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体系

2024-10-24

学理体系(共10篇)

学理体系 篇1

创新由来已久, 但将创新引入到教育科学体系, 成就创新教育这一独立学科的历史还是非常短的, 因此, 创新教育的很多问题都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一段时间以来, 创新教育课程在自身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以后, 回到了以强调对学生宣教本学科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为教学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 结果招致很多质疑。笔者认为, 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是创新的。具体说来, 其主要构建于几方面的努力之上。

一、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立足学生的创新需要

人的一切正常行为都与需要密切相关, 接受知识也不例外。“需要是指主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一方面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摄取状态, 这种状态形成了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依据。”[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就是学生的学习需要, 它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主观需求来体现的。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意向和学习愿望。[2]如果学生没有这种需要, 没有感到这方面的不足或缺乏, 就不会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 甚至会排斥。因此, 教师平时需要注意收集学生“在创新道路上遇到的障碍是什么?”等方面的原始数据。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课堂作业、教学反馈等来收集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在2009年曾专门组织过一次名为《大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障碍》的问卷调查, 面向在校本科生发放了1000份问卷。我们对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个年级、学科专业甚至男女生数量之间的平衡。问卷主要列举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各10项, 要求学生根据影响度在1~10分的范围内为每一项打分。经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了大学生对创新影响要素的排序 (如表1所示) 。

在掌握学生的需要后, 创新教育的工作指向性就会更加明确。例如, 学生认为创新帮助因素排第一位的是培育浓厚科技创新氛围。这点在实际中表现也很明显, 创新成果往往集中性出现在某一个学院或某一个专业, 团体之间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学生群体之间的其他方面相差无几, 更多的差别其实就是创新氛围。所以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着力培育学生中的创新氛围。

反过来, 对于惰性影响因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积极地予以引导克服。如很多学生对于专利的申请程序不了解, 对此我们可用数字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假定一所大学每年有3000个不错的想法, 因为缺乏引导和自身的惰性, 可能坚持把他的想法实现的人只有1000, 而在这1000个想法中最后成功变为专利等形式创新成果的只有300。前面的2000个想法虽然浪费了, 但比较起来, 后面没有成功的700个似乎更可惜。有些同学因为缺乏专利申请知识, 延误申请时机, 被别人捷足先登。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学生创新潜能的释放, 需要教师在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上增加教育内容。

二、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引导学生创新

当前, 很多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显现的主要原因是其创新意识没有被唤醒, 而只有加强引导性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创新教育的作用。就着重突出学科的引导性作用来说,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 驱除认识误区, 拉近学生与创新的关系。学生的创新思路不少, 很多极具潜力。但这些创新想法却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扼杀者往往是学生自己对创新的认识误区。认识误区主要有: ①心理因素。表现最为明显的如敬畏心理, 认为创新是伟人的专利, 应敬而远之。其次是从众心理。因为别人没有创新, 所以我也不能创新。现在的创新成果出现概率总的来讲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第三, 惯性心理。因为自己以前没有创新过, 就认为现在乃至将来也不能创新。②对创新定义的认识错误。其一, 认为创新是靠运气的, 灵感绝对是偶发的, 而不是一种积累和执着追求的结果。这样的同学常常表现为非常羡慕别人的创新成果, 但也仅仅止于羡慕。其二, 认为惊天动地的创新才有意义, 小的改进和革新根本不屑于做。其实, 大创新往往是很多小型的创新累计来的, 看不起小创新的结果是往往会落入“小创新不屑做, 大创新做不了”的窠臼。这种对创新的错误认识, 抑制了个体的自信心, 窒息了个体的创新能力, 进而抑制了群体的自信心, 窒息了群体的创新能力[4]。

其次, 通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就像一对孪生姐妹,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巩固。很多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随意把自己的成果泄露。比如很多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发布到网络论坛、QQ空间、网络博客等虚拟空间。这些网络空间往往没有实名认证, 一旦出现权利被侵害, 则很难取证, 进而很难保护自己。类似的还有, 有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思维活跃, 给用人单位以良好的印象, 甚至将自己的想法直接放到了求职简历上。②部分学生想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应该通过什么方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是个复杂的体系, 有的成果需要用专利权保护, 有的需要用商标权保护, 而有的则需要用著作权 (版权) 保护等等。③部分学生认为为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很不好意思, 总觉得自己的成果没有达到需要保护的高度。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大学生的许多创新成果虽显粗糙, 但常孕育很好的创造方向, 具有很强的可雕琢潜力。④很多人认为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件太过繁琐的事情, 而且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和物质投入。⑤部分学生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没有信心。有些同学认为, 现在社会上盗版比较猖獗, 专利转让市场发育也不够。他们没有看到这些问题发生的暂时性和过程性,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 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者是相通的。

三、创新教育载体多样化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各个大学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从其培养方案中压缩学时的改革路线可见一斑。但在学生的业余学习时间,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利用, 不仅达不到教育改革的预期目标, 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例如, 很多学生抱怨自己成天没有课, 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结果产生空虚感, 上网、聊天、打游戏成了其业余生活的主色调。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 但学时和课程持续时间往往都不长, 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知识的不断膨胀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内完成创新活动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 教师也不能在课堂时间内就某一个具体创新实例兜圈子。所以, 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定位应该是重视启发, 引导学生思考, 为课外学习提供线索。这既符合本课程的特点, 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压缩教学学时、给学生更多灵活时间的改革方向。

就如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来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 我们可以采用设置一些宽口径的思考问题, 在课内做问题阐释和问题引导, 然后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思考, 一定时间后再回到课内做交流讨论和阶段性总结。这里选取《创造学》课程案例来做说明。该案例对应的教学内容为“类比创造方法”, 面向资源学院本科生。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对此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然后提出如何将“类比创新方法”应用到实践, 并且给出一个创新思路:“将专业外的思想介绍到专业内, 或者反之”。就此创新思路, 教师设计了一个关于“华丽的登山”和“朴实的地质”之间的比较创新训练。首先, 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包括视频、图片以及文字材料在内的来自两个领域的很多资料;然后, 学生在观看完“登山”设备和“地质”设备后开始讨论;最后, 布置了一个对地质设备开展思考的任务。通过这项训练, 很多学生对改进地质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个创新的高潮, 集中性地申请各种地质用设备的国家专利多达27项。其中包括:直接用于地质工作的专业工具方面的专利成果15项, 基于地质工作的通用性工具方面的专利成果5项 (也可用于相关专业) , 充分考虑地质工作等野外工作特点的生活用具方面的专利成果7项。同时, 通过类似为学生设置一些宽口径的思考问题, 可以建立一种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激励的机制。因为在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着一种“社会促进”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这就是说, 看到他人在从事同样任务的人, 工作起来会更快些、更好些。[5]

四、创新教育的动力源自创新的延伸

大学生创新活动可谓成果丰硕, 这不仅仅表现在每年申请的大量专利上, 还表现在有很多其他形式的创新成果和有价值的创新想法上。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充满潜力, 但这些成果也存在着诸如专业性不强、挖掘深度不够等瑕疵。也正是从这些特点出发, 我们认为应该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延伸性研究加强指导, 将玉雕琢成器。创新延伸的道路疏通了, 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就得到了延续, 进而还会影响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中来。在《创造学》教学中, 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 积极地协助提升成果的科技含量或应用性。我校理学院2007级学生杨建飞和马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一个关于“两用刀裤盘”的设计, 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整个设计比较新颖, 但是当时看实用性不是太好。后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该作品, 发现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把这个设计的精髓原理找到一个很好的应用点。进一步优化完成作品《“两用刀裤盘”旋耕灭茬机》后, 首次将刀裤盘引入旋耕机, 不仅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将旋耕机和灭茬机的功能合二为一, 节约了成本费用。该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被授予发明创新类一等奖。其次, 积极推动学生利用创新成果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创业本质上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创业者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质, 因此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不可分割。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但多数学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就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学校的创业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其具体内容主要是一些创业政策等的介绍。而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领域, 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内容等紧密联系。创业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创业的基本知识, 还需要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撑。而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 如拥有一个有着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无疑是创新的最好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讲, 创新和创业是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创新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创业的根基。有学生的创新成果已经具有作为一个企业的主导产品去进行经营性运作的程度, 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没有这种意识。这时如果辅以学校的创业教育, 学生的创新成果就得到了延伸。反之, 大量的学生创新成果如果得不到成果转化的话, 对于学生的创新热情也是一种打击, 包括对后续的学生创新工作也是一种消极的影响。最后, 创新教育要积极为其他学科教育孵化新的教育经验。

总之, 创新教育在明确的育人目的指引下, 其具体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教学模式的创新。因为, 创新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学生创新, 还兼有探索创造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使命。当然, 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 但各个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在摒弃功利、强调细腻过程设计, 强调引导, 强调帮助以及突出实效的创新线路下不断探索, 坚持以面向学生创新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 构建紧扣本学科特点的新教学模式, 正在成为包括创新教育在内的所有学科的共同趋向。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3][美]奈斯比特.第四次浪潮[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

[4]彭健伯.创新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美]吉尔福德.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教学理答艺术 篇2

关键词:教学;内涵;优化;功能;要求;理答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51-01

一、教学理解答艺术的内涵以及功能

(一)内涵

理答是指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以后的反应以及处理。理答不仅具有常规教学行为的特点,同时其自身还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境性。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通常是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不管是学生的回答,还是教师的提问均处于一种具体情境中,而在不同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回答也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可见,学生的回答会随着教学情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且教师的理答也会有所不同。第二,即时性。一般情况下,当教师将问题提出以后,会有短暂待答时间来让学生思考以及组织答案,当学生在回答了问题以后,为确保教学流畅性以及连续性,使学生及时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在此时,教师应于短时间做出即时处理以及回应。第三,引导性。理答作为一种教学评价行为,并不是简单地判定学生所作的回答,而是对学生在理解知识、言语表达以及思维发散等方面予以相应的启发以及引导。第四,理答方式多样。在教学中,教师所作理答可为简单地判定学生的的回答,也可为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或者拓展以及深化学生回答。第五,示范性。在教学理答中,教师所产生的各种行为,其展示的对象并非为某一位学生,而是全部学生,而教师在此时评价、倾听学生的方式以及态度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通过自身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习以及和人相处等。通过上文内容的阐述可知,教学理答艺术的内涵,简单地讲就是在教学中,基于实际教学情境,经过多样化方式的应用,有效反应以及处理学生的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进一步推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功能

第一,便于学生思考的激发以及引导,有利于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思维,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由于学生间个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同一问题上,其思考也会有所不同,对此回答也会有所不同,在此时,教师可利用理答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地反应以及处理,把握好学生的思考方向,尤其当学生思考出现偏差时,教师可借助于探问、转问或者追问等相关理答方式的利用,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以此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全班学生均可理解以及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便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调动学生动力和激发其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学生回答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借助于该资源来引出下一步教学行为和决策,比如对于学生回答予以否定或者肯定,或者补充相应的信息或者提供解释,这些随着教师理答所产生的行为以及决策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确保教学有效性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理答反应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及时且有效地理答和学生回答之间为一种正比关系,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理答越积极主动,就越能使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获得的成果以及进步,通过教师的积极反馈,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继而使其乐于学习和享受学习。

第三,便于学生语言表达与回答质量的提高。对于教学所提问题,尽管学生可独立思考,但是在表述自己观点时,所获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此时,教师如果可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理答艺术,如让其他学生来补充回答或者由教师来进行总结性表述,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回答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便于学生良好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理答艺术的要求以及优化方式

(一)要求

第一,客观公正,既具体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学活动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客观公正的理答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体验到一种公平感,同时还便于教师权威形象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为使理答所具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免出现负效应,教师必须要确保其理答的客观公正。由于学生自身水平以及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问题的回答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统一的理答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继而阻碍学生思维的启发。鉴于此,在教学理答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所提问题的指向性,结合学生实际回答情况和自身个性等,明确合理且科学的理答方式,具有针对性且具体的做出反应以及处理。

第二,学生情感的尊重与满足,注重学生的激励,推动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表现与行为进行认真地观察,主动倾听学生心声,且尊重学生所提意见,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困难,应予以微笑或者眼神等方式来鼓励并引导学生。

(二)优化

首先应该强化理答意识,树立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把教学看作是是一个整体来看待,基于教学所具教育性来实施教学理答。其次,做好教学理答的预设工作,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好教案,同时还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准备好相应的答案,对于每个环节和每处提问,教师均应尽量多作出一些理答预设。最后,教师还应对理答技巧进行不断地总结和锤炼,主动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呈现出来的表现,正确分辨对错,同时还应对每一种回答作出相应的反应以及处理,灵活且科学地应用不同理答方式,加强教学中生成性因素的把握,掌握好理答时机。

参考文献:

[1] 王爱伦.先学·低入·理答——在小语教学中落实“让学”理念[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8):76-78.

[2] 储明岳,陈儿.理答:提升课堂教学对话品质[J].上海教育科研,2012,(6):85-86.

论导学理念 篇3

一、导学理念的涵义与作用

导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活动, 是“导”与“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统一。导学理念是兼顾“导”与“学”的理念, 是在分析导学现象并把握导学规律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教师角度来讲, 导学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时, 获得一种高屋建瓴的远见和从容”, 使教师的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从学生角度看, 它可以促进学生获得对学习认知与学习行为的全局性把握。导学理念的作用在于它既利“导”又利“学”。

首先, 导学理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认同。导学理念, 不仅是师“导”的理念, 而且是生“学”的理念。基于共同的理念认同, 可以创造良好的心理认知氛围, 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供最佳时机。

其次, 导学理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 同时促进学生对老师的积极配合。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落后”往往是“观念落后”。理念的觉悟与提升会让师生认识一致, 认识一致会让师生态度接近, 态度接近会让师生行为配合, 行为配合会促进师生有效对话, 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师生“双赢”。

最后, 导学理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向老师学习。理念, 它不仅仅是经过思考与推理等明显的智力活动而获得的结论, 还是一种既能科学体现时代特征又能反映未来需要的公式化想法。导学理念的确立, 让师生基于“导”与“学”这个实际存在事实, 看清了未来与发展方向, 在师生的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了桥梁, 促成师生想方设法互动, 达成共同的目标。而这个过程, 既是“导”对“学”实施方法指导的过程, 又是“学”对“导”不断靠近与深入探索的过程。

目前, 关于导学理念的研究, 尚无专门系统的论述。不过,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以人为本”、“有效教学”、“以评价促发展”等理念, 以及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认知建构论的观点, 都为我们建构导学理念体系提供了研究基础。在对导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建构导学理念体系, 是尝试, 也是责任。

二、践行参与意识的理念

在导学活动中, 没有教师片面的“导”, 也没有学生片面的“学”。教师的“导”离开学生的“学”, 只是闭门造车式的理论研究, 无法构成真实的教育行为;同理, 学生的“学”离开教师的“导”, 就是纯粹意义的自学, 不能构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没有交流就没有对话, 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 讲导学, 必须提倡一种参与意识。这种参与即“导”与“学”的交流与对话, 强调的就是教师的“教”必须参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必须参与教师“教”。从精神准备与心理需要上讲, 只有师生愿意共同关心导学现象, 共同参与导学过程, 共同完成导学目标,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有效对话才能成为可能, 教师的“导”才有可能跟学生的“学”在实践层面互动起来。

参与意识的缺位, 直接导致导学行为散漫。教师带学生不带学生一个样, 上课不上课一个样, 教好不教好一个样;学生课堂课外一个样, 有没有学习任务一个样, 完成没完成学习任务一个样。导学无效直接导致无效教学。确立参与意识, 让师生同时认识到, 一旦参与导学活动就必须遵守导学行为规则, 具体地说, 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必须以“导”的形式支持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必须以“学”的形式支持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导学不是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共建的, 是师生在参与意识支配下的一种共建行为。

践行参与意识, 意味着师生是合作伙伴, 师生关系是为达成导学目标形成的合作关系, 师生行为则是共建规则之上的合作行为。在这种特殊的合作中,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心理疏导、行为引导、方法指导等, 不仅体现专业水准, 而且因材施教, 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学生方面来说, 必须跟教师充分互动, 在互动中生成新的东西, 获得新的发展。师之“导”与生之“学”相互衍生, 与生之“学”相伴而行, 与生之“学”共同发展, 导学活动必须践行参与意识。

三、控制现在行为的理念

在实际生活中, 教师的“导”不是教师生活的全部, 学生的“学”也不代表全部学生生活。当教师的“导”对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产生积极影响时, 或者说当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提供的实时支持下完成时, 导学活动就真正发生了。在这里, 导学的真实存在与师生同时参与密不可分, 导学是“现在进行式”。否则, 教师就有可能离开“学”的现实场景, 对学生作一些空泛的安排与偏离需要的讨论, 譬如有的教师喜欢对学生课外布置很多作业, 却又没时间检查, 只把希望寄托在学生的自觉性上。事实上教师这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实质上的“导”的作用。教师之“导”, 在于现在, 在于“实时”。在一个特定时段, 教师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影响, 支持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就是“导”;没有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就无所谓“导”。

从“学”的角度来看, 就意味着学生在教师之“导”的现实场景中, 能够抑制情绪冲动, 抵制外来诱惑, 为完成既定的导学目标采取适应于当时情景的学习行为。譬如在课堂上, 有的同学听课三心二意, 下课又赶去请教老师, 有的同学上数学课在默英语单词, 上英语课又在补数学作业等, 这些“学”都跟课堂上教师的“导”脱节,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学”跟“导”在“现在时行为”上融为一体, 导学才会落到实处, 才会产生实效。

人的行为是在人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 但人的行为并不是天然地适应于一定系统的功能要求。当我们把导学看成一个系统的时候, 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转及其自身稳定的“调节装置”就是师生现在行为。离开了对现在行为的调整和控制, 导学混乱, 导学目标无法完成, 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空谈。控制现在行为, 既包括来自导学目标的诱导性控制、导学过程的程序性控制、导学话语的指令性控制, 又包括来自师生本身的自我意志控制。通过对导学目标的精心设计, 导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导学话语的细节锤炼, 以及对师生意志力的训练, 促进师生对现在行为的自觉控制, 发挥导学活动的最大效能, 提升教学质量。

四、关注有效生成的理念

导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这是过程生成的东西不会完全跟预设的一样。可能跟预设的一致, 也可能跟预设的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人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 而是主动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建构意义”。在这种“加工并建构”的过程中, 学生之“学”不会获得唯一标准的答案, 教师之导不会获得唯一的效果。这样, 导学的生成就有了有效生成和非有效生成之分。非有效生成是导学活动的“副产品”, 对参与活动的教师与学生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 非有效生成是导学活动无法预设的, 也不是导学目标追求的。

关注有效生成, 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师之“导”的情景下, 是否进入了导学状态, 是否参与了导学过程, 是否获得了导学预设的发展。在这里, 导学预设应该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而是一种判断结果的答案标准。学生在学习导学过程中,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不同的人会生成不同的认知, 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只要跟预设标准相符的, 就是有效的, 就值得关注。在师“导”生“学”的积极情景下, 这种有效生成就是判断导学有效的依据。导学有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 考察有效教学, 就是关注导学是否有效。如果导学是无效的, 教师的“导”不曾影响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总是脱离教师的“导”, 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

在导学视域下, 关注有效生成就是要关注教师之“导”的每一个细节, 使教师之“导”步步行之有效。同时, 又要关注学生的之“学”正面, 关注学生之“学”的亮点, 只要学生取得的成绩是有效的, 即使微不足道, 就应该给予关注, 予以肯定, 而不是要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标准。

五、激励持续进步的理念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成长, 它是连续的、渐进的, 是在一小步一小步的进步中提高的。学生之“学”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 而与学生之“学”相伴, 教师之“导”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也就是说, 没有一个教师能够掌握适用于一切学生的万能方法, 教师之“导”总是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情况作一些改进与完善, 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 导学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

激励持续进步, 从“学”的角度看, 需要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意味着三层意思。首先, 学生已经取得的进步就是进步, 不能因为进步本身之外的原因加以否认。譬如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可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退步了, 我们就不能判断这个学生没有进步过。其次, 是一个方面的进步也是进步, 不要因为学生一个方面的缺失而否认学生另一个方面的进步。最后, 就是要为学生的继续进步提供条件, 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取得足够的发展。

从“导”的角度来讲, 激励持续进步也包括三方面的涵义:其一, 不要以为教师已经掌握一切。教师某些知识或能力可能比学生懂得还少,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 不断改进方法,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二, 不要以为教师可以做到一切。教师之“导”只能对学生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次活动产生作用, 能“导”好一点就是一点, “导”不可能使学生一下子脱胎换骨、出类拔萃, 需要教师长期地坚持下去;其三, 不要以为教师应该管到一切。教师之“导”需要对学生正面的、积极的东西进行肯定, 需要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得到外界的认可, 需要为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即使是仅仅有益于一个学生, 在对其他学生没有危害的情况下, 教师也有责任去改进、去提升、去完善。

六、结论

导学理念体系的建构, 需要来自多个层面多种因素的支持。参与意识、现在行为、有效生成与持续进步等四个因素作为构建导学理念的四个核心因素, 被统筹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相互促进的发展体系。如果用“→”表示促进之意, 则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确立并践行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参与意识, 将促进师生提高对具体教学情境中现在行为的控制力;对现在行为的控制, 促使师生自觉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生成;对有效生成的热切关注, 为激励师生追求持续进步创造了条件。而对持续进步的激励与支持, 则反过来促进师生参与教学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导学活动通过践行参与意识、控制现在行为、关注有效生成和激励持续进步等理念的建构, 为认识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导”和学生向老师的“学”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 是教学主体活动。导学理念的建构有利于科学认识导学活动,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践行参与意识、控制现在行为、关注有效生成、激励持续进步等方面探讨了建构导学理念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导学理念,参与意识,现在行为,有效生成,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有效教学与教师教学理念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 2010, (1) .

[2]王淑琴.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J].中国商界, 2009, (10) .

[3]陈珏.教学理念思索.中国教师[J].2009, (S2) .

[4]陈浩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念与实践[J].教书育人, 2009, (3) .

学校休闲体育的学理分析 篇4

摘 要:运用文献法、逻辑法和定义法,把学校体育和休闲体育二者结合所形成的这个新生事物定义为学校休闲体育;阐述了学校休闲体育的目标、任务以及内容体系;展望了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旨在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运用“学校休闲体育”的概念,明晰其理论体系,从而奠定深化“学校休闲体育”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校休闲体育;分析;学理;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来思潮对主流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衍变实在校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问题影响,具体表现有:思想道德水平下降、意志品质薄弱、生活方式不科学、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滑等[1]。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认识受教育的“人”,如何尊重其尊严和情趣,促使人从自然人发展成一个体质强健的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健康体格、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以及积极良好的社会适应,促进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2],是一个主观性和现实性并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休闲体育应该能给出较为合适的答案。所以,有必要对休闲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整合与发展形成的新生事物进行学理分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学校体育

毛振明[3]对学校体育的定义得到学界普遍认同,即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按照活动形式,可以把学校体育分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类,其中,课外体育活动因其相对自由的形式和时间、自愿组织或参与的动机为休闲体育向学校体育融入提供了较大的可能。

1.2 休闲体育

卢锋[4]认为: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从“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和“愉悦身心、促进健康”等本质属性来看,休闲体育向学校体育领域渗透是体育的本源回归,休闲体育所具备的人本关怀功能,必将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休闲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是二者的必然发展趋势。

1.3 学校休闲体育

根据学校体育和休闲体育结合的实际状况,借助社会学和逻辑学定义的方法和理论,本文认为,学校休闲体育可以定义为: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以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运用具有娱乐性、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主动性的身体运动和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根据“学校休闲体育”的概念结构方法,可以这样定义“学校休闲体育”,即: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以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运用具有娱乐性、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主动性的身体运动和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学校休闲体育的目标与任务

2.1 学校休闲体育的目标

从地位和功能的角度来看,学校休闲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学校体育,其宗旨目标和学校体育的目标应该也是一致的。学校休闲体育的目的应该是:将学校体育作为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的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结合学校休闲体育活动让学生体验运动对人的人本关怀,调节心理平衡,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和正确、积极的休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学校休闲体育的任务

2.2.1 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休闲观念

通过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和学校休闲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喜好和志趣。培育积极的休闲意识和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感受体育运动的价值,为终身体育铺垫基础。

2.2.2 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园休闲体育文化

通过简化游戏规则、改善运动会的项目形式、完善校园体育的软硬件设施等措施拓展学校休闲体育,培养科学的休闲娱乐方式,传授科学的休闲体育技能。营造学校休闲体育的活动氛围,形成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校园休闲体育文化以引领社会休闲文化。

2.2.3 通过休闲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利用轻快、欢乐、自由且富有意义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去占领学生的闲暇时间[5],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改善学生体格健康状况,让学生通过舒畅的运动感受来体验运动的人本关怀,感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在运动中完成“社会化”进程。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休闲素质,提高生命质量,在体验快乐的同时追求生命意义。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提高学生文明生活品味,培育积极健康的良性生活方式,追求、参与并引导社会的积极风气。

3 学校休闲体育的内容

3.1 学校休闲体育意义

3.1.1 确立学校休闲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师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也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1)娱乐是人们的天性,是学生追求自由、“社会化、成为人”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学校休闲体育独特的功能价值,以“娱乐”为核心价值来塑造学校休闲体育文化;2)生态系统论的多样共生理论认为:物种越丰富,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发展性越强。如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该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学校休闲体育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系统,理应朝向多元化发展;3)学生的个性、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对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喜好和需求自然不同,为满足广大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求,学校休闲体育文化必须朝向多元化发展。

3.1.2 完善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制度和機制

学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休闲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学生闲暇时间相对宽裕,但“非体力倾向”现象明显,参与休闲体育的人数不多,项目不广,时间不长,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缺少支撑[6]。各级各类学校须以休闲体育运动为载体,建纲立制,完善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制度和机制,为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首先,学校应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和激励制度,让学生获得参与的认同感,鼓励他们参与学校休闲体育运动;其次,学校应完善学生参与学校休闲体育运动途径的机制,如选择合适学校体育教学的项目开设休闲体育课程,建立、完善学生休闲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机制,丰富、拓展学校休闲体育的开展形式等。

3.1.3 改善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物质设施条件

杜威认为:“教育没有比提供适当的设备给予孩童创造休闲和娱乐更严肃的责任。不但为了目前健康的原因,而且为了持续恒久的心灵习性效果[7]。”学校休闲体育具有健身和娱乐的双重属性,兼备科学性、开放性、系统性等多种特色,决定了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物质建设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文化物质建设,如体育场馆的设计、运动器材的购置、健身路径的设置要考虑不同运动层次、男女性别差异等因素,体现以人为本、开放休闲的理念。

3.2 休闲体育课程设置

2007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以来,多所高校体育院系顺应时代要求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引领了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学校休闲体育课程的潮流,为学校体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学校休闲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引进或研发的休闲新项目是目前我国学校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主体,它们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且在“社会化、成为人”方面作用突出,通过学习这些项目,不仅达到了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目的,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体验异域风情,对丰富我国学校休闲体育体系,繁荣学校休闲体育文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不结合实际的一味追求新、多、快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新项目不切合学校的经济实力、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导致一些项目水土不服,昙花一现后续力量不足,发展势头疲软,比如高尔夫球、保龄球、马术等。经过改良的传统体育项目出身本土,我国学生接受起来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在学校休闲体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有些项目的运动量明显不足,如桥牌、钓鱼、射箭等;也有的项目因为尚未普及所以器材购置困难,如独轮车、秧歌舞等;有些项目过分突出了休闲而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如爬树等。学校休闲体育教育毕竟只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达到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要求,这将是以后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瓶颈。

4 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

4.1 行政部门将为学校休闲体育发展提供导向指引和政策保障

相对我国,日本的休闲体育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其《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休闲白皮书》和《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促使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积极转变,直接改善了日本的基本体育振兴条件,规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休闲体育活动制度,起到了较好的政策保障作用[8]。在我国,学校体育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文明演进的标志,结合现在人们有钱有闲有兴趣的休闲时代特征和自由、开放、愉悦的需求[9],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走向和成长态势亦将引起国家行政部门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行政部门将借鉴海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制度,指引方向,为我国的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包括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导向指引和政策保障。

4.2 学校休闲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所占比重日益增大

学校休闲体育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扩大了师生参与运动的比例,烘托了学校休闲体育的氛围,引领了社会休闲体育文化。另外,学校休闲体育对遏制、改善学生体质下滑现象;引导、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培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功能和突出的作用。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学校休闲体育将会受到重视并加以倡导,学校对休闲体育的教育将会加强,休闲体育观念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对休闲体育经费的投入会逐步增加,学校休闲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比重会日益增大,直至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在功能维度上达到相对平衡。

4.3 学校休闲体育的研究将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层面

随着学校休闲体育的理论体系完善,其实践操作的研究将将会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物质建设以及技术保障;2)学校休闲体育课程的教材编写和休闲体育教育专业设置改革;3)学校休闲体育课程的师资引进或培训、考评制度的完善;4)运动会休闲化改革的阻力排除、趣味设计以及实施路径;5)非正式休闲体育项目融入校园主流文化的路径和措施等。

4.4人本关怀将作为学校休閑体育的主要特征

娱乐与放松贯穿在休闲的始末,但休闲不仅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休闲体育所追求的积极向上精神和运动自身的人本关怀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休闲体育的娱乐、向上和人本关怀等特征将在学校休闲体育教育过程中日益凸显。

5 结 语

学校休闲体育的萌芽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其的研究和实践也必将进一步广泛和深化。要辩证地、理性地看待学校休闲体育,它毕竟只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需要服从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运用学校休闲体育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把体质发展起来,把积极休闲观念普及开来,把科学生活方式树立起来,把人之为人社会化进程开展起来。然而,在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下,如何将学校休闲体育与大学生的人本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5-77.

[2]宋强.体育审视:身体运动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2):40-45.

[3]毛振明.实用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卢锋,蒋少晨.“休闲体育”的释义与多维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2):15-18.

[5] 卢元镇,刘凤霞,李国军等.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1):3-5

[6] 冯国敏.青少年休闲体育边缘化探微:困境与出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4):75-79.

[7] 约翰·杜威,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67.

[8] 胥万兵,金银日.日本大众休闲和体育政策导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1,18(4):63-66.

[9] 李贵成.休闲:理解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4,(6):022.

本文受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179)资助。

“人权教育”的学理思考 篇5

一、当前我国人权教育弱化的原因分析

1.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社会中义务本位、官本位思想盛行, 普遍存在对权利的漠视现象。

古代社会人治历史传统悠久, 传统观念强调义务本位, 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的专制, 统治者们从文化上创设诸多观念以使人民接受统治, 如儒学中的封建传统主张“克己复礼”, 其中的复礼就是要恢复家长制和等级专制, 实质是要个人克制自己的需求, 去服务于落后的社会伦理制度, 这极大压抑了人的个性。而后世对于礼的解释又逐步演化成封建伦理制度、政治体制, 即所谓的纲常伦理, 实质在于维护封建专制和剥削阶级的特权, 维护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 这与现代人权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专利, 缺乏对人权的正确认识和应有的关注, 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对人权问题逐渐重视, 逐步强调对人权的保障, 但传统观念中对权利的漠视依然在许多领域存在, 像就业歧视、侵害弱势群体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对人权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决定了目前很多教育主体对人权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许多教育机构普遍认为人权教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项, 当前开始人权教育的机构之少就充分说明了此点。

2. 教育体制上的落后。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及国际人权交往、合作的推广, 我国对人权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 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二十多项国际人权文书, 2004年宪法修正案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成为国家的最高法治准则, 然而在教育领域却没有对人权教育给予应有重视, 没有形成对人权教育的全面完整的规划, 只是采取一些个别行动, 而这恰恰是对人权建设的极大损害。作为一个正常人而言, 要具有必备的知识, 成功步入社会, 必须接受相关的教育, 教育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在受教育阶段如能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权方面的教育, 使其树立起对人权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尊重人权的理念, 必将对整个社会的人权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国外人权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奥地利等的经验做法就充分说明了此点, 而我国至今在中小学阶段无人权知识的教育, 大学阶段人权教育也只是零星开展, 人权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等等。正是由于人权教育的落后, 使我国的人权建设走了很多弯路, 导致在人们脱离教育阶段后不得不再向他们灌输人权理念, 由此带来了教育上的困难。所以应将人权教育纳入应有的教育规划中, 实现教育体制上的突破, 在这方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2010年)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国外人权教育经验介绍

1. 美国的人权教育。

美国是一个以人权立国的国家, 尽管其在人权问题上制造双重标准, 经常以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但其国内对人权教育是极度重视的, 体现在:一是中小学通过社会课程直接或间接地教授人权, 历史、政体、科学、英语等课程都会涉及人权内容的教育, 并通过公民教育来普及人权观念;二是民间组织、基金会对人权教育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如Betty A.Reardon所写的《人权教育———权利与责任的学习》就是被普遍采用的教材。这本教材以人的尊严、价值为基础, 发展出许多值得追求的价值, 如人身自由、机会平等、经济上的平等、民主的参与以及环境的永续经营, 然后, 再从这些价值发展出特定的权利[1]。

2. 德国、奥地利的人权教育。

两国对人权教育都高度重视, 且存在很大相似性。表现在:一是对人权教育内容直接在教育法规中确认和实践。如德国《柏林学校法》第24条第4款明确规定人权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课程纲要时应特别注意的教育任务之一[1]。奥地利教育、科学、文化部门根据《学校组织法》发布的课程标准对人权教育也做了明确规定。二是两国对人权教育都不列入独立的教学内容, 而是列在公民教育中, 与其他教材、教法、教育目标一起实施, 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施人权教育。

3. 菲律宾人权教育。

菲律宾开展人权教育较早, 1986年, 阿基诺总统签署了27号行政令, 要求“在全国所有学校的各级教育与培训课程中学习和了解人权方面的内容”[3]。在中小学阶段采取在相关课程中渗透人权教育内容的形式进行, 在英语、菲律宾语、科学、数学等课程中都有体现。菲律宾大学的人权教育也比较先进, 它的法学院、法律专业以及师范院校的政治学专业单独开设人权内容的课程, 其他院校和专业则采取与相关课程结合或开设人权讲座的方式进行。此外, 他们还极其重视对人权师资的培训, 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经过人权内容的培训并通过考试。

三、我国如何开展人权教育

1. 从法制层面确立人权教育应有之地位。

教育立法应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权观列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通过人权教育塑造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 学会尊重他人, 保护自己正当权利, 为此应通过设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来开展人权教育, 发布相关的课程标准, 对人权教育作出明确规定。该课程标准应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权教育之特性, 确立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人权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2. 将人权教育设立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

目前, 我国仅在大学阶段由少数几所学校开设过相关人权课程, 人权教育在我国教育活动中处于极度薄弱的状况,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缺憾, 所以今后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应实施人权教育。在教育的方式上, 结合中小学学习的基础性, 在中小学阶段尽量在相关学科的讲授中渗透人权教育的内容, 结合社会上发生的具体事例、身边小事, 用生动、直观的事实让学生体会到自由、生命、公平等人权理念, 比如历史课上通过讲述战争对人类的破坏说明人权保障之重要, 在政治课上通过不同社会制度的介绍说明各国人权间的差异等。在大学阶段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权讲座和选修课, 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人权原理, 增强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人权教育, 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 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实际传授人权理论, 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对法学专业而言要加大对人权法方向学生的培养力度, 并争取将人权法课程列为法学专业必修课程, 使法科生树立正确的人权理念, 掌握系统、专业的人权法知识。

3. 关于人权教育的主体。

人权教育的主体涉及谁来实施人权教育。有学者提出国家在人权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为人权教育提供正式制度———人权教育行动纲领, 提供人权教育公共物品, 包括硬件、软件两个方面, 提供和引导意识形态, 为保障人权教育提供实施机制, 包括监督、制约机制等[4]。笔者认为, 国家在人权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对整个国家人权教育的进行指明方向, 提供条件、保障, 而具体实施人权教育的是社会, 包括具体的社会组织、个人,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各类学校, 目前从小学直到大学以及各类研究培训机构承担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学校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尤其是一些知名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人权研究所, 对人权理论研究深入, 便于开展人权教育。但对于偏远的中小学以及一些职业院校人才储备匮乏, 加上相关硬件、软件设施落后, 如何加强这些教育机构的人权教育能力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

4. 关于人权教育的内容。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了我们在人权教育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讲授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这一点是必须予以坚持的。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十分重视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恩格斯就曾指出:“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 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 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 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 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5]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武装无产阶级, 正因为无产阶级获得了理论指导, 才在工人运动中表现出“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人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学说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 实现全体人的人权和全人类的解放, 所以我们要在人权教育中要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5. 要加强人权师资的培养。

好的师资是提升人权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当前, 我国人权教育匮乏与师资欠缺有密切关系, 即使知名大学能开展人权教育课程的教师也是极其欠缺的。欲教学生, 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正确的人权意识与人权知识, 为此在师范院校这一培养教师的主阵地,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教师灌输人权教育理念, 通过增设相关的人权教育课程等措施提升其人权素养。对在职教师要开展人权教育方面的培训, 为其提供相关的人权知识, 使教师逐步掌握人权教育的方法、意识、内涵。同时在高等院校要培养一批专门的人权教育专业课教师, 使他们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人权教育, 如法学专业中能有专门讲授人权法的教师, 历史专业能有专门讲授人权发展史的教师, 满足高等教育对人权理论传播专业化的需求。

摘要:当前我国人权教育匮乏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义务本位思想的盛行、教育体制的落后等。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人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从法制层面确立人权教育应有之地位, 正确界定人权教育主体、内容, 加强人权师资培养等措施来推动我国人权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人权,教育,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2]湛卫清.人权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75.

[3]王家勤.菲律宾人权教育[J].人权, 2003, (6) :52-53.

[4]杨春福.论国家在人权教育中的作用——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11) :73-76.

学理体系 篇6

有学者说,教育的应用性研究有两个方面必不可少:教育理论支撑和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要“拿得出”,理论支撑要“站得住”。后“茶馆式”教学是更关注学的教学,以下是后“茶馆式”教学的学理分析。

一、后“茶馆式”教学课堂设计的逻辑结构

“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不应是教师的讲堂”。这句话在当前已经被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工作者所广泛认同和应用,而教育家段力佩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上发文阐述了。他不但有这样的先进教育理念,而且付之于教育实践,在当时的上海市育才中学进行着改革。“茶馆式”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推出的一项在我国富有挑战意义的教学。

那么,崇尚“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的真正的学理何在呢?有人曾经提出过:“这八个字就这么伟大?我看还不全面,为什么没有‘想想’‘思思’和‘看看’呢?段力佩还告诉上海市育才中学的教师这八个字的顺序不能换。有这么机械吗?换了就不能上了?上了就不行了?”其实,提出这些质疑的人都没有品味到“茶馆式”教学的本质。其本质在于它颠覆了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惯用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这个逻辑结构是以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而且教学的方法主要靠教师按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进行讲解。而段力佩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还不允许换八个字的顺序)是一个以学生学为线索的课堂教学逻辑结构。这里的“读读”,是学生读;“议议”主要是学生议,教师加入一起议;然后是学生“练练”,最后才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这样的课堂结构已经不是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而是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其实,段力佩把“议议”作为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主要形式,主要的已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是强调教学应走向对话,走向合作,走向学习共同体。

虽然“茶馆式”教学这个名称很“土”,绝对不是一个十分确切且科学性很强的名词。但是,如果从以上分析来看待“茶馆式”教学,我们不得不对它肃然起敬。我们也可以从“茶馆式”教学之后出现的许多优秀的教学中看到“茶馆式”教学的影子,这些教学法或多或少,有意或无意地受到了“茶馆式”教学的影响。

“茶馆式”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在应用性研究中的一个典范,是教学改革在具体实践中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到了30年以后的今天,它就随着时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应该发展的地方:

1.“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是否为以学生的学为逻辑结构课堂教学设计的唯一形式?

2.如果不是“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这一种形式,那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3.新课程的推进中,教育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如何融入当前的课堂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由“一个核心”和“三个发展”组成。

一个核心:是以“议”为核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②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三个发展分为三点:①教学的方式更为完善。②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③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从以上的分析看出,后“茶馆式”教学既传承了茶馆式教学的学理,又回答了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其阐述的学理是:学生怎样的学才是正确的,这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怎样的教才是正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理,才产生了后“茶馆式”教学的三个环节:“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这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是学生学的逻辑结构。无疑,它继承了茶馆式教学的基本学理,但又不把“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作为这一学理下的唯一形式。就“学生先学”这一点而言,可以让学生先“读”,也可以让学生先“练”;可以学生先后提出问题,也可以教师适当指导带着问题让学生先学;可以在课前先学,也可在课上先学。而且三环节在一节课上还可以重复应用,也就是说“学生先学”这一环节在一节课上可重复出现。这样,既坚持了学生学的逻辑结构,又使“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而且,灵活选择的依据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效果的价值取向就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其阐述的学理是:学生怎样学才是学会了。教师正确的讲解离更多学生的真正学会往往相差甚远,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接触到某一项知识,某一个概念之前,头脑里都不会是“空”的,由于各个学生的原有知识,原有经历不同,将会对这项知识、这个概念产生不同的认识。有的帮助新知识、新概念的掌握,甚至还会超越文本;也有的与新知识、新概念是相悖的。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真正掌握。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要形式是“议”。“茶馆式”、后“茶馆式”教学都把“议”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本质就在于反映了倡导者的学理——“学生怎样的学才是学会了”的理解。

“茶馆式”教学的学生学习方式原则上局限在接受性学习,解决的是间接知识的学习;后“茶馆式”教学,增加研究性学习,解决的是直接知识的学习。使“书中学”一种学习方式,变成“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而且后“茶馆式”教学还阐明了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合“做中学”学习方式的条件。

二、后“茶馆式”教学的“最近发展区”阐释

1.后“茶馆式”教学关注“最近发展区”最“近”什么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样阐述:“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水平。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界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解释常常归结为一句话:“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这样的解释简单、易懂,但是实在不够全面,它仅仅解释了“最近发展区”中的一句话:“自己的努力”。这里要问:“最近发展区”究竟最“近”什么?毫无疑问:最近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水平。因此,我可以清楚地看出,“最近发展区”理论阐明的是学生学习的逻辑结构,首先应该是学生先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帮助下、集体活动中(包括生生、师生活动),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后“茶馆式”教学与“茶馆式”教学都是这样的课堂教学逻辑结构,只是后“茶馆式”教学提出了“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三个环节,使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而不是局限于“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一种形式。正因为如此,学情分析的着力点也就清楚了。不仅有学生先学设计所需要的学情分析,还有引导暴露、共同解疑的学情分析。因此,学情分析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后“茶馆式”教学追求“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后“茶馆式”教学由于更灵活的教学方法,读、议、练、讲、做、想、看等,应该如何选择?一个价值取向就是在三维目标上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对于一次课堂教学,就是在这堂课的单位时间内,怎样取得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发展上取得最大化。

教育实践证明: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达成度相差甚远。我校在后“茶馆式”教学推行中产生的新的教育科研方法——“循环实证”,在中学物理、数学,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了一堂堂课的实践研究。经过我们的整体研究,发现在学校生源基本相仿的情况下,推进后“茶馆式”教学后,学生睡眠时间增多、体育、艺术、社会实践增多,而补课次数减少,作业量、测验、考试次数减少,师生关系进一步优化,学生更喜欢学校。而且,学生学业成绩还在稳步提高。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动态的发展体系,而且这个动态的发展体系也应该符合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后“茶馆式”教学追求的是学生“最近发展区”中的“区域”的最大化。这里的“化”,正说明课堂教学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它一定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改进的过程。还要阐明的是,由于一堂课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先学后的基础有限,即使在追求“区域”最大化,也要确认一堂课教学目标的有限性。譬如语文课,它有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工具性目标就要从文本的特点,学生的基础来考虑它的侧重面;人文性目标,就要从学生的基础来考虑它的达成度。

3.后“茶馆式”教学重视“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不同的教学水平不但影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大小,而且还会影响其“最近发展区”的质量。以下这个例子非常典型:有一年高考的物理考试安排在下午,中午时分我的一位学生急急忙忙走进办公室,要我帮她解几道不会做的多重选择题。我看了看表,还有20分钟就要高考了。于是我说:“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再做了。”听了我的话,这位学生站着不走,还说:“张校长,万一下午考到了怎么办?”我拗不过她,只能拿起笔。由于题目难度不低,当我全部解出时已经临近考试,这位女生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考场。考试时我作为主考官去巡视,自然关注了物理试题。巧了,真的有一题是这位女生问到的。考试结束后我遇到她,说:“这次你一定可以多得5分!”万万没想到,她沮丧地对我说:“张校长,这道题目我还是做错了。”难道是这位学生智商低吗?不可能,这一年,她依然顺利地考上了医科大学。那么为什么考试前讲解的题目,学生很快就忘了呢?

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如果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而其“相异构想”尚未得到纠正,结果必然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依然会遗忘教师教的正确的认识,留下的还是学生原先的错误认识。当然,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如果能把学生原来的“相异构想”显现出来,与正确的认识“碰撞”,再放入学生的脑中,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

因此,在我们追求“最近发展区”最大化的同时,还要重视“最近发展区”的质量,要避免貌似学生已有了较大的“最近发展区”,但在发展中还依然存在各种问题的现象。

后“茶馆式”教学的另一个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就是“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明确提出: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后“茶馆式”的核心是“议”,其作用正是提高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质量。

4.后“茶馆式”教学考虑“最近发展区”的后续发展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有的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其实,过程与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知识不仅有显性知识,而且还有隐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作用在于后续发展。

上海市静安区曾作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小学五年级毕业之前进行一次教学检测。毕业后学生升入初中,在六年级学习之初再进行一次教学检测。把中学检测成绩分到原小学,与该校五年级的成绩进行比较(都转换成了标准分)。结果,校与校变化的差异明显。原因就在于学生原来小学的教学,小学教学中“过程、方法”的达成度不同。因为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牢固程度与“过程、方法”有关,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度也与“过程、方法”有关。

后“茶馆式”教学与“茶馆式”教学相比,其发展之一就是教学的方式更完善,即从过去一种学习方式“书中学”,发展成“书中学”与“做中学”并存。后“茶馆式”教学还提出了在基础型课程中适合使用“做中学”教学方式的三点依据:一是一定是核心知识,或核心概念。二是学生学习这一核心知识或核心概念缺乏应有的经历,或有经历但经历不全面。三是一定要能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主题。这样,教师教学有了操作性。教学中不但有两种方式,而且在这两种方式中都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那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但有了最大值,有了质量,还有了后续发展。

综上所述,后“茶馆式”教学是一种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教学,是一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是一种讲平等、和谐对话式的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业效能的教学。

高校网上校史馆建设的学理基础 篇7

一、网上校史馆的文化学内涵

建设网上校史馆, 本质上就是更广泛、更便捷地传播大学文化。因此, 文化问题是网上校史馆建设的核心问题。

网上校史馆首要的是要有文化, 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 这里面的道理还有待认真探讨和研究。拿江苏的高校来说, 20世纪90年代之前, 都只把自己的历史写到1949年或者1952年, 之前的历史都不涉及。问题的要害在于如何处理教育史与革命史的关系。我国的大学诞生于近代, 历史长一点的在百年左右, 大多数只有几十年历史。这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 一个革命事件不断的时期, 大学校园往往是革命思想的温床或传播阵地, 又是革命者的摇篮和庇护之所。许多教师和学生与革命事件有关, 许多革命事件与大学相连。另一方面, 一些在推动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和学者, 怀抱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的理想, 书生气很重, 不喜欢革命, 甚至对政治革命有抵触。一些政治上的“中性”甚至“反派”人物, 在推动近代高等教育中也有积极的贡献和影响, 例如郭秉文、罗家伦、梅贻琦、胡适之, 甚至蒋介石。这里是两条并不完全重合的历史进路, 有些地方不仅不重合, 可能还刚好相反。大学的校史本质上应该是教育史、文化史。它与革命史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和复杂多变的交叉, 但却不能等同。因此, 不宜用革命史主导校史, 从而形成以革命史为主线的校史, 更不宜用革命史代替校史。那些诞生在革命根据地、直接为革命服务的大学, 也许可以侧重其革命教育的发展史, 而一般从事国民教育的大学, 负有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使命, 教育的发展, 文化的进步, 始终是它的主线。同时, 以教育史、文化史为主线, 才能给今人以启发, 给后人以教益, 为推动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以教育史、文化史为主线, 就是以学科设置、办学规模的变化为表, 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变化为里, 理出一条历史的线索, 组织起全部内容。

二、网上校史馆的传播学意识

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这个过程对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的传播就是由大学的校园传向社会, 由大学的教师、管理者传向受教育者, 由大学的活动传向其他的活动, 由大学的行为方式, 影响其他的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

在过去的传统中, 大学文化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来完成的, 主要是直接传播。受教育者怀着对大学的景仰, 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能的兴趣, 来到大学, 接受系统的课程学习, 间或参与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 与各种各样的师长、管理者接触, 也在各种各样的学生群体中生活、交流、碰撞。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 不管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他带着这些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的信息, 来到社会的不同地方。大学的精神和文化, 也跟着他来到这些地方。

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大学文化传播中的校园概念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的作用超出了校园的限制, 大学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手段、更加广阔的天地。网上校史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内容层面, 作为一个文化“读物”, 它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一是技术层面, 作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文化传播器”, 这种工具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 虽然这种工具未必是大学最先发明和使用的, 但大学作为全社会无可争议的文化高地, 它的手段上的先进性也在总体上构成一种对社会的示范。

如何实现传播的好效果, 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 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首先要规划好传播源的设计, 校史馆的建设首先是为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传播提供了极佳的传播源头。其次, 传播过程讲究一个互动的过程, 当然静态的校史馆难以做到这一点, 而数字校史馆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要求。再次, 良好的传播效果还讲究一个传播要素的科学集聚, 校史馆就是一个传播要素集聚的好载体。第四, 任何传播行动都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字校史馆的建设就是突破了静态校史馆在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上的瓶颈。” (李昌祖, 2009) 归结起来说, 仍然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内容, 一方面是形式;内容要精心选择和组织, 形式要活泼而有吸引力。

三、网上校史馆的档案学根据

档案学最基本、最直白的要求, 就是忠实于“文件”的原貌, 忠实于历史真相。真实是档案学的生命。“建设好校史陈列馆, 实际上就是考量一所学校能否正视自己的历史, 能否正确总结自己的历史, 能否将自己历史上最鲜活的经验与教训展示出来, 咨陬善道。”[1] 好的网上校史馆, 亦如好的校史读本, 应该本着“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的修史原则, 认真研究学校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理清学校形成的历史文化脉络, 凝练和传承大学精神。

有档案学根据并不是说就拘泥于档案资料。档案资料要经过编研, 方能成为网上校史馆的内容。编研后的成果将成为增值信息[2] 。所谓增值信息就是通过对原信息的搜集和筛选、分析和综合, 提炼出与原信息不同的、有新的利用价值的信息。通过编研的校史信息是历史的再现, 有观点、有见解, 又有新颖的表达形式, 通俗易懂, 老妪能解。

同时, 还不局限于已经形成的有限的档案文献。我国高校的档案建设都比较晚, 大多数高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把档案工作提上日程的。有许多与校史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实物都不在档案馆 (室) , 也不在学校。因此, 必须花气力征集图片, 特别是实物。一幅学校创建时的校园规划图, 能说明多少问题?一张恢复高考时的准考证, 有多少令人回味的信息?征集校史实物应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校名、校址有关的实物;二是与校史上重大事件有关的实物;三是重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方面的实物;四是反映校史上教职工工作状态的实物、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状态的实物;五是反映杰出校友成就的实物、体现校友对学校感情的实物, 等等。

有档案学根据的要求, 并不排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的运用。学校在各个时期的档案资料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处理, 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 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受众。还可以把有历史价值的校史声像资料直接上网, 展示立体的、动感的校史。当然, 校史是史, 虚拟技术的采用, 在范围、主题上都应该受到限制, 涉及历史真实性的地方, 应该严格按照档案学的原则处理。虚拟技术的积极意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欣赏, 而它在创造“炫”、“酷”效果的同时, 又能使虚假的东西借助网络而蔓延, 在散播之中又不断演变重生, 层出不穷, 造成各种不可预测的新“事实”[3] 。网上校史馆必须严守自己的“档案学”底线。

有档案学根据也不是说建设网上校史馆就仅仅是档案工作者的任务。网上校史馆的建设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者, 网上校史馆也为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保管、使用、服务和教育“四位一体”功能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 网上校史馆是集档案管理、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形象推介于一身的工作, 因此, 网上校史馆的建设是在有效的档案管理基础上一种学校信息资源的全面的整理和开发。

四、网上校史馆的教育学功能

当一个学校招收了一个学生以后, 就不仅希望他的学籍属于或者曾经属于这个学校, 还希望这个学生在心灵上归属于这个学校, 成为这个学校永远的骄傲, 永远的朋友、维护者、赞助者。那么, 大学用什么去达到这个目标呢?

大学教育的过程, 包含着使学生进行价值认同, 文化认同, 历史认同, 品质认同。这个任务是综合的、完整的, 是由学校的整个历史、整个育人环境提供的。认同的主体 (学生) 并不是一张白纸, 他接受过父母亲的教育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经历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 已经形成他自己的价值理想。只有大学能够提供更优、更好的价值, 才能使他不反感, 产生认同的主体欲求, 才能达到认同。同时, 大学生认同的方式已经不同于未成年人的外部影响为主的方式, 而是自觉比较、选择、建构的过程。这一切, 都要求大学自觉建设自己的价值体系, 而不只是传达由国家统一制订与颁布的价值体系。大学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只能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的鲜活的历史。这样的价值体系既需要大学化力气去建设, 也需要大学化力气去研究和发掘。网上校史馆应以自己的方式在这种价值建设中有所承担。

发挥教育学的功能, 意味着网上校史馆的内容要有选择。校史的内容涉及学校历史上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实际的 (物理的) 校史展览, 由于场所的限制, 其内容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上了网络, 有了近乎无限的天地, 原来无法完全陈列和展示的内容, 照片、文献、资料及各种实物影像, 都可以充分展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网上校史馆的内容可以不加选择。一方面, 要考虑仍在成长中的学生的需求和作为“有时间就随便看看”的阅读的量。另一方面, 要考虑学校价值建设的需求。要把网上校史馆建设成为一部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乡土教材”。乡土教材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直观亲切的历史文化, 它能贴近学生, 从而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影响学生的人格取向。学生在自己学习生活的校园中, 传说“牛人牛事”, 品味人生, 共同成长, 这就是教育, 这就是文化传承。当学生来到一个学校, 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员的时候, 他必定也或多或少地怀着对学校的兴趣, 他渴望走进学校、了解学校、融入学校。网上校史馆应该把学校的形象标志、历史沿革、校园变迁、学科成就、科学创造等等,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介绍给学生, 帮助他们完成心灵上的文化皈依。

发挥教育学的功能, 也意味着网上校史馆的内容要有组织。校史的内容极其丰富, 也极其复杂, 不能指望网上校史馆解决一切问题。不宜把网上校史馆建成数字档案馆。网上校史馆的内容应该是有主题的。主题要在准确解读学校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来, 围绕着主题才能把广泛的题材和内容组织起来。网上校史馆的主题应该就是大学文化的进步。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体现在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习惯做法、传统活动、名师趣事、校园环境等等之上。大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 由一代代师生共同创造, 又代代相传。大学文化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 也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能把“精神和灵魂”展示出的网上校史馆, 才是好的校史馆。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 伴随着两次改良 (19世纪末、1978) 、两次政治革命 (1911, 1949) 的历史脚步, 经历了从日本引进、向欧美学习、全盘照抄苏联、向世界上一切办得好的大学学习四个阶段。改良、基础性重置、再基础性重置、改革开放, 由西方传过来的科学教育传统, 与源远流长的本土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执政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之间, 冲突、交织、融合、创新, 造成了错综复杂的传统叠加与糅合。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 一方面面对着强大的行政主导, 一方面面对着市场经济力量的吸引。依违两难中的高等学校, 一方面, 离不开行政和市场的资源, 只有同时依托这两种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必须超越行政和市场的力量, 只有超越才能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文化的创造。

在复杂的路况中探索前进的高等学校, 必须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世界, 投向社会, 投向自身的历史, 从这些地方获得办学的力量和启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 校史问题日益成为师生们议论中的重要的经久不衰的话题, 网上校史馆建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建设性工作。

摘要:网上校史馆作为展示大学价值的新式载体, 它的建设与多个不同学科相关。文化学、传播学、档案学、教育学是它赖以建立的学理基础。文化学的内涵、传播学的意识、档案学的根据和教育学的功能, 是它实现自己的角色必须兼具的四个基本维度。

关键词:高校网上校史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大学文化

参考文献

[1]仇必鳌, 陈华, 童勤俊.对校史陈列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3上) :217-219.

[2]谭妮.高校校史陈列馆与档案编研有关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 :196-197.

学理体系 篇8

一、创新教学理念, 整合教学内容, 在激情引思中滋生学习情感

1. 强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剖析生活现象, 在生活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感悟。如, 笔者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内容时, 选取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等时下流行的时髦用语, 形容大蒜、绿豆、生姜以及食油等农副产品价格一路飙升, 超出合理范围作为教学素材,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件中开展探究, 拉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

2. 强化与校本资源相结合。

教师要瞄准教学目标与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 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把本地区发生的事件、案例有机地融入政治教学之中, 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成就, 引导学生对本地区的法制观念、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等, 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空间, 强化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3. 强化与时事政治相结合。

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用政治理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胸怀大局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把时事引入政治教学, 可以有效增强政治教学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系统性。如, 笔者在教学“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内容时, 利用最近人们关注的黄岩岛事件, 向学生深刻地阐述了事件的背景及政治意义,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而且提高了思想教育成效。

二、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电化媒介, 在直观形象中提高生动程度

1. 电化施教催生情感。

在讲解中加入了直观形象的演示,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催生了学习情感, 另一方面可以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如, 笔者在教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时, 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专题片, 增强了学生对文化建设的直观感知, 提升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深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 渲染氛围创设情境。政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 在情境交融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时, 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如, 笔者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内容时, 以《和平鸽飞向远方》曲目作为背景, 渲染了教学氛围, 增强了教学成效, 让学生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培养了和平观念, 树立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信念。

3. 突破制约拓展空间。

政治教学往往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学生对一些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多、感悟不深, 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政治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能有效突破这些限制。如, 笔者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内容时, 根据教学需要, 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管理下,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快速发展的资料, 增强了学生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科学性的认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 凸显主体地位, 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教学效率

1. 采取合作探究施教。

教师要用自身的政治理论、政治学识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注意各组学力均衡, 将教学目标以多组探究题的形式揭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讨论与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 自主获得答案, 教师在小组之间开展巡视, 解难答疑、引导思维。

2. 开展主题活动施教。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辅助教学, 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 笔者在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时, 组织学生开展“道德语言”征集活动, 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 自己所思所想、道德生活阅历, 提炼一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道德语言。笔者对学生提炼的道德语言进行梳理、整合, 在班级管理中加以利用, 推荐参加地方“道德语言”征集比赛,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 衔接生活实践施教。

政治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学习政治知识, 开展调研活动, 提高教学成效。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指导学生用政治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主题活动, 让学生了解政治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感知世界, 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巩固学生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

学理体系 篇9

报理科,母亲强替女儿设计未来

1989年春天,韩思雨出生在沈阳市和平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家科研院所的工程师,母亲是外科医生。

从韩思雨记事起,她就很少看到母亲的笑容。在家里,母亲对她管束很严,除了学习,她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课余,她常常是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在玩,自己却背着书包进各种补习班。母亲为她规划好了成长道路:好好学习,上最好的初中,上最好的高中,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当个好医生。

无论在学校,在家里,还是在亲友面前,韩思雨都被大家夸为好孩子,因为她学习成绩好,小学、初中始终是班里第一名,考上沈阳市最好的重点高中后,在班里还是前五名。

韩思雨的母亲贾玉敏,是沈阳市一家综合医院心血管科的主治医生,医术精湛,认真负责,口碑良好。除了工作,贾玉敏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女儿的成长上。在她看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母亲当初严格管教的结果,她要用母亲的成功方法来教育女儿。

思雨优异的学习成绩似乎印证了贾玉敏教育思路的正确,她曾无数次给同学和朋友们介绍自己的教子经:在孩子面前深藏爱心,避免孩子撒娇、偷懒、犯错误;用冷面孔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到必须按要求做,做不好就得受罚。

2004年8月,韩思雨所在的学校要分文理班,母亲希望她报理科,来年考医科大学,可韩思雨对文科更感兴趣。分班前夕,被母亲的意志压抑多年的韩思雨终于爆发了,她在母亲面前据理力争:“我要选择文科,我没兴趣做医生!从小到大,我什么事都是听你的,现在就让我给自己做一次选择吧!”

贾玉敏平静地对女儿说:“不管报文科还是理科,都得由家长签字。你报文科我会签字吗?安心去读理科吧,考大学学医,你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韩思雨早有心理准备,她知道母亲会这样说的。于是那天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与母亲针锋相对,大吵大闹。贾玉敏冷眼面对,劝她:“还是省点力气吧,我不可能改变初衷的。”

这一次,韩思雨跟母亲闹了三天,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母女斗法,女儿再次失败

韩思雨非常难过地进了理科班,但同时,她还心存幻想:高中3年,怎么也能在高考到来之前改变志向。于是她一边学习,一边向父亲求援,还给姑姑、舅舅打电话,求他们做妈妈的工作……结果当然是徒劳的,贾玉敏非常明确地告诉女儿:“你就死了学文科的心吧!你将来要做医生,这是不容更改的!”

因为心情郁闷,从2004年11月开始,韩思雨就经常失眠。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课堂学习,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2005年1月初,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在班里排第十七名,这是她有史以来最差的名次!韩思雨伤心地哭了。回到家,母亲没有安慰她,只是冷冷地说:“你这是为任性付出的代价。再异想天开下去,将来能不能上大学都是个问题。”

母亲的态度令韩思雨无比心寒。那天,她整整一夜未能合眼。

到了高一下学期,思雨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太大改观,她整天脸色苍白,无精打采的样子。一向非常喜欢她的班主任胡老师了解她的苦恼后,决定找她妈妈谈谈。

韩思雨再次向母亲表示了当记者、当作家的愿望,胡老师也特地上门找贾玉敏商量,可结果还是不可更改。

努力失败后,心事重重的韩思雨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改变母亲的想法。一天清晨,课本里的一句话突然在她的脑海里闪现:“置于死地而后生!”她顿时豁然开朗:这样做,肯定会影响学业,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值得!

2005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拿定主意的韩思雨一脸严肃地告诉母亲:“不让学文科,我以后就不上学了。”

贾玉敏知道女儿在做抗争,心想,一定要挺住。她没有看女儿,冷笑着说:“随便你好了。我告诉你,你可以不上学将来去当苦力,只要上学,就得学理科。”

韩思雨果然说到做到,一连三天没去上学,贾玉敏对此不闻不问。

到了第五天晚上,贾玉敏来到女儿房间:“如果你再不上学,学校就会开除你。没有高中毕业证书,你是考不了大学的。你可要考虑清楚!”

此时的韩思雨对母亲充满了仇恨,一阵沉默后她突然跳起来,发了疯一般死命揪着自己的头发大叫道:“我不上学!我就是不去上学……”看到女儿这个样子,贾玉敏也很心疼,但她不想向女儿屈服,硬起心肠说:“韩思雨,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知道轻重。我最后再说一遍:再不去上学,你会被开除的!”

母女斗法,又一次以韩思雨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天,韩思雨上学去了。只是,她从此变得不会笑了,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木然地听课,木然地做作业,木然地走路,木然地吃饭……

在家里一向说话没有地位的父亲韩从立,破天荒地跟妻子吵了起来:“再这样下去,女儿会出问题的。你就让她学文科吧!”贾玉敏还是不为所动,她回敬丈夫道:“亏你还是个男人,这叫斗智斗勇,我相信我能斗过她。你放心吧,我最了解自己的女儿,没事的。”

以死抗争,母女俩形同陌路

2006年1月中旬的一天清晨,韩思雨没有起床吃早饭。贾玉敏认为女儿是故伎重演,就没有叫她,自己上班去了。到了中午,韩从立惦念女儿,给家里打电话却没人接听,他急忙往家赶。进门后,他看到女儿还在睡觉,就喊她起床,可思雨却没有反应。韩从立忽然发现,女儿床边有一个降压灵的空瓶。这药是患有高血压的韩从立平时服用的,吃掉一瓶是要出人命的!他大惊之下,连忙打120急救电话。

在急救中心,医生给韩思雨又是洗胃又是输液,忙活了好几个小时,才让她苏醒过来。思雨睁开眼睛,拉住父亲的手哭了:“我不想死,我真的不想死啊!我想好好活着,我想上大学,我要当作家……”

韩从立也哭了:“好女儿,你可别再做傻事了。”

贾玉敏闻讯赶到医院,看着流泪的父女,她心如刀绞,但她固执地认为女儿是想吓唬她,逼她妥协。她心里想:“这么长时间我都坚持下来了,一定要挺住。只要挺过去,一切就都好了。”于是,她的心又硬了起来。她对女儿说:“以后别再跟我玩这种把戏。只要你不死,就得去学医,别跟我犟,没用的。”说完,她转身离开了。

望着母亲的背影,韩思雨挣扎着坐起来大喊:“你走!我永远不想再看到你。我没你这样的妈妈……”

出院后,韩思雨坚决拒绝与母亲同桌吃饭,甚至拒绝与母亲见面。春节吃年夜饭,韩从立只好把做好的饭菜分一半端进女儿的房间。为了能让思雨看上春节晚会,他还把自己卧室里的电视机也搬了过来。本来是快乐幸福的一家却变成了陌生人。

春节整整七天假期,思雨没见过母亲的面。只要贾玉敏在家,她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她失眠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

贾玉敏害怕了,赶紧从医院开来了治疗焦虑症和失眠症的新药给女儿服用,可思雨不和她说话,也不吃她拿来的药。韩从立只好撒谎,说药是自己开的,韩思雨才同意吃药。

韩思雨痛恨母亲,认为母亲是个冷血动物。而贾玉敏也有苦衷:当医生受人尊重,一生都有保障,搞文学能不能找到饭吃都成问题!她不是为女儿着想吗,女儿怎么就不能接受呢?母女俩各有理由坚持自己的主张。

出现病症,母女同做矫治

2006年7月,韩思雨即将升入高三,也就是说还剩一年就要高考了。

贾玉敏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渐渐意识到在女儿选科的问题上,自己过于武断了。于是打算改善与女儿的关系,每天下班回到家,就主动和思雨说话,在生活上也处处关心、照顾女儿,可女儿并不领情。

一天晚上,贾玉敏自言自语地说:“最近上火了,今天在单位的时候鼻子出了许多血。”

思雨认为妈妈说这话是在责怪自己,她内心一阵恐慌,吃完饭就回了自己房间。

贾玉敏和韩从立坐在客厅看电视,见女儿半天没动静,突然意识到情况有点不对劲儿。等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撞开女儿的房门,眼前的情景险些让他们晕过去——思雨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左手腕上割开了长长的一道口子,鲜血正在不停地流出。不远处的地板上,躺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

贾玉敏要崩溃了。她跪在女儿床前,一边包扎止血,一边痛不欲生地说:“好孩子,是妈妈错了。妈妈不能没有你呀!”

极度虚弱的思雨努力睁开眼睛,看着贾玉敏说:“因为我做错了事,你才上火流鼻血的,我割手腕还给你……”

贾玉敏顿时明白:女儿的心理有问题了。

半个月后,韩从立、贾玉敏带着女儿思雨来到沈阳一家心理疾病康复中心。心理医生诊断思雨是因焦虑而引起的躁狂症,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关。经过仪器检测,她的病症并不严重,只要亲人配合,加上医生劝导,短时间内就可以治愈。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思雨每天都按时到心理康复中心接受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开导下,她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知道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应该记恨母亲。同时,心理医生也指出贾玉敏的强制态度是致使孩子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应彻底改变。贾玉敏接受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从帮助女儿进行情绪调节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

到8月底,思雨的失眠症状减轻了,焦虑症状也有了明显改善。新学期开始了,她以饱满的热情重新开始了学习。贾玉敏专程来到学校,向校长表达了女儿想改学文科的愿望。校方经过研究,破例答应了她的请求。

2007年6月,韩思雨参加了高考。考试那几天,韩从立、贾玉敏夫妇一直在考场外等候着。结果,思雨不负众望,发挥得十分出色,获得了总分556分的好成绩。

如今韩思雨已经走进大学校园,过着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展望未来,她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评点:母女抗争,都是为了一个良好的愿望,虽然母亲在女儿的殊死反抗下顺从了女儿学文科的要求,最终让女儿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可是,女儿究竟适合文科还是适合理科,还应该到就业后才有最终结论,母亲的想法并不一定不切合实际。问题在于,母亲采取了专制的方法,把本来有商量余地的事情推向了对立,这就为成长中的女儿种下了偏执的影响和认识,于是,在执著对执著的对抗中让事情走向极端。长辈要想得到晚辈的尊重,希望晚辈服从自己的要求,首先要学会尊重晚辈的人格,给晚辈以思考、选择的余地,这样才能避免冲突和对立,为晚辈树立良好的榜样。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 篇10

一、道德法律化的概念

所谓道德法律化, 顾名思义, 主要偏重于法律意义, 通过立法程序对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以法律的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本质主要是意识形态, 是精神文明的上层建筑, 是一个人自律的表现;而法律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与规定。将道德进行法律化, 就是将个人的自律标准变为全社会的标准。道德水平因此而得到提高, 公民的行为规范得到强化和保障。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 在以法律为依靠的情况下, 具备了同样的强制力和约束力。道德法律化的程度是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将道德通过合法程序直接变为法律, 这时道德就是以常见的法律规范为主要表现形式。还可以在法律规范中对道德进行原则上的肯定和认可, 多适用于社会公共道德的建立和推广。还有就是把道德作为补充性规定, 填补法律之外的空白领域。道德法律化的概念,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 体现了道德提升对于法律规范的积极作用, 对实现道德和法治双重建设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

(一) 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

道德与法律的共性表明了道德法律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两者在实施范围上具有包容性。道德一般用于调整社会关系和人群行为, 其范围比法律要更广泛一些。法律则是对最基本的内在关系进行规范和认定, 它可以被包含在道德之内。破坏法律的行为既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反过来, 一些道德上的违例, 却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管制。道德和法律都具有义务性, 在其范围内相关责任人必须履行某种行为或者禁止做某种行为。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义务的单方面实现, 而法律则是权利和义务的双重的规范, 两者构成法律的基本范围, 有机地统一于法律内容之中。道德和法律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即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人们遵守其规定, 是一种他律行为;但这种行为一旦失去正确的导向, 将沦为暴力的工具。所以道德上的自律精神, 恰好弥补了法律的不足之处, 使法律顺应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 有效的规范了各种社会行为。道德法律化把法律意识融入到传统的道德观念中, 使法律下的强制意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上的义务意识, 实现了他律和自律两者之间的转变。

(二) 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自身缺乏强制性的管制措施, 这就要求在法律和道德之间进行必要的过渡和转变。两者之间的诸多特点都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形成了良好的互补状态, 鉴于社会形势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道德法律化将是适应发展趋势的必然之路。法律为道德提供更多的可操作性和保障性。道德为法律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 也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的内在思维, 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尽管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但特有的心理惯性和形态意识, 使人们的行为仍然保持了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甚至有情大于法的思想。对于这些问题, 要通过道德法律化的手段, 以引导帮助为主, 规范劝诫为辅, 使人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客观的法律观念, 为实现我国法治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三、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道德的主要表现是自律, 这与法律的他律性明显相悖。道德法律化如果掌握不当, 会导致法律失去公信力和约束力, 弱化了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能力和思想意识指导能力。而且法律实施的范围要小于道德, 要考虑到其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 如果盲目地将道德进行法律化, 只能使两者都失去各自的作用。因此, 道德法律化的限度应以基础道德要求为出发点, 保证全体公民共同遵守。道德需要法律的执行力来强化道德行为的规范, 没有法律的约束, 道德终究只是口头上的戏言, 得不到有效地保障。道德法律化要制定严格的标准, 包括适用范围等。除去特殊性的规范;排除高层次的需求, 即不可逼人行善;对内化于心的美德不应做硬性规定, 要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四、总结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历史文化中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体。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 最终证明了道德法律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要坚定信心, 排除万难, 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 解决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纠纷, 进一步加强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如今我国社会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 想要保证法治昌明, 人人自律, 就要把道德法律化作为重点进行推广, 把道德和法律并入到一条轨道上, 让两者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道德法律化是社会进步程度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结果, 是必然的规律所致。其范围包括了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 以弥补法律所不能涉及到的空白。中外许多国家都对道德法律化表示支持和赞同, 特别是在我国, 对于当前形势下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与日常行为的矛盾, 可以通过道德法律化来进行妥善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与公民利益。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学理基础,学理限度

参考文献

[1]衡爱珠论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2013, (2)

[2]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2007, (2)

上一篇:基层种子管理下一篇:房地产估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