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

2024-10-21

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精选12篇)

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1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 观察和记叙的能力, 议论和说明的能力, 综合和分析的能力, 选材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模仿和创造的能力, 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形象或直观地反映生活的能力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去研究和探索。我个人认为,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改变观念, 勇于创新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下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后果, 学生的思维只是在一个固定程序的思维模式中展现, 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而且文章的结构往往是开头一段, 中间一段, 结尾一段, 没有写出丰富多彩的人间百态, 更谈不上创新。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 加强创新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同时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 使学生明确作文创新的意义, 从而产生作文创新的欲望和信心, 精神百倍地投身到创新教学中去, 为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不断探索, 并引导学生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 大胆进行作文的创新。

二、突破思维定式, 培养创造性思维

著名作家王尔德说得好:“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 第二个用的是庸才, 第三个就是蠢才了。”所以, 要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侧向与反向, 纵向与横向, 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思路开阔, 思维活跃, 文思泉涌。为了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以供参考。

1.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让学生走进生活, 走向自然, 以积累创新素材。

感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基础, 理性思维是感性思维的升华。观察是感性思维的前提, 思考是理性思维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理性思维的飞跃, 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学生的思维就会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写出的作文往往真情流露, 切中时弊, 揭示真谛, 具有创新精神。

我们要学生理解皑皑白雪, 要学生懂得温和的春风, 明白秋天的萧瑟, 可我们没有给学生那样的时间和心情。我们的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 回味着老师的批评, 还记着家庭作业, 在这样的心情下, 除了能感到雪的寒冷还指望什么呢?我们提倡的实践, 是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课堂的实践。教室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 草坪、田野、高山、雪地甚至家庭大院都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二个语文课堂。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培养出“缀文者以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缀文者和披文者。同时, 充分的实践又可以培养学生兴趣, 而兴趣是转化为知识的重要前提, 热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 我们要在实践中充分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广泛阅读是创新作文的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 广泛阅读与创新作文密不可分。阅读的主要途径: (1) 阅读课文。教师要少讲、精炼、多读, 精心设计阅读方案, 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 该背的要背诵如流, 该熟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 加深理解, 自由应用。 (2) 阅读报刊。许多报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材料宝库。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图书室联系, 组织学生阅读, 而且要创造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互相传阅。

3. 灵活教学是创新作文的主渠道。

传统的作文训练一般是两周一次课堂作文, 让学生绞尽脑汁闭门造车, 教师则倾尽心血拼命修改。这种好差优劣以分数见分晓的教学方法, 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所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很重要。首先, 要开展一些活动, 如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 举办故事会、辩论会、知识竞赛等, 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组织学生春游、植树、参观、访问等有益的活动, 让他们在生活中磨炼意志、锻炼思想、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为作文创新提供素材。其次, 提倡灵活练笔, 在练笔中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余地。第三, 教学手段日益更新, 特别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介入, 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给作文创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 信息量大, 图文并茂, 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从而保证了创新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 可以说, 适当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对进行作文创新教学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渠道。第四, 写想象作文, 以便获取创新灵感。

4. 引导写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观察使学生具备了创新的知识, 阅读让学生有了创新的源泉, 而写作则成了学生作文创新的落脚点。首先, 引导学生在语言方面求新。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以新为好。其次, 鼓励学生在布局上破格。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形式的写作基本要求, 对学生进行定格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5. 赏识讲评是创新作文的有效途径。

作文评讲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教师在作文批改时, 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 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 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 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 以鼓励赞赏为主, 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 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 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 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事实上, 求全责备、讽刺挖苦只能加剧学生的厌恶、畏惧心理, 与我们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另外, 在作文讲评时应让学生各抒己见, 质疑问难,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赏识, 是激发学生创新作文最宝贵、最难得的机会。

“生活, 作文的源泉;想象, 作文的翅膀;创新, 作文的生命。”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 就必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企求一步到位。总之, 我们应从点滴抓起, 多鼓励, 少批评, 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 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 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 写作能力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就必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笔者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坚信:只要坚持不懈, 初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教育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改变观念,积累创新素材,灵活教学,引导写作,赏识讲评

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素材的积累,为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欧阳修在回答“如何写好文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生活内涵。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写亲身经历的事或积极参与的游戏,以“熟”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字。”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珍惜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回忆过去曾参加过的游戏、劳动、辩论、演讲等活动。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开心,自然也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也就不难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兴趣。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写。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班里读,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之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会写,从而引导他们由“怕写”向“要写”,再到“乐写”的过渡。

3、随文小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时练笔,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克服了怕写作文的心理。

三、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特点。

1、指定观察训练。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嬉戏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提示。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指导学生从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例如观察一盆花、一棵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又例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校园活动场面等等。

3、联系实际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瑞雪图》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下雪天,我立即引导学生观察下雪的情景,以及下雪前前、下雪时和雪停以后周围的景色变化,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句子,进而将优美语句运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积极鼓励学生动笔勤写,启发诱导用好素材,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认真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对小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1、自念自改。把写好的文章至少念两遍,边念边改。

2、互念互改。在自念的基础上,找你的同桌,把自己的文章读给他听,然后再修改,满意了,又读给对方听,请对方提出修改意见。

3、全班交流。要求说出修改过程和理由。重点引导学生从内容、语句等方面进行修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提高写作质量。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适当地欣赏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对学生的文章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即使表扬,能让这样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写作教学点滴谈 篇3

1.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是有层次的,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教学目标要求一致,教学方法单一,没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是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教学,使一些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学无所获。

2.教师拟的作文题有的会脱离学生实际,或只提供唯一题目(有时是必需的),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写作,这样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创造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雷同、空洞、感情虚假的作文出现。

3.学生的习作不等于文学创作,教师以过高的创作标准评判学生的作文,许多学生学了多年的写作方法而写出的作文还是不理想的分数,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怕写、厌写。

4.高考、中考作文的评阅方式迫使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立足于应付考试,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给学生能写出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应试作文,注重的是写作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生活的积累、真情的流露,因此叫学生一味地写、写、写,背、背、背,准备几篇作文到考场上去套题;学生为了应试也只好不假思索写、写、写,背、背、背,导致一些学生的作文片面追求文采,堆砌辞藻,复述经典,内容空洞,假话连篇,甚至出现抄袭范文的现象。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作文教学时除按常规作文教学方法授课外还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一是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常规上可分成三种:一为基本目标,即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的写作要求,如文从字顺,能根据要求成段或成篇,有一定的文采等。二为创新目标,即对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的学生的写作要求,如可从语言、结构、立意等方面提出较高的写作要求,让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发挥所长。三为提升目标,即针对那些写作能力较低、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专门制定的较低的写作要求,如对初中一年级中的这部分学生就可要求他们从一句话、一段话认真写起,要求文从字顺,逐步提高要求过渡到能写好一篇文章,这样做就能让他们愿意动笔,敢于表达,并且有成就感,就能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由被动到主动,从而不怕写作文。

二是作文题目让学生早知道。教师在加强作文指导时要敢于放手,除了一些必要的课堂当堂命题作文外,开学初就可根据教学要求另布置数道作文题目由学生任选,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定题,学生到时交稿,有能力的学生可多写。这种做法为学生的写作赋予了自主意识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平时根据所选题目可从经典著作、报刊杂志、优秀作文选、影视、社会生活中去搜集、积累有关素材,不断构思,还可与家庭成员或同学交流,也可以模仿范文,自己成文后不断修改,最终形成自己较为满意的一篇文章。这种做法能使所有学生真正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写起作文来就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就能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真情得到流露,个性得到张扬,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是课堂作文和考场作文教师批阅时要摈弃过高的“创作标准”,而是根据学生写作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并要敢于打高分,尤其对那些语言平实、言之有物、感情真挚的作文要给以较高的分数,尽量挖掘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适当打较高的分数给以鼓励,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给以悉心指导,并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不断的修改,力求使自己的文章再上一个档次。教师在讲评作文时除了点评优秀作文外,更应注重点评其他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如文中用的一个好词、一句富有情趣或哲理的话、一个新颖的例子、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段优美的文字等,这样做就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富有成就感,就更能调动起所有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是教师拟好作文题后,应尽可能自己先写篇作文,最起码要拟份写作提纲,因为只有吃了“李子”才会知道“李子”的滋味。教学相长,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参透写这道作文题的“玄机”时还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指导、点评学生作文时就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更能贴近学生心灵,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不仅给学生的写作起了示范作用,而且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可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觉得老师不仅会说,而且也会写,“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就更可能喜欢上作文。

五是利用学校文学刊物选登学生优秀作文及推荐给有关刊物发表,这也是各校普遍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除了在校刊上选登学生优秀作文外,还另开辟好句、好段专栏,选登一些学生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句子和语段。有的教师还在教室的后黑板上开设“学生作文名句选”栏目或将“学生作文名句选”打印给学生。这些做法就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作品”,尤其是能使那些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并在每学期末将这些好句、好段、优秀作文整理装订成册,每生一本,既可作为写作借鉴之用,又可作为成果资料保存。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教师只要有了“学生意识”,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在恰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前提下能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那么这个目标就一定会达到的。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点滴体会 篇4

一、练好内功, 夯实基础

1.背诵佳句佳作

背诵所学课文中的典型佳句, 佳作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帮助极大, 要做到脱口而出, 经过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学生在写作时会自然地写出地道、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 也就得心应手。

2.拓展拆并句子

句子的推展 (develop) 和结合 (combine) 要特别注意过渡词 (transitional words) 的使用, 如果能在写作中做到长句和短句相互补充, 文章就会显得错落有致, 语言表现力也会增强, 让学生明白, 要写出好的英语句子不能一味停留在“主系表”和“主谓宾”等简单句结构的句子层面上, 还应学会运用“分词”, “连词”和“从句”等较复杂的语言结构, 这样做会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能力。

3.缩写改写课文

在介绍课文时, 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然后要求学生连词成句, 连句成篇。缩写课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客观上总结、概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连句成段, 连段成篇的基本写作能力;改写课文通常是把一篇结构复杂, 语言较难理解的短文用简单易懂的句子表达原文的内容, 通过改写,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 避免语言错误, 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 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培养其写作能力。

二、讲究方法, “四能”互补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的, 也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教师应从平时的教学中多方面寻找对策, 可采用阅读默写法, 先议后写法, 听后笔述法, 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加强指导, 模仿为主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写作。教师可以从阅读、分析和模仿范文开始, 从遣词, 造句, 组段, 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如:

(一) 范文阅读

Ann likes sports very much.She goes cycling twice a week and often goes mountain climbing on Sundays.She spends half an hour doing exercise in the gym every day, she learns basketball on Saturdays, and now she plays it pretty well.She is also good at jumping.There is going to be a school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end.She is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high jump and the long jump.Her classmates are going to cheer her on.They are sure that she will win.

(二) 范文分析

1.语篇结构分析

主题句:Ann likes sports very much.

支撑句: (1) She goes cycling...

(2) She spends...

(3) She learns...

(4) She is also good at...

2.语言形式分析

动词短语:go cycling, mountain climbing, do exer-cise, play basketball, is good at jumping.

连词的运用:and, also

一般将来时的运用:be going to be/do

代词的使用:she, her, they

(三) 独立模仿写作

Writing work: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The following questions may help you.

问题一:What sports do you like?

问题二: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Why?

问题三:How often do you do it?

问题四:Who is your favorite player?Why?

1.遣词造句

(1) and的连词用法

例句:She goes cycling twice a week and often goes mountain Climbing on Sunday.

仿句:I play football once a week and go skiing in winter.

(2) 用主语like描述人的穿着

例句:Ann likes sports very much.

仿句:I like sports a lot.I am wearing a red cap.

2.组段成篇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 只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写作策略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 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摘要:写作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 运用恰当的写作策略和形式多样的强化训练, 才能有效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就如何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谈了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5

回顾自己八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勤备课,备好课。

演戏先排练,上课先备课。术语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备课特别重要。怎么备,备什么?按新课标要求备:备教材,备学生。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任务,目的,备出重点、难点。只有熟悉学生,量体裁衣,才能备出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在备课时,抓住重点,分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最佳的突破口,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感受,去领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做到学有所乐,乐有所学。再则,备课的关键应抓住一个“新”字,备出新意,备出新方法,备出新思维,才能常教常新,才能使学生如今吃桃,明日吃杏,后日吃梨,常学常新,兴趣盎然。

二、加强有效的“读”。

因为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尤其重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中我经常把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读。

1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一节语文课上,没有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那么谈有效的“学”,简直是空谈。只有把“读”抓实,抓好了,理解、感悟、评价等才能学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这个“读”,不仅要保证读的时间、数量,更要保证读的质量。盲目的读,即便重复多少次,那收效是微乎其微的,反而导致学生厌烦。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爱读,而且每读一次,必有所获。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识到,唯有反复的读,才会有所得的理儿。以后学习时,遇到困惑,学生便会自主地去读,直到自己读明白了,才肯罢休。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书。例如,每一个单元中的讲读课文,我重在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精读、研读,甚至品读。读出个中滋味。而对自读课文,我重在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进行速读,培养学生的迅速抓住关键词,通过关键词连接的方法,整体感知文本。例如在教学《琥珀》时,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采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就很快地归纳出了:形成——发现——价值。从而明白了本课旨在介绍琥珀的科学知识,是一篇说明文。那么,下来研究说明方法便是学习的重点了。这样为深入地理解文章节省了时间,使得学生有了充分读书、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近几年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合理搭配合作成员。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次活动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员”要

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三)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45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四)适时引导耐心倾听

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当发现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或交流不深入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启发,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中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发言,并及

时给予反馈与建议,或鼓励学生参与评论与辨析,同时在倾听中,还要努力去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表扬。

(五)加强感情交流,关注合作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报告员不能只有好学生充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可以经常换,具体由各小组定);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小学语文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6

一、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灵魂,识字是人类脱离野蛮,追求文明的第一步,识字的目的就是要抛弃混乱,走向简洁与智慧,成为语言的大师、文字的巧匠。在教学中,教师要看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优秀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使得学生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要遵循《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运用基本功训练、汉字规律、识字的主动性及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这样我们才能使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识字方面,我教给学生趣味识字法,这种方法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仔细研究,反复揣摩,又和很多老师仔细地探讨才介绍给学生们的。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识字方法,一学就会,牢牢地铭刻在脑海里。现简单举例数条。

喊:吃了不少咸菜,怎么样?口咸!口咸你才喊。

粮:米良为粮,就是可以吃的粮食;米不良呢?人就不吃了,就喂猪了嘛!

跑:男孩子们总是这样,脚上(足)长了个包,为啥?到处使劲乱跑!

吹:口欠修养为吹,同学们,说话要谦虚,不要口无遮拦老吹牛哟!

这种识字的方法,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幽默,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现在的手机已经司空见惯了,有很多学生把我教给他们的字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朋友和父母,既能够开怀一笑,也能够学得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二、教给学生认真阅读

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诗歌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正确、流利地朗读,划清朗读节奏,初步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每一首现代诗歌,第一遍朗读时,不必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做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要求的——正确、流利即可。首先,让学生能够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不添字、不落字,读得顺畅。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自行分割诗歌的语言节奏,在学生眼里把诗歌演变成词或词组的排列,按词和词组朗读,使语言节奏分明了然。而且这种划分非常简单,学生尝试几次就顺应了,顺应之后再朗读,状况即刻改观。同时,在这个读的过程,学生也能够初步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倾向。

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获得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诗歌的积极性,能够对诗歌的阅读发生浓厚的兴趣。每一首诗歌都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诗歌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阅读诗歌,能够加深生活的经验,反过来也能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也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的火花。阅读一首喜欢的诗歌,一定要找出喜欢的理由,例举出诗歌的优秀之处。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也会有独到而精彩的见解,把这种见解和同学们分享,就会取长补短。

三、要让学生认识到背诵的价值

不管如何年代,不管科技如何发达,背诵对语文学科的意义都是巨大的。只有背诵才能丰富词汇,才能丰富思想。当然,不能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要给学生们精心挑选优秀的篇章让学生背诵。

总之,语文学习就是着重读写,着重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拿出爱心,争取让学生喜欢语文,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成效。

写作教学体会点滴谈 篇7

关键词:高三英语,英语写作教学,写作技巧

辽宁高考自2004年实行自主命题以来, 就英语这一学科而言, 整体上保持了稳定, 注重了能力的考查。作为英语高考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作文, 决定着考生成绩的高低。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 对高考的英语写作教学有一些体会, 并进行了归纳。

一、从 2007~2009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看未来的命题趋势

从 2007~2009年, 三年的作文题书面表达均是要点提示性作文。不同点是:2007、2008年做文题是内容多且具体, 基本上是翻译即成作文, 不需太多自由发挥。2009年也是提示要点, 但需要发挥的空间较大。所以, 笔者认为, 未来辽宁高考的书面表达将会继续以要点提示为主的记叙文, 而且会更加开放。即命题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讲求交际性、真实性、合理性, 同时留有余地, 给学生提供适当发挥的空间。文体上也会呈现出多种多样, 如书信, 通知, 便条, 日记等。

二、书面表达注意事项及对策

我们知道, 书面表达属于限制性作文 (Guided Writing) , 也即是介乎普通作文和翻译之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 笔者认为, 在高三的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以下几点:

1.留意书面表达题后附有的“注意”一项。例如, 它要求词数在100字左右, 那你最好把词数控制在90~110之间, 千万不要写得过长或过短。它要求采用短文形式, 就一定不要采用其他形式。

2.认真审题, 确定体裁和人称。如果要求用记叙文, 那么就千万不能用说明文或其他文体。口头通知, 不要写成书面通知。如果要求用第一人称, 就千万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如1998年书面表达要求用日记形式, 这当然要用第一人称。

3.列出要点。把要表达的各个要点按顺序和层次一一列出, 以免遗漏。有不少同学习惯于一看到题目便动笔, 也不打腹稿, 更懒于打草稿。这样一来, 在慌乱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某些要点的现象。

4.抓住中心, 紧扣要点;要求切题, 达意。

5.语言正确, 规范地道。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语言规范, 切忌硬译、乱译、避免中文式的英语。尽量使用你所学过的、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单词、词组、句型及结构, 避免使用似懂非懂, 自己没有把握的词汇和句型。

6.正确使用时态、语态、标点符号和字母的大小写, 注意主谓一致等。

7.力求做到内容完整, 文字通达, 条理清晰。

8.要做到字迹端正, 卷面整洁, 给阅卷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若想写出优秀的文章, 平时一定要做到“勤动笔, 多积累”。因此, 笔者建议,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采取这些做法: (1) 坚持用英语写日记; (2) 坚持每个星期写一篇小作文, 最好写与所学的或复习相关文体的文章; (3) 多阅读英语报纸或书刊; (4) 多做翻译练习; (5) 多做改写、缩写、扩写练习; (6) 同桌间可互相批改作业, 这样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发现自己的缺点, 做到扬长避短, 不断进步; (7) 进行专题训练。

三、辽宁高考两种常见写作题型的教学举例

1.要点提示类——五步扩句法教学

以辽宁2007年高考英语作文为例: (1) 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2) 改进学习方法。

步骤一:列要点, 把内容具体化, 确保不漏点。

①set a new target for my studies .

②improve my studying methods.

步骤二:造简单句, 即在短语的基础上先造出简单句子, 尽量避免词汇重复使用。

①I would like to set a new target formy studies.

②I want to improve my studying methods.

步骤三:扩展句子, 即在步骤二的基础上添加状语。

①I would like to set a new target formy studies after I enter college.

②I want to improve my studying methods and work even harder at my lessons than ever before.

步骤四:润色句子。

首先, 在词汇选择上, 要尽量运用“较高级词汇”。如Learning English is a must. broaden my horizons.等等。

其次, 在句型运用上, 要选择“较高级结构”来表达。如倒装、强调、省略、形式主语, 等等。

步骤五, 连句成篇。要学会运用个种关联词, 使表达合乎逻辑。

连句成篇时, 要正确使用连接词。我们要有计划地归纳连接词语, 从组词造句、翻译入手, 使常用的连接词语在自己头脑里生根开花结果, 有意思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连接词语的能力。

2.正反对比类——写作技巧

(1) 正反对比类作文的一般写作格式为:提出问题——观点一 (并阐明理由) ——观点二 (并阐明理由) ——自己的观点。最好分成三段, 写作方式最好采取集中比较。

(2) 在写作时, 常使用一般现在时。

(3) 论证时, 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过渡和文章层次的体现。

四、结语

浅谈阅读教学点滴体会 篇8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吃透教材, 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

1. 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 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 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 只有做到文本细读, 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 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 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2. 选好训练的“点”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 教师要细读文本, 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 因文而异, 因情而异, 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 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 并形成自己的教路, 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1. 静思默想, 酝酿情感

在阅读中,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 慢慢地读, 静静地读, 边读边思考, 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 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 待明白后, 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 沉浸于文本之中, 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 进而产生独特的体验。

2. 读书如见, 感同身受

自古以来, 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 嘴巴读出来, 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 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 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 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 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

3. 技巧指导, 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 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 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 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 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 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除了课前悉心准备, 课堂上有效指导外, 课余, 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 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 获得满足感, 促进朗读的积极性。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 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 “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中闪现,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美术教学改革体会点滴谈 篇9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进行美术教育改革, 必须摆脱传统观念影响, 树立创新的教学核心、宗旨。要培养具有“学会求知, 学会生活, 学会审美”的现代人, 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注意对学生整体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建立整体优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 注重视觉形象, 培养学生兴趣

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 认识对象。运用直观教具、模型、范画、录像、幻灯、电脑设计等, 帮助学生感知美, 提高审美能力。

另外, 我们还可以扩大美术课教学的课堂, 让学生走出室外, 呼吸大自然的气息, 寻找灵感, 效果也很好。组织学生写生、参观等活动, 开阔学生眼界。

2. 培养团结、合作、交流的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提供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 通过相互讨论, 可以互相加深理解, 使其共同发展。《学记》中早已指出:“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3. 探究释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把探究列入其中,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体验过程与方法, 形成一定的美术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习气氛是培养出来的, 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创设师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让学生学习。

1. 把活动、游戏带进美术课堂

在美术教学中, 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游戏, 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 毕竟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思维发展, 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些有益于创造美的活动,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 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运用音乐教育, 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欣赏课中, 我们一边听音乐, 一边欣赏古画名卷, 如痴如醉的乐典在无形中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 感染画中的精神, 画中的韵律, 更强烈地激发感情, 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 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四、改进课堂的评价方式,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做完画之后, 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 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 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积极的评价, 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 对学生不够完美的作品给予鼓励性的表扬, 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绘画, 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 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 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 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课标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以激发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为总目标。

浅谈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我校多年来物理学科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401人参考, 人均81.9分, 合格率95.3%, 优秀率68.7%。物理学科在学校是很突出的一门课程。

面对新理念的推广, 新教材的实施, 我们重视加强教研教改, 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推行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具体也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教学措施:

一、抓住课堂45分钟, 向课堂要效率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 教师认真把握每一堂课, 将课堂45分钟分配成“10+25+10”,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总是将每节课知识特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表格形式或知识网络的形式, 预先在黑板上列成提纲板书, 每节课开始的10分钟, 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去捕捉知识信息, 然后, 针对板书内容, 花大约25分钟的时间师生共同完成教学, 剩下的10分钟时间让学生小结课本知识, 完成课后练习。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 事先把科学探究七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花10分钟, 自己完成实验的设计, 然后请学生代表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来进行讨论。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在老师的引导下, 请设计代表在讲台上完成试验, 共同得出结论。然后学生自己出题, 共同完成。采用“先学后教”模式, 让学生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同步,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浓厚兴趣与爱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 才想学、爱学, 才能学好。

1. 教师授课时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生动风趣的语言, 恰如其分的表情, 结合适当的动作,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讲到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知识时, 我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 感觉将是怎样?”学生马上回答:“屁股会发热。”而我则同时也就用双手在身后做上下摩擦的姿势, 好像感觉到了发热, 直想跳, “噢, 会发热。”接着提问:“小孩下滑过程, 机械能将如何呢?”用手做小孩下滑趋势, 学生争着回答, “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噢, 机械能减少, 那, 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呢?”用眼睛询问着每一位同学, 手放在身后提示, 学生马上意识到:“热。”而我则伸出手指指向黑板, 故意拖长声音, 引导“机械能转化为”, 学生则马上意识到所学新知识, 异口同声“内能”。

2. 教师热爱学生, 消除学生恐惧心理

教师营造一种融洽、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 从而爱教师, 更爱教师的教学。对于后进生, 时时用眼神和他们交流, 让他们觉得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自己。比如在讲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 我列举了这样的一个事例, 我们班级的某某同学从超市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觉得拎着袋子的手很疼, 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其实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方法大家都知道, 而这时我把这种机会留给后进生, 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找到更多的自信。记得有一次, 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作图题, 在众多的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学生中, 我看到了平时学习较差的一位学生在低声地和同桌讨论着, 这也说明了他的进步。于是我请他上讲台来解答, 他走上讲台, 很快把题做了出来。经过这一次体会, 他上课更认真了。

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依照物理知识的特点, 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学习内燃机这一节时, 先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 水沸腾时, 将管口软木塞冲出这一小实验引入新课。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 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大小、物距、像距的规律时, 用到了投影仪。

4.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任何一门课程, 要让学生爱学, 喜欢学, 必须抓住这门课程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是物理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

(1)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常列举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量实例, 让学生感到熟悉, 易懂, 乐学。例如, 在进行“压力与压强”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我让学生在学习前做以下两个小实验:一是让学生用手指按两边脸颊, 互相观察脸颊的变化;二是让学生用两手的食指, 分别按住一支一头平、另一头削尖的铅笔, 慢慢用力, 看有什么感觉。学生对此都很有感触, 他们都感到脸颊变形了, 变丑了;感到按笔尖的手比较痛。如果用力大了就会刺破皮肤而出血, 而按另一边的手却不怎么痛。这样, 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较深刻的感性体验, 在学习新课内容时就容易多了。

(2) 选用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学习变阻器时, 在一电路示教板上固定电源、开头、灯泡、在示教板后面藏一个滑动变阻器, 组成一闭合回路, 然后我学魔术师的样子, 伸出空空的两手亮给学生看, 将手在示教板后面从一边向另一边摸过去, 灯逐渐变亮了, 脸上故意带着吃惊的表情, 亮出空空的两手。接着手又由相反的方向再摸过来, 灯又逐渐变暗, 最后熄灭了, 脸上夸张地带着得意的笑容, 亮出的仍然是空空的两手。这一表演揪住了学生的心, 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知识的掌握, 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锅, 演示了纸锅烧开水的实验, 实验前很多学生都认为:纸会立刻着火, 水立即会把火浇灭。通过实验, 他们却看到纸锅安然无恙, 水在锅中沸腾的现象, 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3) 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放手让学生完成。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都由学生代表在讲台上演示得出数据,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规律。又如:学生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教师不提供任何提示的情况下, 让学生自主预习, 设计实验方案, 与同学合作完成, 教师则巡回指导, 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4)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学生自己设计的种类实验, 都可以申请利用课后或自习课时间在实验室自主完成。

实验教学的改革, 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自己动手亲身体验, 也更容易发现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全组老师通力合作

1. 融洽、和谐的教师关系, 资源共享是我们物理组的特色。

在我们物理组, 自己归纳出来的各类复习资料、各类教学资料, 都会印发出来, 并送到每个教师的手里, 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2. 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还不定时、不定地点、不拘泥于形式的进行教学探讨, 我们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四、重视课堂教学效果

1. 允许免交作业

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材中的习题全都在课内完成, 完成在课本上就可以了, 学生对课堂练习以“互查法”判阅, 学生可以免交作业。基础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代表、小组长自行检查。鼓励和建议学生选做课外习题。不定期地抽查上、中、下三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重视单元过关, 模拟测试

每单元教学结束, 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次考试都认真组考, 严格要求, 严禁舞弊, 做到了每一次测试都是学生的真实成绩, 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每次测试, 当天考完, 晚上加班都必须批阅出来, 成绩、试卷必须下一节课与学生见面, 而我们师生也就趁热打铁, 认真分析, 详细讲评, 扎扎实实过关。

3. 成绩评比

全校同年级各班级间重视比较, 分析差距, 在竞争中促进物理教学。

每班设计一张成绩统计总表, 将每单元测试的成绩填入表中,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不定期召开后进生座谈会, 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充分肯定他们在某方面的优点, 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浅谈高职语音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1

【关键词】高职 语音 英语教学

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高职英语教学,每学期初,我都会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的摸底测试,我发现,尽管学生之前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英语,可以写出简单的英语句子,但是让学生开口讲英语却很难,能够准确的发音更是难上加难。毫不夸张的讲当前高职学生的语音状况已经达到了非常糟糕的境界。许多初高中阶段老师过于追求中高考成绩,认为语音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学生成绩,所以课堂上不会花费精力去讲解语音知识,更不愿花费时间去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导致现在很多学生48个音标记不准,认不全,更不会读,根本没有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何谈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就像盖房子一样,必须打好地基,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石。语音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英语水平,“发音不过关,口语就不会过关,口语不过关听力就一定不会过关,从而导致整个英语基石的坍塌。因此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谈话,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能力的发展。我院仅在学生一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共计128课时,且有着A级过级率的压力,但如果教师继续忽视学生的语音问题,这将对他们之后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此学生英语学习的补救应从纠正发音开始。我通常在开学初先为学生安排4课时音标学习,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标准的英语发音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摆脱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受课时限制,我院不能为学生专门开设语音课,但语音教学不应是短期而是长期的并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地道、自然、流畅的语音,顺利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必须本着“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宗旨,遵循“操练为主,讲解为辅”这一原则,教师对语音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地讲解,以学生操练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

一、鼓励学生开口,克服畏难情绪

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怕错而不敢开口。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发音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授课时通常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及时纠正,给予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授课过程中同时引入竞争机智,激发学生的开口的积极性。

二、语音基础知识是根基

在语音学习中,基础知识要牢记,字母组合、音节构成、读音规则,连读、爆破、升降调、轻重读、节奏快慢,这些我都在每天的教学中渗透,在课前的五分钟设计一些语音的小游戏,如听音辩音、对镜发音、传递口型、绕口令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用“游戏”来营造学习英语的语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强化口头发音,识别词义,辨别语音、语调,准确地把握语词的读音,只有掌握好发音知识及规则才能为下一步的模仿训练打下基础。

三、听原版,看原版是进行模仿训练的重要原则

模仿训练必须是原汁原味的,也就是纯正地道的,否则会使学生误入“歧途”。在有限的课时里,我通常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原版录音,原版录像。学习新课文时,让学生尽可能模仿录音,在精听的基础上,加大多元泛听,使学生掌握其发音规律,决不为了省事省时,反复让学生跟老师读,从而剥夺了学生模仿原版的机会。如果原版的速度很快,学生跟不上模仿,我会利用软件将原版放慢速度。同时呈现文字让学生边看边听,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下,模仿会轻松许多,回忆起来也相对容易。

四、培养学生自我纠音意识,也可在学生间互结对子,找出不足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语音缺陷,在进行模仿训练中达不到正确模仿,甚至在被纠正后发的仍是原来的音。就像有些人五音不全,唱歌跑调一样,他们自己是不知道自己跑调的。他还觉得自己唱得很标准。同样的道理,学生光是模仿标准发音,觉得自己模仿得很像了,可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一定要旁观者才听得出。由于英语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花费大量进行一对一的纠错,针对这一现象,我建议学生互结对子,每天抽出1小时进行练习,当然,学生也可利用手机、iPad的录音功能将自己的读音复制下来,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读音和音像材料的读音找出差别,反复纠正,逐步培养自己的纠音意识。

总之,语音教学不是孤立的,不能全靠专门的发音练习,发音练习只能使学生会发某个音或某个调,必须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换句话说,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要把课上、课下的听说、朗读练习看做语音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这样语音练习的时间和份量才能大量增加,学好语音也才有可靠的保证。语音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积累、不断进步的过程,正确的语音、语调必须通过学生的个人实践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使用视听等途径才能掌握。专门的语音训练只有和日常的听说、朗读结合起来实行语音练习上的精泛结合才是语音教学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华.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03).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2

一、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 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历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 那是必须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 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 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 有了充实的生活, 才有好文章。”高中生在写作文过程中必须要带着情感出发, 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来。“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一篇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打动人, 是因为有充沛而真挚的感情。我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应敞开思想, 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学生要写好作文, 没有素材是不行的, 所以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 关心时事。教学中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 要促使其向更高目标发展, 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 要降低要求。我在给学生进行作文点评时, 对学生作文水平作具体分析, 评语也是因人而异。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合乎人文精神的范畴内尽情发挥自己的灵性和热情, 积极主动地创造闪光点, 及时加以肯定, 让学生心理立即文思泉涌, 激起喜悦之情, 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的压力。

二、打破思维定式

由于僵化的范文影响学生做出多角度思考, 我们对作文之“道”的探索首先从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建构新的思维框架开始, 从突破一些固定性、模式性、习惯性。作文教学中, 思维定式使高中生养成了惰性, 要改变学生突破思维常规, 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 只有引导学生从想象中发现, 突破思维定式, 教学生写各种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才能打破学生习作模式化的现状。学生的发现, 很多时候来自于教师启智开悟的点拨。当学生写作面临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思维也就接近临界点, 一旦被某种因素诱发, 便会茅塞顿开, 突然领悟。作为教师, 应在作文训练中为学生提供驰骋思维、启迪心智的空间, 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对作文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写作需要想象去提取生活的积累, 迁移已有的经验, 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大胆的想象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这无疑是开拓作文思路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应大力鼓励学生想象, 多作想象力的训练。高中生青春年少, 想象力丰富, 独立意识强, 有利于形成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使作文洋溢浓郁的时代气息, 渗透着对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 显现强烈的社会意识。

三、扩大阅读范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也是丰富语言的源泉。课外阅读的过程是学习者自外而内获取语言知识的过程即输入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自内而外的再现过程, 也就是输出过程。我经常督促我的学生有目的地大量阅读, 学生从中学习、掌握语言知识, 获取所需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储存。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基础, 一个人积累的经验越是丰富, 直觉和灵感产生的机会就越多。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 还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我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 从杂志、报纸、网络等多渠道获取信息, 提倡拓展生活空间, 多体验生活, 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储存的信息量越大, 为写作积累的素材就越多, 对已储存信息进行加工后创造性地输出, 把所获知识传递给他人, 使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得到进一步理解、巩固和加强。事实上, 通过潜心研读一些文章, 仔细品味文章中的一些语句, 学生能渐渐学会准确地把握作文篇章结构, 精彩的语言表达,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随着阅读量的增大、知识面的拓宽, 所掌握的经典语句自然会丰富多彩。学生的阅读面宽了, 生活空间大了, 视野开阔了, 知识经验的积累厚了, 直觉和灵感就容易诱发。

四、因地制宜的环境教学

我们要根据各自学校的教学条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文教学中, 因为时间限制, 学生就有紧迫感, 面对问题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判断和选择,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直觉和灵感。在学生确定好要写的内容、编写好提纲之后, 我先让学生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然后, 自愿或点几位同学发言交流。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 让同学们根据作文要求畅所欲言, 发表写作见解。每讲完一个, 就全班同学讨论评议, 再由教师进行小结。这样, 全班学生通过交流、评议和小结, 更加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最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同桌讨论交流, 口头修改各自的作文, 使构思更趋完善, 再写下来。这样通过互说、互听、互评, 极大地创设宽松的说话环境, 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投入到写作之中。

总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自由的心灵去引导学生自由的心灵, 让学生跳出作文的思维定式, 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写出新内容。“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提高作文水平,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敢于创新、发散求新、求异思维, 写出来的作文选材才会新颖, 立意才会深邃, 构思才会精巧, 写法才会丰富, 语言才会清新, 写作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摘要:“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作为高中语文老师, 不但要培养好对学生语言的驾驭、组织能力, 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只有拥有更高的思维品质和更强的思辨能力, 才能写得比别人深、看得比别人远, 也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思维框架,语言源泉,心智空间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D].东北师范大学.

[2]郑炯.高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上一篇:超临界CO2萃取法下一篇:生态观光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