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政策性思考

2024-10-14

几点政策性思考(共12篇)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根据国发〔2014〕2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下文简称新国十条) 的要求, 大力发展“三农”保险, 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2004年至2006年, 农业保险年保费收入仅为3.96亿元、7.5亿元和8.57亿元, 2007年中央财政实行保费补贴试点, 农业保险工作得以快速全面推开, 农业保险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 主要农作物承保面积超10亿亩, 保险金额突破1万亿元, 参保农户数达到2亿户次, 保费收入达307亿元。农业保险赔付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如2013年东北涝灾和南方部分地区高温旱灾, 农业保险支付赔款超过50亿元。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抗御自然灾害, 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稳定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农业保险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加强农村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农业保险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四个问题

(一) 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成本保险为主, 风险保障水平与农户预期还存在较大距离

据不完全统计, 农险保险密度和深度依然很低, 农业保险深度小于1%, 与《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为保险深度的5%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农险保障水平过低, 保额仅仅为物化成本的1/3-1/2, 对农民的损失并没有太大帮助, 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2013年浙江省能繁母猪参保率为52.38%;林木火灾为76.77%;生猪为77.74%;水稻为93.11%。按常理, 母猪、林木火灾、生猪和水稻都属于中央品种, 中央财政补助力度非常大, 农民自负比例一般仅为10%左右, 参保率理论上应该在100%。问题的症结在于其最高赔偿金额, 远未达到农民支出的成本价。浙江省一头母猪保额1000元, 而已经繁育三四年的母猪价值就有6000元左右。2013年浙江省蔬菜大棚参保率为44.54%;露天蔬菜为18.98%, 参保率之所以低, 除了未纳入中央补贴农户自负比例高达35%, 负担过重外,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保障水平过低。另外, 绝对免赔率的设置使赔付不充分, 投保农户避险性较弱。根据保险条款规定, 如水稻种植保险, 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为20-30%, 达到赔付标准时, 予以赔付, 且计算时减掉免赔率, 计算后保险金额与农户期望要求有一定差距, 对农户的损失帮助不大。

(二) 各级财政补助力度还不够大, 品种不够丰富, 覆盖面不够广

目前中央对水稻、生猪、母猪等补贴比例已达40%, 县级财政补贴比例几乎与中央财政持平, 但省级财政相对较少。农户对 (大棚) 蔬菜、地方特色农产品等自负比例过高。从险种上看, 适合地方特色的品种开办进程缓慢。

(三) 农业保险监管需要进一步强化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中有大量的财政补贴, 对保险公司真正做到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开始做农业保险时, 保险机构普遍感觉很难做, 不愿参与进来。近年来中央财政进行保费补贴, 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 农业保险经营情况比较好, 财务可持续性也比较强, 许多保险机构纷纷开始要求加入农业保险经营。农业保险风险的特点是频率高、年度间分布不均衡、与天气等自然因素高度相关。2013年东北洪涝灾害, 农业保险仅黑龙江一省赔付就超过27亿元。因此必须通过完善制度, 强化风险管控意识。

(四) 保险主体服务水平急待提升

农业保险存在着高风险、高成本、费率厘定难、保险责任确定难、定损理赔难等问题, 对保险公司在专业技能、研发能力、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目前, 保险主体承保理赔人员懂农业 (畜牧) 生产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同时, 农险业务工作量大, 保单金额不高。一旦遇到台风、病虫灾害等带来的大规模损失, 来不及及时、认真、仔细挨家挨户查勘定损, 对网点建设人员布局要求高。此外, 宣传信息、承保信息、定损信息、理赔结果信息延迟公布或不公开, 农户了解渠道不畅。

二、新常态下如何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一) 扩大覆盖面, 提升保障水平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 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 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 鼓励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参保,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

农业生产的成本支出, 除了化肥、农药、人工、水电费用、种子育苗等等这些散户生产模式型, 还要考虑土地流转、批租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所产生的租地成本。目前我们政策性农险保额的制定标准还是物化成本为主, 不但不包括土地成本, 还不包括人工成本。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国家及其地方统计局测算CPI依据, 都把人力成本计算在内。以杭州淳安县的养蚕保险为例, 尽管2013年推出政策性养蚕保险, 广受养蚕户和当地政府的欢迎, 但养蚕量逐年减少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 因为养蚕保险的保障水平不能涵盖劳动力成本。目前, 各地在提升保障水平上也在积极探索。以水稻为例, 今年7月初, 浙江省发改主持召开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 决定从2015年起, 对水稻等部分品种的保额予以适当提高。其中水稻亩保费不变, 保额从400元、600元/亩分别提高到500元、750元/亩, 费率相应从7.5%下降到6%。而江苏已提高至1000元/亩。

农业保险季节性很强, 保费收取行政成本高, 加之部分群众对农业保险持观望态度, 参保积极性不高, 不愿意交保费, 村干部为完成任务, 只有垫付保费。这样势必造成保险公司为归还各村垫付保费而虚假理赔, 加重保险公司与农户, 村干部与受灾农户在获得赔款时产生受益不清的矛盾。为此建议在地方财政支持下调整现行政策, 取消农民缴费, 由各级财政承担应由农户上缴的极少数保费, 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减少影响群体矛盾的可能性。

(二) 多方联动, 鼓励创新, 丰富产品, 支持地方特色产业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增加“三农”支出。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 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 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积极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根据区域实际, 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兼顾种养大户和散户保险需求, 统筹种养业、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民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各类险种发展, 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 进一步扩大种植业保险, 开展橡胶、林业、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 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 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我国地域辽阔, 地方特色农产品丰富。除了中央品种外, 经济发达的地区, 还要开发设计有利于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风险保驾护航。2013年浙江省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由省级财政以奖代补的补贴方式, 出资20%, 鼓励各地开发试点地方农产品保险, 近年来, 杭州的《养蚕保险条款》、丽水的《食用菌保险条款》、长兴的《芦笋保险条款》先后投入试点运行。

同时, 在目前省管县财政的体制下,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的县域, 地方财力相对雄厚, 但地方经济比较穷的县域则对农险补贴有点力不从心, 建议逐步提高省级财政的补贴力度。当然, 纯粹依赖财政补贴机制来发展农险, 还远远不够。毕竟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保险机构应开发与政策性农险相互配套的商业保险产品, 来予以补充。比如水稻保险, 保险机构可以开发高于政策性水稻保险的保险金额以上的部分。逐步形成“政策性财政补助型的农业保险+附加商业保险配套+纯商业性农险”三个梯队, 丰富农业保险品种, 让农民多一份选择。

(三) 强化管理, 规范经营, 完善落实大灾准备金制度

农业是特殊的弱质产业, 农业保险的风险涵盖自然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等, 难以控制, 应切实加强风险的防范, 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切实做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安排, 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对大灾风险准备金计提、管理和使用情况监管部门应进行经常性检查, 确保各公司及时足额提取。

监管部门还应不断完善相关监管规定, 以合规性为重点组织对农业保险的专项检查, 加大对农业保险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促进农业保险的长远健康发展, 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基本要求, 不仅要考虑资本实力, 还要考虑专业化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如防灾防损能力、农业数据积累和信息处理能力、理赔服务力量等。

同时, 积极开展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深入宣传, 讲透意义作用, 讲清险种条款, 讲明责任利益, 使农业保险为农民所认知。

(四) 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机制, 发挥保险功效

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农户, 农村乡镇的保险服务能力是做好三农保险的基础, 通过多种形式完善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组建三农保险服务站、服务点以提升服务能力, 在县支公司成立农险业务部、乡镇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站、行政村设置三农保险服务点, 弥补服务力量的不足。对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要求达到:一块牌子、一个固定场所、一个专兼职协保员、一套服务制度上墙、一台电脑备份承保理赔数据、一个资料柜存放所辖承保理赔资料、一个信息发布栏发布农保信息。在机构网点布局的基础上, 加大培训力度, 使协保人员充分了解国家政策, 了解投保、理赔流程, 提高镇村两级协保员核灾定损和上报投保理赔工作能力。对培训合格的协保员发放证书, 由保险承办机构与其签订协议, 持证上岗, 并出台考核办法, 定期进行考核。目前, 人保财险在推进过程中, 困难和难点是对三农保险服务站点这个机构的认定批复, 以及协保人员经费的落实。

三、结语

三农保险服务特别是理赔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户和各方对农业保险的评价, 制定农业保险理赔标准和理赔服务评价体系也就尤为重要, 以高效优质的理赔服务使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理好大面积农业保险理赔案件, 应突出《农业保险重大灾害处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 本着“分级实施、快速反应、公平公正、沟通协调”的原则, 主要从组织体系、预案启动、工作流程、灾情报告等方面对重大灾害理赔处理做出规范要求。同时强化监管, 加大处罚力度。将“三农”保险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 做到保险政策公开、参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 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摘要: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农业部门占GDP的10%, 从2007年起政府开始向农民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在持续不断的新举措推动下, 农业保险保费呈现每年约70%的惊人增长。经过长达七年的高速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 政策性农险高速增长不再, 今年仅仅个位数增速。农险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进入“新常态”。

关键词:农险,政策型,创新

参考文献

[1]《农险保险条例》.

[2]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 2013-12-24.

[3]国发[2014]29号《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2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调整各自的产业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国烟草行业自1983年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贯彻落实57号文件为标志,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正

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政策对产业未来指向和现实问题解决的重要操作性作用,密切关注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理清烟草产业政策的主要原则,在坚持完善《烟草专卖法》和灵活适从“wto和who规则”的基础上,引导和促进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烟草 产业政策 思考

国家局领导最近几次强调指出,国家局、总公司和省级局、省级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政策研究作为基本功,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工作,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在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57号文件,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国家局领导高屋建瓴及时提出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对于行业上下理清思路、把握全局、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抓住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行业积极研究探讨如何走出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加快提高中国烟草的竞争实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高度重视产业政策对产业未来指向和现实问题解决的重要操作性作用

烟草行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它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操作都要受到政策层面不同于其它行业的调控。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和重要的政策工具,就是与产业有关的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各种政策的总和。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以来,就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强烈兴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美国、英国都成功地运用产业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产业政策这个概念,1988年国务院授权国家计委(现发改委)成立产业政策司,形成了研究、组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组织体系,并颁布了产业政策要点和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实施“七五”计划开始运用产业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在完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般来讲,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全球化政策,产业现代化政策等内容构成,这些政策之间又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产业政策对产业未来指向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操作性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调节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二是可以促进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和技术体系,有效的参与国际分工,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三是可以弥补单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节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的滞后和缺陷,把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四是可以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时,趋利避害,为本国谋求最大的利益。因此,在目前形势下研究产业政策对于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产业的演变和各国实施的产业政策来看,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模式:(1)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的合理化,通过扶持、倾斜等措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2)以形成产业自我调节为主要目标、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完善市场机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社会资源向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流动有效配置。适合较发达的国家。(3)以结构变化为主要目标、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是行政干预实现资源增量的重点配置,促进社会资源增量的调整。但在使用这种模式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密切关注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调整各自的产业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国烟草行业自1983年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行业“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在坚持完善《烟草专卖法》和灵活适从“wto和who规则”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在专卖体制框架内,以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引导和促进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构建在新形势条件下的产业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防范经济风险的作用,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工业返哺农业等一系列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确保农业基础地位。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力度,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

4.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烟草产业政策需要把握的几个主要原则

产业政策是为了调整产业关系,维护产业运行,促进产业发展,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重新调整产业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导向。因此,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从国家产业发展的全局着眼,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研究制定产业政策。从烟草产业实行专卖管理以来的运行规律和未来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方向来看,烟草产业政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市场取向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烟草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烟草产业政策也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并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专卖制度如何与市场经济结合是全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专卖管制与市场机制的问题将对烟草产业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2003年以来国家局多次明确表示行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完善专卖制度,积极推进市场为取向的改革。2005年以来的“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对中国烟草来讲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行业以市场为取向改革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为烟草行业市场化提供了实现模式,使烟草行业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2.立足国情原则。制定某种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某个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只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未来我国产业政策应该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来制定。作为烟草行业更要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及自然地理状况、烟叶种植布局、市场状况、民族区域分布、政治经济等因素,并且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另外,烟草行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在理顺资产管理体制的同时,研究探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战略性投资,树立烟草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3.国际视野原则。21世纪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产业全球化,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趋利避害,未来烟草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要站在产业全球化的角度,在充分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制定各种产业政策,使烟草行业的发展符合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国烟草只有逐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才能实现由“烟草大国”向“烟草强国”的跨越。

4.突出重点原则。产业政策应当分层次、有重点,不然涉及面太广、支持的重点太多,那么这个产业政策就可能从总体失效。现阶段我国烟草产业政策要在专卖体制框架内,做精做强主业,以经济的、行政的、政策的手段引导烟草行业朝着改革取向市场化,烟叶加工产业化,工业布局规模化、跨国经营品牌化方向推进,促进烟草产业逐步形成持续稳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新机制,并且要逐步转向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上来。

5.重视技术原则。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教兴国已成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鼓励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等已成我国产业政策的取向。国家局党组非常重视产业技术政策,刚刚召开的全国烟草科学技术大会上,姜局长明确指出“烟草行业已经进入到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已成为能否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局已经提出了未来15年烟草行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将要正式出台《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6.政策互动原则。产业政策之间不是孤立的,配套互动积极意义愈来愈加重要。特别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互动更为突出,产业组织的演变要以产业结构状况为基础并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变动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导向,但产业结构政策又必须以产业组织优化为基础。未来产业组织政策还要建立在对市场机制的充分利用之上。烟草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兼并联合重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全面贯彻落实57号文件为标志进入了行业组织优化、市场化导向改革的新阶段。因此,只有产业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四、对于烟草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笔者提出烟叶加工产业化,工业布局规模化,跨国经营品牌化等几点建议。

(一)努力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

国家局历来重视烟叶加工复烤工作。烟叶从挂杆复烤到打叶复烤,是我国烟草加工的重大工艺技术进步。2003年国家局又下发了《关于加快打叶复烤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大多数完成了企业改制,强化了管理,促进了复烤企业的进步。全国现有63家打叶复烤企业,83条生产线,总加工能力3425万担,分布在全国16个烟叶生产省份,共有职工15045人(包括长期聘用在岗职工),其中在岗正式职工人数为11545人。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有46家,17家企业尚未改制。未改制企业中有9家为烟厂打叶复烤车间,8家为烟叶产区兴建的打叶复烤企业。有51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这51家企业2005年资产总额为138.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3亿元。总体来看,目前烟叶加工复烤业管理体制不顺,布局不够合理,主体设备落后,加工工艺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偏少、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水平较低、烟叶加工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以来国家局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加强烟叶基层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将要出台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一定会对解决烟叶加工复烤业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从长远看,要积极探索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加快提高烟叶加工的产业化水平,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实现加工复烤产业化。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号召,加大烟叶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烟草业应有的贡献。加快烟叶复烤企业的改制,加强对烟叶复烤企业的管理指导,使烟叶复烤企业在现有管理体制的条件下,在提升管理水平、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人员培训、装备技术改进等方面有新的进步。同时要根据烟叶生产布局和烟叶复烤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优化烟叶复烤企业布局,推进烟叶加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化。在条件成熟以后,彻底改变烟叶加工复烤企业的投资管理体制,将烟叶加工复烤业与烟叶种植、卷烟生产分离单列出来,商业公司和卷烟工业企业一律退出烟草加工复烤领域,总公司成立相应专业公司或委托现有相关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烟叶加工复烤企业资产全部上划相应专业公司,实现烟叶加工复烤产业化。

(二)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加快卷烟工业合理布局。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与发展,烟草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结构布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烟草的特殊体制、行业现状等因素,烟草产业格局还未最终明朗,截至2005年12月底全行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工业企业共44家,生产点55个(含暂时保留的生产点)。姜局长近两年多次指出要进行行业生产力布局研究,在2006年的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优化卷烟工业组织结构,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总体布局目标。如何解决好卷烟生产布局,提高烟草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实力,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已显得更加紧迫。

在推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企业联合重组、优化卷烟工业组织结构的过程中,以品牌为支撑,通过名优品牌扩张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进一步适度提高生产集中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同时要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及自然地理状况、烟叶种植布局、市场状况、民族区域分布、政治经济等因素,加快实现卷烟工业布局规模化、合理化。积极研究探讨逐步取消暂时保留的生产点的可行性。根据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等综合实力对纳入规划的生产点,做出高、中、低档次生产分工取向的安排,在原已批准技术改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填平补齐。在此基础上以品牌为支撑,通过行政的、市场的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局提出的“10多重点骨干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着力培育商业市场营销主体,全面推进全国卷烟统一市场的形成。

全行业原有2174家卷烟商业企业,其中省级烟草公司33家,地市级烟草公司314家,县级烟草公司1827家,都有法人资格。烟草行业体制改革推动了烟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以工商管理体制分开为突破口的改革在解决地区封锁、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05 年底全行业已累计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1317家,更加突出了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地位。统一实行电话订货,实现了新业务模式的转换,提高了网络运营和服务水平,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试点的“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要从“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从重点城市向全省范围延伸,从技术层面向政策层面、体制层面延伸,必将进一步促进烟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提高烟草行业市场化水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贯彻57号文件,建立母子公司体制,调整职能,省公司代表总公司对所属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退出经营领域,要从目前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资产经营管理为主转变,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独立地管理和经营企业。在此背景下,地市级公司经营责任集中,经营规模扩大,管理幅度难度增大,因此,要进一步细化地市级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配套措施,促进地市级公司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快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使全行业314家地市级烟草公司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营销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卷烟销售网络,全面推进全国卷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卷烟工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逐步实施中国烟草“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烟草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为中国烟草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中国烟草的挑战,中国烟草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是自身持续发展、应对世界烟草跨国公司竞争压力的需要,也是中国烟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2005年奥驰亚、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加莱赫、阿达迪斯六大主要跨国烟草公司已占去中国以外国际市场70.9%的份额,中国卷烟产量虽占全球卷烟总量的30%左右,但基本都在本土内销售,2005年出口卷烟152.2万支,仅占国内产量的 0.78%,占世界卷烟总量的0.26%,涉及卷烟生产企业44家,出口牌号95个,其中来牌加工16个。尽管我们尽了很大努力并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目前主要仍以低层次加工出口交由经销商运作为主,在境外无法作为市场主体直接进行市场运作。参与主体太过分散,量少品牌多,在境外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中国卷烟品牌。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烟草建立起“走出去”的运营平台难度较大。

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SLO SLF

近期,有消息称央行结合“利率走廊”机制的设计,正在酝酿引入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 PSL),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中期市场利率。由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及其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和路径等,也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国内经济在平稳运行中存在风险隐忧,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必不可少。

进一步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多采用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对存款准备金率等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谨慎态度。而我国恰恰相反。这是由于加入WTO后,我国外汇占款造成货币发行数额巨大,数量型工具更有利于冲销过剩的基础货币、保持汇率稳定。然而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逐渐趋于平衡、贸易顺差趋势性下降,外汇占款作为货币创造主渠道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将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同时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理财渠道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原有的诸如信贷额度管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过去由数量型政策工具发挥主导作用的调控框架需要尽快调整,并且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这是适应整个金融体系变化及金融创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确保央行对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定价权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现有的央行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逐步淡出,未来将赋予商业银行完全的自主定价权,市场利率的形成也将更加市场化。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将由过去的确定法定存贷款利率水平,逐步转向确定基准利率体系、锚定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其他利率定价转变。即央行确定隔夜或7天拆放/回购基准利率,并作为银行的最终借款人,保证市场的最终流动性;商业银行和各市场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情况和市场供求,进行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定价。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央行牢牢掌控货币市场利率的定价权至关重要。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与市场交易对手进行有价证券交易,可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我国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于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央行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具有可控性、可变性、可行性、关联性等特征。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控性:公开市场操作每周都有,单次操作的金额有限、影响面相对较小,操作引发的负作用通常较低。即使偶尔单次操作效果不理想,也可以在再次操作时及时调整和纠正。

可行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的经验已经证明,其作为货币政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图1展示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可以看到,央行7天回购利率对市场利率有明显的指示和引导作用。

精确性:央行可以通过市场整体超额存款准备金情况,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每次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更加精确地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引导市场利率水平。

灵活性: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的变动频率有限,央行对其调整通常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的;而公开市场操作目前为每周两次,操作频率较高,央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较为灵活地进行调控操作,而且采用的方式被公认为更加市场化。

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主动、速度快,有利于央行更加精确、灵活地调控操作规模、市场资金量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等,从而更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关联性:我国央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近年来,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不断完善,一级交易商的机构类别也从商业银行扩展至证券公司等其它主要金融机构,市场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与市场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央行票据为例,在其集中发行的几年间,已成为债券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券种,其利率水平接近市场基准(图2)。

有效性:央行主要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引导公众预期来实现其政策目标。央行的政策意向变化被公众认知,将有助于实现其政策目标。公开市场定期操作、及时公告,透明度很高,有利于及时向市场传递央行政策意图与导向。我国央行通过长期公开市场操作,与市场成员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定的互信与默契。因此,从目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适合国内市场现状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模式。

简洁性:“大道至简”,央行的操作应以简洁清晰为上。从交易方向上看,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既有回收货币的操作,也有投放货币的操作;从交易品种看,主要包括债券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从期限上看,基本已经涵盖从短期到中期等核心期限。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基本能够满足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引导市场基准利率的需要。

适度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

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近年来我国央行不断开展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013年1月,立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央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这一工具的及时创设,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013年,根据市场情况,央行创设了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以更好地一对一定向解决金融机构的个别问题。日前,有消息称央行还将推出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PSL。这三种新增货币政策补充工具与他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补充,将进一步增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总之,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央行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灵活调控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宏观审慎管理的作用。不过,作为非标准期限品种,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相对复杂、透明度较低。因此,建议央行充分考虑市场预期,灵活操作,以适应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从中长期来看,以公开市场为主,以包括定向工具在内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辅,多种工具并用,由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和宏观审慎工具共同发挥作用,可能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单位:汪宁 中国银行总行司库

张靓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颖 印颖

“全价购机”政策的几点思考 篇4

2013年以来, 阜新市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全价购机。与差额购机相比, 全价购机大大降低了不法分子套取补贴的风险, 从制度设计上具有很大优势, 有效保证了补贴资金的落实, 但同时也给农户购机增加了资金上的压力, 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农户购机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 亟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为农户购机提供有效支持, 推动和保障“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补贴方式的实施。

1 全价购机优缺点

1.1 优点

(1) 减轻企业垫资负担。全价购机使经销企业与农机购置补贴分离, 使企业无需先垫付补贴资金, 大大减轻了经销企业的负担。

(2) 促进农机市场健康发展。全价购机使农机价格不受是否享受补贴影响, 农民购机时能够自由选型, 大胆谈价。

(3)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监管。全价购机把省级农机部门从繁重的结算工作中解放出来, 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管工作上来。

(4) 增加套取补贴的难度。全价购机可从根本上切断农机部门与农机厂家、经销商的利益链条, 降低了廉政风险。同时由于补贴资金直接打到农民“一卡通”, 不法分子与农民共同套取补贴资金的难度大大增加。

1.2 缺点

(1) 补贴兑付历时较长。全价购机资金结算流程是由农机部门将补贴结算名单报同级财政部门, 再逐级将补贴资金下发到乡镇财政部门, 再由其兑付给购机农户。补贴兑付涉及多个部门单位, 且环节较多, 兑付时间较长。

(2) 农民资金压力大。全价购机要求申请购机时先行支付全额购机款, 购机后农机部门审核无误上报后, 再将补贴款打回农民直补卡中。这就给农民购机加大了资金压力, 使有些农民因资金问题放弃购机, 大大打击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3) 基层农机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全价购机将实行乡镇办理, 基层农机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多, 同时要求基层农机工作人员有更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4) 操作风险依然存在。全价购机后, 资金结算环节的廉政风险消除了, 不法分子骗取补贴资金的难度加大了, 但基层有关人员与农民骗取补贴资金的风险依然存在。

1.3 对策

(1) 解决农民资金压力。出台相关信贷政策, 积极沟通协调, 帮助农民联系无息、低息贷款, 减轻农民购机压力。

(2) 提高基层农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定期开展农机业务培训, 注重知识更新, 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 简化操作程序。结合工作实际, 进一步简化优化操作程序, 提升工作效率, 真正做到为民、便民。

(4) 积极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的农机购置补贴风险防控措施, 防范不法分子与农民共同套取补贴资金现象, 做到防范于未然。

2 风险防控措施

(1) 全面落实补贴工作责任制。要抓好组织领导, 在补贴工作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 要分别建立健全“谁办理、谁负责, 谁核实、谁负责”和“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确保补贴工作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有责任人。

(2) 扎实推进补贴政策信息公开。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补贴政策, 使农机补贴政策深入到农村千家万户。要不断丰富信息公开内容, 凡是补贴工作中要求公开的信息, 要及时、全面、主动公开, 供农民群众参考、选择, 供社会监督。在年度补贴工作结束后, 市级农机部门要以公告的形式将享受补贴的农户信息和市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在市级人民政府网站或农机部门网站上公布, 并确保5年内能够随时查阅。

(3) 严格执行补贴政策操作程序。市乡农机部门要按照规定程序和政策要求, 阳光运作, 规范操作。在确定补贴对象时,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操作程序严格执行申请、审查、复核、现场核实、档案管理等步骤, 把机具补贴真正落实到需要的农民手中。

(4)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财政、纪检部门要全程参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农机部门要接受同级财政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切实把上级的各项规定和纪律要求落到实处。要制定监管督查方案, 采取专项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不同形式, 加强对补贴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 及时了解掌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落实情况, 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 安排专人受理农民投诉, 如有投诉必须查实,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涉及违规违纪的, 依法严肃查处, 绝不姑息。

3 结束语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5

对未成年人刑法公正及刑事政策的几点思考 作者:姜翠凤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5期

[摘要]近几年来,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有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公正“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两扩大两减少”的刑事政策入手,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事司法公正 刑事政策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10-01

一、未成年人范围的确定

我国于1992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法只规定了未成年人范围的上限而无下限的要求。而根据现行《刑法》第17条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是指14周岁至18周岁的人。为了弥补未成年人范围只有上限而无下限的缺陷,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月11日颁布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1号)针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即“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所以,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所实施的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林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为求生路,很多当地人外出谋生,将孩子寄养在亲属处,一些未成年人因此而失去家庭的呵护和管束,在客观上失去了对未成年人的管控,使他们滑入犯罪的深渊。另外。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过激的思想容易促成犯罪行为的发生。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极易使这些年幼无知的青少年走向极端。

二、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办案模式,注重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为有效落实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措施,探索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在办案、教育、预防中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一是积极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对犯罪情节轻微,教育考察期间表现良好,已被决定不起诉或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检察院应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实行考察教育材料及其他刑事记录不放入其个人档案的制度,并限制公开,为未成年人复学、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又如:在办理6名未成年学生校内聚众斗殴案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时,发现某校校区在学生管理和校区保卫工作相对薄弱,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该校专门召开校长办公会,制定了整改措施,增加了学生宿舍管理和生活老师岗位,建立专职值班制度,调整机构专门设立了校园安全宿舍管理科,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聘任保安人员,加强安保工作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提前介入公安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活动。全面了解嫌疑人性格特点、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犯罪动机等,制作“品行调查报告”,再据此依法做出是否逮捕或起诉的决定。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从而给未成年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例如:我们办理一件在公园篮球场盗窃他人放在球场边的手机案件,嫌疑人杨某,17岁,是某中学高二学生,我们多次到学校调查了解,得知其是体育班长,在校表现良好,家长、学校对教育工作也很配合,请求从轻处罚,区检察院慎重考虑后做出不起诉决定。宣布不起诉决定时,杨某表示感谢检察机关的教育,一定吸取教训,遵纪守法,好好学习,及时联系、沟通,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拓宽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6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立足教材 高效训练 高效备考

在目前的普通高中教育的生态中,教改成功与否,是否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同,一个主要的指标就是高考成绩。从对于学校的评价机制来看,学校、社会、教育主管部门主要关注的是每年一次的高考成绩。因此,如果离开普通高中教学的教学实际——高考,谈高效课堂,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是空中楼阁。因为高效教学的落脚点或者是最实际的评价标准还是高考的质量。我认为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高效课堂为基础;高效训练为关键;高效备考为保障。

高中物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理科综合中的核心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大,知识考查的范围广、难度也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们理科成绩很大程度上与物理成绩密切相关。那么,应该如何立足高考,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呢?现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认识。

一、立足教材,目标紧盯高考

2016的考试大纲相对2015年考试大纲有几点变化:在考试内容第一段删去“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这说明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更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不是孤立的。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本,认真使用好统编或推荐的教材,而不必一味地钻入高考复习的各种资料中。但必须认识到,教材本身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跟不上知识、技术的发展。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以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和现代科技发展中的新问题为题材的题目(信息题)。因此,在训练中,既要依据教材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又要结合高考实际,相应补充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事实上,从2016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灵活、以能力立意是当前高考改革下的核心命题趋势,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死”,即务必要把核心知识掌握准确、扎实,又要“活”,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死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这就是物理学科素养的呈现,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二、高效训练,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们课堂上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哪种程度,最终是需要用学生们练习的状况呈现的,练习既是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考查,又能达到对于课上知识拓展和延伸的目的,进而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但是,学生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应当前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在学生们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训练的高效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反馈矫正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课后作业一定要精选精练,要坚决杜绝单纯追求数量而出现重复性作业的问题,这样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练习的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习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总之,高效训练不是口号,关键在于落实在每一节的教学中间去探索和落实,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的,才能够使物理课堂教学更高效。

三、高效备考,做到有的放矢

物理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好考前备考,好的考前备考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备考呢?总的来说就是宏观规划、完善细节。也就是说要有总的复习计划和目标,然后结合学情具体扎实地落实。就高中物理学科来看,我们首先了解高考考试说明,从考试说明解读考什么;从近年试题解析怎么考;从学生们个人现实明确怎么办。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主动高效。其次要回归教材,扎实基础。课本是学习之本,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大多数高考题在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抓纲务本。方可落实“五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模型、基本方法。再次,引导学生们规划好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思路走,抓知识方法重点,力争当堂明白。注意,预习了才能真正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住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抓住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知识点认知和把握情景是不一样的,各有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重点一定要有个性化,要听懂个性化的重点,当堂消化。最后,要鼓励学生们构建知识体系,当前的高考物理学科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基础就是对于核心知识的准确、扎实的掌握,把老师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是根本目的,必须鼓励和要求学生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坚实的保障。

具体落实到阶段复习上,第一阶段复习方法:按模块复习。按模块复习是高考总复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和题型现在也许有些淡忘了,有些章节还存在一些死角,而按模块复习正好可以把知识点系统梳理一下,复习完一个模块,试着建立知识网络,检查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是否还有没复习到的盲点,再看看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把知识点都记下来,而且知道各知识点所涉及的题型和解题思想。第二阶段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各部分内容。重点复习各部分内容时要抓住主要知识点,搞清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系统化。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要把重点放在概念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上,理解概念要在“准”字上下工夫,掌握规律要在“用”字上下工夫。

总之,高考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在立足于学生实际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抓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率,精心设计和准备,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丰平.第四届学校新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报告摘要[R].(教育时报),2010(3).

[2]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对我国促进内需政策的几点思考 篇7

一、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历来在我国经济出现困境时, 促进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往往是各方呼吁的重点。所谓内需, 一般包括企业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支出这三部分, 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比较薄弱的部分, 政府支出成为内需的主要构成。我国内需增长无力的原因主要有:

1. 居民收入过低。

截至2008年8月末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元, 按全国13.2亿人口平均来看, 每人仅1.5万元。面对当前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巨额支出, 居民不敢消费自然不难理解。

2. 政府支出压缩居民消费的空间。

据财政部的公布, 目前我国的行政开支占财政收入的25%以上, 如果加上预算外支出部分, 政府的开支相对较高。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政府庞大的开支压迫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空间, 造成投资的低效率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 就必须压缩政府开支, 增加民众收入,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否则, 只重规模, 无视效率的基本建设投资, 不仅无益于拉动内需, 最终还可能进一步抑制内需,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加剧腐败。

3. 中小企业投资不足。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我国目前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一千万家,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目前中小企业支撑着我国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以及国有大企业对各类经济资源的优势垄断, 中小企业的发展本就举步维艰, 面对出口受阻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中小企业运营更为困难。虽然目前贷款利率有所下调, 但原本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就较严格,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 中小企业融资将面临窘境。

二、政策建议及效果预期

促进内需应当是我国的长期国策, 而不是权宜之计。我们看到, 金融危机的扩散恰恰发生在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 必须通过转型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 让中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

1.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增加居民收入。

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消费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压缩居民消费以积累投资的政策, 而这种政策的习惯性延续加上中国传统且保守的节约精神, 对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为不利。近年来, 虽然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 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却严重迟缓, 中国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近年来逐年下降, 2008年降到了35%, 而发达国家该比重都高于70%。因此, 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联动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应有步骤地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改善居民的生活福利质量。中国产品的价格水平也会联动性的增长, 避免低价格出口引发的反倾销等贸易争端。当居民的收入快速提高的时候, 自然就会用于消费, 而且个人消费会精打细算, 其效率将达到最大化, 由此社会资金从总体上说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样我们期待已久的以内需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很容易形成了。以中国13亿人的庞大市场, 一旦形成强大的需求, 我国经济再也不会因国外市场的萎缩而受大的波动影响。当然出口仍然不可缺少。

2. 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和规则。

居民不敢消费的心理障碍是我国各类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因此, 建立健全退休金 (包括养老保险) 、失业金、医疗、教育、财产保险等制度, 并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经营性机构对之合理地管理和正常运行, 是让居民放心消费的关键。社保机制的发挥需要政府进行长期整体的规划, 采取国家福利与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的监督。笔者认为, 政府应当更多地承担社保的投入, 比如以国有企业的红利, 国有土地出租转让收入的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 让居民再无后顾之忧, 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适合消费不断增长的环境。

3. 减税与增加消费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 我国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比1995年总体增长了5.7倍, 平均每年上升16%;同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倍, 平均每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2倍, 年均增长6.2%。而2007年全国税收同比增长31.39%, 尽管这种增长不可能持续下去, 但这些数据的对比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即百姓收入增长相对税收增长比重滞后严重。对中国来说, 大规模减税和增加补贴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肯定会很大。除考虑给企业减税外, 还应向中低收入家庭退税。通过财政退税、减税, 留富于民, 以此带动民间消费的增长。对创办新企业或雇佣失业者的企业予以不同程度的经济补贴和适当的税收减免, 资金来源可以从再就业者停止发放的失业救济金等渠道提取, 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政府、社会的负担, 降低了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 而且就业岗位的增加使有固定收入的人数增加, 消费的总体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有效提高, 既刺激经济, 又推动经济模式向内需为主转型。

消费补贴是另一项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消费补贴既可以减轻居民生活负担, 又可以促使相关企业扩大销售, 减少库存, 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相对于给予贫困人群的生活补助, 消费补贴对刺激需求更为直接和见效。需要注意的是, 消费补贴应关注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担负保障就业责任的企业。

4.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稳定就业率。

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吸纳了大部分的就业, 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缓冲。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 在经济周期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 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 开发信贷品种, 提高服务水平, 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5. 坚持金融创新以促进消费。

美国次贷危机现在经常被拿来证明中国对金融市场超度监管的合理性。次贷危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引发金融危机, 这是因为美国等国家金融衍生品发达, 采取高杠杆经济的模式, 政府和居民的负债均比较多。而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一直比较谨慎, 近年来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重视和金融监管的加强使得中国在金融层面上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一定的金融监管当然是必要的, 但如果希望依靠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话, 中国恰恰需要放松对金融的管制, 不应因噎废食进而否定金融创新、否定金融市场的发展。靠信贷拉动消费这种发展模式不是美国专有的, 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样的模式。中国对金融市场的“超度监管”, 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 但实际上这个代价正在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之一是国内消费难以增长, 其代价是使中国经济必须靠出口拉动。过去30年中, 中国经济每次面对挑战, 包括亚洲金融危机时, 美国经济和西欧经济总体上还在靠信贷消费拉动增长, 现在欧美市场信贷扩张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并且将处于收缩阶段, 我们到了以信贷创新来解放国内的消费能力, 解决自己需求问题的时候了。我们应重视信贷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然后用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

面对金融危机, 在认真应对的同时, 政府更应重视国内市场健康发展, 消除垄断, 还富于民, 增加就业, 真正完成各项制度的改革。政府虽非万能, 但却可尽其所能将经济资源引向最有利经济发展的渠道。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 福祉增加, 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若能使国民消费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动力, 则这场危机或是难得的一次改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光霞, 梁秋明.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 (3)

[2].王秀芳, 贺颖.协调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原则问题探讨.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3].朱杏珍.论收入差距与启动内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

[4].张曙光.拓展内需提升消费.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 (1)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8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把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十五”计划中, 将缩小东西部差距, 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 国家实行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的梯度发展战略, 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 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特别是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扩大, 地区间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不协调越来越明显。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是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 要缩小差距就要着力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使西部经济发展有一个合理的速度。按照中央部署, 国家实施大开发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加大开放力度。很明显, 这些都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相互配合和大力支持。

一、实施有针对性的财政投资战略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发展水平较低, 有许多地区属于高寒深山, 戈壁荒漠和生态脆弱地区,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 投资环境轻较差, 是资源丰富而又贫困的多民族地区, 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民族文化都具有区域性差别。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既有对外开放已起步的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内陆中心城市;又有目前发展水平较低开发潜力大的资源富集地区;还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中面临困难的老工业基础及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应根据不同区域条件制定总体规划, 以防止西部地区在发展中出现争资源、争市场、争项目、争投资而导致重复建设、产业趋同、平面扩张, 以及投资浪费现象发生。在国家总体规划和宏观政策引导下,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发展优势, 突出特点, 制定各区域发展重点, 不能搞齐头并进, 一哄而上。一方面要在服从于国家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允许西部省区有一定的自主权,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裕起来, 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情况,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提高国家对西部地区财政投资比重, 实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 使西部人均占有国家财政投资达到沿海地区水平, 这是扶持民族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核心问题。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扶贫先扶智, 大力加强教育和科技, 提高人口素质等等, 都需要国家财政为投资主体。

二、多角度开拓渠道筹集资金

西部大开发任务繁重, 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筹措, 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附着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的不继深入。财政性投资逐步退出了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 加大了对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投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 财源枯竭, 财政十分困难, 不仅投资能力弱, 筹资能力也弱。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是西部大开发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1.采取国家投资补贴刺激民间和东部沿海的资本向西部地区投资。在国家统一规划下,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投资,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的投资, 高科技企业的投资, 国有企业改造、改制的投资, 通过政府一定财政补贴, 将西部欠发展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本利润率提高到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达到发达地区水平, 从而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和东部沿海资金向内地的转移。2.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贷款力度。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支持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有必要加大对西部的财政贴息, 并逐步扩大财政贴息的产业范围。对西部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项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老工业基地、“三线”军工企业改造, 都可以采取一定的财政贴息, 达到引导民间资本到西部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 加快资源性产业的结构升级, 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军工企业军转民步伐。在贷款方面, 国家信贷管理政策应逐步向西部倾斜。以引导国内外资金向西部地区流动。3.试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建设债券。地方政府建设债券, 以地方政府信用为依据, 由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责任, 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可以加大吸收闲散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4.用资源换资金。从当前情况看, 增加政府投资是必要的, 但潜力不大, 当地自筹是主要方式。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是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式。例如, 在土地使用、资源开采、产业发展等方面, 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 吸引外地和外国投资者。

此外, 还可以尝试发展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 以鼓励向西部农牧业、能源、矿业资源投资;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 并吸收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参与组建股份化的西部风险投资基金, 支持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允许西部银行独立发行地方金融债券, 变地方分散筹资为银行有计划集中筹资;赋予西部地方政府在国家批准的额度内审批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权力。国家统一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 筹集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等等。

三、调整现有对西部地区财税政策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 除了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外, 更重要的一个是政策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一是得到了中央的资金投入, 二是在政策上得到倾斜。要加快西部开发, 除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扶持欠发达地区外, 还需要在政策上倾斜。1.在增值税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消费型增值税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有利于增值税征收管理的简便高效。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导向型工业, 需要较先进的设备和专业技术,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税收抵扣;然后将消费型增值税全面推开, 使财政逐步适应消费型增值税的运行;几年后达到全额抵扣, 完成转型。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在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时, 慎重处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对投资于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 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来源于西部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外来投资者, 实行全额退税的优惠政策。考虑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西部地区税率可降低到15%~20%, 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核定完全与企业财务制度脱钩, 通过避免重复征税、允许亏损结转和投资抵免等政策, 鼓励东部与西部地区通过资产重组建立企业集团;还可采取重新确定企业所得税归属的方式, 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利益兼顾, 对企业所得税实行“共享”, 分别制定税率, 分别征收入库。3.在资源税方面适度授权地方政府在一定幅度内调高资源税税率, 并将地方对矿产资源产品征收的基金等纳入资源税, 增加的税收收入归地方财政使用, 增加的税负通过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提高转嫁到资源加工和使用环节。这样可以使西部资源富裕地区获得较高财力,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实行这一措施的关键是要结合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减少国家控制的资源产品的价格、品种、数量, 让地方政府根据市场上资源产品的供求状况调高或调低资源产品税率。对国家控制的矿产资源产品的计划价格, 要按照价值规律适当提高。择机把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大到森林、水资源等其他自然资源, 这样既可增加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从价定率征收, 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 地方政府可运用税收杠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建立较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4.在税负上, 在总体规划下, 分区域调整税负, 有利于发挥其杠杆作用。东西部地区实行梯级税负负担形式, 由中央根据发展水平、地区条件多因素统一确定地区类别, 产业类别负税比例, 对外商投资西部可实行投资抵扣办法, 真正做到投资者在东西部投资税负实质上平等 (形式上可能不平等) , 资本投资利润率平等。5.由于西部地区财政极为困难, 在发展中自我投入能力弱。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即使税负的微量变动对贫困地区有利, 也不可能发生生产要素的大规模西移。产业结构的地区性调控只能希望于中央投资, 因此国家的财力应主要投向这些地区, 建设一批有利于发挥带动优势的大项目, 如对地区经济起着重大作用的交通、能源、通讯、工业原料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体现对西部的扶持, 但只靠转移支付一个单项政策, 远不能体现对西部的倾斜力度, 如财政专项资金、扶贫资金等, 都应明显向西部倾斜。还应考虑到贫困地区发展水平和财力, 提高共享税地方比例, 上交中央的消费税, 全部留地方。增值税现行上交中央75%, 可考虑各地方不同情况, 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比例, 增加地方财力, 减少地方财政赤字, 使其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全力发展。6.为了吸引人才, 吸引资金和技术, 使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 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者和科技人员的个人收入实行减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鼓励政策, 提高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 促进人才向西部流动。

四、加强西部开发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无论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还是重要基础产业的发展, 都必须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和各种渠道筹集大量资金。因此建立健全国家西部开发资金、项目投资管理体系, 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防止腐败现象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经济问题。

1. 国家筹集的西部开发资金, 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向和

重点进行安排, 所有的投资项目都要合理布局, 统一管理统筹规划, 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 并在实际操作中, 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严格监管, 确保工程质量。技术改造上要突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但不能搞变相重复建设, 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2. 要结合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从决策、概算、审计、施工

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 实行全过程监控, 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 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 建立项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 跟踪审计, 建立项目风险约束机制, 强化投资主体责任, 控制项目投资和工程质量, 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政府财政资金要按项目性质, 划分为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两类, 实行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无偿使用资金主要投向社会公益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而对于竞争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 实行有偿使用, 实现资金的滚动使用和增值, 从而强化投资主体责任。

4. 建立对财政投资项目的评价制度。

对建成的财政投资项目进行事后评价, 即竣工审计, 重点评审, 建设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规模、标准和内容;项目是否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项目使用单位有无改变原建设功能和使用用途;是否挪用社会公益性资产变相搞经营性业务, 建设项目资料是否齐全等, 建立起能全面反映、监督、管理投资项目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剑: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支持.厦门大学, 2001年

[2]牛永有: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甘肃高师学报, 2002年05期

[3]王珏莫予:税收优惠政策与西部经济发展.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04期

关于即墨市人才政策的几点思考 篇9

关键词:即墨市,人才政策

现阶段我国人才流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人才流向中心城市, 大城市。由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二是人才分布上层多, 一线少, 机关与事业单位多, 企业少, 高素质人才远离生产一线;三是人才流出多, 流入少。据统计, 约有三分之二的留学人员留在了国外。

在这种大环境下, 即墨市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的实施, 倡导“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才工作格局。即墨市先后出台了《即墨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引进优秀人才暂行办法》等政策, 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献身即墨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人才强市”战略取得成效, 近年来, 即墨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产业结构稳步改善。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9亿元,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 即墨位列第11位。

即墨市人才分布现状有以下特点:

第一, 人才等级结构不合理, 初中级人才较多, 高级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据统计, 即墨市全市研究生以上学历720人, 本科生学历19947人, 专科生学历41479人。专科以上学历仅占从业人员的9%;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2万, 仅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第二, 产业分布不合理, 第一、二产业科技人才短缺, 第三产业内部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 即墨市拥有的高学历人才95%以上存在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第一产业中科技人才的数量还不到1%, 而在支柱产业第二产业中也存在着人才紧缺的现象。企业厂办科技机构仅有27个, 科研人员总共才1610人。总体来讲, 即墨市现拥有的人才规模跟其经济实力是不对称的,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弱点。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到即墨市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也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严重缺乏人才支撑, 所以大力引进人才势在必行。

江苏省常熟市和即墨市在总面积 (常熟市总面积为1263平方公里, 即墨市为1780平方公里) 、总人口 (常熟市总人口为103.6万人, 即墨市为108.2万人) 、文化、历史以及经济类型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在改革开放之初两地的经济实力是基本相当的, 就国民生产总值来比较, 1978年即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4亿左右, 而常熟市是4亿左右。但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常熟市的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了即墨市, 其2010年的GDP总量超过1500亿 (即墨市2010年的GDP总量是600亿左右)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 常熟市位列第2位。常熟市之所以能够超越即墨市重要原因在于该市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大力引进人才。据统计, 常熟全市常住人口中, 具有大专的人口为138695人, 占总人口的9% (即墨为5%) , 大专以上人才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达40%左右, 专业技术人才达50%左右。

常熟市人才工程能够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把人才引进工作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近年来, 常熟市先后出台了《常熟市关于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常熟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引进、培养人才及用好、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第一, 有针对性的以各种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常熟安家购房的给予最高达100万元的安家资助;对引进人才的重大科技开发和科研项目经有关部门论证后, 可提供1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经费。第二, 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发挥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第三, 大力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对引进的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给予200万元创业资金, 提供200平方米以内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 三年内免收租金, 同时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和担保。

常熟市的人才战略吸引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到常熟创业就业。目前, 常熟市拥有江苏省省级大学科技园——常熟大学科技园, 已吸引17所共建高校一大批专家教授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此创业。目前, 大学科技园已落户科技创新企业84家, 引进博士87人, 硕士162人, 提供就业岗位1245个。雄厚的人才资源, 带动着常熟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结合即墨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借鉴常熟市人才政策经验, 关于即墨市制定人才政策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及时掌握即墨市企事业单位和服务业对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信息。政府可以委托人事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即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征集活动, 人事局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审核汇总, 通过各种方式发布出去。第二, 对于引进人才要敢于投入, 舍得投入, 建立一个能留住人才的体制。此外, 高等学府的建立往往提升一个城市的层次。即墨市在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方面还有待加强。第三, 引进创业型人才, 带动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政府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要加大力度引进专业创业型人才来即墨创业, 由此可带动一大批人特别是大学生进行创业, 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整个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人才引进工作要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针对即墨市第二、三产业人才缺乏的现象, 政府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可以有倾向性的把人才引向各企业和服务业中, 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吴翔.我国人才流动的原因与对策.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第7期.

[2]杨杰.中部地区人才引进政策设计研究.管理学报, 2009, 7月.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10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 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 使《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大的机遇。当今社会, 新闻娱乐化和网络庸俗化的风气甚嚣尘上。网络中充斥着海量信息, 难辨真伪。在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某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缺失、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和信奉享乐主义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 《形势与政策》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做好了, 就有利于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下一代的思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没有做好, 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团结、学校的稳定以及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 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政治任务。

《形势与政策》教学不仅国家重视、学校重视, 大学生也很感兴趣。《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党的方针、政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做到“三进”, 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所以, 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深入推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势观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形势与政策》教学, 也是学校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要真正在校园实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使得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1. 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把握

总的来说,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要从宏观的角度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等。《形势与政策》教学应系统地根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和综述性专题来开展教学, 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方法论教育, 基本知识教育即基本国情和当前政策教育, 综合性专题即当前形势与政策及热点问题教育 (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 。

2.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形势与政策》教学应实现“三结合”, 即与专业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思想实际相结合。课程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常识, 比如, “能对治国和战略起帮助作用的”地缘政治学说。哈·麦金德将欧亚大陆比喻为“世界岛”, 进而指出中亚—中东地区就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 并提出“谁统治了心脏地带, 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 谁就统治了全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围绕中东问题,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以及冷战后美国为控制这一地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1970年,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中指出:“谁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 谁就控制了人类每个成员的生活;谁控制了货币, 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占据了国际关系的有利地位。因此我们看到, 中东最具战略地位的石油资源, 是大国争相夺取和支配的目标所在, 也是导致冷战后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国际关系经典著作, 把它们看做是理解当前国际冲突的方法和手段, 还要使学生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判断。当然, 更为重要的是使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 还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 讲究效果和方法的综合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表明, 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要避免过去那种“填鸭式”理论授课模式, 可以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实现双向互动;或者听取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进行“点菜式”的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多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 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 可以将课堂授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开展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 深入探讨。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邀请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讲学, 或者带领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参观学习, 让他们深入一线, 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

当然, 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要去引导学生了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还体现在要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能将个人的主观臆想过分夸大, 切忌不要随意预测某一事件的发生及结果。在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探讨时, 我们可以采取层次分析法, 从个人、政党、社会、国家和国际等层次来分析问题, 同时做到换位思考, 使大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三、《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1. 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坚持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和认识世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经济发展缓慢, 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 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 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 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所抬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肯定会给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进而不断出现许多贸易纠纷和政治争端, 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汇率之争、南海问题等。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学生用矛盾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世界。我们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 全面分析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 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要让学生坚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有能力及时调整经济结构, 扩大内需, 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让学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能够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纠纷和领土争端分歧, 继续同世界其他国家深化发展友好关系, 通过互利合作,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问题

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 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表现为四个等级: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 即核心利益, 是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教育学生坚决维护包括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在内的核心利益。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 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密切结合起来, 致力于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 推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了解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 我们总是强调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及领土主权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不容外国势力干涉和侵犯, 因为这些核心利益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安全和主权尊严, 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大局和发展方向。

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其实就是要把握两个内容, 一是形势, 二是政策, 让两者内容紧密结合, 使课堂所讲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普遍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建设最感兴趣。就《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际而言, 可以推荐或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新闻调查》《世界周刊》《深度国际》等节目, 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发展趋向。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可以看到, 相比课程讲授、专题报告及社会实践与考察, 观看相关视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效果也更为直接和形象。比如, 在讲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 通过放映中央电视台《深度国际》节目制作的《欧元的麻烦》这一视频片段, 学生深入了解目前欧债危机下仍在发酵的美元与欧元之争以及中国和美国就美元地位与人民币升值展开的争论。经过教学意见回馈,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认为该节目制作精良、分析到位、很受启发。

总的来说, 《形势与政策》教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针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 开展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而又丰富多样、具有实效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是每一位从事此项教学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要真正作为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和解读者, 努力做到大学生的同心人、知心人和贴心人,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加强引导、互动和沟通, 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更好的结合, 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水平。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国家为了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和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而开设的重要课程。《形势与政策》教学开展的深入与否, 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和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校园的安全稳定。理解《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可以从《形势与政策》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重要性,方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05-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11

关键词:第二代民族政策;民族融合;民族发展

中图分类号:D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66-02

近来,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相继在一些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一些倡导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民族政策即“第二代民族政策”。对于这一提法的合理与否,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笔者认为,鉴于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出现的一些情况,应以“第二代民族政策”引起的学界广泛争议为契机,坚持一些基本准则,展开对“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研究和讨论,重新审视我国当前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不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与民族问题之路。

一、讨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已逾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世情、国情、民情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国面临社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有关民族政策的法律、法规、规章、具体措施等还不够健全,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所反映的问题:“一是绝大多数的国务院相关部门至今没有制定配套规章、措施和办法;二是五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一直没有出台》。”因此在法制制度的领域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来适应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复杂权益格局[1]。其次,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世界范围内民族问题层出不穷令各国政府头疼。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抬头,并呈现出与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合流的趋势[2],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该问题领域内不断探索,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形势。所以我国应该顺应国际形势和应对社会转型的需要,开展积极向上的有关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创新民族政策来适应新形势。

二、民族理论与政策讨论及创新应坚持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根本上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剥削压迫政策,确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赋予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社会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又植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由、平等的宪法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益;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所以,关于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讨论研究,首先要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新型民族关系分别提供的法律保证和制度保障,尊重宪法的权威性和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回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主要是建立在对国外民族理论与文化学说的译介、选择、反论和消化的学术实践中,学者们倾向于把那些林林总总的外来理论成为自己学术财富的一部分。”[3]“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西交融,为我所用”是我们一贯提倡的。但是,中国的民族关系及民族政策与理论应该符合本土化,不能将西方的一些理论生搬硬套。所以,在讨论时,需尊重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复杂民族关系基本现状做深刻的认识;要基于理性分析现状及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反思不足,反复论证,毕竟事关民族问题无小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与民族问题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演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局观是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的高度概括,今天的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中华”的集中代表。在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过程中,汉族在其中发挥了核心的、主导的作用;汉族是共创中华的主体,其他民族同样也是共创中华的主体。

综上,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讨论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核心,尊重宪法权威性及我国历史和国情,承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现行民族政策,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局观;充分认识“各民族共创中华”过程中,各民族都是共创中华的主体;坚持当代民族关系的主旋律是:各民族自由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

三、“第二代民族政策”讨论中的几点反思

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发展等有关问题是“第二代民族政策”争论的焦点。对这几个概念的正确认识对于理解我国当前民族理论与政策至关重要。

第一点,“第二代民族政策”提法中,有“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促进国内各民族交融一体,不断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的表述。有部分学者指出“促进国内各民族交融一体”实质是少数民族汉化,违背民族平等的核心原则,违背了宪法、国情。“各民族交融一体”是否指少数民族汉化有待商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民族融合。首先,“民族融合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民族融合是自然过程,不能运用暴力或行政手段强制实行民族融合,“任何急于实行民族融合,促进民族消亡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同化是一个民族用暴力摧残另一个民族,那是反动的。其次,民族融合应考虑一些少数民族对融合所持的心态问题及各民族在融合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应该提倡在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以自觉、自愿、主动为基础,各民族共享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优势,使民族融合成为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需要上讲,……都是一种正面的概念和积极的因素。”

第二点,费孝通先生晚年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民族地区存在着人文生态失衡现象,少数民族由于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及文化隔阂等影响,从事传统的生计方式或者低端的工商业及一些处于社会分工下游的底层行业。而当地的汉族大部分从事相对高端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相关领域的职业。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不能离开(少数)民族的发展来讲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各民族平等。真正的民族平等“即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享有无差别的社会平等权利”,但是,“就是因为存在着基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特征等原因所造成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各项社会公益权利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国家出台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和对口支援等相关优惠政策,下大力气,调动各种资源,如财政、金融、物资、人才、技术等来推动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但是,“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认为“把以对族群成分为优惠照顾帮扶对象的政策调整为对处于贫困弱势处境的公民为优惠照顾帮扶对象的政策,以不断淡化各族群(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施行一些涉及种族、民族、族群、移民等少数群体的优惠政策,“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的上述建议只会使中国的民族政策变得相对落后。民族优惠政策很重要,现在要求取消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调整:“对那些通过发展在整体上已经和汉族没有差距、甚至已超过汉族的少数民族,可以适时地停止优惠政策;对某些地区虽然落后,但当地民族之间在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并没有多少差距,也可以以地区性的优惠政策取代民族性的优惠政策了。”

第三点,关于少数民族的发展,许多学者指出少数民族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当前少数民族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开发旅游、缩小差距和稳定维稳。但是“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始终是‘文化。少数民族争取这些公平,目的是为了显示人的尊严的文化的公平传承”。所以少数民族的发展应将经济民生发展和“文化”发展并重。在经济发展中摒弃那种GOP+维稳+民生的模式,在国家大力援助和帮扶下,更多地依赖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即尊重各民族自我发展的主体性,让各民族成员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去。此外,“文化”发展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不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将民族文化过度经济化和商业化,使与民族文化有关的一切实体和象征成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商品”,最终丢失其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特性。文化发展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及与文化相关的民权即政治承认、民德即社会公平和民族文化公平传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郝时远.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J].新疆社会科学,2012,(2).

[2]杨建兴.中国民族学集刊2008年第一辑[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

几点政策性思考 篇12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机制,监督,执行机制

1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机制

1.1 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方法

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过程中, 所选择的决策程序以及决策方法是否是科学合理的, 将直接的影响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 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 我们在数字量化各类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资料文件时, 应尽可能的采用世界上的先进方法, 如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及现代预测分析方法等, 在得到最优的方案之前, 应先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且要建立先进的数据模型, 只有这样, 制定人员在确定所制定的科技创新方案才会更加的准确。近些年来, 国内外的市场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 那么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 当然也就更加具体了,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更为完善, 科技创新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风险投资, 但是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风险资金的约束机制以及推出机制都还不够完善, 所以, 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往往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风险小一些的传统产业, 这样并不能充分的发挥风险资金的作用。而我国对科技创新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如果仅靠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我国应尽快的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制定政策时, 我国的经济学家们以及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发到国家政府制定政策时的操作方法, 对风险资本的运作方式和退出机制进行反复的论证, 从而确定最优的方案, 同时颁布相应的风险投资政策, 确保科技创新资金的到足够的供应。

1.2 扩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覆盖面

在我国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经济体制下, 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但是现阶段又增加了科技研究所、企业的研发机构、民营科研机构以及外资合资的研究所和试验室等科研力量, 他们的创新动力更大, 并且机制灵活, 他们在主观上也更愿意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因此这些力量也能较好的保持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而要想这些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政府在政策方面就应给予他们更大的支持, 他们应享有和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 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市场中所获得的机会是公平的, 他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才能更加的积极主动, 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也能够加剧科技创新市场的竞争氛围, 大大的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效率。因此, 应进一步的扩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覆盖面, 使所有的科技创新主体都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从而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

1.3 科技创新政策的修改和制定应是同步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 有些科技创新政策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发挥作用, 某种程度他们可能已经阻碍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削减和完善。另外, 有一些科技创新政策看上去十分完善, 但是现实中他们的可操作性差, 在执行上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 各级政府应对于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相悖的政策及时的废除, 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国家的法律, 应尽快的补充和健全科技创新政策的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保证其发挥应用的作用。

1.4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应共同主导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方式

传统的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方式是政府官员为主体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制定方式,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对其他相关部门的情况也不再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 这时所制定的科技创新政策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因此, 政府官员、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都应参与到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各方相互协调并兼顾各自利益, 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政策, 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 才能保证各方的利益, 各方在执行政策时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

2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监督机制和执行机制

2.1 设立专门的负责协调科技创新工作的部门

科技创新工作是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共同协作来完成的, 同时对于资金与技术的集成以及管理与组织的集成也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 因此应设立专门负责协调科技创新工作的并且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 这个部门应能够聚集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作战, 同时保证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 在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的过程中, 发现了问题应及时的协调和反馈, 执行妥善的解决对策, 尽可能的避免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出现摩擦。

2.2 适当转变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 提高全员的科技创新意识

政府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政府既是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者, 同时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 并且政府人员的素质高低也将直接的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因此, 政府应逐渐转变职能, 从传统的组织科技创新活动逐步的转向为宏观调控, 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务和指导, 尽可能的减少繁复的规章制度, 简化各环节的程序, 这样企业的负担减轻了, 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另外, 还要对政府的相关人员进行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培训工作, 引导他们敢于创新, 提高全员的科技创新的意识, 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 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政府的管理体制中, 保证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2.3 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科技创新活动是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 而政策的执行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执行时难免会遇到新的问题, 并且实际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大多时候执行人员只能依据模糊的政策目标, 逐步的摸索并完善执行的方案。这时肯定会出现一些阻碍政策执行的行为, 这就要求了政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反馈机制, 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 同时建立赏罚制度, 真正的发挥出政府和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

2.4 建立相应科技政策的网络传播中心, 健全传播反馈机制

由于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并且复杂的过程, 在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阶段, 信息的作用都很关键, 并且其对信息的要求应是全面并且丰富的。因此, 应建立科技创新信息的网络传播中心, 这样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政策透明度也是更加有利的, 对于负责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办事机构、办事人员、办事程序等内容, 网络传播中心科技及时的向公众进行解释和宣传, 这样全社会就都可以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 也就降低了政策实施过程的负面作用。同时建立了健全的传播反馈机制, 通过公共媒体就可以将与科技创新政策相关的一系列的政策、标准以及法律法规及时的向公众公布, 从而指导和服务与各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 也实现了政策信息工程的现代化,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传播发挥机制的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礼果.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的思考.学术论坛, 2005.[1]何礼果.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的思考.学术论坛, 2005.

上一篇:EPS薄抹灰外保温下一篇:生态驳岸