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问题

2024-10-01

综合性问题(精选12篇)

综合性问题 篇1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得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活动形式多样,“综合学习”的特点似乎展示无余,学生在课堂中说说、唱唱、演演、猜猜、笑笑,轻松而愉快,但冷静思考:怎么就像一个大杂烩、大拼盘呢?怎么就像一种语文娱乐游戏呢?为切实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很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典型问题。

一、它是文本学习活动的简单叠加吗?

审视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四点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它明确了综合性学习自身的形式特点:第一点是由文本学习延伸而来的文学活动,即“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第二点为研究性活动,即从学习、生活、社会、国内外大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获取资料,分析讨论;运用各种形式展示成果。它的特点在文学性与研究性之上,是同文本学习活动区分开的,更不是听读写等简单的文本学习活动的叠加。而且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活动,也不论它有多少个环节,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自然生成,各种活动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而“文本学习活动的叠加”则是纷繁错杂,拼凑之感特别浓厚,失却了统一的目标,错杂之中顿生茫然。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问题:在内容上综合性学习是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是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将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形式上,它又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教版教材的每一册都有六个综合性学习,其中包含三个小综合和三个大综合,分别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即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主要目标。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选取了与成长有关的阅读课文。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就与此相照应,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设计了活动内容。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一种延伸和拓展,真正实现了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把阅读教学中获得的认知方法和价值判断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这属于小综合,很容易操作。在第二单元后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在内容上与阅读密切联系,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以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属于大综合。

综合性学习的文学性强调了对文本学习的纵深拓展,是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语言文字学。研究性强调了对学习与生活中问题的主动探讨与研究,也是由文本向生活中的各种学问的横向的延伸。当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体现出这两点内容要求,绝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文本学习活动的叠加,更不是各种知识的汇集、混合,如果那样,就有大杂烩之嫌。

二、“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综合是用各种要素各个局部构成一个整体。这涉及到不同部处、局部和要素等作用的构成安置和结合起来,以此组成过去没有清楚呈现的式样或结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把语文学习的各种要素融合在某种活动的过程当中,调动学生的各种认知因素,把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统一起来,在整合中实现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1. 它体现在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各种学习方式之中。

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课程产生的背景是“适应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性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方式是遵从每个学生的独特的认识方式的,是在活动专题提供的广阔空间中,学生由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然生成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这既是顺应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的施展运用,又是它们的交互影响,并从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而不是在教师执导下的各种学习方式的组合,是看看、说说、背背、演演、写写的一台热热闹闹的游戏。换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把三维目标整合在活动过程当中,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紧密相联,三个维度,三个支撑,形成立体的三维空间,互相交融。

2. 它体现在各种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的锻炼和培养上。

新课标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其中蕴含着“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这样一个课程功能。活动是亲历躬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土壤,活动过程则是学生学习的实验田。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被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状况,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个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既为听、说、写创设了必要的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文学性综合性实践活动(办刊、演出、辩论、文学社团等)侧重突出独立设计、再创造、筹划组织、文字表达、口语动作表达等能力;研究性活动则突出从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拟定专题、查找搜集资料、运用资料、调查访问、独立分析、讨论合作、借助各种形式展示成果等学习能力。它们都是文本学习中各种能力的纵深发展,只是更具自主性。各种学习能力在活动中应得以自然生成,培养和发展,而不是文本学习活动中的简单的学习能力的重组。

3. 它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互渗透上。

课程改革中综合性实践活动产生的第二土壤是“当今社会变迁迅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这强调了两点: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问题的接轨。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学科,更是与其他学科(历史、政治、天文、地理、生物等)交互渗透。如《月亮上的足迹》一文的学习活动,便涉及关于月球的天文知识、科技知识、成语、神话传说、关于月亮的音乐等。又如在九年级期间学习了三个议论文单元之后可以进行一次主题为“关注奥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广泛搜集资料之后,许多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小专题,汇集了从马拉松比赛“更高、更快、更强”口号的诞生等大量的资料,在分析归类、思考分析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也有学生以“中国与奥运会”为专题分类编辑为中国的奥运之梦、中国的奥运群星、2008奥运畅想,这便是向社会焦点的扩展与接轨。但无论是哪种知识的综合性,都不是知识在活动中简单的展示与堆砌,而是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搜集、交流、运用、思考,进而生成的新知识。

4. 综合性也应体现于实践活动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之下的评价,立足于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被评价者不断提供动力,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氛围,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意识、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使他们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依据不同的内容,合理地采用观察、检测、记录等方式,适时地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成长记录、沟通交流,反馈每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状态与成就,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三、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月标的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和提升语文素养的自由空间,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因此目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该朝以下方面努力:

1. 必须以语文为基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有数学、自然、社会等内容,但都是在语文这一大的前提之下,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该始终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始终站在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点上,而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历史、生物课。同时也不能无视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拓宽视野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但是不必深入探究。如《探索月球的奥秘》、《马的世界》等涉及天文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而我们就没必要探究月球是怎样形成的、马又怎么会千差万别这样的问题。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就可以。

因此,我们必须以语文为核心,把握住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的特点,找到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点,立足于学科知识综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四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山中访友》,是以人与自然为线索组织的。那么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应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开展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只是搞一些简单热闹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要力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成语这一专题设计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一是让学生从先秦诸子典籍中搜集成语,理解其含义,并编辑成册;二是专门设计“成语与文化”这一学习板块,强调汉语成语是文化的积淀,成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突出成语的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特点。这样,学生积累与梳理成语,就不至于对一个个成语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成语停留于表层的、个别的理解,而是能够从整体上对成语有一定深度的观照,有更多的收获。

2. 拓展学习活动空间。

家庭、学校、社区等是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是学生情感积累和体验的重要来源,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或是浸润了人文思考的问题创造性地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专题。树立大语文观念,逐步形成大语文意识,语文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多渠道开展大量言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体现文化特点,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语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语文文化内涵的发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3. 应该体现出阶段性。

一是综合性学习的比重问题;二是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方面;三是结合学生的内在体验,契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尊重个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比如七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要小,要简单,活动要少而易,时间要短,在教师带领下,通过一两个具体活动,体验综合性学习。八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学习主题、策划学习方式方法的能力,培养初步的观察、调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运用语文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八年级可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专题,在依托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可在单元教学之初,就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讨论,有个大致的安排;在单元教学中同步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其间教师进行检查、指导与协调;在单元教学之后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并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而九年级则既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安排综合性学习,又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学习条件安排综合性学习专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把阅读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切入点,由此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其间穿插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观察、调查、访问……最后用适当的语文形式呈现此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 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致力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要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语文的能力。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坚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当中学习语文,抓住每一个机会,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既要有讨论、交流、作文评比等传统语文学习活动,又要有富有创造性的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知识擂台赛、模拟招聘、办墙报、文艺演出、设计广告、创作校歌(班歌)、编诗集、为诗配画,为画题诗活动。还有富于实践性的搜集资料、参观、采访、实地考察、访问、义务服务、游戏、唱歌、唱古诗、观看电影片段、秋游活动及学习成果汇报会、调查报告会、读书交流会、诗文朗诵会、主题班会、故事会、展览会等。

5. 妥善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

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活动过程,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指导地位,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避免教师过多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使学生的思维绕着这个轴转,导致学生失去自己。同时教师也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旁观者和节目主持人,应及时指出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以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

另外,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正确理解和对待语文知识。学生学习语文到底需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怎样掌握这些知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总之,综合性学习应以语文本身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出发点,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课程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是简单热闹的语文游戏,也不是多种形式的简单组合、堆砌和叠加。

摘要:针对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的问题,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正本清源, 加深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保证学习活动的科学有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典型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 2001.

[2]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薛辉, 薛彦华.试析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 2003 (10) .

综合性问题 篇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关于其内涵,目前语文教育理论界尚未有统一概念,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是有目共睹的。就目前理论界研究的成果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存在三种说法:一是课程论,认为综合性学习即课程的综合,跨学科、广域课程等理念;二是学习论,认为是学习形式的综合,注重学习过程的表现,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三是前二者的结合,即课程和学习论。当然还有学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及界定更为模糊,比如郑国民认为:“它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无论哪种内涵,都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应该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通常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等基础之上的,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持。

一、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

(一)教师方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唯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引导者,老师素质及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上,教师意识、综合性学习知识、综合性学习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首先,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并未得到广泛性的验证,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漠视心理。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这是独立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目前尚无条件实施,无法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造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漠视局面的出现。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需要强大的综合学科知识背景,需要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但目前老师多为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及模式下培养而来,对综合性学习的知识表现为欠缺状态,无法满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需求。最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需要知识学习,更需要生活实践与之配合,但目前大多数语文老师忽视综合性学习实践,不注重教学实践的渗透。

(二)学生方面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立的习惯与能力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活动,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这方面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从目前教学现状看,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足,不能深刻理解综合性学习的优势,在意识上没有充足的准备。另外,由于对综合性学习认识的不知以及准备的不充分,导致他们在参与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三)教育体系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从各方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能力,教育部对此十分重视,但在地方部门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来说,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不足以满足需求,这就使有些教师即使有这方面的倾向,由于无实质性的培训,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法实施。面对这种状况,学校也陷入一种无奈境地。

二、综合性学习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论体系的制约

虽然综合性学习从本质属性来说并非一个全新的理念,但经过数十年的课程改革,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未组建专门的研究专家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在目前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基本没有专业有效的一线教师教学方法指导,这就造成以上问题的存在。因此,急需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优势,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教学效果验证,从而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

(二)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将老师禁锢在一个框架之内,这个框架是由课本及教学参考要求共同组成的。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的挑战,处于禁锢中的老师由于缺少足够的综合能力而无法从容应对。教学任务的繁重和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都造成语文教师专业素养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传统考试思想的束缚

“学而仕则优”的传统考试思想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要求一直存在,综合性学习的长期性一定程度上会在短期内影响到学校升学率,这使得学校存在顾虑,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三、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效果的对策

首先,从教师指导培训入手,强化老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从中学习优势方法,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还应充实综合性教学知识。正确把握学科研修行为,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自发性或学校组织老师集体研讨交流学习,或者邀请行业专家座谈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其次,从学生层面看,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合适的评价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正面激励评价、全面差异评价、反思与发展评价等。再次,强化日常实践。一方面师生协作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激发他们的研究潜能,给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的平台,通过指引与点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应在日常学习中坚持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固定学习模式,还要一日三省,反思教学及学习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需要时间的检验,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效地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综合性问题 篇3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课程环境的天平就自然倾斜到语文的学科教学上。现行的语文中考制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够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使语文教学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人文积淀、潜能发挥、人格完善,是以人为本,这与现实的课程环境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反差。于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就举步维艰了。

2.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1)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难度较大,不易实施。纵观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丰富多彩,但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较大且不易实施。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八年级上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等学习活动,需要借助图书馆、互联网来搜集、整理资料。对那些教育资源、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而言,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2)有些活动主题的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下册“莲文化的魅力”,虽然武夷山的五夫镇种有白莲,而且还是家乡的特产,但市区和其他乡镇的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莲,更没有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因此,学生很难对莲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究莲了。

(3)活动次数过于频繁,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在人教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每册安排六次,未免过于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时间长,内容覆盖面大,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来组织进行。活动设置过多,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探究不够深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惜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活动的配角。

3.内容依赖教材,没有充分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此外,教材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资源、地域特点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删、整合,万不可按图索骥、因噎废食。教材可以运用和借鉴,但全盘照搬未必妥当,因为照搬教材不符合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开放性的特征。

4.评价存在误区和弱化现象

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本位观,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忽略了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评价总结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环节又容易被忽略,或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评价主体”的地位被剥夺。

二、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以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1.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切实抓好升学教育的同时,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创设更为有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生存的环境。在教学方面,我们只有彻底领悟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有全新的认识、对教材有全新的理解、对教法有全新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全新的指导方案。

2.慎重选择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关键问题是如何选题。选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参与兴趣,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活动,活动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选题时应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贴近生活,同时具有可操作性。有些选题设想很好,但难度过大,或不切合某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或由于设备等原因难于实施。所以,综合性学习选题设计一定要在可行性上下工夫。

3.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情。统一编写的教材再科学、再全面,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充分发掘身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根据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可从弘扬地方文化、探寻时节风貌、留意周边现象等方面人手。

4.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不一定“学会”。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立足于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2)评价过程。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把着重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项目的确立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可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过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单向性”转向“多元化”“互动性”。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提倡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问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4)评价方式。要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评定,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既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总之,在评价时宜粗不宜细、宜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远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笔者对自己近年来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供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参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从理论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予以学习、思索,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及时反思,相信我们就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花园里踩出一条新路,语文综合性学习也一定会给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及应对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3.徐道生、李和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一、问题与对策

问题1:受到“考试”束缚。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虽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受“考试”的束缚, “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只是一个摆设, 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 依然把目光落在“阅读”板块的学习和习题的训练上, 尤其是“阅读”部分文言文的学习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据我所知, 多数老师把第一单元上完后就跳到文言教学单元上, 对于“综合性学习”根本没有安排。

对策1:增大培养教师能力的力度。培养教师的上课技巧和安排能力, 能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快地指导, 让“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技巧地完成。我们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程中, 反映在教材上的, 也许“综合性学习”是最明显的变化, 然而将“综合性学习”编排在这样一个阶段中:一边受“考试”约束, 一边又要促进个性发展。似乎显得有一些尴尬。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 编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不对其进行单独设课, 而是将它写在对教师的要求中, 以及教参上, 加强教师上课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甚至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学习”教学能力培训课, 让老师具备更多处理“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争取将“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教学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这样“综合性学习”就会不再是摆设, 同时将会起更大的作用。

二、问题与对策

问题2:对教学安排考虑不周。课改了, 教材是有了新的面孔。可从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情况来看, 不仅课本的内容偏难 (如第一册散文单元鲁迅的文章《呐喊》自序, 许多学生都无法读懂和理解) , 还出现内容多, 容量大的情况, 仅阅读部分, 每册就有六个单元共24篇文章, 还有写作、口语交际的五个单元, “综合性学习”两个专题, 而相当多的选文篇目 (尤其是文言文) , 按传统教学需3-4个学时, 加上必修篇目和作文课, 一个单元的学习至少都在3-4周, 几乎是一个月的时间, 而一个学期最多只有四个月, 如此多的教学量如果不删减、筛选, 根本无法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独设立“综合性学习”, 显然是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考虑不周。

对策2:适当减少阅读部分教学时间。要想真正完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就必须减少阅读部分教学的时间。具体地说, 就是要删减一些“阅读”部分中的课文。阅读部分的课文安排过多, 语文课就缺乏机动和灵活。如果对选文做适当的削减,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相对减少, 课时量相对增加, 学生的自主时间也就相应增加了, 那么对于“综合性学习”部分的课时就能正常使用, 而不会被“阅读”部分教学所占据。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3:内容过深, 课外完成的容量太大。在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模块设计的研究过程中,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每一个“综合性学习”都需要用相当多的课外时间来完成。如:《民居文化》中最后一个环节“我来设计民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改写续写”等等, 都需要花去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还有一些内容是要学生大量阅读资料才能够弄清楚, 如:《感受小说的魅力》之“阅读交流”就必须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不是说让学生阅读、去创作不好, 而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完成这些作业, 尤其是高三的学生, 1轮、2轮、3轮的复习将时间完全占据, 这将直接导致“综合性学习”形同虚设。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 篇5

[关键词] 排列/组合/综合 [标题]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 [内容]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吴卫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在进一步加深对排列、组合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排列、组合综合题 的基本解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排列、组合综合题的解法. 难点:正确的分类、分步.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师:现在我们大家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求解方法.今天我们要在复习、巩固已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和讨论排列、组合综合题的一般解法. 先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说一下吧!生: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一般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捆绑法、插空法等.求解过程中要 注意做到“不重”与“不漏”.

师:回答的不错!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时,当问题分成互斥各类时,根据加法原理,可用 分类法;当问题考虑先后次序时,根据乘法原理,可用位置法;这两种方法又称作直接法. 当问题的反面简单明了时,可通过求差排除采用间接法求解;另外,排列中“相邻”问题可 以用“捆绑法”;“分离”问题可能用“插空法”等. 解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一定要防止“重复”与“遗漏”.(教师边讲,边板书)互斥分类——分类法 先后有序——位置法 反面明了——排除法 相邻排列——捆绑法 分离排列——插空法

(二)举例

师:我下面我们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例题.(打出片子——例1)

例1 有12个人,按照下列要求分配,求不同的分法种数.(1)分为两组,一组7人,一组5人;

(2)分为甲、乙两组,甲组7人,乙组5人;(3)分为甲、乙两组,一组7人,一组5人;(4)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人;(5)分为两组,每组6人;

52(6)分为三组,一组5人,一组4人,一组3人;

(7)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5人,乙组4人,丙组3人;(8)分为甲、乙、丙三组,一组5人,一组4人,一组3人;(9)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4人;(10)分为三组,每组4人.

(教师慢速连续读一遍例1,同时要求学生审清题意,仔细分析,周密考虑,独立地求解. 这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排列、组合题,涉及非平均分配、平均分配和排列组合综合.各小题之 间有区别、有联系,便于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能力)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各题的答案(只需要列式).

7566生:(1),(2),(3)都是C12;(4),(5)都是C12;(6),(7),(8)C5C654344都是C12(9),(10)都是C12 C7C3;C84C4师:从这个同学的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问题的考虑分先后次序,用位置法求解是掌握 了的.但是还请大家审清题意,看(3)与(1),(2);(5)与(4);(8)与(6),(7);(10)与(9)是否分别相同,有没有出现“重复”和“遗漏”的问题.(找班里水平较高的一位学生回答)生:(3)和(1),(2);(5)和(4);(8)和(6),(7);(10)和(9)并不相 同.(3),(5),(8),(10)的答案都错了,既出现了“重复”也出现了“遗漏”的问题.(3)的答案是CCP312552(5)是2;

6644C12C6C12C84C45433;(8)是C12C7C3P 3(10)是P22P33(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各题答案)

师:回答的正确,请说出具体的分析. 生:(3)把12人分成甲、乙两组,一组7人,一组5人,但并没有指明甲、乙谁是7人,谁是5人,所以要考虑甲、乙的顺序,再乘以P2;(8)也是同一道理.(5)把12人分成两组,66每组6人,如果是分成甲组、乙组,那么共有C12种不同分法,但是(5)只要求平均分C62成两组,这样甲、乙组两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顺序,甲乙、乙甲共P22个就是同一种分组了,66C12C6所以(5)的答案是;(10)的道理相同. 2P2师:分析的很好!我们大家必须认识到,题目中具体指明甲、乙与没有具体指明是有区别的 .如果在解题过程中不加以区别,就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的问题,这是解决排列、组 合题时要特别注意的. 例1中,(1),(2),(6),(7)都是非平均分配问题,虽然(1),(6)都没有指出 组名,而(2),(7)给出了组名,但是在非平均分配中是一样的.这是因为(2),(7)不仅给出了组名,而且还指明了谁是几个人,这一点上又与(3),(8)有差异.(3),(8)给了组名却没有指明谁是几个人. 题中(4),(5),(9),(10)都属于平均分配问题,在平均分配中,如果没有给出组 名,一定要除以组数的阶乘!如果12个人分成三组,其中一组2人,另外两组都是5人,求所有不同的分法种数.这里有不平均(一组2人),又有平均(两组都是是5人).怎么办? 53 生:分两步完成.第一步:12个人中选2人的方法数C212;第二步:剩下的10个人平均分

5555C10C5C10C52成两组,每组5人的方法数,根据乘法原理得到,共有C12种不同的分法. 22P2P2师:很好!大家已经理解了不平均分配的、平均分配,以及部分平均分配的计算,部分平均

分配问题先考虑不平均分配,剩下的仍是平均分配,平均分配要商除.这样分配问题已彻底 解决了. 请看例题2.

(打出片子——例2)

(1)6男2女排成一排,2女相邻;(2)6男2女排成一排,2女不能相邻;(3)4男4女排成一排,同性者相邻;(4)4男4女排成一排,同性者不能相邻.(教师读题、巡视)师:请一位同学说出(1),(2)的答案.

872生甲:N1=P77P22;N2=P8P7P2

师:完全正确!他是用捆绑法解决“相邻”问题的,把2女“捆绑”在一起看成一组,与6男共7组,组外排列为P77,女生组内排列为P2,得2女相邻排法数N1=P77P22;(2)是用捆 绑法结合排除法来解得,从总体排列P88中排除N1得2女不相邻的排法数N2=

2P88P77P22

(教师的复述是为了使水平较差学生明白解题思路,了解分析方法,真正理解解法)师:(2)的不相邻的分离排列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生乙:可以用插空法直接求解.6男先排实位,再在7个空位中排2女,共有N2=P66P72种不同排法.(板书(1),(2)算式)

师:对于(2)的两种解法思路不同,但殊途同归,结果一样,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解决 分离问题是否都很方便呢?试想,如果“5男3女排成一排,3女都不能相邻“P88P66P33与P55P63一样吗?大家动手计算一下.

生:前者是36 000,后者是14 400,不一样,肯定有问题. 师:P66P33是什么? 生:3女相邻.

师:3女相邻的反面是什么? 生:P8P6P3是3女不都相邻,其中有2女相邻,不是3女都不相邻.

师:这一例题说明什么? 生:不相邻的分离排列还是用插空法要稳妥一些.

师:请大家下课后想一想,用捆绑法结合排除法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能解决,应该怎么 做?我们继续分析和解决(3),(4)两小题. 863 54 N3=P33P44P44; N4=2P44P44.(板书(3),(4)的算式)

834444师:非常正确!(4)吸取了(2)的教训,没有用P8P3P4P4,并且没有简单的用P4P5

插空,而是考虑到了男、女都要排实位,否则会出现.(板书)

(女男男女男女男女)两男或两女相邻的问题.这时同性不相邻必须男女都排好,即男奇数 位,女偶数位,或者对调.

(通过对例2的讨论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分离排列、排除法以及插空法有更清楚的认 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找到合理的解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题.(打出片子——例3)

例3 某乒乓球队有8男7女共15名队员,现进行混合双打练习,两边都必须是1男1女,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教师朗读一遍例3后巡视)师:请同学说一下答案.

224生:N=C8. C7P4(板书此式)师:怎么分析的呢?

22生:每一种搭配都需要2男2女,先把4名队员选出来,有C8C7种选法,然后考虑4人的排法,故乘以P44

师:选出的4名队员做全排列,那么(板书)男A男B、女A女B行吗? 生:不行,有“重复”了,应该乘以什么呢? 师:这就需要我们再把问题想想清楚了,当选出2男2女队员进行混合双打时,有几种搭配方法呢?(板书)男——男女 ①Aa Bb ②Ab Ba ③Ba Ab ④Bb Aa 以上四种吗? 生:不是!③与②,④与①属于同一种,只有2种搭配,应该乘以2.

22师:这就对了.N=2C8C7,还可以用下面的思路:先在8男中选2男各据一侧,是排列问222题,有P82种方法;再在7女中选2女与之搭配,是组合问题,有C7种方法,一共有N=P8C7种搭配方法.(板书)

22解法1:N=2C8C7 22解法2:N=P8C7

师:最后看例4(打出片子——例4)

例4 高二(1)班要从7名运动员中选出4名组成4×100米接力队,参加校运会,其中甲、乙二人都不跑中间两棒的安排方法有多少种?(教师读题,引导分析)

师:从7人中选4人分别安排第一、二、三、四棒这四个不同任务,一定与组合和排列有关,对甲、乙有特殊要求,这就有了不同情况,要分类相加了.先不考虑谁跑哪棒,就说4人的 选择有几类情况呢?

53生:三类,第一类,没有甲乙,有C4种选法;第二类,有甲没乙或有乙没甲,有2C5种选

2法;第三类,既有甲也有乙,有C5种选法.

师:如果把上述三类选法数相加再乘以P44行不行? 生:不行,对于上面三类不同选法,并不能都有P44种安排方法.考虑甲、乙二人都不跑中

44313222间两棒,应有不同的安排方法数是:N=C5P42C5P2P3C5P2P2.

师:第二项中的P21P33是什么意思呢? 生:第二类中甲、乙两人只有1人选中时,甲(乙)的排法数量是P21,其他三人的排法数是P33.

师:很好,这个排列组合综合题在求解中的分类十分重要,大家要认真体会,了解其思路和 方法.

(三)小结

我们通过对4个例题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分配问题,分离排列问题的解法,以及排列、组 合综合题的解法.

解排列、组合综合题,一般应遵循:先组后排的原则.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四)作业

1.四名优秀生保送到三所学样去,每所学样至少得1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总数是 种.(23C4P336)

2.有印着0,1,3,5,7,9的六张卡片,如果允许9当作6用,那么从中任意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6P或2C4P2P22C4P3C4P2P2P4152)5P4C1C4P2152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关于排列组合的应用题,由于其内容独特,自成体系;种类繁多,题目多变;解法别致,思 维抽象;条件隐晦,难以捉摸;得数较大,不易检验.所以这一课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了降低解题的难度,在教会学生基本方法的同时,一定要使学生学会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将复杂的排列、组合综合题转化为若干个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基于这一点,在例题的选排上,特别安排了例1,在复习巩固前面所学基本解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分配问题的解法,并引出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综合问题.通过例2来讨论排列中常见的相邻排列和分离排列问题,21112112332122 56 以及排除法、插空法等解法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例

3、例4是典型的排列、组合综 合题,分别侧重了分步和分类两个难点.

综合性问题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76-02

在我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当前时代,语文学习都属于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我国关于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迫使着我们教育者必须要认真对待初中语文教育这一主要的课题领域,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好坏将大大影响着初中生们对于母语的掌握程度,甚至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效果。面对当前我国语文教育方面的复杂环境,存在着较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本文结合这些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育过程的某些情况,进一步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使得更多的教育者和初中生们能够对语文教育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较模糊

初中教师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教育的理念的理解对语文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了语文教师能否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当前我国一部分初中教师却对于语文教育的理念较为不清,而且无法精确的掌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以及趋势,所以导致了初中生们无法依靠语文教学的理念这一方式来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素养,使得初中生们的语文水平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尽管部分教育机构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而且部分教师也开始尝试某些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方法,但是总体来说仍需要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2、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整体的初中语文课程体系框架不够完整,具有较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变更创新语文课程的内部要素,从而使得初中的语文教育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得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水平以及专业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3、理论与实际存在脱离现象

在当前我国新课改政策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摸索一些适合当前初中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以及方法的条件下使我国的语文教师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研究与实际现象部分脱离的问题。也就是部分教师尽管有着比较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基于其自身水平的缘故而无法有效的使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就导致了这些理论无法在实际中体现出可行性和科学性。

4、部分教师的教育技能偏低

由于语文教师是真正开展语文教育的引导者,所以说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效果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影响,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真对语文 开展深刻研究,而且其教学思想上也比较落后,教育模式较为陈旧,无法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进行互动,导致了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正是由于这些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不科学,导致了很多中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低下。语文教师在初中课堂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态度对语文课堂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老师会把综合性语文学习的内容当作阅读的课文进行授课,或者当做阅读教学课文的背景,甚至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口语交际的内容,这些都不符合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的本质。

5、教育部门重视不够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但是一些教育部门显然对此不够重视,教育改革工作不到位,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限制。对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育部门需要把素质教育用心的经营并推行,努力尝试在语文课上尽力做好综合性教学改革,更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二、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首先对于初中教师的职业素质的良莠不齐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提高。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我们可以积极聘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样也能够使得教师体会到其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同时也明确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言谈举止体现出语文专业的特点。在知识水平这方面,教师们可以凭借专家们的培养以及日常的自主学习,采取看书和思考的不同形式来增强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技能,对于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对语言文学的浓厚兴趣。

(2)面对一些缺乏兴趣或者调皮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及时的采取措施,积极同学生进行沟通或者组织多种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开展语文文学知识比赛、组织学生课外采风等方式。同时学生也需要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语言和文学是一门深刻的融入日常生活的学科,学生必须对其重视和尊重,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和写作等方式来加强平时文化的积累。

(3)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角度,全社会都需要开展语言文学的学习活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受到世界各国的称赞,甚至很多外国人都积极学习中华语言和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加有责任以及使命将自己的语文学好。从家庭方面,父母也需要重视对初中生语文方面的教育,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或者家庭读书日等,随着孩子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结论:

对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必须要深入领会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复的不断分析、总结以及提炼,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来说,属于持续改进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能顺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 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2] 江苏中外母语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3] 靳 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综合性问题 篇7

(一) 某些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没能适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设计某些活动主题难度比较大, 实施起来比较难。就人教版的教材而言, 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多种多样, 不过某些活动主题的设计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例如, 七年级下册的“漫画探险”、八年级下册的“背起行囊走四方”等学习活动, 需要自己通过亲身体验, 感悟、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 但对于仍然处于教育阶段的学生怎样去进行体会, 这无疑是有点脱离学生的实际。

某些活动主题没能发挥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黄河, 母亲河”, 尽管众所周知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 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 但很多南方或内陆的学生没领略过气势磅礴的黄河, 更没有欣赏“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景观。所以, 学生难以对黄河感兴趣, 也无从主动、积极探究黄河了。

(二)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不过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 课程的设计自然而然就会侧重于语文学科教学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现在语文的中考制度可以检查出学生语文水平, 这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标, 让语文承载着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压力, 这些压力无疑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法顺利开展。但是完善人格、发挥潜能、积累人文素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 这对于现实教学课程而言有一定的反差, 因此,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非易事。

(三) 评价存在误区与弱化的情况

有的教师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着知识本位观, 过于重视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多少知识、得到怎样的结论, 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会, 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总结作为综合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 不过在现实操作中, 这一步骤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 容易演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直接剥削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

二、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 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与培训

若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加强其推进力度, 就一定要培训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相关教材的教学研究当中, 教师大多反映人教版的教材内容生硬, 难以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 因此相关学校应该就这一意见, 培训教师的时候详细讲解教材的内容, 使得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教材的详细涵义, 让教师可以熟练地讲解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确定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应包含在培训内容中, 教师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要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的学习目的, 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开展教学实践,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综合性学习理论, 能够使得教师得心应手地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论, 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综合性教学理论。

(二) 充分利用、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 不同的人拥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 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安排使用同一的教材, 即使这一教材多全面、多科学, 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 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 尽可能发掘身边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资源,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 注重实践性学习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 认真研究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比如, 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旅游景点开展实践性学习。学生也要积极对待教师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 将这些知识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 教师与学生是位于同一位置, 学生能够就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进行讨论。人教版的教材中录用了许多各地的人文与地理知识, 并且收录了对应的时事政治, 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便于与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 激发思维。综合性学习除了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平等进行交流讨论, 还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效果, 进而推动教学讨论, 使得综合性学习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此时所需的专业与多样性的人才更为急切。所以,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更侧重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注重情感和道德修养, 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一个更合适的环境, 随着综合性学习的不断完善, 一定会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模式。

摘要: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闪光点, 广泛受到外界的重视。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如不够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落后的学习方式等等, 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实践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司志琼.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 2013 (20) .

[2]林秀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12 (9) .

[3]李卿.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5) .

综合性问题 篇8

1 存在问题

1.1 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区别不清

医院废物指在医院内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括未被污染、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各种包装、建筑和生活废物等)属于无危害废物。医疗废物指的是与患者接触并经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和感染性。由于临床科室部分工作人员概念不清,在处理医疗废物中常出现无害的医院废物与有害的医疗废物混放、混装现象,其中一些被污染的医院废物流入社会,扩散疾病的传播,给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1.2 领导重视不到位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即是医疗物品第1使用者,也是院内医疗废物最先接触者,因此在医患之间、医护之间存在诸多交叉感染因素。有些科室领导防护观念淡薄,缺少督导本科室医护人员预防医疗废物侵害教育的必要手段,这一现象在全院医疗废物管理整体规划中,已被视为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1.3 检验科废弃的菌种有处理不规范现象

由于检验科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菌种,病原生物的各种培养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必须首先高压消毒或用含有效氯2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 min,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各专业组的各种血液、血清标本、各种体液(如胸水、腹水、脑脊液、关节积液等)标本必须首先高压消毒(121℃高压蒸汽灭菌45 min[2])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至少30 min,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但这些感染性废物大多是由保洁工操作,存在科室监管不到位,消毒液浓度监测不规范现象,如果废弃的菌种处理不当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后果将非常严重。

1.4 医疗废物包装袋、存放容器不符合要求

包装袋厚度不能达到《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识标准》的要求,盛放太满,超过3/4,袋口封扎不规范;容器敞口,不能密闭。

1.5 院内医疗废物运送人员防护不到位

院内运送人员为保洁工,年龄偏大、无专业知识,往往为了方便而忽略了防护,在收集过程中,不戴手套、口罩、帽子;对转运车清洗消毒不彻底,配置的防渗透衣不能按照要求进行防护。

1.6 利器毁形不彻底

由于临床科室工作量较大,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废弃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有未分离现象。

2 对策

2.1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施行三级管理,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职责,确定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2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由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紧急处理工作。

2.3 规定各级职责

各临床科室由科主任指定人员,负责本科的医疗废物管理,如医疗废物容器的定点设置和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的质量检查及警示标识;负责检查本科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放置;负责科室特殊医疗废物的处理,负责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并与保洁公司进行医疗废物联单交接。

2.4 确定保洁消毒员的职责

负责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的质量包括封口、标识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2.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组织全员学习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使每位工作人员熟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新毕业生只有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6 发挥领导小组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对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置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奖罚分明,责任追究到位。

3 结果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提高了我院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的依从性,使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人员加强了自我防护,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管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方法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以主要负责人为第1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强化医护人员关于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制定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发挥监督检查作用,采取问题反馈,奖罚分明。结果管理措施得当,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管理,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对保护医院环境和控制医院感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苏小青,许顺清,王育英,等.泉州市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的实施研究[J].中国医院,2004,8(11):46-48.

综合性问题 篇9

(一) 综合性

综合性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特点。综合性要求学生不仅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发展能力, 而且要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讨论的综合性学习新模式, 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将课本与实际有效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一系列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 自主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 学生要起主导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究, 完成项目任务的收集、确定、解决等一系列工作, 自己寻找问题并且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最后,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项目任务成果,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 合作性

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 要注重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但是大家的力量是无限的, 在项目任务的制定和解决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学生一起分工协作, 一步步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起合力解决项目任务, 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合作性。

(四) 生成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综合性学习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设定了教学目标并开展教学后, 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断研究和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 也得到了情感的满足,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此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

(五) 实践性

目前初中语文所用的教材都明确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网上、书籍和各大报刊, 收集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问题, 和教师探讨学习研究成果, 促使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成长, 努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没有整体规划

现阶段, 初中语文教学大多采用单元的学习方法, 每一单元内的课文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在有联系的同时它们也有着自己的独立性。而大部分教师没有在意它们的独立性, 仅仅把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阅读和学习能力的文章当做了简单的教学素材用, 忽视了文章本身就有改善人、教化人、引导人的作用和意义, 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发挥综合性语文学习的作用。

(二) 课堂形式单调

大多数学校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基本相同, 都采用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帮助指导的方式。有的教师总是采用题目竞答的方式, 通过整理和归纳文章的知识点和内容组织成一个个问题, 在课堂上以竞答的方式让学生抢答, 这样也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答对题目多的人会激动兴奋更加欢呼雀跃努力抢答, 而答对题目少的人则会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 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这样的做法完全背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初衷。还有一些教师用整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和问题, 自己讨论解决问题, 最后展示研究成果, 这种千篇一律的方法, 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

(三) 学习条件相对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 笔者所在地区有些相对比较落后的村镇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 查阅资料的工具少之又少, 很少有家庭会拥有电脑, 没有办法上网查阅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同时,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较少, 学生难以拥有大量的书籍参考阅读。由于获取信息渠道少和资源条件的匮乏,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的进程较慢。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研究

(一) 转变思想, 积极创新

教师作为传业授课的主体, 自身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加强综合性教学的培训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参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锻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 要积极开展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 积极改革创新,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以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 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的综合性教学,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恰当地指导和点拨,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他们学会自己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研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多设置一些跟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课题和内容, 例如社会实践类、科学发明类、家庭亲情类的话题, 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 积极拓宽学习渠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同理, 要是缺少电脑、图书、报纸、杂志等学习资料, 那么综合性学习难以得到顺利的实施和开展, 因此, 加强教学设备、学习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政府和学校都要加大投入, 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里的资源, 社会、学校、家庭都要为广大学生初中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促进其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目前, 我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 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 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学校和教师要针对当今的现状, 积极改革创新, 转变观念,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 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有效地将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 需要有建设性的解决措施, 保证初中语文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 2014.

[2]禹文萃.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综合性问题 篇10

一、现状分析

农业类专业生源不足。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 农民作为社会的最低层一直处于被歧视的社会地位。而在参加高考的考生中, 来自农村考生比例较大, 考生们带着父母要改变命运的想法走入考场, 让其去选择农业类专业着实与其意愿相悖, 即使被某农业大学录取也宁可放弃就读的机会, 重新复读再考。如此导致了农业类生源不足的问题, 农业类专业也一直被作为一个冷门专业。在综合性院校中农业类专业的规模会逐渐缩小, 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高校合并之前许多院校都靠政策的调控来招生, 如录取名额不足时可以适当降低分数线的方式补充生源。

农业类专业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究其原因, 首先农业类学生并未把自身的就业方向定在农村, 大家都挤破头的想进入城市, 进入农业局, 研究院所等单位。回农村大学就白读了的思想在毕业生中占有较大比例;其次, 农业领域工作涉猎只是面广泛而工作琐碎, 但由于高校专业体制分类过细导致许多毕业生知识面较窄, 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原因适应不了农村基层工作岗位。

综合性高校中对农业类专业的管理中的问题。由于农业类专业生源数量不足, 在办学效益的权衡下, 高校的专业建设势必会向那些招生好、就业好、能增加高校收入的专业倾斜, 这就导致在农业类专业中的建设经费减少。由于生源不足, 农业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足, 为了减少对职称评定及其收入的影响;科研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但是综合性高校中农业类专业实验条件有限, 在科研平台落后的情况下科研课题的申请困难重重, 难以获得科研经费支持。最终导致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都难以为继, 陷入窘境。

二、综合性大学中农业类专业改革的建议

(一) 高校应加强农业类专业招生

农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最基础且重要的产业, 农村的广阔天地对于农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 有报道表明我国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仅有0.23名, 每百亩耕地平均配备0.0491名科技人员,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每百亩耕地就拥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 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者达45~65%的数据。也有报道显示, 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1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农业也是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于一身的弱质产业, 因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保护。尤其是近些年来, 国家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颁布实行了许多惠农政策。由此可见农业类专业的就业是有着较好的前景的, 在国家政策调控,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背景下, 综合性大学中对农业类专业招生的数量应该适当加强, 不能一味仅从减少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量来解决问题, 否则会错过农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时代。

(二) 提高综合性大学中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素质

不可否认, 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农业也曾是传统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 但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第一志愿上线生源总体不足的情况, 部分学生是调剂进入农科专业。这就导致了入学的学生水平相对比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的素质低一些, 在这个背景下, 部分课程出现了挂科过多, 难于管理等问题, 给农业类专业教师的教学提出考验。另外, 提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素质并不只是授课教师的事情, 在综合性高校的管理中, 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综合性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的教学优势, 如开设能增加知识面的选修课程, 以拓展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农业科学本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与许多学科相互关联, 加强和综合性大学中其他非农优势学科的关联, 如与生命科学的关联, 都可以增强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宽度, 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 提高完善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素质, 使其更适应社会需求。我们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型的人才, 所以农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国内许多农业院校在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 中国农业大学的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 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园-校内基地-社会”的培养模式, 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基础教育 (通识基础教育+专业类群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农业大学强化农业本科教学的公益性, 实施“上天入地”人才强农战略, 培养艰苦行业急需人才等。尽管有许多高校都在尝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但有的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资源少, 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明显落后, 师资教学队伍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增加实践教学资源, 通过和校外联合的方式增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课程交叉授课提高教师教学队伍的素质, 鼓励教师科研课题申报, 科研平台的建设都将有效的更新授课教师的知识,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小结

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类专业要想走出困境, 改革是唯一的途径。综合性大学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着手, 利用其自身的综合学科的优势特点, 提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的素质, 只有“产品”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热销, 专业才有发展, 在综合院校中才具有生存能力, 提升毕业生素质可以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入手,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加强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吃苦耐劳的精神, 鼓励其到农业基层去就业, 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努力。吴子凯教授认为在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中新中国所培养的第一代农业类专业大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信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目标的实现中新一代农科类大学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中农业类专业的现状, 结果发现生源不足, 毕业生素质低, 高校农业类专业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综合性大学必须稳定招生,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毕业生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农业类专业,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子恺, 徐华亮, 潘柳燕, 韦红桦.地方综合大学农林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高教论坛, 2006.

[2]张继河, 曾素芳.地方农业院校为农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探索.教育学术月刊, 2012.

综合性问题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实践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存在的问题

(一)某些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没能适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设计某些活动主题难度比较大,实施起来比较难。就人教版的教材而言,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多种多样,不过某些活动主题的设计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例如,七年级下册的“漫画探险”、八年级下册的“背起行囊走四方”等学习活动,需要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感悟、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但对于仍然处于教育阶段的学生怎样去进行体会,这无疑是有点脱离学生的实际。

某些活动主题没能发挥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尽管众所周知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但很多南方或内陆的学生没领略过气势磅礴的黄河,更没有欣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景观。所以,学生难以对黄河感兴趣,也无从主动、积极探究黄河了。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不过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课程的设计自然而然就会侧重于语文学科教学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在语文的中考制度可以检查出学生语文水平,这决定了语文的教学目标,让语文承载着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无疑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法顺利开展。但是完善人格、发挥潜能、积累人文素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目标,这对于现实教学课程而言有一定的反差,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非易事。

(三)评价存在误区与弱化的情况

有的教师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着知识本位观,过于重视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多少知识、得到怎样的结论,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会,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总结作为综合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不过在现实操作中,这一步骤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容易演变成教师唱“独角戏”,直接剥削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

二、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与培训

若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加强其推进力度,就一定要培训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相关教材的教学研究当中,教师大多反映人教版的教材内容生硬,难以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因此相关学校应该就这一意见,培训教师的时候详细讲解教材的内容,使得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教材的详细涵义,让教师可以熟练地讲解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确定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应包含在培训内容中,教师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的学习目的,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综合性学习理论,能够使得教师得心应手地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论,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综合性教学理论。

(二)充分利用、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拥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安排使用同一的教材,即使这一教材多全面、多科学,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发掘身边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注重实践性学习

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认真研究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旅游景点开展实践性学习。学生也要积极对待教师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将这些知识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位于同一位置,学生能够就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进行讨论。人教版的教材中录用了许多各地的人文与地理知识,并且收录了对应的时事政治,有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便于与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激发思维。综合性学习除了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平等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效果,进而推动教学讨论,使得综合性学习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此时所需的专业与多样性的人才更为急切。所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更侧重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情感和道德修养,学生将学习如何创建一个更合适的环境,随着综合性学习的不断完善,一定会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司志琼.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3(20).

[2]林秀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9).

[3]李卿.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4]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设计特征及问题——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

综合性问题 篇12

1 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 多数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是依靠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传递的, 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平台。电子档案在生成、输入、存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离不开网络、计算机、存储器和信息系统等硬件和软件设施, 而这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失控、丢失、被污染、被干扰、被窃取等不安全因素。另外, 医院电子档案在传输、存储和利用过程中, 其赖以生存的计算机环境和多媒体环境都或多或少地面临安全防护问题。总体上讲, 影响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的因素包括环境、技术和人为等因素。

1.1 环境因素

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 各种自然灾害、强磁场干扰、温湿度变化、烈日曝晒、霉菌腐蚀、微生物侵害等, 都会导致光盘和磁性载体性能降低甚至变质, 其结构强度也会减弱, 致使声像失真、数据丢失。由于大型综合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较多, 储存电子档案的计算机设备处于易受干扰的环境, 因此这方面的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运行中的电子档案如遇电路问题, 数据信息会容易被冲毁。大型综合性医院病历档案系统处于全天运行状态, 因此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保障是保证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律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与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如果保障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的政策、法规、管理手段没有建立健全, 医院缺乏相关资金支持等情况出现, 也会使电子档案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

1.2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属于影响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的非人为因素。在医疗工作中,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便捷, 但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漏洞和缺陷, 使医院电子档案存在被窃取、被盗用和被非法增删等安全隐患。

首先, 由于电子档案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大型医院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备不得不快速更新,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一方面有效保存原有的系统信息, 一方面将电子档案逐一迁移至新的技术环境中, 这些附带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电子档案的有效性。

其次, 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恶意代码和电脑黑客给医院档案信息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电子档案所使用的系统可能会因为携带病毒、木马或者恶意代码, 造成敏感信息的泄漏、操作系统瘫痪、数据文件破坏、计算机系统被黑客远程控制等灾难性后果。当医院电子档案系统处于在线联机状态下, 如果系统安全防范措施未能到位或存在漏洞, 其系统安全性就要遭受很大风险, 特别是对于涉及医疗安全及个人隐私的电子病案来说, 无疑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指用户或管理者的直接行为破坏, 是指危害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造成档案不可用或泄密的行为, 多数是由于管理者或用户的蓄意破坏、管理疏忽或不规范操作造成的。蓄意破坏是用户或管理者为了获得某种利益, 采取非授权访问、篡改和伪造等非正常手段, 故意破坏电子档案的内容、载体、网络环境和系统。据调查, 在目前已有的网络蓄意破坏事件中, 管理疏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 约占总发生数的70%。因此,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 应着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心。此外, 不规范操作也是造成医院电子档案管理风险因素之一, 不正确的操作会导致电子档案的载体受损, 从而引起档案误读、载体卡带等风险。

2 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原则

基于上述对影响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安全因素的分析, 电子档案的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是:风险尚未出现时, 提前运用识别技术鉴别风险, 及时转移风险, 降低其发生率;风险出现时, 快速反应, 尽量减少损失;风险过后,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管理。

2.1 全程管理原则

电子档案从文件形成到最后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整个过程不允许随意割断, 全程管理原则就是要保证在电子档案正式形成后的整个生命运动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和环节始终拥有相同的信息内容。

全程管理是全面、系统的过程管理科学, 从档案形成的作业流程、管理规则及质控要求出发, 建立起涵盖电子档案所有管理活动的目标体系、程序体系和技术体系, 它从一开始就对电子档案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控制, 对档案作用流程, 包括生成、流转、利用和保管的每个环节实施过程监控, 及时发现和纠正失误, 所有有效管理过程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在案, 以证实电子档案在管理系统中的运转状况, 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 这种严格的监控便于医院档案管理者第一时间发现和规避风险隐患。

2.2 前端控制管理原则

作为现代档案管理理念, 前端控制提出了优化功能、提高效率的管理原则。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前端控制管理将档案的形成、保存、销毁等阶段视为完整过程, 具体通过对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整合, 把文件形成阶段的所需要的管理功能尽可能在前端实现, 把某些分散在各个业务环节的重复性作业流程提前实施, 通过这些手段, 能够有效减少滞后作业和重复作业, 把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所以, 前端控制管理原则可以用来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可靠性、完整安全性以及长期可读性[1]。

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施前端控制电子档案原则时,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是对手工管理流程的简单模拟, 而应该以更科学、有效、合理的手段, 减少乃至消除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环节的重复和疏漏, 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功能合理、效率最高的目的。

2.3 支出与风险平衡管理原则

医院电子档案风险管理中涉及的因素很多, 但首先要认识到, 无论怎样控制, 风险总是存在的, 把风险完全降至零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经济的做法。医院电子档案风险管理所坚持的控制费用与风险平衡原则表现在: (1) 医院电子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施所选择的风险控制后, 总有残余的风险存在, 但应该把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2) 实施和维持风险控制是有成本的, 如果这些成本高于医院电子档案遭受威胁所造成的损失预期值, 这样的控制就是不合适的[2]。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是否接受风险, 其界限就是要考虑风险控制成本与损失预期值的平衡, 如果风险控制成本大于机会损失成本, 我们只能接受风险, 反之就控制风险。

2.4 静态保护与动态管理结合原则

确立系统管理观念, 注重电子档案生命周期每个阶段、每项活动、每个要素的无缝链接, 强调系统整合和总体效应。 (1) 静态风险管理, 指传统的档案安全维护, 主要是在档案库房内, 对电子档案的载体进行管理, 如控制温湿度、防尘、防外来磁场、防机械震动、防光和有害气体、日常管理维护等。 (2) 动态风险管理, 延伸到档案库房之外的医院电子档案信息风险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随时吸收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的最新成果。静态保护与动态管理之间相互衔接的系统性,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展电子档案的风险管理。

3 总结

大型综合医院电子档案终端设在每个病区, 使得电子档案的存放位置不固定, 档案可以通过网络在不同的计算机和载体之间传递、复制, 由于内容和信号形态在传递和复制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因此电子档案很难像传统纸质档案一样确定哪个是原件, 造成了电子档案和载体的分离, 用户同时也淡漠了对电子档案出处、载体和位置的关注, 给大型医院电子档案风险管理带来难度。加上电子档案高度依赖设备、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形态具有可变和易变性, 其载体材料和信息技术具有不稳定性等特点, 都增加了医院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困难。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发展, 电子档案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大型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 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 消除医院档案事业发展的障碍。

摘要:随着大型综合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建设的不断推进, 医院各类档案管理已经进入全新的数字化阶段。但医院电子档案安全问题接踵而来, 本文就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档案风险管理问题, 分析其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医院电子档案,档案安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慧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目标化标准下一篇:尿道下裂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