜肾患儿病理分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复合物分型以Ig A+Ig M沉积最多为36例(占40.45%);其次为Ig A+Ig G+Ig M沉积25例(占28.09%);单纯Ig A沉积19例(21.35%);Ig A+Ig G沉积9例(10.11%),不同免疫复合物分型的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次研究中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占40.0%,肾病综合征患儿占29.0%,免疫复合物分型中Ig A型主要分布在I级和II级,Ig A+Ig G型主要分布在I级~III级;Ig A+Ig M型主要分布在II级以上,Ig A+Ig G+Ig M型主要分布在II级以上。以Ig A+Ig G+Ig M沉积最为常见,且与病变和肾脏的病理损害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与以上的研究结果相似。国外有学者[9]对251例患儿进行长期的随访,发现10年后肾衰的发生率在6%以内,15年后的发生率为10%。检查患儿的免疫学复合物能够正确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
综上所述,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的程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临床中应当及早发现,提高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儿进行不同临床的分型和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中100例患儿中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最为常见,占40.0%,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型,占29.0%。病理分型中以II级为主,占49.0%,其次为III级,占29.0%。尿检正常型患儿以及孤立性血尿或者蛋白型患儿中肾脏病理的损伤程度较轻,血尿和尿蛋白型中II级较多,占62.5%(25/40),III级占17.5%(7/40)。肾病综合征主要以III级为主,占51.7%(15/29);急进性肾炎型主要以VI级为主。发现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r=0.392,P<0.05)。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的程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病理分型
参考文献
[1]舒芬华,欧阳文姝,邓芳菊,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儿童紫癜性肾炎出院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7):631-632.
[2]罗苇,冯仕品,王莉,等.蛋白尿表现的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2):156-159.
[3]任献国,张沛,高远赋,等.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分级与临床特征关系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2441-2443.
[4]刘睿,马路,李长春,等.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6):515-519.
[5]徐海霞,邵晓珊,李宇红,等.儿童紫癜性肾炎60例临床与病理关系分析[J].中外医疗,2014(31):39-41.
[6]张洪霞,潘艳艳,王兴翠,等.168例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79-80.
[7]张建江,史佩佩,付书琴,等.儿童紫癜性肾炎167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7):1320-1322.
[8]刘玲,张东风,李春珍,等.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2):151-154.
成人紫癜性肾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观察全部来自徐州市中心医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住院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5例, 男19例, 女16例, 皮疹已退2例, 1~3岁3例, 4~7岁10例, 8~14岁22例, 病程1~4周, 轻型15例, 急性肾炎综合征型12例, 肾病综合征型8例;对照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皮疹已消3例, 1~3岁2例, 4~7岁8例, 8~14岁23例, 病程1~4周, 轻型13例, 急性肾炎综合征型14例, 肾病综合征型6例。两组病例来源、性别、年龄、病程分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且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于2000年11月珠海会议制定[1]: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 (多数在6个月内) 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肝素0.5~1.5mg/kg, 第1天每隔8h静脉滴注1次, 第2天每12h用1次, 以后每天用1次, 连用7d, 并配合常规治疗:西咪替丁、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 口服维生素E、双嘧达莫、氯雷他定、阿魏酸哌嗪。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 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持治疗, 有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 高血压者予硝苯地平口服, 水肿明显者予双氢克尿噻利尿, 腹痛剧烈者予颠茄合剂口服, 便血明显者予立止血注射, 疗程大约7d。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观察
(1) 一般情况:血压、心率、心律、大便和尿量等情况。 (2) 临床症状及体征:选用皮疹、水肿、腹痛、关节炎等常见症状及体征。 (3) 实验室检查:选用小便常规, 肾功能。
1.4.2 安全性观察
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全套、肝功能。
1.5 疗效评价
显效:皮肤紫癜、水肿、关节炎、腹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尿、蛋白尿消失, 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皮肤紫癜、水肿、关节炎、腹痛等症状和体征减轻, 血尿、蛋白尿好转, 肾功能指标好转。无效:症状和体征及小便化验, 肾功能检验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均数差别比较用t检验, 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Ridit分析u=2.05, P<0.05) , 表明加用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较单独运用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由表2可知, 单项症状疗效分析, 除皮疹外,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 肝素对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其中14例患儿是在1个月内出现肾损害的。结论:肝素能预防或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 能改善HSP的预后, 不良反应, 患儿能耐受
2.3 两组治疗后血尿或蛋白尿、肾功能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 实验室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说明肝素对消除血尿或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方面有帮助。
2.4 安全性指标
所有入选病例未出现自发性出血, 可逆性血小板中度减少及过敏反应 (畏寒、荨麻疹、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 也未出现肝功能损害。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以全身的弥漫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 它典型的肾外症状有皮疹、关节炎、腹痛或便血, 其他还有神经系统、胰腺[2]、心脏[3]、肺部等严重并发症, 有30%~60%的HSP患儿有肾脏病变, HSPN的病理特征以肾小球系膜增生, 系膜区Ig A沉积以及上皮细胞新月体形成为主[4], 肾脏病变常在HSP病程1~8周出现, 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亦可出现高血压、水肿、氮质血症甚至急性肾衰竭, 有6%患儿在几年以后进展为慢性肾炎, 因此早期积极地治疗HSPN十分重要。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 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抗凝血作用, 加速血栓溶解, 降低血液黏性, 改善循环, 以增强抗聚集作用有关[5], 此外, 还有修复肾小球滤过结构的阴电荷屏障, 对抗炎性介质和各种毒素,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抗补体、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 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等多种药理作用[6]。总之, 肝素对治疗紫癜性肾炎有确切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并肾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运用肝素静滴并辅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 对照组为60.60%。治疗组对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治疗组单项中除皮疹减退情况外, 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肝素对紫癜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肝素,皮疹,水肿,血尿,蛋白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5.
[2]胡皓夫.小剂量肝素疗法在儿科急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7, 12 (5) :305.
[3]朱保权, 杨永红, 张庆立等.肝素治疗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变化[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 14 (11) :672-674.
[4]Rostoker G.Schonlein-Henoch purpura in children and adults: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J].Biol Drugs, 2001, 15 (2) :99-138.
[5]Saulshury FT.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children.Report of100patien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edicine, 1997, 78 (6) :395-409.
成人紫癜性肾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5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13例;年龄6~51岁, 平均27.5岁;患病时间1~33个月, 平均8.1个月。观察组中, 男17例, 女12例;年龄8~52岁, 平均27.8岁;患病时间1~32个月, 平均8.4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维生素C、抗过敏药物、抗凝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 口服雷公藤多苷片, 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1mg/kg,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进行中医辨证, 风热伤络兼瘀型患者采用连翘败毒散随证加减治疗, 血热妄行兼瘀型患者采用犀角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 脾气虚兼瘀型患者采用归脾汤随证加减治疗, 气阴两虚兼瘀型患者采用参芪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1]。对两组患者紫癜性肾炎症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彻底消失,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检查结果完全转阴, 24h尿蛋白定量结果保持在0.2g以下, 血肌酐 (Scr) 与基础值比较明显下降;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的下降幅度超过50%, Scr与基础值比较没有变化或升高幅度没有达到50%;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的下降幅度超过25%, 但不足50%, Scr与基础值比较升高幅度不足100%, 但已经超过50%;无效: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没有改善[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愈4例, 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观察组治愈9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
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紫癜性肾炎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尿血”“水肿”“葡萄疫”等疾病的范畴, 导致该类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外感时邪入里而化热, 或食腥发等动风之品, 或被毒虫叮咬, 虫毒在对机体造成浸淫, 以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 烧伤血络, 迫血妄行, 最终发病。其发病机制为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血分伏热或气血虚损、脉络发生瘀阻, 导致血液不在常规的脉络内运行而溢于脉外。紫癜性肾炎患者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阶段,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 皮肤有大量紫癜出现, 且同时伴随出现肾损害现象, 风热邪毒和瘀血是导致出现该症状的病因病机, 且以实证为主。在病情发展的后期阶段病情通常比较迁延, 表现为皮肤紫癜消退之后, 仅有肾脏损伤现象遗留,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尿、蛋白尿, 气阴两虚是导致该症状出现的主要病机, 属本虚标实证。中医对紫癜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结合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益气养阴、健脾摄血等方法进行治疗[3]。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4例, 显效5例, 有效9例, 无效11例;观察组治愈9例, 显效12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草药,紫癜性肾炎,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必成.慢性肾脏病新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198-199.
[2]吴东海, 王国春.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8-139.
【成人紫癜性肾炎】推荐阅读:
小儿紫癜性肾炎05-25
紫癜肾炎09-29
儿童紫癜性肾病综合征06-17
重症过敏性紫癜05-31
血小板减少紫癜08-04
慢性过敏性紫癜10-09
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08-06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10-20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06-12
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