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现代化

2024-10-22

卫生现代化(共8篇)

卫生现代化 篇1

近代的中国城市没有专职管理卫生的市政机关, 城市内也缺少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广大市民向来没有公共卫生的观念, 一些中国传统落后的卫生习俗普遍存在于其日常生活之中。1902年警察创办后, 即担负起卫生管理的职能, 并从建立公共卫生设施、制定卫生法规、实施卫生防疫等方面入手, 开展城市的卫生现代化工作。本文拟以天津警察为例, 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析, 以揭示警察在近代中国城市卫生现代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天津警察的卫生管理机构

天津警察于1902年8月从八国联军手中接管天津后, 一方面加强维护社会治安的功能, 一方面开始对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现代化的改良。民国初期至抗战前期, 天津警察机构迭有变更, 其部门也不断变化。1913年成立的天津警察厅内部设警务、行政、司法、卫生、工程等五科, 其中的卫生科掌管天津城厢的卫生事务。1928年天津改为特别市, 天津警察厅也随之改为天津特别市公安局, 原警察机构也进行了改组, 其内的卫生科、屠宰场划归新成立的天津特别市卫生局, 但警察局内部第一科内仍保留了清洁股, 负责街道的清洁卫生工作。1938年, 伪天津特别市公署警察局成立, 内部机构为一室一处五科, 掌管卫生事务的科室为家畜防疫科。1942年11月, 伪市公署卫生局撤销, 所属清洁队划归警察局。1944年3月, 家畜防疫和屠宰科划归伪天津市卫生防疫处。抗战胜利后, 天津市警察局接收日伪警察局, 其内管理卫生的主要部门为天津警察清洁队, 负责全市马路清洁卫生事务, “设队长1名, 队副1名……下设15个清洁分队……办理辖区内街道清洁卫生各项事务”[1]228。

二、天津警察主要的卫生现代化工作

近代的天津, 广大市民向来没有公共卫生的观念, 一些中国传统落后的卫生习俗普遍存在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些落后的习俗集中表现为随意抛掷秽物、倾泼秽水, 尤其是“人们在街上或公共场所习惯于随处便溺”[2]20。20世纪初,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卫生状况日益恶化。为推进卫生现代化, 帮助人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近代的天津警察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立法定制, 即制定发布法律法规、章程、命令、布告等, 内容包括清洁、保健、防疫、化验、戒烟等。天津警察自启动卫生现代化工作以来, 天津警察当局对立法工作特别重视, 并把其予以卫生现代化工作之首。因此, 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 天津警察当局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卫生法规为1905年颁布的《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 其内违警罪中有关卫生的条目有“私行售买吗啡针者, 医药不精骗人钱财者……贩卖不熟菜品及腐烂饮食物者, 患传染瘟疫匿不呈报者, ……拉运白灰未曾遮盖者”[3]74等。1928年1月12日, 天津警察发布布告“各住户商民, 应一律遵守定章, 向垃圾箱内暨本股指定地点倾倒 (垃圾) , 勿得再行任意。兹又据各督查员报告, 各街巷门首时有小孩便溺情事, 不但观瞻不雅, 与公共卫生尤多妨碍。自经此次布告后, 倘再有以上情形, 及妨碍卫生者, 定按照罚则呈请办理”[4]。

2.卫生防疫。第一, 人员的防疫。由于近代天津卫生条件的落后, 每逢春秋季节, 天津市内往往会发生天花、百日咳等时疫, 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改变这种状况, 天津警察采取许多措施来预防时疫。每逢时疫易发时节, 警察都会组织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预防工作。预防接种。1918年3月19日, “天津警察厅厅长杨敬林, 以迩来时设流行, 天花最易发生, 惟恐各处窝铺灾民、幼童, 患染是症, 日昨派员会同防疫处医士, 前往各窝铺查验, 凡有未种痘之幼童, 一律令其种痘云”[5]。杀灭蝇、蚊、鼠等传染病媒介。1918年3月20日, 天津警察厅厅长“饬令居民一律捉鼠, 以防疫病, 凡有捉鼠送区者, 每个给一铜元之代价, 以示鼓励, 而杜隐患云”[5]。实施消毒工作。1922年3月27日, 为杀灭病毒, 天津警察厅“置备药粉、药水、石灰、臭油, 发交各区派警分配倾洒, 以期预防外, 合亟布告诸色人等, 一体遵照”[6]。第二, 犬类防疫。为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及蔓延,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天津警察当局对犬类的管理极其重视, 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其工作流程具体分为: (1) 注册。1938年, 天津伪警察局制定的《犬类取缔规则》规定, 凡天津居民畜有犬只, 必须向警察局注册登记并领犬牌, 每年度更换一次。 (2) 注射疫苗。1938年7月, 天津伪警察局家畜防疫科抽调技师等八人, 自7月6日至14日, 对所辖管区的1103头家犬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注射。 (3) 捕杀。1938年, 天津伪警察局捕杀野犬、疯狗及疑似狂犬病之犬387只。

3.街道清洁。1906年, 天津工程局划归巡警总局治下, 从此警察开始负责街道、桥梁及沟渠等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洁工作。为保持街道清洁, 天津警察一方面在市内修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公共卫生设施, 一方面清扫、移除大量秽土、垃圾, “1948年6月至9月, 累计清扫街巷14127条, 清除秽土94715方。生产垃圾最多的冬季, 每日约清扫3100方”[1]252。

三、天津警察实施卫生现代化的特点

作为维护治安的警察机关实施卫生现代化工作, 自有其独特的特点,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机构逐渐脱离警察机关。天津城市卫生现代化启动之始, 作为卫生事务的主管机关, 巡警总局全面管理天津市的卫生事务, 包括清洁、保健、防疫、医生的营业注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等。但是, 随着天津警务的扩充和发展, 其下属的卫生机构却不断脱离警务系统。1910年, 天津南、北段巡警总局合并为直隶巡警道, 其下设探访局、捐务局、工程局、卫生局等机构。1913年, 根据袁世凯下发的地方警察厅组织令, 直隶全省警务公所改组为天津警察厅, 内部设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卫生科等机构。1928年北伐胜利后, 天津警察机构改组, 卫生科划归卫生局, 屠宰场划归财政局。1945年10月以后, 天津警察内部机构则只剩下清洁队。以上可看出, 警察机关下属的卫生局、卫生科先后从警务系统中脱离, 至解放前, 警务系统中的卫生部门仅剩下清扫街道的清洁队。

2.管理卫生工作形式的转变, 即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遥控”管理、协助管理。虽然卫生机构逐渐与警政分离, 但是警察管理卫生的权限并未削减, 只是形式上由直接负责转变为“遥控”管理、协助管理。1913年, 天津警察厅内设置卫生科, 负责天津市内的各项卫生事务, 如清洁、保健、防疫等, 1928年, 天津市卫生局成立, 警察机构内部的卫生科、清洁队等部门先后移归卫生局, 此后, 具体的卫生业务工作, 已不需警察直接来做。

3.收取卫生管理费用, 卫生管理费主要有清洁卫生费、屠宰管理费、妓馆卫生查验费等。1927年9月开始征收清洁卫生费, 征收分为三种类型:住房、商铺、机关单位等, 其中住房征收标准为:“住特别楼房者为甲等, 每月2元;住普通楼房者为乙等。每月1元;住高大瓦房者为丙等, 每月0.6元;住四合瓦房者为丁等, 每月0.4元;住三合瓦房者为戊等, 每月0.3元。”商号收费标准为:“5万元以上资本者为一等, 每月2元;1万元以上资本者为二等, 每月1.5元;5000元以上资本者为三等, 每月1元。”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单位征收标准为:“百人以下者, 每月1.5元;百人以上至5百人以下者, 每月2元;5百人以上者, 每增百人增收1元。”[1]152警察收取的上述卫生管理费用, 一部分用于购置、维修清扫卫生的设备, 一部分用于办公费用, 其他部分用于补助警饷。

以上可看出, 卫生机构从警察机关中剥离使警察的治安功能更加专业化, 收费说明卫生管理工作还未规范化, 现代化的财政制度当时还未建立, 警察的一部分薪饷还需靠收费来维持。警察由直接管理卫生事务到督导卫生工作, 说明警察的社会控制并未削弱, 只是从具体工作中抽身出来, 转换为从整体上掌控公共卫生安全。

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临近京师的政治优势, 迅速向现代化方向演进。此时, 由于历史的机缘而于天津最早建立的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天津巡警局, 作为一种历史的过渡, 不得不担负起城市卫生现代化的责任。

20世纪初, 天津居民的日常卫生生活习惯还处于传统落后的状态, 现代的公共卫生观念还无从知晓,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 天津警察卫生现代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近代的卫生观念、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以种种方式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因此, 天津警察自启动城市卫生现代化后, 一方面进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如建立公共厕所、垃圾站、垃圾箱, 修造桥梁, 整修街道、沟渠, 另一方面通过卫生立法, 来规束人们的卫生行为, 培育人们的现代公共卫生观念和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这种意义来讲, 天津警察在天津市卫生现代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1902年中国警察创办后, 从建立公共卫生设施、制定卫生法规、实施卫生防疫等方面入手, 开展城市的卫生现代化工作。本文拟以天津为例, 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析, 以揭示警察在近代中国城市卫生现代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警察,卫生,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凤岐.天津通志·公安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2]倪瑞英.八国联军占领实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吴逢源.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M].1907.

[4]益世报, 1928-1-12.

[5]益世报, 1918-3-20.

[6]益世报, 1922-4-8.

卫生现代化 篇2

活动方案

为深入推进“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深化自治区“现代文化促进周”、自治州“现代文化促进月”活动,根据县委、人民政府关于《奇台县开展“现代文化促进月”活动方案》的精神,现结合卫生院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和州党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和文化强州战略,培育和弘扬新疆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第三十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突出卫生

行业特色,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代文化引领实践活动,打牢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为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二、活动安排

(一)做好“现代文化促进月”安排部署工作。按照县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卫生工作实际,对开展此项活动进行详细部署和安排。各科室要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二)开展现代文化教育。5月份结合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支部学习计划,组织以“四大宣传教育”(“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科学跨域、富民强州”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新疆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使干部职工了解全州各方面取得的辉煌业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舞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卫生事业的建设中来,全面推进卫生院各项工作持续发展,推进奇台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利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汇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医德标兵”、“十佳护士”、“优秀护士”评比表彰活。参加5月8日卫生系统将在犁铧尖广场举办《奇台县卫生系统“关爱生命、服务人民群众,创先争优,争做卫生先锋”庆祝5.12国际护士节100周年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

(五)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并通过举办读书体会座谈会、读书征文等形式,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培养读书习惯,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文化素质;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现代文化促进月”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六)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和命名活动,组织召开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认真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各项活动。

卫生院要在各族干部职工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进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六史”教育,增进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力量,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由下而上,层层推荐选拔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广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形成人人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氛围;全力做好少数民族乡村帮扶工作,积极开展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等活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七)开展义诊咨询送健康活动。一是以“学习雷锋精神 弘扬志愿文化”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二是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以结合“三救”(救灾、救助、救护)和“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工作。宣传乙型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母婴保健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献血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三是结合“5.12”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初级救护理论知识和救护技能(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操作)为主,通过现场技能救护培训及应急救护现场模拟演练,开展生动活泼的自救互救技能演练活动,使广大群众能掌握自我保护、自救、互救技能操作,疾病防治;四是新闻体进行现场采访,利用电视台、广播、开展以慈善博爱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宣传活动。

(八)开展学习宣传典型活动。要挖掘典型,树立模范,利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于党、忠于祖国,思想素质过硬,热爱本职工作,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民族团结成绩突出的树立出来,进行表彰。

(九)开展文化品牌建设。结合卫生院行业特点,着力打造行业文化品牌,塑造行业精神,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三亮三创三评”为抓手,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文明岗”等已经形成的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相结合,努力打造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品牌。在各科室广泛深入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卫生院“现代文化促进月”活动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 强 卫生院、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闫金成 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马永仁 防保科科长

呼尔马乃 门诊主任

董 娜 公卫科科长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开展“现代文化促进月”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层层明确责任,事事抓好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精心组织,踊跃参与。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不走过场,除组织好本单位的活动外,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和配合好卫生局组织开展的各种“现代文化促进月”活动。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医院楼宇电视、宣传栏、板报、院刊、横幅、LE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

卫生现代化 篇3

一、统计数据的性质

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工错误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各类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帐,包括人事、财务、仪器

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资料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二、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医疗效益的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年、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定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管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3点建议。

1.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

2.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认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

现代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 篇4

关键词:现代,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与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农村环境中的污染因素逐年增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指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通过环保专项资金引导, 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高潮,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优化农村环境面貌, 落实各级财政配套资金,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连片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现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情况

近年来, 在财政部、环保部关心指导下, 扎实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正有序推进, 充分发挥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的引导效应, 认真贯彻中央“以奖促治”政策。按照部省协议要求, 着力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有效落实各级财政配套资金, 精心组织, 全力推动, 连片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扩大连片整治范同, 以综合整治为核心,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 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着力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探索出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符合实际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路子, 使得农村环境管理得到创新。初步形成了“点上出精品、片上促提升、面上抓推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格局。但是, 现代农村卫生管理工作想要从传统模式向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构建一套适合信息管理及生产运行的自动化、精确化、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2 关于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进一步建议

为了使现代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打造村容整洁、村情浓郁、村品独特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应着重改善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做好项日设计, 科学制定整治计划, 使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侧重建设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相互适应。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示范创建等其他环影作相衔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发挥资金示范效应。

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模式, 实现多元投入, 带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科学编制整治计划, 令现代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达到整合资金、共同聚焦、互惠共赢。制定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技术设计规范。开展培训, 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村庄结合起来, 对各示范区整治计划逐一评审论证, 按照“同步编制计划、同步考核验收”的思路统筹安排和扎实整治, 督促各示范区按照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足额落实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2.2 狠抓体制机制, 切实保障长效管理

把连片整治示范试点作为整治的重点, 印发计划编制大纲, 以点带片提高村庄环境整治水平。国家和省级连片整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签订目标责任书, 明确项目建设内容, 并根据村庄自然要业基础、经济条件、人文历史研究制定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 实施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精心设计, 科学制定整治计划和资金配套额度, 狠抓体制机制, 切实保障长效管理。按照财政资金“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与基础设施长效管理办法, 落实责任单位, 产生具有约束力的目标任务。

2.3 做好项目设计, 科学制定整治计划

完善投入运行模式、人员队伍、资金来源、考核奖惩等各项关键措施, 努力实现多元投入, 继续加强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机制, 充分发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 推广“五方挂钩”集资模式。鼓励环保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建设和长效管理, 有关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实行“部门挂钩”, 引导环保产业长足发展。农村环境设施建成后, 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设施的后期运行维护管理, 着力规范资金使用。

2.4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既是保障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 发挥效益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的基层环保机构队伍建设与环境卫生建设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连片整治示范片区所在乡镇全部设置, 让广大村民共享文明建设成果。切实保障长效管理, 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接受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监督,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发挥决算和资金审计工作的作用, 加强农村污染防治设施长效运行管理, 真正把连片整治设施管好。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对于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针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发展趋势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意见, 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 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出成效、上水平。根据各地农村的环境监测数据, 提升品质和开发效率;提高农村卫生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现对农村污染防治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制度的智能化控制。积极探索开展规范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 为现代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层次、推动现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出成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明交.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打造美丽乡村.环卫科技网, 2014.

卫生现代化 篇5

A型题

1.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酚苄明

C.甲氧明

D.美加明(美卡拉明)

E.利血平

2.普萘洛尔抗甲状腺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阻断β受体

C.抑制5-脱碘酶,减少T3生成 D.B十C

E.以上都不是

3.普萘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B.扩张冠脉

C.降低心脏前负荷

D.降低左室壁张力

E.以上都不是

4.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可选用:

A.β受体阻断剂

B.α受体阻断剂

C.α受体激动剂

D.β受体激动剂

E.以上均不行

5.下述何药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A.肾上腺素

B.普萘洛尔

C.酚苄明

D.酚妥拉明

E.甲氧明

6.下面哪种情况禁用β受体阻断药?

A.心绞痛

B.快速型心律失常

C.高血压

D.房室传导阻滞

E.甲状腺功能亢进

7.用普萘洛尔后,由于阻断了突触前膜上的β受体,可引起:

A.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

C.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无变化

D.心率增加

E.外周血管收缩

B型题

A.支气管哮喘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重症肌无力

D.青光眼

E.溃疡病

8.肾上腺素禁用于:

9.普萘洛尔禁用于:

10.琥珀胆碱禁用于:

11.加拉碘铵禁用于:

12.新斯的明禁用于:

13.阿托品禁用于:

A.αl受体阻断药

B.α1受体激动药

C.M受体阻断药

D.β1受体激动药

E.β1受体阻断药

14.丙胺太林属于:

15.甲氧明属于:

16.哌唑嗪属于:

17.多巴酚丁胺属于:

18.阿替洛尔属于:

A.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两者均用

D.两者均不用

19.新斯的明可用于治疗:

20.毒扁豆碱可用于治疗:

21.普萘洛尔可用于治疗:

22.吡斯的明可用于治疗:

A.直接激动受体

B.促进递质释放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3.匹鲁卡品的作用机制:

24.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是:

25.毒扁豆碱缩瞳的作用机制是:

26.间羟胺的升压作用机制是:

27.酚妥拉明兴奋心脏的作用机制是:

28.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29.阿托品散瞳和调节麻痹的作用机制是:

K型题

30.可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有:

(1)普萘洛尔

(2)阿托品

(3)毒毛花苷K

(4)异丙肾上腺素

31.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是:

(1)氯丙嗪

(2)普萘洛尔

(3)酚妥拉明

(4)阿拉明

32.普萘洛尔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是:

(1)促进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2)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

(3)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

(4)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33.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有:

(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休克

(3)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外漏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4)以上都不行

34.应用β受体阻断剂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1)久用不可突然停药

(2)支气管哮喘忌用或慎用

(3)心脏传导阻滞者忌用

(4)高血压者忌用

35.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断药是:

(1)阿替洛尔

(2)噻吗洛尔

(3)美托洛尔

(4)普萘洛尔

36.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的降压机制是:

(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作用

(2)神经节阻断作用

(3)α1受体阻断作用

(4)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断作用

37.因含季铵基团而口服吸收少的药物有:

(1)普鲁本辛(溴丙胺太林)

(2)筒箭毒碱

(3)新斯的明

(4)普萘洛尔

X型题

38.酚妥拉明的临床应用有:

A.抗休克

B.难治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衰

C.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D.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外漏

E.嗜铬细胞瘤诊断

39.酚妥拉明的不良反应有:

A.低血压

B.腹痛、腹泻及诱发溃疡病

C.静脉注射可诱发心律失常和心绞痛

D.变态反应

E.低血糖

40.促进胃肠平滑肌兴奋、胃酸分泌增加的药物有:

A.可乐定

B.酚苄明

C.酚妥拉明

D.妥拉唑啉

E.利血平

41.普萘洛尔的临床用途有:

A.抗心律失常

B.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C.抗心绞痛

D.抗高血压

E.治疗偏头痛

42.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有:

A.醋丁洛尔

B.纳多洛尔

C.美托洛尔

D.阿替洛尔

E.吲哚洛尔

43.关于拉贝洛尔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

B.阻断β受体作用强于阻断α受体作用

C.阻断β1受体作用强于阻断β2受体作用

D.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E.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病

44.普萘洛尔具有下述哪些作用?

A.β

1、β2受体阻断作用

B.膜稳定作用

C.内在拟交感活性

D.扩张冠状动脉

E.抗血小板聚集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B 6.D 7.A 8.B 9.A 10.D

11.C 12.A 13.D 14.C 15.B 16.A 17.D 18.E 19.C 20.D

21.B 22.A 23.A 24.C 25.D 26.C 27.B 28.D 29.D 30.C

31.B 32.D 33.A 34.A 35.B 36.B 37.A

卫生现代化 篇6

卫生服务公平性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卫生服务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是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前提。如何使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的领域、人群、项目中分配, 从而实现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仍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 要充分优化整合配置现有卫生资源, 新增卫生资源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资源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2013年4月, 国家发改委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 要求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江苏省位于长三角, 属经济发达省份。改革开放30年来, 江苏省卫生资源总量、卫生机构数、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综合医院医生人均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及实际病床使用率都呈上升趋势。但是,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卫生资源结构发展也有差异。在此背景下, 研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尤其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对推动江苏省及全国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置主体、筹资公平性和城乡差距等理论化层面的分析。在配置主体方面, 彭志丽等提出加强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 以发挥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 实现卫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筹资公平性方面, 毛瑛等调查后认为, 经济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 医疗卫生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越大, 表明卫生筹资公平性差。在城乡差异方面, 陈浩、周绿林等运用泰尔指数拓展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30省份的卫生不均等及其演变的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卫生不均等既存在着卫生物力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不平等特征, 同时还表现为城乡、不同地区的多维外部结构不平等。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 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2012年的《江苏省卫生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种基本研究方法来测量江苏省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医生及护士人员数分别对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公平性。

1.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1907年由美国统计学家Max Otto Lorenz提出, 常用于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具体指的是, 在一个总体 (国家、地区) 内, 以“最贫穷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2. 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常用来形象地说明问题, 它不可能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表示收入差异的总体水平, 国际通用的衡量这种水平的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从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的, 用以测定洛伦兹曲线背离完全均等状况的程度。现实生活中, 基尼系数总是介于0和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小, 表明收入分配越趋于均等。基尼系数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式中, n表示区域数 (或总人口被分成的组数) , i=1, …, n表示第i个区域 (或被分成的第i组) ;mi表示区域i (第i组) 的人均收入;wi表示区域i (或第i组) 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Σwi=1, 式 (1) 中的变量需按人均收入mi升序排列后再进行计算。

三、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一) 人口、卫生资源分布情况

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 2011年年末总人口为7611.44万人, 总面积为101684平方公里;拥有卫生机构31680个, 床位296390张, 医生134683人, 护士135602人。

(二)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Gini系数的分解可以通过Excel表上作业法来完成, 分解步骤如下。

第一步, 计算江苏省卫生机构的Gini系数。把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人口、卫生机构数放一起, 按照各地区的卫生机构数的升序排列, 按公式 (1) 得江苏省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Gtot, 即

第二步, 按照Excel表上作业法得到江苏省按人口计算的卫生机构Gini系数 (表1) 。在Excel数据表中先按卫生机构数升序排列, 再计算其他列。其中, pi为各地级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mi为各地级市的卫生机构数;pimi表示人口份额乘以卫生机构数, 和为江苏省人均卫生机构数;si为各地级市的人均卫生机构数占江苏省人均卫生机构数的份额, 即si=pimi/Σpimi;Qi是累计卫生机构份额, 其值最后为1;Pi (2Qi-Si) 为公式 (4) 和式的每一项, 合计为1-Gtot, 由此可得

Gtot=1-0.8068=0.1932

第三步, 用同样计算方法得到卫生机构、床位、医生、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932、0.2155、0.2161、0.2355。

(三) 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按照相同的计算方法, 综合得到卫生机构、床位、医生、护士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为按0.1784、0, 2192、0.2209、0.2338。总体来看, 无论是按人口还是按地理分布, 基尼系数都处于0.3以下, 表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平均, 其中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无论是按人口还是地理分布均小于0.2, 处于绝对平均的状态。由此可见,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理想。

(四) 苏南地区与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对比分析

苏南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其在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上是否会优于江苏省呢?本文运用同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做了测算并且与江苏省做了对比, 见表2。

四、结论与建议

(一) 讨论与结论

本文基于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卫生资源数据, 分析了江苏省总的区域按人口分布及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 结果显示不管是按人口分布, 还是按地理面积分布, 基尼系数均在0.3以下, 并且卫生机构和护士按照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优于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 但总体相差不大。这表明, 随着江苏省对卫生服务可及性问题的重视及财政投入的增加, 卫生资源在总量上已经基本与人口和面积相匹配。

在各类卫生资源配置中, 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小于医生的基尼系数, 医生的基尼系数小于床位的基尼系数, 床位的基尼系数小于护士的基尼系数。也就是说, 卫生机构配置的公平性最好, 护士配置的公平性最差。造成护士配置公平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编配不合理。我国一直沿用1978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 床护比1∶0.4, 而目前国外医院的床护比美国为1∶1.6, 法国为1∶1.2, 日本为1∶0.9~1∶1.2。可见我国护理人力配置参考标准与国外同行业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在江苏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苏南地区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 发现江苏省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总体优于苏南地区;床位、医生和护士的基尼系数, 无论是按人口还是地理面积分布, 都是苏南地区优于江苏省的总体水平 (见表2)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规划相对科学合理, 以常住人口为基准配置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 改变了以往因为按户籍人口统计的千人口床位没有反映出真实医疗需求状况的情形, 按照现在这种方法进行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的配置能真实地反映群众卫生服务需求, 使人员的配置更加合理。

以上表明,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卫生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对卫生人力、物力的投入, 使卫生资源在总量上已经与人口和面积相匹配, 这是江苏省卫生事业持续发展中十分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 通过对苏南地区的分析表明, 苏南地区无论在经济还是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面都是整个江苏省中的佼佼者, 其发展模式对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作为省中的佼佼者, 苏南地区的发展模式对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二) 建议

1. 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取得如此良好的结果与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 要坚持卫生领域政府主导, 深化财政体制的改革, 建立卫生筹资、监督和评价机制, 提高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增强市、镇两级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2. 提高卫生资源在不同区域配置的公平性

研究结果显示, 苏南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优于江苏省总体水平, 因此苏北地区要借鉴苏南发展模式中的长处, 优化配置现有卫生资源, 先从宏观上考虑卫生服务的整体架构, 再根据现有卫生状况、机构辐射能力和居民的健康需求等情况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3.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对社会资本的投入要进行分类引导, 将追求回报的资金引入到盈利性医院;将公益目的为主的资金 (社会捐赠、福利彩票收入、慈善基金等) 引入到非盈利性医院, 以缓解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

4. 提高护士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护士的基尼系数不论从人口还是地理面积分布上看都是所有测量数据中最高的, 显示出护士资源的配置还有待提高。2011年江苏省的实际医护比例为1:1.01, 而合理的医护比例应为1:2, 因此要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 并且注意护理人员在城乡之间配置的合理性。

5. 区别对待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根据苏南地区城镇建设现况, 积极探索创新,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例如, 苏州在距区域中心医院交通距离较远的情况下, 对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常住人口在10万以上的较大规模中心镇, 考虑设立综合医院;对服务人口数量较大的社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医院。对人口10万人以下的建制乡镇, 要加强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建设, 并在基本药物上予以补充、完善。

6. 合理规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应纳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具体实施时应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防止出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摘要:文章采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等研究方法, 从人口和地理分布的角度对苏南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江苏省的卫生资源 (床位数、卫生机构数、医生及护士人员数) 的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无论从人口分布还是地区分布方面, 江苏省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都十分良好, 处于比较公平的状态, 其中苏南地区的公平性略优于江苏省的总体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文章提出合理规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Lorenz曲线,Gini系数

参考文献

[1]孙燕铭.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政府责任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6 (06) .

[2]彭志丽, 何洁仪.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的重难点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9) .

[3]毛瑛, 张仁吉, 王美娟, 等.卫生筹资公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B市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11) .

[4]陈浩, 周绿林.中国公共卫生不均等的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

[5]张晓燕, 梁倩君.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总和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0 (02) .

[6]常双超, 龚开珍.运用基尼系数法测量某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01) .

[7]Lambert P J, Decoster A.The Gini Coefficient Reveals More[J].Metron, 2005 (03) .

[8]Yao S J.On the decomposition of Gini coefficients by population class and income source:A spreed sheet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J].Applied Economics, 1999 (31) .

[9]冯思佳, 许小兰, 翁淳光, 等.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公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17) .

卫生现代化 篇7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是教育事业的执行者、主导者, 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1 江苏省卫生类高职院校现代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缺乏为卫生类院校教育用户量身定做的信息化产品与方案。多数信息化厂商专注于理工类高校的管理及教学模式, 而缺乏对卫生类高职院校的熟悉与研究。设计出的软件不符合卫生类院校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 不适合学校应用。少数能做系统集成的厂商又不能或不愿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培训, 使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应用无法深入。

(2) 缺乏专业的IT咨询顾问和系统的师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教师本身都不了解信息化的本质、内容、目的, 那么信息化建设表面很热闹, 但实际却没有内容, 信息化也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益。

(3) 服务问题。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遇到的服务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厂商由于自身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 没有能力为学校提供量身定做的整体方案, 仅提供标准化理论培训, 无法长期专注某个高校的实际需求, 进行实践技能培训, 以至于设备搭建好了, 却不知道怎么应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厂商对服务重视不够, 另一方面, 服务作为商品还不太容易被学校所接受, 使得厂商所赚取的利润无法支撑服务费用。

(4) 教师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江苏省多数卫生类高职院校均由中专升格而来, 真正具备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一些教师由于年龄问题, 俱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神秘感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障碍, 阻碍了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就是讲黑板板书转化为PPT电子文稿, 使用计算机及投影仪投放出来。

2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授之与鱼, 不如授之与渔, 要想提高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及教育现代化技术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知识, 通过培训使老师掌握和学习到目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并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培训的实践看, 仍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培训的方法和模式问题是制约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

(1) 培训理念落后, 培训目标和定位不够准确:培训方式主要采用面对面、分阶段的课堂讲授方式, 而忽视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 培训中理论知识和教学实际应用脱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 偏向于纯理论知识的讲授或部分重要技术的操作, 而忽视信息技术在卫生类特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的培训。

(3) 培训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培训中往往忽视教师的评价或局限在最终的总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 评价手段比较单一, 多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 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4.培训没有考虑学员的水平差异和学科差异性。卫生类高职教师由于年龄、学历、专业学科需求的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及兴趣点, 而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模式, 使得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即要重视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和考核,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 在给教师更多的动手机会的同时, 还要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让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领域里, 走的更远。

3 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培训理念及模式,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我们从个别性、自主性、交互性三个原则出发, 研究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

3.1 个别性原则

由于受训教师自身年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差异, 需要培训教师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尽可能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 因人而异, 特别是考虑卫生类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 以此作为对高职教师实施个性化培训的依据, 尽量做到因人施教。

3.2 自主性原则

由于高职教师本身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教学者, 拥有较高的学历知识, 且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 积累了学习方面比较丰富的经验,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组织者和培训主讲教师应该通过使用多样化的培训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受训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

3.3 交互性原则

对于已习惯了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 尤其是已有多年教学经验并且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教师来说, 改变其已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转变中会遇到很多思想和观念上的困惑。因此培训过程应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互动手段, 帮助被训教师与培训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

为更好地开展培训, 前期在我院教师中进行网络问卷调查405份,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其中80%的教师希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理论与实践操作) ;50%的教师希望每个月举办1次, 31.82%的教师希望每半个月举办一次;54.55%的教师希望单词培训时间不超过40分钟;68.18%的教师希望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的培训, 77.27%的教师希望进行Internet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95.45%的教师希望进行Office办公软件培训, 54.55%教师希望进行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培训, 86.36%教师希望进行Flash动画制作培训, 68.18%教师希望进行Photoshop类图形图像软件处理培训, 68.18%教师希望进行视频、音频资源编辑处理培训, 40.91%教师希望进行相关医学课件制作培训。根据调查表反馈意见了解教师的基本信息、信息化知识掌握层次及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的兴趣点等基础信息。为后期的分层次教学及培训内容提供信息依据。

根据上述三点原则, 并考虑到高职院教师平时教学、科研压力较大, 课后空余实践较少且相对不统一等特性, 制定了“多平台混合培训模式” (图1) 。该种培训模式采取集体授课、案例分析、课件制作、教学“诊断”、网络学习、协作交流、在线测评的多种教学模式。针对教师集中反应的兴趣内容, 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其中, 同一主题与内容, 分时间、分校区进行多次集中授课, 解决了部分教师由于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学习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课件制作等模式, 由教师结合自身医学专业特色, 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及需求问题, 进行集中探讨与研究。通过协作交流、教学“诊断”、在线测评等模式, 及时了解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实际掌握能力, 及时针对薄弱环节和集中问题进行纠正。建设学院“信息技术培训专题网站” (图2) , 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视频拍摄, 并将相关教学软件、课件等内容上传至培训网站, 以便教师空余时间自学、巩固。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优势和特殊教学效果无疑会对高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积极学习、研究、开发相关信息课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医学的课程授课。

参考文献

[1]谢幼如,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柯清超.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3) :58-59

[3]祝智庭.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讲稿[R].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卫生现代化 篇8

1建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营养、关注健康。因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不仅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部对广大医学生开设,同时据了解,广大非医学背景的学生也迫切希望学习这门课程。每次开设的《饮食与健康》公开课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而且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希望能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有所交流和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例如每次课后,学生都会围着教师问问题,积极跟教师讨论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索要教师的PPT课件等。另外,由于营养学公共课课程开设人数的有限性,不能给非医学背景每一位学生提供这门课程的学习机会来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鉴于此,十分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地接受教学信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开设,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渠道,促进师生、同学之间协作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2]。因此,作为一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本文作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建立这门课程的网络课程,向广大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视频音频媒体技术、Photoshop图像处理、FLV等软件工 具的应用、Flash及Flashpaper制作、思维导图绘制和应用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网络课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拓展了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

2基于 Blackboard教学平台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课程

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国际领先的教学平台及服务供应商,该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虚拟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和交流[3,4]。教师将该数字化教学平台与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查阅文献与科学探究技能,倡导学生进行网上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初步建立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网络学习平台,以期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平台课程结构设计具体如下。

通知及教师信息:通知栏主要向学生发布教学安排、布置学习任务等,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发布。教师信息栏简要介绍了授课教师的个人简历、联系方式等,方便学生以多种途径与教师交流。

课程信息:课程信息栏放置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学习的思维导图。课程简介对本课程进行了简单说明,如课程性质、地位、主要内容、课程结构等,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认识到学好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大纲主要介绍了各章节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注明各章节学习内容中哪些是一般了解、哪些是需要理解的以及哪些是必须重点掌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盲目,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本课程学习的思维导图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本课程学习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便于学生理清本课程学习的思路,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另外还可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激发创造和促进创新(图1)。

课程资料:本栏放置了 课程PPT和精品网 络课程。课程PPT教学课件主要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章节细化,将授课内 容用powerpoint文件上传 至学习平台;精品网络课程直接放置了该课程的相关链接,点击该链接可直接进入精品网络课程学习网页,例如放置了著名营养学专家蒋卓勤教授开设的《饮食与健康》精品网络课程。

课程内容:本内容区直接展现了各章节的授课内容,并辅以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屏、音频和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课程作业:本内容区放置了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题,课后作业和测试题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必须手段,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作业的类型包括了课程期末考核的所有试题类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学习资源:该内容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书籍、课外阅读文献、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软件,学生可以下载自主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教师通过检索国内外学术期刊将相关知识最新动态在课外阅读文献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广泛,视野更加开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讨论区:教师在讨论区中主要组织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讨论,通过给出营养状况案例介绍,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有关文献后将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同时对学生讨论的方向或内容给予适当的引导或作出解释回答。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媒介的营养状况案例讨论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之在组员的相互协作下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另外,教师也可通过讨论区发布一些学科前沿热点话题,例如目前研究比较热的膳食因素与基因对慢性疾病发病的交互作用、非营养素植物化学物对健康的影响等,组织学生自学和自由讨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弥补了现有教材知识更新滞后的不足。同时,讨论区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教师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鼓励其他学生帮助其答疑,最终根据大家回答的情况给予总结性陈述。

3结语

上一篇:患者隐私权下一篇: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