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带教

2024-06-14

门诊带教(精选5篇)

门诊带教 篇1

临床实习是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 也是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必经阶段。我院是贵港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 门诊患者的流动性非常大, 就诊人的职业、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疾病的病因.病种各有差异, 因此, 为了让护生在一周实习期间内有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全面掌握门诊注射室工作程序及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等操作规程, 将实习时间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 讲课期

第一天上午由具有教学经验的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讲课老师, 用多媒体进行入科教育, 热情地介绍医院环境, 科室的规章制度, 本科的特点, 遵守劳动纪律,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热情为病人服务, 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技术操作,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并进行基本理论, 专科护理, 新知识, 新技术讲座, 让护生全面了解注射室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技术操作规程。

2 训练期

第一天下午, 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 分别参加各种无菌技术操作, 用半天时间进行模拟练习, 在带教老师的严格指导下, 规范操作, 老师根据每个护生的弱点, 有侧重讲解。

2.1 老师操作为主, 边做边看, 护生看学, 做配角, 每一个操作, 从患者手中接过药及门诊处方开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到静脉输液, 如何掌握静脉穿刺要领, 输液滴数的调节, 如何根据患者局部血管, 神经生理分布特点, 选择适合穿刺部位, 以减轻疼痛。皮内注射时应询问过敏史,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交代有关注意事项等等。对患者态度和蔼, 关心体贴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管一巾, 做好标准预防。

2.2 学生与老师一起做, 观看老师操作后, 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和主要事项, 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每做一项操作, 老师做示范, 护生照老师的样子做。

2.3 学生做, 老师看大胆让学生亲自操作。护生在进行第一次操作前, 先熟悉操作程序, 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直到护生有信心, 教师有把握时, 选择合适的患者, 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 操作成功后, 要在患者面前, 对护生进行鼓励表扬。

3 实践期

从第二天开始, 先安排学生接诊中青年患者, 此年龄段的患者以沟通, 肯配合, 带教老师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1], 督促指导操作技能, 提高应急能力, 沟通能力, 尊重患者的隐私, 维护患者的权力, 加强法律意识。操作后总结,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在能熟练门诊注射的操作技能后, 逐渐接诊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实习结束前, 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4 效果

来我院门诊注射室实习的护生, 通过以上系统带教及严格管理, 经过一周的实习都达到了护理部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彩云, 张秀荣.对神经外科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1) :682-683.

门诊带教 篇2

门诊实习护士的带教历程与体会

作者:王晓燕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临床护理带教在护理教学中为护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也是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历程。通过护生的岗前培训,了解她们的基本情况及学历的高低不同,合理有效地安排带教,使她们在输液和采血的操作上一个台阶.增强护生“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使她们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地基础。

关键词:做好岗前培训;护生的特点;带教;体会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性学科,临床护理带教在护理教学中为护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手段,对实习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帮助[1]。临床护理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操作技能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体现医院优质服务与否的关键,面对形形色色来院就诊的患者,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诚恳,和蔼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更是锻炼护生踏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更好平台。

1.做好岗前培训

1.1.了解护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学历、家庭成员等

1.2.介绍门诊的环境(输液室、注射室、手术室、换药室、采血室、挂号室及门诊各诊室和相关的其他科室),还有门诊的规章制度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制度等。

1.3.介绍科室各诊室带教老师简介。

1.4介绍门诊的就诊特点: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多,就诊环节多,流动性大,候诊时间长 应诊时间过短等。

1.5.制定带教计划,安排每周由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强的带教老师讲课两次,课后随即提问讲课要点,并进行考核。在每组护生出科前一周进行各诊室理论操作考试一次,并进行统一出科汇总考核一次。评价所带教老师的优良。

2.实习护士的特点

2.1.学习临床实践的兴趣高,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专业知识缺乏。她们初从学校来到医院对医院的环境及专业技能充满了好奇、新鲜又生疏的感觉,但又满怀信心,希望尽快学到专

业知识与技能。对患者经受的痛苦感到恐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衔接不上,为此感到焦虑困惑。

2.2.从来院实习的情况看,她们又分为两个层次,即大专和中专。很明显,大专生要优于中专生。中专生由于是初中毕业,年龄普遍偏小,文化知识层次低,学习情绪普遍显得浮躁、好动,考虑事情又显得幼稚,加之对带教老师的陌生,表现的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主观能动性差。大专生由于有高中三年学习的艰苦历程,在学习的主动性上明显较强,沟通能力明显,接受能力强。所以在往各诊室分配的时候根据层次高低搭配,使他们在现有的理论知识学习态度上有一个互补。

3.各诊室的带教

我院由于条件所限门诊实习护士主要在输液室和采血室实习。

3.1输液室 我院的输液室主要以成人常规静脉输液为主。由于护生在学校及其他科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静脉输液技能上还比较生疏,再加上临床经验和相关药物知识的欠缺,对门诊病人的护理又没有正确足够的认识,服务意识又不强,所以要求带教老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带教老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认真负责的带教意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在带教中赢得学生的尊重。认真讲解输液流程、如何选择合理的静脉,如何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年龄来调节滴速,发生输液反应的急救与治疗、病人的沟通技巧、各种疾病的健康指导等。以取得病人对护生的基本信任感。门诊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在输液任务繁重时,做到情绪稳定,忙而不乱,不能心存侥幸,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

3.2采血室 由于采血室工作节奏快,项目多,人员杂,查对制度严格,解答问题繁琐,使护生感到陌生、胆怯,无所适从。操作时一般要求从肘正中静脉选取血管,大部分血管较好,又使她们有欣喜若狂的感

觉,盲目从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从点滴开始,手把手的带教。因大部分病人需要才空腹血,所以晕针虚脱者很常见。又因采血室的病种极为复杂,传染病多而杂面对针刺伤后要么很大意、不在乎,要么产生恐惧、惶恐的心理,从此厌恶病人及所学专业。此时带教老师要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处理方法和应急预案。积极介绍采血室的环境、性质、消毒隔离制度、垃圾分类、洗手方法等。每天学习各项常见化验单的正常及异常值,和某些疾病的联系。

4.带教体会

在门诊教学中仅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已不能满足现有护理服务的要求。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创新。大部分护生都是独身子女,都特别自我,加上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医生经济收入的差别,所以护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太浓。在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工作之余又是无话不谈的朋

友关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心理教育及培养她们的沟通技巧,通过大量的优秀实例讲述护理工作的伟大,以及护士的平凡与奉献精神,增强护生以“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使她们对护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带教老师要有爱心、耐心、亲和力、语言有艺术性[2],对工作富有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因此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精神、带教方法及为人处世的原则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3]。经过系统的临床实习,使她们能正视护理工作,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进入护理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刘静 浅谈临床带教的方法与探讨.中国保健.2007,21(15):79

门诊护生带教技巧与方法探讨 篇3

1 制订一套合适的实习计划

门诊实习时间仅有1周, 时间极为仓促, 内容较多, 要求护生在短时间内要掌握和完成各种注射、换药、伤口包扎等技能, 难度确实较大。因此, 我院门诊科室必须在1周内进行合理的、有重点、有计划的详细安排。实习安排如下:

2 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

由大专及中专 (主管护师) 以上、有资质的护士承担带教任务, 每周授课1次, 每人连续授课3个月, 授课前依据实习大纲要求, 认真做好每一份课件, 备好课, 把握好重点, 认真讲课。每位带教老师授课结束后, 由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授课质量 (课件质量、语速、表达能力、操作动作的规范性) 评价, 评出最佳、最优秀的带教老师, 继续作为下一轮护生的授课老师, 以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

3 带教的技巧与方法

3.1 授课结束, 留出1 h时间, 让护生们逐项消化老师讲课的内容, 动手练习操作, 同时采用“互助互练”的方法, 即:

以护生与护生之间互做患者的方式进行操作, 带教老师在一旁指导,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动作, 每位护生操作完毕, 由带教老师对其动作是否规范、到位、熟练程度作综合评价, 同时指出护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要求其及时改进, 为进入临床实际操作奠定基础。这种方式有效克服了以往“师传生授”、“灌注式”教学方法, 即课堂上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其结果是学生思想僵化, 智力得不到很好启发。

3.2 1周的临床实际操作实习时间甚短, 要保质保量完成门诊实习任务, 对每位护生而言, 是件极为困难的事。

因此, 各位临床带教老师经常采用“见缝插针”的方法进行带教, 如: (1) 有些诊室08:00~10:00时间段为治疗高峰期, 治疗患者较多, 带教老师专心致志, 尽心尽职, 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手把手教护生。有些诊室08:00~10:00时间段治疗患者相对较少, 其治疗高峰期在10:00~12:00时间段内, 带教老师嘱自己的护生到其他诊室, 跟随其他带教老师进行其他项目操作学习。各诊室相互交叉学习, 既可充分利用时间空间, 又能让护生更多地把握实地操作练习的机会。 (2) 双休日治疗患者相对较少, 空闲时间较多, 护士长将护生安排至预检分诊学习“甲型H 1N 1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从中掌握预检分诊的方法与流程、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的内容。

3.3 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治疗患者特点:

除成年人、老年人外, 均有较多的婴幼儿、小儿患者, 不适宜让护生参与完成注射操作任务。此时带教老师就采用自己边操作边向护生讲解的方法进行带教, 随时做一些理论提问, 如:小儿注射的正确体位摆放、注射的最佳部位、禁忌注射的部位、注射速度及各种镇静剂、退热剂注射后应告之患儿家长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掌握如何与患者或小儿家长沟通的技能与技巧, 加深感性认识, 从而保证医疗安全。换药患者均为创伤及感染性伤口, 大多带有血性、脓性分泌物, 带教老师须教会护生在操作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如带上手套) , 操作后用快速洗手液消毒双手等保护性措施。

4 利用教与学反馈的信息改进教学工作

每周周末召开护生座谈会, 充分听取护生对门诊教学质量的反馈, 并逐条进行分析、整改, 提高教学水平。其内容:

4.1 护生评价带教老师

内容: (1) 着装; (2) 用物准备; (3) 课件质量; (4) 授课质量; (5) 授课总课时; (6) 操作熟练程度; (7) 是否进行演示与示范; (8) 存在的问题。

4.2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

内容: (1) 是否准时参课; (2) 有否缺课; (3) 是否主动提问; (4) 是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 操作是否规范; (6) 操作熟练程度; (7) 理论、操作考试成绩。

5 讨论

护校学生的培养, 从基础教育、系统授课、理论考核、临床实习到毕业分配, 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在门诊的实习, 虽然时间短, 内容与病房比较相对较少, 但也是护生实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课程。因此, 护士长在制订带教计划时应强调以下内容: (1) 严格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 (2) 技术操作严格规范; (3) 强调基础护理的重要性, 做到“四心” (细心、耐心、专心、关心) 、“四勤” (眼勤、嘴勤、手勤、腿勤) ; (4) 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药物过敏性试验的注意事项、各种伤口包扎方法、特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传授; (5) 中专护生与大专护生的带教计划应突出其各自的特点, 有侧重地进行带教, 如:中专护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较薄弱, 应重点加强培训与指导;大专护生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带教老师主要在关键问题上给予督促指导; (6) 对护生们所提出的带教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向每位带教老师进行反馈, 逐一进行原因分析, 并立即进行整改; (7) 目前各种传染性疾病相继出现, 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面对严峻的形势, 可以让护生们参加门诊健康教育、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宣传, 从中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门诊带教 篇4

1 妇科门诊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

1.1.1 专业技术素质问题专业技术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拔带教老师时过于草率, 直接指定高年资的护士担当。现在的护士晋升制度在很多地方唯论文论、唯职称论, 很多护士很会写文章, 纸上功夫了得, 但实际专业知识和临床各种操作技能欠佳。

1.1.2 非专业技术素质问题非专业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很多带教老师都是临床一线骨干, 平时护理任务重, 尤其对于妇科门诊来说, 患者多、各项护理操作多, 所以带教老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 或有时候虽然有时间进行护理操作示范, 但也没时间和精力检查学生最后的掌握情况。部分带教老师缺乏有效带教方式、方法和技巧[1], 如护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 所以在临床带教中既要照顾到大部分护生, 又要对个别护生区别对待, 实行差异化教育, 不能一刀切。部分带教老师虽然理论水平高, 临床操作能力强, 但在带教过程中表达能力欠佳, 讲解时不能深入浅出[2], 让护生难以理解, 影响了带教效果。

1.2 护生存在的问题

1.2.1 专业技术素质问题我国目前的护士学校培养制度和方式本身存在问题, 导致最终培养出的护士专业技术素质较差。目前很多学校护理专业招生, 宽进宽出;同时在课程的设计上也存在问题, 所授的部分知识、技能已在临床很少应用或已经淘汰;在学校期间, 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同时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差, 经常逃课、旷课等, 最终导致护生整体专业技术素质差。

1.2.2 非专业技术素质问题非专业技术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生多是90 后, 个性和个人意识较强, 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同时不会很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让患者容易产生误解, 当面对带教老师的批评时存在抵触情绪或不以为然, 依然我行我素;护理带教的过程就是让护生把在校学习的理论应用于临床, 其中护理操作就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在带教过程中部分护生临床无菌观念差、动手能力差, 妇科专科操作不过关[3];妇科门诊的很多疾病涉及到患者的隐私, 护生在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不强, 在处理伤口、阴道冲洗上药、宫颈刮片等操作时没有很好地遮挡, 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声音比较大, 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4]。

2 解决对策

2.1 建立有效的带教老师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要提高带教效果, 培养临床合格的护士, 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带教老师, 而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只用在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下才会产生。选拔带教老师要根据文凭、职称、工龄, 但也不能唯文凭论、唯职称论, 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对护理工作要有热情, 要爱岗敬业;要加强带教老师培训, 除了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训在带教过程中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带教方式方法等[5];考核制度是为了带教老师能进能出, 使制度有活力, 也能促使带教老师不断进步;要给予带教老师一定的带教津贴, 让她们得到认可, 同时考核不达标要退出, 让她们有一种危机感, 这样才能促使其不断进步。

2.2 加强护生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护生在进入科室后要进行妇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 培训学习可以采取系统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既照顾了面, 又抓住了点, 同时还应该重点进行妇科门诊常规护理操作学习。培训后要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

2.3 培养护生职业素质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以身作则, 培养护生不怕脏、不怕累, 能体会到患者的痛苦,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对工作要有热情, 爱岗敬业;注意培养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在带教中告知护生和患者交流时语气要和缓, 尊重患者, 交流时避免使用专业医学术语, 语言要简洁、易懂;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询问病情时注意旁边是否有其他人, 声音要柔和、轻缓, 在进行妇科护理操作时要注意必要的遮挡;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 学习与护理、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利用现实的医疗纠纷案例对护生进行讲解, 使其了解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医疗纠纷。

2.4 建立护生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 护生考核制度应该是多方面的, 不仅要包括专业知识, 还应该包含职业情操, 如平时的考勤、妇科专业知识的考核、妇科常规护理操作考察、患者及带教老师评价等, 将评分项目进行细化, 建立评分细则。

3 总结

临床带教学习是护生正式进入临床的重要阶段, 是培养其动手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关键。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一名护生的特点和差异, 进行差异化带教, 同时在传授各护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道德素质、职业情操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婵媛, 郭佳, 严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护士, 2013, 11 (11) :161.

[2]覃卫和, 覃雪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与护生的沟通技巧[J].蛇志, 2011, 23 (1) :86-87.

[3]徐雪蓉.浅析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24) :3278-3279.

[4]张娴, 王东方, 裘叶琴.男护生妇科临床实习带教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9) :70-71.

门诊带教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89名, 其中男47名, 女42名, 年龄22~25岁, 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名和观察组46名, 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实习生均由主治医生职称以上的教师负责带教, 实习时间为2周。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即实习生入科后采取跟班制, 带教内容由带教老师按临床实际情况及大纲进行随机带教。

1.2.2 观察组:按照儿科大纲实习要求, 结合儿科门诊临床实际特点, 由科主任、教学秘书及各带教教师集体讨论制定实习生儿科门诊临床带教路径表单, 具体如下。第1周: (1) 入科教育, 包括熟悉门诊环境、规章制度、各班次工作程序、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方法、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交流技巧等; (2) 介绍门诊诊疗流程、门诊电子系统的操作; (3) 介绍门诊常见疾病; (4) 复习儿科问诊及体格检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 讲解门诊常用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6) 讲解儿科用药特点、门诊常用药物及剂量计算; (7) 讲解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规范和要求; (8) 示教婴儿生长发育指标测量, 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前后囟等; (9) 掌握PPD试验的操作和结果评价; (10) 临床小讲座:新生儿外观特点及护理、母乳喂养优点、婴儿喂养、辅食添加方法、计划免疫。第2周: (1) 掌握蓝光暖箱、雾化仪、监护仪、除颤仪、电动吸引器、血糖仪、输液泵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 熟悉儿科门诊常用的技术操作 (供氧、雾化吸入, 肌肉注射、皮下和皮内注射、股静脉穿刺、头皮静脉输液、物理降温、插胃管、灌肠) ; (3) 完成2份门诊病历并修改; (4) 临床小讲座:发热、惊厥、血尿、腹痛、浮肿、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思路; (5) 出科成绩考核及对带教满意度评价。

带教老师严格按照路径表单逐项实施, 教学组长每周通过老师和实习生的反馈跟踪带教落实情况, 总结实习效果,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此外, 教学组长负责指导、考核带教教师的工作。

1.2.3 效果评价: (1) 成绩考核:在门诊实习的最后2d对实习生进行理论、操作、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 (均为百分制) 。其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包括门诊病历电脑系统操作 (10分) 、病史询问 (15分) 、体格检查 (15 分) 、诊断 (15 分) 、处理 (15分) 、病情交代 (5分) 、处方 (5分) 、写出20个儿科常用药物及剂量 (20分) 。 (2) 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评价:对两组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 反馈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考核两组理论、操作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问卷调查观察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满意率比较, χ2=3.54, P< 0.05。

3 讨论

当前, 高校扩招、实习生考研及就业, 加之儿科是一个较特殊的科室, 小儿疾病季节性强, 工作繁琐, 纠纷多, 患儿及家长不易合作, 带教教师及实习生压力大, 以上因素均制约着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3]。在如此形势下, 要使实习生能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尽量掌握更多的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常规, 能独立、规范地完成儿科门诊常用的技术操作, 以保证实习质量, 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 改进带教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 在儿科门诊临床实习教学中, 传统跟班或跟人式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其最大弊端是随意性和盲目性, 带教老师和实习生没有明确的教和学目标, 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积极性不高, 实习内容为带教老师每日实际工作内容, 碰到什么教什么, 学的内容片面、零散, 易造成漏缺, 与教学大纲不符, 临床带教质量低劣。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应型管理模式, 其以“最少的时间, 达到最佳的效果”作为核心思想[4]。我科将临床路径思维引入临床带教中, 制定了周密的儿科门诊临床带教路径表单, 并要求带教老师严格按照路径表单对实习生进行系统性、计划性的带教。CP教学法优点包括: (1)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过程系统、规范:临床路径表将教学的内容按时间顺序一一列出, 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实习生易于接受, 如:在讲解示范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规范前, 需复习儿科用药特点, 使实习生在诊疗活动中, 牢记小儿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即小儿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成人敏感, 且肝肾功能尚未完善, 因此小儿的用药量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并精确计算用药剂量。此外, 这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临床教学工作, 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由于带教老师临床工作繁忙而对教学内容造成的遗漏。 (2) 促进教学相长, 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及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首先, 通过详细介绍路径表单, 使实习生明确每天的实习内容, 做到事先预习相关知识,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习生对门诊实习更加有兴趣, 使门诊实习事半功倍,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CP教学法制订了详细、标准的带教方法和内容, 规范了带教老师的行为和临床技术操作, 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精通本学科知识, 这就增强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及责任感, 促使其自觉地学习本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结果表明, 两组实习生在出科考试成绩, 包括理论、操作、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差异明显, 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P均<0.05) , 说明CP教学法优于传统带教法, 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再次, CP教学法要求实习生和带教教师按临床教学路径完成各项实习计划, 同时及时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带教老师发现实习生不足的地方, 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此过程促进了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观察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CP教学法受到实习生的肯定。 (3) 提高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临床路径表单要求实习生独立完成门诊病历的书写, 包括归纳病史、写出主诉、现病史、重要体征、诊治意见并由带教教师进行必要的修改, 带教老师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此种方式, 培养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

总之, CP教学法系统、规范, 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及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实习生满意度高, 给实习生创造了一种主动学习、培养能力的机会, 在儿科门诊临床实习带教中值得推广。但需注意的是:CP教学法实施过程中, 应以在CP指引下的实践活动为主, 鼓励实习生多接触临床, 避免理论脱离实践。此外, 教学路径表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必须遵循PDCA循环模式, 带教教师应及时分析、识别变异, 并总结反馈加以纠正,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门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3名和观察组46名。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带教, 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操作、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儿科门诊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临床路径,临床教学,儿科

参考文献

[1]临床路径编委会.临床路径管理汇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0-11.

[2]史亚琴, 倪衡建, 周峰.关于影响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9 (1) :74-76.

[3]陈惠芹, 蔡耘, 唐新意, 等.儿科门诊实习临床带教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9) :965-966.

【门诊带教】推荐阅读:

中医门诊07-17

门诊药学07-21

门诊体检05-12

门诊医生05-21

门诊诊断05-28

内科门诊05-29

高校门诊06-08

门诊医师06-22

门诊护士07-28

门诊注射07-28

上一篇:创新竞争力下一篇:活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