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工程建设

2024-05-24

LTE工程建设(共12篇)

LTE工程建设 篇1

0引言

由于目前LTE的频段主要集中在1.8G及以上的频段,空间绕射能力差,覆盖中的空洞较多,而LTE移动网对网络的连续性覆盖要求又比较高,但城区选址的难度又越来越高,这为LTE移动网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难度,成为困扰LTE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好在目前各个主设备厂家都提出了比较多的新的设备形态,为我们解决这个建设难题,提供了比较多的选择。

本文结合目前出现各种新设备,结合不同场景的建设需求,对集中创新的LTE移动网工程建设方式研究,提出了新的建设思路,为LTE工程建设的顺利高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1宏微协同解决LTE深度覆盖

从目前LTE网络开通后的DT测试和投诉情况看,反映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概括为“底层困扰”,即在道路沿线的商铺、小区底层等的“信号弱”的投诉占了相当比重,初步统计,占到总投诉的64%。而这些地区恰恰又是选址难度最大的地区。

xx市某县城一居民区,原无宏站站址,测试信号低于-105d Bm,主要由于已有站点因建筑阻挡无法覆盖该区域,距离周边基站300米,站址协调困难,且再增加基站会导致站间距过小;沿街商铺室内底层深度覆盖普遍低于-105d Bm,室内下行速率偏低11Mbps。场景如图1所示。

经过分析,利用视频杆(约4米高),交流供电,光纤拉远至宏站BBU,采用和周边基站相同的1.8G频段,下挂于周围基站同一BBU下,小基站选择于街口,用于覆盖南北向主要街道,建设方式如图2所示。

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建设小基站后,对于街道底层的覆盖又较大幅度改善。

此类设备可以应用于街道两侧的深度覆盖。

2毫瓦级小基站解决深度覆盖

xx省电信大楼实用面积约3000㎡。Lamp Site主要部署在一楼和四楼,所覆盖场景包括一楼的前台接待、贵宾室、大展厅、咖啡厅,以及四楼的集中会议室、篮球室。原理图如图4所示。

本文还对传统室分和毫瓦级小基站的覆盖效果进行了对比,具体效果图如图5所示。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和图5可以看出,毫瓦级小基站较传统室分在覆盖效果上有较大优势。

从工程量上进行对比,毫瓦级小基站也存在一定优势,具体对比如表2所示。

此类设备可以用作传统室分建设方式一种有益补充,适用于较开阔、业务流量较大的室内场景,如写字楼等。

3瓦级小基站解决深度覆盖

瓦级小基站可以应用于普通居民区、胡同、高层建筑、城中村、老城区、商业区、城市景区、自然景区。

主要优点是:

(1)1个小区仅需要1名工人耗时70分钟即可完成安装。

(2)外观简约、体积小,伪装度高,安装简单方便,易部署。发射功率与宏站相当,支持多频段和CA,后台可远程调节电调。

外观图如图6所示。

瓦级基站较传统分布式基站,由于天线和射频单元集成,使安装较为方便,70分钟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效果图如图7所示。

4结语

本文结合目前出现各种新设备,结合不同场景的建设需求,对集中创新的LTE移动网工程建设方式研究,提出了新的建设思路,为LTE工程建设的顺利高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朱雪田,安晓东.LTE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林成,王国立.LTE室内覆盖不同建设方式探讨[J].现代电信科技,2014(8):48-51.

LTE工程建设 篇2

会议主题:网络安全学习

会议时间:2015-07-28 18:00~19:00 会议地点:南京电信多媒体大楼9楼

与会人员:王晔、李波、王春凯、马千里、赵盛哲、冬阳、吴啸天等43人 会议召集:李波 会议纪要:由明强

背景:

为了保证网络操作的顺利、安全实施,确保网络操作后的业务正常,本次会议召集南京电信LTE工程优化项目组对华为网络操作规范学习总结,再次加深与巩固对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学习。

通过规范学习,我们深刻理解了交付过程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人人有责!!通过此次学习,认真吸取教训,加强项目组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尤其是日常系统侧,更加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规范,消除人为和管理类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以下为本次学习会议纪要主要内容:

1、网络操作及通报管理要求 1.1网络操作定义及规定动作。

所有直接、间接或可能影响现网设备运行的操作都归类为网络操作;如需操必须获得“三授权”后才可以实施,所有网络操作完成后,要求签署现场服务报告,业务测试验证结果在报告中体现。

1.3 事前:方案制作、方案审核、参数核查、数据备份等。1.4 事中:操作授权、试点验证、操作无误、告警监控等。

1.5 事后:参数核对、效果验证(TD/CQT/KPI,用户投诉)、问题处理、问题回复、通报等

需要加强个人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必须做到根深蒂固,在进行网络操作前,第一反应是操作风险,约束和提醒自己操作严谨,回溯审批邮件、方案审核流程是否合规;操作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应急方案,网络指标监控,操作对象前台测试、功能性验证等;做到有理可询,有据可查,确保万无一失。

2、网络操作失败通报

网络操作失败按照重大事故通报流程进行通报和处理;以恢复客户业务为第一要求的指导思想,并按照公司重大事故恢复流程等进行恢复作业。

3、账号规范使用管理 3.1 账号分级分层管理

根据网络安全级别设置并使用相应安全权限账号,不得随意操作超权限账号;如需操作需申请和授权。3.2 账号规范使用管理

使用相应权限安全账号,不得随意操作他人账号,本人或本公司账号不得私自给他人操作,且非操刀手不得操作,如其他或紧急情况需操作需申请和授权。在不使用或人员离开时,需要退出账号,避免他人随意使用。3.3 账号密码制度管理

本人或本公司账号,密码需定期更换,最大限度确保账号和密码的安全性。3.4账号密码制度管理

本人或本公司账号,密码需定期更换,最大限度确保账号和密码的安全性。

4、三授权(“客户授权”、“技术授权”和“管理授权”)

4.1 评估后对业务影响较大操作均要求在凌晨0:00-6:00内进行,操作必须汇报到(地市)运维部、严禁白天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

4.2 客户授权存在困难的致少要有“技术授权”和“管理授权”; 4.3 任何授权均需要提供邮件审批或书面留底。

未按以上流程操作均属于违规操作,违规责任到人,管理者承监管责任。

在进行网络操作时需要完整的安全生产规定动作;授权和工单流程;技术、管理授权方面:根据参数修改级别,对网络操作风险做准确预估,向华为和客户申请操作许可授权,必须得到最终授权和确认后(纸面或邮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

5、六禁令:

5.1 严禁未经客户许可,擅自操作客户设备!【外部客户授权】

5.2 严禁无策划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核,盲目操作设备!【内部技术授权】 5.3 严禁使用未经申请的软件版本进行开局、升级!【软件版本合法】

5.4严禁在非行业默许时间(严禁白天)操作(含远程操作)现网运行设备!【操作避开话务高峰】

5.5 设备操作完毕后务必进行业务和计费等相关测试,严禁未经测试擅自离场!【操作后实施测试工作】

5.6一旦出现网络设备重大事故,务必按照重大事故通报流程第一时间向主管通报,严禁隐瞒不报或延迟通报!【遵守重大事故通报流程】

口头授权无效,授权邮件、回溯文档缺失,延迟上报等均定义为未授权;违规责任到人,管理者承监管责任。

涉及相关操作或参数调整,每个操作都要谨慎,不得掉以轻心,不懂装懂,放松警惕甚至麻痹大意;甚至需要考虑到手动和批处理操作方式差异,且均通过实验站或实验网元验证,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及时拨测或监控验证;不确定的操作切勿操作,不得盲目操作。

6、十二大关键操作指引

6.1 地市任何操作,操作人员(自有、合作方、RPM)必须向运维部申请、汇报;

6.2省公司的高危操作,涉及地市业务的,期间有业务异常的(含正常倒回),要主动通报给区域服务经理;

6.3 出现问题,首先按“天”查询有无执行“配置类、修改类”命令;

6.4设备长时未重启、复位(含BAM、IGWB等),要在倒换、升级等操作时做一下; 6.5通过非重要端(或已明确知道的非重要端口),插、拔确认线缆连接的设备端口位置!【割接确认端口连接】

6.6网线、光纤在设备加电时要做好标签、断开本端连接!【加电时断开线缆】 6.7由于设备单板故障倒换恢复后白天不要再进行后续操作!【严防事态扩大】 6.8操作现网设备前查看有无告警、待相关告警处理完毕后在进行后续操作!6.9只要业务中断,第一时间电话通知项目TL或项目经理(针对合作方兄弟)!6.10 技术细节四不放过:操作命令不明白不放过、每步操作得不到确认不放过、操作输出结果与指导书不一致不放过、新增告警不处理掉不放过!6.11 使用IP地址配置,配置前要看规划,事先通过现网设备PING一下,防止冲突!6.12 代协维施工及故障维修时要小心,防止碰掉其他设备的电源、网线、光纤等线缆。

7、质量红线(通用场景禁止行为)7.1(A类)事故隐瞒不报;

7.2(A类)技术问题/事故根因、类别造假;

7.3(A类)未获得“三个审批”或未按“三个审批”标准进行审批,对现网实施操作或接入;

7.4(A类)在客户网络中或对客户网络数据(包括离线数据)使用非正规渠道获得的软件版本和工具;

7.5(A类)泄露客户账号、密码,以及经营信息、用户信息、资费信息; 7.6(B类)未按照事故定级标准定级,降低事故级别; 7.7(B类)现网操作中未按照实施方案操作。

8、质量红线(工程交付场景)

8.1(A类)无线网络未获取验收KPI的原网值,就启动搬迁; 8.2(B类)违反设计要求,擅自更改天线型号、挂高、方位角; 8.3(B类)无线网络未完成首站点测试就启动规模割接入网;

学习总结:

通过本次现场学习,项目组成员对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严格遵守网络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安全这根“高压线”何时何地都不能触及,太多的安全事故,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要牢记各项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在规范的工作流程下,进行操作。

LTE工程建设 篇3

【关键词】TD-LTE;应用优势;技术要点;室内覆盖规划建设方案;发展前景

0.前言

LTE中文译名“长期演进汁划”,它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而是3G和4G之间的过渡,无限接近4G,义称3.9G或准4G。与3G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等方面。LTE采用由Node B构成的单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降低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本文分析了TD-LTE的应用优势、技术要点、室内覆盖规划建设方案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1.TD-LTE的应用优势

(1)频谱灵活配置。频谱资源是无线通信中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多媒体业务对于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GSM通信系统均采用FDD双工方式。FDD双工方式占用了大量的频谱资源,同时,一些零散频谱资源由于FDD不能使用而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由于TD-LTE系统无需成对的频率,可以方便地配置在LTE FDD系统所使用的零散频段上,具有一定的频谱灵活性,能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因此,在频谱资源方面,TD-LTE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另外,根据TD-LTE帧结构的特点,TD-LTE系统可以根据业务类型灵活配置帧的上下行配比。比如浏览网页、视频点播等业务,下行数据明显大于上行数据流量,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分析,配置下行帧多于上行帧,而在提供传统语音业务时,系统可以上下行相等。

(2)智能天线应用。智能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方向。它能降低多址干扰。增加系统的吞吐量。在TD-LTE系统中。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频率,且间隔时间较短,小于信道相干时间,链路无线传播环境差异不大。在使用赋形算法时,由于上下行链路可以使用信号传播的无线环境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不同,根据上行链路计算得到的权值不能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因而,TD-LTE系统能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

2.TD-LTE的技术要点

(1)LTE物理层的传输技术。LTE 物理层传输技术包括物理层上下行传输方案、帧结构设计、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多天线技术、小区搜索技术和随机接入技术等。采用OFDM是LTE系统的主要特点,其优点是对时延扩展有较强的抵抗力,减小符号间干扰,通常在OFDM符号前加入保护间隔,只要保护间隔大于信道的时延扩展则可以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MIMO作为提高系统传输率的最主要手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OFDM的子载波衰落情况相对平坦,十分适合与MIMO 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性能。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线(或阵列天线)和多通道。

(2)LTE 的系统架构。3G的网络由基站(NB)、RNC、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4 个网络节点组成,而LTE 网络仅由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基站(E-UTRAN 基站即eNB)和接入网关(AGW)组成,相比WCDMA(HSDPA)网络采用了更为扁平化的网络架构。这一方面减少了设备的数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业务时延。LTE 的总体系统结构见图1。

LTE网络架构涉及的功能包括:无线资源管理(RRM),UE与网络的QoS协商,位置管理,寻呼、空闲和激活状态移动性管理,不同接入技术间的移动性,安全和加密,报头压缩,上层自动请求重发(OuterARQ),IP 地址分配,漫游,多媒体广播与组播(MBMS)等。

(3)LTE 的空中接口协议。由于基于全分组的协议,3GPP LTE的协议结构得到极大简化,RLC和MAC都位于节点eNB,因此调度器可以根据信道质量对RLC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切割,从而减少填充和充分利用信道的传输能力,同时可以对RLC层的自动重发请求(ARQ)和MAC层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进行联合优化。

3.TD-LTE室内覆盖规划建设方案

TD-LTE的魅力在于高速数据与多媒体业务,而视频电话、视频流、游戏等高速数据业务一般都发生在室内环境中,这些业务功能都需要较大的系统容量和良好的网络质量。由于室内分布系统是解决室内覆盖的主要方式,TD-LTE室内分布系统将是TD-LTE整个网络建设的重点之一。TD-LTE系统中引入了MIMO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业务速率。如果不需要支持MIMO,TD-LTE的覆盖方式与传统网络类似。如果需要支持MIMO,则需要设置双天线。这样就需要两套天线以及射频信号分配系统。对于MIMO,可考虑两种方式,多用户(MU-MIMO)方式和单用户MIMO(SU-MIMO)方式。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建设室外覆盖的同时,应该同时进行室内分布的建设,但考虑到网络建设中施工难度,在网络建设初期主要考虑进行MU-MIMO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只在一些单用户数据速率要求特别高的务业点引入SU-MIMO的覆盖;在后续的网络建设中,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SU-MIMO方案的建设,以提高单用户的数据速率。对于室内覆盖,也需关注家庭基站(Femtocell)的覆盖方式。考虑到Backhaul的主要方式为XDSL,同时考虑到家庭的实际吞吐量需求,建议以小带宽的系统进行覆盖,如1.4MHz、3MHz系统。在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的同时,需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家庭基站的覆盖方式需要解决切换和用户重选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TD-LTE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

LTE已被作为无线接入网未来的演进方向,越来越多的国际通信公司积极参与并推动LTE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近140家运营商正在对LTE进行投资建设,有些专家甚至预测,全球极大可能在1-2两年内会掀起LTE投资建设的高潮。全球移动用户数量超过50亿,普及率达到75%以上,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可观的市场前景可想而知。同时,由于LTE 技术没有固定的使用频段,可以部署于现有的2G和3G系统的频段,也可以选择在更高的频段(如2.6GHz)。模拟电视业务使用的700MHz频段随着电视信号由模拟向数字技术过渡,将逐渐被释放出来。这段频率相对于目前3G使用的频段,穿透能力更强,传输范围更广,非常适合用于移动通信技术,因此被视为宽带无线移动技术的目标使用频段。美国率先在700MHz 频段上应用LTE 将在全球起到示范作用。沃达丰德国和Verizon 已经在此频段进行了LTE测试。在法国、芬兰和瑞典等国家已经决定或计划将700Mhz 频段用于移动网络。不过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电视信号的模拟转数字信号进程要到2012年才能完成,因此欧洲700MHz预计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用于移动业务。最后,希望这种优势巨大的4G技术尽快服在大众中普及,也希望中国乘着TD-LTE-Advanced技术的发展契机,领跑全球移动通信市场。

【参考文献】

LTE基站建设进度时间改进 篇4

基站建设时间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快慢, 影响到用户的快速抢占, 影响到网络的生死存亡。本文研究中主要进行移动基站项目工作的分解、活动的排序, 活动资源和持续时间的评估, 确定关键路径和改进进度。即通过仔细分析工程建设各个环节, 找出制约工程建设的最长路径。首先对关键路径法分析过程介绍如下:

1、活动定义。

根据基站项目的实际情况, 我们从专业单项工程和项目实施阶段两个维度进行活动定义。

基站建设活动主要包括:计划决策、基站选址、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确定、配套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转资等。

2、活动排序。

活动排序是根据项目活动之间的各种依存关系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假设条件, 确定活动之间本身存在的逻辑关系。排序的工具有前导图法和箭头图法,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 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中采用箭头图法。

3、工期估算。

工期估算是进度计划指定的核心, 它不仅决定了活动的持续时间, 也对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具有重要的影响。项目活动工期估算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法、类比估算法、参数估算法、三角模拟法和储备时间 (应急时间) 。在基站建设项目中综合运用了上述方法。

4、编制进度计划。

进度网络分析是指定项目进度计划的一种技术, 可采用多种分析技术, 如关键路径法、关键链法、假设情景分析和资源平衡等。采用关键路径法是沿着项目进度网络路径进行顺推与逆推分析, 在给定的活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和其他制约因素下, 开展各项活动。我们可以画出基站项目的网络图, 找出关键路径。采用关键路径法, 编制现有的项目进度时间如图1“项目进度时间轴 (原有) ”。原有的项目进度中基站选址工作占据近3个月的时间, 完成选址后的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招标占据近2个月的时间。另一耗时工作为配套材料的招标及基础配套、管线、市电引入等的工序。压缩活动时间通常会对该活动成本和 (或) 质量带来影响, 在不变更成本或质量前提下, 对此采用“提前+并行”的思路, 按照工作流程的需求组织工作 (职责交叉和提前介入) , 打破了部门和项目的局限, 确保各环节同步高效达成目标。我们仔细分析工程建设各个环节, 对制约工程建设的最长路径进行改进, 包括:通过滚动选址提前选址;提前启动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招投标;通过储备站建设提前进行塔基、配套传输及交流引入建设;提前启动配套设备招投标 (框架+订单) 等。改进后的项目进度时间如图1“项目进度时间轴 (改进) ”。

通过流程优化手段, 有效的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效、整体工期提前约3-4个月, 有效支撑了基站工程的建设, 在降低造价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摘要:文章主要对移动基站建设时间快慢进行研究。通过移动基站项目工作的分解、活动的排序、活动资源和持续时间评估, 确定关键路径和改进进度, 找出制约工程建设的最长路径, 通过流程优化手段以有效的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效, 达到降低工程造价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效果。

LTE测量报告 篇5

满足测量报告条件时,通过事件报告eUTRAN。内容包括:测量ID、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RSRP和RSRQ的测量值)、邻小区的测量结果(可选)。

图1 – 3:测量报告消息

LTE语音解决方案 篇6

【关键词】LTE;CSFB;SRVCC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36-02

1、LTE概述及特点

TD-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我国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高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传输速率更快:(2)频谱利用效率更高:(3)网络频谱更宽:(4)容量更大:(5)灵活性更强(6)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7)兼容性更平滑(8)通信费用更加便宜。

2、LTE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LTE全球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1月5日,29个国家/地区49个LTE网络已投入商业运营,93个国家的285个运营商已明确承诺将部署LTE网络(如图1所示)。49张LTE商用网络中一半以上都是在2011年推出的。欧洲发展最快,目前已经有24家运营商正式商用,占全球的近半数。76个国家/地区的226张LTE网络部署或规划,较半年前增长36%。

2.2 LTE国内发展现状

2.2.1 中国电信

世博会期间,在上海和广州开展FDD LTE实验室测试,在上海建设50多个基站的FDDLTE试验网,开展相关测试。

2.2.2 中国移动

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移动在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深圳和广州开展TDD LTE大规模技术试验,每个城市200个基站(如图2所示);10个系统设备厂家和7个终端厂家参与了试验,计划2011年年底将试验网覆盖扩大到全市,进行预商用放号。

2.2.3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在大量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中期启动FDDLTE技术试验,编写涵盖网络设备、接口、与2G/3G互操作、系统问干扰等完备内容的LTE网络测试规范(17册),完成内外场测试条目2500余项。5个系统厂商参加内场测试,中兴和诺西分别参加西安和上海外场测试。

2.3 LTE终端发展现状

主流厂家都推出了Data only芯片和数据卡,截至2011年10月已发布的终端(如图3所示),种类少,价格高,离大规模商业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发展好于预期。

3、LTE语音解决方案

现在LTE网络不支持语音,如何在LTE引入后选择合适的语音解决方案,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和语音解决方案的平滑演进是运营商重点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应对策略。

3.1 初期阶段(2010-2011)

LTE多模双待手机,顾名思义是指该手机可以同时驻留在多个域实现不同类型的业务并发。通常,该手机可同时驻留在LTE和2G/3G的电路域,语音通过2G/3G进行疏通,数据业务通过LTE疏通,并实现语音和数据業务的并发。

LTE多模双待手机的最大优点是不同的网络提供不同的业务,不需要2G/3G和LTE网络进行复杂的互操作。适合于在LTE发展初期,以较小的网络改造代价提供语音。

3.2 中期阶段(2012-2013)

3.2.1 CSFB

CSFB(电路域回落)是3GPP R8中CS overPs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该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是LTE和CS双模终端的无线模块是单一无线模式,即具有LTE和UTRAN/GERAN接入能力的双模或者多模终端,在使用LTE接入时,无法收/发电路域业务信号。为了使得终端在LTE接入下能够发起话音业务等CS业务,以及接收到话音等CS业务的寻呼,并且能够对终端在LTE网络中正在进行的PS业务进行正确地处理,产生了CSFB技术。

3.2.2 CSFB原理

CSFB的基本原理是终端驻留在LTE时,如果终端发起或接收呼叫时,需要先从LTE重选回2G/3G,由2G/3G的电路域来提供语音。国际标准化组织将CSFB作为LTE语音方案的过渡方案,和国际漫游互通的必选方案;但CSFB方案本身还存在多种标准化方案,包括RRCRedirection、CCO、PSHO等三类方案,每类方案还有不同的优化方案。NGMN建议运营商网络选择支持其中一类方案;同时,鉴于国际漫游时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可能选择不同类的方案,要求终端需要支持各类方案。由于终端与网络设备的兼容性难以验证,导致产业进展绥陧。

如果运营商已经有成熟的UTRAN/GERAN网络,出于对CS投资的保护,结合LTE网络的部署策略,运营商可以采用原有的cs域语音方案来提供语音服务,而LTE网络仅处理数据业务(包括IMS数据业务)。这种情况下,采用CSFB技术,即LTE覆盖下的UE在处理语音业务时,终端先回退到CS(电路域)网络,在cs网络处理语音业务;这样就达到了重用现有的CS域设备来为LTE网络中的用户提供传统的语音业务的目的。

3.2.3 CSFB流程

典型的CSFB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联合附着、位置更新、主叫(Mo)CSFB流程、被叫(MT)CSFB流程以及去附着等。

CSFB功能的用户的附着流程是基于联合GPRS/IMSI附着流程来实现的。LTE/3G/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终端在给MME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支持CSFB能力的指示。MME在收到用户的联合附着请求后,在进行EPS附着的同时,会推导出其相关CS域的VLR信息,并向这个VLR发起位置更新请求,V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以后,会将该用户标记为已经进行EPS附着了,并保存用户的MME的IP地址,这样,VLR中就创建了用户的VLR与MME问的SGs关联。随后,MSC Server/VLR会进行CS域位置更新并把用户的TMSI和LAI(位置区标识)传给MME,从而在MME中建立SGs关联。最后,MME把VLR给用户分配的TMSI以及LAI等信息包含在附着请求接受消息中发送给UE,此时就表明用户的联合附着已经成功了。

联合附着成功之后,启用CSFB能力的用户在LTE网络中就可以处理电路域业务了。

3.3 远期阶段(2013-2014)

SRVCC语音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在LTE覆盖范围内采用VoIMS的方式来提供语音,在语音呼叫过程中如果终端移动出LTE覆盖范围时,LTE同MSC进行切换以支持语音业务连续性。

SRVCC方案要求Ps域和CS域问的协作配合,完成从Ps域到CS域的语音呼叫切换,因此对于Ps域核心网网元和CS域核心网网元都有一定的功能增强要求。其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增强是要求MME和MSCServer之间支持sv接口,该接口是基于GTP-C协议。但相比其带来的语音业务连续性能力、语音和数据业务并发能力,SRVCC对移动核心网设备升级改造的范围和功能增强都能够被运营商和设备商接受,这也是SRVCC成为业界认可的VoLTE目标方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结束语

运营商可根据自己的网络状况及运营策略,在LTE网络部署的不同阶段,选择采用不同的技术来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就目前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由于CSFB和SRVCC都对网络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新增设备或升级现有的网络设备。所以建议在网络运营商初期,只部署数据卡或者多模双待手机做为一个简单紧急的过渡方案;在2012到2013年,采用CSFB技术,既保护CS域的投资,也可以解决LTE的语音通话问题,CDFB可以做完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方案;最终运营商建立了IMS,可以采用SRVCC技术,实现IMS语音业务,这个是LTE阶段最终的解决方案

LTE工程建设 篇7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等关键技术,包括TD-LTE和LTE-FDD两种制式。LTE-FDD模式是国际通用的的4G技术,可以从WCDMA制式的3G技术演进而来,技术成熟度、终端、产业链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而TD-LTE模式4G网络是由我们国家主导,已经获得了全球的认可,并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2013年12月,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标志着中国4G时代正式开启。2015年2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FDD制式4G牌照,国内三家运营商大规模开展4G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4G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TD-LTE基站11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12亿,与114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4G漫游服务。短短两年内中国移动4G用户数已超过3.4亿,用户渗透率超过40%。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覆盖全国97%的人口,4G用户超过5亿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4G网络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建设,频率资源不足、容量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选择TD-LTE与LTE-FDD融合组网。本文从TD-LTE与LTE-FDD关键技术及性能对比入手,结合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两种制式融合组网的规划和建设策略。

2 TD-LTE与LTE-FDD技术分析

作为4G的技术标准,TD-LTE与LTE-FDD内部协议基本相同,协议栈只有物理层有5%不同。如两种制式均支持1.4M、3M、5M、10M、15M、20M等六种灵活的信道带宽配置,下行采用OFDM、上行采用SC-FDMA的多址方式,采用卷积码、Turbo码编码方式,支持Q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采用开闭环结合的功控,支持链路自适应和拥塞控制,最高支持350km/h的移动速度等。两种制式技术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双工方式、帧结构、HARQ、天线等方面。

2.1 双工方式

TD-LTE制式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上下行工作在相同的频段,用时间来分割接受和发送信道,时间资源在上下行两个方向上进行分配,e NB和UE之间需采用相同的时间分配模式才能顺利配合。LTE-FDD采用频分双工(FDD)方式,采用频率来分割接受和发送信道,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TDD支持非对称的上下时隙配置,可将更多带宽分配给下行,可以更好的利用频率资源,更易于布置。FDD因为上下行在不同频段内同时进行,对频谱资源要求更高,在支持对上下行带宽需求基本相同的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频谱,数据传输能力更强,但在支持非对称频谱时,频谱利用率降低,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频谱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让运营商颇为头痛。

2.2 帧结构

由于TD-LTE与LTE-FDD采用两种不同的双工方式,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空中接口无线帧结构,3GPP针对两种制式定义了Type1、Type2两种不同的帧结构。两种帧结构如图1、图2。

LTE-FDD帧结构为Type1,无线帧长为10ms,每帧包含10个子帧,20个时隙。每个子帧有两个时隙,每个时隙为0.5ms。LTE FDD仅有1:1一种子帧配比,无法根据业务需要最大化频谱效率。TD-LTE帧结构为Type2,无线帧长也是10ms,被分为2个5ms的半帧,每个半帧由4个数据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组成,特殊子帧包括三个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 PTS)、保护时隙(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 PTS),总长1ms。TD-LTE帧结构中特殊时隙的存在实现了同一帧内上下行信号共存,并可根据不同业务类型灵活调整上下行配比,以满足上下行非对称业务的需求,最大限度增大频谱效率。

2.3 HARQ

根据3GPP协议,下行数据必须在上行子帧上反馈ACK/NACK,且与初传数据存在一定的时间对应关系,以节省信令开销。FDD-LTE上下行子帧配比固定,ACK与初传数据间隔固定为4个TTI。由于TD-LTE采用灵活的上下行子帧配比,4个TTI后不一定是上行子帧,因此ACK与初始数据的时间间隔也是一个变量。

下行HARQ反馈的最大时延是13个TTI,TD-LTE时隙配比的多样性导致HARQ定时关系的不固定,增加了TDD HARQ算法的复杂程度和实现难度,对UE的物理层存储能力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会带来一定的开销和系统性能下降。

2.4 天线

3GPP协议为LTE定义了单天线端口、发射分集、开环空分复用、闭环空间复用、多用户MIMO、单层闭环空间复用、单流Beamforming、双流Beamforming等八种天线类型,其中单流Beamforming、双流Beamforming仅适用TD-LTE系统。单流Beamforming在一块OFDM时频资源上传输一个数据流,双流Beamforming在相同的OFDM时频资源上传输两个数据流,形成空间复用。

波束赋形(Beamforming)利用天线阵元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发射波之间干涉,把集中能量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方向上,形成窄波束,对准特定用户。TD-LTE多用户Beamforming利用信道强相关性和不同用户信道的空间多样性,将多个下行用户数据复用到相同的时频资源上,提升信噪比,提高边缘和平均吞吐量,扩展覆盖范围。

通过TD-LTE与LTE-FDD两种制式技术上的对比可知,随着网络建设的逐步推进,用户和业务增补增加,LTE-TDD网络资源频率不足、容量不足的问题将逐渐凸显,拥有更多频谱资源的TD-LTE网络,可有效缓解LTE-FDD频谱紧张的问题。因此,TD-LTE和LTE-FDD的融合组网将成为未来趋势。

3 TD-LTE与LTE-FDD性能分析

3.1 容量对比

LTE网络中,容量性能主要包括用户吞吐量、小区吞吐量、同时在线用户数、同时调度用户数等指标。在实际LTE网络中,同时在线用户数、同时调度用户数主要由设备处理能力决定,目前主要厂家对TD-LTE与LTE-FDD两种制式支撑能力相当,因此两种制式同时在线用户数、同时调度用户数等指标接近。上下行速率对比如表1。

由于TD-LTE单载波最大带宽只有LTE-FDD一半,因此单载波最大理论峰值速率低。通过表1对比可知,TD-LTE上下行总平均速率为30.9Mbit/s低于LTE-FDD54.1Mbit/s的上下行总平均速率。但是,TD-LTE支持非对称的时隙配比,可以将更多频谱分配给下行,使得TD-LTE总频谱效率优于LTE-FDD。

3.2 覆盖对比

在TD-LTE上下行配比2:2情况下,两种制式链路预算结果对比如表2。

通过对比可知,在2.6GHz相同的频段下,LTE-FDD制式的上下行覆盖半径优于TD-LTE 12%左右。根据目前TD-LTE与LTE-FDD实际分配的频段,LTE-FDD采用2.1GHz频段时,覆盖能力优于TD-LTE 40%左右。

由于TD-LTE与LTE-FDD技术及性能上的差别,运营商在融合组网时,通过合理定位两种制式网络,可以最小投资满足用户和业务的发展需求。根据我国目前LTE网络发展现状,TD-LTE主要工作于2GHz以上频段,而LTE-FDD主要工作在1.8GHz频段。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在市区人口稠密、数据需求量大的热点区域,部署TD-LTE网络充分利用好频谱资源,提升数据承载力,用于热点区域的业务吸收,解决容量问题;而在农村、郊区、高速道路等覆盖场景,LTE-FDD网络可发挥其广覆盖优势,主要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4 TD-LTE与LTE-FDD融合组网建设策略

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2G或3G站址资源,特别是中国移动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如何在目前TD-LTE网络基础上规划LTE-FDD,实现两种制式融合组网已迫在眉睫。

4.1 站址规划

首先获取目前GSM网络、TD-LTE网络所有站址资源。由于相比GSM网络,LTE采用同频组网,如果存在相同数目的重叠覆盖区时,LTE整体性能会下降10%-15%,因此需要去除现网中过近站、过高站,同时新增部分站点完善空洞区域覆盖。

目前中国移动TD-LTE网络经过四期建设,网络结构较为合理,LTE-FDD可优先选用TD-LTE站址资源。根据LTE-FDD网络结构要求,结合LTE网络仿真及网络优化测试结果,对具体站点进行整改。通过调整原有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等,实现LTE-FDD网络结构最优化。

4.2 主设备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在现有站址资源基础上规划LTE-FDD时,除需新址新建少量站点补盲外,大部分站点可采用共GSM或TD-LTE原有基站升级方式完成建设。根据中国移动主要厂家GSM网络、TD-LTE网络现网无线设备特性,如果采用利旧现有GSM网络升级建设LTE-FDD,需新增主控单位,传输单元,基带板件,可软件升级、替换或新增射频模块。采用TD-LTE升级建设LTE-FDD时,LTE-FDD可与原有TD-LTE系统主控单元、传输单元及时钟单元,需新增基带单元、射频模块。从总体对比来看,主设备建设采用共TD-LTE升级时成本较低。

4.3 天馈系统建设方案

LTE-FDD天馈建设方案主要包括独立新建天馈系统、采用多端口电调天线、共射频单元及天线、合路原有天馈系统等四种建设方案,各种建设方案对比如表3。

LTE-FDD采用新建天馈系统,可独立调整不同系统方向角,实现GSM、LTE双网性能最佳,但需新增天面位置。采用多端口电调天线方案利旧原有天面位置,需更换现网天线,可独立调整下倾角,保证GSM、LTE双网性能。共射频单元及天线利旧原有配套设备,成本较低,需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替换升级,GSM、LTE双网目标不同时,较难实现双网共同优化。合路方案需利旧现网天线,但需新增合路器,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增加后期维护难度。

5 结束语

作为LTE两种不同的制式,TD-LTE与LTE-FDD在协议上基本相同,双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帧结构、HARQ等底层设计的差别。TD-LTE相比LTE-FDD在容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覆盖半径较弱。因此,在两种制式融合组网时,应充分利用两种制式的优势,可采用LTE-FDD完成广域覆盖,TD-LTE进行底层业务吸收,远期通过TD-LTE和LTE-FDD融合载波聚合技术,将两种制式不同频点间的异频切换转变为聚合载波内部的频率选择调度,真正实现一张网。

摘要:随着4G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建设,TD-LTE与LTE-FDD作为LTE的两种不同制式,两者融合组网越来越受到运营商广泛的重视。文章简要对比介绍了TDLTE与LTE-FDD主要关键技术的相同与不同点,重点分析两种制式在容量与覆盖上的性能,并结合目前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现状,提出LTE-FDD与TD-LTE融合组网建设策略,为实际网络规划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LTE,技术对比,性能分析,融合组网

参考文献

[1](韩)尹圣君等著,张鸿涛等译.LTE及LTE-Advanced无线协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2]王映民,孙韶辉.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3]张明和.深入浅出4G网络LTE/EP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4]刘翔,李川.LTETDD与FDD制式技术对比与融合组网策略分析.通信与信息技术,2015(2):31-35

面向LTE的传输网建设方案研究 篇8

关键词:传输网,TD-LTE,网络建设

一、承载网络发展的技术背景

移动接入网IP化使城域网面临巨大挑战,业务需求多样化,导致城域网设备接口类型多样化和接口速率提升。分组传送网(PTN)是城域网面向IP化迈出的第一步。PTN提供多业务承载能力,对于IP分组业务承载效率高,具备强大的保护能力,完善的OAM机制和网管功能,能够提供精确时间和频率同步能力,满足TD系统GPS替代要求。PTN可以为2G、3G和未来LTE基站提供回传,为重要集团客户提供多业务承载,为PON等宽带接入网提供城域传送和汇聚,利于大规模组网。目前PTN采用G.8114 OAM和1:1线性保护,设备配置上FE接口为主,E1接口为辅,带宽为几M-几十M。

二、TD-LTE传输新需求

(1)带宽和接口。LTE承载数据业务为主,语音业务可采用IP包头压缩技术,S1带宽估算:下行130*3(扇区)/2=约200M,上行约90M;X2带宽估算:3.2*6/2=9.6M,占S1下行的5%左右。传输带宽规划建议:均值带宽200M下行/90M上行;峰值带宽450M下行/200M上行[1]。

(2)时延。根据3GPP规定,UE->PDN-GW单向时延最严格为50ms(对于实时游戏业务),并建议Enb->PDN-GW为20ms,其余分配给空口。单向时延指标分配建议:空口(UE->e NB,含e NB处理时延):最小30ms;S1接口(即Backhaull, Enb->S-GW):10ms;核心网(S-GW和PDN-GW, 一般合设):10ms;X2接口标准没有明确要求,暂定于S1双向时延一致;端到端:100ms。

(3):横向转发。S1接口需灵活归属到多个SGW/MME, e NB之间有X2接口的承载需求,从而保证UE在不同e NB漫游时,用户数据可以在e NB之间直接进行交换,降低转发时延,提高网络性能,流量转发趋于扁平化,可在接入、汇聚层内通过L2VPN的方式解决,也可利用核心层的IP转发能力来支持。

三、基于PTN演进的TD-LTE传输方案

方案1:PTN核心层引入L3功能,疏导本地流量(预计占90%以上),跨地市流量通过外接CE疏导。跨地市流量通过IP专网疏导。优势:成本低,便于统一运维;劣势:无国际标准,产品成熟度待验证。

方案2:PTN核心层外接CE路由器,同地市不同机房流量和跨地市流量,均通过IP专网疏导。优势:产品成熟度高,L3支持好,现网无需改造。劣势:成本较高,需跨专业维护。

方案3:SGW路由方式,借用核心网CE疏导S1和X2流量。优势:穿双无需改造。劣势:厂家私有方案,时延长,成本较高,SGW需参与组网,设计多专业维护。

方案4:WDM/OTN组网,核心层外接CE路由器。优势:产品成熟度高,L3支持好,高带宽。劣势:成本最高,需跨专业维护,时间同步需大网验证。

四、TD-LTE回传的城域网长期演进

城域网仍沿用三层结构,在核心层PTN落地节点叠加CE或核心层PTN引入L3功能,满足S1 Flex和X2业务调度需求。在核心层PTN落地节点叠加CE或核心层PTN引入L3功能,满足S1 Flex和X2业务调度需求[2]见图1。

五、TD-LTE综合承载PTN网络建设原则

采用PTN over OTN的网络架构,OTN提供透明大管道,PTN端到端成环并部署保护。PTN核心层:核心层PTN设备OTN虚光纤组网,核心层采用网状网结构,以满足核心机房之间的调度需求。核心层PTN支持三层功能,以满足TD-LTE横向流量转发。PTN汇聚层:采用PTN over OTN的网络架构,汇聚层PTN实现业务汇聚,进行10GE叠加。PTN接入层:3G承载以GE环为主,LTE承载适当使用10GE接入环,单环6到8个节点;接入环初期可采用GE环,并逐步引入10GE接入环以满足LTE带宽增长。网络设备PTN提供L2+L3业务处理能力,OTN实现L0+L1调度成为业界共识。PTN over OTN的传送架构满足了运营商对管道经营快速提供、降低成本的诉求[3]。

参考文献

[1]《面向PTN+OTN传送网络演进的研究和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2期

[2]《LTE数据传送能力分析》《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 (上) 》

LTE工程建设 篇9

关键词:TD-LTE,农村覆盖,链路预算

1 概述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主城区和一般城区都实现了TD-LTE网络的覆盖, 今后TD-LTE网络的覆盖范围将拓展至乡镇和农村区域。农村地区由于面积广、原有GSM网络站间距大等特点, 对TD-LTE网络覆盖的策略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无线传播模型的理论, 根据链路预算的结果, 给出了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场景下的站间距的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农村TD-LTE网络覆盖的策略和方案。

2 TD-LTE农村场景分析

在建设过程中, 农村通信投入大, 建设维护成本高, 另外由于竞争影响以及经济水平影响, 造成通信资费低, 而农村通信收入却较低。在维护过程中, 由于农村地区供电不稳定, 服务质量难于保证。另外, 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有平原、丘陵、高山、树林、隧道等。

2.1 TD-LTE网络农村场景划分。

根据目前城市的测试结果和规划参数, 结合农村覆盖要求的特点, 农村覆盖的一些重要规划参数可以确定如下:2.1.1室内覆盖要求的RSRP门限值取-113d Bm, 邻干扰余量取3d B, 人体损耗取3d B, 其他余量取5d B;2.1.2 F频段农村室内的综合穿透损耗取13d B。我们通过链路预算来估算小区的覆盖半径, 从而估算农村场景下的规划质量。将农村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平原的特点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对无线信号的传播损耗较小;丘陵的特点是:形态起伏和缓,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由各种坡面组合体, 对无线信号的传播损耗较大;山区的特点是:地形崎岖、起伏较大, 对无线信号的传播的阻挡损耗大。

2.2 无线链路预算。

根据无线传播模型, 结合TD-LTE不同业务对解调门限的要求以及前述设定的规划参数, 考虑到农村区域的数据业务较低, 主要还是语音业务, 同时考虑到投资效益, 初期主要由2G/3G网络承载。当前农村区域主要考虑有效覆盖, 建网初期对于容量的要求不是很高, 要求对有用户活动的区域进行覆盖, 而不要求连续覆盖。2.2.1从传播模型上看, 农村区域相对城区来说约有10d B的增益, 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a.农村区域的有效覆盖率要求低于城区;b.农村区域阴影衰落较小, 概率较低, 约4d B;c.农村区域建筑物较低, 穿透损耗较低, 一般只需穿透一层墙体, 约3d B;d.农村区域干扰情况较小, 可能出现干扰的地方是在村与村之间重叠覆盖区域, 1~2 d B。2.2.2农村区域站间距选择建议。a.在平原地区, 无线传播环境良好, 站间距建议值为2 km;b.有起伏的丘陵地区站间距约1.4~2km;当起伏小于80m时增加5d B损耗, 小于60m时起伏增加3d B损耗, 小于30m时增加1d B损耗;c.山区站点, 半遮挡的盘山公路站间距取1km, 无遮挡时站间距取2.5~3 km。

2.3 TD-LTE农村覆盖建设分析。

在进行TD-LTE农村覆盖时, 应充分利用现网资源.从而在满足覆盖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节约成本。经实地勘察后可发现, 现网资源中, 传统有线接入里程长, 维护代价大;无线2/3G带宽小, 无法满足4G带宽需要;中国移动农村GSM普遍站间距2km以上, 农村4G覆盖能力要求高。

综上所述, 农村地区基站建设方式如下:2.3.1平原覆盖方案分析 (表1) 。2.3.2丘陵覆盖方案分析。在丘陵地带, 村镇的房屋多为平房, 房屋的分布也比较稀疏, 用户少且分布广。对信号影响较大的便是树木造成的信号衰耗以及缓坡对信号的阻挡。在实际的选站过程中,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表2) 。2.3.3山区覆盖方案分析。山区建站相对于以上两种地形是最为复杂的, 主要表现为山体阻挡严重, 造成电波的传播衰落较大, 达到全面有效覆盖是很困难的。另外, 相对于以上两种地形来讲, 用户分布更为零散, 话务密度更低。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分布、地形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基站位置、站型、天线型号, 以此确定基站或建在山顶上、山腰间、山脚下、或山区里的合适位置。对于山区建站, 考虑到征地、引电费用差别较大, 所以是采用高山上建站, 还是半山腰或者是山脚下, 要综合考虑投资费用。 (表3)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和业务质量, 对于一些需要增强覆盖的场景, 可以通过以下策略, 加强农村场景下TD-LTE网络的用户感知水平。a.16T16R TDS/TDL双模创新方案提升边缘区域覆盖能力。下行同一个小区采用2个8通道RRU, 其中一个RRU下行主发射TDL, 另一个RRU下行主发射TDS, TDS的剩余功率可以给TDL使用, 下行单制式可以最大化使用每个RRU的功率, TDL可以实现下行16通道发射。预计可提高20%的增益。b.使用高增益天线提高覆盖能力。在F频段使用宽400mm、长度1.8m左右的16.5d Bi的高增益天线代替传统14d Bi的智能天线, 可提 (转下页) 高20%的覆盖能力。c.使用Relay基站回传, 延伸覆盖能力。宿主基站为用户提供覆盖的同时, 给Relay节点提供无线回传链路, 在一些覆盖广, 有盲区的山区使用, 延伸TD-LTE的覆盖能力。

2.4 测试案例。

根据以上规划策略, 在某农村区域选取了平原、丘陵和山区三个场景, 使用了14个基站进行TD-LTE覆盖。平均站间距3.2公里, 使用8T8R方案和高增益天线。经测试, 90%以上区域RSRP值大于-105d B, 边缘下载速率达15Mbps, 整体覆盖水平良好。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场景下TD-LTE网络的建设原则、策略和方案, 测试结果表明建设方案完全能够指导TD-LTE网络在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光毅等.智能天线及其在TD—LTE中的应用[J].电信科学, 2009, 12.

LTE工程建设 篇10

关键词:TD-LTE,MU-MIMO,SU-MIMO,前端合路,末端合路,多频合路器合路

一、前言

TD-LTE是是TDD版本的LTE的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高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TD-LTE的魅力在于高速数据与多媒体业务,而视频电话、视频流、游戏等高速数据业务一般都发生在室内环境中,这些业务功能都需要较大的系统容量和良好的网络质量。由于室内分布系统是解决室内覆盖的主要方式,TD-LTE室内分布系统将是TD-LTE整个网络建设的重点之一。

二、单双通道峰值用户速率对比测试

为了验证双通道模式对用户峰值速率的贡献,需要进行单、双通道下峰值用户速率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如如表1所示:

从测试结果看,单双通道的上行的最大吞吐量差别不大;双通道的下行吞吐量,在TM3、TM4和自适应天线模式下,最大吞吐量提高了37%~45%,尤其在自适应天线模式下的双通道最大吞吐量是单通道的1.5倍左右。

三、室内分布系统MIMO实现方案

LTE系统中引入了MIMO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业务速率。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难点是实现MIMO。对于MIMO方式,可考虑两种方式,多用户(MU-MIMO)方式和单用户MIMO(SU-MIMO)方式。在实际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三种方案来实现MIMO。

室内实现MIMO有三种方案:(1)分层SCDMA方案(MU-MIMO);(2)双通道布线方案(SU-MIMO);(3)单通道交叉布线方案(SU-MIMO)。

3.1分层SCDMA方案(MU-MIMO)

分层SCDMA方案是空分复用方式,也称为多用户MIMO方式。SCDMA方案可以使系统总容量提升。采用原有网络的天线点设置,不改变现有的分布式天线结构,仅在信号源接入方式发生变化,施工方便。

分层SCDMA方案在不同楼层使用不同的通道,由于空间隔离,不同楼层的用户可以实现空分复用方式。同一楼层只有一个通道,每个覆盖点只有一个天线点。由于每楼层只有一个通道,用户峰值速率没有得到改善。

3.2双通道布线方案(SU-MIMO)

SU-MIMO即单用户MIMO模式,需要改变原有网络的天线点设置,即在同一覆盖点由原来的每个天线点扩展为两个天线,通常是两个物理位置,每个天线有单独的物理通道。为了保证多楼层的覆盖,可以用分路器将多通道的信号分路到不同楼层,采用分布天线点覆盖楼层,用户根据分配资源的不同来进行区分。

在系统设计方式上可以有两种方式实现单用户MI-MO。(1)BBU+RRU+室内分布系统方式:需要两路通道实现2×2MIMO。BBU+RRU实现MIMO的方式比传统的室内分布多了一条通道,但可以较好地实现MIMO。(2)PICO基站独立覆盖方式:基站携带两根天线实现MIMO。采用PICO基站,无需铺设馈缆和布放天线点,只需将传输光纤或五类线布到每层楼的PICO基站即可。

3.3单通道交叉布线方案(SU-MIMO)

单通道交叉布线方案(SU-MIMO)也可以称为单、双通道交叉布线方案。针对已有室内分布系统中,个别楼层或者特定区域无法对原有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整改,则引入TD-LTE时对该特定区域直接进行合路,采用单通道布线方案。对于可以进行整改,新增一路室内分布系统,实现SU-MIMO的区域,则采用双通道SU-MIMO布线方案。

在新建室内分布系统的场景下,也可以针对覆盖目标的不同区域进行细划分,将会议室、办公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双通道布线方案,对于电梯、地下室、通道等次要区域采用单通道布线方案。

四、TD-LTE室分布线方案

目前大部分的室内分布系统是采用上下行共缆的模式。采用上下行共缆的建设模式,进行TD-LTE建设时,主要有新建两路室分、新建一路改造一路、仅对原有单路改造三种建设方案:

(1)新建两路。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的场景,在进行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时,要求新建两路分布系统,并以TD-LTE为主导,按照“小功率、多天线”的设计原则,满足覆盖区域边缘场强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两路分布系统的功率平衡。(2)新建一路、改造一路。TD-LTE双路中的一路使用原分布系统,并新建一路室分系统。在建设方案中,由于原有一路室分系统一般为2G/3G合路,合路点多,结构叫复杂,而新建一路为TD-LTE单独使用,而且两路室分系统的馈线长度和无源器件存在差异,将导致新建一路和改造一路的电平不匹配,因此TD-LTE两通道功率不平衡。为了避免两通道间的功率差异过大,在TD-LTE室分设计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新建一路与原有一路室分系统基本一致,适当在新增一路室分中增加衰减器以保证两通道之间的电平差控制在5dB以内。(3)改造原有一路。本方案即SIMO单流建设方式。TD-LTE基站仅输出一路,形成1×2 SIMO系统。TD-LTE直接与其他系统共用原分布系统,本方案无法实现SU-MIMO,无法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但是可以通过设置TD-LTE各楼层的不同通道,实现分层SDMA方案(MU-MIMO)。

五、TD-LTE与其他系统的合路方式

在对原有2G/3G系统进行改造时,必须以原分布系统为基础。为了满足TD-LTE室内业务容量需求,天线口功率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基站发射功率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选取最恰当的合路方式以减少TD-LTE的合路及馈线损耗。

TD-LTE与其他系统组网合路需遵循以下原则:(1)是在确保TD-LTE覆盖和业务质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原2G/3G旧有系统的影响,并尽量使各系统的覆盖范围大致相当;(2)对于小型楼宇:可以采用前端合路方式,也可以为满足MIMO的需求采用后端合路方式;(3)对于大中型楼宇现网TD-SCDMA改造通常采用后端合路或分级合路方式,那么TD-LTE通常也考虑采用后端合路方式。(4)干扰隔离度要求较高的系统尽量避免直接合路,或者采用末端合路的方式。(5)选择的多频合路器,接口之间的隔离度要求满足系统的隔离度要求。

六、总结

多天线MIMO是TD-LTE的重要技术特点,是TD-LTE未来发展方向。室内双通道MIMO对于提升系统容量,提高峰值用户速率具有重要意义。双通道MIMO下行最大峰值用户速率是单通道MIMO的1.5倍以上。但是室内双通道MIMO对于原有室内分布改动量很大,建议在新建的室内分布系统中以及重要场景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实现双通道MIMO。考虑建设成本和建设难度的因素,可以采用单通道交叉布线方案(SU-MIMO),在覆盖场景内的重点区域实现SU-MIMO。

参考文献

[1]郑伟.室内覆盖部署探讨.电信技术.2010年12月

“灵云无线”迎接LTE元年 篇11

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无线数据的业务总量将达到2010年的25倍。这一研究结果与贝尔实验室所公布的无线增长势头不谋而合。数据流量的大幅度增长,正在推动运营商对网络进行扩容。何其锐认为,在目前2G/3G基站密度几近理论极限的情况下,增放新基站会导致干扰恶化、得不偿失。同时,单纯只是增加传统宏站(Macrocell)也不利于环保,更无法达到舆论与法规方面的要求。

而在技术方面,目前无线技术所达到的频谱效率已经接近技术极限,要纯粹利用技术来提升频谱效率、改善空间已非常有限。同时,LTE一般使用2.6GHz等较高频段,因此宏站的室内穿透能力较差,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何其锐表示,无线网络的扩容并同时改善覆盖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频谱、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空间效率三大问题。使用更多的频谱可带来两倍的容量增益,使用技术方法来提升频谱效率可带来1.5倍的增益,而利用城市站(Metrocell)来提升空间效率,可以带来10倍容量增益,这三种方式加起来就能达到30倍的容量增益。

“使用Metrocell,配合传统宏站,打造HetNet(异构网络),将可解决无线网络扩容所面临的难题。”何其锐表示,“阿尔卡特朗讯的灵云无线(lightRadio)技术以全新架构重新定义无线网络,不再是‘蜂窝’网络的概念,并可以以单一平台支持2G、3G和4G,在提升网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总拥有成本。”

LTE工程建设 篇12

一、TD-LTE技术的简述

TD-LTE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网络传播的稳定性, 时效性等诸多方面, 其包含无线网络接入与核心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功能特性对相应的配套建设要求也就大不相同, TDLTE技术中的频率发射, 合理选择优质的传播介质, 保证顺畅工作将成为该技术详细规划方案中的重中之重。该技术相比以往传统网络信号技术的主要优势便是运用了先进的现代化科技产品OFDM, 这种先进的技术在两端口衔接过程中实现了空中对接, TD-LTE技术与其他技术相互结合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协调与改善, 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并详细落实与执行, 真正实现TD-LTE技术的普及和灵活运用于4G时代。

二、相关配套建设需求分析

2.1基站接入用房

TD-LTE技术的作用主要有相关的集成网络信号处理机器来完成, 因此将涉及到厂房投入问题, 相应的集成机有些特殊的场地需求, 有时为了使网络信号传播更加的高校全面需要几个系统联合办公, 因此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需要租用不同面积的厂房来安放设备, 例如平均每台集成机所需要的空间面积大约为15平米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来一次设计不同规模的集成机运作场地的大小。另外还存在一种无机房无线网络运作平台, 这种方式也不许租用特定的厂房。

2.2传输需求

TD-LTE网络信号技术传输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传播介质会直接影响信号的传播速度, TD-LTE技术不在使用普通网线来传播信号, 采用更加高效快捷光纤传播, 特点为消耗少, 信号衰弱慢, 传播更加稳定。

2.3电力设施供应标准

TD-LTE相关集成机器以及厂房配置对电力安置有着一定的要求, 一些现代化新型设备的用电规格大大提高, 以往一路两类电无法达到设备的用电需求, 针对相应设备的工作特性, 电力供应需满足相应需求, 例如设备内部没有发电和蓄电功能, 在接电过程中便需要安装相应规格的蓄电池, 避免意外断电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另外需要安装智能电压监控设施, 若电压产生波动时自动调节电压或者自动关不电源避免相应的集成机器收到损坏。

2.4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信号覆盖传输介质在信号传播的基础, 现代线路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相应的通讯公司已经能够合理的利用不同线路的不同性能, 使其不同线路拥有不同的利用, 现代线路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2线, 另外一种便是最新采用的8线, 二者各有优势, 2线相比8线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大, 线路本身占据空间小, 在安装过程中比较方便, 8线在信号传播过程中相对稳定, 在特定空间内部复杂线路中能够稳定传播信号不会导致信号干扰, 但8线覆盖面积相比2线较小, 安装过程中由于自身体积比2线大所以比2线安装繁琐, 不同的线路性能决定着不同的用途, 在偏远地区多采用2线, 市区内部多采用8线。在移动公司建设TD-LTE信号服务站点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例如在信号传播媒介线路搭建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支架, 也便是所谓的抱杆情况, 包干数量如果不加控制的增加不仅会影响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还会增加施工的成本, 让整个TD-LTE网络传播系统建设过程困难重重。针对这一现象建设方将采用多天线技术来环节相应的问题, 多天线可以再有限的空间进行重复作业并不影响信号传播的效果, 这样便可节省大量的空间资源, 另外建站数量如果不加控制的增加会给用户带来辐射隐患, 采用多线技术可以将信号发射站控制在合理的数量之内, 不仅不影响用户的使用, 还可以减小施工难度, 降低施工成本。

结论:TD-LTE网络信号技术在未来网络发展道路上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理进行相应TD-LTE建设将大大提高网络信号覆盖强度以及传输的稳定性, 其中TD-LTE配套建设是TD-LTE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进行合理的配套建设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旭凇, 等.TD-LTE无线网络规划及性能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 (11) :10-14

[2]王楠.TD-SCDMA向TD-LTE演进组网方案研究及现网测试验证[D].北京邮电大学, 2012:123-125

上一篇:最佳拔管时机下一篇:有意义学习与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