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战略理论

2024-06-02

综合战略理论(共11篇)

综合战略理论 篇1

摘要:“综合战略理论”融合了“理性”战略理论和后现代战略理论精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下, 很多国企央企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何应对市场冲击和考验, 选择何种战略, 已然成为这些企业的头等大事。本文论述了“综合战略理论”在广电运维系统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综合战略理论,广电运维系统改革,战略调整

企业战略理论自诞生以来, 名家辈出、各种学派继起, 形成了所谓“理论丛林”。根据科技哲学研究发现的科技发展过程“正—反—合”三部曲规律将企业战略理论分为“理性”战略理论、“非理性”战略理论和“综合”战略理论。并将“理性”战略理论进一步划分为古典战略理论、现代战略理论和新古典战略理论, 而将“非理性”战略理论统归为后现代战略理论。显然, “综合”战略理论就是融合了“理性”战略理论和后现代战略理论精华的最新研究成果, 而本文所要讲述的正是“理性”战略理论融合后现代战略理论形成的“综合”战略理论在广电运维系统中的运用及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由于环境不确定性的急剧增加, 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传统的战略理论对此越来越无能为力, 所以反叛传统战略理论的冲动越来越强。许多学者甚至否定和反对战略管理。例如, 柯林斯 (Jim Collins) 在1994年出版的《基业长青》一书中认为, 基业长青公司都是一些高瞻远瞩公司, 而所谓高瞻远瞩公司就是能够超越“伟大战略”迷思而致力于“组织”本身的公司。柯林斯认为, 这些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特征是具有核心理念的指引和激励, 即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公司愿景”, 基业长青公司的成功秘诀是:保存核心理念和刺激进步。在柯林斯看来, 在崇高的使命感———核心理念的驱动下, 企业员工们便会自发地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和创新, 从而使企业持续获得短暂的竞争优势。

在动荡的环境中, 后现代企业战略理论崇尚建立创造性、开拓性学习的能力。开拓性学习能力并不是为了特定的生产目的, 而是为了获得动态能力。在一个变化无常的超竞争环境中, 能力持续不断地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 这正是开拓性学习能力本质之所在———通过不断的创新而获得一连串短暂的竞争优势, 从而从整体上体现出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 有线电视已不仅仅是党及政府的喉舌、国家的重要政治武器,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有线电视更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全业务载体, 充满商机。现实告诉我们, 广播电视与其他所有传媒相比, 在中国、在世界, 成为吸引人数最多, 占有人们耳朵和眼睛时间最长的媒体。

中国的广播电视业随着“三网融合”的到来, 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标志是科技革命和战略转型。而且,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 正在承担着更加重大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发展中, 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

目前广电行业市场化趋势已成, 广电行业正在成为国家的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家转变增长方式的着力点。来自各方的压力无时无刻的不推动着广电行业的战略革新, 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加大了对广播电视的推动, 要求不断提高, 而广电与行业外相邻相关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如电信的IPTV, 网络电视, 卫星电视, 手机APP资讯平台等, 不断涌现的新媒介媒体, 致使原先广电拥有的垄断地位遭到冲击, 如何收复失地, 如何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何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占领电视全业务服务的制高点, 都是广电战略改革的目的, 也是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 作为网络服务运营商, 广电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广电的网络建设, 运行维护体制等相较电信仍有一定差距, 已经不能满足全业务发展的需要, 广电系统在几年前通信网络的基础优势也逐渐消失, 以后业务竞争焦点不仅仅是在价格上的竞争, 更是技术、服务质量上的竞争。本文暂撇开技术问题, 从服务角度来谈, 广电公司在承接了用户的业务以后, 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维护体质来保障网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确保用户业务的正常运行, 为客户提供优质网络服务。

分析原先运营机制和企业战略部署, 几乎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国有垄断”, 广电的国有, 部分员工的事业及行政编制导致了整个行业缺乏冲劲, 缺少冲击, 造成心态懈怠, 且没有有效的网络维护考核手段,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拿运维部来说, 目前的运维服务标准和流程仍有一定改进空间, 调整整体运维战略, 实现对工作的有效评估, 建立数据支撑系统, 以适应社会发展改革。

广电运维部门也在跟随着广电系统的战略调整进行着职能的转变以及部门功能和人事的调整。由原先单一的技术服务支持向综合化的市场战略, 技术革新以及大企业运维标准化发展。

从技术服务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 全公司拓展业务, 从单一型部门向综合型部门转变, 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网络发展, 使整个运营网络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故障与投诉的定位解决综合处理, 集中运维。

依照后现代战略理论的精髓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不断的建立创造性和学习性, 学习竞争者们的先进管理和操作流程及模式, 改进原先体制, 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自身。

依照传统“理性”战略理论, 保持原先广电的垄断时期的客户资源基础优势。虽然有诸多外部冲击, 对于新兴技术和公司的冲击, 广电依然拥有大量的客户基础, 以及长久以来客户对广电系统的依赖性。了解自身的核心能力, 新古典企业战略理论应用到工作中, 普拉哈拉德 (Prahalad) 和哈默尔 (Hamel) 认为,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它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 应该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

核心能力之所以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是由它自身特性决定的, 即价值创造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只有具备这些特性的能力和资源才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显然, 广电系统具备此核心能力, 并应该发扬以往的优势, 扩大核心能力在外部竞争中的企业特有优势。

目前广电系统正在朝着多元化、无标准化, 结合自身的固有的核心能力, 理性结合非理性的矛盾辩证统一的方向发展。在实际操作中, 公司对于运维系统的改革不遗余力。

首先构建了全网技术指标运行监管体系, 切实优化工单的流转效率, 统一网络数据监控平台, 对故障判定更加客观。

其次, 建立面向全网的运维支撑体系。建立高效的工单流转方案。各部门确定工单流转对接, 确保工单及时处理。为保证从工单发起到结束在规定的服务时效内, 对交接的各环节都规定完成时限, 并制定对各环节完成时限的考核方案。完善网络维护管理支撑系统, 建设全网维护知识共享平台。使工作速度, 效率, 准确。并且在工作中总结, 在总结中学习。

再次, 多元化发展, 整合运维系统各科室, 形成新的集客户发展与运维服务的中心, 同时将市场营销的一些理念引入, 将工资与绩效挂钩, 将后台与前台连接, 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原动力, 发现发展更多的潜在市场, 增加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实际操作中, 提倡主打面向市场, 建立新运维客户服务体系。新业务拓展需求交底, 制定差异化运维服务方案, 缩短后台业务授权时效, 建设用户意见反馈分析系统, 加强对用户室内布线管理。

建立服务保障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服务质量跟踪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等多系统合一的综合性工作模式。

再高明的战略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再完美的战略也需要通过人来实施, 广电系统在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维护方面有充足的经验和优秀的人才基础, 相信如再结合时代的发展, 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多种优秀的战略理论思想, 广泛借鉴电信方面的管理经验, 结合自身原有优势, 一定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维护体制以及相应的制度、标准和规程, 在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格里·约翰逊, 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 (第6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

[2]王方华, 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3]詹姆斯·C·柯林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综合战略理论 篇2

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

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在特定的产品和市场范围内,为了取得差别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所采取的战略措施。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不得不关注和重视自身的竞争战略。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和以资源、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钱德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他们强调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化的过程。表现为:首先,企业战略的基础是适应环境。企业自身一般难以左右其所处的环境,因此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只有顺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其次,企业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如何获得理想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一时期的战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只有获得了理想的市场占有率,才一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最后,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结构与其相适应。但是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不足,主要有: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它主要是从现存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环境来考虑企业战略问题。另外,该理论分析的企业所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中。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波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分析主要包括:(l)提出了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五力模型”。即产业环境中存在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供方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和同业竞争者这五种基本力量。(2)提出价值链理论。他认为,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并且每种活动都对企业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定了差异性的基位。(3)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位沦文基于进入壁垒下的手机业企业竟争.伐略分析差异化和重点集中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弥补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忽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产业分析这一缺陷。但是其理论缺乏对内在环境的考虑。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Wernereflt。企业资源的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企业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的性质、信息、知识等;并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波特所指的市场中,而是在企业内部专有的优势资源。所以企业在实施一个进入战略时,首先要考虑公司的这种专有资源优势,并确定在哪种市场使用这些资源能获得的效益最大,最后再确认实施的具体方法。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认为知识是企业的关键资产,并认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能让企业有效地获取、支配并转化为其他资源。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竞争和合作的不断深化,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信息、人才、高科技和无形资产的竞争,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力量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制定实施合适的竞争战略来维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进入壁垒角度的视角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考察,主要是分析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和原存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进入、防御战略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制度性进入壁垒和结构性进入壁垒的角度,分析手机行业潜在的或新企业原存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对手机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因而更多地侧重于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但是与以环境为基础的战略理论以及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践行“两山理论” 深化三大战略 篇3

三大战略的内涵

记者:感谢王书记接受我们的采访。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而浙江全省一直都在践行“两山”重要思想,请问常山县“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三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基于怎样的思考?

王良春:常山县一直以来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于2010年在全省率先提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构想,并被省委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成为省委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发展底子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资源缺乏等限制,常山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情始终未有改变。从工业看,结构偏重、质量较低,主体活力不足、市场层次不高;从城市看,基础配套、管理水平、建设品味、城市能级都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从农村看,农业缺乏龙头带动、村级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速偏缓。为改变常山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现状,围绕如何进一步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2013年我们把绿色发展的构想具体化为“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三大发展战略。

“三大战略”是“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对绿色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深化,是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形式,核心把抓经济和抓生态贯穿于工业转型、城市建设、农村发展始终,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着力打造工业有实力、城市休闲化、农村更美丽的美丽新常山。

“实力工业”:是针对常山发展主要差距、顺应转型升级新趋势、打好经济领域翻身仗,对工业发展提出的目标。核心要义是打造以生态为底线、科技为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价值追求,产业有支撑力、产品有竞争力、企业有贡献力、园区有吸引力、环境有保障力的实力工业。

“休闲城市”:是立足常山资源禀赋、顺应休闲时代来临趋势、抢抓衢州国家休闲区建设机遇,对城市发展作出的定位。核心要义是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富有山水田园气息、适宜度假养生的休闲城市。

“美丽乡村”:是着眼新农村建设现状、顺应美丽浙江建设要求、回应群众幸福生活新期待,对今后新农村建设明确的方向。核心要义是打造村点出彩、沿线风光、面上整洁、产业配套的美丽乡村。

三大战略聚成绿色发展

记者:那么常山县又是如何使“实力工业、休闲城市、美丽乡村”三大战略构想的蓝图变为现实的呢?

王良春:实现“实力工业”的关键是转型升级。具体思路为紧紧围绕“转型”主线,突出效益导向,激存量、优增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实力工业由园区级水平跨入到集聚区级水平。一是产融结合带动转型,把金融作为转型升级重要的推动力,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引进与培育,引进光大基金建设浙西首个、辐射全国的浙西金融城项目,联合钛和基金进行战略合作。二是产研结合助推转型,强化科研带动,成立产研结合的四大研究中心:常山轴承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收获机械零部件研发中心、常山油茶研究院、常山胡柚研究院。鼓励科技创新,助推技术推广,巴菲尔无氰碱铜技术破解国际性技术难题,正在全市推广,争取全省推开、走向全国。三是兼并重组倒逼转型,顺应中小微企业集聚集群、兼并重组发展大势,加强产业研究,实行分类指导,逐个整合整治,推进钙、轴承、纺织、山茶油等传统产业兼并重组。以钙产业为突破口,开展“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淘汰、关停低产高耗石灰立窑81孔、生产线142条。整合现有88家矿山企业,推进国有矿山企业泰安公司市场化改革,引进外来资本注入,实现矿山产业整合做大,规范了开发秩序,提升了利用水平。四是推动上市加快转型,积极引导推动实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企业上市服务体系,“一企一策”助推企业上市。目前天子果业成功上市,5家企业签约新三板即将上市,中国观赏石博览园与全国惟一一所石头上市平台香港大公文交所签约,全国观赏石都将在常山上市交易。五是新产业助推产业转型,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引进培育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养生、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场层次。比如,我们抓住“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功跻身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县之一,首创农村电商建设规范、评定标准,被评为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县。

在推动休闲城市建设时,我们主抓机遇和改革。具体思路是迎接休闲时代、高铁时代来临的大趋势,以全域景区化理念推进县域开发建设,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重点加快新城建设,推动城市从“内河时代”跨入“常山江时代”。我们抓住国家级休闲区、四省边际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大机遇,主动争取、积极转化,形成“一区两园四线”休闲脉络。一区是三衢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引进开发建设东方综合体、山地体育公园自行车赛道、城乡绿道网等一些列休闲项目,城市休闲新高地逐步成型。两园是中国观赏石博览园和胡柚文化博览园,突出文化内涵和休闲品味,打造集产品交易、文化展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中心。四线是建成了“三清绿道、十里长风、百年柚谷、艺石时空”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成为可赏、可游、可玩的休闲重要去处。我们按照经营城市理念,同步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开发,大力提升人居水平、休闲品质。“十二五”之初,常山县通过跨江发展规划,正式启动城东新区建设。近两年来,我们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开发,着力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引进高端休闲项目,整个新区城市雏形初步显现,目前已建成外港大道、常山大桥、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新常山一中等功能性项目即将建成。加快老城改造,推进旧小区和老街区环境改造,实施夜景江景亮化工程,融入休闲风味,提升“一江两岸”休闲。我们围绕群众所需、发展所求,大力优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功能,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实施教育综合改革,针对常山生源外流、干部走读现象严重问题,狠下铁的决心,推进常山一中内部重组,引进杭州育才集团新建育才中学、小学、幼儿园,短短一年时间,育才中学初升高成绩从倒数跻身全市前列。加快医疗卫生改革,大力推进社会化办医,深化与浙大一院、省妇保院紧密型合作,建立郑树森院士专家工作站,居民逐步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推进综合交通开发,积极推动合作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省级战略,高度重视交通项目开发建设,目前,杭新景高速、48省道延伸线建设即将完成,九景衢铁路将于2016年底通车,320国道“白改黑”、“二改一”项目正式获批,特别是我们抓住“十三五”规划之机,将常山江纳入钱塘江港航道整体开发,形成了集高速、高铁、航道、国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放大,休闲城市将引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nlc202309011916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狠抓典型示范,转换发展手法,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竞争建设、动态管理”原则,合理安排时序、注重资源整合、引导多元参与,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点、样板区和品牌项目,释放示范引领效应,带动面上发展,推动从建设美丽乡村跨入经营美丽经济。我们针对上级重点扶持的辉埠(市经济重镇)、球川(国家级中心镇建设示范试点)、青石(省级特色小镇)三个建制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成和做大三大版块,推动镇域经济大发展,形成区域联动、城乡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抓住常山最具特色、最有前景的胡柚、油茶、猴头菇三大农特产品,以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效益化理念,实施“常山三宝”振兴计划,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推进品牌整合,逐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龙头。同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施现代农业园区体制改革,狠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有机农业。鼓励“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培育生态循环型、休闲观光型家庭农场。我们整合县域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独具常山山水生态优势的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以四线为主干,以沿线村为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建设精品节点,鼓励发展各类休闲旅游项目,形成家家搞经营、村村有特色、线线景不同的美丽经济景观带。

“三四五”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常山推进环境整治与转型升级的强力抓手,近两年来,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一抓到底、全面推进。近两年,共拆除违法建筑255万平方米,获得2014年全省“无违建”创建工作先进县称号。坚定不移推进“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特别是2015年8月份,我们坚持先难后易,抓住320国道这条全省最乱最脏最差的路和招贤镇这个全市最乱最差最脏的镇,开展“一路一镇”专项整治,全县抽调近300名干部集中攻坚,以最严的态度、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集中解决了遗留几十年的环境难题,不但撕开了口子,释放出示范效应,带动全县面上掀起“四边三化”高潮,而且治出了信心、同心和民心,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坚定不移推进“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内容,全面打响“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大攻坚战。率先推进水环境整治和系统水处理,深入实施“河长制”治水,全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大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加快推进生猪养殖整治,累计关停生猪养殖场557户,退养生猪14.32万头。经过整治,全县水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境水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真正做到一江清水出常山。

我们以大抓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发力点,全面实施基层党建“金钉子”工程,创新考评机制,鼓励基层创新,强化干部培育,着力打造出一批“闪闪发光、深深扎根、久久为功、永不褪色”的基层组织“金钉子”。从目前来看,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村级带头人把握农村产权机制改革机遇,团结干部、凝聚民心,投身经营美丽经济,引领发展村级经济,走出了一条党建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黄塘、徐村、弄坞、田蓬等一大批村迅速从一般村成为示范村。以黄塘为例,黄塘村紧紧抓住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抱团成立黄塘旅游开发公司,采取山水入股、设施折股、村民持股等方式,推动资源资本资产的整合,变山水为资本、集体为股东、村民为股民,由公司实行统一经营、规范管理,生态优势迅速产生富民效益,得到了李强省长的高度肯定。

综合战略理论 篇4

1 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

根据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其根本特征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 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写道:“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 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

2 宜宾学院《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介绍

由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综合性和高层性, 不仅需要同学们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企业家的眼光和视野, 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体状况有充分的了解, 因而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都有极大的难度。《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综合改革探索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建立一套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紧密结合的企业战略规划学习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新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平台、案例教学平台、自编教材和学生社团五个平台,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学生的能力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一套结合具体上市公司数据和资料, 模拟企业战略分析和规划的实践能力训练方法体系, 对于提高学生对具体企业的战略分析、选择和理解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自编教材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案例的时效性和本地化为特色, 目前自编教材已经出版。2009年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立项, 搭建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 《企业战略》教学从此开始了网络案例教学。并利用该平台进行本土案例的自主收集。2006年~2009年, 我校建立了《企业仿真经营实训室》和《案例实训室》, 通过实训模拟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 完善了《企业战略管理》实训教学平台。组建了三源调研社和投资·创业协会学生社团, 学生可在社团的组织下开展自主学习。

3 《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的特点

3.1 开展互助式学习模式

互助式学习是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核心要素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进行学业学习和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对同伴的顾问或良师益友的辅导作用。该种模式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本课程改革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学生上讲台活动。“学生上讲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元, 每组根据老师指定的主题, 给予45 min的讲授时间, 20 min的学生提问和补充, 25 min时间老师点评和主题总结, 要求讲授内容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并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教材。

2) 学生社团互助学习。两个学生社团组织ERP沙盘对抗和模拟经营游戏竞赛, 学生在竞赛中相互学习。

3.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与参与惫识的增强和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发扬人的主体精神,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潜能。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其一, 学生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受教育者。

其二, 对于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案例。

其三, 对于教学过程, 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

其四, 对于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 而不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产品在塑造。

因此,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服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扬学生的主导性, 是《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的一个基本精神。

3.3 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这个理念在当代国内外教育理论中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因而, 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并把互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综合改革始终。在本次教学改革中的互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师与生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 许多学时在案例实训室进行, 学生可以与老师平等的、零距离的交流, 共同探讨知识;另外部分知识点是由学生讲解, 相互补充, 老师总结的互助式学习。

其二, 教与学的互动。本次教改中, 学生通过案例收集、分析、演示和老师的点评完成教与学为一体的知识传授过程。

其三, 全时段的互动。本次教改, 学生与教师可在课堂上互动, 也可通过案例教学平台进行网络互动。

4 本模式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4.1 解决学生对企业缺乏真实感知的问题

在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 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的真实感受和了解, 导致学生的学习变成单纯的理论背诵。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改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 学生自己进行案例采集。

学生在案例采集和编写的过程中, 会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 从而形成对企业真实而直接的感受。

2) 案例选用四川本地企业或者学生家乡企业为对象。

这种分析对象的选择,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真实的感受, 因为这些企业都在学生身边。另一方面, 符合学生的就业特点, 他们毕业后大多数就业的对象就是这些企业。

3) 通过企业仿真实训培养学生对企业系统的认知。

通过ERP沙盘模拟训练和模拟经营游戏《帝国主义》的运行, 让学生虚拟经营一家企业, 参与市场竞争, 形成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全面认知。

4.2 解决学生有知识无能力的问题

1) 学生通过案例采集和对模拟企业的分析,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企业的战略分析与抉择, 并进行公开的阐述,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对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游戏《帝国主义》实训和企业仿真经营实训, 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采集和ERP沙盘实训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的, 因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4.3 解决案例陈旧简单的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老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常常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 案例陈旧, 大都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的案例, 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二是, 案例简单, 很多案例只有短短的几百、上千字, 无法真实而全面反映企业的的真实情况。三是, 教师缺乏对案例企业的全面了解, 在分析案例时难以驾驭。

本课题组通过以下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1) 选用学生身边的企业为案例对象, 收集资料全面而具体。

2) 选用教师咨询企业为案例对象, 教师由于提供咨询工作, 因而对案例对象有着十分充分细致的了解, 在案例分析时也容易驾驭。

3) 选用当前工商企业热点为案例对象。由于是当前热点, 因而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料, 锻炼了学生获取资料、鉴别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选用上市公司为案例对象。可以通过公司网址和财务公告获取案例对象和其竞争对手的详细信息。

4.4 解决知识学习的时空问题

传统的教学都在教室中完成, 本课题组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实现学生全时间段和全空间的学习。 (示意见表1)

4.5 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本课程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 学习小组开展案例采集、分析和演示活动, 学生互相点评。

2) 学生社团组织课外ERP经营对抗和模拟经营游戏对抗。

3) 学生讲解部分知识点, 学生相互补充、老师总结, 进行互助学习。

5 《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的效果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体现在课程网站点击数为5 200余次,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网站点击数为2 500余次。教学中同学们踊跃参加实践分析的团队作业, 极大提升了同学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运用能力和兴趣, 教学效果非常好。自编教材也被多个高校采用。

摘要:在快速变革的当今社会, 教育正发生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 学生主体地位取代教师主体地位, 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高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难题。以企业战略管理综合改革为例, 通过搭建以网络为媒介, 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探索如何构建课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主体地位,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成文, 王相平, 汪腾.企业战略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雄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企业竞争战略 篇5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所谓的企业外部环境,即能对企业的战略选择施加影响的种种情景性因素,尤以企业所处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为要。因此,企业在选择、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战略时,不可避免的首先要考察本国的环境因素,以此作为一切的出发点。那么如何衡量这种国家环境因素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意义?怎样依据国家环境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并能在相当的程度上保障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呢?在这方面,美国著名学者,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波特认为,“站在国际竞争最前沿的,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企业必须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但是企业的全球化并不能取代国家的作用。母国是企业在技术和策略上快速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指引企业往适当方向发展的神经中枢。对企业而言,国家竞争优势不仅是发展竞争力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国家必须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根据母国环境的优势来加强。”换句话说,企业在制定自己的战略,特别是制定全球竞争战略时,必须要与所处国家(母国)的竞争优势向契合,而不是无视甚至是背道而驰。在波特看来,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国内市场的需求条件,生产要素以及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四个要素构成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四个方面。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时,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了解本国(母国)的优势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同时,也有更多的企业默默无闻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这些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的企业,不难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利用了我国在上述四个方面某一层面的竞争优势。在人才的储备、培养、使用方面,更是大手笔,往往某校的一届学生成批的进入华为公司。正是这种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才有了今天在世界通信设备领域数一数二的地位。这是从企业自身战略角度对华为公司成功之道的解读。但另一方面,中国数十年来的人口红利、教育投入,特别是对理工科人才的跨越式培养所积累起来的生产要素方面(人力资本)的国家竞争优势则是华为公司成功的宏观环境要素。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竞争战略必须借助于母国竞争优势的某一方面。

总结起来,如果要想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根据波特的理论,下列一些原则在企业的竞争战略中必须予以重视。

首先,竞争优势是由最根本的创新、改善和改变而来。在战略上,创新一词应该作最广义的解释,它不仅指新技术,也指新方法或新态度。凡是价值链中的活动,都可能有所创新。企业在创新时,最先要到的困难是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位置。为了创新,企业必须考虑母国的情况,发掘机会,掌握国家环境中的最佳条件以了解创新的可能性,并克服组织惰性以追求创新的实践。根据波特的理论,国家竞争力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大致上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和创新导向三个阶段在我国都有所体现,总体上处于从投资导向到创新导向的一个过渡阶段。要想成功的实现这一过渡,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竞争战略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作为赶超型的发展模式,中国企业一贯被人诟病为“山寨”公司。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外国人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差,技术能力不足的痼疾。目前,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政策手段来激励创新,力争使中国早日进入到以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我国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人口红利,教育红利,税收、土地、补贴等种种优惠,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来赢得竞争。正如波特所言,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延续竞争优势需要不停地创新,需要不断地发展。

其次,企业必须在国家的产业集群内持续有效的互动。企业可以从客户、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当中,获得很重要的竞争优势。在传统的战略理论中,即为一体化。根据波特的理论,母国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支持性产业会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与客户、供应商、营销渠道必须同心协力,并协助上下游企业发展以延伸自身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些贸易伙伴表现良好,將会增加企业自身创新的速度。以我国的电商天猫为例,作为电商平台,天猫联通上游的制造企业、中游的销售企业,乃至下游的最终用户或者说消费者。天猫的壮大发展,实现了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多赢局面。同时,通过三方互动,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消费者(客户)的视角帮助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建立竞争优势,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良好的产业内互动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次,改善国家的竞争环境。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是,高级技术人员、专业的产业基础以及特定的科技专家等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国家创造出来的这些高级和专业性的生产要素,同时也必须积极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参与到优势生产要素的创造中来。一方面,要重视培训;另一方面,要善用国内资源,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基础设施、研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行业协会等积极创造生产要素。

最后,善于选择产业。对企业而言,国家具备相应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所有产业都能有同样的成功机会。德国在机械工业领域成就非凡,但在奢侈品、时尚潮流领域则是乏善可陈。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上。对企业而言,国家环境是它选择产业和战略时最重要的考虑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选择原料加工或初级生产要素导向产业的企业,大多取得了成功,因为国家能够提供低廉的原料或生产成本。但在今天,如果仍然选择以低廉的人力资本获取竞争优势的产业则失败的可能性大增。时移世易,企业在选择产业,特别是在多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国家竞争优势之所在。

综上所述,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时,不能忽视国家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国家竞争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战略联盟理论述评 篇6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联盟与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理论兴起于80年代, 以维纳菲尔特、格兰特和巴内等人为代表。该理论基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异质的这样一种观点, 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与能力, 这些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稀缺的、难于模仿和不可替代的。不同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存在差异, 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竞争能力。为了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必须不断积累资源, 积聚能力, 尤其是那些关键性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根据这一理论, 企业的关键任务应是努力集聚有价值的资源, 并加以充分利用以使其价值最大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拥有、获得并保持自己持续竞争优势所需的全部资源, 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所要求的人力和物力往往会超过单个企业的能力。进行资源的交易和积聚, 利用外部资源以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 就成为一种战略要求。然而, 有价值的企业资源往往是稀缺的, 不能完全模仿的, 而且缺乏直接替代品, 仅凭资源的交易很难获得。于是, 谋求与其他企业合作, 利用双方或多方资源的优势, 来完成资源的聚集和组合, 就成为一种必然。战略联盟正是实现资源集聚的有效途径。如, Eisenhardt和Schoonhoven就把联盟看作是“由于战略资源渴求和社会资源机会的一种逻辑所驱动的合作关系”。Teece、Grant等也认为, 战略联盟是将来自不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组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的一种手段。Gulati指出, 当互补性资源不能在要素市场获得时, 联盟将成为获取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 企业通过与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关系, 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共享”要素, 发挥各自异质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有效克服资源位障碍,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利益源泉。

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解释了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 认为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集聚稀缺资源, 获得并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该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影响作用很大, 有助于我们理解联盟的形成和管理。对于互补型联盟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对于一些为了增强整体竞争力的强强联合型联盟也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解释:联盟与企业边界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组织及其边界, 其核心思想来源于科斯。科斯认为, 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即市场和企业, 市场配置会产生交易费用, 企业内部配置会产生行政协调费用, 是采取市场配置资源还是企业内部配置资源, 取决于交易费用和行政协调费用的对比, 当交易费用高于行政协调费用时, 企业采取内部化, 相反, 则由市场配置资源。交易费用和内部生产费用共同决定了企业选择何种资源配置方式, 也就决定了企业组织的边界。

基于交易费用的联盟理论, 就是指一些学者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在研究战略联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认识。这一理论认为, 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组织形式, 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又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战略联盟把一项交易进行部分内部化, 部分市场化, 把内部化和生产交易的特征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介于独立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 战略联盟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 就在于能够节约费用。在明确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化都无法使交易费用和行政协调费用之和最小时, 联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Gulati认为“当一项交易的相关交易成本不高不低, 不足以垂直一体化 (内部化) 时, 联盟战略将被考虑” (Gulati, 1995) 。此时, 资源配置方式不再局限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进行转换, 战略联盟成为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 即相对独立的市场参与者通过有限合作进行资源配置, 实行部分活动内部化, 部分活动市场化从而使交易费用和行政协调费用之和下降。从而解决了企业只能在一体化和市场化之间选择的困难。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联盟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从企业边界的角度分析了联盟的出现和发展的原因, 指出战略联盟是对单纯的并购和市场化的组织模式的替代, 其存在在于节约了成本费用, 对战略联盟的本质和边界进行了分析解释。在识别联盟在何种情形下比内部化和市场交易效率更高方面, 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理论, 联盟可以被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优化机制, 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来看, 联盟的出现是追求更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结果。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 之所以组建联盟, 就是为了使成本费用开支最小化。然而,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解释也有其不足之处, 任何一件事情形成或存在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 交易费用经济学只从成本费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必然具有片面性, 往往很多时候,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 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费用, 而是对企业发展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组织学习理论的解释:联盟与知识获取方式

组织学习理论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出发, 强调企业学习能力与动态竞争优势的紧密相关性。该理论把企业视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企业学习途径有内部的“干中学”、“用中学”以及企业外部的“从相互作用中学习”。强调企业唯有建立开放、动态、高效的学习机制, 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学习理论还认为知识经常是缄默的, 而且是难以定价的, 因此很难通过市场获得, 通过学习过程来积累企业知识资产是企业选择合作而不是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组织学习理论, 战略联盟是企业开展组织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企业知识积累的一种重要方式。战略联盟具有促进知识和技能在不同伙伴企业之间转移的功能。一方面, 战略联盟的建立, 伙伴企业之间相对频繁的技术交流、人员互动, 为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更多的显性知识与技能提供了通道;另一方面, 当拥有不同技能、知识和组织文化的企业在一起合作时, 联盟就会为伙伴企业创造出独特的学习机会, 伙伴企业可以通过“干中学”获得合作者的隐性知识与技能, 并且共同创造出可以共享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就是说, 战略联盟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学习, 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学习。因此, 战略联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方式。对于企业而言, 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往往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隐性知识, 然而, 隐性知识都具有难以传播和学习的特点, 而战略联盟则为伙伴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对方的一些隐性知识提供了途径。鉴于战略联盟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载体, 因此, 很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动机就是为了通过联盟合作, 学习对方的知识技能, 积累知识经验, 从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能力。

组织学习理论从组织学习与知识积累的角度解释了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 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型组织,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这种有效的学习组织, 积累知识, 迅速提升企业自身的能力。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比较适合那些为了获取对方某方面能力而组建的联盟。鉴于知识也属于资源中的一种, 因此, 该解释与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有相似之处, 不过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学习理论从组织学习方式的角度强调联盟的作用, 而资源基础论则从竞争优势出发并进行分析, 后者比前者解释性更强。

四、价值链理论的解释:联盟与价值增值

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 提出著名的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 其价值创造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 也称之为“增值活动”, 其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而且, 价值链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 在关联企业之间, 尤其是上下游企业间也存在着价值链。

在市场日益细分的情况下, “仅服务于一个特别的产业细分市场也许能使企业将其价值链与该细分市场相适合, 并在服务于该市场时相比其竞争对手拥有低成本和差异化”, 即在某一细分市场上, 企业容易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形成优势。而且, 由于资源以及其他自身能力的限制, 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 而不可能在全部增值环节上都拥有优势。因此, 不同企业只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上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而要实现各个环节对价值链增值的最大贡献, 就必须在各自成功的关键因素———价值链的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 从而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同一价值链的企业间组建联盟则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正如波特所说:“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者共同分享价值链, 这有利于拓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这就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力。

价值链理论从价值活动构成上解释战略联盟的形成, 认为, 企业间组建战略联盟是为了拓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 使整个价值链价值增值。这对关联企业间的联盟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有助于对关联企业间联盟的认识和管理。但是, 这种解释具有明显的片面性。毕竟, 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很多, 联盟种类也很多。因此, 该解释理论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太大。

五、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联盟与企业的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企业处在一个社会网络环境中, 这种网络的形成来源于企业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包括企业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 也包括企业的各种社会关系。该理论强调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作用, 认为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关系都可能影响其获取资源的能力, 并把这种由于网络关系而控制或者可利用的资源称为企业的社会资本。为了增强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 建立并改善企业的社会网络环境, 不断积累企业的社会资本, 就成为一种必要。

社会资本的增加有赖于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程度、成员关系的稳定程度、成员之间的维护程度等要素。而战略联盟是企业同其他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形式结成的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它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资本。而且, 这种关系网络结构比较稳定, 成员间交流互动较多, 信息和资源的传递顺畅。这种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 有利于增加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 有利于网络内各种规范和机制的形成, 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 有利于企业社会资本的增加和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利用。因此, 联盟是企业建立、积累, 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社会网络理论为研究战略联盟参与者之间的双向关系、联盟内的一些复杂关系和结构, 如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整合, 学习网络的创建、实施和演化, 网络的结构发展等, 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社会网络理论还被用于分析企业在关系网络中地位的动态变化过程, 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联盟内各方联系的本质和一些结构特征。但是, 网络理论很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 因此需要与其他理论结合运用。

六、制度环境论的解释:联盟与时代特征

制度环境论从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出发对战略联盟进行了解释, 认为战略联盟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制度、环境背景, 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物。根据战略联盟在最近20年来才大量涌现的现实, 制度环境论认为, 战略联盟的大量出现是由于监管和环境变化朝着有利于战略联盟形成的方向发展。该理论认为, 联盟的形成主要受到两个阻碍:一是对知识滥用的恐惧;二是知识的传递成本。然而, 最近20年来, 这两个障碍都基本得到解决。首先, 世界贸易组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在全世界展开, 这能够有效减少知识的滥用。强烈的专利权保护和清晰的边界定义可以减少联盟伙伴之间的竞争, 有利于私有信息的共享, 增加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 因此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联盟的形成。一些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其次,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知识管理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企业知识资产的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成本的降低有利于跨国公司利用该知识系统模板建立大量的合资企业。二是技术变化加速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技术的飞速变化使企业越来越感到内部资源的不足。因而, 对外部知识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增大, 联盟提供了一种从外部获取能力的途径, 同时, 企业可以集中它们的优势在核心竞争力上。这两大变化消除了联盟形成的阻碍, 促进了战略联盟的快速发展。

制度环境论从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出发分析了战略联盟的成因, 分析角度较为新颖, 解释了战略联盟的时代特征。但是, 仅仅从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来解释企业问题, 还是有一些片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战略联盟这一组织形式形成的内在原因。

七、其他解释

除了上面几种解释外, 还有一些其他解释, 如从战略缺口角度分析战略联盟的成因;利用博弈论原理分析是否结盟。

泰吉、奥兰德等人提出战略缺口假说, 该理论认为, 当企业扫描竞争环境和评估自身能力与资源时,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依靠自身能力与资源所能达到的目标与竞争环境客观要求所取得的战略目标相比, 往往有一定的差距, 这一差距即为战略缺口。而战略联盟, 可以缩小企业的战略缺口或者降低战略缺口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制约作用。因为企业与其他企业组建战略联盟, 不仅可以利用伙伴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来更快地弥补因自身资源和能力不足所产生的战略缺口问题,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全球竞争需要, 而且, 结成战略联盟的企业, 还可以通过相互学习, 逐步获得对方的资源和能力, 缩小战略缺口, 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般来说, 企业的战略缺口越大, 参与战略联盟的动机就越强烈。可以看出, 战略缺口理论的解释实际上是建立在资源基础论之上的, 资源基础论的解释更宽泛一些, 而战略缺口的解释, 相对狭窄。

利用博弈论来解释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代表人物是日本学者长谷川信次, 其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建立战略联盟和不建立战略联盟的收益矩阵来说明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战略优势的。在博弈模型中,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 博弈可分为结盟博弈和不结盟博弈, 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博弈各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 是否能达成合作性的协议。不结盟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的, 也可能出现类似于“囚徒窘境”的无效性;结盟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团体最优, 其结果往往有1+1>2的效果。可以看出, 博弈论对战略联盟的分析, 实际上并不是在解释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 而只是分析企业结盟与不结盟的决策。

总的来看, 各种理论对战略联盟的解释, 都有一定的道理, 都是针对某种或者某些战略联盟形式而进行解释的, 理论适用范围不同。交易费用理论, 适合于对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合作的解释;组织学习理论更适合于以学习对方经验知识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互补型联盟的解释;相对而言, 资源基础论的解释基础则相对宽泛, 适用范围较广, 在各种理论中应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价值链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制度环境论等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来分析战略联盟的成因, 其解释力相对差一些。总的来说, 战略联盟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 因此, 在某些战略联盟形式中, 需要多种理论进行解释。

摘要:对战略联盟的形成, 不同理论学派有不同的解释。资源基础论从联盟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角度进行了分析, 交易费用理论从联盟与企业边界方面进行了分析, 组织学习理论则从联盟与知识积累方式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价值链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制度环境理论则分别从企业活动的价值构成与拓展, 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战略联盟的形成进行了解释。不同理论, 分析的角度不同, 其解释也只适合于不同的联盟形式。

关键词:战略联盟,解释,资源基础论

参考文献

[1].陈扬, 张秋生:“并购战略与联盟战略适用边界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皮埃尔.杜尚哲·贝尔纳.加雷特《战略联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Gulati R.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a longitudinal Analysis[J].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1995, (40) ;

[4].Mowery D C, Oxley J E, Silverman B S.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6].张荣刚, 梁琦:“社会资本网络:企业集群融资的环境基础与动力机制”[J]·《宁夏社会科学》, 2006, (1) ;

[7].李再扬, 杨少华:“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新发展:一个综述”[J].《经济学家》, 2003, (3) ;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篇7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 审计技术不断创新, 战略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新课题。而战略审计目前概念上仍不明确, 从国外研究来看,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战略审计”这一概念: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 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 (Martin Shubik, 1983) ;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 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 (Hunger, J.D Wheelen, T.L, 2001) ;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 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 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 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 (Wheelen, T.L.Hunger, J.D.1987) 。

战略审计并非一个新的审计理论, 而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的一次视角转换, 其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的, 也是内部审计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必然结果。

(一)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促使战略审计产生

内部审计模式进步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其关注的重点逐渐前移, 视角逐渐扩大, 形成了更有时效性、科学性, 直接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审计架构, 最终产生了战略审计。

1. 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 (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审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 是账项基础审计, 也叫数据导向审计 (date oriented auditing) 。这一方法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仍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逐项核查, 检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 以确保代理人没有任何欺骗所有者的舞弊行为。

账项基础审计比较费时费力, 因此只能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 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 能满足早期审计查错防弊的主要目标。随着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 抽样审计技术被更多地采用, 但此时的抽样是根据审计师自身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抽样, 抽样风险很大, 很可能遗漏重要项目;同时, 账项基础审计耗时耗力, 难以做到深入分析, 在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后, 不能反映出错弊产生的原因及会计系统的不合理缺陷。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凭证账簿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抽查数量仍然很大, 即使以判断抽样为主, 样本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有效, 更为可靠的审计方法。在这种环境下, 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system-based auditing) 。

2. 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公司的涌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而且, 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严密有效。在这种形势下, 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直接管理的机构, 其主要目标不再是强调发现记账差错和揭露舞弊行为, 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过长期审计实践, 审计师发现内控的评价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于是, 20世纪4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 并强调对于内控完善程度的评价, 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种审计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各个制度控制环节的审查上, 以发现控制制度是否存在薄弱之处,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相对于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言, 制度基础审计无疑是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它本身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即审计师过于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 而且该模式缺乏一种手段, 不能通过可接受的量化方法来连接审计证据的各种来源, 这使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

3. 偏重于全面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

最早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的, 是1957年出版的第八版《蒙哥马利审计学》, 由此开始了对控制审计风险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探索。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制度概念被内部控制结构概念所取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风险导向审计 (Risk oriented auditing) 随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70年代, 审计风险控制模型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以此作为依据, 来制定适应企业状况的审计计划。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以制度测试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问题, 而且有助于引导审计师将审计资源投入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或最容易出现舞弊的地方, 以达到审计资源的最优分配。这就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实质性测试之前, 要对企业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价。

随着西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 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 开始对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以Bell&Frank (1997) 的《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 (Auditingorganizations through a strategic-Systems Lens, KPMG monograph) 为代表的、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 逐渐被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为基础, 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同时, 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成果也为审计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模型和内部控制构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

(二) 国际内审协会制度变迁要求审计的战略视角

1947年IIA发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确定的内部审计范围主要是财务和会计事项, 也可考虑经营事项。1957年重新修改颁布的新说明书所确定的审计范围, 除检查会计财务事项外, 加上了“其他经营事项”。1971年颁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 经营就成为内审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会计和财务事项已降至次要地位。在这份文件中, “会计和其他资料”一词, 也为“管理资料”所代替。1978年IIA在总结30年发展的基础上, 第一次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标准将内审服务对象由先前的“管理当局”扩大到“整个组织”。1993年颁布了第二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内部审计被定义为: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检查、评价组织活动, 协助组织领导成员更加有效地履行其职责。1993年之后理论和实践部门开始了有关增值问题的探索。1999年6月, IIA理事会则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内涵, 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 其目的是保证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上述定义的转变就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公司治理, 而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即为战略。《战略管理思想》一书的作者费雷德?大卫教授在书中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战略管理集中研究综合和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以保证机构目标的实现和成功。所以, 战略审计包含的内容包含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在视角上要统揽全局, 这与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二、战略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契约成本理论

1976年梅克林 (Meckling) 和简森 (Jensen) 最初提出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 。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 (contracting cost theory) 。契约成本理论假定:企业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 包括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和债权人等) 和资本的经营者 (管理当局) 、企业与供贷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代理理论假定。图1表明了契约成本理论中企业参与各方关系:

现代企业主要公司组织形式多为股份制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 在公司治理方式主要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体, 即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 股东作为委托人, 与管理层形成契约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行为人, 代理人有自利动机, 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能够利用契约程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会产生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在经营中, 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监督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及公司业务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 可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高层管理者为了满足出资人尤其是股东产生的受托责任的需求, 负担了内部审计的契约成本 (Sherer, Kent, 1983) 。内部审计是一个反馈机制, 所有者可根据反馈结果对代理人做出评价, 对重要决策进行纠正。由于代理人直接参与经营并直接获得信息,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具有时效性。

(二)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003年7月COSO委员会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简称ERM。其中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 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全面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 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这一定义奠定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 也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层次:风险管理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国外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的研究如图2所示。

通过图2所示的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构, 可以看出公司的目标被设定、实现和监控。在这个管理和控制系统中, IA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承担重要角色, 整合其他管理和控制因素, 以最主要的、惟一的机构的身份来确保公司治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与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于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向董事会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提供客观的保证, 确保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 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行;另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等措施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国外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最新研究是建立在COSO的En 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或过程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是对公司风险管理所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 包括评估该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该系统对已确认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所提出的建议的适当性、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三)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危机孕育阶段、危机成长阶段和危机爆发阶段。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 危机潜藏在组织内部;当企业进一步发展, 从内部产生的一些矛盾就会激化, 进入危机突变阶段;在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 变革现行组织模式之后, 危机得到解决, 组织结构又适应内外部的条件了。这样, 企业就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稳定时期。企业的成长就伴随着危机的过程, 逐渐由非正式到正式,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由幼稚到成熟, 由应变能力差到应变能力强。

1915年德国莱特纳的《企业危险论》标明企业危机研究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企业在遭受外部突发性打击或自身陷入经营危机时该如何对策, 探讨危机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变革。

随着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 其研究重点由危机应对向危机识别与预警转移。美国的罗伯特·F·哈特利在《管理失误》中阐述危机发生的处理步骤: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新的行为方案作出初步选择;在作出最后决定前对初选方案作出小规模试验;试验结束后或接受初选方案并在更大范围内采用或放弃初选方案考虑另一个方案。这一步骤将危机识别与预见放至首位, 可以把危机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四)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中研究的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思考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思考, 即把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应用系统的思维方式, 对系统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考察, 以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 系统理论逐渐发展成熟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 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观念上的指导。随着企业内部之间的联系, 以及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内部审计师必须将被审计主体看成一个整体, 不能对将某一业务、某一部门单独割裂开来。只有以系统的观点, 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 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

(五) 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审计目标重新强调查错防弊, 而现代财务报告舞弊又以管理当局舞弊为特征, 因此无论何种审计方法模式必须有助于这一主要目标的实现, 其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疑是最佳选择。舞弊动因理论解释了公司管理当局为什么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 根据史蒂文·阿伯雷齐特 (W.Steve Albrecht) 的舞弊三角理论, 企业舞弊是由压力 (Exposure) 、机会 (Opportunity) 和自我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三要素组成, 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 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度过困难时期”等。而GONE理论认为在贪婪 (Greed) 、机会 (Opportunity) 、需要 (Need) 和暴露 (Exposure) 四个风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会滋生舞弊:舞弊主体管理当局的“贪婪”是为了自身多分红, 提高奖酬或为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获得配股、增发股票等, 从而间接实现个人经济利益, 这种“贪婪”转化为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需要”, 而在管理当局道德、价值观的作用下, 加上管理权限和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优势, 就产生了舞弊的“机会”。另外还有冰山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舞弊的动机、条件。正是借助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跳出了财务会计的约束, 通过对企业环境、经营战略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会计策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透过表象看实质, 能够洞察这些“压力”、“机会”或“需要”, 从而更有助于查错防弊。

三、战略审计的重点

对战略审计的研究首要理清战略审计内涵的界定, 并确定其重点。战略审计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 可做出如下分类:按审计对象可划分为公司层次战略审计、事业部层次战略审计和职能部门层次战略审计;按审计内容可分为占略管理体系审计、战略行为表现审计、战略条件变化审计和战略态势表现审计;按审计重点可分成适度性审计与适配性审计。

上述各种分类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在理论上与公司治理的战略相关理论联系较为紧密。对审计指导意义较大的应为适度性审计和适配性审计, 因为无论战略审计如何划分, 适度性与适配性均是对战略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其具体内容是:

(一) 战略适当性审计

战略问题包括决定一个机构什么样业务要拓展, 什么样的业务将放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是否扩大业务或多种经营, 是否进入国际市场, 是否要兼并企业或举办合资企业, 以及如何避免被竞争对手吞并等。由于每一个机构的资源有限, 何种战略战策将更适合于某一企业或机构, 并达到最佳效益。成功或失败的决策, 关系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兴衰。所以对战略进行审计最重要的即是其适当性审计。

(二) 战略适配性审计

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 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因子, 这样因子均对战略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情况下, 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定义, 即战略适配度。战略适配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战略, 即包括组织整体战略和各个业务单元运营战略的适当性和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各业务单元和辅助部门的管理活动与实现战略目标需求的匹配程度。战略适配度是现代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功能的核心理念和判断标准。战略适配度是内部审计选择审计项目、配置审计资源的依据, 也是衡量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程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同时, 更是审计人员衡量、判断被审计事项的根源性尺度和标准。

对战略的适配性审计主要包括了预算管理的战略适配度审计、营运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客户管理战略适配度审查、创新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法规和社会流程审查、人力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信息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组织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业绩评价系统的战略适配度审计。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I.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论邓小平理论战略思想 篇8

关键词:邓小平战略思想,意识形态,历史遗留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外交构想作初步探索与分析,以揭示其时代特性和历史超越性与突破性。

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首先,在国际关系中,中国既维护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尊重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同一权利。

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应该一律平等地、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和国际事务,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恃强凌弱。

其次,为了促进各国政党关系进而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基本原则建立新型政党之间交流与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各国的事务一定要由各国人民和各国的政党自己做主,他们走什么道路,采用什么发展模式,应该完全由他们自己去寻找、去探索。

第三,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搞霸权主义。

这是中国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中的应有之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首先自己做到不谋求霸权,不搞扩张。即使将来中国发展起来了,也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

二、意识形态外交的突破性与超越性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集团的激烈交锋与对抗,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尖锐化。加上国内“极左”思潮的影响,干扰和左右我国的外交策略与动向,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情感的异同为外交尺度,来衡量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这样,外交对象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缺乏动态性、多维性和主动性,导致自我孤离和封闭,外交回旋余地小,易受制于人。这种情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有所改变,当时中、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开始相互接近,双方在为打开多年僵局而举行的多轮会谈中都没有去攻击对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而是着眼于各自的战略利益。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美、(前)苏两个超级大国国际战略的调整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形势趋向缓和。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并主持中央工作后,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时代潮流的最新变化,对中国的内外政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从理论上阐述了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国家关系的思想。邓小平的这一外交调整,继续巩固了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努力实现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改善和发展了同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因此,我国的国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突破性与超越性

在我国,历史的遗留问题有: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以及与邻国之间的领土、领海争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邓小平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大胆创新与突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决领土、领海争端的突破与超越。

与我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有日本、俄罗斯、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等。针对这些争端,尤其是南海问题,邓小平在1984年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代表团时,就曾指出:“国际上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这一思路保持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宁,这是和平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典范。

其次,解决台港澳问题的突破与超越。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是由于欧洲与亚洲殖民者对外侵略与扩张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是事关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问题。但是解决台港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动各方的利益。美国、日本在台湾、香港有大量的投资;在香港的外国投资中,数英国最多;台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生活水平从整体上高于内地,台港澳居民担心回归后生活水平下降、生活方式改变;美、日、英等国担心中国统一台湾、香港后,损害其在台港的投资利益,更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对其构成威胁,而设置重重障碍,阻挠中国统一大业。

可见,解决台港澳问题必须紧紧立足于现实,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邓小平同志正是立足于这些客观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一方针尊重台港澳居民的既得利益和生活现状,尊重外国投资者在台港澳的投资利益,尊重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这一方针做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也必将推动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

品牌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篇9

关键词:品牌战略,理论综述,品牌经营

一、品牌与品牌战略

常人眼中, 品牌就是商标、品牌就是一个企业的LOGO, 其实这些仅仅是品牌的外在表象, 品牌其实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营销协会 (AMA) 给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符号或图案设计, 或者他们的不同组合, 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那么, 品牌战略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 品牌战略是企业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 靠品牌获取差别利润和价值的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关键在于, 摸清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熟悉消费者的偏执喜好, 掌握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的原动力, 以及同类产品品牌的核心技术。它包含品牌开发与品牌经营。

二、品牌开发理论

品牌开发是指对某一新品牌通过一些列命名、定位等环节进行包装后推向市场的一个过程。主要包含品牌定位与品牌命名。

1. 品牌定位理论

品牌定位就是企业向消费者展示并让其认知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品牌识别, 其目的在于针对目标人群而展示其品牌的实用性与差异性。品牌定位实质是向消费者树立差异品牌, 去同质化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医药连锁企业而言, 从宏观上分析, 其品牌定位就是业态选择, 是选择超市型业态还是选择便利店或者专科药店等, 从微观上分析, 品牌定位就是选择细分市场, 医药连锁企业市场细分不外考虑以下几方面:品质定位、行业理念定位, 质量、价格定位、文化定位、消费群体定位等。在医药连锁行业, 市场定位包括宏观方面的业态选择与微观方面的市场细分。在2001年以前, 医药连锁企业的前身往往是隶属于某一医药公司的诸多单体药店的叠加, 或某一上规模的单体药店以现有药店为基础进行“复制”诸多连锁店。在选择企业改制组建医药连锁企业无疑是企业当时的宏观选择即业态定位, 医药连锁企业一旦组建, 就要考虑市场细分是考虑药店面积全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型或者40-80平方米的便利店型。因此, 市场定位的宏观、微观是相对的。

2. 品牌命名理论

品牌命名是创立品牌的第一步, 所谓品牌命名, 是在对当前的市场情况, 未来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品牌本身蕴含的产品内容和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品牌进行取名, 品牌命名要适合企业本身发展, 要符合法律法规不重名, 铿锵有韵, 易于记忆, 同时还可令人启迪与联想, 表述品牌所蕴含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容。如一心堂的“一心”, 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包含的企业文化内容“一心服务, 以心换心”, 言简意赅, 朗朗上口且简单明了容易记忆。

三、品牌经营理论

企业从品牌命名到树立品牌直至如今的经营品牌可谓一个漫长的过程。何谓品牌经营, 一般而言品牌经营是指以品牌来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营行为, 它是把品牌当作资源和资本来进行经营, 其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品牌经营的目的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 主题活动形象公关很快就可家喻户晓, 但品牌的美誉度则是一个综合性考察指标, 它既包括该品牌旗下产品的质量、性价比、适用性、舒适度、环保性等产品本身方面的因素, 也包括经营者的诚信度, 社会价值观等。把它放大了说其实就是“综合实力”要提升品牌美誉度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花大力气。当然品牌经营首先要有好的产品, 品牌没有好的产品, 愈宣传愈“臭名远扬”, 假如全国医药连锁企业前十强“一心堂”医药连锁公司“低价”品牌下销售假劣药品, 其后果可想而知。

1. 品牌推广理论

就是利用各种媒体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去塑造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推广活动, 它可以是以广告诉求的方式, 也可以以主题活动来展示, 同时可借鉴名人效应, 邀请名人代言。品牌推广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环节, 一个成功的品牌推广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推广品牌的“宽度”, 也即是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程度, 主要指品牌的知名度;二是推广品牌的“深度”, 主要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程度, 即品牌的美誉度与对品牌的忠诚度;三是品牌的维护。

2. 品牌维护理论

品牌不是永恒的, 它可能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 也可能昙花一现, 瞬息风光不再, 了无音讯, 品牌需要日常维护方能长久。所谓品牌维护就是针对已经建立的品牌, 去进一步强化其在市场上所占领的地位, 去维护并提升品牌的价值的过程, 品牌维护主要是品牌的个性化维护, 不要让他瞬间“泯然众人矣!”, 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喜欢跟风, 人云亦云, 人家啤酒广告语“XX啤酒, 清凉一夏”, 它也诉求“XX啤酒, 清凉一下”, 人家药店卖化妆品, 不管三七二十一, 它也在药店摆上日用品, 这些从众心理也导致品牌的同质化, 但如果某一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 别人无法模仿, 则核心技术就是该企业品牌的个性, 看来, 品牌个性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也即是企业的增值技术。

3. 品牌扩张理论

企业要生存发展, 扩张是永恒的主题, 所谓品牌扩张就是实现品牌的增值过程, 它需要吸引消费者, 选择最佳消费模式, 并且拥有一个拼劲十足的团队和畅销的产品以及产品的附加品即品牌, 品牌扩张首先要分析好市场定位, 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手段对品牌进行了无声息地进行扩张, 实现品牌潜移默化的增值, 最终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积累的稳定形象, 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扩张不是简单的复制, 不是盲目的发展连锁药店那种不考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扩张带给企业的可能是利润下滑、亏损甚至惨遭灭顶之灾。无论在医药行业还是其它业界, 这些因盲目扩张而导致企业“崩盘”的事例已不甚枚举。

四、品牌阶梯相关理论

医药市场在经历价格、质量、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后便开始核心力量的竞争, 那便是品牌。品牌不是单纯的产品, 它是医药连锁企业综合企业力量在消费者心目中总体印象, 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系统地对企业的品牌段位进行逐项升级, 那便是先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由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顾客, 从中培育忠诚顾客, 这才是品牌的忠诚度。

1. 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潜在的消费者认识到或者记忆起某一品牌是某类产品的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找准策略方向, 这就需要医药连锁企业提炼出他们目标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根据他们的需求, 将企业恰好适合消费者的价值的产品呈现或者传播给消费者;其二是品牌传播, 可找名人代言, 也可根据产品的核心潜在价值, 从而赋予产品品牌符号;第三是进行媒体宣传, 纸媒、声媒、网络媒体、户外大牌等均可利用;四是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一心堂心连心艺术团逐个药店爱心巡演, 消费者在无形中被一心堂所吸引。

2. 品牌美誉度

品牌美誉度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信任程度等综合指标的整体感知度。品牌美誉度是以品牌知名度为基础条件的, 没有品牌知名度, 酒好也怕巷子深的, 因此提高品牌美誉度除提高品牌知名度为前提外, 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主动参与解决特殊社会问题, 比如关爱福利院儿童, 为贫困学子献爱心;二是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 诸如药店代煎中药。三是积极融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潜移默化提升企业品牌美誉度。四是利用主流媒体作为品牌宣传阵地。

3. 品牌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同类产品的决策中, 多次表现对某一特定品牌的偏好的行为反应。品牌忠诚度的形成并不是单纯靠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绝对优势吸引顾客, 它还取决于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特殊需求, 比如疗效基本相同的上百种感冒药, 有的顾客喜欢胶囊, 有的喜欢片剂, 有的喜欢大包装, 有的喜欢外说明字体较大的外包装等。要培育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与消费者的长期磨合。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主要有五个层次构成:无品牌忠诚者、习惯购买者、满意购买者、情感购买者。品牌忠诚度购买者是品牌培育的最高境界, 忠诚购买者的多少直接决定品牌价值的大小, 也决定该企业的生存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建强.现代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J].中国商贸, 2010.

[2]何淡宁.跨区连锁药店的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药店, 2001.

[3]张扬.医药连锁企业品牌资产增值探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李强.广西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品牌经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胡哲平.餐饮连锁企业品牌资源管理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10.

[6]张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品牌战略研究[J].经济管理, 2008.

[7]徐云斐.品牌强省的可行之路[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2.

[8]王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综合战略理论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特点内容构建

0引言

具有战略性的管理会计,通常被称为战略管理会计,它是会计学一个新的分支,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目前,SMA在我国的应用仍属探索阶段,人们对SMA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战略管理会计(SM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支新的会计学分支学科,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如何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

1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1.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上述八大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1.3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①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②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③前瞻性信息。④背景信息。⑤竞争对手信息。

1.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

2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2.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环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可能会带来风险。企业必须充分适应环境变化。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反应能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而且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对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改原有发展战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企业战略能够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及其所在的行业特点,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研究与判断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提供相关信息,并对可供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建议,使企业战略建立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

2.2企业价值链分析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费用发生过程和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企业将产品移交给顾客时,也就是将产品的价值转移给顾客。价值是一次移交的,但产品的价值却是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逐渐累积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链,生产经营活动链也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物质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中的各种活动。基本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内部后勤是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生产作业是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相关的各种活动,外部后勤是与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市场销售是与提供一种顾客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服务是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价值活动是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石,对价值链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构成价值链的单个价值活动,而且,重要的是,要从价值活动的相互关系中分析各项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

2.3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即是引起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多个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决定一项既定活动的成本,一项价值活动的相对成本地位取决于它相对于重要成本动因的地位。对成本动因的细致划分难以穷尽,但从战略高度看,影响成本发生深刻变化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如规模经济、生产能力利用模式、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时机选择、企业政策、地理位置等,这些成本动因对企业的成本发生持久的影响。企业特点不同,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成本动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企业的控制之下。识别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能够明确相对成本地位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改善价值活动和强化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由于企业的特点、条件不同,在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时,除了要认识一般的成本动因外,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对企业影响重大的成本动因。

2.4企业业绩综合评价从战略角度看,企业竞争能力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态势的强烈影响。竞争使企业经营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市场增长、顾客需求、产品生命周期、技术更新等的变化速度大大提高,如何以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满足顾客需求,如何构造企业组织体系以便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灵敏反应,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是管理当局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业绩财务计量方法受到挑战,需要在业绩的财务计量基础上,对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从更高层次上对企业的业绩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业绩的综合评价包括业绩的财务计量和非财务计量两个方面。“业绩的财务计量在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然而,当竞争环境越来越需要经理们重视和进行经营决策时,像市场占有率、革新、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市场战略、人力资源等非财务计量指标便被更多地用于衡量企业的业绩,在企业业绩计量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业绩的非财务指标必须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加以确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目标、使命和战略各不相同,其业绩衡量指标也不尽相同。

2.5.2利润中心。事前做好各项预测,对利润实现和未实现的情况,均应做好分析,具体责任分配到人,奖罚分明,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中将收入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不包括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但这些收入也是构成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润中心,也要对这些收入负责,强化管理,实施控制。

论和谐世界战略的理论构建 篇11

一、“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

提及“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 必先了解“和谐”的含义。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 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也一种社会状态, 是一个包容开放、互利互惠、平等公正、和平稳定的社会蓝图。和之相对, 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所提倡构建的“和谐世界”, 有着更为详实而丰富的含义:“1、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秩序的和平与稳定;2、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关系的平等与公正;3、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交往的互利与互惠;4、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视野的包容与开放”[1]。

二、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的思想前提

1、历史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理论源于实践。当前时代的实践现实是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提出的背景, 国际国内现实需要是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历史前提。

第一、倡议构建和谐世界是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寻找路径。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战略, 是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寻找途径, 且落实至世界同中国的和谐关系上, 不仅理顺了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与力图保持霸权的美国的关系, 更理顺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多样性的文明同多样性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世界的历史背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 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 是一种客观现实”[3]。

第三、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良好外部环境的内在需求。“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4]。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急需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 就是中国外交就中国和平发展向世界释疑、解惑、取信的一大努力, 充分展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崛起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的主张, 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已经认识到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仅仅有物质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个意义上, 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 强化了国际事务里的中国话语, 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充满自信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5]。

2、哲学前提

“和谐世界”的有着精深的哲学前提, 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哲学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又是中华民族“和合”哲学思想的继承。

(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理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蕴含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谐世界战略不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而且也展示了对立统一规律, 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创造条件, 采用恰当的形式, 解决这些矛盾, 使矛盾的斗争性向其同一性方面转化, 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则是摆在世界各国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 这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 也是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被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所展示。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是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建设和谐世界战略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些国家的事情, 而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 在这一进程中,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应该成为有所作为的主体,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和谐世界战略理论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和合”思想。和谐精神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内延, 此思想体现了“和合”哲学的思想, 是化解人类共同面对的冲突和纷争的理论, 为现今我国提出建构和谐世界战略的思想根基。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和合思想, 众多的思想家对其进行过探讨, 且将我国历代王朝采取协和万邦的方针来治理天下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人同社会、同自然界之间和谐统一的追求及给人类思想的终极关怀, 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普遍认同人文精神。此思想的本质为平等合作、兼容并蓄。就是不仅依“和”的要求办事, 做到不伤“和气”, 而且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 争取将冲突与纷争降低至到最小范围;既在差异里寻求交集, 使之其统一起来, 达到天人合一, 阴阳和合, 又承认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 不千人一面。

摘要:中国特色的“和谐世界”战略为中国首度提出, 其理论构建涉及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其次是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的思想前提, 此间又包括其详实丰富的历史基础与奥妙精深的哲学前提。

关键词:和谐世界战略,理论构建,历史基础,哲学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木旺:《论和谐世界战略的哲学基础》,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2]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战略》, 人民日报, 2005-09-16

[3]温家宝:《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战略》, 人民日报, 2005-12-07

上一篇:饮食服务下一篇:财务业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