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理论

2024-09-30

故事理论(共7篇)

故事理论 篇1

创作与理论,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二者缺一便难疾驰, 更难高飞。这不但对于作家群宏观而言适合, 而且对于每一个写作人来说同样适合。然而有人却认为:创作与理论, 一个是形象思维, 一个是抽象思维, 本属“两股道上的火车———跑不到一块儿去!”对此论我实不敢苟同, 何以为据?答曰:事实!君不见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不仅创作出《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世界文学名著, 还著有《艺术论》等理论名篇;我国的文学巨匠鲁迅, 不仅创作出《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小说, 还有理论著作《摩罗诗力说》与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当此之时, 王庆斌先生的34集电视连续剧《乡村故事》与《〈乡村故事〉创作理论》两书相继面世, 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倍感振奋了!两书堪称文理合璧、相映生辉。尤其令人称道处, 是两书同步而生, 配合紧密, 正如孪生之姊弟:剧本是绰约多姿、柔美动人的靓姐;理论是沉稳干练、刚劲睿智的酷弟。又可谓剧本是航天飞船, 理论就是其设计图纸, 其航行轨迹与设计路线互相印证、合二而一。

谓予不信, 仍以事实为证。如果说, 剧本《乡村故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艺术创造工程的话, 那么本书便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文艺理论工程。剧本的创作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创作, 而创作理论又是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 二者互促共进, 取得了“双赢”的最佳效果。综观本书, 确实广收博猎, 囊括万千, 从论述内容上分, 有关于剧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情境、结构、样式、语言等的思考、辨析、论证、确立;从写作文体上看, 又有提纲、方案、论证、纪要、札记、随笔等等。虽称不上是一宝箱”了。

庆斌先生有明确的理性追求, 他要走一条学者型的创作之路, 正如他自己所言:“在理论指导下的写作, 是自觉的写作, 清醒的写作;无理论指导的写作, 是被动的写作, 盲目的写作。”他是创作与理论双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出色实践者, 他所取得的“双丰收”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本书的理论价值, 不仅限于剧本《乡村故事》所涉及的理论范畴, 而且涉及整个电视剧、电影乃至文学创作中的许许多多重要的理论问题, 作者对此均有许许多多真知灼见, 融理论广度与深度为一炉, 读者足可以触类旁通, 定当开卷有益、获益匪浅。

创作精品须有大手笔, 研究理论须有大才气, 庆斌先生堪当此任, 他是龙江著名才子之一。对于他的创作才华, 如剧本 (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 、小说、诗歌 (包括古体诗、新诗) 、散文、曲艺等的创作才气, 笔者早就心服口服并由衷钦羡, 但对于他的理论功底, 笔者则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记得十几年前, 在哈尔滨韩非子家研讨韩的几部皮影戏剧作, 庆斌先生即席宣读他研究韩皮影剧本艺术特色的一篇论文, 我顿时自愧弗如:“这样的好文章我写不出!”如今阅读本书校样, 就更有“今非昔比, 鸟枪换炮”之感。

司马迁说过:“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倘“桃李有言”, 当“下蹊”多矣!愿《乡村故事》这个“皇帝的女儿”早日招得“驸马”;愿本书能有更多的“知心爱人”!

2004年9月6日于哈尔滨临江仙斋

故事理论 篇2

中國寓言以人物故事為主,以散文為主,散文主要用於敘述故事。中國古代寓言帶有濃重的政治倫理色彩。但是它不僅沒有專史,而且在古代也沒有專集,沒有出現以寓言命名的寓言故事集,另一方面,古人命名為寓言的作品又往往不是寓言,如王安石的《寓言》十五首,沒有一首是寓言。

中國古代寓言根據寓言本身的發展情況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學背景,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先秦寓言:先秦是中國寓言產生和蓬勃發展的時。其中戰國時代是寓言創作的黃金時段,當時的作品集中在諸子散文裡,為了闡述不同派別的哲理和政治主張,詳各家理念,因此可稱為「哲理寓言」。

(二)兩漢寓言:兩漢寓言的題材和手法大致承襲先秦,但主旨是希望透過寓言來宣傳歷史的經驗教訓,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給人們勸誡,讓統一的封建帝國能夠長治久安,因此可稱為「勸誡寓言」。

(三)魏晉南北朝寓言: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

個大轉變期,在許多方面都明顯具有過渡性質,寓言的創作也是一樣的。

(四)唐宋時期:這是中國古代寓言創作第二個高峰期,其特點是寓言的諷刺性加強而哲理性減弱,可稱之為「諷刺寓言」。寓言的獨立擬定篇名(如柳宗元的《三戒》),獨立編集(如艾子雜說),也開始於這個時期。

(五)元明清寓言:其特點是冷嘲熱諷的笑話成分增多,其中很多寓言可稱為「詼諧寓言」。

中國古代寓言有自己的突出優點。第一、量多源長,針對性強。中國古代寓言數量十分巨大,僅先秦寓言便超出千則,而且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往往直接干預政治生活,作用強烈明顯。第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中國寓言的題材是非常廣泛、十分多樣的,除了動植物故事,還有生活故事、歷史故事、鬼神志怪、笑話等等。風格也極多樣化,先秦時代已形成了不同流派、風格的寓言。先秦之後很多寓言家的創作也都具有獨特風貌。第三、篇幅靈活,結構宏偉。中國古代寓言的篇幅十分靈活,短的只有一二十字就能,長的多達一二千字。結構上創造了「寓言群」這種形式,不僅為呂氏春秋所繼承,也影響到了「類書」的編纂。

故事理论 篇3

一、运用“变异理论”深化学生对英语故事主题的理解

“Mr Crow’s Clothes” (乌鸦先生的衣服) 这个英语故事旨在通过一只乌鸦想将自己的黑衣服染成彩色衣服的故事, 展现有关服装的词汇以及相关句型。例如, 服装是什么颜色 (…is red…) 、我喜欢哪件服装 (I li ke…) 和我想要什么服装 (I want a…) 等句型。同时, 这个故事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语言, 达到复习与巩固的目的, 二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

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 我认为, 教学这个英语故事的根本在于:向学生渗透朴素的自我价值观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是, 我采用“变异理论”, 让学生从不同事例 (变的方面) 中概括上述自我价值观念 (不变) 的关键属性, 并理解这一价值观念。

在第一次教学中, 我借助课件展示若干张服装的图片, 这些图片上的服装涵盖了故事中出现的有关服装的词汇。在全班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词汇后, 我使用“Can I wear the…?”这一句型向学生提问, 以使学生注意课件中呈现的服装与教师服装的差异。但当我请学生概括故事的主旨时, 学生哑口无言。经过一番思考, 我有了另外的思路: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把自己的服装与乌鸦的服装相互联系。于是, 我产生了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服装的思路。

在第二次教学中, 我先请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服装, 并通过学生绘制的服装图片复习相关的服装词汇。接着,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就服装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 以使学生初步领悟“穿着要因人而异”的道理。然后, 我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于是, 有的学生回答:“乌鸦是黑色的, 它应该喜欢自己的颜色, 黑色最适合它。”

二、运用“变异理论”进行英语故事的语言训练

英语故事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包括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的语言训练主要体现在一些句型的学习和运用方面。根据“变异理论”, 学生需要感知和对比同一句型的多个具体句子之后, 才能掌握该句型。因此, 英语故事教学要创设语言情景, 使学生不断运用从故事中学到的语言。

在“Mr Crow’s Clothes” (乌鸦先生的衣服) 这个英语故事的教学中, 我先根据动画视频让学生对本课的难点句型“我要将我的帽子染成红色” (“I will dye my coat red.”) 形成感性的认识, 再让学生根据图片展示的情景 (“我要将我的围脖染成黄色”“我要将我的大衣染成棕色”“我要将我的仔裤染成蓝色”) , 有效地运用“I will dye…”这一句型, 表达相关的语言内容。

针对本课中的功能句型“他喜欢……” (“He likes…”) 和“他要……” (“He wants…”) 的学习, 我依旧采用创设语言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 我引导学生观看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并提问:“乌鸦先生喜欢什么?乌鸦先生想要什么?” (“What does Crow like?What does Mr Crow w a n t?”) 学生根据图片上展示的情景说出了相应的内容。这样, 学生既理解了故事大意, 又巩固了故事中的重点句型, 还为之后的故事表演环节奠定基础。

故事理论 篇4

关键词:《杀生》,符号矩阵,二元对立,深层内涵

德里达认为哲学是一种以各种状态出现的二元对立为逻辑基础的形而上学, 而作为商业意味浓厚氛围下的电影, 更是借助于这种尖锐的二元对立来展现矛盾冲突, 将纷繁复杂的世界以象征性的符号呈现在观众面前, 以期形成一种价值观的折射。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影视作品是其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的深度表达, 创作者根据自身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按照所塑形象和主题表达的需要, 通过蒙太奇手段对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安排。因而分析此类艺术作品时, 应采纳结构主义及其发展者的观点, 即在整体系统中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中把握作品的意义。格雷马斯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矛盾与对立的命题, 形成了著名的符号矩阵理论。本文试图从符号矩阵中二元对立视野的角度入手, 对管虎带有预言色彩的影片《杀生》的整个故事结构, 以及具有象征性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在理解影片深层结构的基础上, 把握导演暗含在“荒诞悬疑喜剧”表象下的深刻思考。

一、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

格雷马斯 (1917—1993年) 是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符号矩阵”是他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模式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 他将列维·斯特劳斯的简单的二元对立, 扩充为四元, 使得叙事分析的实现更为完善。[1]格雷马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语言学家索绪尔和雅各布森关于语言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研究的影响, 他们认为人所能接触到的“意义”, 产生于“语义素”单位之间的对立, 也就是说, “语义素”本身并不能产生“意义”并为人所领会, 而是“语义素”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对立的相互作用才产生出了所谓的“意义”。[2]因此, 从这个角度出发, 当我们在解读作品的意义时, 把握其中相互对立元素之间的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 对立在实际情况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实体与实体的对立面、实体与对实体的否定。具体情况如下:假设其中一项元素为x, 则反x为它的对立面, 非x与x之间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 非反x则为反x的矛盾方, 如下图所示:

故事的缘起得益于x与反x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了新的因素即非x与非反x, 整个剧情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完成。结构主义语义学认为:只有两者有了联系比较才会产生意义, 即意义只存在于二元对立中。

二、剧情设计与人物安排

众所周知, 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以及自身情感价值的一种折射, 因而影片都带有导演所特有的风格与特质。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管虎与同时代的其他导演一样, 放弃了支撑第五代导演的宏观选题, 如:乡土民俗、远古神话、历史反思等, 转向碎片叙事、朦胧写意以及宣泄情绪等表现要素。通常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以精神世界的逻辑过程和不常规的各种后现代主义的结构安排, 营造出一种碎片化、模糊性, 甚至是无意义的氛围与表象, 实则是将个体的生命呐喊与情感宣泄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管虎的作品总是在不拘常理的非线性叙事中, 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黑色幽默, 让观众在云雾缭绕之后大彻大悟。影片《杀生》一如之前的《斗牛》, 导演从不同的人物、时空、想法等角度为切入点, 将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 以黑色幽默的影像风格, 采用罗生门式的叙事手法一一呈现出来。

霍尔曾在其著名的编码解码理论中提出作为第一阶段的节目制作, 即影视话语“意义”的生成环节, 是创作者通过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将自身价值观以及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呈现出来的有效载体, 亦可简而言之为“事件必须在影视话语的视听范围之内符号化”。影片《杀生》改编之陈铁军的中篇小说《设计死亡》, 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西南一隅, 大山深处一个有着神秘祭祀传统的异族部落, 一群人在这个名叫长寿镇的古寨, 如何集体谋杀了一个特立独行、“不合规矩”的人的故事。全片围绕“设计死亡”这条主线, 展开诡异剧情的整合, 以外来医生的视角将迷一般的陷阱层层剥开。

三、矩阵下的人物关系

《杀生》中的牛结实这一人物是整部影片的中心, 所有奇诡的剧情都围绕其展开, 并且导演赋予了他极大的象征意味, 换言之, 牛结实这个看似荒诞不羁的市井泼皮却是影片的灵魂人物, 毫无疑问, 他应为矩阵中的x。与之对应, 镇中几位希望赶走牛结实的代表以及在设计死亡中处于领袖地位的牛医生为反x, 他们迫切地希望牛结实永远消失, 是以元素x的对立面出现的。而那群墨守成规、迂腐之极的村民则作为非x的身份出现, 外来医生、马寡妇、小孩以及傻子他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成为非反x的面貌出现。至此, 影片符号矩阵的人物关系应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人物的分布关系可知, 语义矩阵中的四个语义素之间分为三种关系:x与反x、非反x与非x为对立关系;x与非x、反x与非反x为矛盾关系;x与非反x、反x与非x为蕴含关系。

四、意义的分析

影视作品是被符号化了的产物, 导演将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暗含在这些符号之中, 以期通过观众对所选取素材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析, 将意义释放出来, 以便领悟导演的深刻用意。管虎导演的作品向来以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而被人所熟知, 他对当今社会的现状有着无法言喻的忧思感, 在不能期望所有艺术作品都能饱含人性眼光的审视时, 只能独善其身, 尽力做到自我反省。而《杀生》是继《斗牛》之后的又一佳作, 采用自我反省式的警世预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一) 外来与本土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就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 旧中国西南部的一隅, 几个年轻人将捆绑在麻袋里的牛结实棒打一顿之后, 将其扔下, 接着交代牛结实是一个外来人路过此地留下的孩子。因为他的种种恶行, 如:给病重的百岁老人喝酒、在房顶偷窥夫妻房事、无视规矩明抢寡妇、欺负弱小等, 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 破坏宁静、违背传统、挑战规则, 毫无疑问引起公愤, 大家迫切地欲除之而后快, 这便是外来与本土的对立。在这个架空的时代与地方, 人们貌似出不去亦进不来, 传统被奉为圣旨般地遵守着, 大家的生活一成不变、僵死而守旧。在这样一种严肃的氛围下, 牛结实不守规矩的生活状态自然是令人无比厌恶的, 大家极力排斥这种新鲜元素的加入。这跟如今我们的某些措施是相类似的, 在保护本土文化的旗号下, 我们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殊不知,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在全球化的竞争下保留一席之位, 而不是一味地闭关锁国, 这只会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二) 革新与守旧

影片《杀生》在故事背景处理的手法上, 与之前的《斗牛》相类似:同样是没有明确的时代地域特征, 几乎与世隔绝的民国小镇, 运用带有舞台构图特征的拍摄手法进行环境的呈现等。牛结实这一极具象征意味的人物, 在整个故事里言谈举止都异常夸张, 导演其实是将反体制、反传统的思想, 借助具有符号代表性的人物以夸张荒诞的方式演绎出来。这种个体角色对于同样被符号化了的小镇群体而言是异己的存在, 这样一个貌似令人厌恶的泼皮无赖, 在如此封闭、守旧、充满诡异气息的小镇上, 众多异于常人的行为实则是对旧有的传统体制与权威不动声色地进行着挑战。从宏观视角来看, 牛结实无疑代表了质疑传统的革新者, 浑身上下散发出肆无忌惮的张扬和无政府主义的自由, 但终因父爱的柔软与温情, 选择向体制妥协。也许他的异举曾给死守规矩的教条主义者们一次心灵的洗礼 (牛结实死亡的地方在影片最后布满了鲜花) , 但终究敌不过传承已久的传统规则, 就像影片巧妙安排的两场葬礼仪式一样, 一切都没有改变, 仍旧是没有个性的、集体无身份的群像, 苍白空洞的灵魂。牛结实的举动虽然改变不了墨守陈规的长寿镇的村民们, 却派生出了新的革新者:外来医生如他一般骑着自行车在镇上横冲直撞, 马寡妇带着他的孩子在阳光的沐浴下向着前方远去, 这都是革命的继承者。正如外来医生在片中的台词一样, “我一个外人, 其实跟他一样, 就把我当做牛结实吧”, “你们没有杀死他”。

所有的制度都需要革新, 需要与时俱进, 如果守着旧有的传统体制只会导致整个集体的毁灭。导演刻意在结尾处安排了小镇顶上的巨石在失去支撑的情况下轰然倒塌,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反省式的预言。

(三) 个性与群像

《杀生》实则讲述的是一群人如何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对异己者实施改变、镇压甚至是设计死亡的故事。影片一开始便在喧闹混乱的碎片化的镜头下, 以外来医生对牛结实的死亡充满疑问的视角为切入点, 审视了这个封闭固执的小镇呈现出的一种无法言喻的神秘与压抑。在此种视角的带领下, 影片还原了牛结实的成长经历, 将个体质疑、对抗整个群体的宿命悲剧感以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诞手法隐喻出来。尽管导演对群像的刻画仍然幽默且荒诞, 但不论个体私下表现如何, 在集体面前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肯定、维护、执行着众多传承已久的规章制度, 如:不顾老人的意愿, 努力争取出现最长寿的人, 并以此为荣, 甚至是违背人性令年轻的寡妇进行陪葬等。这些怪诞的、不合理的行为却在群体的行为下被合理化, 甚至成为不可逾越的制度。在这样一种环境中, 牛结实的举动便显得异常不合情理, 因而群起而攻之, 在牛医生的带领下, 大家完成了一场集体式的谋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场谋杀是团结的, 甚至是带有牺牲的 (镇长因此而丧命) , 因而这场对野性的驯服, 对不合理的行为或者说罪恶的惩治与教诲, 更像是一场宗教式的救赎。虽然这场集体参与和策划的谋杀因其计划的精细缜密, 实施的众口铄金, 虚伪的堂而皇之而取得胜利, 但外来医生的一句“您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 将这个与集体格格不入的牛结实的看似惹是生非的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认可。

其实在现实社会,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用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评点和孤立他人, 为了获得集体的认同而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 甚至对那些异议者总是欲除之而后快。我们都忘了,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义的, 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对错之分, 理应包容、接纳与自身不同的价值观, 避免成为扼杀异己的凶手。

(四) 自我意识与社会氛围

在牛医生精心策划的带领下, 村民别样的态度与目光以及各项诡异事件的发生给牛结实营造出一种自我怀疑的氛围, 他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里逐渐迈入陷阱, 这便是“心由境生”。尽管之初他也怀疑过大家的行为, 但终在三人成虎的缘由下走向既定的结局。若所有人的观念相同, 便不会有矛盾冲突, 继而也不会产生戏剧性。个人因集体所营造的环境得了心病, 并被死亡, 这是个人妥协于集体的表现, 导演的立意不仅在于展现个人意识是如何被集体扼杀的, 更在于个人是如何在社会舆论的压迫下, 探寻事件的真相。外来医生对牛结实的死亡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用类似于剥洋葱般的方式解开层层迷雾, 尽管整个大坏境是拒绝与抵制, 但仍旧会有小孩和傻子为其提供帮助, 这是导演暗含在其中的美好愿望。最终以外来医生的胜利而告终:在镇长临死之际为牛结实正了名, 帮助寡妇与孩子离开这个人心阴郁的小镇。其实导演并非是完全采用黑白二元对立的方式进行阐述, 这个世界原本的面貌就是多义的, 所以影片建构的是多种意义解读的空间:众人在牛结实被逼无奈、诚心道歉离开村子时, 这个之前作为对立面存在的群体又表现出了不忍, 甚至带有后悔的迹象。驱赶与扼杀的是他们, 怜悯与反思的亦是他们, 这便是众生相。

综上所述, 影片《杀生》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色彩, 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为风格, 采用多角度、多线索即罗生门式的叙述模式, 以符号矩阵的二元对立为结构, 在极具象征色彩且高度符号化了的人物身上不露痕迹地隐藏了导演诸多有关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是一部具有自我反省意识的预言故事。

参考文献

[1] .雅克·奥蒙, 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M].吴佩慈,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 .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

故事理论 篇5

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 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由心理学家Bartlett于1932年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首次提出。Bartlett (1932) 认为人们对语篇的记忆不是直接复制, 而是建设性地将语篇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成新的心理表征。图式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 图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在语言学习中, 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和非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指学生掌握的有关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篇方面的语言知识。非语言图式涉及形式知识、内容知识、策略知识和生活常识等, 是学生的背景知识 (张维友, 1995) 。阅读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 读者根据自己的预期有选择地接收信息输入中的语言信号。在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中, 读者不断做出假设, 并且在进一步阅读中得以证实、推翻或修正 (Goodman, 1970) 。一个人大脑里的图式越多、越完善, 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故事意义的正确理解。教师要通过一些课堂活动的设计,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或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 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被激活的知识去预测和理解阅读的内容, 从而抓住新内容的要点。在故事教学前, 需要激活学生大脑的阅读图式, 为故事阅读做好准备。教师要根据故事所涉及的语言点, 设计能够激活学生原有语言知识的活动, 从而为故事中要涉及的语言做好图式准备, 为学习新故事打下基础。可见, 在小学英语的故事阅读中, 阅读前的活动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其目的就是要运用图式理论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的读前活动设计

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功能, 激活背景知识。预测是指读者在读的过程中, 根据已有的信息对即将读到的内容进行预测。若预测被证实, 其内容容易被理解;若预测未被证实, 说明读者预测出现偏差, 则会刺激读者修正偏差, 并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预测能力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有限信息会启动读者头脑中的相关图式, 当图式被启动, 读者会对即将读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 产生许多联想, 从而扩展信息量。

教师要通过设计恰当的读前活动, 从而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小学英语故事阅读的读前活动设计有多种方式, 以下将作逐一介绍和展示。

1. 利用游戏或歌曲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故事之前,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并激活相关的语言图式可以为后续的故事阅读扫清障碍。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Public Signs E”部分“Read and match”的教学为例。该部分是一个故事。在展开故事教学之前, 老师预先把Public signs的图片如No littering, No smoking, No parking, Danger等以及根据故事情节设计的几幅图挂在黑板上, 并请学生演唱歌曲“The Signs in the Park”, 既复习了相关的语言内容, 又起到了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的作用。

以《PEP》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Let’s Eat”的Story Time为例。场景是在一个餐厅点餐。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hamburger, coke, ice-cream, French fries等, 学生也初步掌握了“Can I have some...?Here you are.”。为了帮助学生激活这些已有的语言图式, 老师首先在需要学生认读的单词卡片中间故意放在几个“炸弹”图片, 然后请学生看单词卡片快速认读这些有关食品的词汇 (其中包括本课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几个单词) , 并要求学生在看到“炸弹”时快速做出保护自己的动作。通过“炸弹”游戏将原本枯燥的词汇复习活动变得异常有趣, 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 自然地达到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 激活已有语言图式的目的。

2. 利用插图或教学挂图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故事多数是图文并茂的, 有的还配有精美的教学挂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达到激活学生语言图式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读图”的能力, 即通过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等隐含线索, 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推断, 使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对故事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除了采用“读图”方式外,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故事图片的活动。如, 教师可以请学生将打断顺序的图片按照自己的理解先排序;也可以请学生看图片进行“Brainstorming”, 把所看到的所有线索用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是单词, 也可以是句子。通过这些活动,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了已有的语言图式, 而且降低了故事学习的难度, 为真正开始故事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和心理基础。

以《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教材为例, 三年级下册中出现的经典故事《三只小猪》, 在阅读故事之前, 教师设计了一个读图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的图片重新排列。课后调查显示, 学生排列图片的依据是房子的材料, 由最不好到最结实的材料, 故事的结局是所有的小猪都跑到最结实的房子里去了, 根据三只小猪的表情得以判断。

3. 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所涉及的题材广泛, 既有许多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经典故事, 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又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 根据教材单元的主题编写出来的小故事, 如:“Late from School”等。经典故事的内容他们多数都在过去的生活中听过, 有的还看过动画片。编写出来的故事大多也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因此, 他们的大脑中已经具有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教师就要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把与故事相关的已有图式充分调动起来, 提高故事阅读的效率。

以“Late from School”故事教学为例。这是学生在学习一般过去时的基础上的故事阅读教学。故事选自《21世纪少年英文报》, 大意是:一位叫汤姆的男孩, 一天忽然回家很晚, 经过母亲的追问, 最终孩子委婉地道出, 自己将胶水倒在了同学的椅子上。故事用一般过去时态讲述, 语言生动,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老师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en did you come home yesterday?”“Do you often come home late from school?”“Why did you come home late?”这些问题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又与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有效地吸引着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内容。

4. 介绍故事梗概

对于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请对所学故事有所了解的学生用英语或中文简单介绍故事的梗概。用英文进行介绍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这时教师可以考虑提供一些故事的图片、关键词等帮助学生进行讲解。也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故事的录像, 再来学习, 降低学习故事的难度。

5. 通过题目预测故事内容

学生越熟悉的话题, 所拥有的图式就会越多, 由一个词或一个句子, 他们就可以联想出很多内容。“脑力风暴”是一种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教师根据需要设定一个主题, 请学生说出所有他们能够想到的有关主题的单词。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career”让学生说出所有有关职业的词。

三、结语

故事理论 篇6

关键词:巴特比,老律师,本我,自我,超我

1、引言

《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 (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 是美国著名作家赫曼 • 麦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于1853 年发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此小说发表伊始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巴特比的誊写员。巴特比性格孤僻, 不喜与人交往。虽勤奋工作, 但并非毫无原则地服从上司的命令。一旦事与愿违, 他就会直接拒绝。最后, 连誊写这一本职工作也彻底放弃。不管老律师如何威逼利诱, 巴特比总是重复着“我不愿意”。忍无可忍之下, 老律师将事务所搬至别处。巴特比不愿离开原来的事务所, 新的租户就以流浪汉的罪名将其投入监狱。巴特比在狱中绝食而死。

2、本我、自我与超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 (1923) 中提出了“人格三部结构” (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 说, 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 指生而有之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对社会道德不屑一顾。按照快乐原则, 一味追求享乐。自我, 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 和含有情欲的本我形成对照”[3][P126]。自我按照现实原则, 对本我进行监督, 并适当满足本我的一些要求。自我的大部分精力就消耗在了压制本我的非理性冲动上。超我, 指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它代表良心, 追求完美。超我按照“道德原则”[4][P62], 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保持平衡, 人格就会正常发展。自我如若能使本我与超我和睦相处, “人就可以按照社会所接受的原则生存并获得快乐”[1][P60]。

3、老律师与巴特比

老律师自私自利。为使员工给他创造最大的利益, 他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老律师非常清楚誊写员这一职业, “耗人精力, 令人紧张, 有时甚至到忙乱不堪的程度”[2][P85], 但他仍希望员工能昼夜不停地誊写。员工“火鸡” (Turkey) 年逾五旬、嗜酒如命且过了中午就会暴躁不安。老律师曾用年老的借口劝说“火鸡”在下午的时候回家休息, 看似为“火鸡”着想, 实则不愿在得不到利润时支付薪水。员工们原本有名有姓, 但逐渐都被绰号所取代, 如“火鸡”、“钳子” (Nippers) 、“姜汁饼” (Ginger Nut) 。把活生生的人鄙夷地称作动物、工具和食物。在老律师的压迫下, 他们终日忙于机械性工作, 已形同机器。

老律师还非常虚伪。讲述巴特比的故事时, 他刻意美化自己, 并极力为自己开脱罪行, 他想树立一个关怀下属、体贴员工的好领导形象。事实却确远非如此。为使利益最大化, 老律师希望“火鸡”下午不来上班。为摆脱巴特比, 起初时, 老律师还能装作和颜悦色地去劝说。发现巴特比油盐不进时, 他就撕下伪装, 开始无情地谴责巴特比, 并果断地把事务所移至他处。老律师认为自己也是迫于无奈, 并且“十分地不忍与心痛”[2][P157]。巴特比被投进监狱后, 老律师虽有去看望他, 但并非心甘情愿。总之, 老律师想把责任推卸干净。

老律师是华尔街中产阶级权益的代表。为追逐利益, 他泯灭人性。他希望生活舒适, 拒绝任何痛苦。老律师想做个“好人”, 但又克服不了自己的自私与贪婪。巴特比的行为使老律师极为惶恐, 他也因此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功利主义, 但他终究是个实际的人, 同情并不妨碍他采取措施摆脱于己无用的巴特比。老律师始终把得失放在首位。自我就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做出调整, 以更轻松、舒适地生活。但是, 老律师也在这安逸中逐渐地丧失自己的灵魂。

巴特比非常叛逆。表面看来, 他很温顺, 但事实上他并不像当时美国社会上的普通誊写员那样会无条件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何事宜。若是他不愿意, 即便老律师让他帮忙做一件小事时, 他都会当面拒绝。一个下属居然敢直言不讳地拒绝上司交代的事情, 这让老律师颇为震惊。之后老律师发现, 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有时为表达自己的不满, 巴特比从椅子上起身时还特意制造些噪音。最后, 他连誊写也不做了。

巴特比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他痛恨这个社会, 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它。在他看来, 不只是在华盛顿、华尔街, 也许在全世界都没有正义、友爱等这些美好的事物存在。他绝望了, 于是他放弃挣扎, 用微笑来面对死亡。被投进监狱后, 巴特比“只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面前没有生命的墙壁”[2][P165]。里奥 • 马克思认为:“在《缮写员巴特比》中充斥着墙的意象”[5][P79]。“墙”隔开的不只是空间,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冰冷的砖墙象征着当时人情冷漠的社会。巴特比选择孤独地死去正是对当时社会的冷漠无情的有力控诉。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理论的角度看, 巴特比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复杂混合体。他对社会强烈不满, 不想做任何有违他意愿的事, 因此他总是以满足本我的意愿行事, 包括绝食而死。然而, 他又清楚地知道他不能只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他必须赚钱糊口。巴特比人格中的本我比自我和超我强大很多。超我要求巴特比用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做事, 然而本我却怂恿他及时、完全地释放自己。不幸的是, 自我没有能力使二者协调到一个完美平衡的状态。这就是巴特比痛苦不堪的根源, 也是其人格中致命的缺陷。

4、悲剧之因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 社会冲突不断发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崛起, 人们越来越看重经济生产, 并认为活着的唯一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人们之间的交往以物质为基础, 没有关爱和理解, 人们也因此常常陷入孤僻、苦闷的境地。在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影响下, 大多数人在枯燥无味的环境中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巴特比对这种建立在物质之上, 缺乏温暖与关爱的社会彻底眼厌倦。他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他的人生犹如“死信”, 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本我让他随心所欲, 超我却又强加给他诸多条条框框, 自我想调和二者, 但无奈本我过于强大。既然活着让他如此痛苦, 死亡于他而言就魅力无穷。因此, 巴特比决定屈服于本我, 有尊严地离开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

5、结语

觉醒后的巴特比不愿重复无意义的事, 宁死也不屈服于他人意志。于巴特比而言, 俗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生命固然可贵, 但自由与尊严更为重要。与其苟延残喘, 不如潇洒地死去。

巴特比选择死亡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但同时也说明了他的懦弱。死亡并不意味着解脱, 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从巴特比的悲剧可知, 建立强大的自我非常重要。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和冲突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若是本我太强, 各种各样的悲剧就会发生。强大的自我能找到更合适的方式化解本我与超我的矛盾, 使人格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陈晨, 陆向鹏.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解读《抄写员巴特尔比》中的人物形象[J].文史资料, 2008 (1) :59-61.

[2]赫曼·麦尔维尔.徐增同译.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A].英美短篇小说荟萃[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车文博主编.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10.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故事理论 篇7

一、门外的超我

根据弗洛伊德堪的三重人格论,人的最高层次是超我, 它代表社会利益的心理机制,总是根据道德原则,把为社会习俗所不容的本我冲动压制在无意思领域。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在大家如何小心翼翼地告知马兰德先生的死讯,患有心脏病的马夫人并没有旧病复发,也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当场晕厥或昏死过去,而是立刻扑倒在姐姐怀里,突然放肆地大哭起来。这里的“立刻”、“突然”多少带有伪装的色彩。一个患有心脏病的人听到这样一个噩耗,绝对会因为接受不了而心脏病发的,事实上她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最可能是她并不是真正的伤心。这时候超我得到了体现,她不得不假装特别伤心。因为在那样一个男性主义社会,按照伦理道德纲常和当时的社会现状,她必须伤心,她必须迎合当时伦理道德的期许,将自己内在的真实的感情压制住。门外的空间就是楼下客厅,是亲朋好友集聚的社会活动场所。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她的行为必须迎合传统伦理道德的期许, 她不得不隐藏住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以防泄露出任何违反当时道德伦理纲常行为或是情绪。

二、窗外的本我

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类精神中非理性的、未知的、无意识的部分称为本我,并且认为本我隐藏着人类一些原始的欲望。在本文中,窗外这一空间则从充分体现出了马兰德太太的本我情感。当马兰德夫人独自进入房间以后注意到了窗外的景色 :树枝上冒着新芽,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馨香,大街上小贩的叫卖声,不远处鸟儿的歌唱,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突然她感到了一种冲动,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向她袭来,而且这种冲动是不受她的意志所控制的, 很明显这是隐藏在马兰德夫人本我中向往自由的冲动,那种冲破了世俗捆绑甚至是男性捆绑的束缚的自由,这时候她的女性意思开始觉醒。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呼喊着 :自由,自由,自由!那是一种受尽压迫之后的彻底解放。而这种压迫无非就是来自她家中的唯一男性马兰德先生。就在一小时前,她还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尽头,现在却感觉到了新生活的希望。那是一种不用再受任何人的摆布,任何事的支配,自己可以做主的生活。窗外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新生命, 新希望。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方面描写马兰德太太对窗外新春活力的感受。也就是说窗外的场景将马兰德太太的本我给召唤出来。那是本能的对美好的向往,对新生活的向往。

三、房内的自我

如果说本我体现的是人类精神中的非理性、无意识的那部分,那么自我就是人类精神理性的逻辑的那一部分。自我遵循显示原则,它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努力帮助本我实现其要求,既防止过度压抑造成伤害,又避免与社会公德公开冲突。房内这个空间是马兰德夫人进行挣扎和调节的自我部分。在这里她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思想斗争,其实质就是超我和本我冲突之时,内心的挣扎以及自我的调节。在这个空间,马兰德嘴里溜出来的“自由”在弗洛伊德理论当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即“弗洛伊德口误”。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些隐藏的欲望、抱负、恐惧以及一些非理性的想法都以一种伪装的真实被储存在无意识里,它们会以梦、艺术、文学或口误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口误就被称为“弗洛伊德口误”(Bressler149)。那么此处马兰德太太压抑已久的,对自由的向往就以一种口误的形式得以实现。很显然这是无意识的,而这种无意识很快就得到控制,因为口误之后紧跟着就有恐惧向她袭来,之所以感到恐惧,就是因为超我所指导的社会道德不允许她有这样的不合常理的表现。最终超我和本我理所当然的相互碰撞,自我从中调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一个小时的故事》讲述的是马兰德夫人在得知丈夫死讯后的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本文运用了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结合空间理论对文中女主人公所表现的女性主义进行分析。该文中所折射出的女性主义意思的 觉醒和妇女寻求个人解放的问题,无疑浓缩了肖邦她的女性主义观念,表达了她女性主义心声。

摘要: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重人格论”结合空间理论中的“物理空间”来分析和探寻《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一个小时的故事》,空间理论,三重人格论

参考文献

[1]Kate Chopin,2000.The Story of an Hou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下一篇:理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