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对策

2024-10-13

困境对策(共12篇)

困境对策 篇1

引言

财政是国家政权赖以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县级财政是直接面向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财政,承担着最广泛的民生性财政支出任务,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对全面推进民生财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财政紧缺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运行中的普遍现象,据有关材料,我国目前3 000多个县市中,财政赤字的县市已过半数。尤其是国家粮棉产区的农业县市,地方财政更加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县级财政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县级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 县级财政困境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财政发展比较快,但近几年来,特别是随着分税制和税费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行,许多县级财政出现了财政紧张状况,虽然不同省份县级财政困难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但一般说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以下几种:

1.1 公共财政理念淡薄,导致县级财政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由于对县级财政理念的淡薄,一些县级财政领导习惯于要钱、收钱和花钱,对县级财政的地位、职能、作用等认识不足,财政收支平衡意识不够,没有周密的财政预算,很少致力于财源建设,且不重视合理理财,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县级财政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再加上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使一些基层财政的预决算流于形式,有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易产生管理和廉政问题。

1.2 财政包袱沉重,导致县级财政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要

县级财政来源一般都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往往较大,新收入增长点不多,实行税费改革后,一些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财政收入明显紧张。中央努力提高中央财政的两个比重,导致地方可调控能力减弱,县级财政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均收支水平很低,县级财政基本上仍然是“吃财政”;二是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交通、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加重了财政负担;三是历史上的负债对县级财政也造成一定的压力。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县级财政艰难运行,很可能冲击财政预算,威胁财政资金的安全,财政风险在所难免。

1.3 事权与财权脱节,导致县级财政收支失衡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重新界定了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范围,由于省以下分税制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使财权与事权出现了两相背离的格局。层层向上集中资金,基本事权却有所下移,“事权下放”使财政支出责任向基层政府转移,县级政府负责的事情多而且范围广,县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严重不对称,导致县级财政收支失衡。

1.4 财政转移支付不规范,导致财政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近年来,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随着事权下移,上级出政策,下级出钱办事日益增多,导致县级财政越来越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规定对教育经费、三农经费、科技投入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因这些经费基数大,要达到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每年要增支不少。二是部分事权下移和上级要求匹配和州与县签订的责任状,要求县对卫生、民政、计生投入标准逐年增多,增加了县级财政困难。三是省州对县财政体制和煤调基金分配比例的调整,上解支出增加,加大了县级财政困难。

1.5 财政收支结构不合理,导致财政增收潜力有限

在收入方面,各县乡原来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调整收入结构。一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明显偏低,各类行政收费及其他预算外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较高,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乡镇企业税源非常薄弱,税基偏小,税源结构也不尽合理。在支出方面,基本上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县级财政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还承担着部分应由市场功能完成的支出,一方面是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却在逐年增加,支出的定比增长与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形成很大的反差,造成县级财政公共支出和发展支出不足。

2 解决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研究

2.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振兴县级财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县级财政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从思想上要由消极被动理财向积极主动理财转变。财政困难县必须端正思想,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振兴县级财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吃大锅饭”的依赖思想,克服“等靠要”的观念,不能一味地强调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等客观原因,要抓住机遇,树立创新意识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加快发展,立足本地,吃透县情,走自己发展经济的路子。

2.2 发展县域经济,开辟财源,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抓好工业,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植骨干型财源,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扶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比如临猗县先后出台了工业强县行动方案,坚持“内部挖潜、外部招商”的工作思路,一抓招商引资,二抓项目建设,三是抓园区建设,均取得良好成效,全县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二是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发名优特产品,使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临猗县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载体,以“三环一区”为引领,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现代农业再创新局面,新增4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一县一业”先进县。

2.3 财权事权相对称,确保县级政府有效地履行职责

一是要改变目前县政府过多的事权与财权严重不对等的状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对于跨区域的外溢性的公共项目与工程,上级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或介入。对于医疗和教育服务的供应,中央和省级政府需要至少承担部分筹资责任。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还有待尽快完善。二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应把适合县乡的税种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县乡,核定基数,确定比例分成或结算比例,统筹管理。另外,也可考虑适当地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种开征权。只有合理界定职能,理顺政府间事权关系,县级政府才能很好地履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引导与协调职责。

2.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大对县级财政的支付力度,这主要是指从中央和省市两个部分。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确保县区正常运转的财力需求;省市级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加大对县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的力度,做强做实县级财政,以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从支付方式本身来说,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分配转移支付资金时建议按现在实有财政供养人数和人口总数(或取三年左右平均数)进行计算,并综合考虑县国土面积、地质灾害、矿区维稳和安全等因素进行计算,加大对财政困难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可将部分支出责任上移。如将国民教育、卫生与社会保障等支出上移,实行省以上统筹,对人员性标准支出与公用支出由中央财政负担,项目性支出由省财政负担,切实减少或取消县乡项目性支出的配套资金,让县乡财政轻装上阵。三是修订完善转移支付权重系数。继续加大山区、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上,要充分考虑这些地区发展付出的社会成本更大,不能简单地以统一的标准财力来测算,应充分考虑地表起伏度大、自然村距行政中心村距离远近、地质灾害频繁、矿区治理难度等因素,可以通过细化成本差异系数、增加系数权重、比例来调整均衡性转移支付。

2.5 加强财政管理,提高县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大力精简财政供养人口,遏制行政经费的扩张。要用法律的形式对县乡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进行规定,减少机构数量,核定人员定额标准,制定科学的官员业绩考核制度。二是严格支出管理,按照优先次序,将支出划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事业发展支出,建立零基预算,据实安排支出,禁止用财政资金建设“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三是强化预算约束,不得任意追加和变更,不打赤字预算,加大依法执行预算的力度。四是将县级财政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于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或者是投向有比较资源优势的行业,有效地扶持地方特色经济和企业发展。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对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以缓解财政压力,避免资产流失。

3 结语

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其顺利运转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基层公共职能的实现。县级财政能否走出困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要处理好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与相关改革的配套关系,解决好省以下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有效推进财政改革,化解基层财政困境,走活基层财政这步棋。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韩俊.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钱英文.地方财政理论探索与实践[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3]公茂新.浅议当前县乡财政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8):14-15.

[4]李兰,景宏军.我国城镇化与县乡财政困境及出路分析[J].商业经济,2006(11):5-7.

困境对策 篇2

困境一:有些同学没有作文框架的意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在朝标准化客观化努力,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部分是一种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 Writing)。而且往往会给出一个三点(间或是两点)的提纲。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压根儿没有看题目中给出的提纲,他们想标新立异,他们想另起炉灶。结果是写出只有一段的或者是八段的”惊世骇俗之作”。可想而知,阅卷老师对于这种没框没架的作文是什么样的态度。一段文很难拿到4分以上。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只写一段者:0-4分;只写两段者:0-9分(指规定三段的作文)。 那种写八段的作文是一种折磨阅卷老师的写法,阅卷老师会觉得无比郁闷,一般来说,得两分的作文往往就是这种意识流类型的文章。

对策:提纲叫咱们怎么写,咱们就怎么写。我们要把提纲看成是三个简答题,一个题目我用一个段落来回答。明白这一点就会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

困境二:有些同学没有作文内容的`意识

当看到作文题时,我们当中有些同学见到某些不太熟悉的话题就觉得无话可说了。他们会觉得让他们用汉语来写这篇文章都困难重重。而且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大多数都是论说文文体,往往会让大家去分析原因,说明利弊,举出事例,预测未来,提出建议等等。他们觉得无法去分析原因,无法去举出事例,也无法去提出建议。

另外有部分同学想向阅卷老师倾诉衷肠。他们想利用精彩的内容来达到打动阅卷老师,从而获得作文高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因为阅卷老师不会,而且永远不会因为你的”精彩内容”给你高分。说的更明白一些,那些花了老半天想出来的观点和例证其实阅卷老师也许早就看了好几百、好几千份了。

对策:内容相关即可,不必一定要向阅卷老师掏心掏肺。

困境三:有些同学没有语言亮点的意识

考生朋友们应该始终牢记这一点: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考试是一种语言考试。因此,语言质量是第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当中有些同学们没有一种写作词汇和句型的概念。

往往会在一篇短短的四六级作文中重复使用诸如象”think, believe, important”之类的词汇和诸如:”Some people think …, Some people think …, I think …, Do you think so?”。这样的文章,如果去掉相同的词汇就剩不了几个词汇了。象这样的作文又怎么能够拿到高分呢?

高校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 篇3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产品而言,其提供主体高等学校不等同于企业,但就实际而言,它兼有企业与政府的双重职能。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产品;作为一个提供教育产品的“企业”,它必须注重投入与产出,注重教育产品的提供效率与质量,否则它的学生就没有市场。从其具有企业经营要求这个角度而言,高校的发展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更要依赖于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其中包括向银行举债。事实上,现在的高校基本上是负债经营。

一、目前高校经费来源及融资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及其分析

高校的资金来源无非是这样的几个途径:一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主要用于高校的人员支出或者补充日常公用经费(当然也可能有些是基建方面的专款,但从近年来看这项在逐渐减少或都根本就没有了);二是学费收入,学费收入的多少主要依赖于学校的规模与收费标准,这两部分构成了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部分;三是学校的各项非学历教育收入和经营收入,主要是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教育机会、提供培训等所形成的收入,这在高校的经费来源中也占了不少的一块,当然这要视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四是捐赠,当然这局限于一些名牌学校中,一般的学校没有多少这样的机会;五是科研方面的拨款(或横向合作的经费),这方面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没有多少灵活空间,不过可以在短期内纳入学校的统一资金安排来周转一下。

由于高等教育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可能全部依靠政府拨款,更主要的是必须依赖于高校自身的资金筹集能力,在当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的情况下,政府更不可能在财政上有更多的投入。因此必须依赖于高校自身去筹集资金,尤其是高校自身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当前高校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1.从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角度来讲,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政策思路。在高校资金来源渠道选择,高校合理负债规模界定及高校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措施。虽然高等教育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是一种付费的教育产品,但政府在对其公共性的保证上仍然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既然如此,政府必须在对高校的经营风险、合理负责规模设计等方面有清晰而明确的规定与管理,而不能任由高校贷多少算多少,这样不利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积累与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影响高校在金融系统的信用形象。比如有的高校不顾自身承受能力盲目贷款导致到期无力偿还的现象。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可以用来作为抵押贷款的,但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不可以用来抵押或担保的。目前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提供创新的解决思路或政策,这是高校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之一。

2.从银行的角度而言,目前基本上可说尚无一家银行有着比较完整、科学的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现行的各家银行对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是从对企业单位的指标评价体系借用过来的,或是经过了稍微的改造,很少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高校贷款的评价指标体系。更有甚者,有的银行在给高校贷款时,还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将其财务报表转换为企业型的财务报表。因为信贷人员看不懂高校的财务报表,所以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必须依据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建立起一套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整体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高校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能,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的考核指标来予以评价。高校虽然也有“经营”的成分,但其“经营”的风险相对企业来讲,还是很小的,它提供的毕竟是准公共产品,承担的仍主要是政府的职责,这是高校融资的困境之二。

3.从高校自身来讲,高校毕竟是高校,它还承担着政府的教育职能,它毕竟还得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职责,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高校的领导还必须承担起自身的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职责,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面对人才培养的激烈竞争,尽管高校领导有心使出浑身解数筹集资金谋发展但最终也是分身无术;从高校的财务管理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高校财务管理是属于核算型财务管理,重收付实现,轻管理与资金运作,而现在面临这样一个重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的形势要求,多多少少是有个适应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这是高校融资的困境之三。

二、解决高校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要对高校合理负债规模的界定、高校经营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形成清晰的思路与政策,作为政府首先要对高校的经营风险有着比较清晰的规定与评估;其次要据此对高校的合理负债规模进行界定,这样作为高校自身,它很清楚自身有多大的偿债能力,也有利于银行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综合评价;再次,由于高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而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所形成的,是可以用来做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所以高校的资产是不可以像企业那样能自主处置的,这样高校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就显得信心不足。但事实上,如果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企业可能受市场冲击的风险远远大于高校,高校的“经营”远远要稳健于企业,可由于银行没有这种抵押或担保信心来保障,所以就难贷出款,或不敢贷款,因为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讲也难以突破这个政策底线,这种情况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之后就显得更为突出。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高校的财务状况比企业财务状况不知道要稳健多少倍,问题的关键是在合理负债规模确定之后,如何给银行一个信心的问题,因此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在这方面的管理能有所创新。

(二)从银行的角度来讲

要依据高校的实际财务指标体系情况,建立一套与高校多元化筹资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或指标评价体系,以解决高校融、筹资方面瓶颈约束的问题。

银行贷款的指标评价体系基本是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的,由于高校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所以用企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高校的财务状况,未必完全合理或全面。一是高校毕竟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与政策两个方面);二是高校的经营效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源自于一个较长期间,用企业的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高校的财务状况未必能反映出高校实际的经营全貌。因此作为银行应尝试着建立起一套与高校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与“经营”风险。

(三)从高校自身角度来讲

解决资金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效率的提高;二是增强高校自身的创收能力,如不断提高培训收入等;三是银行贷款当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节流主要表现为厉行节约,压缩不必要支出项目,强化资金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高校财务部门也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各方面的报表数据来充分说明高校自身目前的财务状况和办学实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体现高校自身未来的偿债能力。良好的财务管理和盈利规划,对银行来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主要也要据此来判断一个学校未来的偿债能力。

对高校来讲,尝试着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新形势下的新思路:如引资共建,引进民间资本等都是新形势下可以去尝试的新做法或新思路,同样有利于高校走出融资困境。

总的来讲,高校的发展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支持,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最终还是依赖于良性竞争的形成和教育资金的有效使用,这是由教育产品属性决定的。在有限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负债资金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成为了目前高校发展中资金运作的一个新问题,这也是笔者专题探讨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由于现有制度规定高校的资产不能办理抵押或质押,加上事业会计衡量绩效的指标与企业不尽一致,因此在具体的融资过程中会遇到事业发展过快而相应制度体系滞后的问题。在高校究竟负债多少是个合理的界限上至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拿着事业单位的某些指标作如何评价才较为合理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起较为合理的适合事业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或制度体系也就成了约束高校融资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放着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固定资产却为贷不到几千万的资金而犯愁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性。

相对来讲,公办高校的财务人员思想意识比较弱,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思想仍停留在“事业单位”这样的概念上,对于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以及资金的使用成本方面的考虑很少甚至没有。更多的是把学校的资金运作就简单地看成是资金的收付。在资金的来源渠道方面主要依赖于拨款和学费收入,资金的使用没有绩效评价,经费的分配没有较为科学、统一的标准,成本费用的控制没有有效的机制约束,是高校经费来源及运作方面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我国工伤预防困境及对策 篇4

加强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预防, 不论是对劳动者个人、用工单位还是对整个社会及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工伤预防工作面临着诸多实践困境, 成为劳动者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严重桎梏。

(一) 从政府部门角度分析。

工伤预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因为工伤事故频发、职业病形势日趋严峻不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破坏社会安全、稳定与和谐, 因此工伤预防必须纳入政府部门的治理视野中。当前我国工伤预防工作正值试点实践阶段, 政府部门的监控措施还不够到位, 相关立法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预防资金投入不大, 政府内部的协调工作体制也尚未形成。

1、《安全生产法》在设计工伤保险内容时, 没有涉及如何实现工伤预防功能方面的规定。新《工伤保险条例》首次将工伤预防列入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但并没有明确具体操作规程, 如工伤预防费提取比例、使用范围与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等, 只明确了工伤保险具有工伤预防功能, 但如何发挥工伤预防功能进而促进工伤预防工作却缺乏详细规定。

2、现行的工伤保险法规没有明确社会保险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工会组织之间的衔接配合机制, 使我国在工伤预防试点探索的征途中缺乏有机统一、综合协调的监管体系。

3、社保经办机构在工伤预防方面的整体资金投入还不足, 用以奖励那些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的企业的专项资金更稀缺。工伤预防资金是进行工伤预防工作的重要物质前提, 实践中由于工伤预防资金短缺而无法全面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的企业, 尤其是一些高危险、高污染企业屡见不鲜。

(二) 从用工单位角度分析。

工伤预防的主要责任在于用工单位, 但受生产经营利润最大化驱使, 实践中大部分用工单位对生产安全、工伤预防与劳动保护的投资过少, 存在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全、安全生产管理不善、安全生产制度缺失、劳动者生产环境恶劣及生产设备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造成工伤事故不断、职业病频发。

1、缺乏完整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及相关的配套体制。

安全生产监督不力, 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 这是绝大部分用工单位工伤事故常发的罪魁祸首。

2、工伤预防宣传与培训的资金很少。

对改善劳工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设备安全性能的投资更短缺, 甚至有些用工单位全然漠视国家政策法规, 根本不设置工伤预防专项资金。

3、管理者安全意识不强。

不重视安全检查工作, 同时缺乏对劳动者尤其是岗前劳工的安全教育, 没有定期为劳工做职业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工伤事故长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三)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分析。

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的责任主要在于用工单位, 但造成工伤与职业伤害的原因并没有排除劳动者个人因素。

1、由于绝大部分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 掌握的相关政策法律知识不多, 安全生产意识不高。通常情况下, 他们都不懂得或者不敢要求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工伤保险费, 以至于发生事故时只能忍气吞声, 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2、缺乏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机会, 导致劳动者安全生产技术不高, 综合安全素质较低, 这是工伤预防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常见现象。

3、绝大部分劳动者, 尤其从事高危险、高污染行业的劳动者身处的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预防设备落后, 又没能获得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造成事故频发, 职业病多发。

二、现阶段我国工伤预防对策思考

我国工伤预防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主要源于政府相关部门和用工单位。为此, 必须加大政府监管与投资力度, 强化用工单位安全生产观念, 加快构建“用工单位-社保经办机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与事故预防机制 (如图1所示) , 促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在预防工伤事故方面的协调工作, 为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提供全面保障。 (图1)

(一) 对用工单位而言

1、建立工伤预防培训平台。

加强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技术与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对新上岗劳动者提供岗前安全生产技术教育, 从思想观念上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要针对全体劳动者开展经常性或定期性的事故预防与职业病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伤预防知识。此外, 要重点把关好各种安全生产与工伤预防技术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

2、组建工伤预防宣传小组。

加强宣传安全生产与工伤预防知识, 在单位内部成立专门从事宣传工作的宣传小组, 包括劳动者宣传小组和安全监管人员宣传小组, 并评选出各自的宣传负责人。通过报告、座谈、讲座、展览、广播、电视电影与演讲竞赛等多种宣传渠道, 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工伤预防、职业病预防及工伤保险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宣传。

3、加大对工伤预防的投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部分比例, 专门用于对安全生产与工伤预防培训教育宣传投资, 同时加大对职业危害防护技术及高危险、高污染行业改善劳动环境与生产设备研究的投资, 加强高职业危害场所监测, 定期对劳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事故与职业病隐患, 防止或降低事故与职业病发生率。

(二) 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言

1、明确用工单位奖惩办法。

根据安全生产核查结果, 对当年没有发生工伤致残、重伤和死亡事故的用工单位, 从其当年缴纳的工伤保险基金总额中提取5%~10%作为专项奖金, 规定用于奖励该用工单位安全生产主管及其他为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做出显著贡献者。同时运用费率杠杆对安全事故多, 工伤预防不足的用工单位实施惩罚, 相应提高其工伤缴费率。

2、建立工伤信息交换机制。

在中央与地方社会保障部门之间, 社保部门与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数据交换、资源共享机制, 适时掌握用工单位的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情况以及工伤职业危害、伤亡与安全生产监管情况, 为监护劳工职业健康安全、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信息。

3、建立计算机联网分析系统。

为强化预防安检工作, 社保经办机构应建立计算机联网分析系统, 通过计算机联网方式, 对用工单位的工伤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适时核查用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 定期对用工单位的工伤事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规定专人负责安全预防管理工作, 并将用工单位的事故信息、承保数据与事故理赔数据等相关信息提交给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三) 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而言

1、对用工单位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规范安全生产标准, 提高监管水平, 加大监管力度。对工伤风险高、工伤事故多的行业企业制定科学标准的安全规范与操作规程, 并定期严格核查用工单位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情况, 从源头上加强工伤事故危害防范。

2、合理规划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经费的使用。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经费的使用, 明确经费投入的重点行业。例如, 煤炭、有色金属等含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的高污染行业, 建筑、建材等职业病高发行业, 应该成为事故预防经费的重点投入领域。此外, 还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经费使用监管制度, 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明确预防经费的使用标准, 使社保经办机构和用工单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使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经费真正落实到位。

3、定期考评用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根据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安全事故数据, 定期对用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考评, 核查其工伤事故预防效果, 把握其安全生产动态。同时, 设置各种安全奖项, 明确奖惩措施, 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单位、为安全生产做出突出业绩的个人进行物质奖励, 考评结果不达标的则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参考文献

[1]孙华.我国工伤预防机制探析[D].厦门大学, 2009.

[2]李志明.中国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管理研究, 2009.5.

[3]黄晓利.工伤保险和工伤事故预防[J].理论与实践, 2009.5.

浅析网络道德的困境与对策 篇5

浅析网络道德的困境与对策

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之间的冲突,文章通过分析网络道德的.特点,提出了加强网络建设的几项对策.

作 者:李钢 郝淑芹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876刊 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TV UNIVERSITY年,卷(期):”“(3)分类号:B82-052关键词:网络道德 困境 对策

我国数字期刊的困境和对策 篇6

[关键词]数字期刊;数字期刊困境;数字期刊对策

[作者简介]陈鸿雁,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君,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丰年,《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数字化带来与传统出版不同的编辑流程运作方式,数字阅读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即时化、互动化。我国数字期刊主要有加入权威数据库、自办网站、学术期刊的网络发行三种形式,多数数字期刊把已出版的纸版期刊、PDF等文件发送到网站。而国际意义上的数字期刊应该直接网络投稿、审核、发表和认证,放弃纸质版本,简化纸版学术期刊的烦琐印刷流程,以降低印刷成本。面对我国数字期刊的现状,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引导其健康发展。

一、数字期刊的困境

1.缺乏统一标准

在各种数字期刊技术标准上,我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用户在阅读不同数字期刊时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或者通过软件进行格式转换。中国知网全文采用CAJ和PDF格式,必须下载专门的CAJ和PDF浏览器才可阅读。我国数字期刊除HTML格式外,常见的有DOC、PDF、CEB、CAJ、TEB……不同的文件格式,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阅读软件。我国的万方期刊、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三大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上网格式不同,无法整合学术资源的共享。有些网站和数据库建立了自身的数字期刊系统,并且各自采取保护自身利益的措施,尤其是用户量。除技术壁垒外,数字期刊的运行技术本身也有待完善,有些用户“订阅成功”,但却无法阅读数字期刊。虽然已将纸版期刊数字化,但复制数字期刊论文必须使用文字识别软件把图形文字转变为文本文字,这个过程常常出现很多错误。国际上通用的数字期刊格式是2005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的PDF格式,该格式不但支持XMI,还对内容的使用范围分层授权为只读、部分可拷贝、全文可拷贝、不能打印、可以打印等。

因为不同纸版期刊依托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开发不同的阅览器,所以,电子阅读器网页WEB格式不同,有纯文本的TXT格式、图文兼容的PDF格式,并且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学科文章数字化格式各种各样,数字期刊的体例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数字期刊的发展。

2.数据库和学术刊物的利益冲突

在创建数据库初期,资金投入很大,甚至不盈利。纸版学术期刊也提出使用其内容付费的要求,甚至认为学术期刊的内容被上网,是提高其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不在乎数据库是否付费。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州耳眼专科医院免费开放的眼科学数字期刊(Digit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不仅提高医院专家的知名度,而且提高医院的赢利能力。随着数据库利润的增加,纸版学术期刊也可以提出相应经济回报的合理要求。我国现行的数字期刊产业链中,数据库通过汇总各个学术刊物提供的资源而获得利润,同时,向各个纸版学术刊物支付一定的费用。由于纸版学术期刊无法统计点击率、下载量,提不出具体利润要求,纸版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合作起点不对等,致使纸版学术期刊处于被动处境。

3.缺乏质量控制

数字期刊固然不乏精品文章;但是有些数字期刊的定位不明确,导致其刊登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期刊理应先审稿后发表,但由谁来审稿,审稿的人力和财力怎么解决都是问题。

4.缺乏规模效应

至今没有任何政府机构和学术机构对我国数字期刊的总量进行统计,并且也没有方法进行有效统计。事实上,数字期刊遍地开花,存在着散、乱、小的弊端。纸版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少困扰着许多学术刊物;同样,虽然用户可以随时、长期进行访问数字期刊,但有些数字期刊的访问量少,甚至远远低于纸版学术期刊的发行量。

5.被边缘化在评审体系之外

虽然数据库拥有网络出版许可证号,但数字期刊至今没有刊号。在统计科研成果过程中,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将数字期刊的文章排除在外,这种现状不利于吸引高水平作者参与数字期刊投稿,从而也影响数字期刊的质量。

6.知识产权的纠纷

数字期刊的引用不规范、版权之争以及盗版现象屡屡发生,使得知识产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万方期刊、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拥有大量作者,但不可能得到作者的直接授权,所以作者、纸版学术期刊、数据库之间的纠纷不断。在2010年2月26日公布的《著作权法》修订版第33条中,依然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这样,导致数字期刊的知识产权模糊,以致作者和数字期刊之间纠纷不断。

二、数字期刊困境的原因

1.管理体制

纸版学术期刊社有书号才能出版纸质期刊,出版数字期刊,必须要有互联网出版权,而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拥有互联网出版权的机构仅有50家,影响数字期刊的发展进程。

2.评价体制

无论是1963年美国加菲尔德博士建立世界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数据库,还是1978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发布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都是登记制。达到SCI和SSCI数据库综合指标的期刊,就进入其行列,不需要经过烦琐的各级审批程序。鉴于我国数字期刊评价滞后,政府部门应该联合几家国内核心期刊的评价机构,借鉴国际SCI和SSCI数据库的登记制度,建立中国的数字期刊评价体系。

3.阅读习惯

多数传统的纸版学术刊物分栏排版,减轻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疲劳感;而出于技术符号、图像处理的方便,许多数字期刊采用通栏排版。对一些读者来说,更习惯阅读纸版学术刊物,减弱了对数字期刊的接受程度。

nlc202309051427

三、推动数字期刊的对策

1.政府的推动

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都制定了传统纸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字期刊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2014年7月15日召开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表明“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已基本形成较为清晰的数字出版发展路径,在管理体制、产品形态、商业模式、资源配置和战略布局等方面都已经形成自己相应的规划并已付诸实践,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且已经取得有效成果”。但是,如果数字期刊的发表和认证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实现数字化出版。因此,数字化出版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颁发数字期刊正式的出版资质,给予数字出版的论文与纸版论文同样的学术地位。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统计学术成果时,应该将数字期刊发表的文章纳入。2006 年,上海社科联合会在评优秀学术成果时,就已经设有网络文章奖项。

传统纸版印刷过程既消耗木材,也排放大量废弃物。从节能、减排的环保角度考虑,政府也应积极推动数字期刊的发展和认证。

2.数字期刊的知识产权保护

作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四大数字出版工程之一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2007年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可行性论证;2009年初获得财政部批准立项。该工程针对数字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产业模式不合理以及技术易用性较差等问题,研发数字版权保护关键技术,形成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示范工程的搭建,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新型数字内容服务体系及灵活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我国的数字期刊可以借鉴欧美网络版权保护机制。欧美数字期刊的开放存取机制包括版权归作者所有、版权部分转让、版权部分保留三种;非开放存取有两种方式:一是世界范围内接受程度比较高的仓储式,二是国家许可证制度。国家许可证指政府授权,由出版商同第三方非营利信息服务机构签订国家许可证,允许第三方非营利信息服务机构使用前者的信息资源,并负责向公众免费提供接入、检索、浏览、下载、打印或复印等渠道。第三方非营利信息服务组织单方面承担责任的方式,可以消除用户的法律风险。国家许可证制度可以平衡作者、用户及出版商间的权益关系,国家还通过转移支付机制,对作者、出版商因开放存取资源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出版商通过修改担保条款,以承担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目前,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冰岛等北欧国家已相继建立并实施 “国家许可证”制度。

3.完善数字期刊的技术标准

如果各个数字期刊使用各不相同的技术标准,其使用、传播、国际化进程将严重受阻。现在的数字期刊是从纸质版扫描或翻拍,在电脑上阅读时非常不方便。例如,有些数字期刊仍然采用了双栏排版,自上而下地阅读左栏后,必须回到页面的最上端阅读右栏。 事实上,数字期刊排版不必受纸质版排版方式的束缚,可以完全按照电子阅读的方式进行排版,通栏排版可以提高阅读的舒适度。

体例规范的标准化是数字期刊检索、文献管理和数字化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数字学术资源共享,充分实现其学术价值。以参考文献和页下注为例,数字期刊和纸版学术期刊的体例规范有相似的要求,但是,由于数字期刊将文字转化为编码,对体例规范的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容文理学科共性的体例规范。

4.建立纸版学术期刊与数据库的利益分配模式

《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表明,数字出版企业“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只投入无赢利的尴尬局面,部分企业在数字出版业务上已取得了较好收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一直在探索共赢的利益分配模式。在数字期刊收费问题上,数据库和纸版学术期刊都应遵循在科学的价格评估、内容和服务可替代性分析基础上收费,建立一种能够不断吸引免费用户,把一部分免费用户变为付费用户的机制。在数据库和纸版学术期刊的合作中,纸版学术期刊即内容提供商获得的利益偏低,这就要求数据库要增加透明度。数据库和纸版学术期刊要及时沟通,彼此理解,才能建立两者之间稳固、合理、共赢的利益模式。

从国际数字期刊的运作上分析,提供内容的纸版学术刊物即内容提供商,与数据库共同推出数字期刊后,内容提供商获得相当的经济回报。内容提供商和数据库共同打造产品后,内容提供商取得的利益份额不会太低,尤其对于知名的期刊,数据库甚至愿意让出部分利益吸引知名期刊加入。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和纸版学术期刊建立了的稳定合作,从内容提供商到技术服务商,再到网络发行平台、终端阅读、移动阅读,已经形成数字期刊产业链,并且正在延伸和完善。在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和广告商对数字期刊认知过程中,将逐步建立起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

5. 提高数字期刊的质量

在学术质量控制上,数字期刊既可以借鉴国内的“三审制”,也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peer review)。笔者认为“三审制”与同行评议制度均有利弊,但同行评议制度利大于弊,“三审制”弊大于利,同行评议更适合数字期刊。中国数字期刊应当借鉴现代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实现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国际化。

6.完善数字期刊的产业链

传统的纸版刊物运作中,学术刊物和印刷厂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稳固的出版费用合同;而数字期刊的运作中,纸版学术期刊、数据库、广告商各方都想扩大自身利益分成,如果在数据库和数字刊物之间没有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肯定会陷入盈利模式的冲突,甚至不得不停刊。因此,要完善数字期刊的产业链, “数字出版产业必须不断增强协作意识,加大协作力度,传统新闻出版单位与技术商、平台商等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也要不断加深,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强强联合,由此产品创新获得跨界推动力。”

7.数字期刊的国际合作

国内期刊与国际知名期刊可以利用互联网异地合作,联合办刊。我国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中国知网进入4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互联网和电子出版机构,拥有1200多个机构用户,包括哈佛大学、美国白宫等国际著名高校、政府机构与重要企业。

8.调整编辑的职业角色

数字期刊编辑与传统纸版期刊编辑具体工作的方式、过程不同。传统纸版期刊编辑角色特点是以编辑加工为主要任务,更侧重于出版者的角色;数字期刊的编辑要由电子文档加工,转变为基于EML语言的网络化协同、编辑加工和校对,由单文本编辑转变为多媒体编辑,因此要抛开传统纸版学术刊物的编辑和校对思维定式,及时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和查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 [3][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 2013-2014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2014-7-15.

[2]郭嘉.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版权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版权,2010(5):28-31.

[4]高冉,陈淑菁. 全文数据库增值服务模式探讨 [J].情报资料工作,2010(1):82-85.

医院财务困境解决对策浅析 篇7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法

一、提高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一) 实行稳健融资策略坚持适度负债经营。

医院隶属于事业单位, 由于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例如医院不提折旧, 资产虚增等现象, 因此, 医院的负债经营必须制定一个比企业更低的警戒线。医院的负债主要是银行借款和拖欠卫生材料商、药商和医疗器械商的应付款项, 所以这两种负债又要区别对待。目前的银行借款多为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 而且到期必须无条件还本付息, 所以医院应当慎重举债, 并且要把这部分短期贷款用在购买卫生材料和解决医院日常经费开支等方面, 切不可用于基础性建设和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长期投资上。目前, 我国的医疗市场中, 医院与药商和医疗器械商的供求地位存在较大差距, 与他们的应付款项通常还款压力较银行贷款要小, 而且又没有利息费用, 所以这部分欠款可以适当延长。但是也必须把握适度原则, 与药商和医疗器械商维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才能维持医院正常的生存和发展。

(二)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的核算和控制体系。

医院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企业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成本管理组织和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核算琐碎复杂, 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会计人员的附加工作, 恐怕很难胜任。所以医院领导必须理解成本核算对建设节约型医院的重要性, 划出独立科室、配备专业人员对医院的成本费用进行细致核算。医院应改变现行的只为分奖金的核算形式, 而是应当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理念, 达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医院应将和科室有关的各项费用全部记入科室支出, 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房屋医疗设备折旧、医护人员工资、水电费、差旅培训费等, 并测定各科室的最高成本费用限额, 作为奖惩的依据。另外医院职能科室办公人员和后勤人员由于都是为医技科室服务的辅助部门, 所以他们的费用应当按比例分配计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 然后再层层分摊计入各医技科室, 以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医院还应当进行单病种的成本费用核算, 以此制定单病种的费用限价, 尽可能地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三) 建立财务困境预警机制。

医院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 总会存在一些银行贷款或是应付款项, 所以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财务困境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早已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所以从医院的高级管理人员到普通的医护及后勤人员都必须树立财务困境的风险意识。医院领导必须提高对财务困境的敏感程度, 及时分析医院内外部经营环境, 把握资金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加强财务监管。普通工作人员也必须增强对财务困境严重后果的认识程度, 自觉节约成本, 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明确市场定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 医院必须首先对医疗市场进行充分地分析, 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自己进行明确定位, 以便确立核心竞争力, 从而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老百姓对医疗市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迫切需要医院采取新技术、新疗法, 以减少病人的病痛, 缩短疾病的治愈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现在人们不仅要求治病, 而且还要求防病, 所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会逐步渗透进入已存在的医疗竞争格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位要求得更加严格, 人们对医疗专业化、差别化的偏好也在逐渐加强, 所以很多专业化的医疗服务会在竞争中重得新生。

三、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医院应当结合自身条件, 在适度举债的原则下, 尽可能的争取政府贴息贷款, 它实际上相当于医院争取的另一种政府拨款, 医院可以利用无息贷款促进医院的发展, 而且政府贴息的贷款信用等级也非常的高, 银行也乐于放贷。由于近年来政府连续对药品价格进行下调, 致使医院的利润不断的减少, 所以医院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对药品价格的优惠政策。例如:建议政府把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处方药降到医院药品进销差价率为0, 但要给医院定额的药品补助。这样可以减少重大疾病处方药的层层盘剥, 满足老百姓最根本的生存需求。建议政府不应当仅仅减少药品的最终零售价格, 而是应当明确规定药品的生产成本及流通加成比率, 这样药品从出厂就清晰的注明其成本费用, 药厂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加成比例内批发给医药公司, 然后医药公司再在其规定的加成比例内卖给医院, 医院也在其规定的药品进销差价内最终卖给病人。建议政府严厉打击医药代表的贿赂行为, 医疗卫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医药代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搅乱了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正常秩序, 也使得目前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行业抱怨不断, 政府必须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改革和完善医院会计核算方法

医院必须增加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合理的现金流量结构, 是公立医院正常运作的标志。通过分析医院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医院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

医院应当设立“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和“医疗事故赔偿基金”科目。累计折旧可以计算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 并在折旧计提完毕后, 对于已坏或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向上级主管机关申请报废, 把通过报废审批的固定资产立即删除, 减少医院固定资产净值虚增的问题。为遵循谨慎性原则, 医院应当计提坏账准备科目, 通常医院的应收款项数额比较庞大, 很多款项因为年代久远或是欠款人确无还款能力等原因, 实际已经无法收回, 所以计提医院的坏账准备可以使医院的坏账损失均匀分摊, 减少虚增利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江渊.医院负债经营管理[J].广西审计, 2000 (5) .

[2]张英.重视财务管理振兴医院经济[J].中国卫生经

耕地利用困境与对策分析 篇8

1 我国耕地变化现状

1.1 耕地总量持续减少。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大。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农村城镇化等非农建设不断侵占耕地, 同时, 土地利用形式呈多样化, 耕地的利用结构也在动态变化。总体上, 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城市扩张、农村城镇化等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 但也造成了土地供求难题, 必然使农村地域部分耕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娱乐用地、交通用地、仓储用地等非农用地的形式;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用地内部结构也会发生调整, 如耕地转变为园地、林地、池塘等。这类情况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对耕地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 依然存在“圈多用少、征多建少”的现象, 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在农村居民点建设中, “无序”建设严重, 废弃原有宅基地, 选择地势较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重新选址, 往往是占用耕地。耕地抛荒严重。一方面单纯的农业耕种, 经济效益低、农用化肥等农资成本高、与其他职业收入差距大等因素影响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失, 大部分青壮年入城打工, 致使农村劳动力不足。据2008年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耕地总量为1.22亿公顷 (折合18.26亿亩) , 人均耕地面积为1.38亩, 远低于全球人均耕地2.88亩的平均水平。从耕地资源地区分布看, 许多地区耕地保护形势已相当严峻, 2007年末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有超过一半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甚至低于0.8亩的人均耕地警戒线。

1.2 耕地质量总体下降。

新地与熟地的质量差异。目前,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提出“占补平衡”的原则, 要求建设项目和耕地开发采取“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方式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是在城市扩张、城镇化过程中最先被征用的城镇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 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耕地耕种时间长、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灌溉能力等耕种条件优越;而新开发的土地耕种条件会比较差, 要达到较好的耕种条件,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原则下, 仅仅牺牲耕地质量以取得数量上的平衡。土地盐泽化与污染[1]。近年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 很多耕地土壤养分失衡, 耕地质量下降;工业化的发展, “三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 部分耕地遭受污染,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1.3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品质差、开发难度大。据国土资源部2011年发布的最新结果显示, 我国基本查清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 可开垦土地701.66万公顷, 可复垦土地32.72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由于多年高强度土地开发,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十分有限, 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 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锐减, 且分布不均衡, 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2 耕地保护的难点问题[2]

2.1 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

基层政府是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对于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否贯彻执行起决定性作用, 但很多地方政府主要关心的是招商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 招商引资的数额纳入基层干部的考核体系, 耕地保护不被重视, 不能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和市场规则配置土地资源, 导致大量的耕地被闲置、征用。

2.2 农民缺乏积极性。

当前的农业种植效益低下, 外出务工的经济收入远远超过在家务农的收入, 耕地已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生产资料, 对耕地保护的意识逐渐减弱。相反, 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绝大多数农民愿意政府征用自己耕种的土地, 以获得土地补偿款, 据统计, 某些地区一次性土地征用补偿款相当于农民种地30~40年的收入。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作物收益高于种粮收益, 农民会主动将耕地转变为园地或林地等, 这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也是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耕地占用、补偿费用低, 使占用耕地的成本远低于旧城改造成本, 故一些建设项目宁愿在城市周边重新选址, 也不愿利用存量土地搞开发进行旧城改造, 这种“摊大饼”式的外延式发展, 使得城市周边的大量优质耕地逐渐被吞噬, 如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城的兴建, 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3 对策分析

3.1 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

我国是人口大国, 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关键要重视耕地的保护。建立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 教育对象重点放在地方政府基层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营造“保护耕地, 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3.2 科学规划、节约用地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各级人民政府要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 编制其他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随意改动规划;上级主管部门严格审核、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 建设用地要严格限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预留地范围内, 尽可能高效集约、少占耕地, 加强对下级政府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检查。在耕地占补平衡原则下, 同时注重耕地数量和质量。

3.3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后备资源建设。

通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荒芜。加大投入, 通过开展土地整治和矿山等废弃土地的复垦、改造低等耕地等手段, 开发后备资源。

3.4 加强执法力度。

贯彻落实有关等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耕地保护, 严肃查处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标准, 把保护耕地也作为考核基层领导的指标之一, 加大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强调利用多手段、多部门联合执法, 如利用遥感新兴技术和执法人员暗访、巡查等方法相结合。

结束语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快, 尤其非农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 如何进行耕地保护是一个严肃而严峻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现状及耕地保护的难点问题, 给出了一些建议, 寄望为耕地保护有所帮助。

摘要:分析了我国耕地变化现状, 探讨了耕地保护的难点问题, 对于如何进行耕地保护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数量,耕地质量

参考文献

[1]戎婷婷, 胡瑞芝.我国耕地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10, 4.

中国铁路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篇9

1876年, 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5年后, 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 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到1894年, 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仅修建了约400多公里铁路。然而, 即使这种缓慢进程也没持续太久,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发起的侵华战争的开始, 中国铁路刚经历了简短的开创期, 便沦入帝国主义列强争夺路权的局面。直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政府着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 中国铁路才慢慢恢复生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一年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到1952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22876公里, 客货换算周转量达802.24亿吨公里。从1953年开始, 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到1980年, 中国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运营里程达49940公里, 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 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 国家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提出“北战大秦, 南攻衡广, 中取华东”的战略。到1985年底,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 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

二、中国铁路现状阐述

在发达国家, 铁路运输已是夕阳产业, 而在中国则前景广阔。以客运而论, 世界铁路人均年乘车次数达37次, 日本最高在80次以上, 而我国平均还不到1次。我国铁路客车席位缺口平时为50万个, 高峰时期则达160万个, 而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 客运需求与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还将进一步尖锐化。以货运而论, 中国铁路单位线路所承担的总重吨公里为英国的7倍, 比日本高出2倍多。近两年来, 铁路车皮的申请满足率一直维持在需求总量的35%左右。2004年, 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货运密度和运输换算密度均为世界第一, 以占世界铁路6%的运营里程完成了占世界铁路24%的运输量, 这既表明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利用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又表明全社会对铁路运输需求十分旺盛, 加大铁路建设投入、扩大铁路建设规模是必要又紧迫的。

三、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是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的第一次大提速到2004年4月18日的第五次大提速, 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已大为提高。遍布全国的铁路网如同中国经济的条条经络, 铁路的运营里程、运输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发展铁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而铁路又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共识。

四、中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困境

1. 铁路发展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过去的20多年间, 中国铁路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运输能力始终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目前, 全国每天有28万辆左右的请求车, 而铁路装车满足率还不足请求车的一半, 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铁路发展的滞后, 影响了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瓶颈约束, 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2. 铁路管理体制存在根本缺陷。

“铁老大”政企合一、管办不分的垄断体制, 使其既制定规则, 又负责审批;既充当裁判, 又下场踢球。“铁老大”既是企业, 又是政府, 甚至还有一套公检法系统。一旦社会投资者与铁路部门存在竞争关系, 发生利益冲突时势必处于下风, “外来户”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使得“外来户”由于担心自己的权益而不敢轻易注资。

3. 服务意识淡薄。

多年来, “铁老大”意识的根深蒂固滋生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优越感与强制意识, 导致其服务意识淡漠, 态度冷淡, 工作效率低下。以客运为例, 乘务人员时常强制搭售、漫天要价和掺杂欺骗的推销商品, 同时, 对乘客冷眼甚至恶语相向, 乘客怨声载道却又无能为力。

4. 铁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且缺口较大。

相比于公路建设, 政府对铁路的资金投入过小。1997年至2002年的6年间, 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总额达1.4万亿元, 铁路则不足3000亿元。与规划期内年均投资1000~1300亿元相比, 铁路每年建设资金缺口达500~800亿元。巨额的资金投入量, 仅凭铁道部自身无法解决。

5. 社会融资难以介入。

任何新建铁路, 必须与现有路网连通, 实现跨线运营, 否则其功能将大打折扣, 而由于体制上的缺陷, 社会资金难以介入, 且由于利益没有保障, 也不敢轻易介入。

五、中国铁路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体制和职能需要转变。

国家铁路作为一种公共企业, 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与服务, 追求的是政策和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因此, 应大力转变当前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网运合一的垄断体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作用。政府转变职能到宏观调控上来, 将运作经营权交给企业, 建立市场化的、更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监督机制, 所有权职能与检查职能分开, 遵循经济运行规律, 建设铁路事业。

2. 拓宽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各级金融机构的作用。

在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的同时, 鼓励非公有资本介入。政府应加强对公益性路段的投资与扶持。笔者认为, 可以效仿福彩、体彩的模式, 发行铁路福利彩票, 从社会民众中吸取可用资金, 为铁路投资引进一份新动力, 也可制定特殊的经济政策, 发行专项债券。

3. 将分铁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吸引广大私人投资者参股。

同时, 引入并购, 强强联合, 形成规模效应, 减少运营成本, 精简机构, 整合资源, 提升效率。

4. 强化铁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转变铁路工作人员的待客态度, 形成完善、严格的建议投诉制度, 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消费者权益”之中。同时, 减少或停止列车乘务人员在旅途中高价出售低质产品的做法, 转变为使其出售一些真正能为大众所用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让民众转变“铁老大”意识为“为民服务”意识。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10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6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根据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 将中小企业进行了新的界定。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在我国一百多万家工业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 占销售收入的57%以上, 对税收贡献超过50%, 对GDP增长的贡献接近60%。我国工业部门1.5亿就业人口中, 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就有1.1亿人以上。我国约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 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 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之大。但是, 与此极不对称的是, 中小企业在金融系统贷款融资中所占的比重却很低。据调查,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只占大型企业的5%左右, 中小企业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仅有16%,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1. 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如2002年6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2005年初,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9年9月22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政府积极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中小企业立法不规范、不完善, 法律执行环境差, 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各种优惠政策往往倾向于国有大型企业, 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的需要。

2. 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 我国金融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国有金融机构,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大型企业, 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极为匮乏, 导致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自动化程度较低。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份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一直低于7%,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企业贷款主要由银行垄断。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审视会发现, 其在贷款融资过程中容易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 银行常常对其上浮利率并附加各种贷款条件。据调查, 62.3%的中小型企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 56.1%的非国有独资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 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这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3. 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

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 有信用体系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没有信用体系的国家低22%, 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要高出12%, 可见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性。目前, 我国没有一套针对中小企业的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 一般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获取信息, 但是人民银行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更新较慢, 有很多小企业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信贷行为, 因此也就难以判断他们的信用水平, 造成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 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降低。

4.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 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较差, 财务报告制度落后, 财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和不完整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十分淡薄, 利用各种方式逃避银行债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在资金筹集、市场准入和信息搜集等方面仍然处于劣势, 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调查表明, 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6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在3B或3B以下, 这些因素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相应的也降低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投放贷款的信心。

5. 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 我国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 其自身可用资金有限, 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对于外部融资, 因其资产规模和信用程度是银行借贷的决定性因素, 申请贷款时又无法提供必要的抵押品, 使其债务融资受阻。在现有金融环境下, 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并不多, 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 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高, 成本大,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浅析

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使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鼓励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 努力改变银行系统重存款、轻贷款的做法。取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有形或无形的歧视性做法, 着力解决信贷配给问题。政府应出台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引导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公平参与竞争, 在政策上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 2010年7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在解决长久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2011年6月7日, 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 欲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2. 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

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 专门从事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 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 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 达到双赢的局面。例如, 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性商业银行、科技银行以及未来的社区银行等金融组织, 并且扩充其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 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据调查, 美国有2万多家地方性中小银行, 意大利有9万多家, 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 建立中小企业资信评估体制。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资信评估机制以及奖励惩戒机制, 完善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 增强透明度, 实施社会公众监督及举报, 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业, 树立信用典型, 宣传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 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使银行能够充分了解并相信企业, 增强银行对信誉度高的企业的贷款信心。与此同时, 企业应强化信用观念, 积极主动地与金融机构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渠道, 确保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得到信贷机构的支持。

4. 建立健全企业制度。

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规范经营行为,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提高资信评级。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提供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这些不仅是银行贷款的基础依据, 也是中小企业取得更多融资的根本。与此同时,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发挥自身优势, 加快技术改造, 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形成核心竞争力。

5.拓宽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 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设, 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各项制度, 健全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 改善和推进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促进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满足不同层次融资主体的需求;发展我国私人权益资本市场, 开启民间资本投资, 发挥权益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 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据估计, 我国民间金融规模是正规金融规模的1/3, 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大约在7400亿元到8300亿元之间, 约占GDP的6.96%。

6. 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

房地产业:困境、症结及对策 篇11

一、进退维谷:房地产业遭遇尴尬

随着金融海啸的扑面而来,我国房地产业首先陷于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困境。尽管房价一降再降,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救房市措施,市场却毫不买帐。房屋销售一落千丈,据报道,我国15个主要城市10月份销量同比下降49%;房屋空置率不断提高,业内人士认为需1-2年方可消化;土地出让一再流拍。萧条的房市毫不逊色于一泄千里的股市。

房市的萧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从政府角度说,首先,房地产业是推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中,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巨大,与房地产业直接相关的行业达数十个,有专家测算,每一单位建筑业需求的增长可增加国民经济总需求2.03个单位。房地产业的萧条必然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次,房地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成为政府的一笔重要收入。房地产业的萧条必然对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再次,房地产业是就业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建筑业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带动的建材、装修、家俱等不少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的萧条必然对就业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从开发商角度看,房地产的暴利源于近十来年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的轮番上涨。几年前较低土地价格成本开发出的房产按今天高企土地价格基础上形成的房价销售,自然缸盈钵满。然而,当前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一去不返。近一年来房价的回落已使不少开发商利润骤减,如果进一步大幅降价,不少开发商将面临亏损的边缘。但如果挺住价格,由于销售疲软,空置率不断提高,巨大的资金成本等也是开发商难以承爱的,时间拖得越长,成本越高,最终结果对不少开发商仍是死路一条。从银行角度看,房地产业是贷款大户,房地产业的萧条直接威胁到银行贷款的安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从房地产业开始的。因而银行收紧了房地产业的贷款,加剧了房地产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从消费者角度看,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的高峰,萧条的房地产业显然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巨大的住房需求。

二、房价高企:房地产业困境的根本原因

通常认为,当前房地产业的困境是金融海啸导致的结果。实际上金融海啸无非是一个诱因,并非房地产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房地产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高企的房价。既使没有金融海啸,我国房地产业陷入困境也是迟早的事,而且时间拖得越长,困境越深。

对于房价是否过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不高的人一是认为我国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住房需求巨大,殊不知潜在需求与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显然不是一回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支撑供给与价格的保证。二是认为新兴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由于住房需求和收入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导致房价稍高。殊不知我国尽管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但落到老百姓口袋中的却十分有限,例如有专家指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不低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劳动者的收入仅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同时我们的房价已不是稍高,而是大大高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之所以说房价过高,首先,是房价和收入之比过高,根据国外经验,房价一般在家庭年均收入的3-6倍,而我国在10倍以上,甚至数十倍。其次,我国房价水平不低于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而我们收入却仅为人家的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再次,目前二个大学生仅靠自己的收入难以买起一处住房。好在我国几十年计划生育的实行,城镇大量家庭仅一个小孩,目前城镇年轻人购房主要依靠家庭的支助。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迁入城镇的却难有家庭的支助,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现行的房价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三、地产制度:房价过高的症结所在

我国当前的房价明显脱离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认为房价过高是开发商心太黑,实际上房价并非由开发商单方决定,开发商只不过是近年来投资对了领域赚取了地价、房价轮番上涨的超额利润;有人认为是房屋开发中环节过多,贪官污吏拿黑钱所致,实际上近年来管理环节不断规范,尽管仍有腐败,但显然不是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房价过高的症结在于我们当前的土地出让制度。

政府垄断的土地出让制度推高了地价。我国城镇土地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是政府所有。根据1989年财政部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管理暂行实施办法》,土地出让收入中大约30%上交中央财政,其余部分尽管名目各异,都为地方政府控制,使得土地收益权主要成为地方政府所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土地成为各地政府手中最容易实现收益的资源。加之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紧张,使得地方政府在利益驱使下通过“饥饿式供地”等方式抬高土地出让价格。尤其是2004年,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规定国有土地必须以招拍挂方式出让以来,土地出让价格连创新高,各地地王不断涌现,成都刚创出楼面地价16500元/m2的地王,广州又出现楼面地价18729元/m2,上海地区更是创出了楼面地价67000元/m2的天价。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04-2007年,国内土地出让金高达3万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不少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到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寅吃卯粮的批租制度助长了土地价格的上涨。我国的土地出让并非所有权的转让,而是一段时期内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通常是实行70年的批租,是70年使用权的租金价格。这实际是一种寅吃卯粮的制度。批租制度使70年的使用权价格一次收缴,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土地出让价格,同时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放缓,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政府的地产收入。

不断推高的地价使得房价不断攀升。本世纪初武汉秀水公寓推出3900元/m2的房价,引起市民的一片惊呼,不到10年后的今天,动则1万多元/m2的起步价却让人们习以为常。显而易见,地价骤升是房价飚升的主要原因,土地出让制度则是房价高企的症结所在。

四、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存在两大悖论。第一,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相悖。我国宪法和土地法中都明确规定,城镇土地为全民所有,但在实践中,全民所有的土地演变为地方政府敛财的工具,以极高的价格通过房地产开发转为由所有者老百姓买单。第二,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是一种与民争利的制度。首先,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交易,从农民手里低价征用,然后转手高价出让给开发商,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根据土地法规定,政府征用农民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不过几千元一亩,而通过招拍挂出让给开发商则数倍、数10倍与此,农民的利益显然被侵占。其次,建立在高地价基础上的高房价掏空了市民的口袋。有人称一年来股市的下跌摧毁了我国中产阶级的钱袋,而老百姓用于购房的资金远远大于一年来股市亏空的资金。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购买一处住房往往掏空了一家人多年的积蓄,且不少人背上房贷成为房奴。

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不改变,则高企的房价难以回落;高企的房价不回落,房地产业就难以实现健康的发展。当前的金融海啸无非是引发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业的困境,这同时也为改变土地出让制度提供了契机。

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和与民争利的观念。一方面应调整中央与地方分税的内容与标准,尤其对于中西部财政困难的地区,通过改变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困难地区的财政状况。另一方面,改革土地出让金的分配方式和使用途径,减缓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和冲动。

其次,改革土地供给模式和住房供给模式。一方面,实行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相结合的模式,市场供给的对象主要为社会中的中高收入群体,政府供给的对象为社会低收入群体的自身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完善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其福利真正落实到低收入群体的自用住房上。

再次,改变土地批租制度,开征物业税。变多年租金一次收取为逐年收取,这既能减轻消费者一次性的投入,又可保证政府相对稳定的土地财政收入。

海南中职招生的困境及对策 篇12

一、海南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招生困境

1. 生源数量逐年减少。

(1) 应届初中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减。海南近三年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分别为11.9万人、10.9万人、10.4万人。可以看出, 海南中职教育适龄青少年人数在逐年减少。人口的减少给学校招生工作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生源数量逐年递减。

(2) 部分初中学校学生辍学严重。笔者在多年的招生工作过程中, 对一些初中学校进行调研时发现: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或是初中在读学生早早进入了打工的行列。学生过早的流入社会极大地影响了中职学校的生源, 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影响选择中职意愿。

中国社会五千年的儒家思想文化熏陶“学而优则仕”。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前身是组织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而进行的一种技能培训, 技能型劳动者在多数人心目中是底层劳动者的观念至今仍影响着普通大众。在大众心目中, 接受不同的教育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大多家长想方设法都是让孩子上高中, 实在没办法了才送中职。中职变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此外, 在我国技术性劳动者的收入对比国外来说相对较低, 而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都从事着一线技术性行业, 无论从劳动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劣势。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选择中职的意愿。

3. 海南中职学校在发展过中存在问题, 对学生吸引力不够。

一方面有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难以预知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 培养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市场的就业形势, 学生面临“没毕业就失业”的威胁。学校所开办的专业对学生及家长没有吸引力, 自然影响学校招生生源;另一方面一些中职学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学校在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企业的用工标准, 就业困难从而导致中职学校招生吸引力不够。

4. 高等院校扩招对中职招生生源的分流。

随着各大高职院校的扩招及普通高中入学门槛的降低, 大部分的初中毕业生及家长更愿意选择普通高中教育以便将来升入大学就读。在这种大环境的趋势下, 中职生源这块蛋糕无疑又被高等教育分去一部分,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招生生源。

二、中职学校面对招生困境的对策

1. 加大职教宣传力度, 营造职业教育的舆论, 形成选择职业教育的良好的氛围。

(1) 政府要在各种层面的媒体, 大力宣传职教的重要性。

(2) 政府定期组织开展职教宣传活动, 把选择职业教育的好处普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3) 开展各类技能大赛, 表彰在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及个人的付出, 以大赛点点星光, 带动职教燎原。

(4) 以家庭对学生的升学期望倾向和国家政策对职教的倾斜为契机, 以高职升学作为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的手段之一。重点宣传职业教育办学成就, 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

2. 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规范招生市场有序竞争。

政府应加大职业学校的统筹力度, 严格审核中职学校的办学资质、办学规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在政府的统一统筹规划下结合各中职学校自身的资源及办学优势形成各自的招生专业, 规范招生市场有序竞争。减轻招生市场无序竞争, 各中职学校之间互相诋毁给中职招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3. 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 以就业促进招生。

办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赖以发展的生命线。中职学校应内涵发展紧抓办学质量, 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就业得到保障。广大的中职学生得到人生命运的改变, 他们的家庭得到切实的实惠, 才能够提升中职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

(1) 一方面是面向市场办学, 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校的办学结构, 改革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是立足地方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 集中力量办好学校长期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自己学校区别于他校的办学核心竞争优势。中职学校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以后的生源竞争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2) 加强校企合作, 采取订单式培养。为社会企业单位培养所需的人才是中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 以市场定专业, 以用人单位需求定课程。这样做不仅满足了企业用人的需求, 还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同时为学校的招生也提供了竞争筹码, 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中职学校应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考察用人单位和社会市场, 多方争取订单式招生培养和承担企业内部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这是提升中职学校招生吸引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上一篇:老年养生下一篇:生态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