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问题

2024-10-04

公开课问题(精选12篇)

公开课问题 篇1

一、功利取向

夏剑:目前,有部分教师开设公开课的意图是为了评职称或参赛获奖,这虽然与我们教学评价依据和取向有密切的联系,但如果在开设公开课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公开课带来的利益和结果的话,那么在这种功利性意图驱动下所开设的公开课,极有可能会造成教师更多地关注其个体的行为,而相对较少地关注学生的行动和心理,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的发挥。

例如,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公开课,显示自己是新课改的成功者,有的教师在上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多次彩排,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取向的公开课可能会给执教者带来一定名利上的收获,但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烦恼,甚至会给学生对教师和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结果取向

夏剑:公开课带有较强的预设性,执教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有非常熟悉和谨慎的安排,在这种强预设性的特点下,为了体现课堂高效率,教学行为完美,教师往往忽略过程,直取结果。因此,也就会出现“课堂上飞进一只鸟,教师随意处理或视而不见”的情形。殊不知,诸如此类的教学偶发事件出现在课堂上,正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和体验的大好契机,如果教师能在公开课上巧妙利用,就算忽略教学预设,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公开课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为一次独辟蹊径进行教学展示。

因此,如果教师片面追求公开课结果的完美无缺,要求教学行为的一举一动完全按照预设的模式进行,那么,对于课堂的偶发事件,就缺少灵活性和生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发挥,也就抹杀了公开课本身所具有的研究性价值。

三、形式取向

夏剑:公开课讲究上课形式的多样化,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公开课上华丽的形式,把公开课当作教师个人教学行为的“表演秀”,就失去了公开课其本身的整合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诸如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质疑辩论等新课程提出的方法在一堂课上均一一尝试;课堂上教师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展示,虽看似学生学习气氛热烈,兴趣浓厚,而当一节课结束,针对课堂教学的提问或问及学生的收获时,学生却答非所问,不知所言,一片茫然,这也许就是过多追求公开课的表演成分而造成的后果。

公开课问题 篇2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让学生欣赏节奏欢快的《少先队员植树歌》。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引导探究

(一)、创设情境,设计方案

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操场南面有一段20米的小路,现准备在小路的一侧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要种几棵树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选择典型的方案展示。

3、课件演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教师适时板书:两端种树

只种一端

两端都不种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刚才是在20米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还可以把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定为几米呢?(10米、4米、2米、1米等)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放的实验记录单,小组分工合作,从三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植树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自主探究。

2、汇报交流,小结发现。教师提问:用什么方法来探究的? 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 师:在实际生活中,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情况。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判断是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然后再加上“两端要栽”)(还用画图数吗?)

2、学生独立解题、反馈。

3、如果将题中的“一边”变为“两边”,请口答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最后,我想给大家提一点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独特的数学眼光,去发现并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英语公开课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反思 篇3

关键词:英语 公开课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伴随新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教学引路的形式,开展这些公开课,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帮助了广大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跳出英语公开课来反思,总觉得有若干问题存在,既值得重视,更需要改进。

一、写译型的英语公开课很少

众所周知,英语的基本技能有五项——听、说、读、写、译,“五技”应全面发展,绝不能重此轻彼。迄今为止,英语公开课大部分是听说课和阅读课,即教材中的热身(Warming-up),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king)和阅读(Reading)部分,写译型的课寥寥无几。

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写译型的课堂难调动气氛。上写作课,学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时间构思和拟稿,课堂就会出现长时间的安静,对公开课来讲,这就是冷场,是教师意识深处所避免的。上翻译课,师生必定要说中文,而说中文又违背了英语新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教学理念。

二、当堂“表演” 新课内容的要求高

我国课程改革的导向是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气氛是英语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也是判断英语公开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教师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运用、掌握英语,实际上是英语交际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为此,大部分教师误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一点情景表演,其课堂气氛就有所欠缺,就不能成为一堂好课。在英语公开课中,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当堂表演,其教学时段安排在教完新对话后或简单地领读了几遍后。我认为,这是让学生为难。因为记忆力很好的学生,也难以把当堂课所学内容背诵下来,更何况还要当堂表演。当然,在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对话或课文内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不当

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与必然。其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如果恰当,可把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纵观已有的英语公开课,大部分教师制作并使用了异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或展示单词图片,或拓展语法练习,或创设语言情境。很多老师从课堂开始的单词复习到新授内容以及练习巩固,都用课件来完成,学生时而看PowerPoint,时而看Flash,令人眼花缭乱。这也难免不给人造成错觉,认为英语公开课非有课件不可。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停电或电脑坏了,怎么办?不少教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公开课场面:在上课的过程中,电突然停了,课件不能用了,授课教师心慌意乱,其课前针对课件的充分备课,转眼间显得苍白无力!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让课件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它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已。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讲究“辅助”二字,从而彰显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媒体”。

四、教学评价缺乏层次性与交互性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赏识。在已有的英语公开课上,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不管难易程度的问题后,经授课教师倡导,教室里就响起了整齐划一的“Good, good, very good”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很少看到有小组间、同学间和师生间互评的其它语言。

授课教师不根据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实际情况,随意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实际上是为了迎合学生,使评价失去了应有的的作用和意义。究其根本原因,是授课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还没有完全理解,对那些在学习上取得了明显进步的“学困生”,这种集体评价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但对中等生还可追加“What?”,对优生还可追加“Why? ”等。

五、“探究性学习”理解高深化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然而,在英语公开课上,寥寥无几的教师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大部分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与事实等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以及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如拿来探究,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这类教师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其根本问题是误解了探究学习的方式,将探究性学习高深化了。探究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应用这些知识或信息去完成英语交际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什么新教学法,我国早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是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对其观摩、研讨与反思,能发现双方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对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本文只反思了英语公开课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藉此注意:要上好公开课,广大教师应抛开公开课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做法,从英语教学的实际、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情出发,踏实钻研,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把英语公开课真正上成“课堂高效”的教学示范课。

公开课问题 篇4

一、资源包使用效率低。 现在很多教师考虑到学生可能上课走神、听不懂、看不清教师的操作过程, 特意地在课前把一个个任务的操作过程通过屏幕录制软件预先录制, 到上课时发给学生使用。 这种设想是好的, 但是在课堂上遇到困难真正运用视频教程自学并解决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 我想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 学生只是某些步骤不会, 他会觉得没必要看视频, 看视频会占用他们较多的时间。 其二, 教师没有交代怎么用,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 例如学生不会配合“暂停键”的使用, 效果大打折扣。 其三, 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视频里无法找到, 例如演示“flash的颜色填充”, 也许他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打开“混色器面板”而不是不会填充。 其四, 教师能给的操作时间毕竟有限, 学生没有时间观看。 综合以上因素, 我想教师是不是把重难点、易错点有针对性地录制一小段, 然后花一点时间简单介绍视频的内容及使用方法, 切实在课堂上提高资源包的使用效率, 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而不是让资源包成为课堂的点缀。

资源包里另一种常见的帮助方式就是文字教程, 这些文字教程大多图文并茂, 清晰的界面截图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 像说明书, 美中不足的是占用页面过多, 学生不能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无论是视频帮助还是文字教程, 学生使用的时候都要在界面间频繁切换, 使用不方便, 那为什么不使用黑板, 适当做些板书呢?让学生一抬头就知道今天的任务、操作重点要点, 从而使学生看得明白, 简单扼要, 同时不影响操作。我们不能一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 就把传统优秀的教学手段束之高阁。

二、讲解演示时间过长与讲解演示时间不足。 有些教师习惯自己演示一遍再让学生模仿着做, 例如有一次授课的主题是“制作路径动画”, 教材内容较难, 学生不易掌握, 教师做适当演示是必要的, 但不能一口气演示到底, 有一个教师从文件打开, 做背景层, 做动画层, 做引导层, 全程做详细讲解与演示, 我估算了一下, 所有步骤之和不少于20步, 时间接近8分钟, 试问这么长时间的观看, 这么多步骤的演示与讲解, 学生怎么记得住, 不用说学生了, 就是没有动画基础的老师来做也做不出来。 所以过犹不及, 教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没有什么收获。

同次公开课中, 另一位教师处理这个教材主题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任务要实现的效果是“一只鸟沿着给定的路径飞”。 她先提出第一个问题, 如何让小鸟出现在舞台, 让学生先探究, 后上台操作演示。 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 如何让小鸟飞起来, 学生探究, 上台演示。 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 如何让小鸟沿着给定的路径飞。 她把整个大目标分解成三个学生易于实现的小目标, 讲、演、练有机结合, 学生任务完成率高, 得到了评委与教师的一致肯定。 可见, 该讲的要讲, 该演示的要演示, 至于讲多少, 如何讲, 演示多长, 怎么演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掌握。

与此相反, 有的教师怕被贴上“灌输”、“机械式”教学的标签, 不敢讲, 不敢演示给学生看, 一味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并美其名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 要知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要求、有信息反馈、有反思的主动学习, 而不是放任自流式的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 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讲;学生在自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讲则讲, 当演示则演示。 在一次授课主题为“EXCEL函数计算”的公开课中, 教师在没有介绍最大值、最小值的函数名、功能及用法的前提下, 要求学生做“求最值”的任务, 结果学生一头雾水, 不知道从何下手, 有些学生干脆用前一个任务用到的求和函数进行计算。

三、没有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 有些学生早已掌握教材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特别是有参加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同学, 他们基础好, 能很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教师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些“小老师”的资源, 给他们安排新任务, 探究下面的内容或指导别的同学学习, 他们就会聊天, 玩游戏, 破坏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一次大赛中, 由于内容较难, 有些教师又没有把大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 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较多, 教师只好手把手地教。 在一位教师的课堂上, 我注意到整个十几分钟的上机时间, 她就指导了两位学生, 很多学生得不到教师与同学的有效指导, 学习效果不理想。 如果能充分利用“小老师”的资源, 让优生帮忙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则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在我的课堂上, 我特别注重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在上机期间, 我主要是观察学生遇到的普通问题及发现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 然后通过发“分值卡”的方式鼓励他们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帮助热情, 而且提高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表达、沟通能力还是上机操作能力, 最终实现后进生有进步, 学优生学得更好。

课堂上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 例如, 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些教师发现时间来不及了, 不能按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内容, 就压缩每个任务留给学生思考与操作的时间, 只顾牵着学生向任务奔去, 看起来确实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可这是自欺欺人, 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根本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操作的时间, 不管学生“消化吸引”了多少,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 时刻紧张着, 他们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情绪被压抑、被“绑架”, 惹得学生不愉快, 有的学生当场就叫嚷:“老师, 我还没有做完呢。 ”我想与其压缩时间不如减少任务,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所讲的内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2]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预设, 根据实际情况, 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所以, 在我们精心准备、认真执教的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不能一句“这些学生真差”了事, 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 反思我们还能改进的地方, 让学生学有所得,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孟子有云:“行有不得, 反求诸已。”我们应该本着这样的精神, 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追求理想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胡晨辉.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教育研究, 2010.11.

哲学基本问题公开课教案 篇5

2016-02-15 14:21 835次

共1课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2)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3)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2、能力目标

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对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概念、知识仍然较为抽象、深奥。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关于哲学派别的故事。

2、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立足基础,课文导读)(1)唯物主义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唯心主义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八、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请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生:(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几个方面? 生:(回答略)

师:根据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个方面可以划分为哪两个哲学派别? 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师:到底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唯物主义

问题探究一:P12(通过该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得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优缺点)(1)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 的? 如果是唯物主义,属于何种形态的唯物主义?(2)①材料一的观点认为谁是世界的本原? 在当时提出观点的时候,有没有科学依据? ②金木水火土等同于物质吗?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材料二: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认为:在人的世界里面,就是在社会中,由于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所以可以自由决定一些事情,因此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主观。那么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 的? 如果是唯物主义,属于何种形态的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但是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请问:

上述观点有哪些合理性和局限性?(通过本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结合课本的基础上,推出近代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唯心主义 问题探究三:

王阳明的《传习录》记载:

先生游南镇, 一友指山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关? ”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顔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问题1:王阳明认为“心”与“花”是什么关系?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观点是属于什么观点? 问题2:你如何评价王阳明的观点

(通过本问题的探究,概括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板书:

1、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问题探究四: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 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节选自《上帝创世说》

问题1:《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 问题2: 把上帝看作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通过本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分歧:

根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

谁决定谁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

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划分的,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五)课堂总结

九、作业布置:

(一)、选择题

1.唯心主义的两中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观念”的影 C世界统一于精神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据此回答5—7题。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6.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辨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

7.“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

8.在农业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二)、主观题

材料一:王阳明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极凶灾祥?

材料二: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1)王阳明的观点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贝克莱观点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

十、板书设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什么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十一、教学反思:

1、这节课总体上来说还可以,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和归纳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2、这节课的内容比较难,尤其是涉及到古文部分,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是一筹莫展。在上课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上课时放手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遇到很大的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学生对古文知识的不理解,说明课前预习没有做好,老师没有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好习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内容。

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着这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对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概念、知识仍然较为抽象、深奥。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三、设计思想

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绕情境和探究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开展合作探究,启迪思维,联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注意使用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言论,采用学生喜爱的漫画、flash等形式来呈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寓教于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公开课问题 篇6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视频公开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视频公开课是把课堂上的知识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借助媒体技术、传播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平台,推向社会大众的一种授课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放和共享知识,这无疑将大大加快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的进步。现在,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很重视,教育部在2012 年 2 月 15 日发布了关于开展 2012 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中将立项建设 1000 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网是“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首发平台,它是针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工程,截至2014 年 3 月,在“爱课程”网上的视频公开课已达476门,视频已超4000集,网络的普及和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决定了在信息时代发展视频公开课是必需的一项工程。

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是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应用型、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数量很少,

从国家精品课程职业网搜索精品视频课程涉及职业院校的不到20门课程,质量略显偏低且教师的知名度也不够高。如何立足于职业院校办学的特点,建设职业院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已成为实现职业院校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迫切需要。

1 建设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1)受众定位模糊。视频公开课的宗旨是要传播知识,把优质教育资源从课堂上解放出来,传送给社会大众。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受众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在视频公开课名题、内容、结构等方面都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中心,从而,对社会公众难于形成吸引力。(2)不能突现职业特点。从2001 年开始,教育部 4 号文件提出对重点建设的高校必修课程的多媒体应用百分率要求,课程信息化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近十年,我国视频公开课主要从985,211重点大学本科院校开始推广,职业院校的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主要也是向这些大学学习,但是在学习和建设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我们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只是简单地模仿建设,让我们的视频公开课很难成为精品。(3)视频制作粗糙。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制都是采用以前在精品课程申报中以记录课堂实录形式视频样片,样片的影像、声音、环境、构图、PPT 插入等环节缺乏处理,还有一些职业院校的录制室,由于机位的关系,老师必须站在固定的位置,这样,限制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画面也显单一,从而很难获得一个高质量的视频课程。(4)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缺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传统大学完全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然而,从目前的职院视频公开课内容表现上来看,只有主题式讲课,内容上很难看到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这个环节的展示。

2 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思考

结合上述出现问题的分析,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既要从受众角度出发,又要结合职业院校的资源,走具有职业特色的道路,才能改变现在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发展不畅的现状。

(1)认清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对象是公开课建设的前提。视频公开课受众对象的确定决定了我们视频公开课的选题及内容,所以受众范围的确定是公开课建设的前提。华中师范大学在 2012 年 2 月对国内新兴的“淘课”一族群体特征做了一个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大学生(含硕士、博士)和白领,参与学习视频公开课的受众中,63%的人出于个人爱好,出于升职压力和学习压力的比例明显偏少,仅占12%和 18%。所以,我们把职业院校的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应定位为20~30 岁这一年龄阶段,即需要提高职业技能技术的公众。(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基础。课程表现形式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建设视频公开课的基础。职业技术视频公开课内容应以主题式讲课为主,校外实习拍摄资料穿插为辅的表现形式。主题式讲课可以通过具体情景的描述,再通过播放校外实景资源,把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情景中,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一起互动与交流。这样系统、逻辑严密地组织教学内容,可以启发学习者思考,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发散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同时,教师放松自在的行为态度也会感染学生及观看者,拉近师生关系,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探讨、主动学习。(3)校企合作联合拍摄是职业院校建设特色视频公开课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我们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来丰富视频公开课内容,同时,通过视频公开课的宣传,也提高了企业在行业里的知名度。所以,校企合作联合拍摄视频公开课是一个能凸显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特色,且切实可行的途径。通过联合拍摄能使我们的课程内容更贴合实际,让学生和公众受众更能理论联系实际,企业中的实际操作环境能转换多媒教室单一的画面,从而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增强视频公开课的生命力,进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4)拍摄技巧是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摄制环节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画面过曝、色彩还原不准,杂音大,视频画面的拖尾等现象,因此,在摄制之前,对拍制技巧的培训是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不可忽视的环节。第一,要依据拍摄场地(课堂、大礼堂、演播室)选择设备和拍摄方式,不同的录制环境有不同的拍摄注意事项。第二,噪音的控制是教师在录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拍摄场周围应有提示的标识。第三,在着装方面,男老师最好穿西服衬衣打领带,女老师则最好选择职业套装,学生穿着则不能太随意,要干净精神。第四,课件制作要遵循协调性原则,字数不宜过多,大小适中,课件的界面要美观和谐,色彩搭配要恰当,不能过于亮丽,也不能过于暗淡。第五,在课程录制拍摄时,应比实际课程多录制一段时长,在现场拍摄阶段,制作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拍摄场地的灯光、音响、机位分布等实际情况而做后期的剪裁。最后,主讲教师要与拍摄工作人员多沟通,让拍摄人员明白主讲教师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讲教师也要向拍摄人员学习一些拍摄的技巧,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视频。

3 结语

视频公开课不仅利于扩大职业院校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缓解边远地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难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对受众的准确定位,内容上的巧构心思,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保障,还需要学校、摄制人员、企业、教师、学生多方配合,当然最主要的是职业院校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找到自己的路子, 也就是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沈丽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

[2] 教高司函[2012]11 号文件.“关于开展 2012 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Z].

[3] 关于启动 2011 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1]105 号文件).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7-21.

[4] 屠臻.浅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与制作[J].科教导刊,2012(32):56-57.

[5] 强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公开课问题 篇7

问题一:导入环节繁琐冗长, 比例失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好导入环节对于上好一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教育专家都对导入环节十分看重, 甚至认为一节公开课最能体现教师功力的地方就是导入环节。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很多公开课的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动用了许多资源, 希望开课时能够在导入环节出彩, 但有时事与愿违, 导入环节过于繁琐冗长, 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影响了整节课的进程。

例如, 我曾经在开设苏教版初中 (下册) 信息技术第8章《动画制作》中“引导线动画”一课时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 今年国庆前夕我市快速内环全线建成了。首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段关于无锡市快速内环线的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讲解, 用了5分钟) 。上周三我市首条快速内环公交正式开通。请同学们观看关于快速内环公交的影片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讲解, 用了4分钟)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条线的公交车是几路车? (学生回答, 用了2分钟) 老师做了一个模拟动画, 下面我们先来饱一下眼福, 大家请看 (播放动画, 用了2分钟) 。一节40分钟的课, 导入环节就用掉了15分钟左右。

应对策略:

1. 要树立明确的时间观念

导入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导入环节的主要任务只是创设情境, 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 短时间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因而导入环节在时间上必须加以限制, 一般3分钟左右为宜, 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导入要精心设计, 做到短小精练, 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应当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 做到少而精, 以少胜多, 以简驭繁。

2.以生为本, 有意识地运用列举比较法, 找到更简洁、更有效的导入方式

课前, 教师可通过谈话、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在课程导入时,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切不可引用学生不了解和较陌生的事物, 造成导入周期长、学生接受慢的窘况。在选用导入方法时可先将复习导入、设疑导入、对比导入、多媒体演示导入等一一列举出来, 遵循因文 (教材、教学内容) 而异、因人 (学生与教师) 而别、循情 (学情及教学时机与气氛) 而变、循需 (教学目的) 而发的原则, 按照“准”、“精”、“奇”的要求, 进行比较和打分, 找出最精炼高效的导入方法。

3.尽可能地精简所用设备的数量和涉及软件的种类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上具有新颖、生动、先进等特点。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视觉听觉上对学生更好的冲击效果, 同时也可能出于信息技术教师身份的考虑, 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 如某位教师开课时, 光导入环节就用了3款动画制作软件和2款多媒体教学演示软件, 电脑、投影仪等多种教学设备频繁切换, 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 费时费力, 效果却一般。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多媒体, 尽可能地减少对设备、软件的依赖, 能只用一个设备的, 绝不用第二个设备;能只用一个软件的, 绝不用第二个软件。这样, 一方面可以降低教学用设备、软件的出错几率, 有效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更好地进入学习的意境。

问题二:教学过程重形式, 轻实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已成为一种常态, 课堂日益生动活泼。但是某些公开课在热闹的背后, 折射出放任与浮躁的缺点。由于某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 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教学形式精彩纷呈, 有分组讨论、上台演讲、游戏比赛等, 教学气氛热烈, 但教师缺少必要的讲解和最基本的“双基”强调, 引导、激励不到位, 过于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内在感悟不多,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部分学困生被边缘化。

例如, 某公开课上进行分组探究时, 教师请一两个学生发表见解, 但其他组员有的在听, 有的在自娱自乐。课堂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 象征性地进行组内交流, 两分钟就结束, 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演示成果并发言。结果总是几个“老面孔”唱独角戏, 其他学生只充当观众和听众。探究结束后, 教师也未作深入点评。课堂看似热闹, 但这种追求形式的教学行为并不符合课改的目的。

应对策略:

1. 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研究, 高度重视双基教学

教师需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目的、意义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学生学习形式, 也并不是要减少信息技术“双基”教学的内容, 并不是不要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 而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参与信息技术实践的活动中掌握技能知识。

2.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地位、作用, 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认真撰写课后反思, 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教学活动信息量度、密度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有些公开课要求教师在指定的学校、教室上指定的课程, 面对的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学生, 教师要制定好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 提前做好准备。

3. 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防止学生“自流”, 要有指导, 有提示, 有具体要求, 有检查, 有反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注重实质,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要事先进行认真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努力防止出现学习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了陪衬和听众的现象。教师要加强学生探究过程的调控, 通过引导、帮助来促进学生参与探究, 如学生在遇到困难无法自主解决时, 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调整方向, 完成探究。通过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通过检查督促学生持续探究, 防止探究浅层化和庸俗化。

问题三:课堂结束环节草率、随意

某些公开课在结束的时候较为草率, 缺乏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一节课知识点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 知识拓展不够, 没有在最后环节留一些东西让学生思考和回味, 给人虎头蛇尾之感, 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 某教师在开设苏教版初中 (上册) 信息技术第4章第1节《数据收集与录入》一课时, 临近尾声, 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制作同学、朋友亲戚的通讯录。学生制作完成后, 教师匆匆展示了几位学生的作品, 简单做了一些点评后, 即用一句“今天我们初步认识和使用了Excel这个软件, 在今后的课程中,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知识”, 结束了课程。

应对策略:

1.提高对课堂结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俗话说:“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十分重要, 对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保持教学的完整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结束环节能贯穿新旧知识, 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开拓思路, 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和广度, 更具启发性和感染力, 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加强研究, 让结束环节更具艺术性

课堂教学的结束方式多种多样, 如归纳式 (对知识或能力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设疑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去探索) 、照应式 (与导入部分相呼应) 等,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 都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 使之与整个教学环节和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束环节不是对课文的讲析和重述, 草草收束、虎头蛇尾不可取, 画蛇添足、当断不断也不可取, 要从情境性、趣味性、归纳性、思辩性、延伸性等多方面入手, 达到课已完而趣犹存, 意未尽。

3. 认真推敲结束语, 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

有的结束语乍一听很合理, 但细细分析却会发现存在问题。如“十分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我们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执教者在不经意间把学生放在了配角的位置, 显然是不对的。因此, 我们要细细咀嚼结束语,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公开课问题 篇8

《从问题到方程》是七上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 方法上的分水岭, 是从算术模型到方程模型的首次尝试跨越, 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章学习, 不但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而且能使其认识到方程的优越性, 并体会方程的意义, 同时在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方程”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体会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问题到方程的“到”在整节课中占有突出地位,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正确的探索相应的相等关系, 渗透模型思想是本节课的主要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弄清问题背景, 分析清楚有关数量关系, 特别是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

二、学情与学法分析

1.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 初中阶段是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第一, 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积累了一些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经验, 但多数学生说不出方程的本质。

第二, 学生已会用算术模型和方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学生说不出算术算式与代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感受不到方程是更简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

第三, 尽管已会模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也没有交流、合作、质疑的意识, 不会用数学方式去思考。

2. 学法指导分析

第一, 教师提供一个合适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操作、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然后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同时给学生有充足的观察、比较和讨论的时间, 从而明确算术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感受算式模型的局限性和方程模型的优越性。

第二, 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独立学习———列方程, 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讨论方程的意义, 让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 感受方程的意义, 加强方程本质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亮点分析

1. 创设恰当的情境, 引入新课

出示教师本人近照, 让学生猜测年龄, 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渲染了课堂气氛, 再激发探究, 出示问题串: (1) 用老师的年龄减去4, 再除以3, 就等于你们大多数同学的年龄14岁。谁知道老师的年龄? (2) 再过多少年后老师的年龄是你们的年龄的3倍? (3) 再过多少年后老师的年龄能是你们的年龄的4倍吗?

学生对于第一问, 可以用算术方法得出结论, 第二问也能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结论, 但对于第三问, 要想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 学生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新课课题。

2. 展现学习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从问题到方程, 我设置了如下问题与练习结构, 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针对性, 从年龄到天平, 基于学生的基础, 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在第二次小结之前设计了学生的分组活动, 因为有了好的问题和载体, 分组活动产生了相应的价值, 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3. 选取恰当的例题

例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问题环环相扣, 目的清晰.列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堆叠, 体现了这样几个层面, 第一个问题从授课老师年龄出发, 从显而易见的天平平衡得到等式, 到寻找问题1中看不见的隐形天平得到等式, 学生必须从基本的事实道理中提炼信息, 寻找相等关系.第二个问题的侧重点是对于问题的相等关系, 方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呈现.第三个问题中含有两个相等关系, 那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相等关系, 可以构造出很多截然不同的方程.正是由于前面课本中天平情境的引入, 让学生脑中始终有一架隐形的天平, 学生都在不同的问题中寻找隐形的天平———相等关系.

4. 关注本节课课程目标

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利用数学模型让学生领会一些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最后通过解释应用力图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开课《从问题到方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反思, 揭示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亮点, 以点带面对数学方程建模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公开课问题 篇9

一、在新课导入时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才能在学习中形成“愤”“悱”状态, 才能一心专注, 乐此不疲。由此可见, 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之前引发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愉悦学生心情有积极的作用。

本节课《力的存在》的导入主要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生活情境, 再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进行的, 具体如下:

【情境之一】

多媒体画面 (一) 多媒体上展示小树被风吹后弯曲的画面。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小树被风吹弯了腰。

师:为什么会被吹弯了腰?

生2:由于风的作用, 所以小树被吹弯了腰。

多媒体画面 (二) 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挺举的画面。

师: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挺举瞬间手臂情况如何?

生3:他的手臂肌肉紧张, 用力把杠铃举起。

师:这两个画面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实在在有“力”的存在, 你还能列举生活中有力存在的例子吗?

生4:车坏了, 我们用力可以把车推到修理厂;用力踢足球, 可以把足球踢得很远。

生5:……

师:同学们例举了这么多“力”, 你们有没有想过, 这些“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有“力”作用于物体后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在巩固知识点时创设情境, 可以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 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与分类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巩固知识点时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 这对有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通过教学, 学生已感知了生活中“力”的存在;并已知要产生力, 物体和物体之间必须发生作用。为巩固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又创设了以下生活问题情景:

【情境之二】

师:通过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 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力, 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 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发生作用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相互接触呢?

生6:一定要相互接触。

生7: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师:××同学说得对,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发生作用产生力的时候, 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存在, 哪个同学能举例子来说明。

生8:苹果落地, 飞机出事故后坠地。

生9:磁体对铁的吸引。

生10:带电的塑料尺对碎纸的吸引力。

……

三、在知识点过渡时创设情境, 可以延长学生积极学习时间

脑科学研究表明, 人在注意一件事物长达2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 不管我们是否想要大脑这么做, 大脑都会自然地转移注意力。[1]也就是说:无论哪一堂课, 对学生来讲均可分别呈现积极的学习时间和消极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时段内, 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不一样的, 积极的学习时间,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学习效率高, 但高涨后会逐渐低落;消极的学习时间, 学生的注意力减弱, 学习效率低下。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段内, 积极的学习时间和消极的学习时间到底各占多长, 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调控。在知识点过渡时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可以延长学生积极的学习时间,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知识点, 一是力的概念, 二是力作用产生的效果。在教学完“力的概念”后, 课堂已过了将近25分钟, 这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始走向低落。如何进行知识点的过渡, 如何延长学生积极学习的时间?本节课是通过创设以下生活化问题情境进行的:

【情境之三】

师:我们知道, 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力,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相互接触, 也可以不接触;反过来, 接触的物体也不一定产生作用。请你看下列生活中的情境, 判断物体与物体之间有没有作用而产生力。

多媒体画面 (三) 汽车撞到树后汽车受损的画面、矿泉水瓶手用力后变形的画面、人游泳划船的画面。

生11:这几幅画中均产生了力。

师:这些力的作用, 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 并举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此时同学们学习热情又一次高涨) 。

四、在科学探究时创设情境, 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所以,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首先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探究动机和热情。动机的萌发, 热情的高涨, 跟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判断有很大关系, 如果所探究的问题对指导实践、解释生活现象有很高的价值,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发挥, 就能主动地去探究。因此, 在科学探究时创设能感染学生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尤为重要。

【情境之四】

多媒体画面 (四) 火箭点火发射神州5号航天器上天的画面。

师:谁能解释火箭为什么能够上天。

生12:是火箭喷出的气体和大地作用后产生了力, 是这个力让火箭上天的。

师:解释得很好。我们今天学了有关“力的知识”, 不知同学们能否利用家里的打气筒让可乐瓶像火箭那样飞起来。回去后请同学们去尝试一下, 看谁的飞得高, 探究的结果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中所选择的策略可以多样, 创设的主体不能仅仅限于教师, 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效果可能会更佳。

参考文献

[1]美Laura Erlauer著.黄河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 :74.

公开课问题 篇10

《置身于市场经济》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主要介绍“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教材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其实就是价值规律, 很抽象。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即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自发地调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很多老师都觉得很难讲清, 学生也觉得很难理解这部分内容。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我国的经济现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市场经济。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通过表面看本质。胡老师就很好地把市场经济理论融于问题情景中, 透过中秋月饼的商战, 让学生理解了这只“看不见的手”。

将知识转化为问题情景, 这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强调使学习者建立丰富的、复杂的、具有高度联系性的记忆表征, 从而能够自主地在自己已有的背景下学习知识, 对具体问题做出解答。因此, 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就成为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

一、“问题情景”支架化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知识建立框架, 在框架中寻找某个确定的知识支点, 它在整个概念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 以便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这样的支点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较为适宜, 它能以“激疑”为起点, 通过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化疑”, 最后导向“成趣”的目标, 点燃学生在问题情景中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渴盼, 让学生在问题中完善思维体系, 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智能结构中, 促成智慧升华。

要实现课堂有效提问, 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 设计一个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 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 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以一个中心主题贯穿整个课堂, 实现课堂的整体生成。

胡老师围绕“月饼商战”这一主题, 设计了以下问题: (1) 李师傅开月饼店致富的原因是什么? (2) 众多商家为什么争抢着生产月饼? (3) 两年后, 由于月饼店多了, 李师傅生意受到了影响, 假如你是李师傅的话你的选择是什么?李师傅的朋友老王最终亏的血本无归说明了什么? (4) 如果李师傅要继续生存于这个市场, 他应该怎么做?偷工减料行不行? (5) 如何才能使月饼在商海中“一路走好”?五个问题层层递进, 最终顺利总结出市场经济的好处和弊端。再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过渡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过渡自然流畅。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两只手”要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市场经济”等抽象概念很难直接“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即便一时产生效果, 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课堂教学中, 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教师上课行云流水, 学生听课自觉听得懂, 但检测时发现自己并不会。问题的症结在于, 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度提纯, 没有站在学生思维的立场, 即没有将自己的思维还原稚化。作为教师, 除了对教材有极高的把握外, 还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认知, 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认识应该换位思考, 不能想当然。进行课堂有效提问, 应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的角度, 根据学习程度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 要触及到理解掌握的深度, 力求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同步协调进行, 这样才有助于反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信息。

提供学习问题, 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支架”, 根据教师所给的“框架”, 学生就可以自主思考问题, 化解疑难, 学好知识, 并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很“麻烦”的问题, 当遇到较大、较难、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将这类问题进行合理拆分, 围绕一个大的主题进行层层“锁链式”的提问。通过这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提问, 一方面, 可以减少问题过大过难所导致的学生无从下手而出现思维空白期, 不利于教学展开;另一方面, 通过互相关联的提问, 再加上正确引导,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思维方法予以引导, 提高学生探究、剖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者, 通过拆分此类问题,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 更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情景”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 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 (例如教师) 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来自生活的问题, 学生更有探求的欲望。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子。把“问题情景”生活化, 就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景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去年9月12日为中秋节, 学生刚刚吃过月饼, 体验完中秋节。中秋过去还不到一周, 胡老师就用“月饼商海路”的故事, 可以使学生感到历史与社会学习的现实意义, 认识到经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因此, 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问题情景生活化既避免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又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景中加以呈现。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在新课程理念下不要只构建知识的课堂, 更要构建生活的课堂。

当一节课结束时, 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 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 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是理想的教学。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 应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 可以为以后的课埋下伏笔,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素材, 使学生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感, 不管是课前、课后, 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灵感, 使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外去。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启动大脑, 使其问题意识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教师要鼓励他们, 设法使潜在、静态的问题意识外显化、动态化。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 提高其问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公开课问题 篇11

关键词:公开课,常态课,凸现研究性,内容新颖性,课堂真实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常态课到公开课,教师们都在学校关心与课题工作的开展中努力地探索着,切合着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而我们的公开课又是常规课的拓展和延伸,丰富与升华。一节公开课往往是一个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与结晶,是师生共同进步与提高的媒介,公开课具有展示和研究的双重性质。然而一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公开课存在着问题。

案例1:

在一次乡镇听课活动中连续听了三节英语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 At Christmas (Period 1),结合学校课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展了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当前最流行的“阅读课”课型研究为主,都采用语篇教学贯穿课堂,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内容有很多的雷同,而且前阶段刚刚也听过别的学校老师上过,有点象“拿来主义”的性质,因为有位老师个人的驾御能力和个性特征并不适合这一操作环节,“表演”很难到位。

一、抓住主题,凸显研究性

其實刚才几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抓住了一点“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前提,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内容”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紧扣主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很明显有些东西拿来课堂效果很好,有些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操作。我觉得教师公开课的设计要以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以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为基础,不是感觉好的、花哨的内容拿来就适合自己,相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就听课听到一位乡镇老师的好课,她在公开课中什么花哨的形式也没有用,只是跟自己学生默契配合地使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具和教学形式,多媒体都没有,感觉自然清新、真实朴素,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和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过多地强调公开课的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凸显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意识,并彰显个性。所以教师应树立“只有平时注重教学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出属于自己的好公开课”。

案例2:

一次我上公开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8 Open Day,我刚开始自己独立备课,通过试上教研组老师听课帮我修改,又试上了一遍,感觉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很到位。正巧的是别的学校老师也上这节课,我就去听课取经,回来“移花接木”,把很多本属于自己的观点忍痛割爱删除,。结果上下来感觉还没有自己备课内容来得熟练、精彩。我校一位老师正好也要上这节课,她也是匆匆把我的资源借去,重新包装。她上完这节公开课后告诉我她课的特点就是“萝卜开会”——一盘大杂烩,没有新意。

二、独辟蹊径,选择内容新颖性

当前公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有模式化的趋势。创新往往意味着会失败。老师们喜欢开别人开过的课,采用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导致因循守旧,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创新意识不强。那位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我教案内容不相吻合,虽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课堂不是筐,什么东西往里装”。在材料猛烈堆积过程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遭受“狂轰滥炸”,丧失了理应有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公开课的反思让我坚信只有找准新颖性的内容,才更有火花迸发。我记得一位老师公开课选择了无人问津的课文语法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回避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好操作以及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这位老师大胆尝试,教学中采用语言知识化的教学方式,使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启发很大。教研室领导多次提到这一课改的成功案例,激发了英语老师对课堂语言知识教学的积极思考和激烈辩论。这位老师独辟蹊径,教学内容选择有新意,教学设计有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3:

一位老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良好的个人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漂亮的多媒体课件,跌宕起伏的教学环节,滴水不漏,尽善尽美,但是这些看似花哨却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很难被移植到常态教学中去。其中一个环节是学生说饶口令,这内容我都没看清,更没有听清,好奇的我过后就问学生:“你们提前彩排过吗?”他们毫无掩饰地说练过了。我在想:跟我一样的后进生他们会怎样想,是不是不带我玩?也许是我多虑了,但是我也真得是想参与。这节公开课上一些需要机会的孩子没有更多地参与到。除了这点我们拷贝了这位老师的课件回家上课,每位老师都说环节多来不及上,学生被漂亮的课件分散了本应属于学习的注意力,一节课下来等于没学,下节课还要重新教学。究竟怎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

三、求真务实,体现教学本色

公开课的设计与平时的教学差距太大,超出了所有学生常态下接受知识的宽度。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教师不能是演绎现成的“教案剧本”。我们说要多么训练有素的学生才有这样的学习密度,而老师每天要是这样备课、上课该有多累。公开课中的学生是不是每人都象热闹的课堂表现一样,学得到位、扎实。相比常态课,是不是真得优势明显呢?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现在的公开课不够公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真实的课应该更多地还原课堂的本色。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操作相结合,真实的课是应该有缺憾的,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唯有真实,课堂教学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琳等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3、《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第7期

话说公开课 篇12

然而,公开课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但凡能站在教坛上面给学生授课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具备了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技巧、熟悉课堂教学艺术的人,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观摩、研究了不少名师上的公开课,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毕业后基本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但毕竟是新手上路,在深入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还会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定有一定的启发。这时候“能上好一节公开课”,对新上岗的教师而言,是必需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其教学风格形成以后,外在的影响起不了多少作用,再去听公开课,尽管别人上得如何的好,对其而言也仅仅是觉得好而已,潜意识里很难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还不是依然故我地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时候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公开课都已经成了一种形式而存在了,对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老教师上公开课,无非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而已,而老教师所谓的“评课”,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说穿了,无非是一些掩耳盗铃式的理论而已。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提升还是折磨?》一文所述,有教师说公开课“是一种秀课,实用性值得反思,是理论上的成功,设计了每个环节,实际上课很难这样的。”有教师说:“上好一节课也许不难,但上好每节课是很难的。”有教师更为直接地说公开课是“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也认为:“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赛课如此,平常公开课何尝不是这样呢?以此观之,一些学校想借助公开课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只是徒劳无益的口号罢了,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顶多只是作为学校相关领导写总结的材料。

既然公开课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么公开课能提高教学成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 大多数的公开课,几乎都是表演课,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问题答案的预设等,教师都已经事先安排给学生了,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提问和回答就行了。这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所选的黄蓓佳小说《心声》中已有揭露:区教育局在程老师的班组织公开课教学,事先程老师安排六个同学读课文,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说,“上课时,我说‘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你们就举手。一个一个按顺序来。”小说中的程老师是这样,而现实中曾经上过公开课的老师,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呢?对此,每一位教师心里自然也都会明白。像这样事先做了“彩排” 再上的公开课,学生其实没有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预设答案,机械地接受,这会提高教学成绩吗?其次,就听课教师而言,受学生的素质以及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情景氛围和师生心理关系作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运用公开课中学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就算这种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成绩,但是教师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这对于提高教学成绩的说法,岂非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美好梦想?

由此观之,就目前的公开课教学生态来看,公开课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但对于大多数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而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的说法,从学校实际的考查效果来看,毫不讳言,这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诚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曾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所说:“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陶西平先生说的虽然是公开课比赛,而批评的,实质仍然是公开课教学。

不仅如此,公开课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几乎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都把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种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观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前师生共同“彩排”,公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大多把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身历老师如此这般的“言传身教”,学生亦步亦趋,“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能够形成吗?且看学生抄袭作业成风、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种种蒙骗家长、欺骗老师的行为,很难说与公开课的教学没有一点关系吧。社会上有的人指责老师“把孩子教坏了”, 虽然说这是一句不无偏颇的话,最起码凭良心说教师绝不是有意为之,但像公开课一类与学生一起“造假”的教学行为,无形中确实是“把孩子教坏了”,能不引起我们警觉吗?

二、助长教师的形式主义取向

任何人都有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取向,这种心理取向,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就是要尽力上好一节公开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有成功感,活得有尊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教师在备课时就不惜弄虚作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就已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应对准备。 这些,从教师的情感需求来看,我们都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 但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来看,教师既然能公然在学生面前作假,那么可以想见,在其他教学工作中,是否会尽职尽责呢?只追求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必将贻害无穷。比如,教师上课只管“教”而不管“学”,抱着“爱听就听,不听拉倒”的态度来上课,只要学生不在课堂上胡闹就行。把“教”与“学”师生联为一体的工作,纯粹当作教师一个人的任务来对待。而对其他的工作,比如作业的批改、教案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无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这当然不能说完全是由上公开课所造成,但与上公开课的做法,却是一脉相承的。

三、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必定要提前几天做准备。比如研读课文,吃透教材,背熟教案,查资料、做教具,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乃至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如果要反复试教,所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的全部精力都已经放在公开课上,对其教学进度和正常上课,势必会造成影响。譬如,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文所披露的,作者为了在一次公开课比赛中取得佳绩,“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奋战了将近一个学期。”可见,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是何其的巨大。如此巨大的“公开课训练工程”,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吗?公开课比赛是这样,平时上的公开课也还是这样,只不过程度和规模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常听说的“炒冷饭”式的公开课,教师之前反复上了多次,这样的公开课实在是占据了太多正常的上课时间,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很让学生讨厌,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对学生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来上公开课,教师上的是日常课,与公开课有本质上的不同。

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公开课对于那些胆大、善于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来说, 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胆子较小而又不善于表演的教师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然而胆子大、善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教师还是属于“不善于表演” 这一类。但不论是谁,他们面对公开课的压力,表现出的紧张、 焦虑和担忧,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紧张得夜不成眠,整日神思恍惚,食不甘味,为了在公开课中不丢人现眼,几乎豁出去了。如一位刚刚结束公开课比赛的老师,在博客上心有余悸地说:“赛课累惨了我,到现在脸色还灰暗着。”且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上公开课前夜的情况的:“周三晚上,我独自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加班到半次日2点,终于勉强做好课件。夜太深只能在办公室睡了,我躺在躺椅上心凉凉的。也不敢入睡,倒不是怕小偷啥的,是担心自己这周已经两夜没睡,怕心脏不好的我累死过去。眯着两眼混混沌沌一直熬到凌晨5点方敢入睡,早晨6点多就起来继续修改课件,忙了一上午,吃了几口饭中午就去比赛了”。又如上文《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是这样描绘公开课比赛前后的自己:“从前的我,开朗活泼,天天乐呵呵;而现在,我表情麻木,眼窝深陷。”公开课对教师造成的身心伤害,由此可见一斑。从此点上来说,公开课不是对老师的提升,而是对老师的折磨。

五、偏重于过程而忽略了结果

公开课与日常课是有区别的,公开课是预先准备好的课。 一般而言,教师上公开课前不管如何精心构想,无非是希望造就某种课堂效应,得到听课者的青睐;或为了追求某种新奇, 博得好评;或为了演绎某种教学理念,展示教学能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笔者多年来的听课经历,发现以后者为最。 上课老师按照其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修为来精心组织公开课,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上得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大众化公开课,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开课落进了某种程式化的窠臼中。但不管上课者的目的如何,都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把课上得生动精彩。为了把课上得生动精彩, 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要在上课过程中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为了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胸有成竹”。如此一来,教学过程确实是热热闹闹、生动精彩了,但结果呢?可想而知,学生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仅是上了一节 “快乐”的公开课。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或技能的获得,必要经过多次不断的重复。而每次重复,都是经历一个“学习—思考—感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沉潜其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知识或技能才会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像这样热热闹闹浮于表象的公开课教学结果,真如上面陶西平先生所说的,确实是“耽误了一批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在行为上误导了学生,而且在学习上,使学生容易趋向于浅尝辄止的态度。

上一篇:微观建设下一篇:粪污处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