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综合

2024-09-30

理论综合(精选12篇)

理论综合 篇1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交通管理的需求, 人们不断地研究如何利用高新技术研究更加有用的辅助技术。经过长期研究, 交通信息技术也获得快速发展, 现在更加向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的方向发展。交通综合平台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监测, 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把相关的信息共享到平台上。这就方便了交通管理者对城市交通进行管理。

1 国内交通综合平台的现状

随着交通综合平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国内研究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根据国内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 设计适合的交通综合平台。交通综合平台正在不断努力把城市交通管理的各个子系统联系到一个公共管理平台, 并为交通管理提供相关数据处理、共享的技术。但国内的交通综合平台的设计办法和实际应用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交通知识和功能的共享力度不够

国内交通综合平台在对城市交通进行监测管理时, 侧重于收集相关交通数据、平台对数据的存储及共享, 但是却缺乏分享科普交通知识及对交通信息的技术处理办法。不能共享交通信息处理技术, 交通综合平台的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比较慢, 使得信息管理技术没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城市交通出现的状况。

1.2 交通综合平台的区域性强, 广域协调能力比弱

交通综合平台的发展主要是从研究区域范围的交通信息管理发展起来的, 并且其研究环境相对比较理想化, 对于解决区域交通的实际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更何况是把交通综合平台发展到处理城市交通, 这就会造成各部门、交通信息系统衔接不够协调, 从而影响交通管理者的正确决策。

2 网构软件理论的渗入

网构软件理论在交通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就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动态变化的模拟交通环境下, 开发设计处理交通状况的功能。其的设计更加注重各个系统间的协调工作, 数据信息的传播、共享, 交通数据信息技术的使用等。这更有利于交通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工作, 以及能够让其做出更加准备的解决办法。正是由于网构软件理论的先进性、实用性等优点, 让其在交通数据系统设计中更受到重视, 并不断地被采用。

3 基于网构软件交通综合平台的设计

交通综合平台的设计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还要切合实际情况。所以在设计交通综合平台时, 要完成交通综合平台系统的设计和其的实际应用。

3.1 交通综合平台设计的建模

系统软件的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 需要都建一个贴切实际情况的模型。在对城市交通进行建模时, 利用面向特征需求的办法, 分析交通管理系统、车辆导航、车主导航等, 并进一步设计相应的特征城市交通模型。交通建模过程要考虑模型的可重复利用性和符合软件语言规则, 这不仅可以节省系统的设计时间, 而且也有利于设计的系统更加能够适应网络平台。利用FODM的方式分析特征模型的服务、功能、行为特征等子过程。

3.2 基于网构软件理论设计适合Internet的交通软件系统

软件设计的要求要满足业务、用户、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并使软件系统具有比较强的重复利用、可读写、分析和修改更新的特点。软件结构设计要满足三要素, 即:模型构件、连接件、约束程序语言规则。构件就是对功能的行为设计, 其包括构造体、实体、数据库、运算函数等;接连件是实现构件间的桥梁, 其尽可能方便、快捷地实现构件间的数据信息交换等行为;约束程序语言规则就是规范软件系统设计的过程, 其能够统一系统的各个程序间的链接协议是否相匹配等。利用网构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原理, 可以把构件定义为软件实体, 然后再把这些软件实体根据相应的协议和实际关系连接起来, 让其能够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交换等。软件实体间的相互独立的, 其具有自身的功能特点;同时其适应力也很强, 能够在交通综合平台中与相关实体进行连接。

3.3 交通综合平台系统的测试与实践

交通综合平台系统的初步完成, 还要对其进行测试与实践, 才能够保证其具有应用价值。交通综合平台系统的测试和实践过程, 需要检测系统是否包含了足够的构件、构件间可以正常连接并有相应的约束规则。根据各构件的功能特点, 测试性能是否满足城市交通的管理需求, 判断其是否符合软件规则;同时也检测构件间的连接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 基于网构软件理论的交通综合平台是现在比较先进的、使用的、可靠的系统。交通综合平台能够满足城市交通的多样性;区域间的协议统一, 交通数据信息的沟通更加畅通无助;并且软件设计的复用性, 让系统的更新速度更能够满足交通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程旭.基于网构软件理论的交通综合平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3) :112-150.

理论综合 篇2

二训练特征实践性、针对性、多元性、规范性、复杂性、周期性、开放性

三、军事训练的任务 从总体上说,军事训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1、传授军事知识和技能,研究作战对象和战场环境情况

2、演练作战指挥和战法,检验和完善作战预案

3、研究和发展军事学术,实验作战理论和编制装备

4、锻炼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战斗意志

5、开展

四、军事训练内容 1.训练内容的特点: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 2.训练内容的主要作用:保证训练目的的实现、支持训练活动的开展、体现军有决定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不断深化军事训练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科学技术对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具有直接作用。

七、军事训练指导思1.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2.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3.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能打仗,打胜仗”服务

八、军事训练基本原则1训战一致: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不断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以任务为牵引组织实施训练2.教养一致:把训练目的、内容、标准与作风养成结合起来3.科学练兵:不断提高训练的量:提高组训者的组训水平、增强受训者的素质,抓好各训练环节的质量,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实施科学地训练管理5.注重效益:加强决策内容、技术科目作业内容、战役战术科目内容 步骤:作业准备、理论提示、宣布情况、示范摆练或知道作业、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4、军事演练(习)[特点:应用性、检验性、针对性、复杂性 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上导下演,导与演分开,按级组织,活导活演,注重演练效果全面提高战斗力 内容:连贯演练、综合演练。演习分为营级战术演习、指挥所演习、实兵演习、战役演习步骤:诱导部(分)队进入演练(习),诱导部(分)队演练(习)开始,组织部(分)队做好演练(习)善后工作,演练(习)讲评,军事演练(习)的评估(a.内容:指挥控制能力、机动能力、打击能力、防护能力、保障能力 b.组织与实施: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结束 要求:周密拟制评估计划,针对性地培训评估队伍,翔实统计参演部队市里,规范地采集部(分)实施训练保障的方法。具有保障能力强,保障效益高,能充分利用人力、物理、财力、实现资源共享的特点。要求详细区分联合保障与按专业、分系统保障的项目和内容,努力做到通用保障联训联保,专业保障按专业、分系统保障。联合制定保障计划,科学安排保障的内容、时间、空间和保障力量。加强联合保障的监督管理 十五训练保障要求1需求牵引、保证质量2全面保障、突出重点3科学管★

十六、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基本定位

1、时代背景:a.党的军事创新理论是转变的理论基础 b.练。首先,战争需求导致军事训练的产生和发展。军事训练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伴随着战争实践的出现而产生。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阶级、国家并建立了军队之后,由于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不断引发战争。战争需要专门的军队来进行,进行作战的军队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它们是紧密关联,环环相扣的。同样,战争从低级到高级,由训练的发展。战争是不断发展的,每一次新的战争实践,总会给军事训练带来新的影响、新的要求。解决战争

散沙,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其战法运用也必然呆板僵化,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官兵势必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作战的结局也必将是失败。如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由于伊朗和伊拉克军队都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双方能力相当,致使双方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历时42天,地面作战仅仅打了4天,伊拉克军队就丧失了主动权,遭到了惨重失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交战双方武器装备相差悬殊外,伊拉克军队训练水平低、部队整体素质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军事训练效果能够遏制战争的发生。在相对和平时期,高质量的军事训练效果,能起到“敲山震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通过军事训练效果对敌方产生威慑作用,使敌方感到冒然发动战争,可能得不偿失,从而推迟或取消战争行动。军事训练服从并服务于战理、物尽其用4勤俭练兵、注重效益 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牵动了军事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转变的直接动因 带来的新影响和新要求,就促进了军c.综合实力增强是转变的客观条件 事训练的发展。例如,冷兵器时代的2、本质性征:a.转变的实质是逐步实现军事训练信息化 b.转变的目的是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 c.转变的过程是信息化主导下的逐渐发展 d.转变的要求是面向信息时代的深刻战争,主要使用刀、剑、矛、矢等兵器,敌对双方组成密集阵形,依靠白刃格斗决定胜负,与之相适应的军事训练,主要是熟练掌握手中兵器的性能和增强体能,演练各种阵形的排列全民国防教育和训练,增强战争潜力 系统性、规范性、先进性4.保证质事训练发展方向 3.训练内容体系(指由一系列训练内容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a.共同训练内容(所有军人进行的基本军事素质的训练)b.技术训练内容(为使官兵掌握装备操作使用、管理维修等专业技能而进行的训练)c.战术训练内容(战术兵团、部队、分队为掌握战斗原则和方法而进行的训练)d.战役训练内容(根据作战任务需要,战役指挥员及指挥机关和所属部队为掌握战役行动的原则和方法而进行的训练)e.战略训练内容(按照作战意图和统帅部的决策部署,战略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为掌握战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而进行的训练)f.后勤训练内容(军队后勤为提高后勤保障和防卫能力,对所属单位和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军事后勤理论教育和后勤保障技能教练的活动。g.装备训练内容(军队为遂行装备建设、发展、管理、保障任务而进行的理论教育、技能教练和总和演练活动)h.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内容(部队、分队为掌握非战争军事行动原则和方法而进行的训练活动)i.军事思想学习内容(关于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理性认识的学习活动)j.作战实验(为检验与作战有关的某些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操作和活动,通常以训练的方式进 五训练方法1.特点:从属性、适用性、多样性2.地位作用:决定训练效果、影响训练资源运用、联结训练主客3训练方法体系:a.组织形式:按职级、专业、建制、作战编成、承训机构训练;b.教练方法:讲授、演示、观摩、练习、作业、演练、演习;c.手段运用:利用器材、实装(指列入部队编制和配发到院校的现有武器装备)、网络、模拟系统、教育技术训练

六、军事训练基本规律1.军事训练服从并服务于战争需求:战争需求决定着军事训练的产生,作战的发展促进者军事训练的计划,作战需求规定着军事训练的目的、内容、环境和标准,军事训练可以检验与发展作战理论,军事训练水平影响作战进程和结局,军事训练的效果,可以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2、组训者和受训者双向互动统一:组训者规范着军事训练发展的方向,对军事训练质量有重大影响,决定着军事训练发展周期;受训者是训练实践活动的主体,能促进军事训练的发展,是推动军事训练发展的内在动力。

3、军事训练质量水平受训练条件制约:武器装备是军事训练的基础。体制编制是军事训练的保障。信息资源是军事训练的前提。客观环境是军事训练的平台。4.军事训练是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循序渐进表现为训练内容的连贯有序。循序渐进体现在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循序渐进的军事训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与保持的重要保证。循序渐进体现在不间断循环式的军事训练。5.科学技术是军事训练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对军事训练的发展具筹划,注重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九、军事训练法规1.特点:科学性、广泛性、操作性、强制性2.作用:为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提供保证,为训练管理提供依据,为预防事故实现训练安全提供保证3.分类:从立法角度分为中央军委颁发的训练法规,总部颁发的训练法规和军兵种、军区颁发的训练法规;从军队训练体制角度分为部队训练、院校教育、预备役训练法规;从训练类别角度分为联合训练、军兵种训练、武警部队训练和后勤装备训练法规;从训练层次的角度分为战略训练、战役训练、战术训练、技术和共同训练法规;从规范内容角度分为综合类、专项类法规4.表现形式:训练条例、训练规定、训练与考核大纲、训练纲目、训练标准、条令、训练细则 条例作用:调整军事训练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调整军事训练内部各项工作的关系,规范各级各类人员的训练行为,为总部、军部、军兵种制定训练规章制度提供依据.十、军事训练准备 1.思想准备:a.训练动员教育(开训动员、阶段动员、临时动员)b.思想政治教育(训练意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信息化战争教育、以劣胜优教育、训练作风教育)c.思想疏导(摸准问题、研究方法、依靠和发动群众)

2、组织准备: a.明确领导分工 b.落实军官骨干队伍 c.进行训练编组

3、物质准备:a.建设、整修调配训练场地和设施 b.维修、订购、配发训练物资和器材 c.请领、订购、分发训练教材

4、教学准备:a.组织教学法集训 b.组织示范教学 c.编写教案(军事理论讲授教案、实际操作教案、战役战术作业教案的编写)d.组织试讲、试教

十一、军事训练实施 1.军事理论教学(特点: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强 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基本内容:基本条令、基本军事知识、基本理论 方法:课堂讲授或播放课件为主,辅之以战例或案例研究、参观见学、演示、自学指导、讨论等 步骤:提示要点、指导预习、重点讲解或观看课件、组织讨论、小结讲评)

2、军事技能训练(特点:动作具体、直观形象、可视性强、反复操练 要求:正确传授动作要领,做到直观、准确、简练,讲解与示范结合,组织受训者反复练习内容:共同科目、专业技术科目、战术基础科目 方法:在专业训练场以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方法实施 步骤: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纠正动作、小结讲评)

3、军事训练(特点: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情况设置复杂、作业难度较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 要求:采取灵活的作业方法,诱导受训者理论指导实际、调动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的完成作业,以启发受训者思维、开发智力为基本点 内容:共同科目作业

队演练信息,适时提出评估报告)]。★

十二、军事训练管理的方法

1、法规规范法(即依据训练法规和制度对训练实施管理的方法,要求建立健全训练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训练法规和组织纪律教育,管理者带头执法,严格按训练考核标准)

2、行政管理法(即依靠行政或业务管理机构的权力,通过指令直接用于训练管理对象并对其实施管理的方法,要求注意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训练管理素质和能力,克服“上下一般粗“、层次不分、职能不清的管理现象,要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

3、质量管理法(即对训练成果优劣程度实施管辖和处理的方法,是军事训练管理的主要方法,对于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要求科学确定训练质量标准,严格进行训练质量的控制和协调,认真进行训练质量检查和分析)

4、目标管理法(即通过确定训练目标和实现训练目标而对训练实施管理的方法。要求制定目标,实现目标,评价目标)

5、信息系统管理法(即利用计算机及其相应的现代化设备,构成训练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开发和研制训练管理软件,并以此对训练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的方法。要求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加强信息系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6、激励管理法(即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被管理者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的方法。要求遵循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十三、军事训练管理的要求

1、坚持正确的训练方向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级负责

3、实行正规化训练管理

4、坚持训管一致

5、注重统放结合

十四、军事训练保障的方法

1、计划保障法(即依据预先拟定的保障方案实施训练保障的方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环节:计划预测、计划制定、计划执行)

2、随机保障法:(即依据保障需要和保障能力临机组织实施训练保障的方法。具有情况突然,准备时间短,保障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通常在训练任务改变、计划保障中断、计划预测不周等情况下实施。应做好:加强保障任务预测,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快速拟制保障方案,迅速展开应急保障。加强督促检查,解决问题)。

3、现场保障法:(即在军事训练现直接提供保障的方法。通常运用跟踪保障、定点保障、定向保障等方式直供直管、一次到位、方便训练的特点。用于持续时间长、技术要求高、远离营区的训练活动的保障。)

4、区域保障法:(即在一定区域内的部队、院校和专设训练机构等互相提供训练保障资源的保障方法。具有训练保障资源统建共享的特点。关键是制定区域训练保障资源统建共享的法规和制度,建立区域保障协作机制。)

5、联合保障法:(即跨军兵种、跨部门、跨军地界限联合组织

变革

3、重大意义:a.必将实现军和变换,以提高将士的作战能力。而事训练又快又好的发展 b.必将加快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形态,作战形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步伐 c.必将正由机械化战争的单个要素的较量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方向发展。

十七、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发展面对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军事训练趋势

1、创新发展基于体系能力生也必须向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成的训练运行方式:a.实行单个人员的方向发展。因此,战争的发展牵引分类分级训练 b.改革军兵种部队整着军事训练的变化。其次,战争需求体训练 c.完善联合训练体制机制 d.决定着军事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调整部队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

2、和手段。军事训练的目的、内容、方创新发展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训练法和手段,不是由组训者或受训者的内容 :a.准确把握训练内容改革要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由战争的客求,与战争形态变化相吻合 b.及时观需要所确定的。如作战特点、类型、调整训练内容体系结构c.持续充实样式、规模等。舍此,训练必然成为信息化训练内容 d.改革训练内容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在下一场理机制,按照统放结合、分级管理的战争中遭致失败。如在冷兵器时期,原则,区分训练与考试大纲的修订权军队作战主要使用弓、矢、矛、戈、限,规范各级调控训练内容的具体要戟、斧等一类冷兵器遂行作战任务,求

3、创新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集军事训练也主要以教习使用这些冷成训练方法 即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兵器进行格斗和演习阵法;而在火器作战单元合成训练,作战体系融合训时代,火药的发明并应用于作战,促练

4、创新发展精准管控的训练管理进了战争的发展,随之军事训练内模式 a.精细化管理(完善分级管理容、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制度、发展信息化训练管理手段、推二是军事训练对战争具有能动的反行军事训练目标管理)b.完善训练考作用。军事训练对战争的依存,不是评机制(树立先进的训练考评理念,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健全训练考评制度,改革训练等级评的,既依赖于战争,又对战争起反作定方法)c.健全完善训练奖惩制度用。首先,军事训练可以研究和创新(推行军官、士官岗位军事素质认证作战理论,指导未来战争。作战理论制度,健全完善训练实绩与官兵切身是军事理论的核心,未来作战不仅是利益挂钩的政策制度,推行军事训练军事实力的对抗,科学技术的角逐,问责制)

5、创新发展集约高效的训更是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的较练保障方式:a.推进保障条件信息化量。在和平时期,遂行作战任务的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网络平会相对较少,作战理论的检验与发展台建设为重点,不断开发智能化训练更加依赖于训练实践。作战理论的创软件)b.推进保障模式集约化(统筹新离不开军事训练的实践,军事训练全军训练场地设施,统建共享训练信实践是检验作战理论的标准,发展作息资源,完善区域联合保障机制)c.战理论的途径。军事训练为探索和创推行保障管理规范化(不管完善训练新作战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其保障规章制度,加强各种保障活动的次,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规范化管理)

径。战斗力是由官兵素质和武器装

一、军事训练与战争的关系

备、体制编制、组织指挥、行政管理、军事训练服从并服务于战争需保障能力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在这些求规律,揭示的是军事训练与战争实战斗力因素中,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践之间内在的、普遍的联系,是训练只是潜在的战斗力,只有经过训练才与战争二者关系的本质反映。这一规能将潜在的战斗力变为现实的战斗律是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它渗透并力。其他因素,如官兵素质、组织指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军事训练挥、管理水平及保障勤务等,都是人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战的因素在起作用。人的素质高,战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军事训练依存于力就强,反之则弱。而人的素质不是战争,战争对军事训练起拉动和导向与生俱来的,要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作用。军事训练服务于战争的目的实践来提高。在和平时期,这些因素性,及其对于战争的从属性,决定了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军事军事训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争需训练来达成。由此可见,军事训练的求。换句话说,就是一定的战争决定实践过程就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着一定的军事训练,战争的发展促进过程,离开了军事训练实践,战斗力着军事训练的发展。一方面,战争的的生成和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第三,需要牵引军事训练最大限度地与之军事训练效果影响作战进程和结局。相适应。军事训练是为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军事训练水平影响作战进和赢得战争胜利服务的,它始终依存程。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的部于作战,受制于作战,服务于作战,队与军事素质较差的部队交战,能够战争对训练起着拉动和导向的作用。大大加快作战进程,能在较短时间内另一方面,军事训练对战争具有能动取得作战的胜利。另一方面,军事训的反作用。训练是战争的“预实践”。练水平影响作战结局。军队经过严格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训练,军事训练水平高,战时就能牢进程和结局。二者相互作用,推动训牢把握战场的主动权,取胜的概率就练与战争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大,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相反,个方面。一是战争需求决定着军事训

未经严格训练的部队,必然形同一盘

争需求规律,揭示了军事训练与战争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告诫我们,要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作为军事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依据军事斗争的方针、原则确定军事训练的方针、原则,依据军事斗争的形态、样式确定军事训练的内容,并结合训练的目的、内容,选择最能体现实战并适应受训者接受作战知识和技能规律的手段和途径,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军事训练与战争需求的差距。

二、军事训练体制与法规要和军队建设及训练实践相协调军事训练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体制与法规的调整改革应有利于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军队培训人才种类、数量、质量,都是根据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确定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和军队任务不同,对军队人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训练体制与法规要适应这种变化,根据客观需要建立各种、各类、各层次的训练体制与法规,加强对多种人才的培训。例如,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既需要各级各类指挥人才,又需要懂得高技术装备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训练体制与法规能够按照不同性质和等级的部队,以及专业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使之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作战技能,并打下牢固基础,为部队高层次训练创造条件。有些情况下,训练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对训练本身是有益的,但从军队建设的全局看,还不成熟,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把握好训练体制与法规调整改革的时机和进程,使训练体制与法规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军事训练体制与法规要和训练实践相适应军事训练是具有很强动态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军事训练体制与法规必须适应训练实践的特点。比如军事训练具有实践性、系统性、针对性、渐进性、反复性、复杂性等十分显著的特征。科学的训练体制与法规应能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上,适应训练活动的主要特点,确保其顺利进行,否则将影响训练实践效果。另一方面,军事训练体制与法规还必须适应训练实践的发展变化。军事训练实践活动受战争形态、兵役制度、武器装备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使训练呈现新的特点,对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需要训练体制与法规必须跟上并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结合实际谈军事训练要素的关系 军事训练要素主要包括组训者、受训者、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五大要素。由组训者根据训练目的,制定训练方针和原则,下达训练任务,明确施训计划,组织训练准备与实施;受训者根据组训者的要求和确定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而接受训练。在此,组训者与受训者共同构成训练的主体,两者之间不仅有教与学、教与练的关系,而且还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训练内容、方法和环境共同构成训练的客体。训练主体与训练客体之间是利用与被利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训练主体利用训练客体提供的条件开展训练,以达成训练目的。训练客体影响和制约着训练主体的训练活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环境制约着训练质量和效益。组训者利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启动训练、保障训练,使受训者接受训练,最终达到训练目的,完成训练任务。

四、我校在军事训练管理方面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了解和掌握军事训练管理的特点,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军事训练管理的前提。军事训练管理具有行为的规范性、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层次性、过程的周期性、活动的动态性、内容的兼容性等显著特点。行方法、手段的优势互补,求得最佳的整体管理效果。把握军事训练管理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就是要求训练管理者必须从训练系统的整体效益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全局的观念,管理本单位的训练工作;从全局出发,管好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局部,抓好训练中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善于协调各个训练局部之间的关系,照顾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利益,使各个局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效能。结构的层次性军事训练管理结构的层次性,是由军队编制体制和军事训练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反映了训练管理结构的存在状态及基本面貌。结构的层次性体现在:其一,军事训练作为一个大系统,有着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训练内容,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从共同到专业、从专业到合成的训练内容体系,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性。这种内容上的层次性,反映出训训练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管理新理念的确立、管理环境条件的变化、管理任务的变更、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尤其是在新军事变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动态性就显得更加明显。把握军事训练管理活动的动态性特征,就是要求训练管理工作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准确把握训练管理的动态性。要针对客观形势的发展与训练动态的变化,适时调整训练管理内容、方法和手段,坚持训练的改革与创新,使训练管理始终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状态。内容的兼容性军事训练管理内容的兼容性是指军事训练管理与行政、思想等管理有着相互兼容、交叉融合的特性。内容的兼容性体现在:一是训练管理者兼有多种身份。军事训练管理者既是组训者,又是行政管理者,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政治工作者。这种身份的多重变换,对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军事评估。军事训练评估综合性原则是指对评估对象从训练活动的总体上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求得客观的评估。组织军事训练评估时,应尽可能地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和反映,全面把握军事训练活动的状态。评估与指导相结合原则军事训练评估要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引导组训者、受训者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同时,在进行军事训练评估时必须伴随有指导。这个指导要以评估结论为依据,根据诊断出来的问题和受评估对象的现有条件,提出具体的军事训练改进意见。坚持评估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是由军事训练评估的本身目的所决定的,以评估结论指导军事训练活动,达到推动军事训练发展的目的。

六、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保障能力生成途径的设想,如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内容

内容:现代战争正由火力主导向信息主导转变,由依靠数量规模制胜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新装备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训练基地为主要依托,以模拟仿真为基本手段,以信息网络为基础设施,大胆创新现代化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信息网络是军事训练信息化的核心要素,网络能够为广大官兵及时提供各种训练信息资源,大节约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将使训练教学由原来的黑板、挂图、幻灯、手工等传统手段转变为以网络、可视化、模拟、电教、自动化为主的先进科技手段,为首长机关和部队推进网络办公、开展网络训练和实施网络考核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区域联网协作训练、远程教育训练、基地监控训练、模拟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等新型网络训练方式,将成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方法。以固定的大型训练场地和现代化设施为依托,运用先进果,不断深化联合训练的研究探索。加强兵种作战单元内部单一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兵种作战单元内部诸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军种作战单元内部单一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军种作战单元内部诸作战要素集成训练。要以联合训练大纲为依据,完善训练法规,对训练秩序、组织领导、任务,以及训练的方针、原则、指导思想、训练时间、训练课题、训练标准、训练保障和训练考核等做出明确规范

思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关键在于争夺制信息权,而制信息权基础在于制电磁权。可以说,未来战争中谁夺取了制电磁权谁就能夺取战争的胜利。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敌方多维战场空间电磁攻击与干扰、己方装备的自扰互扰、民用设备的占频辐射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影响,使得战场电磁空间异常复杂,并贯穿于整个战争的始终。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交战双方在电磁空间中的争夺愈为的规范性军事训练管理行为的规范性,是我军实施正规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它的实质是按照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有关训练法规进行训练管理,严格遵循训练规律,建立起正规有序、充满活力的训练管理机制,使参与训练的各级组织、各类人员都在法规的范围内活动,训练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行为的规范性体现在:一是要以军委、总部确定的训练方针、原则和上级的训练指示,来统一对训练的认识,规范训练行为,严格训练纪律,并把它贯穿于整个训练管理过程的始终,以保证部队训练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二是以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为依据,严格训练管理的运行,使之条令化、制度化、标准化。我军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反映训练客观规律的法规制度,只有依照这些法规制度去管理训练,才能保证部队训练活动符合客观实际,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陆军装备的不断更新,部队训练的组织实施更加复杂,规范程度越来越高,要求部队训练管理行为更要依法行事,正规有序,即便是训练改革,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于取得的训练改革成果,要力求通过建章立制转化为训练者的行为规范,以维护训练工作的严肃性。三是部队训练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职责、标准和健全的法规制度,只有按规范的程序、步骤、方法实施训练管理,才能确保部队训练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把握军事训练管理行为的规范性特征,就是要求训练管理者必须遵循训练规律,建立起正规有序、充满活力的训练管理机制,使训练的各级组织、各类人员、各个环节和各个步骤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系统的整体性军事训练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管理效益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单个要素能量的发挥,而且还取决于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以及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一是管理者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这一根本目的而开展。训练目标与管理目标,在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既是开展训练活动的根本要求,也是开展训练管理活动的价值所在。二是训练管理既强调对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单个要素的合理使用,又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地安排、组织和协调,使其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效益。三是将训练管理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从任务确定、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到总结考评,对每个管理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使整个管理过程形成一个闭合的锁链,杜绝管理环节上的“短板”现象,有效发挥整体管理效益。四是将多种管理方法、手段同时作用于管理对象,通过各种练对象的不同需求,要求其管理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使军事训练各系统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保证军事训练逐渐推进和有序发展。其二,军队编制体制的层次结构,决定了各级训练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任务、职责和权利的不同,从而构成了训练管理的类别与层次。把握军事训练管理结构的层次性特征,就是要求训练管理者必须实行“分级管理、按级负责”,使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保证训练系统协调一致的高效运转。要按照各自职责和权力,行使管理的职能,防止包办代替、不分层次职责“一杆子插到底”的倾向。那种包揽一切的训练管理,不但对训练落实无益,妨碍管理的效果,反而会压抑下层管理者的积极性,还会给本系统的训练管理造成忙乱现象,妨碍训练效果。过程的周期性军事训练管理过程的周期性,是由军事训练逐级递进周期循环的特点决定的。军事训练管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周而复始,循环发展的过程。过程的周期性体现在:一是训练时间的周期性。通常师以下部队,以一个为一个大的训练周期。训练又划分为入伍训练、分业训练、实兵演习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每一课题又是按照准备、实施和总结等步骤循环进行的。二是训练对象的周期性。由于士兵有规定的服役期,军官有规定的任职期,这就决定了士兵、军官和部(分)队的训练,必须按照规定期限循环往复的进行。三是训练内容的周期性。通常情况下,从基础训练开始,经过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战役训练到联合作战训练结束,完成一个训练周期,循环往复,渐进发展。军事训练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军事训练管理过程的周期性。每个周期都包括部署训练任务、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活动、进行训练考评等管理活动。一个训练管理周期的结束,并不是管理活动的终止,而是随着训练任务和内容的转换,又进入下一个管理周期。把握军事训练管理过程的周期性特征,就是要求各个层次的训练管理工作,必须以各自的周期管理目标为依据,既要管理好各、各阶段的训练,又要注重各、各阶段训练的相互衔接,按照训练规律,实行有重点调节和控制,有预见性地开展训练管理活动。活动的动态性军事训练管理活动的动态性是指军事训练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是随着时间、空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活动的动态性体现在:一是训练管理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如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流逝、场地的转换、财物的损耗、信息的更新等,必然会影响到训练管理的稳定性,训练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化。二是训练管理手段的先进性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部队训练中的应用,加速了训练手段的更新,训练管理的手段也应随之而变化。三是部队

训练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合一。如军、师、旅、团等训练管理机构与行政管理机构都是合一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训练管理时,正确处理好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三是管理内容多重交叉和兼容。比如,训练管理有对人的管理,行政管理的主体也是人,两者在管理内容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四是训练管理与其它管理目标是一致的。训练管理是为了增强部队战斗力,行政管理是为了培养部队优良作风,思想管理是为了提高部队官兵思想政治觉悟,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把握军事训练管理内容的兼容性特征,就是要求训练管理者在训练管理中,要把训练与管理、训练管理与行政管理、训练管理与思想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训管一致,教养一致,管理与育人相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军校医学生的军事训练评估应遵循什么原则和方法注重目的性原则军事训练评估目的性原则,是指每次开展军事训练评估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含糊笼统。军事训练评估的总的目的就是判定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质量。军事训练评估的目的性要求在实施军事训练评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主观臆断,不掺杂个人感情,完全按评估标准办事,保证军事训练评估结果公正、准确。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是指在军事训练评估中,侧重对军事训练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质的分析,尤其在对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评估时较为有效。定量分析是指在军事训练评估时,侧重对军事训练及其效果的量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军事训练的质量情况。在组织军事训练评估时,能组织定量分析的,应尽量组织定量分析;不能完全组织定量分析的,也应搞好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通常对单个人员和单课目训练的军事活动,应尽量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单位军事活动的评估,在侧重定量分析的同时,要加强定性分析,把握军事训练活动的可能变化。静态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原则静态评估是指重点考评训练对象在训练过程中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状态,是对评估对象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所达到的训练水平的现实反映。动态评估的重点是考察评估对象在训练过程中的发展状态,其特点是偏重于历史情况的比较。在组织军事训练评估时,要坚持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把现状搞准,原因搞清,更要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通过横向对照和纵向比较,把握军事训练活动的成功之处、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多渠道性与综合性原则军事训练评估多渠道性是指在评估过程中,要注重收集与训练活动相关的多方面的意见和信息,尽可能实行不同部门(司、政、后、装)、不同职级(军官、士兵)、不同身份(组训者、受训者)人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向基于精确作战制胜转变,由按建制协同作战为主向成体系成建制一体化联合作战为主转变。信息已经融入物质和能量,成为提高战斗力的主导因素。目前,我军处在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历史阶段,训练内容改革必须适应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要求,在指导上更要依赖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由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按照训战一致的原则,遵循信息主导、系统谋划、协调发展的原则,从优化军队的作战能力结构和官兵的知识能力结构入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整体推进,把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变到依靠信息技术进步为主上来,不断改革创新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内容,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的新的增长点。根据不同作战任务需要、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未来战场环境特点创新设置信息化训练内容,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先进性、适应性和有效性。按照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充实信息化基础训练内容,加大信息化知识比重,突出高技术装备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军兵种作战单元内部集成训练和信息化作战要素集成训练。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和指挥能力,突出信息化知识学习、信息化技能训练和新装备训练,全面加强智能、体能、心理和作风训练,增强官兵的综合素质。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拓展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充实反恐维稳、处置突发事件等训练内容,完善抢险救灾、核生化救援、海上搜救等应急救援训练,丰富发展与外军联合军演、跨区基地联合训练等内容,全面提高我军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设置作战诸要素体系集成训练内容,使平台与平台、系统与系统之间高度融合、整体联动,提高部队的情报获取、信息传输、指挥控制、快速机动、电子对抗、精确打击、全维防护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作战能力的综合集成,使训练水平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相适应。以联合训练内容改革带动各军兵种训练内容创新,以合同战役战术训练内容创新带动兵种专业训练内容改革。通过联合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把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联动起来,把战略、战役、战术训练衔接起来。

方法和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军事训练提供了先进的训练手段。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主要是以军事训练信息网为依托,强调把网络、模拟、虚拟、自动化等现代智能手段普遍应用于训练实践,训练方法手段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部队装备的大批信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新型武器装备,配发的大量先进训练装备器材,对提高部队训练质量和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应当充分利用部队综合集成建设和训练成果,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组训方式,的导调手段,模拟逼真的战场环境,来愈激烈,无论是情报侦察、信息传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演练情况作输,还是战场指挥控制、精确打击,出科学裁决。要按照一体化联合训练都将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复杂电需求,依托现有三军训练基地和设磁环境条件下军事训练是信息化条施,科学规划训练基地布局,加快综件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信合性训练基地建设改造步伐,创设逼息化训练的基本特征。同时,开展复真的信息化战场环境,重点建好导调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又是一种全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新的训练模式,具有十分鲜明的特障和基地管理“五大系统”,满足各征。要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兵种专业训练和联合演习需要。要客观需求,把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依托训练基地,打造实战练兵环境,指挥协同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搞好顶培养形神兼备的模拟对抗部队,摸索层设计。要立足现有体制编制和武器实兵实装对抗的训练方法,积极开展装备及其发展,分阶段确立目标,一专业技术对抗、首长机关对抗、实兵步一步向前推进。要把弄清楚“如何战术对抗,逐步推开联合对联合的体建”和“训什么”的问题作为推动信系对抗,在激烈的对抗环境中练谋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难点问题,解略、练指挥、练战法、练协同、练保决如何构建真实的未来作战的电磁障。要建设科学、逼真的模拟战场环环境问题,并对部队进行规范。要深境,实现联合战役训练、合同战术训入开展重点难点问题理论攻关活动,练、新装备操作训练、复杂专业技术着力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理论训练的模拟化。要改进模拟训练手与训练理论,不仅要弄清是什么,更段,发展实战化模拟训练系统,构建要弄清怎么办,用理论的突破带动训作战指挥、武器装备操作和实兵对抗练的创新发展。要把复杂电磁环境下相结合的模拟训练环境。要充分运用军事训练放在机械化训练向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训练转变的时代背景中进行总体筹术、军事专家系统技术、多媒体技术划,注重训练层次与要素的融合,战和模拟仿真技术,提高训练质量,并术训练与技术的统一,训练内容与训在模拟系统的引导下与虚拟的复杂练方法的协调。要紧紧围绕提高一体电磁环境交互,随机应变。化联合作战能力,重点抓好“网电”重心: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场对抗部(分)队、装甲兵部(分)队、向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拓展,作战样防空兵部(分)队、陆军航空兵等主要式向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技术兵种部队的训练,结合作战任部队的战斗力集中体现为一体化联务,以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主战装备合作战能力。在2006年召开的一次的训练为重点,突出对首长机关训练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胡主席指出,的指导,搞好针对性、应急性训练,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是体系与体尽快形成决战决胜能力。要以科学有系的对抗,基本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序的宏观筹划与组织战区部队关键合作战。联战必须联训。要着眼提高性训练科目为主实施重点指导,分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大力析、掌握各部队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训加强联合训练。要抓好战略战役战术练需求,制定训练方案和实施计各个层次的联合训练,并积极探索军划,下达训练任务,跟踪检查指导,政军民联合训练的有效机制和方法。组织检验评估和考核训练效果,协调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主要是以系相关部门解决问题。要加强电磁攻防统集成训练为主,强调作战要素、作基本技能和战法训练,熟悉军用电子战单元、作战体系的高度融合。适应设备、信息化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要求,必须大力统的技术性能和电子战力量的使用加强联合训练,并引领各层次训练,原则,掌握电磁遮断、电磁佯动和抗聚合各类作战单元、各种作战要素,干扰、防自扰、抗毁伤等电磁攻防基实现训练主体的互联互动,引领各军本战法。要完善相关训练保障手段,兵种、各层次训练。要建立诸军兵种把战场电磁态势和电磁对抗行动真参加的具有高度权威、相对固定的联实地模拟出来,提高电磁环境的复杂合训练领导机构,具体筹划设计并研程度,为训练提供逼真的电磁环境。究解决训练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联要结合作战任务,积极开展复杂电磁合作战训练理论研究,健全联合训练环境下的适应性、对抗性、检验性演体制机制,建立联合训练法规体系,练,使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认知信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积极开展联息化战场的基本特征,摸索复杂电磁合训练新实践。要强化军兵种知识、环境下作战的制胜之道。

联合作战理论学习和作战对象、战场

1、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训练内环境研究,突出军兵种情报信息共容必须进一步向信息化聚焦 享、目标识别引导、指挥信息互联互

2、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训练重通等内容的演练,加强联合作战指心必须进一步向联合训练转移 挥、战法、保障等内容训练,通过联

3、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更加注合基础训练、联合专项训练、联合指重拓展信息化训练方法和手段 挥训练、联合实兵演习,将联合训练

4、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必须创思想贯穿于战略、战役、战术、技术设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条件 训练之中要深化军兵种集成训练,逐

5、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必须实步推广运用信息系统的指挥训练、作现精细化的训练管理。

善治理论视域下的综合行政执法 篇3

一、善治理论的基本特征

普遍认为,善治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一是善治模式中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在善治理论下,不一定只有国家才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任务也不一定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才会完成,管理的过程的主体应该包含政府、各种社会机构以及广大民众,并且形成平等合作、相互依赖、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二是善治模式强化的是管理责任的转移和范化,正是因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相应的,管理的责任也要多边转移或者泛化,社会管理的责任不再是国家独自承担,善治模式分解了国家、社会、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担当,当然,这种分解强调的是管理的开放和国家、社会、民众的在社会管理中相互依赖和层次更明确的担当。三是善治模式强调的是多方的良性互动和管理对象最大化的有序参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通过政府的权威,通过施令发号、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实施,实行单一向度的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而善治模式强调的是上下各个层面的良性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关键词是合作和协商,换言之,就是广泛的参与,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参与机制,有各方充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有各方充分参与的渠道。四是善治模式强调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和管理方式的综合化,在善治模式下,不再是由政府通过发号施令来完成管理目标,而是在各方的充分参与和良性互动下,运用多种可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来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二、行政执法的“前世今生”

有学者认为,从综合角度来看,我国行政执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建国之初到1956年是行政执法的起始期,伴随着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而出现。1957年到1965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行政执法的开始遭遇挫折,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我国行政执法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可以看作是我国行政执法的全面停滞时期,一些基本法律法规失效,法制建设也基本停滞。第四个阶段一般认为是从1976年开始到1990年这个时段,我国行政执法开始恢复并逐步发展。第五个阶段是从1990年开始,到十八大前夕,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我国行政执法的理念、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逐步规范和完善的时期。

第六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来的这段时期。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全面依法治国,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行政执法提出了更为明确和细致的要求。这是我国行政执法进一步深化改革、提质优化的阶段。《决定》强化了立法保障和执法监督,同时要求“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在重点领域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三、综合行政执法的善治理论考量

詹姆斯·罗西瑙在其主编的《没有政府的管理》中,提出,“善治”的衡量标准,归纳起来有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制性、回应性、有效性等六个方面,其核心便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以上述标准对综合行政执法予以考量,综合行政执法是对善治理论的具体运用。

从合法性和法制性来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第1款、第四款等相关规定,可以为行政执法综合化的合法性提供间接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第1款、《行政处罚法》第16条、1997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条和第4条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行政执法机构综合优化提供法律和法规方面的依据。

从透明性和责任性来考量,以一个县域的行政执法队伍为例,就目前的行政机构设置情况来看,行政执法涉及近三十個部门,缺乏统一的执法规范和统一的执法规划,各个执法队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执法工作透明性不够。同时,由于执法力量分散,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时有交叉,往往容易导致越位、缺位和错位,其责任性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因此,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是强化工作透明性和责任性的有力保障。

从回应性和有效性来考量,目前大部分区域行政执法现状一是有些领域没有专职执法人员或者人员力量不足,法律法规难以贯彻执行;二是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果差,执法效率低下;三是是执法网络未能建立,执法盲区尚有存在;四是执法联动机制缺失,难以保障执法效力。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回应性和有效性,执法机构设置的综合化明显是一种有效途径。

理论综合 篇4

声景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研究人耳、使用者各方面特征、声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如几位学者分别提出了声源的远近、动静、角度、数量、开敞性和持续性都会影响声音的主观评价。[2,3]还有研究揭示了受访者因素与声环境的关系、[2]其他物理因子对声舒适度的影响。[4]经过多年探索, 对城市开放广场、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居住区、医院、学校、历史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内声景进行了大量研究, [5]丰富了各类城市空间和建筑类型的声环境理论体系。

交通综合体是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整合商业、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建筑。[6]它逐渐成为交通建筑中运用最广泛的形式,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7]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研究不仅重要, 而且特殊又有趣。一方面, 交通建筑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相对其他类型建筑来说, 建筑的空间组合和交通流线设计特征明显, [8]功能、空间、材料和使用者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声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9]另一方面, 交通综合体形式丰富多样、体验复杂多变, 多功能的分布与协同、大体量的划分与统一、各空间的分隔与组合、多流线的穿插与整合, 使其声环境变得丰富而有趣。

以往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设备噪声控制、候车 (机) 厅音质设计、声环境主观评价等方面, 以涉及部分影响因素的调研测试、统计分析和模拟为主, 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建筑声环境感知理论。因此, 本文旨在探索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规律, 分析其核心影响因素, 探讨其相互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研究过程和理论生成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最初应用在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近年来在建筑学科的应用逐渐增多。[10]其扎根于事实, 适合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理论的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的形成都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11]本研究根植于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寻找反映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现象的核心概念, 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交通综合体声理论。主要包括“产生问题”“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理论建构”四个阶段, 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1. 产生问题

带着对交通综合体声研究的兴趣, 我们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情境进行了观察式调研, 同时与其中不同主体进行互动。围绕这一模糊的主题, 随机选取15位访谈对象进行了0.5~1 h的开放式访谈。以“您对交通综合体的声环境印象如何?”等笼统的问题切入, 引导受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本阶段的调研和访谈发现, 使用者对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感知虽然可以限制在某一空间进行探讨, 但以使用者为主体视角的声环境感知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过程性的、经历性的、整合性的, 体现在不同空间的声环境感知相互影响, 并且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时间经历等多方面相互交织、彼此关联。所以, 本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探讨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核心因素和基本模式。

2. 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的抽样方式为理论性抽样, 通过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范畴或理论, 来指导下一步研究的抽样和资料的采集。[12]数据收集阶段共分两次抽样进行。

第一次抽样, 以产生问题阶段得到的“是否经常出行”这一理论特征进行理论抽样, 进行了15次0.5~1 h的非结构访谈, 其中8人为经常出行的高校师生, 3人为经常出差的职场商政人士, 2人为不常出行的高校学生, 2人为不常出行的村镇居民。访谈以日常生活会话的方式进行, 强调个人想法的自然流露。这一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数据, 明确了两个理论特征:一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不够清晰, 而且相对被动, 为下一阶段选取访谈对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二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既有对某一环节的局部印象, 又有全程累积的整体印象, 这为下一阶段的访谈提供了方向。

第二次抽样, 选取有建筑声学知识背景的访谈对象, 围绕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整体感知进行了15次0.5~2 h的半结构访谈。访谈使用开放性问题, 以谈心的方式鼓励访谈对象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访谈内容依照对象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主要包括综合经历、综合感受、整体印象、特殊细节、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改善机制等, 但不限于以上内容。本次抽样问题相对明确, 内容相对集中, 获得了丰富的数据。

3. 数据采集和整理方式

访谈地点均选在能够使受访者放松交谈的环境中进行, 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 及时整理资料, 做研究笔记, 深入理解数据并激发理论思考, 笔记本身也是重要的研究数据来源。

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 以所确定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作为“理论抽样”的依据, 选取下一位具有“理论特征”及能为本研究提供密集、丰富信息的受访者展开深入访谈, 直到不再有新的概念或范畴产生, 即理论饱和为止。

三、数据处理

在完成初步的数据收集后, 及时通过实质性编码进行交通综合体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中实质性事件所发现的模式做概念上的总结, 通过不断比较促成更多的范畴、特征的形成及对数据的概念化。这是构建理论的关键和基础环节, 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3个步骤。

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指对数据进行逐行编码并逐层概念化和抽象化, 通过不断比较, 把数据及抽象出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如表1所示, 将“明明知道自己的车几点开”“天津火车站广播挺烦人的”“首都机场里面太大了, 没听到广播”等访谈数据, 通过前后文本语义分析, 给现象贴上a1到a3的标签。然后从这些标签抽象出概念“aa1广播干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2广播信息”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1广播效果”。

再如, 将“候车室有小孩哭觉得吵”“拉杆箱、小孩哭闹、微信语音, 这些是人的声音”等访谈数据, 贴上a95到a99的标签, 并进一步抽象, 赋予概念“aa15人的行为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16到aa18等概念都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2声源类型”。

2. 轴心编码

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发现, “A1广播效果”“A2声源类型”等范畴都与“空间声环境”这一编码有明显的联系, 这个概念反复出现, 并能够解释大部分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所以将其确定为核心范畴“AA3空间声环境”。本研究运用“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或互动→结果”[13]这一经典逻辑模型进行轴心编码, 在众多范畴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涌现出“AA1行为策略”“AA2空间类型”“AA3空间声环境”“AA4其他客观环境因素”“AA5个体差异”“AA6时间经历”“AA7主观感受与需求”这7个核心范畴。表2以AA1为例展示编码过程。

3. 选择性编码

在“自然涌现”了前文所述的每一个核心范畴之后, 重新筛选那些可以和核心范畴产生重要关联的数据进行编码。这些核心范畴变成了进一步数据收集和理论性抽样的指南。通过反复比较数据和笔记, 并不断重复从理论性抽样到选择性编码的步骤。前文中的7个核心范畴经过选择性编码后均达到饱和。

四、理论建构

1. 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

达到饱和的7个核心范畴, 将关于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所有数据、现象、概念, 最终都归属到这些核心范畴中, 它们就是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这7个核心因素既各有内涵, 又联系紧密。下面以每个因素为主视角分别进行阐释。

(1) 行为策略。人们首先是带有目的性地进入交通综合体, 如乘车、接站等。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需要完成购票、检票、穿行、等候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会涉及各个空间, 如室外广场、售票厅、检票口、通道空间、电梯空间、候车厅、候机厅等;也会涉及时间经历, 即在某一空间停留多久。不同个体在这一期间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比如去哪儿、做些什么、待多久。

(2) 空间类型。交通综合体是以各类空间为基本载体, 使用者的行为和经历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空间。每个空间都具有自身的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 不同空间的多重因素中可能会有部分共性, 使得各个空间可以基于各种因素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空间的转换, 会导致某些因素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3) 空间声环境。包括空间的声源、声场、传播等内容。某一空间的声源可能随时变化, 声传播也可能随着人员移动而改变, 所以声场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累积。

(4) 其他客观环境因素。包括空间环境、物理环境等内容, 如空间尺度、空间形式、装饰装修、热湿环境、光环境等。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 与声环境协同作用, 产生综合感受, 它对于主观感受的作用也随时间呈现累积性。

(5) 个体差异。个体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环境因素和刺激具有不同的感受和应激反馈, 从而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

(6) 主观感受与需求。不同个体特征的使用者, 其主观感受可分为舒适区域、不舒适区域、超出生理承受极限三个区域, 同时体现在即时性感受、累积性感受两方面。交通综合体各类环境因素的即时性感受往往不会超出使用者生理承受极限, 但持续的不舒适感受会不断累积, 不断接近甚至超出生理承受极限。

(7) 时间经历。不同的行为策略会决定在各个空间中经历的时间, 在这期间, 各类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并且这些作用会随着时间持续累积, 不断变化。

2. 交交通通综综合合体体声声环环境境感感知知理理论论

理论建构阶段, 对前文实质编码得到的7个核心范畴进行理论编码, 确定因果、并列、递进等关系。根据前文各自内涵的阐释, 7个因素中的6个可以进行客观、主观类型的划分, 而“时间经历”因素是联结全部因素的核心, 将6个主、客观因素整合在一起。交通综合体声感知模型总体形态呈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 行为从进入交通综合体时开始, 到离开时结束。每一个空间的经历就是一个单元, 或一次循环。期间主观感受不断累积, 个体需求不断变化, 不断改变行为策略, 继而选择特定空间, 决定经历的时间。

所以, 交通综合体声境感知理论就是:不同个体在其行为策略所选择的各个空间中, 经历了不同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 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的总体累积。

最后通过文献回顾, 将初步构建的理论与已有的文献进行不断比较, 以发现和改进已有概念、范畴及理论的不足, 直到理论达到饱和。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访谈资料和研究笔记等数据进行的实质性编码, 得到了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7个核心因素, 分别是“行为策略”“空间类型”“空间声环境”“其他客观环境因素”“个体差异”“时间经历”“主观感受与需求”。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并列、递进等基本关系, 所有因素可以围绕“时间经历”进行整合, 形成一条贯通始终的声环境序列。不同的行为策略、空间组合、时间经历会产生不同的声环境序列。

交通综合体空间虽然丰富多样, 但不同空间的各类客观因素的协同作用效果可能相近, 因此, 可以基于交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意义上的空间分类, 按照3类客观因素对空间进行“交通综合体声空间”再分类。同类“交通综合体声空间”的客观因素是类似的, 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是相近的。

血透理论综合试卷及答案 篇5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35分)

1、血液净化基本原理()()()()。

2、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

6、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7、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8、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0、腹膜透析主要并发症是()。

二、多项选择题:(25分)

1、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临床上分为()。A.Ⅰ型

B.Ⅱ型

C.A型

D.B型

E.C型

2、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A.自体动静脉内瘘B.直接动静脉穿刺

C.动静脉外瘘D.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E.临时性深静脉置管

3、血液灌流并发症:()

A感染

B微栓塞.C.血小板下降 D.凝血

E.白细胞下降

4、引起血透患者贫血的原因有:()

A.造血原料缺乏 B.毒素潴留 C.EPO生成减少 D.反复输血 E.炎症

5、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

A.低磷

B.低钾

C.低脂

D.优质高蛋白

E.植物蛋白

三、名词解释:(15分)

1、连续血液净化(CBP)

2、肾性骨病

3、动静脉内瘘技术

四、问答题:(25分)

1、哪些情况需紧急血液透析。

2、怎样预防和处理透析中出现低血压。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弥散 对流

超滤 吸附2、30mmHg

90mmHg

3、低钠 低磷 优质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

4、低血压 失衡综合征 致热源反应 出血

5、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 2000ml 10~20min

6、小面积 低通量

7、超滤 血流量 低血压 硝酸甘油 终止

8、低血压 50%GS 10%葡萄糖酸钙针

9、肾功能减退 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10、腹膜炎

二、选择题

1、CD

2、BCE

3、BCDE

4、ABCDE

5、ACD

三、名词解释

1、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2、泛指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骨骼病变。

3、将体表动脉与相邻静脉在皮下进行吻合,使静脉扩张,血管壁增厚,即静脉动脉化,建立易于反复穿刺的安全有效的动静脉血管通路。

四、问答题

1、药物不能控制的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药物不能控制的水潴留、少尿、无尿、高度浮肿并伴有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药物不能纠正的酸中毒(CO2CP〈13 mmol/L);并发尿毒症性心包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恍惚、嗜睡、抽搐、精神症状等。

理论综合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胜任力

[作者简介]秦勇(1970-),男,四川泸州人,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霍兴彦(1979-),女,山东菏泽人,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四川自贡64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教师教育类)“新课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视角”(项目编号:TER2010-017)和2009年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校体育教师综合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2009xjkp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57-0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的“母机”,其专业教学水平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实施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3年又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表明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将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為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进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切实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进而保证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专业素养业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方式多以主观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模糊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如何客观全面地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价依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立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背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客观、全面地综合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一、胜任力理论的简要述评

胜任力(Competency)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曾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与工作绩效紧密相关的,能够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并能以概括化的行为模式加以描述的个体相对固定和持久的行为特征。

胜任力这一概念提出后,很快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教育领域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确切内涵,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Dineke E. H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二是由广州大学邢强与孟卫青在2003年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可见,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应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够表征胜任力,而国内学者则认为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即个人品德、职业道德能够表征胜任力。

尽管学者们对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存在一定争议,但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胜任力这一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胜任力内涵包含外显成分和内隐成分。如果把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冰山,那么外显成分就是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指的是相对表层、看得见的个人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而内隐成分则是冰山的水下部分,代表更隐蔽、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自我概念等。二是胜任力是与特定工作情景中的效标直接关联的个体特质或技能,可以预测其工作绩效。三是胜任力显示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跨情景和跨时间的稳定性,是人格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另外,从目前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教师胜任力内涵的探讨;其次是对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最后是教师胜任力研究在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主要包括教师招聘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二、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特点

传统的教师评价,其主旨是对教师的工作效果进行综合评判,进而进行相应的奖惩,着重发挥的是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基于胜任力这一概念,其研究的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与把教师胜任力等同于做一名教师所需的基本能力的传统教师评价有着明显区别。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传统的教师评价往往采用学生评价、部门评价以及同行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看似科学全面,但往往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的结果,属于一种结果式评价,主要发挥的是鉴定和选拔的功能,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贡献不大。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发展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活动中的实际行为,包括教师在实施这些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和对这些行为的反思过程,而这种行为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因此,这种评价可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突出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评价标准力求全面、科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教师评价标准过于“格式化”,缺乏鲜明的个性和针对性。以四川理工学院2011年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例(见下表),该标准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结果,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比重偏低。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往往是公开课后听课者的主观印象或学期结束后的学生评价,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显然,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使得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判是很难的。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予以高度关注,注重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特点,评价指标涉及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和科学。

3.基于O*NET工作分析系统的评价方法体系。传统的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评分赋值,就评价操作而言,评价者对教师教学、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的判断多是感觉式的,主观性较强。胜任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某一职位的胜任特征结构,而确定胜任特征结构的基础步骤是区别绩优者和绩效平平者,但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多样性,有的以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主,有的以专业技术课教学为主,或者兼而有之,等等。如何使具有不同角色定位的体育教师之间的绩效比较成为可能?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有自己特定的方法体系,即基于O*NET(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的简写)的工作分析系统。这一系统将职业信息与任职者的特征统合在一起,是美国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作分析工具。具体而言,就是首先确定特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据此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位O*NET工作分析。职位分析的目的是准确界定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其结果是对每个职位作出详尽的“工作要求”,这是整个教师评价的基础。我们知道,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差别首先可分为专业课教师和公共体育课教师两大类型,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又可分为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和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等类型。对于不同职位和不同专长的教师,显然不能运用同样的标准去简单衡量,通过职位分析可以为描述不同职位提供共同语言,从而使不同职位之间的教师比较成为可能。具体而言,首先,分别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技能问卷、工作风格问卷、工作价值观问卷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工作技能的调查属于表层、易发展的特征,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的调查属于深层、不易发展的特征。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就可以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特定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例如,牛端曾运用这种工作分析方法对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位对任职者在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工作风格方面的要求是创新导向、人员导向和成就导向;在工作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独立自主并满意于高校教师的工作条件。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在相应的技能、风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会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运用职位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界定。

2.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McClelland在1973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ur Event Interview),即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说明当时发生了什么,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来确定被访谈者所表现出的胜任特征。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当然,这种方法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首先,要通过工作分析得出特定工作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以该要求中的个人特征为基础构建胜任特征编码词典,最后,对行为事件访谈后得到的文本进行编码,并与已有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进行差异检验,从而得到能够区分不同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的集合,即构成胜任特征模型。

3.根据胜任特征模型设计相应的模拟测验。胜任特征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很多要素的特征组合,并且这些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在利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测量时,首先,将这些要素根据层次结构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指标并确定权重;其次,设计的模拟测验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分别赋值从而对教师胜任力作出评判。比如,以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测试来看,模拟测验要运用多种方式模拟课堂或运动场的教学情景,被测教师即时作出反应,这样的测试表现就更接近于被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真实做法,并且这样的模拟测验由于是同样的环境,使所有教师的测评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这就提高了测评的准确性。当然,参与这种测评的专家组成员应当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这样才能确保测验的科学性。

4.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评价专家组的分数得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常是根据指标的不同权重逐级计算,由于不同指标的度量方式不同,需要将各指标的得分进行规范化,统一到同一个量级,然后进行加权,得到各位教师的综合评价得分,据此得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排序结果。

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于新教师的招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缺乏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对评价主体的专业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另外,实施这种评价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评价的效率等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人们对教师评价问题的不断关注,基于胜任力的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2]陶祁,冯明.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设计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4).

[3]赵应生,龚波,杨熙.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4]齐晓东.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意义缺失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

[5]高田钦.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6]牛端.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鎏,王斌,时勘,等.体育组织中的胜任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运用迁移理论,培养学员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迁移理论,学员,综合素质

0 引言

迁移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乃至应用的影响[1]。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促进和加强作用,而“负迁移”则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抑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越高。因此,迁移是驾驭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2]。然而,因迁移内容较为广泛,既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所以在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学习态度、文化基础、智力的高低、认知规律、思维定式和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3]。《计算机应用》是医学院校必设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是典型的技能应用课,并且涉猎知识点较为零散,学生难以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等应用不到位,未能使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调查分析表明:学员因来自地域不同,对计算机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差异较大:5%左右的学生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15%~20%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员因文化基础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规律差异较大,并且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思维定式。上述情况给知识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倘若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标的措施,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正确实施三个方面,阐述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对于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员综合素质、满足信息化军队卫勤人才培养的需要的重要性。

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整个教学活动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对于医务士官学员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学生不知道该课程的学习与所学专业有何关系、能够解决哪些专业问题,致使学习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效率,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要全面考虑,既要符合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医务士官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等,又要突出课程特点,同时还要结合士官学员自身的实情和任职岗位的需要,分层次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单元目标、章节目标、课堂目标,当然,针对特殊群体学员还要建立与其认知规律相符合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员学习的需求应该是自主的、发自内在的这一迁移理论应用的前提。

2 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教学内容选编及组织合理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施。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基本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具体表现为:将部队卫生信息化与相关系统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模块;针对不同专业,有侧重性地将与医学相关的知识融合计算机的教学中,如医学信息的检索、计算机医学应用的发展及典型应用、医学统计软件的使用、图像的处理和远程医疗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为学员毕业后快速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早日为军队建设作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鉴于学员接受能力及课时所限,教学内容仍以基础应用教学为主,对于有需求的内容,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开设第二课堂和鼓励学员课下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基于网络平台实时进行交流,既满足了具有不同认知能力学员求知欲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 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员和学员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实现其积极作用的“正迁移”,而且还能克服具有消极作用的“负迁移”(如学生的思维定式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完善与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引导启发等与之有机结合的方法,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4]。案例-任务的选编和设计要考虑到各个零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专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案例任务,并将每一模块中的知识点全部隐含到一个大的案例任务中,然后再逐级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学员在教员的正确引导启发下,采用多维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然后选择出最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员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挖掘潜力,开发智力,以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即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迁移、学科的迁移和能力的迁移。只有具备了这种迁移,才能在新的情景下综合运用储备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较为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迁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员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满足信息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50-58.

[2]徐加美,彭慧.基于迁移理论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迁移[J].远程教育杂志,2010,(03):102-103.

[3]曹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9,11(01):27-28.

理论综合 篇8

在现代化的建筑物管理中,信息资源已成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现在及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网络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现代通讯领域高科技的结晶,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面貌,为现代化的建筑物及楼群能够真正成为智慧型的建筑群体奠定了线路基础。

某烟草公司综合业务楼地上共6层,地下一层,建筑长58.5米,宽16.5米,建筑面积6756平方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要求,把综合业务楼建成一个包含多用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办公业务电子化要求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从而实现对综合业务楼的电气、防火防盗、监控、计算机通信等全套实施的按需控制,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2. 系统分析

根据烟草公司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要求,应该采用先进、成熟、可靠实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建筑物内的程控交换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统一布线,统一管理,使整个综合业务楼成为能满足未来高速信息传输的、灵活的、易扩充的智能建筑系统。

(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它满足系统纳入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条件:

(2)六类、超五类水平电缆在设备端口至终端端口的距离均不超过90米。

采用高速率、大带宽的传输介质,数据传输的带宽在水平区内最大可达1000Mbps。

根据施工平面图,本工程信息点设计为语音点和数据点,核算出各楼层信息点分布如表1。综合业务楼信息点总数为780点,其中因特网外网数据点310个、内网数据点356个、语音点274个,光纤数据点6个。综合业务楼二层的电访中心数据点、五楼的电教中心跟据实际的需求情况布线施工时做相应的调整。

3. 网络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共分成6个子系统,即: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通过不同的跳线管理可支持一、二、三级网络结构,既易于信息的统一管理又可满足不同区域内所有可能出现的应用需求。

3.1 网络系统组成

网络系统设计由两部分组成,即:

(1)烟草内网的互联:由于烟草内网需要对业务网和管理网进行分离,因此业务网和管理网需要单独组网。在局域网方面,需要配置两台独立的交换机或两个独立的VLAN,从而实现两个网络的隔离;采用子接口的方式,同时汇聚两个网络,采用访问控制列表技术,实现对两套网络的逻辑分离。

(2)烟草系统政务信息网的连接:满足卡口验放系统、场站客户端及工作用机对烟草专用信息平台的访问。在该部分网络系统中,卡口验放系统、场站客户端及员工作用机先汇聚到一台独立的交换机或一个独立VLAN,然后通过一台路由器接入“2M数字线路”广域网,从而实现对烟草专用信息平台的访问。

业务运行网核心层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业务运行网提供一条2M的电信SDH线路,上联到上级部门。烟草公众信息服务网(外网)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经过防火墙,通过100M线路接入Internet。

内外网络的核心层由网络中心的第三层交换机组成。网络中心的交换机分别以千兆光纤与二级交换机相连,形成1000M带宽的高速网络主干。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级可堆叠多层交换机,可提供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改进网络运营的管理能力。凭借一系列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配置,可作为中型企业布线室的强大访问层交换机和中型网络的骨干网交换机。客户现可部署网络范围内智能服务,如高级服务质量(QoS)、限速、安全访问控制列表、多播管理和高性能IP路由选择,并与此同时保持了传统LAN交换的简便性,这在市场上堪称是首开先河。内部嵌有Cisco集群管理套件(CMS)软件,使用户能使用标准Web浏览器同时配置多台交换机并对其进行纠错。Cisco CMS软件提供新配置向导,因而能大大简化综合应用和网络内服务的实施。

3.2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等。它的设计对于一个网络系统来说非常重要,选择拓扑结构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安装的相对难易程度、重新配置的难易程度、维护的相对难易程度、通信介质发生故障时受到影响的设备的情况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三种类型的网络经常被综合应用。本系统采用分层的星型拓扑机构。通过这网络系统,烟草的办公网络可对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网进行信息采集、发布以达到及时公正发布国家最新烟草政策、搞活经济、为企业单位提供便捷服务为目的。

该系统分为专用网应用及公网应用,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专用网可看作信任网络,内部运行业务系统;烟草的对外网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设在公网,这些服务器直接与Internet相联,完成网上信息发布、政策公开以及接受企业用户的申请、查询及浏览来获得最新的相关消息等功能。通过天行安全隔离网闸提供收发邮件、数据库交换以及文件交换等功能。

为了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方便会议、宣传、培训等的临时网络接入,进行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IP语音电话、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综合业务楼通信系统通过CHI-NANET接入Internet网、DDN线路接入全国烟草信息网,不但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联系,实现电子商务、POS、电子邮件(E-Mail)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功能,而且可以快速地与全国烟草信息网交换信息、开展业务。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智.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Tanenbaum A S,熊桂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理论综合 篇9

推荐理由:

本书探讨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与实践,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理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第二章是本书的核心,提出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原则。第三章讨论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理论的实践,提出了一个操作模型,并从文本解读、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第四章以一堂阅读课为例,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念和实践如何贯穿其中。第五章则是本研究的启示。

本书源于我们这个研究团队的踏实研究、深入探讨和无私分享。每一次研讨课包含三个环节:平静中激活思维的说课,激情中荡漾思维的听课,真实中碰撞思维的评课;每一次读大家的反思,总在回味中拓展思维。如果没有这个团队,没有和这个团队一起磨课、研法、悟道、分享智慧,本书无法完成。

理论综合 篇10

1.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

B.SO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C.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

D.食醋中含少量乙酸, 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2. 通过复习总结,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并伴有能量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也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D.次氯酸的结构式:ClHO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B.16 O与18 O互为同位素;H216 O、D216 O、H218 O、D218 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6. 已知:

(1) 在发烟硫酸 (H2SO4·SO3) 中, I2和I2O5生成I2 (SO4) 3。 (2) I2 (SO4) 3溶于水生成I2和I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烟硫酸的摩尔质量为178

B.反应 (1)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 (2)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 (2) 中若消耗2molI2 (SO4) 3则有电子转移3mol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 (1) 和 (3) 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 (2) 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8.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 (1) 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D.表中 (3) 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0.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1 1. 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

Na+、NH4+、Fe3+、Ba2+、Al 3+、SO42-、HCO3-、I-, 在设计检验方案前的初步分析中, 可确定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4种B.5种

C.6种D.7种

1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11.2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 NA

C.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D.常温下, 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共含有氧原子2 NA

1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 3+为2 NA

B.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A

C.常温下5.6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 NA

D.27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3 NA

1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是金属元素, 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 5.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同周期且相邻,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甲有刺激性气味) 。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 稳定性最强的是XM, 沸点X2Z>XM

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

D.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16.新一代无污染、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燃料改肼 (N2H4) 、H2O2为煤油、液氧。下列有关肼、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性质稳定, 无毒、无污染, 是火箭最理想的推进剂

C.煤油作为新型火箭发动机燃料, 原因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无污染, 且煤油价格便宜

D.煤油可以由石油蒸馏得到, 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放电时, 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 左槽电解液pH升高

D.充电时, 每转移1mol电子, n (H+) 的变化量为1mol

19.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浓度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溶液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电电解, 若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关于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20.T℃时, 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Ⅰ) 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在T1、T2两种温度下, 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 (Ⅱ)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Ⅱ) 中T1>T2,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min时, 保持压强不变, 通入稀有气体,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 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1 X、0.4mol·L-1 Y、0.2mol·L-1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高温度, K>400

B.平衡时, c (CH3OCH3) =1.6mol·L-1

C.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D.平衡时, 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 微热后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再测量某未知溶液的pH, 若pH=1, 说明该溶液中c (H+) =0.1mol·L-1

C.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离子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酸性:HA>HB

23.常温下, 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 (OH-) -c (HA) =10-9 mol/L

C.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 (Na+) >c (A-)

24.常温时,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 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酸中c (H+) 等于碱中c (OH-)

B.在A点, c (Na+) >c (X-) >c (HX) >c (H+) >c (OH-)

C.在B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在C点, c (X-) +c (HX) =0.05mol/L

25.常温下, 0.1mol·L-1的HA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Na+) >c (A-) >c (OH-) >c (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则c (OH-) -c (H+) <c (HA) -c (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OH-) +c (A-) =c (H+) +c (Na+)

26.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B.由水电离的c (H+) 为10-3 mol·L-1的溶液中, 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 KAl (SO4) 2的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 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o1·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 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已知298K时, MgCO3的Ksp=6.82×10-6, 溶液中c (Mg2+) =0.0001mol·L-1, c (CO32-) =0.0001mol·L-1, 此时Mg2+和CO32-不能共存

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9.锌锰电池是使用历史最久,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 生产这种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锰、锌和铵盐 (如氯化铵、硫酸铵等) 。电池污染成为目前人们头痛的事情, 而对电池进行合理化回收利用, 则既可以防止电池污染, 又可以回收某些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铵盐溶液作为电解质的锌锰电池为酸性电池, 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

(4) 已知某含Zn2+的溶液中含有Fe3+、Fe2+等离子, 下面的实验可以除去杂质, 纯化Zn2+离子:

(1) 在试管中取少量上述含有Zn2+的溶液, 加入过量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将溶液pH调到, 溶液中的Fe3+可以沉淀完全。

已知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30.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 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 其原因是。

ΔH=kJ·mol-1

(3) 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Cu2O, 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 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 (N2H4) 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3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 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1) 该温度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已知反应:2CO (g) +O2 (g) 2CO2 (g) ΔH<0, 根据原电池原理该反应能否设计成燃料电池。若能, 请写出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负极反应式 (若不能, 该空可不作答) :。

32.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 (各离子不重复) :

阳离子:H+、Na+、Al 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 (1) 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3) 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与D的化学式:A, D。

(2) 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若25℃时, 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 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 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溶液的pH。

(6) 向 (5) 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

3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 已知: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 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 则c (NH4+) c (Cl-) (填“>”、“<”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3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水显弱碱性, 若用水稀释0.1mol·L-1的氨水,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

(3) c (H+) 和c (OH-) 的乘积 (4) c (H+)

(2) 室温下, 将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用具体离子的浓度表达式回答) 。

(3) 已知:25℃时, Ksp (AgCl) =1.8×10-10 (mol·L-1) 2, Ksp (AgI) =1.0×10-16 (mol·L-1) 2。在25℃条件下, 向0.1L0.002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L0.002mol·L-1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 在25℃条件下, 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25℃条件下所得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mol·L-1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NaHCO3的NaCl溶液, 假设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阳极反应式为, 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35.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 乙为0.1mol·L-1的盐酸, 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甲溶液的pH=。

(2) 丙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

(1) 实验前, 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 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还需 (填写仪器名称) 。

(2) 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

(3)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 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6.天然气 (以甲烷计) 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在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中的应用

(1) 甲烷蒸汽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 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CO变换反应的汽气比 (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 与CO平衡变换率 (已转化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一氧化碳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析图可知

汽气比与CO平衡变换率的关系:

(1) 相同温度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汽气比的关系是。

(2) 汽气比相同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3) 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 (B) 的平衡压强 (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Kp) , 则CO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p=。随温度的降低,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Ⅱ.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 天然气经内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

(1) 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由流向 (填字母) 。

(2) 空气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以此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 当电路有0.6mol e-转移, 有g精铜析出。

参考答案:

1.D【解析】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纯天然物质, 很多是人工合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A项错误;SO2有毒, 不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B项错误;加碘食盐不可过多摄取, 加铁酱油也一样, C项错误;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项正确。

2.A【解析】B项, NaCl不是含氧化合物;C项, 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以形成不同的氧化物, 如NO2和N2O4;D项, 有些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也有能量变化, 如固体氯化钠熔化, 有离子键断裂并吸收能量。

3.B【解析】A项, 盐酸是混合物;C项,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 石灰石是混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 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5.C【解析】NaCl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B中H216 O、D216 O、H218 O、D218 O是氢、氧的同位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因其是化合物;D216 O质子数之和为10, 质量数之和为20, 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C项正确;D项中CO2-3水解应分两步进行。

10.B【解析】A项中Al (OH) 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评价错;C项中产物应是HCO-3, 评价错;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 评价错。

11.B【解析】由溶液有色知一定含有Fe3+, 因Fe3+能氧化I-也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溶液中无I-、HCO-3;由电中性原理知此溶液中一定有SO2-4, 无Ba2+;其他离子间彼此不发生反应, 故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12.D【解析】标准状况下, CH3CH2OH为液态, A项错误;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 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 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项错误;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项正确。

13.D【解析】因为Al 3+能发生水解, 故A项错;因为没有溶液的体积, 故B项错;因为常温下铁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故C项错;Al不论与盐酸反应还是NaOH溶液反应, 都生成+3价Al, 故D项正确。

14.C【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确定X为钠元素,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 即W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 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 工业上制取镁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 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 3+核外均为10个电子, 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B项正确;由于Al 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 C项错误;NaOH、Al (OH) 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D项正确。

15.D【解析】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故X为氢;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而甲有刺激性气味, 应为SO2, 则Z为氧;又Y、Z、M同周期且相邻, 故Y为氮、M为氟;结合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应为硅。原子半径:W>Y>Z>M>X, A项正确;因它们之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故氟化氢最稳定, 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沸点H2O>HF, B项正确;氧与硅两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C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 D项错误。

16.C【解析】A选项错误, 肼有毒、有污染;B选项错误, 燃烧是放热反应, 焓变为负;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煤油是有机物, 含碳量高, 燃烧火焰不是蓝色。

17.C【解析】A选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并不能完全转化, B项错误;1mol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kJ, 0.5mol应放出28.7kJ热量, C项正确;从S (s) 到S (g) 是一个吸热过程, 则ΔH1<ΔH2, D项错误。

19.A【解析】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 a=4, B项错;从电解后溶液的电子守恒的角度知, n (H+) =1mol, 故溶液pH=0, A项正确;

上述电解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1.B【解析】因为ΔH<0, 正向放热, 升温平衡左移, K值减小, 故A项错;

可以求出CH3OH的起始浓度为3.28mol·L-1。

根据K在某温度下

可算出c (CH3OCH3) =1.6mol·L-1, B项正确;根据B的结果,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3.2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算转化3.2mol甲醇放出40kJ热量, C项错;由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 再加入与起始量相等的CH3OH, 转化率不变, 故D项错。

22.A【解析】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2-3离子水解得到OH-, 加热促进水解, 红色加深;B选项中用水稀释pH试纸将导致待测液被稀释, 测量结果不准;C选项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Fe2+;D选项中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HA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 但是两者pH相同, 说明HA酸性更弱才对。

23.B【解析】由乙组实验知HA是弱酸, 而甲、乙两组实验中, 酸碱均恰好反应完, 因甲中生成的c (A-) 比乙组中的小, 故7<a<9, A项错, 由质子守恒原理知B项对;当HA与碱恰好反应完, 溶液应该呈碱性, 当溶液呈中性时, 表明酸略微地过量, 即c1略大于0.2mol/L, C项错;由电荷守恒原理知D项错。

24.D【解析】由图像可知, 当加入25.00mL (C点) NaOH溶液时, 一元酸HX与NaOH完全反应, 溶液显碱性, 故该酸为弱酸, A项错;B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是C点恰好完全反应而非B点;根据X元素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

25.D【解析】在0.1mol·L-1的HA溶液中, 因c (OH-) /c (H+) =1×10-8, 结合水的离子积c (OH-) ×c (H+) =1×10-14, 得出c (H+) =1×10-3, c (OH-) =1×10-11, 故HA为弱酸。因不同浓度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故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mol·L-1, A项错误;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A酸过量, 故所得溶液中c (A-) >c (Na+) >c (H+) >c (OH-) , B项错误;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显酸性, 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故c (Na+) >c (HA) , 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得c (OH-) +c (A-) >c (H+) +c (HA) , 即c (OH-) -c (H+) >c (HA) -c (A-) , C项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D项正确。

(2) MnO 4000mol

(3) H2O、CO2↑

【解析】 (1) 锌为电池负极, 锌被氧化生成二价锌;二氧化锰为正极, 其中的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被还原为+3价。

(2) 该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MnO;142kg的MnO的物质的量为2000mol, MnO2~MnO转移2个电子, 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00mol。

(3) 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事实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所缺的物质是H2O、CO2。

(4)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氧化Fe2+为Fe3+;pH>3.7时, Fe3+完全沉淀出来, 而pH<8.6时, Mn2+不会沉淀。

30. (1) 反应不易控制, 易还原产生Cu

(2) +34.5

【解析】 (1) 方法Ⅰ中反应条件高温不易达到, 反应可能产生铜单质造成产物不纯。

(2) (1) 100L·mol-1 (2) BD (3) 正向不变

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但温度不变, 故平衡常数不变。

32. (1) Na2CO3 AgNO3

(4) 106∶1不变

(5) 不变减小

(6) 0.21

【解析】先判断出各离子间可组成的物质为:Na2CO3、AgNO3和Ba (OH) 2, 再结合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则说明E为Al2 (SO4) 3, B为Ba (OH) 2, 又 (1) A、B两溶液呈碱性, 故A为碳酸钠;再根据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则D为AgNO3, C为盐酸。

(1) A的化学式为Na2CO3, D的化学式为AgNO3。

(4) pH=4的盐酸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c (OH-) 水=10-10, pH=4的Al2 (SO4) 3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10-4, 所以E、C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4∶10-10=106∶1;把pH=4的HCl和醋酸混合, 由于两者的pH相同, 故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变。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AgNO3与0.1mol·L-1 HCl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即电解HNO3溶液, 也就是相当于电解水, 故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不变,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减小。

33. (1) -247kJ·mol-1 K21·K2·K3

(2) ac

(3) =K=10-7 y/ (x-y) mol·L-1

【解析】 (1) 依据盖斯定律, 由 (1) ×2+ (2) + (3) 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得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K21·K2·K3。

(2)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 因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 当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a项正确;因反应前后均为气体, 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b项不正确;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项正确;CO和CO2的系数不等, 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反应逆向移动, 没有达到平衡, d项不正确。

34. (1) (2) (4)

(2) 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2) “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生成等浓度的 (NH4) 2SO4和Na2SO4,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 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

(3)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浓度商大于该物质的Ksp;沉淀的转化是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 (s) +I- (aq) AgI (s) +Cl- (aq) 。

35. (1) 13

(3) 甲=乙<丙

(4)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 b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 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等浓度的c (H+) 和c (OH-) 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而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故甲=乙<丙。

(4) 还缺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 (1)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 (2) 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Ⅱ. (1) 由A流向B

(3) 19.2

【解析】 (1) 将第1个反应颠倒与第2个反应相加即得:

(2) 由图像可得,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3)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将浓度换为平衡压强即可;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Ⅱ. (1) 由图可知,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故电子流动方向由A流向B。

(3) 当电路有0.6mole-转移, 有0.3molCu生成, 质量为19.2g。

理论综合 篇11

关键词: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69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75-2

0 引言

综合利用水库调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决策的复杂过程。在决策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水库自身复杂特点的影响,同时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调度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水库调度的风险分析对于水库调度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对于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风险调度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课题;随之,我国学者开始研究水库调度风险的基本模式、风险分析方法,提出采用集对分析等理论用于量化水电站发电调度风险因素。但是我国水库调度风险分析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对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的综合研究。

本文将结合屯仓水库调度案例,分析调度中存在的风险,确定最佳的风险分析方法,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屯仓水库工程概述

屯仓水库地处于长江流域滁河支流的来安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兼有养殖等综合运用的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来安县屯仓集石固山脚下,距来安县城17km。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7km2,兴利水位53.2m(吴淞高程系,下同),设计洪水位55.6m,校核洪水位56.87m,总库容1.05亿m3。工程始建于1958年,于1964年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屯仓水库现为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其总库容虽已超过1亿m3,但根据水库运行管理办法,该水库目前仍按中型水库进行管理。

屯仓水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防洪责任重大,水库保护农田2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6.5万亩,保护人口约13万人。水库重点保护对象还包括来安县城以及水口、舜山、张山等乡镇,以及水库下游17km处的312省道,26km处的104国道、洛宁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工程等。

2 屯仓水库调度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减小水库调度风险的关键途径。在进行风险分析之前需要对调度中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保证识别风险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风险分析的精确性提供保障。

在不同的工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现针对屯仓水库的工程特点,对其调度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将风险定量化,确定相应的风险因素权重,为风险分析提供基础。

一般水库调度的风险包括防洪风险、发电风险、供水风险、航运风险以及生态风险。

具体分析如下。

①防洪风险,包括水库自身防洪的风险以及防洪保护区的风险。本工程利用“84办法”计算设计洪水,且由于实测暴雨存在着片面性和偶然性。因此本次设计选择由暴雨等值线图查得的暴雨参数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其统计参数CV值较小,其暴雨参数等值线图选用资料站点多、系列长,且与邻省等值线拼接,其统计参数较合理,洪水设计较好,水库自身防洪及保护区的风险较小。根据近年来水库工程及保护区所受洪灾程度,计算损失平均值确定保护区防护风险率。

②发电风险,包括发电量不足风险以及出力不足风险。发电量不足风险即发电不能满足预期单位或用户的用电需求可能造成的损失;出力不足风险即出力不足造成的损失,本工程无发电风险。

③供水风险,即供水不能满足用户用水需求造成的损失,一般采用供水不足造成的效益差异进行确定。屯仓水库流域上下游设有自来桥、屯仓和来安县三个雨量站,根据其在1965—2003年期间39年各个历时的降水资料统计,屯仓水库暴雨偏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40.4mm,其中最大年降雨量为1991年的1623.5mm,最小年降雨量为2001年的522.8mm。显然,本工程供水风险较大,且取水库供水收益的30%计算风险率。

④航运风险,即水库损坏造成船只无法通行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根据航运存在的价值来确定。本工程不存在航运风险。

⑤生态风险,即由于水库调度造成的生态需水量用水不足带来的经济损失,应避免河流净流量小雨最小生态净流量现象的出现。屯仓水库未设径流站,水库建成后管理单位根据每年水库用水量,废泄水量和年初年末库容变量,推算水库每年来水量,根据水库1964—2003年推算的年径流,水库实际净流量指标为:年径流深均值=321.3mm,经配线后采用值: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60亿m3,屯仓水库各个频率设计年径流量见表1。一般采用水流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率来确定。本工程取生态价值的30%。

3 风险分析的方法

3.1 一般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存在许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静态、动态结合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对风险主体的信息进行调查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对主体的过去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归纳总结,预测风险未来。这种方法属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法,即考虑了解事件的稳定规律和相对的变化,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事件,符合事件发展的客观事实。但是对于水库调度主体为水资源,不适于使用调查法。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借助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探究事物本质属性的方法,主要是对事物进行客观性地描述,无法用数量表示。定量分析法则是利用数学运算工具,对事物的特点、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进行反映。一般来说,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衡量事物本身。因此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中可利用此方法,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统计,进而分析确定最佳的调度方案。

微观、宏观结合系统法。微观、宏观结合系统法是一种将事物从整体和局部两个不同角度分别分析的现代科学方法。在风险分析中,系统方法将会把风险分为风险主体中的不同要素,并根据风险主体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诸多风险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风险系统的目标;进而构建风险决策模型,计算最优方案,保证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这种方法适合于任何社会系统,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但是应用难度较前两种方法大,不易于推广。

3.2 最佳分析方法

根据工程实际特点,选取层次分析法这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调度方案。分析屯仓工程净流量以及调度的优化计算,确定了4个较优水库调度方案,格俄方案的风险指标见表2。

在本工程中,4个调度方案每个时段的防洪风险无影响,且不存在发电风险以及航运风险。

本工程的风险率为:

显然,在4个方案中,第4个调度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最小R=0.132,即方案4最优。同时对照表2 也可以看出方案4的供水风险0.32,生态风险0.12 ,在各方案中风险均为较小值,且两者的风险率之和为最小值。即当两者的风险之和最小时,调度方案可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

4 结论

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是一个对水库风险和收益进行平衡的计算管理过程。目前我国针对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实践经验,且会受到各部门利益关系的限制。因此,本文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最佳调度方案,为水库调度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金鑫,王凌河,赵志轩.水库生态调度研究的若干思考[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1):22-26.

[2] 邹进,张勇传.一种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解法及在洪水调度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13(1):119-122.

理论综合 篇12

1、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分析

实践中可以看到, 传统国内煤炭地质勘查主要集中在对地表地质的研究上, 往往以就矿找矿作为基本原则, 由点及面, 对地质进行综合勘查, 然当前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工作以快速扫面和面中求点为原则, 因此勘查程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其理论依据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来看, 对含煤地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层序地层学、煤炭地质构造、成煤作用以及煤伴生煤层气和水合物研究方面, 这些理论和学科的研究, 为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理论支撑。比如, 煤炭地质构造研究发展理论, 为其背景研究成效非常的显著。据调查显示, 当前国内东部动力学备受关注, 矿井构造预测与评价过程中, 成为煤田构造问题研究的新亮点。当前煤炭地质综合勘查过程中, 提出了煤系高分辨层序地层、陆相成煤以及海侵成煤幕式等观点, 并且对聚煤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 盆地动力学研究、煤田滑脱构造探析、以及控煤构造样式等新成果, 全面推动构造控煤的实用化和深入化。

2、当前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分析

近年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实践中常见的几种关键技术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查、遥感、信息化以及快速钻探和环境遥感监测等技术, 具体分析如下:

(1)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中的地球物理勘查

实践中可以看到, 国内聚煤盆地的种类非常的繁多, 而且其构造也非常的复杂,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炭地质勘查的难度。传统的供建井设计建设的地质报告中, 仅能看出初级阶段采区落差超过30米断层, 因此其精度难以达到建井设计及其开采之要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以3D勘探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地球物理勘查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于提高煤炭地质综合勘查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3D地震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提高了煤炭地质勘探精度, 由传统可查明落差只有10至20米的断层, 逐渐提升到现代的可查明落差的小断层 (一般在3至5米之间) , 其幅度可在5米波状范围内起伏。同时, 也扩大了煤炭资源的勘探领域, 比如山区、沙化以及水域等复杂地质条件, 而且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探测出煤层的厚度与地质结构的变化, 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2)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中的遥感技术

对于遥感技术而言, 其具有视域广、成本低、效率高以及综合性强和多层次性等特点, 在现代煤炭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国内遥感传感器种类的不断增加, 遥感图像自身的分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加之遥感数据信息的获得和处理水平不断提高, 其在煤炭资源调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据资料显示,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非常的广泛, 采用遥感技术可直接探寻煤层以及煤系。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利用大范围比例尺对地质情况进行遥感调查, 尤其要注意选择赋煤地段, 开展较大比例尺的遥感地质填图工作, 然后结合常规的一些地质勘查手段, 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勘查效果。对于遥感技术而言, 其在煤炭地质综合勘查过程中的应用, 注重以查明控煤构造以及找煤为主要目的, 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物探和钻探等地学信息的有效利用。

(3)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中的信息化技术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煤炭地质勘查过程中, 从野外数据信息的采集, 到地质报告编制等工作环节, 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 而且地质报告也以电子版的形式呈现。实践中, 应充分结合当前国内煤田资源的实际勘查与资源开发状况, 充分考虑地测空间信息数据的性质和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设计一些适合煤炭地质勘探和资源开采的相关软件平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使煤炭地质勘查信息数据、地质报告的编制信息化以及信息共享等得以实现, 而且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与图文制作也都更加的科学化,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 促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共享, 这对于全面提高煤炭地质综合勘查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中的快速钻探技术

随着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水平的不断提高, 钻探装置也在不断的更新, 施工工艺大幅度改进。根据国内煤炭地质状况以及含煤区自身的多样化要求, 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钻进工艺。比如, 空气泡沫、潜孔锤反循环、气动潜孔锤、液动冲击回转以及受控定向等煤炭地质快速钻进技术。在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施工过程中, 全液压顶驱钻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已经基本上取代了立轴式或者转盘式的钻机, 这是煤炭地质勘探装置自动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快速钻进技术的应用, 使国内煤炭地质钻探工作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可以肯定的是以煤炭为基础的现代能源结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因此加强对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加强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的应用, 对于煤矿开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关键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胥哲张艳秋.我国煤炭资源勘查新进展与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01)

[2]陈冰凌.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践[J].软件导刊, 2012 (11)

[3]李军成飞.综合物探测井方法在地质找煤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 (12)

[4]王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勘查业务战略定位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 (01)

上一篇:故事理论下一篇:后入路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