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文化

2024-05-14

系部文化(精选9篇)

系部文化 篇1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鼓励和政策改革, 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跨跃式地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是相当短, 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院校, 是培养高技能的一线服务型人才院校, 我们不应该将高职院校的教育简单等同于就业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高职学生实际的工作操作能力, 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潜在创业与职业发展能力, 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搭建学生职业发展或创业发展平台。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和就业发展思维形成, 提高其就业素养和工作发展能力, 积极引入适合高职院校的独特文化将成为趋势。

同时, 随着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深入实施, 系部已成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的主体, 作为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指导下, 拥有足够权力和利益、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系部在加强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应的, 构建好系部文化建设成为系部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前, 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方面已取得成效, 在此同时引入优秀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理念来促进系部文化建设和学生日常管理规范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系部文化特点

当前, 各高职院校已经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 (试行) 》等有关文件也明确指出了要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学生管理办法, 这就要求高职院积极开展适合本院发展的校园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系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发挥系部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系部文化是指各系部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系部自身的性质和专业特色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系部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既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有特性,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从理论上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部分, 即专业文化、管理文化及活动文化;也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块。根据高职学生的教育特点和专业实践训练方式要求,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与企业文化融合, 凸显其职业性的特点,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服务本位意识, 从而体现出专业性特点。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 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实践证明, 各行业中发展强劲、做大做强的企业必然拥有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企业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 尤其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行为方式, 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 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 企业文化具有个性, 其特点各部也不相同。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基本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法, 而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从其本质特征来说有别于其他文化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独特性、创新性、传承性和地域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和管理理念的认同, 是用文化理念去指导企业员工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增强工作热情, 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三、引入优秀企业行业文化对于构建系部文化的积极意义

为了全面建设高职院校文化, 形成具有特色的系部文化, 我们不仅要完善物质文化基础建设, 而且要着力推动精神文化建设, 正确认识并吸收行业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和职业教育精髓, 使之与系部文化建设相融合将成为必然的手段。下面我就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系部文化特点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引入企业文化构建系部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要突出其职业训练和技能培养, 培养成技能型人才, 并辅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从而推动高职学生的职业化、专业化教育。

(二) 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具有行业职业属性和地方特点的系部文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因此, 只有发展适合各行业 (或职业) 属性和地方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 才能构建优秀的系部文化。

(三)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直接有力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弄清各专业对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质量, 以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 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较早接受企业管理理念的熏陶, 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尽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个人就业发展。

(四)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全面发展, 面向社会企业建设、制造、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将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不断深化职业教育, 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因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主体是学生, 要面向企业、服务企业, 不断适应企业的要求, 所以, 高职院校文化不仅仅要有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优秀元素, 还要吸收和融入企业文化的优秀元素。同时, 在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对企业文化进行过滤和筛选, 不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精华, 并内化提炼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使高等职业院校系部文化具有实践性、服务性和专业职业性, 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宜松, 李先明, 龚卫.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探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第19卷

[2]付海龙.引入企业文化, 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1卷, (3) .

[3]李娜, 董大奎.注重融入企业文化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之管见.辽宁高职学报, 第11卷, (8) .

系部文化 篇2

尊敬的 老师:

我因

的原因申请离校,需到

地方,从

****年**月**日

时至

2017 年1月11日 12 时。

本人承诺:在校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请假期间人身财产安全责任自负。本次请假事由家长已知晓,家长姓名

电话

学生离校后居住地

(具体到门牌号)

我确认本人在寝室内未留贵重物品,离校期间本人保证联系方式畅通,在****年**月**日之前落实就业单位,将就业协议签订后第一时间交辅导员。恳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辅导员意见:

(须注明是否已和家长确认)

系领导意见:

离校申请

尊敬的 老师:

我因

的原因申请离校,需到

地方,从

****年**月**日

时至

2017 年1月11日 12 时。

本人承诺:在校外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请假期间人身财产安全责任自负。本次请假事由家长已知晓,家长姓名

电话

学生离校后居住地

(具体到门牌号)

我确认本人在寝室内未留贵重物品,离校期间本人保证联系方式畅通,在****年**月**日之前落实就业单位,将就业协议签订后第一时间交辅导员。恳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辅导员意见:

(须注明是否已和家长确认)

系部文化 篇3

一、高职院校系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系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系部成员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系部性质和专业特色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它是系部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系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其中物质文化层包括系部实训楼和教室、宿舍内的环境布置、系部图书资料库、系部宣传栏的建设、公共区内名人名言的张贴及师生的仪表等:制度文化层, 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及各种考核、奖励、竞赛、评比制度等;精神文化层是系部文化的核心, 也是一系部文化区别于其他系部文化文化的根本标志, 主要指系部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 包括系部建设的理念、系部目标、系部道德、系部舆论、人际关系及系风等。

“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能对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系部文化是校园文化范畴下体现系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部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品牌, 对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和校园文化一样, 将对系部师生起到教育导向、渗透熏陶、管理规范、筛选激励作用。

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 高职院校的系部文化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特点外, 更应具备体现高职特色的文化特性, 包括:职业性—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励性—这是由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决定的, 职校学生在高中时普遍处于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学生的学习习惯差、缺乏自信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 系部文化建设应该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专业性指高职教育要建设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 应该在各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基础上, 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

二、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营造充满激励和人文关怀的系部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 高职学生常常被贴上“高考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不佳”等标签, 他们需要重新认识自我, 找回自信。因此,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高职学生, 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充满激励、积极向上的系部文化氛围, 对塑造高职学生形象、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意义,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有24种人格特质, 包括: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 爱学习, 创造性, 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想, 个人、社会和情感性智力, 大局观, 勇敢, 坚持性、勤奋, 正直、诚恳、真实, 慈祥、慷慨、公正、平等, 领导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审慎、小心、考虑周到, 适度和谦虚, 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和欣赏, 感激, 乐观, 精神追求, 信念和信仰, 仁慈、风趣、幽默、热情, 热心。受某些社会观念的影响,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重视学生的与智慧的形成相联系的爱学习, 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创新性等积极人格品质, 而忽视了其他的积极人格特质, 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即使是在教育中受重视的爱学习、好奇、兴趣、创造性、判断力等积极人格特质, 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这也是导致高职学生漠视学习、学业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 在系部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系部的环境布置要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息息相关;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酣畅地抒发青春的激情, 自豪地展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 和谐地发展人际关系;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变学科逻辑课程为工作逻辑过程, 让学生感到有能力接纳课程内容;变传统的评价为发展性评价;提供义务服务于社会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到被人需要的快乐。

(2)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赋予积极心理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过去、面对现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与一般普通高校并无多大差别, 往往忽视了高职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独特性。应该说高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 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或多或少地遭受过打击, 他们选择高职院校, 内心多少有些无奈和不甘, 当这样的经历成为让自己体验到更多的是挫败感的回忆时, 必定会对他们当下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认为, 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 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 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 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因此, 应该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地面对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不管过去怎样, 都走过来了, 能走过来就是胜利。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对事件要作出积极的解释, 并努力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就看当事人更关注其中的哪一面。因此, 在系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去,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过去, 积极地把握现在。

2.加强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凸现系部文化的职业性内涵特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实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目的, 面向就业市场, 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学生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学习与成长, 如何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这些都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与融合, 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进校园文化乃至系部文化, 这应成为高职院校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首先, 各系要确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把为企业服务看成是高职院校的最大价值取向, 各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 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 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各系的系风、班风、学风、教风中去。各系要认识到, 培养出来的学生, 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 是衡量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 各系要积极开展各种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的活动。高职院校开展的活动应有实践性、创造性和职业性特点, 以活动为载体, 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三, 各系在制定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向现代企业学习和借鉴。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 形成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 并要比普通高校更注重过程的严格管理,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学校纪律的认同感, 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定要体现职业刚玩儿特点, 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兼任系主任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三、确立职业本位意识, 体现系部文化的专业性特点

高职教育要建设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 所谓专业文化,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有人尝试着将其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和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高职院校只有在各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 (或职业) 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建设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为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关注行业发展, 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理念。每个专业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理念。专业理念是专业文化的核心, 是专业内部全体成员信奉并为之努力的价值理念, 是为达到培养相应职业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形成的专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拥有专业理念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 但要提炼出有价值的专业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 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专业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时, 每个专业都是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各个行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 专业的发展也会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也将不断地变化和完善。要提炼出各专业的理念, 必须要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使专业理念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 从而引领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创设职业情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建设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 还应注重职业情境的创建。对于学校来说, 创建职业情境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模拟来进行, 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场所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布置。

3.加强实习实训, 强化学生的职业规范。良好的职业规范是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明确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 职业学校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准职业人。因此, 如何尽量缩小准职业人与职业人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毕业后尽快地完成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这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从现实状况来看, 专业教学中的职业规范教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这可能与目前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分科课程的设置有关, 职业规范要么不适宜地放在专业课程中, 要么放在《职业道德修养》之类较为笼统的人文类课程中, 从而使得职业规范的针对性不够强, 削弱了职业与相应专业的关联性。

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范的培养, 比较有效的途径应该是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因此,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带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不仅如此, 专业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学习、培训和顶岗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宜松, 李先明, 龚卫.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探析[J].2007, (3) .

[2]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2008, (1) .

[3]卢德生.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2006, (2) .

[4]朱发仁, 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2007, (4) .

[5]李占文.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2006, (8) .

系部迎新晚会策划 篇4

活动主题:

绽放青春,与国同庆

活动目的:

为了给予2012届新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我院举行“星光大道”新生才艺大赛,比赛分四个阶段,系里举办海选、初赛,院里举办复赛、决赛。

我系海选环节已经落下帷幕,为了给入围选手提供一定的舞台经验,我信息系艺术系决定初赛以晚会形式展现出来,又恰逢国庆节,与国同庆。

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10日

活动地点:

二号公寓与六号公寓之间大道

活动对象:

新生才艺大赛海选入围的大一新生

活动要求:

活动内容必须积极向上,符合校园文化,能够充分活跃气氛,鼓励节目形式多样,有创新性和渲染力

活动准备阶段:

文艺部负责节目报名以及各项节目的安排与排练,保证节目的质量,并安排活动中的互动环节,穿插节目。

宣传部绘制活动的宣传海报,设计制作舞台喷绘。

办公室邀请嘉宾,制作评委席卡、嘉宾席卡,准备纸笔,茶水,奖状。

实践部,体育部配合文艺部借舞台,灯光音响设备,以及舞台的搭建,现场的布置。

活动开展阶段:

体育部与实践部合作负责活动当天下午的现场布置。

文艺部负责对晚会节目的最后准备,检查一切工作,等待晚会开始。宣传部负责给活动留下影像资料。

纪律部于晚会开始前在会场处组织同学入场,管理场内秩序,保证晚会成功举行。

办公室负责统计评为的评分,根据评分写好奖状。

主席团负责颁发奖状。

后续工作:

纪律部组织学生有序退场。

实践部、体育部负责物品的回收与归还。

宣传部对本次活动写一篇报道,通过校园网对本次活动进行相关报道,增强影响力。

学生会全体人员负责会后打扫工作。

系部文化 篇5

从2009年开始, 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高考报考人数持续减少, 2014年江苏省高考人数已经从2009年的54.6万减少到42.6万。预计2015年江苏省高考人数更是骤降至39.29万人。笔者所在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 学生基础越来越薄弱, 同时高职院校为稳定招生人数, 不得不降分录取并通过各种方式招收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以我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现在招收的学生既有参加高考正常录取的、也有注册招收的、还有对口单招的学生。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 如何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 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针对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自上而下的质量保障机制来保障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尝试提出建立一种由学院、系部、教师组成的三级质量保障机制来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1 学院层面对各二级学院 (系部) 教学质量进行掌控

学院层面建立教学指挥系统是对各项教学质量进行掌控的前提。教学指挥系统由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 (系部) 的各级领导组成, 负责统一指挥全校的各项教学工作, 做到令行禁止。教学质量领导小组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教学质量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运转进行监督, 及时处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运转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教学改革思路, 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并以此对全校教学质量进行高层掌控。除此之外还需引进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的教学评估政策, 通过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估, 可以引导校方注重加强教学管理, 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师资水平, 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深化教学改革, 办出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 着重提升毕业生的素质和文化修养。教学水平评估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还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有利于学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水平评估有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和外部教学质量评估两种。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对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指导意义。在专业发展方面:针对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设置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确定发展方向之后就是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分析就业岗位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对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进行改革, 比如项目化教学等等。在确定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开发各专业群才能有的放矢。在教材的建设方面, 要突出实践特色、淡化理论色彩, 与企业深度合作并充分理解企业需求之后才能开发出具备高职特色的专用教材。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互补性质, 内外合作共同保障教学质量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通常情况下内部教学质量评估都是由高职院校的督导部门承担并执行。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评估首先要明确教学质量评估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指导思想是高标准、严要求, 打造高职院校中的领头羊, 目的是提升办学水平, 做到国内有影响, 省内有位置。其次, 要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工作小组等办事机构。再次要制定适合本校的各类评估方案, 制定奖励政策和措施, 主动推动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学质量外部评估活动通常由省教育厅承担, 定期进行。领导、组织、实施、监督学校内部办学质量是外部评估的主要任务。教学评估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西方发达国家评价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主要是靠教学评估来实现的。部分国家已经把经费拨款与教学评估结果挂钩, 对高等学校有很强的指导效应。

2 二级学院 (系部) 层面负责建立中层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二级学院 (系部) 层面建立中层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首先要建立中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运转与其中各项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各类组织监督、后勤保障、协调联络等机构。

2.1 加强日常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 保证教学质量

日常教学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种教学制度。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招生形势, 日常教学质量过程管理要考虑学校为稳定招生人数, 不得不降分录取并通过各种方式招收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在对这些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就业岗位需求分析并经过专业论证, 从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力争做到知识与能力相适应, 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群体协作能力。高职院校还必须和当地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这样才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企业的指导教师与我院普通教师按照分工不同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 直到学生完成各项实习、实训任务。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可以建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生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实现学校到工厂的无缝对接, 在学校就可以对工厂正在使用的设备、材料、管理方式等有所掌握, 这种方式对于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大有裨益。师资方面采取加强现有人员能力提升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进行的方法,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可以达到较高的双师比例。这还有利于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在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的基础上,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新观念, 有利于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爱上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制度, 加强和充实教务干部队伍, 建立教师聘任考核与辞退制度, 用制度来管理教师, 保证上课不出教学事故。对于发生教学事故的教师, 按照情节严重程度, 对照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处理。其次, 要把教学管理责任制度指标化, 按照岗位责任的大小, 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校教职工都不敢懈怠, 认真对待教学质量保障问题。

2.2 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制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级学院也要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制度, 以此加强对教学环节的检查、监督工作。二级学院 (系部) 层面的教学质量督导是日常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或缺。从外校聘请一些富有教育教学经验、有威信的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队伍。这些外校老教师通常标准严格、实事求是、不讲人情。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教学各项活动全过程参与, 发现一个问题, 汇报一个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教学督导不仅可以对普通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督导, 还可以对学校的运行进行督导, 甚至成为学校领导的“高级参谋”,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了使教学质量督导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充分信任教学督导, 对于教学督导提出的问题要全力协助解决, 从而提升教学督导的威信, 也提高教学督导的积极性。

2.3 必须建立教学质量信息系统

该系统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评估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及时有效的教学质量信息机制, 对于加强教学管理, 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质量信息系统是对教学过程、毕业生就业实践中的各种信息的跟踪、反馈。一方面吸收、分析各种信息, 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接收和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状况的信息, 以加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适应性。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作用, 建立全校性的教学质量信息网络, 使教学质量信息工作向高层次发展。通过各种信息渠道, 全方位、全过程检查、了解全校的教学状态, 掌握学生关心的热点, 及时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 改进教学工作。

3 教师直接保证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落实

普通教师, 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正常运行的落实人。所谓的教学质量, 是教和学在质量效果上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注重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知识水平, 以教师发展为导向, 才能最终确保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落到实处。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相互矛盾。一些高等学校在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的同时, 重视教学质量信息的获取和反馈, 开展了学生评教、同行评议和专家评估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督导室, 组织专家督学进行常规和专项督导工作;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学生信息员制度, 甚至邀请社会成员共同监督教学质量, 强化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一体系更多地强调了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难以形成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以教师发展为导向, 将可以实现对教师的被动评价到主动引导, 从而最终实现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正常运行。

4 结语

对于高考学生数逐年下降的现实, 各个高职院校必须提升教学质量才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针对现实情况, 提出教师、系部、学院三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现实状况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题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马莹.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与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J].江苏高教, 2010 (3) .

系部文化 篇6

一、构建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目的与意义

(一) 促进网络管理的发展, 提高系部常规管理的质量。由于网络管理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管理人员在网上能查询最新的相关信息, 因此网络管理是系部常规管理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构建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 使网络管理能为系部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充分体现网络优越性, 使系部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系部建设服务, 从而提高系部常规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 拓展系部管理的新思路, 建立系部常规管理新模式, 促进系部改革及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系部管理与传统的系部管理相比较, 其区别不仅体现在管理环境的不同, 在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管理形式上也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本管理系统的研究, 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系部如何进行常规工作管理的问题, 为促进系部改革及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服务。

二、构建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数据更新方面。

就教师管理而言, 教师的教学抽查、教师的调课记录、教师的督导记录、教师的请假记录、教师的听课记录、系部会议记录、教师的奖惩记录等这些数据经常有变动。每学期开学教师的课表、教学任务书、教师的进修情况等和期末班主任考评、教师的考评、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的科研论文等也需要更新。还有就是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的联系方式、教师的学历、教师的职称、教师的职务等这些基础数据也需要经常维护。就学生管理而言, 学生的奖惩记录、学生的请假记录、学生的旷课记录、学生的欠费情况, 学生的报名记录等这些数据经常有变动。每学期学生的过级信息、学生的奖助学金、学生的就业信息、学生联络员、勤工俭学学生、学生干部的信息等也需要更新。还有就是学生的档案、学生的贫困生、学生的通讯记录等这些基础数据也需要维护。

(二) 数据统计与查询方面。

一是在教师管理方面, 几乎每天都会有老师要听课, 需要查询哪些时间有哪些老师有课, 在哪个教室上课, 上什么课?如果老师要调课也要查询哪些时间有哪些教室有课?是不是多媒体教室?可以容纳多少人?……所有这些对一个由几十个教师构成的系部来说, 确实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进行数据统计才能方便查询。二是在学生管理的常规工作中, 学生的奖助学金情况、欠费情况、奖励和通报记录、毕业生各类等级证书过级情况、就业情况等都是需要统计和要经常查询的内容。三是如果没有一个管理平台对这些常规数据进行统计、维护和管理的话, 将会使系部管理工作毫无质量可言。近年来, 随着学校专升本步伐的加快, 系部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这些每天都在不断重复的工作耗去的人力资源和时间也越来越多。怎样才能使这些工作做起来更简单、更省时、更可靠、更准确呢?笔者认为,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有效地利用ASP技术, 建构一个相对完善的基于网络的系部管理系统来支持系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将成为提高系部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系部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 构建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主要由一个验证模块 (用户登录系统) 和四个功能模块 (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信息交流系统) 构成, 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部教学常规管理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设计

(一) 数据安全设计。

在访问数据表时常用的操作有浏览记录、添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记录。要做到数据访问的安全, 就必须对每个表的这四项操作进行控制说明。只有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所以需要建一个数据表访问权限的控制表来记录这些说明。数据表访问权限的控制表包括以下字段:数据表名、浏览权限、添加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限、可修改字段。

(二) 数据检索控制设计。

在访问数据表时通常希望能根据一些字段来对数据表进行检索筛选, 不同的数据表用来检索的字段也不同, 这就需要指出每个数据表的检索字段。这在程序设计时来实现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需要建一个用来记录各个数据表的检索字段的数据表。数据表检索字段的控制表包括以下字段:数据表名、检索字段。通过对以上两个数据表的观察可以将这两个表合并为一个数据表, 如图2所示。用户在访问数据表时先访问此表, 获得相应权限后方可进行访问。

(三) 输出设计。

本系统最终的输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报表输出, 另一种为文件输出。报表输出主要用于一些结论性的数据或需存档的数据。如教师督导评教、教师业务档案、课表等这一类需按规格打印的数据。文件输出主要用于一些辅助数据的输出, 这些数据还需后期加工或只是用于查询、观察, 不用输出报表。如学生请假记录、学生联络员信息等。

四、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网站形式实现, 结合HTML、VBScript、JavaScript、SQL Server、及CSS样式表。VBScript用于后台的数据库调用、数据处理、用户信息验证、信息统计;JavaScript用于前台的数据处理、功能按钮、简单的数据过滤、框架变换、页面导航等功能;SQL Server存储所有的数据信息, 使得数据管理更为方便, 增强源代码的移植性能。CSS样式表定义了所有页面的样式, 格调统一, 界面更为美观, 且可以减少很多多余的操作, 便于修改、维护。

(一) 教师系统实现流程。

教师页面首先会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如果没有通过验证, 页面则跳转到用户登录界面login.asp;通过身份验证后, 页面左边显示用户的信息, 如照片、姓名、所在教研室以及身份。页面中间部分为信息交流、最新公告、课表查询等显示平台。如果用户的身份为管理员或领导, 则显示相应的页面链接。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二) 学生系统实现流程。

学生页面首先会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页面就跳转到用户登录界面login.asp。通过身份验证后, 页面左边显示用户的信息, 如照片、学号、班级以及学生的身份。页面中间部份为信息交流、最新公告、考试报名等显示平台。流程图如图4所示。

五、结语

构建基于WEB的系部常规管理系统, 使网络管理为系部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网络的优越性。也使系部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系部建设服务, 从而提高了系部常规管理的质量, 为促进系部改革及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系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 相信以后通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大众性、合理性、拓展性, 能更好地服务于系部管理工作, 使系部管理工作更便捷、更规范、更科学。此管理系统的成熟也必将带动更多的系部采用网络管理, 促进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快、更好地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Internet/Intrane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操作用户的需求、记录数据的需求和数据表结构进行研究分析, 构建基于WEB的系部教学常规管理系统能使网络管理能为系部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充分体现网络优越性, 使系部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系部建设服务, 从而提高系部常规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系部常规管理系统,数据库,WEB,ASP,SQL

参考文献

[1].李宝山.管理系统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7, 1

[2].李兰友, 江中, 李玮.Web应用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2, 1

[3].窦玉杰.网络服务器配置大全.科学出版社, 2006, 5, 1

新形势下高校系部办公室建设初探 篇7

一、高校系部办公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和基层管理部门, 不仅担负着为系领导决策进行参谋和为全系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 而且要与学院各部门甚至社会各界人士打交道, 是一个单位窗口形象的重要体现。因此, 办公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理论等方面的修养。

1. 较高的理论和政治素质。

高校系部办公室直接为教学一线的师生服务, 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在这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 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 善于从大局考虑问题, 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 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端正的工作态度和服务师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高校系部办公室作为二级管理单位的执行部门, 承担着参与系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职责, 必须具有为教学中心服务, 为培养人才目标服务的思想, 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 都要体现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3. 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服务技能。

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办公室人员要掌握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情况, 熟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高校工作的特点, 要掌握现代管理知识,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办公室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节奏快, 这就要求办公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高标准、严要求, 认真抓好落实各项工作。

4. 开阔的胸襟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高校系部办公室是联系学校和二级单位的纽带, 是面向师生的窗口, 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办公室人员要明确这一点, 真正做到内树榜样, 外树形象,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深入实际,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用实实在在的付出求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办公室人员还要廉洁自律、艰苦创业,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把师生员工凝聚起来、团结起来, 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

二、高校系部办公室工作的现状及加强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系部的窗口和联系上下部门的重要枢纽部门, 办公室工作的现状其实并不容乐观, 而办公室人员同时也承担着极大的工作压力。

首先,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办公室的工作越来越繁杂多样化, 其中涉及教务、人事、财务、科研等多个方面, 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思路和工作方式, 努力做到在实践中进行很好的统筹处理, 争取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 办公室的工作具体、细致、琐碎, 目前尚没有对办公室工作形成独立的评价系统, 难以凸显专业优势、个人优势, 不容易出成果、出成绩, 从业者成就感较差。而且办公室人员因不在学工、教务、宣传、组织等重要部门, 得到升迁的机会一般较少。年轻干部经常感到基层管理工作乏味, 对工作缺乏热情, 极易导致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

最后, 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对办公室人员往往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情况, 致使办公室人员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因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系部办公室人员一般需要坐班, 而且经常需要义务加班, 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感到身心疲倦。另一方面, 他们接受系统培训或进修提高的机会较少, 很少有人关心其职业生涯规划。重使用, 轻培养, “放电多, 充电少”, 基层管理干部的知识、智力长期处于“透支”状态。

基于目前这种现状, 为使系部办公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跟上步伐, 更好地发挥工作效能, 所以, 对办公室加强建设成为势在必行的内在需要。加强建设, 需要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支持、帮助和引导, 同时也应该成为办公室人员自身由内而外的认识自觉。

三、加强高校系部办公室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高校系部办公室建设要落在实处, 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人的素质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作为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1. 高校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高校系部办公室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高校应重视基层管理干部的培养, 像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样切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并结合工作实际为基层管理干部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

(1) 学校应加强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 重视思想教育, 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 师德水平高, 具有开阔的胸襟和优良的思想作风的管理人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现况, 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并自觉地将之运用到管理工作中。

(2) 注重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用理论指导工作, 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可经常举办一些高质量的管理讲座或经验交流会, 请从业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传“经”解惑, 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同时, 高校要侧重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 给任务, 压担子, 创造条件帮助鼓励基层干部的成长。

2. 加强管理是建设高素质办公室人员队伍的有效保证。

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使干部用其所长, 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群体效能, 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 不同层次需要的追求构成人的行为不同层次的驱动力;人在不同的时期常常有一种主导需要, 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人的行为动机就会变为对高一层次需要的追求。因此,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最好方法。

(1) 形成对办公室工作的科学评价方法, 让相关的人员 (如本单位教师、学生、同事、其他部门的同志、分管领导等) 参与评价, 并确定权重, 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目前很多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评价机制存在弊端, 如评价项目笼统, 参与评价的人员单一等。办公室人员对此应予以改革, 以便得出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

(2) 建立科学可行的赏罚机制, 根据对人员的客观有效地评价结果, 切实做到优则奖, 过则罚。

3. 改变传统工作思路, 积极进取, 是办公室工作取得成果的有效法宝。

(1)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工作的被动性强, 但是如果一味地被动工作, 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办公室人员要改变传统的领导交代才去做的习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善于根据学校工作部署, 提前做出工作预案和做好其他工作准备, 要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工作动态和信息, 向领导反映各方面的重要情况,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 由于学校形势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许多问题的处理方式不能单纯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复制”, 必须用创新、改革的方法, 开创性地探索新规律, 如此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位, 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4. 牢固树立和谐意识, 切实抓好校内校外的各项协调工作。

办公室作为一个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 是一个单位窗口形象的重要体现。许多工作虽然看起来是小事, 影响却很大。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办公室在工作中要基于全局的角度、整体的角度, 充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调动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求团结、求和谐、求合作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体贴他人的困难, 争取他人的支持, 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增强高校工作的整体效能。

当前, 我国综合国力高速发展, 高等教育蓬勃兴盛,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系部办公室建设, 加强对办公室人员的培养, 而作为系部办公人员则应人人都有一种迫切学习的理念, 坚持在工作方式上严格要求、工作作风上谨慎, 在生活上热心帮助同事, 保持谋事、干事、成事的良好传统, 营造合心合力和谐的浓厚氛围, 努力争取达到领导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的工作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而系部办公室作为系部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和基层管理部门, 是联系上下级部门之间的重要纽带, 也是一个单位窗口形象的重要体现, 因此, 系部办公室需要强化自身建设, 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高校系部办公室,人员素质,基本途径,措施

参考文献

[1]冒荣, 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系部文化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秘书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要求、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教学乃立校之本, 而教学管理又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中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作为教学管理人员, 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保证教学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保证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温家宝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发表讲话:“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是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靠什么?关键靠教师, 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素质再好的教师也是要生存于学校这个大环境中,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 良好的教学管理过程, 可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高质量教学水平且不断挖掘出他们无限潜在的能力。所以, 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是直接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组织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 高职院校不仅要拥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而且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教学管理团队, 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正确定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多重身份

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借鉴综合型大学, 开始学习并逐渐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系部成为主力军。系部主任就是本系教学管理工作的最高管理者。教学秘书是系部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助手, 即间接教学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好教学工作, 充当系部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左右手, 这对教学秘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教学秘书必须理清工作思路, 客观定位工作角色。

1. 管理者———以教为本。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者, 其工作主要以一个学期为有效周期, 周而复始循环。

(1) 日常教学管理。一切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都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进行, 即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产生, 教学管理活动开始运作。在教务处总体调控下, 教学秘书及时落实各项教学任务, 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在运转周期中, 教学秘书需协助系主任进行常规教学管理活动, 如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 教学任务安排与工作量统计, 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教材选用与征订, 办理任课教师的调课、停课、代课手续等。

(2) 考务管理。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高职院校的特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因此无论理论考试还是实践操作, 都需要教学秘书以系为单位有序开展考务工作。目的是有效省去中间环节, 前后有序, 集中统一, 避免时间上的战线拉长和试卷种类的繁多混乱。良好的考务管理, 既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 国家英语、计算机、职业资格等各级各类考试也是考务管理的重点工作, 包括了组织报名、安排考场、配备监考人员等。专人专项管理, 工作量再大, 也能快捷高效完成。

(3) 科研管理。科学研究是高校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 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科研是教学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不仅能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有效的科研管理将教学与科研的各个环节结合统一起来, 通过科研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档案管理。各类教学档案的集合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教务处监控系部教学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为系部领导决策教学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向, 为教师提供学习借鉴材料。实行质量体系管理, 记录整个教学活动, 既能促进管理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的教学管理活动均有时效性, 即时间控制。各个教学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任一环节延时或失误, 环节之间就无法有效衔接, 教学活动也就会因此混乱。因此教学秘书高效细致的工作, 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 对高职教育教学秩序的建立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服务者———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内涵明确了无论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人的活动, 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也无一例外地遵循科学发展观。在高职院校系部管理中, 教学秘书的工作本质就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 为教学服务。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人、事均是服务对象, 即为领导、教师和学生服务,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系领导平时工作繁忙, 很多教学细节上的工作, 均由教学秘书提醒或实际操作完成。在教务与教学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完整、准确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如教师工作量数分析、学生成绩分析、教学评估分析等) 既能衡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又能为领导在管理工作中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教师与学生, 教学秘书及时宣传学院各类通知与政策, 提供教学管理中教与学活动的相关信息;教师对教学资源, 以及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所有建议与意见, 经过收集、整理, 上报院系, 以备各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对策, 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多, 服务层面广, 工作难度大, 但只要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教学秘书就有顺利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 服务质量自然也高。

3. 沟通协调者———充要条件。

管理与服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是辨证的统一。服务工作做得好, 有利于加强管理, 而科学有效的管理本身就是很好的服务。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 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关键是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1) 沟通。系主任平时工作繁忙,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 两者之间接触不多;而教务处与师生之间又有一定“距离”,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任务, 主要由教学秘书完成。教学秘书将学院、教务处等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 (包括教学任务落实, 调、听课通知, 教学检查评估通知, 学生选课通知, 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知, 补考、重修考试通知等) , 完整传达给系部各教研室、教师以及学生, 使得教学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很多时候, 教学设施等资源经常是系系共享。只要沟通到位, 就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的最佳发挥。

(2) 协调。必要的协调能力也是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从教学管理的内容来看, 工作范围几乎涉及系部工作的各个方面, 许多工作又都需要其他部门的人或物配合完成。总之,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连接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学校各职能部门与系部、系部与系部之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协调。善于调解教学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对促进学院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与合作起到关键性作用, 并且有助于防止管理矛盾扩大造成人力损耗, 导致管理效益下降, 等等。

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1. 学习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

当今社会, 再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要求, 以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研究, 以教学管理研究带动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再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1) 专业知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专业知识即为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全部理论与实践, 要求熟识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管理学;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律。通过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学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的培训, 使教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及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规范各项管理行为, 从而确保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2) 信息化管理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完善,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和教务管理系统等相关应用软件的培训, 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科学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整合成朝着促进教学目标发展方向的信息资料, 为领导进行专业发展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发布、存储和交换, 以及实现信息迅速传递, 确保信息沟通上的准确性、实时性,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也为广大师生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3) 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整理后信息通常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转述这两种形式呈现于服务对象。良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使教学活动高效运作, 特别是教学秘书, 必须熟悉秘书专业相关知识, 如应用文写作知识、档案保管知识、会议组织知识等。

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 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提高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教学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加快知识的更新,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

2. 主动与创新。

教学管理人员平时工作繁杂, 系统培训机会较少, 工作相对被动, 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学校要重视增强管理工作上的计划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不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强研究, 增强规范性, 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善于归纳总结, 重视文档建设, 增强创新意识, 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才能改进管理手段和工作方法, 不断加强科研能力, 掌握教育教学动态, 分析教育教学质量, 并提出改进办法。

3. 心态平衡, 自我调节。

教学管理工作枯燥繁杂,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勇于奉献的精神, 融入教学管理工作, 熟悉掌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养成始终保持冷静的习惯, 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管理过程具有强制性,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章办事, 强调原则性, 对事对人均一视同仁, 当然, 工作上难免会碰到委屈或遭他人误解, 调整心态很关键。平时须加强个人修养, 放松心情, 遇事冷静, 认真分析, 细心处理, 不断提高个人适应环境能力, 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宽宏大度, 做到凡事心中有数,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极其关键, 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立校之本———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加强教学管理, 规范管理过程, 充分调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和融洽性, 促进教风与学风的建设。系部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把握教学管理中各项目标的主脉, 按照教学管理规律制定详尽的符合管理客观规律的规章制度和计划;并在理论上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教学服务意识;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高效管理, 以适应现代化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凤年.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与素质要求.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73-75.

[2]韩冰.论高校教务秘书的素质结构和队伍建设.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2) :55-57.

[3]游佩林.试论高等学校院 (系) 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平原大学学报, 2003, (10) :117-118.

[4]孙欣欣, 钱立胜, 张永玉.精细化教学管理实施方案.交通职业教育, 2009, (5) :49-52.

图书馆系部联络员制度的思考 篇9

1 系部联络员的概况

1.1 系部联络员的概念

系部联络员有别于学科馆员, 但是工作性质又类似于学科馆员。笔者认为, 系部联络员是指具备图书情报知识, 对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使用相当娴熟的图书馆馆员, 通过学习对某系部学科专业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主要负责该系部相关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与评价、书目文献的组织、了解系部度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提供相应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也就是说系部联络员不局限于必须掌握或具备某学科专业知识, 也不用提供太深层次的文献服务, 却又能有效地与系部进行联系, 搭建起系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沟通的桥梁, 是不具备开展学科馆员资质的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改变传统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系部联络员的终极目标是学科馆员, 也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2 系部联络员的职责

系部联络员的主要责任是:本着“读者至上, 服务育人”的宗旨, 负责宣传介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图书馆网站的功能, 介绍图书馆近期工作;负责征求各教学系部师生对图书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以书面等形式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分工系部图书馆读者应用技能培训,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培训;深入系部了解师生文献信息资源需求, 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开展馆藏资源的个性化培训和服务工作;经常保持与系部师生的沟通与联系, 并做好登记工作, 及时反馈负责系部师生读者提出的问题和需求。

1.3 系部联络员的分工

在开展各项工作之前, 要成立系部联络员工作领导小组。由图书馆馆长担任组长, 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成员由图书馆系部联络员组成, 主要负责具体联络工作。一般高职高专类院校系部设置和专业设置比本科院校少, 所以可以一个系部配备一个系部联络员, 并且确定下来后最好每年不做变动, 便于联络员工作开展的连续性。领导小组责任:确定系部联络员分工, 定期召开小组会员, 制定工作单, 检查落实系部联络员制度执行情况, 定期进行检查, 对联络员进行考核, 对联络员收集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讨论处理, 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2 系部联络员制度建设

2.1 注重联络员队伍建设

建立一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 这样才可以为系部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引导和培育读者建立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在馆内挑选的系部联络员要熟悉各种电子、网络、印刷型文献, 以及检索工具、方法等, 还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加强各自对负责系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鼓励他们去相关院系听课, 与相关专业的专家交流学习, 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 不断提升整体素质。有计划地对在联络员进行在岗培训, 是系部联络员制度建设的基础, 亦可以根据院校学科特点, 引进专业基础好, 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强的毕业生。学科联络员制度将极大地激发出工作人员强烈的求知欲、责任感和成就感, 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起到锻炼队伍、培养业务骨于的作用。[1]

2.2 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建设

既然图书馆想把系部联络员作为一个长效机制来抓, 就要有明确的制度或相关规定来约束和指导系部联络员建设, 可以制定《图书馆系部联络员制度规范》等规章来规定系部联络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保障系、部联系工作顺利开展, 图书馆采取相应的检查保障措施,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保证系部联络员制度实施的关键。这个体系应该包含联络员的选拔, 评价和相应的工作规范, 在认识制度中建立稳定的任命、考核、奖惩和晋升的体系, 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管理制度上, 坚持定期的专业培训, 以保证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分配制度上, 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岗位上引入竞争机制, 不仅能够提高岗位的服务能力, 更能增强图书馆自身的活力, 从而促进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2]

3 系部联络员工作的开展

3.1 转变服务模式, 提供主动服务

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保障中心的地位已经被大大地削弱, 教师和科研人员不用到图书馆来而通过网络就可以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和信息, 学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图书馆如果不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的话, 在高校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 甚至将来也许会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生存。[3]因此, 图书馆要由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由被动的传统服务向主动的创新服务转变, 学科联络员制度的建立旨在实现图书馆这些功能的转变, 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在服务理念上, 始终坚持读者至上、一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服务内容方面, 把信息开发、学科咨询和用户培训统一起来, 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在服务方式方面, 系部联络员从主动性服务出发, 把定向服务和动态服务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

3.2 转变沟通方式, 步步先入为主

3.2.1 针对系部教师, 开展面对面交流

通常情况下, 许多读者的信息需求一开始是模糊不清的, 常常提出一些不相关或不完整的问题, 这时只有通过语言的沟通才能发掘读者的需求, 对读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正, 才能获取读者真正所需的信息。[4]系部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核心, 因此开展“一对一培训交流”工作, 能够获得读者真正需求, 图书馆也才能“对症下药”。由系部联络员小组统一开展, 责任分工明确, 统一培训内容同时注重培训的个性化。交流内容包括:介绍图书馆图书及期刊采购流程;介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及其使用方法;解答教师在使用资源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师课题研究方向等。交流结束后, 工作人员汇总培训交流结果, 根据交流结果总结、研究, 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3.2.2 多种方式并举, 打造沟通无缝隙

除了下到各系部参加例会、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图书馆系部联络员还可以通过学院内部邮件系统群发邮件的形式与系部读者进行沟通;通过图书馆主页宣传栏及时给全院师生发布和传达图书馆馆藏信息;使用在线交流软件, 主要有msn, QQ, 飞信等在线交流工具, 建立群组, 实现快捷迅速地交流;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交流, 随着微博的流行, 越来越多的师生读者开通了微博, 图书馆系部联络员也应该相应的建立自己的微博, 添加读者为好友, 打造与读者沟通的无缝隙, 随时随地可以为读者服务。

系部联络员作为高校图书馆和各系部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与各系部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认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 有利于促进系部读者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更加便利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内部人才的培养和稳定, 不断提升图书馆在学院中的地位。因此, 没有资质建设学科馆员队伍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转变思维, 不断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构建起本馆独具特色的系部联络员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莉.高校学科联络员服务于院系的新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17) 期:134-135.

[2]唐章林.学科馆员制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10 (5) :7-12.

[3]安凤妹.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 :158-160.

上一篇:剖宫产并发症下一篇:化学教学中育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