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2024-07-03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精选12篇)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和, 它为企业全体成员所接受, 对员工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约束的作用。一个企业的竞争, 从形式上看, 似乎是产品的竞争、劳动竞争和科技竞争, 实质上是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打造有着鲜明个性、与与别的企业保持着差异的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三个层次:企业文体活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 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就是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感染性, 能够将新进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统一起来, 真正实现“化”人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即出发点均是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 企业文化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 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表现, 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彼此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 索尼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 惠普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 B M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性, 更是企业发展到高层次境界的成熟表现, 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尽管有个性的未必都是优秀的, 但优秀的必定是有个性的。纵观肯德基、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 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对内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对外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推动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这些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鲜明, 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复制和模仿。因而, 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 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企业文化

二、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 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 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商业竞争, 已从最初层面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转向高层次的文化竞争, 比拼的是对理念的经营、对文化的经营。就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而言, 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适应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信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 能够自动跟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自动趋向某种特定状态的能力。一个企业处在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 能否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 决定了企业能否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时代性。任何形式的文化都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创造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首先应将企业文化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精神提炼出来, 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当前, 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 经济一体化, 信息网络化, 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 引发市场竞争日益惨迫切呼唤敬业精神、改革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企业文化的建设, 必须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投入, 还是软件建设的加强, 都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在普遍性中营造个性化特色, 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地缘性。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企业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谋求发展。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离不开其发展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色。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 给企业文化的个性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肯德基能风靡全球, 得益于其浓郁的美国风味;周庄之所以成为众多旅游者踏访之所, 就是因其独特的水乡古镇的韵致在到处充溢马赛克的千城一面的建筑中保留着纯朴的远古情思。“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企业文化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地缘因素。

前瞻性。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土壤, 同时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重复, 它还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展望与追求。企业文化的构建, 要具有适度的超前, 以此开发潜在的市场空间。实践证明, 只有观念的创新, 才有行动的超前;只有观念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企业才能上规模, 出效益。创新, 虽不意味着成功, 但不创新, 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就一定不会成功, 就一定会被市场经济淘汰。如TCL公司, 早在就提出了“市场是企业的生命, 营销是企业的先导”的观念, 以后又总结提炼了“有计划的市场推广”一营销新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化又进一步定位于“为顾客创造价值, 为社会创造效益”。

三、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构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应做到“量体裁衣”

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 也就失去生存和立足之本。只有富有特色的东西, 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让人们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在众多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团结”、“高效”、“求实”、“进取”等字眼随处可见, 雷同、模仿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通病, 其实质是这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并不清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行为本身既是一种缺乏个性的表现, 也是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的原因。

盲目跟风去搞企业文化具有相当的危害, 不但会使企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而且还会在企业里形成一种盲目、虚伪的文化。因此, 关键是让企业明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而不在于是否有个性。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 盲目提出构建个性化企业是不能见到成效的。打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关键是要“量体裁衣”, 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考量文化, 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谋划文化。只有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 才能避免雷同、凸显个性;只有个性鲜明, 才能够与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相吻合, 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如果在搞清楚企业文化或是其他管理行为的意义和方法之前, 能够抵制住诱惑和冲动, 不去跟风、随大流, 那么, 这也是真正的有个性。

2. 构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应追求独创性精神

不断创新, 不断超越, 是企业发展生生不息之源, 也是体现企业文化个性化的魅力所在。一个企业的组织就象一个活的有机体, 既有各种硬件构成的躯体, 也有一套精神理念构成的灵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支配着从企业家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而, 价值创新就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和根本趋势的首要体现。

企业精神的培养, 首要的就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企业的行为, 无论是产品的开发, 还是市场竞争的手段, 都可发现其背后起作用的价值观。就中国目前一部分企业的行为来看, 为什么有的企业热衷于盗版侵权?就是其“搭便车”的价值观起作用;为什么有的企业热衷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其背后就是机会主义的价值观;为什么有的企业不惜污染环境来追求利润?其背后就是唯利是图,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价值观。与此相反, 也有许多企业不是依靠这些不正当的行为, 而是靠取得公众的信任取得市场, 不仅其产品和服务得到公众的欢迎, 其企业也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海尔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倡导的的“真诚到永远”理念, 把商品与服务贴近消费者, 处处体现为顾客着想, 着力营造宽松、高雅的文化氛围。公司还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调整品种结构, 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在一系列活动中既体现出经营者厚蕴的文化素养, 也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使企业的发展连年跃上新的台阶。

3. 构建个性化的企业应以适用为原则

目前不少企业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认为“个性”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唯一标准, 一味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别致, 不惜求偏、求怪, 看起来个性十足, 实际上严重脱离实际, 没有任何意义, 最终成为过眼烟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各自不同特点, 不尽相同的基础条件、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方式, 反映到企业文化上必然不尽相同, 所以不能单纯模仿和照搬别人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适用”、“好用”, 应该看它是否适合于自己的企业, 真正为企业服务。一定要结合本企业有具体情况, 来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激励原则, 从而塑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只要是适合的, 即使与别人有相似之处也无妨;而如果不适合, 哪怕卓尔不群, 也没有任何意义。片面追求个性而忽视内涵, 无疑是舍本逐末, 最终必将失去自我。因为它选择的参照系是别人, 而不是自己;它是为了有别于别人, 而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 这样的特色文化即使建设了, 也不能够与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现吻合, 因而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力, 也终将会危及企业的生存。事实上, 无论是微软还是I B M, 它们企业文化的特色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 正是因为它们的文化适合于企业,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造就了非凡的商业成就。反之, 它们的文化即使再有个性、再有特色, 如果不能导致成功, 也是无人知晓的。个性只是这些大公司非凡的结果, 而不是非凡的原因。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个性化的内涵着手, 分析了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适应性、前瞻性、地缘性、时代性, 指出需避免单纯求新求异, 而应结合企业自身特征来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个性化,创新

参考文献

[1]苗顺太: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 2006 (8)

[2]赵永光:创建独特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5)

[3]汪希成汪全勇: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8)

[4]张英陈方正: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力量[J].党政论坛, 2006 (4)

[5]韩义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J].商场现代化, 2006 (12)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2

如何打造能显示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显示企业的个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制定和实施杰出的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六大功能为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收益。导向功能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直接引导员工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二是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员工,潜移默化的使员工接受认同本企业的价值观。凝聚功能的作用在于: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员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能够产生出对工作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和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激励功能的作用体现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员工的成绩被及时肯定,能够引导员工向更大的目标前进。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无形的、非正式的和不成文的行为规则,能够使员工自觉的接受文化的约束和规范,按照企业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产生约束作用。辐射功能指企业文化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在企业与社会的双向交流过程中传播到社会,起到了宣传企业、影响社会的效果。稳定功能在于:企业文化一经建立,它所具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连续持久的在企业员工内心深处发挥作用,既可以降低企业骨干员工的流失,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高层变动带来的影响。

许多成功的公司,其领导倡导的价值观、制定的行为标准、常常激励着全体员工,使公司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并成为对外的一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精神象征。美国当代著名企业管理学大师彼得斯和沃特曼认为,成绩卓著的公司能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准则,使员工情绪饱满,相互协调和适应,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詹姆·赫斯克指出,无论是对付竞争对手、为客户服务,还是处理企业内外的关系,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竞争力,必然带来出色的绩效。

企业所处环境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竞争者越来越激烈,消费者要求得到更高质量和更低价格的商品和服务,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进行变革,少一些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少一些内耗、变得更灵活一些。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战略的要求、加强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成功实现变革的根本是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

企业文化发展历程遵循一定的规律。企业的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创始时期,企业的创始人将个人的价值观引入公司,他们的行为被员工效仿,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雏形。企业文化的形成还受到企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经历的重大事件的影响。通过这些事件和对这些事件的处理,人们知道了已有的价值观、理念、习惯做法中哪些对企业有利。于是有利的部分保留下来;不利的部分被摈弃。企业领导经常向下属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企业在进行管理组织设计和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也融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这些做法都强化了企业文化。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环境变化得越来越快,已经形成的文化内容也可能变得不适应这些发展变化,表现在内部摩擦严重、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企业凝聚力下降、只重视短期行为、员工满意度下降、骨干流失严重、价值观失去作用。失败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往往导致企业的失败。企业发现这些症状,就要重新审视和修正价值观,了解企业文化的全部优缺点,通过保持原有文化中有益的因素,加入有益的新文化因素、抛弃那些不能很好为组织服务的陈旧观念和做法来发展文化。并通过组织沟通、培训、绩效考核等措施赢得员工对新企业文化的认可和支持。

企业在进行文化改善时,要通过对企业问题进行诊断确定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问题确定企业文化改善的方向。要特别注意,企业文化的改善要同经营管理的需要相结合,以改善人的行为为目的。脱离管理谈文化,很容易流于空洞无物的口号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企业文化改善的一个普遍误区是不顾企业的现实照搬别人的经验,或引进社会上流行的说法、理念,没有很好地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所规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没有针对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也没有融合本企业文化中的优点,改善的企业文化没有本企业的特色,不能有力地支持企业实施战略和获得竞争优势,造成企业文化的空壳现象。这个误区在改善企业文化时一定要避免。

企业文化的改善方向一般有两个: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改变组织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提高组织的效率;从管理学的角度,通过提升管理理念和领导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双S立方体企业文化模型是从社会学角度改善企业文化的工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个模型通过研究人类组织中影响组织效率的两大因素-友好交往性(SOCIABILITY)和行动一致性(SOLIDARITY)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套文化类型的诊断模型和变革文化的方法,为制定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思路,并指出了通用的一些变革要点。

友好交往性是对一个团体中人员之间友谊性的度量,行动一致性是对一个团队中人员建立在共同的任务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精神的度量。将这两个因素画成一个矩阵,根据每个因素的高低进行两两组合,便形成了四个类型的企业文化。

因为每种因素都可能对企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每种文化类型都有积极的和对企业有利的一面,和消极的和对企业不利的一面。这取决于企业如何对文化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和每个文化类型的特点,就可以确定应该选择哪个文化类型作为改善方向。

丹尼森企业文化调研模型提供了从管理学角度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的思路。这个模型总结了十五年间对1000家企业和4000个领导者调研的结果,提出应用四个对企业经营绩效,包括利润率、质量、销售收入增长、创新和员工满意度等有关键影响的企业文化特性、十二个子项,共六十个调查要点来考察一个企业的文化现状。

这个模型揭示了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的本质。模型中的上半部分表现的是企业在适应外部环境时关注的要素,下半部分表现的是企业在关注内部管理时关注的要素。由于管理者的精力和注意力有限,往往在关注一方面的时候会忽略另一方面。模型的左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部分表现的是企业灵活地适应内外部环境、产生变化的要素,右半部分表现的是企业保持发展方向、策略和手段一致性的要素。这两部分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一个企业如果在这四个文化特性上表现都很出色,就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经营绩效。如果表现都很差,一定会导致竞争力低下和效益下降。如果在某些方面表现较好,而这些方面又同行业的成功要素相匹配,那么企业会暂时获得较好的经营绩效。但是,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企业仍需要在这四个方面平衡发展。

应用丹尼森文化调研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文化改善的优先顺序和短、中、长期的改善需要和目标;帮助企业制定领导力发展计划来支持企业文化改善的需要。

进行企业文化的改善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在现有企业文化的基调上进行改善,考虑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剧烈的变动使企业难以接受和适应。

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在企业中表现为人们做事和习惯性思维的方式。企业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通过两方面的内容起作用,一方面是企业内一系列明确规定的制度和规范;另一方面是人们普遍遵循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

企业文化通过比较长时间的振荡调整,逐渐与企业领导人的意志、企业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契合而相对稳定下来。员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定势。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现状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改善时,应该因势利导,保留现有文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合理因素,在现有的文化基调上进行改善和提升,使文化能够符合企业的现状,员工能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企业文化。若将原有的文化推翻,建立全新的内容,会使员工和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另外,新企业文化能否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调整适应的过程。因此,过激的改善方案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较大。

2.企业文化的改善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改善后的文化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虽然企业文化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由于企业文化的稳定性,这种调整应该是长期的、渐变的过程。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接受和适应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改善企业文化时,不应仅立足于企业的现实来提升企业文化,还应考虑未来几年后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使改善后的企业文化不必经过大的变动就能够适应这些变化。

3.借鉴国际国内优秀企业的文化特点,吸收本企业的文化优点,针对当前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保证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通过产生高度的凝聚力和引导员工的正确行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虽然每个成功企业的文化各有特色,但是,认真分析后不难发现,它们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这些共性的因素反映出了企业成功的一般规律。因此,在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进行企业文化改善时应该借鉴。

4.企业文化的改善要充分考虑和吸收本企业员工和领导的意见

企业文化需要得到企业员工和领导的认同和接受,才能转化成企业所期望的行动。否则,再好的企业文化改善方案也只是一纸空文。

5.企业文化的改善要融合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并符合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深深地受到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级观念、权力观念等的影响。在改善企业文化时,一方面要借鉴西方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要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使企业文化易于被员工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也应当反映出当前社会的风貌,符合社会价值取向。脱离社会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是不现实的,无法得到员工的接受和认同。

企业文化应该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要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财富;语言表述方式上和文化内容都要贴近企业的现实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因此,在完成企业文化改善的设计之后,还要将设计要素同企业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财富加以融合,用简明易懂的和有本企业特点的语言表述出来。经过这个融合的过程,才最终完成了企业文化的设计。

成功地在企业中进行企业文化改善的核心是对企业文化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宣传贯彻,使各级员工高度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人们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行为方式自觉地符合行为准则的要求。领导者在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功的企业领导者要注意做到能够清楚地为企业定出整套的价值观;不断反省价值观,跟上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以身作则体现价值观;鼓励他人将价值观运用到决策和行动中;而且要敢于面对并处理对价值观的无知和抵制。经过长期的企业文化贯彻,一般是四到六年的时间,新的企业文化才能转化成企业的灵魂,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成为企业独有的、无法被其它企业模仿的竞争力的源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于东来:个性文化造就企业品牌 篇3

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前期的生活理念的缺失,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没有做人做事的标准,导致了从15岁一直到30多岁,整个就是在泥泞的坎坷当中,苦苦地奋争。到33岁以后,可能相对来说,经历了很多的风浪,慢慢地沉思下来,做事的时候慢慢明白了,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人生。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具有我们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中国人。在我的骨子里、性格里,贪婪、自私、心胸小、虚伪这些劣根,让自己非常痛苦的这种习惯,深深地伤害了我自己。然后我是多么希望从这种环境当中走出来,去追寻自由,去体现本身我们应该明白的,要快乐地活着,幸福地活着,个性地活着,要有这种信念。

所以在明白了这些道理的时候,我慢慢地去反思,偶然之间,让我对哲学感兴趣了,让我去了解光速是什么样,了解宇宙的概念,了解地球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形成,了解自然与环境的进化规律,了解地球每个区域文化的差异、形成、进化与变化,我到最终明白现代的文明每个区域的差异,以及进化的差异。

我就慢慢地懂得,原来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在宇宙的长河当中是微不足道的。六千年的历史,在光的幅度面前,我们可能是提都没办法提的一个概念。所以我明白了,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在这个环境当中的位置,知道自己到底怎样来计划自己的生命,对待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要去想着去改天换地,我们的能量是多么多么的渺小,所以我们要知道去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光,然后要让自己活得更加的快乐,更加的充实,有一个好的理念。我希望我们更多的人能从劣根性的奴性文化,走向个性文化。

现在的人,满脑子就是成功,满脑子就是钱、车、房子,从来不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这些东西,我们快乐吗?我们需要吗?我们就想比别人更优秀,比别人更成功,比别人过得更好,这些都是嫉妒的根源。为什么有这种现状?就是基于我们的文化。所以说我希望,我能在带领企业往前走的这个过程当中,去寻找适合我们的文化,能让我们活得相对幸福一点,相对轻松一点、自由一点、开心一点。

文化到底是什么?可能我们理解它就是我们的行为,平常的日常生活、工作体现出来的行为状态。那么我想文化更多的是什么呢?在我的心中,文化就是信仰,信仰鞭策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怎样去思考,让我们怎样去做事,什么样的事情怎样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我就希望我们这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真正能让自己也快乐,因为喜欢才做这个企业。然后也让员工快乐。

大概10年以前我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对员工好一点,去影响更多的企业,让企业也对员工好一点,去影响更多更多的行业,让这个社会更加的美好。很多很多企业到我们这儿一看,羡慕得不得了。我就跟他们说,要对员工好,你挣了钱要分给员工花。但说对员工好了,还可以,一说分钱,真的好痛苦。所以说这么多年,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我都跟对方用心地说,要把爱传递给员工。你的员工就不快乐,你自己有那么多财富,但是就是不愿意把这些钱掏出来,让更多人来分享这种价值,分享这种财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文化。我们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什么是爱,不懂得什么是生活,我们整天都在苦苦地奋争。

以前我想过,许昌可能有一个胖东来,挣了钱以后,50%给员工分掉。如果像郑州,现在有多少个企业家我不知道,一万个?不说一万个吧,一千个吧,从上往下排的,我希望这些企业能真正地把员工当人来对待,真正想办法让他们过得幸福一点,过得快乐一点,而不只是让我们企业做得多么大。看看世界500强最强的沃尔玛,真的非常好吗?非常整洁吗?员工非常快乐吗?如果一味的做大,对我们还有什么用?我希望,最起码我们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了造福这个社会,而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是多么地优秀。

所以,我就希望我们去探寻,看看欧洲的文化,看看亚洲的文化,哪些地方是实实在在在做事;不管是日本,或者是瑞士,或者是挪威,或者是不丹等等,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再看看我们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要真正地从生存走向生活,那我们做企业、做零售行业,做各行各业,就不能是因为想挣多少钱,想成名,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喜欢,我们自己喜欢,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然后我们会懂得什么是尊重,去追求,去感受,去学习,就像唐僧一样去取经,什么样的经适合我们,然后我们俯下身来去践行,虽然我们有太多的不足,但是我们坚定这样的信念去做自己。

所以,在企业我也相对的轻松,有什么理念呢?很多,太多了。我们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工作,怎样对待孩子,怎样对待教育,怎样对待爱情,怎样对待婚姻等,就像《圣经》一样,一样一样一样的,慢慢慢慢地,从粗略到精细化地去计划,去规划。就像我的企业一样,慢慢地让大家俯下身来,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的价值多了,就多挣钱,创造的少了,就少挣钱,如果做得不好了,就关掉,跟别人打工就行了。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企业慢慢跟员工去规划。

我们三年前就没有促销了。原来我们从早上到晚上都是上班时间,员工在店里住,现在呢,星期二全部门店关掉。上班时间从上午九点半到晚上九点半,十二个小时分两班,六个小时工作时间,员工今年又推行了一年一个月的休假。按照现在的这种结果,员工的专业能力是在健康地提升。

我们现在的专业能力能达到什么样,用30年的时间能出两三个像马云一样的人,用10年的时间能出几个相对专业的,我们再用4年的时间,所有胖东来的员工能做到三星级的标准。

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个性,可持续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和, 它为企业全体成员所接受, 对员工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约束的作用。一个企业的竞争, 从形式上看, 似乎是产品的竞争、劳动竞争和科技竞争, 实质上是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打造有着鲜明个性、与别的企业保持着差异的企业文化。

一、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内涵研究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活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 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就是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感染性, 能够将新进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统一起来, 真正实现“化”人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即出发点均是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 企业文化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 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表现, 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彼此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 索尼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 惠普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性, 更是企业发展到高层次境界的成熟表现, 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尽管有个性的未必都是优秀的, 但优秀的必定是有个性的。纵观肯德基、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 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其最大特点就是个性鲜明, 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复制和模仿。因而, 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 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 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然而, 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 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财富杂志曾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 这些一流的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我国一些经营了近百年的老字号:同仁堂、瑞福祥等, 也正是因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有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它们才能生存、发展至今。由此可见,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 构建符合企业客观、充满个性的企业文化, 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1. 企业自身特点要求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每个的企业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其所处的行业和背景、组织形态和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发展经历都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应具有强烈的个性。否则, 就会流于形式, 起不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首先, 企业的类型不同、生产的产品以及市场和服务对象有差别, 企业文化的侧重点就应不一样。虽然我们可以在一些优秀的企业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 但每个公司最为称道的企业理念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如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等等。其次, 自觉地创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就要考虑企业自发形成的文化氛围。从分析现有文化入手, 将其加以提炼和完善, 升华为理论、制度和规范。另外, 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也必须考虑员工的心态和素质。最后, 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 企业文化也应有所差别。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2.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亟须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 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既包括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 也包括文化和机制方面的。调查发现, 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是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力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土壤, 只能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竞争力, 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纳科尔公司的一位主管总结说:“我们的成功20%来自干新技术, 80%来自于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国内有不少企业因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短期内取得成功, 然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 在多变的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很快就被淘汰。因此, 在“与狼共舞”的时代企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三、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

1. 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是指企业在终极目的、总体经营思路方面的根本信念, 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 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的基础, 对员工起到指引和激励的作用。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应从企业的行业、环境入手, 与企业战略、远景目标相结合, 避免口号化、公式化, 如果提炼过于抽象化, 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 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许多跨国企业能持续成长、不断发展, 其动力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企业文化, 有着独特的经营哲学、共同的价值观。如沃尔玛“尊重每位员工, 服务每位顾客, 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等等。在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独特, 为个性而个性。苹果公司在创办初期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 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 创新与冒险成为其公司的核心理念, 但他们的这种做法中也隐含着特例独行, 桀骜不驯, 没有了合作与协调同样要把公司引向崩溃的边缘。

2. 正确导入CIS战略系统

目前, 导入CIS系统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构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CIS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一为MI (Mind Identity) , 即理念形象识别, 包含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企业伦理等具体内容。其二是BI (Behavior Identity) , 即行为形象识别, 包含了对内的企业行为准则、教育培训和对外的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内容。其三为VI (Vision Identity) , 即视觉形象识别, 包括产品标志、吉祥物、服装、礼品等等。CIS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内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M I对应企业精神文化, BI对应企业行为文化, VI则与企业物质文化相对应。MI才是CIS系统的核心部分, 也是CIS系统功效的原动力, BI和VI只是MI的动态和静态表现。MI系统是灵魂, 决定支配着BI与VI, 企业在导入CIS系统的过程中, 应当将关注点集中于MI之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自行或通过有实力的专门的由机构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信条、企业伦理等思想内容进行精心提炼、准确的表达, 形成企业的MI系统, 再以MI系统去指导BI、VI系统建设, 才能有效建设企业文化,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 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

不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历程都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 它们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优势, 要想有所作为, 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光荣传统, 利用好这些传统和历史。在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尊重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 其定位必须源于企业的历史, 尊重企业的传统, 又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其次要追求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明白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 其优势与不足究竟是在哪些方面, 让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务。无论是微软还是I B M, 它们企业文化的特色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 正是因为它们的文化适合于企业,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造就了非凡的商业成就。最后, 不人云亦云, 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谋划企业文化的建设, 避免雷同、凸显个性。在具体行动中, 可以借助一些重大活动, 如公司庆典活动, 公司年夜饭等活动或一些主题活动来推波助澜, 像当初海尔张瑞敏怒砸76台劣质冰箱就是一个实例, 既表明了海尔对劣质产品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 还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来达到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效果。

4. 倡导人性化的管理

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活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要突出以人为本, 通过各种载体和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 构建民主人本型的企业文化模式。首先要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实践证明, 个性化企业文化的构建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首先自己先认同、传播并执行企业的文化, 这是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一个成熟的企业领导人, 必须对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决策,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整个企业健康发展。第二要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造就出一种全体职工所认同的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增加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如东台市国贸大厦, 把“尊重人, 为爱岗敬业的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环境”写进《员工手册》, 从而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创新, 追求卓越。最后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 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企业文化, 应该重视并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从实际出发, 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结合, 才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形成特色。

参考文献

[1]苗顺太: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 2006 (8)

[2]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3]赵永光:创建独特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5)

[4]刘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企业经济, 2006 (5)

[5]张晶晶:企业文化视角下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2)

[6]赵长贵: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 2004 (2)

[7]李明:刍议企业文化先进性[J].商业时代·理论, 2005 (6)

企业文化管理人性化 篇5

首先说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要素有机融合而共同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企业文化战略就是要建立共同价值观,用精神激励的方法调动企业成员积极性,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作风和精神,从而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

曾经我在上海一家大公司工中作看到一件很平常的事:“有一位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家德国公司的代表来参观,看到这位员工在没有穿戴个人防护措施就走上前询问,这位员工说公司每个星期发的防护用品有限,用完的自己就没得用。结果,这个老外就用很亲切的话向这位员工说,没有防护用品可以再去领取,一家连这些最基本的防护用品都供应不上还怎么想让职工忠实于公司,就更无法保障公司日后的发展及前途。陪同一起参观的公司内部人员感到很不自在不知从何说起。”从这件事看起来平常其实细想起来确极有道理。因为:“员工才公司的基石。”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大声疾呼:你怎么能一边歧视和贬低员工,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企业公司必须尊重每一个人;必须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追求卓越,即必须追求最优秀、最出色的成绩。公司必须注重提高干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领导者或管理者的行为准则。要求每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诚信的人格,公道正派地去做事。言必行,行必果,以理处事,以诚待人,以实务事,以个人的品德魅力吸引人才,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在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去最大限度地施展个人才能。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就不可能去理解别人,只有交流才能增进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私下交谈远比公开演说更为重要。与雇员随便聊天,能使领导人获得更细微更隐蔽的感觉和想法。而且,通过个人接触能比用任何其它方式更能赢得下属的忠诚,因为员工从中感到了平等及自我价值。要坚守这句话:“人才是企业振兴的希望”。还要具有团队意识,团队是指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一群人。简单的说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绩,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其中奉献是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并且要有承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做出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从而达到最佳的理想成果。

个性化学校文化的培育 篇6

关键词:个性化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学生文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97

每种教育模式都有相应的背景,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对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应该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学资源,培育富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

一、培育个性化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彰显学校特色

一个和谐的校园,应该具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建筑、景点、绿化带等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都是对校园形象的写照。校园文化展示出一所学校的魅力,与育人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名气。如北京东城的史家胡同中学,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校园有风力发电设备,文化室还有史家胡同中学展览馆,教室屋顶还有大面积的绿化,这些都构成了校园文化,让学生处于个性化的艺术校园之中。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未来学校的竞争不是硬件竞争、师资力量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才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关键。

(二)提升学校品牌

学校最大的资产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学校品牌。一所学校的品牌凝聚了教学理念、价值观在内的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的每一名师生。在现代教育资源过剩的条件下,不管学校间的竞争是为了“抢夺”生源,还是“争夺”师资,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学校品牌才是生源和师资的保障。个性化校园文化能够把学校个性传达给外界,人们对学校有了全新的认知,学校品牌的知名度就会提升。

(三)实现环境育人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可以丰富学校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实现理想和创造美好事物而奋发向上。美育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潜能。宁静整洁、绿草如茵的个性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专心学习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向往,让自身的潜能彻底释放出来。个性校园文化能培养中学生独特的个性,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连冰冷的墙壁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自尊自爱的主体意识。所以,我们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培育优秀的个性化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个性化中学校园文化培育的策略

(一)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提高中学校园文化的地位。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制度,将校园文化作为办学效益、学校评估的重要考核内容。中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要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地位。此外,在教学课程内容上进行全面改革,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目前,学校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其中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所以,学校可以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其成为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重视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

首先,优化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精神层面的影响往往不如物质层面的直观,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物质文化建设十分必要。要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的环境、风土人情、文人传统等因素,大到校舍、教室、围墙、绿化,小到校服、校旗、便笺,都要融入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学校各种物化的东西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无形中会影响学生,也会使教师成为沉默而有风范的大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当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大多数中学的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的拦路石。对此,一方面政府及社会要对中学教育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统筹安排,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设施采购档次与文化活动标准可以低一点,但必须彰显学校的个性。其次,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良好的校园精神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催人奋发,积极进取。学校要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以美育陶冶中学生的情操,使中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建立校园文化导向机制

学生文化自我导向机制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需要自身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提高。而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来看,校园文化通过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学校的文化营养,不断提高学生文化心理需求的层次。从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具有自我教育的功能,与普通学科教育相比,校园文化属于一门隐性课程,主要通过环境、情景、氛围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产生教育效果,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有目的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收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

(四)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研究

要想使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卓有成效,就必须让学生认同学校、教师倡导的文化,否则学生只是表面上应和,却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效果是不显著的。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研究,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疏导,而不是硬性灌输。学生文化的形成是动态的,所以对学生文化的研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并不是分析其现状提出对策就将问题完满解决。教师除了掌握学生文化的思想因素,还要掌握他们的性格因素、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校园文化展示了一所学校的底蕴与风采,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在良好的个性化校园文化环境中,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都能从中受益,为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工作、学习、沟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宁莹莹.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7

那么, 企业个性从何而来呢?企业个性除了受企业的类型、企业的业务种类、企业所在的行业传统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外, 企业个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

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 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 惟有这样, 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 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许多成功的企业, 不仅是具有个性的, 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内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对外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推动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而, 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 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 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

企业个性和企业文化都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忽略的两大法宝, 我们知道, 企业个性对于企业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认为,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个性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 首先, 我们必须了解企业文化的层次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营销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积累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分为四个层次:

1.1 表层的器物文化,

指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企业各种物质设施等共同构成的“器物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外观表现出来, 如造型特点、商标设计特点、包装特点、品牌表现等。例如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 它那独特的红白两色标志, 经历百年, 基本上没有变更过, 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只要看见这个标志, 就会立刻辩认出:这是可口可乐。

1.2 浅层的行为文化,

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这里的行为文化既包括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 如产品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科技活动、营销管理活动等;又包括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如教育宣传活动、人际关系协调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调查推广活动以及公关沟通活动和公益文化活动等。

1.3 中层的制度文化,

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构造、企业管理制度等。海尔公司的制度文化也独树一帜, 如它的“OEC”管理法, 要求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 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

1.4 深层的精神文化,

指企业在整个时间活动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一种企业思想和理性认识。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宗旨、企业伦理道德、企业风尚、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

2 企业文化如何作用于企业个性。

2.1 企业个性由企业精神文化定型

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压力及自身长期稳定发展的要求, 深层的精神文化必须具有个性, 同时, 又因深层的精神文化决定企业的思想和行动, 所以企业就是个性化的。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精神文化决定企业个性。

海尔公司的精神文化包含内容很多, 其中比较闻名的有海尔用人理念的创新。“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张瑞敏认为海尔在人才开发方面要做的是, 你有多大能力, 企业就为你搭多大的舞台。为员工提供足够大的舞台, 然后每个人尽自己的力去创造和发展。在此基础上, 海尔形成了一种人才竞争的良性机制, 能者上, 平者退, 庸者撤, 使得海尔的员工永远保持流动状态。这样的精神文化决定了海儿集团平等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

让我们再看一些跨国企业深层的精神文化, 这些精神文化能够显示它们独特的个性, 没有任何抄袭和雷同之感。宝洁公司是:产品完美;不断自我提高;诚实与公平;尊重和关心个人。索尼公司是:体验以科技进步、应用与科技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化与国家地位;做先驱, 不追随别人, 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尊重、鼓励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波音公司是:领导航空工业, 永为先驱;应付重大挑战和风险;产品安全与品质;正直与合乎伦理的业务;“吃饭、呼吸、睡觉都念念不忘航空事业”。

从以上案例可以了解到, 每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为了突出所在领域的竞争优势, 更好地占领目标市场, 高效地“控制”消费者, “控制”上下游企业, 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 抛弃一些运营理念, 筛选出最适合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价值观进行培植, 逐渐补充完善, 进而形成自己深层的精神文化, 实际上, 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理念的定位过程, 定位就是个性化、差异化的综合体现。

2.2 企业个性由行为文化表现

企业个性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渠道来表现, 那么通过企业的行为文化来表现就再合适不过了。前面已讲行为文化, 是一种“活动文化”。这里的“活动”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对内活动, 也包括对外活动。在对内活动中, 最典型的就是通过一些团体活动, 来传播体现企业个性并加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海尔公司习惯用集体活动酿造团队气氛, 每年的大小运动会、赴各地的文化传播队、与各地新闻媒介合办的大小活动、CEO与员工一起庆贺生日等, 通过这些形式都能有效地建立和巩固企业奋斗进取的个性, 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

同时, 一个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对外的行为文化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有的企业通过制作一些短片来表现自己的企业个性。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 针对美国社会老年人晚景孤独、缺少社会关怀的现实问题, 采取了一个提醒全社会注意的行动。它发布了一则短片, 画面是大街的十字路口人行横道边,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准备穿过马路, 但往来汽车风驰电掣, 竞相奔行, 谁也不肯停一会儿。老人正自哀叹, 画外音传来:“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这则短片播出后, 引起了广泛的回响, 提醒世人深思这一问题。福特公司花钱做这个短片, 完全是为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对老年人的关心, 而不是为了推销产品。这一行为强烈的情感诉求力, 使它显示出福特公司的人情味特色, 成功展示了企业的人本个性。

综上所述, 企业文化对与企业个性是发挥着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决定了独特的、有影响力的企业个性, 任何脱离企业文化来谈企业个性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饶德江.CI原理与实务.

[2]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94/352/2008/7/wa688913233971780026072-0.htm

[3]朱国春.要个性化企业不要个人化企业.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6/26/7298_4.html.

[4]小议“企业文化个性化”.http://www.xbfs.com.cn/html/qysk/6270.html.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8

随着以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 营销环境在宏观上与微观上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创新企业文化、重构企业文化中的精神特质, 成为当代经营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内在需求。

1 新市场营销环境特征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市场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 我国市场营销环境也相应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特征:一是竞争市场全球化、二是竞争主体多元化、三是竞争点位立体化、四是竞争对象的感性化、五是竞争手段的现代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处于静态不变的状态, 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企业文化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生存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从文化外加转变为文化内生

传统经济下企业文化的建设常陷于单纯服从于某个外在目标, 长期以来呈现出文化外加的特点, 这导致企业文化的移植“水土不服”。新市场营销环境下, 企业文化的建立, 只有基于企业内在的经营管理与价值观念, 只有内在生长起来的文化, 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需要, 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1.2 从刚性管理文化转变为柔性管理文化

刚性的管理思想与制度, 表现出强调管制的功能, 它对于建立规划和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其偏重理性、刚性的缺陷在新市场营销环境下日益无法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它往往牵制个体行为、破坏群体创新效率、妨碍组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因此, 在新市场营销环境下, 柔性管理应运而生。与刚性管理相对而言, 柔性管理强调“人性化”, 强调以人为中心。

1.3 从单打独斗文化转变为共赢合作文化

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奉行的是“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既有迫使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更新的驱动力, 也有为打垮对手而不择手段、继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弊端。在新市场营销环境下, 全球一体化使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也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

双赢模式要求以企业文化的融合为前提, 抛弃“以我为主”、“单打独斗”的封闭经营观念, 从而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

1.4 从集体文化转变为集体与个人并重文化

集体型文化重视群体价值, 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个人利益、不重视个人才能发挥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与理想实现, 影响了企业的活力与效率。新的营销环境下的现代企业管理证明, 要在激发个体活力的前提下, 塑造企业的整体合力, 这种集体与个体并重的文化才是符合市场竞争需要和时代人才特征的企业文化。

1.5 从单一传播文化到整合营销传播文化

利用多种传播手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对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现有效传播,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传统经济下单一的传播方式的运用已经落后于网络时代, 因此, 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搭建丰富的传播平台, 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传播, 成为新市场营销环境下塑造企业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

2 新市场营销环境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传统而缺乏时代感

许多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没能与市场环境的变迁相结合, 忽略了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未体现企业面对现代消费者所能满足的心理需求与企业担当, 因而缺少渗透力。市场营销环境已经从生产时期、推销时期、营销时期进入到整合营销传播时期, 市场营销理论也从4P-4C-4V-4R, 企业生存的客观条件、竞争对手、消费对象、产品生产均已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 因此, 对企业文化的重新审视与构建成为新市场营销环境的必然要求。

2.2 重模仿而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 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由于各企业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发展目标各有侧重, 因此其基本内容与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其价值内涵和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也必然不同, 正因如此, 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而国内企业文化借鉴别人、参照西方的多, 深刻反映企业内在精神特质的少, 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化现象。在新乡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的16家企业中, 80%都是由团结、团队、拼搏、学习、创新、求实、求真、务实、勤俭、严明、开拓、进取等词组合而成, 未能真正能够提炼核心价值, 而使企业文化苍白, 缺乏生命力。

2.3 重政治而缺乏市场意识

认为企业文化属于政治工作范畴, 只要政治思想工作到位了, 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是一种政治型的组织结构, 附属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 其行为带有很强的行政性。因此导致企业文化工作首先被划分为政治思想工作, 而未能把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因素相联系, 未能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种经济管理模式, 市场意识淡薄。

2.4 重表象而缺乏有效沟通

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 而且可以使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执行者。新市场营销环境下的员工对情感的需求日益强烈, 但有的企业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全面理解还局限于一些表层的东西上, 对员工只限于要求执行, 比如统一着装、唱厂歌、进行文体活动等, 但并没有使企业精神得到员工的真正认可与接受, 使之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为。

2.5 重内部而缺乏对外传播

企业文化不仅对内要凝聚员工, 而且对外要把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传达给社会和公众, 从而达到塑造企业个性, 使社会及公众产生认同感。传播过程中, 我国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大多注重于企业内部的活动, 而对于企业对外传播方面, 缺少对企业形象的整体设计与推广, 从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三因素的结合往往未能形成统一的有机体, 导致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 缺乏经过整合的推进系统。

3 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创新思路

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证明, 我国并不是没有企业文化, 而是缺少优秀的企业文化。本文认为, 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

3.1 个性——企业精神表现形式

现代竞争已经逐步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 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 培育具有独具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竞争得胜的一个有效办法。

企业文化的个性通过两种渠道展示:一是组织的个性展示。如蒙牛乳业的鼓励员工爱厂敬业, 语言极具个性化:“如果你缺少智慧, 请你流汗;如果你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 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二是企业家的个性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 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正如张瑞敏所说, 他个人在海尔公司的角色“第一是设计师, 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 不断地布道, 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因此, 塑造出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 一要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国情、厂情, 深入挖掘企业精髓;二要通过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躬身实践、言传身教, 对职工的参与产生极大影响, 并使企业文化得到职工的共同认可。

3.2 柔性——员工与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管理模式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折射出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与策略定位。柔性管理模式是企业文化理论所创制的文化管理新模式, 它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强调理性的功能, 与刚性管理相对而言, 柔性管理强调“人性化”, 强调以人为中心, 柔性管理是一种适应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员工管理的人性化, 是柔性管理的核心。为此, 企业强调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 强调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强调对沟通无止境的追求。通过柔性管理的方式, 增强内部凝聚力, 增强外部竞争力, 让职工人人参与其中, 从“企业要我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 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 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 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顾客关系的伙伴化, 是柔性管理的出发点。培养“为顾客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为客户创造价值, 把客户当作企业共同发展的共同伙伴。无论企业未来的竞争环境如何变换, 其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帮助客户实现其所看重的价值的宗旨不会改变, 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得胜, 企业就必须建立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帮助客户、实现其价值取向的能力, 只有这样, 企业的这种经营哲学观念才越强, 它在市场中的张力才越大。

3.3 感性——企业文化传播的方式

所谓企业文化传播, 就是指企业将特定的文化信息完整地有计划地传递给企业公众, 并使其得到共享的过程。除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等传统的形式外, 还有基于网络的企业文化传播。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传播不是全部 (甚至大部分不是) 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星的停车标志牌, 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

可见, 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中, 企业要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和推行自己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对内部公众, 还是外部公众, 理性太强、宣传口气太重的传播容易引起逆反而削弱传播效果, 因此, 不应该是一味的正面内容、宣传口吻, 而是尊重受众, 以客观的、公正的、丰富的、平和的方式进行传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要避免内容严肃正统, 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公众的吸引力;要改变注重传播内容在表达方式上的固定与呆板, 而注重动态性、现场感、亲和力和贴近性。总之, 以感性的软传播形式, 以感性特征作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 更能显示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 现代企业管理最有效的标志不是高利润指标、严格的规章制度、高智力的组织结构、定量化的数字管理模式, 也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和手段, 甚至也不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而是所谓的“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一语道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创新是新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而个性、柔性、感性正是对企业文化创新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 1999, (3) .

[2]冯仁娥.浅析企业文化的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6) .

[3]何伟林.新乡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初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9) .

[4]陈培爱.培育个性化的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 2003, (12) .

[5]王莉, 邢启.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1) .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9

一、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 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需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 实行现代新型的教育管理方法。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能不理会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而继续施行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 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也因此会阻碍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不仅教育作用, 还具有社会作用。通过班级共同的目标、榜样示范作用以及各种教育手段来影响学生就是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教育作用,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而个性化班级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它具有制约和示范功能, 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自律, 其次, 它还具有凝聚和引导功能, 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 它还具有平衡和保障功能, 也就是它能在各种矛盾出现时, 调节矛盾, 保证学生的平等性。

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民主意识, 采取家长式管理。在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 通常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制度能够避免师生在开展活动中出现问题, 同时其又是一种强制手段, 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 还约束了学生的言行。但是, 受古代尊师教育的影响, 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 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据着绝对地位。教师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管理着班级, 并且施行着“专制化”的制度。从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缩小了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 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来共同完成, 它更是一个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能够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 在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不能因为不平等的观念, 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2]。

2.忽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甚至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班级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它能够为学生今后在适应社会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个性化班级建设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 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是影响班级文化的主要因素,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3]。但是在进行教学或者是课外活动中, 教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只注重个体的发展, 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 而没有注重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缺乏实际意义。班级文化需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呈现, 但是高中生的任务重压力大, 所以学校就要求尽量地减少他们的活动, 而他们能参与的活动大多都是形势要求, 并非他们所愿。此外, 班级在开展活动中并没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没有遵循发挥学生是主体价值的原则;第二, 没有遵循发展性原则;第三, 没有遵循实效性原则;第四, 活动大多数都比较“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没有丰富的色彩, 以至于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通过活动没有得到任何提升, 更别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价值。

三、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是需要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来逐步完善的, 而并不是通过某一个人的想象得来的, 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总结出具体的方案措施。以下就是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向的探讨。

1.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是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基础。而要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 就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确立一个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是营造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文化。首先来说确立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个班级教师需要把具体内容落实到班级当中,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调查分析, 再加上与家长和学生一起沟通, 来为学生量身定制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发展计划、班级的管理制度以及班级的活动方案等。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 可以让他们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特殊的名字, 并且制定一个统一的口号, 以此来加强班级的环境建设, 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这种文化环境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他们学习更加奋进。

2.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班级的个性化发展不但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 更要求班主任具备正确、独特且富有艺术性的设计和班级管理能力。这是因为, 教师不仅是班集体当中的一员, 更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不能够一概而论, 不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空间, 要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施个性化的评价。不能抛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能阻碍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 不能只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教学, 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 不能用消极的眼光去区别对待个别学生。因为这样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会阻碍学生向个性和特长方向的发展。另外, 还要求教师要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校精神, 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以校训为激励目标, 为自己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3.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从现代教育的人本特征来看, 教育的出发点已经改变, 更多的是解放思想, 不反对学生释放个性。所以, 每个班级要积极营造张扬班级个性的活动空间, 选择“因材施教, 因班施育”的理念, 来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 让班级个性在文化上得以体现。以下是几种可以推行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第一种是“小组竞赛积分法”管理, 通过分组的形式选出每一组的组长, 在课堂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则, 让学生们累积分数。这种管理方法让高中生们, 在遵守班规班约的情况下增强了凝聚力, 使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升华。第二种是“班级文学社团”的管理模式。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让班级活动顺利地开展, 同时也能通过竞争机制加强每位学生的自律性。要成立社团就要制定相应的规则, 来促进学生的自律性。学生在丰富了课余活动中, 能感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第三种就是“领导带头”的管理模式, 就是让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学科带头实行轮换制, 并对每一位带头人进行分数评定, 最后给予奖励。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需要具体的细则来规范[4]。

4.实现丰富的多元个性评价。要创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离不开举办班级特色活动。虽然高中生已经进入到非常时期, 但是围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活动, 能缓解一些高中生的压力。在班级中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渠道来组建各种文化设施, 举办学习技巧交流会、读书作文比赛等等[5]。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活动的价值体现, 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要为了思想而进行活动。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长处, 也都有自己的短处, 所以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他们。并且, 这把衡量的标尺是依情况而定的,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不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优秀的学生, 更多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班级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进而获得全面的提升与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文化是一个非简单的概念, 而个性化班级文化所呈现出的也并不是单一的特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具体而且细致的工作, 它包含的内容也不是单一方面的, 其中主要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根据这四方面的内容, 来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实施对策是正确的。个性化班级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班级文化规范也为班级成员和任课教师的行为提供了标准, 另外, 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还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摘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 也不能够让一个自豪的集体做到一切”。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环节中, 我们所常见的集体形式就是班级, 它不但代表着一种制度教育, 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文化模式。而凝聚班集体的内在精神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正如同是一个无形的磁场, 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它一般被称作是一种非显性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对班集体也有了新的要求, 它要求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 不仅包括提出个性化的班级建设目标, 并需要创建相应的班级物质文化, 还包括拟定班级个性化管理制度, 同时还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本文就针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做出分析, 并探讨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推动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和谐化进程。

关键词:个性化,文化,实践

参考文献

[1]于合乐.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徐庆新, 赵景利.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 (01) :166.

[3]卢美惠.积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4]王静.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10

目前,按国民经济普查数据,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超过20万家。2015年底,A级物流企业超过3500家,其中5A级企业超过300家。物流行业细分加速,钢铁物流、煤炭物流、粮食物流、电商物流、生鲜物流、汽车物流、快递物流等几十个专业物流各领风骚。从而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化的物流文化。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驱动成为物流业发展新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两个翻番与新四化,必须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无论是组织形式、功能运作、物流技术、信息化、物流金融、专业分工等等,通过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互联网+物流”,智慧物流成为目标,信息化技术大量应用,平台思维改变传统模式,园区基地平台、电商物流平台、供应链集成平台、协同采购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风起云涌;产业联动、垮界经营、线上线下、联盟互助、转型升级层出不穷。

二、学习型、素质型、整合型物流企业成为新亮点。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怎么办?许多物流企业转成学习型企业,特别是中、高层,拚命学习新知识,吸取养分,强身健体,以利再战。有的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杨长避短,提高整体素质,培育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强强联手,兼并重组,整合上市。这反映了物流企业的成熟度提升,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种软实力。

三、把人文管理列为首要成为新趋势。许多物流企业,把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列为首要任务,许多企业家认识到,只要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关爱文化”、“和文化”、“家文化”等五彩缤纷,有些企业的职工凝聚力达到较高水平,这是前十年还没有的。

海尔张瑞敏提出,“企业无领导,管理无边界,供应链无尺度”。他把每个员工变成创新中心,这就是一种文化。马云被潘基文聘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青年创业与中小企业特别顾问,阿里巴巴看重的是电子商务创新,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业务可以失败,但文化不可战胜。

让传统文化点亮个性化写作的心灯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材挖掘;个性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24-0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而且犹如皎洁的汉宫秋月照彻着青少年的肺腑,犹如悠扬的高山流水滋润着中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心田,引领着广大中学生在传统文化这片广袤的原野中,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尽显写作的个性魅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生在写作中如果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写作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学课本选编了古今圣贤之人无以数计的文笔精华,它作文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形式,不仅彰显着悠悠岁月里中华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而且尽情挥洒着莘莘才子们的诗情才智,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细胞之中。我们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中,适时的指导广大学生博采众长,以滋养身心,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汩汩滔滔、下笔如有神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犹如溪水,只有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才会活泼地流个不歇。”

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与个性化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奉上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文化为广大中学生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写作养料

材料是作文的元素,而课本又是一座作文素材的金矿,它不仅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文化名人的作品精髓,而且浓缩了中华民族脊梁人物的种种事迹。学生学习先秦文学,在诸子百家的精美散文中可以汲取到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写作素材;诵读魏晋、两汉的经典著作,从陶潜的诗文中可以领略到淡泊名利的情怀,从司马迁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仁人志士急人之困、礼贤下士的高尚情操;钻研唐宋诗词,学生可以和诗词文豪面对面,真切的品味诗词泰斗忧国忧民、驰骋疆场的爱国情怀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站在清代外敌入侵的风口浪尖上,学生可以称赏民族英雄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走进近现代文学的殿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 的时代骄子们救民于水火、勇于担当的气节犹在眼前……如此广博的写作素材蕴含在所学文本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攫取营养,再融进他们生活的经验,进行多元化的感悟和运用,一定能为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第一手的素材,更能为学生们写作奠定丰富的精神底蕴。正如顾振彪老师所说:“个性化作文的过程是运用积累的知识发展完善自己个性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个性化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但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需要学生广收博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激发自己的灵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传统文化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广阔的舞台

学生个性化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在传统文化这座宏伟的精神殿堂里,学生对某个作家一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学习之后,通过讨论,大家对作品思想的挖掘往往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而个体学生的写作则可以写自己熟悉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确定发挥自己特长的文体,不必拘泥一格一旨而真实、自然的独立创作。比如,学了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后,学生以“林黛玉进贾府”为重心,以《红楼梦》为背景,通过讨论,确定了如下立意点:爱情、封建礼教、个性、性格与命运、气质、修养、睿智等,之后学生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立意点作文。写作中,学生就会用课文以及与之相关的素材做材料,构造自己笔端的空中楼阁。写作完成后,便涌现出了《在锻炼中成长》、《难题》、《犹忆书香》《不同的景致,不同的美》等优秀作文。题材和体裁不一而足,个性化的色彩流溢在字里行间。学习了鲁迅的《祝福》、《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等课文后,学生以鲁迅从文救国为主线,以国民的愚弱为参照,对鲁迅的作品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了众多的立意角度:封建礼教、专制、发愤图强、爱憎、伟大、平凡、无知等,接着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点,从鲁迅作品以及与之相似的素材中精选材料,开辟属于自己个性化写作的蹊径,像《拒绝平庸》、《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呐喊》、《救民如救火》、《封建礼教的愚弱》等都是个性十足的习作佳篇。这样,文本的原材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构造了宽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突破以往条条框框的束缚,独立思考,酝酿了个性化的见解,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创新思维也就喷涌而出了。如果说学生个性化的写作弘扬了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就为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了创新的舞台。

3 个性化写作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篇12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多次对加强国家文化建设特别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谈到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度研究与开发是不可或缺的。笔者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地域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为基点,通过整合、利用散见于诸多文献单元里的有关知识点,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精细性的个性化服务,以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丰富的地域文化,让尘封的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出新魅力。

一、高校图书馆建设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有的文化底蕴等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料保障以外,还承担着保存地方优秀文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源,从文献的层面促进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这一社会职能,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和区域性知识信息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基于地域文化的个性化服务。

湖北文理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千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水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唐宋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古城文化、书院文化等等,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襄阳地域文化。我馆整合襄阳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大量相关文献信息,以人为线,串起与襄阳这方土地关联的历史事件,挖掘各类离散资源中蕴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气质,可以系统加深广大读者对于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关照地域文化研究的薄弱点,营造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空间,在服务过程中发挥高校教育职能对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满足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从而推进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二、高校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的服务优势[1]99

1.特色地域优势。地域文化中的人文资源是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素材,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深入挖掘和利用,能够创造出大量关于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本校人文科学的发展[2]74。我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田野调查,踏着名人曾经的足迹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襄阳深厚的地域文化,获得第一手的环境素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信息资源优势。高校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之中,馆藏量源源不断地在增加,其中就包括地域文化资源。我馆馆藏纸质图书176 万册、电子图书折合578 万册,图书馆一直重视地域文化的收藏工作,文献、资料的保存比较丰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般图书馆无法满足的专业文献和地方文献的服务。

3.人才技术优势。高校图书馆人才济济,馆员大都具有较高的情报信息素质,有多种学科专业背景,在挖掘、整合、加工和利用文献资源方面优势突出,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提供读者所需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我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资源以及馆藏文献等条件,通过定题、搜索、整合、结集等方式建设的“文化襄阳”地域文化数据库显现着馆员的聪明才智。

4.专业设备优势。目前,我馆建有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光盘联机检索系统和文献信息联机检索系统等,计算机网络已形成规模,普及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字资源,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等硬件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有阅览座位3000 多个,读者可以在馆内方便、快捷、舒适、深入地进行地域文化的研究。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将读者、资源、服务有效结合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点,这就是要在正确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及时、主动地满足读者特定的信息需求,建立多元化、立体式、层次化的信息资源平台,在某种程度上还应该培养读者的个性,引导信息需求[3]119。高校图书馆提供基于地域文化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更好地引领读者进行地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1.建立特色数据库,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服务读者、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本馆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在建库中优先发展重点学科,才能以点带面,进而推动整个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4]72。文学院是湖北文理学院的重点学科,地域文化的研究是文学院的重点项目,我馆在数据库的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全面准确地收集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地分类、解析、整合、挖掘,数字化各类资源形成“文化襄阳”自建数据库,从文献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的提供。我馆与文学院合作,深加工地域文化信息资源,个性化的方便检索可以在发扬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创建大学精神文化,卞和不屈不挠的爱国心、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责任感、孟浩然、宋玉、米芾的文采风流,这些都值得我们敬仰和效法。特色数据库提供地域文化研究信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使相关专业的老师把握研究方向,学生们能够据此了解本地历史人物、风土人情、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等,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了大学为地方文化产品的服务生产和供给能力,从而实现大学与地方的双赢。

2.实行学科馆员制,加强馆员素质的建设。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向对知识内容的分析、提炼、组织、整合转换,实行学科馆员制,主动嵌入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进程中是提高馆员素质,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面向地域文化开发,服务于文学院的学科馆员既要有过硬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丰富的文史专业知识及经历,可以根据文学院的需求,将服务前移,对离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分析、识别、筛选、组织、加工、整合、开发和利用,随时关注读者的需求变化,为师生提供及时便利、学科针对性强、知识含量高的个性化服务,帮助解决教学、科研中的许多问题,起到出色的“信息导航员”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馆员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有机嵌入读者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为读者构建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集约化、增值性的知识服务,尽最大力量保证地域文化资源的完备性、权威性。

3.开展真人图书馆,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所谓真人图书馆通俗来讲就是将人作为图书借给读者,通过借人的方式解决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谈论的主题是出借人的专长[5]53,我馆在个性化服务中邀请校内外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论坛、沙龙、访谈等活动,扮演“真人图书”供读者“借阅”。深入到读者身边,与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倾心交谈,这种“真人图书”的方式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声情并茂的讲解,还能随时解疑答惑,互动性强,最终达到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相互了解、增长知识的目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人图书馆”从服务读者出发,直接而深入的沟通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多个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深受读者的欢迎。“卞和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是湖北省和湖北文理学院的重点科研立项项目,文学院和图书馆里有一批从事卞和等地域文化研究的人员,他们乐于充当“真人图书”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治学经历和经验,这一具有亲和力的个性化服务方式提升了图书馆的职能。

4. 利用多元化渠道,加大地域文化的宣传。笔者于2014 年5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对湖北文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实证调研,共发放2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 份,有效回收率为97%。调查发现,如图1 显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以及图书馆网站是最受大学生读者青睐的接收渠道,在基于地域文化的个性化服务工作中我馆针对读者习惯的途径进行着充分的宣传。

(1)打造自媒体服务空间。在我馆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定期推送本地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及研究动态,读者能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建设性意见,图书馆据此进行服务需求分析;公开馆里从事地域文化服务的馆员的QQ号,读者可以借助QQ咨询,发邮件到馆员QQ信箱,还成立了QQ讨论组和读书群等,为读者提供方便、快速、精准、深入的交互式个性化服务。

(2)拓展公共媒体服务空间。我馆利用校园网的便利,发挥自身文献信息优势,将依托本地名人建造的“文化襄阳”数据库放置在图书馆主页醒目位置,攫取读者的眼神,鼓励读者参与其中;《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简报》面向师生员工公开发行,有固定的“襄阳历史文化名人”栏目每一期都会推出新的故事、新的研究,吸引了大批读者追看,对于地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5.设立特色图书室,营造信息共享的空间。“如果一个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或一定的规模和馆藏,或某一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在同一行业中形成差别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品牌”[6]109,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地方性”是其重要馆藏特色,图书馆与文学院地域文化研究基地的专家联手打造“品牌”,设立了名为“襄阳文库”的地域文化特藏室,安排业务能力强、具有深厚文史基础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集中收藏、加工开发各类地域文化文献资源,探索地域文化在现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利用。图书室宽敞明亮、优雅清静,馆员在这里解答读者的各类问题,还根据读者以前借阅的资料、注册的信息以及经常访问的页面,进行分析、挖掘、聚类、整合,寻找出对于地域文化有偏好的读者,根据读者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动推送[7]1192。文学院的老师定时前来,与馆员共同指导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地域文化资源,从而营造出一个协同与交互式的知识空间,热心、舒适、自由、周到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把大学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及社会发展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只有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才能满足读者诉求,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推广中大显身手。我馆几年来的成功运作证明了高校图书馆对于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等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形成,提高馆内书刊资料的利用率,还可以辐射各类地域文化的外围资料,面向社会需求,从文献层面旁证当地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思路下,个性化服务的引导可以形成文化圈,打造出本地文化品牌,推动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段昌华.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域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2]曹毓民.试论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的作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5).

[3]张鑫.基于霍夫兰说服模式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情报探索,2015(1).

[4]王黔平,吴卫华,秦荣环等.E-knowledge机制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浅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4).

[5]程水英.真人图书馆发展过程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1(9).

[6]任仙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创新[J].现代情报,2009(6).

上一篇:乡镇级国库下一篇:繁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