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理念

2024-10-29

法律理念(通用11篇)

法律理念 篇1

摘要: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操作不当, 会直接对金融法律的应用效果造成影响。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 对整个金融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从运行方式入手, 根据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分析。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金融法律作为一种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对金融创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将以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点, 对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法律,管理理念

由于受到表现形式和规划方法的限制, 金融创新有多种定义, 由于金融领域中涉及到多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因此必须适应其应用现状, 在此基础上更新应用理念。从广泛意义上来说金融领域中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形式创新为准, 其中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等。基于两者间的关系, 需要从金融市场出发, 掌握金融创新涉及到影响因素, 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间的关系

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两者间存在很多问题, 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内容。以下将对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矛盾的统一体。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制度是矛盾的统一体, 相互依存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持续金融创新正逐渐推动在金融制度的逐渐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能有效的提升运行效率。但是在金融监管体制的制约下, 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必须明确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划, 必要时增加约束机制, 达到推动金融监管制度发展的目的。

2. 保证彼此的安全性。

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监管之间存在很多必然的联系, 提升金融效率, 能有效的提升金融安全。在处理效率和安全过程中, 金融法律通常以强制性为主, 在任何阶段都占据主导性的地位。由于没有安全作为提升效率的基础, 如果持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会直接构成安全隐患。

3. 相互影响。

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监管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金融创新对法律监管的表现趋于多样性, 包括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反作用给金融创新等, 如果两方面协调管理机制不明确, 则无形中增加了金融风险, 进而减少了金融法律监管的成效。其次金融创新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过程, 对金融法律的监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如何完善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监管间的关系

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差异, 因此为了处理两者间的关系, 必须明确两者间的意义, 突破原有管理形式的限制, 促进两者间的共同发展。以下将对如何完善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监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以金融在法律为金融创新的主要手段。

金融法律监管必须从金融监管方面入手, 金融监管指的是政府发挥主导性地位, 对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程序和应用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 做好自我监督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金融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及其他金融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形式, 如果涉及到相关金融活动, 则必须根据金融机构的相关形式和监督体系确定合适的发展理念。金融监管受制于法律制度的管理下, 由于金融法律制度不是比较简单的构成部分, 因此需要重视监督管理的形成方式, 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通过立法手段和司法手段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制度原则和应用方式进行管理, 在现代法制社会管理中, 需要从规则的连贯性、稳定性及协调性方面入手, 保证其朝着金融法律监管的方向发展。

2. 用新的理念指导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法律监管涉及到法律制度的制定和颁布, 在设置过程中, 必须保证监管管理机制的有序性。金融创新式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创新,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 由于不同的发展过程中, 金融创新起到了不同的发展效果。进入到金融发展阶段后, 必须重视双刃剑的作用, 随着金融发展制度的不断发展,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 市场经济是发展主体, 金融创新直接涉及到成本、风险转移和规避手段等, 必须实现金融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放松管理机制, 实现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配置, 在此种情况下, 必须按照效率优先的发展形势, 实现基本法律目标。但是在其他因素的影响, 对经济发展危机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打击, 主要体现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监督过程中, 如果没有设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屏障, 则会对社会本位主义的基本法律概念和自身价值造成影响。

3. 在创新语境下更新法律观念。

在金融创新实践管理过程中, 金融法律起到制约性的作用, 在效率和安全的双重管理中, 安全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约束性作用, 创新和监管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 必须坚定不移的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金融法律监管是金融创新的有力保障, 金融法律监管能有效的刺激金融创新, 金融法律监管必须对金融创新进行监控与引导。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式下, 金融创新和金融法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 在实践中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和法律监管之间必须建立桥梁, 并且能及时对市场发展形势做出应答。进而在实践中制定高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使其符合经济发展形势。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在发展过程中能为大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同时也存在很多内在风险, 因此必须将其和金融改革规范结合在一起, 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 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颖, 欧阳斌.金融危机背景下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冲突的法治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9) :80-82.

[2]李树生, 祁敬宇.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7) :90-92.

[3]杨天博.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12) :390-392.

[4]皮天雷.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解读[J].西南金融, 2011 (16) :300-302.

法律理念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A.程序 B.结果 C.过程 D.效果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9、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12、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5、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

A.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

B.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 C.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16、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7、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1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20、2004年11月10日,郝甲之子郝乙因无证驾驶郝甲的汽车被警察张某扣留。张某将汽车开往公安局时不慎将汽车撞坏。郝甲单独就损害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可能采用的理由是:()A.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B.张某的行为系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损害是由郝乙的行为导致,国家不承担责任 D.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2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2、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2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26、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2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法律理念 篇3

答:中国当代的法学教育从无到有,取得的成就不容否认,这一点不用多说。但是,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繁荣”主要体现为法学院数量的增加以及法学院赖以存在的学生人数的大幅扩张,法学教育呈现的是一幅“大跃进”的景象。我这里说“大跃进”,是说法学教育的虚假饱和,因为其中有一部分仓促上马或者改制的法学院系和专业本身并不具备从事法学专业教育的条件,还有一部分够“条件”的法学院校,在教育理念上、培养方式上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或者说教育理念和思维有待转变。

同时,随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大大增加,就业压力也相应增加了,而就业压力的增加反过来又影响到法学院日常教学秩序,进而影响法学教学质量。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论本科生、研究生几乎都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为就业做准备,或者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如律师证书、会计师证书等),或者在各种机构实习(非教学计划之实习)以获取就业需要的相关经历,或者奔波于就业市场。对于学校的课业,学生往往处于应付状态,上课反而成为学生的“兼职工作”。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法学院学生本该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又与实践脱节,用人单位不满意、学生就业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从目前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确实对现在的毕业生质量颇有微词。最近,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您对该计划是如何理解的?

答:首先要说的是,这个计划的启动适逢其时。现在所谓的就业“饱和”,也是虚假的,并不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表面上看,社会上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法律人才,但事实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依然缺乏。

卓越法律人才所具备的特征应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具有厚实的法学专业基础,具有处理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解决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

从历史上,法学这门学科从罗马法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法科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其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前提条件。法学教育主要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为学生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学习法律的目的在于执业。可以肯定地说,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法科毕业生从法学院毕业后应当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一个法科学生走向社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是他个人的失败;如果一个法学院的学生皆如此,就是这个法学院的失败;如果整个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都是如此,那就是法学教育的失败。说到“具有解决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现在的学生从专业和素质上讲,仅能从事一般性的法律实务工作,对于解决高端法律问题的能力欠缺,尤其是缺乏应对和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素质和能力,在国际法律事务中掌握话语权也是“卓越工程”要实现的很重要的目标之一。由于法科毕业生从事的是法律事务工作,因此,需要广博的知识,如具有较高的人文知识和素养。除此以外,他们还应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如经济学、财务会计、金融与企业管理等。作为一个法律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质,尤其是在执业过程中,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总体上说,卓越法律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的领导人才。这里所谓“领导型人才”并非指官职的大小,而是就其素质和能力而言。我们的法学教育在知识传授方面相对而言,做得还是不错的,但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方面就差一些,在涉外和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就更弱一些。

问:您特别强调了还处于薄弱环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应该怎么理解?

答: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文件中提到的“应用型”提得很好。从实际需要上看,法学教育更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化的训练。所谓职业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法学院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法学教育存在的基础。比如当事人来咨询,会先介绍案情。但当事人没有受过法学院的专业训练,讲述的条理不会太清楚,既要从“云里雾里”发现问题,同时要善于引导当事人将事实叙述清楚、完整、准确,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给出解决方案。这个要求,没有经过职业化的训练,是难以实现的。此外,就法论法提出解决方案只是一个比较浅的层次,法律工作者应该提出更优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在课堂上经常和学生讲,法学院的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只会告诉老板这件事情法理上不通,那件事情法律不允许。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应该是智囊型人才,要充当诸葛亮的角色,要能够在法学思维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老板的决策提供参考。当然,这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功力,不断提高修为。

问:那您说的法学的职业化训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通识教育有没有冲突?

答:法学教育恰恰就是一种通识教育,法学院本科生是不分专业的,即便一些政法大学设置了不同的学院,但法科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是基本相同的。同时我们也强调法科学生专业外的知识拓展和素质能力培养,譬如人们常说的人文素质等。

我们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必须以专业为前提,舍弃了这个前提也就谈不上通识教育。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法科学生从法学院毕业后要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只是夸夸其谈,大而化之。在这一点上,法学教育与工学教育特别相似,或者说,根本上是相同的。譬如,有些学建筑的学生从建筑学院毕业后,可以就建筑文化大谈特谈,但却不会设计一栋结构简单的楼房。法科学生毕业后,需要解决的是法律事务问题,面对的是人的生命财产,岂可学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所谓理论要联系实际就是这个道理。

问:您的意思是还是要回归到“职业化”的方向上,对吧?

答: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实就是职业化教育。法学教育不仅学习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注重技能训练。包括课堂的案例教学、校外的实践教学以及法学诊所和模拟法庭的训练,都是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技能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积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路径。法学院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很重要,譬如法律写作与法律推理这样的课程。我们的学生可能满腹经纶,但却不会制作法律文书,岂不悲哉。法律是经验,法律也是理性和逻辑。法科学生在逻辑分析能力也应获得良好的训练。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法学是文科,姑且不论这一认识是否正确,但将法学教育引入经院式的纯理论化的道路实在无益于法律人的培养。法学教育不具有“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情怀,而需要借助于工科背景,强调法学教育的理性、工具、经验与实验,将工科的这种训练思维和方式引入到法学教育中,才是法学教育的出路。

问:清华法学院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方面都有哪些特色和举措?

答:前面所提到的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都很重视,实施方面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实践教学;二是重视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我们称之为“脚踏实地,面向世界”。这两个方面其实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国际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引进和吸收了国外法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和促进了我们的法学教育。

问:请您先谈谈清华法学院的实践教学。

答:清华法学院非常重视职业化训练,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首先,在课程设置和讲授方面,我院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引导,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打造特色专业和品牌课程。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已获得“民法学”、“刑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三门国家精品课程,另有15门课程分别获评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其次,加强中间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培训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譬如,我院学生经过模拟法庭训练,多次参加各种国际法律比赛,如国际商事仲裁比赛项目等,均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我们自己也成功举办了“理律杯”比赛,延续到现在已有10年左右。我院开办诊所式法学教育也很早,这种训练锻炼了学生,为学生毕业之后法律执业提供了前期准备。最后,清华法学院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迄今为止,清华大学法学院共挂牌签约校级实践基地一个,院级实践基地11个。同时,我们还利用假期组织支队进行社会调查。清华法学院规模不太大,这样的实践平台保证了每个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此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研究,定期组织实践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学生与实践单位开展经验交流、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问:再请您谈谈清华法学院的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

答:我院是将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放在战略高度来定位的。清华法学院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全院90%以上教师拥有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学生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学生比例达到近20%。一方面,我院课程英文授课比例较高,英语作为工具语言深入到课程教学中。2002年开始开设的独具特色的“普通法精要”成为我院品牌课程。2005年创办的面向外国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的“中国法律硕士学位教育项目”(LL.M),吸引了众多海外学子。2007年我们申请到教育部“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为本科生组建了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班”,强化学生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国际商事与国际金融、国际环境与国际知识产权、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仲裁与国际争端等方面法律问题的学习和训练。这也是清华法学院为国家培养能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提升话语权的人才所作的努力。2009年,我院创办了第一份由中国法学院学生编辑、在国外正式出版的全英文中国法律学术刊物——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现已被Westlaw、Heinonline、LexisNexis等国际知名法学网络索引系统收录。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一套英文中国法教材的使用,已经出版二册,在国内国际法学界反响很好。另一方面,我院还积极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约有40%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通过交流项目到国外法学院进行为期一年或者半年的学习,国际班的同学100%可以出国交流。

问: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清华法学院今后还将进一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答:其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下一步的目标是整合资源,培育重点,形成多层级、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同时实现校外基地实习与校内案例教学、诊所教育和模拟审判的良性互动。其二,探索和尝试建立国际法学实践基地。目前,清华法学院的实践基地主要限于国内,今后我院将积极与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建立联系,开拓更宽视野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国际型法律人才实践基地,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机会和平台。

问:您理想中的法学教育是什么样的?

答:我认为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这一理念应该贯穿在法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譬如,在案例教学、诊所教学以及模拟法庭训练中,应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实习中,应有教学目标和规划,并应检查实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职业教育不应被诠释为“无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不是“浅薄”教育。职业教育恰恰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半瓶子醋”和“万金油”是满足不了的。譬如,现在法学院毕业生不仅可能从事传统的诉讼业务,而且可能从事非诉讼业务,尤其是在一些项目中,是与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如会计师、投行家、经理人等组成的团队一起工作,需要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与合作。这样的情形就是真正检验一个法律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时候。我们很缺乏这样的法律人才,很多诉讼和谈判在国际法律纠纷和事务中失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法律执业的需要,法学院尽量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但实践教学不能代替实践成长。我所谓的实践成长,是说一个法科毕业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需要较长的成长过程,就像将军总是要从小兵做起的。我们所期待的卓越法律人才,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千锤百炼。作为法学院,需要做的是为小兵成为将军做好准备。一些用人单位总是抱怨刚就业的学生没有社会和执业经验,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用人单位也要担负起培养人的任务,不能只是使用不知培训。

问:那么,您认为要实现您心目中的理想法学教育或法学职业教育,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答:前面谈的主要侧重于教学和培养方面,除此之外,目前我能认知的,可能还需要关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觉得应当对师资队伍进行结构性调整。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改变法学师资队伍中清一色学院派的现状,要有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良好理论素养的法律实务界人士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也应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应该鼓励并支持全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吸收更多实务精英加入兼职教师的队伍,聘请高层次的海外知名人士担任全职或兼职教师。二是法科学生是否应该直接从高中生选拔?我们说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的社会性、经验性很强,学习法学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和经验感知,是否适合毫无社会经验的高中生,确实是个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推行的“法律硕士”就是一项很好的法学教育改革尝试,学生年龄大一些,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社会经历,适合学习法律;而且是他们第二次自觉选择专业,应该是其兴趣所在和成熟考虑。尽管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个话题比较大,我只是提出来,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认真讨论的问题。三是一个技术性话题,比较微观一些,即法学院课程设计中往往将理论性很强的一些课程放在低年级。我个人觉得法科低年级学生应该先学习部门法,高年级再学习理论法学课程。

因为部门法最贴近实际生活,先让学生通过部门法的学习了解法律实际运作,再进行理论提升。也是说先将一棵棵树木展现给学生,有了一棵棵树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感知一片森林;但现在的做法是先给学生一片森林,初学者糊里糊涂走进去就出不来。有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甚至可以让学生决定是否在研究生的学习期间继续深造。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提升,才是正理。相应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课程设计具有强烈的“保姆式”情结,生怕某一环节考虑不周到,因而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其实我们的授课也有这个问题,学生的自主空间大为减少,一切都是学校和老师包办。这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此外,指令性公共课程也稍多了些,挤压了专业课程的空间,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

法律理念 篇4

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 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 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 在高职“基础”课中贯穿“知行合一, 以行为本”的教育理念, 可以促进《意见》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如今, “90后”学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与“80后”学生相比, “90后”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更偏向于个体而轻集体, 更偏向于物质而轻精神, 更偏向于现实而轻理想, 更偏向于时尚而轻传统, 这给高校育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 “90后”学生刚刚迈进成人的大门,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 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为此, 教育工作者更需把握他们当下的价值取向及相关学习特点, 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学生的学习劣势 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高职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 进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 在高职学生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上进心、求知欲, 厌学情绪比较浓。

高职学生的学习优势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距, 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 且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适应性都比较强。另外, 高职学生一般都对实习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上, 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上。但由于思想认识肤浅, 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因此,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 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模式, 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 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行合一, 以行为本”的课程理念

知行关系, 简言之, 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是“行”的理论储备, “行”是“知”的实践转化, “行”对于“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知识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为上, 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其结果才能体现出来。

但“知”、“行”之间不是直接转化, 它需要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 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知”、“行”之间是有效转化, 还是有名无实。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 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 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就高职学生学习而言, “知”是知识储备;“行”是实践;知行并进, 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扎实地学好知识。因此, 需要运用先学后教、案例讨论、习惯培养等教育手段, 引导、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环节, 增强转化的自觉性, 加快转化速度, 提高转化质量, 才能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导向正确的行为表现, 使之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知行合一, 以行为本”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既是理论课, 又是实践课, 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突出“基础”课的实践性, 在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时, 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 更要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 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 以人为中心, 把人放在根本位置上。因此, 从根本上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社会实践的探索者, 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先教后学, 促进知行合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发展,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地“先学”辅以教师针对性、引导性地“后教”, 最后配合学生练习和发散性思考, 才能真正做到从了解到理解的知与行的统一。教学过程可分为“预习—讨论—引导—练习”, 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 再针对未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 学生对较难和仍未理解部分进行问题设计, 并互相提问, 教师对学生的互问互答进行引导、点拨、讲解。最后, 教师再以练习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所谓“先学”, 并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 而是在教师简洁、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 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在进行引导时, 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 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所谓“后教”, 是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 教师不做过多讲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知识, 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进行讨论或让已掌握的学生讲解, 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必要的讲解应是精要而且有明确指向的, 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这样, 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 打破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生被动学的刻板教学模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讲的模式,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转换到“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上来,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将传统的“问答”变为师生之间的“对话”, 有效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 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 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 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 也更容易把握、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 从而将知识转换为行动前的理论储备。在教学中, 教师可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 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 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论语》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所谓“学习”, 就是指“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因为只有不断地“习”, 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地“习”, 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东西, 也只有不断地“习”、时时“习”, 才能“习”而成“惯”, 才能变“知道”为“做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导我们: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化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陶行知, 原名文濬, 后改名“知行”。所谓“知行”, 即万事一定“知道”在前, 而后才有“行动”, 因此, 这两者的关系应是“知”在前, 而“行”在后。但他后来发现, “知道”相对容易, 最重要、最关键的应是“行”, 而世人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行”。于是, 为了警示世人, 他最终将“行”置于“知”之前, 把自己的姓名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讨论, 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 从而使案例教学有效起到促进知行合一的桥梁作用。

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 学生仅仅理解和掌握知识还不够, 最主要的是要落实于行动。行是知识、能力、觉悟的集中表现, 在这方面, 理论教学后还要注重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 以期培养习惯, 形成自觉, 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为了使学生坚持下去, 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注意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例如, 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 要求每个人践行其中的某项具体内容并谈体会, 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在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时, 为了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可动员学生给学校、班组和教师提建议, 并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进考察, 还可制定行为考察表。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爱民及前途、理想方面;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及成绩;法制观念;集体观念;恋爱观念;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状况;体育锻炼等。上述各项都有具体内容, 各方面的表现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通过考察, 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总之,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环节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切实提高。

综上所述, “知行合一, 以行为本”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先学后教, 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案例教学, 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习惯培养, 理论落实于实践, 是高职“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三个方面。实施“知行合一, 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知行统一。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 根据新形势、新变化, 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士渊.知道更要做到[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法律理念 篇5

曹志任建新出席开通仪式张福森对做好网站宣传工作提出要求

本报北京6月27日讯(记者吴坤)由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和本报联合创办的中国普法网()今起开通。开通仪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出席开通仪式。上午9点45分,曹志副委员长按下按键,正式开通中国普法网。

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主任、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在开通仪式上讲话。他说,198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国已经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初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实践的转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今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1)8号文件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议》,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宣部、司法部前不久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中国普法网的创办,是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福森指出,创办中国普法网,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工作不仅在内容上要进一步丰富,在形式上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是不断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今年是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的启动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中国普法网的创办,为“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将起到积极作用,是我们对法制宣传形式进行创新,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加强互联网上的法制宣传,也有利于向国外全面、及时地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成就,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张福森说,中国普法网是一个新的宣传载体,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不断提高普法网的宣传水平。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打好网上法制宣传的主动仗。这是做好中国普法网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要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宏伟目标,立足于建立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立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网上法制宣传。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对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与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西部开发及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三是要着眼于“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网上法制宣传的质量和效果。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的目标,努力发挥网上法制宣传的优势,办出普法网的特色,不断提高宣传质量,真正使普法网成为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阵地。四是要加强网站自身建设。要建立一支网络法制宣传联络员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并对人员和设备予以必要的支持。总之,要努力使网上法制宣传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总编辑陈应革在开通仪式上介绍说,中国普法网创办单位是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和法制日报社,这就保证了中国普法网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中国普法网设有普法中心、法制新闻、法律法规、网络学法、法律生活、在线律师、公证要揽、监所视窗、人民调解等9个频道,近五十个栏目。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吴恒权,文化部网络文明指导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徐文伯和中央宣传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通仪式并讲了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法律界、新闻界、网络界的代表共一百五十多人出席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由司法部副部长胡泽君主持。

中国普法网开通仪式现场

曹志副委员长按下按键,正式开通中国普法网

法律理念 篇6

关键词:经济管理律行为 可持续发展理念 功能作用 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推广开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而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公平性、和谐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等。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研究

所谓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就是指以非盈利组织、政府以及公共企业为主体的公共机构,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其内容包括制定决策、规章制度、指示、监督、命令以及处罚等。依据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分为地方性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与中央性的经济管理法律行为。

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是根据所存在领域和法律依据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金融管理法律行为、财税管理法律行为、产业管理的法律行为、竞争管理的法律行为以及行业管理的法律行为;二是根据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可以将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划分成地方经济的管理法律行为与中央经济的管理法律行为等。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行为标尺、行为指南,是国家有效管理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约束作用与促进作用。

2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的研究

2.1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内涵的研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思想内容:一是公平性,即代内与代际公平的统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和谐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界的独立性价值与意义,适当地吸收自然生态中心主义的科学合理因素;三是系统与综合性,即运用系统化、综合性以及全面的观念看待问题,政府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与资源所具有的承载力。

2.2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功能作用的研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有效纠正经济个体理性的狭隘性与短视性难题,从而有效避免经济集体的无理性,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政府通过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方式介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有助于有效纠正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现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三是有助于吸纳生态中心主义中的合理内核,超越人类自身的中心主义理念,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3 针对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理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施研究

3.1 措施之一—采取措施充分运用财税的管理手段

要充分运用财税的管理手段,首先要在国家税收层面上,建立并完善环境、资源能源税的体系,根据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自然属性、损害成本等因素的差异性,施行有差别的税率;其次是在国家财政支出的层面上,在财政预算当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采取奖励、补助或者财政贴息的方法来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2 措施之二—采取措施发展通信与信息技术民族产业

要发展通信与信息技术民族产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政府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政手段与财政手段加大对通信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绿色经济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坚持“引进来”的原则,将国外的标准当做标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任何一样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最高限度进行具有差异性的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这两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国家采取反垄断对策有效避免民族企业在产业链低端被无形压榨,而且有助于避免一家企业完全垄断技术标准。

3.3 措施之三—采取措施发展绿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要发展绿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明确绿色新兴产业与产业绿色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空间布局等,从而有效引导新兴产业选择科学的技术运行路线,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同效益;二是要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来选择重点发展的领域与产业,同时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相联系,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

3.4 措施之四—采取措施充分运用金融管理的手段

要充分运用金融管理的手段,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绿色抵押等新型的环境金融产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因素吸收到投资、贷款以及风险评估流程中;二是要采取措施强化我国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乃至中小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其中可以发展的银行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等;三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金融循环经济制度,将环境信息作为考察排污企业金融信誉与信贷的主要参考标准,对于违法的企业办理银行贷款业务时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经济管理法律行为的内容包括家庭、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经济事务的管理以及国家对经济事务与财产的公共管理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与发展,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舜.关于经济管理法律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若干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3).

[2]史际春.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Mohan Munasinghe,Jeffret Mcneely.Key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M].New York:The 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s,2008.

[4]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法律理念 篇7

2013年5月份, 打工者张杰与工友发生口角争执进而殴斗, 张杰被打成轻伤, 案件审理后, 张杰对法院判决表示不服, 但又不知如何解决。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 春节将近, 自己的生活却没有着落, 张杰整日忧心忡忡, 一日, 他路过检察院门口,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他走进了控告申诉科的群众接待室, 控申科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他的情况后, 耐心细致的向他讲解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并向他解释道, 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刑事司法补助, 听着检察官的答疑释法, 张杰紧缩的眉头逐渐舒展开了。随后, 他向检察机关提起刑事申诉, 由于该被害人被打成轻伤, 暂时失去劳动能力, 生活陷入困境。该院控申科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其申请刑事司法救助, 在当事人提出刑事司法救助申请后, 控申科干警加快办案速度, 压缩办案时间, 主动上门服务, 最终在春节前将8000刑事司法救助款送到了张杰手中。事后, 张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这个年我算是过去了, 没想到检察院的服务这么贴心。”

这只是大港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理念创新驱动服务升级的一个小小写照。近年来, 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始终将控申窗口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牢固树立“便民、利民、为民”意识,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 规范办案行为, 提高办案质量, 切实维护司法公平公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落实“有理推定”理念, 升级为民服务标准。该院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 脚踏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让群众满意在检察院, 在全国检察系统内率先提出了接待来访“有理推定”理念, 即在人民群众的诉求被确定为无理要求之前, 检察工作人员一律按有理对待, 积极进行调查、了解、核实, 以事实为根据, 高效、高质地予以妥善处理。“有理推定”理念解决了接待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群众沟通渠道的畅通有效维护了群众权益。

二是树立规范服务理念, 更新便民服务举措。为实现各个工作环节运转有序、权责分明、监督有效、评价准确, 该院以规范化管理试点为契机, 从细处入手, 着力抓好制度体系的建设, 制定并完善了《来信处理工作操作规程》、《接待来访工作操作规程》、《接待来访工作操作标准》等文件, 规范了来访接待、案件办理等工作程序,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为了强化接待人员的接待责任心和接待工作的规范化, 该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信访接待室全程监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彰显执法为民理念, 开通利民服务通道。为便利群众来信来访, 该院配备了应急药品, 允许来访者大件物品寄存, 开设了残疾人绿色通道, 以实际行动让来访者体会到检察机关的温暖。

做到检务充分公开, 将《信访投诉指南》、《举报控申工作组织机构》、《来访须知》等10余项检务公开规章规定上墙。同时安装了检务公开触摸屏、举报电话及计算机自动受理系统, 既方便群众来访和举报, 又优化了接待环境。在热情接待、耐心释法的前提下, 根据来访群众的不同诉求, 分别发放举报告知书、信访告知书、刑事申诉赔偿告知书, 并针对其不理解的规定、程序进行一次性、明确、充分的讲解。

法律理念 篇8

1. 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源于罗马法, 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 并且也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1即过错是加害人承担责任的基础和依据。

2. 过错推定责任

在我国, 绝大多数学者不赞成过错推定成为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 他们或者根本否认过错推定是一项归责原则, 或是认为尽管它可以成为一项归责原则, 也不是独立的归责原则, 而是依附于过错责任原则的一项补充原则。

3. 无过失责任原则

侵权行为法上的归责原则, 与过错责任相对称的是无过失责任, 即在法律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 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都必须对所发生的损害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4. 严格责任

根据《牛津法律指南》, 严格责任是“指一种比因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而须负责的通常责任标准更加严格的责任标准, 责任产生于应该避免的伤害事件发生之处, 而不论其采取了怎样的注意和谨慎。但它不是有时由制定法设定标准的绝对责任, 即使承担严格责任, 仍有某些有限的对责任的抗辩, 不过已经尽到合理注意不在其列。

5. 公平责任

对于这个归责原则的独立性问题, 由于学界对其还存在着巨大的意见分歧, 在这里就不加讨论。至于它的适用范围, 在《民法通则》当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法条, 即《民法通则》第132条、第129条和第133条。

(二) 经济法理念下传统归责原则的外在缺陷

尽管传统的归责原则在传统法域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归责原则立下的功绩仍然无法掩盖其先天具有的缺陷, 而这些先天缺陷正好对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构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以是否将主观方面引入归责为标准, 可以把传统归责原则分为过错归责和无过错归责:

1. 过错归责原则的先天缺陷和有益启示

过错归责是以责任主体是否存在过错来衡量责任主体应否承担责任的, 在确定了责任主体应承担责任后, 以过错的大小为标准来衡量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多少, 即无论是确定是否要承担责任, 还是确定承担多少责任, 过错归责都是借用了一个标准, 那就是主观标准。

⑴先天缺陷

过错的归责基础是行为人对于损害的发生, 原来有预见的可能性, 但因主观意思的欠缺, 以致于违反了行为人应有的注意义务而未能预见, 简单地说就是“应预见能预见而未预见”。这一判断是根据行为人个人的主观能力而定的。

过错责任原则通过对具有主观恶性的过错进行惩罚, 实现了法律责任的正义价值, 同时也促进了被损害利益的恢复与补偿, 在私法领域内成为一项基本的归责原则。但积极的作用弥补不了“主观过失论”存在着的先天缺陷。其一, 过失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根本无法观察、测量, 既便今后科学技术发展, 能有工具来观察、测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但行为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在诉讼中已不复存在, 其时, 损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 损害结果也已经出现, 能观察、测量的心理状态仅是被测量时的“心理状态”而非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其二, 一旦离开人的行为, 根本无法恰当地描述所谓的过失以及注意等心理状态, 过失的概念本身就是对行为的评价。2因此, 过失责任原则在理论上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在实务中也缺乏操作性。

根据过错责任原则, 原告须要证明被告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尽到“合理注意”的义务, 因而其行为构成疏忽, 才有可能胜诉。但是, 对一不拥有足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不具备雄厚的财力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调查的消费者来说, 这是非常困难的, 在道义上也欠公平。在环境侵害领域, 过失责任原则的不足更是一览无余, 环境侵害的发生往往涉及深奥复杂的科技知识, 生产者所用的原料、工艺及排放物的成份, 为普通人无法知晓又具有缓慢性, 以致证明行为人的过失极为困难, 而且环境侵害常常是经过多种因素长时间的复合积累以后, 逐渐形成, 也许这多种因素中的每一个排污行为或环境开发行为都是合法的, 很难归咎于过失, 而且合法的排污并不能保证不造成损害。另外, 环境侵害对受害人来说是不可回避的, 它危害面广, 受害人多, 后果严重, 对社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 面对这些情况, 严守过错责任原则对受害人明显保护不力。

⑵有益启示

以上的分析给了我们二个启示:

第一, 主观标准在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中是不适用的。

第二, 在构建经济法责任归责时, 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 一个是采用何种标准来确定责任主体是否要承担责任, 另一个是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承担多少责任。

2. 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先天缺陷和有益启示

无过错责任的理论基础是对危险来源的特殊注意义务, 它所规制的是对危险源具有控制力的责任主体。这种被赋予了特殊的注意义务的危险可以理解为, 危险对不特定范围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高, 危害后果很严重。因此, 对危险有控制力的责任主体的规制就应当更加的严格, 《民法通则》当中规定的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 都是具有这种潜在的危险性的。

⑴先天缺陷

无过错责任采用的模式是通过特殊的注意义务和法定的免责事由的共同作用, 来确定责任主体是否要承担责任的。但是, 对于应承担责任的责任主体到底应该承担多少责任的问题, 这个归责原则就显得捉襟见肘。过错归责原则在确定是否要承担责任和责任多少的问题上采用的都是过错标准;而在无过错归责当中, 在确定是否要承担责任的问题上采用了危险致害标准, 那么在确定责任多少的问题究竟要采取什么标准呢?只能是按照危险实际造成的损害来衡量责任主体要承担多少责任, 但是如果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潜在的, 甚至是潜伏很久的情况下, 这种实际损害标准就很难适用了, 而经济法责任领域, 这种潜在的、甚至潜伏很久的损害比比皆是。

⑵有益启示

由此给我们的启示为:潜在的危险程度与对责任主体的规制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找出一种在确定责任量当中的比例关系和衡量标准也是构建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通过对传统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和反思, 总结出其先天缺陷和精华, 进而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最终提炼出对构建经济法责任特有的归责原则有借鉴价值的理念。

关键词:过错归责原则,无过错归责原则

参考文献

[1].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51页.

法律理念 篇9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 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谋求营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 而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其他主体利益的义务。由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公司绝对营利性目标的一种修正, 公司的社会责任也可以被称为公司的社会性或公司营利性性质的相对性。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特征

第一,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公司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统一体。一项具体的公司社会责任往往包括了公司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两方面的内容。例如, 环境保护是公司的一项具体的社会责任, 公司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标准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是公司的法律义务;公司比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 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这又是公司的道德义务。这意味着, 公司的环境保护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统一于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之中, 共同构成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这一具体的公司社会责任形式。

第二, 公司的社会责任的主体既可能是公司本身, 也可能是公司的控制者。在通常情况下, 公司社会责任的主体是公司本身, 因为它是通过法律拟制而被赋予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依法具有对外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但在公司内部, 公司的重大事项除法律或公司章程另有规定者外, 均由股东会作出决定, 并形成公司的决议。因此, 如果公司是由大股东控制的, 那么大股东就必须对公司的行为是否符合公司社会责任负责。

第三, 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公司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为公司义务的相对方。那么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这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 凡是能影响公司活动或被公司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等, 全都可纳入此范畴。第二种看法认为, 凡是与公司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种观点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而通说则认为, 这些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是指在股东以外, 受公司决策与行为现实的和潜在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的一切人。具体包括公司的雇员、客户、债权人、上游供应商、当地社区居民等。在公司社会责任倡导者看来, 因公司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中存在利害关系, 故公司对他们的利益负有维护和保障之责, 此种责任即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也便成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对方。至于公司的股东也是重要的公司利益相关者, 公司对他们负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直接责任。然而, 公司对股东所负有的利润最大化责任是公司的经济责任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而不是所谓的社会责任。因此股东应是公司经济责任的相对方而不是社会责任的相对方。

三、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一) 预防公司滥用经济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司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以聚集结合的最佳, 也是最大的场所, 是对全社会经济资源予以配置的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 绝非合伙、自然人独资企业所能比拟的。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看, 公司的经济力量只会越来越强, 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公司集中。据统计世界500强的财富就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而且, 一些跨国公司的实力, 就可以和一些小国家的实力相提并论。有些公司排挤中小竞争者, 使他们无法与大公司公平的竞争。从而使他们无立足之地, 破产、倒闭的小企业无法生存, 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较大的公司有很大的责任, 因此说公司对社会的影响会日益增大, 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就可以预防公司的经济力量, 被人为地滥用来损害社会利益。有些公司以“合法”身份大量出现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如:专以捞黑钱为目的的合办行政性公司。有些公司以筹集资金为名, 以高利润为诱饵, 利用社会公众追求低投资高收益的心理, 骗取巨额资金, 供少数人挥霍。公司的这些现象不彻底根除, 必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经济规律, 破坏经济秩序, 影响公司制度的健康发展, 阻碍经济的顺利进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二) 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 公司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加上市场经济下公司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利益相关者单凭自身微薄分散的力量无法与公司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抗衡, 因此公司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去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而且在中国, 消费者买假货、债权人拿不回自己的债款的事情经常会见之于报端。所以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 完善公司立法, 规制公司行为便显得特别重要。

(三) 有利于公司的健康、长远的发展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会不会导致公司经营的低效益呢?这是学者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在美国, 绝大部分的学者把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核心特征。认为一个公司的持久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协调工作的结果, 它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提供者的贡献。因此公司治理结构还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并且鼓励公司和利害相关者之间就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护企业财务健全进行积极合作。当代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表明, 物质资本对公司的发展作用日益减弱, 人力资本, 尤其是掌握各种复杂的专门知识的人力资本更能决定公司的兴旺发达, 公司职员所拥有的高素质的劳动比物质资本更为稀缺。因此不应简单地把公司看成是“股东们的联合体”而应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日本学者大隅健一朗也认为, 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现实上, 股份公司都是股东利益、公司债权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各种利益的错综物。同时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 其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其他利益者的制约。1984年著名管理学者Freeman在他的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里, 第一次把利益相关者分析引进管理学中, 并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而且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健康的企业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另外, 他还认为处理好公司、股东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社会声望, 提高公司的调案和反应能力和增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像世界上一些发展较好的公司, 如通用公司、海尔公司, 它们就十分重视在公司与员工、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它们提供优秀的个性化服务, 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来。因此, 适当地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不仅不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导致公司的低效益, 还会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从而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强化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

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提到公司的社会责任或者利益相关者的问题, 而只是在相关法条上有所涉及。因而,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进程, 明确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相关规定。

(一) 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对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放在有利于公司社会责任落实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上, 其中, 建立职工参与制度又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工作。落实公司社会责任, 保护债权人、非控股股东、员工的利益, 在治理方式上应主要采取当事人自我实施模式。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 其中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也是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一项主要保障措施。虽然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主要被视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的一种法律措施, 但事实上, 其适用效果已超出对公司债权人群体的保护, 而囊括对公司有关的其他利害关系群体的保护, 例如, 一些公司在利润目标的驱使下, 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攫取高额利润, 致使当地居民遭受严重损害。如果仅根据环境法或侵权赔偿法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一般场合下即使将该肇事公司的全部财产都用于赔偿, 也难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而根据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就可以追究肇事公司背后的控制股东的责任, 以更好地救济受害的当事人。

(二) 建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没有一套比人类良心更强大有力的奖惩制度了, 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制度都不可能很好地运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设计出强有力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鼓励公司自愿、全面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公司内部, 可以把经营者的报酬与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联系起来, 并作为考核其绩效的标准之一。约束机制方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 应当被推广到公司从事商事违法行为的所有场合, 以保护受影响的非股东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而非股东的社会利益代表也应享有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起诉权。

(三) 以非强制性规范为主, 授权公司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

鉴于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现状, 以及企业改革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剥离传统上国有企业负担过重的社会责任, 我国若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则采取强制性规定, 其可行性和必要性都存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方面, 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作用有限———通常都没有明确的执法主体, 加之民商事法律的消极性, 使得它们的法律效力的发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依靠当事人的告诉行为, 其实际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实际接受程度;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我们面临着竞争性市场环境缺乏, 保护投资者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社会信用机制低水平运行的现状, 而且司法系统和行政系统执行法律的公正性和效率性还亟待提高。因此, 我国的公司立法在设定公司社会责任时应仅作授权性原则规定, 其具体实现还应有赖于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配合、保障。

尽管公司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且这种理念在我国《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规章中也有一定体现, 但公司作为营利性组织, 其基本功能只能是作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 如果法律过份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 并将此作为公司及其经营者的一般性法定义务, 很容易使公司异化为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组织, 最终不但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 公司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者的作用也将大大弱化。因此, 我国应对公司社会责任立法普遍化的主张抱持谨慎态度, 并且仍应坚持公司营利性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施天涛.公司法论[M].法律出版社, 2005.

[2]刘俊海.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A].商事法论集第2卷[C].法律出版社, 1997.

[3]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 2002.

[4]陈明添.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的修正[J].东南学术报, 2003, (6) .

[5]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法律理念 篇10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今天差不多一百多年了,它在发展历程中,曲折坎坷,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遭受过挫折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的思想创举,在它的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跟着发扬光大,前后历时几十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在新中国社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知识和中国社会实际国情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法治的研究探索并实践执行,同时也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坚实基础。中国当时也制定出台了不少法律条例来巩固革命成果,其中以建国初期的宪法大法最为著名。这一阶段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问题有所涉及,有一定的政治空间局限性,所以很大程度上,法律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工具。另外也为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探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奠定了后期的理论积累与实践基础。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研究。随着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开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由此进入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总结中国法制建设经验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时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即坚持法治民主和法制建设。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各项立法,制定出完备的法律法规条例,确保广大群众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法律思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求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后来社会发展,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改法制为法治,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根本准则,并记入中国宪法。到了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经过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已经适应时代社会法治的需要,充分展示马思主义法律思想强大的内涵及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来源于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社会经济

法律从属于社会形态,不是绝对的独立,而是相对的独立。从表面上来看,赋予法律的决定力量来源于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简要概括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另外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方面包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另一方面又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二)从广义方面来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原则、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共五个方面

1.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制社会的基本方针,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核心,也是我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等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实现民主的法制化社会化。通过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行使,对社会进行监督与限制,保障人民权利不受侵害。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社会民主为前提,以权利制约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秩序状态和社会活动方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有关依法治国的理论理念,是各项立法依据的主导思想,是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演变。法治理念是法律制定的来源,有什么样的法治思想一定有什么样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的理念还包含着人民民主,树立法律权威,法制完整,权利制约等内容。

2.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价值根基和精神实质,指导法律制度的价值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倡导人的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从根本上展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不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另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也已经把保障人权作为内在的衡量尺度。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这需要我们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各项立法。

3.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目标是公平正义,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倡的“公平正义”,就是利用法治来平衡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人民与其他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关系,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遵守法律的规定,公平行使自身权利,履行应担的社会义务,并享受权利承担责任的同时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个方面来说,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素:社会法治理念实质内容是执法为民,法治理念的价值体现是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是对公平正义的实质约束,公平正义是对执法为民的社会实践保证。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反对特权主义、霸权主义,禁止民族歧视不平等待遇等等。另外,及时高效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做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消耗提高效率等。公平正义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就是要把握整体局势,紧紧围绕大局,保障社会主义全面的建设,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本身就是人民意志的反映体现,因此依法办事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就是服务社会大众,服务整体大局。服务大局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责任,另外,它也是针对中国社会法治正处于转型期,同时面临复杂情况而对社会法治建设特别强调的要求。坚持各决策战略都要以大局为重,具体行为要落实到各单位部门,从全局出发,紧跟社会潮流各方面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

5.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做到: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还有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我们的最根本指导,中国法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领导旗帜,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足中国独特的经济制度社会发展现状,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种法律优秀成果,完善中国自己独特的司法体系,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选择顺应社会历史发展,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进步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到依法治国根本方略的落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盛衰,关系到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才能保证民主的法制化,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站在中国社会实际国情基础上,针对我国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做指导,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发展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法。而且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毕竟是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状的思考,未来社会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西方社会生活有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全部照搬抄袭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要探讨适应中国社会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法学范畴内的分析。解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法治理念的背景;另外也解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试着分析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法制,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2006(12):3-101.

[2]张福森.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42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1471.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2-1071.

法律理念 篇11

1.1西方主要思想家对全人教育的认识在西方, 全人教育最早应从古希腊开始,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到工业革命的发展, 最后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例如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在知识之上的“完人”, 提出“美德即知识”, 重视对知识的探求、对美德的培养和对健康的提高, 这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工业革命以后, 卢梭主张教育培养自然人, 将教育的重点回归到人的主体性上, 并且第一次把儿童提升到教育的中心地位。与此同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绝对需要的条件, 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 使得人通过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 更与当今社会的教育目的相吻合。

1.2中国主要思想家对全人教育的认识其实并非全人教育在西方的历史长河中产生深远影响, 遥远的东方,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教育的界定在某些方面和西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一些教育思想家的观点中也渗透着全人教育的理念。例如《论语·宪问》中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为己”就是说学习是为了彰显人的自身价值, 而“为人”则是说要迎合他人或外物而学习, 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中所说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孟子“大丈夫”的道德人才思想等, 都可以看出先秦哲学家的教育观都重在培养完整的人格, 这与古希腊的教育十分相似,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 也正因如此, 学术界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简言之, 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2 民办高校实施全人教育的原因

2.1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陷入困境近两年, 公办高校连续扩招, 民办高校发展迅速, 这使得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日益突出。对于民办高校来说, 生源就是生命, 所以很多高校把每年6月份招生工作看作是重中之重。进入6月份, 各高校进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全校师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投入到这场紧张的生源大战之中。

其次就是就业问题。在民办高校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理论, “毕业等于失业, 读书无用, 随便念念”。这更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授课的困难, 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2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充斥着民办高校1985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但提起素质教育落实难, 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有专家形象地用“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 来形容人们的纠结与无奈。如此这般, 就陷入一个素质教育人人期待、却人人无力, 应试教育人人声讨、却人人助推的“僵局”。民办高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大浪淘金之后被筛掉的”、“过百万人的独木桥时被摔下来”的学生, 成绩不是他们的优势, 但除成绩之外的能力和才华是不可否认的。所以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在素质教育推行困难的当下, 要将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相互融通与借鉴, 走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发展与前进的道路。

2.3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的影响90年代中期, 台湾以“全人教育、温馨校园、终身学习”定位为教育主轴开始, 全人教育理念逐渐为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接受, 并日益成为台湾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很荣幸西安培华学院的教师在2014年7月赴台湾中原大学学习考察, 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健全人格教育。这一系列的交流与活动已经证明, 民办高校实施全人教育势在必行。

3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由于课程性质主要以原理、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为主,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基本属于“灌输式”教学, 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为主, 注重教师的主导性, 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基本抱以考试不挂科的心态来课堂学习, 完全不理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用意。

面对以上问题, 西安培华学院针对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特点,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思修》) 这门课的基础上自编了一个教材《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之路》, 此书是一本解决学生实际情况, 让学生迅速转变学习思想, 端正学习态度, 学会做人、做事, 正确处理学业、生命、爱情和就业等关系的教科书。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期望值并不高。

4 对全人教育在民办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具体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4.1投其所好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 个性更加明显, 对这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上《思修》时如果一味地去灌输一些和他们性格不符或是让他们感到麻痹的思想和知识, 那么这门课是失败的。必须抓住学生的心, 让他们知道老师懂我, 理解我, 这样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所以在前几次课堂上笔者会尽可能地让学生说话, 让他们谈上大学的感受, 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了解他们的喜好, 然后再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去备课, 找资料, 之后在课堂上以一种互相学习的精神去探讨存在的问题。这样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学生与教师之间从而建立起一种开放而平等的学习群落。

4.2细心观察《思修》是每个大学生必修之课, 无关乎专业、无关乎文理。所以对于教师来说, 你的授课对象可能是文科生, 也可能是工科生, 那么你的授课内容也要随对象的改变而做出相应地调整。对于工科生来说, 授课中多涉及一些情感、直觉、审美和精神潜能开发的内容;对于文科生来说, 多涉及一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数学兴趣和增强逻辑思维的知识、提高其创造力。

4.3重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之后, 教师就可以大致把握授课对象呈现出的特点,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实验。在授课一个多月后, 笔者选择了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 给她们一个月的时间,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次作业, 作业的形式不限, 但作业的内容要涉及《思修》课本中所讲的章节, 并且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谈你学到的感想, 二是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这个作业可以考察学生动手、动脑、知识、创新各个方面, 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学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这次作业上的, 作业形式多种多样, 多媒体、微电影、书册等等, 同时也写出学生对这门课和对老师的感受, 这对笔者今后的授课是一份巨大的财富。

4.4变革标准化考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学生对其期末考试通常会寄托在老师最后一节课划的考试范围上, 或是将其他同学整理出来的考试资料倒背如流, 所以在考场上小抄、作弊经常可见, 分数完全考察不了大学生的学习程度, 反倒是一种学识标准的沦丧。因此我们变革这种标准化的考试, 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从其他角度、其他形式去检验学生的知识, 考察学生的能力, 培养多方面的“全人”, 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4.5加速教师成长全人教育虽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但其实真正受益的还有教师。在没有全人教育理念渗透时, 教师的备课很局限, 方式很统一, 知识宽度仅限于某个专业领域。这就需要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自己, 拓宽自己的学识领域, 跨学科的学习和整合知识, 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使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

5 小结

我国的民办高校需要有一种存在的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培养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而是应该培养出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胸怀、健全人格、放眼全球的合格毕业生。落实实施全人教育理念必须从观念、能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着手, 同时也要从各个方面全面推动方能奏效。如何使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会贯通, 如何使民办高校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人民出版社, 2010.

[2]《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之四:“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素质教育如何推进”[N].光明日报, 2012年7月12日.

[3]谭敏.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评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08, 6 (4) .

上一篇:选拔方法下一篇:在线审计服务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