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2024-08-20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通用12篇)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1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综合性强的特点, 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拓展课程资源, 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助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 使现代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 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从而在突破重、难点时具有独到的作用, 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 还有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动手操作。尤其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效果好得多。例如:在讲《埃及金字塔》这篇课文时, 理解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和原理是重点, 也是难点。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将科教片中介绍建造原理和过程的视频播放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直观地理解了古埃及人民如何先砌一层, 然后堆起相同高的斜土坡, 再将巨石通过斜土坡拉上去, 砌第二层……这样学生很快理解了其建造原理和过程。再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时, 学生错把“生”写成“升”, 如何引导学生区别?此时,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 很快就领悟到:“升”字只能升起烟雾, 可能会散去;而“生”字却是源源不断地生发, 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具体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茅塞顿开。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更便捷、丰满、高效。

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有力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例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 课前教师布置预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包括上网查找) 获取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课堂中采用学生当推销员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利用因特网的强大搜索功能, 把新型玻璃的功能査得相当全面, 还有的学生把网上的图片下载下来, 作为推销的有力依据。上课了,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己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仅仅起引导补充的作用, 而学生却兴趣盎然, 一样一样地推销着他的新型玻璃。有时学生还自编小组, 资料共享, 以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对新型玻璃进行介绍。这样他们既扎实地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整个课堂活动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如此, 信息技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究。对于高年级学生, 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综合学习活动, 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自主探究。成果可以用文字处理软件剪辑、整理编排成文章、手抄报、简报等, 教师给予张贴并表扬。对于比较熟悉网络使用的学生, 把他们组成兴趣小组, 鼓励他们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一些有趣味的演示文稿、专题网页甚至建立个人网站, 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提高语文素养。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学得更自主、更生动、更丰富。

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个目标的实现变为了现实。网络的优势在于能收集更多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 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如:教完《草船借箭》之后,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 对诸葛亮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 他们查找故事, 搜索图片, 很短的时间内就找来了大量的故事, 趁着这股热情, 马上召开一个故事会, 大家把查到的故事在故事会上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于是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妙算华容道、借东风、三气周瑜、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故事被同学们生动地讲了出来。这样做到了资源共享, 学生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对诸葛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不仅是“智”的化身, 也有“勇”的一面, 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了《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后, 对台风的形成、危害, 卫星的种类、功能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想进一步探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当一回小科学家, 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教师先让学生确定研究的对象, 到《中国台风网》或《科技之光网》查找相关的资料, 把提取的重要信息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然后整理信息, 试着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有条理地向大家做介绍。通过自由练说,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作介绍、师生共同评议这样几个步骤, 共享研究成果。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了新课程, 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筛选和提取的能力, 分析和重组的能力,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绝不能仅凭手头的几本资料, 几位教师的有限交流, 以及自己的慢慢摸索, 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 教育专家的引领, 以及名师名校的样板示范。在当前, 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进行实地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方便。网络上有更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料, 有更精辟的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 遇到疑惑时, 教师还可以在群里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探讨。最近几年长春市开展的远程教育的培训使教师受益匪浅, 学到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 在论坛里可以分享别人的研究成果, 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网络上名师的课程, 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随时随地欣赏、学习, 如亲临课堂一般。更可以随时到全国各地的教研网站或一些学校的校园网去看看, 学习他校、他人的研究成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这些翔实的资料, 对课堂教学和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 不知不觉中研究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网络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正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青睐。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恰当地运用并与课文教学进行整合, 会助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设施配备的不断更新, 现代教育技术定会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和欢迎。现代教育技术一定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李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2

摘 要: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识字,来提高课堂效率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它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兴趣 效率 正 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识字量大,识字难度大,识字教学手段单一使教师无法提高识字的效率,而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容易对识字教学产生厌倦,也造成识字效果不佳。现代信息技术把语音、图像、视听集成在一起,以达到图、文、声并茂的功能,让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让课堂教学灵活多样,更适合低年级孩子特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能让识字教学“活”起来

一个个汉字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眼里是死的,要想记住它们只有靠一笔一划死记,这样不但难,而且记住了也不会用,真是“事倍而功半”,效果极差。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识字教学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的识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并掌握这些字,我把与汉字对应的物体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教学“鸟”字,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只带翎毛的美丽小鸟,站在横着的树枝上,演变过程中,鸟的翎毛变成了“鸟”字上的一撇,鸟头成了橫折,鸟眼成了点,鸟的身子成了竖折折钩,鸟所停靠的树枝成了横。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画爱想象的年龄特点,学生都积极进行思考,进行想象,用不同的方法自己记忆更多生字,活跃了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用活了生字,使识字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达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现代信息轻松突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的识字一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个识字教学中出现了一组最难的区分的形声字“清晴睛情”怎样让学生记住并准确区分这几个字?尤其是“晴”和“睛”,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为此,我首先在一只青蛙肚子上出现了一个“青”字,然后青蛙跳入清澈的小河中河水演变成三点水,并配有青蛙说话点明“清”的读音,意思同样,天上红日演变成日字旁,组成“晴”,青蛙眼睛演变成目字旁,组成“睛”,青蛙吃完害虫后心里高兴,把“心”字演变成竖心旁,组成“情”。由于有声音的解说,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几个字的音、形、义,并能跟着配音说出三个字的演变过程,接着我用摘苹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牢牢记住这几个字,并且,我还让“睛”字目字旁的一横飞入“睛”字的目字旁,让学生仔细区分。

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很轻松地让学生攻克了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大了课堂容量,增添了趣味性,学生学起生字来记得久,记得牢,老师也教得轻松。

三、现代信息技术能展现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果

寻找一条快速识记、提高记忆效率之路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其突破点就是找到汉字构字规律,化简记忆难度。我们都知道,汉字最本质的特点是表意性。这就决定了汉字的形和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然经过了隶变和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它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痕迹。教学中,我们不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追本溯源,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做成一个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让原本枯燥的识记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于学、易于学。

如:在教学“日”、“鸟”等象形字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它们从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来,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从而激活学生的记忆潜能,在提高识字兴趣,有效识记汉字的同时又加强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培养。

又如:教学燕子的“燕”时,我使用多媒体先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使学生感知燕子的外形,如头部、身体、翅膀、尾巴;然后出示“燕”字的篆体,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领会篆体“燕”字的某些部位的演变由来;最后,再出示楷体的“燕”字,让学生观察、理解楷体“燕”字上部分就是燕子的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被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是燕子的翅膀及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想到燕子外形时,就很容易的联想起“燕”字的写法,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的目的。

因为形声字是由一个或几个表意的形旁和一个表音的声旁相结合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在形声字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揭示形声字的规律,使学生能用“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独立识字。如教学第三册《归类识字

(一)4》中的“牙——鸦、蚜”,我先在计算机上出示“牙”,让学生齐读,再出示生字的拼音ya(一声),让学生齐读,尔后出现生字“鸦”,告诉学生这是“乌鸦”的“鸦”,同时在旁边出示一只乌鸦。然后,再度出现生字拼音ya(一声),让学生齐读,并出现生字“蚜”,告诉学生这是“蚜虫”的“蚜”,同时在旁边出示一条蚜虫。在学生认识了这两个字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前者是“鸟”字旁,而后者是“虫”字旁呢?学生通过看多媒体课件很快就知道了,“鸟”和“虫”表示字义,是形旁,“牙”表示字的读音,是声旁。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汉字的形和义的关系显而易见,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提高识字的质量。

四、现代信息技术能保证小学生写字质量

正确的执笔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条件。如何落实“三个一”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绘制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图,从各个侧面加以演示,配合录音介绍,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正确。另一方面,我又利用多媒体出示写字的几种常见的错误姿势图,设置疑问: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经过大家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每个学生都牢固地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字,老师的示范和评点尤为重要。利用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书写,学生既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握笔姿势,又可以看到老师是如何起笔、运笔、提按转折的,这样,写字教学的指导显得具体化、清晰化。同时,实物投影仪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投影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评一评、议一议。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所写的字的缺点,明白问题所在,并且在与优秀作业的对照中,产生一种“我要写好字”的紧迫感。

在进行汉字笔顺教学时,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田字格中书写范字,动画演示相关汉字的笔画笔顺,反复演示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高知觉的精确性,使学生对汉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并且把自己仿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力求精益求精。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技能,而且在相关的背景下锻炼和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比较能力。

五、识字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适度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有利于克服识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促进其自主识字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识字教学中不可滥用,有人把整个教学故事化,会分散低年级儿童的课堂注意力,使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己所用,更彰显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信息技术 快乐学习 有效教学 开放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日益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并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无疑为原本枯燥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兴趣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作为一种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强大推动力量。学有兴趣,自然积极主动,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采用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教学缺乏生机,这尤其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枯燥无味、呆板沉闷,无法激起小学生参与的激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教学得以根本性改观。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语言的单一刺激,而是以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来传递教学信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起以往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富有吸引力与趣味性,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给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刺激,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所呈现的新知上,从而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与情感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资源优势与图文效果,从网上收集与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照片、视频等素材,经过精心的设计,为学生制作一个精美的短片,在课上播放给学生,并配以悠扬动听的背景音乐,这样所带给学生的是视觉、听觉上的全方位刺激,更能放松学生的身心,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进而主动地参与到文章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参与其中,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教学理念。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巧妙布局,是作者对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写照。因此,在学习文章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从字词句来学习,更应从情感、意境等多方面来学习。而传统教学限于时间、空间与手段上的局限性,只能通过语言描述与单纯阅读,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深入地理会这些字词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就必须要将其置于具体的情境与可感的活动中,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丰富、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来展开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技能的提高、情感的激发,达成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对于漓江水之静、清、绿,桂林山之奇、秀、险,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仅凭文字恐怕难以真正理解与想象桂林山水之雄伟壮丽,无法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桂林山水真实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会其神,学生就置身于这优美而壮丽的桂林山水之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这些静止的文字与实物实景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练与巧妙,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特点,可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会这些语言,实现语言的内化。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写作水平、阅读水平等的全面提高。

三、提供丰富教学信息,实现开放教学

《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我们把学习的触角切入互联网,那么就会将全世界的资源化为自己的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教学平台。我们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资源与计算机强大的演示功能,将众多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以往教材与空间的限制,将教学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开放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加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与见识的增长,能够让学生真正将所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教材,既要突出教材的中心地位,以教材为中心,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收集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进行重新加工与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思维表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依托于文本,畅游于文学殿堂之中,这样才能摆脱文字的限制与特有思维的限制,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要从理论上加强学习,实践中加强探讨,将理念与实践,创新与总结等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最佳的结合方式,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陈丽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和谐发展.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

[2]乔润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西部大开发,2010(9).

[3]纪延伟.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4

一、趣味导入, 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颖巧妙、趣味十足, 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热情,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 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学生就不以为苦, 从中获得乐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综合信息处理功能, 可以将单一枯燥的文字信息转换成形象直观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及精彩纷呈的视频, 这样改变了以往手段的单一、氛围的枯燥, 实现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与调动, 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规律, 能够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热情,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身于教学活动中。

例如, 在学习《观潮》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 并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 这样的教学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这样的导入更加具有趣味性与艺术性, 从而使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创设情境, 主动学习

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可以将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寓于生动的场景与丰富的活动中, 这样更能增强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与形象性, 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究热情, 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高, 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学习。

学生积极地调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来进行主动学习, 这样知识就不再只是经由教师单向地传向学生,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之中, 而是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三、自主探究, 互动教学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已无法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教师应树立生本教学观, 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学习, 自主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的主人, 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与信息, 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探究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立足于教材的开发与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的教要让步于学生的学, 为学生的学服务,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师生的互动探究提供学习平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相关的图片等资料, 指导学生在课上围绕着信息技术手段所呈现的各种信息来展开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没有了被动接受、机械灌输, 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 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使教学成为师生多向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四、趣味结尾, 引发想象

结尾不仅是此节所学内容的小结, 更是后继学习的开端, 是延伸学生认知, 拓宽学生思维的新起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结尾艺术, 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特殊功效在总结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 由教材引向生活, 引起学生无限的想象与联想, 让学生将文本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例如, 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时, 在结尾部分, 我利用电子白板故意将最后一幅图画设计成空白, 并画上大大的问号,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 来想象结尾, 用笔画出最后一幅图。这样的结尾具有很强的启发性、现实性与趣味性,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在学生认真阅读本文并展开想象的基础之上, 更具开放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独特的思维方式, 会想象出更多不同的结尾, 用笔来画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图画。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5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

谈整合,首先在理念上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整合的界定。一般的整合多是指二者操作或设计上的结合。这里的整合,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的最优组合,扬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融二者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主要作为工具手段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与其它信息技术多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但灵魂仍是教学设计本身,计算机起辅助作用,以展示传统教学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教学任务。整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不是说用了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要求展示事物变化过程,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整合的效果评定。计算机技术在整合中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整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放胆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以让学生在乐中、在趣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3.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应由“主演”变“导演”。我们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垄断者,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组织工作却大大加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离不开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整合的实施我们要提倡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做到五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可以补充,不同意见允许争辩,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即时交流,允许对教师的观点说“不”。在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其发展的学习方式。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步方法

1.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比如**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的《葡萄沟》这节课时,体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就非常明确,即通过看课件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与品尝葡萄干结合,把抽象的说明讲解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葡萄干与葡萄的关系,了解在葡萄沟制作葡萄干的特殊方法。这节课的设计就找准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3.课件形象直观地演绎教材重难点。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我们就曾大胆借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学生感受到仿生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飞机在蓝天飞翔,并配上小鸟飞翔的情景再配上适宜的音乐,不仅为学习本课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场景,同时也为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埋下伏笔。然后我们在课件中展现各种仿生学的例子,最后又提示仿生学的新领域运用的一些最新成果,完成了全课的首尾响应,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从生活到知识、能力再回到生活的过程,实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初步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孕育。同时也让学生在本课的操作过程中,其团体的协作精神得到培养。

《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教学也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的一个重要观念??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个性、习惯、兴趣、态度、意志、观念、价值观的培养等。

实际上从以上教学的实践来看,多媒体课件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整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的巨大的潜能和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对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是以后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石。如果学生拼音学不好,无疑会给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带来严重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对于“a、o、e”这样的拼音字母,虽然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但是这几个音怎样才能发得标准,对他们来说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做的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比如有位教师在教“a”这个拼音字母的时候,就通过小孩子在感情是最依赖,生活中最亲近的一张妈妈的幻灯片,先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加上一张字母发音口形对照的幻灯片和教师本人的示范发音、带读,引导学生悟出该字母的发音正确与否与口形有很大关系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个字母的发音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令我们的拼音教学事半功倍。

此外充分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图像、课文插图,在进行拼音教学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学会听普通话,以及结合拼音教学进行正音的工作将汉语拼音教学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既巩固拼音教学的成果,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使学生在尚未接触汉字之前,便可以掌握不少词语和句子的正确读法。

2.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能否具备熟练地查阅一般字典,并从中选择恰当字义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相对于蝌蚪式拼音字母,汉字从外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的方块。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的劣势。因此教师仅仅或者完全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具体直观、形象生动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对书面材料充分调动认读、理解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一种基本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和思维品质。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这一点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值得重视和深思的课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给学生阅读的文章,应该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首先品质,陶冶情操,扩大视野,而且还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这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即用词、造句、立意、修辞等表现方法。因此,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阅读与作文的联系,以读促文。

4.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收成什么文章。”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首先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离开生活,即使写作方法再多再好,也是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的。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通过CAI多媒体课件、电影、影视、幻灯、实地参观、亲身实践等具体形式,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从而写出言之有物的好作文。

学生有了写作的材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同样的一段素材,这样写和那样写出来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这就涉及到“怎么写”的问题,这也是小学语言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必须与前面的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这方面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生用词造句、写话和写作训练,以及教师加强具体指导和讲评等方法同时利用CAI多媒体课件、电影、电视、幻灯、投影等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具体的场景,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并结合必要的讲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就会具体丰富、感人,从而收到传统教学较难或不能达到的效果。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设计核心是立足于人的发展,不能片面追求课件档次。不能以课件为中心,而应以立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不能出现人灌或机灌,更不能是”人灌加机灌”,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同时注意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对传统教学积累起来的优良传统作法予以继承,对传统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的效益。同时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以适应21世纪对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硬件,补充教学素材资源,让教学硬、软件资源充分利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6

一、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有效运用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劝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将学生视为从属的课堂参与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整个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如果依旧以教师为中心,那么,教学只能是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只是披上了现代化教学的外衣,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势必是失败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平台,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素材选择要贴近学生学情,提高本身实效

在制作课件或收集信息时,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选择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素材,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思考的独立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否则只是按教师的主观意愿来选择素材,就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运用时要处理好突发事件,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考方式,即使在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并不能预料到课堂所发生的情况,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预案,同样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不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实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不要将学生的思路强行拉到预定的教学方案中来,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对预设的学案进行合理调整,当堂创作,真正做到张弛有度,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灵活掌握下围绕着学生有效展开,使得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与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思考与探究。但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大容量,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这也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深入地思考与思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主交流与互动探究,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当学生存在不同见解时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探究,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由学会到学会,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与思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要能够从学生的眼神与表情中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还是完全不懂,还是彻底明白。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节奏,学生明白的地方一代而过,而不懂的地方则要重点讲解,这样才能在全体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容量与密度的增大,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为教学服务

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也正是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而狂热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无论是新知的讲授还是旧知的复习或是优质课的准备,清一色的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无法上课,甚至是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真的是势如水火,只能两者选其一的关系吗?教学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运用,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只有独具匠心的运用,才能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平等的,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科学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方面,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步伐,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有效运用的途径,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之成为展现学生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最佳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信息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推广与运用, 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日益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 而且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但与此同时, 由于其存在的历史并不长, 加之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 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以直观的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这样一来, 信息技术不但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反而导致语文学习活动的缺失。如何合理有效地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 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每一句鼓励的话语, 每一道赏识的目光, 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应当充满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和谐对话过程, 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 又有情感的交流。而现代信息技术, 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往往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从“人—人”关系转向“人—机”或“机—人—机”关系。一些语文教师让计算机来唱主角, 自己反而置身事外, 致使师生的情感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由于要关注电脑的操作和演示, 学生则要关注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 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形式就只能停留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上。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功能不能全面体现, 甚至已经逐渐丧失。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 而且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无法建立师生情感沟通的渠道。

(二) 喧宾夺主,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欣赏、想象、品味解读文本。如《五彩池》、《桂林山水》让学生从作者的描述中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 桂林山水的迷人。学生无不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放飞想象, 受到美的熏陶, 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然而, 多媒体不恰当的介入, 会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语文不是简单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想象、感悟的东西比较多。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本的思想情感带来美的愉悦, 换言之, 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描述, 把文字还原成画面, 并加以感受或表达, 来唤起对祖国优美发语言文字的感悟, 丰富情感体验。教师不能以直观的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 忽略个体差异, 喧宾夺主, 制约甚至剥夺学生想象的空间。

如一位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 把文本内容制成了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 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文本的内容, 学生从画面展示的内容中很快找到了小壁虎向老牛、小鱼、小燕子借尾巴。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 多媒体课件里的声音、图像等极大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 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和对文字的亲近感, 忽视了咀嚼语言的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两点建议

(一) 应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提高实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提高实效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主要构建三种学习环境:首先是课堂演示环境。主要是使用多媒体, 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信息, 如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表现出来, 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形象的知识。其次是资料搜索环境。阅读课文需要一定的辅助资料, 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相关评论、科学知识等。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 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保障。最后是交流对话的环境。以往的课堂教学只能提供单一的教师与单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对话, 而网络却能为师生的交流讨论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参与信息交流的人员更加广泛, 参与交流更加方便, 信息反馈也更加及时。因此,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应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要清楚为什么用, 用的目的是什么, 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 也就是要注重它的实效性。是否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及如何运用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无论我们的课件制作得多么精美, 网络资源多么丰富, 它只能起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铺垫、课文内容的补充与教学的拓展延伸, 而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 每一堂课突破一两个难点足矣, 不要面面俱到, 只要真正能把难以讲授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二)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平台, 增强实践性, 使小学语文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一个民主、合谐、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保证学生自悟、自创时间, 让学生在多样自主的活动中, 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 体验学习语言的规律, 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 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真正的整合, 而不单单是为了运用技术而学习技术。

例如, 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为学生互评作文、合作讨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评作文过去被看作是老师的事, 由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 教师即使花费几节课的时间评讲, 也未必人人受益, 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取了学生网上互评作文的教改尝试, 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而且在评作文时各有所得, 效果理想。

具体做法:首先, 每人写一篇文章发到班级网站论坛栏目, 同学之间互相发帖子点评作文。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不用像过去一样担心学生之间碍于情面不互相指出习作中的不足, 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 他们或用实名或用网名充分发表意见, 把自己对别人习作的认识、收获和需要推敲之处写成评论发布。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看到别人对你文章的看法, 之后就能及时修改, 最终将习作由求“真”向求“善”、“美”的理想境界推进。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邻居”自由互访, 自我推荐作品共同赏读评改。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网上习作, 交互功能极强,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我又能即评即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普及, 国际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为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手段, 也使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校际之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将不再存在, 学校在语文资料、研究成果、教学、课程等方面彼此相互开放和共享, 并使所有入网的学校可以在网上表现其语文教育的特色和水平。学校能以最快捷、最准确的方式了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需求, 及时把新知识吸收到教育内容中, 小学语文教育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发展中心.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孙杰远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钟启泉主编.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8

一、以学生为中心, 这是有效运用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劝的向导,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 将学生视为从属的课堂参与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整个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如果依旧以教师为中心, 那么, 教学只能是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 只是披上了现代化教学的外衣, 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势必是失败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平台, 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 素材选择要贴近学生学情, 提高本身实效

在制作课件或收集信息时, 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 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选择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素材, 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 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思考的独立性,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否则只是按教师的主观意愿来选择素材, 就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 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 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 运用时要处理好突发事件, 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 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考方式, 即使在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 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并不能预料到课堂所发生的情况, 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预案, 同样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 不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因此, 要实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 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 不要将学生的思路强行拉到预定的教学方案中来, 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技巧, 对预设的学案进行合理调整, 当堂创作, 真正做到张弛有度,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灵活掌握下围绕着学生有效展开, 使得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之中, 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这样的课堂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 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与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适当放慢教学节奏, 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 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思考与探究。但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大容量, 教学节奏加快, 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 这也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深入地思考与思维, 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主交流与互动探究, 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 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 当学生存在不同见解时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探究, 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让学生由学会到学会, 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与思维,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 要能够从学生的眼神与表情中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是一知半解, 还是完全不懂, 还是彻底明白。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节奏, 学生明白的地方一代而过, 而不懂的地方则要重点讲解, 这样才能在全体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容量与密度的增大, 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共同为教学服务

不可否认,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 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到乐学,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 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也正是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而狂热地运用于教学之中, 无论是新知的讲授还是旧知的复习或是优质课的准备, 清一色的现代信息技术, 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无法上课, 甚至是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真的是势如水火, 只能两者选其一的关系吗?教学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关键就在于运用, 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 只有独具匠心的运用, 才能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平等的, 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 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 科学运用,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比翼双飞”, 发挥各自的优势, 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 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 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构建高效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9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空间

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而信息技术的运用, 可以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能收集与储存大量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信息, 可以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多相关详实的材料, 而且还能提供一定的图像、文本、动画、声音等等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知识点来进行划分并实现超链接, 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征。

例如:学习《看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 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远, 若是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的学生, 光是从文字上让学生进行体会还是非常抽象的。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事先收集一些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如地形、气候、地理位置等等知识与图片资料, 并且建立一个资料库。课堂实际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实际的需要从资料库提取有用的资料, 这种学习方式不枯燥, 而且非常生动, 能进一步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可见,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语文教学其实可以借助更多的多媒体等媒介来改善当前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将课文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初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语言, 培养学生语感

小学语文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而语言文字训练关键在于语感的训练。如何做好语感训练就需要将文字成功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帮助小学生激活形象思维, 让概括性的东西成功转化为形象的东西, 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 进而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动起来, 促进学生产生联想, 更深层次的对意蕴进行理解, 才能准确把握字里行间的情感, 让学生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学习《蜘蛛织网》这篇课文时, 课文主要描述了蜘蛛如何在困难重重下织网。文中语句:“它刚织了几下, 一阵大风吹来, 把丝刮断了。”“蜘蛛重新织起来, 刚好织到一半的时候, 一阵雨点打来, 把网打破了。”“织啊, 织啊, 眼看网就快要织成了, 一阵冰雹砸下来, 又把网打破了。”课文所描写的这些细节, 基于小学生还没有感性的认识无法完全理解与想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蜘蛛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织网,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 通过画面拉近、拉远、定格、配音等等方式, 让学生仔细观察与体会, 了解蜘蛛织网的特征, 体会重重困难下如何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视觉记忆与听觉记忆的活动中, 不仅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应该像蜘蛛织网一样, 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 培养创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因素要充分挖掘, 要经常进行想象训练, 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与创造性。例如:学习《当炸弹在身边响起》这篇课文时, 课文中要求学生理解“狂轰滥炸”、“顷刻”、“硝烟弥漫”、“暴风骤雨”等等词语的意思。课文描写了在炸弹响起时, 毛泽东仍然镇定自若, 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大无畏精神。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当时的情景, 又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要求理解的词语,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电影录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延安人民与中央领导人身边响起, 情况十分危急。教师再利用精彩感人的导语将学生引入情境,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录像放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毛泽东当时的神情展开想象:毛主席当时可能会想到些什么?他是怎么做到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材料, 而且还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 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中央领导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创造力, 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 小学语文课堂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革, 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现代信息技术 篇10

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讲, 形象、直观的事物往往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利用趣味程序演示吸引学生。学生个个睁大眼睛, 感到无比新鲜, 在这种最佳状态下, 学生学得认真, 练得愉快, 记得牢固。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只能让使学生被动接受, 兴趣不浓, 而多媒体教学则有声、有色、有形,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轻松有趣。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直观的东西更喜欢、更容易接受一些, 这也是在课改理念中所体现的。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 出示一个故事导入,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积极性调动起来, 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比如, 我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 在课的一开始, 我用多媒体出示一张雨景的动画图片, 再配上优雅的乐曲, 让学生感受雨带给大家的凉爽。如果光凭老师用嘴说会显得太空洞, 其效果是不可言喻的。

二、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思维、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 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 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见解。由于信息技术融声、光、情、景为一体, 冲破时空限制, 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扩大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 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 反映事物固有的属性。所以, 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明确化, 容易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如《语言的魅力》一课, 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针对学生实际, 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 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赏心悦目, 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 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 这样的对比,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 春天是美好的, 那蓝天白云, 那绿树红花, 那莺歌燕舞, 那流水人家, 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 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 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 更进一步体会到了“春天来了, 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的魅力。

三、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不但要丰富学生的字词积累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学修养, 而且还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因为字词和语言都只是表达的外壳, 是为内容服务的;要表达好, 就必须有鲜活而丰富的表达内容;而鲜活而丰富的表达内容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只有那些会观察思考的人才能不断拾取, 永不枯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如小学作文教学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和生活越丰富, 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 离开生活, 即使写作方法再多再好, 也是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的。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从而写出言之有物的好作文。有了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 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计算机还能展示清晰的脉络 (如写《雨中情》:遇雨过—送伞—雨中行—雨中情) , 有利于深化学生认知, 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加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了写好作文, 学生需查看资料, 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有些作文不必让学生当堂完成, 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 可以实地调查访问, 可以浏览网页, 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 我让学生为校园绿化设计一个方案, 学生通过调查、查阅图书和游览下载网络资料, 一周后不少学生将打印的或自制的图文并茂的校园绿化报告交了上来。别小看这样一篇作文, 它可以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 从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综合实践、思维、阅读和写作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章剑卫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2001, 4.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00-00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关键,也是小学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但是小学生在知识接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语言教学科目,语文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加之其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更多的重视教师的传授,而忽略了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收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课程改革中逐步开始转换课堂主体,在课堂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要职责从教授转变为引导。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引进现代化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原有枯燥的知识内容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图像等内容予以展现,从而增加了小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在激活课堂方面的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学实现了从语言文字的单一教学手段到以形、声、色等多种手段的配合。而且,这种作用力可以长时期存留,可以随时定格,可以反复查看等等,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在課后无法“回放”的严重不足。

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合理地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形、声、色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就能把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而且还符合儿童的智力、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促使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生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国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诸多机会。例如《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课文中的画面进行描述,通过多媒体在小学生面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绚丽动画,如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天际,鸣叫着飞向远方,黄金色的树叶从树梢换换的飘落,在空中飞舞盘旋,还有金色的麦浪在风中波涛起伏,满园各色的瓜果香气扑鼻,农民在田里收割着庄家,享受着丰收的快乐,等等,利用多媒体以画卷的形式,将这样的情形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加上音频音效,更能够引人入胜,让学生的注意力随着多媒体内容进入课文,融入到课文中,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获取知识点。从而自主的区思考秋天到底是怎样一幅图画,由课文联想到实际的生活中,并进一步激发拓展思维。如此一来,整个课堂的气氛便被调动起来,学生能够积极的相应老师对知识点的传授,集中注意力在知识点上,这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2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小学生的天性便是好奇的、好动的、活泼的,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小学生这种天性充分的利用起来,通过小学生对外界敏锐的知觉以及好奇的感受力而有针对性的对知识点进行设计,因材施教。而并非是生硬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硬传授给小学生,如此不但会磨灭了小学生对外界丰富的感知和无限的想象,更多是将小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了大人理性、逻辑的思想中。

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多媒体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灵活利用多元素教学内容,不但能够将原有抽象的内容具象化,更难能可贵的便是可以伟小学生搭建起训练思维能力的良好环境,通过多元化的情景创设,引导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进一步开拓思维。例如,在进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课文中的内容,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对课文中的实验过程进行模仿。以此在学生心理形成直观的印象,学生的思维因而被“激活”,课堂氛围也会因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得到“激活”,在此基础上学生便会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进行思维发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突破重难点方面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内容其实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容易进入理解误区中。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虽然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着重的讲解,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上的偏差,仍旧令学生的学习感到吃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两大问题,使得陈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这时候,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或缩微处理,或宏观模拟,或定格分析等等,足以使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的异常顺利。比如,在学习《识字一》时,本课的重难点就是理解并应用描绘春天景色的三个词语:“冰雪消融”“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这三个词语内涵丰富,光凭死记音、形、意,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更不可能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我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春意盎然”的动画,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出相关内容。接着,我根据小学生好模仿、善于表现的优点,鼓励他们模仿所听到的声音。随后,我再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并且要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词语的含义。最后,我领读,学生再读。学生在读这些词语时情绪也十分高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很好地利用了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生成,并在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愉悦,并使学生能准确、全面地感知到课文重点内容所呈现的形、声、色、情等丰富内涵。

4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供多种训练途径。例如,在片段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出题,或展示一幅画面或播放一段视频等,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即兴写作。在此不光对写作训练前有帮助,学生完成后,那些写得好的习作直接通过实物展台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进行集体点评。这直观真实地对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了训练。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需要结合实际,从实际教学目标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核心,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统一起来,结合有效的方法手段,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全方位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教学是一个人的启蒙教学时期,因而教师的教育会对小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涯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材施教应当是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发挥语文知识的魅力,通过对原有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更加全面的提升小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综合素养,并令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5结束语

小学教育作为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其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也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兴起和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开始逐步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晓娟.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篇1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 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 手段单一, 方法老套, 教具不多, 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特别是在上课文古诗时, 二十字左右的内容让人读了不知其意, 十分茫然, 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教学当中, 教师感到吃力, 学生也不易理解, 教学效果差。然而, 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动静结合、图文并茂, 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 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 令学生耳目一新, 更具吸引力, 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质量高效。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文时, 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 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 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 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 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 飞流直下, 溅起一阵阵水雾, 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 我国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 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此时, 学生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 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真正体现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 突破教学难点

在过去的教学中, 有些是教师难以展示给学生看的, 学生很难理解的, 达不到预计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 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 (1) “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 (2) “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 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 (3) “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 突出其白色的羽毛。 (4) “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 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 (5) “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 (6) 整体讲解这首诗时, 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 杨柳依依, 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 视听结合, 渲染了气氛, 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 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理解了诗意, 同时强化了记忆。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互联网, 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上交流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某种感受, 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与同学交流呢?在互联网络环境下, 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 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我在教完《才能来自勤奋》一课后, 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离开母校前我将留下些什么?让有条件的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 与老师交流感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 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 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 不少学生给我发E-mail, 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语, 在网上与学生交流, 学生特别喜欢老师这种“热线服务”, 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四、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 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 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计算机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 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计算机还能展示清晰的脉络 (如写《雨中情》:遇雨—送伞—雨中行—雨中情) , 有利于学生认知, 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五、以互联网为学习平台, 不断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

上一篇:广西创新计划下一篇: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