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化策略

2024-10-20

显性化策略(精选12篇)

显性化策略 篇1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使得知识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 正在取代传统的生成要素而成为各种组织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而隐性知识更有价值、更完善是知识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普遍观点。虽然隐性知识难以捕捉和限定, 甚至难以描述和传播, 但它却具有发现问题并孕育着解决该问题的能力, 所以被认为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隐性知识最早是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 即显性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 则是另一种知识, 即隐性知识”。因此, 如何获取、管理、转化和运用隐性知识, 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 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并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

尽管目前对隐性知识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 但根据纳尔逊、德鲁克、野中郁次郎等多位学者对隐性知识所作的论述, 我们可以将隐性知识的定义概括为:隐性知识同显性知识相对应, 是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 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判断、感知、认识和模仿, 难以被表示和传播, 隐性知识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但还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显性化, 达到共享目的。同时, 隐性知识应该不仅存在于个体中, 还可存在于以个体为单元的组织与团体中。如在某组织内部所拥有的显性知识, 相对于其他组织来说有可能是隐性知识;即使在同一组织内部, 不同部门间也可能拥有其他部门所不知的隐性知识, 但在部门内部就是显性的。

通过上面的定义可推论隐性知识的类型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技术”层面上, 包括非正式或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 常常可称之为“秘诀”, 亲身体验、高度主观和个人的洞察力、直觉、预感及灵感均属于这个层面;另一个“认知”层面上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心智模式等, 这个层面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方式。

综上, 隐性知识的内涵可以归纳为:存在于个体或团体中, 是通过实践、协作、领悟、反馈和矫正等过程, 逐渐学习、积累形成的一种“惯例”, 其难以描述, 具有排外性, 难以规范化也不易于传递, 但却可以进行更新或升级。

二、隐性知识的本征

由于对隐性知识理解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 所以对隐性知识的描述也是多元化的, 综合起来, 隐性知识大致具有以下的特征。

1. 默会性。

隐性知识难以用系统的、编码的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 很难进行明确表述或逻辑说明, 属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特征, 也是隐性知识难以被管理和学习的根本原因。

2. 个体性。

隐性知识是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 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和观点, 难以规范化和明晰化,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也就是说, 隐性知识无论是存在于个体中, 还是存在基于个体的团体内, 都具有“个体性”, 即是个体通过特定经历获得的特定经验或知识, 其拥有者和使用者有时都难以清晰表述, 这一特性将不利于知识的共享和流动。

3. 情境性和文化性。

隐性知识源于实践, 包含着人们探索问题过程中的许多感悟和直觉, 总是与特定的情景密切联系的, 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景的整体把握, 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特征。维娜·艾利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 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以及我们内在携带的“意念模型”为中心, 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

4. 偶然性与随意性。

隐性知识形成比较偶然和随意, 难以捕捉, 所以获取要比显性知识要困难。博尔顿在文中解释说:隐性知识是人头脑中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 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

5. 相对性。

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显性知识, 二是相对于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 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 反之亦然。可见,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本质上却有高度辩证统一性, 两者相互转换, 使得知识流动产生增值, 使隐性知识具有开发前景。

6. 稳定性。

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 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 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消除, 或许只能在学习或实践中逐渐地更新或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7. 整体性。

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 然而, 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 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 不可分割的。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

虽然隐性知识在收集、整理、开发、转化和运用等过程中受自身特性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困难, 但更多的学者和实践人员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隐性知识的“默会性”、“个体性”等本征, 及其在显性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播。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极大促进了知识更新、传播的效率和速度, 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及知识地图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加速组织间知识的交流, 从中发掘隐藏的知识, 从而提高隐性知识的共享率和利用率。首先, 应该科学有效地使用情报信息科学研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大脑的思维方式, 力图发现如何最大程度挖掘个体中蕴藏着的隐性知识, 以便将其表象化、数字化、显性化;然后, 建立“隐性知识数据库”、“知识地图”等知识网络系统, 利用网络的便捷使隐性知识快速地转化、传播。

2. 构建组织内的知识管理系统。

在组织内部构建知识管理系统, 一是将组织内部现有的显性知识加以记录、整理和存储, 当需要时可以迅速从中获取;二是建立隐形知识的专门数据库, 将组织内部每个个体的智慧、经验、灵感和技能等集中录入管理, 并深入分析组织内部知识的交流途径、组合路径和效益预测等。以此加强组织内部对于信息、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交流和利用的效率, 缩短组织内部知识交流需要的时间, 使组织内的个体在同他人合作中学习知识并积累知识, 提升组织对于知识的利用效率, 避免“知识孤岛”的形成, 为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保障。

3. 构建学习型组织。

构建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不但可以增加组织内部个体的隐性知识拥有量, 还可以提高知识交流主体间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效率。所以, 面对隐性知识“情境性”和“文化性”的特征, 在组织内部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同时, 组织内部还需要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 摆脱以往以个体为单位的知识积累、单一的交互模式, 促进知识的学习、交流、共享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 然后将转化过来的隐性知识与自身的隐性知识相结合, 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或再次使其显性化。由此, 在组织内部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更新, 营造良好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氛围。

4. 建立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的管理重点是最大程度地挖掘个体中所蕴藏的潜能, 开发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此时, 激励将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由于隐性知识的“个体性”特征, 我们无法忽视隐性知识管理中个体的因素, 只有当个体充分认识到与他人共享知识符合个体利益时,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因此, 应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采取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来鼓励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 鼓励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等。一是从物质利益角度来驱动, 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具体可采取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二是从精神激励角度来驱动, 按“能位匹配”原则对员工赋予更大权利和责任, 进行目标激励。精神激励能满足员工的成就欲和尊重欲, 对推动员工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十分重要。

5. 搭建组织间知识转换平台。

在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 还要重点研究如何健全组织间的知识交流统一标准平台, 为未来隐性知识的转移、传递及转化创造最优、最短的渠道。

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子项目为例, 该项目旨在建立有多机构参加的、具有实际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体系, 实现知识库、学习中心共享共建的目的。这种形式的平台对于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知识流动, 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政.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 2005 (7) .

[2]朱燕平.关于实现图书馆隐性显性化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 (7) .

显性化策略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开展

根据近几年来对学生的体质进行综合性检测,我国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已经远低于国际所公布的标准,我国的体育教学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曾有多篇文章报道学生体质不佳,在学校身体上出现严重的不适,从而影响了学习进度。针对于此,教育局在最新公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当以学生自身为主要出发点,针对学生的不同,进行相关的教学,开展个性创新的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全力消除传统教学的不良影响

体育是一门有清晰课程目标的、有严谨教学结构、组织分明,计划明确的一门教学科目,体育教学更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为目标、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为宗旨的教学课程。但是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并未真正的严密契合体育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形式上过于松散,部分教师甚至将这体育教学看做一个“模仿式教学”的过程,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整个体育课堂变得压抑无比,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师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就要全力消除传统教学对学生长时间的不良影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最终使每个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得到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进行“体育保健课”这一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敢于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解保健课,往往因为选择这一项目的学生身体因素不佳,从而完全采用理论形式的授课形式,其实这是严重的教学误区,体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过分的注重理论讲解将会严重扼杀学生的运动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在适当的理论讲解后,结合学生的身体特性,开展一系列的微型实践操作,诸如学习保健手法之类的活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为体育素质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时世间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类,哪怕是双胞胎,也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体系尚不完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每个人之间已经开始展现出不同的性格,这一不同点已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针对于此,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学生的学生态度、以及对学习的认知度存在差异,从而产生的学习上的差异,因此对这一情况采取较为应激的反应,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对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个性,进行了本质上的“抹杀”。由于教师处理形式不当,学生开始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展现的兴趣爱好进行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一个良性诱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一方面,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第一节体育课时,我校就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了体育综合性教学方针,将多个班级的体育课整合到一个时间点上,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身体素质不是太好的学生就可以先选择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大的课程,就比如:体育保健课等等。针对喜欢实践课程的学生,又细分为:篮球基础实践课、足球基础实践课、羽毛球基础实践课等等,支持学生在体育课程上进行课程调换。从而保证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也会更加清晰自身的兴趣方向,宽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个性上足够的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学校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场所,应当保证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引导性作用。因此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更应当注意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打下足够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会“虚浮”。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切记不可盲目地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牢固性。教师应当将夯实体育基础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工作,这就从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摒弃一成不变的、僵硬化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整体环节进行优化,详细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刚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进行基础的跑步训练,在进行长时间的体力训练后,发现有的学生适合当前锋,有的队员则适合当守门员,这时才开始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的兴趣,进行相关的培训,此外长时间的体力训练,也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个性化教学其本意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式、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学生不会产生对体育课堂的厌倦心理,在循环渐进中,消除传统教学的不良影响,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个性化作文升格策略 篇3

一、个性化结构形式升格

普通的文体形式在高考中让阅卷老师没有新鲜感,大部分都只能处于基础等级,严格的按照“五段三分四环节”,这样的结构模式,没有个性特点,我们可以适当的运用“小标题式”“对话式”“重章叠唱式”“提纲引领式”“铺排式”“书信式”等百花齐放的形式,这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二、个性化作文素材运用升格

一篇作文中所用的素材是检阅学生阅读量的视窗,阅卷老师从考生所用素材就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材料的运用也是有技巧的。

1.用大家熟悉的素材不如用古典文学中的同类素材,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强文章的厚重感。

2.用大家都熟悉的中国文人素材就不如用大家陌生的外国文学中的同类素材,这样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3.用一些大家都惯用的“文化巨人”的素材,就不如用二线素材中的一些“文学才子”,让阅卷老师看到一个阅读深入、细致、丰富的你。

4.古今中外的素材都要用到,不能单一的用中国素材或外国素材,这样旁征博引,让人读出你不一样的文学素养。

5.用体育名人不如用文化名人,这样才可以使文章更加的有文化底蕴。

三、个性化语言凸显文采升格

通过“化用修辞妙用”、“叠加意象”、“活用句式”等增强作文的文学底蕴,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标题要有文采,开头结尾也要有文采,中间在运用素材的时候也要尽量使用铺排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文采。

附:原学生习作

播撒爱的种子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因此感到自豪骄傲,华夏子女,我们应该拥有炎帝和黄帝那样的美好品质,我们应该秉承他们的博大胸怀,去人间播撒光阴,伸出自己的双手,播撒爱的种子。伸出双手是付出,伸出双手是温暖,伸出双手是对命运的抗争与不屈。(贴入点太大,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开头的贴入点要小,而且要文质兼美,必须点题)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取得的成就有多少,取得的成就有多高,而在于他对社会做得贡献,传承炎黄品德,我们不要一味的向祖国索取,当祖国把我们养大成人时我们也要回报祖国母。(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过渡句太长,而且没有集中论点的核心)

历史印证了这一点,我国现代科学家,“两弹一星”钱学森不就是个很好的典范吗?他在取得成功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是航天事业吗?)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之所以能记住他,因为他爱国,他把爱的种子播撒在了中国的蓝天上,照亮了13亿中国人。(所用素材太过陈旧,不清楚人物的事迹,事例与观点之间没有联系)

摊开你的双手,让温暖和光明充满人间,爱有大有小,但都是高贵的情操。如果我们13亿中国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他就会变成大爱,让中国闪闪发光。(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过渡句太长,用词不够准确,而且没有深度,口号式的文段缺乏真情的告白)

被称为“最美妈妈”的吴鞠萍,在面对生与死的关头,他纵身一跃(纵身一跃吗?),便成了2011年度人们心目中的女性,那是英雄,他用双臂换来了一个与他豪无瓜葛的孩子的生命,把爱的种子深深的种在了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偶尔感到一丝温暖。(感动中国人物这几年被考生频频使用,已经让阅卷老师没有新鲜感,即使要用也要和有文化底蕴的素材联合使用才能推陈出新)

孔子,这个儒家的创立者带着他的学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处宣传教义,博爱是儒家所主张的,这个爱的种子种在了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的年代,拂去了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进程,至今还称为对当地社会产生着深深的影响,从思想上教育人们,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一则对应开头的应该是“伸出双手是对命运的抗争与不屈,就不应该用孔子的素材,这样文章结构思路照应不好,不够清晰)

(总体看三则材料的逻辑关系不够明显,缺乏一个总结,让人觉得文章不够丰满,可以用素材进行升华)

所谓“敬老者人衡敬之”爱戴他人的人,也不例外(引用的这句话非但没有点题,而且给人感觉偏离主题了),如果我们当代中国人都能像孔子一样去“博爱”,那么,我们就会感到社会是美好的,是光明的,黑暗的势力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岂不是更好,大同的理想社会不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么?(有时太过于高大上的话语越是让人感觉言之无物)

摊开你的双手,播撒爱的种子,让它生根,让它发芽,让他驱走黑暗,让他唤醒无知的人,将爱的光明照亮人间。(结尾虽然简洁,但是语言还需要更贴近生活,富有人性)

升格后作文:

伸出手,奏响爱的音律

奥黛丽赫本曾说:“在年老之后,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如烟花的绽放,只为一瞬,却又点亮了整个世界的光芒,伸出手是付出,伸出手是温暖,伸出手是对命运的抗争与不屈。

人的价值根本不在于他取得的成就,唯有伸出奉献的双手,才能勾勒出人生的美丽图画。

我国伟大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付出,是他拒绝美帝的高薪待遇,依然返回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的拳拳之心;付出,是他无言埋首于风沙大漠潜心研究试验的满腔热血;付出更是那“核”之祥云腾空而起的荣耀与自豪。无言的付出书写与天地之间,照亮了中国的湛湛蓝天。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虽然微小,但却能连成一片明亮温暖的烟火海,温暖人间。

“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臂换来了一个与她毫无瓜葛的孩子的性命;“非洲圣人”史怀哲在《我的呼吁》里说:“爱,就是保护并促进生命。”是他拥抱了贫困落后的非洲大陆;“有史以来最美丽女人”银幕形象使奥黛丽·赫本,她本是一个传奇,但她的爱心使传奇成为永恒。至在她弥留之际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他们把爱把爱的种子深深的种在了我们的心底,让我们的心中燃烧爱的熊熊烈火,并想着怎样把爱的圣火传递下去。

每个生命都是宇宙最微弱的婴孩,在那些有梦有痛的日子里,只有伸出双手,才是对厄运最有力的回击。

“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你袖管空空,却仍用双脚弹奏生命绝美的乐章。走过苦难,仍用明媚的微笑温暖人心。你面庞清瘦,却挂着最灿烂最骄傲的笑容。面对苦难,你勇敢的伸出了那双“手”,命运给了刘伟残缺的翅膀,他却伸出不一样的“手”,去翱翔,让我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伸出双手,司马迁十年饮冰终写就青史;伸出双手,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伸出双手,萨科齐才会站在法国政坛的巅峰;伸出双手,“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征服赛场的决心和梦想才会实现;伸出双手,奥斯特洛夫斯基对革命事业的热衷与追求才会闪闪发光。

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得悲凉。”那双创造奇迹的手拥有无私奉献的力量,那双震撼人心的手拥有托起生命的力量,那平凡微小的手拥有激人奋进的力量……伸出双手是暖,是希望,是不屈的抗争,是人间四月的天空,如雨露,滋润干涸的大地;如轻风,轻抚一树树的花开;如朗月,照亮黑暗中德夜行人!让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伸出自己的双手且行且歌奏响一首昂扬的生命之歌。

个性化教育的推进策略 篇4

一种理想的教育, 首先应该具有一种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理想, 就是让每一个人在教育的过程中享受教育, 走向成功。当然, 任何一种理想的教育, 仅有教育的理想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科学的策略与合理的行动去支撑, 教育的理想才可能变成理想的教育。本文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已经不在于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而是谋求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一系列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介绍的这些策略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 而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摸索到了一些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规律、途径和方法, 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找到“六大支撑”, 或者称之为“六条推进策略”。下面分别作简单的阐述。

一、个性化教育的管理

个性化教育的管理, 就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教师、体制以及学校文化特点而形成的与一般学校管理不同的管理, 特色的管理。我们学校的性质是一所自收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从学校的投资者角度来说 (万里教育集团投资) , 不属于公立;从学校资产的所有者角度来说 (无偿捐献为国有资产) , 不属于私利。因此在体制上她兼融了目前公立和私立两种不同性质的学校各自的优势于一身, 在教师保障和学校风险机制上, 她优于私立学校;在机制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上, 她优于公立学校。而对于国家和地方来说, 又得到了这种体制无偿的奉献, 促进了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 因此, 形成了一种多赢的局面。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 我们学校在管理上具有广阔的选择空间, 事实上, 我们正是抓住了这种独特的机遇, 建构了我们万里国际学校与众不同的管理机制。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的全员聘任制、所有工作岗位的岗位责任制、按劳分配优质优酬的绩效薪酬制, 重大决策的民主集中制, 资源整合与共享制。此外从机制的类型上我们还在市场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开放机制、发展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说全员聘任制, 在许多学校中都有这种说法, 但是真正落实下去的不多, 因为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阻力很大, 而且如何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形成先进的生产力, 不仅需要勇气, 而且需要智慧。我们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 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如果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 人心惶惶, 一定会影响办学质量 (比如很多不成功的私立学校) ;但是如果过于稳定, 像一滩死水, 优秀的人员进不来, 不合格的出不去, 也会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 (比如很多不成功的公立学校) 。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劳动协议制, 但具体的劳动协议则因人而异, 久经考验的优秀员工可以签订长期的劳动协议, 甚至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协议, 而一般员工或新员工可能会签1~3年劳动协议, 为双向选择都留下空间。这样学校就可以根据每年学校的考核标准和员工的工作实际来决定下一年是否继续聘用, 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来选择学校。这种机制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们控制着这个流动的比例, 始终保持在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最大值中取舍。

二、个性化教育的教师

个性化教育的教师就是我们学校与众不同的教师引进、培养、使用、提升的策略与方法。个性化教师培养的一个核心就是首先要关注并且挖掘每一个教师的闪光点, 让每一位教师都形成一种事业的成就感和光荣感, 让真、善、美的元素得到绽放, 让有价值的思考形成辐射, 从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团队文化,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经营的手段很多, 比如:晒晒你的“阳光与梦想”、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发展论坛分享、学年末“三次亮相”、读书沙龙引导、促进师徒结对、鼓励专业冒尖等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学年末“三次亮相”。每个学年结束之后, 我们大约有一周的时间进行教师校本培训,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培训中我们每位教职工都要作好三件事, 即“三次亮相”:第一次亮相, 是每位教职工面对自己的同事作一次年度总结, 特别是要说说自己一年中为学校做出了什么贡献, 工作上有什么创意和作为, 专业上有哪些提高和发展。这次亮相实际上是给每一位教师一次自我表扬的话语权, 平时默默奉献、鲜为人知的好事一下子得到呈现, 正能量得到释放, 健康的力量陡然上升。这种氛围的营造有效地瓦解了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的职业倦怠, 强化了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第二次亮相, 是叙述这一年中发生在身边的“最感动我的人和事”, 这一活动是互相关注、互相发现、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 也是一次温暖的情感交流的过程。能发现别人的美好, 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心情, 也提升了自己向善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 大家的心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强化了团队的凝聚力;第三次亮相, 是为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我们称之为“金点子”。我们每年对金点子都要进行评奖, 鼓励那些有思想的思考者和那些能拿得出具有可操作性方案的建设者。任何一个管理者和管理团队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 不仅可以有效地化解思维的盲点, 而且可以密切干群关系, 形成合力。

三、个性化的育人模式

个性化的育人模式就是我校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采取的针对性的育人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导师制”。导师制虽然不是我校的首创, 600多年前牛津大学就开始尝试了, 但是在中学阶段, 100%推行“导师制”, 我们学校在国内应该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导师”, 本来是大学研究生阶段专业指导教师的称呼。将导师的概念迁移到中学来, 不仅仅是学科学习上的帮助, 而且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生规划上的指导。所以导师制在中学阶段推广的实际意义是提高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关注与帮助的频率与深度, 因而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导师制的推进不仅对近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以来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 而且对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突破。我们关于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从自发到自觉, 从实验到推广, 直至取得显著成绩, 至今已经有16年的历史, 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实验阶段 (1996~2002学年) 。我们的行动是:关注学生的差异, 并针对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开始开设寄宿制学生特别需要的选修课,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批参加个性化教育实验的学生出现了显著的进步。2001年, 我校老师积累的个性化教育的案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并被教育部专家组选定为全国38个城市首轮新课程培训教师参考用书。2003年, 我校优秀学生的单科免修实验逐渐成熟, 中央电视台午间三十分曾经报道。第二阶段:推广阶段 (2003~2007学年) 。我们的行动是:明确提出“个性化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思想, 导师规模逐步扩大到100%;开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验、选修课的大量开发与走班制实验。这一阶段我们将我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汇结成一本书———《个性化教育透视》, 2005年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 我校经历三年实验的理科特长生培养方案获得了成果, 俞晓凯、楼大鹏两位同学在高考中进入浙江省理科前100名, 该实验课题《走班制+导师制———理科特长生培养的双翼》被评为浙江省基础教育科学一等奖。第三阶段:深化阶段 (2008学年~今) 。构建了全方位的个性化教育体系, 即个性化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六大支柱” (如上文所述) 。并且开始将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推向省内外, 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基础教育参考》、《中小学校长》、《中国语言文字报》、《中学语文教学》、《浙江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我校个性化教育行动。我校个性化教育特色的报告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卓越校长峰会以及全国十几个省市频频亮相, 反响非常热烈, 100多所学校参与个性化教育行动。为了推广我校的个性化教育的经验, 2012年5月11日宁波市教育局主办的“个性化教育论坛”在我校召开, 全方位地展示了我校的个性化教育特色和新课改的成果, 受到了全国、省、市教育界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今天, 100%覆盖全校每一位学生的“导师制”为标志的个性化育人模式已经成为万里国际学校的育人品牌。

四、个性化教育的课程

我们从漫长的教育历史中得到一个规律, 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变革, 最后都会落实到课程中去, 或者说教育的变革一定会通过课程产生作用。在我们浙江省推进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是如此。我们的课程从顶层设计阶段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的主导色彩。我们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除了国家课程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以外, 主要考虑的是本校实际情况, 这里包含三个元素:即充分关注“本校学生的需求”、“本校教师的特长”以及“本校的文化特点”。我们认为, 课程是为“人”服务的, 所谓特色的价值取向不是简单追求“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而是要充分体现人的需要。具体来说, 我校的课程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 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二, 选修课程多元化;第三, 学生课程个性化。下面分别作一下简单的说明。

1. 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 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 任何国家莫不如此。因此国家课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标准是不容颠覆的。这是一个没必要讨论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课程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 中国那么大,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显而易见, 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情况也有天壤之别。所以, 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情况进行校本化改造, 将国家课程标准中原则性的表述化作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来说, 就是对每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与我校学生的现实基础和接受水平作一次接轨, 从目标系统、操作系统和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将该学科内容化解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之中。由于我校生源的平均学业水平在宁波市直属学校中处于中等程度, 而且学生梯度分布非常大, 最优秀的学生可以考入宁波市任何一所优秀学校, 而成绩差的学生只能进入宁波市最后一批录取的学校。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在课程上就要分层设计, 拉开档次。既要有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 又要在操作中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以语文学科为例, 我们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补充了万里国际学校高中学生的语文标准, 即语文学习的“三个抓手” (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读几部经典的文学名著) , 并且制定出了相应的课程目标、操作流程和检查评价系统。这项工作萌芽于2003年, 起步于2004年。2006年, 形成万里国际学校所有学科的《校本教学指导纲要》并进入实验, 2008年开始在全校推行, 2010年, 我们又根据《校本教学指导纲要》制定了针对学生使用的《高中学科学法指南》, 这两个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的小册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市教育局从起点看变化的发展性质量测评中, 我校从2007年开始连续五年, 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名列前茅, 表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对于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

2. 选修课程多元化

选修课程本来就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 如果再能吸收本校教师特长资源和本校文化特点的因素, 就会打造出非常有活力的选修课程。我们学校的选修课程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由于寄宿制的原因, 学生两周回一次家, 在学校的时间里, 出于安全考虑, 学生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是引起了学生的普遍厌学, 为了转变学生厌学的状况, 2001年开始, 学校发动老师开发自己的特长, 为学生开设了20多门选修课。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开发学生兴趣特长的选修课, 以文体活动的延伸为多, 比如各种球类、棋类、体操、田径、声乐、器乐、版画、水彩、书法、旅游等等, 后来又扩展到生活技能类, 比如家电维修、烹调、手工、摄影等, 少数学科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训练的比较多。现在回忆起来, 这一阶段学校开发的选修课的类型其实大体上与现在浙江省颁布的选修课的四个类型 (知识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综合实践) 是基本一致的。此后十多年的时间, 学校不断完善选修课程, 目前已经开设80多门选修课, 不但增加了选修范围, 拓宽了选修课程的资源, 而且增加了走班的力度和选修课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 多元化的选修课程基本上做到了满足学生的需要, 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选修课成果。比如张老师的口语选修课, 不仅形成了与之配套的校本选修教材, 而且他培养的学生连续多次在宁波市和浙江省口语大赛中斩宫折桂, 甚至两次问鼎全国口语大赛冠军;韩老师的版画教育开创了版画创作的新模式, 他和他学生的多幅作品被北京国家美术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东京艺术博物馆、慕尼黑国际杰出作品展收藏;郑老师的创新发明选修课, 从生活现象观察和研究入手, 开发学生发现和发明的智慧, 目前有三十多项小发明获国家专利, 有的学生的发明专利甚至走向了市场,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学生课程的个性化

这种说法在此之前并不多见, 因为一般认为课程不是个体行为, 至少是学校行为。我们之所以提出“学生课程”这个概念, 目的也是为了强调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 既然如此, 学校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需要, 甚至为学生量身订做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课程。暂且不考虑学校的条件能不能做到, 如果承认这个观点和方向是对的, 那么我们就可能会突破很多禁区, 形成新的课程观念。如果说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那么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层次尝试不同内容和不同程度的教学, 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的成效提供更大的帮助。当然这种课程观念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如果我们能找到克服这种困难的办法就意味着我们的个性化教育的课程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将学生分为不同类别, 当然要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到适合他们的空间中去, 然后在同一课程中设计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并尝试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并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这个过程中, 有时一个层面只有一个学生, 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课程, 以帮助他们获得最大的进步。比如今年我校有一位高二的学生, 在进入高一之前就已经将高中物理课程利用暑假自学完毕, 老师为了检测一下她的学习效果, 她刚一入校, 老师让这位高一的新生随机参加了高三理科创新班的物理测验, 结果她考出了前五名的好成绩。于是老师就让她进入物理单科免修。正常的物理课堂, 该同学进入教师资料室, 按照老师单独为她设计的课程计划自修, 老师再找时间与她单独探讨, 结果这位学生当年就获得了物理学科全国竞赛一等奖。当然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例子, 正常学习跟不上的学生也有, 那么老师就要为这些学生设计他们能够跟得上的课程, 以适应他们的学习。

五、个性化教育的教学

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行动, 是指针对学生的不同起点、不同接受水平而采取的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过程。个性化的教学行动包括课前备课阶段, 针对学生特点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教学内容、节奏和方法所进行的调整;课堂教学之后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答疑解惑, 以及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弥补。以课堂教学为例,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指导的针对性, 我们对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五个必须”, 作为基本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 各个学科根据具体内容可以适度调整。这五个必须是:第一, 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要有“预习呈现”。预习呈现的过程不仅展示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 才可能有的放矢, 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第二, 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而不能图热闹、走形式, 为了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 在那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上进行泡沫式的对话和互动,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符合高中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 巧妙的问题应该是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而且可以摘到不同的桃子, 甚至还可以摘到桔子和苹果, 这些又有赖于学生能进入独立思考的境界, 调动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积累, 才可能出现精彩的答案。第三, 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现代社会, 单打独斗包揽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必须从我们的每一节课中获取。事实表明, 经过团队合作探究之后, 高中学习的绝大部分内容, 高中学生可以不依靠老师解决, 因此,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可以体会到合作过程的效率与快乐。当然, 高效的合作学习是高中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 而这种难点的突破首先必须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第四, 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课堂效果的检测环节。现代的课堂效率评价标准不再是老师讲得如何, 而是学生学得如何。老师讲得再精彩, 学生没进入状态, 课堂效率等于零;反过来, 老师一句话没讲, 学生全学会了, 仍然是高效课堂。当然老师讲的多少与学生学得如何并不一定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所以我们用课堂学习效率检测的方式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是没有争议的。第五, 课堂作业与练习必须体现出层次性, 以便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难度的作业与练习。这一点很多学校也在用, 不再赘述。

六、个性化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可以分为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显性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设施, 如建筑、植被、文化标识以及环境布置等等这些可视可触摸的物质层面的东西。隐性环境主要指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那种对所处环境的感受。这种感受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很重要, 重要的程度往往会影响或改变一个人的工作动力。比如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 她的硬件环境非常简陋, 但是她却培养了一大批包括李政道、杨振宁等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精英人才。解放以前我国还有两所中学家喻户晓, 那就是南开中学和春晖中学, 这些学校当时办学的条件并不好, 甚至相当艰难, 但是却办成了驰名中外的名校, 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师资, 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文化影响了师生, 学校的精神哺育了师生, 这种文化和精神就是一种软环境。笔者从两个角度谈谈软性环境, 我校如何将个性化教育思想融化到学校环境之中。先来谈谈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环境的灵魂, 换句话说, 没有文化的学校就是没有灵魂的学校。文化是什么?文化首先应该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且要通过“人”将这种理念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我们个性化教育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 挖掘每一个人的亮点, 让每一个人自信地站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校风主题词是“彰显个性、和谐发展”八个字, 这是对学校文化的一个高度概括, 也体现了万里人对办学理想的一种追求。“彰显个性”就是希望在这所学校中, 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尊重, 每一个人又懂得尊重别人, 每一种健康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呵护与培养。不仅如此, 教育者和管理者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 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策略, 让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悟到世界的真善美、享受教育的快乐、经历必要的挫折、走向人生的成功。“和谐发展”就是说个性彰显的前提或者说归宿是让整体感到和谐, 得到发展, 而不是由于彰显个性却破坏了整体的和谐与发展。事实上, 在一个集体环境中, 只有充分展示了个体健康的个性, 挖掘并张扬了个体的特长, 才能做到各显其能, 优势互补, 才能做到百花盛开、生机勃勃。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 而导师与学生接触以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特别是学生的特长。如果用心的话, 我们找不到一个没有特长的学生, 所谓特长就是自己比较突出的优点, 有超越别人之处。所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 至于有没有一双慧眼, 善于发现孩子们的特长, 那要看老师的悟性了。比如, 学习成绩最落后的同学, 你仍然会发现, 他们往往并不是在所有学科中都是最后, 很可能某一学科还学得不错, 甚至名列前茅;即使是所有学科都处于落后的学生, 你也会发现他们的很多独特的优点, 有的孩子学得慢但是记得牢, 有的人很厚道、朴实, 有的勤奋、执着, 有的很爱劳动, 有的很有孝心, 有的擅长唱歌跳舞, 有的喜欢竞技体育, 有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抗挫折能力远远高于一般同学, 而且这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最怀感恩之心, 往往多年之后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的并不见得是那些当年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学生, 因为那些成绩落后的同学往往接受过老师更多的帮助, 当他们走上自己人生之路的时候, 发现当年老师的苦口婆心原来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所以, 我们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是“敬业爱生教书育人”, 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每一个生命, 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 热爱每一个孩子。当然, 我们的老师对学生是这样, 我们的校长对待老师也是这样。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心中的宝。在我的网络空间里, 有一个专为教师搭建的平台, 叫作晒晒“阳光与梦想”, 我们把这个平台称之为“职业天堂”, 因为这里有所有教师人生中最光荣最璀璨的记录, 每每翻到这一页, 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们的老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现在, 我已经将这个平台开放, 让大家在互相欣赏中互相学习、互相感染, 从而形成一种优秀的团队文化。

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没有特点的人, 将特点变为特长, 是教育的最大价值。

充满个性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而且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的到来,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创造性、创造能力以及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21世纪呼唤有创造性的人才,呼唤有知识、有思锥、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能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具有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阅读教学发展的需要

我们提出“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主要依据是:

1、学大于教的需要。“教”与“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现有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或者“教等于学”的现象,造成学生阅读水平的低劣。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理念和“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只有具备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超过教师所教的内容。

2、传统教学的反思。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或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自学,重统一而不重多样。阅读现象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一样的阅读感受,一样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一样的标准,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从没考虑要去创造条件,或者去营造培植的土壤。这样做会极大地抹杀学生能动的一面,又与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相逆,更不要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感觉。

3、课程标准的需要。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在《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一书中认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这一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已经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不管是原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个性化阅读,最终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二、课题的界定

1、内涵揭示:个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在个性之后加上“化”,则构成了动词,表示转变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所达到的不仅仅是感受和理解,还是有创造和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习惯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个性阅读行为,所关注的是学生生存性的问题。

2、外延揭示:指在课内和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一切行为。

3、特点揭示:对于阅读实践活动而言,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个体从书面材料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二是学生和作者平等的对话活动;三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行为,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鉴定文本的过程。可以说个性化阅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批判性四个基本特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主渠道中的阅读教学,同一材料、同一篇课文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就是针对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教”与“学”,不断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且能够使之经常地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具体的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所具有的特点,以寻找其操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阅读实践。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口味,阅读水平也有差异,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阅读要求,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应该做到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材、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阅读实践。(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一原则,揭示了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思想会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个人的体验,对于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首先应该爱护,继而应该是培养和尊重学生的阅读,而不能用教学参考去套套框框。处理和对待学生这些个人体验将会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形成。(4)调动学生大量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积极性。进行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培养不能光读少量的精品文章,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阅读来源不再是教室,他们可以从报纸上、网络上、影视中、图书馆等信息源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进行大量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就是课内阅读能力的强化和延伸,久而久之将会形成自能阅读的行为,这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期待的。(5)倡导学生开展阅读期待、阅读创造、阅读批判活动。此策略重在尝试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阅读期待可以在各年段进行,学生面对文本,由于体裁的不同,产生的期待心理也会不同,比如面对童话和面对散文,他们的希望、预期、期待等肯定是不同的。阅读创造和阅读批判可以在小学高段中进行,从各类阅读实践活动中反复地积累、反复地巩固,逐渐构建起符合各自特点的个性化阅读行为。

3、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1、目标性原则

本课题将在“以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本”思想指导下,力求探索一种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发展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更新观念。实践和研究表明,“教者好教”并不等于“学者好学”。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活动、自主评价,展示自己的个性。

3、管理性原则

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尤其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建设校园文化网络,形成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有效的个性发展优化结构。开展最优化教育、活动交流,活动的交流形式主要采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小面积、大范围和各种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积极开展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和基本模式。

4、针对性原则

教育活动中要有因人而教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差异发展,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师生、同学、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进取的、和谐的、自由的、愉悦的发展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的个性都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培养,在发现与培养中要用科学的、欣赏的、爱抚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5、操作性原则

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三次调查。第一次是课题研究开始前,第二次课题研究进行中;第三次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课题研究中将分段,分年级进行评估要求,并有侧重点。建立数据库,运用检测法进行统计分析。

6、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7、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8、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五、课题组织

课题负责人:尹菊仙

六、研究步骤

1、准备与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成立课题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学习、研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2、推进阶段:(2007年7月—2008年8月)在语文学科中使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方法、基本模式等,使语文课堂教学切实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化阅读的引导策略 篇6

一、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引导学生考虑的不是老师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我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中进行体会和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任务。魏书生老师执教每一篇课文都征求学生的意见,这节课学习哪些内容全由学生做主,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本人在指导个性化阅读教学时也有意识的借鉴了魏老师的施教策略,在学习《劝学》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题目:

(1)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搜集、筛选古今中外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编辑《劝学名言录》。

(2)根据《劝学名言录》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A.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名言归类;B.尝试写几句简洁生动的学习格言,在班内发表并张贴。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对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取舍学习对象,学生感到很轻松,能利用自身有时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中,让学生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取舍一两段加以细细体味,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二、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

在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我尤其强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在阅读活动中,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强加给学生,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

强调个性化阅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师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要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我的个性。比如在学习《荷塘风起》一文时,根据荷塘风光录象,设置一个旅游情景,让学生来当一回导游,写一首稚嫩甚至不算诗的小诗,画一幅比课文描写更美的荷塘风光图,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让个性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进入一所所“精神家园”,进入了一座座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与现代的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与孔子、孟子……,与苏格拉底、莎士比亚……,与鲁迅、老舍……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这种对话的过程,表面无声无息,内心机锋万变。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变得比昨天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

阅读一篇篇的文学作品,就是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如果把目光投向文本,那只需获得作品的原义;如果把目光投向作者,那是要获得交往的意义;如果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那理所当然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每一需要的具体满足,都源于对文本中相应精神因素的探究、占有和享用。

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篇7

一、给学生想象自由, 激发个性化阅读兴趣

若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学生一旦获得思想的解放, 他们所迸发出的创造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意料。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我在教《桂林山水》中的山像老人时, 让学生观看插图, 问:“老人在干什么?”学生顿时浮想联翩, 有的说:“老人正在眺望远方。”有的说:“老人在静静地思考如何保护桂林的环境。”这样学生在文、景、情、理的交融中, 接受了知识, 开阔了思维。

二、给学生言论自由, 提高个性化领悟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空间,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文的舞台。面对文本,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但不能用自己的见解束缚学生。如教师可以认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太狡猾了, 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学生可以认为狐狸太聪明了, 在它的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 它不是惧怕老虎, 而是善于思考, 想办法利用老虎保护自己。小学生没有太多的顾虑, 对课文的理解有时比教师更独特。只要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文本的主题, 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 如果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接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给学生情感自由, 促进个性化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还需指导学生细细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多次出现“无论出现什么情况,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情境, 深情地朗读。接着跳出文本, 引导学生联系“5·12”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的场面, 再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 这时学生有的泪流满面, 有的低声哽咽, 有的在静静地读, 有的在默默地想……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整个课堂充满了个性的表达。

四、给学生创造自由, 习得个性化的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以表达的自由。如一位教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问学生:“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道:“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另一个学生回答:“它不追求外表美, 但很实用。”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 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既外表好看, 又实用的花生。”听了第三个学生的回答, 教师笑了, 欣赏和赞许地说道:“这种想法很奇特, 谁说将来不会培育出这种花生呢?”得到了教师的肯定, 这个学生的表现更积极了, 其他学生也受到了感染,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所以, 教师要倍加关注那些有独特想法和独立见解的学生, 使他们勇于个性化地表达。

人性化学校管理策略 篇8

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它是把人作为管理主体, 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人力资源, 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因此, 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 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就学校管理而言, “以人为本”中的“人, 具体讲就是学校的领导干部、教师、学生, 还有家长和社区群众等, 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而其中最重要的人则是教师和学生。因此,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必须以尊重师生为前提, 树立尊重与服务师生、相信与依靠师生的管理理念。

实现人本管理就是要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 充分考虑人这个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处理好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在制度管理中充分渗透人本思想, 在人本管理中充分体现依法治教、依章治校的原则, 从而使学校成为充满理性与人性的高效组织。我的认识与做法是:

一、制度建设, 体现人本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 单靠制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以人为本, 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 关心学校师生, 构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 实现由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协同。

⒈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立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学校制度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如, 制定校规应以教育和管理学生、维持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为目的, 而不是为了歧视某类学生或剥夺某些学生的权益。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 让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都得到尊重, 这些校规也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⒉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制度建设贵在激励。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 激励才是最高目标。约束机制拉不开教师发展的档次, 而激励机制更能发挥出人的全部潜力。学校的制度建设, 要实现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需的, 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的人, 每个人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 每个上岗的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

二、落实制度, 体现人本管理

落实学校制度的过程, 就是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教育机制的过程, 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⒈主体参与, 让管理充满人性味

制度管理虽是刚性化的管理、原则化的管理。但硬管理并非就是非人性化。“无情制度, 有情操作”, 有情并非徇情, 灵活并非随意, 初看起来, 似乎有矛盾。其实具体操作中, 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是关键。如教师行为规范类的制度, 可让教师对照制度自查自省, 有问题的主动认错领罚;可案例式讨论, 让大家评判曲折, 公论处置;可先打后抚, 批评处理在前, 促膝谈心随后, 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 又充满了人性关爱。比如:文超老师是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 她家到学校很不方便, 又没有直达的车, 不论春夏秋冬都是早上5点起床。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上课, 特别是去年她病了, 我去看望她, 她很受感动, 并说:我参加工作以来校长来家里慰问还是第一次, 我很感动。领导的关怀就如点点甘霖滋润教师心田, “真心换来诚心, 热情换来激情”, 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忘我工作。又如教师实绩考核类的制度, 尽可能地减少主观性成分, 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 难以量化的应让教师代表参与其中, 至少三人以上集体讨论决定, 以免主观性的操作。操作过程应始终处于透明状态, 事后还应向教师作比照评析性的解释, 以取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制度管理操作多点民主, 多点人性味, 一定会达到学校管理的最佳境界。

⒉创设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

在有些学校管理者心目中, 管理就是检查、督促、更换人员, 管理者就是“警察”或“监工”。这样, 教师常常感到心理受挫, 工作压力大, 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负担。心理研究表明, 过度焦虑的人会降低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 降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因此, 作为管理者要善于营造一个互相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 尊重教师的工作, 尊重教师的需要。首先,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 心情舒畅, 相互产生积极影响:其次, 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 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再次, 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 不要事必躬亲。这样, 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工作, 自上而下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⒊营造宽松民主的人文氛围

学校民主氛围的营造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校长, 首先得甘于做“平民”, 要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一员, 少一点领导的威严, 多一点人文的亲和力;少一点制度约束, 多一点行为的引导, 用民主的理念、先进的思想领导学校, 影响师生;其次, 校长须待人宽厚仁爱。宽待教师, 善待同事, 赏人之长, 容人之短, 特别要悦纳和自己意见不一的教师;要懂得教师中的人才多是专才, 用人不能求全责备, 不能用一种所长去代替或否定另一种所长。要给确有所长的教师一个能发挥自己所长的空间、时间和身心状态, 以确保之所长能形成长远效应。我校的刘艺琴老师是音乐专业毕业, 在我校的德育剧等大型活动中,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剧本排好, 我把权力全权下放给她, 在排练上、时间上和音响等准备活动上, 只要她需要, 所有领导和老师尽全力配合。这让他一个教音乐的老师深切体会到了领导的关怀和重视, 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他每天一个班一个班的教, 常常一天上了六七节课, 体型瘦小的她常常汗流满面, 但从不叫一声苦, 一声累。她说:“请领导放心, 我决不会给领导丢面子。”这真诚而朴实的话语让我从心底感受到:被人欣赏, 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对于一个在一线平平凡凡工作和奉献的人来说是多么宝贵多么重要, 这种精神的鼓励远比批评和惩罚要有效果。两周后的验收, 在刘老师的努力和全校师生的配合下, 我校的大型德育剧去年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D I比赛中荣获特等奖的优异成绩。再次, 校长善于发挥多层指挥系统的作用, 按程序办事, 抓大放小, 浮得上来, 沉得下去, 对于下层职责内的事, 宁观勿说, 宁说勿动, 以充分保护下层的积极性, 但遇到一些需要承担风险和挑担之事, 校长须挺身而出, 身体力行, 使教师感到校长可亲可敬, 是领导, 更是益友, 有话敢说, 有事敢做, 有责敢负, 从而, 营造出民主管理的大环境。

⒋立足于教师的发展,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学校管理不同于足球比赛, 不能只看输赢, 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 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 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学率及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 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 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 给教师贴上“优, 合格, 不合格”的标签, 把教师分等分级。而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立足于教师的发展, 帮助教师分析过去, 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

三、健全制度, 渗透人本管理

学校应当有健全与完善的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 应找到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并有机进行渗透。

1. 健全和完善学校基本制度

要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良好校风,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与人本管理不是“两张皮”, 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 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如同交通规则一样, 没有红灯的约束, 就不会有道路的畅通。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 只会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⒉建立“名师”培养机制, 隐入人本理念

“名师”的力量是无穷的, 名师哪里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成长的人文环境。因此, 学校制度建设应有利于名师式教师的孕育。如工作量标准的制定要考虑教科研的非课时性工作量, 以利于科研型教师的成长;质量、实绩的考核要有不封顶的政策, 以利于特色教师的脱颖而出;评优晋级优先于发展潜能大的教师, 继续教育的机会及经费的补贴优先骨干教师, 等等。这些制度无疑使榜样式的教师很快地成长起来。

3. 校长要以人本管理的理念创新管理策略

校长是学校的核心, 办学治校关键在校长。校长要以高尚的人格影响教师, 坚持公正无私, 特别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要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校长要善于“借力”, 营造民主宽松的工作环境, 集思广益, 让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 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和愿望, 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通过满足师生物质、精神和信息的需要, 增强学校管理活力。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 应注重使用非权力因素的柔性管理, 管理过程要由静态有序、自我封闭、等级严密, 转变为动态平衡、开放互动、团队合作。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9

一.诵读体悟, 感知其义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表明读者对文本读得越多, 想得越深, 感悟自然就越丰富。在古代, 私塾教育历来强调诵读, 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走进了文本, 亲近了作者, 与之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从而体会到了文本意蕴, 最终产生审美愉悦。可以说, 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课堂上如果没有琅琅读书声, 就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积极倡导解放学生的“嘴巴”, 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独立地读。诵读体悟, 感知其义, 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始门径。

当然, 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十分适合诵读, 我们要注意文本的体裁、题材、语言风格等。一般来说, 散文与诗歌语言优美, 是很适合诵读法的。如《春》《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等写景抒情的散文。古诗词更是如此, 千载而下, 得以流传下来的古诗词, 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教师只有让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 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使诗情画意浮现出来。“学生们吟诵诗文, 抑扬顿挫, 韵味无穷, 不仅可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 还可以广泛地积累语言, 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学生个人对一篇作品的读, 方法不一。一般而言, 文本可有“四读”:

1.初读———整体感知文本。初读如溪流渗透大地, 把握文本大意, 感受文本内容, 体验作者情感, 产生阅读灵感, 迸发思维火花。

2.全程读———全程精读文本, 包括助读资料。有些文章很深奥, 譬如生僻的古文, 鲁迅的文章等等, 这就需要借助辅助资料, 深入理解作品, 这样才能高屋建瓴, 品出作品的原汁原味, 消化文本。

3.思考读———带着问题读书, 读有所指。学生有自己的生活见闻、经验、阅历、体验, 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子曰:“诵诗读书, 与古人居;读书诵诗, 与古人谋。”那么如何与古人朝夕相处、情感交流呢?这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思考, 有自我的参与, 只有如此, 方能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4.鉴赏读——品味鉴赏作品的美。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包括精品语言和特色语言, 引导学生品味和鉴赏。鉴赏作品的美包括精美的语言、严谨的行文结构和多样的文体风格, 通过对语言美与灵性美的感悟, 学生能开发自我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 诵读是理解文本的基础, 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必要途径。

二.对话文本, 个性解读

对话文本, 个性解读, 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体验和个性解读。“语文文本的多样性及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

教学中唤醒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对话, 从不同的视角读出个性色彩, 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譬如阅读鲁迅的小说《祝福》时, 有学生看到的是没有人权, 没有民权,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勤劳善良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有学生感受到的是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并对这种悲剧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有的学生则深挖一层, 认识到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是它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毒害, 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

那么, 如何实现学生对话文本, 达到个性解读呢?我觉得“批注式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的评点就是一种批注式阅读。李卓吾评点的《水浒》、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 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 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毛泽东对《二十四史》的评注也是。如何做呢?首先是圈点, 在阅读时, 有一套自己特定的符号, 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 标出文章段落层次, 写出疑难之处等等。比如在生字上注音, 在需要解释的词语下加横线, 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 可促进理解, 增强记忆, 便于复习, 便于摘录、备查。其次是批注, 这是对文章的鉴赏和品评, 是高层次的阅读过程, 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运用的过程。按位置批注可以分:“眉批”即批在题目或页眉上, “旁批”即批在词、句的边上和书页左右侧, “尾批”即批在文段或全文的尾处。按内容批注可以分为注释、提要、批语、警示语、增删。“注释”和“提要”偏重于知识性, “批语”、“警示语”和“增删”则是读者与作者思想沟通的痕迹。按思考方向批注可分: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学生通过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同操作, 这样就会对文本留有印象, 悟有味道, 生有疑点。“批注式阅读”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最终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因此, 对话文本, 个性解读尤其要注意不可浅尝辄止。潜心会文是学生对话文本的根本, 教学中缺少这一环节或是淡化这一环节, 就会使阅读对话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尤其那些意蕴丰厚的课文, 更是需要有一番“涵咏”工夫。学生能否潜心会文, 决定着阅读中对话文本质量的高低。

三.互动交流, 升华建构

个性化阅读教学不排斥合作学习, 通过互动交流, 师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实施建议”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的过程就是一种互动交流。阅读行为的实质是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 “互动”是指课堂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 通过信息交换而发生的课堂交往活动, 它既是课堂人际关系的反映, 也是教学过程的活动形式之一。

在互动式的课堂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 使文本变成师生再创造的“教学媒体”。“阅读, 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 建立自己的思想。”对课文的解读, 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 允许学生课堂上“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抒发胸臆, 激情共鸣;让师生、生生之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使文本成为课堂再创造的“教学媒介”。自由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会在与教材、教师、同学的自由交流中绽放聪明与才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在讨论中对课文内涵的再创造中得到了体现, 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也在讨论中得到了提升。”

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实例片断。

在讲授《边城》时, 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互动:

师:桃花色的薄云同学们见过没有?

(学生摇头)

师: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 五月的黄昏是最美的, 天边的云彩有很多种颜色, 绚烂之极。

(学生惊讶, 对这一句简单的话兴趣大增。五月黄昏的温柔、美丽、平静在学生的记忆中激活。)

师: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你们有体会?

生1:我对夏天傍晚的热气最有体会。

生2:闻过雨后泥土的气味。

生3:听过杜鹃“布谷布谷”的叫声。 (边说边摹声,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接着抛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师:沈从文用他的记忆之笔让我们重回到边城的五月黄昏, 这样温柔美丽的黄昏翠翠为什么感到薄薄的凄凉而不是幸福?

(学生不语, 沉思。)

生4:可能由于孤独感, 没有人陪她, 爷爷要拉船。

生5:没有人懂她, 心思无从诉说, 因此感到薄薄的凄凉。

生6:引用《荷塘月色》中“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来解释。认为黄昏越美, 外界越富有生机, 翠翠越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 越加孤独。

(学生自己有了感觉, 火候到了, 教师才点拨, 总结。)

师:其实翠翠的这种情绪现代有, 在古代有, 将来还会有。古代文学里有一个特定的名词, 把这种情绪称之为伤春。“良辰美景奈何天”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面对美景却无可奈何的心事, 也是翠翠五月黄昏百无聊赖只好胡思乱想的心事;“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是杜丽娘对青春年华白白流逝的感叹, 也是翠翠五月黄昏攀不住日子的感叹;“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种”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忧郁, 也就是翠翠五月黄昏时薄薄的凄凉。说法不一, 本质相同。这就是翠翠莫名凄凉和哭泣的原因。

从以上例子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开放的教学观是互动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看到片断中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向导, 对于学生的突发奇想、不同看法, 教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或肯定, 学生在发现、探讨、争辩中张扬个性, 感受阅读文本的艺术魅力, 提高了审美情趣。

2.确立交流的主题是互动式阅读教学的关键。譬如在上述案例中, 就以欣赏小说中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对揭示主题意蕴的作用为主题。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10

个性化阅读主要有四个特点, 即自主性、创造性、体验性和批判性。如何针对其特点来开展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创设个性化阅读氛围, 让学生想读

在阅读活动中, 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 思想产生碰撞, 自然有一些独特的个性体验, 这些感受、体验或深或浅、或多或少, 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对此,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将其呈现、表达出来, 而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 要学会倾听, 以“尊重、信任、赞赏”的心态, 让学生享受到“读有所悟”的乐趣。学生只有感受到“我被老师尊重了, 我被同学欣赏了”, 才能激发他最大的参与热情。

平时教学中, 讨论往往是创设个性化阅读氛围的有效途径。讨论前, 只要教师善于组织中心问题, 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定能达到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一定能使学生的智慧、情感、思想产生飞跃。如笔者在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认真阅读文本,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反思, 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交流时, 学生大都答不喜欢文中的众伙伴。可是却有两名学生提出了相反意见:他们认为正是众伙伴的不友善行为, 让小亨特体会到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一路阳光, 不友善行为让他明白痛苦、孤独、无助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像这样以文本为凭借设计的问题, 给足了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 只要符合文本内涵, 言之有理, 都给予鼓励。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独特感受的过程中, 产生了阅读成功的体验, 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内部动机, 使学生真心喜欢阅读, 热爱阅读, 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学生又怎么会不主动去读、去悟、去表达呢?

二、指导个性化阅读方法, 让学生会读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对文章的意义世界作个性化深层次的开拓、补充和创构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已有的“主观存在”和文本的“客观存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直觉能力和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 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 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情感,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感悟, 首先教师要真正走进文本, 认真“备教材”, 并总结自己感悟的过程和途径。然后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给学生指点感悟的路径,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有疑处置疑、无疑处设疑, 以此培养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思维能力。

如《皇帝的新装》, 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 但要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本文, 培养想像思维能力, 则有一定的难度。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猜想故事 (读故事到一定段落后, 让学生猜想相关情节) !!———梳理情节、熟悉课文内容 (文中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 ———评价人物 (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两个怎样的骗子?) ———迁移拓展 (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不敢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情况?) ———续写故事 (皇帝回宫后会怎样?那两个骗子的命运又如何?) 。整堂课用猜读、多角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充分引导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 学生兴趣盎然。

三、呵护个性化阅读热情, 让学生读得好

实施个性化阅读, 首先,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读者, 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对象,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宝贵的阅读时间留给学生, 千万不能以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为诱饵, 把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 而应多设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里”“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等开放性问题, 去启发学生自主选择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 让学生乐意走近作者, 走进文本, 在阅读中焕发生命活力, 丰富精神世界。

其次, 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思维互补的平台。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与沟通, 让学生学会整理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 以达到生生间的思维互补, 又要扮演好自己的教学角色, 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重构整合, 通过生生、师生的思维互补撞击, 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由肤浅走向深刻, 由片面走向全面。

像《蜡烛》的主题, 学生大多不知从何说起, 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 原因是”的句式说话, 学生们感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及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的爱。之后, 我又问:“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主题吗?我们是否可将这一主题再推而广之?”学生们通过讨论, 感知到该文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真挚而深沉的爱, 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 这种情谊不分国界, 情同母子, 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个性化阅读呼唤教学策略 篇11

我觉得,过去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手捧教参教案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执行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长此以往,导致阅读教学效能低下:教师面面俱到,吃力不讨好;学生漫无目标,兴味索然。

针对此种现状,我开始了“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不同学生的阅读个性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独特的心理特征。

“个性化阅读”是在“三维目标”指导之下,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引导、梳理和扬弃。

“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教案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执行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的阅读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让我深深体会到原来学生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有时比教师还懂得多、钻得深,甚至不少生成性问题令我猝不及防,不得不与学生一道讨论、分析、探究、查找资料……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起、思维一旦被打开,语文课便枝繁叶茂,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有地生根了。

我认为,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营造民主和谐、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活动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绝不能越俎代庖,要给学生增加阅读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

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交流时只有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学识的限制,学生自然会产生体验的局限性,教师不能轻易用教材惟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当然,也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个性化阅读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解老师和学生之间尊卑长幼的“师道尊严”;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惠”。

二、以课文为例,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和独特的言语表现形式,在阅读文本时,不管融入多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

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

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绝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是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绝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的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教学设计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丰富阅读课堂的教学资源,展现自主的阅读新方式。

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课堂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课堂阅读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导”出来的,教师是“教学生学”的主体,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1.激情导趣,促进学生感受体验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激情导趣,增强感受,唤起体验,深化理解,触发创意,促进个性化阅读。例如:语言性强的课文,可安排学生自编自演朗读;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巧用电教,可根据内容选配背景音乐图画等,拓展愉悦空间;内容较为浅显的文章,可让学生互学互教互评等;这样的多样化阅读教学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相反,学生伴随着音乐、影像等进入学习情境,智慧的火花会不断被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递增,便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感受体验,变被动的接受为能动地自己学习,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

2.重视课堂互动对话,“引导”感悟文本

课堂阅读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课堂阅读教学必须重视互动对话,以推动个性化阅读。课堂互动对话包括“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时空互动”。

生生互动的课堂应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阅读质量。

生师互动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阅读能力的相互提高。

时空互动即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

笛卡尔说:“阅读所有好书好比同历代最出色的人交谈。”文本传达的信息,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代代读书人对原著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读者凭着自我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审美趣味,直觉经验,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寻找契合点,默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这一互动过程,其乐无穷。

我认为课堂互动交流还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课堂务必留给学生1/3的时间;二是舞台保障,要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机遇的保障,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要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巧设探究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巧设探究点,使学生的理解与文章的主题充分融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可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借此把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向新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审视。

其次,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以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再则,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追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激起认识的冲突,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样,学生个性阅读的创造力便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4.大胆整合教材,引进难度适宜的课外时文进行课堂阅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看,也需要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阅读材料。为此,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我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在不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的基础上,从每单元的文章中挑选一篇比较典范的文章作为精读范本。另选两篇作为略读,其余的作为自读。以腾出时间,引进适宜的阅读文本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质量。所谓问题意识即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的根据自身的体验、感受进行深入思考、联想与探究,提出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尤其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更应以提高问题质量,提高感悟能力、欣赏水平和思维的深刻性为核心,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始终。

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 篇12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倡导学生个性化写作

在现代社会中, 需要有个性的创新人才。对每个学生而言, 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替代的。在语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尊重其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写作知识与经验为背景,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因势利导, 倡导个性化写作。

首先, 启发学生以求异思维来分析与思考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 他们通常有较强的好奇心理, 有求奇求异的愿望, 因而, 在语文写作的遣词造句中, 常常喜欢运用一些网络新语, 或者较为时尚新颖的语句;在写作立意上, 也经常找一些独具风格的新奇素材, 以彰显他们的个性。

其次, 引导学生以审美眼光去感知事物。例如:教学“描述性写作”时,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人物素描图画, 让学生认识到画家可以通过图像来记忆身边的人物, 而我们可以用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使其他人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塑造的人物。这样, 让学生学会以审美眼光来感知身边事物, 以熟悉的事物展开写作联想, 张扬个性化写作。

二.合理设置写作情景, 引导学生个性化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 时刻都可形成写作情境, 不管是品读还是听说, 都可促使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积累写作素材。在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口头作文, 促使学生大胆说, 抑或指导学生摘抄一些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仿写名段名篇等。例如: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等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参观游览文章的写作, 让学生学会观察自然风光, 留心自然事物, 激发创作热情。

其次, 提倡各学科之间的综合写作。具体的写作教学, 常常与不同知识领域、不同能力有关。如思想品德课上, 某生活事件的辨析;历史课上, 某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写作的借鉴素材。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多视角感悟生活。如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重大事件、民情民俗, 家庭生活与生活话题等均可作为语文资源, 从而帮助学生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这样, 写作时就能够言之有物。

三.加强多边交流互动,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英国著名的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这表明, 我们应提倡分享, 养成与人交流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 平等对话, 促进情感态度的升华。在写作教学中, 每位学生都是叙述的主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任性而随意发挥。在语文写作的过程中, 各种环节, 如素材搜集、立意构思、起草列纲、加工修改等, 都应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以引导学生提升认知水平与能力, 从而帮助他们在写作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情感态度。“一花一世界”, 一个动作、细节、一句话语、一道风景, 都可以引发学生写作情感。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欣赏态度来鼓励学生将眼光由课本知识走向社会生活, 让学生进行大胆质疑与思维创新。

四.注重全员参与评价, 引导学生个性化反思

【显性化策略】推荐阅读:

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09-19

显性化管理07-18

显性标准07-16

显性课程10-16

显性06-03

显性价值07-01

显性知识07-05

显性教学08-01

显性教育08-22

显性05-15

上一篇:初中物理提问艺术下一篇:精神心理卫生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