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2024-11-01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精选10篇)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1

就业是民生之本, 安国之策,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部分企业产能受到抑制, 经营效益下滑, 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也急剧减弱, 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作用, 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 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 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对辖内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普洱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于2003年12月正式启动, 业务开办以来, 银行、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各司其职,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经过近六年的努力,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已成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扶持政策, 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09年8月末, 全市已个人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898万元, 余额达40407万元。投入的贷款主要分布在农业、林业、餐饮、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和领域。

(一) 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稳步

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发展, 为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自业务开办以来, 普洱市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人数和放贷金额连续五年实现了翻番, 贷款已覆盖全市的9县1区, 财政投入的担保基金由2004年末的322万元增加到2009年8月末的1630万元。截至2009年8月末, 全市已累计对个人发放39246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余额已由2004年末的175万元上升到2009年8月末的34755万元, 直接扶持的自主创业人员累计由2004年的94人次上升到2009年8月末的10955人次 (笔) 。特别是2009年以来,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 普洱市金融机构积极加强与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9]4号) 及《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工作相关要求, 深入领会和把握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精神实质,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的金融服务, 积极构建和谐金融,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快速增长。其中2009年1至8月, 累计发放5718笔、26397万元贷款, 分别占贷款累计发放笔数和金额的52.2%和67.3%, 贷款发放进度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金融扶持弱势群体政策效果明显显现。实施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直接和间接地带动了一大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对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镇沅县王荣斌、沈国会夫妇2005年单位改制后双双下岗, 向农村信用社申请4万元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办起了根雕加工厂, 在自主创业的同时, 吸收了1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截至2008年底, 资产总额已达20万元, 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二) 运用小额担保贷款的平台作

用,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对扩大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更是承载就业的重要载体。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解决经济转轨时期历史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六年多来的实践证明, 有效扩大就业必须全面、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对就业的拉动辐射作用, 为多层次、全方位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实现就业、再就业, 普洱市金融机构积极加强与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注重研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融资及担保问题, 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服务平台,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为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普洱市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从2007年3月正式启动,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发展, 全市扶持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 规模和效益进一步得到扩大和提高,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9年8月末, 普洱市工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累计对辖内43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了5652万元贷款, 吸纳安置2000多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 各级财政共投入贴息资金16.9万元。

二、制约业务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洱市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为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和支持创业促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运作情况看, 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 地方财力有限, 担保基金规模小, 制约了贷款的有效投放

普洱市属少边穷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008年, 全市地方财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70亿元, 全年财政支出却达59.34亿元, 重点用于行政管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基本建设等领域。由于地方财力困难, 政府投入的担保基金额度小,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贷款的有效投放, 致使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不能及时得到贷款支持。截至2009年8月末, 全市筹措的担保基金仅为1513万元, 而个人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已达31380万元, 平均放大倍数已为担保基金的20.7倍。普洱市贷款额度原则上按担保基金的1—5倍发放, 从筹措的担保基金与下岗失业人员 (目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862人) 人数对比看, 二者差距较大, 担保基金难以满足众多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等的贷款需求。

(二) 工作量大, 管理成本高, 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小额担保贷款的贷后管理, 是关系到贷款的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小额担保贷款金额小、工作量大、环节较多、手续复杂, 经办人员在审查借款人资格、信用状况及发放贷款时, 很难对每个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 加之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流动性大, 经营地分散, 情况复杂, 加大了跟踪管理及清收贷款的难度, 经营管理成本较高。二是由于借款主体为弱势群体和小型微利企业, 发放对象一般为从事服务、餐饮、修理等行业的人员, 从事行业复杂, 资金投入后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效益, 达不到扶持效果, 且下岗失业人员具有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 就业创业预期收益难以确定, 未来收入难以估算, 贷款风险程度较高。

(三) 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进展缓慢

按照稳步推进逐步建立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小+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的工作要求, 普洱市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曾就信用社区建设开展过前期调查, 并初步确定了信用社区建设方案, 但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信用社区创建工作进展缓慢, 不利于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 影响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促进普洱市就业再就业政策效应的进一步发挥。

(四) 政策宣传不到位, 创业培训力度不够

一是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 部分急需资金扶持的下岗失业人员对相关政策了解甚少而得不到相应的贷款支持;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低, 缺乏专业技能和创业的勇气及潜力, 虽然各级劳动部门都在开办创业培训, 但由于针对性不强, 导致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能力差;三是创业培训内容简单、重复, 一般仅局限于维修、服务、餐饮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 加之由于下岗失业人员大多不熟悉经营之道, 一旦经营失败, 将给贷款的回收带来一定困难。

三、促进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担保基金投入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贷款需求, 积极调整支出结构, 按担保基金的放大倍数规定, 合理安排资金, 进一步扩大担保基金规模, 确保更多的失业人员享受到优惠政策扶持。

(二) 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进一步完善再就业培训

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涉及财政、银行、劳动等多个部门, 仅靠个别部门的努力难以奏效, 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 各司其职,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 确保小额担保贷款可持续发展。劳动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通过提供各种创业及技术培训等服务, 把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能力, 从根本上降低贷款风险和损失, 真正发挥政策扶持效应。

(三)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 或深入社区等多种形式,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 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 让下岗失业人员明白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程序及相关规定。

(四) 进一步加快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普洱”建设的要求, 要加快信用社区的评定和创建工作力度, 通过创建信用社区, 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 规范和强化贷款管理, 依托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拓展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 进一步发挥其对扩大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二) 篇2

如果按资金用途划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可分为“资本性融资缺口”和“债务性融资缺口”两种情况。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通过投资持有中小企业的股份,可满足中小企业对创业资本的需求。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发起人,可以是产业或产品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中小企业,也可以是看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其他类型的市场主体。至于公司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合伙制的,也可以是股份制的。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措施促进这类公司的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把非正式的、自发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再将其转变为正式的“金融中介”融资的过程,是建立自由资本形成制度的过程。而这一制度无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对市场金融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是弥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缺口”的有效办法。

三、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尽快建立场外市场

发达国家的场外市场以其门槛低、财务约束少、交易手续简便、费用低、交易主体广泛、交易连续性和市场流动性强等优点,吸引了数量庞大的不具备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较之证券交易所市场,该市场更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更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资本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场外市场已经摆脱了当初的分散状态,发展成为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实时报价交易系统,并且实现了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联网。场外市场的现实价值和作用大大提升,产品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以来,场外市场的名义合同金额每年以两位数的比率强劲增长,总市值也大幅上升,交易规模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证券交易所市场。显然,在中国,场外市场对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意义和作用,也远远大于中小企业板和未来将要形成的创业板市场。因此,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应把场外市场的建立置于优先地位,从法律规则制定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可考虑以三板市场为依托建立场外市场。笔者认为,场外市场应该是主板市场的预备市场。在场外市场挂牌的某些中小企业,一旦达到了主板上市标准,就可以升入主板市场挂牌交易。

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国家应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促进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逐步形成由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担保机构组合而成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并仿效日本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的做法,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办信用保险业务,以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散其经营风险。

五、抓紧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浅议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 篇3

一、大学生创业资金特点分析

(一) 资金来源分析

作为初创企业, 大学生创业寻找外部资金、申请银行贷款都比较困难, 追求利益回报的投资人同样对这类初创企业态度谨慎。目前来说, 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己的积蓄或向家人、朋友借钱。

数据表明, 成功企业家的创业资金有30%来自于自己的积蓄。大学生通过打工积蓄, 同时创业, 以解决部分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样, 向家人朋友借钱, 也是很多大学生创业者采取的主要方法。这两种模式在创业初期较为常见, 优势是方便快捷、利息条件更优惠。但由于可用资金规模小、隐形风险和非财务成本较高 (如创业失败的负罪感和生活压力) , 不能持续支持创业行为。

2. 合伙经营。

合伙创业的方式, 由多名创业者共同出资创业, 可以减轻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阿里巴巴集团创建初期即采用这种模式。

3. 争取创业基金, 吸引天使投资人。

目前, 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众多城市的创业园区、创业基金政策和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初始基金。这种资金来源高效、可行性好, 但是名额少、竞争激烈、手续也较为繁琐。天使投资面向的是初创期和种子期的企业, 可以向其提供第一笔启动资金。但投资人一般主观性较强, 投资数额小, 可能会有其他附加条件。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刚刚起步, 大学生接触天使投资人的机会较少。

4. 申请银行贷款。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都开办了小额担保贷款, 为创业公司提供资金。对大学生还提供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 但是申请手续较为繁琐, 期限短。

5. 互联网融资。

当前, 互联网众筹募资和P2P融资蓬勃发展, 大学生创业者通过众筹平台, 发起募集资金。国内的天使汇、大家投、点名时间等很多在线网络平台都开展了相关业务。P2P的贷款网络, 则是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贷款人和借款人, 完成融资行为。互联网融资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可以避免传统融资渠道的繁琐手续, 需要一定社会关系网等问题, 同时可以有效议价。但是, 网络平台虚拟性太强, 可信度较差, 融资存在一定障碍。

(二) 资金规模分析

总体来看, 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需求普遍额度较小, 大约70%的创业企业资金需求小于50万元, 其中资金需求规模小于20万元的企业约为60%, 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规模小于10万元的约为30%。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

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 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是我国创业的主力军。改善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简化、完善商业银行相关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信贷, 是创业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 是为了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而设立的一种贷款方式。由政府贴息, 贷款企业财务压力小, 且手续正规, 申办流程标准化, 有力支持了大学生创业。

但是, 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其期限为1~2年, 2年之后不再享受财政贴息, 要求申请者提供毕业证、银行流水等至少六种的证明, 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失业登记证明, 婚姻状况证明、个人或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等还款能力证明, 同时要求相关抵押物。复杂的申请手续, 较短的资金使用期限及相关的财务抵押要求, 都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获取。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适当延长资金期限, 简化申请手续, 建立全国或者与高校互动的申请机制, 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 扩大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的宣传覆盖、业务覆盖, 提高政策的操作性。

(二) 加强创业公益基金建设

公益性质的金融资金, 是创业企业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仅有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属于全国性的、较为成熟的扶持创业的教育性公益项目。政府应引导社会资金有序进入, 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创业基金或项目。不仅可以培育有潜力初创企业, 同时能弥补我国天使投资不足。现有公益基金应扩大宣传影响, 与高校建立动态沟通机制, 设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明确投资方向, 促进自我发展。

(三) 建立规范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财务指导制度

制约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信贷风险较高。初创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 无法给银行、担保机构提供规范的财务信息。投资方机构缺乏有效的企业信息收集渠道, 信息不对称, 财务管理不规范都增加了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

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 开发相关的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给指导性说明, 规范其财务制度, 可以有效减少投资方与大学生创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财务信息不规范, 也有利于投资人遴选优质项目, 减少交易成本。

在目前条件下, 可利用财经院校的专业知识和人才, 首先建立高校内或区域内的财务审查和管理指导, 对本校本地区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与指导, 促进其发展。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融资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多来源、高效的金融支持, 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增长

一、引言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会受到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影响,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又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组织以及合作性金融机构等已经逐步发展健全,农村金融无论是组织体系还是发展层次都提升到了新的水平。真正发挥这些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深入的研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关联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制定完善有助工农村经济发展各项金融支持政策。

二、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通过融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资本保障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吸收农民群体的储蓄存款,集中农村民间的各类闲散资金并通过发放贷款或者是其他的投融资服务等方式,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中间媒介有效地解决农村储户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储户与资金需求者在时间、结构上的不对称性问题,有助于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中介,集中资金优势,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2.农村金融机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为农村的企业、合作社或者是个体农户等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进而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存人到金融机构中的闲置资金来实现价值收益,既可以起到合理配置农村资金资源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农村金融机构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村金融系统发展水平高,可以为农业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尤其是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机械设备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因而有助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缺陷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以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滞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不高,整体呈现萎缩状态

当前,在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对于农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等农村金融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尚不明确,这些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率普遍低于其他商业银行,整体运转机制不畅。而且,随着国家商业银行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家对农村合作基金的整顿处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出现了整体萎缩的状态,对于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减弱,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2.农村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乏创新 日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没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传统金融业务项目的吸引力不强、惠扶政策不明显,制约了农村金融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3.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不高 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金融机构有着非常严格的风险控制理念.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在贷款理念、贷款条件、审批于续、审批时间、授信额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也造成了对于农村金融有着迫切需求的农户、合作社或者是企业等不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

四、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策略

1.借鉴其他国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管理经验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明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一些成功做法。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建立了政策性农村金融、互助合作信贷、农村商业金融及农业保险体系,共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德国则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实现,以农业地产抵押获得贴息贷款或者是中长期的低息贷款等。日本与美国相似,也主要是以政策性金融、农村金融合作、商业金融及信片j保险等形式进行保障。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上,也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金融行业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应该注重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完善。首先,应该注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进行优化,围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小微企业扶持、农村资源开发、农村扶贫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拓展丰富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种类。其次,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科学合理的界定业务服务范围,进一步对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并适当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权,确保一些涉农业务的自主开展。此外,应该注重对民间各类金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在市场准人制度以及产权制度方面进行规范完善,真正发挥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同时强化对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出现各类风险问题,引导其健康发展。

3.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在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功能的完善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针对不同的资金需求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对于中小企业可以设置订单农业贷款,对于农户可以开展质押贷款、创业贷款,同时积极的拓展一些中间业务,把金融产品或者是衍生金融产品转化为农村可以接受的金融工具。其次,应该注重积极地探索信用担保机制,创新抵押方式以及抵押物品种,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合理的确定贷款利率,并出台相应的贴息政策进行农村发展扶持,缓解资金需求群体的资金使用成本。

4.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业务

小额信贷业务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上,应该高度重视小额信贷的特殊作用,尽可能的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业务限制,尤其是对小额信贷业务的贷款范围、业务开展方式、抵押品范围、还款期限等,在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适当的营造有利、宽松的市场经营环境,满足各类金融产品需求主体的信贷需要。此外,主管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小额信贷担保基金,融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推进小额信贷业务的平稳有序发展。

5.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农村农业生产等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不确定因素,容易造成农业生产的减产绝收。因此,维护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应该注重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设计。可以通过委托政策性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建立互助保险组织或者是制定风险转移机制等,对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进行分担,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保险基金,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

五、结语

农村金融在农村的经济市场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基于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中,主管部门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斷地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约束,拓展金融市场功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参考文献:

[1]姚耀军.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一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第3期

[2]余利丰,邓柏盛,王菲.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率增长——随机前沿分析的视角[J].管理科学,2011年第8期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5

微商从狭义上来说是基于微信这一社会化媒体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微信的社会分享、朋友圈功能以及庞大的注册用户,使得在微信做电商成为可能。这一模式区别于天猫、淘宝之类的电商模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强关系、重互动、广社交的微商模式,且尚未形成行业壁垒,很多大学生利用微商进行创业尝试。根据笔者调查绝大部分进行销售化妆品、零食、服饰等传统的微商经营模式,但也不乏一些创新型创业的大学生,这部分大学生试图利用微商平台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尝试。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和政府应更多地鼓励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其进行的是非零散化、非重复劳动化、非低附加值化业务。但由于大学生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其创业之初和经营过程中均需一定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家庭供给可能远远不够,因此,资金约束就成为大学生微商做大做强的主要约束。那么,如何来为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当前大学生微商的资金支持的现状

(一)大多数学生的初始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或家庭

笔者调查中显示在大学生微商的创业起步阶段,有84%的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是利用自由资金或者家庭资助,这一部分资金对于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来说基本足够创业初期的运作,但是随着经营的继续,业务的开展与扩大,需要资金的地方将越来越多,而只是依靠盈余资金和家庭资助是不能满足的。

(二)部分学生可以获得高校的创新创业基金资助

目前,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大学生微商创业者获得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高校。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每年会资助20名大学生创业者,大学生微商创业者获得资助的比例大约为10%,资金为3000~5000元居多,如果方案切实可行资金支持一般为5000~10000元。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聚集地,大学生创业者的发源地,理所应当承担起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初期的帮助责任。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资助政策,其中最普遍的是以大学生创业者提交的创业申请书为依据,交付学校研究审核通过后向大学生创业者发放支持资金,一般这种形式的资金支持根据创业者的策划书可行程度具有不同的档次,对于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来说,这一资金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创业选择的需要。

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高校对于经营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者会进行更多的资助,例如:提供本校创业园的房间供其作为生产经营场所,且第一年基本免除租金和减免水电费等

(三)极少数大学生微商可以获得社会资金的青睐

极少数的大学生可能由于以往的创业经历或者别的渠道,手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当其利用微商进行切实可行的创业时,看重其个人能力与品质的社会风险投资商会对其经营进行资金的注入,给予其起步和发展阶段的资金支持。调查显示这部分占比只有不到1%,但获得的资金支持很大,笔者所在高校此类创业者均获得了10万以上的初期资金资助。

(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现有的金融支持下,小部分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切实获得了帮助,但是仍有多数的大学生微商创业者仍然面临困难。政府牵头的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专项基金大多处于一种权利寻租的尴尬位置,很多都没有切实的帮助到大学生创业者。银行考虑到大学生微商创业成功概率较小且大多申请创业贷款者没有符合要求的银行信用记录、销售流水单、抵质押有效资产和有效担保,就算政府有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贴息也很难做到向大学生微商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而少部分同意放贷的银行也收取较高的利息并且发放贷款周期较长。

这就导致了在现有的金融支持下,仍然存在很多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难于从银行获得或以较低利率快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金,使得其创业活动无法进行。

三、通过金融支持解决大学生微商资金约束的建议

(一)大学生自我完善,解决资金问题

1. 积极建立信用体系,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

在现实的情况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只有先从自身出发,满足银行的各项贷款要求,积极与银行建立关系,形成自己的银行信用记录,做好各种有效货款账单的留存与整理。积极与开户行沟通,了解实时的银行针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政策变动,为日后经营需要的资金贷款做好准备。

2. 创建微商联盟,联合担保。

与此同时,大学生微商之间成立类似于商盟的微商联盟,在贷款时进行多个微商担保一个微商的形式向银行贷款。积极向所在学校和所在城市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增加向银行贷款的成功率。除此之外,从互联网金融寻求支持也是可行的方法。

3. 众筹。

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对于大学生微商这一群体有其内在适用性。微商作为一种强关系、重互动、广社交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大学生微商创业者的经营发展中,因其内在的广社交性形成的大量的消费群体,而扩大了产品的销售。随着顾客消费的增加,顾客形成了对该产品的购买黏性和一定的信任度,并在不断的销售过程中微商个体与消费个体的有效互动,顾客也将对大学生微商个体愈发了解而形成个体关系间的信任。

在社交互动中形成的这种强关系,当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因业务扩展、产品开发、结构转型、运输仓储等情形而缺乏资金时,其一部分消费者或多或少都有意愿参与对微商的帮助,而微商只要许以事成之后相应价值的好处,这笔资金通过众筹等类似方式便可以获得,并且获得这笔资金的成本较小且获得的时间较短。

(二)政府规范监管,净化微商环境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于微商,一方面要对其大环境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规范,净化微商环境,使大众改变对微商的印象,促进整个微商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落实扶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在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同时尽量避免其成为官员权利寻租的地方,针对大学生创业者,鼓励银行改变传统放贷思路,以这一类贷款的思路改变为试点进行操作,加强对小微个体的关注。

(三)银行转变小贷思路,抢占先机

商业银行在未来应当借鉴类似于美国富国银行的经验,让小微企业贷款走个人贷款办理的流程,免去企业贷款的复杂流程,加快审核和贷款的发放。运用大数据审批省去人工审批的成本,形成行为评分模型。针对大学生创业者,银行从自身获取更多利润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入阿里云金融以相对极低的成本获得大学生创业者特别是在支付宝、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软件中的可信行为数据。抓住目前中国民营银行和非金融跨业竞争者无法广泛从事或无法从事的存贷业务这一机会,及时建立起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信贷体系,在未来的竞争中先走一步,获得一席之地并脱颖而出。

(四)高校整合资源,协助学生创业

高校应当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对创业学生进行思想、知识、技能、政策等方面的创业知识储备,融合内外资源,夯实创业基础,完善高校创业培训指导服务。在融资方面,高校建立起创业基金,搭建筹措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的帮助。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对于经营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帮助解决。在校内,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大学创业园的安全监管。在校外积极联系社会公司机构入住创业园,促进大学生创业者与其接触交流。

四、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微信用户将越来越多,而基于微信的微商这一电子商务模式从混乱中走出、向稳定间迈进,必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微商的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利用微商创业起步阶段拥有先天的优势,在进行创新型微商创业时必定能够脱颖而出。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民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乃至跨业竞争者将对传统银行发出挑战,银行在资金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者必定会改变策略给予更多帮助。而政府和高校在新形势下必定会改变原先的策略,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形成更为完善可行的体系。诸如此番,相信在拥有更多金融支持的未来,创新型大学生微商创业者必定能够越走越远。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微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新选择、新趋势。一部分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特长和微商相结合,进行创新型创业,但他们在微商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约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对此类大学生微商创业者的金融支持问题。本文从自身、政府、银行、高校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政府加大扶持和督促落实政策;银行加大发放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营造创业氛围,建立高校创业基金;自身完善财务管理、信用记录、运用众筹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微商,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波士顿咨询研究所,制胜之道:中国零售银行创新模式突围,2014.来源:http://www.bcg.com.cn/cn/newsandpublications/publications/reports/report20140925001.html.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4年9月被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后, 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 成为了繁荣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推动器。2015年6月11日国发[2015]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规划要“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因此, 作为大众创业普遍组织形式的小微企业不断增多壮大是双创政策引导下的必然结果, 小微企业势必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俗话说“有钱能行千里, 无钱半步难行”, 要想创业和发展, 资金必须充足, 资金是创新创业的根本保障和必备的关键要素, 然而在现实中资金缺乏或许是“压倒”创业或创新梦想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前, 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态势,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 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约束, 金融约束就表现得更加突出, 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 在天使投资不想进入、风险投资难进入、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杯水车薪”的情况下, 融资成败关系到其存活与否, 但融资难、融资贵却是其必须面对的现实。

2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2.1 金融体制的原因

一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滞缓, 未能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十分单一。二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目前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致使小微企业除了过分依赖债务融资外, 股权等其他融资方式开发不足。三是我国能够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的机构较少, 而且过程和手续较为繁琐, 担保费用较高, 在信贷方面不仅没有提供便捷的服务, 而且反倒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四是民间借贷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其丛生的借贷乱象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可以说,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与融资贵相伴而生。

2.2 自身特点

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自身特点与当前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不太相符。一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急、小、频”;二是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足够或合格的抵押品或者信用等级低等等,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和监管成本, 这与银行盈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经营特性不太相称, 从而使得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相对困难。

3 我国现有金融支持体系的特点

当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指引下, 我国基本上构建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在筹融资、资源配置、项目筛选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 但该体系在金融支持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疏漏, 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发展不充分、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发展滞后等。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健全约束和阻碍着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 因此构建有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完善有力的金融支持体系至关重要。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重点应从创新金融产品、搭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体系以及融资担保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 以促使小微企业能够获得多元化、多渠道的金融支持, 适应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推动其在经济活动中更加有活力的发展。

4 构建小微企业金融体系的主要策略

4.1 开发金融产品, 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引导银行、证券、保险、风投、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 为小微企业提供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信贷产品, 帮助和指导小微企业通过抵押担保进行融资, 以及开展知识产权 (商标、专利权) 、股权、仓单、订单、应收账款和票据等质押贷款, 适当扩大质押贷款规模。二是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产品进行直接融资, 放宽对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限制, 扩大发行规模, 并对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社会筹资利息补贴。三是金融机构应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各种优惠政策, 降低贷款门槛, 使符合政策要求的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资金支持。

4.2 搭建信贷融资促进平台, 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首先, 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 联合各类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企业、中介机构联合, 搭建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 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设计、增信助贷、供需对接等一站式便捷融资服务, 发挥平台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实现企业和机构之间信息对称和共享, 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 提高融资效率,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 在“政+银+企”合作基础上, 构建“银+企+平台”的融资服务模式, 建立银企对接机制, 积极组织以创业基地、园区、产业聚集区等为重点的政银企对接活动, 多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全面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能。

4.3 发展资本市场, 开展风险投资业务

一是大力发展股票市场融资, 推动小微企业股份制改革, 充分发挥股份制融资的作用。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保理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等, 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着重指导和培育一批小微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二是大力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筹集机制和循环机制, 支持民间资本创办或者参股科技创业投资机构, 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各类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基金, 做大风险基金规模, 加快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

4.4 强化创业投资引导, 扩大资金来源

一是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创业投资, 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 同时撬动社会资本, 拉动社会投资。二是积极开展创投基金试点, 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 加大对创新的支持。三是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基地)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设立科技创业创新种子基金, 政府财政按照种子资金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实际支出额度给予适度的配套资金支持。四是与国内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子基金并委托其进行股权投资管理, 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4.5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 优化融资服务环境

一是建立融资担保机构货币资本金补入机制, 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 增强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能力。二是深入推进担保类金融机构重组, 打造担保集团, 增强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 扩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务。三是建立健全“政银担企”激励相容与风险分担机制, 政府、银行、担保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出资, 设立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担保贷款代偿损失进行风险分担, 充分调动银行、担保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积极性。四是深化政银合作模式, 进一步扩大“助保贷”等助贷业务规模, 逐步解决小微企业信贷抵押难、担保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琦.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分析[J].商, 2015, (42) :193-193.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7

(一) 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被边缘化, 主要从事自我就业性的经济活动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看, 普通就业者是参与劳动市场竞争的主体。而那些因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地区、国家、身份、身体健康和文化因素而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及其就业问题则被边缘化 (P.Brown&R.Scase, 1994) ;激励这些群体从事创业或自我就业的经济活动是政府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 弱势群体在自我就业或创业过程中面临金融排斥的境地

由于弱势群体的借贷具有数额小、风险大、无法提供担保、贷款使用监测困难、收贷难、管理和交易费用高等问题 (Von Pischke, 1991) , 相对于一般企业, 初创企业面临更多的资金约束 (Lel and Gr egor y, 2002) , 穷人和弱势群体的自我就业、创业引致的贷款需求难以获取主流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 这将导致创业者无法创立企业, 或者不能按照最优的融资结构来开创和运营企业 (Evans and Jovanovic, 1997) 。

(三) 普惠金融理念下, 多路径探索提高弱势群体的信贷可获得性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理念并积极倡导致力于为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人们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吴红军等, 2015) , 这意味着过去被排斥的微型金融客户群 (Microfiance clientele) , 在此后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设计中将受到不断地重视, 使他们同样能够享受普惠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服务。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一方面, 公益性小额贷款可以改变穷人在金融市场中的不利地位, 增大穷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 填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盲区, 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 将有助于增加穷人的生产性资产、提高生产率和实现可持续生计,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孙若梅, 2006;鲁雪岩, 2010;乔海滨, 2010, 范应胜, 2010) , 但财务可持续性遭遇挑战。另一方面,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覆盖深度并不理想, 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并没有深入到贫困农户以及微小企业” (程恩江, Ah med A D, 2008)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发放中的目标偏移问题比较普遍, 突出表现为贷款额度趋大化 (杜晓山, 2010) ;在实证方面, 何建伟 (2012) 利用西部小额贷款公司调研数据, 验证了小额信贷商业化中的目标偏移问题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目标定位的影响。

担保基金可以帮助小企业更容易地利用银行融资。它们可以为不愿承担风险的贷款人和小型客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国际劳工局, 2002) 。我国政府以担保基金为桥梁, 从解决弱势群体难以提供担保和抵押的问题为突破口, 运用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模式搭建商业银行和弱势群体的融资平台, 试图化解公益性小额信贷财务可持续性以及商业性小额信贷目标偏移的难题。

二、弱势群体创业就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实践

政府支持创业、就业的金融政策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以下简称为“小额担保贷款”) 起步于1999年, 小额担保贷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贷款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本文从政府政策性金融供给以及弱势群体金融需求的角度分别探讨小额担保贷款的实践进展。

(一)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供给研究

1. 制度设计层面小额担保贷款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特征。

由于小额担保贷款制度设计层面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特征 (李征等, 2008) ,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盈利性存在矛盾、担保机构积极性不高、下岗失业人员自身原因制约小额担保贷款成功率 (范冉冉、陈爱华, 2008) ;在运行中遭遇各利益主体目标与激励不均衡冲突 (陶正方等, 2005) , 小额担保贷款面临运行壁垒 (侯强, 2008) 。

2. 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存在地区差异。

由于国家层面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一个总体的设计, 在实行上各地结合了当地的特点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江西模式、重庆模式、天津模式 (余宏等, 2009) 、濮阳模式 (潘忠等, 2010) 等, 有的注重行政强制性;有的由银行直接受理, 取消担保机构的担保环节;有的将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相结合, 上述每种模式在运行中各有利弊 (具体见表1) 。

3. 小额担保贷款的供给面临多重风险。

第一, 面临较高的创业经营风险。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瞄准的对象是弱势就业群体, 这类人群往往存在生产技能不高, 创业能力欠缺, 再就业的途径较窄等问题 (李征, 2008) 。从而部分贷款主体创业成功的概率不高, 形成经营风险, 从而影响信贷资金安全 (曹丕铭等, 2012) 。由于小额担保贷款有期限限制, 在两至三年的时间就要全额归还贷款, 这对于刚刚创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较大的挑战 (李征, 2008) 。第二, 现有贴息制度安排不利于贷款人主动还贷。小额担保贷款扶助的创业项目一般科技含量较低, 一般倾向于从事商业、餐饮和修理等微利项目。同时制度设计国家对微利项目实行全额贴息, 于是有些地方由财政资金按季垫付利息, 贷款人完全不需要付息。部分贷款对象还将小额担保贷款理解为扶贫款, 甚至认为是救济金, 忽视贷款本质, 形成信用风险 (曹丕铭等, 2012) 。这将不利于贷款者积极主动归还全部贷款, 甚至少数贷款人信用意识淡薄, 恶意欠贷逃贷 (江涛, 2009) 。第三, 小额担保贷款运行过程中面临操作风险。小额担保贷款运行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创业项目审核、贷后管理及风险代偿方面。有研究发现, 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目标偏移的问题, 贷款项目趋向复杂, 部分微利项目的审核确认比较困难, 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项目增加 (王海兵、马文伟, 2006) ;面对大量的小额担保贷款客户, 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银行和担保机构由于数量较少, 贷后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社区、街道等部门由于没有明确的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因此对已发贷款的跟踪调查也不到位, 甚至还会产生道德风险 (余宏等, 2009) ;部分地方政府在推动小额担保贷款方面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尤其是一些财政困难的市县, 担保基金到位都勉为其难, 到了贷款风险真的发生, 更不允许金融机构拿出担保基金代偿 (李征, 2008) 。

(二) 小额担保贷款的需求者偏好研究

1. 担保基金有限, 难以满足小额担保贷款的需求。

担保基金筹款渠道较为单一, 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担保基金投入严重不足 (2) (刘逸云等, 2012) , 有限的担保基金, 难以满足申请人旺盛的需求 (池会楼、王建平、魏润华, 2009) , 因为即使金融机构有发放贷款的意愿, 但是担保基金放大倍数不能太高 (胡凤银, 2012) , 特别是一些国家级贫困县 (郑光明、杜开贵, 2014) 情况尤为严重。

2. 贷款手续繁琐、反担保门槛较高妨碍客户的金融消费体验。

贷款手续繁琐, 办理时间长, 反担保门槛高是客户在贷款过程中的普遍感受。首先, 政策性贷款的初审涉及部门多, 手续繁琐, 贷款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 , 能够借到款还存有很大不确定性 (徐彦坤, 2010;郑光明、杜开贵, 2014) 。其次, 担保机构为了防范风险, 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反担保, 但对贷款者而言门槛过高。一般而言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资产缺乏, 除唯一住房外, 几乎没有资产可作抵押 (欧连明, 2004) ;若以房产作抵押, 必须花费上千元的房产评估费, 这无疑提高了贷款人的借款成本 (廖继胜等, 2009) 。在实践中反担保的常用形式是担保人担保, 但是申请人的亲戚朋友也大多经济条件一般, 同时还害怕承担连带责任, 愿意出面担保贷款的少之又少 (欧连明, 2004) ;有些地方要求必须由1~2名同级财政部门发放工资的公务员作为反担保人, 不少贷款申请人因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反担保人, 不得不放弃申请 (张存福, 2012) 。

三、弱势群体创业就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绩效研究

从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运行过程来看, 涉及到财政资金的支出、小额担保贷款运行以及最终就业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财政资金的支出与最终就业效果的评价上。王延中 (2003) 根据对北京、上海和苏州三个试点城市及其他10余个城市实施积极劳动政策的调查及国际比较, 初步评估了中国实施积极劳动政策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成效得失。赖德胜等 (2011) 在估算我国政府1998~2008年这11年间在消极就业政策和积极就业政策方面的支出规模的基础上对1998~2008年就业政策的实施的再就业效果进行评价。赵曼等 (2007、2010) 在总结分析我国就业支出特点的基础上, 构建了我国就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方法, 并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就业培训项目绩效进行评估。

对于专门针对小额担保贷款运行绩效的相关绩效研究相对较少。李锐 (2010) 以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为例对积极就业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估。孙同全等 (2010) 对创业带动就业资金支持政策展开研究, 随后针对小额担保贷款绩效监测与评价体系, 从小额担保贷款绩效评价的逻辑方法和框架, 结合中国小额担保贷款的具体实践, 构建评价小额担保贷款社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并以历史数据分析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绩效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孙同全等, 2012) 。

四、研究述评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产业升级, 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 小额担保贷款是一种通过政策性资金 (担保基金) 启动商业性信贷资金, 将市场和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 是解决创业者, 特别是各类下岗、失业人员由于无法提供银行所需抵押担保而面临的贷款难问题的重要尝试。担保基金的出现为不愿承担风险的贷款人和小型客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可以帮助小企业更容易地利用银行融资。

目前国内对小额担保贷款的运作模式、面临困境以及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其研究和探索还很不充分, 对诸如小额担保贷款绩效水平、绩效变动路径、绩效来源以及影响地方政府绩效的各类因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从我国小额担保贷款供给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 小额担保贷款绩效评价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理论框架与程序;二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及绩效评价模型;三是评价标准不统一, 评价标准值如何设定及相关的数据库尚未建立。

未来研究的方向不仅要加强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 通过构建一些定量评价指标来衡量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绩效水平;而且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绩效评价的研究应与绩效管理过程的研究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范冉冉, 陈爱华.当前中国小额担保贷款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 2008 (11) .

[2]范应胜.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保山市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查[J].时代金融, 2010 (10) :132-133.

[3]国际劳工局.小型/微型企业担保基金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对私营企业金融支持的探讨 篇8

一、金融与私营企业关系密切

私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这一背景下常常会面临资金短缺和资金盈余这两大问题, 这些也是决定了私营企业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当企业资金短缺时, 私营企业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面对生产、销售所需要的经济开支, 私营企业需要借助于债券市场或银行借贷筹集资金, 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金融市场能够为私营企业提供金融上的支持。当企业资金盈余时, 金融市场为企业的多余资金创造了投资的平台, 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银行

在国民经济中, 银行和私营企业都是两个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银行的发展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私营企业的角度分析, 私营企业如果处理好与银行的关系, 就能够从银行方面获得较高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不但可以获得银行的信任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 还能为私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保障。从银行角度分析, 如果处理好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就能够对企业安全得开展贷款业务, 确保资金能够按时收回, 也为银行的资金收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银行合作的私人企业越多, 其获得资金利润的机会就越多, 也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途径。从这两个大的方面来看, 银行与私营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经济上的双赢。

(二)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无论是对于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资本市场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私营企业中, 资本市场为其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交易平台, 使得私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顺利地销售出去。资本市场还能够为私营企业的规模扩大、资金发展提供多方面的融资选择, 例如:资本市场能对不同层次的私营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帮助私营企业开展股权转让、企业收购、资金投资、扩大规模等项目提供交易平台。此外, 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影响着私营企业的业绩考核工作, 为考核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事实依据, 能够发挥对私营企业的外部治理功效, 以促进私营企业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三) 技术风险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渐在各个企业中得到了全面地贯彻, 很多私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力而不断地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但是,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 技术创新过程有着很高的风险, 一旦出现问题将是私营企业无法独自承担的。而金融体系的就具备弱化技术创新风险的功能,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息生产和监督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金融机构主要是依靠管理风险来获取一定的报酬, 这就能够体现它们弱化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私营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弱化风险的目的:一是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本组合, 把风险分散到投资者身上;二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流动性创造和管理。

二、金融支持促进私企的发展

(一) 私营企业的融资

私营企业的与国有企业相比, 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资金上的问题。国有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国家方面得到支持, 而私营企业的发展只能靠自身的资金大小来决定。如果仅仅依靠私营企业这一方面实现发展, 将会存在着巨大的阻碍, 例如:一旦企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就无法获得企业以外的帮助, 时间久了将会因资金周转不利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行, 甚至破产。因此, 单靠内部资金积累是不可行的, 金融体系作为私营企业的外部融资支持, 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体系通过筹集资金帮助私营企业发展, 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有了金融体系作为私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可以科学地进行生产或投资等经济活动, 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如果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 就能得到金融体系的帮助, 及时解决问题,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二) 银行资金的贷款

银行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从银行的定义和性质来看, 银行是专门从事金融交易的组织, 通过向社会吸收闲散资金, 再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给受资金约束的私营企业, 从中赚取利润的金融机构。上述提到资金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而银行的经营方式恰好符合了私营企业的资金需要,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 私营企业可以通过贷款向银行获取额定资金, 以解决目前所出现的问题, 银行贷款是就成了私营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另外, 银行可以发挥其经济职能, 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银行通过资金调配和投放过程, 把资金配置到最具发展潜力、投资效率、盈利能力的私营企业中, 既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 也能为银行带来经济利益, 可谓一举两得。这些都反映了金融体系在私营企业间的实现资源配置的能力, 体现了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

三、发挥支持作用的有效途径

加强金融支持在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外部支持的角色, 对于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尤其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私营企业的作用更大,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使其以最快的速度发展下去。发挥金融支持在私营企业中的作用需要从多方面展开工作, 下面从金融体系、企业制度、外部扩张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 建立科学的支持体系

1、增加支持力度。

对私营企业进行金融支持, 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银行的力量, 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是我国主要的金融机构, 是资金相对聚集的地方。银行需要积极转变经营观念, 增加与私营企业的合作业务, 在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 把自己的业务意识由“被动贷款”转向“主动贷款”, 积极发挥出自己的经济职能, 帮助民营私营企业发展。银行可降低贷款准入门槛, 寻找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私营企业合作, 实现银企双赢。

2、构建市场体系。

对私营企业给予金融支持应该积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构建一个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市场体系。保证大多数的私营企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 让自己企业所生产制造的产品有推广的平台。在市场中, 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成立与中小私营企业发展有关的基金组织, 帮助中小私营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扩大规模等方面所需的资金问题。还可以给予私营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权利, 让其与市场相互结合起来。

3、提高信用程度。

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私营企业金融上的支持只是一个方面, 作为旗营企业, 必须要重视自身的信用程度, 只有培养了良好的信誉形象, 提升自己的信用度, 才能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目前, 造成中小私营企业融资难的最大原因是私营企业的信用程度差, 没有可操作性的信用。信用度低带来的后果是银行贷款难、与其他机构的合作难、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 完善企业内部的制度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内部机构不完善、上下级关系紧张、管理制度不科学等等都是管理制度不妥当所带来的问题。对私营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的前提, 必须要保证私营企业内部的统一, 这就需要各个私营企业对自身的制度进行研究完善。私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可以促使其改进自身的财务制度与组织管理制度。私营企业的融资要面临着各个方面的监督和约束, 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上, 公众投资者大多数根据自己的日常监督情况, 再决定最终是否对私营企业开展投资计划。投资者的这一行为就给私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约束, 因而只有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 改善管理制度, 提高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 才能得到投资者的支持, 才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来帮助企业发展。随着其他社会资本的引入, 将使得私营企业产权结构改变, 有利于企业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

(三) 实现私企的外部扩张

根据国外私营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 私营企业进行外部扩张是企业本身实现崛起的一项重要途径, 外部扩张主要是从企业的生产规模、业务范围、合作人数等方面重点进行, 这些都将为私人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做好前期准备。实现私营企业的外部扩张对于企业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扩大企业的规模, 如果私营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资金能力, 就有实力对一些小的企业进行兼并、收购, 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增加经济利益, 企业在扩展的过程中, 不断增加自己的业务来往, 获取更多的订单, 创造无数的经济财富。实现私营企业的外部扩张可从培育资本市场, 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化、国际化、成熟化;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产权交易;发展投资中介机构, 服务私营企业等方面进行。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需要发挥其在市场中宏观调控的作用, 合理地分配资金, 通过股权收购、产权受让等形式实现私营企业的规模扩张、产业转型、战略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私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国营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 都是无法与其相比较的。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 资金是阻碍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国家、政府以及金融机构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大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私营企业在规模扩大、生产效率、经济利益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昭凤.银企关系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王凤荣.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企业成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傅艳.产融结合之路通向何方-中国产业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5]李猛始, 唐文光.信贷紧缩、银企关系恶化的博弈分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2.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9

关键词:金融;城镇化;作用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属于供给型抑制和需求型抑制并存的状态。笔者认为所谓供给型抑制主要是表现在农村金融供给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双重不足,规模较小,结构达不到优化,农民手中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样就导致了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机构渠道外流,很多资金无法实现投资的目的,也达不到高效的使用。需求型金融抑制表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各种信贷主体需求产生了变化,但是金融机构不够完善,目前农村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很多项目较为单一。农村的迅速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但是很显然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的。笔者认为金融发展规模对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并保持一个稳定水平。农村城镇化要求金融的相匹配,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据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广大农村主要依赖的是农村信用社还有一些银行。然而很明显这些金融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农民手中有大量的现金,却不知怎样投资和理财。农民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手中的资金活跃起来必须在农村设立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较小,金融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在各个方面予以提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仅要扩大自身规模,也要提升金融效率,要将资金尽量运用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些资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怎样设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怎样充分利用这些资金,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将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民赖以生存的是农业,怎样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将资金有效的利用到发展农业上来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农村市场金融抑制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农业本身的脆弱性、抗风险能力差之外,更重要的是农村金融市场本身效率低下以及政府管理的缺位。农业由于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都是无法掌控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展农村金融。第一,设立金融保险等防范措施,这样不仅对于农业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同时也是充分了农村资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在广大农村中推广的主要为农业险,火险和治安保障险。这些险种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引进商业保险进入到农村金融中。推进保险业的同时,笔者认为对于提高农民的认识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农民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怎样培养农民的金融意识,如何提高农民的理财水平,这些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点。第二,政府的扶持与帮助。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引导农民学些如何利用现代金融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畜牧业。当前政府通过与银行合作向农民发放专项贷款,以促进农民发展第二产业。第三,农民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金融发展农业。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不断丰富,但是在素质等软件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农民。第四,将储蓄和投资转化率作为金融效率指标纳入考核,与金融规模一起来衡量农村金融在城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项措施也可以用于考核政府部门的绩效。只有充分衡量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推动金融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金融对于发展农业,存进城镇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作为政府部门还是金融机构都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农民也应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金融知识。利用金融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3级)

参考文献:

[1]杨毓玲. 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J]. 中外企业家. 2013(23)

[2]陈文新,张玉霞.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 商业时代. 2013(05)

[3]刘泽佳,李明贤.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07)

[4]王士伟.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11(07)

[5]高配山,唐绍欣. 山东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6]王曼怡,李勇. 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以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为例[J]. 人民论坛. 2010(29)

[7]范立夫.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7)

[8]刘芬华.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以广东省中山市农村城镇化为案例[J]. 财经科学. 2010(06)

[9]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 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4)

金融对创业的支持 篇10

一、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基本情况

庆阳辖内7县1区, 是六盘山连片特贫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截至2015年8月末, 全市贫困人口共计54.86万, 贫困面达20.94%, 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因此, 集中金融资源实施精准扶贫, 具有必要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一) 组织领导得力

全市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所在地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并对辖内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督查, 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金融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专题调研和专项推动。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信贷工作座谈会, 制定下发了《2015年庆阳市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庆阳加快扶贫开发的意见》等文件, 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围绕精准扶贫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二) 积极推动落实

庆阳市辖内华池、合水两县积极创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 率先在全市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 涉农金融机构与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主办行合作协议, 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并累计发放贷款6 240万元。

(三) 加大信贷支持

一是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大量再贷款资金。截至2015年8月末, 人民银行占用支农再贷款限额9.9亿元, 累放支农再贷款9.4亿元。二是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扶贫, 重点加大信贷投入。截至2015年8月末, 全市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0.9亿元、双联惠农贷款8.93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2.39亿元、农耕文明贷款1.12亿元, 助学贷款9万元, 为贫困群体提供了信贷支持。

(四) 缓解贷款难题

在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的推动下, 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法人金融机构积极落实“降、贴、让”措施, 即“及时落实人总行关于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降低一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 财政部门给予支农贷款适当贴息, 法人金融机构适当降低支农贷款利率”, 通过三方努力, 切实降低了支农贷款利率, 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贵问题。

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一) 部分金融机构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目前, 庆阳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以强大的实力和悠久的历史, 在金融业以几乎垄断的市场份额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相对集中, 市县分支机构授信额度普遍较低, 因此, 部分国有商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不高,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表现出不主动、不积极、不配合, 存在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现象, 导致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进度缓慢, 工作任务难以完成。

(二) 个别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个别县政府扶贫部门与辖内金融机构之间沟通协调较少, 信息共享不全面, 双方存在“雾里看花”现象。即地方政府的一些扶贫措施未及时告知金融机构, 同时, 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工作措施未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 导致个别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时滞, 工作开展情况不甚理想。

(三) 部分金融机构扶贫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对精准扶贫的方式多为信贷支持, 主要表现为向贫困群体发放贷款, 利率水平普遍上浮偏高, 并未降至合理区间, 加之担保基金不足, 个别地方政府贴息不到位, 形成银行欠息挂账, 金融机构发放扶贫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导致贫困群体获得实质性的帮助较少, 未达到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要求。

(四) 金融服务有待创新

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垂直管理体系限制, 市、县分支机构缺少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 全市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主要集中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如合水县金城村镇银行推出信贷产品“金灿灿”, 惠及果农722户, 发放贷款5 821万元;合水县农村信用联社推出信贷产品“金果宝”, 惠及果农2 406户, 发放贷款11 090万元。尽管地方法人机构大力开发产品、不断创新服务, 但对贫困群体而言, 这些金融服务仍然难以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需求。

三、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一) 建议金融机构高度重视, 提高认识

人民银行应积极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 在深刻领会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扶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定决心和信心, 从讲政治和践行社会责任的高度, 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精准发力, 把金融精准扶贫放在心上, 落在实处。同时, 对辖内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抽查, 及时发现问题, 提出推进措施和意见, 全力促进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二) 建议地方政府建立银政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 如通过召开银政座谈会等形式, 将政府扶贫部门项目告知金融机构, 为扶贫项目争取信贷支持。同时, 使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信息交流, 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此外, 地方政府应对金融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通过银政之间的有效互动, 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效化。

(三) 建议人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方式的多样化

人民银行应结合双联行动, 将扶贫村创建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同时, 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建立以人、财、物投入为辅, 以信贷支持和提供金融便捷服务为主的“一对三” (即“行对村”“行对企”“行对户”) 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 严格落实金融精准扶贫主办行制度。同时, 充分利用现有信贷产品或开发新的信贷产品, 加大对示范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信贷支持, 并在信贷政策上予以倾斜, 贷款利率予以优惠, 使贷款期限与农业、企业生产周期和农户需求匹配。

(四) 建议金融机构创新服务, 扩大带动效应

建议金融机构做好涉农项目, 提高贴息贷款占比,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严格落实利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利率县域不得高于5.85%、非县域不得高于6.85%的要求。辖内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切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涉农企业, 发挥辐射带动脱贫致富的作用。同时, 紧密围绕庆阳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等重点项目, 加大信贷投入。

摘要:2015年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调研时强调,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5月, 甘肃省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议在庆阳市召开。处于发展期的庆阳市, 如何借助金融资源实现脱贫致富, 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庆阳市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的基础上, 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 部分金融机构对精准扶贫工作认识不足、扶贫方式单一等是影响金融扶贫效果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可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人民银行3方面着手, 建立协调机制、创意服务手段。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支持,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许锡龙.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 2013 (09) :9-12.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下一篇:文化型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