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资料

2024-09-04

运用资料(精选12篇)

运用资料 篇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有“资料袋”, 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资料袋呢?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尝试着用“整合的课程观”, 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补充、展示, 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灵活运用资料袋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 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 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 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案例】《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 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 生动的画面丰富了孩子们对各民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体验。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画面, 说一说“谁在干什么”, 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箫, 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还可以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 (什么族) 的小朋友 (做什么) ”的说话训练。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生活场景”。

二、不断补充资料袋

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 这为学生自己动手, 收集整理更多资料, 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案例】《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 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资料袋的补充过程。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文, 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 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这时候, 我们教师不要把关注停留在知识本身, 应更多地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课前和课后可以让孩子们查找资料。可是这些辛辛苦苦查来的资料, 并没好好地利用起来, 而是流于形式, 查了丢, 丢了再查, 成了无效、重复的劳动。

为此, 我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 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入, 形成孩子自己的资料袋, 也是对教材中“资料袋”的一种补充。

三、相互交流资料袋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 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 这是很正常的, 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 树立榜样, 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 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 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 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费力低效。

【案例】《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 《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 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 但这些资料涉及内容比较少, 许多孩子想知道更多, 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更多资料, 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 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 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

另外, 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观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每隔一段时间,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资料袋评比。这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 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体验成功。

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 把它和教材中的资料袋结合在一起,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 这样就会激发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 长此以往, 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运用资料 篇2

人们常用的积累资料的方法,不外乎有以下三种:一是剪贴报刊。现在报纸、杂志很多,各方面的资料都有。

经常剪贴报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数年之后就可积累数万以至数十万的专题资料。

这是一种花费时间少、简便易行、收效较大的方法。陶菊隐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积累大量各派系军阀活动的史料。他的《袁世凯演义》,正是在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二是抄录卡片。当我们阅读书报杂志时,随手用卡片或纸片摘录材料,注明作者、书名、篇名、报刊名称、出版年月。卡片积聚起来,再分类储存在卡片箱内或抽屉里。分类卡片按门类、笔画或拼音字母排列,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研究的课题,设置专题卡片。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根据“阅读有所得唯恐遗忘,赶快写在纸片上”经验,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为创作《子夜》等名著提供了素材。古人在这方面的例子更多,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这就是他利用零碎时间积累的十几坛子纸片(卡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的。

三是背诵重要资料。著名史学家吴晗,强调学古文至少要背诵二三十篇。

古代学者能背诵《史记》、《汉书》重要 篇章的不乏其人,李白、苏拭等大诗人、文学家,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善于刻苦学习。

他们熟读经史和先秦诸子,背诵汉赋,因而写文章作诗赋,用典故才能恰当自如。古人所说“博闻强记”、“过目成诵”,就是赞赏那些记忆力强又善于用记忆方法积累资料的人。

(二)怎样消化

资料不仅要积累,还要进行消化。

所谓消化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经常进行归纳整理。在积累的基础上消化,在消化的基础上积累,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逐渐丰富,触类旁通。

消化资料的一个途径是写读书笔记。在阅读有关资料时,随手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是消化资料融会贯通,从而进入创新的起点。古往今来,许多学问家是通过做笔记而成才的。

顾颉刚少年时期患神经衰弱症,记忆力不大好,他发愤读书,勤记心得笔记,每天写数千字,他一生留下的笔记有五六百万字之多,后来已整理出版了《史林杂识初编》。

消化资料的另一个途径是系统学习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专业知识,往往看不到资料之间的联系,孤立起来观察资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掌握了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正确地分析研究自己积累的资料,找出它他们之间的内部联系,得出科学论断,这就叫做有了“独到见解”了。

(三)怎样运用

积累了资料之后,还须善于运用。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 年功夫,精密观察了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的观察资料,由于短于理论分析,得出了“太阳——地球双重中心说”的错误结论。

可见,对详细占有的资料还必须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加工,才能有所创新。那么,怎样运用资料呢?

这里三种方法:一是分析综合法。把大量零散的资料积累起来,作成卡片,编排在一块,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作出判断。运用分析综合法,常常能从细小的、,点滴的资料中把握事物的全貌。

二是比较鉴别法。采用比较的方法处理资料,往往可以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和区别点,从而作出新的发现。

三是追根寻源法。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往往要提到其他文章或运用其他资料。而有些资料常常是用脚注或附录的形式来说明其来源的,如果我们善于追踪寻迹,就可得到更多的有价值资料或发现新的研究课题。

例如,我国科学史专家潘吉星在研究中国造纸技术史时,偶然查阅到两位日本学者在介绍欧洲汉学发展的著作中,曾提到流传在欧洲的18世纪法国出版的三版有关中国的著作。顺着这条线索,潘吉星查找到了这三部书的法文原著,进一部掌握了丰富的而有价值的史料。

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 篇3

一、切合文本,适度取舍

“背景资料”的利用应基于文本,应根据文本解读的需要而呈现,应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文本价值的正确解读,有助于文本探究的深入。背景资料对于文本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正价值”“零价值”“负价值”。在“背景资料”的取舍时,必须要对接教学目标,选择符合文本“正价值”的“背景资料”,对游离或不利于文本的“零价值”“负价值”的“背景资料”大胆地舍去。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部经典名篇,描述的是一个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站台送别的情景。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这段往事,父爱子、子敬父之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学生无需联系写作背景,单单从阅读文本就能感知到父子之情。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解读到此,此时的“背景资料”对于文本解读呈现出“零价值”,如果教师过多的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了。但如果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洞悉作者写作本文的复杂情感,去揣摩“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中“不相见”含蓄隐晦的表达,以及去探讨父亲给“我”寄的一封处处自相矛盾的信。就特别有必要联系作者创作《背影》的背景资料了,笔者执教此文时,就出示了作者从“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父子生隙”一直到“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整整十年父子之间因家庭琐屑互不往来之事。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才能深入探究文字背后的文本内涵,破解作者自责、伤怀、感恩等复杂的情感矛盾,对作者四次流泪就能充分理解和为之感动。这样的背景资料,我们称之为“正价值”,对文本的解读是有用而必要的。

当然,也有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从文中“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还了亏空”去寻找背后的故事,找出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父亲再纳小妾和“挪用公款”,导致了祖母“气死了”。据此认为作者对父亲心生恨意,不愿与之正面相处,父亲留给自己最好的印象只有背影。这样的解读似有道理,但却脱离文本。细读文本,文中丝毫看不出朱自清对父亲有半点嫌恶之情,而更多表达的是对父亲“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老境却如此颓唐”的“不容易”的谅解和怜惜,即便是“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亲送我上车”也完全是带着理解和愧疚的口吻写的。“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更是展现了父亲在家庭遭遇厄运时作为男人的担当,更不要说父亲在如此境况下还艰难地爬过月台为“我”买橘,那难忘的“背影”镜头等细节无不展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作者对父亲是怀有一种敬畏之情的。至于结尾“惦记着我的儿子”和北去后父亲的来信,父亲主动的“和解”姿态彻底打破了父子之间那块“坚冰”,父子紧张的关系也慢慢消融。作者重新审视父子之情,更多的是愧疚和感动。可见“父亲正面形象不佳”这一解读结论游离于文本,是仅仅根据“背景资料”主观臆测的结果,不加选择的采用,反而淡化了文中浓浓的父子之情,与文中主旨背道而驰。我们把这样的背景资料称为“负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理应摒弃。

面对浩如烟海的背景资料,教师要审“本”度势,选择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的背景资料。否则盲目引用“负价值”的背景资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甚至出现对文本的曲解或错解。

二、紧扣教学,适时呈现

许多语文教师习惯在导入新课后立马把所有背景资料和盘托出,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阅读文本产生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和独立感悟,因而注定只是“走过场”的形式,不能让背景资料产生其应有的效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捕捉介绍背景资料的最佳时机,不超前,不落后,适时呈现。

很多老师在执教《香菱学诗》时都把介绍香菱的身世放在课始来介绍,这样的呈现让学生对香菱的身世有了整体的认识,了解了香菱学诗的缘由。而温州的杨聪老师在执教此文时,从香菱学诗目的“学着玩罢了”到“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到“乐在其中、不玩之玩”,在细读品味中感受香菱的可爱、伶俐,最后从宝钗、宝玉等人评价香菱学诗的话语中,引出了对“天地至公”的质疑,课终以葬花吟为背景音乐,自动展示香菱一生的悲惨命运,让学生体会美被毁灭之悲!杨老师把香菱的身世背景放在课终,不仅让学生在了解了香菱悲惨的命运,更引发学生的思索:这么一个至情至性的可爱的女子竟然遭遇了如此多的磨难,让学生产生美被亵渎的叹惋,以及发出“像这样的女子,《红楼梦》中还有多少”的慨叹。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章可能就爱上了红楼中女子,也喜欢上了《红楼梦》。可见相同背景资料,不同时机的呈现,所达成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

笔者认为,背景资料的呈现,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可以是课前、课中,或是课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在学生思维出现终结、疑问、分歧时;从文本的角度来看,可以是唤醒阅读期待时、在突破文章重点难点时、文本需要拓展延伸时。简言之,“背景资料”应紧扣教学需要,从解读文本和学生主观需要适时呈现。

三、关注学情,有的放矢

在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开发背景资料时,务必把学情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要,尤其是学生对文本理解遇到困难或提出疑问不得解的“愤、悱”状态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开发相关背景资料,学生才能在“山重水复”的文本解读中迎来“柳暗花明”。

《紫藤萝瀑布》是篇文意含蓄、意境深远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由花谈到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为何会谈到“手足情,生死谜”?作者赏花时的心情由“焦虑和悲痛”变得“宁静和喜悦”,为什么?学生虽对文本有了研读,但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还是有障碍的,此时学生苦思冥想而找不到路径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困惑时,插入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迫害以及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的相关背景。学生自然对作者历经万千苦痛后仍坚强写作本文的情感内涵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再如,学生在学习《石壕吏》时,提出差吏为什么不抓作者杜甫?杜甫既然亲眼目睹老妪一家妻离子散,为什么不站不来制止差吏的抓人行为?对于学生的疑问,从文本中是找不出答案的,此时,教师告知学生,杜甫任华州司功参军,九品小官,有印为证,即便印不在身,唐朝还可以以官服的颜色来辨别官阶,差吏当然不会抓。相关背景的补充,疑问立马解开。对后一个问题,介绍“安史之乱”的背景资料,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体会到杜甫对“国家大不幸”和“家庭小不幸”那种虽难过却不能言的矛盾心情,更能体会出作者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可见,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情,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文本的难点、疑点,洞悉学生阅读中的心理需求,在学生思维出现停滞时引入背景资料,有效地发挥背景资料解读文本的助读作用。

四、讲究方法,灵活多样

“背景资料”的呈现存在形式呆板,呈现的方式单一现象。往往是教师或者学生读一遍,作用也仅是“使学生了解”。固定的模式不仅学生觉得乏味,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也收效甚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理应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介入“背景资料”,来激发学生情感,推动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取得达到最佳。比如温州的吴积兴老师在执教《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在讲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时的教学片断:

师:课文提到的宫阙是什么时候的宫阙?

生:秦汉皇帝的宫阙。

师:秦朝有哪些有名的宫殿?

生:阿房宫,咸阳宫。

师:现在时空开始倒流,你们都是秦朝的百姓,秦始皇把一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你们,请你们去修建他的咸阳宫,你们愿意去吗?

生:不去(斩钉截铁地说)。

师:来人啊,统统给我抓走,女百姓也不要放过。你们想反正都被抓过去了,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于是在班长的带领下,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地做,想早点干好早点回家,你们觉得你们要多少年能把咸阳宫建好。

生:大概要30年吧。(小声的说)

生:我想30年肯定不够,应该要50年吧。

师:再大胆的猜猜。

生:500年?

学生笑。

师: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你们全班才50个同学,是他们的万分之一,他们用了好多年才完成,你们大概要几万年吧。如果你们能活到现在,做了2000多年,我想咸阳宫的地基说不定还没打好呢。

学生笑。

师: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

秦汉建咸阳宫的时代背景,史书上有着详实的记载。但吴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中作者情感时,并未简单引用过来,而是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方式,机智地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巧妙而生动地融入了背景资料。这样,学生借助背景资料理解文本,既不至于被艰涩的历史文字所累,又不会被时空所阻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背景资料介入的方法方式还有很多,如图文并茂的简介式,布设悬念的提问式,情节穿插的故事式等方法,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总之,写作背景资料的运用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要注意背景资料的呈现应发挥“背景”的正价值,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有助于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适时适度的切入、穿插,选择恰当的方法,以真正发挥背景资料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吴积兴.例说语文关键词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8.

[2]吴忠秀.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要的“知人论世”[J].新课程论坛,2010.

运用资料 篇4

一、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古诗意思

了解古诗特定历史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如果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能清楚了解,那么对诗词中描述的事件、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意境等就不能准确体悟理解,更谈不上美的熏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张继写的一首诗《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他的笔下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诗中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形象鲜明,句句生动,可感可画,情景交融。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这首诗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诗中通过对夜泊所见的霜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一个个意象营造的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逸夫有声有色友情的画面,勾画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前两句诗的大意是,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诗中“对”一般解作朝着、面对,但在此诗中“对”有另外的意思,据刘学锴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说:“‘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伴’的意蕴,不过不像‘伴’字外露。故‘对’在这里应解作“伴随”“相伴”的意思。

二、了解作者经历,感悟古诗情感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读前两句诗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要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由“月落”、“乌啼”、“霜满天”理解“对愁眠”,体味诗人这如轻烟般的愁思。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而读后面两句诗时,要启发学生想象,体味诗人难以言说的满腹忧愁。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作者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的教学难点,却在情感的体悟上,“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以一个“愁”字作为诗眼,统起全诗。但诗人又为何而愁?那就有必要联系诗人当初的经历了。当时张继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好是在京城赶考回来的路上,由于临场发挥失利,他落榜了,苦学很多年想博得一个功名,没想到功亏一篑,看着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在这样一个落第归家的旅途中,孤寂、忧愁与思乡同时涌上心头。在了解了诗人这段背景经历后,学生纷纷读懂了张继的情怀:无边无际的夜晚,无边无际的寂静,无边无际的悲伤,无边无际的孤独汇成了这个“愁”字。学生再来体悟诗的意境,便容易得多了。

三、通过朗读指导,体悟古诗韵味

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可以通过指导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并再现诗歌情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指导吟诵,在读中加深对诗境的感悟,为了表现故事的节奏,和阴郁之美,教学时可以适当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要重点指导“拖腔”的准确运用。通常情况下,句末是平声字,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亦可适当延宕或作较大的停顿。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才能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感悟情趣盎然的儿童活动场景。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指导朗读时,语速要稍慢些,便于边读边想,咬字要口齿清晰、准确,读出古诗的音乐美,把握好停顿和语调的轻重升降,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的美感。如: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感受到的内容,注意写出感受到的诗人的当时的心情。真正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要展现由菜地、篱笆、小径和路边新叶不多的树木组成的幽深画卷,感受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领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田园生活的舒适、惬意。在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不要光呈现由黄蝶、菜花和儿童构成的画面以及“儿童急走”“黄蝶乱飞”的动态感,还要体会儿童急着捕蝶和黄蝶“飞入菜花”那种童蝶相悦成趣的美好意境。

运用资料 篇5

背景资料运用的分析

10广电于艳利

一、靖国神社:极端的二战史观

1、靖国神社资料:

靖国神社占地十余万平方米。1869年明治天皇为了纪念那些帮助他建立明治政府的战死者创立了“东京招魂社”,1879年,正式更名为“靖国神社”。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举行例行的秋季祭奠,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14名甲级战犯以及一千多名在二战结束后被处决的乙级和丙级战犯的所谓“英灵”被放进了靖国神社并供奉起来。迄今为止已经有246万多个在历次战争中战死的军人被召为“英灵”供奉于此,其中80%以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他们的名字在这里被精确到个人,这其中有中国人熟悉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东条英机,南京大屠杀主要罪犯松井石根等等。

2、石灯笼纪念塔的下方16个浮雕:

上面描绘了历次战争的场面,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中国有关:有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击破北洋水师,甲午海战之后攻占天津,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还有日军攻克长城在长城上面欢呼胜利的纪念性画面等。1945年日本战败后,为了掩饰其对军国主义的纪念,这两个纪念碑上的浮雕曾一度被涂上了水泥,但在6年之后,这些浮雕又

重新显露了出来。

3、靖国神社是右翼分子最经常去的地方:

我们来拍摄的这一天,没有见到右翼分子的身影。但是在有的日子里,在这里会看到数十万的右翼分子聚集到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大肆进行军国主义等各种右翼宣传。按照日本神道的说法,靖国神社里所有的灵魂都聚集在一把军刀上,因此,参拜者只要来到这里进行参拜,就等于参拜了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所有的灵魂。

4、游就馆:

纪录电影《靖国神社》导演李缨告诉我们,“游就馆”这个名字其实就来自中国典籍《荀子》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君子游必就士”,意思是你要出游的话,就要去学习一些有德行人的规范和品行。它其实是一个战争博物馆,更是日本宣传所谓圣战的地方。

面对历史,靖国神社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罪人歌功颂德的地方。

这些资料,包含了日本的靖国神社、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背景原因,通过这些,来说明日本这样做对于二战中受难的邻国的象征意义,,充实了这一期《岩松看日本》节目的新闻主题:使“现今在日本仍然存在的极端的二战史观”这一新闻内容更具深度,说明在日本确实有不少人持有靖国史观。真实再现二战期间和如今现实中日本的恶劣行为,向观众解释清楚,增加了新闻信息量,消除他们内心的进而引起国民的愤恨和共鸣。

二、和平博物馆:理性的声音

1、立命馆大学

立命馆大学是日本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每年报考人数超过十万,在全日本的影响力仅次于早稻田大学。而且在这里留学的中国学生有六百多人,名列日本各所大学之冠。二战期间,立命馆大学也曾经把数千名学生送上战场。而战后,立命馆大学决意不再允许投笔从戎的行为,并把“和平与民主”定为教学理念。1992年,立命馆大学开设了国际和平博物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由大学开办的和平博物馆。在日本,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和平博物馆,但大学自己创办和平博物馆,只有立命馆大学一家。

立命馆大学与中华文化有着深切的联系,“立命馆”三个字就是来源于孟子关于“修身”与“立命”的思想,一座孟子像就座落在立命馆大学的校园里。这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送给立命馆大学的。同时,日本第一座孔子学院也是开设在立命馆大学里。

立命馆大学在战争中也曾将众多学生送上了战场,致使他们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大学决意不再允许弃笔持枪,把‘和平与民主’定为教学理念,所以建立了这座博物馆。希望能够协助学生们了解有关战争的真实历史,并思考能为建设和平做出怎样的贡献。”

记者不直接对新闻事件表示看法,只是和平立命馆的历史发展和立命之本的背景灵活穿插,与节目内容构成直接、间接的联系,与“靖国史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激起受众的联想,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行理性思考。

说明自古以来像立命馆大学的国际和平博物馆那样,能够客观而公正面对历史的人,三、神风特工和平会馆:含混不清的感性追忆

却看不到对这种惨无人道战争的反思

1、鹿儿岛市:

那里被称为“离中国最近的日本”,距离中国的上海市只隔了一道窄窄的海峡,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最早的通商船舶,就是以九州的长崎为目的地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也是在这一地区登陆的。

2、招募特工队队员,组成神风特工队

1944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战争局势对日本愈加不利,特别是在太平洋海战的战场上,日军更是连连受挫节节败退。为了阻止美军在海上的进攻,当年10月,日本组建了8个神风特攻队,招募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成为神风特攻队队员。9000余架神风特攻飞机,采用直接撞击美军飞机、军舰的自杀式攻击,用这种疯狂而绝望的战斗方式阻挡盟军的进攻,为日本天皇效忠。当时有数千名日军飞行员参与这种恐怖的战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明知战败已成定局,还要逼迫士兵用这种方式去送死,这恐怕只有武士道国家的日本才做的出来!如今,在鹿儿岛建起了神风特攻队和平会馆。当前日本国内纷繁复杂的二战史观,在这里展现出了既不同于靖国神社,也不同于国际和平博物馆的另一张面孔。

神风特攻队的总部就设在知览这个小镇上,因为这里是日本本土

离美军太平洋船队最近的地方。

叙说鹿儿岛的地理位置,和鹿儿岛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加强人们对鹿儿岛的认识。展示了战争的残酷,衬托了在日本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二战持有的含混不清的态度,像神风特攻队和平会馆,他们愿意承认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是却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罪恶。

运用资料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影视资料;学以致用

国外现代著名的某位心理学家指出,可以利用学习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他们增添学习的动力,形成全新的学习思维。以下主要阐述影视资料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选取材料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科学化和真实化的原则

高中生对影视资料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很高,教师在选取的时候要注重影视资料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真实、严谨特征的学科。所以在选取历史影视资料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选取文献纪录片和历史专题的正面影视故事片。这样有利于拓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思维,更富于内涵和实际意义。

例如:在讲授“近代革命战争史”时,可以选取开国大典时期、鸦片战争时期的影视作品。文献的人物可以围绕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等。在讲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时候,可以利用周恩来的外交事迹的资料充分拓展课程内容。这种真实性的历史杰作使学生更加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让学生重新审视历史。设置真实性的情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对影视资料的精心选择,应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遵循人文化和现代化的原则

有效的教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所以身为历史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在挖掘影视资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教学的人文主义,使历史的知识符合学生的情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最新推出的一部反映英雄战争事迹的影视作品《亮剑》,可结合其中的战争场合,解读其中体现的内涵和精神。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作战游击队以及军事方面的影视资料中的经典镜头,作为专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通过影视情境的血腥战争场面,痛诉日军的凶残行为,敬佩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充分了解到国共合作、战争取得胜利方面的因素,从而形成维护和平的意识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遵循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1.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充分发挥影视资料多元化的作用,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和课程资源结合的最优化,结合多方面的资源信息充分发挥影视资料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宗法制”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向长辈了解家谱,还要充分了解社区资源;在学习完了“抗日战争”后,可以组织学生在附近的人民公园、烈士陵园以及历史博物馆参观了解更多的英雄事迹;在建军节的重要日子里慰问老红军;在学习“计划经济”时,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各个国家的货币、票证等。

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应用影视资料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改革老师“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是老师在讲,学生在拼命做笔记,形成的却是鸦雀无声的沉闷气氛。这就要求同时达到教与学的互动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相互交融。

例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内容时,可以选取关于国民革命军的影像资料,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活动环节。首先是渲染北伐时期的背景,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黑板上构建出北伐胜利进军图。其次是让学生在看影视作品的同时,学唱其中大家都熟悉的革命军军歌。此时的教学气氛肯定可以推向最高潮。最后是在观看完了影视作品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大革命不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并结合现代社会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敏捷的思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四、遵循开放性和可行性原则

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历史影视资料,它的优势在于具有开放和系统的特色,但是我们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可而

止,这样才能有利于師生直接接触教材、理解教材以及超越教材,最终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如果过度使用历史影视资料,将会过于泛滥,体现不出其中的重要性和特色,不能形成完整的教材知识结构以及体现出其中的教材价值。教材的长度也需要适度,过长的话,会让学生觉得不知所云,但过于短暂的话,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围绕教学目标,选取适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影视资料,不断丰富课标和教材。在设计过程中,精心选择和科学应用影视资料,抓住影视资料的精华部分,结合其他方面的课程资源,对其中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2]林崇德.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7).

资料助读的选择和运用 篇7

资料助读, 是浙江省教研课题“全程助学法”教学语文“助学单”中的一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助学单一般包括“预习助读、课堂助学、资料助读、练习拓学”四个部分。其中“资料助读”在阅读中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写作背景, 正确解读文本, 深刻理解文本的文字材料,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料中, 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资料助读, 呈现在课堂时, 类同于教师投影的 (或者口头讲述的) 写作背景等补充资料。但这里所说的资料助读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资料助读是课程资源之一, 它是教师根据文本特点, 根据学生对文本理解可能存在的困难, 预先准备的帮助理解课文阅读的资料。

二、资料助读的选择

一篇课文一份助学单, 由预习助读、课堂助学、资料助读和练习拓学四个部分组成, 呈现什么“资料助读”需要精挑细拣。

1. 直接型。

这类文章几乎不需要读者的背景知识, 文章陈述信息清晰, 读者阅读文章就能弄懂意思。因而这类文章的资料助读选择就可以宽泛得多。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之外, 可以选择后人对该文章的评价, 或者该作家的其他文章, 或者其他作家的同类文章, 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竺可桢写的说明文, 它从发表后就被选作教材已经60多年, 因为所讲的物候知识学生看了就能懂, 其间没有隔阂, 因而不需要在内容背景理解上做资料助读, 可以选择同类知识进行扩展阅读, 比如选戴巴棣的一首诗《大自然的语言》作为延伸阅读。也可以根据此文具有规范训练说明顺序、说明层次和说明语言的典范作用, 选择部分说明文知识性的语段, 来帮助学生建构说明文的知识系统。

2. 间接型。

这类文章中一些语段各部分的信息不相关, 要求读者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来集合意思。这类文章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介入, 因而, 资料助读部分就必须精选作者生活时代和作者本人的一些背景信息, 用于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这符合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读者利用一些背景知识、词汇知识以及词汇间的相互联系积极建构意义。因而, 学生在阅读前是否具有恰当的原有知识, 决定了他们在阅读时能否激活这些知识并影响着他们对所读文章的理解程度。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那时的说法是,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我们在资料助读中简单注一笔:“十年文革 (1966-1976) 期间, 视养花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 遭禁压。”学生也就容易明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的主题。

3. 含蓄型。

这类文章间接陈述信息, 要求读者结合以前阅读信息和经验做出推断。因为文章写得比较含蓄, 或许是主题含蓄, 或许是时空相隔而变得含蓄。那么这类文章的资料选择就需要穿越时空重现以前生活的一些信息, 这样才能推断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诗歌, 包括古典诗歌和现代朦胧诗, 基本属于含蓄型, 需要一些资料介入。

如鲁迅的《雪》, 写了江南滋润美艳的雪景和朔方如粉如沙的雪, 这两幅画面中作者的情感寄寓什么, 是比较含蓄的。再如苏轼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末句“但少闲人如我二人者耳”中的“闲人”的理解, 含蓄深远, 没有相关资料助读, 难以品咂“闲人”之味。

三、资料助读的运用

资料助读的运用要符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契合学生的阅读进程, 讲究切入、穿插、补充的适时适度, 注意自然巧妙的衔接转合。

既然是“助读”, 当然是辅助对课文的研读学习, 最好在一篇文章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不露痕迹地渗透, 在思维的阻塞处适时地介入, 使思维流畅;在情感的共鸣点无痕地展示, 使其升华。

资料助读的运用在一节课里, 可以课前、课始、课中和课尾按需巧妙呈现。

1. 课前预读:烟销日出不见人

晨雾已消散, 太阳正东升, 人还不见, 但是, 不见人, 不等于人不在, 他们也许正藏在某一个屋檐下, 做着新的一天来临的准备工作呢。正如, 还没有上课, 不等于没有阅读, 课前预习, 提出疑难, 整理初读感受, 期间自有云遮雾罩、烟消云散之过程。

助学单是课前先发给学生, 有些课文可以设计一道题, 以“填空、回答问题的形式”课前先做好,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对课文的理解做了一番预热。如《列夫·托尔斯泰》中“资料助读”的第一项是关于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有关信息。课前预读, 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先涉猎一些背景, 便于上课时的理解, 特别对那些热爱语文、悟性极高的学生, 可以帮助他们预习解读。所以, 课前预读和学生的预习助读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酝酿、准备、预热的过程。

2. 课始引入:欸乃一声山水绿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笔下的“渔翁”, 在“欸乃一声”中划破了平静的湖塘, 山水之中有了灵动的绿意盎然。课始引入恰当的资料助读, 犹如一声空灵的“欸乃”, 在原本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颗石子, 撇下一枚瓦片, 漂起的水花, 一圈圈漾开, 期待着激情和思想的碰撞。

如《大雁归来》一文, 课始把元好问的曲《摸鱼儿》读一读, 讲一讲“雁丘”的故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对大雁充满了好感, 我们有情有义的大雁归来了, 再去读《大雁归来》。不仅营造了情感认同喜爱的浓浓氛围, 使得接下来的阅读渐入佳境, 而且也顺带初步积累元曲《摸鱼儿》。

当然, 营造氛围、激起阅读期待还只是一方面的作用, 更有价值的课始资料助读, 最好能关照整堂课的走向, 引领全文的教和学。就像文章的一条线索一样, 贯穿始终, 涵盖全课。

如黄玉峰老师的经典课例《世间最美的坟墓》, 一开始呈现三次导入资料助读:一导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照片和人物介绍;二导托尔斯泰晚年的精神状态, 并解释其原因, 为后文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前奏;三导朗读剧本片段———茨威格以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光在黑暗中发亮》为蓝本创作的《逃向苍天》片段。使得学生在一开始就了解到托尔斯泰生平遭际, 他所处的境遇及其思想主张, 在精神上茨威格对托尔斯泰具有继承性, 从而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更丰满。

3. 课中渗透:采得千峰翠色来

阅读教学的课堂, 是一个读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正如上山赏景的过程, 原本在山脚, 爬到山顶领略千峰竞秀, 无限好风光。是一个充满思维挑战而又艰难的跋涉之旅, 在荆棘满布处, 在歧路迷失处, 在悬崖下, 资料助读就如一把镰刀、一个罗盘、一架云梯, 使得爬山之旅充满了亲历的快乐。

(1) 荆棘横亘, 疑虑重重

学习途中遭遇重重疑虑, 正如爬山途中荆棘横亘一样正常。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暴露学生的疑惑困惑之处, 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弥足珍贵。李镇西老师提倡读书要读出问题。读出问题, 说明阅读是细致用心的, 说明在和自己原有的储备知识对话中, 没有发现可以解决的经验。这时候, 就需要资料助读这把镰刀, 砍去横亘的荆棘, 疏通理解文意之道。

如《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中, 号称酒仙的李白面对美酒佳肴“不能食”还要“拔剑”, 为什么会拔剑呢?学生不明白。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预先考虑到, 毕竟学生对古代食文化不了解, 对李白写作此诗的背景也不熟悉。此时要提醒学生去读资料助读中“李白的理想”“李白写作此诗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无缘政治梦想, 京城朋友设宴送李白这个背景”“舞剑是古人一种喝酒助兴的娱乐方式”等三段资料。学生阅后, 自然能够借这把镰刀砍去拦阻的疑虑荆棘, 继续攀登下去。

巴金的《月》一文中为什么“姮娥奔月”要颠覆神话的说法, 把姮娥说成是为了给月球温暖才飞向月球?对这样一个有悖常理的结局理解, 学生需要一把镰刀———巴金写作此文的社会背景和巴金的思想倾向, 从而顺利清除理解的障碍。

(2) 歧路迷失, 辨别方向

产生分歧, 在课堂教学中是常见的。虽然阅读提倡多元性, 但是多元也应该有正确的方向。当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的时候, 及时地运用资料助读, 犹如给学生一枚罗盘, 帮助确定前行的方向。

如上刘禹锡《陋室铭》一课, “你在陋室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禹锡?”学生说看到一个好吃懒做的刘禹锡, 屋舍破败不知打扫任青苔爬上台阶, 没人光顾的懒汉。这样的认识显然是因部分文字迷失方向, 走向歧路了。此时, 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之外, 还需要引导学生读一读资料助读中“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缘由和刘禹锡的思想性格”, 学生就会互相指正, 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向。

(3) 攀上悬崖, 云蒸霞蔚

主题的深化, 情感的升华, 不是一蹴而就的, 犹如攀上悬崖, 往往需要一架云梯, 搭一把跃上一个高度。在对文本阅读赏析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 资料助读就像一架云梯, 及时地引领学生往文本的内涵深处行, 往情感的深处行。从而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犹如领略云蒸霞蔚的美景。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 在学生已经明白行道树的形象意义时,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助读中此文未编入课文的首尾两段, 和原作比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具有忧患意识的作者张晓风以及写作技巧。

比如赵群筠老师教《春酒》, 她出示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引导学生试着给课文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 加评点。这样的资料助读启发思维, 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精妙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感悟文字里蕴涵着的深邃、细腻的情感。

4. 课尾拓学:留得林梢一抹红

《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第24条要求“语文老师要率先成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者, 主动为学生推荐读物, 鼓励学生读原著。经常为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同、结构相似、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

助学单的资料助读部分, 可以完美实现这条建议所提的要求, 在课文研读到一个新的境界, 课堂时间就要结束时, 犹如攀登之旅欲回归时, 呈上拓学的资料, 帮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后, 将有些疑问带向课后拓学中去解答, 有些好奇和深思也需要课后去求证, 故课尾时分, 资料助读的呈现, 犹如夕阳下的林梢一抹红, 牵动着学生的心, 牵引着学生徜徉在文学的优秀读物中,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愉悦。

如阅读《列夫·托尔斯泰》时推荐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作为课尾拓学, 再推荐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给感兴趣的学生指引了一条阅读的精神之旅, 这是语文固有的魅力。

总之, 在阅读教学中, 文本研读是基础, 资料助读是辅助。借助“助学单”这个媒介, 编制选择资料时, 必须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方案, 同时研究学情, 根据这两者选择合宜、精练的资料;在学习过程中, 在师生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适时地运用资料, 真正做到“材”尽其用, 助学生的思维从平移走向增量, 收获丰厚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芳.例谈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最佳呈现期[J].教学与管理, 2011 (4) .

[2]陈碧光.例谈背景资料介入文本的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

运用资料 篇8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时事资料经常出现的问题

(1)随心所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指导。大量的时事资料为思想品德课程提供了备选的材料,不少教师认为时事资料的使用能起到相当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对时事资料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对时政资源缺少必要的比较和筛选,使引进的时事资料多而杂,有的不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些偏离教学的主要目标,不能更好地配合教材内容。更有些教师主观地对时事事件进行评述分析,有时会无意识地传达给学生错误的讯息,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或只注重讲解考试有关的时政内容或印发考试有关的时政材料,纯粹变成应试教学。

(2)流于形式,忽视时事资料对教材的穿针引线作用。时事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是相互融通、相互渗透的,因此,时政资源在课堂上运用时应该与教材完美结合,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明显的割裂现象。但有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将时事资料信手拈来,懒于问题的研究。有的仅把时事新闻用于课前的导入或者课后的补充,不考虑时事对教材的穿针引线作用,对时事热点的关注流于表面,没有合理地利用时事热点与教材的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专题讲座,或者只把国内外时政要闻当作故事讲述,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时事资源使之与教材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恢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疑为作秀,缺少长期积淀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有的教师将时事资料与教材结合教学的实践还只是偶然性、暂时的。以我县为例,凡是参加公开课或比赛的政治课堂,多数能积极利用时政资源,课堂表现比较生动的,是人文的,显得开放而有活力。但在平时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固守着教材,重复着“教教材”的旧故事,甚至抄旧教案,照搬教参等。非毕业班思品老师对于时政资源利用较少,教师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主。大多数毕业班教师基于中考的导向作用,比较关注时政材料。这样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有点显得附庸风雅,是对外“作秀”的美丽形式, 缺少了长期积淀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自然也难以产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质性的效果。

二、时政资料与思想品德教材有效结合是提高思品课质量的 必然要求

时事资料与思想品德教材有效结合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时政教学与思品课程教学结合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1)相关性。所谓相关性是指要求课堂教学采用的时政资源内容应当与相应的教材教学内容需要相关,有助于学生课堂能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时事资料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在于其是否与教学内容理解、运用的需要相关联,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一般认为,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时政资源在保证及时性的前提下,具备补充和完善价值。即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材,起到“从实践中来,到指导实践中去”的效果。选择时事材料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

(2)可理解性。所谓可理解性要求选用的时政资源应当清新明了,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可理解性要求选用时政资源时应挖掘与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容易与材料中人物进行角色互换,可增强学生关心时事的自觉性。选择时事材料要与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相一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所选的时事材料应该生动有趣, 体现生活化、通俗化,贴近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要通过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事资源事例,与教材中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课堂教学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及时性。所谓及时性要求教师对于当前发生的,学生们讨论的热点时事资料及时有机地穿插到课堂中,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新鲜感。

(4)正向性。所谓正向性要求教师在选用时事资料时,要注意材料的正面引导作用,绝不能过多使用渲染阴暗面的负面资料,在讲法制的时候,也不能选择那些过于暴力的、恐怖的、血腥的图片资料等。

三、时事资料与思想品德教材有效结合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对应的时政资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理性分析问题、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时事资源与思想品德教材要有机结合,就必须细化、活化、趣化教材内容及时政资源,必须从优化策略入手。教师在确定选用时事资料时,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要考虑所选的时事资料是否与教材内容一致或补充教材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2从相关性角度看,要尽量将多类型的时事资源与教材类型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3从可理解性角度看,选用的时事资料,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4从实践角度看,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资料袋”的运用策略 篇9

我们认为, “资料袋”不只是“单纯的资料”, 更应该当做语文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 要具体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 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很好地帮助学习, 同时还是对语文课本资源的一种很好的利用方式。

那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 该如何把握特点, 有效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资料袋”呢?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中8篇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为例, 剖析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课前预习, 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 是产生兴趣的动力。“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 自然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 大部分学生会津津有味地读课文, 急于交流自己对文章的了解。可以利用这一契机, 在未读课文之前, 从课后“资料袋”入手, 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进一步诱导、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

《观潮》的“资料袋”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钱塘江秋潮比其他地方更为壮观的原因。学习课文之前, 出示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告诉学生:今天要欣赏的钱塘江秋潮堪称天下奇观, 对照地图仔细读一读“资料袋”的内容, 说说从“资料袋”里, 你了解到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及钱塘江秋潮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说:因为钱塘江越来越窄的江面很特别, 所以这里的潮水也是其他地方所没法比的。有的学生说:看地图我就知道水面越来越窄, 潮水涌进来肯定会越来越汹涌的。顺而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看看钱塘江秋潮是如何地壮观。这样有了“资料袋”的先导, 又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 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唤起, 就会对课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琅琅的书声便响起。一开始就有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投入, 教学效果当然会大大提高。

《巨人的花园》的“资料袋”介绍了童话的一种分类方法, 以及著名的童话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并详细介绍了《格林童话》。在课前让学生读“资料袋”, 能改变孩子们以往读童话只浮于了解故事情节的误区, 引导其品味童话故事的语言和特点, 使学习上升为对语言文化的探索。在学《卡罗纳》一文前引入“资料袋”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大致情况, 告诉学生这本书也是本册推荐的课外读物, 并选书中的一段话投影出来让学生读读, 这样的一段资料介绍, 勾起了学生无限的阅读欲望, 学生对本文的学习顿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像这样在课前用好“资料袋”, 带着“资料袋”的信息去了解课文, 分析问题, 就能在课堂开始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学生在这种阅读期待的推动中, 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 对整堂课的学习将产生欲罢不能的影响作用。

二、课中穿插, 加深理解体验

大部分“资料袋”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的关系, 它紧紧围绕着课文链接, 或是课文内容的补充说明, 或是多个有趣资料的荟萃, 对诠释课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资料袋”, 突出文章的重点, 突破学习难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袋”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的情况。当学生读到“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时, 让学生阅读“资料袋”的文字, 欣赏其中的图片, 并分组合作列表将三处大峡谷的长度和深度进行比较。在具体的数字比较中, “不容置疑”这个理解重点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 读起课文也更激动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整理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这是一生受用的本领。

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 读到“20世纪末期,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 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时, 让学生读“资料袋”, 对应图片了解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 再补充鸟化石的图片。学生在比较中不由地发出感叹:真像啊!鸟儿真的是恐龙演化而来的哪!科学家能发现这样的化石真了不起啊!就这样, 无需老师多言, 只需借助小小的“资料袋”, 采用曲径通幽的办法轻松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学生不仅感悟到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 体会到研究者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而且在读“资料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开阔了视野, 训练了思维。

像上述那样,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 把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 丰富学习内容, 扩大阅读含量, 无疑会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体验, 轻松掌握文章主旨, 最终实现丰富语言的积累, 达到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目的。

三、课后延伸, 丰富阅读积累

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些“资料袋”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联系不是很紧密, 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补充延伸, 引导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 达到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 紧接着介绍该作者的系列作品, 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加阅读量, 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学完《蟋蟀的住宅》后, 学生已对蟋蟀的精致住宅大为惊讶, 对法布尔的用心观察由衷佩服。契机引出课后的“资料袋”, 此时学生不再是泛泛而读, 而是带着明确任务去学习。学生从“迷恋”一词读出了法布尔的执著精神, 从“长达30年的观察”读出了对法布尔的惊叹, 而且对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也油然而生迫不及待捧在手中细细阅读的欲望。这种“资料袋”的引入, 不仅让学生再次受到持续观察的熏陶,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阅读兴趣, 推荐了合适读物,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使得“资料袋”不再是形式上的附属, 而真正成了课文学习的有益补充和有效推进。

《长城》的“资料袋”是对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介绍, 还展示了8幅精美的实景图。不用老师布置, 其实学生早在预习时就已细细阅读。学文后,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景图, 让学生读列出景观名称, 再补充新增加的9处世界遗产, 然后问:有什么感受?学生大为赞叹:祖国真美啊!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如果有机会, 我也要去游览这些美景, 向别人介绍这些美景。这又何尝不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升华呢?此时, 再布置课外收集一些关于长城的资料, 学生显得情绪高昂, 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

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这样的课后“资料袋”导读方式, 关注的不再只是知识本身, 而是更多地关注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这种依托教材的课外延伸和拓展, 既能服务于课内, 又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 迎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使课外积累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积累的效果也不言而喻了。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 他们自然会主动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资料进行补充,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真正实现“让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孩子们阅读积累的过程”。

四、反复借用, 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既能保持教学的最佳效果, 又不至于造成师生负担过重。而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是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扩展、加工和组合, 就是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根据“资料袋”的内容特征及教学的需要, 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深化课文内涵, 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袋”, 更好地帮助语文学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后“资料袋”, 呈现的是《一张画像》的修改原稿。“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 密密麻麻, 几页纸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段话是理解的重点, 在教学中随文利用多媒体滚动投影课后“资料袋”, 告诉学生:这就是当年叶老先生给一个中学生修改的那篇文章, 你们从修改稿上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句中“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等词的意思跃然于修改稿上, 同时学生对叶老的人品也产生了初步印象。此时让学生再来读读课文句子, 学生切身体会到了作者的感受, 对叶老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时, 出示课后“资料袋”, 让学生对照修改原稿, 从“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中体会到叶老用字的准确性;比较“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和“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发现叶老的修改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进而让学生再选几处说说修改后好在哪?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句子比较中领悟到叶老先生改稿的认真、细致, 感受到叶老对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和作者一起“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

学完课文后, 再次出示“资料袋”, 围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一主题,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 汇总并列出叶圣陶“增、删、改、调、换、留”这六种修改作文的方法, 最后出示六个病句让学生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试着修改, 从而使学生在修改句子的实践操作中学会运用修改方法,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此把课后“资料袋”反复引入语文课堂, 恰当地运用处理好这些材料, 自然会让它们为语文教学服务, 成为学生知识延伸的桥梁, 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综观以上教学实践, 显而易见:“资料袋”虽居文后, 但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资料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每一个教师头脑的今天, 每一次研究教材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资料袋”这一重要环节,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资料袋”, 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 不断地让“资料袋”扩大充实, 让“资料袋”发挥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堂将会因此而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新课标资源库 (语文卷) [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丽鹃.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4]崔峦.新课程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8.

运用资料 篇10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原始资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中国的现代史》 (下册) 第五章第二节时, 在讲完“严峻的经济形势”一目之后, 我没有直接通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来引入新内容, 因为我觉得这种平铺直叙的过渡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前, 我让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 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 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 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恢复和发展, 获得确实的成绩, 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 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 我们就会站不住脚, 我们就会要失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然后结合文献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 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引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一目。具体如下:教师:这段文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工作重心转到城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和发展经济, 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学生: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改善人民的生活将是关系到我们的政权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教师:同学们对文献资料的理解很到位。这段文献资料表明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背景下, 我们党已经意识到了夺取政权以后尽快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那么面对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党和政府该怎么办呢?学生: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教师:有哪些措施?效果怎样?下面我们结合教材逐一去了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 学生认识到“恢复和发展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早就意识到的问题, 而且已经把它提到了关系到政权存亡的高度, 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产生了解的欲望。

二、用专栏的文献资料解析教材正文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教材正文的延伸, 经常可以用来解析正文内容, 解决学生因正文过于简略而产生的疑惑。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的“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 教材交代清政府决定禁烟时指出:“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赴广东查禁鸦片。”但对“危害”表现在哪里, 正文并没有说明。为使学生对“危害”有具体的认识, 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文献资料:鸦片“流毒于下下, 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响之银”。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林则徐要求清政府禁烟奏折的摘录, 让学生从中去获得理解相对简略的正文内容的信息。具体如下:教师:在这段资料里, 林则徐认为鸦片有什么危害?学生:白银外流, 财政空虚;兵源匮乏。教师:对, 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 财政空虚;兵源匮乏, 已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另外, 我们应认识到禁烟既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通过对出自禁烟运动当事人林则徐之手的文献资料的探讨, 学生对鸦片的“危害”有了具体的认识, 由于教材正文过于简单而产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三、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为教材正文提供知识的铺垫

学生由于受年龄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的制约, 有时需要一些知识铺垫才可以全面掌握正文内容。而教材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用来给学生提供知识铺垫。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 (下册) 第三章第三节时, 要想学生对“战略反攻”有正确的认识, 就必须先让学生掌握“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等概念, 但教材正文没这些概念, 因此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 继续在内线作战, 歼灭内线敌人, 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然后对“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三个概念进行解析。具体如下:“外线”:指解放区以外的地区, 外线作战属于进攻性质。“国民党统治区域”:指国民政府统治的区域。“内线”:指解放区内部, 内线作战属于防御性质。通过明确这三个概念, 学生在学习正文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战略反攻有“内线”和“外线”两个不同的方向, 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内线”和“外线”作战具体要求有不同的意义, 从而获得对“战略反攻”的全面了解。

四、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去拓展学科知识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为正确理解历史现象, 有时需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加以拓展, 而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为拓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 (下册) 第一间第三节时, 讲“九一八事变”一目, 如果仅根据教材正文内容这寥寥数语的介绍就想让学生明白日本对制造事变是蓄谋已久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个内容上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 为此, 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东方会议以后,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 第一步征服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等, 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来满蒙, 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然后我根据这个材料提供的线索介绍了近代日本的侵略史: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 1910年通过签订的《日韩合并条约》把朝鲜变成了殖民地。日本侵略成性有了史实证据, 学生对日本队“蓄谋已久”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 作为史料主体的文献资料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标有‘*’的, 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因此,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好教材中专栏的文献资料。

摘要:纵观高中历史教材, 每一课时都有以专栏形式出现的原始文献资料。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每一课时专栏的文献资料有12条。这些“难度适应高中语文水平”的文献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运用资料 篇11

一、运用影像资料进行课堂导入

阅读教学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包括谈话导入、实物导入等。我最青睐的则是运用影像资料进行导入。每次运用影像资料进行导入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比往常高涨很多,这一点让我非常欣慰,也增强了我运用影像资料进行课堂导入的信心。

在执教《紫藤萝瀑布》时,在备课阶段我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紫藤萝的视频和图片,然后进行加工、剪辑,最终形成了一个长达三分钟的短片。正式上课的时候,刚开始我并没有多说,而是直接播放了这个短片。看到视频中那美丽的紫藤萝,学生很快沉浸其中,感叹紫藤萝的美丽。看完短片之后,我发现教室里非常安静,可能学生还没有从刚才美丽的画面中醒过来。但是我不得不打断学生的思维,说道:“同学们觉得刚才这种花美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美丽!”我接着问:“那么,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花吗?”这时教室里哑然一片,出现这种情况并未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微笑着说道:“这种花叫紫藤萝,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花种。每到开花的季节一个个的小花朵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就像瀑布一样。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紫藤萝瀑布》,看看在作者的眼中紫藤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有了这样的开篇,接下来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这也是运用影像资料进行课堂导入的预期效果。

二、运用影像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

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学生才可能有效地理解课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阅读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去感受课文内容。在诸多的情境创设方式中,我发现运用影像资料所取得的效果最好。

在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在课堂中孜孜不倦地讲述课文内容。虽然如此卖力,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恹恹欲睡,心中不免涌起一种伤心难过的感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可能语言运用得并不精彩,所以才会造成学生对课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我心中也在暗喜:幸亏我早做了一手准备。于是停下课文的讲述,播放了一部动画片——《皇帝的新装》。当学生看到课文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后,立刻来了兴致,他们的头高高昂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完之后,我发现班里再也没有睡觉的学生了。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给学生打上一剂“兴奋剂”,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课文学习兴趣。由于受到影像资料的刺激,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好,课堂发言也积极了很多。

事实上,课文中的文字虽然可以描绘一定的内容,但不够立体真实。而影像资料的出现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我一直要追求的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影像资料可以帮我达到这一目标。

三、运用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非常精彩,阅读的时候不乏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得非常生动,学生也能读懂,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字描写。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运用影像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

在执教《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时,有很多学生向我提问,诸如文章中有这样的描写:“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那么,苏州园林究竟是怎样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时间也无从答起,只能告诉学生我们下一节课再说这个问题。下课之后我思索很久,是啊,课文中虽然有很多文字描述,但是对于这些描述性的内容学生却不能有效理解。于是我上网搜集了很多关于苏州园林的影像资料,并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风景对其进行标注。再次上课的时候,我每讲到一个描写风景的句子都会配上相应的影像资料,方便学生有效理解课文。

影像资料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时,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语文教学中的资料查阅和运用 篇12

一、资料查阅的方向

一般常识类的说明文,以初中教材为例,如《伤脑筋的鸭嘴兽》一文等,需要具体、形象的图片、影像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辅助课堂教学的进行;而文学性较强的文体,如诗词、散文等,需要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以便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当然,此类文章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辅以影像类的资料。

因此,就资料的查阅,应以下列方向为宜:一是作家的生平经历。作家的创作,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作家生活的反映,脱离作家的生平,去把握文章的中心,常常流于肤浅,或失之偏颇。如《辛弃疾词三首》一课,对于辛词中所表现的作家个性之奔放、爱国之深沉、气节之孤傲等内容,若缺乏对辛弃疾生平资料的把握,学生是难以充分理解词的主旨的。二是作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的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其特定情绪、特定经历的产物,如脱离这一层面,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必然是盲人摸象。三是相关资料的拓展。此方面的内容较杂,如我在教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时,还让学生查阅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诗《康桥再会吧》,以及康桥的一些影像资料,使学生对于康桥、对于徐志摩心目中的康桥,有更全面、直观的把握,既拓展了阅读,又便于学生充分把握诗的内涵。四是相关的文史常识。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中,有“长跪而谢曰”一句,其中“长跪”一词学生颇费解。实际上,这涉及古人的坐姿。“长跪”是表示敬意的一种坐姿——直身而跪。如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文字读来便有些费解,此类资料的查阅,在古诗文的阅读中尤为多见。

二、资料查阅的方法

资料查阅本身即是一种学习,一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授学生以方法,才能保证高效。

方法一:请教专家法。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人可能拥有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等资源,以便资料的获得。其次,教会学生如何获取资源,可通过书信等形式,与专家沟通,或登门请教获取信息。我教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恰好得知我校一位教师的爱人是一位研究郭沫若的专家,我便指导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向其请教,使学生兴趣大增,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方法二:网络查阅法。利用互联网“检索关键词”,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它有信息量大、查找便捷等特点,一些学生还未掌握的科学知识、课文中涉及的国内外作家、作品、名言等,都可从互联网上查询。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料,充分填补了课外知识的空白,使学生从文本阅读走向了超文本阅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方法三:书籍查阅法。通过对一些书籍(包括字词典)的查阅,也能获得一些有效的资料。如教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一课时,学生查阅资料,即可找来《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通过查阅书的前言,一般都有关于作家、作品等较全面的介绍性文字。

三、查阅资料的运用

【运用资料】推荐阅读:

迁移运用07-17

美术运用07-22

音阶运用05-15

指标运用05-16

运用实现05-17

常见运用05-18

股道运用05-19

课件运用05-23

运用探索05-26

资金运用05-29

上一篇:散热装置设计方案下一篇: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